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检察调研文章(精选5篇)

时间:2019-05-12 20:58: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写好检察调研文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写好检察调研文章》。

第一篇:如何写好检察调研文章

如何写好检察调研文章

宁津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梁志宝

为了改革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检察制度,探索检察工作发展的规律,推动检察工作超常发展、跨越前进,我们必须加大对检察工作的调研力度。为此,笔者就如何撰写有关检察工作的调研文章,从文章的选题、材料的搜集及文章的撰写几个方面谈些粗浅的体会。

一、调研文章的选题

选题即选定研究的课题。写调研文章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写什么”,二是“怎么写”。选题就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才能明确研究的目标和范围,才能明确调查的对象,搜集材料的范围以及写作的思路等。可以说,选题是论文成败的关键。哲学家培根有句话很能证明这个问题,他说:“如果目标本身没有摆对,就不可能把路跑对。”因此,如能选择一个好的调研课题,调研就成功了一半。那么,如何选题呢?笔者以为,在撰写检察工作调研文章过程中应把握以下四个原则。

(一)紧密联系当前检察工作的实际需要。检察工作的实际需要是选题的根本原则。撰写有关检察工作调研文章的目的在于对检察业务的规律进行理论上的探讨,并最终指导服务于检察实践。因此,我们必须弄清楚哪些是当前检察工作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高检院日前通过的检察改革意见,具体包括六项改革目标:改革检察业务工作机制,强化法律监督的职能和作用;改革检察机关的机构等组织体系,加强上级检察机关对下级检察机关的领导;改革检察官办案机制,全面建立主诉、主办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检察机关干部人事制度,调整人员结构,提高人员素质,实行检察官、书记员、司法警察、司法行政人员的分类管理,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改革检察机关内、外部监督制约机制,保证公正、廉洁和高效;改革检察机关经费管理机制,实行科技强检,为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检察职能提供物质保障。这就是我们当前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二)能解决实际问题。能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我们撰写调研文章的落脚点。我们撰写调研文章的目的在于能为检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例如:针对刑事证人不能到庭作证造成无法当庭质证,不利于案件事实查明的问题,有人撰写了《刑事证人不能到庭作证的原因和对策》 [1]一文,该文针对证人不能到庭作证提出的对策有:

1、界定证人的范围,确立证人资格审查制度;

2、赋予律师彻底的调查取证权,明确证人出庭作证是其法定义务;

3、切实保障证人权利。证人的权利应包括:人身和名誉不受侵犯权、合法财产不受侵害权、出庭费用补偿权、拒绝回答无关问题权、对证言的阅读校正权;

4、对证人无故拒绝作证行为予以制裁;

5、增强公民法制观念,克服证人出庭作证的心理障碍。

(三)力求创新。力求创新,这是选题的创造性原则。文贵有新意,即使是调研文章也不例外。要写出有新的见地的调研文章,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一是纠正通说,重提主张。所谓通说,是通行的看法,是已有的研究成果,是现时被广泛承认的看法。纠正通说的错误,拨正学术前进的航向,使从事本专业的人们得到正确的认识,是有创新价值的。这是调研文章的最高境界。如张穹检察长撰写的《关于研究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几个问题的理性思考》 [2]一文即是如此。二是对前说进行补充。任何学科都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起来的。前人因受其时空的影响,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局限性。因此,我们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前发展,使之不断完善,这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三是填补空白。根据检察理论和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一种全新的看法,从而将其变为实践。四是参与争鸣,发表己见。积极参加检察学术问题的争鸣,从争鸣中选题也能选出有创造性的课题。如《法学研究》2000年第2期发表的四川大学教授龙宗智《评“检警一体化”兼论我国的检警关系》 [3]一文,该文针对有人提出的“检警一体化”进行评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就属于此类。五是集众说之长。一个问题许多人在研究,就一家而言,不能将此问题研究得尽善尽美,也许只有一两点可取。我们可将诸家的可取点综合归纳,采众说之长,这也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四)兼顾自身条件。兼顾自身条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有兴趣。“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因为有兴趣,才会激发自身深入研究的激情,才会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二是要结合专业特长。专业特长是写好调研文章的基础。俗话说:隔行如隔山。选择的课题最好与自己的业务相接近,只有如此才能使自己的调研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课题才能顺利展开。

二、调研文章材料的搜集

确定好选题之后,下一步就是搜集与此选题相关的材料。搜集材料的步骤大致为定向、择式、整理。

(一)定向。定向就是确定好搜集资料的方向。当今社会资料浩繁,我们在搜集资料时必须时刻联系自己的研究课题,围绕课题搜集材料,有代表性的、典型的材料全部取来,并认真分析研究;一般的、次要的材料,可作简略浏览,知之即可。

(二)择式。这里所说的择式就是选择搜集材料的方式。一是查阅材料。我们可以通过图书馆、资料室等进行搜集,现在还可以通过因特网搜集。二是调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想得到最新的、最有价值的材料就必须进行社会调查。调查的方式有:开会调查、访问调查、问卷调查。总之,我们要深入检察改革和实践第一线,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实践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三是积累实践材料。要想写出真正高质量的调研文章必须在实践中发掘,通过实践获得感悟并随时做好记录以便将来写作时作为素材,只有这样我们写出的调研文章才有实践基础,才能有的放矢。

(三)整理。材料的整理就是对搜集来的材料进行分门别类、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不足的地方还要增补资料。分门别类的步骤是把内容相同、相关的资料组在一起,写出其中的小论点;然后把内容相同、相关的资料组集合在一起形成资料群,写出其中的分论点;最后把内容相同、相关的资料群组成大资料群。这样由小到中至大的分类组合就能提炼归纳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在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中要按真实、典型、新颖三项基本要求逐个审视手中的资料,对资料不全的还要补充搜集直至准备充分为止。

三、调研文章的撰写

材料搜集全面之后,就可动笔写作。写作的步骤一般为谋篇构思、执笔成文、修改完善。

(一)谋篇构思。调研文章写作之前必须先确立其论点也就是研究的结论。论点之于调研文章犹如灵魂之于人体一样重要,它决定着一篇调研文章质量的高低、价值的大小。在确立论点时,必须做到论点正确、新颖、集中。论点确立之后,接着就是编写写作提纲。提纲是调研文章的骨架,它起着安排材料、形成结构的作用,它是思路的具体化、系统化。写作提纲的项目有:标题、作者、绪论、本论、结论、注释。

标题。标题位于首页居中位臵,可设正副标题,文中还可设小标题。标题应概括、鲜明、简洁,要名符其“文”。

作者。作者署名于标题下方居中。作者的工作单位标在姓名之前。绪论。绪论位于论文的首段,其主要任务是提出问题。本论。本论是全文重要的部分,是全文的主体,需要用较多的层次段落表达。本论的形式格式有:

1、全文分段、浑然成篇;

2、用小标题显示层次;

3、用空行显示层次;

4、用“

一、一、1、”等序码标示层次段落的编排。其内在逻辑要紧扣论点、衔接自然、结构严谨、文思贯通。首先要写出本论的提纲。本论的提纲包括:本论大的层次(大项目),排列好顺序。在大的层次确定之后,再安排低一级的层次(下位论点),在每一个层次里,简要标明使用的材料。

结论。结论是全文的收束。既可以是总论点的归纳、中心论点的反复强调,也可以说明还有待研究的问题。

注释。注释是对引文出处交代说明。注释方式有三种:一是夹注,也称段中注或文中注。二是脚注,也称页下注。三是尾注,就是把注释臵于全文的末尾。

(二)执笔成文。通过构思谋篇后就要动手写作。写作的顺序一般按提纲从头写起即先写绪论接着写本论,最后写结论。这样写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写起来顺理成章、合乎自然、得心应手。绪论可以写如下内容:开宗明义,提出中心论点;阐释论题各概念定义;说明研究背景,从而衬托所论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说明研究的缘由,交代写作动机和写作目的;论证研究课题的价值和意义;摆出敌论,为驳论树“靶子”。绪论要言简义赅,切中要害。本论是文章的核心部分,应有重点地阐明作者的研究成果,特别是个人提出的新的、创造性的见解。调研文章本论的撰写大多采用论证的方法,故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论证方法。

1、例证法。例证法是运用客观事实、统计数字、实验结果、图表照片等作为论据证明论点的一种论证方法。

2、演绎法。演绎法是根据已知的一般原理,去分析个别事物,得出新观点,做出新结论的论证方法。

3、分析法。分析法是通过对问题所包含的事理进行分析,揭示其内在联系,使论点得到证明和深化的论证方法。

4、比较法。比较法是运用与论题同类、相近或相对的事物或观点作论据,通过比较说理,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三)修改完善。文章不厌百回改。为保证调研文章的质量,写完后必须对文章进行修改完善。那么如何进行修改完善呢?笔者认为有必要从文章的内容、结构、表达三方面进行修改。内容修改主要是改主题不明、中心零散、观点错误、逻辑混乱,使立论鲜明、突出、正确。结构修改主要是改思路不清、结构混乱、层次不明,使文章有条理、文气顺畅、合理紧凑。表达修改主要是改句子冗长、词序颠倒、搭配不当、成分不全,使文句通顺、长短适度。总之,修改文章是一门学问,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第二篇:怎样写好检察调研文章

怎样写好检察调研文章

张仁道

我其实是不喜欢写文章的,之所以在政研岗位,是领导觉得我还有这方面的潜质。96年我进院在起诉科工作,办案之余,就法律规定模糊的地方,实践中不具有可操作性,或者法律规定了,但实践中操作又不规范,对此究其原因,写点东西;出庭公诉控辩双方就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等方面的激烈交锋,促使我写点案例分析。加之那时候上级院对口科室对下面都有文章方面的要求,起诉科写文章的任务一般都安排给我了。97年刑法修改前,贪污贿赂犯罪是否取消死刑在理论界和实务界产生了很大的争议,张建伟同志让我以李光成检察长的名义写了题为《贪污贿赂犯罪不应该取消死刑》的文章,一边逐级上报,一边对外发表,最后贪污贿赂犯罪没有取消死刑,而且至今没有取消,或许全国人大采纳了我的观点吧。98年首批主诉检察官选拔,其中有演讲的要求,龚学武同志让我帮他写篇演讲稿,我写了一篇激情四射的文章---《无悔的选择》,学武在全市参赛选手中荣获第一,与学武独特的声音、宽广的音域、优美的动作是分不开的,我也为学武感到高兴,因为那背后也有我的心血,我的劳动成果通过他人得到了认可。那时候我院每两年搞一次“双向选择、竞争上岗”,有人找我帮忙写演讲稿,当然我都帮了。人怕出名猪怕壮,到后来有人写检查也让我帮忙,我写的检查感人,能把自己感动哭,检查一次性就过了。07年上级院要求必须成立政研室,领导就让我过来了,从此开始了“爬格子”之路。我现在把从事写调研文章的一点心得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在我任政研室主任期间,大家能够对调查研究工作的重要性有所认识,对调研文章的基本写法有所掌握,否则就是我的失职。

一、关于检察调研文章的概念和内涵

1、什么是检察调研文章:就是你提出一个观点,或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案,尔后运用你的思想和掌握的材料对其说理论证,使你的观点、思路、方案能够立得住,站得了的检察理论研究文章,又称检察论文。所以检察调研文章有三个要素:一是有观点;二是有论证;三是观点和论证立得住,有一定的原创性。

2、检察调研文章的属性:第一,要有学术性。要有学术观点和进行学术论证。第二,要有政治性。服务中国宪政制度,为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服务。第三,要有法治性。为了实现依法法治国目标,要法治而不是人治。第四,要有检察性。体现为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服务,有法律监督的属性。第五,要有适时性。要适应时势的发展,比如现在形势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个大局进行,理论研究也不能例外。第六,要有服务性。为检察业务工作服务,为领导决策服务,为检察事业发展服务。

3、检察调研文章的特性:写出的调研文章要有价值,就是:一要可读性,二要指导性,否则一文不值。所以要具备:(1)新颖性。要紧跟形势的发展,观点不陈旧,且有一定现实超前性,能让人耳目一新,给人启发。(2)实用性。即文章管用,正如邓小平所说,学马列,要管用,否则就是教条,能够对开展工作有指导作用和参考、借鉴作用。(3)适当性。文章的观点,不能太超前,不能脱离现实,在现实的条件下可以去实施。或者说未来几年可以实现得了,不要写二十几年以后才能变成现实的,要适当,不要过度。简而言之,就是跳起来可以摘到桃子,如果跳起来,还摘不到,那就是镜中花了。当然,更不能与当前的形势发展和党的精神、政策、法治建设相违背。(4)可操作性。就是不能虚无缥缈,缺乏操作性,按照文章的提出观点和措施去做,在现实的条件下可以去实施,对开展工作有帮助。

二、为什么要写检察调研文章

1、写调研文章可以培养你成为一个有思想、有文化的人

有思想,就是有主见、有观点,思维具备逻辑性和系统性。通过写作,可以促成成熟的主见、观点,严谨、严密的思维方式。一个人如果成天低头去干些具体的事,虽然办了不少案件,尤其是在基层院,案情简单,看完案卷,批捕出去,开庭时到法庭上坐一下,虽然是忙忙碌碌,但一段时间后,你就会觉得干工作很枯燥无味,人活得很机械。因此,我们在埋头办好案子的同时,不妨抬起头来寻思和想想自己的工作,一边办案,一边静下心来,结合办案仔细思考一些问题,总结一些经验和感受,把头绪再理顺一下,把经验再总结一下,把感性的上升到理性,在理论上把能力和水平再提高一下,实现在观念上的提升,理论上的超前,行动上的超越,形成具有独到见解的观点、思想,养成娴熟的工作作风,既儒雅又干练。这样,在思想上你就可以做一个自主的人了,工作得很轻松,生活得很自信,与人交流说话也会更有条理、有思想、有水平。我的想法是,要以办案的敏税洞察证据能力去搞研究,以写文章严密、严谨的逻辑思维方式去办案,取得办案与写文章的双丰收,使自己成为既会办案和又会写文章的双面能手。

2、写调研文章可以让你出名

古代就有文可通天之说,意思就是文章写好了,让皇帝看到了,你就出大名了,成为御用文豪了,做大官了,历史上这样名人太多了,唐宋八大家当中的文豪王安石就当上了宰相,文人出名而成为政治家的可谓非常之多。

我们的最高检察长曹建明,31岁就发表了《论我国允许外商租用土地和经营房地产的政策和法律调整》的文章,这一思想冲破了法学领域禁区,当时有人说他是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要在中国重建租界,在学界和政界产生震动并引起轩然大波。经过争论和反复论证,最终他的观点得到了普遍认同,中央和国务院肯定了他的研究成果。先是被各级政府采纳运用,给国家建设增加了巨额财政收入,极大的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最后引发了我国宪法的修改:将“不得买卖、出租非法转让土地” 改为 “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规定转让”。

39岁时的1994年12月9日,他走进了中南海,为中共中央政治局作法律知识讲座。这是在国家加入关贸总协定的关键时期。为中央领导讲授《国际商贸法律制度及关贸总协定》,这堂课讲了一个半小时,江泽民紧握他的手:谢谢你,谢谢老师!四年之后在他43岁时,1998年5月12日,他再一次来到中南海怀仁堂,讲授《金融安全与法律建设》,这是在亚洲金融危机引发经济社会动荡时期,各国都很关注,如何运用各种手段特别是法律的手段维护金融安全,成为国家领导人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朱镕基本身就是金融方面的专家,为了备课,他查阅了4、5百篇资料和调研文章,阅读了50多本金融专著,多次到金融系统调研,短短一个月他瘦了10多斤。讲完后,朱镕基称赞课讲得好,既全面、准确又实实在在,当场指示《人民日报》发表这篇讲稿。这样,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出大名了,加上他的素养,从一个法学家成为了我们的最高检察长。不少干警因为会写文章,被市院从县区院调上来,被省院从市院、县区院调上来,而且因为会写文章上调的比会办案的人要多得多,他们此后都得到了领导的重用和提拔。所以,你写了一篇调研文章,被发表了,同志们看到了,领导看到了,就会说这小伙子不错呀,很会写呀,是个秀才,以后有什么好事、什么重要的事就自然想到了你。况且,你写了文章,发表了,不仅仅是你个人出了名,而且是你帮单位出了名,外界通过你的文章,知道你所在的单位有很会写文章的秀才,可以证实你的单位是个响当当的学习型检察院。这样,你自己出了名,也提高了单位的知名度,给单位领导也涨了脸,带来了好的名声。

3、写调研文章是你成长进步的一条重要途径

纵观我们很多的领导干部,他们都是写出来的。在他成为领导之前都是能写、会说、有思想的人。中国共产党的政权为什么能长盛不衰,很大原因就是我们有精英选拔机制,就是把各级能写、会说、有思想的政治家和文人选拔上来了,他们中很多的人都是大秀才,文笔很好,很会写文章,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讲话、作报告出口成章、条例清晰、层次分明,整理出来就是一篇很好的讲话稿。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写文章搞研究是你成长进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是一项打基础的重要工作。只办案、不写文章行吗?当然行,大家都办案,但你要突出很难,除非你办几个在辖区有震动、有影响的大要案,但这一年又有几个呢?即使有,领导也不一定让你参加专案组,现在办大案都是大兵团作战,更不可能让你一人独办,你要突出就很难,你要体现你个人才华的机会很少。写文章却是你个人的事情,在你还不是领导眼中的人才时,除了办案,如果通过写文章,来证明自己是人才就快多了。选择这种发展方式没人能阻挡你,你想进步,就有写文章的冲动和需要,你不想进步,自然就没有这方面的动力。但你要写好文章,必须要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

很多基层检察院领导说缺人才,其实他们心中缺的就是会写文章、帮院里出名的人才,而不是会办案的人才。你写了很多好文章,得到了发表和领导、同志们的肯定。领导关心了,偏爱了你,提拔了你,你的同事无话可说,谁叫他不写呢?而且,领导要帮你说话也有依据,他是个笔杆子!这总比别人说你是某某领导特别关照的,和某某领导关系好要强得多,有面子得多,并且你自己以后当上了领导也有自信心,是凭自己的本事得来的。

以上三点,是从纯粹的个人主义来谈这个问题的。当然,个人的发展也是紧紧同事业的发展相联的。个人有了好的发展,最终还是会推动检察事业的发展。上述这些供大家参考借鉴,不一定对。

4、写调研文章是我们检察事业发展的需要

检察事业正处在完善和丰富的发展阶段,伴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们的检察制度一直都在不断探索和研究之中。在检察机关恢复重建30年之际,中央确定了检察机关的性质定位,巩固和维护了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宪法定位。学界和实务界不再争论检察机关的性质和定位了。但这是我们争取得来的结果,尤其是检察理论研究成果的捍卫才得来了的。大家知道,这很不容易啊。

现在我们的检察理论研究方向,是要建立中国的检察学体系。做为一个检察人,当然责无旁贷,要为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而研究,写文章。高检院在绩效考评中着重提出,要努力到检察系统以外的刊物去发表检察学术调研文章,其目的是扩大检察理论的影响力,为构建检察学而打基础。我们写文章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份,在哪个山头唱那个歌,要为检察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服务,而不能写削弱检察权的文章。否则,你就要成为另类了。

三、调研的基本方法

1、厚积薄发。要写好调研文章,绝不是一天两天能一蹴而就的,必须有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有些人面对一个调研题目苦思冥想,就是不知道写啥,原因是“肚里无货”,没有思想、没有观点,只有直观的感受,缺乏理性的认识,头脑中混沌一片,自然不知道写什么。要事事关心,积累各方面的知识,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全面学习法学基础理论,与检察业务紧密相关的法理知识深入掌握,共性方面的、基础性的法学理论也要学习。既要掌握当今的,也在了解古代的,既要掌握中国的,还有适当涉足国外尤其是西方的法学理论。(2)要掌握一定的法学思想,尤其是法哲学知识,这是实务问题上升到理论高度的重要桥梁和必经台阶。法哲学是对基础问题深入思考后的结论,于调研极有益。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译名著系列中,许多论著很值一读,如贝卡利亚的《论犯罪与刑罚》,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等。(3)要学习一些逻辑学、社会学、系统论、信息论等一些科学知识。(4)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调研人员必须学习国家的大政方针,学习党的一些重要文件,清楚基本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要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强烈的政治意识。实践中我们一些干警写调研,法条很熟,再难的案子也知道怎么办,但调研文章就是写不出来个一二三来,不知道说什么话写什么东西。原因是自己知识面太窄、知识结构太单,无法做到高境界的融会贯通、旁征博引,甚至把一个简单的道理讲清楚也显得捉襟见肘、困难重重。积淀一个全面的、厚实的文化底子,并不是每篇文章都能必然地用上,这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如农人种田,只有肥沃的土地上才能长出好收成,贫瘠、板结的干土梁,无法结出累累硕果。教育上有一句行话:“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首先要有一桶水。”此例亦可适用于调研工作:“要写出1000字的好稿子,至少要有一万字、十万字、甚至百万字的知识积淀。”此之谓厚积而薄发也。

2、调查研究。检察机关从事的理论研究准确地讲应该是检察应用研究,反映检察情况,分析检察工作,解决检察问题。故我们的调研,必须真实地、实事求是地就检察实务工作开展研讨。怎样进行实务研究呢?必须牢牢地扎根于现实基础之上,用事实来说话。完成一个调研课题,不要坐在办公室凭空想象,这种想当然的调研方法,内容空洞,认识、分析很难有深度,工作对策也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时即使能自圆其说,但说服力是不会很强的。写任何一篇成功的调研文章,必须进行认真的实践准备,就课题中涉及的相关问题,深入到工作一线,了解具体、真实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议论。如检察机关自侦案件的质量问题,到底高与不高不能坐在办公室凭空想象,实事求是地到办案部门去调查了解一番,调查一下近几年来本院共立了多少这样的案件,撤了几件,捕了几件,诉了几件,判了几件,有罪判决几件,无罪几件,实刑几件,缓刑几件,实刑中三年以上几件,三年以下几件等,只有全面掌握了真实情况,才能有感而发,写出来的东西才有针对性和说服力。

一是采访式调研。调研人员如果情况不清楚,就主动地到业务部门去,找办案干警座谈、询问,了解情况,记者通过采访才能写出好稿子,采访得越深、越细,稿件质量才可能越高。写调研文章虽不一定背个话筒,但如果涉及到具体情况或具体情况不清时,就有必要躬身采访一回,把具体情况必须摸清楚。

二是用数字写调研。在所有的论证方式里面,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因为其他的评述,语言再雄辩也是认识性的、主观性的,读者可接受也可拒绝,而只有数字是最客观的,确凿无疑的数字一摆,本身就能说明问题。经常见到一些质量较高的调研文章,列举出了许多确凿无疑的数字,言之凿凿,非常有说服力。有些好的文章从头到尾用一组组确凿的数字来论证,如北大教授、著名国情咨讯专家胡鞍钢的文章,数字感就非常强。反观我们的调研文章,数字论证做得很不够,文章从头到尾讲了一大串空头道理,但就是缺乏一些真实的具体的数字情况。本来可以用数字说明的,经常用一些“有些”、“部分”、“少数”、“近半数”、“大约”等模糊语言代过,看不到具体情况。这种现象,一种原因是工作懒惰,不愿下功夫去了解掌握具体的数字情况,写到相关情况就是用一些模糊的词语一笔代过;另一种情况是缺乏这一方面的意识,没有“数字感”,这种有力的论证武器有意无意地放弃或忘掉了。希望大家在检察调研的写作方面,增强数字意识,用数字来写调研。当然,用数字的目的是为了证明观点,数字要为观点服务,要变为论据,不能简单地堆砌在那里。

3、联合搞调研。调研不能单兵作战,更不能孤军奋战。尤其是写一篇成功的调研文章,必须借助集体的力量,运用集体的智慧来完成。毕竟,一个人的认识总是有局限性的,即使在专职调研岗位上工作,视野也总是有限的,要突破这些局限,使调研工作从这些狭隘的思路和视角中走出来,必须整合力量,进行各种形式的联合,发挥检察机关不同岗位、不同人群的资源优势,不断提升调研的整体效能。

一是与业务部门联合搞调研。就某一调研课题,调研人员与相关业务部门相互联系、沟通,业务部门就相关问题的工作情况提供真实的信息资料,包括工作情况、存在的问题,希望采取的对策等,发挥其在实践方面的优势。调研人员则充分发挥自己在理论方面的优势,着力进行理论上的纵深分析和全面拓展,两种优势互相结合、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有助于理论和实践充分地结合。提高调研文章的针对性和说服力。这种联合可以共同署名,也可以课题组名义刊发,版权共享,皆大欢喜,而乐而不为。

二是调研人员之间相互联合。人的认识总是有差异性的,对同一问题总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即使同一层面的调研人员,对某一课题也总会从不同的视角去洞察、分析、认识,得出不同的结论。故调研人员应该改变各自为战、封闭割裂的工作状态,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以进行智慧的共享。就同一调研课题,同一个院、或不同院的数名调研骨干联合起来,共同进行研究和文稿撰写,通过联合,发挥众人所长,避免重复研究,调研人员互相之间也是个学习、提高的过程,受益极多。开展这种调研,课题制是个非常有用的方法。就某一重要的问题,抽选数名调研人员组成课题组,由一人任组长,统筹规划,各成员分别负责一个问题或一个研究侧面,最后形成一份全面、有深度的调研文章。近年来,高检院不断注重检察理论研究的课题化,每年给各地分配调研课题,省院也给各地市分配有调研课题,课题化研究是检察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也是调研工作出成果的有益途径。

4、调研→转化→再调研。调研的目的是什么?不管直接目的有多少,其根本目的总是要为检察业务服务的。这种服务,必须要以调研成果的转化来体现。也即调研中提出的思路、对策实践工作要积极借鉴、运用,调研中分析到的问题和不足,实践中力争不再重犯,使调研真正为办案工作起到指导、服务作用。实践中,我们的调研是一种怎样的状况呢?不少同志的调研停泊在自己写、自己读、自己收藏的“自闭”层次。即自己关在房间写,读者是自己,最后即使发表了,也是剪辑下来自己收藏,对业务工作几乎起不到什么指导作用。这种工作模式,影响了调研人员的工作热情,也不利于质量的提高。调研要充分发挥对业务工作的指导作用,必须形成动态的、螺旋上升的工作态势,就调研工作来讲,应该形成一个动态发展的工作过程,即:调研→转化→再调研。这种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调研,积极地分析、研究工作问题,撰写调研材料;二是转化,一项调研成果(具体讲就是一篇调研文章)出来后,积极地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促其转化;三是再调研,经过转化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不足或漏洞,在此基础上再完善、再补充,写出更深入、针对性更强的调研文章。这三个过程,不是横向、平面的重复,而是纵向、深入地提高,真正体现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哲学观点,是一种科学的调研方法。倡导“调研→转化→再调研”的调研方法,是因为调研只有考虑到转化问题,才能提高其针对性,发挥其本身的价值,因为有用才受人关注。只有在转化中再调研,才能发现深层次的问题,才能提出更科学更实用的真知灼见,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有深度,才会受到实践的欢迎,如果每一个论题都按这样的过程做,都能下这样的功夫,一定能写出有质量、有份量的调研文章。

5、大众化调研。实践中,许多干警喜欢办案也会办案,但就是怕动笔,怕写文章。即使写些东西,通讯宣传类的写得多,而调研类的写得很少,调研工作常常推给政研室人员当作任务来完成。改变这种倾向,调研工作必须走大众化的路子。所谓大众化调研,就是调研要成为各部门共同完成、广大干警广泛参与的共性职能工作,而不是一两个文字综合人员的固定差事。要实现调研的大众化,必须改变调研工作曲高和寡的窘况,不能让人觉得是阳春白雪,因畏难而不敢参与。目前对绝大多数的检察干警来说,从事调研文章写作的思想认识、逻辑思维、语言文字等基本能力是过关的,缺的只是工作的热情和勇气。走大众化调研的路子,一是院里在工作部署上,将这项工作作为一项共性职能,成为每个部门都应承担的责任。二是要组织动员越来越多的干警参与这项工作,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点旺人气。三是每一个干警克服畏难情绪,大胆地尝试、参与这项工作。每个人都能写好调研,首先要敢写,爱拼才会赢,只有写出数量,才能提高质量。

6、广泛涉猎资料。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和主要趋势。理论调研作为前瞻性的工作,必须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优势,适应信息社会的各种特征,通过信息的广泛运用提升调研工作质量。

(1)广泛运用资料。理论工作具有鲜明的前瞻性和独到性,必须站得高、看得远。为此,要求作者必须广泛地涉猎资料,只有广泛地占有资料,思考才能有深度。基层调研有很多局限性,我们接触的案件就那么几类,遇到的问题比较有限,因而如果单纯凭经验或工作实践搞调研,我们的视角将是比较狭窄的,和高层的、专业性的理论研究人员相比,我们只是井底之蛙。所以,我们必须非常广泛地涉猎各方面资料,读名家大家的新作,掌握理论发展的前沿动态,通过资料的补充,来弥补实践性的狭隘和理论上的先天不足。这一点和我们倡导的实务性研究不矛盾,只有广泛吸纳理论观点提高理论素养,研究实践问题才能得心应手,也才能写出深度文章,论文才具有科学性、可行性。(2)科学运用资料。对资料既要有使用的意识,也要有合理的方法。实践中,不少同志撰写调研文章下了很大功夫,查阅了很多的有关资料,但是写出来的调研文章并不成功,原因是在两个方面出现了偏差。

一是忽略了原创性。不管论述的是什么问题,一定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想,要有个性特征,而不是别人的观点整理或重复。实践中,经常发现一些调研稿件查阅了很多资料,只是把理论界对某一问题的相关论述摘抄整理到一块,既没有分析比较,也没有更深层次的拓进,变成别人观点的简单罗列,看不到属于自己的东西。

二是不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理论成果都凝聚着他人的心血,我们在坦然使用的时候,一定要给予足够的尊重。现在各学术刊物要求越来越严,要求引用别人的观点一定要注明原创者和出处,一些学术性很强的刊物编稿时,看到论文引用别人观点但不注明出处,就视为形式不规范直接不进入编辑的视野。实践中,基层干警报送的论文大多不引用专业资料,有些即使引用也不规范,用一些笼统的话如“有专家认为……”、“有人提出……”、“有观点认为……”等,这种情况下应尽可能地讲清楚,是谁的观点,在哪篇文章或哪本著作中,哪个版本,哪个出版社,哪一页等,不管用夹注、脚注还是尾注,一定列举清楚。这样做,既体现了对别人的尊重,也使得内容很严谨,增强了文章的证明力。

7、反复修改。理论性很强的调研文章,必须不断思考、不断修改,要字斟句酌,反复锤炼,这既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也体现了一种严谨、细致的文风。修改,既注重大的思想、观点以及论证过程的修改,使思想、观点严谨、科学,不容差错;同时,要注重字句的修改,再好的观点,字句上不注重修饰、表达,也可能使你的论证大打折扣。编辑最反感错别字,不只是增加了编辑的工作量,关键是反映了作者草率、应付的工作态度。有不少文章观点本来不错,但是因为错别字太多,编辑只好舍弃。

修改的方法可以灵活一些,一是请人修改。“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自己写得再精彩的文章,也必有疏漏,自己看不出来,因为思维已经形成定势,看得越多定势越强,很难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这时候,不妨请别人来看,不必羞怯和遮掩,不管是比你水平高的还是稍逊一些的,相信都能给你提出有益的意见或建议。如果领导有空,不妨请领导来把把关,不要想着领导们日理万机不一定有精力研究文章的写作技巧,任何情况下,领导总有他的超人之处,总是站得比我们高,领导的修改或指点,也会使我们的文章增色不少。二是“冷处理”。一篇文章,如果集中思考的时间太长,也会形成思维定势,每看一遍都将顺着过去的思路走下去,很难发现新的问题。这时候,就不要集中重复,而应采取“冷处理”办法,先放下做些其他的事,把思想转移开这个问题,想想其他的事,过两三天后,再重新回到这个问题上来。这时重新阅读、思考,便会有新的认识。三是对比修改。实践中有些同志费尽心思写稿,梦寐以求发稿,一旦稿子被刊用,就陶醉在个人的名字中,认为万事大吉,什么也不再去想了。这种认识,不但偏离了调研的根本宗旨,也放弃了非常有益的学习机会。任何刊物,编辑的水平总会比作者高,尤其是层次越高,编辑水平就会越高。基于这种因素,强烈建议各位作者,稿件一旦刊登后,一定不能束之高搁,认为万事吉祥。非常必要的做法是把自己的原稿找出来,与刊登稿逐字逐句逐标点地对比,看一看编辑都改了哪些地方,是怎样改的。如果你细细地对比一下,一定会叹服编辑就是改得高明,这种修改,每个句子,每个字词,甚至每个标点符号都有其高明之处,对它们的对比和思考,将会给你带来极为有益的营养。

四、写好检察调研文章要做到“六个把握”和“六个注重”

(一)把握选题,注重标题的正确与新颖

1、调研文章选题要有价值。要使研究具有指导作用。没有价值的选题,研究了也是白干,是无用功。杂志编辑看一眼就会丢之一边。高检院、省市院每年都下达一些选题,这就是研究的方向,按照这个方向研究就会有价值。如果主题不正确、不新颖、不实用,研究就没有价值,写出的文章就失败了,或者还未开笔,就注定失败。当今形势发展非常快,要紧跟时势,不要落后。

2、调研文章主题要先行。调研文章的主题,是一篇文章的核心和灵魂。主题定下来,文章的基本格局就确定了下来。因此,确定主题是十分重要的。文学作品可以有多个主题,但是在法学调研文章中,却必须坚持主题先行,检察理论研究文章没有一个好的、正确的主题,就不是一篇好的文章。或者说你的研究就没有意义。所以,要先确定主题,再开始起笔写调研文章。

3、调研文章标题要简明扼要。调研文章的标题是一篇调研文章灵魂和思想的结晶。题目要简明扼要,要能让读者看出你思考问题的核心所在。因此:一是不要用漫无边际的标题。在文章的标题上,经常出现什么若干问题研究之类的,这类题目不能让读者看到你到底在研究什么,文章也没有一个中心命题和思想,所以,在撰写调研文章的时候,最好不要用这类漫无边际的标题。二是不要用很时髦、很花哨的题目。在题目的表达上,还存在一个语言风格的问题,有的人喜欢用那种很时髦、很花哨的题目,而有的则喜欢那种比较朴实的题目,我认为应当是朴实的题目,不能用诗一样的题目。三是不要选自己不熟悉的题目。确定调研文章题目,题目可以是宏观的、综合的,也可以是微观的,具体的。可以是侦监的,也可以是公诉的,就看你所从事的业务和掌握的资料,总之要从自己所熟悉的检察业务和掌握的材料优势来决定。

4、调研文章标题要直白。不能隐讳。文学作品的主题讲究隐蔽,且越深越好,让读者产生不同的感受,或者说从不同的角度、视角得出不同的看法和认识,这是文学作品最好的处理方法。但是写调研文章,不能这样,让读者去猜,弄不明白,或产生歧义,而要让读者一看就知道,一看就懂。必须要做到这一点,这是没有商量余地的。有些调研文章作者,采用一些隐晦的文字,或者一些华丽的词语作标题,这是不正确的。

5、调研文章标题中心要一以贯之。就是文章从一开始到结尾都要贯彻一个主题,不可改变或跑题,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这篇文章就没有中心,没有主心骨,没有一个基本观点了,文章肯定要枪毙了。

6、调研文章标题用词要准确、精确。题目不能有语法错误,词语不通,或让人产生歧义,有的文章题目很长,这样不好。一定要用词精炼,不要超过15个字。题目不要漫无边际,搞得很花哨。副标题可以用,但要知道副标题作用是限定研究范围或者让读者明白文章的切入点。因此,不要滥用和误用。

7、调研文章中心主题寓意要能用一句话说得出来。文章写完成之后,其中心主题寓意要能够被归纳起来,能够用一句话说得清楚。理论工作者就是要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展现深刻的理论内涵;实务工作者就是要把复杂的事情弄简单,化解为简单的操作。体现在案件上,就是把复杂的案件归结为一句话:定罪和量刑,使之与法律适用相当。我们做检察调研文章,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目的是丰富其理论内涵,把道理讲清楚。但这不等于把文章的主题搞复杂,让人看不懂,理解不了。否则就错了。主题一定要简明,理论一定要深厚。写文章要做到长要长得恰如其份,短要短得精悍练达。

(二)把握方向,注重研究的开阔与深入

搞理论研究,如果没有新的观点、思路和方案,人云亦云,那就不能说是好文章。而要做到提出解决问题方向,就要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打开思路,深入研究。

1、要从资料入手。广泛收集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看看就该课题,别人已经进行了哪些方面的研究,哪些观点已经被提出并得到充分论证,哪些观点还有争议或缺陷;哪些问题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哪些问题还没有涉猎。要根据这些状况,确定自己的研究重点,以免低层次地重复别人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

2、要从实际问题入手。对检察工作中的相关实践情况进行调查统计,从中发现工作中存在的并且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广泛收集相关案例,从已经发生的案件中寻找带有普遍性、规律性或前瞻性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确定自己研究的重点和突破。我们工作在检察实践的第一线,每天都在从事各项检察业务工作,直接办理和接触各种鲜活的案例,了解检察实践的具体情况,这就是我们开展检察理论研究的优势。

我们写文章,搞研究,就要注重这第一手资料的收集和运用,不要像校院一些学者拼命地通过想像去讲一些大道理,别人是没有接触实际的办法,我们却没有去理会我们正在贴近的实际。所以,不要放弃自己的实践优势,去空泛地讲一些大道理。这一点,尤其是新进人员要注意,尽快进行角色转换,要结合检察工作实际写文章,不要脱离实际去拼凑一些文章。

3、要从实证调查分析入手。我们要大量地进行实证的调查分析,在实践中围绕问题、案例,讲道理;围绕道理,阐述问题、案例,透过现实引申出深刻的道理,通过扎实有效的实证分析得出我们有理、有据的观点、思路和方案,使其更具直观性、真实性和针对性,只要有可能,我们都要有一些客观真实的实际例子,来强化文字观点、思路、方案的真实可靠性和实在的针对性。

(三)把握结构,注重层次的协调与匀称

1、调研文章的整体布局应当四平八稳。一篇好的文章绝对不是头重脚轻,或头轻脚重,而是应该是保持协调与匀称。每一个问题的研究最好能够相互衔接,层层递进,层次分明,逻辑严谨。每个问题的论述篇幅最好能大体相当,让读者看出你的文章的思路是清晰的,而不是显得凌乱和一头雾水。因此,在一篇文章里,虽然有一个好的题目,也有一个好的观点,语言表达也很流畅,但如果在文章整体布局结构上不协调、不匀称,仍然不能说是一篇好的调研文章。

2、写调研文章要分题,分成几级小标题。在总标题下,一篇大的文章要分成不同级别的小标题,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四级标题……。一般情况,分为三级标题就行了,分四级题的也很多见。不同的题级,要用不同的题号。一级标题用“一、二、三……”,二级标题用“(一)、(二)、(三)……”,三级标题用“1、2、3……”,四级标题用“(1)、(2)、(3)……”。这样,文章就眉清目秀,井井有条。有些人写作的时候,不作这样的区分,写出来的文章层次混乱,不好理解。这应当改进。要结合实际,该怎样分,就怎样分。但是,既然要分题,就要遵守分题的规则。当然,分成几级题目也是可以变通的,例如不用1.2.3.……,改用一是、二是、三是,第一、第二、第三,其

一、其

二、其三,都是可以的,但是,无论用什么,都要层次清楚,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连自己都不知道要说明和阐明的问题是什么。

3、调研文章各级标题的用语要准确。要记住,每级标题的题目都是这个层次、这个段落的中心意思,用词用语一定要精确。这样就要求,一要作出高度的概括,体现出这个层次、这个段落的真实意思;二要用词用语要准确,不要在标题上出错,否则就是好女脸上一个疤了。

关于结构,我在此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一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的通常论述方法。或者说是:“概念、特征、沿革、意义、比较、借鉴、操作、运用”。在很多文章中,都是用的这些结构,尤其是工作研究性的文章用的三段论式的多。例如,检警一体化,这个制度是从外国介绍过来的,就要在介绍沿革中多着笔墨,详细说明这一制度的来龙去脉,以及借鉴这种制度的好处。再写如何结合我国实情引入这项制度,提出可供我国操作适用的具体办法,构建合符我国的检警一体制度。

二是总论分论方法。如果写一个制度的内容很多,又要介绍总的制度,又要介绍具体的制度内容,这时候,用总论分论的方法写,眉目清楚,一看就明白,写出来的效果就比较好。

三是判例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的文章结构,比较灵活,总是先从判例和司法解释入手,进行分析,阐释法理,说明实践中的具体做法和处理办法。如《实践视野下加强与完善检察权初探》一文,通过所办的一系列案件来阐释完善检察权的立案监督、引导侦查、量刑建议、诉讼监督和刑罚的执行监督权。文章结合实际,针对性强,有实践和理论价值,可读性强,易理解,读者喜欢。

四是综述方法。对一个问题进行综述。这种方法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对某种会议的讨论进行综述,对一年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都是这种结构方法的运用。第二种是对具体的理论问题进行综述,同时加以评价,例如在某个理论问题上,归纳出几点,对各家学说进行分析,讨论,最后做出评价。这种结构方法可以按照问题来确定结构,较为灵活。

五是平铺直叙方法。在一篇文章中,要说几个问题,就一一点出来;列一个题,就说明一个问题;再列一个题,再加以说明这个问题。这种方法极为简单,很好用。如《论检察工作中的“十大关系”》时,就是用的这种结构,十个关系问题平平道来,一一列举,详尽阐述。

第三篇:写好检察调研文章的几点看法

浅议如何捕捉检察调研课题 带岭区人民检察院 柯迪

检察调研的成功撰写除了要刻苦学习、认真钻研、勤奋努力外,还应该善于捕捉调研课题、选好调研课题也是相当重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立足检察实践,收集提炼素材

检察实践是检察调研工作的“源头活水”,离开检察实践,调研工作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一方面调研的题材来源于对实践工作的总结分析,另一方面通过理论研究,用研究得出的结论,指导检察实践,使两者互相促进,相互提高。因此,调研工作不能离开检察实践为调研而调研,而要立足检察实践搞调研,抓好调研促检察实践,所以我们要立足于检察工作实践而写调研文章。检察工作是检察理论实践的落脚点,检察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往往是有研究价值的实际问题,下力气探讨并建议建立健全各类机制,防缺堵漏,无疑对加强检察工作,服务经济建设,推进社会协调发展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文章的中稿率自然会高。

二、综合报刊、文件材料,摘取题材

作为一名基层检察院的干警,搞好调研工作,固然应当立足检察实践,但基层检察工作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疑难案件毕竟是有限的。因此,要搞好调研工作,多出成果,就必须克服这一局限,拓宽“调研源”。我觉得一条很好的途径,就是多看书多看报,多看领导讲话等文件材料,多掌握报刊、材料信息,拓宽选题范围。要时时处处做有心人,随时随地细致入微地观察周围的新鲜事,通过读报、看文件材料,摘取题材,然后运用法学理论,联系实际,对摘取题材进行深入的法理分析,写出有针对性、实用性和指导性的调研文章。而且我感到多阅读报刊、文件材料,至少有以下三点好处:

一是有益于拓宽视野,开拓思路,扩大知识面。当前是信息时代、信息社会、信息传递非常快,刚萌芽的新事物很快就在报刊杂志上报道出来,领导讲话材料和文件中也常常会有新观点,这些新事物、新观点往往就是很好的调研素材,只要留心抓住这些素材,就能写出有研讨、指导价值的调研文章。所以要特别强调“有心”。

二是研究报刊动态,有益于提高投稿的“命中率”。在实践中,我发现同一篇稿件,投给国家级的甲报,很快就能见报,给乙报却被“枪毙”,原因就在于不同的报刊有不同的用稿要求。有的报刊要求文章在理论上有一定新颖性和一定的深度,如《检察日报》的“观点”栏目。而有的报刊则没有这个要求。假若对各类报刊没有较全面的了解,要想获得较高的“命中率”只能是空谈。

三是有利于积累素材。有的素材可能因“独木不成林”而一时不能利用,但当你从各类报刊上积累大量素材后,既能丰富调研文章的观点和论据,又可以对这些素材进行归纳总结,写出一篇有分量的社会透视或经验材料来。总之,多综合各类报刊、领导讲话文件材料,对调研工作大有益处。

三、抓住检察工作的重点、热点、薄弱点,选择课题

选题是论文成败的关键,能否选择合适的调研课题往往决定调研工作质量的好坏。如果调研不抓住工作重心,避难就易,忽视检察实践的薄弱点,调研工作的质量就只能停留在低水平上,就失去了调研工作的意义。因此,在检察调研工作中,应当善于围绕检察工作的重点、热点、薄弱点,选择调研课题。

一是善于围绕工作重点。上级检察机关每年都会对当年检察工作作出部署安排,明确工作重心。这些重心,也就是我们调研工作的重点。检察调研应当围绕这些重点,围绕检察工作的实践需要充分展开,才能指导、服务于检察实践。

二是善于抓住工作热点。检察业务的热点问题,往往是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检察工作产生的影响或提出的挑战。围绕检察工作的热点问题进行调研,可以使检察工作与时俱进,回应时代的挑战。

三是善于关注工作薄弱点。解决问题、指导工作,是检察调研工作的目的。检察调研应当对检察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予以更的关注,对检察工作的薄弱点多费心思,多花精力,惟有如此,才能体现调研工作的作用,提升检察调研工作的水平。

四、转换角度,巧捉选题

在调研工作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况,当你对某一调研课题深思熟虑写成文章后,忽然发现类似文章已经刊登出来了,对此,有的同志很容易气馁,并为自己的“迟到”而懊悔;另一种情况是看到了某种自己不能接受的观点,但并未意识到这可以用来写成一篇新文章,从而丢掉了一个好选题。对前种情况,我采取了转换切入点或文章体裁的方式,例如将案例“转换”成法学论文,将通讯报道转换成案例研究等,既避免了他人文章“撞车”的尴尬,也没有浪费自己多日思考的心血。对于后一种情况,我则通过他人观点提出质疑,阐述自己的观点,写出有新见解的论文。

写好检察调研文章的几点看法

[日期:2006-03-24]

来源:中国网络法律网 作者:王仁俊

[字体:大 中 小]

为了改革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检察制度,探索检察工作发展的规律,必须加大对检察工作的调研力度,笔者现就如何撰写有关检察工作的调研文章谈些粗浅看法。

一、调研文章的选题

选题即选定研究的课题。写调研文章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写什么”,二是“怎么写”。选题就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才能明确研究的目标和范围,才能明确调查的对象、搜集材料的范围以及写作的思路等。可以说,选题是论文成败的关键。哲学家培根有句话:“如果目标本身没有摆对,就不可能把路跑对。”选择一个好的调研课题,调研就成功了一半。那么,如何选题呢?笔者以为有必要把握以下四个原则。

1、紧密联系当前检察工作的实际需要。检察工作的实际需要是选题的根本原则。撰写有关检察工作调研文章的目的在于对检察业务的规律进行理论上的探讨,并最终指导、服务于检察实践。因此,我们必须弄清楚哪些是当前检察工作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高检院于2000年1月10日通过的《检察改革三年实施意见》,提出了六项改革目标:改革检察业务工作机制,强化法律监督的职能和作用;改革检察机关的机构等组织体系,加强上级检察机关对下级检察机关的领导;改革检察官办案机制,全面建立主诉、主办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检察机关干部人事制度,调整人员结构,提高人员素质,实行检察官、书记员、司法警察、司法行政人员的分类管理,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改革检察机关内、外部监督制约机制,保证公正、廉洁和高效;改革检察机关经费管理机制,实行科技强检,为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检察职能提供物质保障。这就是我们当前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2、能解决问题。能解决问题,是撰写调研文章的落脚点。我们撰写调研文章的目的在于能为检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例如:针对刑事证人不能到庭作证造成无法当庭质证,不利于案件事实的查明,有人撰写了《刑事证人不能到庭作证的原因和对策》一文。该文针对证人不能到庭作证提出的对策有:(1)界定证人的范围,确立 证人资格审查制度;(2)赋予律师彻底的调查取证权,明确证人出庭作证是其法定义务;(3)切实保障证人权利。证人的权利应包括:人身和名誉不受侵犯权、合法财产不受侵害权、出庭费用补偿权、拒绝回答无关问题权、对证言的阅读校正权;(4)对证人无故拒绝作证行为予以制裁;(5)增强公民法制观念,克服证人出庭作证的心理障碍。

3、力求创新。文贵有新意,即使是调研文章也不例外。要写出有新的见地的调研文章,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

第一,纠正通说,重提主张。所谓通说,是通行的看法,是已有的研究成果,是现时被广泛承认的看法。纠正通说的错误,拨正学术前进的航向,使从事本专业的人们得到正确的认识,是有创新价值的。这是调研文章的最高境界。第二,对前说进行补充。任何学科都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起来的。前人因受时空的影响,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局限性。而我们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前发展,使之不断完善。这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第三,填补空白。空白的填补其实就是一种创新,是根据检察理论和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一种全新的看法,从而将其变为实践。如主诉、主办检察官办案责任制,这就是一种全新的制度。

第四,参加争鸣,发表己见。参加检察学术问题的争鸣,从争鸣中也能选出有创造性的课题。如《法学研究》2000年第2期发表了四川大学教授龙宗智《评“检警一体化”兼论我国的检警关系》一文。该文针对有人提出的“检警一体化”进行评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就属于此类型。

第五,集众说之长。一个问题许多人在研究。就一家而言,不能将此问题研究得尽善尽美,也许只有一两点可取。我们可将诸家的可取点综合归纳,采众说之长。如证据开示制度,国内虽有不少学者撰写此类文章,但我们仍可以兼收并蓄、提炼升华。

4、兼顾自身条件。兼顾自身条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有兴趣。爱因斯坦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因为有兴趣,才会激发自身深入研究的激情,才会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第二,要结合专业特长。专业特长是写好调研文章的基础。俗话说:隔行如隔山。选择的课题最好与自己的业务相接近,只有如此才能使自己的调研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课题才能顺利展开。

二、调研文章材料的搜集

确定好选题之后,下一步就是搜集与此选题相关的材料。搜集材料的步骤大致为定向、择式、整理。

1、定向。定向就是确定好搜集资料的方向。当今资料浩繁,在搜集资料时必须时刻联系自己的研究课题,围绕课题搜集材料。有代表性的、典型的材料全部取出,并认真分析研究;一般的、次要的材料,可作简略浏览,知之即可。

2、择式。这里所说的择式就是选择搜集材料的方式。常用的方法有: 第一,查阅材料。我们可以从本单位资料室、国家图书馆及高校法学院图书馆搜集。在我国,各图书馆的图书分类主要有中国人民大学图书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等。除了分类目录还有书名目录、著作目录等。另外也可以通过因特网搜集。

第二,调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想得到最新的、最有价值的材料就必须进行社会调查。调查的方式有:开会调查、访问调查、问卷调查。总之,我们要深入检察改革和实践第一线,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实践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第三,积累实践材料。要想写出高质量的调研文章必须在实践中发掘,通过实践获得感悟,并随时将获得的感悟记录下来,以便将来写作时作为素材。只有这样我们的调研才有实践基础,才能有的放矢。

3、整理。材料的整理就是对搜集来的材料进行分门别类、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不足的还要增补资料。分门别类的步骤是把内容相同、相关的卡片排在一起,组成若干小卡片群,写出其中的小论点;然后把内容相同、相关的小卡片群组成中卡片群,写出其中的分论点;最后把内容相同、相关的中卡片群组成大卡片群。这样由小到中至大的分类组合就能提炼归纳出中心论点。在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中要按真实、典型、新颖三项基本要求逐个审视手中的资料,对资料不全的还要补充搜集直至准备充分为止。

三、调研文章的撰写

材料搜集完成之后,就可动笔写作。写作的步骤一般为谋篇构思、执笔成文、修改完善。

1、谋篇构思。调研文章写作之前必须先确立论点也就是研究的结论。论点之于调研文章犹如灵魂之于人体一样重要,决定着一篇调研文章质量的高低、价值的大小。在确立论点时,必须做到论点正确、新颖、集中。论点确立之后,接着就是编写写作提纲。提纲是调研文章的骨架,它起着安排材料、形成结构的作用,它是思路的具体化、系统化。写作提纲的项目有:标题、作者、绪论、本论、结论、注释。

标题。标题应概括、鲜明、简洁,要名符其“文”。

绪论。绪论位于论文的首段,其主要任务是提出问题。

本论。本论是全文的主体,需要用较多的层次段落表达。本论的格式有:(1)全文分段、浑然成篇;(2)用小标题显示层次;(3)用空行显示层次;(4)用

一、(一)、1、(1)四级序码标示层次段落的编排。其内在逻辑要紧扣论点、衔接自然、结构严谨、文思贯通。首先要写出本论的提纲。本论的提纲包括:本论大的层次(大项目),排列好顺序。在大的层次确定之后,再安排低一级的层次(下位论点),在每一个层次里,简要标明使用的材料。

结论。结论是全文的收束,既可以是总论点的归纳、中心论点的反复强调,也可以说明还有待研究的问题。

注释。注释是对引文出处交待说明。注释方式有三种:第一,夹注,也称段中注或文中注。第二,脚注,也称页下注。第三,尾注,就是把注释置于全文的末尾。

2、执笔成文。通过构思谋篇后就是动手写作。写作的顺序一般按提纲从头写起,即先写绪论接着写本论,最后写结论。这样写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写起来顺理成章、合乎自然、得心应手。绪论的内容包括:开宗明义,提出中心论点;阐释论题各概念定义;说明研究背景,从而衬托所论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说明研究的缘由,交待写作动机和写作目的;论证研究课题的价值和意义;摆出敌论,为驳论树“靶子”。绪论要言简意赅,切中要害。本论是文章的核心部分,应有重点地阐明作者的研究成果,特别是个人提出的新的创造性的见解。调研文章本论的撰写大多采用论证的方法,常用的论证方法有:(1)例证法。例证法是运用客观事实、统计数字、实验结果、图表照片等作为论据证明论点的一种论证方法。(2)演绎法。演绎法是根据已知的一般原理,去分析个别事物,得出新观点,作出新结论的论证方法。例如,根据宪法和法学原理去论证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就是这种论证方法。(3)分析法。分析法是通过对问题所包含的事理进行分析,揭示其内在联系,使论点得到证明和深化的论证方法。(4)比较法。比较法是运用与论题同类、相近或相对的事物或观点作论据,通过比较说理,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3、修改完善。文章不厌百回改。为保证调研文章的质量,写完后必须对文章进行修改完善。那么如何进行修改完善呢?笔者认为,可从文章的内容、结构、表达三方面进行修改。内容修改主要是改主题不明、中心零散、观点错误、逻辑混乱之处,使立论鲜明、突出、正确。结构修改主要是改思路不清、结构混乱、层次不明,使文章有条理、文气顺畅、合理紧凑。表达修改主要是改句子冗长、词序颠倒、搭配不当、成分不全,使文句通顺、长短适度。总之,修改文章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 王仁俊)

影响基层检察调研工作的因素很多,例如选题、方法、资料、态度等,但归纳起来,基层检察调研工作的重点主要是解决写什么、如何写两个问题。

写什么实际上是选题问题,我把多年经验总结为一个诀窍:凡是法律没有规定或者规定不明的、司法实践当中有争议的或者是规定已经过时的,而自己又有写作冲动的,都可以写。如何写实际上就是要解决如何调研、对调研成果如何表现的问题。显然,这是一个关于方式方法的技术性问题。我认为,写好调研文章有三个方面必须重视:

首先,要讲究结构。结构是文章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作者表述调研经过和结果的方式,必须强调逻辑性、层次性和条理性。整篇文章就一个大自然段,或者本来就是很短的文章,却偏偏要分成第一个大问题、第二个大问题,这两种情况都不对,形式应当为内容服务。具体来说,确定文章结构,首先要看量,其次要看复杂程度,如果表现内容较多而复杂,就得选用复杂一些的结构。

学术文章虽然多是议论性质的,但其具体形式不尽相同,既有调查报告又有案例分析,还有纯理论性的文章,而且写作的目的、方向也不一样,有的是为了学习,有的是为了求证,还有的是为了反驳或者立论。因此,在遵循一般规律的前提下,要充分考虑这些特殊因素,尽可能选择最有利于表现自己思想内容的结构。

其次,要讲究语言。语言运用是最基本的能力,有三个标准务必做到:第一,要精练、精致、精巧,一句话中不能有多余的字,一段话和整篇文章中不能有意思的重复。第二,要准确,一方面用字用词要准确,另一方面语意氛围要准确。第三,要连贯,也就是说论述的时候,要一个问题一个问题依次进行,一种意思没有表达完,不得再插入其他内容,否则会造成论证上的突然中断。不能跳跃,不能性急。

再次,要讲究文风。文风问题实际上是心态问题,讲树立良好的文风,就是要求深入实际调查,不浮躁,不闭门造车,不想当然。写出的文章要以理服人,不强词夺理,要言之有物,不哗众取宠,要持之以恒,不急功近利。

基层干警如何才能撰写出高质量的精品调研文章来,这是不少干警在认真思索着的一个问题,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树立有为思想。在实际的调研工作中,不少干警一提起要写调研文章就感头疼,在这项工作面前表现得无所作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这是与他们对调研工作的认识错误分不开的,因为他们认为基层干警的工作就是实际办案,至于干调研工作,这只能是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们才能干的高层次工作,人为地将实际办案与理论研究割裂开来,认为基层干警只是办案机器,在思想上形成畏难情绪,在行动上就必然表现出无所适从。事实上,我们要须知,任何理论都是来源于实践,我们基层干警在实际的办案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可以说是层出不穷,只要我们做个调研工作的有心人,就能通过对自己所遇到、所观察到的问题进行一番认真的思考,必然能写出高质量高水准的检察调研文章来,要从思想上克服畏难情绪,树立有为的思想,激发出我们的调研热情来。

二、把好调研选题关。一篇文章的成功与否,是与作者在文章开始前进行的选题工作密切相关的。不可讳言,任何撰写调研文章的人都希望自己写出的文章、提出的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都是非常成功的,这本无可厚非,但对什么才算是高质量的调研精品文章,不少基层干警在对这方面标准的把握上仍然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文章的理论性越纯粹越好,都希望自己能写出纯理论的砖头文章来,事实上,基层干警的调研水平要达到这个理想层次,实事求是地讲是非常难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的,基层干警自身的理论功底、研究条件、工作环境毕竟与专家学者们所具有和拥有的条件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不切实际地去一味追求调研对象的“高档次”,看不起“小儿科”的调研选题,这恰恰是基层干警在撰写调研文章的过程中舍本末,陷入好高婺远深潭的表现,这样做,到头来一定会是什么结果都没有的,因为基层干警的最大优势就是身处办案第一线,在办案实践中对法理、相关司法解释运用最直接,最有体会,也最能发现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这恰恰就是我们基层干警撰写检察调研文章的优势所在,也正是那些生活在象牙塔里的专家学者们与我们基层干警无法相比的劣势之所在,如果我们有目的有意识地选择这些从实际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来进行调研,不怕选题小,但我们在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体会上,一定会比专家学者们更深刻,更有体会,就定能收到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闻所未闻的的功效,同时又还有利于对我们实际工作所遇问题的解决,因此,基层干警在撰写调研文章之前的选题上,一定要结合自身工作的优势,结合本人的优势来选题,选题不图大,但求围绕有感受、有体会、有情况,自己已经占有了丰富的素材来进行选题。

三、法理准备要充分。基层干警们要把自己在工作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自身的一些感受体会升华到理论研究的层面上来,囿于他们的实际法律理论功底所限,确实对不少干警是一个大难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做调研有心人从而发现调研选题的基础上,还要做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不能发现问题就不动脑筋,把问题摆出来交给领导、请示上级就完事,而是要认真思考,钻研问题,查资料,找论据,有根有据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来,为调研文章的撰写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真正做到言之有据。

四、调研文章的撰写逻辑要严密,思路要清晰。自己的文章要主张什么,反对什么,重点是什么等问题,条理要清楚,不能像写散文诗歌那样信马由僵,想到哪就写到哪,胡子眉毛一把抓,更不能为了展示自己的高层次而去追求“朦胧美”。调研文章的前后要呼应连贯,整篇文章不存在逻辑漏洞,要能自圆其说。文章用语要朴实准确,不能故弄玄虚而去堆砌一些华丽、深奥难懂的词汇。撰写时,作者情绪要尽量平和公允,以理服人,而不是虚张声势,以势压人。在语法上要尽量少用甚至不用疑问、设问、反问句式,对不同观点要采用商量的口吻,而不是以“理直气壮”的口吻去驳斥、教训对方,在学术问题上要允许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章的开端要做到开门见山,切忌去搞云山雾里绕圈圈那一套。

五、正确处理好借鉴与抄袭的关系。撰写调研文章的作者要有文德,不能为争出名而不择手段地去剽窃、抄袭他人的劳动成果,当然,这不是说作者就只能坐在家里闭门造车,必要的查找资料,借鉴他人的劳动成果这是应该的,也是无可厚非的,关键是要处理好借鉴与剽窃抄袭的关系。现代通讯方式高度发达,各类法律理论文章浩如烟海,如果作者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而到网上、图书馆里去剽窃、抄袭他人的文章,也许会一时不被人发现,侥幸“成功”,但这种“成功”最多只会成功一时而不会成功一世,不讲文德的作法终究会被人识破,因此,切记不能*走不讲文德从而走向成功的捷径之路,只有踏实钻研,*勤奋努力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第四篇:写好检察调研文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如何解决好撰写检察调研文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嫩江县人民检察院刘红兰

作为一名普通干警,我很荣幸有了这次写一篇调研技巧与大家分享的机会。结合我自己在写调研文章中的真实体会,并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思考,下面我将把我的体会向各位领导和同事们作如下汇报。由于以下内容都是本人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难免会存在片面性与主观性的弊端,还请各位领导和同事们给予批评指正。

一、解决好选题问题,这是写好检察调研文章的前提。我们都知道文章的题目就好像是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好的题目能给人一个好的第一印象,不好的题目,读者看了一眼就不想再看下去。因此,好的题目对一篇成功的文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才能写出好的文章题目呢?我认为首先要结合好时事时政的难点、热点问题,选择那些对本地域具有指导意义的课题。其实对于一批调研题目,其中的每一篇题目,都是相关领导部门经过缜密细致的调查研究后,拟出的调研范围。但是,这些调研范围并不都适合我们,也不是对我们的工作实践都有指导意义。就拿我院来说,我们写调研不但要考虑到我们检察工作的要点,还要结合我们嫩江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选取题目。因而不能拿到课题范围后,只简单的顺手一指就选下自己要调研的题目。其次,要 1

尽量选择和自己本职工作联系较为密切的题目。下面就拿我自己作一个例子。我现在反贪部门工作,就会首选和反贪业务相对接近的题目,但这并不是说我对其它部门的业务掌握的不好。只是我以前在公诉部门工作,对那时公诉部门的热点难点掌握的较好,但是很多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进步的。以前我在公诉部门的时候“两个证据规定”、“量刑建议”等还没有提到工作和改革的重点上来,可现在却是工作的重点任务了。而由于这几年的公诉工作实践相对较少了,对于这些问题在实践中的难点就会比在公诉部门工作的同志掌握的要少,更要浅显的多了。而相反,现在我对反贪部门工作的难点和热点,在实际工作中就接触的相对较多,也了解到在工作中,有哪些法律法规在适用上存在“吃不透”、“拿不准”、“适用有困难”等情况。所以,如果我选择了针对反贪部门业务的调研,那么写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很多。举起实例来,也会有地放矢。

二、解决好选材问题,这是写好检察调研文章的关键。当我们确定了一篇调研文章的题目与范围后,该如何去写呢?应该选取哪些角度去阐述我们将要论证的主题呢?我认为最重要的不是下笔就写,而是要先阅读自己选题方面的相关资料。我们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关书籍,更方便的是利用互联网去检索阅读。在阅读资料的过程中,我们就会发现在这个调研课题方面,目前存在哪些主要观点,又有哪些主

要争议。也会发现我们要用的观点,哪些早已与当前新的法律法规和政治方向相背;已选用的资料哪些已不具备新颖性、时效性与实践性了。那么,阅读的量上我们应该掌握什么个标准呢?我给自己定的标准是“20倍放大法”。就是如果你写的是3000字的调研文章,那你最少应该阅读超过6万字的参考资料。这只是给大家的一个建议,我们每个人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适当放大或缩小。通过大量的阅读资料,我们会对要撰写的课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结构布局也有了一定的框架。那么接下来,我们又该如何选材呢?这一步,我通常的作法就是根据大标题下的每一个小标题,进行精确查找和阅读,逐步缩小选材的范围,从而确定了最终的选材。另外作为一篇好的调研文章,掌握和运用第一手资料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必须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去搜集和整理第一手的数据资料。比如我们要写一篇我院开展信息宣传情况的调研,我们就会去调查了解清楚,我院每年有多少信息任务、每年会有多少干警写、会发表多少篇等相关问题。事实证明,只有具备了这些第一手资料的调研文章,才是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成功的调研文章。

三、解决好时间问题,这是写好检察调研文章的保证。俗话说的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尤其是写作,更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可是我们有的干警平时工作相对较为繁杂忙碌,在正常的工作中根本没有时间去写。回到家后,又有很多家务活去做,更没有时间写。对于有责任心的我们来说又不能草草完成工作,所以有的干警可能干脆就不接受这项工作任务了。其实时间这个问题是很好解决的,我们只要学会“挤时间、打腹稿”就行。挤时间,大家都会明白是什么意思。比如我们上班时早来一会、下班时晚走一会去写;案件找不到突破口的时候,利用放松头脑的时间去写;努力提高工作效率,省出时间去写等等都能达到挤时间的目的。那么“打腹稿”是什么意思呢?所谓“打腹稿”就是当有一个写作任务时,我们可以先在心里想想,这个应该如何去写。这个好习惯,我从高中时起一直坚持到现在。每当我接到一篇调研任务时,我都会在心里想该如何去下笔,应该抓住哪个理论与时事时政要点、热点。不夸张的说,有时我会在上下班的路上想、有时在睡觉前我会想、有时在洗衣服的时候我也会想。这样,我们就会利用很多时间来写调研了。你可不要小瞧了“打腹稿”的作用,它就好比我们想画一匹马,如果我们没有见过马,那一定画不出马,而我们见过马后,心中有了马的轮廓,下笔就顺畅多了,而“打腹稿”也有这样的好处。通过“打腹稿”我们心中就有了这篇调研的“树干”,那么往这棵大树干上加叶子,就会变成一件既省时又省力的事情了。

四、解决好文笔问题,这是写好检察调研文章的根本。古人云:“不积匮步,无以致千里”。任何成绩都是从一

点一滴做起的,尤其是写调研文章更要多写多练,注重积累。在平时我们要认真学习新出台的法律政策,使自己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及时的了解在办案过程中出现的新动向、新问题,分析其发生、存在的根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整理,找出问题内在的规律性,把实践的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同时在以后的工作中去检验理论的正确与否,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以加强写作调研文章的功底。诗圣杜甫诗中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句。想必是要告诫我们后人,要想有个好文笔,就要坚持读书。因为个人的思维毕竟有限,个人的实践也有限,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目光会更深远、思路会更开阔。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之余多看书、看好书、看新书,通过别人的挖掘、提炼来弥补自己的缺陷、开启我们的心智,从而发现新情况、新问题、新题材。此外我们还要不怕失败。这好比想作一名优秀的大厨师,光靠运气与热情是远远不够的。每一个好厨师,都是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与失败之后,才能最终掌握高超的烹饪技巧,我们写调研文章也是如此。如果我们在平时能坚持做到这几点,我相信我们写出的检察调研文章在结构安排、用词造句、深度广度等方面都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以上就是我在写作检察调研文章中,总结的几点体会,今后我将会更加用心的从事检察调研文章的撰写,如果有了

更好的方法,将会继续与大家分享。同时我也相信在我院党组的重视下,在全院干警的共同努力下,在我院检察调研工作已取得优秀成果的基础上,我院检察调研工作的明天将会更加的辉煌灿烂!

谢谢大家!

第五篇:文章**哪家好

纵观现在各行各业,呈现出疲软的状态,但是唯独文章**行业十分的火爆,这不得不让很多的人惊讶,难道真的有如此多的客户都在寻找**吗?大家的疑惑是有道理的,但是相信大家也明白一个道理;市场是由需求决定的,有需求当然就会有市场,即便是这个隐秘的文章**市场,也是一样的道理。

其实往大的道理上去靠的话,文章**这个行业其实和软文**是一类的性质,而提到软文大家就明白了,无论是哪个行业,都是需要软文的。软文是营销的一种方法,但是软文也是文章,表现形式其实和文章是一类的。万能**之家 扣 :**所以,说道最后,文章**的市场如此好,还是源于这个软文的性质存在,由此而决定的。不过,虽然市场很好,但是争夺的人也是非常多的,所以,这对于任何一个做文章**的编辑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从写作水平到阅历等等,这些都是在考验编辑的能力,如果能力不达标的话,那么客户的满意度也会随之下降。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文章**的市场在不断的扩大,但是在这个扩大的过程中,也给了很多编辑一个警示。做文章**的人多了,客户的要求也会变得更为严格,挑选也更为谨慎,如何在这样强大的竞争下存活下来,甚至是存活的更好,那就需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以及提升自己的阅历,起码让自己写出来的文章与客户本身的要求是吻合的,这样才能不断适应客户的不同需求,也才能在如此大的竞争底下,过的更好。

下载如何写好检察调研文章(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写好检察调研文章(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好的激励文章[本站推荐]

    经典语录1: 哈佛有一个著名的理论: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而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晚上8点到10点之间。每晚抽出2个小时的时间用来阅读、进修、思考或参加有意的演讲、讨论,你会发......

    浅谈文章如何打磨好标题

    浅谈文章如何打磨好标题讲到写文章,有人认为逻辑很重要,要条理清晰,衔接紧密;有人认为语言很重要,要辞章考究,气势磅礴;有人认为素材很重要,要独特新颖,紧扣主题。确实如此,这些都很重......

    好的文章段落

    好的文章段落1、心是人世间最有感动权力的生灵。做某件事时,尽管最终可能会失败。但我们不后悔,因为我们经历过。心就是这样。它痛过,也哭过。但它永远都不后悔,因为那是它最美......

    好的文章(五篇范文)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老生报到注册通知各专业学院(部):根据学院统一安排,我校2009至2011级在校生的报到注册工作将于2012年8月30、31日进行,2012年9月3日按新课表正常上课。现就......

    好的文章摘抄

    好的文章摘抄 好的文章摘抄 1 总有一条路在你身后在前进的道路中,你是否一往直前而遗忘了身后的一切应对人生的岔路口,你是否只专注于眼前的分歧而遗忘了身......

    好邻居食品文章

    好邻居食品文章 今天说到好邻居巧克力了,我把曾读到的一篇论著大脑营养中的观点与大家分享。作者是美国营养学家简〃卡珀,他的观点是“巧克力是健脑食品”。简〃卡珀说:“巧克......

    好的文章摘抄

    经常性地摘抄文章是很好的阅读习惯,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好的文章摘抄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好的文章摘抄1、秋季是一个......

    好的文章摘抄大全

    阅读到好的文章应该要懂得去摘抄下来。以下是“好的文章摘抄”,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篇一:平凡事物中的美】有一天,吃完饭,我和爸爸、妈妈、外公、外婆一起出门散步,看见一位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