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浈江区教育局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10-2020年)编制专题调研报告
浈江区教育局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10-2020年)
编制专题调研报告
我区现有中小学校55所,其中普通高中2所,初级中学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完全小学27所,教学点15个,民办小学1所;有幼儿园53所,其中公办1所,民办52所;有民办培训中心22间。全区在校中小学生35204人(小学生21291人,初中生10313人,高中生3600人),其中女生16802人,有在园幼儿8323人,其中女童3905人。
一、上个十年规划中的工作成效
(一)妇儿受教育权利得到保障。“两个规划”期间,我区教育系统采取有力措施,妇儿受教育的权利得到了有力保障,妇儿教育普及程度稳步提升。多年来,我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残疾儿童入学率、初中阶段毛入学率均达100%,初中学生辍学率控制在0.3%以下,17周岁人口中等教育完成率保持为100%。到2010年,我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2.5%,比00年提高了32.1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2.5%,比00年提高了12.5个百分点,其中女生提高了11.6个百分点。经过不断的努力,我区妇儿平等的接受教育,性别差异基本消除,已达到预定目标。
(二)女教师素质不断提高。我区女教师的素质不断提高,并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参加区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教育教学优质课评比等活动,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仅2009年度,省市区表彰了先进教育工作者231人,其中女教师131人,占56.7%,如花坪实验学校的沈穗老师,二十多年如一日,扎根农村教育,关心关爱留守儿童,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三)妇女干部队伍逐渐壮大。我区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为契机,大力加强三支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妇女地位。我区教育系统共有在职教职工2210人,其中女教职工1335人,占总数的60.4%,区属各中小学有中层以上干部314人,其中女干部126人,占总数的40.1%。
二、主要问题
近年来,浈江区教育事业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从质量、水平和效益来看,仍然与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迫切需求不相适应。具体表现在:
(一)教育经费投入仍然不足。近年来我区教育经费投入虽然增长较快,但仍不能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主要是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任务繁重,至2010年,全区基础教育总欠债约2千万元。
(二)办学条件不能适应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由于教育投入不足,目前我区仍有许多学校的办学条件相对滞后,尤其是农村学校,学生生活设施仍不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落后,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各类功能室不足,缺少运动场地或者过于简陋。
(三)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目前我区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存在学科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英语、体育、艺术、计算机等学科教师紧缺,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断层”现象普遍存在,教育教学能力偏低,尤其是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由于近年来骨干教师流失等原因,虽已补充了部分年轻教师,但这些年轻教师教育教学经验不足,教书育人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教育资源整合力度有待增强,管理体制、工作机制还需进一步理顺。目前的突出问题是乡镇中心小学的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偏少,学生生活设施不配套,招生规模偏小。因此,必须加大对乡镇学校布局调整的力度,不断完善管理体制,提高办学效益。
(五)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目前,我区学生特别是“学困生”辍学现象还时有出现,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出现新的动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中小学择校问题以及城区班额过大等问题,都制约着我区教育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另外,随着旧城区改造和新城区开发的不断推进,市区房地产业发展加快,城区人口不断增加,本应伴随发展配套的教育相应设施却未能同步跟上,致使市区学校尤其是部分小学的学位不能满足住地学生入读的需求,个别学校出现“大班额”现象。
以上困难和问题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影响了教育现代化的建设和教育创强的进度,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在未来十年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三、提高我区学前教育普及率的主要措施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充分发挥公办幼儿园和各镇中心园的示范作用,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办园,形成了以镇为依托,公办、民办相结合的幼儿教育新格局,学前教育事业获得了较大发展。全区共有幼儿园53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所(韶关市教工幼儿园),民办园52所。其中城区幼儿园38所,乡镇中心园5所,农村幼儿园16所。省一级幼儿园1所、市一级幼儿园5所、区一级幼儿园13所。学前三年适龄幼儿9105人,在园幼儿8323人,入园率93%,初步普及了学前三年教育。
(二)存在问题
我区的民办学前教育虽然发展迅速,但布局不合理、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办园规模小、办园条件简陋的现象依然存在,民办幼儿园的准入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举办者的办学行为需加以规范,各相关部门的职责需进一步明确。教育局作为学前教育的行政主管部门,在监管过程中面临着没有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的尴尬,只能查出问题后移交相关部门处理,对无证民办幼儿园无法依法予以取缔。这是导致民办幼儿园办园行为不规范、问题查处不力的根源;城区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使用政策未得到有效落实;城乡幼儿园发展不均衡,管理体制和机制尚未完善,农村办园条件有待提高;幼儿园师资队伍编制不足,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素质和待遇偏低,其社会保障政策尚未完全落实。
(三)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把学前教育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把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摆上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制定和落实定点幼儿园建设的政策举措,组织实施好定点幼儿园建设项目。区人民政府负责统一规划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并将学前教育发展情况纳入对各镇(办)及相关部门的考核体系。教育部门对学前教育实行统一管理,政府教育督导室要加强对学前教育发展性督导评估。财政部门要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城乡建设和国土资源部门要落实城镇小区和新农村配套幼儿园的规划、用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认真执行幼儿园教职工的人事(劳动)、工资待遇、社会保障和技术职称(职务)评聘政策,价格、财政、教育等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幼儿园收费管理,卫生部门要监督指导学前教育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综治、公安、民政、工商、质检、安全生产监管、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根据职能分工加强对学前教育机构的指导和管理,妇联、残联等部门要积极开展对家庭教育、残疾儿童早期教育的宣传指导,新闻部门要大力宣传发展学前教育的先进典型。区人民政府将学前教育发展情况纳入对各镇(区)及相关部门的考核体系。
坚持以区为主,建立镇(街道)共建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各镇(街道)人民政府要积极承担发展辖区学前教育的责任,负责建设并办好辖区内公办幼儿园,扩大幼儿教育资源,积极筹措办园经费,努力改善办园条件。实行安全属地管理原则,乡镇(街道)人民政府要担负起辖区内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幼儿园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幼儿园周边环境治理,规范管理区域内各类幼儿园,坚决杜绝幼儿园重大事故的发生。各镇中心小学协助管理和指导辖区内的民办幼儿园的业务,指导本镇的学前教育工作。
2、加快建设步伐,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
一是新建小区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以及《城市居住地区和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设臵标准》配套建设幼儿园,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要与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未按规定安排配套幼儿园建设的小区规划不予审批。建好、用好和管好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新建住宅小区应规划建设与居住人口相适应的幼儿园,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标准:每5000人口的住宅小区建1个规模为6个班的幼儿园;每10000人口的住宅小区配建1个规模为12个班的幼儿园。在碧桂园小区内新建一所公办幼儿园,作为教工幼儿园的分园,规模12个教学班,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408个。
二是统筹调整教育资源,促进幼儿园园舍条件符合标准。要盘活区域内的教育资源,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富余教育资源要优先用于幼儿园建设,盘活资金也必须优先用于幼儿园建设,通过改建扩建、校舍臵换、拆并以及缩小规模、减少班额等方式,扩大生均面积。新建、改建、扩建的幼儿园,要参照国家有关部委颁布的城市幼儿园建筑面积定额标准进行建设。其中,城市幼儿园按照9班或12班的规模建设;农村幼儿园可根据实际,按照6班、9班或12班的规模建设。通过招商引资的途径把五里亭小学改建成幼儿园,整合周边办学规模小的幼儿园。新建村级幼儿园2所:在犁市工程处小学内新建开心宝贝幼儿园,在花坪镇茶山矿新建新苗幼儿园;扩建幼儿园4所:犁市镇中心幼儿园(犁市育苗幼儿园)、黄金爱心幼儿园、东联幼儿园、培育幼儿园;改建童欣幼儿园、希儿幼儿园等幼儿园。
三是积极扶持公办及中心乡镇幼儿园,提高幼儿园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加大信息资源的配臵和教师计算机知识的培训,逐步提高幼儿园信息资源的生均比,保证中心幼儿园以上逐步做到教育资源共享。
四是通过建立评估机制、奖励机制、退出机制,引导民办幼儿园规范、健康地发展,鼓励民办园创建省、市、区优质幼儿园,达到公办、民办幼儿园协调发展的目标。凡民办园获得韶关市级幼儿园以上办园资格,教育局将从省、市、区级幼儿教育专项补助经费中给予奖励。
3、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一是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质量观,强化对各类幼儿园保教质量的监督和指导,规范办园行为,不断提高各类幼儿园的办园水平。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加强教育教学指导,防止和克服“小学化”倾向,不断提高办园质量。
二是积极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确立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理念,加强幼儿园保育教育的实践研究与教育行为的研究,突出素质启蒙教育,注重儿童的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探索适合儿童的教育,开展各种有益儿童身心发展的活动,培养儿童形成健康活泼、好奇探究、文明乐群、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的良好基本素质。
三是以点带面,推进全区学前教育改革。发挥省级、市级、区级及中心幼儿园在办学思想、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使其成为本区学前教育课程改革、教育研究、师资培养的基地,发挥其对薄弱园所的指导作用和在区域学前教育中的辐射作用。结合我区实际,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逐步构建起覆盖全区的学前教育信息网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信息化服务。逐步建立省级公办幼儿园为龙头, 5所乡镇中心幼儿园为主体示范园,带动农村学前教育的整体和谐发展,推进全区学前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
四是全面提高各级各类幼儿园办学质量。确立“抓两头,整体提升,均衡发展”的宗旨,通过创建等级及示范幼儿园的活动,增加优质园所,满足老百姓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同时,通过各种途径更新薄弱幼儿园,帮助和提高不达标幼儿园,使区域幼儿园办学质量得到均衡发展。
4、优化人员配臵,切实提高幼儿园保教人员整体素质 一是按照国家标准配备幼儿教师。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合理确定生师比,核定和落实公办幼儿园人事编制,逐步配齐公办幼儿园教职工,并按规定资金由财政拨付。幼儿园教师、保健老师、保育员、按规定配臵,实施教师准入制度、聘任制度、培训制度,坚持持证上岗。
二是鼓励教师学历向高一层次发展。各方联手,发展社会人员职业培训,加快对幼儿园保育员、保健员的培养。同时,保证幼儿园保育人员享受相应的待遇,保持队伍的相对稳定。
三是搭建平台,分层培养。要在近三年内对全区50%的幼儿园教师进行学科培训,以课程建设为载体,积聚各种优质资源,推进教师成长。①发挥公办省级幼儿园的示范辐射作用,开展课程学科系列研讨活动②通过区“教研小组”和“中心幼儿园”,融教师特长发展与专业成长为一体,尝试建构自己的专长课程,获得专业发展;③立足实际,分层培养,利用送教下乡、幼儿园教学交流等渠道加大对区骨干教师的专业培养。
5、依法管理,规范办园行为,促进民办幼儿园健康有序发展
一是严格准入制度。全区所有幼儿园必须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学校办学许可》,切实建立健全幼儿园登记备案和公开办园资格制度,每学期第一个月向社会公布幼儿园的办园资格,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对办学条件不达标的、不能规范办园的、无证(含未按规定年检)的幼儿园要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幼儿园,将联合有关部门坚决取缔,确保规范运行。
二是规范收费行为。公办幼儿园收费实行政府定价,收取的费用纳入财政专户管理;民办幼儿园收费实行办园成本核算、报备、审核和公示制度,严禁人为抬高成本,高价收费。不得以开办实验班、特色班和兴趣班等为由收取额外费用,也不得收取与幼儿入园挂钩的赞助费、支教费。
三是在每年年检时依据《浈江区民办幼儿园年检评价标准》,由区教育局教育股、市保健院等单位组织人员对全区民办幼儿园进行年度检查,并通过浈江教育信息网对市民公示民办幼儿园年检结果。
四是试行 “退出”机制:凡民办幼儿园连续两年年检不合格,且该园无切实可行的整改举措,教育行政部门予以依法撤销,并监督该园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有关终止的法定程序,做好一系列善后工作。
五是完善民办幼儿园教师的生活福利和保障措施。联合有关部门,落实相关政策,妥善解决幼儿教师评优评职、工资待遇和养老保险等问题,使幼儿教师能安心从事学前教育事业,进一步稳定和优化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
二0一一年五月十六日
第二篇:教育局妇女儿童工作调研报告
近年来,在上级指导下,县教育局采取措施,认真落实“两法”和“两规划”,在妇女儿童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20所,其中教师进修学校1所,省示范性普通高中1所,职业中专1所,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1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中心小学26所,村小166个
。有在校学生46266人(女生20961人,占45.3%),其中高中5135人(女生2542人,占49.5%),初中11543人(女生5515人,占47.8%),小学29588人(女生12904人,占43.6%)。此外,有幼儿园126所,在园幼儿7700人。全县现有在职教职员工2934人,其中妇女职工1285人,占43.8%。
二、领导重视,组织健全
作为全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我们一直关心重视保障妇女权益,特别是2006年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出台后,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教育工会主席、女工委员会有关同志为成员的领导班子,每学期都召开女工委员会议,对各校女工委员等妇女干部进行重点培训。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强学校管理,建立了领导包片、股室包校、联络员直接对学校工作进行指导和督查的管理体系,《未成年人保护法》得到顺利实施。同时,我们通过会议、板报、标语、讲座、印发宣传材料等形式,向学生和社会进行广泛宣传。
三、联系实际,保障妇女权益
1、努力筹措经费,为女教职工提供更多保障
我县教育系统教职工都参加了教育工会建立的互助互济会,大病特困家庭都能得到一定数额的帮困金;我们还每年都拿出一定资金,为每位教职工购买基本保险。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女教职工更多了一份特别的关爱。教育局筹资数万元,为全县所有女教职工买了 “两癌”保险,各中小学校均能按时为女教职工发放卫生费,并组织她们到妇幼保健机构进行防癌检查和其他定期体检。由于工作到位,全系统女教职工在“四期”期间均能得到较好保障。
2、宣传表彰典型,提高女教职工地位
在教育系统,有许多优秀的女性。我们注重宣传她们的事迹,表彰当中的典型,既在广大妇女职工中有力倡导了健康的生活方式、文明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事业追求,也不断提高了妇女同志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经我们推介,楠市中心小学瑶族女教师盘晓红的事迹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的高度评价,盘晓红老师2007年被评为 “全国模范教师”和“全国优秀班主任”,2008年又荣获“全国百名优秀母亲”光荣称号,并出席全国第十次妇女代表大会。我们在教育系统广泛开展“向盘晓红学习,做人民满意教师”系列活动,要求全县教师结合自身和学校实际撰写学习心得,并组织评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全县广大教师精神面貌明显改观,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改善了教师队伍整体形象。2007年,教育系统有县政协委员15人,其中有10位女教师;市县人大代表5人,其中有4位女教师;全县省党代表有2人,其中1人是女教师。与过去相比,女教职工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四、科学发展,保障少年儿童受教育权利
1、积极开展帮困保学,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
1998年,我县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提高普及率,我们把帮困保学当作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贫困家庭学生和受社会家庭影响入学困难的女生能够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2004年起,我们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切实减轻学生家庭负担。到2008年秋季,实现了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公、民办学校全体学生都能享受“两免一补”优惠政策,当年发放总价值558.4万元的免费教科书,免除1430万元学杂费,共为5500余人次发放154万元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同时,我们充分发挥捐助受援救助中心的作用,建立帮困保学基金,积极开展捐资助学活动。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以来,全县共接受湘威公司等爱心企业和社会各界捐助近200万元,受益学生达1万余人次。全县义务教育已经实现不因贫困而失学,入学率和巩固率得到提高,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94%,小学辍学率降至0.13%,初中辍学率控制在2.76%。2008年我县顺利通过了省、市两级教育“两项督导评估考核”。
2、重视留守学生教育,保证留守学生健康成长
我县虽是个仅有35.6万人的人口小县,但却是劳务输出大县,也是用工短缺的大县,每年均有近10万人在外打工,造成大量留守学生。近年来,我县农村中小学校留守学生超过在校学生总数的45%。留守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关爱学生”的理念,积极营造关爱留守学生的良好氛围。县里分管教育的领导和教育局领导,多次深入祠市中心小
第三篇:凤县妇女儿童发展规划调研报告
凤县妇女儿童发展规划调研报告
凤县总面积3187平方公里,现辖9镇,100个村(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1万,其中女性4.9万,0-17岁儿童 1.9 万。自2002年颁布实施《凤县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年)》和《凤县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以来,在县妇儿工委的指导下,紧紧围绕规划目标,抓重点、攻难点、办实事,确保规划顺利实施,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全面健康发展。2011年被省妇儿工委评为实施规划先进县。今年县妇儿工委办对全县实施妇女儿童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情况如下:
一、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
妇女儿童发展规划颁布实施以来,全县通过开展宣传培训,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等措施,确保了规划的顺利实施。
一是开展宣传培训,夯实规划工作基础。《规划》制定颁布后,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标语、悬挂横幅等各种形式,借助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宣传工作。几年来,全县共开展各种专题宣传活动30 多次,发放宣传资料 4万余份,宣传覆盖面达92%以上,切实提高了全社会的性别意识和责任意识,形成了尊重妇女、关爱儿童的良好氛围。同时,全县非常重视实施规划骨干队伍建设。两个规划颁布实施以来,县妇儿工委每年在县上举办一期业务骨干培训班,并通过以会代训的方式对教育、卫生、劳动、统计等重点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专门培训,累计培训各成员单位领导及骨干200余人次。通过培训,提高了工作水平,强化了部门工作职责,为两个规划的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全县高度重视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把实施两个规划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不断加强对妇女儿童工作的领导。在制定颁发《规划》的过程中,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县妇儿工委关于制定《规划》工作的情况汇报,并将《规划》确定的目标纳入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文明建设范畴,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规划》颁布实施后,县委常委和县政府常务会每年召开专门会议,听取《规划》实施情况汇报,切实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同时,县政府成立了由分管教育的副县长担任主任,21个相关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各成员单位确定了联络员,协同抓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指标的落实。另外,在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县政府将妇儿工委办公室的工作经费纳入了财政预算,由2001年每年的每年2千元增加到现在的5千元作为妇儿工委办公经费。并加大对教育、卫生、计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每年以13%左右的幅度递增,各成员单位每年也都投入了一定的资金,为《规划》指标的全面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注重统筹协调,形成良好工作局面。实施两个规划涉及面广、目标多、任务重、要求高,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为推动各领域目标全面、稳步实现,县妇儿工委履职尽责,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形成了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县文化局、县广播局、县体育局等单位多次组织开展文化娱乐、全民健身等活动,不断提高保护、服务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能力。卫生部门以降低“两率”为重点,加大妇幼保健和疾病预防工作力度,加大《母婴保健法》宣传和执法力度。教育部门采取过硬措施确保儿童的入学率和教育普及率。组织人事部门在确定干部学习培训等人选时,均按比例安排女干部,努力为女干部成长提供培养锻炼机会。统计部门发挥优势,认真做好《规划》监测统计分析研究工作。政法部门组织协调维权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工作机制,有效遏制了针对妇女儿童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人口计生部门加强优生优育等方面的科普知识宣传培训工作,开展女性生殖健康免费普查和免费婚检及“关爱女孩”行动,在全县形成了浓厚的关爱女性的良好风气。县质监局切实加强儿童食品、用品、玩具和游乐设施生产、销售的监督管理,完善检测标准和质量认证工作,加强公共设施的管理和安全监督,减少儿童意外伤害。
四是坚持监测评估,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为保证监测评估工作的及时性、可靠性,县妇儿工委健全工作机构,成立了监测评估领导小组,下设监测评估专家组和监测统计组。并建立了行之有效的例会、汇报、调研、述职评议、督查考核、监测评估等一系列制度,制定了《监测评估工作方案》、《综合评估工作方案》等实施方案,编制了监测统计指标体系和监测统计报表,每年召开全县监测统计工作会议,对各成员单位开展监测统计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各成员单位按照总体部署,认真做好自我监测,自我评估,自我检查工作,为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制定、调整与妇女儿童有关的政策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实施两个规划以来,各成员单位围绕目标任务,结合部门职责,采取有效措施,集中优势资源,加大资金投入,全力突破实施规划的重点难点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
1、妇幼保健水平明显提升。全县以开展降低两率工作为突破口,着力改善妇幼保健设施,切实加大妇幼疾病普查力度,全力提升妇幼保健水平。在降低两率工作上,启动了新周期的降消项目,成立了项目协调小组,对各医疗单位的孕产妇管理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并建立了村妇代会主任、计育专干、妇幼保健员“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全县的孕产妇死亡率由2000年的115/10 万下降到2011年的 0/10 万,婴儿死亡率由2000年的31.3 ‰下降至6.58 ‰。在妇幼保健设施改善上,加大对妇幼卫生事业经费的投入,全县100%的农村卫生院产科建设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专职人员配备率达到100%。在妇幼疾病普查方面,以被国家初级保健基金会列为妇女病普查普治项目县为契机,在全县广泛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县卫生防疫站和县妇幼保健院定期组织对全县的中小学生进行健康检查和免疫接种。
2、妇女劳动权益得到有力保障。下岗失业妇女就业和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实施《规划》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对此,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出台减轻税费、妇女小额财政贴息贷款等政策、免费培训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切实提高广大妇女就业能力,为妇女就业提供具体帮助和指导。县劳动局、县农业局、县妇联、县科协等部门共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130余期,发放资料9500余份,培训妇女3万人次,其中下岗失业女职工350人。同时,成立了妇女就业信息指导中心和职业介绍所等中介机构,加大了就业推介工作力度。目前,全县 350 名下岗失业女职工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农村妇女外出务工达人数达1.3万人;全县就业人员 5.4万,其中女性2.3 万,占43 %。
3、妇女儿童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县财政不断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受教育权利。全县已全面实现“两基”达标,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65%;小学适龄儿童净入学率达100%,小学五年巩固率达100%;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9.9%,初中三年保留率为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4.5%;特殊教育在校学生有68人;平均受教育年限9年;成人识字率达99.9%。同时积极组织开展扶贫助学活动,近年来,县妇儿工委办公室累计资助中小学生200 多人,并开展了“爱心妈妈”与贫困儿童拉手结对活动。另外,注重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大力普及推广家庭教育。对全县进行了寄宿制建设,切实解决了全县 196名“留守孩子”教育管理难的问题。并加快学校、幼儿园、社区家长学校建设,全县共兴办家长学校21 所,其中省市县示范性家长学校14 所。
4、妇女参政议政能力有所增强。近年来,县委把培养选拔女干部纳入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按照“四个一”的工作目标,即“发现一个、培养一个、成熟一个、提拔一个”,做好妇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加快了妇女干部提拔任用工作步伐,全县妇女参政议政的能力不断提高。目前,县四大家领导班子中配备了3名女领导干部;全县有女公务员 254 名,占总数的 26.9 %;副科实职以上女领导干部57 名,其中担任正科实职的女领导有14名; 52 个科级领导班子中,有11个班子配备女领导;9个镇乡班子均配备1名以上女干部;全县有女党代表 51 名、女人大代表 40 名、政协女委员 35 名;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中女性比重分别为20 %、80%。
5、妇女儿童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全县不断强化对妇女儿童生活、文化发展环境的管理,严格市场经济环境保护执法,提高生活环境质量,加大农村改水、改厕以及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投入力度,城乡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近年来,农村改水受益率达73.5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 73.5 %;投入沼气池建设资金 2228万元,建成沼气池 5442 个;并不断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城市绿化履盖率60%,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 %,设立城镇便民、利民服务网点 29 个。
三、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
全县在实施两个规划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省、市的工作要求和规划目标相比,还存在着差距。主要是:县四大家领导班子中目前还有县政协没配备女领导干部;全县配备有1名女镇长,也还没有达到全县至少配备2—3名女性正职的目标要求;部门50%的女领导配备尚未达标。全面开展监测面临困难。一些重要监测指标由于现有的统计制度中没有分性别统计或者没有相应指标,影响了监测统计的全面性和准确性。部分成员单位对监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个别单位责任心不强,不能及时提供本部门的资料信息,数据不能实事求是,前后变动较大,也影响了监测评估工作的开展。
四、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今后将在巩固已实现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认真加以解决,确保两个规划指标的全面实现。
1、抓好女干部的培养选拔。要进一步明确目标要求,把选拔任用女干部作为考核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加强督促检查。要把工作重点放到女干部的培养教育上来,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好理论培训、实践锻炼和教育引导等关键环节,全面提高女干部整体素质,为选拔大批优秀女干部进入各级领导班子打下坚实的基础。
2、切实加强监测评估。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监测评估系统,特别是要强化制约奖惩机制,保证严格按照制度进行定期监测评估。各责任部门每年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自查自评,制定改进措施,结合严格的监督制约机制,才能切实加快两个《规划》实施的进程。
第四篇:水务局妇女儿童发展规划调研报告
水务局妇女、儿童发展规划调研报告
根据《湟中县水务局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要求,2011年至今水务局在自我评估的基础上,针对“两规划”实施过程中各项指标的进展情况进行了认真仔细的分析,总结出了符合实际的结论,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形成了如下调研报告:
一、妇女儿童发展现状
(一)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率进一步提高
三年来,共实施了上五庄、拦隆口、多巴三镇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扎麻隆、黑嘴两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4项,解决了53个村,6.8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全县现有集中连片式和小泉小饮式人畜饮水工程进水口177处,集中连片式人因工程进水口有隔离网,有管理房,农村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比例提高到91%,截止2013年底,安全饮水普及率提高到90%。
(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64.4平方公里
3年来,水务局共投资5634.6万元,实施水土保持工程4项,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72.1平方公里,完成水保造林1936.3公顷,封禁治理3099.6公顷,新建石谷坊110座,梯田2178.4公顷,维修改造淤地坝43座,涝池3座。
(三)加强水源地及人饮管网管理,使人饮水质安全达标 各单位制定用水应急预案,对集中式饮用水地设置警示标志、网围栏等设施。制定了水资源污染风险应急预案,层层落实责任制,采取属地化管理,由所属管理单位指派专人,对上新庄、上五庄、大源等饮用水源地,采取定期化验,不定期巡查,水政办进行不定期检查。
(四)加强女性干部职工的学习培训,使其整体素质有所提升
水务局有女性干部职工163名,为提高她们的整体素质,局妇委从“三结合”入手,对她们进行学习培训。一是结合水利工作,学习领会国家政策。以争做“知识性、学习型女职工”为目标,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了解中央对水利政策的措施及“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章程”等,加强了的对女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二是结合水利工作,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从水利施工资料的整理、小水电运行管理、文字打印、财务等方面入手,引导女职工学习相关业务知识,开创妇女工作新局面。三是结合工作实际,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水务局以“水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年”为载体,对《婚姻法》《妇女儿童保障法》《水法》《水土保持法》《河道管理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了认真学习,并交流了心得体会,引导女职工将学到的法律知识运用到水行政执法工作中和实际生活中,使得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不仅提高了工作质量,而且加强了她们的维权意识。
二、目前我局妇女儿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虽然通过多种形式对妇女进行了法律、健康等方面的培训学习,但由于传统观念已经根深蒂固,所以妇女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强,法律意识淡薄,对家庭暴力依然处在被动接受的局面,不愿意维权。
(二)人畜饮水工程点多、面广、线长,运行管理难度大,人饮解困阶段修建的人畜饮水工程由于投资等原因,引水口简陋,但是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量日益加大,就目前的设施很难保证群众饮水安全和用水需求,尤其在4-7月份用水供需矛盾比较突出。
(三)水源地保护工作滞后,随着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采矿等工业生产活动对水源地环境破坏日趋严重,造成水资源安全隐患。
三、积极推进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女性健康教育,结合干部职工的健康教育工作,在“艾滋病宣传日”“禁毒日”等加强对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妇女儿童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的知晓率,动员和调动全社会的力量,采取措施加以遏制,通过教育培训,让女性不断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二)继续加强水源地管理。积极筹措管理维修经费,竭尽全力解决影响群众饮水安全的突出问题。全力做好水源地环境综合政治工作,不断探索水源地环境管理保护的有效措施,加大水源地环境管理保护力度,努力使全县的水源地环境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三)强化妇女干部队伍的建设。一是要把培养和选拔女干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实行领导责任制,加大后备干部队伍中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二是要真正把对女干部的提拔使用政策落到实处,充实实职岗位和正职岗位的女干部,为德才兼备的女干部提供发挥聪明才智的平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妇女参政议政和参与社会管理的良好氛围。
第五篇:我县妇女儿童发展规划调研报告[推荐]
**县地处**省中部,1952年建县,系省扶贫工作重点县。全县总面积1763平方公里,现辖11镇4乡,679个村(社区、居)委会,总人口75.8万,其中女性35.6万,0-17岁儿童17万。自2002年颁布实施《**县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年)》和《**县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以来,在市妇儿工委的指导下,紧紧围绕规划目标,抓重点、攻难点、办实事,确保规划顺利实施,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全面健康发展。2004年5月,**县被省妇儿工委确定为**省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示范县;2005年被省妇儿工委评为实施规划先进集体。今年县妇儿工委办对全县实施妇女儿童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情况如下:
一、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
妇女儿童发展规划颁布实施以来,全县通过开展宣传培训,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等措施,确保了规划的顺利实施。
一是开展宣传培训,夯实规划工作基础。《规划》制定颁布后,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标语、悬挂横幅等各种形式,借助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宣传工作。几年来,全县共开展各种专题宣传活动90多次,发放宣传资料45万余份,宣传覆盖面达92%以上,切实提高了全社会的性别意识和责任意识,形成了尊重妇女、关爱儿童的良好氛围。同时,全县非常重视实施规划骨干队伍建设。两个规划颁布实施以来,县妇儿工委每年在县委党校举办一期业务骨干培训班,并通过以会代训的方式对教育、卫生、劳动、统计等重点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专门培训,累计培训各成员单位领导及骨干400余人次。通过培训,提高了工作水平,强化了部门工作职责,为两个规划的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全县高度重视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把实施两个规划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不断加强对妇女儿童工作的领导。在制定颁发《规划》的过程中,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县妇儿工委关于制定《规划》工作的情况汇报,并将《规划》确定的目标纳入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文明建设范畴,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规划》颁布实施后,县委常委和县政府常务会每年召开专门会议,听取《规划》实施情况汇报,切实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同时,县政府成立了由副县长周芙蓉担任主任,25个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各成员单位确定了联络员,协同抓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指标的落实。另外,在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2001-2004年每年解决了1万元的妇儿工委办公经费。2005年起将妇儿工委办公室的工作经费纳入了财政预算,每年为2万元,2008年增至4万元。并加大对教育、卫生、计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每年以13%左右的幅度递增,各成员单位每年也都投入了一定的资金,为《规划》指标的全面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注重统筹协调,形成良好工作局面。实施两个规划涉及面广、目标多、任务重、要求高,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为推动各领域目标全面、稳步实现,县妇儿工委履职尽责,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形成了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县文化局、县广播局、县体育局等单位多次组织开展文化市场整顿、全民健身等活动,不断提高保护、服务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能力。卫生部门以降低“两率”为重点,加大妇幼保健和疾病预防工作力度,加大《母婴保健法》宣传和执法力度。教育部门采取过硬措施确保儿童的入学率和教育普及率。组织人事部门在确定干部上挂下派、学习培训等人选时,均按比例安排女干部,努力为女干部成长提供培养锻炼机会。统计部门发挥优势,认真做好《规划》监测统计分析研究工作。政法部门组织协调维权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工作机制,有效遏制了针对妇女儿童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人口计生部门加强优生优育等方面的科普知识宣传培训工作,开展女性生殖道免费普查和“关爱女孩”行动,在全县形成了浓厚的关爱女孩的良好风气。县质监局切实加强儿童食品、用品、玩具和游乐设施生产、销售的监督管理,完善检测标准和质量认证工作,加强公共设施的管理和安全监督,减少儿童意外伤害。
四是坚持监测评估,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为保证监测评估工作的及时性、可靠性,县妇儿工委健全工作机构,成立了监测评估领导小组,下设监测评估专家组和监测统计组。并建立了行之有效的例会、汇报、调研、述职评议、督查考核、监测评估等一系列制度,制定了《监测评估工作方案》、《综合评估工作方案》等实施方案,编制了监测统计指标体系和监测统计报表,每年召开全县监测统计工作会议,对各成员单位开展监测统计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各成员单位按照总体部署,认真做好自我监测,自我评估,自我检查工作,为
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制定、调整与妇女儿童有关的政策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实施两个规划以来,各成员单位围绕目标任务,结合部门职责,采取有效措施,集中优势资源,加大资金投入,全力突破实施规划的重点难点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
1、妇幼保健水平
明显提升。全县以开展降低两率工作为突破口,着力改善妇幼保健设施,切实加大妇幼疾病普查力度,全力提升妇幼保健水平。在降低两率工作上,启动了新周期的降消项目,成立了项目协调小组,对各医疗单位的孕产妇管理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并建立了村妇代会主任、计育专干、妇幼保健员“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全县的孕产妇死亡率由2000年的92.8/10万下降到2008年的49.32/10万,婴儿死亡率由2000年的23.46‰下降至7.48‰。在妇幼保健设施改善上,加大对妇幼卫生事业经费的投入,全县90%的农村卫生院产科建设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专职人员配备率达到100%。在妇幼疾病普查方面,以被国家初级保健基金会列为妇女病普查普治项目县为契机,在全县广泛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县卫生防疫站和县妇幼保健院定期组织对全县的中小学生进行健康检查和免疫接种。
2、妇女劳动权益得到有力保障。下岗失业妇女就业和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实施《规划》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对此,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出台减轻税费、解决资金、免费培训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切实提高广大妇女就业能力,为妇女就业提供具体帮助和指导。县劳动局、县农业局、县妇联、县科协等部门共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130余期,发放资料95000余份,培训妇女10万人次,其中下岗失业女职工3500人。同时,成立了妇女就业信息指导中心和职业介绍所等中介机构,加大了就业推介工作力度。目前,全县3120名下岗失业女职工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农村妇女外出务工达人数达9.5万人,其中25岁左右经过初步技能培训的女性外出务工人员达9万余人;全县就业人员41.2万,其中女性15.6万,占37.86%。
3、妇女儿童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县财政不断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受教育权利。全县已全面实现“两基”达标,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65%;小学适龄儿童净入学率达100%,小学五年巩固率达100%;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9.9%,初中三年保留率为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4.5%;特殊教育在校学生有68人;平均受教育年限9年;成人识字率达99.9%。同时,积极组织开展扶贫助学活动,近年来,全县累计发动干部职工捐款152万元,资助中小学生7600多人,并建立了县直机关单位与各中小学联系帮扶制度。另外,注重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大力普及推广家庭教育。创造性地在全县推行“代管家长”制度,全县投资3800多万元,对全部初中进行了寄宿制建设,切实解决了全县5万余名“留守孩子”教育管理难的问题。并加快学校、幼儿园、社区家长学校建设,全县共兴办家长学校168所,其中省市县示范性家长学校36所。
4、妇女参政议政能力有所增强。近年来,县委把培养选拔女干部纳入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按照“四个一”的工作目标,即“发现一个、培养一个、成熟一个、提拔一个”,做好妇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加快了妇女干部提拔任用工作步伐,全县妇女参政议政的能力不断提高。目前,县四大家领导班子中配备了3名女领导干部;全县有女公务员307名,占总数的13%;副科实职以上女领导干部79名,其中担任正科实职的女领导有13名;102个科级领导班子中,有46个班子配备女领导;15个镇乡班子均配备1名以上女干部;全县有女党代表56名、女人大代表29名、政协女委员26名;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中女性比重分别为27%、42%。
5、妇女儿童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全县不断强化对妇女儿童生活、文化发展环境的管理,严格市场经济环境保护执法,提高生活环境质量,加大农村改水、改厕以及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投入力度,城乡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近年来,全县累计投入改水、改厕、改厨资金2580万元,农村改水受益率达91.22%,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69.7%,改厨20820户,改厕64108户;投入沼气池建设资金1087万元,建成沼气池11640个;并不断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城市绿化履盖率27.68%,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49.58%,设立城镇便民、利民服务网点8个。
三、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
全县在实施两个规划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省、市的工作要求和规划目标相比,还存在着差距。主要是:女性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37.8%,还没达到40%的目标要求;由于受政策及观念等方面的影响,近几年来,全县的婚前医学检查率为0,与目标要求相去甚远;县四大家领导班子中目前还有县人大没配备女领导干部;全县配备有1名女乡长和1名女乡党委书记,也还没有达到全县至少配备3—5名女乡(镇)长、女乡(镇)党委书记的目标要求;县女人大代表、政协女委员所占比例还不高;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42.66%,与目标要求的60%相差还较大;城市绿化覆盖率27.68%,与35%的目标要求还存在差距。当前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
1、培养选拔女干部还有待加强。与目标要求相比,全县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女干部的来源渠道需要拓宽,女干部队伍结构有待改善;女干部培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需要加强,女干部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女干部选拔任用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2、婚前医学检查率急剧下降。受相关政策及群众观念的影响,近几年,全县婚前医学检查率为0。按两个规划的要求,到2010年城市、农村婚检率要分别达到90%和60%的目标,因婚前医学检查不到位而导致的同期婴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却逐年上升,给如期实现目标增加了难度。
3、全面开展监测面临困难。一些重要监测指标由于现有的统计制度中没有分性别统计或者没有相应指标,影响了监测统计的全面性和准确性。部分成员单位对监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个别单位责任心不强,不能及时提供本部门的资料信息,数据不能实事求是,前后变动较大,也影响了监测评估工作的开展。
四、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今后将在巩固已实现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认真加以解决,确保两个规划指标的全面实现。
1、抓好女干部的培养选拔。要进一步明确目标要求,把选拔任用女干部作为考核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加强督促检查。要把工作重点放到女干部的培养教育上来,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好理论培训、实践锻炼和教育引导等关键环节,全面提高女干部整体素质,为选拔大批优秀女干部进入各级领导班子打下坚实的基础。
2、着重提高婚检率。要进一步加大新《婚姻法》和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强生殖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要采取适当的强制措施或免费推进方案,努力提高婚检率。要进一步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计划外妊娠、分娩的管理,加强三级预防保健措施,扩大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覆盖面,切实减少缺陷婴儿的出生。
3、切实加强监测评估。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监测评估系统,特别是要强化制约奖惩机制,保证严格按照制度进行定期监测评估。各责任部门每年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自查自评,制定改进措施,结合严格的监督制约机制,才能切实加快两个《规划》实施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