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烤烟生产综合标准体系编制说明
《XXX烤烟生产综合标准体系》编制说明
各位专家:
作为《XXX烤烟生产综合标准体系》的编制者代表,首先,感谢各位专家从百忙之中抽空来张参加《XXX烤烟生产综合标准体系》专家审定会。《XXX烤烟生产综合标准体系》编制工作得到了省市质监局、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XX省烟草公司科技处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在此,我代表XXX市烟草公司表示由衷的感谢。根据会议安排,现就《XXX烤烟生产综合标准体系》的编制情况说明如下:
烟叶标准化生产,是烟叶产区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科学构建包括烟叶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的技术、管理和服务标准体系,同时通过对各类标准的宣传和技术指导,使大多数烟叶生产者掌握并执行标准,从而提升烟叶生产整体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为贯彻落实《烟草行业标准化中长期发展战略(2007-2020年)(国烟科【2007】98号)》和《XX省烟叶生产标准化工作指导意见》(X烟科【2007】140号),扎实推进全市烟叶标准化工作,进一步增强“标准化”对提升烟叶生产管理和技术水平的推动作用,自2007年开始,我公司全面启动了烤烟生产综合标准体系的编制和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工作。
2007年7月,我公司与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签订了《技术服务合同书》,以技术培训、信息提供、技术咨询、现场指导、管理评审等形式为我公司提供相关技术支持服务,并派出专家常驻我市开展调研工作。在对XXX市所辖烟区整个烟叶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全面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参照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结合XXX烟区的实际情况制订了该标准体系。
该标准体系本着规范性、系统性和科学性的原则制订,严格执行GB/T 1.1、《企业标准体系》、ISO 9001和《良好农业操作规范指南(GAP)》等文件规范。该标准体系以农业综合标准化为基础,且由基础通用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产品质量标准、服务标准、管理标准及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六部分组成。基础通用标准是本标准体系的共性标准,其他五个标准均根据基础通用标准的原则,结合XXX市实际情况而制定。生产技术标准包括种子与品种、烟田整治、烤烟种植、采收与烘烤、植物保护及烟叶购销六个方面标准。产品质量标准由产品质量及包装标识两个方面标准。服务标准包括烟用物资供应、教育培训、风险保障、技术指导服务及烟叶售后服务等五个方面的标准。管理标准包括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管理、新技术管理、科研示范项目管理、信息化管理、烟农户籍化管理、烟用物资管理、烟叶技术员管理等七个方面的标准。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包括标准化烟草站建造、密集式智能化烤房建造、小烤房功能性改造及烟水配套工程建设四个方面的标准。《XXX烟叶综合标准体系》共制定相应的XX省烟草公司XXX市公司企业标准50个,与现行的4个国家标准、8个行业标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比较完善健全的烟叶生产经营标准体系。
2009年9月,中国烟草总公司XX省公司科技处组织相关专家对《XXX市烤烟生产综合标准体系》进行评议,并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关于对XXX市烤烟生产综合标准体系的修改意见》(X烟科函 „2009‟12号)。同年12月,我公司组织有关人员对标准体系再次进行了修订。今年5月,我公司在XXX市质监局标质科的悉心指导下,按照《XX省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管理办法》有关要求,应用中国标准编写模块TCS2009软件又组织了一次修订工作。11月,我公司向XXX市质监局提出对《XXX烤烟生产综合标准体系》备案的书面申请,并根据有关要求,在标准体系备案发布之前对《XXX市烤烟生产综合标准体系》组织一次专家审查。在市质监局的大力支持下,今天,我们十分荣幸的邀请到了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下面,由我向大家一一引荐:XX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处XXX副调研员、XXX质量技术监督局标质科XX科长、XXX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标质科XXX科长、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XXX科长、中国烟草总公司XX省公司科技处XX科长、XXX市XX县农业局XXX农艺师、XX省烟草公司XXX市公司XXX高级农艺师。
我们真诚希望,也恳请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对《XXX市烤烟生产综合标准体系》提出宝贵的修订意见,使其适用性、科学性、先进性和编写规范性都能达到标准要求,且技术指标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定,我们将综合专家评审的意见不断对标准体系修订和更新,实现标准体系的持续改进。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七日
第二篇:《旅游业标准体系表》编制说明
《旅游业标准体系表》编制说明
[国家旅游局]
一、制定依据:
1.1998年机构改革后,国务院“三定”方案中所确定的国家旅游局的主要职能。
2.1993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的国家旅游局《旅游行业标准归口管理范围》(技监局标函[1993]529号)。
二、主要作用:
1.《旅游业标准体系表》(以下称《体系表》)是对国务院“三定”方案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旅游行业标准归口管理范围》的具体实施,是旅游标准化工作开展的基础性工作。
2.《体系表》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作为旅游业标准立项工作的依据。
3.在协调与其他部门的工作中,对于管理交叉关系的协调问题,《体系表》将作为解释的重要依据。
4.在与世界旅游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交流过程中,《体系表》是解释我国旅游标准化工作开展情况的最基础资料。
三、编制说明:
根据《旅游行业标准归口管理范围》所确定的框架,特别是根据国家旅游局旅游标准化工作开展的经验和今后旅游标准化工作的实际需求,参考1999年底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会议所确定的制定《体系表》的主要建议,按照两种体系对旅游标准进行分类和编排,在此基础上构建旅游业标准体系的框架:
1.按照标准的一般划分,分成基础标准、设施标准、服务标准、产品标准和方法标准5大类。
2.按照旅游业构成要素的划分,分成食、住、行、游、购、娱6大类,并且增加一大类综合类,共7类。
3.按照以上划分方法,对于已经出台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已经批准立项正在起草的标准和考虑申请立项的标准在表中确立位置。
4.此表是开放式的,在框架确定后,可以根据需要及时修改和补充,并及时向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
旅游业标准体系表
制表单位: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注:为已颁布实施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制表时间:2000年11月
基础标准
设施标准
服务标准
产品标准
方法标准
食
旅游定点餐馆设施
旅游团队餐质量标准
住
-旅游饭店星级评定
-旅游公寓星级评定
-旅游度假设施与服务规范
饭店客用品质量与配备-旅游饭店计算机管理系统建设规范
-青年旅馆网络建设规范
行
内河游船星级评定
海上游轮星级评定
游览船星级评定
旅游汽车服务质量
旅游客车星级评定
旅游汽车公司资质等级评定
旅游船服务质量
游
旅游索道设施安全
滑雪场等级划分评定
导游服务质量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
旅行社资质等级评定
国内旅游服务质量规范
出境旅游服务质量规范
(包括边境旅游服务规范)
入境旅游服务质量规范
旅行社门市服务质量规范
旅游游览点讲解服务质量规范
专项旅游产品
生态旅游产品
农业旅游产品
工业旅游产品
修学旅游产品
特种旅游产品
分时度假操作规范
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
购
定点购物场所设施与服务标准
旅游商品质量标准
娱
定点娱乐场所设施
游乐园安全服务质量
综合
旅行社组团运作规范 旅游标准化工作导则
旅游服务基础术语
旅游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旅游规划通则
旅游信息网站建设规范
旅游电子商务业务规范
旅游咨询中心设施与服务标准
旅游厕所设施规范
旅游安全管理规范
旅游服务质量认证体系
旅游者损害赔偿标准
旅游服务质量争议受理程序
旅游行业标准化工作导则
饭店职业英语标准
楼宇清洁卫生标准
景区环境质量标准
创优城市检查标准
第三篇:标准起草编制说明
XXX标准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本标准根据XXX文件“关于XXX通知”,由XXX牵头组织编制XXX标准,由XXX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广泛邀请全国省、市计量技术机构、XX公司、XX生产企业等计量技术机构、企业参与编制工作,计划项目完成时间是20XX年X月。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2、标准编制过程
起草工作阶段:根据任务要求,XXX公司于20XX年X月成立了标准编制工作起草小组,组织标准编制组织工作。标准编制工作起草小组在20XX年X月份积极组织筹备和征集标准起草单位。经过近两个月的征集、评审和筛选,并最终由XXX确定了标准起草工作组的成员单位,成立了标准起草工作组。
标准起草工作组制定了标准编制工作计划、编写大纲,明确任务分工及各阶段进度时间。同时,标准起草工作组成员认真学习了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 20000.2—2009《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结合标准制定工作程序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标准起草工作组经过技术调研、咨询,收集、消化有关资料,并结合XXX的研制技术、生产经验和应用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以XX的生产及应用为主要参考依据,于20XX年X月编写完成了国家标准《XXX》的草案稿。20XX年X月X日~X月X日,起草工作组首次会议成功召开,会议讨论了当前国际国外先进标准的情况以及国内XXX的生产使用现状,确定了标准起草的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
标准起草工作组按照首次会议纪要内容,对草案稿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了认真分析、理解和总结,迅速开展标准的征求意见稿的编制以及试验项目的实施工作,于20XX年X月编写完成了国家标准《XXX》的征求意见稿初稿。20XX年X月X日~X月X日,起草工作组标准意见稿研讨会议成功召开,与会专家对《XXX》标准意见稿的内容条款及技术指标进行了逐条研讨,对标准制定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达成共识,确定了标准征求意见稿的内容。
会后标准起草工作组按照首次会议纪要内容,对草案稿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了认真分析、理解和总结,迅速开展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初稿的编制以及试验项目的实施工作,于20XX年X月编写完成了标准《XXX》的征求意见稿初稿。20XX年X月X日~X月X日,起草工作组标准意见稿初稿研讨会议成功召开,与会专家对《XXX》标准意见稿初稿的内容条款及技术指标进行了逐条研讨,对标准制定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达成共识,确定了标准征求意见稿的内容,完成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阶段:20XX年X月,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了广泛征求意见: 1)将标准征求意见稿上传至互联网,通过行业协会网站向广大会员单位和燃气表行业的其他单位征求意见。
2)将标准征求意见稿向起草各单位或专家发出征求意见。截止到X月底,共收到相关建议和意见X条。
审查阶段:起草工作组对收集到的意见进行了认真分析和处理,采纳X条,部分采纳X条,不采纳X条,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修改,形成标准送审稿初稿,将于20XX年X月X日~X日召开送审稿研讨会,对送审稿初稿进行研讨,会后根据会议研讨意见对标准进行完善,于20XX年X月X日前形成送审稿,报XXX审查。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1、编制原则
本标准的制定工作遵循“统一性、协调性、适用性、一致性、规范性”的原则,本着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主要修改采用XXX,并借鉴了实际生产过程中的相关工艺指标并把相关要求纳入了本标准中。使标准内容及指标更加符合实际运用。
2、主要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膜式燃气表用膜片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分类、技术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膜片附加检验要求。
3、主要内容的解释和说明
1)标准名称:标准名称为“XXX”。
2)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膜式燃气表膜片的分类、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膜式燃气表膜片的检验。
3)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中引用和参考了最新版的国内和国际、国外先进标准,以充分保证本标准条款的可依性和可行性。
4)术语和定义:本标准分为术语和定义两大类,统一规范XXX定义内容。
5)分类:本标准规定了分类方法及形式。6)技术要求:本标准规定了技术要求。7)实验方法:本标准规定了相关实验方法。8)检验规则:本条款包括了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
9)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对标志进行了规范,保证包装、运输与贮存中的防护。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情况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
按照本标准条款要求,组织实施了相关重要的试验项目进行验证,实施的试验项目有:XXX。经过以上试验全面验证标准编写条款的适用性和可行性,验证结果来看,满足标准编写要求。
编写标准的重要意义。
本标准的制定,充分反映了国内外行业的水平。
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情况,与国际、国内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
本标准没有采用国际标准。
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未查到同类国际标准。本标准主要参考了XXX。
本标准在制定时对国外原材料进行了测试。本标准的总体技术水平属于国内领先水平。
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与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协调一致,没有冲突。
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无
七、国家标准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或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建议
建议团体标准《XXX》作为推荐性标准颁布实施。
八、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建议本标准在批准发布6个月后实施。
本标准发布后,应向XXX生产单位进行宣传、贯彻,向所有从事燃气表工作的相关人员推荐执行本标准。
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无
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无
XXX 标准起草工作组 20XX年X月XX日
第四篇: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限公司
《*****装置》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的****装置(以下简称装置),经查目前尚无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特制定本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和销售的依据。
二、主要技术指标依据
本标准技术指标和试验方法是GB/T 2423.3-200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GB/T 2423.5-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a和导则:冲击》、GB/T 2423.6-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b和导则:碰撞》、GB 3906-2006《3.6KV至40.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GB 7251.1-2005《低压开关设备与控制设备》等,并结合产品特点确定的。
三、表述依据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进行编写与表述。
****有限公司
年月日
第五篇:2平坝县优质米生产标准化体系编制说明
全国第六批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 贵州省平坝优质米生产综合标准体系
编制说明书
《平坝优质米生产标准化示范区》被国家质量监督局批准为第六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平坝县从2007年3月申报该起,就由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县农业局、平坝顺龙米业等部位、单位抽出质量标准、种子、农技、植保、土肥、加工等方面的技术骨干组成“平坝优质米生产综合标准体系工作小组”,进行综合标准体系的编写工作,现将标准化体系编制情况说明如下:
一、制定平坝优质米生产综合标准体系的目的和意义 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实现农业市场化、产业化、集约化、现代化具有十分得要的意义。平坝优质大米以其晶莹明亮、柔软滋润、回味悠长、饭粒光亮油润、口感柔韧而著称。平坝“贡皇米”、“粒粒香米”、“ 福寿米”等品牌的优质大米在贵阳、安顺、兴义等地区及周边地区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已成为当地人们购买大米的首选品牌之一。这时制定平坝优质米综合标准体系,通过《贵州省平坝优质米生产标准化示范区》项目的实施建设,编制优质米标准化体系,使优质米生产从品种选择、栽培技术、施肥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收贮加工等各个环节置于标准化的严格控制之下,进一步提高平坝县优质米的产量和品质,为优质米加工企业提供优质原料,创品牌、增效益,促进平坝县农业增效、农民收入将起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平坝优质米生产综合标准化体系编制过程
为实施好平坝优质米生产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平坝县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成立了以县领导杨忠副县长为组长的平坝优质米生产综合标准化领导小组,并多次召开会议,领导小组一致要求编写标准要科学适用、具有可操作性,有推广应用价值、能为平坝县优质米生产提供确实有效服务和技术保障;在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牵头下,有关部门进行分工,开展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参考有关优质稻米生产加工书籍、资料和有关标准,结合近年来平坝县农业局实施省农业厅优质稻示范项目的基础上,编写组分专业制订了平坝县优质米大田生产用种生产技术规程、常规稻品种金麻粘、生产栽培技术、产品等标准,制订平坝优质米生产地方标准5个,引用国家标准5个、行业标准4个。共计14个标准,组成“平坝县优质米生产综合标准化系”;在编编过程中,得到安顺市技术质量技术监督局、安顺市农业局等上级的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技术指导。
三、标准体系技术内容来源
1.《绿色无公害优质稻米生产》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作者: 王一凡。2.《南方优质稻高产新技术》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出版、作者:章秀福 等。
3.《无公害优质稻主要病虫害监测与控制技术》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作者:金 星、谈孝凤、王德其。
4.《现代水稻发展论文集》2007年11月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5.平坝县农业局优质米示范项目(2003至2006)实施方案、验收资料及总结。
6.平坝县无公害稻米产地认证、高峰粮管所无公害大米认证相关资料。
7.NY5116—2002《无公害食品
水稻产地环境条件》、GB/T4404.1《粮食种子禾谷类》、GB/T17891—1999《优质稻谷》、GB 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等多个标准。
四、有关问题说明
1、该综合标准体系中,品种标准部份只编写了平坝常规稻优质稻种子生产技术规程、常规稻品种金麻粘;杂交优质稻品种由于品种更新快,当年推广品种标准可根据国家或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果临时发布标准。
2、该标准体系中将优质稻基地选择、品种选定、种子处理与催芽、水稻育秧(两段式育秧、旱育秧、薄膜稀播育秧)。水稻大田规范化栽培、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制定成一个标准,以便优质米大面积推广种植时使用推广。
3、平坝优质米生产综合标准体系,从基地选择、生产、加工均按无公害要求制定标准和实施操作,整个标准体系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要求。
平坝优质米生产农业标准化示范技术实施小组
执笔人: 张大海
2008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