第一篇:“推进学校艺术教育”背景下高师舞蹈教育人才培养的反思[范文模版]
“推进学校艺术教育”背景下高师舞蹈教育人才培养的反思
【内容摘要】文章根据教育部[2014]1号文件《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对照高师舞蹈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分析专业定位、课程体系及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在办学中的地位及作用,并对目前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旨在进一步完善高师舞蹈教育工作,使其达到高师舞蹈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
【关键词】艺术教育 高师 舞蹈教育 人才培养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教育部发布了[2014]1号文件《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目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文件中明确“艺术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学校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最主要的途径和内容,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学校艺术教育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发展”。在师资问题方面指出“师资培训要依托高等学校,特别是师范院校培养合格的中小学艺术教师”,同时文件中也提到“鼓励中小学优秀骨干教师担任高校艺术教育专业的兼职教师,指导学生教学实践”。这份文件的出台,给综合大学和高师的舞蹈教育带来极大的鼓舞,教育部把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列入2014年工作要点的举措,激励舞蹈教育工作者思考如何更好地去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为此,本文对照高师舞蹈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分析专业定位、课程体系及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在办学中的地位及作用,并对目前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旨在进一步完善高师舞蹈教育工作,使其达到对推进学校艺术教育背景下高师舞蹈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
一、明确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
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决定一个专业培养的人才类型,培养人才类型的不同,意味着专业定位的差异。所以,明确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对高师舞蹈教育人才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舞蹈是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艺术形式。它高度融合人的形体美和情感美,生动鲜明地表现人的情感,使人们获得最为直接和强烈的审美体验。由于舞蹈艺术的特殊性,高师舞蹈专业办学应该更多侧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旨在为社会培养目前和未来学校艺术教育中迫切需要的具有舞蹈教学、编创及组织能力的师资人才,更好地贯彻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要求。
我国舞蹈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分为两类,一类是专业性的舞蹈高等教育院校,即专业艺术院校,以1954年最早开设的北京舞蹈学院为首,专门培养“高、精、尖”的表演性人才;另一类是综合性、师范性大学中的舞蹈学科教育,即高师院校舞蹈专业。与专业艺术院校不同的是,高师舞蹈教育培养目标是为了提高受教育者的艺术鉴赏力和参与力,培养适合国家发展需要的全方位的舞蹈教育工作者,以满足各中小学对舞蹈教师的需求。它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对教学法的掌握以及舞蹈动作的示范、讲解能力的培养等方面,为学生今后的教学打好基础。高师舞蹈教育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因此,在高师舞蹈教育中要注重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鼓励学生进行舞蹈教学实践和艺术创新的能力为主。
自1996年福建师范大学开设了舞蹈教育本科专业之后,我国大部分综合性师范院校都逐渐开设了舞蹈本科专业。在这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各地综合性师范院校舞蹈专业为当地用人单位输送了大量的优秀舞蹈教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随着国家对艺术教育的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在教育部大力推进学校艺术教育的形势下,国家对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师资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作为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的舞蹈也不例外。这无疑是对高师舞蹈教育人才培养提出挑战,同时也预示了培养普及型应用型舞蹈人才有着广阔的发展远景。
以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专业为例,该专业强调培养“通舞艺、懂舞论,能教会编”的普及型舞蹈师资人才,重视全面的舞蹈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文化素养的提高,让学生掌握多个舞种素材和技能,目的是使学生具有舞蹈理论和实践基础较扎实,知识结构较全面,创新和应用能力较强的特色和优势,符合现代社会对舞蹈高等人才的要求。实践证明,这样的办学定位能适合学校舞蹈艺术教育的需要,所培养的学生在就业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得到社会上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由此证明,明确的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是使办学更具有特色、具有优势的关键因素。
二、围绕专业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指同一专业不同课程按照门类顺序排列,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课程门类排列顺序决定学生通过学习将获得怎样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是育人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它规定了培养目标实施的规划方案。课程体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实现的系统。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是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专业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课程体系。
(一)课程设置要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相匹配
目前很多专业高等师范院校舞蹈专业的定位、培养目标与专业舞蹈院校有很大的区别,但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却与职业舞蹈院校雷同,由此造成专业课程面铺得广,技能课占得多。有的技能课在程度上过于精、深,势必占用过多的课时量,而普及型舞蹈师资人才所必需的一些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及教师教育所需要的一些知识和手段的传授,在课程设置中没有给予合理的安排,最终造成培养出的学生“四不像”――做不了演员、当不了编导、教不了学生、带不了团队,最后变成了无用之才,这对于社会、家庭和个人都将是个悲剧。这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课程设置与专业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的不相匹配,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要求,无法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而对学生就业问题产生一定影响。《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发布,对于舞蹈高等师范院校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作为从事舞蹈教育的工作者和管理者有必要对目前的工作做些反思。
目前,各门课程之间往往缺乏内容上的衔接和沟通,如理论课与技能课之间缺乏合理的搭配及同步性,课程之间缺乏衔接和呼应,无法达到应有的学习效果及效率。笔者认为,要对照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重新梳理专业必修课程,使课程设置更具严密性、逻辑性;充实选修课程,对课程进行理性地舍取,使其更具合理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根据社会需求和专业要求,适当调整课程结构
目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舞蹈专业学生就业时存在一个共同问题:由于国家教育体制原因,我国基础教育学校还没有设置正式的舞蹈教师岗位,也没有正式将舞蹈纳入校本课程中,这一直是舞蹈高等教育的一块心病。高师舞蹈教育缺乏正式的与之相匹配的出口,迫使舞蹈专业学生就业时必须要参加音乐教师资格证书(国家考试)和入编考试,而舞蹈专业学生对中小学音乐教师要求具备的音乐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差甚远。在课程设置上,相关音乐与教师教育类课程所占的比重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对师资在音乐理论及教学实践能力的要求,从而造成考试通过率很低的现象。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及时调整课程结构,如对乐理、钢琴、声乐等方面课程尽可能在课程结构中给予合理的安排,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考试。其次,向国家有关部门强烈呼吁,在教育部大力推进学校艺术教育的形势下,国家对中小学校舞蹈教育师资的迫切需求下,尽快确立舞蹈教师在中小学中的岗位设置问题,这样会有利于舞蹈高等教育的正常发展。再次,高等师范院校中的舞蹈专业应该充分利用好师范院校的资源优势,充分汲取校内资源,加强对舞蹈专业学生师范技能的培养,强化学生的教师教育类课程学习,注重学生职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技”和“道”的培养,体现师范的特色,使每门课程要实现的课程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呼应。
(三)注重专业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并举
高师舞蹈教育主要培养从事舞蹈普及教育人才,即学校艺术素质教育师资人才。所谓素质教育是让学生通过舞蹈课程了解和掌握舞蹈的基本要求、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提高对舞蹈的鉴赏力和审美能力,把欣赏中的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更充分地发挥艺术的审美功能和现实作用。
高师舞蹈教育应该树立专业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并举的办学理念,课程类型既要注重舞蹈技术技能类课程及实践体验类等课程,也要加强舞蹈理论知识的提高。这样才能使学生具有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符合中小学舞蹈师资人才培养的需求,推动教学工作的规范化,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比如上海师范大学舞蹈专业的课程体系由基本功训练、舞蹈素材、舞蹈创作、舞蹈实践和舞蹈基本理论五个模块构成。基本功训练模块:通过芭蕾基训、中国古典舞身韵、现代舞三门训练课程,开发学生的身体表现力;舞蹈素材模块:通过中外代表性民间舞、踢踏舞、流行舞、社交舞等课程,使学生掌握不同类别舞蹈的技能,也为舞蹈创编提供素材;舞蹈创作模块:编舞技理课程为舞蹈创编提供技术理论和基本技能;舞蹈实践模块:通过舞台实践和教学实践两个环节培养学生的舞蹈表演和舞蹈教学的能力;舞蹈基本理论模块:通过艺术概论、中外舞蹈史课程了解舞蹈史论知识;通过舞蹈解剖学、舞蹈生理学、拉班舞谱课程了解舞蹈人体科学和动作科学知识;通过舞蹈教学论课程了解舞蹈教育理论知识。
这种课程体系设置与专业舞蹈院校有明显的不同。专业舞蹈院校办学以培养“高、精、尖”舞台表演等专门人才为主,并按舞蹈种类规定专业培养方案。高师舞蹈教育的课程体系则是根据社会对普及型舞蹈人才的需求,打破传统舞蹈办学单一模式的框框,致力于培养“通舞艺、懂舞论”的普及教育中所需要的舞蹈通才。
三、实施开放教育,加强实践环节,拓宽人才培养的渠道
上述教育部文件中特别提到“鼓励中小学优秀骨干教师担任高校艺术教育专业的兼职教师,指导学生教学实践”,由于高等师范院校舞蹈专业是培养普及型、应用型舞蹈师资人才,所以要密切关注社会需求。目前,高等师范院校舞蹈专业存在人才培养的渠道比较封闭的现状,要改变这种状态,就需要在办学过程中打开校门,定期聘请有相当经验的舞蹈行业专家、教师进入课堂,担任高校艺术教育专业的兼职教师,指导学生教学实践,直接传递社会需求的一手教学内容、丰富的教学手段及先进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舞蹈编创和相关音乐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综合艺术能力进一步提高。总之,要善于利用社会力量帮助学生将来能够更好更快的步入岗位,改善目前人才培养的渠道比较单
一、封闭的现状。
另外,舞蹈高等师范院校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应该注重实践,更多地为学生创造在校内外的教学和艺术实践机会,从中更好地掌握专业能力。根据上海师范大学舞蹈专业多年办学经验来看,舞蹈实践教学环节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展开:一是表演实践。以班级舞蹈晚会、毕业舞蹈晚会、舞蹈团三个舞台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大量舞蹈表演实践的机会,并从中培养学生组织、策划、宣传等各方面能力。二是教学实践。第一阶段,通过教学“见习”和舞蹈教学论课程中的教学实践活动环节,使学生对舞蹈普及教育有初步的感受和体验。第二阶段,通过毕业教学实习,进一步体验舞蹈教学的各项环节,学会独立设计教案、独立授课,并进行教学总结和教学反思。三是创作实践。编舞实践环节是编舞技理课程的补充和延伸。在班级舞蹈晚会、毕业舞蹈晚会和舞蹈新作品发表会,以及对校内外共建单位的舞蹈普及活动及校园舞蹈活动中进行舞蹈创编实践。①
高师舞蹈教育要在实践课程实施的安排上注重实践环节的改进,达到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实践环节有效性提高的目的,进一步优化实践环节,加强实践训练。
四、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师资队伍转型
专业办得好与坏,师资队伍是核心与关键。高等院校的教师身兼双重身份――既是专业的授课人,又是学术科研工作的主体。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的提高,才有利于专业的发展。尽管目前国内大多数高师舞蹈教育专业的师资都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丰厚的专业背景,但由于高师舞蹈教育专业尚属年轻专业,并且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有待探索实践,所以对教师在教学方面的要求绝不能忽略。
首先,教师要转变理念,有意识地由纯技术型教学向教师教育培养方式转型,由单科艺术类师资逐步向师范教育类师资发展,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纯技术型教学多用于专业舞蹈教学中,往往以技术训练为主,永无止境地探索追求身体表达的最高境界。从事高师舞蹈教育就要相应转变这种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全面的综合能力和艺术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能力以及艺术活动的组织能力,以更好的担负起未来中小学舞蹈教师的重任。
教师理念的转变,必定带来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进。对于高师舞蹈教育工作者来说,教师要及时了解当下中小学舞蹈教材和教法并进行分析研究,提取精华,适量融入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及时了解和学习。在技能课的教学中,除了训练学生舞蹈技术技能和舞蹈表现力外,教师还要将教学法的内容,以及针对不同教学对象所使用的教学手段方法的知识等同时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为培养学生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大胆尝试课堂与课后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结合课堂学习内容,通过各种方式查阅了解不同风格的舞蹈的历史背景、风土人情、舞蹈及其音乐的风格特征等,对以上资料进行重合组织,并向大家进行解说和表演。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最后,相关的理论课也要不断探求新的教学方法,改变以往“填鸭式”、平铺直叙的传统的授课方式。例如在舞蹈史的教学中,可以配合讲课的内容要求学生到现实生活中拍摄相关的舞蹈影象,然后根据每人的见解编辑制作成舞蹈纪录片回到课堂进行交流。这样,既改善了理论课传统单一讲课的方法,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为理论联系实际提供了途径。
在教学手段上,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吸取更多先进方法,尝试运用当下广泛运用的“翻转课堂”“慕课”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课堂外完成知识的学习。如舞蹈技能课,可以通过网络视频熟悉动作的组合和风格,课堂变成师生间互动的场所,将原本用来教授新动作、新组合及知识性的信息时间节省出来,更多地用在包括技术技能的训练、个别错误的纠正和艺术表现力的提升方面,从而提高效率,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将授课时间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授课空间从教室扩展到网络媒体上,不仅加强了课前预习和课后知识的拓宽、巩固,还将有限的课堂时间发挥最大的作用。
结语
当今,国家对于学校艺术素质教育给予越来越高的重视度,鉴于舞蹈艺术在提升人的艺术修养、加强人类文明、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和谐身心、和谐社会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在未来的学校艺术教育中将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培养师资人才的高师舞蹈教育工作者要意识到肩上的重任,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担负起时代和国家赋予的职责和使命,共同努力,做好中国高师舞蹈教育工作。
注释:
①上海师范大学2013级本科培养方案[Z].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责任编辑:曹宁)
第二篇:浅谈主题背景下艺术教育
浅谈主题背景下的艺术教育 【 关键词】主题背景
艺术教育 【 论文摘要】在主题背景下实行的艺术教育活动丰富多彩,涵盖美术、音乐、舞蹈、文学等多个门类,这种艺术教育活动具备活动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整合性、过程的整体性、形式的互动性几个特点。内容能够幼儿的生活、文学作品、单科内容等为切入点。在主题背景下实行艺术教育,会不同水准地整合健康、语言、社会、科学等领域的教学,使单一的学科教学整合在一起,培养幼儿的综合水平,比较符合现代人才培养的要求。
随着二期课改的深入展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延伸到每个幼儿园;《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在这样的形势下,探索性主题活动应运而生。而作为幼儿园的老师,就面临着在主题背景下如何理解、实施艺术教育的新挑战。
我园自 2011 年开始实施探索性主题活动教育,在这种背景下实行的艺术教育活动丰富多彩,涵盖美术、音乐、舞蹈、文学等多个门类。不同门类的艺术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起伏的旋律恰似舞蹈动作的流动,给人以线条感;重叠复合的和声犹如错落有致的舞蹈动作、交织的线条、排列的色块,同具结构感和立体感;节奏要素使音乐、舞蹈、建筑、文学浑然一体;情感和表现性更是所有艺术的共性……而不同门类的艺术间的相异性又产生了互补性,如:
音乐是舞蹈的声音,舞蹈是音乐的形体,一个是有形而无声,一个是有声而无形……正是艺术间的种种关联性,使幼儿的艺术思维在活动中得到迁移和整合,从而实现了《指南》中艺术教育的多元目标。下面作者谈谈近几年在主题背景下实行的艺术教育活动中得到的几点理解,供幼教育同仁学习讨论。
一、主题活背景下的艺术活动具备的几个特点:
1、活动目标的多元性。
主题背景下的艺术活动不但把艺术知识和艺术技巧作为儿童艺术教育的目标,同时更注重培养幼儿关爱、友善、尊重、分享、开放等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在某种水准上,它降低了艺术表达的标准,重视的是孩子在活动中主动地探索美、近距离地感受美、自主地表现美的情感体验和鼓励幼儿多种表达和表现的行为方式。
2、活动内容的整合性。
主题活动中,不但把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种类交叉融合,而且让艺术与语言、数学、科学等学科有机整合,成为一种彼此融合的综合性教育活动,这样更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3、活动过程的整体性。
主题背景下的每一次艺术活动过程中,强调幼儿感知、体验、创造、表现、反思的互相交叉、渗透,感知体验中有创造、创造与表现中有反思,评价与反思中又蕴涵着感知与创造,构成了完整的艺术教育的活动过程。
4、活动形式的互动性。
主题背景下的艺术教育在教学中强调师幼平等、和谐、尊重,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教师和幼儿成为彼此尊重、共同成长的亲密伙伴。它强调在开放环境、多元的价值观下幼儿、教师、教材之间的平等对话。
二、主题背景下艺术教育内容的创作来源。
主题背景下的艺术教育内容要有内在联系,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利用活动线索将相关内容有机整合起来,以激发幼儿创造性地使用各种艺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1、以幼儿的生活为切入点。
艺术来源于生活,从幼儿的生活中寻找艺术活动的主题既简便快捷,又贴近幼儿,幼儿已有的经验和兴趣可为艺术活动的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如瓶子是幼儿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林林总总,形态、用途各异,于是我们设计了主题活动“瓶子总动员”,引领幼儿尝试实行音乐、工艺设计、手工创作等全方位的瓶子创意活动。音乐——歌曲《瓶子家族》和表演《汽水瓶》,让幼儿学习了京调的演唱风格和慢摇的表演风格;打击乐启发幼儿亲自动手使用各种瓶子制造不同的乐器实行合奏,体验敲击不同的瓶子发出的不同声音,以及相同的瓶子装不同量的水发出的不同声音,感受声音高低的变化;舞蹈《玻璃瓶》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工艺设计——通过欣赏艺术家的瓶子和工艺玻璃瓶,感受瓶子艺术的美,提升幼儿的欣赏水平,继而自己动手设计装饰瓶子、实行瓶子彩绘,使幼儿对艺术的美由欣赏发展到了创造与表现。手工制作——请幼儿利用各种废旧的瓶盖、瓶子实行装饰创作出了瓶盖门帘、风铃、灯、花等漂亮的作品。通过这类活动,孩子们逐渐体悟到艺术要素间的关联性,慢慢学会了迁移和整合,培养了想象和
创造的水平。生活中蕴藏着很多与艺术相关的事物和现象,只要我们怀着一颗浸透着艺术的心,用幼儿的眼睛去细心观察,一个个富有创意的主题就会冒出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绝。
2、以文学作品为切入点。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中的角色、事件、场景等可为主题内容的生成提供众多线索。如:我们中班教材里的主题“听不完的故事”中,由故事《彼得与狼》而衍生出系列艺术活动:手工制作、演奏、表演等,手工制作——根据故事的角色彼得、狼、小鸟、猎人而制作相对应的提琴、法国号、长笛、大鼓等各种乐器,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动手操作水平;演奏——利用制作的乐器实行交响乐的演奏,感受交响乐的和谐音响效果,提升幼儿的音乐感受力;表演——根据故事情节实行表演,锻炼幼儿的表现水平。文学作品具有虚构性,内容广泛,比较符合幼儿易于幻想的心理特点,是对幼儿生活经验最好的补充。
3、以单科内容为切入点。
幼儿艺术活动的内容十分丰富,一首歌、一幅画、一尊泥塑、一个舞蹈都有可能衍生出一些相关联的艺术活动,也是一种有效的整合方法。从某一具体的艺术活动切入,确立主题,再逐一展开形式各异的艺术活动。如歌曲《蚂蚁搬豆》,那形象生动的歌词使幼儿在演唱时不由自主地表演起来了,接着又实行了文学和建筑的艺术活动,由此展开了“蚂蚁王国”的主题活动。文学——从幼儿观察蚂蚁的经验入手,启发幼儿根据蚂蚁的身体、一块搬运饼干、面包屑而编出儿歌,让幼儿在创编中体验儿歌的韵律美。建筑构造活动——就地
取材,使用各类结构玩具、废旧材料、沙池、树叶、树枝、报纸、花布、吸管、纸箱、纽扣等,通过拼搭、制作、粘贴、剪纸等让幼儿构筑自己所了解的蚂蚁的家,从中学习分工与合作、交流与商榷,并渗透形体、节奏、色彩等相关建筑方面的粗浅知识。幼儿的表演和制作虽然很稚嫩,但是洋溢着童心、童趣,是内心感情的真实流露。孩子们用自己的艺术语言描绘了蚂蚁王国的奇妙,虽然手法各异,但是有共通之处。
在主题背景下实行艺术教育,会不同水准地整合健康、语言、社会、科学等领域的教学,使单一的学科教学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互相支撑的生态链,在这样的活动中,空洞的“关爱”、“友谊”、“责任”“合作”“分享”等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培养,比较符合现代人才培养的要求。或许我们对新课程理念下的艺术教育理念把握还不足以体现立竿见影的明显效果,但是一定会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未来,值得深思的问题还很多。让我们携手在教改中大胆尝试、积极反思,愉快感受和孩子互动的一种欣喜体验吧!
参考文献:《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第三篇:浅谈小班化教育背景下的学校德育工作
浅谈小班化教育背景下的学校德育工作
【内容提要】结合我校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实践,探究如何转变教育理念,贯彻以人为本,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构建平台,以班级文化建设为重点,通过多元化形式进行班级管理,让学生自我教育,民主管理班级,从而进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管理水平。
【关键词】小班化教育 班级管理 班级文化
成长记录袋 自主管理 民主管理
“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发展”是新课程最核心的理念,随着教学结构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中小学实施小班化教育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趋势。今年,我校按照上级部署,积极开展小班化教育实验探索,注重以班主任建设为龙头,以校园文化和班集体建设为载体,以学生思想教育为核心,以对学生的常规管理和习惯养成教育为抓手,狠抓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取得明显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努力提升小班化教育的班级管理水平
小班化教育中,班主任处于班级管理的核心地位,是班级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是学校教育中重要的育人工作,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一个班级的建立和学生的成长,也是关系到学校全局的大事。
对此,我们注重以人为本,把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高度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始终把班主任队伍建设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根据小班化教育的特点,认真抓好班主任的选拔、聘任、培训、指导工作,着力营造有利于班主任工作成长的环境和氛围。一是严格筛选,择优聘任,精心组建班主任队伍。把师德好、热爱学生、热心做班主任工作、业务水平高、组织能力强的教师选择到班主任队伍;二是加强培训,注重实践,促进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成熟。首先坚持班主任学习和例会制度,将《班主任》、《班级管理学》、《盐阜大众报教育版》、《德育报》等刊物上有实际指导作用的优秀文章印发给班主任。其次 建立和健全班主任拜师结对子制度。再次组织开展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将优秀班主任经验作为宝贵资源加以开发利用,通过交流,激发了青年班主任对工作的热情,对事业的追求,从而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不断完善自我;三是积极创造条件,为班主任搭建成长的舞台。开展优质班会课观摩活动,提高全校的班会课质量,班会课的形式多种多样,如:答辩式、演讲式、文艺式、辩论式、师生互动式等等。我们给每个年级制定一个大的主题,如通过“树中学生形象、为班集体增光”、“知荣辱、树新风、别陋习”、“是否以成败论英雄”、“我从这里起飞”等主题,然后由班主任和班委会共同研究确定班会的形式和活动方案,这些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展示了班主任和学生的智慧,受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四是完善考核机制,强化班主任工作职责。为了全面综合地考查班主任的工作实绩,我们修改完善了“班主任职责”、“班级量化管理考核暨奖励办法”等,逐步提高班主任的待遇,提高了班主任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强化管理的过程中,对青年班主任压担子不忘关心,有了成绩及时表扬,遇到挫折及时鼓励。校领导经常与青年班主任谈心,从生活、学习、工作、思想上关心他们,使每一位班主任工作安心、舒心、静心。
二、以创建班级文化为重点,精心打造育人氛围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班级文化构成了班集体形成和发展最稳固、最有活力的基础,体现了一个班级特有的风格。它是以班级为主要活动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班级物质环境、价值观念和心理倾向等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这种群体文化能将学生个体行为融入班级集体行为,产生并升华为集体意志,从而建立起健康的、积极的班级文化。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学生每一个学习过程都将得到重视,每一个成长体验都将得到珍惜,每一次情感的波动都将得到关注。
(一)精心设计--构建班级物质文化。
班级物质文化是指通过对所在班级环境的设计、布置以及在此过程中的相关要求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是一个班级精神面貌的具体反映,也是衡量班级文化的最基本尺度。能使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一般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开学前夕,直接由班主任对教室进行布置。如:利用黑板写上几句热情洋溢的班主任寄语,把课程表、作息时间表等张贴在布告栏中,把教室里 的桌椅摆放整齐,窗子、地板擦扫干净,创造一个舒适、整洁的学习环境。还可以在教室里布置一些绿色的花草,给初来乍到的学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让学生一进教室就能体会到大家庭的温暖。
第二阶段:开学后,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布置、改善、保护教室环境,力争创设一种温馨的特色,让班级环境成为学生表现创造力、体现个性化的舞台。如师生共同讨论“班级口号”,共同开辟“班级兴趣角”、“图书角”、“生物科技角”等。
第三阶段:把班队干部名单公布于壁报,职责分明;定期更换班报、壁报,设立专栏“班主任寄语”、“学习园地”、“名人名言”、“趣味角”、“作文世界”、“表扬栏”等等,使班级环境成为学生获取新知、陶冶情操、表现才能的天地,成为建设勤学乐读、团结友爱班集体的无声力量,让墙壁真正会“说话”。
(二)自主管理――创立班级制度文化。
班级制度文化是指那些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使每个学生时时都按一定的准则规范自己的言行,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和教育目标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在制订规章制度时不仅要注意制度本身的科学完善,还要赋予制度以文化色彩,使其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
1、交给学生选举权和调整权。
交给学生选举权和调整权,给学生以充分的民主,是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的保障。班委会成员和其他小干部应通过推荐、自荐,再由全体同学民主选举产生。班委会有权通过评分、考核、调整小组长和科代表。班干部的产生要体现出班级管理的“民主”与“集中”,才能为班级管理带来生机。
2、交给学生《班规》的制订权。
《班规》是建立自主教育的标杆。被学生接受的《班规》才会真正起到引导、调整、规范学生行为的目的。所以,要交给学生制订权,放手让学生自己制订《班规》,使它成为班级集体意志的体现,成为学生进行自主教育的依据,成为规范自己言行的准绳。比如:开学初让每位学生至少制订一条上学期做得不够好,这学期须约束的制度;确定班委会例会制度;采用“值日班长制”“班干部轮换制”等。又如,《值日班长日记》记录学生的出勤情况、好人好事,记录学生学习的苦与乐、喜与忧、得与失、勤与惰,成为见证班级成长的文字相册,成为联系师生情感的 纽带和桥梁。再如,“活动记载本”里栩栩如生的描绘,点点滴滴的渲染,会使班级文化拓展、升华。
3、交给学生品行考核权。
“民主量化管理制度”是本着民主的原则,在《班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谓“量化管理”即依据《班规》进行品行量化考核,并实行奖励制。我们把考核权交给学生,并为每一个学生设立了“成长记录袋”,及时记录评价学生成长轨迹,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把管理自己、教育自己的权利还给学生。
(三)营造氛围――焕发班级精神文化
班级精神文化是指班级所形成的价值观、道德观、行为方式、人际关系、集体舆论以及各种认同意识所表现出的文化形态。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深层结构要素,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班级精神文化的主体是班风,优良的班风能在班级成员的心里产生一种内在的激励因素,从而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良好的班风是无声的命令,是不成规章的行为准则,它能使学生自觉地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抵制和排除不符合班级利益的各种行为。班风巨大的激励作用还能使班级中的每个人都精神振作,身心愉快,使大家紧紧地团结在一起,相互信任,关系和谐。
1、人际氛围的营造。
这里的人际氛围实际是指班级内在的精神环境。轻松、愉悦的精神环境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前提,只有在这样一种精神状态下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1)重新定位教师。我们认为,在现代教育观念中,对教师的定位不再是单一的施教者,而是一个与学生平等的引领者。因此,要求教师不仅平日与学生交流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更要在处理具体事情时把握自己的言行与情绪。班级内设立“师生对话箱”,让老师成为孩子们的知心人,或者定期开一个茶话会,畅所欲言,让老师成为孩子心声的倾听者,等等。
(2)重新认识学生。我们往往把学生看成是一个个孤立的人,实际上,学生之间最容易产生碰撞和摩擦,而正是在这种碰撞与摩擦中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有时是受教育者,有时却成为施教者。更可贵的是,这是一种同龄人之间相互的教育和学生的自我教育。
2、心理环境的营造。
人的各种行为往往都是在一定心理状态的驱动下产生和完成的,健康的心理 状态使人的行为显得理智而积极。孩子的心理是敏感而易变的,这既是我们教育的突破口,往往也是教育失败的根源。
(1)以微笑面对孩子。微笑总给人轻松、温暖和被信任的感觉,真诚的微笑能帮我们打开孩子的心灵。
(2)用理智处理事情。面对孩子,永远都不要是怒火中烧或心急火燎的样子,因为你的言行和表现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举止。用理智处理事情,不仅能让事情真相大白,更能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狠抓常规管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在推进小班化教育的过程中,我校始终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的办学原则,十分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首先是建立健全德育工作队伍,发挥家庭、社会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实行领导带头,层层落实,形成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网络,使得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任务;二是注重加强过程性管理,修改和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制订了《新丰三中章程》、《新丰三中学生管理手册》、《新丰三中班级量化考核细则》,每周分年级设立文明班级流动红旗和文明宿舍的评比,从常规管理、环境管理、宿舍就餐管理、学习、配合中心工作、其它等六个方面分年级对各班实行全面量化考核,成绩每天公布,每周统计一次,每学期综合考评一次,积分较高的班级评为优秀班集体,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充分调动了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集体主义荣誉感。与此同时,各班通过学习讨论学校对班级的量化考核办法,由班集体讨论,制订班规及本班学生的考核办法,让学生学会自主管理,使文明礼貌、勤学守纪、讲究卫生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自觉要求和习惯;三是利用校会、法制讲座、国旗下讲话、班会、画廊、板报、广播台等宣传阵地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四是通过各种德育活动陶冶学生思想情操,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如通过国庆文娱会演、扫墓、观看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图片展和红军长征70周年图片展等活动,激发了学生爱国主义热情,用长征精神激励学生,立志发奋,报效祖国。
总之,面对时代的变化与社会的进步,学校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问题与挑战,一方面我们要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德育中的渗透,思考社会对未来人才的道德要求,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创新;另一方面,我们要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把德育融入学生生活之中,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成长。小班化教育的实践,充满了新 理论、新观念、新问题、新做法,只要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充实和丰富自己,持续地进行反思、研究与探索,小班化教育一定会在我校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教学创新探索与实践》 主编:刘建发 《班级管理学》 主编:郭 毅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江苏教育周刊》 《班主任杂志2006年第11期》
主编:陈为枞
李志成
第四篇: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推进生态文明教育
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推进生态文明教育
内容摘要:生态文明教育已成为新时期新农村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中学中强化生态文明教育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从科学把握和准确理解生态文明的丰富内涵,寻找新农村背景下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教育的新举措以及新农村生态文明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四个方面分析如何推进生态文明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关键词:新农村;生态文明教育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我们党继提出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后,第一次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明确提出来。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如何让8亿农民树立生态文明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整体文明建设的艰巨任务。因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究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的生态文明教育。
一、科学把握和准确理解生态文明的丰富内涵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是对人类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是对人与自然关系历史的总结和升华。其内涵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树立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文化价值需求,体悟自然是人类生命的依托,自然的消亡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系统的消亡,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并不是人类对其他生命存在物的施舍,而是人类自身进步的需要,把对自然的爱护提升为一种不同于人类中心主义的宇宙情怀和内在精神信念。
二是生态系统可持续前提下的生产观。遵循生态系统是有限的、有弹性的和不可完全预测的原则,人类的生产劳动要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使生态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物质产品的生产,在原料开采、制造、使用至废弃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最少、对环境影响最小、再生循环利用率最高。
三是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提倡“有限福祉”的生活方式。人们的追求不再是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而是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
损害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生活。这种公平和共享的道德,成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规范。
二、寻找新农村背景下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
(一)大力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领导班子建设,做好组织保障
1、建立有效的生态文明教育领导体制。生态文明教育是一项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大工程,其对象广泛、内容丰富、层次复杂因而需要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调动全镇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职责明确、齐抓共管、覆盖全镇的工作机制。镇党委作为其领导核心,应着重研究生态文明教育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任务等重大问题,主持制定总体规划与实施计划,定期分析农村的生态文明状况和生态文明教育的状况,有序开展培训和教育工作。
2、组建一支道德好、业务精、能吃苦的师资队伍。镇党委和政府各部门对生态文明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关心和培养,要按照高素质优化结构相对稳定的要求,选拔一批乐于奉献社区教育的工作者充实到队伍中并给予师资在业务培训、调查研究、业务提高等方面优惠条件,同时还要建立表彰和奖惩制度,充分发挥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新农村生态文明教育的方法
生态文明教育领导班子确定以后,还有一个怎样来实施教育的问题,这就涉及到教育路径的问题。事实上,选择什么样的教育路径将关系到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根据教育的规律和农村的实际,生态文明教育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实施:
1、利用村民学校平台进行教育。生态文明教育是一个全面终身教育,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对农民的生态文明教育,要注意村民学校教育平台的利用。目前我镇有24个村、2个居委、1个社区建立了村民学校教学点,通过一定学时和内容的课堂教育向农民进行正面灌输,起到一种“先入为主”的作用,帮助他们进行正确的思考和实践,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和这样做的意义,使他们逐步认识到生态文明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如在迎世博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市民培训当中,从09年5月份试点到2010年5月份,青村成校累计培训了29个单位,受训人次达到6898人。环保培训的形式不拘一格,有讲座、影视、版面、小测试、宣传栏、调查问卷等多形式宣传。针对居民不同的需要侧重不同的授课内容,把绿色世博的理念送到大家的心里,深受百姓的喜爱,同时也树立了他们的环保意识,使得他们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注重环境保护,让青村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人更美”!
2、利用农村村委会平台进行教育。农村村委会是对农民进行教育、管
理的有效组织形式,也是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形式。在对农民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利用好农村村委会的平台作用,抓住机会进行教育。比如:利用乡、村、校召开会议之机,及时介入,见缝插针,把环保理念适时而有机地带入会场;利用农闲时节走村入户,言传身教;利用村委会的有线广播、电化教育、村头板报、科普报告会等载体进行教育。
3、利用农村经济发展的平台进行教育生态文明教育要融入到农村经济发展中去,发展新产业。当前,重点要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发展生态农业。生态道德教育只有与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给农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利益,才有说服力和感召力,才能激发农民学习生态知识、运用生态知识的积极性。当前,生态文明教育重点要与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生态环境结合起来,鼓励农民参与到新农村的规划中来,建设新人居,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4、利用职工学校平台进行宣传教育。青村镇百人以上企事业单位有49家,全部挂牌成立了职工学校教学点,每个教学点都配备了2至3名来自社区学院、区总工会等处的办学管理人员和志愿者教师队伍。青村镇以镇职工学校为龙头,充分利用镇职工学校这个主阵地教育平台,结合企业教学点和联合工会教学点覆盖面广的特点,不断深入广泛的开展各种形式的环保知识讲座、贤文化教育,家庭美德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养生保健教育、道德素质教育,食品交通消防生产安全、计划生育教育、健康休闲讲座等,职工学校和教学点专职教师、志愿者教师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力和特长,挖掘各类教育功能,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和宣传活动,注重实用性、多样性、生动性,使镇职工学校和教学点真正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阵地。同时通过举办“东方大讲坛”,“三下乡”、广场文化演出等活动,广播宣传、流动车宣传、发放传单等宣传活动,进行广泛持续的发动和宣传教育,推进生态文明教育,使职工学校、企业、家庭、个人感受到生态文明的无限魅力。
5、利用农村中小幼学校平台进行宣传教育。新农村生态文明教育仅仅靠教育农民是不够的,生态文明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在农村中小幼学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势在必行。在农村中小幼学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不能靠单纯的说教,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如幼儿园开展环保时装秀活动,让孩子们和家长利用废旧物品共同做环保服装,这样既增进孩子与家长的感情,又提高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可谓一举两得。在中小学的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不同学科的实际特点,可以将生态文明教育穿插其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样既能拓展学生的思路,又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其实各科新教材的特色之一就是增加了一些以往被忽略的生态文明知识。例如,七年级历
史上册教材中,孟子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初中生物新课程中的实验再也看不到解剖动物的实验,取而代之的是收集观察,即使是小规模采集,在观察结束后也明确要求放回到大自然中去。提到藻类时,可以拓展到化肥的大量使用使得水体富营养化,造成藻类疯长,大量藻类腐烂后引起水质恶化通过这种方式,既能让学生了解良好的生态环境对我们的生活是多么重要,又能让他们认识到人类的生产生活对环境的影响有多大。
三、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教育的新举措
1、以创建生态文明镇为契机,带动农村生态文明教育
目前青村镇大力开展创建上海市“生态文明镇”的实事工程。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不断挖掘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内容,使之系列化、科学化。为此,我们确立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及教育培训基本内容,按地域、年龄、文化层次等要求,借助各教学点给居民百姓进行集中教育培训或个体分散指导。针对人员分散特点,采用“移动办学”的模式,开设菜单,进行点课教学,这是农村社区教育常用的方式;鼓励各村、各教学点根据实际开设绿色农业知识和技术专业课;根据社区居民实际需求开设各类低碳节能、绿色环保、科学生活等课程,同时到全镇各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特点,开展节能减排和科学生产的培训;利用“东方大讲坛”资源,为各层次的居民百姓开设绿色环保主题讲座等。
2、抓好示范,典型引领
由于青村镇各村经济发展水平、人文地理条件、工作基础不尽相同,因此,在创建生态文明镇的实践中,我们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分阶段实施、分层次推进和务求实效的原则,运用典型引领的办法。全镇开展生态文明村的创建,先筛选了5个自然村作为示范点,探索道路,积累经验,以实干聚民心、以实效促发展,影响、带动、辐射、延伸到其他村。5个示范村出现的典型,产生了巨大感召力,点燃了人们对美好环境的追求,群众中蕴藏着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像北唐村小区整洁的环境,宽敞的健身活动场所,清清的河水;李窑村大力发展的水稻生态农业;陶宅村的村史家史教育等都做出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调动其他村创建的热情。
3、加强环保宣传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通过《今日青村》、流动广播、“三下乡”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宣传建设生态文明村的重要意义,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举办镇分管领导和各创建村的村长培训班,使他们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明确创建工作的目的、意义和工作原则、方法。组织创建村的干部群众实地参观示范点,让他们亲身感受
改水改厕、人畜分离、整治“脏乱差”、清运生活垃圾和居民装潢垃圾、规划新农村建设等带来的好处,由“要我建”向“我要建”转变,把告别落后、走向文明变成自觉行动。现在,广大村民创建生态文明村的热情高涨,积极学习生态文明知识,响应镇政府的号召,营造了参与创建和努力学习的良好氛围。
4、推广生态农业模式
通过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绿色农业、环保农业,加快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生态农业体系。加大农药化肥畜禽粪便等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降低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培育本地特色农业,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把保护青村老街、陶宅村村史馆建设与发展特色农业特色旅游结合起来,获取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让农民得到经济和生态上的双重实惠,维护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获得更大的效益。如青村镇建立的申亚现代农业园区、申隆生态园、世外桃源等生态农业园。
四、新农村生态文明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
1、突出创新效应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把农业文明与生态文明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协调各个方面的关系,积极利用生态资源,努力促进农村建设协调发展,是时代赋予的重大课题。从这个意义上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有新的思路,需要通过创新,需要通过农村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先进文化不断发展、管理体制不断完善,激发广大农民的创新精神,发挥社区居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进农村科技、教育、卫生、环保、文化等各个方面协调发展,推进农村逐步摆脱落后、向着文明不断发展。
2、抓住农民利益这个突破口
农民利益是事关农村工作成败的关键,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突破口。生态我们教育过程中首先要以农民利益为导向要疏通农民利益表达的渠道,健全农民 利益表达的机制,协调农民利益的冲突,聚合农民利益的焦点;在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中要以农民利益为主线,明确阐述农民关注的问题,率先解决农民心头之忧;在生态经济教育的时间安排上,要遵从农民的需求,根据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合理安排,使生态文明的教育与建设协调配合。
3、增强资金投入
教育经费关系到生态文明教育范围的大小、程度的深浅、受教育人数的多少,是制约生态经济教育的物质因素。为保障生态文明教育工作的切实开展,必须从各方面筹集资金。首先地方政府要积极行动起来 增加投入教育培训的费用,把生态我们教育资金的投入看成是促进本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必不可少的重要投,并将其作为地方政府每年预算中的必不可少的安排。这对吸引农民增加农民的积极性,起到一个很好的导向。其次,要积极吸引环保企业的资金投入和企业落户,增加农村生态文明教育的资金投入,使生态文明建设和教育配套协调地进行。再次,要积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特别是有开拓意识的农民,引导其将资金投入到生态产业中去,起到率先示范的作用这也必将调动引导农民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
4、协调利用好各种教学资源
首先,生态文明教育的基础工作还可以由本地政府农技部门组织把教学场地设在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手把手地进行。其次,对党政领导可以在镇党校、社区学校开设生态经济、环境保护等课程,使各级领导们接受系统而深入的教育。最后,定期举办农村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训班,全面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和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学习也是必要的。通过这些教学资源的利用,使全镇的生态文明教育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五篇:高师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师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杜运山
[摘要]笔者借鉴多学科视角和方法,全面分析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理论的特点,主动适应基础教育的需要,树立新的人才培养观念,深化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专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为加速省级重点专业建设与完善奠定扎实的基础,促进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关键词]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研究目的 世纪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时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休闲、娱乐、康复健身事业的飞速发展以及就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使社会对体育人才的要求不断发生变化,社会对人才质量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受到巨大的冲击,同时也迎来发展机遇。因此,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培养出新世纪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是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新课题。研究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培养新世纪新型体育人才具有重要意义。2.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收集有关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相关教学理论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通过分析研究,总结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21 世纪初期中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了培养与时俱进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根据文献资料和专家访 谈我们知道21 世纪初期中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业基础宽厚,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以及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从事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训练、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工作、学校体育管理工作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多能一专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个培养目标,下面对人才培养质量影响较大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3.2 21 世纪初期中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3.2.1 中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由于受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虽然中国有些综合性的高等院校进行了人才培养改革,但是大部分中国高等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依旧是以专才思想指导下的应试教育模式。虽然这种人才模式在过去为我国培养了许多专门人才,但是它已完成了历史使命,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对能培养与时俱进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模式进行研究。
3.2.2 国内外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对比研究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国内外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有不同的表_述。当前比较流行的分类方法是依据人才培养的专业口径宽窄分为通才培养模式和专才培养模式。通才培养模式专业口径较宽,所培养出来的人才适应能力较强,但是专业知识相对比较薄弱;而专才培养模式与通才培养模式恰好相反。下面从人才培养的理念、培养时间、培养的场合等来划分当今国内外现存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3.2.2.1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训练模式和发展模式依据人才培养理念不同,分为训练模式和发展模式。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训练模式受“技术理性”的支配,社会期望体育教师成为技术员,拥有熟练的技术,按科学规则塑造社会公民。在这一观念下,体育教师教育注重对教师的训练,使其掌握一套熟练的能运用于学校教育的技术。发展模式是教师专业化的理念背景下由注重技术培训走向关注专业化构建,更加注重教师潜能的开发,使教师有能力主导教学 的全过程,在培训阶段上促进职前培养与在职进修的一体化。目前,发展模式已成为世界各国体育教师教育的价值取向,我国体育教师教育应以此为目标,塑造和培养新世纪所需要的体育教育人才。
3.2.2.2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一次性模式和终生模式根据培养时间分,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分为一次性模式和终生模式。一次性模式前的系统培养后,进入教师职业岗位后不再进行系统的训练和培训。终生模式的出现意味着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重视教师的职前教育,而且入职和在职教育也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培训阶 段上促进职前培养与在职进修的一体化。目前,我国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实行的是“一体两面”体系的培养模式,即在统一的体育院校系中分职前培养和在职进修两个方面,相互隔离、互不沟通。针对这个问题,在21 世纪初期,我国必须健全、完善培养和培训的体育教师教育体系的改革和发展目标。要求大多数体育院校系在致力于培养新师资的同时,也参与新教师见习期的培训和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实现体育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改革,让终生培养模式落到实处。3.2.2.3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校本培养模式和大学联合中小学培养的模式
根据培养中心场所,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分为以大学为基地的培养模式和中小学与大学联合培养的模式。以大学为基地培养教师是20世纪教师教育发展的最大成果之一,这种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具有很强的理论优势,可以较好地塑造未来教师的专业理论基础,但对教师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认识不足。其缺陷就是造成了教师教育理论和实践之间的严重脱节和二元分离,规律性的教育理论难以应对复杂的教育实践、解决教育问题,而且教师的自主性得不到发挥。所以,高校为本的教师教育模式因此不断招致社会机构以及民众的批判和攻击。以中小学和大学联合培养为基地的这种模式,教师的培养将在有大学和中小学结成伙伴关系的新的联合体中进行。中小学与大学联合培养模式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们是学院与中小学间真正的合作,其合作关系是以在智能和责任上的平等为特征。合作者共同对教师候选人和中小学的学习成效承担责任,大学教师、中小学教师和实习教师共同关注学生的需要和成长。围绕这些共同的目标,大学教师在中小学基地从事教学、指导和研究工作,中小学教师也可以担任大学的顾问、指导者和工作成员。这种合作关系改变了每一个参与者的角色性质,为中小学教师和大学教师创造了新的角色和责任。中小学教师和大学教师共同负责教师的训练和持续的专业化发展,将各自的资源融合在一起,实现共同的目标,这种智能的混合对教师教育来说是全新的。目前这种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只是处于早期的发展阶段,作为新型的教师培养实体,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预料,通过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形成新的入职前、入职和在职教育为一体的教师教育机制,将是21 世纪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国际趋势。在21 世纪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改革中,这两种培养模式将出现进一步融合的趋势。3.3 建立中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合金”模式
中国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培养复合型的人才。复合型人才所拥有的知识和能力不是它们的简单叠加,而是它们综合作用的结果,产生新的特质。这就好比合金,以某一种金属元素为主(某一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即所学专业),加上别的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较宽的知识面),所组成的物质。这种全新的物质——合金,具有与其他各个组成部分——几种金属单质或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不同的新的特性,如硬度、导电性、延展性、膨胀系数等等。并且这些新特性既不是其组成单质的某些特性的叠加,也不是其组成单质某些特性的平均值。这些都与复合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特征相类似。所以,要建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合金模式。“合金”模式,就是以培养复合型的体育教育人才为目标,为受教育者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等,以及实现这一结构的方式。“合金”模式的优点是融合了专才培养模式和通才培养模式的优点,又弥补了二者的不足。在建立“合金”培养模式时应遵循与时俱进和学生发展两个原则,为人才培养提供总的指导。“合金”培养模式的实施结构主要包括培养目标与规格、多种备选的专业、课程体系、教学体系、管理体系以及评价体系等。它们的有机组合就是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范式。实施“合金”培养模式就是培养复合型的人才。复合型人__是指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经过大、中专院校在入职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第一,要处理好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第二,要注意科学精神与人文素质培育相结合;第三,要正确处理基础与专业的关系,建立以提高学生适应能力为目标的柔性专业设置与调整;第四,要从传统的重视知识传授的思想转变为重视素质、创新、敬业、合作和开拓能力的培养,摒除单一知识领域的局限,重视学科交叉、渗透和整合,形成培养“合金”型人才的知识结构;第五,要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发展。3.4 中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理论研究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现状是:必修课多,选修课少;在课程构成因子中,公共课、专业基础课比例偏低,专业课偏高,呈现出基础狭窄的状况;在专业课中,术科比例偏高,学科比例偏低;在术科课程中,运动项目少,强调竞技运动项目,轻娱乐、休闲运动项目,特别是反映社会与教育需要的野营、漂流、攀岩等拓展类运动项目还是一片贫瘠;在学科专业课程中,教育类课程没有得到重视,没有体现出师范教育的特点;规定学生准予毕业的最低学分总数高,这必然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或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或影响学生学习的深度。所以在课程改革理论研究中,既要解决现实问题,又要注意课程的适度超前发展;既要注意课程的结构改革,又要注意课程的内容改革,使课 程更好地为中国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服务。在课程结构改革中,第一,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三分天下模 式:由核心课程、扩展课程和隐形课程组成。具体模式是:压缩必修课程时数,调整公共基础课、学科专业课和教育专业课3 类课程的结构,建立优化的“核心课程”;扩大选修课程范围,增加课程的灵活性,使之成为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中的“扩展课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课外活动、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使之成为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隐形课程”,进而形成一个由核心课程、扩展课程和隐形课程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新体系。第二,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三维立体结构模式:第一维是横向层次,即课程的功能结构,可分为三组课程模块、两种形式。三组课程模块即公共课、专业课程(包括专业理论课和术科课程)、教育类课程。两种形式包括必修课与选修课。第二维为纵向层次,即课程的类型结构,可分为三类课程,即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与实践课程。三类课程要特别注意活动课程的开设,处理好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第三维是课程的形态结构,可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把通常的学校课程称为显性课程或公开的课程,把学生在学校受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包括传统、信念、价称为隐性课程。贾克森(P.W.Jackson)认为隐性课程对学生的社会化影响,远比显性课程大。但只有当隐蔽性课程支持并补充显性课程时,学校才能发挥更大的功能,所以,要注意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等等。课程内容的改革主要在以下方面:第一,强化教育类课程。目前,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与国外相比,教育类课程开设偏少,强化教育类课程是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讨论的热点问题,也是众多学者不约而同的结论;第二,拓宽基础课程。可以通过通识课程,设人文素质教育课,如历史、艺术及艺术欣赏、文化、伦理道德、音乐欣赏与体育技术动作培养理论等。还可以通过开设文理渗透课、学科交叉课和强化工具类课程来拓宽基础课程;第三,调整学科专业课程。通过浓缩学科专业课程和重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来实现。将学科专业课由目前的70%左右精简到30%~40%,是学科专业课走向科学、合理地、正确选择。按照少而精、博而通,强化基础、打通主干、深入前沿的原则和思路,重新选择、确定学科专业课的基本内容,建构新的知识结构体系,拓宽基础课程;第四,开设学科教育类课程;第五,注意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第六,注重实践性课程。4.结论与建议
4.1 从整体上看,我国现行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仍属于专才思想指导下的应试教育模式,不能很好地满足21 世纪初期时代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能力提出新要求的需要。
4.2 为了实现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应建立“合金”型人才培养模式。
4.3“合金”培养模式的实施结构包括培养目标与规格、多种备选的专业、课程体系、教学体系、管理体系以及评价体系等。它们的有机组合就是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合金”培养模式的范式。
4.4 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现状是:必修课多,选修课少;在课程构成因子中,公共课、专业基础课比例偏低,专业课偏高,呈现出基础狭窄的状况;在专业课中,术科比例偏高,学科比例偏低;在术科课程中,强调竞技运动项目,轻娱乐、休闲运动项目,特别是反映社会与教育需要的野营、漂流、攀岩等拓展类运动项目还是一片贫瘠,而且术科运动项 目少;在学科专业课程中,教育类课程没有得到重视,没有体现出师范教育的特点;规定学生准予毕业的最低学分总数高,这必然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或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或影响学生学习的深度。4.5 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模式去塑造性格各异的学生。应以能培养 与时俱进人才的“合金”模式为主,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并存的局面。4.6 在课程改革中,既要解决现实问题,又要注意课程的适度超前
发展;既要注意课程的结构改革,又要注意课程的内容改革,使课程更好地为中国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服务。参考文献 [1] 查有梁.教育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2]施良方.课程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3]丁英俊,张学研.对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过程的研究[J].河南大学 学报,1999,(6):83-86.[4]王新平.中、日、美普通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比较研究 [J].湖北体育科技,2000,(3):6-72.[5]巴音道尔吉.对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 大学学报,2003,(5):135-137.[6]杨海林.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J].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