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多地调高公积金缴存上限 高收入群体更获益
http://zj.offcn.com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多地调高公积金缴存上
限 高收入群体更获益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原标题:多地调高公积金缴存上限 高收入群体更获益
每年的六七月份,我国各城市会陆续调整职工住房公积金的缴存上限,而这将影响到1.3亿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的钱包。
住房公积金缴存上限与当地的职工平均工资相关,后者一般是逐年上涨,因此公积金缴存上限一般也跟着上调。
从北上广深四大城市的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上限来看,目前北京超过5000元,而广深超过了8000元,上海尚不足5000元。
逐年调高
按照现行规定,职工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单位缴存比例,加上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职工缴存比例。
从去年开始,中央政府要求各地将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调整为:单位和职工缴存比例不应低于5%,原则上不高于12%。缴存比例一旦确定,影响缴存额度变化的因素就是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一般而言,这个数据越大,职工每月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就会越多。
但是官方会对月工资基数设置一个上限,政策规定,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月工资基数,原则上不应超过职工工作所在地的设区城市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倍或3倍。也就是说,每个城市职工缴纳的公积金额度总会有“天花板”,不会无限增加,但政府每年会对这个上限进行调整。
北京市公积金管理中心近日发布通知称,2017住房公积金年度,北京缴存基数上限为23118元,月缴存额上限为5548元,职工和单位月缴存额上限均为2774元。原则上不允许突破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及月缴存额上限。
在此次调整前,北京住房公积金的缴存基数上限为21258元,月缴存额上限为5102元,职工和单位月缴存额上限均为2551元。
换言之,北京的高收入职工群体(月平均工资超过23118元),从今年7月起,每月可以多获得446元的住房公积金。
http://zj.offcn.com
第一财经记者统计,截至目前,青岛、合肥、重庆、新乡、昆明等城市已陆续调整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和缴存上限。这些城市无一例外都是调高缴存基数,进而带动住房公积金缴存上限的提高。
从过去多年的情况来看,各地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的调整都是调高,尚没有发现调低的地区。广深高于京沪
截至目前,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尚未调整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和缴存上限。而2016年度上海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上限为2494元,补充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上限为1782元,两者相加为4276元。
2016年7月1日,广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下发《关于2016~2017年度住房公积金缴存问题的通知》,将广州市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上限由20%降低至12%,缴存基数上限原则上降至2015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经济效益好的缴存单位可以超过3倍,暂定最高不得超过5倍。
以此计算,从2016年7月~2017年6月,广州市单位及职工个人公积金合计最高可缴存额为8116.8元。
深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今年1月20日发出的通知显示,自通知发布起至2017年6月30日,深圳单位及个人的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原则上不超过该市统计部门公布的2015年度全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即20259元);经济效益好的单位,缴存基数最高不得超过33765元。
如按12%的缴存比例计算,深圳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的上限(单位+个人)也超过了8000元,为8103.6元。
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广深两地职工的住房公积金缴存上限远远高于北京和上海,原因何在? 此前,广东一些城市的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上限为20%。国务院2016年4月发布通知,要求从2016年5月1日起两年内,各地区凡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高于12%的,一律予以规范调整,不得超过12%。
基于此项规定,广东、吉林、安徽等地将住房公积金单位缴存比例上限从20%调至12%;福建、重庆、天津等地从执行最高缴存比例15%调降至12%。
缴存比例上限,北上广深目前均是12%,但北京和上海的缴存基数上限为上一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而广深两地是原则上3倍,经济效益好的单位缴存基数上限可以为5倍。此番调整住房公积金缴存上限,获益更多的是高收入群体,而中低收入群体原本其月平均工资就低于缴存上限,上限是否调整对其没有影响。比如在北京,如一个职工月平均工资低于21258元,此番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的调高对其没有任何影响,如高于21258元,则会受益于此番调整。
浙江中公教育
第二篇:2018年公务员考试申论预测热点:北京公积金缴存上限提高
2018年公务员考试申论预测热点:
北京公积金缴存上限提高
【背景链接】
每年7月,都是公积金的第一个月,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也会提前计算和发布新的公积金缴存额上限。近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7月1日起,北京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上限将上调。
【综合分析】
一些单位福利好的童鞋们又要被“羡慕嫉妒恨”了。这次调整的公积金月缴存额上限依据什么呢?
是这样的,住房公积金是从每年的7月1日至下一年的6月30日,并不是从每年1月日开始算的。所以公积金的各项基数的调整,也都是从每年的7月1日开始,包括缴存上限、缴存下限。
这些基数是和市人社局公布的北京市职工月均工资、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北京市基本生活费等标准相关的。这些标准每年都会调整,公积金的各项基数也会随之调整。
这次调整的公积金月缴存额上限,是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上一北京市职工月均工资的300%,分别乘以单位和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来确定的。
【参考对策】
这次发布的通知显示,根据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2017北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18住房公积金北京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上限为25401元,月缴存额上限为6096元,职工和单位月缴存额上限均为3048元。
有心的粉丝还记得,2017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上限(也就是现行的标准)是5548元,也就是职工和单位月缴存额上限均为2774元。
这次调整后,提高了548元,也就是个人和单位各提高274元。
此外,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这份通知中还表示,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关于改进住房公积金缴存机制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的通知》,将继续延长北京地区阶段性适当降低企业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的政策。
北京地区企业为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由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在5%—12%范围内自主确定,执行期至2020年4月30日。
第三篇:2015国家公务员时政热点:是什么造就了住房公积金缴存的巨大鸿沟?
新华网评论员 陶 叶
住房公积金缴存的差距鸿沟究竟有多大?新华社记者近期在蒙古省级贫困县杭锦旗调查得到的数据显示:当地职工缴存的平均水平不足1000元,但当地供电公司职工最高缴存达到15530多元。与此同时,当地在不少人力资源公司挂靠的外来务工人员,每月公积金缴存只有100多元,最少的只有20元。
20元与15530多元,缴存的差距如此之大让人嗔目结舌,究竟是什么造就了如此大的鸿沟?为何本意和初衷是最大限度地解决广大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难问题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却反而成了一些垄断行业的“隐形福利”?
中低收入职工使用公积金难实际上并不是什么新现象。一直以来,由于个人账户缴存的余额偏低,到实际买房的时候很难达到公积金的房贷门槛,即使是申请到了公积金贷款,所获得的贷款额度也十分有限,对于买房的帮助十分有限。而对于买不起房的中低收入职工来说,以租房的名义提取公积金面临着很多限制,甚至一些职工的公积金一直处于“沉睡状态”,虽然每月缴存,但是从未提取使用过。这让目前的公积金制度被网友戏谑为是“劫贫济富”,多数中低收入人群缴存,供少数高收入或者垄断行业人群贷款买房,不仅背离了公积金制度的初衷,而且形成了新的社会不公。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所有单位及其在职职工,均应依法足额、按时缴存住房公积金,职工和单位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均不得低于职工上一月平均工资的5%;有条件的城市,可以适当提高缴存比例。这使得一些效益好的、国有单位和机关愿意多缴、报高基数,效益不好的单位或不愿意多缴的单位报低基数,或按照下限缴存,甚至一些私企并不为员工缴纳公积金,而员工则多数是“敢怒不敢言”,不敢因为缴纳公积金的事而和公司理论,免得丢掉了饭碗。
笔者认为,要改善公积金缴存差距过大的现象,根本上还得对公积金制度进行改革。目前社会上对修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呼声高涨,甚至掀起了公积金制度“存废之争”的大讨论,这说明公积金制度所引发的缴存不公、“劫贫济富”等社会现象已经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强烈不满,因此对公积金制度的改革刻不容缓。应该多从制度上改善公积金增值的分配机制,使缴存者特别是中低收入的缴存者享受到公积金制度的保障功能,才能防止其不被异化为少数人借此牟利的工具。
文章来源:陕西人事考试网(http://sa.offcn.com?wt.mc_id=br4383)
第四篇: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公积金缴存应“公”字当头
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公积金缴存应“公”字当头
公积金应为普通百姓“雪中送炭”,而不是给高收入者“锦上添花”
有媒体报道,在山东青岛,有的单位为员工一个月缴存住房公积金五六千元,有的则只有一二百元。而此前,山东省的一份审计报告也显示,一些企业住房公积金缴存竟然相差上百倍。
这样的数字虽然有些极端,但也暴露了住房公积金缴存和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地方,公积金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间,存在“缴得少用不起、缴得多有富余”的肥瘦不均现象,其带来的公平问题值得注意。
作为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公积金的设计初衷是“高收入者不补贴,中低收入者较少补贴,最低收入者较多补贴”,从而让部分中低收入家庭买得起房,这项制度确实也对改善居民住房条件发挥了很大作用。但不可忽视的是,不少地方公积金缴存差距的存在乃至扩大,有违制度初衷。
一些效益好、福利好的单位,职工收入本来就高,而且大多已有自有住房,不存在购房难题,还能以缴纳公积金的形式避税;而真正需要购买住房的低收入阶层,因为缴费少、贷款难,难以通过公积金贷款购房。本应为普通百姓“雪中送炭”,结果却变成了给高收入者“锦上添花”。这显然不公平。
实际运行中,公积金管理的低利率环境进一步加剧了不公。随着近年房价攀升,在一线城市购买一套商品住房动辄在200万元以上。事实上能够凭借公积金贷款购房的,往往不是困难职工,而是一部分收入相对较高的群体。因此,低利率环境实际上是以低成本支持高收入群体满足住房需求,部分高收入家庭甚至是用以购买第二套住房,坐享楼市升值带来的财富效应,这就产生了“马太效应”。
用发展的眼光看,时至今日,公积金制度面临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住房改革的持续推进和城市化的提速,有购房需求的群体在骤然增加,高企的房价已让中低收入群体微薄的公积金相形见绌,住房公积金的互助性、保障性功能在弱化。所以,住房公积金制度需要与时俱进,更加突出社会公平正义,着力满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同时出台更为完善和严格的监管机制,遏制擅自提高缴存比例、缴存基数等行为,从而确保公积金制度的公平性。
进一步分析,公积金缴存“肥瘦不均”也是收入分配差距的一个体现。因此,除了创新和完善公积金制度,更为关键的是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认真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只有通过收入分配、利益协调不断打牢公平基础,公积金制度在运行中才会更加可靠地“公”字当头,惠及大众。
第五篇: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住房公积金管理乱象何时休?
http://zj.offcn.com/?wt.mc_id=bk14234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住房公积金管理乱象何时休?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我国公积金管理各自为政、低水平重复投资问题严重。目前全国有各级公积金管理机构606个,各地自行开发出上百套系统,单个系统投资动辄数百万元乃至上千万元,每年还有几十万上百万元的升级维护费,浪费惊人。
住房公积金制度在我国已有十多年历史。近年来,媒体报道和舆论关切主要聚焦于公积金缴存覆盖面窄、提取门槛高、长期“沉睡”贬值等问题,而对公积金管理机构、管理系统、管理体制存在的大量浪费关注不够。《经济参考报》的报道从一个方面提醒人们,住房公积金管理问题所在多多,须尽快完善立法、改革体制予以解决。
各地各级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时代潮流而动,各自为政壁垒森严,“老死不相往来”,几乎每个地方都把住房公积金当成专属自己支配的“私房钱”,把公积金管理系统当成 “私家宅院”,这严重不利于加强对住房公积金的监管,不利于提高公积金使用效率及预防惩治公积金浪费腐败,也与加快社会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促进管理信息社会运用的改革方向是背道而驰的。
同时,每个公积金管理机构都独立开发一套管理系统,每套系统的开发费、维修升级费用数额巨大,这些钱全部计入住房公积金管理成本,既不向社会公开,也游离于预算监督、审计监督之外,完全是一笔说不清道不明的糊涂账。对此,各地财政、审计以及有关专业机构应当依法介入,对所在地的公积金管理系统开展专项“查账”,看看每个公积金管理机构的管理系统的开发、升级维护项目是否进行了招投标,都是哪些企业中标,这些企业与公积金管理机构相关负责人是否存在利益勾连,说不定从中就能揪出“苍蝇”和“老虎”来。
要从根本上遏制愈演愈烈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乱象,必须从国家创制的高度对公积金制度进行改革完善,实现住房公积金管理系统一体化、标准统一化、运行制度化、监督常态化。有关部委组织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修改已历时数年,至今仍未完成草案稿。无论如何,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任何改革,都不能偏离住房公积金的本位——住房公积金是国家机关、国有企业等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属于职工个人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作他用。
2010年和2012年,中央确定两批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城市,先后涉及92个城市的400多个经济适用房、棚户区改造安置用房、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项目。将住房公积金贷款用于保障房建设,已经突破了住房公积金法定的用途范围,出现了偏离住房公积金本位的倾向。此外,有关方面建议将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改造成为“住房保障银行”,相当于把属于职工个人所有的住房公积金,变成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产,仍然存在着挪用职工财产、侵犯职工利益的政策风险,不可不慎。
住房公积金制度需要改革,但改革必须以保障住房公积金安全、维护职工权益为第一要义,否则改革反而可能加剧公积金管理乱象,使公积金制度陷入迷失本位、积重难返的困境。
http://zj.offcn.com/?wt.mc_id=bk14234
浙江中公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