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建园林城市的对策与建议(中文版)
创建园林城市的对策与建议
卢 春
摘要:按照国内外诸多城市创建生态园林情况,对生态园林城市系统性进行了界定,对我国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进行了回顾和展望,简要阐述了生态园林城市的成绩与不足。扼要介绍了国外关于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的经验,并对下一步我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园林城市.一、绪论
‚生态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好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人类住区发展的高级阶段。‚园林城市‛是在中国特殊环境中提出的,它和我国传统的私家园林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前身是钱学森先生提出的‚山水城市‛,有些类似于欧洲国家提出的‚花园城市‛。他们都强调城市景观的塑造,犹如绘画一样,用人为的审美情趣来建设城市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园林城市‛凝聚着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而‚花园城市‛则印记着欧洲国度的风情。生态园林城市(Ecological Garden City)是具有宜人的生态环境和美好的城市景观,是人们在目前生态环境恶劣、城市景观特色不突出的状况下,渴望实现的一个理想城市建构 模式。它是一个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组合;具有‚生态城市‛的科学因素和‚园林城市‛的美学感受,赋予人们健康的生活环境和审美意境。因而,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就是要利用环境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有效防治和减少城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和各种废弃物,我国大气PM2.5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的全面实施,将在政策法规和技术社会层面上为国家和省市PM2.5监测与治理提供对策建议。实施清洁生产、绿色交通、绿色建筑,促进城市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使环境更加清洁、安全、优美、舒适。
二、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的现状
1、我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成绩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经济结构、功能、基础设施的发展与城市环境之间矛盾日益尖锐。自1992年建设部在全国开展园林城市活动以来,各地以建设园林城市为契机,大力推进城市绿化,取得了很明显成效。2004年建设部下发了《建设部关于印发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内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拉开帷幕。我国661个城市中,4个直辖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地级市283 个,县级市374个城市(区),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位于我市就有5A级景区两个,即:黄果树瀑布景区和龙宫景区。深厚的文化底缊和天赐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国内外游客流连往返,堪称一绝。明代伟大的旅行家徐霞客考察大瀑布赞叹 道:‚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伟;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2007年5月8日国家批准安顺市黄果树瀑布景区、安顺龙宫景区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首批获得国家评定的5A级旅游区,景区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文明风景区‛示范点、‚西部最具魅力旅游景区‛。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评为‚中国最美丽的地方‛,被《人民日报》评为‚中国风景名胜区顾客十大满意品牌‛,荣获‚欧洲游客最喜爱的中国十大景区‛等荣誉称号。
2、国内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不足
据统计到2009年底,国家园林城市共41个、国家园林县城共31个、国家园林城镇共5个,占全国城市比重12%。我省有1个一级城市、有4个地级市、9个县级市。2004年贵阳市获得国家林业局授予的中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从全国创建生态园林情况来看,我国生态园林城市创建主要特点:一是开始由注重园林绿化向生态宜居方向发展;二是注重结合地方特色进行园林绿化,比如河北迁安提出打造最佳北方人居环境城市;三是强调‚以人为本‛的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理念;四是把园林产业发展当作创建园林生态城市的抓手;五是注重资源保护,挖掘文化内涵,比如长沙在创建园林生态城市中主要发掘岳麓书院等三湘文化;六是加强城市综合整治,增强城市功能。
国内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由于急功近利出现了许多问题。园 林建设中植物使用品种太少,造成全国各地园林景观单调雷同,缺乏特色;轻视植物景观的层次设计,绿地遮荫的大树太少,到处可见的是修剪整齐的花灌木、草坪;植物层次偏少,只重绿地,忽视了人的基本需求,降低了城市的绿化覆盖率;房地产开发,大量挤占绿地,导致房屋拥挤,绿化减少,居民缺乏休闲游憩的场所;行道树的规划建设,大街道优于小街道,僻背的街道更差;公园为数不多,特别大型公园太少,有的公园水质被污染,甚至散发着恶臭;垂直绿化不足,没有充分利用墙、栏、柱、坡等栽植藤本植物、攀缘植物、垂吊植物让城市绿化、美化起来。
三、国外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经验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保护环境、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位于东南亚的美丽城市新加坡,和中国许多热带城市有着相似的气候条件。新加坡国家前总理李广耀吸取欧洲城市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引入了‚花园城市‛理论,并且坚持不懈地实施,为当地居民创造了健康的、高质量的生活环境。那里充分利用自己地处热带的气候、植物优势,以‚青绿与蓝色‛为城市的主调,整个景色由热带植物交织,使城市宛如一座绿色的大花园。刚刚建起的商业区,也处于青葱翠绿的美好环境之中。水道和楼房之间、楼顶层,甚至地铁轨道下的地区都‚见缝植草‛。在这个蓬勃发展的城市中,是植物创造了凉爽遮荫的环境,弱化了钢筋混凝构架和玻璃墙幕僵硬的线条,增加了城市的色彩。新加坡的城市目标就是让人们走出办公室、家或学校时,感到自己身处于一个花园式的城市之中。给人一种温馨的感受。
从国际经验来讲,当城镇化达到50%左右是城市矛盾凸显和城市病集中爆发阶段,需要特别加强关注研究。而当前世界上的城镇化主体是亚洲和非洲国家,预计2030-2050年前后将进入城镇化成熟期。我国也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加快了城镇化发展,特别是近15年里我国城镇化保持了年均1.5个百分点的高增速。我国当前的城镇化特征为多重矛盾复杂交织的城镇化,具体表现出大国城镇化、‚候鸟式‛城镇化、政府主导城镇化和‚三农问题‛高度敏感等四个特征。对我国城镇化的评价,我认为从两面来看,一方面是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解决大量非农就业和提高城市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另一方面也存在粗放发展、区域与城乡发展差距持续扩大、农民工市民化进展缓慢等突出问题。要立足内需、克服资源环境瓶颈、保持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中国城镇化必须走一条健康、有序的时代特色发展道路。
美国在21世纪的重大绿化任务就是把以前的城市公园和开阔空间连通,1987 年美国总统委员会的报告中对21世纪的美国的整体描述是:一个充满生机的绿道网络,使美国居民能够自由进出他们住宅附近的开敞空间,从而在景观上把这个美国的城市和农村连接起来。城市的绿地一方面为人们的进入和游 憩活动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它们对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起了促进作用。
四、创建园林城市的对策与建议
1、充分体现城市的区域文化特色
区域文化是文化地理学的重要内容。我市地域辽阔,文化各异。世间‚绝品‛安顺屯堡文化区有待进一步培育和挖掘潜力,使之潜移默化为黔中文化的瑰宝来开发利用,屯堡文化是黔中安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与各少数民族文化区呈现多姿多彩的区域文化特色,都彰显着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绚丽多彩和风格情调,城市建设要依据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利用区域特色的植物品种建设富有特色的生态园林城市,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游憩环境。
2、保护文化遗产和世界地质遗产
我国是拥有五千年悠久文明的国家,城市承载着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世界地质遗产的关岭国家地质公园,体现着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如:黄果树景区的石头寨;风景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应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保护自然因素及其景观;二是保护古老建筑。成功的园林城市规划可以看到与良好的名城古城古寨、特色街区或古建筑相融合的自然景观、突出的是山林草地、喀斯特山区景色秀丽、牧野花园、古树名木和城市园林绿地。
3、推进城市绿色生存环境的建设 增加绿色要素和绿色空间,是城市建设重要的追求目标。我国大连市近些年发展比较快,在城市规划方面重要的一条就是增加公共绿地。大连人均绿地面积已达到7.5平方米,在规划中注意各种配套设施建设,通过把各个小区建成花园小区,使整个城市成为大花园。城市应通过园林绿化,‚培养人们尊重自然、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城市理想,引导人们逐步走向对自在自为的大自然内在精美结构的观照‛。
4、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沿线的‚绿色走廊‛建设初具雏形
公路是汽车交通时代的产物,汽车带来了城市的极大污染。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在公路和道路干线两旁配套建设‚绿色走廊‛。比如,在高速公路护拦以外和全封闭网以内的横断面上,种植草皮,间或配臵些多年生花卉和低矮灌木丛。在封闭网附近及其外侧,种植一定高度的乔木和灌木丛。这种沿公路而延伸的纵向绿色走廊,能减少阳光干扰、防止水土流失、改善驾驶员视觉与心理反应、使高速公路更加快捷安全,舒适美观,并且成为大地景观的绿色地带。
5、注重调动各种力量参与生态园林城市创建
城市园林建设和维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项投入都很大,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而不仅仅是政府几个部门的事情。如在加拿大、悉尼等许多西方国家的城市,特别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鼓励私人种树或修建私人花园。又如烟台市在创建园林城市的过程中采用了‚以人为本、人人参与,全民共享‛ 的绿化建设思路,青岛市开展了‚人人动手、绿化家园‛活动,潍坊市开展了‚面向社会无偿供苗并提供绿化技术咨询服务‛活动。
6、安顺市是‚欠发达、欠开发、欠账多‛特征明显的地区
我市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自我发展能力弱,基础设施建设的瓶颈制约还没有完全打破。社会矛盾易发多发,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的压力大,教育医疗卫生资源不足,且分布不够合理。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城乡发展不协调,收入分配差距大等问题仍比较突出。部分城乡群众生活仍然比较困难,水利水电工程库区、移民安臵区、工矿区和深山区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急需进一步改善。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是时代和呼唤,是人民的众望所趋,只要我们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发2号文件精神,构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精神高地才能冲出经济洼地,实施‚两加一推‛的主基调,高起点谋跨越,高质量求增长,高速度促发展,不断增强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千方百计抓机遇、提速度、上台阶,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在十二五时期的征程上谱写华美的乐章。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2012年4月11日.[2]迈向‚城市中国‛的希望与挑战.2012年07月17日.[3]王浩.城市生态园林与绿地系统规划.[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4]安顺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5]《黔中经济区发展规划》全文.2012年9月21日.[6]我国大气PM2.5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2012年9月27日.[7]中国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0年3月31日.[8]国发2号文件.作者简介:卢春,男,布依族,1968年11月出生,贵州省关岭县人,1988年毕业于贵州省林业学校森林护专业,现在关岭自治县林业局工作,任林业局政策法规股股长。
邮编:561300 联系电话:0853-2224126(座机)手机:***
第二篇:创建园林城市
创建园林城市自从人类的祖先诞生以来,地球就更像人们和蔼的母亲.她用自己甘甜的乳
汁和无私的奉献,精心哺育着人类.
可是,世界发展了.人类越来越自私了,他们为了方便,便不再尊敬地球母
亲了,慢慢地开始糟蹋起母亲.本来清澈见底的河水被污染了,碧蓝的一空也被
烟熏得灰蒙蒙的,城市也有很多人不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污染了大家生活的地
方就像伤害母亲的皮肉和血液.
不错,就像我们院门口的那些烧烤摊,天天乌烟瘴气,天空没有云,全是灰
蒙蒙的一片。
我所见小河生气地在对大家说:”人类真讨厌,我身上的塑料袋,饭盒,烂
木块,瓶子等全都是你们扔的.”我抬起头,天空伤心地说:”人类真是过分,我清早给你们提供阳光,夜晚我们给你们提供月色,照亮你们的生活环境,而你们
却把我带给你们的光明白白浪废在烟雾中.”我能看见城市很不开心地说:”人类
真恶心,把垃圾全都丢在我身上,难道别人把垃圾丢在你们身上,你们不觉得很
脏吗?”
我们听见城市在哭泣,你听到了吗?地球为我们做了很多事,我们也要为地
球着想点.我们要做一些好事,为”保护城市”做些贡献.我们要多种植物,少砍
树,要把”限塑”任务完成.不乱杀动物.
我们可以做一些关于保护大自然,环境,地球,世界的活动.比如组织一个
小小环保队,有一部分人捡垃圾;有一部分人排污水;有一部分人立告示广告牌;
还有一部分人监督大家.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成功!
只要人人都贡献出一份爱心,保护环境其实并不难!
姓名:李文辰班级:5.4学校:滨州实验学校
联系电话:***/***/***
第三篇: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建议(2011-07-25)
关于迅速启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的建议
市委、市政府:
建设强而优的中等城市,要大力优化环境。优化环境,要软硬兼施。当前,全市深入开展的治理“庸懒散”活动,正在有效优化城市软环境。时下,还要大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不断优化城市硬环境,以只争朝夕的状态,在“十二五”期内,将我市建成强而优的中等城市。
一、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可以优化城市环境
国家园林城市是一项综合指标体系,涵盖了城市建设、管理、市政公用设施、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是一块含金量高的国家号金字招牌,能有效提升城市知名度,扩大招商引资。近在咫尺的咸宁市正是通过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改善和优化城市环境吸引投资,带动发展,通过发展带来环境的再改善,推动再发展,城市发展日新月异。截止目前,全省已有9个(十堰、襄樊、武汉、宜昌、黄石、宜都、鄂州等)城市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另有京山等多个城市(县城)正在积极申报,我市2010年已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写进了市政府工作报告,迅速启动创建工作刻不容缓。
二、我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优势和差距
2009年-2010年我市成功创建湖北省园林城市,城市绿化建设基础较好,加之我市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自然山水资源优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中央、省委联系点的政治因素,在成功创建省园林城市后,坚持班子不散、力度不减、步子不停,相关前期工作正在逐步推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
对照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标准,我市还存在人均公共绿地偏少、公共绿地新老城区分布不均、城市山体水体利用不充分、城市行道树种单
一、地域特色不明显、园林艺术景观不优等问题,需要重点加以解决。
三、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急需做的工作
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实行偶数年申报,奇数年评审验收。为趁热打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急需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迅速召开高规格的动员大会。成立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指挥部,召开高规格的动员大会,制定和下发创建方案,细化和分解落实创建工作指标,在全社会掀起创建热潮,形成人人抓创建的浓厚氛围。相关前期工作已基本就绪。
2、高标准启动赤壁市绿地系统规划修编和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编制。结合赤壁生态新区建设,请大院科学修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指导城市绿化建设。
3、加快园林绿化建设。坚持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第一,推进“3515”工程建设。用3年时间,让市民出行500米见到一块1500平方米以上的休闲绿地。老城区要尽快将群艺馆后山体、原民政局办公楼旁山体、原翠竹苑宾馆一带闲置荒地、京广废弃铁路沿线、沿河大道至原蒲圻火车站货场一带、古城墙沿线坡地和受损弃置地、水塔山等地段将进行绿化,添置园林要素,还绿于民;新城区要适当新建一批街头绿地,重点对寺山、博物馆后山体、龙翔山、四中一带未名山、政府后院湿地等进行改造建设,对已建成的街头绿地和小游园进行提档升级。第二,加快城市公园建设。将砂子岭城市综合公园、政府后院湿地公园、斋公岭湿地公园、斋公岭植物园、公安局旁草湖水体公园、龙翔山森林公园、丰财山森林公园、陆水湖8号副坝下水上公园以及斋公岭植物园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列计划逐步实施。
第三,加快城市道路景观、城市节点建设。对赤壁大道、河北大道、瑞通大道、陆水湖大道、发展大道、龙翔路、城西路、等路段的景观打造,建设赤壁城市道路景观带。花大力气建设城市入口标志性绿地,如蒲嘉公路周画岭入口、黄龙大道入口、京珠高速入口、赤通公路入口、赤壁大道南北入口等,提升赤壁对外窗口形象。
4、完善园林绿化法规。研究出台《赤壁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赤壁市园林绿化工程管理规定》、《赤壁市建设工程项目配套绿化用地面积审核办法》,完善园林绿化法规体系,用法规和制度保障城市绿化建设。
5、加大园林绿化养护保障力度。三分建设,七分养护。建议将全市公共绿化养护统一交由园林部门管护,重新核实管护面积,调整管护经费,适当提升经费标准,做好公共绿化艺术景观造型和日常管护。
赤壁市园林管理局 二〇一一年七月二十七日
第四篇:平顶山市创建园林城市的差距和对策探讨范文
平顶山市创建园林城市的差距和对策探讨
园林城市是个综合概念,它不仅要求在城区内“三绿”指标高,植物数量多,园艺水平高,而且它还要求城市规划布局合理,市政环境设施配套齐全,文化发达,建筑精美,管理完善,运转有序。就城市园林建设本身来讲,也不仅仅局限于建城市公园,种行道树,而是扩展到城市广场、大型绿地、水系路桥等大型城市设施和山海河湖等特有地理地貌的综合绿化处理,是城乡一体化的大园林绿地系统。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文化地理环境各有不同,创建的方式方法也就会多种多样。其中,山水园林城市就是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一种特定形式。平顶山市得天时地利,城市三面有山,两面环水,山、水、林、城结合紧密,具有创建山水园林城市的良好自然条件。建设山水园林城市是平顶山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地位,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根本性措施,对发展城市投资环境也 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平顶山市创建山水园林城市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1、平顶山市具有创建山水园林城市的良好条件
1.1 天时:穷则思变,知耻而后勇,压力变动力根据河南省委加快发展“中原城市群”的要求,省委、省政府对平顶山寄予厚望,提出了要“建设大城市,发展大工业”的发展定位,平顶山市在“十五”计划与发展规划时确立了城市“东扩西进”的战略思路,根据2003年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城区范围扩大到东至许南公路、南到沙河以及洛平漯高速公路、北到北环路、西到毛营军铁专用线。规划建成区总面积发展到120多平方公里。中部老城区城市发展用地规模也将依据这个框架进行规划,与新的城市总体规划配套的平顶山市绿地系统规划已进入编制启动阶段。近十多年来,平顶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和优秀旅游城市为目标,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如实施了湛河治理、拉大了城市框架,开展了城郊森林绿化,修建了山顶公园、金牛山公园等,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整体上看,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的距离,与周边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2004平顶山市名列全国绿地率最少的10个地级城市中,2005年城市环境质量列全省倒数第三名,这两件事情对市委市政府震动很大。形势逼人,时不我待,全市上下痛定思痛,置之死地而后生,变压力为动力,憋着一股劲,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打好园林绿化翻身仗。由平顶山市园林处编制的“平顶山市园林绿化„十一五‟规划”,“平顶山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实施方案”等已列入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创建园林城市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
1.2 地利:山水形胜得天独厚孟兆桢院士指出,所谓形胜是对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环境优势的概括。城市景观最基本的因素是山水形胜。保护了山形水势也就有了形胜优美的环境,城市景观也就因环境而突出了[1].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要按照城市生态学的观点搞好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在塑造园林城市特色中,要丰富园林文化内涵。把城市历史文化融入园林绿化,充分利用山水地貌森林植被等自然条件,才能形成城市园林特色,提高园林绿化品位。根据周边兄弟城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成功经验和我市优越的山水形胜条件,建议该绿地系统规划应在利用平顶山市十分优越的山、水、林、城资源条件上多做文章,将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作为重要的奋斗目标。应该说,在我市上述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具有创建山水园林城市的良好自然山水环境条件。城市三面有山,两面环水,湛河水系穿城而过,采矿塌陷形成的湖塘湿地星罗棋布,在以建成区为圆心10km的范围内,蜿蜒环绕有10多座低山丘陵,这在平原城市中是少有的景观资源。尤其是北面有焦赞山、马棚山、金牛山、平顶山、落凫山、擂鼓台、龙山等已建成数万亩的风景林地,既可作为市区阻挡风沙的屏障,又是市区远望的天然借景和对景,丰富了城市的天际线,值得从构筑城市景观的角度来规划建设和利用。市区南部的河山、荆山、北渡山、九里山、凤凰山、锅底山等就在规划市区的外环线之内,为建设城市的绿肺和氧吧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地形地貌条件。随着老市区的向南扩展,平顶山火车站地区有可能成为城市的中心区域,北渡山公园紧靠火车站,又是市区内的制高点,建议在山顶修建一座超高层标志性建筑或者是一座百米观光塔,从景观学意义上的利用价值非常高,这里大有文章可做。再从水资源来说,市区东面有东湖,西南面有水面面积70km2的白龟山水库,南面有大沙河环抱,市区内还有以湿地水景为特色的生态公园和数十个采矿塌陷区形成的坑塘湖池,更为可贵的是风景如画的湛河穿城而过。这样的山水环境和形胜在全省18个地市中也是很少有的。如能充分利用这些条件构建山水型生态园林城市,走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园林城市建设之路是有可能的。
2、生态环境和市政建设现状与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的主要差距分析
2.1“三绿”指标方面的差距据平顶山市园林处自2004年6月份在全市建成区内开展的绿化普查结果:平顶山市建成区5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0万人,建成区绿地率22.81%,绿化覆盖率27.38%,人均公共绿地4.27m2,市区绿化植物共有165种,市区园林绿地总面积1209hm2,公共绿地384.27hm2.按照新修订的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衡量[2],人均公共绿地缺少3.23m2,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相差8.19和8.62个百分点;市区园林绿地总面积尚缺434hm2,按人均公绿核算也缺少公共绿地291hm2,相当于7个河滨公园,可见我们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的差距是多么巨大。在国家环保局公布的2004年全国绿地率最少的10个地级城市中,平顶山名列其中。对于工业污染严重最需要加强生态绿化防护的平顶山市来说,这样的绿化现状实在令人汗颜。我市周边的洛阳、漯河3年前就已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而我市与省级园林城市标准尚有相当差距,与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的差距更大,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值得政府和有关部门进行深刻反思。创建园林城市是一项紧迫的任务,需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加快建设,也需要搞好宣传发动,增强全民的绿化意识和创建意识,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2.2 环境保护和市政建设方面的差距和应对措施2.2.1 水污染治理仍需加强2004全市生活污水处理率40%,待二期工程建成后可望达到国标污水处理率55%的要求;用水普及率达98%,燃气普及率81.3%符合国标。平顶山市污染最严重的问题是大气粉尘污染、二氧化硫污染和湛河水体污染。据2004平顶山市环境公报,湛河是流经平顶山市区的一条主要纳污河流,所监控的三个断面(市区上游、中游、下游)均不符合相应水质功能要求,水质均为劣Ⅴ类;国家标准是不超过Ⅲ类[3].地下水水质有3处较差,分别是遵化、小营和市造纸厂,其中遵化的地下水污染是2004年刚刚发现的,这说明小营、遵化一代地下水源污染有加重的趋势。应河是白龟山水库的主要支流,地处新城区上游,水质也有随新城区开发而日益下降的趋势,也应高度重视。
2.2.2 粉尘污染仍是平顶山的老大难据已公布的资料,我市2004年污染指数小于100的天数196天,与国家标准比少了44天;大气环境污染方面主要是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指数2项超标,分别超过国家二级空气质量标准0.7倍和0.17倍。即使在新城区也经常是雾蒙蒙的,能见度较差,所监测到的大气环境质量并不乐观。对于大气粉尘和二氧化硫超标的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应从产生粉尘、烟雾的源头来抓,制定严格的清洁生产措施,推广无污染的先进生产工艺,单靠绿化措施是不行的。应加快煤矸石、粉煤灰综合利用的步伐,抓紧整修城郊结合部货运道路,对货运车辆推行限超和覆盖措施,对工业锅炉燃煤强化除硫、除尘措施,同时加强大环境绿化和卫生防护隔离林带建设,则粉尘治理达标是可以做到的。
2.2.3 湛何治污任重道远我市污水处理率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两项指标与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尽管目前在建的污水处理二期(每日处理能力10万吨)明年竣工投入运行后可使我市的污水处理率达到55%以上,符合的国家标准;但是笔者认为污水治理问题仍然是我市环境治理上最大最棘手的问题,2000年建成的湛河治理工程,至今仍有不少遗留问题有待于完善和处理:
1、两岸污水未能全部截留;
2、原设计主干管市区段输送流量不足,多出的污水排入湛河使水质又下降到治理前的水平,河底淤泥堆积发黑发臭,即使放入清水看起来仍是黑乎乎一片,市区段已基本失去景观功能;
3、湛河超Ⅴ类水质已经威胁到下游小营遵化一带的地下水安全,而此处正好位于规划中的工业园区内,地下水污染非同小可,值得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2.4 人均道路面积等基础设施的严重不足我市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46km2,城市道路长度136.6km,面积363.7万m2;人均拥有道路面积6m2,与园林城市标准9m2还有较大的差距。人均道路面积的不足,意味着中心城区人口密度过大,人均市政公用设施不足,这也是制约我市绿化指标提高的限制因素之一。拉大城市框架,建设新城区,疏解中心城区的人口压力是明智之举。
2.2.5 绿化管理制度不健全我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修编)正在调查准备中,尚未正式出台。正在实施的园林绿化项目很多是“三边工程”,与城市总体规划脱节,园林绿化实施过程中缺乏法规方面的依据,随意性较大。
市园林处的行政管理职能亟待强化。对各单位自建的专用绿地缺乏统筹规划和管理,设计粗俗,施工粗放,树种随意变更,绿地随意侵占,甚至有的庭院根本没有一点绿化用地[4],如同城市中的沙漠,这种现象直接影响着市区的三绿指标达标。
我市也未编制和实施城市规划区生物(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城市常用的园林植物种类较少,我市绿化常用植物不到100种,常用的乔木不到30种,乡土物种应用更少,难以反映出地方特色。
3、对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的几条建议
3.1 把沙河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范围我市新编修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区功能定位分区明显,东部(劳动路以东)为工业园区,中部老城区成为商业中心,西部则是科技、文化中心。在这里笔者建议将城市规划格局中的“一环一河五区”增加一河,即把沙河规划进去,变为“一环两河五区”,这样我市的山水园林城市特色将更加明显。从城市防洪安全及节约土地资源等方面考虑,尽快在沙河平舞铁路桥至许南公路汝分店桥一带的三曲湾南侧裁弯取直,所需工程费用可以申请国家的水利防洪工程款补助。参照洛阳市修建洛甫公园的做法,将废弃的旧沙河河道(预计总长度10km,平均宽300m)适当整修拓宽,分段修筑橡胶坝拦水可形成100hm2以上的水体面积,可增加公共绿地面积约300~400hm2,与现有建成区公共绿地面积相当。规划成以水景游乐和生态防护林为特色特大型生态公园,形成市区东南部工业园区外围的绿肺和氧吧。同时可以有效补充东南部市区的地下水源,改善遵化和市造纸厂一带的地下水水质,意义十分重大。
3.2 城市总体规划应突出山水园林城市特色连续几次的总体规划都没有把“建设山水园林城市”明确提出来,给予应有的重视,辜负了平顶山的大好山水形胜条件,笔者认为是一大失误。应该说,我市的自然山水环境得天独厚,城市三面环山,两面环水。市区东面有东湖,西南面有水面面积70km2的白龟山水库,南面有大沙河环抱,新老城区之间还有以湿地水景为特色的生态公园,程平路沿线有不少采矿塌陷形成的坑塘湿地资源,200多米宽的的湛河穿城而过。这样的山水环境和形胜在全省18个地市中也是很少有的。
建议在新编修的绿地系统规划中,应重视平顶山市自然山水格局的应用,以创建山水园林城市为特色,充分利用自然赋予我们的有山有水有林有城的条件[5],把城北的山林从马棚山到香山寺连成一整体,建成绵延20km特大型森林公园;采矿的塌陷区废弃地改造为湿地和生态公园;城南的沙河三曲湾在南侧裁弯取直,原有旧河道规划为滨河游园和环城生态防护绿地;尽快兴建北渡山公园和九里山公园,可以考虑分别建成动物园和植物园,以增加公共绿地的类型档次和科技文化品味。不仅新城区可以建设山水园林城市,扩大后的老城区也有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良好条件。我市的城市总体规划有必要围绕着如何构建山水园林城市来进行其它各类建设项目的规划。
3.3 关于公共绿地合理布局问题新标准要求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5平方米以上,且分布合理。我市的公共绿地集中分布在湛河两岸、河滨公园和鹰城广场等处,居民区集中的矿工路及其以北公共绿地几乎空白,而我市环境污染(以粉尘为主)最大的正是这个区域,这不能不说是规划的失误。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矿工路以北地区的市政配套设施应由平煤集团投资建设,但往往落实不了,历史欠帐很多,直接拖了城市的后腿。根据新标准今后应多规划建设面积1000m2以上的小游园,根据研究小块绿地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能力非常有限,也无法形成合理的群落结构实现生物多样性。游园之间的最大距离不应超过1000m.建议:
(1)在进行道路扩宽改造的时,拆除部分老旧建筑改造成街头小游园;
(2)结合旧城居住区更新改造,特别是城中村的改造,适当控制建筑的容积率,适当增加一些小高层住宅楼的比例,合理规划住宅朝向,增加绿地率并将绿地集中使用,建设成社区公园;
(3)将程平路沿线的采煤塌陷区改造成城郊湿地公园,据说国家已给平煤集团下拨8亿元用于采矿塌陷区的改造,这是矿区解决公共绿地分布均匀问题的历史性机遇。
(4)把平煤集团管辖的平顶山、落凫山南坡山林划入城市建成区的范围,规划成森林公园,则可有效缓解市区北部公共绿地不足的矛盾,我市三绿指标达到国家园林城市的标准将大大加快。
3.4 认真落实造林工程质量和管护责任制,搞好城市大环境绿化我市从1998年开始实施的城郊森林绿化工程已完成造林4000hm2,植树1100万株;生态园的建设已经起步,同时还完善和提高了12座矸石山的绿化水平。经过我市各级政府和林业绿化部门的不懈努力,现在我市的森林覆盖率已由15.6%提高到了22%,我市金牛山被国家绿委授予国家级全民义务植树示范基地。尽管解放以来我市在城郊森林绿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些成绩,尤其是平顶山矿务局坑木林基地、金牛山公园、山顶公园等为平顶山的绿化景观增色不少。但仍有不少山头年年栽树不见树,开展荒山绿化几十年后仍然是荒山,未能取得到实质性的绿化效果,这件事情值得我们反思。如不改变工作思路,违背适地适树的原则,不认真落实造林工程质量和管护责任制,只图形式不管实效,要真正实现有山皆绿有水皆清还是一个漫长而遥远的目标。
3.5 实施封山育林和禁伐禁牧,应列为我市实施城郊森林绿化的主要方法建议将市区周边的荒山宜林地的属性定性为景观防护性质的生态公益林。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被定义为生态绿地。生态公益林的定义是为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满足人类社会的生态、社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为主体功能,主要提供公益性、社会性产品或服务的森林、林木、林地。根据国家封山育林的有关政策,对城郊宜林荒山实施封山育林和禁伐禁牧,依我市的自然降雨量和土质条件,在根除掉人为损坏和放牧的基础上,只需3~5年原生或次生灌草植被即可达到国家封山育林验收标准,之后再采取人工直播造林、雨季造林和容器苗造林等方法有目的的增加常绿树种、经济树种或观赏树种,使群落结构向人们希望的方向演变发展。
据笔者调查,我市近郊宜林荒山上分布较多的原生树种有黄荆、酸枣、棠梨、构树、君迁子、山桃、桑树、榆树、臭椿、苦楝、漆树、盐肤木、乌桕、小蜡、火棘、麻栎、杨树、柳树、刺槐、侧柏等十余种,它们的种子大多是通过鸟类、畜类、人类和风雨无意之间自然传播的,封山后排除了人畜破坏干扰,大多能自然形成森林(原始森林就是这样形成的)。封山育林的资金可从收取的全民义务植树代劳费中解决。参考四川省规定,今后大中城市适龄公民将主要以出资的方式履行植树义务,出资额度为每人每年5元。按全市60万人履行出资义务,每年可收取300万元。利用这笔资金每年封山育林5万亩,预计费用100万元,剩余的资金可用于市区公共绿地建设。
与其它造林方式相比,封山育林具有无法替代的优势:一是投资少。按现有的营造林投入,封育5年的每亩投资(大约20元/亩)是同等条件下人工造林的1/4,甚至更少;二是适应面广。按国家新颁布的《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规定,无林地、疏林地、灌木林、低质低效林等都可以实施封山育林;三是绿化效率高。封山育林操作简单,见效较快,一封就是几个山头、成千上万亩,对加快荒山绿化意义十分重大。
3.6 构建大型通风廊道和楔形绿地,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由于平顶山市区处于南北两山之间的狭长沟谷地带,工业污染比较集中,气压低或无风的日子里大气污染非常严重;市区人口密集,公共绿地分布不合理,大型通风廊道仅有湛河比较明显,但对于偏南方向的夏季主导风向几乎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所以平顶山市的热岛效应是比较明显的,从天气预报中可知平顶山市的温度要比周边城市高1~2度。因此下一步的城市规划要把通风廊道和楔形绿地建设作为重点工程来抓。构建东环路、平舞铁路、新华路、开源路、光明路和等5条通风生态廊道,再结合市区内的湛河、河滨公园、鹰城广场、生态公园、北渡山公园、九里山公园等大型绿地,则我市的热岛效应消失或大幅度缓解指日可待,仅从节约空调制冷用电方面就具有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可以看成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具体体现。
4、结束语
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应当成为市委、市政府的一号工程,建议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尽快制定山水园林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并纳入到“十一五”规划中去。对于平顶山市目前的基础条件和建设水平来讲,创建难度确实不小,但是我们总不能背着全国绿地率最少、污染最严重城市这顶“黑帽”而心安理得不思进取吧?俗话说,老大难,老大难,老大一抓就不难。知耻而后勇,奋起直追,知难而进,迎头赶上才是我们应有的心态。只要我们全市人民横下一条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齐心协力,尊重科学,求真务实,踏踏实实地做事,没有攻不破的堡垒,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河北唐山市也是煤城,基本条件与平顶山市有很多相似之处,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截至2003年底,唐山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1.8%、36.4%和9.9平方米,达到或超过了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唐山市做到的,平顶山市也应该有信心有能力做到。
要加强舆论宣传,提高全市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建设“山水园林城市”重要性的认识。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对“山水园林城市”建设的宣传力度,使生态建设和“山水园林城市”建设不断深入人心。
要进一步深化园林绿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打破垄断,全面开放园林绿化市场,彻底改变单一的政府投资模式,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园林绿化,积极培育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个人等新型投资主体,建设多元化的园林绿化投资体制。按照管理综合化,养护市场化、效益最大化的原则,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相信经过全市党政军民和各行各业各界群众的共同努力,艰苦奋斗,平顶山市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国家园林城市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第五篇:平顶山市创建园林城市的差距和对策探讨
内容摘要:
园林城市是个综合概念,它不仅要求在城区内“三绿”指标高,植物数量多,园艺水平高,而且它还要求城市规划布局合理,市政环境设施配套齐全,文化发达,建筑精美,管理完善,运转有序。就城市园林建设本身来讲,也不仅仅局限于建城市公园,种行道树,而是扩展到城市广场、大型绿地、水系路桥等大型城市设施和山海河湖等特有地理地貌的综合绿化处理,是城乡一体化的大园林绿地系统。由于各地的 自然 条件千差万别,经济 文化地理环境各有不同,创建的方式方法也就会多种多样。其中,山水园林城市就是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一种特定形式。平顶山市得天时地利,城市三面有山,两面环水,山、水、林、城结合紧密,具有创建山水园林城市的良好自然条件。建设山水园林城市是平顶山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地位,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根本性措施,对 发展 城市投资环境也 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平顶山市创建山水园林城市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园林城市是个综合概念,它不仅要求在城区内“三绿”指标高,植物数量多,园艺水平高,而且它还要求城市规划布局合理,市政环境设施配套齐全,文化发达,建筑精美,管理完善,运转有序。就城市园林建设本身来讲,也不仅仅局限于建城市公园,种行道树,而是扩展到城市广场、大型绿地、水系路桥等大型城市设施和山海河湖等特有地理地貌的综合绿化处理,是城乡一体化的大园林绿地系统。由于各地的 自然 条件千差万别,经济 文化地理环境各有不同,创建的方式方法也就会多种多样。其中,山水园林城市就是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一种特定形式。平顶山市得天时地利,城市三面有山,两面环水,山、水、林、城结合紧密,具有创建山水园林城市的良好自然条件。建设山水园林城市是平顶山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地位,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根本性措施,对 发展 城市投资环境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平顶山市创建山水园林城市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1、平顶山市具有创建山水园林城市的良好条件
1.1天时:穷则思变,知耻而后勇,压力变动力根据河南省委加快发展“中原城市群”的要求,省委、省政府对平顶山寄予厚望,提出了要“建设大城市,发展大 工业 ”的发展定位,平顶山市在“十五”计划与发展规划时确立了城市“东扩西进”的战略思路,根据2003年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城区范围扩大到东至许南公路、南到沙河以及洛平漯高速公路、北到北环路、西到毛营军铁专用线。规划建成区总面积发展到120多平方公里。中部老城区城市发展用地规模也将依据这个框架进行规划,与新的城市总体规划配套的平顶山市绿地系统规划已进入编制启动阶段。近十多年来,平顶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和优秀 旅游 城市为目标,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如实施了湛河治理、拉大了城市框架,开展了城郊森林绿化,修建了山顶公园、金牛山公园等,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整体上看,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的距离,与周边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2004平顶山市名列全国绿地率最少的10个地级城市中,2005年城市环境质量列全省倒数第三名,这两件事情对市委市政府震动很大。形势逼人,时不我待,全市上下痛定思痛,置之死地而后生,变压力为动力,憋着一股劲,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打好园林绿化翻身仗。由平顶山市园林处编制的“平顶山市园林绿化‘十一五’规划”,“平顶山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实施方案”等已列入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创建园林城市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
1.2地利:山水形胜得天独厚孟兆桢院士指出,所谓形胜是对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环境优势的概括。城市景观最基本的因素是山水形胜。保护了山形水势也就有了形胜优美的环境,城市景观也就因环境而突出了[1].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要按照城市生态学的观点搞好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在塑造园林城市特色中,要丰富园林文化内涵。把城市 历史 文化融入园林绿化,充分利用山水地貌森林植被等自然条件,才能形成城市园林特色,提高园林绿化品位。根据周边兄弟城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成功经验和我市优越的山水形胜条件,建议该绿地系统规划应在利用平顶山市十分优越的山、水、林、城资源条件上多做文章,将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作为重要的奋斗目标。应该说,在我市上述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具有创建山水园林城市的良好自然山水环境条件。城市三面有山,两面环水,湛河水系穿城而过,采矿塌陷形成的湖塘湿地星罗棋布,在以建成区为圆心10km的范围内,蜿蜒环绕有10多座低山丘陵,这在平原城市中是少有的景观资源。尤其是北面有焦赞山、马棚山、金牛山、平顶山、落凫山、擂鼓台、龙山等已建成数万亩的风景林地,既可作为市区阻挡风沙的屏障,又是市区远望的天然借景和对景,丰富了城市的天际线,值得从构筑城市景观的角度来规划建设和利用。市区南部的河山、荆山、北渡山、九里山、凤凰山、锅底山等就在规划市区的外环线之内,为建设城市的绿肺和氧吧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地形地貌条件。随着老市区的向南扩展,平顶山火车站地区有可能成为城市的中心区域,北渡山公园紧靠火车站,又是市区内的制高点,建议在山顶修建一座超高层标志性建筑或者是一座百米观光塔,从景观学意义上的利用价值非常高,这里大有文章可做。再从水资源来说,市区东面有东湖,西南面有水面面积70km2的白龟山水库,南面有大沙河环抱,市区内还有以湿地水景为特色的生态公园和数十个采矿塌陷区形成的坑塘湖池,更为可贵的是风景如画的湛河穿城而过。这样的山水环境和形胜在全省18个地市中也是很少有的。如能充分利用这些条件构建山水型生态园林城市,走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园林城市建设之路是有可能的。
2、生态环境和市政建设现状与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的主要差距分析
2.1“三绿”指标方面的差距据平顶山市园林处自2004年6月份在全市建成区内开展的绿化普查结果:平顶山市建成区5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0万人,建成区绿地率22.81%,绿化覆盖率27.38%,人均公共绿地4.27m2,市区绿化植物共有165种,市区园林绿地总面积1209hm2,公共绿地384.27hm2.按照新修订的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衡量[2],人均公共绿地缺少3.23m2,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相差8.19和8.62个百分点;市区园林绿地总面积尚缺434hm2,按人均公绿核算也缺少公共绿地291hm2,相当于7个河滨公园,可见我们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的差距是多么巨大。在国家环保局公布的2004年全国绿地率最少的10个地级城市中,平顶山名列其中。对于工业污染严重最需要加强生态绿化防护的平顶山市来说,这样的绿化现状实在令人汗颜。我市周边的洛阳、漯河3年前就已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而我市与省级园林城市标准尚有相当差距,与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的差距更大,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值得政府和有关部门进行深刻反思。创建园林城市是一项紧迫的任务,需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加快建设,也需要搞好宣传发动,增强全民的绿化意识和创建意识,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2.2环境保护和市政建设方面的差距和应对措施2.2.1水污染治理仍需加强2004全市生活污水处理率40%,待二期工程建成后可望达到国标污水处理率55%的要求;用水普及率达98%,燃气普及率81.3%符合国标。平顶山市污染最严重的问题是大气粉尘污染、二氧化硫污染和湛河水体污染。据2004平顶山市环境公报,湛河是流经平顶山市区的一条主要纳污河流,所监控的三个断面(市区上游、中游、下游)均不符合相应水质功能要求,水质均为劣ⅴ类;国家标准是不超过ⅲ类[3].地下水水质有3处较差,分别是遵化、小营和市造纸厂,其中遵化的地下水污染是2004年刚刚发现的,这说明小营、遵化一代地下水源污染有加重的趋势。应河是白龟山水库的主要支流,地处新城区上游,水质也有随新城区开发而日益下降的趋势,也应高度重视。
2.2.2粉尘污染仍是平顶山的老大难据已公布的资料,我市2004年污染指数小于100的天数196天,与国家标准比少了44天;大气环境污染方面主要是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指数2项超标,分别超过国家二级空气质量标准0.7倍和0.17倍。即使在新城区也经常是雾蒙蒙的,能见度较差,所监测到的大气环境质量并不乐观。对于大气粉尘和二氧化硫超标的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应从产生粉尘、烟雾的源头来抓,制定严格的清洁生产措施,推广无污染的先进生产工艺,单靠绿化措施是不行的。应加快煤矸石、粉煤灰综合利用的步伐,抓紧整修城郊结合部货运道路,对货运车辆推行限超和覆盖措施,对工业锅炉燃煤强化除硫、除尘措施,同时加强大环境绿化和卫生防护隔离林带建设,则粉尘治理达标是可以做到的。
2.2.3湛何治污任重道远我市污水处理率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两项指标与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尽管目前在建的污水处理二期(每日处理能力10万吨)明年竣工投入运行后可使我市的污水处理率达到55%以上,符合的国家标准;但是笔者认为污水治理问题仍然是我市环境治理上最大最棘手的问题,2000年建成的湛河治理工程,至今仍有不少遗留问题有待于完善和处理:
1、两岸污水未能全部截留;
2、原设计主干管市区段输送流量不足,多出的污水排入湛河使水质又下降到治理前的水平,河底淤泥堆积发黑发臭,即使放入清水看起来仍是黑乎乎一片,市区段已基本失去景观功能;
3、湛河超ⅴ类水质已经威胁到下游小营遵化一带的地下水安全,而此处正好位于规划中的工业园区内,地下水污染非同小可,值得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2.4人均道路面积等基础设施的严重不足我市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46km2,城市道路长度136.6km,面积363.7万m2;人均拥有道路面积6m2,与园林城市标准9m2还有较大的差距。人均道路面积的不足,意味着中心城区人口密度过大,人均市政公用设施不足,这也是制约我市绿化指标提高的限制因素之一。拉大城市框架,建设新城区,疏解中心城区的人口压力是明智之举。
2.2.5绿化管理制度不健全我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修编)正在调查准备中,尚未正式出台。正在实施的园林绿化项目很多是“三边工程”,与城市总体规划脱节,园林绿化实施过程中缺乏法规方面的依据,随意性较大。
市园林处的行政管理职能亟待强化。对各单位自建的专用绿地缺乏统筹规划和管理,设计粗俗,施工粗放,树种随意变更,绿地随意侵占,甚至有的庭院根本没有一点绿化用地[4],如同城市中的沙漠,这种现象直接影响着市区的三绿指标达标。
我市也未编制和实施城市规划区生物(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城市常用的园林植物种类较少,我市绿化常用植物不到100种,常用的乔木不到30种,乡土物种应用更少,难以反映出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