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林大学发挥科技优势推动地方绿色经济发展(精选)

时间:2019-05-12 20:46: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浙江农林大学发挥科技优势推动地方绿色经济发展(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浙江农林大学发挥科技优势推动地方绿色经济发展(精选)》。

第一篇:浙江农林大学发挥科技优势推动地方绿色经济发展(精选)

浙江农林大学发挥科技优势推动地方绿色经济发展

连日来,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宣勇、副校长鲍滨福率领该校园林、经济林、农学等领域的专家一行10多人,先后前往衢州开化、金华磐安等地开展科技服务,他们结合学校在农林生态领域的研究优势,用各种绿色的科技成果助推当地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成为该校科技服务绿色经济发展的又一个生动案例。

作为浙江省唯一的农林高校,浙江农林大学十分重视发挥绿色科技成果的优势,为浙江绿色经济发展助力。近十年来,浙江农林大学在开展农林领域科学研究的同时,先后将农林成果推广到省内外的80多个县市区,完成绿色经济发展项目1300多项,在产生巨大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时,为此创造了数百亿元的经济效益,成为助力浙江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也逐渐形成了农林院校科技成果助力地方绿色经济发展的“浙农林大”模式。

校地合作,全员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色科技成果,是实现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的关键。为更好地发挥高校科技优势,全力攻克绿色经济发展的壁垒,浙江农林大学十分重视有助于绿色经济发展的科学研究工作,近五年共承担包括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在内的科研课题3300余项,科研经费近5亿元,相关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十多项。

在校地合作的过程中,学校结合实际分别向开展合作的县市区派驻了各个学科的科技人员,围绕经济林发展、木材加工产业、肉牛养殖产业、茶产业、竹产业等开展科技服务与技术支撑,同时积极组织不同专业学生开展资源调查、文化下乡、义务支教等活动。通过技术推广和学生实践,帮助庆元县贤良镇、泰顺县黄桥乡、遂昌县蔡源乡、青田县季宅乡等乡镇发展绿色经济产业,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

动物学科的周圻教授,从2006年开始前往金华市婺城区箬阳乡开展科技服务工作,为了发挥当地青山草甸优势,他积极帮助当地养殖黄肉牛,并鼓励养牛的农户采用人工授精的方式,让母牛怀上美国黑安格斯牛和澳洲矮脚牛的“孩子”,从而提升当地黄牛的品质。在周圻的技术支持和鼓励下,如今的金华等地区已经建设了6个适合养殖浙江山区黄牛的生态养殖示范小区、7个规模养殖场、3家专业合作社,并已达到了年产优质杂交黄牛3000余头的规模,增加产值2200余万元,直接经济效益超过500万元。

深度帮扶,全方位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在服务地方绿色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浙江农林大学在20多年科技服务的基础上,积极创新科技服务模式,在服务过程中强化全区域、全领域、全产业的科技服务,通过发挥科技特派员、团队科技特派员、法人科技特派员的科技指导作用,整合经济管理、农林生态、文化艺术等所有学科的科技力量,全面推进地方一产、二产、三产的绿色经济发展,实现全方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成为促进地方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科技力量。

遂昌县是浙江林业大县,为帮助当地发展农家乐,浙江农林大学选派了旅游管理学科的严少君老师来到遂昌,并牵头成立了由该校规划、设计、农业、林业、艺术等各类专业人才组成的“农家乐指导团”,从村庄的整体风格、经营模式,到特色菜,为农家乐提供全程全面的保姆式指导服务。严少君和有关老师在遂昌科技服务期间,先后创建4个类型,共10个精品农家乐示范点,农家乐村点总数达到64个,农家乐经营户总数超过300户,床位总数超过3000床,从业人员扩大到1500多人„„

为了更好地服务遂昌县绿色经济发展,2008年浙江农林大学与遂昌县正式签定协议,在全省率先启动法人科技特派员工作,以全校之力服务地方发展。了解搭到当地农家乐产业越做越大,现有的高品质土鸡、冬笋、有机农家菜以及各种纪念品,已经难以满足农家乐发展的需要,浙江农林大学校长周国模教授亲自组织了其他相关学科的专家来到遂昌:竹产业的专家们,来到这里帮助当地提升竹产业;动物学科的科技人员们,指导农民们养起了高品质的土鸡、土鸭;人文社科类的老师,也在遂昌找到了机遇,他们开始深入挖掘遂昌县传统文化,并形成了相关产业„„

发挥优势,全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浙江是个林业强省,在科技的助力下,浙江林业总产值一直位居全国前列。浙江的青山在创造生态价值的同时,也为广大林农创造了经济效益,而这一切都得益于浙江农林大学的智力支持,尤其是该校积极发挥林学、林业工程等一系列优势学科的科技优势,始终致力服务地方绿色经济发展,成为浙江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力量。

浙江农林大学的林学专业立足浙江省林业行业的情况,通过实施下派科技特派员等方式,为浙江省“森林浙江”和“山上浙江”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学校的科技人员前往各地长期蹲点,一批批成熟的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得到推广应用,一批批优秀专家活跃在田间地头,先后涌现出了获“浙江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称号的黄坚钦、获“浙江省农业科技突出贡献者”称号的周国模和方伟、获“中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的吴家胜等,另有一系列和笋竹培育、铁皮石斛选育、干果栽培相关的技术得到了应用和推广。

在助力地方绿色经济发展过程中,浙江农林大学十分注重发挥学校的特色,并在科技服务中努力做到全过程助推产业发展,无论是竹产业、香榧产业、山核桃产业还是铁皮石斛产业,从最初的产业规划、良种选育、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到后期加工、经营销售、品牌打造、采摘游开发等等,学校充分调动了各个学科的力量,实现全过程服务绿色产业,在科技服务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浙江农林大学所在地临安,是我国的山核桃主产区,山核桃的种植、销售情况直接影响着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为了更好地帮助当地山核桃农增收致富,浙江农林大学充分发挥在经济林培育、植物保护、电子商务学科领域的优势,在矮化山核桃树、处理山核桃蒲、加工山核桃肉等方面做文章,从种植加工到储存销售一条龙服务,用科技为浙江山核桃产业发展全程护航。

勇担使命,全心全意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在全员、全方位、全力、全过程践行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的过程中,浙江农林大学服务浙江绿色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专家们的足迹遍及浙江各地,绿色科技撒遍浙江的山山水水,学校连续10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派出单位”荣誉称号,2009年被评为“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单位”,2014年被授予“全国社会扶贫先进集体”。

“能够发挥自己掌握的农林科技优势,推广自己掌握的绿色科技成果,为浙江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做出贡献,是我们的责任。现在不少的专家教授都争先承担绿色科技推广工作,最让他们引以为豪的还是自己在绿色经济发展过程中解决了多少难题、为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做出了多少贡献。”浙江农林大学社会合作处长戴文圣教授说,“很多教授更重视将自己的农林科技成果应用到实际中去,去帮助大家创造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浙江农林大学副校长鲍滨福表示:“作为浙江省唯一的以农林学科为特色的高等院校,浙江农林大学一直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学校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科研人员服务绿色浙江建设的空间、潜力巨大,下一步,学校将重点对接浙江省26个原欠发达县,在现有的基础上更好的开展科技服务,为这些原欠发达县发展绿色经济提供给全面的技术支持。”

“发挥人才科研优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学校的使命和担任,也是学校建设生态性创业型大学过程中体现出的显著成效之一。浙江农林大学很多科研成果,都是建立在生态的基础上的,学校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基础上,积极帮助广大群众解决农林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着力推进地方绿色经济发展是大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宣勇说。

“作为以生态性创业型大学为战略目标的高校,浙江农林大学一直秉承“立足浙江服务三农”的办学宗旨,要求专家教授把生态论文写在青山绿水间,把科研成果播撒在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大道上。”宣勇表示,目前学校正在进一步健全社会服务的机制,不断拓展绿色科技服务的深度和广度,鼓励广大农林科技工作者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努力在绿水青山间为浙江绿色经济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为“两富”、“两美”浙江建设和浙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出更大贡献。(记者谢盼盼通讯员陈胜伟)

第二篇:发挥外事职能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摘要:近年来,南安外事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外事为民”,地方外事服务中央整体外交、服务地方经济的理念,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探索外事服务地方经济的切入点,积极扩大对外开放,推动“神秘封闭向透明开放转变,由偏重政治向政经并举转变,由被动管理向主动服务转变”,使地方外事工作更加走近基层,贴近民众。本文阐述了南安地方外事工作服务经济的情况、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外事服务地方经济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外事;服务;经济

一、南安外事工作服务地方经济情况

(一)借助友城交流平台,深化经济文化合作交流。以民族英雄郑成功为纽带,1995年南安与日本平户缔结友城关系,两市除官方友好互访外,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开展了合作交流,同时还积极探索两市青少年间的联谊交流事宜,不断寻找互利共赢合作平台。同时,南安外事部门通过海外侨社、上级外事部门等,积极探索与澳洲、欧美等经济互补强的发达国家(地区)缔结友城,以求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二)搭建经贸活动平台,不断扩大对外经贸成果。几年来,南安借世界南安青年联谊会、世界南安同乡联谊会、国际郑成功文化旅游节、凤山文化旅游节等涉外平台,积极开展对外经贸合作,取得令人瞩目的业绩。在首届南安·国际凤山文化旅游节和北京第十届世联会签订了27个投资项目,总投资约504L元。

(三)主动服务,加强因公出国(境)管理。严格贯彻执行各级外事会议、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因公出国(境)管理和服务,杜绝公款出国旅游不正之风,促进全市对外交往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四)提升服务水平,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1、简化手续。对全市明星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侨资企业等800多家进行分类整理,研究确认因公出国(境)重点扶持企业,简化出国(境)审批手续。

2、减轻负担。停止收取护照签证代办费,鼓励民营企业循因公渠道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开展商贸活动。

3、优质服务。推行一站式窗口服务、重点团组专人跟踪落实等,3年来,有21家企业136人次循因公渠道,成功前往美国、卡塔尔等国参展,达成金额可观的贸易协定。

4、构建平台。“6·18”期间,主动对接“日本国技术成果展”通知我市相关项目的产业企业,构建技术创新、学习交流平台。

二、南安地方外事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外交、外事观念难以适应“大外事”格局需要

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国际交往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部门和单位主动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外事工作已经成为日益社会化的工作。但是,长期以来地方外事工作上形成了一些错误的观点,认为外事部门的工作就是“迎来送往”的礼宾接待以及办办证照手续的简单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没有多大关系;有的把“外事无小事”与发展地方经济对立起来,认为接待国(外)宾责任重大,凡事都有上级指示,只要照办,不出差错就好;有的认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是经济部门的事,对外事部门是软指标,有无成效无关紧要……

(二)外事工作者的素质制约着外事工作的发展

在具体工作中,如何充分利用外事资源,促使其转化为经济效益,关键取决于外事工作者,其个人修养、知识水平、思维思路及工作状态等直接影响着地方外事工作,而大部分地方外事工作者水平良莠不齐,外语水平有限,难以适应当前对外交流合作需要。

(三)民营企业对外交流合作的强烈愿望受限

南安规模以上民营企业920多家,随着经济转型的加速,民营企业“走出去”国际化发展战略意识渐强,很多民营企业家把目光投向海外。目前,他们可循因私、因公渠道出国(境),大部分国家对因私商务考察申请把得严,签证通过率低;因旅游受时间、地点、项目限制,循旅游形式商务考察与目标要求差距大,效果大打折扣;循因公渠道出国(境),各级文件对出访人员身份、出访目的、路线行程、考察成果等要求十分严格……很多企业家到国外发展的良好愿望被迫推迟,甚至耽误。

三、南安地方外事工作思路探索

(一)在认识中转变观念

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相互依存达到空前的紧密程度,真正形成了全球化分工、全球生产布局、全球消费的高度全球化时代。在后危机时代,经济一体化将继续深化,外事工作将贯穿于这一过程对外交流的始终,在招商引资、对外贸易、国际交流、民间交往中都有“外事”的影子。这就要求外事干部要转变观念,立足全局,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化等待服务为上门服务、改单一服务为多种服务,在服务中拓展服务的内容和服务的空间,在服务中发挥外事管理、协调、参谋的职能。

(二)加强对外宣传工作

1、借助涉外活动平台,宣传南安政策环境、优惠措施,增强外商投资信心,构建有利南安发展的外部环境,加强与境外社团联系合作,邀请海外企业家来南安参观考察。

2、融外宣于招商引资和外经贸合作中,争取更多国外企业家到南安投资,借团组出访宣传南安经济状况,引导重要外宾和国际友人参观考察重点企业、重点项目。

(三)发挥外事部门职能优势

1、进一步简化因公出国(境)团组、港澳多次往返通行证审批手续,缩短办结时间,提供优质服务;推介APEC商务旅行卡,为民营企业循因公出国(境)广开便捷渠道;畅通“请进来”的绿色通道,当日办结符合条件的外国人入境申请。免费看电影(www.xiexiebang.com tang)

2、对出国(境)从事招商选资、技术与设备引进、项目推介、经贸洽谈、参(办)展、签署重要协议(合同)的团组及与当前“扩内需、保增长”任务密切相关的其他出国(境)团组优先审核办理,并在出访计划安排上适当倾斜;对重大出访项目、重要出访团组提前介入、跟踪服务。

3、加强与涉外部门的沟通联系,进一步掌握企业经济发展动态,在对外交流中着重推介南安各项特色产业。

(四)加强外事干部队伍建设

外事工作政策性强,关系国家形象,全面提高外事干部队伍的素质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外事工作人员着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提高服务水平,要努力加强学习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全局意识、进取意识。要致力于外事工作的长远发展,通过学习培训、实践锻炼,加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文化素养培训和技能训练,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第三篇:发挥区位优势,推动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赴香港考察报告

二00六年七月八日至十六日,我跟随市委领导赴香港考察学习,受益匪浅,感受颇深。香港特别行政区位于广东省南面、珠江口东侧,南临南中国海,北接广东省深圳市,总面积为1070平方公里。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与离岛四大部分。香港海岸线非常曲折,湾深港多。九龙与港岛间的维多利亚港,地处台湾海峡与南海的交汇处,遥望太平洋,是亚洲及世界的重要海港,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及260多个离岛组成,香港得名于香江!

香港岛及九龙半岛是香港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区域。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最大的收获和体会是:

一、要发展经济,必须树立了大开放大发展的观念。

香港是一个经济高度外向型的城市,过去20年来,整体经济增超过两倍,人均gdp在亚洲仅次于日本。香港的经济结构以服务业为主,第一、第二及第三产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分别为0.1%、13%和87%左右,其中,金融业、房地产业、贸易及物流业比重较大,占gdp的35%左右。香港是亚太地区主要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旅游和信息中心,目前是世界第十一大贸易实体、第十二大银行中心、第六大外汇交易市场以及亚洲第二大股票市场,拥有全球最繁忙的货柜港,亦是主要的黄金交易中心。香港是世界上经济最开放的地区之一,商品、资金进出自由,连续多年被国际机构评为全球经济最自由及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之一,香港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树立大开放大发展意识,充分发挥优越的地理位置的区位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响堂管理区是一个在我市落后的镇区,如何推动响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香港的发展理念很值得我们借鉴。因此,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大招商工作力度,要把招项目、引资金作为经济发展的助力器和推动力来抓,形成人人讲招商,人人会招商,人人能招商的招商引资新格局。

1、强化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观念。一切服从发展,一切围绕发展,有利于发展的事情多做,阻碍开放发展的事情不为;突破狭隘部门利益的束缚,讲政治、讲大局,以全局利益为重,坚决防止和克服为了个人和小团体私利而置发展大局于不顾的思想行为。

2、强化大开放促进大发展的观念。要加快经济发展,必须扩大开放,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有效配置各种资源,形成大开放促进大发展的格局。大开放促进大发展一定要落实到项目上。没有项目就谈不上开放,没有大项目就谈不上大发展。

3、强化自我发展观念。我们有些部门对自己所负责的领域,没有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没有开动脑筋想办法加以发展,凡事总是等待上级的落实,依赖上级的投入,似乎只有上级投入了资金,他们的脑子才会转动起来,否则,他们的这些领域永远是无人问津的“处女地”,极大地影响了全局的发展。因此,只有摒弃因循守旧的观念和做法,致力于竞争中求发展求进步。特别是在筹措资金上,要真正摒弃“等、靠、要”,积极开拓融资渠道。可以用部分优良资产,吸引外部资金入股,形成多元投资的局面,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地方经济稳步发展。

4、强化服务观念。加快发展靠投入,增加投入靠业主。既要启动民间资本,培育当地投资业,更要降低门槛,引进外地投资者。只有培育、引进一大批业主,兴办一批大企业,才能搞活一方经济。我们当地领导干部要学习像香港那样的政府,为客商服务的意识,要积极主动地接近和联系客商和私营业主,依照政策和法规,提供“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服务,把他们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为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到来投资置业感到安心、放心、舒心,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把提高服务质量作为发展经济的“无形资产”来建设,形成服务“品牌”。

二、要发展经济,必须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背景是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非常伟大的成就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在我国的城乡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城市相对发展,农村的村镇建设,人均收入,精神文明和人们的生活需求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二00三年初,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中央认为农村工作是我国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围绕战略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十六大就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我国现阶段正值社会发展的转型期,人均收入接近1000美元,工业的发展在近五十年的过程中得到了农业的支持,同时现在也发展的相对强大,可以对农业的支持,城市的发展,近二十几年的快速发展是日新月异的,有能力有条件对农村的支持。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在建设和发展方向给新农村恰当的定了位,它借鉴了国际上成功的经验是符合我国国情的。这一提法在理论和实际生活中也是可以振奋人心,鼓民劲的。也是提高和发展我国的国力,人民生活水平的关键的步骤。从思路上即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统筹发展城乡,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从现实上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生产力持续发展,城乡体制日趋完善。城市对农村,工业对农业有条件,有能力实施支持和反哺,同时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广泛参与,这些措施的出台即利国又利民,可以断言,新农村建设的理论是科学的,它一定能较短时间内把城乡,工农之间的差距缩小,一定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一大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要在文艺教育治愚,以生计教育治穷,以卫生教育治弱,以公民教育治私的新理念。这些理论的提出都为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提出较高的理论指导和诠释。

海城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了“抢抓双重机遇,坚持五业并重,提升三化水平,建设和谐海城,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在全省率先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面对新的形式,我们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责任意识,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努力学习先进地区发展经济的先进经验,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我市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要发挥优势,推进响堂新农村建设进程村级情况:响堂管理区集体财力不足,村级财力也明显力不从心,怎样在城乡结合部的位置搞好新农村建设,怎样使响堂管理区的发展为海城城市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即做到科学发展,因地制宜,又能积极稳妥,即破解城乡发展的难题,又能解决经济发展的低靡问题,这些问题和困难是现实的,但发展又是必然的。由于时间短,仅谈粗浅想法。

1、充分认识响堂管理区的区位优势

独特的区位优势,海城外环路两侧为海城市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而响堂占有东、南两面,又处海城河南岸,交通便利,工业发展的宝地,又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黄金地段。响堂的发展已融入了海城建设的一体之中,这是优势。

3、工业加工业的优势。十分畅通的交通为工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如何在已形成规模的加工业上作文章,把华银集团的镁铝深加工企业,金柜制造业做强做大,不但在国际市场有份额,还在知识产权、产业创国际品牌上下功夫,金柜加工业不但在东北地区有份额,还要在长江以南的地区发展,创全国的名牌。

4、发展淡季菜和城市蔬菜基地的作用。响堂的地理优势,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蔬菜生产,为城市提供副食生产创造便利条件,就西响一个村的暖棚黄瓜生产每年在1000万公斤以上并且全部是市场畅销,同时是人们喜爱的黄瓜品种,这里的养殖业鸡、奶牛、肉牛、商品猪都有很大的生产量和市场份额,这些即可以为城市提供食品,更是致富百姓的有效途径。

5、结合实际,实事求是的抓新农村建设。我们响堂管理区的新农村建设就是要遵循市委、市政府的精神,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实事是的把外环路以内的四个村在高起点上,在与城市城乡结合上下功夫,使这四个村逐渐的向城市发展,向楼房和城市生活靠近发展,努力利用开发的优势,利用城市向外发的机会调动积极性,把新农村建设不但在外观上有变化,同时在内部管理上下功夫,通过新农村建设实现城市化。在外环路外的六个村区别对待,实事求是的引导向集中发展,整洁规划发展,量力而行和扶持相结合的办法使全管理区的六个村逐步的形成整洁文明,管理有序,管理民主方向发展。

总之,我们响堂管理区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二、三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有已初步规模的农业产业化的优势,有独具特点的市场物流优势,有勤劳精明善于思考,勤劳善良的人民,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有新一届党委班子的积极工作,我坚信响堂管理区的经济发展及新农村建设一定会有一个快速发展,质的飞跃。

二00六年七月二十一日

第四篇:发挥高校综合优势 促进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发挥高校综合优势 促进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一、强化大学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是历史的必然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流,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世界经济结构正处在新一轮深刻的调整之中。由此,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主要是以科技和经济为主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且日趋激烈。在其发展战略中,各国都在努力探索科技、教育与经济的有机结合、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与途径,以图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增强科技创新并促进其持续发展的能力,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抢占知识经济的制高点。显而易见,作为观念、智慧、知识、技术、人才之源的高等学府,在这个时代的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与推卸的责任,并面临充满机遇的广阔舞台!然而,如何才能促进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高校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与作用呢?不言而喻,就特定历史时代而言,观念、政策、组织、体制创新是技术创新的保障与动力。本文将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介绍我校如何通过观念、政策、组织、体制等方面的创新来整合我校所拥有的各种优势,促进产学研合作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

二、厦门大学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潜力与优势

厦门大学作为教育部与福建省、厦门市重点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具有学科综合、人才密集、技术先进、信息量大等优势,而且地处发达的东南沿海经济特区,与台胞、侨胞有广泛的联系,其学科实力优势和“侨、台、特、海”优势,决定了厦门大学在培养和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在科技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及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等方面具有做出应有贡献的潜力与优势。

(一)学科实力和优势

1.高水平的国家重点综合性大学

厦门大学目前是我国五个经济特区和众多侨乡中唯一的教育部直属综合性大学。近八十年来,经过几代厦大人的艰苦努力和辛勤创业,学校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爱国爱校的光荣革命传统和““侨、台、特、海”的鲜明办学特色,在海内外享有良好的声誉。众多蜚声中外的专家、学者曾在这里执鞭授业,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建校迄今,已先后为国家培养8万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不少人已成为蜚声中外的专家、学者,一部分已成为各领域的杰出人物,绝大多数成为我国各条战线的骨干,如,两院院士中,在厦门大学习、工作过的达53人。改革开放以来,厦门大学迈入新的发展时期,学校根据地处经济特区的优势,提出了“立足特区、面向全国、发挥优势、主动服务”的办学新思路,在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较为成功的部省“共建”之路。1995年6月,厦门大学“211工程”建设通过了部门预审;1997年4月,通过了专家立项、审核,被确认为是一所“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办学特色鲜明,基础研究力量和师资队伍较强,在国际上有影响的高水平的国家重点大学”。

2.国家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一个重要基地

1996年3月,教育部首批批准厦门大学建立研究生院,标志着厦大已成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一个重要基地。近20年来,已授予博士学位、硕士学位4000多名。学校设有16个学院,成为一所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管理科学、艺术教育科学、医学科学等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其中包括33个系、52个本科专业、92个硕士学科点、27个博士学科点和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财政学(含货币银行学)、会计学、统计学、高等教育学、中国古代史(含经济史)、物理化学、动物学等7个学科专业被评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化学、生物学、应用经济学、海洋科学、工商管理、理论经济学等6个一级学科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化学、生物学(含海洋生物学)、历史学、经济学被列为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有8个学科列入“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分别为:物理化学与应用化学、现代动植物生物学、海洋资源与环境、信息光电子材料与信息技术、高等教育学、东南亚问题和台湾问题研究、经济理论与管理、国际经济法及台港澳法。此外,还有10个学科被列为省级重点学科。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314人,专职科研人员350人;现有中科院院士7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8人,博士生导师130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2人,教育部学部委员4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学位275人,占21%,硕士学位580人,占44%;教授282人,副教授511人。1984年至今学校共派出752人次出国留学,已学成回校工作582人,回归率77.3%(不含未到期的61人)。中青年教师中有8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人被列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2人被列入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11个学科设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闽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

3.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个重要科研基地

厦门大学是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个重要科研基地。全校设有40个研究院、所、室,有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细胞生物学和肿瘤细胞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现代分析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环境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文科文献信息中心等。改革开放以来,厦大在自然科学领域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300多项,“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荣获全国化学化工类第一名的好成绩;1996、97、98、99年共被SCI收录论文分别为86、103、139、140篇、分别名列全国高校第12、15、12、14位。高新技术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开始呈现良好态势,一些科技成果已经转化并形成产业,还有一批前景看好的项目正在推出。先后两次组团参加深圳“高交会”,共签约15个项目,协议金额2亿多元;主动介入深圳虚拟大学园,成立了“厦门大学深圳发展研究院”;厦门大学科技园已于2000年4月开始启动。

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八五”、“九五”期间有460多项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1999年在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成果奖(建国后首次文科科研成果国家级奖励)的151项获奖成果中占6项,囊括了福建省的全部奖项,名次仅次于北大、人大,列全国高校第三名。厦大的台湾研究、南洋研究、海洋研究、特区研究等也颇具特色,堪称独树一帜。一批国家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已建或在建(已建成4个,即东南亚研究中心、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会计发展研究中心、台湾研究中心,在建1个,即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在保持特色、发挥优势的同时,人文社会学科紧紧围绕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展开研究,充分发挥了学校作为福建省和厦门经济特区“人才库”、“智力源”的作用。

4.广泛而良好的校际合作关系

厦大已先后与英、美、日、法、俄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46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自1980年起已成功举办30多次国际性学术会议,每年均派出数十名教师到国外开展合作研究、进修和参加学术会议、先后接待外籍专家2000多人次来校任教、讲学或研究。在对台交流方面,厦大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难以替代的人文优势,学校广泛开展与台港澳学术界及民间各界的交流,先后与台湾24所高校、63个研究所和34家新闻媒体建立学校联系,成为祖国大陆对台教育、科技、文化交流最为活跃的高校之一。

(二)“侨、台、特、海”优势

厦门大学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由华侨创办的大学。80年来它培养出来的学子遍及天涯海北及各行各业。厦大又位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厦门岛南端,与台湾有着割舍不断的地缘、血缘关系。目前厦大是我国五个经济特区和众多侨乡中唯一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所有这些都赋予厦门大学海内外交流、国内国际合作、产学研合作和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优越条件。

三、近年来厦门大学为发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潜力与优势所做的创新与改革

为了充分发挥自身学科实力优势与“侨、台、特、海”优势,发掘产学研合作和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潜力,并求得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厦门大学近年来在观念、政策、组织与体制方面正在做着积极创新与改革,为走产学研合作的教育道路奠定了基础,并初见成效。

(一)观念创新:倡导产学研合作的教育与科研模式

世纪之交,我国社会经济在体制模式和发展模式上都处在深刻的转型之中,与此同时,国际

社会经济也呈现出了几个意义深远的发展趋势,如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这些变化与趋势意味着21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环境是市场化的、市场竞争是全球化的和激烈化的、竞争焦点在于科技与人才方面的竞争。各国要想在21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和全球竞争中获得主动地位,就必须要加快本国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进程。而后者又依赖于“创新性、综合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相应的体制与政策创新,从而必然赋予高等教育以更高的要求甚至全新的使命:1.高等教育必须面向社会并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2.高等教育应重在“创新性、综合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我校深切地认识到这一全新的使命,因此近年来主动更新观念,积极倡导产学研合作的教育与科研模式。

(二)政策创新:鼓励科研横向合作与促进成果转化

为鼓励科研横向合作与促进成果转化,学校出台了《厦门大学鼓励创新创业转化科技成果的暂行规定》、《厦门大学鼓励进入“厦门大学科技园”创业转化科技成果的若干规定(试行)》,对创新创业转化科技成果人员实施了股权激励、工作量减免、编制保留、岗位考核、职称聘任、资金资源支持等多方鼓励与扶植。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着产学研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

(三)组织创新:创办厦门大学科技园,构筑成果转化平台

为了整合官、产、学、研、资、介、贸各方优势与力量,创办大学科技园成为转化科技成果的必然选择。大学科技园依托并发挥高校在教育、科研方面的力量,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一流的服务功能和良好的创业环境,可以整合利用高校在新思想、科研成果、技术、人才等方面的生生不息的资源优势,社会在资金、市场、信息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政府在土地、政策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吸引、鼓励和扶持学校、社会科技人员和国外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转化科技成果,孵化、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中小企业及产业,并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学校及地方产学研事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增长点。

(四)体制创新:以公司制企业为主体,以市场机制转化成果

要成功地实现产学研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就必需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从成果项目的选择到成果项目转化方式和转化主体的选择都要尽可能地由市场来决定。市场选择的项目才可能是有转化价值的项目;市场选择的转化方式才可能是最适合转化项目的方式;市场选择的转化主体才可能是最适合转化项目的主体。我校的产学研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基本上都是以市场选择合作与转化项目,以有限公司制企业为转化主体,以市场机制为转化方式,从而使政、事、企真正分开,摆脱行政等非经济手段的干预,使产学研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面向市场,走向市场,适应市场,最终成为市场。

四、近年来厦门大学发挥自身潜力与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校的科学研究在重视基础研究的同时,着重加强高新技术与应用开发研究,强调产学研合作,以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已任,围绕福建省、厦门特区建设的需求,开展科技攻关、企业新产品开发、软科学研究、技术咨询与服务、工程设计以及环境评估与治理和政府重大决策咨询服务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十年来,我校在自然科学方面承担全省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委托的科研项目 418项,经费 2405万元;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承担政府和企事业委托项目196 项,经费300万元。这些项目的完成与实施使学校的科研更贴近市场的需求,促进了我校的高新技术与应用开发研究的发展,并成为福建省、厦门特区建设发展重要的技术创新和高层次决策咨询基地。

(一)以多种方式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是重点高校的中心任务之一。多年来,我校根据各类科技成果的成熟程度及所处的不同研发阶段,采用不同的方式,促进其向生产力转化。如由企业委托开发的科技成果直接在委托方产业化;已完成中试或具备成熟生产工艺的科技成果,有偿转让给具有市场开发能力的企业生产;仅完成小试的高新技术成果,寻求具有较强融资和市场开拓能力的企业联合开发;学校组织资金和人力自主开发某些具有学科特色和市场潜力的高新技术成果。目前我校已有一批

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商品化,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二)创办了厦门大学科技园,构筑起成果转化平台

我校的科技成果多有待于中试,为了整合官、产、学、研、资、介、贸各方优势与力量,我校决定创办大学科技园以构筑成果转化平台。厦门大学科技园,按照“统筹规划,以人为本,市场推动,扩大开放”的建设与运作机制,依托和发挥厦大人才、智力、科技优势及台海区位优势,建设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科技园旨在构建良好的创业环境,扶植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环保技术和新材料等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中小型企业,培育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科技园一期工程由学校与思明区政府共建,目前已进驻5家企业;二期工程拟由福建省省政府、厦门市市政府和厦门大学共建。

(三)为地方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出谋献策

利用综合性大学学科齐全,文理工交叉的优势,承接软科学研究项目,为地方政府及职能部门的决策、规划、计划提供科学依据,增强其决策和规划的科学性,提高其组织管理水平。近十年来,我校承担福建省各地市,厦门特区各类软科学课题30多项,经费达150万元。这些软科学课题多数在广泛调查研究获取大量数据的基础上,以系统工程等科学方法,将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为政府和有关决策部门提供相关的规划和决策方案,使其更具科学性及可行性。如《福建省科技进步与产业结构》、《厦门教育城规划》、《厦门市菜篮子工程》和《平潭县2000年科技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等,均已被相关部门采纳,并在贯彻实施中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五篇:发挥区位优势,推动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赴香港考察报告

二00六年七月八日至十六日,我跟随市委领导赴香港考察学习,受益匪浅,感受颇深。香港特别行政区位于广东省南面、珠江口东侧,南临南中国海,北接广东省深圳市,总面积为1070平方公里。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与离岛四大部分。香港海岸线非常曲折,湾深港多。九龙与港岛间的维多利亚港,地处台湾海峡与南海的交汇处,遥望太平洋,是亚洲及世界的重要海港,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及260多个离岛组成,香港得名于香江!香港岛及九龙半岛是香港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区域。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最大的收获和体会是:

一、要发展经济,必须树立了大开放大发展的观念。

香港是一个经济高度外向型的城市,过去20年来,整体经济增超过两倍,人均GDp在亚洲仅次于日本。香港的经济结构以服务业为主,第一、第二及第三产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分别为0.1%、13%和87%左右,其中,金融业、房地产业、贸易及物流业比重较大,占GDp的35%左右。香港是亚太地区主要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旅游和信息中心,目前是世界第十一大贸易实体、第十二大银行中心、第六大外汇交易市场以及亚洲第二大股票市场,拥有全球最繁忙的货柜港,亦是主要的黄金交易中心。香港是世界上经济最开放的地区之一,商品、资金进出自由,连续多年被国际机构评为全球经济最自由及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之一,香港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树立大开放大发展意识,充分发挥优越的地理位置的区位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响堂管理区是一个在我市落后的镇区,如何推动响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香港的发展理念很值得我们借鉴。因此,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大招商工作力度,要把招项目、引资金作为经济发展的助力器和推动力来抓,形成人人讲招商,人人会招商,人人能招商的招商引资新格局。

1、强化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观念。一切服从发展,一切围绕发展,有利于发展的事情多做,阻碍开放发展的事情不为;突破狭隘部门利益的束缚,讲政治、讲大局,以全局利益为重,坚决防止和克服为了个人和小团体私利而置发展大局于不顾的思想行为。

2、强化大开放促进大发展的观念。要加快经济发展,必须扩大开放,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有效配置各种资源,形成大开放促进大发展的格局。大开放促进大发展一定要落实到项目上。没有项目就谈不上开放,没有大项目就谈不上大发展。

3、强化自我发展观念。我们有些部门对自己所负责的领域,没有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没有开动脑筋想办法加以发展,凡事总是等待上级的落实,依赖上级的投入,似乎只有上级投入了资金,他们的脑子才会转动起来,否则,他们的这些领域永远是无人问津的“处女地”,极大地影响了全局的发展。因此,只有摒弃因循守旧的观念和做法,致力于竞争中求发展求进步。特别是在筹措资金上,要真正摒弃“等、靠、要”,积极开拓融资渠道。可以用部分优良资产,吸引外部资金入股,形成多元投资的局面,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地方经济稳步发展。

4、强化服务观念。加快发展靠投入,增加投入靠业主。既要启动民间资本,培育当地投资业,更要降低门槛,引进外地投资者。只有培育、引进一大批业主,兴办一批大企业,才能搞活一方经济。我们当地领导干部要学习像香港那样的政府,为客商服务的意识,要积极主动地接近和联系客商和私营业主,依照政策和法规,提供“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服务,把他们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为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到来投资置业感到安心、放心、舒心,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把提高服务质量作为发展经济的“无形资产”来建设,形成服务“品牌”。

二、要发展经济,必须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背景是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非常伟大的成就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在我国的城乡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城市相对发展,农村的村镇建设,人均收入,精神文明和人们的生活需求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二00三年初,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中央认为农村工作是我国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围绕战略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十六大就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我国现阶段正值社会发展的转型期,人均收入接近1000美元,工业的发展在近五十年的过程中得到了农业的支持,同时现在也发展的相对强大,可以对农业的支持,城市的发展,近二十几年的快速发展是日新月异的,有能力有条件对农村的支持。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在建设和发展方向给新农村恰当的定了位,它借鉴了国际上成功的经验是符合我国国情的。这一提法在理论和实际生活中也是可以振奋人心,鼓民劲的。也是提高和发展我国的国力,人民生活水平的关键的步骤。从思路上即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统筹发展城乡,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从现实上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生产力持续发展,城乡体制日趋完善。城市对农村,工业对农业有条件,有能力实施支持和反哺,同时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广泛参与,这些措施的出台即利国又利民,可以断言,新农村建设的理论是科学的,它一定能较短时间内把城乡,工农之间的差距缩小,一定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一大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要在文艺教育治愚,以生计教育治穷,以卫生教育治弱,以公民教育治私的新理念。这些理论的提出都为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提出较高的理论指导和诠释。

海城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了“抢抓双重机遇,坚持五业并重,提升三化水平,建设和谐海城,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在全省率先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面对新的形式,我们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责任意识,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努力学习先进地区发展经济的先进经验,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我市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要发挥优势,推进响堂新农村建设进程

响堂管理区位于海城市区东南,市区东大门、南大门皆位于响堂,地处城乡结合部,“半城半乡”是响堂的突出特点。全区总面积24.1平方公里,人口2.8万,下辖一个街道办事处、9个行政村。交通极为便利,海城外环路贯穿全区,海岫路、海马路穿境而过。有耕地面积10.163亩,人均不足0.4亩地,是典型的城乡型。经济发展现状是:

二、三产业发展势头猛进,个体工商业星罗棋布。有个体工商户1350户,个体工商企业156户,规模加工企业有3家,二00五年实现税收1681.8万元,其中地税625.8万元,国税1056万元,财政收入807.4万元,地方可支配财力407万元,人均收入5200元。

村级情况:响堂管理区集体财力不足,村级财力也明显力不从心,怎样在城乡结合部的位置搞好新农村建设,怎样使响堂管理区的发展为海城城市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即做到科学发展,因地制宜,又能积极稳妥,即破解城乡发展的难题,又能解决经济发展的低靡问题,这些问题和困难是现实的,但发展又是必然的。由于时间短,仅谈粗浅想法。

1、充分认识响堂管理区的区位优势

独特的区位优势,海城外环路两侧为海城市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而响堂占有东、南两面,又处海城河南岸,交通便利,工业发展的宝地,又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黄金地段。响堂的发展已融入了海城建设的一体之中,这是优势。

2、专业市场优势。响堂荒岭村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形成的以钢材、装饰材料、木材市场为主的市场体系。荒岭的两个市场二00五年营业收入近10亿元,物业收入1200万元,上缴税金600万元。已经成为了继西柳服装、南台箱包市场之后的全市第三大市场。这一市场的初具规模就为打造更大规模、更高层次的商贸交流中心创造了可能和便利。

3、工业加工业的优势。十分畅通的交通为工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如何在已形成规模的加工业上作文章,把华银集团的镁铝深加工企业,金柜制造业做强做大,不但在国际市场有份额,还在知识产权、产业创国际品牌上下功夫,金柜加工业不但在东北地区有份额,还要在长江以南的地区发展,创全国的名牌。

4、发展淡季菜和城市蔬菜基地的作用。响堂的地理优势,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蔬菜生产,为城市提供副食生产创造便利条件,就西响一个村的暖棚黄瓜生产每年在1000万公斤以上并且全部是市场畅销,同时是人们喜爱的黄瓜品种,这里的养殖业鸡、奶牛、肉牛、商品猪都有很大的生产量和市场份额,这些即可以为城市提供食品,更是致富百姓的有效途径。

5、结合实际,实事求是的抓新农村建设。我们响堂管理区的新农村建设就是要遵循市委、市政府的精神,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实事是的把外环路以内的四个村在高起点上,在与城市城乡结合上下功夫,使这四个村逐渐的向城市发展,向楼房和城市生活靠近发展,努力利用开发的优势,利用城市向外发的机会调动积极性,把新农村建设不但在外观上有变化,同时在内部管理上下功夫,通过新农村建设实现城市化。在外环路外的六个村区别对待,实事求是的引导向集中发展,整洁规划发展,量力而行和扶持相结合的办法使全管理区的六个村逐步的形成整洁文明,管理有序,管理民主方向发展。

总之,我们响堂管理区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二、三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有已初步规模的农业产业化的优势,有独具特点的市场物流优势,有勤劳精明善于思考,勤劳善良的人民,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有新一届党委班子的积极工作,我坚信响堂管理区的经济发展及新农村建设一定会有一个快速发展,质的飞跃。

二00六年七月二十一日

下载浙江农林大学发挥科技优势推动地方绿色经济发展(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浙江农林大学发挥科技优势推动地方绿色经济发展(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