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巷镇开展人民调解工作的情况汇报
苏巷镇开展人民调解工作的情况汇报
多年来,我镇一直十分注重发挥人民调解工作在于维护全镇社会局势稳定所起的作用。特别是自去年以来,依据形势的发展,我镇探索出了一条以司法所为阵地,以强化法律服务为突破口,不断拓宽法律服务领域,强化法律服务在民调解工作中的核心地位,以法律服务促进人民调解工作效果的落实,以抓好人民调解工作为手段来促进全镇社会局势的稳定,以稳定为基础保障,进一步加快镇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之路。
今天,结合起来我镇的实际,我把我镇开展人民调解工作的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法律服务在民人调解工作中的核心地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三农”工作也发生了深刻 的变化。特别是自2010年以来,随着土地承包、项目建设、拆迁安置补偿、土地流转、劳务合同等各类矛盾纠纷在我镇也日显尖锐。一方面农民要求行使主中的民主权利、参与到农村的各项事务中去,另一方面农民的法律素质相对较差,不知道怎样去运用法律法规,一味强调民主而忽视了法律在农村各项事务中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之间的各类矛盾纠纷,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必须高度重视提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法律素质,倡导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强化农村基层法律服务在农村政治文明建设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为了充分发挥法律服务在人民调解工作中的作用,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大对司法所的投入力度。本镇为司法所购买了通讯工具和交通费用,印制了宣传司法所职能的宣传单、联系卡,制作了墙体宣传版面等。
(二)、注重加强司法所的队伍建设。我们从镇政府抽调了2名专业基础较好、实践经验丰富的同志充实到人民调解委员会,同时加大 对他们思想政治、业务技能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增强他们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三)、主动给司法所的同志压责任、压担子,把司法所推到稳定工作的“风口浪尖”上,在处理各类矛盾纠纷时,都要让司法所的法律服务工作者拿出具体处理意见和处理方案,每次遇到疑难纠纷,信访案件时都要召开有司法所法律服务工作者参加的专题研究会。
今年5月中旬,牛郢村的“两委”干部反映该村村民黄某某父子阻挠该村分地一事,经询问得知,4月份该村民组土地被置换后,当村委会研究住宅分配和土地承包方案时,该户不服从村队安排住宅,私自与他人签订协议,并准备在基本农田上建造住宅。我镇接到反映后,主动指派司法所前去处理,所长卢飞接到任务后立即进驻该村,并深入到黄某某父子所在的村调查取证,经调查得知黄某某父子已与杨某某签订土地转让协议,黄某某父子与现任支部书记有个人恩怨,故意刁难现任支部书记而不愿在安置点建造房屋。事情调查清楚后,司法所会同该村“两委”干部,按照“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依据《村委员会组织法》和《土地承包法》的规定,有针对性地对该村的土地补偿款分配,并在跟主要领导汇报的基础上免去黄某某在安置点的其他费用,并且先后三次召开村民会议征求群众的意见,同时积极宣传《组织法》及《土地承包法》,并找出了人民法院处理过的相关案例,最终圆满解决了黄某某父子的后顾之忧且得到妥善安置。
一是健全普法宣传网络,从镇到村民组都有普法组织,并且做到每户有一名法律明白人。
二是实行目标管理,把普法教育作为镇直各部门、各行政村年度考核目标,制定工作台帐,统一考核,落实责任制。
三是开展大规模集中教育活动。集中搞好以镇直干部、村“两委”干部、各部门执法人员、企业管理人员、青少年等为重点对象,以《宪法》、《行政许可法》、《婚姻法》、《土地管理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为重点内容的普法宣传教育。
四是采取集中授课、广播宣传、送法下乡、现场以案释法等多种形式,组织司法所的法律服务工作者搞好普法教育。
三、创新民调工作机制,搞好法律服务与人民调解工作的有机结合,提高调解工作的实效性。
创新人民调解工作运行机制是人民调解工作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关键环节。在平时的工作中,我镇始终把法律服务贯穿到人民调解工作的全过程,让司法所的法律服务工作者主动介入到人民调解工作中去,让人民调解工作与法律服务工作互依互存,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我镇在创新机制方面,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完善组织领导机制。我镇始终坚持把法律服务工作与人民调解工作、信访稳定工作作为维护全镇社会局势稳定的三项重点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时把司法所的法律服务工作者吸收到政府稳定工作中,积极调动司法所、法律服务所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到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树立他们在调处矛盾纠纷工作中的权威性。
二是完善组织协调机制。为了保证法律服务工作在人民调解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法律服务在人民调解工作中的作用,我们要求民政、综治等部门将农村基层法律服务组织建设、调解组织、村委会成员的换届选举全盘考虑、同步进行,将法律服务工作整体列入到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规划之中,让法律服务网络深入到全镇第一个角落,做到法律服务工作与人民调解工作协调发展。
三是通过创建农村、企业法律服务志愿者、法制教育明白人、村(企)人民调解员三支队伍,依托全镇6个村级法律顾问点,开展“巡回法律服务、法律咨询”活动为载体,搞好法律服务与人民调解工作的有面结合,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类矛盾纠纷。
四是建立健全“四个机制”,积极致力于建立更规范、更符合我镇实际的法律服务、人民调解工作新模式。即:健立预防机制,通过发挥各村信息员、民调员,发挥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作用,将矛盾纠纷排查与调处的关口前移,拓宽信息面,提高处置纠纷的能力;健全排查机制,通过落实定期排查、民情报告、跟踪排查、排查通报村委各项制度,控制纠纷源,消除隐患源;
实践证明:新时期的人民调解工作要随势而为,要凝聚各方面的力量,不断创新工作机制,要走依法调解之路,要不断总结经验,只有这样人民调解工作才有更强的生命力,才能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各位领导、同志们,几年来,由于我们狠抓了调解工作的机制创新,狠抓了依法调解,使我镇90%以上的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特别是2010年我镇在有6个行政村涉及土地补偿款分配、土地承包过程中,没有一起因为处理不当而引起群众的上访。我镇的道路建设、项目建设、拆迁补偿安置工作也在稳步进行之中。稳定的社会局势促使我镇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第二篇:苏巷镇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考核制度
苏巷镇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考核制度
一、考核方式
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包括平时考核、任职前考核、定期考核。
1、平时考核:是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经常性考核。考核部门通过检查工作、个别谈话、专项调查、民主测评、派人参加领导班子有关会议和总结会等多种形式和渠道,了解考核对象的有关情况。
2、任职前考核:是对拟任用人员本人任职条件、民意测评情况等进行全面考核,进行综合评定。
3、定期考核:是指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采取每半年进行一次的方式。
二、考核内容
(一)领导班子考核内容
1、思想政治建设:包括理论学习、政治表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行民主集中制、团结协作、选人用人、廉洁从政等情况。
2、统领工作能力:包括总揽全镇、科学决策、求实创新、开拓进取和处理复杂问题等能力及发挥职能作用情况。
3、工作实绩:在基层管理、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效果;在推进改革、维护稳定方面取得的成绩和效果;基层管理各项工作指标的完成情况;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的成效等。
(二)领导干部考核内容
1、思想政治素质:理论素养和思想水平。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掌握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学以致用,不断提高理论和政策水平的情况;
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在有关方向、原则问题上的立场、观点、态度,在政治、思想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增强法制观念,严格依法办事的情况;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联系群众,自觉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情况; 政治品德和道德品质。襟怀坦白,公道正派,坚持原则,严守纪律,谦虚谨慎,克已奉公,遵守道德,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表率作用的情况。
2、组织领导能力:主要是考核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科学决策、开拓创新的能力;发现人才、培养干部、知人善任的能力;对党政正职领导干部,还要考核驾驭全镇、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3、工作作风:主要考核执行民主集中制,维护领导班子团结、发扬民主、虚心听取不同意见,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情况;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求真务实的情况;勇于改革敢于负责,坚持原则,严格管理,严谨细致,勤奋敬业的情况。
4、工作实绩:在完成任期目标和履行岗位职责过程中所提出的工作思路、采取的措施、发挥的具体作用以及所取得的成效等。
5、廉洁自律: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遵守中央关于党政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清正廉洁、以身作则、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情况;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对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加强教育、严格要求情况。
6、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目标及平安建设考核纳入干部个人工作考核内容,其考核结果上报有关部门作为晋职晋级和奖惩的依据。
三、考核程序
(一)任前考核基本程序
1、研究成立考核领导小组,考核工作由镇党委组织实施,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党委副书记担任副组长,其它党委委员为成员。
2、拟定考核方案。
3、同考核对象所在单位党支部主要领导就考核方案沟通情况,征求意见。
4、进行考核前预告。对已确定的考核对象,由镇考核领导小组适当方式予以公告。
5、采取被考核人述职、个别谈话、民主评议或民意测验、实地考察、专项调查、同考核对象谈话等方法,广泛了解情况。
6、结合分析考核情况,同考核单位的党组织主要领导成员主管领导交换意见。
7、考核组形成考察情况汇报,提出相关意见,向镇党委汇报。
(二)平时及定期考核的基本程序
1、考前准备:拟订考核方案,成立考核组。
2、述职:由基层单位(部门)负责人代表领导班子述职,同时作个人述职报告,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作本人的述职报告。根据实际情况,也进行镇面述职。
3、民主测评:分为民意测验和民主评议,均由考核组主持,民意测验是根据考核内容列出评价项目和评价等效,由参加民意测验的人员填写评价意见;民主评议是采取召开座谈会或书面评议的方式进行。
4、个别谈话:重点选择了解情况的人员,要注重代表性,具体人员由考核组确定。个别谈话时,考核组应有两名以上人员参加,并做好谈话记录。
5、调查核实:考核组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写出考核材料,并向镇党委汇报考核情况。
6、撰写考核材料:
领导班子考核材料应包括如下内容:
(1)考核工作的简要情况和领导班子的基本情况;
(2)考核情况,包括领导班子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3)民意测验和民主评议的情况;
(4)考核组的评价和建议,包括对领导班子的总体评价,调整领导班子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建议。
领导干部的考核材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1)考核情况:包括优点和取得的成绩,存在的不足、问题,要实事求是的反映干部的情况;
(2)民意测验和民主评议的情况;(3)考核组对评价等次的建议。
7、综合分析、评定考核结果:评定结果由考核组提出意见,报镇党委会决定。
8、反馈:考核结果应正式通知考核对象。
四、考核结果
(一)对领导班子的考核要作出整体评价,分为优秀、称职、一般三个档次,按照考核结果需提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具体建议。对存在的问题应督促其进行整改,问题严重的应责令整顿,限期改进,必要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
(二)领导干部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档次。
领导干部考核评定标准: 优秀档次标准:
1、思想政治素质高;
2、组织领导能力强;
3、密切联系群众,工作作风好;
4、工作实绩突出;
5、清正廉洁。
评定优秀档次的,在民意测评优秀和称职票的得票率一般应达到90%以上。
称职档次标准:
1、思想政治素质较高;
2、组织领导能力较强;
3、密切联系群众,工作作风较好;
4、工作实绩比较突出;
5、能做到廉洁自律。
评定为称职档次的,在民意测评称职和优秀票得票率一般应达到70%以上。
基本称职档次标准:
1、思想政治素质一般;
2、组织领导能力较弱;
3、能基本完成工作目标,但工作者实绩不突出;
4、工作作风方面存在某些不足;
5、能基本做到廉洁自律,但某此方面还有差距。
民意测验票基本称职和不称职票率达到或超过50%,一般评定为基本称职。
不称职档次标准:
1、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存在突出问题;
2、组织能力差,不能胜任现职领导岗位;
3、在领导班子中闹无原则纠纷,影响班子团结或工作作风存在严重问题;
4、有以权谋私行为,存在不廉洁问题;
5、工作不负责任,给党和人民事业造成较大损失;
6、连续两年未完成工作目标,工作实绩差。
民意测评不称职票的得票率超过20%的或基本称职和不称职票达到40%的,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应评为不称职。
考核结果将通过党委文件形式通报到各基层单位。对领导班子集体的整体评价应向单位负责人反馈,对领导班子成员个人的考核评定结果应向本单位负责人及本人反馈。
对领导班子集体及领导干部被评定为优秀等级的,镇党委将通报表扬,并根据情况给予相应的奖励。对领导班子集体评定为一般等级的,镇党委将通报批评,并将根据情况对班子集体进行调整。对领导干部被评为基本称职的,将根据情况督促整改;领导干部被评为不称职的,镇党委将根据情况要求其辞去现职务或直接免去职务。
第三篇:人民调解工作汇报材料
***村人民调解工作汇报材料
***村,坐落在***综合项目区驻地中心,现有402户、1524人,党员36人,村民代表31人。村调解委员会12人,其中主任1人,委员2人,调解员9人。今年在项目区和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村调解委员会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第一道防线”的作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对调解工作的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基层调解组织的作用,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减少刑事案件的发生,调委会坚持“调防结合,以预防为主,各种手段,协同作战”的工作方针。下面我就我村的人民调解工作向各位领导做一下回报:
一、人民调解工作开展情况。
***村两委一直以来把人民调解工作当做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成立了调委会,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从2009年至今排查矛盾纠纷112起,调解率100%,成功率96%以上,工作中主要做好三个方面:
一是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努力增强做好调解工作的能力。俗话说:“打铁还须自身硬”。要想胜任人民调解工作,空有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有过硬的业务本领。村调委会先后学习了“人民调解制度与实务”、“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若干规定与应用”、“人民调解工作程序”、《合同法》、《土地法》、《赡养法》以及有关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一系列文件精神。
二是健全制度,强化措施,进一步规范村级人民调解工作。村两委从民调工作的特点和需要出发,相继健全了对调委会的检查监督制度、调委会定期向村两委汇报工作制度、民调人员学习例会制度、重点疑难纠纷集体讨论制度以及处理纠纷回访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并严格实行了以“调查民间纠纷登记簿”、“普法宣传情况登记薄”为主要内容的民调工作规范化管理,定期检查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逐步形成了事事有安排,工作有秩序的良好工作机制。村里的调解员分组到户,划岗定责,确保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
三是抓早抓小,从源头预防,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人民调解工作要维护社会稳定,必须掌握主动,重点在预防:一是建立了矛盾纠纷排查制度,经常深入到居民群众中了解社区民意;二是治保员和义务联防队员即是工作人员又是矛盾纠纷信息员,利用他们入户走访巡逻的时间对本村进行排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通过实行矛盾纠纷排查制度,我们掌握了调处矛盾纠纷的主动权,提高了矛盾纠纷调处的成功率。今年,我村发生一起民企纠纷,***的拉料车扬起大量粉尘,对我村30多户的生活产生严重影响,村民反映该情况后,村调委会非常重视,这件事情处理不好极有可能发生大规模上访事件,村调委会先后多次到群众家和企业进行调解,最终协调企业从工业一路绕行,从而化解了矛盾纠纷,防止了一起大规模群众上访事件的发生。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村的调解委员会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工作中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调解委员的业务知识方面掌握的还不够,这些年虽然不断进行学习,但是学习的时间短、面窄、不够系统;二是矛盾的发生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复杂;三是各项规章制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三、下步工作打算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调委会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业务知识水平,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把排查、调解、处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抓早抓小,堵塞漏洞,完善制度,落实责任,及时有效地消除村内一切不安定隐患,使很多矛盾纠纷都被清除在萌芽之中,实现调解无空白、隐患无死角,为给村民一个治安良好、环境整洁优美,人际关系和谐的***村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人民调解工作汇报材料
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开创人民调解工作新局面
多年来,我县人民调解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上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积极推进“大调解”工作格局,着力加强调解能力建设,注重整合社会调解资源,不断创新调解工作方法,有效化解了大量的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现将我县人
民调解工作的基本情况、具体做法及“竹房城镇带”专项工作调委会建设思路向在座的各位作一简单汇报。
一、基本情况
我县地处鄂、渝、陕三省(市)交界的鄂西北大山区。全县国土面积3586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253个村,146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50031人。设17个司法所,司法所的建设自2004年正式启动,现有规范化司法所17所。其中竹房城镇带建设、谷竹高速公路建设涉及6个乡镇,78个村,7900多人。全县共有各类调解委员会285个,其中乡镇调委会17个、村居调委会254个、企事业单位调委会8个、行业性专业调委会8个(交通事故纠纷、环境保护纠纷、物业管理纠纷、医患纠纷、移民纠纷、劳动人事争议纠纷、城市征地拆迁纠纷、第三调委会各1个),调解人员907名。已经形成了县、乡、村、组四级调解网络。去年以来,全县各类调解组织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881件,调解成功2794件,成功率为97%,排查纠纷512件,专项治理55次,防止民间纠纷激化引起的自杀7件、涉及7人,防止民间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12件、涉及28人,制止群体性械斗5件,防止群体性上访27件、涉及96余人次。其中涉及“竹房城镇带”、谷竹高速、城乡一体化建设纠纷338起,调处成功338起,调处率为100%。全县没有发生影响政治稳定的热点问题和重大集体上访事件。
二、具体做法
(一)建立健全组织网络,构筑大调解工作格局
人民调解工作是化解新时期社会各类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渠道,是保持社会治安大局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对创建良好的社会政治秩序、经济秩序和生产生活秩序将产生重大的、深远的影响。但是人民调解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需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协作支持,需要健全的组织网络体系、稳定的人民调解员队伍和良好的调解工作格局。因此,我们一直把争得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健全人民调解组织机构,建设大调解工作格局放在首位来抓。去年我县根据《人民调解法》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行业性专业人民调解委会建设的意见》的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组建了医患纠纷、交通事故纠纷、劳动人事争议纠纷、征地拆迁纠纷、环境保护纠纷、物业管理纠纷、移民纠纷等七个行业性专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同时还在七个专业调解会的基础上成立了竹山县第三方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去年一段时间的运转各行业性专业调委和第三方调委工作开展有序,运行规范,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在此之前,县委、县政府办公室还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在我县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并对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组织机构、工作性质、人员组成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根据要求,我县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夏树应任主任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周爱军任副主任,各县直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县级人民调解委员会,重点对疑难、重大、跨区域、跨行业的缠访、累访案件和深层次、影响面广的各类矛盾纠纷进行调解。在我局指导下,在各乡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县、乡镇、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已全部成立,自上而下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覆盖面广、渗透力强的组织网络。与此同时,我局加强与人民法院的协调、沟通,就人民调解与诉讼衔接的具体问题达成共识。人民法院充分认识到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对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明确人民法院在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中,适用简易程序。同时加强与我局联系,共同研究解决人民调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组织法官定期深入人民调解委员会指导工作。建立双向聘任制度,即法院选聘人民调解员担任陪审员,安排他们参与案件庭审前的辅助性工作,帮助其提高业务素质;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选聘法官为人民调解委员会指导员,对调解工作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二)健全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排查调处新机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各类矛盾纠纷更加复杂化,且呈上升发展趋势,一些矛盾纠纷往往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等各个方面,有些矛盾纠纷往往是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这些矛盾纠纷处理的恰当与否,对社会稳定将造成深远的影响,这就向人民调解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提高人民调解员的业务素质和调解水平,开展经常性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也必然是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的关键。
为不断提高全县人民调解员的整体素质,使其全面理
解掌握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范人民调解程序,熟练使用新的人民调解文书,我局下大力气狠抓素质培训工作。一是开办了首席人民调解员培训班,聘请法官、律师、行业专家就司法解释、部颁规章、行业纠纷的调解技、调解协议书的制作以及相关调解知识进行了详细讲解,为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提供了人才资源。二是组织各乡镇对村级人民调解员进行了700余人次学习培训。重点讲解了《人民调解法》、人民调解协议书制作、调解程序与原则以及调解技巧等,使村级人民调解员的业务素质和调解能力都有了明显提高。三是开展了全县人民调解员职业技能练兵活动。去年9月19日在我县潘口乡召开了全县综治现场会,在会上对全县的调委会主任进行了人民调解技能大比舞。通过对调解协议书制作质量、调解质量和效果进行评比,树立了业务标兵,激活了人民调解员队伍,激发了人民调解员对人民调解工作的热情。
为了使人民调解工作顺利有序的开展,我们狠抓了人民调解工作的制度建设。为此,我局对调解工作原有制度进行了整理、完善。坚持用制度规范行为,用制度强化管理。先后制订完善了《人民调解工作制度》、《人民调解员学习制度》、《人民调解工作接待制度》等10余项规章制度,编印并向全县发放了《竹山县基层工作手册》500余份,并要求人民调解员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遵守。
为保障人民调解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局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对人民调解员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根据案件的难易程度,对调解卷宗规范的给予50-200元不等的奖励,及大的提高了调解员对调解工作的积极性。
通过以上各种活动的开展及各种制度的建立、完善和强力推行,极大地增强了人民调解员的责任感和工作主动性。我县人民调解员队伍思想观念、理论水平、工作作风、工作能力都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勤政为民的主动性、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得到了加强。并形成了爱岗敬业、勤于进取、乐于奉献的良好氛围。从而使大量的社会矛盾纠纷,在基层就得到了解决和有效控制,消除了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有效遏制了社会各类矛盾纠纷的上升势头。
(三)全面落实工作措施,开拓人民调解新局面
在调解工作中遇到的纠纷性质有轻重缓急,有冷热状态也有纠纷对象的粗细,这就要求我们在方法和策略上下工夫。为此,我们制订了“组织工作走在工作前,预测工作走在预防前,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的工作机制和“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工作原则。对各类矛盾纠纷的排查和化解研究方法、讲求策略,我们深深的知道各类矛盾纠纷一味地靠捂、靠压,往往事与愿违,有时还会导致矛盾激化,我们在排查和调处矛盾纠纷中注重规范和疏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做好排查工作。我们构筑了县、乡、村、组四级人民调解工作信息网络,培置了一大批信息员,把触角深入到全县的角角落落。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大力推广全省推行的六种模式的基础上,我县建立了固定“法制宣传日”制度和巡村入户制度。即全县将每月逢5日确定为固定法制宣传日,每月5、15、25日为法制宣传日,司法所干部轮流坐班接待群众,开展法制宣传、解答法律咨询、调解民间纠纷、提供法律服务,为群众解答疑难问题和坚持每周巡村下访一天,指导村(居)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每月定期开展一次矛盾纠纷排查摸底,制定防范措施和调处预案。真正做到未动先知,人动我知,提前介入,为及早发现、疏导矛盾,争取了时间,掌握了主动,实现了真正的关口前移。对排查发现的各类矛盾纠纷,按性质和轻重缓急进行分类,统一登记造册,做到一目了然,有底有数。在工作中,我们坚持把化解矛盾和解决难点问题的多少及成效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而不认为矛盾排查的越多,工作就越糟,使矛盾排查制度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落实和坚持,增强了全县各乡镇排查解决矛盾的主动性。二是畅通接待渠道,给群众说话的机会。乡镇调解委员会主任及委员每月定期到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挂牌坐班,接待群众来访来信或预约调处矛盾纠纷。对接访受理的矛盾纠纷实行首问责任制,谁坐班接访,谁负责参与调处。可以当场解决的,当场调结,不能当场解决的,及时移交相关部门限期解决,并实行跟踪督办。对于经过调解不能达成协议的,及时帮助当事人委托法律服务机构代理,通过诉讼程序解决。三是抓好解决工作,将调处纠纷与解困帮难结合起来。首先,我们要求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对排查发现的矛盾做到小事快办、大事专办,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答复或意见,决不允许推诿、扯皮,坚决杜绝接而不调,调而无果现象的发生。其次,我们注意体察民情,了解群众疾苦,组织干部下基层,上门解决他们的求助和实际困难,消除、缓解了极少数人对国家和社会的不满情绪。帮助他们理清发展思路,把广大群众的注意力引导到发家致富上来,以经济大发展促进了社会稳定。四是做好教育工作。对有违法越级上访行为或煽动他人闹事者,无理上访,不安分守己影响农村稳定者,建议上级部门对其开办强制性培训班,采取集中授课、登门讲解,个别辅导等方式,做好转化工作,并建档跟踪监督。近年来,我县共开办此类培训班13个,培训重点人员400余人。
三、“竹房城镇带”专项工作调委会建设的思路
目前我县潘口电站、龙背湾电站、谷竹高速、“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等大型在建工程较多,随之而来的征地拆迁、移民搬迁、房屋宅基地等各类矛盾纠纷不断上升,为进一步推进人民调解专项工作调委会建设,更好地服务潘口电站、谷竹高速、城乡一体化、“竹房城镇带”等工程建设,我县的总体思路一是拟将文峰乡与房县窑淮乡、竹坪乡与旬阳县、大庙乡与竹溪县的白河乡、擂鼓镇与竹溪县的县河镇、柳林乡与竹溪县的向坝乡、桃园乡、房县九道乡、深河乡与房县的门古镇对接,建立形成县乡联防联调机制,成立接边联合调委会,二是在谷竹高速公路、潘口电站、龙背湾电站所在地及城乡一体化建设集中乡镇组建5个专项工作调委会。即竹山县文峰乡谷竹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专项工作调委会、潘口电站工程建设专项工作调委会、龙背湾电站工程建设专项工作调委会、城关镇城乡一体化专项工作调委会、擂鼓镇城乡一体化建设专项工作调委会。三是在“竹房城镇带”涉及到乡村、重点项目建设所涉及的乡村、城乡一体化建设涉及到的重点村,在原有村级调委会基础上加挂“竹房城镇带”专项工作调会牌子,充实所在村的司法行政工作室建设。切实解决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各类矛盾纠纷,为工程顺利完工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为维护全县社会秩序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群众安居乐业和全县经济的稳步增长创下良好的发展环境。
第五篇:田畈街镇人民调解工作汇报
田畈街镇人民调解工作汇报
田畈街镇辖31个村场居,204个自然村,78000人,人民调解在田畈街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本着“预防为主、调处结合”的方针,充分调动辖区各方面的力量,强化基础工作,着力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切实担负起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维护了辖区大局的稳定。针对社会矛盾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群体化、组织化、社会化、复杂化等新特点,坚持“基层稳则全局稳,基层平安则全局安”这一理念,以管理、指导入手,认真的抓好基层调解工作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业务建设。
一、狠抓组织建设,健全调解网络
为把人民调解工作真正落到实处,镇调解委建立起多层次的调解组织结构,健全了调解网络。一是加大对本镇矛盾纠纷的调处力度,负责协调、处理本镇重大的、疑难的、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矛盾纠纷。将一批有调解工作经验、工作责任心强、热心为群众办事和热爱调解工作的同志吸收到调解队伍中来,不断充实了基层调解队伍力量。二是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调解工作水平。充分利用学校等载体,采取集中授课、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组织村组干部及村里举办调解人员培训班,对调解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使广大调解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继
续发扬村组干部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精神,利用节假日进行义务劳动,美化村场居环境。为了适应工作要求,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各单位制定完善了工作调度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学习制度、考勤制度和提合理化建议制度。同时每名村组干部都配备了工作日志本、会议记录本、学习笔记本和来电、来信、来访登记表。同时,建立了调解办理制度,认真接待村民的来信、来访、来电。通过各项措施的制定和实施,规范了工作行为,调动了村组干部的积极性,提升了我镇整体调解工作水平,为开展人民调解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把握有利时机,及时化解矛盾
为将“预防为主、调处结合”工作方针落到实处,我们及时做好本镇矛盾纠纷的排查工作,抓住要害部位、关键环节、主要矛盾,切实把工作做实、做细,不留死角死面。通过排查做到三个“心中有数”,即对过去排查出来的未解决的矛盾纠纷心中有数;对本次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及时解决情况心中有数;对可能影响本镇、管区稳定的重大、复杂、疑难纠纷心中有数。在排调中,做到早发现、早控制、快调处,把矛盾纠纷及时消灭在基层,防止和避免排查不及时,调处不及时导致矛盾激化或诱发新问题,严控信访案件的发生和矛盾激化。
在调解村民矛盾时,我们摸索出了一些经验,通常调解邻里纠纷分三个步骤:一是听,在矛盾冲突后当事人双方各说各的理,各执一词,只强调自身的利益,争执不下。这时不妨让他们都说
出来,出出气。二是劝,首先要掌握时机,双方都在气头上时,不能劝,要耐心等待消气、理智后进行劝说,同时顺着各自的想法提出假设,推论出坏的结果;然后进行换位思考,从对方的角度分析,劝说双方各退一步;最后从影响彼此关系的角度阐述其厉害关系。三是调,依照法律和人情进行调解,梳理矛盾,分清责任,解决实际问题,彻底化解纠纷。
一年来,在调解委员会的不懈努力下,调解各类矛盾纠纷案件23起,调解率为100%,调解成功率达到98%以上。其中引导群众走司法程序3件,没有一件因民间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上访、群体性械斗或民转刑案件,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调解队伍成为了化解当地社会矛盾、宣传社会主义法制、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
三、调解普法两结合,标本兼治见效果
调处已发生的矛盾和纠纷,只是治“标”,更重要的治“本”工作则要通过抓好公民的普法学习教育来提高公民学法、知法、用法、守法的自觉性,从而更加有效地避免或减少人民内部矛盾和纠纷的发生。
按照这一思路,我们广泛开展了法律进村组、进学校区活动。组织村民上普法课,学习各类法律知识。今年共举办法制宣传教育课28次,受教育面达12500人次。向村(居)民发放新《信访条例》2000余份,加深了村民对新条例的认识。利用宣传栏不定期刊出了《反对邪教,幸福安康》12期、《信访条例》12期,并开辟了法律知识专栏,开展经常性和针对性的法制教育,把村民群众思想统一到讲稳定、讲大局、讲奉献上来。结合我镇的工作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教育。如邀请农民艺术团到本镇进行文艺演出,及时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及法律法规。聘请法制副校长讲授法律、法规课,大大增强居民法律意识。开展小学生交通安全安全教育活动,举办了“交通安全知识竞赛”。通过参加公共设施管护、发放宣传资料、帮孤助残等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社会风气。由于宣传到位,教育到位,本镇干部群众基本做到了学法、用法、懂法、守法,有效提高了公民遵纪守法、依法办事和诚信待人的意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本辖区矛盾纠纷的发生和群众集体上访。
由于工作扎实有效,调解工作受到了当事人的一致好评,我镇获得了江西省“先进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牌楼分场获得全国“先进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各种荣誉称号。很多村民在发生纠纷后,第一反应就是我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说明我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已深扎根于群众心中。为我镇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和谐稳定做出了一定贡献。
田畈街镇人民调解委员会
2012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