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家乡名人的作文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的,俗话说得好,每一粒粮食的背后都有一个辛苦勤劳的农民。
今天,我就来介绍一下我们村的一位农民——王大伯。
王大伯今年四十岁,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大了许多。他的皮肤很黑,短头发,经常戴一顶草帽,穿一件很旧的褂子,显得又瘦又矮。但他种起田来一点儿也不含糊。
他每天起早贪黑,到田里治农药、除草……干的是辛辛苦苦,也可算是兢兢业业。经过几年的努力,他已经种了几十亩田。从一开始一贫如洗到现在不愁吃喝。
王大伯不仅勤劳,而且充满了智慧。王大伯一开始不懂得种田的经验,所以吃了亏,但他一点儿也不气馁,到处请教别人,自己也买了关于水稻或其它一些和种田有关的书。自己不识字,就让家里人读给他听,然后用心钻研,终于掌握了一些技术和经验。他经常说:“种田看起来简单,学问确实有不少呢!”
有一次,大家买种子,家家户户基本上都买了同样的种子。只有王大伯和他们不同。有些人问他为什么买这种种子。他说:“凭我的经验,今年的天气适合这种种子。”果然,最后他收获的要比别人多很多。慢慢地他开始富裕了,最后用起了机械化。从此,他就成了我们村的名人。种田虽然让王大伯辛苦了好一阵子。但最终还是得到了回报。真是苦也粮食,甜也粮食
篇一:家乡的名人
在我的家乡,有一位远近闻名的“养鸡大王”,他曾经是大都市里一个不起眼的保安,但他从小就有着不屈服命运的志气。几年来,他通过自己的双手辛勤地努力,从大都市回到家乡,历经了许多次失败,最后靠养鸡致富,他,就是我的大伯。
大伯的养鸡场离村子不远,进入养鸡场,映入眼帘的是许许多多的小鸡,成千上万的白色小鸡就像给养鸡场的地面铺上了一层厚厚的毯子。只见大伯和他的助手一把鸡饲料倒下去,小鸡们都来争抢,好不热闹。
听奶奶说,大伯是一次偶然的发现使他走上养鸡致富的道路的。当时,大伯是一位不起眼的保安,一次他下班后到他的一个朋友家去玩,这位朋友办了几个养鸡场,专门养殖饲料鸡。很快,大伯发现养鸡收入丰厚,因此,就萌生了养鸡的念头。从那时起,大伯一边上班,一边利用空余时间到养鸡场学习养殖技术。经过一年多的学习,他终于把技术学到手。于是大伯就辞去保安工作,拿出多年打工的积蓄,东凑西借,投入5万元,建立了两个养鸡场,可是好景不长,这不,就当大伯第一次养鸡时,全国遭受禽流感,结果把本钱全赔了进去,还欠了一大堆债务。可大伯身上有着不屈服命运的志气,他毫不气馁,他白天在养殖场上忙忙碌碌,晚上又在台灯下读书,还把饲养的鸡全部注射了疫苗……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伯的努力下,他终于成功了,成了远近闻名的养鸡大户。
如今,大伯招收了5个返乡农民工专门负责养鸡场的喂料工作,每年都有很多户农民来向他买鸡苗,请教养鸡技术,大伯都毫不犹豫地传授给他们。
这就是我的大伯,一个远近闻名的“养鸡大王”。篇二:家乡名人
巴金、霍金、钱学森……这些名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我们家乡无锡也有一位家喻户晓的交通协管员,他就是老秦、秦加财。
老秦年近60旬,中等个、瘦瘦的、黝黑的皮肤,十年前他从工厂下岗后就一直从事交通协管员的工作。十多年来他不论严寒酷暑,不管风吹雨打,每天坚持站在马路上管理交通,用他的话说:“我从事的是最平凡的工作。”
老秦的工作确实平凡;你看!在朝阳广场的十字路口他一次又一次地对过马路的市民说:“这位同志您越线了,请往后退,谢谢。”“对不起,现在是红灯,请稍等。”……他一次又一次的做着稍等、转弯、直行的手势,是繁忙的路口变得井然有序;可就在这平凡的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出老秦那不平凡的品行。
有一次,老秦和往常一样正忙碌的值勤,一对骑电动车的年轻人经过了他的值勤路口,老秦上前礼貌地纠错,但骑车的年轻人却蛮横地把老秦用力一推,还振振有词地说:“你凭什么来管我?你算老几啊!”面对这样的情形老秦始终面带微笑,对违章的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老秦不厌其烦地劝说下,这对年轻人终于转怒为喜,笑着承认了错误。
老秦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受到市民的一致好评。人们不仅称赞他敬业的工作态度,而且对他规范的执法动作也大加赞赏。
老秦的辛勤工作得到了市民们的认可,一时间成为一名“网络红人”,还被有关单位评为“再就业明星”和“无锡市优秀协警”,他还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的这种敬业精神和认真的工作态度值得我学习。
每一个地方都有名人,而我们春城也有一位名人,他的名字叫聂耳。我的家离聂耳的故居只有200米左右,我有幸成为他的邻居,这使我感到非常自豪。聂耳不仅是一位爱国人士,还是一位关心他人,一生都在报效祖国的人。正是他热爱音乐、祖国的情怀,使他创作了激人奋进的《义勇军进行曲》。
为了了解这位爱国的音乐家,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其中最详细的是他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的故事。1935年初,聂耳听说电通影片公司正在筹备拍摄影片“风云儿女”,影片内容是号召文艺青年起来抗战,走与民众结合的路。故事梗概是田汉写的,后因田汉被捕入狱,由夏衍写成电影剧本。田汉被捕前危急仓促,主题歌的歌词写在一张包香烟锡纸的衬底上。聂耳知道此事后,立即跑去找夏衍,主动要求为主题歌谱曲。他从夏衍手中夺过歌词,一看题目是“义勇军进行曲”,激动地说:“作曲交给我,我干。” 他以极大的热情彻夜不眠地投入了创作,“义勇军进行曲”那充满爱国激情的歌词使他热血沸腾,脑海中闪现出一个个画面: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们铸成了钢铁长城,与侵略者浴血奋战,前仆后继,冒着敌人的炮火勇往直前……一幅幅画面化成了一个个铿锵有力的音符!他用小号响亮的音调作为歌曲的前奏,像是吹起了进军号角。他很快就完成了初稿,交导演征求意见,准备进一步修改。当时,党组织为了聂耳的安全及音乐水平的提高,安排他先去日本考察,然后再赴西欧留学。聂耳到日本不久就将歌曲定稿寄回。
1935年5月1日,“中华日报”发表了这首歌,影片“风云儿女”首映,主题歌立即传遍全国,成为号召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歌。1949年9月27日,在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著名画家徐悲鸿首先提出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的提案,被大会通过。1982年12月4日,全国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又通过决议,确定这首歌为正式国歌。
聂耳在创作上最注重生活的体验和感受,他创作的音乐情感朴实无华,真诚而凝重,是心泉中流淌出来的,动人心弦,使人产生强烈的共鸣。每当我在电视上看到中国体育健儿夺得冠军,听到赛场上响起国歌声的时候,我就感到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令人痛惜的是这位天才的音乐家,还不到24岁就离开了人世。但是,他的名字和《义勇军进行曲》永远伫立在人们的心碑。
第二篇:家乡名人作文
1我家的“名人”——奶奶
说起名人,同学们一定会想到那些战斗英雄、劳动模范,或是作家、画家、企业家、科学家,还有歌星、影星、球星等等。其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今天我要说的是我的奶奶。
奶奶六十来岁,个子不算高。脸上布满了皱纹,一笑起来皱纹就更深了。虽然奶奶长得并不出众,可她扎出的扫帚把却个个漂亮得很。扫帚把在我们这儿几乎家家都在用,它可以用来扫面板上的面,也可以用来刷锅,也可以扫炕,或是打扫别的脏物。奶奶每年都要种几颗高粱,目的并不只是为了吃高粱面,而是用高粱穗来扎扫帚把,反正这东西平时经常用,多扎几把放着也很好,也有一些人也想扎扫帚把,奶奶就会毫不吝啬地教她,直到教会为止。
说到这儿,有人可能会问:“你奶奶这手艺是跟谁学的?”其实,奶奶的这个手艺并不是跟谁学的,而是她年轻时看别人扎,自己也感到好奇,便慢慢自学,后来就学会了。
其实,做扫帚把也不是很难。先把高粱穗子晒干,去掉高粱籽,并打磨干净,然后用绳子把它扎成一连串就可以了。但是,要注意一点,一定要扎紧,否则很容易散掉。
有一次,我跟奶奶在聊天。我突发奇想,问:“奶奶,你刚开始学扎扫帚把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呀?”奶奶说:“有啊。一天,我正在扎扫帚把,突然,右手的十指一下子被高粱杆刺破了一个口子,鲜血顿时流了出来。但是,这点小困难算什么?我跟本就没在乎。”我听了,真是佩服奶奶。
这就是我家乡的“名人”——奶奶。
2单县好人——孟昭良
孟昭良是我们单县莱河镇刘饭棚村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村民,由于家境贫寒,人又憨厚老实,没有文化,大字不识一个,所以连个媳妇也找不到。整日里在单县县城以蹬人力三轮拉客谋生。2001年12月一个寒冷的下午,他在单县县城遇到双腿高位截瘫被人弃之路边的苦命女田云。田云的老家在湖南张家界,当时有家难回。好心的老孟二话没说,将田云接回家,一住就是半年。可是,这样在自己家呆着也不是个办法呀,孟昭良思来想去,下决心要将其送回湖南老家。2002年5月6日至6月12日,孟昭良行程1700多公里,一路乞讨,脚蹬自己的人力三轮车将田云送回了湖南老家张家界,受到了湖南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好评。
此事经众多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孟昭良的生 1
活也由此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他先是被湖南常德市科农公司聘为苗木管理员,后又通过好心人的介绍,找了个湖南媳妇。11月16日上午,孟昭良带着这位远方媳妇回到单县老家探亲,家乡数百名父老乡亲在单县湖西宾馆敲锣打鼓,举行了热烈的仪式,欢迎孟昭良荣归故里。
据说,已有多家影视单位,将孟昭良的故事改编成了电视剧、广播剧、戏曲等。
俗话说:“好人有好报”,但愿我们的单县好人孟昭良以后的生活平平安安,但愿出现越来越多的像孟昭良一样的好心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3羊城英雄——牛作涛
牛作涛,是土生土长的山东单县人。18岁那年,他怀着对军队生活的美好向往,报名参了军,在广州空军某部服役,并曾经在海南岛等最艰苦的地方守卫祖国的海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不屈服,不退缩,部队锻炼了他的顽强的意志,增强了他强烈的爱国热情。
2011年10月19日晚,31岁的牛作涛和一位朋友在广州二沙岛南侧江边散步,突然听到“扑通”一声,有人喊道“快,有人跳江自杀了!”牛作涛听到喊声,立即把手机和钱包塞到那位朋友的手上,迅速脱下皮鞋,说了句“我去救人”,就一跃跳入水中。可是,牛作涛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他的水性并不好,当时,由于救人心切,竟没来得及想这些。此时周围大约有十几个人,他们也在想法救人。有市民脱下外套希望伸到江面将两人拉起,但距离太远。还有不少人试图向往来船只呼救,最终也没有效果。等附近餐厅服务员拿来长水管救人时,牛作涛和那名跳江自杀的女子都已沉入江中。
据目击者说,当时那名女子被江水向东冲了约10米远后,已经沉入江中。此时,牛作涛看到自己已无能为力救人了,便向岸边游动,他几次伸出手,想抓住岸边石壁,却无法抓稳,最后也沉入江中。
约20分钟后,搜救艇赶到。晚11时许,又有两艘搜救艇先后赶到现场搜寻失踪的二人。搜索行动持续了4个小时,却无进展。最终水警在凌晨1时许撤离。
20日中午,牛作涛的遗体在广州大桥东侧200米处水域被捞起。此时,已经得到消息的弟弟牛作东已从老家山东单县赶过来,他亲眼看见哥哥的遗体在水警的打捞下,浮出水面。出水时,牛作涛的手还保持着弯曲的姿势。牛作东痛不欲生,几乎跃入江中,被身边的人紧紧拽住。瘫坐在江边的他,抱头失声痛哭。此时,守候在江边的战友、老乡们早已哭成一片。
牛作涛的妻子陈女士是湖北襄阳人,此时她正带着女儿从武汉驾车往广州赶。一路上,陈女士一直在抽泣,得知丈夫出事只感到天昏地暗,一夜未睡,对女儿什么都没敢说,陈女士只说小牛是个热心肠,乐于助人,敢做敢当。他是家里的顶梁柱,要是真有个好歹,这个家可咋办呀!
可是,当陈女士感到广州时,她最不愿看到的一幕还是无情的出现了。
此时,远在老家单县的牛作涛的母亲得知儿子去世的噩耗时,哭得几乎昏了过去。平时有说有笑的儿子突然间就从这个世界上永远的消失了,白发人送黑发人,年过半百的母亲哪里能经得住这沉重的打击呀!
山东汉子牛作涛救人牺牲后,在广州当地引起了巨大反响。广州市民、牛作涛生前所在部队的战友,还有许多素不相识的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敬意,近万人参加了牛作涛的追悼会。
2011年10月25日,牛作涛被追认为烈士,他的亲人也将享受烈属待遇,牛作涛的骨灰被安放在单县烈士陵园内。从此,这里又多了一位将受到后人世世代代敬仰的英灵。
牛作涛,你是咱单县人的骄傲,人们会永远记住你那毫不犹豫的一跳,会永远把你的英勇壮举铭刻在心。
我的“笔记本”叔叔
俗语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泥人张”,“赖汤圆”,“张小泉剪刀”,这些民间艺术能手,人人皆知。今天,我要介绍的是我的叔叔,他是一位电脑维修工程师,在我的心目中,他可是一位“名人”了。
叔叔维修的是现在市场上流行的笔记本电脑。说起来他搞这一行,还有一段经历呢:1995年,叔叔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学的是计算机应用,被分配到淄博的一家塑料厂,管理全厂的电力供应,这与他学的专业基本上没有什么联系了,更糟糕的是,他每月工资只有600元,刚刚能勉强维持生活。叔叔在这家工厂干了三年,终于耐不住了,为了有一个更好的前途,他依然辞职,只身一人来到省城济南闯荡,当时,市场上已经出现了笔记本电脑,但价格非常昂贵,平均每台2万元,如果笔记本出了毛病,都找不到维修的地方,叔叔看到了商机,他认为笔记本电脑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多,急需大量的维修工程师,他下决心要搞笔记本维修。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当时在整个济南几乎找不到一个真正会维修笔记本的,拜谁为师呢?求人不如求己,他自己在网上查阅资料,那些资料基本上都是从国外的一些网站上查到的,全部是英文,不会的单词还得查找意思,还好,他学过计算机应用,电子学方面的知识是难不住的。原理虽然懂了,没有机器实习怎能行呢?这时正好有一家维修公司招笔记本维修工程师,叔叔就去报了名。到了那里一看,才知道老板只是有几台机器等着修,可他自己一点也不会,招来的几位维修人员中,只有叔叔一人敢操作,因为那些机器的价格太贵,弄坏了一台谁也赔不起。从此叔叔就在这家公司出了名,他的维修技术也日益熟练了。
后来,叔叔离开了那家公司,自己也建起了一家笔记本维修公司,并命名为“先锋电子”,因为我的叔叔名字就叫“现锋”,取的是谐音。
如今,一年到头,他所收到的要维修的机器,根本修不完,房间里总是堆了厚厚的几排笔记本。他在技术上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比如开机不加电,加电不显示,开机电流大,光凭这些表面现象他就能十有八九判断出机器的毛病在哪儿;拆装机器,他都是用电动螺丝刀,30秒内拆掉整台笔记本上的40多个螺丝,5分钟内能把拆分的笔记本重新装好,而且大小不同型号的螺丝一个也不会装错;有人惊叹他的速度这么快,他只是笑笑说:“没什么,熟能生巧。”的确,有的型号的机器他已经拆卸过几千遍,难怪即使有点细微差别的螺丝他也一眼就判断出该上到哪个位置,万一上错地方,有可能导致穿透主板,造成整台机器报废;他的焊接技术更是不可思议,在一个只有2平方厘米大小的正方形的显卡上有1000个左右的焊接点,密
密麻麻,一般人用肉眼都看不清,更别说拿着烙铁在上面焊接了,可是,他能不用放大镜一眼就看清哪个焊接点是虚焊了,有很多人拿着放大镜也不能判断出来。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了叔叔高超的维修技术,有不少年轻人都慕名而来,跟着叔叔学习这门技术,叔叔就毫无保留的把技术传授给他们,他总是说:“现在找工作难,我也深深知道创业的艰苦,人不能总是光为了自己呀!”
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也佩服我的叔叔了吧。是的,他的确是我心中的一位“名人”。
第三篇:家乡名人
我们身边的名人
我身边的“名人”有很多,但最出名的就是每天来为我们市场清理垃圾的阿姨。
我们刚搬来时,我没发现有这样的一位阿姨,直到年末了那位阿姨来向我们收管理费时我才知道有这样的一个人,我了解到她姓陈,大家都叫她陈大婶,是这里的管理员兼清洁工。翻年过去了,有许多小孩来我们这里玩蚂蚁车,那声音吵死了。好不容易到了寒假能放松一下心情,突然被他们打搅了。更可恨的是我写作业时他们才来,我不写作业时他们不来,打乱了我的思路,我和妈妈轮流去叫他们居然不听,没办法我只好去找陈大婶去了。不一会儿,陈大婶就来了,我向她简单地说明了一下情况,陈大婶就说:“没问题,这事就包在我身上。”她向那几个小朋友说了一会儿,那几个小朋友就真的不再来了。
陈大婶很爱帮助别人,被我们评为优秀管理员。在我们市场可出名了。
这就是我身边的名人,一位平凡的名人。
我们身边的名人——王校长
是他,把我们学校的百年基业创造得如此辉煌,是他,把学校打造成一个团结协作、自信乐观的大家庭。不管是骄阳似火的夏天,还是寒风凛冽的冬天,他总是默默坚守着自己岗位,指引着师生前进的步伐,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他,就是我心中的名人——王校长。
办学理念引领人 走进校园,你会看到这样的条幅:“走进陆小的孩子是快乐,走出路小的孩子是自信的。”王校长更是把这句话当作了学校的办学目标,他以身作则,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究,他和全校师生一起齐头并进,与老师一起探索、追求,不懈地努力着,奋斗着。他从来都是为学生之忧而忧,先学生之乐而乐。他心里想的,除了学生,还是学生。他所作的一切付出,都是为了我们学生的美好前途而奋斗。校园环境熏陶人 我们的校园十分美丽。一年四季的景象各不相同。我在这将近三年的学习生涯中,对学校里的一草一木,角角落落都使我倍感亲切。春天,校园里鸟语花香,小草相争着吐露新芽;鲜花为了感激夏的到来竞相开放;硕果为了感激秋的恩惠挂满枝头;雪花为了感激冬鲜花为了感激夏的到来竞相开放;硕果为了感激秋的挂满枝头;雪花为了感激冬的到来把大地母亲银装素裹……每一片树叶,每一棵小草,每一朵花儿,都给我们的校园装扮的更加美丽,这一切的美好事物,难道不是来自于校长管理当下全体陆小人的辛勤付出吗?
多彩活动锻炼人 我们踏入操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样一句话:更高,更快,更强,让奥运精神传遍校园。接着,就看到一个干练的身影出现在我们的视线当中,噢!原来是王校长,真是让人惊叹!这么冷的天气,一跑起来,寒风可是“呼呼”往身上扑,就像针扎一样疼,没想到王校长还会出来跑步。于是,便有同学迎上去问校长:“王校长,这么冷的天气为什么还出来跑步呢?”之间他淡淡一笑,说:“经常锻炼身体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寒风还在刮,活动还在继续,师生们的欢声笑语依旧在操场上空回荡……
大校长走进小课堂 王校长为了更好地了解我们,经常到各班去听课,更深层的了解、关注我们。“叮铃铃”上课铃响了,只见一个人迈着稳健的步伐走进教室,同学们在心里暗暗猜测,会是谁呢?我突然眼前一亮,啊!那熟悉的面孔,炯炯有神的眼睛,啊!没错,就是王校长,同学们和校长亲切的问好。开始上课了,讲台上 吕 老师正在聚精会神地讲课,同学们听得也是全神贯注。突然,一句极其平淡的话语响起了:“错了,错了!”老师和同学的目光齐刷刷地聚向黑板。真的,真的有一个地方错了,而且,但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数点儿而已。我在心里不由得惊叹校长的观察力和听课的专注度,让人打心眼儿里佩服他!
啊!好一个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校长,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严谨细致。作为校长,他有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给老师和学生做了个好榜样。要知道陆小辉煌的今天,都是校长辛勤付出的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他真是当之无愧的校长啊!我班的四大名人
古代有四大美女,我们班出现了四大名人。
第一位:野蛮老虎―谭文杰。一次,我和同学们一起说说笑笑走进教室,突然听见一声惨叫“哎哟,哎哟,大姐,大侠,饶了我这一次吧!以后我再也不抢您东西了,求求你了。”我们顺着声音看过去,吴英威正在向谭文杰求饶,而谭文杰却不领情,揪着吴英威的耳朵不肯放。我看了,十分同情吴英威,要知道,谭文杰可是不轻易饶人的,只要谁把她惹毛了,哎,后过不堪设想,把你打的你妈妈都难认出你,这次吴英威死定了。谭文杰先冷笑一声,全班都知道她要开始折磨人了,都闭起眼睛,要不然,晚上做起噩梦可不好受。谭文杰伸出她那长指甲,不挺的挖着吴英威那胖胖的手臂,顿时,他的手上出现了一条条痕迹,像被猫挖了似的,好在谭文杰折磨不久后,上课了,要不然吴英威非得吓死不可。
第二位:“抄人”―宋冰玉,说她是抄人,一点也不假:早上,数学老师发了一张数学卷子下来,让我们第二节课交上去,说完便回办公室了,我正做的津津有味,宋冰玉神不知,鬼不觉的跑到我身边,看着我的答案,我一抬头,吓了一大跳,宋冰玉跑回自己的座位上,把我的答案写在上面。这还不要紧,下课了我就惨了。果然不出所料,一下课,宋冰玉拿着卷子和笔正大光明的走到我位子上,嘻皮笑脸的冲我笑了笑,一把手把我的卷子抢了过去,说:“不要那么小气嘛,你大人有大量,就借我抄一抄,上课了还你就是,别再抢了。”说完,便拿着我的卷子回座位了,我只好眼睁睁的看着她离去,谁叫我不是她的对手呢?可悲啊!
第三位:“绝世大美女”―杨帆,要知道,我们班的美女可不多啊!杨帆每天被那些男生围得团团转,让我们这几个女生太不服气,十分嫉妒,气的直咬牙,每天一下课,班上一大半男生跑到她的位子上去,和她搭茬,和她聊天。杨帆在中间耐心的回答他们的话,我和别的女生则像是被遗忘的角落,看着杨帆那开心的模样,谭文杰真想把她揪过来好好打一顿,好解心头之恨。
第四位,也就是最后一位,就是――我,我可是班上独一无二知识分子,老师十分宠爱我,同学们也十分爱和我在一起玩,每次学期考试,我总是班上的第一名,每到这时,我就会热泪盈眶,感谢老师'''''
我家乡的名人胡乔木
我的家乡的名人——胡乔木我的家乡盐城是黄海之滨一颗璀璨的明珠。这块神奇的土地出现了许多名人,名人如:外交部长乔冠华、现代作家曹文轩……而我最敬佩的一位是优秀革命战士胡乔木。1912年6月1日,胡乔木出生在盐城区张本村。他自幼喜欢读书,小学毕业后考入江苏省第八中学(即今扬州中学)。18岁考入清华大学。19岁参加革命。20岁加入中国共产党。23岁成为上海左翼文化运动和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人之一。1937年7月,胡乔木到达延安,1941年2月起,他开始担任毛主席和中共中央政治局秘书,一直到1966年6月,长达25年。胡乔木文思敏捷,下笔快,在毛主席身边做秘书时,写下了许多社论、评论和新闻,用笔杆子有力地配合枪杆子,毛主席夸奖说:“靠乔木有饭吃。”
胡乔木被誉为“党内第一支笔”,他撰写了许多文献,像十一届全运动会的工作报告,叶剑英同志国庆三十周年的讲话等,这些带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献,都是他在中央领导下起草修改完成的。胡乔木出于高度的责任心,对编辑领导人文集的工作兢兢业业。一部文稿或书稿送到他那里,他都不停地思考,大到篇目的选择,重要理论观点的提法,小到一个史实的考证,甚至连一个小标点的用法,一想到有什么问题,就随时告诉文献研究室。有一年他在上海休养,一个电话就打了两个多小时,对《刘少奇选集》的注释送审稿提出了几十条意见。
胡爷爷不仅是我们的骄傲,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对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英模就在你我身边
英雄模范,大家想到的一定是名垂青史的名人吧。但在我的眼里,也许他只是一个不起眼的扫地工;也许它就是我们的朋友,家人;或者,他只是一位与大家互不相识的陌生人…… 当一名小区保安,1000多元的工资却也让他们感到了快乐。别看他们平时都挺悠闲的,其实,在这背后,也有着许多令人心酸的事。记得那是去年7月份的一天下午,正在睡午觉的我被一连串骂人的争吵声给吵醒了,我连忙穿好衣服,来到楼下,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只听一声吼叫声划过了天空:“你们这是怎么回事!我的车位上停了别人的车,我的车怎么停?”
原来是车位被占了,所以发这么大的火。只见保安叔叔也皱紧了眉头,的确,这种事不好处理。“那……那我帮你查查吧。”突然一下子变得安静的停车场划过了一镇男声,保安叔叔发话了。2分钟后,只见他拿来了一沓小区用户的资料单,一页一页的翻着,希望能找到一些线索,火辣辣的太阳晒了下来,小野花也耷拉着脑袋了。只见保安叔叔的头上也渐渐的流下了汗珠,一滴又是一滴,转眼间他已是满头大汗了。“找到了!”保安叔叔在寻找了近半个小时后,高兴得叫了起来。他带领着我们,来到了那户人家,保安叔叔对他们家的女主人说:“你能不能把你们家的车停到其他地方去吗?谢谢。你停在了这位先生的车位上了”随后他又指了指我身旁的那位满脸愤怒的先生。“什么?叫我们停到其他地方去!说得简单,那我们的车停到哪里去?你帮我们找呀!”女主人并不领情,竟然也吵了起来。“你先把车位让给这位先生好吗?我能去帮你找个车位。”保安叔叔再次说到“哼!浪费我的时间,走,帮我的车停到其他地方去,让你们安心!”女主人听保安的态度还不错,就也和解了。保安叔叔这才露出了笑容,立刻带着女主人找了一个临时停车位,就这样,一场纠纷就被化解了。保安叔叔虽然被两头骂,但也没有任何的怨言。
夏天,保安不顾炎热的在为我们看守家园。冬天,他们又不顾寒冷的为我们铲除冰雪。
英雄模范,就在你我身边。仔细观察生活,你总会发现,不是名人才能当上英雄模范
第四篇:家乡小名人
我们家乡的小名人
俎店中学杨劭璠
我们家乡有一位远近闻名的“写字专家”,那就是我的爷爷。
每当春节来临,家里来的人是络绎不绝,哈哈声不断,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怎么回事呀?原来都是来求爷爷帮忙写对联或轴子的。每当这时,爷爷总是拿出毛笔龙飞凤舞地写上“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等吉言妙语。不用几分钟,一幅对联便完成了,上下联形成巧妙对比,无不让人啧啧赞叹。
当写轴子时,爷爷会工笔正楷的慢慢写,以表对过世老人的尊敬。
第五篇:习作 家乡名人
1、巴金、霍金、钱学森……这些名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我们家乡无锡也有一位家喻户晓的交通协管员,他就是老秦、秦加财。
老秦年近60旬,中等个、瘦瘦的、黝黑的皮肤,十年前他从工厂下岗后就一直从事交通协管员的工作。十多年来他不论严寒酷暑,不管风吹雨打,每天坚持站在马路上管理交通,用他的话说:“我从事的是最平凡的工作。”
有一次,老秦和往常一样正忙碌的值勤,一对骑电动车的年轻人经过了他的值勤路口,老秦上前礼貌地纠错,但骑车的年轻人却蛮横地把老秦用力一推,还振振有词地说:“你凭什么来管我?你算老几啊!”面对这样的情形老秦始终面带微笑,对违章的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老秦不厌其烦地劝说下,这对年轻人终于转怒为喜,笑着承认了错误。
老秦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受到市民的一致好评。人们不仅称赞他敬业的工作态度,而且对他规范的执法动作也大加赞赏。
老秦的辛勤工作得到了市民们的认可,一时间成为一名“网络红人”,还被有关单位评为“再就业明星”和“无锡市优秀协警”,他还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的这种敬业精神和认真的工作态度值得我学习。
2他,一位衣着朴素的老人;他,一位忠于共党的老人;他,一位充满爱心的老人。他,就是家喻户晓的爱心老人——姜达敖爷爷。
姜达敖爷爷是一位长相平凡却又充满创奇色彩的人物。他是一位衣着朴素、脚下总是穿着一双旧布鞋的普通农村老人。要说他的传奇经历,三天三夜都说不完那!2001年那年,宜兴高塍邱新村的一位名叫杜水华的农民伯伯,在一次做瓦工活时不慎从高空坠落,成了一位高位截瘫的残疾人。姜达敖得知这起悲惨的事故后,立刻带着3600元钱和慰问品,来到杜水华的家里。他坐在杜水华的床头边,含着眼泪牵住杜水华的手,抚慰道:“水华啊,我知道你心里苦,可你千万别往坏处想啊!有共产党在,有人民政府在,有那么多关心你的人在,你一定要振作起来呀!”为了帮助助杜水华摆脱贫穷之苦,姜达敖还帮杜水华办起了一个小商店,毫不犹豫拿出5000元作为小商店的启动资金。杜水华对姜达敖爷爷感激不尽,还特意把小商店命名为“爱心商店”。店面开张后,姜达敖爷爷只要一有空,就会到“爱心商店”去坐坐。每次去,他都会花上100块钱买口香糖,与同事们分享。这不仅让同事们开心,也让杜水华伯伯有更多的收入。2008年汶川地震的第二天,姜达敖爷爷就第一时间到达红十字会,捐了1万元。事后,他还没停止他的捐款行动,又率先交特殊党费5120元。
有人看到姜达敖捐钱这么大方,便气愤地说:“钱又不咬你,何必白送给别人用!”有些没心没肺的人认为:“想出名吧,花钱让媒体关注你?”也有好心人劝告他:“捐少点,钞票捐光了,万一以后不发退休金了,今后的生活怎么办?”对于人们的劝阻和不解,他却依然坚持自己的原则,他坚定地说:“没有党的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我要回报党对我的恩惠,我要和党一起帮助贫困的人们。”
家乡的名人数不胜数,丁俊晖,徐悲鸿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姜达敖的爱心事迹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3、在我的家乡,有一位远近闻名的“养鸡大王”,他曾经是大都市里一个不起眼的保安,但他从小就有着不屈服命运的志气。几年来,他通过自己的双手辛勤地努力,从大都市回到家乡,历经了许多次失败,最后靠养鸡致富,他,就是我的大伯。
大伯的养鸡场离村子不远,进入养鸡场,映入眼帘的是许许多多的小鸡,成千上万的白色小鸡就像给养鸡场的地面铺上了一层厚厚的毯子。只见大伯和他的助手一把鸡饲料倒下去,小鸡们都来争抢,好不热闹。
听奶奶说,大伯是一次偶然的发现使他走上养鸡致富的道路的。当时,大伯是一位不起眼的保安,一次他下班后到他的一个朋友家去玩,这位朋友办了几个养鸡场,专门养殖饲料鸡。很快,大伯发现养鸡收入丰厚,因此,就萌生了养鸡的念头。从那时起,大伯一边上班,一边利用空余时间到养鸡场学习养殖技术。经过一年多的学习,他终于把技术学到手。于是大伯就辞去保安工作,拿出多年打工的积蓄,东凑西借,投入5万元,建立了两个养鸡场,可是好景不长,这不,就当大伯第一次养鸡时,全国遭受禽流感,结果把本钱全赔了进去,还欠了一大堆债务。可大伯身上有着不屈服命运的志气,他毫不气馁,他白天在养殖场上忙忙碌碌,晚上又在台灯下读书,还把饲养的鸡全部注射了疫苗……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伯的努力下,他终于成功了,成了远近闻名的养鸡大户。
如今,大伯招收了5个返乡农民工专门负责养鸡场的喂料工作,每年都有很多户农民来向他买鸡苗,请教养鸡技术,大伯都毫不犹豫地传授给他们。
这就是我的大伯,一个远近闻名的“养鸡大王”。
4、我们村有一位“名人”,他就是我们村的“养猪大户”——李大叔。
李大叔养的猪个个肥头大耳,胖墩墩的,足有百十来斤重,活像一个个大肉球。
李大叔养猪十分有经验。每天一大早,李大叔便起来把猪圈打扫打扫,给猪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干完后,他便为猪做“早餐”了,“早餐”十分丰盛,不仅有上好的猪饲料,还有一些青菜萝卜呢!李大叔的猪也很乖,从不挑食,不管给他们什么食物,它们都会全部吃完,从不留下任何剩菜剩饭。每天中午,李大叔便会请来兽医,为他的猪检查身体,看看有没有病,如果有病,李大叔就让兽医为它们打针,直到好了为止。晚上,李大叔便会搬来一些稻草,为那些猪铺上,让那些猪睡得暖和些。难怪,李大叔家的猪会养得这么好。
每年年底,李大叔便把所有的大猪卖掉,留下小猪仔,让那些小猪仔长大后再卖。李大叔一年就因养猪就赚了七、八万元钱,没过几年,李大叔便发家致富了。
村里的人看到李大叔养猪能发家致富。便去请教李大叔,李大叔毫不犹豫地对大伙说:“只要对猪有无微不至的关照,那么猪也不会亏待我们的。”大伙听了,都知道了自己养猪不能发家致富的原因:没有给猪好吃的,没有为猪看病„„现在,我们村里的人都改正了养猪的方法,全都发财了,现在,大家都感谢李大叔的提醒,让我们村的人都发家致富了,过上了小康生活。
我非常敬佩李大叔。
5“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的,俗话说得好,每一粒粮食的背后都有一个辛苦勤劳的农民。
今天,我就来介绍一下我们村的一位农民——王大伯。
王大伯今年四十岁,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大了许多。他的皮肤很黑,短头发,经常戴一顶草帽,穿一件很旧的褂子,显得又瘦又矮。但他种起田来一点儿也不含糊。
他每天起早贪黑,到田里治农药、除草„„干的是辛辛苦苦,也可算是兢兢业业。经过几年的努力,他已经种了几十亩田。从一开始一贫如洗到现在不愁吃喝。
王大伯不仅勤劳,而且充满了智慧。王大伯一开始不懂得种田的经验,所以吃了亏,但他一点儿也不气馁,到处请教别人,自己也买了关于水稻或其它一些和种田有关的书。自己不识字,就让家里人读给他听,然后用心钻研,终于掌握了一些技术和经验。他经常说:“种田看起来简单,学问确实有不少呢!”
有一次,大家买种子,家家户户基本上都买了同样的种子。只有王大伯和他们不同。有些人问他为什么买这种种子。他说:“凭我的经验,今年的天气适合这种种子。”果然,最后他收获的要比别人多很多。慢慢地他开始富裕了,最后用起了机械化。从此,他就成了我们村的名人。
6我的家乡山西运城有一位名人,他身长九尺,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家乡名人。武艺精通,便青龙偃月刀犹如青龙飞舞,刀起处,首级落,—他就是三国名将关羽,又叫关云长。
刮骨疗毒的故事就因他而起,关羽与庞德激战时,手臂中了庞德放的箭,由于箭上有毒,毒已经沾到骨头上了。华佗决定为他刮骨疗毒,一边与马良下棋,一面将手臂伸给华佗,华佗把肉割开,用刀往发黑处来回用劲地刮,远处都能听到,军帐中人个个吓的脸色发青,唯有关羽神情自然。一会儿,盆里的血满了。骨头上的毒刮完了,华佗用药敷上,又用针线将切开处缝合。关羽手臂伸展自如,一点不痛。
关羽不仅意志坚强,还是一位有情有义的人。
关羽得知刘备在袁绍处,于是千里走千骑,过五关斩六将,关羽不降曹操,他重于刘备、张飞的情义,尽管曹操送了很多礼品,还送吕布曾经骑过的赤兔痛快,家乡名人。他都不降,还送了许多金银珠宝,关羽谢了三拜,又走了。曹操想把他抓回来,让关羽投自己麾下,于是让六位大将挡住他,关羽仍去过五关,先后斩了孔秀、孟坦、韩福、卞喜、王植、秦琪,又与夏侯大战三十回合,才过五关,去袁绍处见刘备。
关羽刮骨疗毒,过五关,斩六将让后人叹为观止。7在我家乡,表妹可是村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小名人”喔。她既不是歌星,也不是影星,可凭借她的一张能说会道的小嘴,既然成了村里的小名人了!
按道理来说,小名人都是受大家欢迎、喜爱的。我表妹在村里可不是这样,大家每次见到她,都在找借口说自己有事,要先走了。表妹为什么成为小名人呢?让我慢慢向大家道明:
表妹名叫肖马金,今年10岁了。每当太阳公公才刚刚起床时,离我家不远的小表妹便一大早跑到我家问我:“表姐,问你个问题,猫为什么要有胡子?还有我们为什么是俩条腿走路,而猫却不是?为什么呢?”每当这时,我还在被窝里呢,常常用被子严严实实地把我的耳朵捂住。刚走出房间,表妹又来了:“表姐,小兔子为什么是白的?。。。。。”我一见她,就低着说:“问别人吧!”说完,我立刻像脱缰的野马,赶紧逃离。
在6年级上学期时,我们的课文中有一篇“学与问”,课文内容目的是要我们要在学中问、问中学,同时还要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新主人。表妹每天都向大家问问题,虽然大家都觉得很烦,可正是这样表妹的知识面变得越来越宽广了,她所知道的知识甚至超越了我。而且也是因为她的勤学好问,才成为了家乡的“小名人”啊
加油啊!“小名人”一定要把你的勤学好问坚持下去,将来你一定能成为有用之才!
8、我们村的宋茂林叔叔,被村里人称为“开荒王”!说起这个称号,宋茂林叔叔给我们介绍了他开垦荒山的过程.宋叔叔原来是一个工厂的职工,1998年下岗了.为了生活,宋叔叔决定承包老家的200亩(1亩~666.7平方米)荒山。可荒山上没有路、没有电、没有食物,平时很少有人到那里去,怎么办?在亲戚朋友的帮助和支持下,宋叔叔招用了四名下岗职工,硬是靠双手修了一条能通一辆农用车的盘山小路。路有了,还得通电。可是从村里往山上架线通电,需要很大一笔费用。为了解燃眉之急,他只好买了一台风力发电机,供日常照明用。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宋叔叔带领着下岗职工在山下平出了十几亩土地,种上庄稼和蔬菜。解决了基本生活问题,宋叔叔合计着将这200亩荒山先载树,后养家禽。于是,他买来树苗,在山上栽上了成片的果树和板栗树。让他想不到的是,2001年夏季,在栽树的过程中,遇上了天灾,大风连带暴雨,毁掉了大多数的树木。看着自己的希望就这样呗风雨卷走了,宋叔叔并没有放弃,而是重新买来树苗栽上。创业过程中最难的是不懂技术。创业初期,宋叔叔对果木种植,山林养护和家禽养殖都一窍不通,为此,宋叔叔在创业道路上又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由于不懂技术,他培育的第一批果树没几天就生病了;养第一批鸡时,赶上下大雨,鸡都被淋死了。一次次的失败和挫折没有让宋叔叔退缩。为了学好技术,他从书店买来科技读本,从理论实践刻苦钻研。如今,宋叔叔承包的200亩荒山已经绿树成荫、鸡鸭成群了。谈起往事,宋叔叔动情地说:“不要失去信念,不要心存埋怨。伸出手就有希望,迈出脚就有收获。”
9我的二哥称得上是我家乡的名人,他常常帮助贫苦的人,拿钱来资助生活困难的人。
我的二哥名叫阮振东,他有一双大而明亮的眼睛,高挺的鼻子下有着一张小而能说会道的嘴巴,他身材魁梧,很有精神。
二哥读完大学后找了一份安稳的好工作。工作了许多年,也赚了不少钱。再加上他的爸爸在林业局当局长,他们家的钱更是不少,在我们村算是富翁了。
二哥虽然很有钱,但是他没有把钱花在自己的身上,而是用来救济贫穷、有困难的人。
记得有一次,村里要铺水泥路,村里的每户人都要捐款拿来铺路。规定一个人要捐100块,小孩也不例外。二哥家里有4个人,理应捐400块,但二哥当时毫不犹豫地捐了1000块,是村里捐得最多的。政府还在从村里到镇上的这一段路都挂上了横幅,宣传二哥捐了1000块的事,二哥就因此在这片地方上小有名气了。
二哥也特别关心村里的老人,每逢中秋节,二哥总要买一些月饼送给他们;到了春节,又买一些肉和米送到他们家里;春节那天还发给他们红包。因此,村里的人都夸二哥是村里的大好人,总爱在亲朋好友面前夸他。
二哥就是这样,有着一副好心肠,致富不忘家乡,不忘回报社会,他不愧是我家乡的名人。
10我们家乡有位名人,他叫景海鹏,是山西运城盐湖区东杨家卓村人。
景海鹏从小学习非常刻苦,他一直想当航天员,为了能当上航天员,最早进教室的是他,最晚离开教室的也是他,有时他两三个星期都不回家。在高中最后一年,景海鹏终于收到了梦寐以求的飞行员录取通知书。
景海鹏在1988年时,顺利从保定航校毕业,驾驶过歼六等机型。1998年,他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中的一员,景海鹏欣喜若狂,现在他终于成为航天员中的一员,我们山西所有人都为他骄傲,为他自豪,为他高兴。
景海鹏曾经说过:“飞行员和航天员都没有捷径,坚持是唯一的选择。”“我理解,航空与航天最大的区别在于,航空可以99分,航天必须100分。航空的错误可以弥补,航天则无法弥补,航天员必须做到零失误。”正是靠着这样的精神,景海鹏才入选了神六航天员梯队。
2008年9月25日,神七上天,我们激动万分。神七上天,是我们每个人的希望;神七上天,是古老神州的梦想;神七上天,是炎黄子孙的骄傲;神七上天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神七上天,是祖国腾飞的标志!为了这一天,我们等待了很久很久;为了这一天,我们盼望了很久很久;为了这一天,我们也努力了很久很久。是你让我们的努力、希望得到了回报,我们爱你——景海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