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海市数字证书使用管理办法
上海市数字证书使用管理办法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本市数字证书的使用和管理,推进数字证书的应 用,保障信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中华 , 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电子 , , 认证服务密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定义)本办法所称的数字证书, 是指以密码技术为基础的能够证实 电子签名人与电子签名制作数据具有关联性的一种电子签名认 证证书.第三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数字证书的申请, 发放, 使用, 更新及其相关的管理活动.第四条(管理部门)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以下简称市信息委),上海市国家密 码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国密办),上海市国家保密局(以下简称市国家保密局)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本市数字证书使 用的统一规划和管理.第五条(电子认证服务)本市电子政务活动中涉及数字证书使用的电子认证服务, 应 当由依法设立并经市信息委,市国密办,市国家保密局共同认可 1 的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统一提供, 其系统建设应当符合本市统一的 电子认证服务体系的建设要求.本市社会公共服务活动中涉及数字证书使用的电子认证服 务,应当由依法设立的电子认证服务机构提供,其系统建设应当 符合本市统一的电子认证服务体系的建设要求.本市电子商务活动中涉及数字证书使用的电子认证服务, 应 当由依法设立的电子认证服务机构提供.第六条(数字证书在电子政务活动中的使用)在下列电子政务活动中,需要解决身份认证,授权管理,责 任认定的,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使用数字证书:(一)利用电子政务系统开展内部办公或者协同办公,公文 流转,公文归档以及归档公文向档案馆移交等活动;(二)网上政府采购,招投标等活动;(三)网上申报,年检,备案,审批,缴费,资质认定,统 计等社会管理活动;(四)利用网络向社会提供信息公开服务的活动;(五)其他利用网络开展电子政务的活动.第七条(数字证书在社会公共服务活动中的使用)在下列社会公共服务活动中, 需要解决身份认证, 授权管理, 责任认定的,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使用数字证书:(一)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利用 网络开展的社会公共服务活动;2(二)银行,证券,保险,期货等行业的机构利用网络开展 的金融服务活动;(三)教育,医疗卫生,供水,供电,供气,供热,公共交 通,环保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利用网络开展的社会公共服务活 动;(四)其他利用网络开展的社会公共服务活动.第八条(数字证书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使用)在下列电子商务活动中,需要解决身份认证,授权管理,责 任认定的,鼓励使用数字证书:(一)设立各类网络交易平台,信息服务平台和娱乐平台的 活动;(二)利用网络签订电子合同,进行电子支付,交付数字产 品的活动;(三)电子商务活动中交易各方认为需要使用数字证书的活 动;(四)其他利用网络开展的电子商务活动.第九条(数字证书的申请和发放)申请使用数字证书的政府机构,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 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企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以下简称单 位)或者个人,应当向电子认证服务机构提供合法,有效的证件 或者证明材料.经审查符合申请条件的,双方签订数字证书使用 服务协议,由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发放数字证书并收取相关费用.3 因开展电子政务活动或者社会公共服务活动申请数字证书 的,应当由单位集中办理.第十条(数字证书的更新, 挂失, 撤销及服务协议示范文本)数字证书的更新,挂失,撤销等事项和各方的权利义务,由 数字证书使用服务协议予以约定.市信息委会同市国密办, 市国家保密局组织制订和发布数字 证书服务协议示范文本,供协议各方参照使用.第十一条(数字证书的收费标准)用于电子政务和社会公共服务活动的数字证书的收费标准, 应当经市价格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批准.用于电子商务活动的数字证书的收费标准, 由电子认证服务 机构明码标示或者由数字证书使用服务协议约定.第十二条(数字证书持有人的使用保管义务)数字证书应当保存在符合国家密码管理相关规定的载体中.数字证书持有人应当妥善保管数字证书及其密钥,未经明确授 权,不得随意转借他人使用.单位需要使用 2 个及 2 个以上数字证书的, 应当建立内部规 章制度,明确数字证书的实际保管人,使用权限,用途,登记, 发放等内容.第十三条(数字证书的相关信息保密)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应当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 法》 , 《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 等的规定, 建立完善的保密制度, 4 履行保密义务,并接受有关职能部门的监督指导.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 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 得泄露下列信息:(一)数字证书持有人的身份信息;(二)数字证书持有人委托认证机构保管的数字证书密钥.第十四条(电子认证服务系统的安全要求)电子认证服务系统建设应当符合 《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管理办 法》《证书认证系统密码及其相关安全技术规范》等规定,以及 , 国家和本市有关部门的安全要求.第十五条(法律责任)在使用数字证书的过程中, 电子认证服务机构或者数字证书 持有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 , 国电子签名法》《商用密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依法予以 , 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予以处理.公安信息系统数字身份证书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全国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使用公安信息系统数字身份证(以下简称证书)在公安信息网上从事相关公安业务工作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和公安部《公交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规定》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安信息系统数字身份证书是经公安身份认证系统数字签名的包含持有者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机构代码、警种、职级、岗位、任职等)以及公开密钥的文件,存储在物理介质中使用保管。
第三条公安信息系统数字身份证书的管理单位为公安各级信息通信部门。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在公安信息网上从事相关公安业务工作的个人与单位。公安信息系统数字身份证书的发放范围为各级公安机关的在职人民警察和部门,发放原则为“按需发放”。
第二章 主管单位职责
第五条证书采用部、省二级的分级管理办法。
第六条公安部信息通信局负责部机关、直属机构和特别省份的警员证书的签发与管理。
第七条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信息通信部门负责本省(直辖市、自治区)范同内的警员证书的签发与管理。
第八条各级信息通信部门在下属单位设立的证书注册中心和受理点,负责管辖范围内的证书受理、审核、制作、发放等相关工作。
第九条证书持有者所在单位负有对证书持有者及其证书的监管职责。第三章 证书申请与发放
第十条证书申请与审核。证书中请者如实填写《公安信息系统数字身份证书申请表》,由所在本单位审批同意,报政治部门或人事部门核准后,提交到所属的证书受理点。本单位负责审批申请者是否需要证书;政治部门或人事部门负责核准申请者填写的内容是否属实。第十一条证书更新。证书持有者的工作部门、警种、职级、岗位、任职等信息有变动时,应及时填写《公安信息系统数字身份证书撤销、停用、恢复、更新申请表》,由本单位审批,报政治部门或人事部门核准后(审核内容同上),到所属的证书受理点申请更新。
第十二条证书停用与恢复。半年以上不使证书的证书持有者应及时填写《公安信息系统数字身份证书撤销、停用、恢复、更新申请表》,到所属的证书受理点申请停用;需要重新使用证书时,再申请恢复。根据需要各级信息通信部门有权强行停用某张证书;但应填写《公安信息系统数字身份证书撤销、停用、恢复、更新申请表》,报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停用。必要时也可先停用,再办理批准手续。
第十三条证书撤销与收回。不再具备使用证书资格的证书持有者,应及时填写《公安信息系统数字身份证书撤销、停用、恢复、更新申请表》,由本单位审批,报政治部门或人事部门核准后,到所属的证书受理点申请撤消,并必须将证书介质交回各级信息通信部门。
第十四条证书补发申报。发现证书介质丢失或损坏后,应及时向各级信息通信部门报告,行申请停用或撤销证书。确实无法找回或修复证书介质的,可申请补发,补发程序按证书申请程序办理。第四章 证书介质管理
第十五条证书介质按照“专人专用”的原则使用,按照“谁持有,谁负责”的原则管理。
第十六条证书持有者领取证书后应及时更改证书介质保护口令,防止他人冒用。证书持有者应定期更改证书介质保护口令,若发现口令可能泄露,应立即更改。
第十七条证书使用完毕,证书持有者应立即从计算机上取下证书介质并妥善保管,防止他人非法使用。
第十八条严禁未经批准将证书转借他人使用。
第十九条严禁私自借用或盗用他人证书。第五章 罚则
第二十条由于证书介质丢失、私自借用、被盗等任何原因造成安全案件或事故的,视其情节轻重,予以证书持有者通报批评或行政处分,违反国家法律或有关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第二十一条私自使用他人证书者,一经发现予以通报批评:造成安全案件和事故的,视其情节轻重,予以通报批评或行政处分,违反国家法律或有关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有关规定,不办理证书撤销相关手续的,对其所在单位予以通报批评。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信息通信局负责解释。第二十四条各地可依照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管理细则。第二十五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个人数字认证证书管理制度
个人数字身份认证是通过数字证书为核心的加密技术,对网络上传输的信息进行加密和解密、数字签名和签名验 证。开发区在电子政务中导入个人数字身份认证,用于确保 网上传递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保证网络应 用的安全性。电子政务通过个人数字认证,使原先只能在内 网上传输的信息通过外网传输,促进政府通过互联网实现网上办公,同时加强了配套服务机构的联系。
为了规范数字认证行为,加强数字认证保密管理,维护数字认证活动,根据开发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第一条证书申请
申请人范围:委机关单位各部门、进区各配套服务机构使用电子政务的工作人员。申请人根据工作需要经过本单位领导同意后,填写《个人电子证书申请表》(申请表可以在门户网站证书使用说明页面下载打印),持工作联系单和身份证或军官证以及申请表到管委会信息中心提出申请,经委办领导审定后,信息中心向省个人数字认证中心申请数字证书。第二条证书保管
个人数字证书系保密物件,使用人员应当妥善保管,确保其安全。若发现证书丢失或者损坏,应立即联系管委会信
息中心说明原因,并持工作联系单按相关规定处理和补办申 请手续,证书补办费用由各部门办公经费列支。使用人员从开发区机关调离或退休,应按保密物件及时 将数字证书上交管委会信息中心,证书未及时上交的部门,不得再申请新证书。第三条法定撤销
管委会信息中心在得知下列情形发生后,有权收回撤销其数字证书:
(一)持证人员调离开发区机关;
(二)数字证书中重大信息发生变更;
(三)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
管委会信息中心撤销数字证书后,会将其列入作废证书名单,并通知使用人员。第四条注意事项
使用人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使用数字证书登陆电子政务办公平台,当网上办 公活动结束时,必须关闭IE浏览器并从电脑上拔下数字证书,以确保安全传输隧道的关闭。
(二)要求使用
WINDOWS自带IE 6.0版本以上浏览器,不允许使用其他第三方的浏览器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二00八年十一月五日
第二篇:数字证书使用须知
数字证书使用须知
大连市地方税务局为确保纳税人利用互联网办理涉税事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不可篡改性,特为纳税人提供数字证书电子认证服务,数字证书视同企业公章管理。
(一)申请
1.纳税人在申请数字证书时,应提供真实、完整和准确的信息及证明材料。如因故意或过失未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真实、完整和准确的信息,导致签发证书错误,造成相关各方损失的,由纳税人承担一切责任。
2.各主管税务机关负责进行纳税人信息录入、身份审核、证书制作和证书发放工作。纳税人在申请数字证书时应遵照相应的办理手续。
3.纳税人在获得数字证书时,应及时验证此证书基本信息,如无异议则视为接受证书。
(二)使用
1.税务机关发放的数字证书只能用于在网络上标识用户身份,税务机关提供的各种网上办税系统可以根据该功能需要对其用途进行定义。数字证书不能用于其他任何用途,若数字证书用于其他用途,税务机关不承担责任。
2.纳税人应当妥善保管税务机关签发的数字证书和私钥及保护密码,不得泄漏或交付他人。如纳税人不慎将数字证书丢失,或因故意、过失导致他人盗用、冒用、伪造或者篡改数字证书,造成一切损失,由纳税人自行承担。
3.数字证书对应的私钥为纳税人自己使用,纳税人对使用数字证书的行为负责。所有使用数字证书在网上办理涉税业务的活动均视为纳税人所为。
4.数字证书一律不得转让、转借或转用。因转让、转借或转用而造成的一切损失均由纳税人负责。
(三)更新
1.由于纳税人相应信息发生变化需要更新的,请及时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数字证书更新手续。
2.随着技术的进步,大连市地方税务局可能会要求纳税人及时更新数字证书。纳税人在收到更新通知时,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到主管税务机关更新证书。
(四)注销
1.如果遇到数字证书私钥泄露、丢失、证书中的信息发生重大变更、或纳税人不希望继续使用数字证书的情况,纳税人应当立即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注销证书。
2.如果纳税人注销税务登记,应携带原数字证书,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注销用户证书。
3.对于下列情形之一,大连市地方税务局有权注销所签发的证书:
纳税人申请证书时,提供不真实信息;
证书对应的私钥泄露或出现其他证书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证的情况;
(五)费用
首次申请数字证书时,免收介质费,丢失补办时,按市价收取介质成本费,本数字证书永久免收证书服务费。
(六)丢失、损毁
第三篇:上海市数字证书认证中心
上海市数字证书认证中心
一、网站的结构:
首页、数字证书、产品方案、服务支持、业务合作、协卡知识、关于我们。
二、网站发布的信息内容包括:
新闻动态:
上海CA工会召开第三届第四次全体会员大会(2012年02月22日)上海:法人网上身份将“一证通用”(2012年02月14日)法人数字证书将一证通用 韩正听取汇报要求实施(2012年02月13日)上海CA参加市国家保密局保密专项培训(2012年02月09日)上海CA召开2012员工大会(2012年02月08日)等。
产品介绍:
UniTrust®通用证书系统 UniTrust®安全引擎
UniTrust®时间戳服务系统 UniTrust®证书管理器 UniTrust®文件安全宝 DIDMS™ I DIDMS™ II DIDMS™ III 等。
产品运用的解决方案:
招投标系统数字证书应用方案 网上教育系统数字证书应用方案 于数字证书的可信终端解决方案 网上报税系统数字证书应用方案 公文流转系统数字证书应用方案 网络银行系统数字证书解决方案 网上证券系统数字证书解决方案等。
三、认证中心的职能和提供的服务包括:
大客户服务: 网上报税服务
上海市存量房经纪合同和交易合同网上备案 上海银行企业网络银行
中国银行个人网上外汇保证金业务 上海二手房交易合同网上备案 建设工程网上招标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证书等。
政府软件服务: 中心介绍 最新产品目录 技术服务目录 成功案例 安全公告等。
四、中心签发的数字证书的类型包括:
个人身份证书、企业证书、机构证书、支付网关证书、服务器证书、个人代码签名证书。
五、下载证书,说明来源,并记录安装的详细步骤:
证书名称:国家信任源根证书(互联互通)证书来源:上海市数字证书认证中心 证书安装步骤:
1、点击下载“国家信任源根证书(互联互通)”,2、下载后点击打开文件“SHECA.p7b”,3、打开后出现
点击 “证书”,出现选项
分别点击“ROOTCA”和“SHECA”,会出现下列情况,点击安装证书,会出现
点击下一步,出现证书安装导入向导,按照个人的需求选择后,点击下一步,点击完成,出现证书导入成功,证书安装完成。
第四篇:上海市海域使用金征收管理办法
上海市海域使用金征收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本市海域使用金的征收与管理,维护国家海域所有者权益和海域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海域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上海市海域使用管理办法》和财政部、国家海洋局制定下发的《海洋使用金减免使用管理办法》(财综〔2006〕24号)、《关于加强海域使用金征收管理的通知》(财综〔2007〕10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海域属国家所有,实行有偿使用制度。凡在我市管辖海域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缴纳海域使用金,领取海域使用权证书,取得海域使用权。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条 海域使用金包括海域出让金、海域转让金。
海域出让金,是指国家将海域使用权在一定时限内出让给使用者,并由使用者按规定向国家缴纳的资金。
海域转让金,是指海域使用权人转让海域使用权时,由转让人按转让海域使用权所得增值额的一定比例向国家缴纳的资金。
第四条 以申请审批方式出让海域使用权的用海项目,海域使用金按照规定的用海类型、海域等别以及相应的海域使用金标准计算征收。不同用海类型、海域等别的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详见附件1。
按照农业用海标准征收海域使用金的用海项目,在尚未换发国有土地使用证前改变农业用途的,按建设填海造地用海征收标准补缴海域使用金。海域类型界定表详见附件2。
第五条 为提高海域资源配置效率,除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用海、国防建设项目用海、海洋保护区、有争议的海域、涉及公共利益的海域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用海情形以外,在同一海域具有两个以上意向用海的单位或个人的,应依法采取招标、拍卖方式出让海域使用权。
以招标、拍卖方式出让海域使用权的项目用海,海域使用金征收金额即为招标、拍卖的成交价。
由市海洋局会同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和市建设交通委等部门制定海域使用权招标、拍卖方案时,其招标、拍卖的单价不得低于同用海类型、同海域等别的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
第六条 海域使用权发生转让,转让人应在办理海域使用权转移登记前,按照转让海域的增值额的40%缴纳海域使用金。
转让海域的增值额,是指海域转让价款扣除海域转让者受让该海域时支付的全部价款和该海域设施重置费后的余额。转让海域使用权的海域设施重置费,需经有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评估。
第七条 填海造地、非透水构筑物、跨海桥梁和海底隧道等项目用海,实行一次性计征海域使用金;其他项目用海,按照使用年限按计征海域使用金。
凡属一次性计征海域使用金的,应在办理海域使用权初始登记前一次性缴清。如用海单位和个人一次性缴纳有困难的,经市海洋局批准后,可以采取分期缴纳方式,但首期缴纳不得低于总额的40%,最后一次缴纳海域使用金的期限不得超过项目用海的施工期限。
凡属按年计征海域使用金的,第一年应在办理海域使用权初始登记前,缴纳本的海域使用金;自第二年起,应于每年6月底前缴纳本的海域使用金。
第八条 对使用年限不足一年的,按照下列规定计征海域使用金:
(一)使用海域在3个月以内(含3个月)的经营性临时用海,按照年征收标准的25%一次性计征;
(二)使用海域超过3个月且在6个月以内(含6个月)的用海,按照年征收标准的50%一次性计征海域使用金;
(三)使用海域超过6个月且在1年以内的(含1年),按年征收标准一次性计征海域使用金。
第九条 下列用海项目,依法免缴海域使用金:
(一)军事用海。
(二)用于政府行政管理目的公务船舶专用码头用海,包括公安边防、海关、交通港航公安、海事、海监、出入境检验检疫、环境监测、渔政、渔监等公务船舶专用码头用海。
(三)航道、避风(避难)锚地、航标、由政府还贷的跨海桥梁及海底隧道等非经营交通基础设施用海。
(四)教学、科研、防灾减灾、海难搜救打捞、渔港等非经营性公益事业用海。
第十条 除法定免缴海域使用金的项目外,对下列各类经营性用海,经批准可在一定期限内减缴或免缴海域使用金:
(一)除避风(避难)以外的其他锚地、出入海通道等公用设施用海。
(二)列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名单的项目用海。
(三)遭受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经核实经济损失达正常收益60%以上的养殖用海。
(四)专业渔民养殖用海,可按每户不超过30亩的用海面积,免征海域使用金。专业渔民是指户籍属于专业渔业乡(镇)、村、组,没有土地或人均取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土地不足0.1亩,长期从事渔业生产活动,渔业纯收入占家庭纯收入总额的60%以上的渔民。
第十一条 符合本办法第九条 和第十条 规定情形的项目用海,申请人应当在收到《项目用海批复通知书》之日起30日内,按照下列规定提出减免海域使用金的书面申请:
(一)减免国务院审批项目用海应缴的海域使用金,分别向财政部和国家海洋局提出书面申请。
(二)减免本市审批项目用海应缴的海域使用金,申请人分别向市财政局和市海洋局提出书面申请。市财政局和市海洋局自受理海域使用金减免申请书后30日内,由市海洋局对申请减免海域使用金的合法性提出初审意见,经市财政局审核同意后,市财政局会同市海洋局以书面形式联合批复申请人。
海域使用金减免申请书应提出减免理由、减免金额、减免期限,并提供能够证明项目用海性质的相关证明材料等内容。
第十二条 本市审批的项目用海,除符合本办法第九条 法定免缴海域使用金的项目用海和养殖用海项目外,凡涉及减免应缴中央国库的海域使用金的,由市财政局和市海洋局在批复申请人前,联合报财政部和国家海洋局审批。
本市减免海域使用金的上限,为缴入本市国库的海域使用金。
第十三条 对符合本办法第九条 法定免缴海域使用金取得的海域使用权,禁止擅自转让,也不得用于经营或变相经营。
第十四条 对符合本办法第十条 经批准减缴或免缴海域使用金取得的海域使用权,发生转让海域使用权或者经批准改变海域用途或者用海性质的,海域受让人或者海域使用权人应按照本办法规定,重新履行海域使用金减免申请和报批手续。
第十五条 海域使用金纳入财政预算,实行“收支两条 线”管理。
海域使用金实行“收缴分离”,收缴方式参照《上海市市级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收缴管理暂行办法》(沪财库〔2004〕29号)。征收海域使用金时,市海洋局开具《上海市非税收入缴款书》交用海单位或个人,直接通过银行划缴海域使用金。《上海市非税收入缴款书》样张详见附件3。
第十六条 除本市征收的养殖项目用海的海域使用金全额缴入市级国库外,征收的其他项目用海的海域使用金30%缴入中央国库,70%缴入市级国库。
按照《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上缴中央国库海域使用金的预算科目为“中央海域使用金收入”,科目编码为:103070101,上缴市级国库海域使用金的预算科目为“地方海域使用金收入”,科目编码为:103070102。
第十七条 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海域使用金收入统计口径和报表,市海洋局、市财政局于每年3月20日前,将上一年海域有偿使用统计报表分别报送财政部、国家海洋局,并同时抄送财政部驻上海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第十八条 海域使用者不按期缴纳海域使用金的,由市海洋局责令限期缴纳,并自逾期之日起,每日加收应缴纳海域使用金总额1‰的滞纳金。滞纳金随同海域使用金一并缴入相应级次的国库。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市财政局和市海洋局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其中对由国家统一制定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的用海自2007年3月1日起执行本办法。
上海市财政局
上海市海洋局
二○○八年八月八日
第五篇: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土地使用管理办法
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土地使用管理办法
(1996年6月2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29号发布,根据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上海市植物检疫实施办法〉等19件政府规章的决定》修正,根据2010年12月2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52号公布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上海市农机事故处理暂行规定〉等148件市政府规章的决定》修正并重新发布)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了加强对外商投资企业使用土地的管理,完善本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范围内外商投资企业使用国有土地或者集体所有土地的管理。但外商投资企业使用以出让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的国有土地的情形除外。
第三条(管理部门)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以下简称市规划国土资源局)是本市外商投资企业使用土地的主管部门。
浦东新区和区、县土地管理部门依照本办法和本市建设用地管理的有关规定,分别负责外商投资企业在浦东新区和区、县范围内使用 土地的具体管理工作。
第四条(用地方式)
除依法应当以出让方式获得国有土地使用权外,外商投资企业可以通过下列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
(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征收集体所有土地或者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
(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中方合营者将国有土地、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作价入股;
(三)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中方合作者将国有土地、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作为合作条件;
(四)依法通过买卖或者其他转让方式取得国有企业、集体所有企业房屋所有权而获得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
外商投资企业可以通过租赁房屋、场地的方式使用土地。
第五条(使用集体所有土地的限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本市建设用地管理的有关规定征收集体所有土地:
(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外商投资者设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或者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时,使用本市规划城市化地区范围内的集体所有土地的;
(二)外商投资企业依法通过买卖或者其他转让方式取得集体所有土地上的房屋所有权而获得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的。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外商投资者设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以本市规划城市化地区范围外的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的,其股份不得转让。
第六条(土地使用权价格的评估)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房地产评估机构对土地使用权价格进行评估:
(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中方合营者将国有土地、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作价入股的;
(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中方合作者将国有土地、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作为合作条件的。
第七条(用地申请和审批)
除租赁房屋、场地的情形外,需使用本市国有土地、集体所有土地的外商投资企业,应当由外商投资者或者中方合营者、中方合作者持项目批准文件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依照本市建设用地管理的有关规定,向土地管理部门提出用地申请。
经审核批准用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给申请人建设用地批准书。
第八条(土地使用费的核定)
经审核批准用地的外商投资企业,应当自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向房地产登记机构办理土地使用权登记,并按下列规定办理缴纳土地使用费的核定手续:
(一)使用国有土地的,向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办理,其中在浦东 新区范围内的,向浦东新区土地管理部门办理;
(二)使用集体所有土地的,向所在地的区、县或者浦东新区土地管理部门办理。
外商投资企业租赁房屋、场地的,应当持租赁合同向房地产登记机构登记,并按前款规定向土地管理部门办理缴纳土地使用费的核定手续。
第九条(土地使用费缴纳义务人的确定)
经审核批准用地的外商投资企业,应当向办理缴纳土地使用费核定手续的土地管理部门缴纳土地使用费。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中方合营者将国有土地、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的,应当由中方合营者缴纳;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可以由合作合同中约定的缴纳人缴纳。
外商投资企业租赁房屋、场地的,应当由出租人缴纳土地使用费,但租赁合同中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第十条(土地使用费缴纳的起算日期)
土地使用费缴纳的起算日期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经审核批准用地的外商投资企业,为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之日;
(二)租赁房屋、场地的外商投资企业,为租赁合同生效之日。
外商投资企业在初始用地的当年,使用土地不满6个月的,可以免缴土地使用费;超过6个月的,按6个月计算。
第十一条(土地使用费缴纳的期限)
土地使用费的缴纳,每年分两期进行:
(一)第一期为6月30日前;
(二)第二期为12月31日前。
第十二条(土地使用费的标准)
土地使用费的标准,根据土地的规划用地性质和地理环境条件分类、分级确定。
土地使用费的标准及其调整,由市规划国土资源局会同市物价、财政等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方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土地使用费标准调整的间隔期不少于3年,每次调整幅度不超过原标准的30%。
第十三条(土地使用费标准的适用)
外商投资企业在初始用地的5年内,其土地使用费可以按第一年的标准缴纳,自第六年起应当按当年的标准缴纳。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外商投资企业可以在整个经营期间,按初始用地第一年的标准缴纳土地使用费:
(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中方合营者将国有土地、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作价入股的;
(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中方合作者将国有土地、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作为合作条件,并在合作合同中约定由中方合作者缴纳土地使用费的。
第十四条(两类企业的土地使用费)
本市市区繁华地段以外的先进技术型外商投资企业,自企业设立之日起3年内免缴土地使用费,第四年起按优惠标准缴纳。但本办法 第十三条第二款所列的情形除外。
本市市区繁华地段以外的先进技术型外商投资企业,考核不合格或者有关的确认证书被依法吊销的,应当按一般外商投资企业的标准,补缴当年的土地使用费。
本市市区繁华地段的具体范围,由市规划国土资源局会同有关部门划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十五条(缓、减、免缴土地使用费的其他情形)
经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土地管理部门核准,外商投资企业在开始营业或者投产前,可以按应缴纳标准的50%缴纳土地使用费。但本办法第十三条第二款所列的情形除外。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外商投资企业可以缓缴、减缴或者免缴土地使用费:
(一)因不可抗力造成缴纳土地使用费困难,经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土地管理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核准的;
(二)经市人民政府批准,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用土地的;
(三)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六条(用地要求)
经审核批准用地的外商投资企业,应当遵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有关规定,不得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
第十七条(用地变更)
外商投资企业在经营期间需改变所使用土地的规划性质或者用地面积的,应当报原批准的规划管理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审批。经审 核批准的,应当向房地产登记机构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并按本办法第八条的规定重新办理缴纳土地使用费的核定手续。
外商投资企业在经营期间租赁的房屋、场地的面积和用途或者其他使用情况发生变化的,应当持租赁变更合同或者新的租赁合同向房地产登记机构登记,并按本办法第八条的规定重新办理缴纳土地使用费的核定手续。
第十八条(用地终止)
外商投资企业因经营期满或者其他原因终止使用土地的,应当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证明文件或者其他有关证明文件,向房地产登记机构办理土地使用权或者租赁合同的注销登记手续,并按当年使用土地的时间(其中不满1个月的,按1个月计算),向本办法第八条 规定的土地管理部门缴纳土地使用费。
第十九条(土地使用费的使用)
土地管理部门应当按规定将收取的土地使用费上缴同级财政部门,专项用于本市城市和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十条(非法用地的处罚)
外商投资企业未经批准擅自使用土地或者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的,由土地管理部门依照建设用地管理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外商投资企业未经批准擅自改变所使用土地的规划性质的,由规划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规、规章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一条(未按期缴纳土地使用费的处理)
土地使用费缴纳人未按期缴纳土地使用费的,由土地管理部门责 令其限期缴纳,并自应缴纳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款额3‰的滞纳金。
第二十二条(复议和诉讼)
当事人对规划土地管理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复议,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部门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三条(参照适用)
下列企业在本市范围内使用国有土地或者集体所有土地的管理,参照本办法的规定执行:
(一)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投资者举办的企业;
(二)适用外商投资企业法律、法规的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十四条(土地使用费的含义)
本办法所称的土地使用费,不包括征地拆迁安置费用和基础设施建设费用。
第二十五条(应用解释部门)
本办法的具体应用问题,由市规划国土资源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施行日期和废止事项)
本办法自1996年7月1日起施行。上海市人民政府1986年10月30日发布的《上海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土地使用管理办法》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