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区XX年财政工作总结
XX区XX年财政工作总结
XX年是我区财政改革转向的第一年,今年,我所在局党组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与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和区局对财政工作的整体部署,认真贯彻落实《XX区XX年度财政工作会》会议精神,结合本镇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发挥财政新职能,继续深化财政改革,优化收支结构,强化财政监督,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科学理财,以“开源节流、增收节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财政工作思路为指针,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广辟财源的力度,加快全镇奔小康的步伐,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克服了各种减收增支因素的影响,保证了工资按时发放和专款及时拨付到位,顺利实现了阶段性任务目标,促进了镇域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XX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全镇一般预算收入年初预算30万元,预计今年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50万元,占任务的500%,其中:国税增值税完成20万元,占任务的13.33%;地税营业税完成30万元,占任务的20%;地税资源税完成100万元,占任务的66.67%。
由于教育、司法体制的上划,在去年的基础上,减少了我镇财政体制资金342万元,给我镇财政带来严峻的考验。今年我镇财政体制定额补助年初预算712.92万元,税改转移支付84万元,预计年终结算补助35万,预计税收完成150万,共形成当年我镇可支配财力981.92万元。当年体制预计拨款1050万元,占预算的107%,预计超调预算体制资金70万元(不含去年区财政结算欠拨款)。今年我镇专项资金预计1030万元,预计专项拨款收入900万元,转下年支出130万元。
全镇上半年一般预算支出7425650元,占预算的89.79%。其中:农业支出251273元,占预算的54.62%,林业支出45540元,占预算的227.7%,文化支出80411元,占预算的114.87%,广播支出23508元,占预算的23.51%,计生事业费70524元,占预算的37.12%,行政单位医疗支出239400元,财政事业费117880元,占预算的62.04%,社保事业费254601元,占预算的43.89%,抚恤和社会救济事业费2177520元,占预算的262.35%,离退休支出499965元,占预算的49.99%,政府机关经费1714169元,占预算的82.8%,人大经费19588元,占预算的62.59%,共产党经费178510元,占预算的63.75%,群团支出38250元,占预算的128,4%,公检法司支出106159元,占预算的40.83%,城维费支出1269866元,其他支出(村委会)338486元,占预算的48.36%。按经济内容分类各项支出情况如下:人员支出1600903元,公用支出2162274元,其中办公费143496元,水电费33159元,邮电费32773元,小车交通费(含交通车费)222107元,差旅费147850元,会议费25324元,培训费198335元,招待费457829元,劳务费24140元,维修费510400(水厂40万,其余为机关办公楼改造等),公用其他366861元。对个人及家庭补助支出2352360元(含民政社保退休村居支出)城维费专项117万元。
全镇预算外收支情况:新农村建设捐赠收入112.15万元,归还水厂借款及学校修建欠款145万元(其中预算支出40万元),新农村建设10万元。
二、加强政治、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财政部门是一个业务职能部门,要搞好财政工作,必须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我们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业务学习活动。走出了一条以自学为主、定期集中学习为辅、整体提高的学习之路。现在我所四名同志,大专以上学历的四人,会计师以上职称的1人。上半年我所组织全所人员进行有关业务法律法规方面的学习,系统地学习了《会计法》、《税收征管法》。通过系统认真的学习,全所人员的业务素质大大提高。在注重业务学习的同时,我们还时时抓住提高政治素质这根弦。我所人员每次都积极主动地参加镇党委、政府组织的政治学习,认真领悟党中央有关文件精神,来提高自身政治修养,正确认识群众观、权力观和政绩观。
三、立足本职,搞好本级财政工作
作为最基层的乡镇财政,一直都是举步维艰,如何使我镇财政在困境中求生存,在生存中求稳定,在稳定中求发展,一直都是我们苦苦思考的问题。上半年在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及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圆满地完成了领导交待的各项任务,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培植财源,强化征收管理,积极完成本级财政收入。
首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大力培植新兴财源,搞活地方经济。财源枯竭一直是困绕我镇财政工作的老大难问题,只有把财源工作做好,收入才有稳定。今年我们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兄弟部门的配合,大力优化经济环境,搞好服务。今年我镇积极引进外地技术和资金,引进了仁寿金属有限公司。该企业预计为相关村组安排剩余劳动力1000余人,每年为我镇新增利税20多万元。在大力培植新兴财源的基础上加大对我镇基础财源的建设力度。积极参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多方筹措资金,培植绿色财源,发挥我镇种植经果林木技术优势,大力发展农村种养置业。在大力培植财源的同时,强化税收征管,加大各种税收的征管力度。今年上半年,我镇共完成财政体制税收收入56.7万元,其中完成国税5.2万元,地税51.5万元(其中营业税12.3万元,增值税39.2万元)。我镇税收任务重,税源少,压力大,征管难度较大,而税务部门的业务、人事管理在上级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对其约束不大。为了完成这些财政收入任务,确保税收任务的及时完成。我们积极与国、地两税部门协调,配合他们的工作,解决征收工作中的困难、矛盾及纠纷,提高税务部门的积极性,我们年初根据税收征收状况专门请人代征了市场税收,并与国地税签定了税收完成责任书。半年来,通过全所同志们的辛勤努力及与税务机构的紧密配合,圆满地完成了上半年的财政税收任务。
(二)统筹安排,规范管理,严格控制各项财政支出。
为确保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保证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转,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统筹合理地调度资金,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我们在支出的管理方面煞费了一番苦功。①强化预算管理体制,严格按照年初财政预算报告执行,试行部门预算,不搞赤字预算。②建章建制、科学理财、合理用财,即将出台XX镇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实施办法》,严格执行《XX镇机关财务管理制度》,严格审批制度,实行“一支笔”批字。③大力压缩非生产性开支,机关用烟及办公用品一律由财政集中采购,专人管理,限额使用的办法,有效地控制了办公经费的增长。严格压缩招待费开支,凡领导来镇检查工作或者来客,一律在机关食堂就餐,严格按照标准招待。为了更好地发挥有限的财政资金的作用,我们对全镇范围内的所有部门帐均由财政代管,资金都纳入财政综合平衡,并按照“保平衡、保稳定、保工资、保重点”的原则,进行统筹安排,确保了村镇两级机构的正常运转。通过半年来的艰苦努力,财政运行平稳,达到了年初的预定目标。
(三)加强乡镇财政信息化建设。
按照区局关于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要求及关于加强乡镇财政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从今年起我所全面实行了会计电算化工作,出纳采用了“出纳系统财务软件”,会计采用了“用友财务软件”“用友票据通软件”“新纪元帐证查询软件”,所有文件均采用了“飞龙办公系统”进行了管理。我所积极行动,协调办公费5万元,为进一步改善财政办公环境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积极完成种粮直补工作任务。
转变服务作风,促进工作落实。财政工作是政府工作的重要部分,财政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政府工作的发展,在保证收入完成的前提下,对经济发展做到推动作用。现在农村税费全部取消,国家对农民实行鼓励种粮,财政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变,完成收入转变成财务监督及服务于群众。
今年是种粮直补资金发放电脑数据录入工作的第一年,且时间短,任务大,为了完成好这一工作,所长亲自抓,从会议的安排、政策的宣传到表格的印制、数据的采集、整理、汇总到最后的电脑数据录入,工作安排有条不紊。在这阶段正是炎炎夏日,酷暑高温,为了完成这项工作,全所同志克服各种困难,不分白天晚上加班加点,数据录入完成后,我们及时与区局核对,终于在区局规定的时间提前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把党和政府对农民的温暖及时送到千家万户。
四、积极参与,完成政府中心工作
在搞好财政工作的同时,配合政府,做好中心工作。半年来,我们积极配合政府工作,全所人员坚持参加政府的各项活动,村组中大路建设、计划生育工作、民政工作、森林防火、新农村建设工作,只要在所,不管是谁,都能服从统一安排,得到政府领导好评。
五、以身作则,加强财政廉政建设
财政部门是一个最为敏感的部门,要约束好自己,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我们从思想上提高了警觉并强化内部管理,制定了《兴隆镇财政所廉政建设制度》,成立了廉政建设领导小组,由所长任组长,时刻警醒大家,要求同志们牢记共产党员的宗旨,勤政为民,廉洁为民。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领导的关心和同志们辛勤工作的结果,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不足,特别是针对当前乡镇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负债严重、财政职能如何充分发挥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加强财源建设,增加财政收入,及时化解财政风险,提高管理水平,是我们今后财政工作的重点。
在下半年里,我们将认真领会党的十六大精神,牢记“两个务必”,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努力开创财政工作新局面。重点在如何更好的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有力组织财政收入;加强自身建设;探索财政发展新思路等方面下功夫,为振兴兴隆镇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XX年上半财政工作总结
XX年上半财政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镇财政工作按照镇党委、镇政府年初提出的工作要求和市财政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年的财政各项工作目标,推进财政管理规范化,改进财政运行模式,增强财政综合保障能力,在领导的重视和部门的配合下,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各项财政工作任务。
一、今年财政工作的主要方面
(一)、加强税费征管,财税收入增幅较大。
一是促申报:配合有关部门加强企业应税销售管理,及时掌握企业申报情况,督促税务部门足额开票,应开尽开。
二是促征收:协调、督促执征部门强化税费征管力度,及时征收、足额征收、应收尽收。
三是清尾欠:会同税务部门对尾欠企业逐个过堂逐个清缴。
四是抓好协税护税工作。今年个体税收增幅较大。
五是建立收入分析机制,汇同有关部门定期对各项经济指标和税费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和预测,及时对税费征管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应对措施,变被动为积极参与。
预计1—6月完成各项国家税收3200万元,完成市下达任务的58%,比上年同期增长3%。
预计1—6月完成镇级财政收入4500万元,完成收入预算的52%,同比增长25%。
(二)、强化支出管理,规范支出行为。
一是细化财政综合预算和部门预算。
二是全面推进财政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及相关条例精神,完善机关财务管理制度,加强非生产性支出管理,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提高财政绩效管理水平,今年三公经费支出大幅下降。
三是推进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完善“单一账户”管理体系,完善请款制度,坚持按照支出项目的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支出,控制支出进度,强化预算刚性约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障机关正常运转经费和基本的社会建设资金需求。
预计1—6月实现镇级财政支出4500万元,完成预算的52%,同比增长25%。
(三)统筹、调度好资金,在确保机关正常运转的同时,保障了民生资金、教育经费的供给,支撑了各项社会事业建设特别是重点工程建设,为我镇经济转型发展提供财政服务和资金保障。
(四)做好财政融资工作,强化镇级债务管理。今年我们围绕转型发展生态旅游项目的推进,搭建政府融资平台,取得明显成效。
(五)做好财政服务、基础业务等各项财政工作。
一是做好种粮补贴和生资增资补贴等涉农补贴的兑付工作。
二是重视民生,做好农民养老保险、农村医保、农村及城镇居民低保、优抚、农民困难补助等各项民生资金的统筹和发放。
三是做好农桥建设资金和村级一事一议项目的立项争取和管理工作。
四是建立重点企业联系制度,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五是完善了镇级债务预警机制。
六是进一步推进了财政集中支付制度改革。
七是做好会计管理和培训工作,规范会计管理行为。
八是加强财政票据管理,抓好财务的源头管理。
九是加强财政基础业务管理,促进财政工作规范化建设。
十是配合党委、政府做好各项中心工作。
二、今年财政工作的特点和亮点
1、我镇经济总量较小,财力规模有限,财政收入的规模及增长幅度与财政支出的规模及增长幅度存在着较大的距离,财政“保吃饭”同“要建设”这对矛盾仍然十分突出,这是目前我镇财政的现实状况和特点,需要我们牢固确立过紧日子的观念。今年开始,国家对综合规费等税费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镇级财政收入将大幅减少。另外,随着转型发展生态旅游项目的推进,资金的需求量大增,资金供求矛盾十分突出。
2、创新财政运行机制,搭建融资平台,大力筹措资金,为我镇经济转型发展服务。
3、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十项规定精神,机关财务管理进一步加强,三公经费明显下降。
4、税收征管力度大,能够实现双过半目标,增幅列全市各镇前列。
三、今年经济、财政工作的不利方面
1、我镇经济规模特别是工业经济总量很小,经济转型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财政财力规模非常有限,财政收入的结构不佳,税费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份额太小,随着综合规费等税费政策的调整,今年我镇税费收入将减收600万元以上。
2、经济转型发展的财政资金保障压力较大,各项民生保障资金的政策标准不断提高,财政支出盘子越来越大。
四、下半年财政工作的思路和措施
今年我镇财政形势仍将比较严峻,财政资金的供需矛盾仍将比较突出。因此,财政工作在做好各项基础管理工作的同时,必须强化以下几个方面:
1、围绕全镇经济转型发展,大力加强财政服务和财政保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不断壮大财力,努力促进我镇财政从吃饭型财政向综合型财政转变。
2、围绕全年财政各项收入任务,加强税费征管,采取有效措施,争取主动,切实提高征管水平,实现税费收入应收尽收。
3、挖掘非税收入,通过产权、经营权改革,配合做好城镇、景区和、土地开发,实现财政增收;继续搭建融资平台,多方筹措资金,为我镇经济转型发展服务。
4、捕捉信息,依托项目,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倾斜和资金补助,充实政府财力。
5、抓好财政资金运筹,保人员及机关运转经费、民生经费、教育经费、社会稳定经费,保必要的社会事业建设资金和经济转型发展保障资金;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十项规定以及相关条例精神,加强机关财务规范化管理,从严控制费用支出,注重控制的实际效果,大幅度压减三公经费。
6、加强财政基础管理,强化财政绩效管理,提高科学理财水平,全面推进财政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推进财政职能转变,着力构建综合型财政。
第三篇:区财政局2013年财政工作总结
XX年,是国家各项改革开放政策和财政改革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是我区经济建设从农业大区到新型工业区域转轨的一年,是第十个五年计划完成的最后一年,也是中国由积极的财政政策走向稳健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转型年。在这一年,我区财政系统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xx届五中全会精神,以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为契机,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经济发展思路和工作目标,牢固树立全面、协调、科学的发展观念,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狠抓增收节支,不断深化财政改革,努力加大对“三农”的投入,继续加强财政监管,强力推进依法理财。克难奋进、开拓创新,在我区全面免征农业税、遭受禽流感疫情等财税形势异常严峻的条件下,圆满地完成了财税任务,确保了干部教师工资按时发放,保证了党政机关的正常运转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协调发展。
一、XX年主要工作情况
XX年,局党委一班人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在全系统、各科室、每个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在各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和密切配合下,全区共实现财政收入****万元,占年初计划****的102%,比上年自然增长15.9%,可比增长28.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万元,占预算任务****万元的101.4%,自然增长13.6%,可比增幅达到35%,位居全市第一。XX年,我区在狠抓增收节支的基础上,全面强化收入征管,全区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了2亿元大关,实现了我区经济向良性运行环境的跨越。
(一)以强化目标管理为中心,大力组织收入入库。
在预算收入方面:按照区委、区政府确定的财政收入增长目标,同时考虑到今年免征农业税比去年减少收入****万元,我们采取得力措施确保财政收入的完成。一是数易其稿,精心编制了XX年财政收入预算,确定全区财政总收入为****万元,增长率13.6%;一般预算收入****万元,增长率12.1%。二是结合税源实际,在广泛调查和精确测算的基础上,统筹安排了国、地、财和乡镇的收入计划,并合理分解收入任务,得到了各单位的密切配合。三是为强化税收征管,严格关注收入入库动态,定期召开国、地、财三家联席会议,积极解决入库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四是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网络,确保了财政收入及时划转、均衡入库。
在非税收入方面:由于今年财政收入任务难度大,我们加大了非税收入的征管力度。一是通过与相关部门和单位讲政策、算细账,合理核定了收入任务。二是在局机关内部按照“单位归口、责任到人”的征收原则,实行定人、定期促收,督促各单位按“实”入库。三是对非税收入汇缴专户的缴库情况实行每日汇总,及时向局领导汇报,并通报各科室,保证了非税收入的及时足额入库。全年完成非税收入(包括排污费、土地收入和非转经等)****万元,占年初计划的105.8%。同时征收防汛费和解困资金152.7万元,确保了财政收入任务的完成。
在周转金和融通资金回收方面:我们克服一切困难,积极开展周转金清收和换据工作,分类排队,按照先主后次、先新后老等办法,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的手段,想方设法,最大限度的清收历年沉账,全年共收回周转金161.24万元。其中金融科收回112.90万元、企业科收回47.1万元、商贸1.2万元;转据30余家;收回农金会借款本息合计25.04万元,超额完成了任务,减少了国家损失。
(二)以提高保障能力为基础,着力优化支出结构。
我们从“保稳定、促发展”的大局出发,坚持集中财力保工资发放、保社会保障、保机构运转、保法律和政策性兑现。在增强预算支出透明度的基础上,随时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XX年,全区完成一般预算支出****万元,超过预算指标的1.43%,比上年增加了25.7%。
1、确保工资兑现和机构运转。一是通过预算专列、资金专户、直达个人、督办检查等措施,清理不属于工资统发人员100多人,理顺了财政供给关系,确保了干部和教师工资的及时足额发放。二是根据单位的不同性质和收支情况划分公用经费,确保重点、拉开档次、分类安排。同时,对支出大户的财务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充分发挥了财政职能。三是按照乡镇机构改革总体要求,搞好乡镇工资兑现的填报、核查及区对下转移支付的测算、分解工作,不断完善乡镇工资专户管理。全年共向乡镇调度各类资金5973万元,确保了乡镇基本工资的发放和基层政权的稳定。
2、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一是加大基金征管力度,稳步推进“五费合一”。全年共征收各项保险基金****万元,占任务****万元的130%,比上年实绩增长6%。二是巩固“两个确保”和再就业工程。对企业养老、下岗及再就业补助共投入420万元,保证资金发放到位。三是完善低保和优抚资金管理,确保政策落到实处。XX年4月,会同民政局对低保和优抚对象进行普查,清理出自然减员**人,暂停***人,保证***人的低保发放。同时,拨款37万元,启动了农村特困户的救济工作。今年,我们积极向上争取各类转移支付资金和专项资金4235万元,并进一步加强了社保资金的管理,确保了社保基金的及时足额发放。
3、积极创新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一是严把资金“出口关”,大力压缩非生产性支出,把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作为财政支出的重中之重。二是科学调度资金,在保运转的基础上,保证对“三农”、教育等重点支出。三是加强和规范基建专项资金、国债通乡公路建设资金、优质稻基地专项资金等专项资金的管理,增强资金科技含量。四是对大批量物资和部分商品的购置实施政府采购,并进行严格管理,提高成本效益。五是严格按财经制度,进一步控制了“人、车、会、话”等重点支出,使绝大多数单位未突破年初包干指标。
4、积极推进财政改革。
第四篇:区财政概要
管理区财政概要
序言
察北管理区是由原河北省农垦局管理的九大农牧场之一的察北牧场转制而来。察北牧场始建于一九四九年,当时属察哈尔省领导,场名为“察北机垦农场”。xiexiebang.com,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www.xiexiebang.com一九五二年五月与原华北人民政府下属的“省立种畜改良场”合并,定名“察北牧场”,由中央农业部直接领导。一九五六年改由国家农垦部领导,一九五九年本场由中央农业部下放河北省农垦局领导。同年将临近的七个高级社并入牧场,新建了四个国营分场,文革期间由省下放张家口地区管理,场名更改为“东方红牧场”一九七二年又将七个高级社所组建的四个国营分场转为集体所有制。组建沙沟人民公社和宇宙营人民公社(后改为乡),仍由察北牧场管辖。一九七四年又上收回省。由省农业厅领导。一九七五年牧场改名为“张北牧场”。一九八零年恢复原场名“河北省察北牧场”,一九九四年省政府机构改革,又划归省农垦局领导。二oo三年三月二日省委、省政府对省属农(牧)场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决定将察北牧场改建为张家口市察北管理区。并移交给所在地张家口市管理。同年八月份正式挂牌成立察北管理区,同时挂“张家口市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牌子。经市财政局批准,十月一日设立察北管理区财政局国库(属财政自立县)。察北管理区位于我市坝上地区的张北、沽源、康保三县交界处,地处内蒙古高原南端。辖区范围东西长45公里,南北长15公里,国道207线纵贯全区。全区土地总面积56万亩(374平方公里)其中:原耕地20万亩(2002年至2003年退耕还林11万亩),草场28.5万亩,林地面积3.5万面积,水淖村庄占地4万亩。全区下辖5个管理处、2个乡,18个工商企业和二级直属单位。总人口2.46万人。其中:常住人口1.94万人。
察北管理区致力于改革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不断扩大对外开放规模,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区域经济呈强劲发展态势。乳肉业发展成为全区的主导产业,乳肉产业化经营已经初俱规模,龙头企业加工能力不断扩大。奶牛、肉羊养殖基地快速发展,并辐射带动周边农村经济的发展。2003年改区后,辖区内实现gdp12636万元,工农业生产总值31811万元,财政收入419万元,财政支出1834万元,年人均纯收入2719元,职工人均工资收入7200元。财政供养人员636人。2004年辖区全社会实现gdp14688万元,工农业总产值20919万元,财政收入1045万元,财政支出2584万元,年人均纯收入3423元,职工人均工资收入9376元,财政供养人员636人。2005年全区生产总值实现17064万元,全区人均纯收入达到3958元,比上增长12.4。
第一节财政管理体制
2003年3月根据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政府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关于省属农(牧)场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开始运作组建察北管理区。2003年6月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张家口市察北、沽源牧场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批复》,成立察北管理区,建立区级财政体制,同年10月1日,经市局批准设立国库。并相应派驻国税、地税征管机构,执行全省统一的财政体制模式。区财政局履行预算、国库、票据管理,支付中心、专项资金管理、政府采购、信息中心等工作职能。并不断加强财政制度建设,逐步完善和制定了预算管理制度、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财政票据管理和行政事业单位经费实施办法。管理区财政性支出纳入本级预算。
第二节财源建设成就
我区财政局在区党工委和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各有关部门的大力关怀和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中央有关财政政策、方针。围绕深化和推动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这条主线,明确做大财政收入蛋糕这个目标。突出“抓规范,求突破”的主题,进一步规范财政预算执行和财政资金核算。按照市政府提出的“提速、进位、增效”的工作要求,和我区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及财政中心任务,紧紧抓住体制改革有利时机,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察北经济的快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抓财源方面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结合全市开展“百家工业企业振兴”活动,继续做大、做强乳肉产业化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出乳肉加工企业作为我区利民强区利税大户的作用,不断夯实工业化立区基础。2004年整合社会资本,区内乳、肉业龙头企业新增投资15190万元,进行了技改扩建,规模和效益同步增长。区内三家乳业龙头企业成长较快。草原乳业迁入新厂后,先后投资3000万元,新上5条液体奶生产线并按计划投产运营;圣元乳业投资1.2亿元日处理200多吨的进口高档配方粉生产线也进入设备安装期,预计2005年6月投入生产;察北乳业公司经技改新上干吃奶片生产线3条,日处理鲜奶能力达到50吨;目前三家
第五篇:区201X年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总结(精)
区201X年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201X年##区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紧紧围绕省委、政府及省财政厅会议精神,在市财政局及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部门单位积极配合,扎实工作,不断充实与完善公开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根据《关于对201X年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进行考核》(鄂财编办发【201X】14号)的通知,将我区201X年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1、领导高度重视,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全力打造阳光财政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我局为此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要求全局上下要提高到党风廉正建设的高度来抓好这项工作.要求信息中心同志要不辞辛苦日夜兼程,各科室积极配合,一定要力争按质按量按时完成省财政、市财政交予的任务。由于领导的高度重视,全区上下达成共识,齐心协力,政务公开阳光工程进展非常顺利,使人民能够及时了解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进一步提升。
2、工作制度化,出台了系列政策法规与配套措施
我区推行政务公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推进依法行政、规范政务行为、转变机关作风,提 高工作效率、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社会监督为重点,在机构设置上,根据政务公开工作的任务和要求,印发了《关于成立##区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的通知》等文件,加强领导,明确了职能和责任;在制度建设上,下发了《##区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暂行办法》、《##区信息管理员工作职责》、《##区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办公室工作职责》、《##区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查询点工作制度》、《##区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奖惩制度》、《##区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投诉回复制度》、《##区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责任追究》等文件,以文件形式推进政务公开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在人员配备上,财政与人事由各自局局长督办,副局长亲抓落实,各科室积极配合,信息中心同志全面负责政务公开工作,保证了政务公开信息录入的需要。通过各项措施与办法,实行办事公开,促进党风廉政建设,获得了人民群众一致好评。
3、加大宣传力度,真正做到透明、阳光执政
我局以多样话查询方式,在各个社区、居委会等地方举办了查询活动,并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广为宣传,目前我们网站已成为群众了解政策、了解政府的主要途径之一,点击率达到8300;我们通过电子邮件、在线解答、留言板等形式,实现与群众沟通;通过设立专线电话和向群众发放公开信、宣传单等方式接受群众直接咨询、建议、投诉及监督。截止目前,共答复群众网上咨询37条,回复答复率达100%,群众满意率90%以上,同时建立了8个免费查询点,设置电子屏幕、电子触摸屏等设施对外公开、免费查询。
4、建长效机制,力争公开工作再上新台阶
在政务公开实行之初,我区就组织了专班、建立和完善了财政与编制公开预审制度、及时公开制度、意见反馈制度等,扎实推进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将各项工作以文件形式制度化、长期化,让政务公开工作成为群众满意工程,继续把群众关心的“事权”、“财权”、“用人权”进行公开,一如既往真抓实干,让政府放心,让人民满意,使群众有更多的监督权、知情权,不仅还领导干部一个清白,而且还群众一个明白,减少误会,增进信任,力争公开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主要成效
(一)、政务信息公开及时,人民办事更加便捷
截止目前,我区已公布了政务信息共381条,其中201X年103条,分布如下:
1、政务公开新闻32条。
3、财政政务信息包括财政和编制部门的机构设置、内设机构、主要职责、办事程序、办事指南、服务承诺、政府采购、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等信息58条。
4、桌面浮动的关于政务公开、政府采购等相关财政工作的公告公示共13条。
(二)、资金公开及时全面,有效杜绝资金截留、挤占与挪用 根据《关于对201X年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进行考核》的通知,我区应公开财政专项资金33项。已全部公开,包括:城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资金、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资金、农村中小学免费教科书补寄宿生活费资金、农村义务教育免杂费资金、农村义务教育校舍维修补助资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补助资金、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受灾财力补助资金、农村危房改造及灾后重建资金、灾后农业生产种子种苗补助资金、农业生产救雪灾资金与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等资金,资金总额达3765.4万元,涉及到累计约88751户(人)。要求到人到户的资金我们严格按照住址详细的要求具体到了门牌号,拨付依据等也一应俱全,从而有效的扩大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杜绝了专项资金的截留、挤占与挪用等现象的发生。
(三)、部门预算上网接受群众监督,促使预算更加科学合理
我区围绕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确保人员工资和机构运转的目标,大力完善部门预算,同时做好部门预算的信息公开工作。今年,我区已按照上级指示对区10家部门预算单位的部门预算总表、人员经费预算表、个人和家庭补助预算等六张信息表进行了公布,金额达714万元,并对表格信息进行了严格的审核,确保了公布信息准确无误。通过部门预算网上公开,接受群众提问、建议与监督,从而促使我们更好的把握和充分认识当前国家经济总体形势,适应预算改革的要求,积极推进预算改革,理顺管理体制,实现预算编制与执行的科学、规范、高效,进一步提高对预算管理改革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政策研究,在提高预算编制水平上下功夫,更好的改进部门预算的编制,使部门预算朝着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发展。
(四)、落实编制管理实名制
一、机构情况
1、行政机构:全区共有行政机构37家。其中区机关党委系统7家,政府系统16家,人大政协及群团5家,镇街7家,单列2家。
2、事业机构:全区共有事业单位78家。按系统划分,其中区直属事业单位5家,部门所属事业单位27家,教育系统16 5 家,卫生系统5家,镇街25家。按经费渠道划分,其中全额拨款39家,差额拨款13家,自收自支26家。
二、编制情况:
1、行政编制:全区行政定编306人(含26号文件下拨16名行政编制,其中核销5名专项编制,5名老干编直接转为行政编制,新增法院4名、司法2名政法编制,行政编制在原含5名老干编制共296名的基础上净增10名,达到306名。),其中区机关132人,镇街98人,法院54人,司法22人。全区实有行政人员284人,其中区机关131人,镇街90人,法院47人,司法16人。(以上编制不含选调生、公安分局、检察院)
2、事业编制:全区事业定编1960人,实有人员1604人(不含区城维公司,根据市编办意见,该公司纳入事业单位登记,不纳入编制管理)。
3、事业单位按经费渠道划分人员编制分布为:
(1)、全区全额拨款人员定编共1583人,实有1348人。其中教育系统定编1390人,实有1192人(不含矿务局学校);卫生系统定编16人,实有14人;区机关定编82人,实有64人;镇街定编39人,实有36人;专项定编35人,实有27人;工勤定编21人,实有15人。(2)、全区差额拨款人员定编228人,实有163人。其中卫生系统定编197人,实有147人;区机关定编6人,实有3人;镇街定编25人,实有13人。
(3)、全区自收自支人员定编149人,实有93人。其中区机关定编106人,实有62人;镇街定编43人,实有31人。
4、事业单位按系统划分人员编制分布为:(1)、教育系统定编1390人,实有1192人;(2)、卫生系统定编213人;实有161人;(3)、机关直属定编194人,实有129人;(4)、镇街定编107人,实有80人;(5)、工勤人员定编21人,实有15人;
(6)、专项事业定编35人,实有27人。其中计生专项定编19人,实有13人;党校专项定编4人,实有4人;农税专项定编4人,实有3人;国土过渡专项定编5人,实有5人;物价检查专项定编2人,实有2人;610专项定编1人,实有0人。(专项事业编制只出不进,逐步消化)
三、财政供养情况:
根据黄编[XX]5号文件精神,我区截止XX年底财政供养控制目标为2168人(财政供养人员指全区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人员),截止201X年12月,我区财政供养人数为1795人,财政供养系数在上级下达的控制目标之内,而且呈下降趋势。
四、机构编制网上公开情况:
1、机构网上公开情况:全区行政机构37家,事业机构78家,共115家机构已在互联网上全部上网公开,公开率100%。
2、编制网上公开情况:全区行政在编人员284人,事业在编人员1604人,共1888人均在网上公开,公开率100%,另有20名未进编的选调生和36名退养人员也在网上公开。
(五)大力建设免费查询点,让党的政策深入人心
根据省、市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我们在区财政局国库集中收付中心、河口镇、西塞街道办事处、黄思湾街道办事处、临江街道办事处、八泉街道办事处、陈家湾街道办事处、澄月街道办事处等设立了8个主要免费查询点。为方便广大群众就近查询,我区在各个社区也进行了沟通,开通了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特别是在河口镇闸口村2组张银华农户家开展农户查询点,让群众可就近进行查询,形成“处处都是查询点、处处皆可查询”的良好局面,接受社会各界人士的查询与监督。查询点的具体地址、负责人、查询电话全部公示上网,查询点尽量 做到了方便群众出入。各查询点配备了一台专用微机,并用宽带网线上网,做到了五有:有查询指南、有桌椅和茶水、有文具用品、有监督电话、有意见簿(或意见箱)。采取了有效措,专门配备了一到两名人员,负责组织和帮助群众上网查询,并及时反馈财政与编制部门,有效答复群众提出的问题。另外,响应上级号召,我们广泛开展深入村组、街道移动查询工作,全年共进行了38次移动查询,在网络上有八次以上部分移动查询时的图片资料。
(六)政务公开查询纳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农民工培训技术课程内容,宣传介绍无处不在
联合编办,下发《关于把政务公开查询纳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农民工培训技术课程内容等的通知》(西财编发【201X】1号)。按照文件要求,区属各中小学都把政务公开查询纳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授课内容,让各学生掌握查询方法与技巧,能熟练进行相关政策法规查询;劳动局、就业局把政务公开查询纳入到城市再就业以及农民工培训技术课程内容;科技局、卫文体局积极发动农村中心文化户、科技中心户、文化科技屋(户)及其他有上网条件的农户(简称农户查询点)开展宣传查询建农户查询点。
三、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在政务公开工作中,我们也遇到了种种问题和困难,如人手不够、经费不足、及个别单位配合不得力、新旧软件与标准的更替等等,加之这项工作是财政部门关于财政工作的重大革新,史无前例,无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只能在摸索中不断尝试不断改进不断总结不断提高。
为了巩固成果,我区将继续积极向省、市各个兄弟城区借鉴好的做法与经验,不断探索新办法和新措施。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我局将具体从以下四方面着手进一步抓好政务公开工作:
1、精心组织,强化领导
继续把财政与政务公开工作放到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大局中认识和把握,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各成员将继续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和工作要求,确实达到“四度”,即认识上有高度,措施上有力度,行动上有速度,效果上有深度。
2、加大公开力度,真正做到透明办公
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公开如下内容:服务承诺、政策方针、法规、财政专项资金使用与发放情况(能到人到户的一定到人到户)、政府机关人员、编制情况等。同时,我区将准备借助这一平台,对“三难”(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三乱”(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以权谋私、执法不公、吃拿卡要、刁难群众、与民争利、侵害干部职工和人民利益的现 象进行曝光,正真做到以公开促改革、以公开促发展,确实带动财政服务质量、执法水平、办事效率和廉政状况的全面提升。
3、开展明查暗访,促进政务公开“回头看”
接受监督,做到“回头看”:一看该公开的是否已经公开、公开得是否及时、准确、全面;二看政策方针是否遵照执行、执行力度如何;三看服务承诺是否兑现、人民是否满意、政府是否放心。并成立明查暗访小组,全方位征求意见和建议。针对收集到的意见及时采取措施,把责任分解、落实到各党员干部,进行整改,并将整改的情况公开在网站上。
4、加大宣传力度,力争全民监督
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的目的是通过公开建阳光财政,充分发动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转变党员作风,赢得民心,确保财政部门党风、作风、效率建设一年一个台阶向前发展。为此,我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借助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广泛向市民宣传,特别是贴近基层加大宣传,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和满意率,让人民进一步了解财政、了解政府,知政策、懂法规,巩固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为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广泛取得人民的理解和支持、为全面建设和谐黄石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