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关于在我市企业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时间:2019-05-12 20:38: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转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关于在我市企业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转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关于在我市企业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第一篇:转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关于在我市企业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珠办发„2012‟5号

中共珠海市委办公室

珠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转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 关于在我市企业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

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横琴新区党委、管委会,各区委、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委各部委,市直各单位,市各人民团体,中央和省驻珠各单位: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关于在我市企业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指导意见》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珠海市委办公室 珠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2年7月26日

—1—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关于在我市企业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的指导意见

为全面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完善企业职工工资合理分配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总工会、省企业联合会、省工商联关于深入推进我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粤办发„2012‟2号)精神,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工作目标。建立健全党政主导、三方推动、社会协同、企业和职工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全面提升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建制率,力争用三年时间在已建工会的企业普遍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进一步提高工资集体协商的质量和实效。到2012年底,全市已建工会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比例达到80%,世界500强在珠企业全部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到2013年底,全市已建工会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比例达到85%以上。

(二)主要任务。建立工资分配决定机制、工资正常调整机制和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完善企业薪酬制度,科学合理调整劳动报酬、劳动定额、计件单价、工时工价标准和企业保险福 —2— 利待遇水平。

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和重点

(三)建立职工工资正常调整机制。坚持“共建共享”原则,把建立职工工资正常调整机制作为当前工资集体协商的重点内容,相关单位要指导企业重点建立职工工资正常调整机制,重点协商年度工资调整比例和工资额调整数额,科学合理调整职工工资收入和保险福利待遇水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职工的收入水平,确保职工工资随企业效益的提高而相应增长。职工平均工资没有增长的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企业管理层的薪酬原则上也不得增长。

(四)加强分类指导。各有关单位结合企业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对生产经营正常的企业,要重点协商职工工资增长、福利待遇提高等问题;对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要重点协商职工工资支付保障、工资筹措来源、生活费发放标准等问题;对实行计件工资制的企业,要重点协商劳动定额、计件工价等问题,通过集体协商确定科学合理的标准,使本单位相同岗位70%以上的职工在法定劳动时间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能够完成劳动定额;对国有企业要按照国有资产监管有关规定,重点协商工资分配制度、分配形式;对实行经营者年薪制的企业,要合理确定经营者与职工的工资分配,既充分体现对经营者的激励,又要使其与一线职工的工资收入相协调,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3—

(五)大力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在中小企业数量多、职工户均人数少、工会组织程度低的地区,大力推行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扩大集体协商覆盖面,提高集体协商成效。重点在区(经济功能区)以下区域内的建筑装修行业、餐饮服务行业、酒店服务行业、出租车行业、物业物管行业、环卫保洁行业等推进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

(六)抓好重点企业工资集体协商。主要抓好大中型企业及世界500强在珠企业的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要尽快掌握情况,做到对世界500强在珠企业所在地点清、组织结构清、隶属关系清、建会情况清、开展集体协商现状清,夯实基础,扩大影响,提高工作实效。

三、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组织实施

(七)发挥协商代表的主体作用。加强企业集体协商主体建设,对集体协商代表尤其是首席协商代表开展法律知识、工资政策、协商技巧、合同常识等培训,提高协商代表的综合素质和协商能力。指导协商代表以加快企业发展和维护职工利益相统一为原则,合理提出工资调整数额或劳动定额、工时工价等。加强行业、区域工资集体协商的主体建设,充分发挥区域性、行业性工会组织和行业性行业协会、商会的作用,开展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时,可由行业(区域)工会或职工代表和企业(雇主)代表依法就本行业(区域)最低工资标准、岗位(工种)最低工资、劳动定额等内容进行协商,订立 —4— 行业性、区域性工资集体合同。

(八)强化协商方式方法创新。积极探索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不同经营状况企业有效开展集体协商的措施,采取灵活多样的要约形式和协商方法,不断提高集体协商水平。探索“上代下”、“二次协商”、“集中要约,分别协商”等方式,加强协商内容、程序、履约监督等规范化建设,确保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有序开展。

(九)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各区(经济功能区)要高度重视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劳动关系三方成员单位的自身优势,向社会公开选聘一批工资集体协商员,加强政策、业务培训,实行“一员双责”(指导服务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调解企业的劳动争议)。

(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借助报刊、电台、电视台及网络等媒体媒介,宣传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重要意义、先进典型和经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职工和社会的认知度和认同感,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推动工资集体协商的浓厚氛围。

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保障监督

(十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市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联席会议(简称市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统筹部署全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目标任务考核。各区(经济功能区)应结合实际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负责辖区企业的建制指导和目标任务的组织实施工作。

—5—

(十二)明确各部门职责。各级协调劳动关系三方要把工资集体协商作为核心工作之一,加强协调配合,制定工作计划,完善考核机制,共同协调处理工资集体协商中的争议和重大问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对企业人工成本、职工工资水平等情况的研究分析,定期发布工资指导线、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行业人力成本等信息,依法加强对企业的监督检查。工会组织要积极引导和鼓励行业性行业协会、商会建立行业性工会组织,加强企业和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深入企业了解职工工资待遇方面的诉求,指导企业工会提出符合企业实际的协商要约,并加强对县以下行业性、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的指导服务。各类企业协会和企业代表组织、工商联要加强对企业和企业主的引导,督促企业依法主动提出或回应工资协商要约。其他职能部门和有关单位要各司其责,市国资委负责市国有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推进工作,督促企业全面推进工资集体协商;科工贸信、民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交通运输等部门要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建立行业性行业协会、商会,大力支持行业性工会组织的建立。各类企业协会和企业代表组织要进一步推动基层企业联合会组织建设,积极开展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或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加强对企业履行工资集体协议情况的监督,促使企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依法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十三)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各区(经济功能区)定期报 —6— 送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季报表,市联席会议依据季报表对全市各区(经济功能区)的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进度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定并书面通报。

(十四)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各区(经济功能区)要总结推广先进经验,表彰奖励一批工资集体协商先进企业。要把是否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作为企业、企业经营者以及企业工会、企业工会主席评选先进、授予荣誉称号的必备条件。对未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实行“一票否决”。各级党委统战部门要把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纳入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范围,引导和督促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十五)完善监督检查制度。对无正当理由拒绝进行工资集体协商的企业,各级党委政府要责令其改正,并依法进行处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切实做好对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合法性审查。市、区总工会要对不响应协商要约、不签订集体合同的企业下达整改建议书,指导企业工会对工资集体合同履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并将检查情况以•工资协议履行情况报告书‣的形式向职工代表大会通报。企业联合会、工商联等企业代表组织要配合政府及有关部门开展监督检查活动,加强对企业的指导督促。

附件:市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名单

—7— 附件

市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名单

总召集人:王衍诗(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

刘嘉文(副市长)

副召集人:李伟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资源和社

会保障局局长)

吴康模(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党组副书记)

成 员:郑孔太(市委新经济组织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局纪检组组长)

张云峰(市委社工委副书记)

周 峰(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傅元鸣(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调研员)

谢义维(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副局长)周慧珍(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陈跃平(市国资委副调研员)

陆鼎善(市工商联党组成员、副调研员)叶文国(市总工会副主席)

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席会议实行联络员制度,由相关单位各1名具体负责人担任联络员,分别为:段漓(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齐丽 —8— 娟(市总工会),梁友程(市委新经济组织工作委员会),刘群(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局),林文涌(市民政局),孔令川(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林政学(市交通运输局),曾维清(市国资委),许穗江(市工商联)。

—9—

中共珠海市委办公室办文科 2012年7月27日印发

—10—

第二篇: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实施指导意见概要

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实施指导意见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充分认识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重要性;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工作原则和目标任务;工资集体协商的方法、内容及程序;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主要措施;切实加强对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领导;进行讲述。其中包括: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集体协议、维护企业和职工双方的合法权益、不断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工作原则政府主导、工会配合、多方协同、职工参与、整体推进、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方针、以职工为根本、注重社会公平,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探索以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具体形式、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目标任务、期制定并公布企业工资增长宏观调控指导政策、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或签订集体合同附件、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工资集体协商的程序、分工协作,合力推进、因企制宜,分类指导、依法开展要约行动,强化督察与考核、加强宣传和培训、加强对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领导、通力协作,密切配合等,具体材料详见:

为推动我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根据《劳动法》、《工会法》、《劳动合同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省企业集体合同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重要性

工资集体协商是指工会代表职工与用人单位依法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支付办法、工资标准、工资收入水平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集体协议的行为。近年来,我市经济发展步伐加快,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职工工资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从总体上看,我市企业职工的收入水平与全市经济发展水平还不相适应,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十一五”期间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的目标尚有一定差距。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对于维护企业和职工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调动广大职工和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生产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一定要站在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从我市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动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全面深入开展。

二、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工作原则和目标任务

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工作原则是:政府主导、工会配合、多方协同、职工参与、整体推进。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方针,以职工为根本,注重社会公平,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探索以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具体形式。在集体协商过程中,坚持协商共谋、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的基本原则,正确处理好出资人、经营者与职工之间的关系,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工种职工之间的关系,持股职工与未持股职工之间的关系,按劳分配与按其他生产要素分配之间的关系,工资分配与企业经济性裁员、再就业安置、保险福利之间的关系等,努力做到统筹兼顾、科学合理、公平公正。

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目标任务是:各类企业依法建立健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开展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签订工资集体协议。对小型企业比较集中或同行业相对集中的,推行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签订区域性或行业性工资集体协议。已建工会的企业应当全面实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未建工会的企业应当通过区域、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进行覆盖。当前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重点是各类改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20**年全市签订工资集体协议的企业要达到70%以上,20**年基本实现全覆盖。通过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要在企业建立和完善三个机制:一是工资分配共决机制。即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定期就工资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水平、工资支付及调整办法等进行协商的机制;二是工资调整(增长)机制。通过工资协商使职工工资收入随企业效益增长而调整,与企业劳动生产率、政府工资指导线和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调整变化相适应;三是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和分配监督机制。企业工资分配、支付和工资集体协商履行情况等应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等渠道定期公开,接受职工监督。

三、工资集体协商的方法、内容及程序

各级政府根据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劳动生产率、劳动就业、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职工工资水平等情况,定期制定并公布企业工资增长宏观调控指导政策。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通过集体协商,确定工资增长水平。生产经营正常的企业工资增长水平,应不低于政府公布的企业职工工资增长指导线。双方每年应就职工工资水平、工资调整办法和工资总收入等进行协商,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或签订集体合同附件。签订一年期集体合同的企业,应同时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签订两年期以上集体合同的企业,每年都要进行工资集体协商,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确保职工的收入随着用人单位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增加。

(一)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

1.企业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和分配形式; 2.职工工资水平及其调整幅度; 3.职工工资发放时间和支付办法; 4.职工奖金、津贴、补贴等分配办法; 5.企业(行业)的劳动定额、工价; 6.试用期及病事假等期间的工资待遇;

7.职工加班加点以及在法定节假日、带薪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节育手术假、产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工作或参加社会活动的工资待遇;

8.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期限、变更和解除的程序、终止条件和违约责任; 9.双方认为需要协商与工资待遇有关的其他事项。

(二)工资集体协商的程序 1.广泛听取和征求职工意见;

2.企业和职工代表方各自选派协商代表进行集体协商;

3.协商一致后的工资集体合同(草案)交由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4.在**日内报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审查登记,同时报上级工会备案; 5.生效的工资集体合同向全体职工公开。

四、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分工协作,合力推进

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会、国资委、工商联、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等部门和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能,积极指导和推动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要经常沟通情况,协同配合,强化督查,努力把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落到实处。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强化对企业工资分配的宏观监控,完善有关政策。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以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工资指导线制度、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人工成本预测预警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工资调控体系,为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提供依据,积极指导和帮助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各级工会组织要履行好参与、指导和监督的职责,切实维护职工的收入分配权益。地方工会要加强有关工资分配政策的调查研究,不断提高参与工资集体协商的能力,扩大职工群众的参与程度,加强对工资集体协议履行情况的群众监督,促进企业建立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要积极配合劳动部门加强对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指导,为基层提供政策法律咨询、指派工资协商代表等服务。基层工会要代表职工积极参与集体协商,签订好工资集体合同。

各企业主管部门、工商联、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个体私营协会要加强管理和监督,促进企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要搞好对企业经营者的培训,帮助他们了解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自觉依法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加强对企业签订和履行工资集体合同情况的监督,促进企业诚信制度建设。

(二)因企制宜,分类指导

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从本地区实际出发,因企制宜地加强对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分类指导。生产经营正常的企业,参考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价位、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职工平均工资等因素,应重点就职工工资增长问题进行集体协商;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应重点就职工工资支付保障、工资来源筹措、生活费发放标准等问题进行集体协商。要进一步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工资分配制度。实行计件、计时工资制的企业,应重点就劳动定额、计件工价、计时工资标准等问题进行集体协商;实行岗位工资制度的企业,要把确定和调整岗位工资标准作为协商重点;实行股份制的企业,要正确处理工资分配、股息红利与劳动分红之间的比例关系,防止利润侵蚀工资或工资分配侵蚀利润;实行经营者年薪制的企业,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企业经营者与职工的工资分配关系,既要充分体现对经营管理者劳动的肯定和激励作用,又要切实保证职工工资收入随经济效益的提高逐步增加,真正建立起合理的企业工资分配制度。

要通过区域或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形式,覆盖所辖小型企业。对县以下区域内行业集中度较高、产业特色鲜明的企业,可通过开展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确定行业劳动定额、计件工价、工资水平和分配形式等。依法签订的区域性或行业性工资集体合同,对所辖企业和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企业一级的集体合同中工资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合同的规定。

各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职代会审议通过工资集体合同草案和听取履行情况报告制度;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制度。工会每年要对企业工资集体合同履行兑现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检查;要建立健全公开运作制度。工资集体协商必须建立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建制、履约和督查情况要作为厂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向职工公示。

(三)依法开展要约行动,强化督察与考核

凡未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未签订或未续签工资集体合同的企业,工会要主动向用人单位行政发出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要约。对不响应基层工会要约行动的用人单位,上级工会应当依法要求其限期改正。对拒不改正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查处。

劳动保障部门要将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开展和执行情况,列入企业劳动保障书面材料审查和企业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价的重要内容。对拒不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拒不组建工会、拒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和签订工资集体合同的企业,以及克扣和恶意拖欠职工工资、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劳动保障部门要依法予以查处。

各企业主管部门、工商联及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应把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和职工收入增长情况,纳入对企业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从机制上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凡应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而未建的企业主要负责人,原则上不得参与市级以上先进的评选。有范文网

(四)加强宣传和培训

要不断完善各级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加强对推行工资集体协商的宣传,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广大职工和社会各界的认知度和认同感。要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加强对协商代表的保护,坚决纠正和严肃处理侵犯协商代表合法权益的行为。各级要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集体合同规定》、《工资支付规定》以及《**省集体合同条例》等有关劳动法律法规纳入本地区“五五”普法教育内容,不断提高企业和职工的法制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建立健全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分片或分行业开展指导活动,为企业提供资料信息、人员培训、代拟文本、代行工资集体协商谈判等服务,努力提高工资集体协商的质量和实效。要加强对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法规政策、业务指导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指导员和协商代表的业务素质,以提高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五、切实加强对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领导

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领导,把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及时协调解决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明确一名领导负责,扎实推进,狠抓落实。各县(市、区)要从本地区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规划和实施措施,对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做出具体安排部署。各有关部门要明确工作职责,通力协作,密切配合,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落到实处。

第三篇:泰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泰安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实施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单位,省属以上驻泰各单位: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泰安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实施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做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事关参保人员切身利益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康发展。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政策,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国家、省、市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要按照统一规范、维护权益、方便群众、按时准确的原则,完善工作规程,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确保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顺利实施。各县(市、区)要及时掌握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遇有重要情况和重大问题,要及时报告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二○一○年十一月三十日

泰安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实施办法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

第一条 为切实保障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员(以下简称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促进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动,保证参保人员流动就业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顺畅转移接续,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山东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实施办法的通知》(鲁政办发〔2010〕50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市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所有人员,包括农民工。已经按国家规定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不再转移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第三条 参保人员跨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跨省”)流动就业的,按国办发〔2009〕66号和人社部发〔2009〕187号文件规定办理。其中,参保人员从省外转至我省及省内跨市流动就业,在确定省内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接续或待遇领取地时,按鲁政办发〔2010〕50号和鲁人社办发〔2010〕149号文件有关规定办理。

参保人员在泰安市辖区内(以下简称“市内”)跨社保经办机构流动就业的,按本办法办理。

第四条 参保人员在市内流动就业的,由新参保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社保经办机构)开具《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联系函》,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应随同转移到新参保地。参保人员达到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领取条件的,其在各地的参保缴费年限合并计算,个人账户储存额(含本息,下同)累计计算;未达到待遇领取年龄前,不得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并办理退保手续,其中出国定居和到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定居的,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条 参保人员在市内流动就业,只转移接续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转移资金。

第六条 参保人员在市内流动就业,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参保人员返回户籍所在地就业参保的,户籍所在地的相关社保经办机构应为其及时办理转移接续手续。

(二)参保人员未返回户籍所在地就业参保的,由新参保地的社保经办机构为其及时办理转移接续手续。但对男性年满55周岁和女性年满45周岁的,应在原参保地继续保留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同时在新参保地建立临时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账户,记录单位和个人全部缴费。参保人员再次流动就业或在新参保地达到待遇领取条件时,将临时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账户记

录转移到原参保地或待遇领取地。

(三)参保人员经县级以上党委组织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批准调动,且与调入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并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不受以上年龄规定限制,应在调入地及时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手续。

第七条 我市户籍的参保人员从市外返回本市就业参保时,如就业地(含养老保险市直管企业,下同)与户籍所在地属于不同的县市区,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应转移到就业地。但对男性年满50周岁和女性年满40周岁的参保人员,可根据本人申请,将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到户籍所在地或市内最后一个缴费年限满10年的参保地,同时在非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的就业地建立临时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账户,记录单位和个人全部缴费。其在市内再次跨县市区就业参保或达到待遇领取条件时,将临时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账户的全部缴费记录转移到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

本条上述参保人员符合本办法第六条第(三)项规定的,按该项规定办理。

第八条 市内流动就业的参保人员达到待遇领取条件时,按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确定待遇领取地。由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非临时建账地)负责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第九条 市外参保人员达到待遇领取条件时,按国办发〔2009〕66号、鲁政办发〔2010〕50号文件确定待遇领取地为我市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应转回我市,在我市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其中,我市户籍的,待遇领取地可根据本人申请,按户籍所在地或市内最后一个缴费年限满10年的参保地确定;非我市户籍的,待遇领取地根据原在市内有关县市区的缴费年限,按最后一个缴费年限满10年的县市区确定,缴费年限都不满10年的,按“从长”的原则确定,缴费年限相同的,按最后一个县市区确定。

第十条 参保人员转移接续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后,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按照《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及《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鲁政发〔2006〕92号)等有关规定,核定其基本养老金。其中,缴费工资指数以本人在各参保地的缴费工资和待遇领取地相对应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06年1月1日以前按职工平均工资)计算确定,并以此计算本人指数化平均缴费工资和基础养老金。

第十一条 参保人员市内流动就业的,按下列程序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手续:

(一)参保人员在新就业地按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并签订劳动合同后,由用人单位或参保人员向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提出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书面申请。

(二)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在15个工作日内,审核转移接续申请,对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向用人单位或参保人员出具同意接收函,并提供相关信息;对不符合转移接续条件的,向申请单位或参保人员作出书面说明。

(三)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在接到同意接收函的15个工作日内,办理好转移接续的各项手续。

(四)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在收到参保人员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转移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办结有关手续,并将确认情况及时通知用人单位或参保人员。

第十二条 农民工中断就业或返乡没有继续缴费的,由原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保留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保存其全部参保缴费记录及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储存额继续按规定计息。农民工返回城镇就业并继续参保缴费的,无论其回到原参保地就业还是到其他城镇就业,均按前述规定累计计算其缴费年限,合并计算其个人账户储存额,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与城镇职工同样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农民工不再返回城镇就业的,其在城镇参保缴费记录及

个人账户全部有效,并根据农民工的实际情况,或在其达到规定领取条件时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或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农民工在城镇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在农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衔接政策,待国家研究确定后执行。

第十三条 本办法所称缴费年限,除另有特殊规定外,均包括视同缴费年限。

第十四条 本办法涉及市内跨社保经办机构转移接续的规定自2010年12月1起施行。此前有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政策,凡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一律按本办法执行。

本办法施行前已流动就业,但尚未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手续的,按本办法规定办理。

第四篇: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企业上市工作办公室关于加强我市企业上市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企业上市工作办公室关于加强我市企业上市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2006年11月17日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南府办〔2006〕210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公司),市直各有关企业:

市企业上市工作办公室《关于加强我市企业上市工作的实施意见》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关于加强我市企业上市工作的实施意见

(2006年11月)为进一步加强我市企业上市工作,培育一批能带动我市经济发展、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公司和企业集团,提升我市国民经济综合竞争力,实现我市构筑区域性国际城市的战略目标,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桂政发〔2004〕58号),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

(一)指导思想: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国有经济产业布局与结构调整和加快非国有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以政府引导为主,加快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行业龙头地位的上市公司,使其成为我市现代企业制度的示范企业和提升我市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二)基本目标:力争3-5年内上市公司数量、募集资金总额实现翻番;培养一支上市公司高级经营管理团队;培育和扩充一批上市公司的优质后备资源;境外上市有新突破。

二、积极培育优质上市公司后备资源,促进企业多渠道融资

(一)在行业选择、创业投资、重点区域突破方面做好引导工作。要围绕把南宁建成区域性国际城市,大力支持我市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民营企业,重点培育符合产业政策、具有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创造条 件发展成为优质上市公司;鼓励境内外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对我市市场前景好和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引入风险投资入股,择机改制上市;针对企业上市状况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地区,加大力度,积极促进一批优质企业改制上市,利用上市公司的带动作用,再创发展新优势。

(二)企业列为上市培育对象的基本条件: 1净资产在3000万元以上;

2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主营业务突出、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的规模型企业;产品技术含量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自主开发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产权清晰、具有高成长性的中小民营企业;盈利能力较强、经营收益稳定的公用事业、基础设施、旅游服务等领域的龙头企业;

3销售收入及实现利润近两年稳定增长; 4企业近二三年内有上市的设想和计划安排。

(三)企业上市培育对象的申报程序。由符合上述条 件的企业提出申请,经企业主管部门、行业管理部门或县、区企业上市主管部门同意后,由市上市办负责进行初步审查,符合条 件的,提交市政府予以确认。被确认为培育对象的企业,可享受上市培育企业的扶持政策。

(四)列为上市培育对象的企业要做的工作:

1制订好上市工作的初步计划,并确定专人负责这项工作;

2未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要抓紧做好股份有限公司的组建工作;已设立股份公司的企业,要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和互相监督制约的制衡机制;

3选择好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开展上市相关工作; 4企业设立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向中国证监会或境外证券交易机构提交的上市申请等有关文件材料,应及时报送市上市办备案。

(五)对列入上市培育企业的扶持政策。经确认为上市培育企业的,按《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宁市鼓励和促进企业上市若干规定的通知》(南府发〔2006〕1号)享受扶持政策。主要内容包括改制上市过程中土地、房产、国有中小企业资产处置方面的优惠政策;拟上市企业投资高新技术项目、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和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扶持政策等。

(六)拓宽企业多渠道上市的路子。充分利用国内证券市场上市主渠道,努力争取更多的优质企业上市,积极支持鼓励有条 件的企业境外上市。

三、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资源,促进我市上市公司优化组合、规范运作、做优做强

(一)积极促进上市公司不断优化组合,做优做强。从实施我市经济发展战略出发,支持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充分利用证券市场的筹资功能,扩大投资范围和领域。促进优势资源合理地向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集中,尤其支持行业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做优做强。上市公司在投资高新技术项目、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时,优先推荐享受国家及地方贴息债券、贷款和科技扶持资金。

(二)积极引导、促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切实提升上市公司质量。鼓励失去再融资功能的上市公司实施实质性资产重组,选择有实力、有诚信的企业,注入优质资产,提升上市公司业绩。实施资产重组时涉及的具体问题可实行一企一策,最大限度地降低重组成本。

(三)完善公司治理。各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要根据中国证监会的规范要求,完善公司治理。理顺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和控股股东的关系,切实做到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在资产、业务、财务、机构、人员等方面与控股股东及其他股东彻底分开。健全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保证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正常运作。健全董事会的集体决策制度,明确对董事会、董事长、总经理的授权并在公司章程中作出明确规定;建立和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积极探索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鼓励各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进一步完善激励和分配制度,建立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薪酬与公司业绩挂钩的制度,探索实行以鼓励长远经营为目标的股权激励机制。

四、奖励办法对实现境内外上市的企业以及上市后实现再融资的企业,市政府对企业领导、有关上市经办人员一次性奖励50万元,奖励资金由市级财政负担。另可参照招商引资奖励政策进行自主奖励。

五、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我市企业上市工作

(一)统一思想,加强对上市工作的领导。全市企业上市工作由市政府统一领导,市上市办具体负责日常事务。市国资委、经委、中小企业局等有关部门要按各自职能,为企业上市创造必要条 件,营造良好环境,做好服务工作。各县、区要加强对企业上市工作的领导,切实做好企业上市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要从支持企业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积极支持企业加快上市进度。

(二)与企业上市密切相关的国土、工商、财税、房产等部门,要在文件规范、手续办理、政策享受、优化服务等方面设立“绿色通道”,共同促进我市企业上市工作发展。

(三)加强与自治区金融办、广西证监局以及中介机构的联系,为企业上市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要建立健全上市公司风险处置应急机制、危机上市公司托管机制以及违规上市公司责任人责任追究制度,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维护上市公司的经营秩序、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必要时市政府可对陷入危机、可能对社会稳定造成重大影响的上市公司组织实施托管。

第五篇: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十部门和单位关于本市鼓励发展家庭服务业指导意见的通知

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关于本市鼓励发展家庭服务业指导意见沪府办发〔2012〕21号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十部门和单位关于本市鼓励发展家庭服务业指导意见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委、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工商局、市财政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关于本市鼓励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二年四月十三日

关于本市鼓励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指导意见

家庭服务业是以家庭为服务对象,向家庭提供各类劳务,满足家庭生活需求的服务行业。为进一步发挥家庭服务业对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高端人才进入环境的重要作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43号)精神,现就本市鼓励发展家庭服务业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明确家庭服务业的发展目标

积极推进以家政服务为重点,兼顾养老服务、社区照料服务和病患陪护服务等家庭服务业的发展,建立较健全的家庭服务体系、较完善的政策扶持体系和行业监管体系,扶持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社会影响和自主品牌的家庭服务企业(包括民办非企业单位,下同),使本市家庭服务业基本满足市民需求,家庭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适应。

二、加大对家庭服务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一)落实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按照有关税收政策规定,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家庭服务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对符合条件的员工制家庭服务企业,给予3年免征营业税的优惠。符合条件的中小型家庭服务企业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可按照有关规定申请减免;中小型家庭服务企业因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纳税的,可依法申请在3个月内延期缴纳。(责任部门:市财政局、市地税局)

(二)鼓励劳动者在家庭服务业创业。对家庭服务业创业项目以及在家庭服务业实现自主创业的组织或个人,按照有关规定,提供小额贷款担保和贴息的政策扶持。对处于初创期的家庭服务业创业组织,根据其吸纳就业的情况,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费补贴和创

业场地房租补贴。对在家庭服务业从事个体经营的有关人员,可按照有关规定享受促进自主创业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从事家庭服务的个体经济组织,在一定期限内,免收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行政事业性收费。(责任部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地税局)

(三)完善相关价格政策。实现养老服务机构与居民家庭用电、用水、用气、用热同价,并逐步实现其他家庭服务机构不高于工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价格。(责任部门:市发展改革委)

三、支持各类家庭服务企业的创办和发展

(一)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到家庭服务企业,为企业设立、经营等提供便利。加大对中小型家庭服务企业多元化融资的支持力度。推进家庭服务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境外投资。鼓励社会力量创办提供家庭服务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组织利用自身优势,发展多种形式的家庭服务机构。鼓励兴办从事家庭服务的个体经济组织,提供灵活多样的家庭服务,发挥其在行业发展中的重要补充作用。(责任部门和单位:市工商局、市商务委、市民政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

(二)重点培育一批管理规范、运作良好、示范性强的家庭服务企业。充分利用国家和本市促进服务业发展等各类专项资金,进一步加大对本市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培训、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建设以及龙头家庭服务企业培育的支持力度。引导家庭服务业企业实现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经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自主培训能力,扩大市场影响力,提升行业盈利水平和集约化程度,发挥其在行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支持有实力的家庭服务企业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其通过加盟经营、特许经营等方式,整合服务资源,扩大服务规模,增加服务网点,建立服务网络。积极开展管理、技术和服务创新,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创新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加快形成一批家庭服务的知名品牌。支持发展员工制家庭服务企业,积极引导中介制家庭服务企业向员工制家庭服务企业转制。(责任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工商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四、鼓励各类人员在家庭服务业实现就业

(一)落实有关鼓励吸纳就业的扶持政策。对本市员工制家庭服务企业吸纳经认定的本市就业困难人员,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一次性就业补贴。对本市大龄失业人员、协保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员工制家庭服务业实现就业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就业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费补贴。各区县可根据本地区实际,在家庭服务业开发适合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岗位,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责任部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二)确保员工制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参加本市城镇职工社会保险。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家转移接续暂行办法规定,为员工制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建立基本养老保险账户或者临时养老保险账户,离开本市后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按照国家和本市规定,进行转移接续。其他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按照国家和本市的相应社会保险规定,参加各类社会保险。(责任部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三)维护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对员工制家庭服务从业人员,要督促家庭服务机构认真执行本市最低工资和工资支付的相关规定。家庭服务机构支付给全日制就业家庭服务从业人员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市月最低工资标准;支付给非全日制就业家庭服务从业人员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市小时最低工资标准。要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的作用,不断完善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工资价位的调查和发布机制,为合理确定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工资水平提供参考。(责任部门和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商务委、市妇联)

(四)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依法查处家庭服务机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维护家庭服务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要完善网格化监察,加强对家庭服务机构用工行为和职业介绍行为的日常监控。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组织要发挥各自优势,通过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维权热线等方式,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维护。(责任部门和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残联)

五、加强家庭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

(一)按照《上海市农民工技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将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员和病患陪护(护工、护理员)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作为重点推进的培训项目。对经认定从事上述行业的从业人员参加相关职业(工种)岗位培训或技能等级培训并考核合格的,给予培训费补贴。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的作用,依托行业协会、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广泛开展家政服务、养老护理和病患陪护职业技能培训。(责任部门和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妇联)

(二)根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及本市家庭服务业发展特点,不断开发家庭服务业有关职业技能培训项目,重点开发适合本市市民就业的中高端家政服务职业培训项目。探索符合家庭服务职业特点的培训鉴定模式,鼓励从业人员参加国家职业资格等级培训鉴定,提高家庭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水平。(责任部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六、加强家庭服务业市场建设

(一)完善全市家庭服务业公益性信息化平台。整合现有的社区服务综合信息化管理平台(“962200”服务热线)和家政服务网络平台(“962512”服务热线),扩大服务商队伍,增强其载体作用和窗口作用,突出供需对接、人员调配、标准制订、资质认证、服务监督等功能。同时,发挥平台对家庭服务机构的资质、服务质量进行监督评价的功能,形成便捷、规范的家庭服务体系,建立合作共赢、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责任部门:市商务委、市民政局)

(二)深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完善社区照料服务组织网络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作用,健全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加快培育养老服务需求评估、社工派遣等领域的中介组织。加强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点、社区助老服务社、社区老年人助餐点、老年人活动室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体建设,提升服务能力。(责任部门:市民政局)

(三)完善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试点,构建家庭服务业保险体系。各方搭建平台,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加大家庭服务保险产品的推广力度,并加强保险知识的宣传,提高家庭服务企业和机构的保险意识。(责任部门:市金融办)

(四)加强家庭服务业劳务合作。通过直接向外省市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输出地发布用工信息和组织本市家庭服务机构赴当地招聘、定向培训等,实现劳务对接,吸纳符合条件的劳动力来本市从事家庭服务业,满足本市家庭服务企业的用工需求。(责任部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七、推进家庭服务业行业建设

(一)完善行业自律机制。加强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建设,强化行业协会职能,为其开展行业交流、人员培训、行业自律、纠纷调解等提供有利条件。支持行业协会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发挥其在咨询服务、标准制定、职业培训、技能竞赛、信息统计、资质认证、信用评价、服务监督等方面的功能。(责任单位:市妇联)

(二)发挥行业协会桥梁和纽带作用。将适宜行业协会行使的中介性、技术性、公正性职能以及行业评选等职能依法授权或委托行业协会承担。有关部门委托行业协会承担公共管理事务的,可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进行。要研究制订本市家庭服务业管理办法,使本市家庭服务业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切实保障消费者、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责任单位:市妇联)

(三)加强统计调查和信息交流。将家庭服务行业统计纳入政府国民经济统计序列。研究建立家庭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定期开展家庭服务业从业机构、从业人员、工资收入等调查。充实统计力量,增加经费投入,规范统计标准,完善统计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及时掌握行业发展情况,为制订有关规划、政策提供依据。促进有关部门、单位与行业协会的信息交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外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的成功做法。(责任部门:市统计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四)加强推进发展家庭服务业的宣传引导。通过宣传家庭服务标准、发展标准化服务门店、推介龙头企业、网络平台规范服务等,引导市场需求,培育市场氛围。积极支持有关行业协会及网络平台等,组织各类交流评比活动,推出一批家政服务明星和企业品牌,树立行业形象。大力宣传家庭服务从业人员所作的贡献,引导社会尊重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及时总结推广各部门、各单位的经验,对取得突出成绩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组织开展家庭服务职业技能竞赛,努力提高家庭服务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为家庭服务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责任部门和单位:市政府新闻办、市妇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本指导意见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17年3月31日。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

上海市民政局

上海市卫生局

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上海市财政局

上海市总工会

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

上海市妇女联合会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二日

下载转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关于在我市企业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转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关于在我市企业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