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学法笔记4

时间:2019-05-12 20:40: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公务员学法笔记4》,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公务员学法笔记4》。

第一篇:公务员学法笔记4

公务员、行政执法人员学法专题讲座

《行政诉讼法律制度》培训讲稿

讲座时间、地点:2007年11月22日上午、12楼会议室 主 讲 人:孙标(市质监局法规科科长)

参加人员:市局机关公务员、行政执法人员

一、行政诉讼和行政诉讼法概述 行政诉讼是人民法院应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请求,通过法定程序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从而解决特定范围内行政争议的活动。行政诉讼法是由国家制定的调整人民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在行政诉讼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调整的对象是各种行政诉讼行为和各种行政诉讼关系,主要内容是规定行政诉讼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我国现行的第一部行政诉讼法是1990年10月1日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二、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

行政诉讼基本原则,是指由行政诉讼法确认和体现的,在整个行政诉讼过程中,或在行政诉讼的主要阶段起指导作用的准则。我国行政诉讼活动的基本原则是:

(一)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行政审判权原则。我国《行政诉讼法》第3条第1款规定:人民法院依法对行政案件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该原则具体包括行政审判权由人民法院统一行使、案件审判独立、合议庭审判独立和审判人员独立等内容。

(二)诉讼不停止执行原则。该原则的基本含义是:原告提起行政诉讼,不影响被告(行政主体)具体行政行为的先行执行力,即行政主体在人民法院作出裁判之前,可以照旧执行原具体行政行为。

但是,也有些例外情况。我国《行政诉讼法》第44条将这些例外情况归纳为以下三种情形: 第一,被告基于正当的考虑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第二,原告申请停止执行并经法院裁定宣告停止执行的;第三,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

(三)被告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负举证责任原则。在行政诉讼中,被告行政主体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提交答辩状,并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的,应当认定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

(四)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根据《行政诉讼法》第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这一规定决定了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权,规定了行政诉讼的客体和对象,也明确了人民法院审查行政行为合法性的范围。

(五)合议审理原则。根据《行政诉讼法》第46条规定:行政诉讼案件的审理,必须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来进行,或者由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合议庭来进行。

(六)不适用调解原则。该原则的基本含义是:行政诉讼中既不能把调解作为行政诉讼的必经阶段,也不能把调解作为结案的一种方式。我国《行政诉讼法》第5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

但该原则也有例外。我国《行政诉讼法》第67条第3款规定:“赔偿诉讼可以适用调解。”

(七)司法有限变更原则。该原则的基本含义是:人民法院对被诉违法具体行政行为原则上只能确认其合法与否,宣告其无效或撤销,但不能直接代替行政主体作出一个行政行为,或对该行政行为的内容加以改变。但对“显失公正”的行政处罚行为,人民法院有权以判决形式加以变更。

(八)复议选择原则。我国《行政诉讼法》第37条第1款规定:“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37条第2款规定:“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这说明我国的行政诉讼以“复议选择”为原则,以“复议前置”为例外。

(九)两审终审原则。根据《行政诉讼法》第6条规定:行政诉讼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的审理即告终结。当事人对第一审行政判决、裁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启动第二审程序。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局判决、裁定,对此,当事人不得再提起上诉。另 外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一审判决、裁定,当事人不得上诉。

三、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是指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受理行政争议的种类和权限。它是解决人民法院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处理行政争议的分工和权限的问题。它规定着司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和监督程度,也规定着行政终局裁决权的范围。在理解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时还必须将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与单行法律法规进行整合协调,不能将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孤立起来。这就需要注意区分“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受案范围”“法定受案范围”两个概念,后者大于前者,具体表现在公民合法权利、规范性文件、事实行为、内部行为、法定最终裁决行为等。

(一)人民法院受理案件的范围。根据《行政诉讼法》第11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 1.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2.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 3.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4.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 5.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 6.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 7.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 8.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

除前款规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

(二)人民法院不受理的事项。根据《行政诉讼法》第12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

1.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2.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3.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4.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5.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6.调解行为以及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7.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8.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9.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

四、行政诉讼的管辖

行政诉讼管辖是指不同级别和同级别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权限分工。行政诉讼管辖可以分为级别管辖、地域管辖和裁定管辖。

(一)级别管辖。级别管辖是指上下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权限分工。

1、基层人民法院的管辖。根据《行政诉讼法》第13条规定: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所以,除法律规定由上级法院管辖的特殊情形之外,行政案件都应由基层人民法院的管辖。

2、中级人民法院的管辖。根据《行政诉讼法》第14条规定,应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有:(1)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海关处理的案件;(2)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3)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3、高级人民法院的管辖。根据《行政诉讼法》第15条的规定,高级人民法院管辖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4、最高人民法院的管辖。根据《行政诉讼法》第16条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管辖全国范围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最高人民法院作为我国的最高审判机关,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各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二)地域管辖。地域管辖是指同级别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权限分工。地域管辖又分为一般地域管辖和特殊地域管辖。

1、一般地域管辖。根据《行政诉讼法》第17条规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1)原告未经复议直接起诉的,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2)经过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2、特殊地域管辖。特殊地域管辖是指因为某种特殊因素的存在,不必根据一般地域管辖的原则,而是按照法律规定的特殊规则确定的管辖。具体包括以下三种:(1)经复议由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选择管辖。(2)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3)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三)裁定管辖。裁定管辖是指在特殊情况下,由人民法院以移送、指定等行为确定的管辖,包括移送管辖、指定管辖和管辖权转移。

1、移送管辖。我国《行政诉讼法》第21条规定,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自己管辖时,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不得自行移送。

2、指定管辖。我国《行政诉讼法》第22条规定,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人民法院对管辖权发生争议的,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报它们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3、管辖权的转移。管辖权的转移是指经上级人民法院决定或同意,把对第一审行政案件的审判权由下级人民法院转移给上级人民法院,或由上级人民法院转移给下级人民法院。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23条规定,上级人民法院有权审判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也可以把自己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移交下级人民法院审判。下级人民法院对其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认为需要由上级人民法院审判的,可以报请上级人民法院决定。

五、行政诉讼参加人。行政诉讼参加人是指在整个或部分诉讼过程中参加行政诉讼,对行政诉讼程序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的人,包括原告、被告、第三人和诉讼代理人。

(一)原告。根据《行政诉讼法》第24条、41条和《行诉法解释》的第12条规定,行政诉讼原告是指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的侵犯,依法以自己的名义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保护其合法权益,从而引起行政诉讼程序发生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作为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处于行政相对人地位的原告,就涉及到一个在行政诉讼活动中原告的确认问题,根据《行诉法解释》的第13-18条的规定,原告的确认包括九类:

1、受害人的原告资格。

2、相邻权人的原告资格。

3、公平竞争权人的原告资格(人身权和财产权)。

4、投资人的原告资格。

5、合伙组织的原告确认。

6、股份制企业内部机构的诉权。

7、非国有企业被行政机关分立、终止、兼并、改变隶属关系时的原告确认。

8、企业法定代表人的独立诉权和代位诉权。

9、农村土地使用权人的原告资格。

原告资格在以下两种情况发生转移:第一,有原告资格的公民死亡,原告资格转移给其近亲属(包括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第二,有原告资格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原告资格转移给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二)被告。行政诉讼被告是指由原告认为其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并由人民法院通知应诉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应是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和诉讼后果的行政主体。根据《行政诉讼法》第25条 规定,行政诉讼被告的确认为以下几种情形:

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2、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3、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具体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

4、由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该组织是被告,由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5、行政机关被撤销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三)第三人。行政诉讼的第三人是指同原被告诉讼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参加诉讼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就是说,只要是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即涉及当事人法律权益的关系,都可以成为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根据。在行政诉讼中第三人都有独立的诉讼地位。第三人在总体上可以分为原告型第三人、被告型第三人和证人型第三人。根据《行政诉讼法》和《行诉法解释》,第三人主要有以下几种:

1、行政处罚案件中的受害人和加害人。

2、行政处罚案件中的共同被处罚人。

3、行政裁决案件中的当事人。

4、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相互矛盾的具体行政行为,非被告的行政机关可以是第三人。

5、与行政机关共同署名作出处理决定的非行政组织。

6、应当追加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追加的,法院应通知其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四)诉讼代理人。诉讼代理人是指依照法律规定或受当事人的委托代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根据代理权产生的不同基础,可以分为法定代理人、指定代理人和委托代理人。

1、法定代理人。法定代理人是指依法享有代理权限,代替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公民进行行政诉讼的人。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之间存在亲权或监护 关系。如果被代理人没有作为监护人的亲属,则由其所在单位或居住地居委会、村委会作为其监护人。法定代理是全权代理,在诉讼中,法定代理人与当事人居于同等地位,可以代理当事人为一切诉讼行为。

2、指定代理人。指定代理人是指由人民法院指定代理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当事人进行行政诉讼的人。指定代理人的代理权限非常复杂,一般认为,指定代理人如属于法定代理人,则其权限就是原法定代理人的权限;如属于法定代理人以外的人,法院在指定时应予以明确。指定代理人权限消灭的情形是:案件终结;当事人产生或恢复行为能力;当事人的法定代理人可以行使代理权等。

3、委托代理人。委托代理人就是指受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委托,代为进行行政诉讼的人。我国《行政诉讼法》第29条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委托一至二人代为诉讼。律师、社会团体、提起诉讼的公民的近亲属或所在单位的推荐的人,以及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其他公民,可以受委托为诉讼代理人。委托人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亲笔签名或盖章的授权委托书,受委托代理人代为承认、放弃或变更诉讼请求、提起上诉等必须有被代理人的特别授权。

六、行政诉讼程序

(一)起诉和受理。起诉和受理是行政诉讼开始必经的两个环节,起诉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要求法院启动行政诉讼程序的主张,受理则是法院对符合法定条件起诉的认可和接受,二者共同作用构成了行政诉讼程序的开始。

1、起诉。起诉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的侵害,而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要求人民法院通过行使审判权,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诉讼行为。

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未经复议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经复议的一般起诉期限是在收到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提出;复议机关逾期不做决定的在复议期满之日15日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此外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复议在某些情况下是提起行政诉讼的前置程序的,对复议不服才能向人民法院起诉。

2、受理。受理是指人民法院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起诉进行审查,对符合起诉条件的案件决定立案审查的诉讼行为。人民法院对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从收到起诉状之日起7日内立案。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7日内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起诉如果基本符合立案条件,只是某些条件还有欠缺,应当限期令起诉人更正或补充,人民法院应在起诉人更正或补充后之日起7日内立案。

(二)第一审程序。人民法院对于已经受理的行政案件,经过诉讼前的准备之后,应当指定日期开庭审理。庭审程序包括开庭准备、开庭审理、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合议庭评议和宣读判决。

法院经过审理之后,根据案件不同情况一般可以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作出四种类型的判决,即判决维持、判决撤销、判决限期履行和判决变更。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行政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作出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行政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延长审理期限,应当直接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同时报中级人民法院备案。

(三)第二审程序。行政诉讼第二审程序是指当事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尚未生效的第一审裁决,依法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一级人民法院据此对案件进行再次审理所适用的程序。在行政诉讼活动中,当事人上诉是引起第二审程序发生的唯一原因。上诉一经受理,案件即进入第二审程序。在行政诉讼第二审程序中,被诉行政机关不得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

第二审法院审理上诉行政案件,根据不同情况可以作出维持原判和依法改判两种判决以及撤销原判、发回重审的裁定。第二审法院审理上诉行政案件,应当自收到上诉状之日起2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行政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四)审判监督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检察机关的抗诉或法院自己发现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依法对案件再次进行审理的程序,也称再审程序。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第63条和64条的规定,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定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决定是否再审。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 院再审。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调解书认为确有错误的,可在裁判、调解书生效2年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再审案件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的,必须在3个月内作出裁判;再审案件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的,必须在2个月内作出裁判。

(五)执行程序。行政诉讼的执行是指当事人逾期不履行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并已经生效的法律文书,人民法院或有关行政主体依法采取强制措施,从而使生效的法律文书得以实现的活动。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第65条规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拒绝履行判决、裁定的,行政机关可以向第一审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对应当归还的罚款或者应当给付的赔偿金,通知银行从该行政机关的帐户内划拨;2.在规定期限内不履行的,从期满之日起,对该行政机关按日处五十元至一百元的罚款;3.向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人事机关提出司法建议。接受司法建议的机关,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告知人民法院;4.拒不履行判决、裁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第二篇:公务员依法行政学法笔记

《依法行政》培训讲稿

一、依法行政的含义

依法行政是指国家公务员按照法律规定的内容和程序办事,行政机关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设立,并依法取得和行使其行政权力,对其行政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的原则。

二、依法行政的重要性

(一)依法行政是约束政府工作人员避免出现违法行政,以免对社会、人民造成严重后果,同时也是在公平、公正、公开的情况下保护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二者是对立统一的。

(二)依法行政是行政管理为人民服务的切实保障。

(三)依法行政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证。

(四)依法行政是提高政府形象,提高工作效率,取信于民的重要保证。

(五)依法行政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要保证。

(六)依法行政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基本保证。

三、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

依法行政包含四方面的内容:

(一)提高政府立法质量,是切实推进依法行政的前提;

(二)严格行政执法,是依法行政的关键;

(三)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是切实推进依法行政的保障;

(四)加强对依法行政的领导。

依法行政的六项基本要求,即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一)合法行政是对行政机关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要求。意味着行政机关行使任何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利的行政权力时,都必须取得法律的授权,符合法律的规定。

(二)合理行政核心内容是行政活动必须公平正义,不偏不倚,符合比例。

(三)程序正当,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提高程序意识,严格按照行政活动必须遵守的步骤、方式、方法、顺序、时限等规则进行。

行政决定的作出者应当是中立、公正、不偏不倚的,不能与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之间有私下接触;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决定时,应当允许受决定影响的公民提供证据,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必须听取公民的意见,公民有权要求参加行政决定的过程,有权参与和监督行政决定。

(四)高效便民,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活动,应当遵守法定时限,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政法的核心价值:一是公正,二是效率。

高校便民的具体制度包括:时限制度、代理制度、不停止执行制度,此外还有紧急处置制度、委托制度、联合决定制度、行政协助制度等。

行政许可的最长时限规定为30天和60天。

(五)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既是政府机关的道德准则,也是最基本的法律义务。

政府机关公布的信息应当全面、准确、真实。行政机关不得撤销、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因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撤回或者变更行政决定的,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并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因此受到的财产损失依法予以补偿,这就是行政法上的信赖利益保护原则。

(六)权责一致。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经济、社会和文化事务管理职责,要由法律、法规赋予其相应的执法手段。行政机关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力与责任的统一。特别

需要强调的是,政府的权力是人民通过法律赋予的,最终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行使权力必须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

四、行政许可法

中国第一部行政许可法从2004年7月1日开始实施。

(一)行政许可法的立法目的:行政许可法第1条作出了非常明确的规定:“为了规范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规矩宪法,制定本法。”

(二)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原则:

1、行政许可法定原则。

2、公开、公平和公正原则。

3、便民原则。

4、当事人程序性权利保护原则。

5、信赖保护原则。

6、禁止随意转让原则。

(三)行政许可设定权和实施权的分配

行政法规只能在没有法律的情况下,才能设定行政许可。行政法规的名称有三个,即条例、规定和办法。

只有在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时,地方性法规才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在尚未制定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因行政管理的需要,确需立即实施行政许可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规章才可以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

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设定行政许可的限制包括:

1、前提限制。

2、期限限制。

3、内容限制。

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主体:

(1)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通过为行政机关;

(2)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和职能的组织,在法定授权的范围内,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许可;

(3)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可以委托其他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

(4)经国务院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许可权。

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功能是控制、保障和规范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

五、行政处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自1996年10月1日起开始施行。行政处罚法是为了规范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规定制定的法律。

(一)行政处罚的追究时效是指在违法行为发生后,对该违法行为有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未发现这一违反行政管理秩序行为的事实,超过法律规定的期限才发现的,对当时的违法行为人不再给予处罚。

《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第二款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二)《行政处罚法》的意义

1、有利于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有助于廉政建设;

2、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法律责任制度;

3、推动行政程序法制建设。

(三)法定原则

1、制定处罚的权力是法定的;

2、决定处罚的依据是法定的;

3、实施处罚的程序是法定的;

六、影响质监队伍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的主要因素

从内部因素看:一是思想认识片面。二是队伍整体执法素质不高。三是运行和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从外部因素看:一是社会群众行为不正当。二是被管理者法律意识淡薄。三是政府部门之间的不协调所造成的执法环境不良。

七、质监队伍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的主要方式

(一)强化行政许可观念,杜绝行政许可的随意性。

(二)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三)健全民主监督,强化依法行政效果。

(四)加强内外协调,扩大依法行政影响。

八、新时期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

(一)依法行政是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

(二)依法行政也是实践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

第三篇:公务员学法笔记6

公务员、行政执法人员学法专题讲座

行政执法机关预防职务犯罪讲课稿

讲座时间、地点:2008年11月11日下午、11楼会议室 主 讲 人:乔新宇(市质监局监察室)

参加人员:市局机关公务员、行政执法人员

一、为什么要讲这一课?

首先是司法、行政机关正确履行职责的需要。各个司法机关、各行政机关都有各自的职权,这些权力都是依据宪法和法律或行政法规赋予的,法律在给予权力的同时也给予了一定的限制,就是要正确行使权利,权利不能不用,也不能滥用。滥用权力、不用权力造成后果的,不是违法就是犯罪,不承担行政责任,就要承担刑事责任。既然滥用权力、不使用权力造成一定后果的,要负责任,那么作为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就得明白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来说,与履行职务行为有关的犯罪就两种,一种是贪污贿赂犯罪,一种渎职侵权犯罪。我们今天主要是研究渎职犯罪,弄清楚渎职犯罪与履行职责的关系,就能促使我们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从而预防渎职犯罪。

其次是检察机关宣传反渎职侵权工作的需要。刑事诉讼法规定,贪污贿赂犯罪、渎职侵权犯罪由检察机关立案侦查,这两种犯罪统称为职务犯罪。从危害的后果来看,渎职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要远远大于贪污贿赂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比如渎职行为引起的矿难事故,既有人员伤亡,又有直接、间接的经济损失。这种社会危害性远远大于贪污贿赂犯罪造成的那种财产的单一损失。近几年来,检察机关加强了对反渎职侵权工作的宣传和查处力度。首先将检察机关渎职检察部门升格为反渎职侵权局,与反贪局同级,从组织上、人员上、装备上给予了保障;其次,组织了保障人权、查处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查处危害资源渎职犯罪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加大了查处渎职犯罪的力度,再次,重新修订了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的立案标准,从法律角度界定了查处的标准和范围。

二、正确理解渎职侵权犯罪的概念、特点

(一)什么是渎职侵权犯罪

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损害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致使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我国刑法的分则共规定了十种类型的犯罪,像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侵犯财产的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等等。之所以刑法对犯罪的类型进行分类,是因为每一种犯罪都侵犯了不同的法益,也是是法律所保护的不同的社会关系,也叫做犯罪的客体。像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就是由于行为人的犯罪行为使公民的生命权、健康权等受到了侵害,侵犯财产的犯罪使国家的、公民的财产遭受了损失。那么渎职犯罪就是由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行为使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受到了侵害,使社会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公正性的信赖受到了损害。

我国刑法规定渎职罪,是为了保护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以及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所谓国家机关的活动,是指各级国家机关执行国家职能,贯彻国家的法律、法规与政策的活动。这种活动除了必须具有合法性之外,还必须具有客观公正性,所以说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实际上是指合法、客观、公正地执行国家机关职能的活动。根据权责利相统一的学说,国家赋予你一定的权力,就要求你在规定的权限范围内合法、客观、公正地履行你的职责,如果你滥用你的权力,该使用权力时不使用,或不正确使用你的权力,给国家或人民群众造成了一定的损失,这就构成了刑法所规定的渎职犯罪。就要被追究刑事责任。

(二)渎职侵权犯罪的特点

任何一种犯罪行为,都有各自的特点,都有不同的构成条件。这就是刑法上所讲的犯罪构成要件,分为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主观要件。判断一种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什么样的犯罪,需要从这四个方面来判断,像故意杀人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主体必须是已满14周岁,具有辩认和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主观方面是故意。渎职侵权犯罪做为一个类型犯罪,也具有它自己的特点,也就是构成要件:

1、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渎职犯罪有的表现为徇私舞弊,即出于私情而不客观公正地履行职责;有的表现为滥用职权,即超越职权或者玩弄职权;有的表现为故意不履行职责,即故意不实施应当实施的职务行为;有的表现为失职行为,即过失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应当履行的职责。总之,渎职犯罪在客观方面的表现形式很多,用一句概括就是干工作没干明白,根据自己的职责,该做的没做,不该做的做了。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并不是工作没干明白就是犯罪了。最高人民检察院新出台了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的立案标准,前面我所介绍的那些渎职犯罪的表现形式,只有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达到一定标准时才构成犯罪。要不然,只要失职就构成犯罪,就要被追究责任,就没有人去干工作了,至于达到什么程度才构成犯罪,在后面介绍具体罪名时再详细说。

2、犯罪主体,渎职犯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即在国家各级立法机关、各级行政机关、各级司法机关、各级军事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这里需要大家注意一下,从事公务的人员不是指我们通常理解的具有行政或事业编制的公务员,在国家机关从事公务的人员和通常所说的公务员在刑法上是有区别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渎职罪主体适用的立法解释是:“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虽末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有渎职行为,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关于渎职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我们安监局是国家行政机关,根据这个司法解释,在我们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无论你是不是公务员,只要你代表安全监察机关行使了监察职责,有了渎职行为,并且构成犯罪的,就要被追究刑事责任。

3、犯罪主观要件。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危害社会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的故意或过失心理态度。一个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任何犯罪行为都是在一定的犯罪心理支配下实施的。人在实施犯罪时的心理状态是十分复杂的,概括起来说有故意和过失两种基本形态。渎职犯罪中,有的是故意犯罪,有的是过失犯罪,像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等就是故意犯罪,而玩忽职守、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环境监管失职等就是过失犯罪,那么如何区分故 意和过失呢?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的心理态度。希望是积极的追求,如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等。放任是对危害社会的结果漠不关心,发生也行,不发生也行,听之任之的心理态度。如交通肇事后将被害人送往医院途中又抛下不管,致使被害人死亡就是放任被害人的死亡结果,属间接故意杀人犯罪。一般来说滥用职权犯罪很少有人是抱着积极的希望危害结果发生的态度去滥用职权的,绝大部分都是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就是说出于本身的职责,明知自己无权决定、处理事务,也知道违反职责行为如果出了事应承担责任,可是他对可能出现的结果是采取漠不关心、听之任之的态度的,所以属于间接故意犯罪。那么过失犯罪呢?过失犯罪对危害结果是不希望发生的,分为两种,一种是疏忽大意的过失,一种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轻信能避免。故意犯罪是明知道,过失犯罪是应当预见或已经预见。玩忽职守就是典型的过失犯罪。

4、几种主要渎职犯罪的构成

渎职罪只是一种类型犯罪的总称,它包含了42种具体的罪名。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枉法、民事、行政枉法裁判、违法发放森林采伐许可证、非法拘禁、刑讯逼供等,今天只就一些主要的罪名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下:

滥用职权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滥用职权犯罪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不正确行使职权,二是超越职权。不正确履行职责,是指行为人违反法定职责处理公务,或者利用手中的权力随意处理公务,具体表现为应该这样做而那样做,应该那样做而这样做,不应该做而做,应该做而不做等。

超越职权,是指行为人违反法定职责而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也就是说行为人手中没有此项权力,却超越了其职权范围,擅自行使此项权力,违法地作出处理决定。

不正确行使职权与超越职权的区别就在于行为人所滥用的权力是否属于其依法所应有的权力,属于其应有的权力而滥用,就是不正确履行职权,不属于其应有的权力而滥用,则属于超越职权。

直接经济损失的问题。“直接经济损失”,是指与行为有直接因果关系而造成的财产损毁、减少的实际价值;我们在计算损失时一般都是对死亡人员赔偿多少就算多少直接经济损失,但有关物品或其他的损失可能没有计算在内。这在将来我们对事故调查时是否应该考虑一下。“间接经济损失”,是指由直接经济损失引起和牵连的其他损失,包括失去的在正常情况下可以获得的利益和为恢复正常的管理活动或者挽回所造成的损失所支付的各种开支、费用等。这部份我们在事故调查报告中没有计算,由谁计算,怎么计算,值得研究。

玩忽职守犯罪:玩忽职守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客观表现:一是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行为,二是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行为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两者必须兼备,缺一不可。那么怎么理解玩忽职守行为呢?是指行为人在工作过程中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职责。不履行职责是指根据职责要求,应该作而不作,或者放弃职守,擅离职守;不认真履行职责,一般是指虽然履行了职责,但不认真,马马虎虎,粗心大意,或者草率从事,敷衍了事。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是指工商行政管理、税务、监察等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不移交,情节严重的行为。

犯罪主体:是行政执法人员,即在具有行政执法权的行政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如工商行政管理人员,税务机关工作人员、海关工作人员等。没有行政执法权的机关人员不能成为本罪主体。煤矿安全监察机关具有行政执法权,是本罪的主体。

客观表现:表现为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不移交,情节严重的行为。行政机关在对行政违法行为处理过程中,对于已经涉嫌构成犯罪,需要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案件,应当依法按照刑事案件管辖的规定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对此法律、行政法规 有明确规定,2001年国务院公布了《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2004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安部下发了《关于加强行政执法机关与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工作联系的意见》;2006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安部、监察部又下发了《关于在行政执法中及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意见》。这些文件对于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作出了明确规定。

三、如何预防渎职犯罪

职务犯罪预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社会各阶层、各领域、各部门共同参与,而且需要通过法律的、机制的、体制的教育等多种手段和途径进行综合治理。近几年我院先后查处了一批有影响的案件,在分析这些职务犯罪案件根源时认识到:渎职侵权职务犯罪是社会各种矛盾的综合反映,预防职务犯罪单靠打击是不够的,必须坚持教育在先,预防在先,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的方针,努力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根源。

如何预防职务犯罪,我们认为要克服一个认识,做到一个具有,五个坚持。克服一个认识是:不贪污不受贿就不能犯罪的模糊认识。在工作中超越职权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自己的管理职责,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也能导致犯罪。

一个具有:即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避免在工作中由于不认真履行职责而犯罪。

五个坚持:一要坚持职业道德教育,“物必自腐后生虫”,职务犯罪案件的发生,首先来源于执法人员本身价值观念的质变。一个执法人员要想实施贪污、贿赂、徇私舞弊等犯罪,任何看似严密的监督机制和严惩措施都是苍白无力的。因此,每个单位都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对执法人员进行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执法人的自律意识。自律是最好的自我防腐剂,也是预防渎职犯罪的根本措施,每个执法人员要严于律已,清心寡欲,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 小而为之,切不可轻小节,而忘乎所以,所谓小洞不堵,大洞受苦,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每个人犯罪都是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每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法中,都要正确使用自已手中的权力,不越权、不失职,树立爱民意识,全心全意为服务对象服务,做依法行政的楷模。

二要坚持法规学习,要坚持所执行法律、法规及相邻法规的学习,熟悉本行业务,掌握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增强行政执法能力。做到执法中不越权,不失职。

三要坚持制度监督。教育不是万能的,每个单位、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管理特点和规律,要针对本单位或本行业的特点、分析容易滋生腐败的部位和环节,建立健全执法制度、规范程序、明确责任、减少漏洞,在健全制度的基础上,健全监督机制,并抓好落实。

四要坚持执法公开。执法标准、程序要公开化。每个单位执法权力都有自己的程序、特点和规律,外部力量很难介入,执法权力运作的封闭性使人民群众很难监督。无数事实证明:发生职务犯罪最重的原因就是对权力约束不力,行使权力缺乏公开性和透明度,权力失去制约越大,发生职务犯罪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因此,执法部门要将执法标准、程序向社会公开,便于群众监督、防止执法人员权力滥用及失职。

五要坚持联系制度。要与有关部门建立联系制度,请司法部门给予授课,进一步增强执法人员法制观念,使工作人员知道该什么不该做什么,与有关部门及当事人建立联系制度,接受社会舆论监督。

通过上述措施,我们才能增强执法工作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减少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动因,在主观上和客观上形成自律机制,遏制和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才能促进廉政建设和依法行政,增强公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保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胜利进行。

第四篇:公务员学法笔记授课内容(范文模版)

授课内容:

一、行政征收和征用、行政处罚、行政强制

行政征收和征用

行政征收是指行政机关根据法律的规定,以强制的方式无偿向相对人征集一定数额的金钱或者实物的行政行为。在与行政征收行为相类似的有行政征用、行政征购,应当区分。行政征用是行政机关依法强制征用相对人的财产或劳务的行为。

与行政征收不同:首先,征用的范围包括相对人的财产和提供的劳务,而征收只限于相对人的财产;其次,征用是对财产暂时性地使用,它是使相对人对财产的使用权发生转移,征收是对财产的永久占有,是将相对人财产的所有权转移给国家;第三,征用具有补偿性,对相对人的财产是有偿的使用,即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如国家建设征用土地,由用地单位支付土地补偿费,支付安置补助费,而征收则是无偿的。行政征购是指行政机关通过合同方式取得相对人财产所有权的行为。它与行政征收的区别在于,征购属于行政合同行为,是双方行政行为,而征收是典型的单方行政行为,无须同相对人协商。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行政征收主要有以下几类:

(1)税收征收;

(2)建设资金费的征收;

(3)资源使用费的征收;

(4)管理费的征收,如工商管理费的征收等.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1、行政处罚种类:人身罚:行政拘留。也称治安拘留,是特定的行政主体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公民,在短期内剥夺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劳动教养。是指行政机关对违法或有轻微犯罪行为,尚不够刑事处罚且又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所实施的一种处罚改造措施。行为罚 行为罚又称能力罚,是指行政主体限制或剥夺违法行为人特定的行为能力的制裁形式。它是仅次于人身罚的一种较为严厉的行政处罚措施。责令停产、停业。2.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财产罚。财产罚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对违法行为人给予的剥夺财产权的处罚形式。申诫罚申诫罚又称精神罚、声誉罚,是指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谴责和警戒。它是对违法者的名誉、荣誉、信誉或精神上的利益造成一定损害的处罚方式。警告、通报批评。

2、行政处罚原则:

法定原则,公开、公正、公平原则,适应违法行为原则,一事不再罚原则,结合教育原则,民事刑事责任适用原则,申诉和赔偿原则,处罚追究时效原则 行政强制

行政强制是指行政机关为了实现行政目的,对相对人的人身、财产和行为采取的强制性措施。

1、执法主体必须是正式执法人员,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经同国务院法制办研究,建议增加两项内容。草案规定,行政强制措施权不得委托。行政强制措施应当由行政机关具备资格的正式执法人员实施,其他人员不得实施。行政强制的设定:

1.行政强制措施的设定(1)行政强制措施由法律设定;(2)尚未制定法律,且属于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事项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公民人身自由、冻结存款汇款”和应当由法律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以外的其他行政强制措施;(3)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且属于地方性事务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以及扣押财物”的行政强制措施;(4)“法律、法规”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如规章)不得设定行政强制措施;(5)法律对行政强制措施的对象、条件、种类作了规定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不得作出扩大规定。

行政强制的基本原则:

1.行政强制合法性原则(行政强制法定原则)2.行政强制适当原则(合理性原则)3.教育与强制相结合原则4.禁止利用行政强制权谋取利益原则5.保障当事人程序权利和法律救济权利原则。

实施种类

1、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2、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3、扣押财物;

4、冻结存款、汇款;

5、其他行政强制措施

授课内容:行政许可、行政给付和行政奖励

行政许可指特定行政主体依相对方之申请,依法赋予相对方从事某种活动的法律资格或实施某种行为的法律权利的要式具体行政行为。从行政许可的性质、功能和适用条件的角度来说,大体可以划分为五类:普通许可、特许、认可、核准、登记。

基本原则:1.合法性原则2.公开、公平、公正原则3.便民原则4.救济原则

5.信赖保护原则6.行政许可一般不得转让原则7.监督原则 行政给付

行政给付的概念分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行政给付是政府提供必需的生存条件、防范生活风险和社会共同生活条件的行政义务。例如,政府向公民提供最低生活保障金,提供失业、疾病、养老保险,提供公共交通通讯和生活用水用电用气。广义的行政给付是政府满足公民社会权和其他公法受益权行政义务的总和。它的特点就是行政给付行为。

根据我国有关行政给付的法律、法规,我国的行政给付形式主要包括如下几类:

(一)抚恤金 抚恤金的发放对象主要是烈士和因公殉职、负伤、病故、残废的军人、警察或者其家属,其主要形式又包括革命军人牺牲病故抚恤金、革命残疾军人抚恤金、护理费、治疗费等。

(二)生活补助费 生活补助费的发放对象主要是烈军属、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因工伤事故致残的公民,其主要形式包括复员退伍军人与烈军属定期定量生活补助费、临时补助费,因公伤残补助费等。

(三)安置 安置的形式主要有发放安置费与提供一定的住所等。安置费的发放对象主要是复员、转业、退伍军人,如复员军人建房补助费。

(四)救济 救济的形式包括发放救济金与发放救济物资等等,其对象主要是因为某种情况而生活陷入困境的公民,如农村的五保户、贫困户,城镇的贫困户,发生自然灾难的地区的灾民等

(五)优待 优待的对象是生活上处于某种困境的公民或者法律、法规规定应该予以优待的特定社会成员,如贫困学生、独生子女等。对于上述优待对象,行政主体可以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减免其学费,或者提供其他的优待措施。

(六)社会福利。对象既包括一般的公民,又包括某些特殊身份的社会成员,其基本方式是举办社会福利事业或者发放社会福利金。社会福利事业一般由政府采取资金扶助及政策优惠的方式扶植某些社会福利机构的发展,如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敬老院,以及安置机构、社会残疾人团体、福利生产单位与科研机构(如假肢科研机构与生产企业)等。

行政奖励行政奖励,是指行政主体为了表彰先进、激励后进,充分调动和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对为国家、人民和社会作出突出贡献或者模范地遵纪守法的行政相对人,给予物质的或精神的奖励的具体行政行为。

它的特征主要为:

1、行政奖励的主体是行政主体;

2、其目的在于表彰先进,激励和推动后进,调动和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3、行政奖励的对象是贡献突出或者模范遵纪守法的组织或者个人;

4、奖励的形式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二者大多合并采用;

5、行政奖励是行政主体实施的不具有强制执行力的具体行政行为;

6、行政奖励是一种法定的行政行为。行政奖励的原则:

1、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的原则

2、公正、合理、民主、平等的原则

3、奖励与受奖行为相当的原则

4、依法奖励、实事求是的原则

5、及时性、时效性和稳定性的原则

授课内容:行政合同

也叫行政契约,指行政机关为达到维护与增进公共利益,实现行政管理目标之目的,与相对人之间经过协商一致达成的协议。特征

1、行政合同的当事人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享有行政权力。行政合同是行政主体为了实现行政管理目标而签订的,因此,当事人中必有一方主体是行政主体。没有行政主体的参加,不能称为行政合同。行政合同必须有行政机关参加并不意味着凡有行政机关的合同都是行政合同。行政机关具有双重身份:行政主体和民事主体。当行政机关以民事主体身份签订的合同,如与家具厂签订的购买办公设备合同,该合同是民事合同;只有当行政机关以行政主体身份签订合同时,该合同才是行政合同。

2、行政合同的目的是实施行政管理。行政主体签订行政合同的目的是实现行政管理职能,维护公共利益,而不是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如为了修建道路、桥梁、机场等公共设施,行政主体与企业签订的共同投资建设合同等。

3、行政主体对于行政合同的履行享有行政优益权。与民事合同主体签订合同是为了自身利益不同,行政主体签订行政合同是实现行政管理目标,维护公共利益。因此,行政主体对行政合同的履行享有民事合同主体不享有的行政优益权。具体体现为对合同履行的监督权、指挥权、单方变更权和解除权。当然,行政主体只有在合同订立后出现了由于公共利益的需要或法律政策的重大调整,必须变更或解除时,才能行使单方变更、解除权。由此造成相对人合法权益损害的,要予以补偿。

4、行政合同双方当事人因为履行行政合同发生争议,受行政法调整,根据行政法的相关原则,通过行政救济方式解决。

作用

行政合同虽有双方当事人的自由协商,但又保留行政机关必要的行政优先权为其条件;它是对行政命令、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管理手段的重要补充形式,是一种富有弹性和灵活性的管理形式。行政合同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从行政机关方面来说,订立行政合同既可以更好地行使行政职能,保证国家行政目标的实现,又可以因合同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明确性而避免相互扯皮、推诿、杜绝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作风。

2、从相对方来说,订立行政合同既可以使他们更好地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又可以使合同争议发生后控告有门,解决有据。

第五篇:学法笔记

学法笔记

篇一:学 法 笔 记

学法笔记

----学法、知法、用法、守法

今天上午,街道司法所黄所长,邀请到市司法局领导和律师事务所郑大律师,来我社区开展“律师进社区”座谈活动,宣传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通过社区开展系列的学法和普法工作,充分提高了我们社区干部的法律观念,在实际工作中,我更加认识到要真正做到学好法用好法,体会到:

一、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学法用法的重要意义,增强使命感,是学好法、用好法的前提。法为国之本,学法用法,提高全民法律意识,推进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重大而长期的工作。自觉学习、宣传和贯彻法律,关键是要提高思想认识。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和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核心是法治,必须依靠法律手段,来确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方针的落实。其次,本职工作的需要。作为一名社区干部,要充分掌握国家法律法规,才能更好地干好本职工作。第三,自身建设的要求。党员干部首先应该是国家法律带头的执行者和遵守者,学法用法这个头带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成败,关系到社区形象。四是广大群众的愿望。通过多年来法制教育,广大群众要求社会依法行政,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呼声越来越高,作为一名合格的社区干部,学习法律不是可学不可学的事情,而是非学好不可。

二、坚持与时俱进,讲究学习方法,是学好法、用好法的重要基础。学法是知法、用法、守法的重要基础。在学法上,我坚持紧贴实

际,持之以恒,与时俱进,扎实高效,法律素质得到不断提高。通过学习,我更加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民主法制的关系,提高了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严格依法办事,是学好法、用好法的关键。只有将学法与用法有机结合,才能推进事业健康发展。为此我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依法进行决策;坚持依法推动工作;坚持依法解决问题。

四、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充分体现法制宣传为人民的要求,用事实对广大群众进行法制教育,坚持从实际出发,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维护好社会稳定,做到了学法用法的和谐统一。

篇二:普法学习笔记

普法学习笔记(摘抄)

第一讲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概述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思想的统一体

一、定义

【一】它具有四个鲜明特征:

(一)它具有人民性。

(二)它具有政治性。

(三)具有法律性。

(四)它具有先进性。

【二】它的基本内涵:

(一)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依法治国

(二)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执法为民

(三)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公平正义

(四)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服务大局

(五)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

【三】本质特征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充分体现了人民民主。.(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原则。

(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原则。

【四】必须做到:

1.依法治国理念。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要求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必须不断提高法律素养,切实增强法制观念,坚持严格执法,模范遵守法律,自觉接受监督,时时处处注意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2.执法为民的理念。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各项政法工作中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执法为民,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3.公平正义的理念。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追求。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是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首要目标。要求政法干警必须秉公执法、维护公益、摒弃邪恶、弘扬正气、克服己欲、排除私利,坚持合法合理原则、平等对待原则、及时高效原则、程序公正原则,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4.服务大局的理念。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要求各级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大局开展工作,立足本职,全面正确履行职责,致力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努力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

5.党的领导的理念。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要自觉地把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起来,把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严格执法统一起来,把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与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统一起来,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科学的,先进的法治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念为指导,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经验,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优秀成果,吸收和借鉴西方法治文明合理因素基础上形成的。它符合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并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深化,包括对世界现代法治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借鉴,符合法治国家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先进的、科学的法治思想和理念。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为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法律观研究了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指出法律是以现实物质生活为基础的,即经济决定法律,法律又反作用于经济。这一根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法学还认为,法律并不是超阶级的,而是统治阶段意志的体现。一定阶级的国家和法都是实现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是有阶级性的,马克思主义所制定的法也是有阶级性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法的学说,深刻地揭示了法的阶级本质,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新中国民主法制的实践为基础。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樗着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在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甚至被中断的过程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立法体制不断完善,立法程序日益健全,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物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框架基本形成,我国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方面

基本上实现了有法可依。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法治建设的实践,给我们带来许多有益启示,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实践表明,推进法治化进程,必须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把加强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紧密结合起来,在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之下,从实际出发有步骤地进行。

3、我国古代法律文化和西方法治文明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源泉。从总体上看,我国古代法制是为巩固历代帝王的王权统治服务的,人治的色彩相当浑厚;西方资本主义法治是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的,有其阶级性和虚伪性的一面。但是,我国古代法律文化也包括了不少民主性的内涵,是可以合理继承的。如法家提出的以法治治国,礼乐刑政,综合为治;援法断罪,罪刑法定;治法治吏,相辅相成等。中国数千年的法律文化遗产中的有益成份,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思想源泉。西方资产阶级在几百年的反对封建主义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方面,也积累了不少法治实践经验,有的较为成熟,已经制度化。他们在法治理念方面也积累了大量的思想资料,如公平正义的思想、尊重人权的思想、规范和监督公权力的思想、尊崇法律权威的思想等。这些,也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源泉。我们可以从我国当前的国情和社会制度的特点出发,对我国古代法律文化和西方资本主义法治思想和法治经验进行甄别、吸收,为我所用,丰富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总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在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指导下,坚持从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

验,批判继承和吸收古今中外一切法治文明优秀成果基础上形成思想体系,是科学、先进的法治理念。

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意义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立法的思想前提。

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执法和司法的重要保障。

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是会注意守法的必要保证。

4.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律监督的科学指导。

第二讲 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的理念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树立依法治国的理念,就是在全社会和全体公民、特别是执法者中养成自觉尊重法律、维护法律权威、严格依法办事的思想意识,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的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规范化、程序化和法制化。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治国基本方略;在1999年3月召开的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又被写入了宪法修正案。依法治国方略的最终确立,在我们

篇三:教师法学习笔记

政治学习笔记

主持人:李延敏学习者: 学习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学习时间:3月19日

交笔记时间:3月19日

1、《教师法》共九章四十三条,重点对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教师的资格和任用、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教师的待遇、教师的考核与奖励等方面作出了规定。

2、《教师法》总则第2条规定适用范围:“本法适用于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这里所指的“教师”是指在学校中传递人类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主义社会需要的专业人员。

3、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是基于教师的特定的职业性质而产生和存在的。

4、《教师法》第7条对我国教师的权利作出规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教育教学权。②、科学研究权。③、指导评价权。

④、获取报酬权。⑤、民主管理权。⑥、进修培训权。

5、《教师法》第8条对教师的义务作出了规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的义务。②、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义务。③、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义务。④、关心爱护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义务。⑤、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义务。⑥、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教育教学水平的义务。

6、教师的资格和任用制度是教师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教师法》在第三章对教师的资格条件、认定办法、过渡办法、职务制度、聘任制度等几个方面作了规定。

7、教师资格的构成要件。

(1)国籍。(2)品德。(3)学历。(4)业务。(5)认定。

8、教师聘任制度必须遵循双方地位平等的原则。聘任双方在平等地位上签订的聘任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对聘任双方都有约束力。

9、教师考核的内容:《教师法》第22条规定考核的内容是“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工作成绩”四个方面。

10、教师的待遇是指教师的工资、津贴、住房、医疗、退休等方面的总和。

下载公务员学法笔记4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务员学法笔记4.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领导班子学法笔记

    领导班子学法笔记 时 间:2009年1月10日(17:00—18:30) 地 点:局机关三楼会议室 人 员:局领导班子全体成员 内 容:学习《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领学人:王冬 一、2008年......

    2014年第二季度学法笔记

    荥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14年第二季度学法笔记 学习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解读 学习时间:120分钟(5月28日) 学习地点:四楼会议室 学习方式:集中学习主讲人:刘国贤 参加......

    公务员学法用法

    公务员学法用法 翻开报纸,打开网页,随处可见某某某因为贪污腐败而锒铛入狱、断送前程;某某某因为小偷小抢而难逃法网,过着铁窗生涯;某某某因为纠纷仇恨在草草了结他人的同时也奉......

    公务员学法心得体会

    公务员学法心得体会(一) 今年是我国进入“六五”普法的第二个年头,经过多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得到了显着提高。然而在当前社会经济发......

    公务员学法总结

    肃工商发(2008) 号 肃南县工商局公务员学法用法工作总结 市局法规科:近年来,肃南县工商局以深入落实科学发展为指导,紧紧围绕我县依法治县工作要点和工商系统“五五”普法工作......

    公务员学法制度(合集)

    管政发〔2011〕33号 关于管镇镇下发《管镇镇干部学法制度》的 通知 为深入贯彻实施“六五”普法,进一步提高各级干部的法律素质和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全面......

    公务员学法测试试卷

    泰州市级机关公务员学法测试用公务员学法测试试卷单位姓名职务成绩一、单选题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是:( )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

    公务员学法总结5则范文

    巴拉格歹乡领导干部及公务员学法用法 工作总结 2013年,巴拉格歹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我乡 “六五”普法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