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申论十个最新热点问题[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2 20:53: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年申论十个最新热点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年申论十个最新热点问题》。

第一篇:2011年申论十个最新热点问题

申论必背之二:2011年申论十个最新热点问题

热点一:公务员雇员制

【背景信息】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秘书长汪玉凯在广州某论坛上说:雇员制是将来公务员改革的趋势,将来综合管理类公务员将沿用现行公务员制度,而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将越来越多采用雇员制,政府雇员可以高工资、高待遇,但不是终身制。

【必要性】

1.过去公务员个人与行政机关在人事关系、职务权力上高度结合,往往产生一种“当家人”的公权幻觉,使公权力和个人职权的划分难以界定,传统的“官老爷”思想也极容易滋生高高在上的特权意识。

2.另一方面,由于公务员薪资制度严格依据行政级别和职务高低来确定,个人工作实绩难以量化,导致一部分公务员待遇和付出不相匹配,难免使其产生消极情绪。

【积极意义】

雇员制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有着积极的意义:

首先,政府雇员制打破公务员终身制,有助提高行政效率。公务员的终身制虽然有利于维护公务员队伍的稳定,保证工作的延续性,但也容易滋生“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最终难免出现人浮于事、机构臃肿的现象。雇员制打破终身制,将对公务员工作实绩的考核进一步常态化、标准化,从而解决人浮于事的问题,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其次,政府雇员制明确了政府定位,有助强化服务意识。公务员薪酬来源于政府财政,而政府财政又来源于公众纳税。将公务员职位划分为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既明确了不同职能公务员的工作性质,也使民众与政府之间的权利关系更加清晰,这样有助于培育公众纳税人与政府之间的现代契约精神,消除一些公务员高高在上的特权思想,使其更加谨慎地对待自身权力,减少行政权力对于市场和社会的过度干预。

此外,政府雇员制兼顾公务员个人发展,有助促成廉洁勤政。近年来,公众往往对公务员薪资变动异常敏感,其实是不正常的。公众对公务员待遇的质疑,一是在于其灰色收入难以规范,二是权力寻租事件频频曝光。其实,放开区域差异不说,大部分公务员的薪资收入并不丰厚。个别公务员甚至因为不满足而大搞权力寻租,走上贪污腐败的道路,可谓教训深刻。客观上讲,公务员也有获得合理劳动报酬的权益诉求,也有追求个人发展和待遇增长的天然属性,雇员制打破“职级高低论工资”,这种正向的激励往往能带动公务员形成多劳多得、勤政廉洁的作风。

总之,推进政府雇员制既不是变相地为公务员涨工资,也不是“体制内外”的简单转换,而是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深刻变革。作为一项正在部分地区试点探索的人事制度,政府雇员制的推进还有待进一步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公众也应对此给予足够的耐心和支持。

热点二:国家机密与经济安全

【背景链接】 2009年7月5日,上海市国家[已屏蔽,想办法跳过屏蔽将直接禁言]以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对澳大利亚力拓公司上海办事处胡士泰等4人作出批准逮捕决定,力拓案牵出铁矿石贿赂链,涉及多方利益。2010年3月22日,案件得以公开审理。

中国是铁矿石的需求大国,进口世界一半多的铁矿石。但是在与国际矿业巨头的谈判中,中国这个需求大国甚至连“首发价”都拿不到,国际三大铁矿石巨头近几年从与中国的贸易中获取的溢价高达7000亿人民币。

【危害】

在很多人的意识里,谈到国家安全时,考虑的只是政治安全、军事安全、技术安全等,很少把它与经济安全联系起来。当一国经济规模很大,特别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经济安全的重要性某种程度甚至比一般的国防机密对国家和社会造成的影响还大。

钢铁业作为工业经济的基础性原料,其价格的波动将对整个社会经济产生巨大影响。中国钢企自然要把这庞大的成本转嫁给其他行业,比如房地产,这最终要消费者付费买单。而高房价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许多人买不起房,这对中国社会无疑会产生相当大冲击。

【严峻形势】

很多人的经济安全意识很差,在其他国家看来是经济机密的一些东西,中国却门洞大开,无意中泄密的事情很多。境外利益集团一般通过在华机构和个人进行利益输送、政策游说以及商业情报的搜集等方式来获取中国的经济情报。发达国家的政策游说一般都制定有一整套制度和程序来规范游说活动,而中国在这方面却显得非常混乱。

由于西方掌握着国际经济的话语权和规则,为了进入国际市场,很多中国公司主动请国外投行、会计师事务所或评级机构进行咨询、审计、评级,这当中很多核心数据与规划等重要商业机密被其所获。

鉴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各级政府控制着巨大的社会资源和政策资源,中国将会越来越吸引一些国家、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向华派出间谍刺探经济情报,行贿政府官员和相关企业领导人。而无论是商业贿赂还是通过其他方式窃取经济情报,都会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安全产生非常大的危害。

【跨国企业窃取中国商业机密的方式】

一是通过在华外国企业商会举办研讨会等形式,对国家有关部门的决策施加影响;二是通过在中国的渠道寻找利益代言人。几乎所有跨国公司的驻华代表,都有在相关部门或大型企业任职的经历。不仅如此,跨国公司甚至直接在中国政府内部寻求代理人。

【措施】

中国应尽早制定一部专门针对外国企业的反商业贿赂法,运用法律手段,使防范各类国际不良企业和个人侵蚀中国经济安全和经济利益的举措机制化、日常化。

同时,对境外利益集团的游说活动要进行严格限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无拘无束。可设立相关机构,对外资、外国商品的进入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对涉及国民经济命脉的产业的外资投资和并购项目有效进行国家安全审查等。另外,还应规范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与学者接受境内外企业、机构资助的课题研究,严格禁止涉外部门工作人员在外企或驻华商会等“变相任职”。鼓励相关社会团体和新闻媒体等对境外利益集团造成中国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进行监督和提起法律诉讼。

热点三:社会保障制度

【背景链接】

2010年总理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加快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等遗留问题。积极推进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增加社会保障投入,加快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安全网,使人民生活有基本保障、无后顾之忧。

【内涵】

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保险是以经济保障为前提的。一切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不论其是否完善,都具有强制性、社会性和福利性这三个特点。

社会保险:分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社会救济:基本特征是维持最低水平的基本生活。社会救济经费的主要来源是政府财政支出和社会捐赠。

社会福利:广义的社会福利包括社会救济,是指国家为改善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所提供的福利津贴、福利设施和社会服务的总称。狭义的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向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社会中需要给予特殊关心的人群提供的必要的生活保障。

优抚安置,是指国家对从事特殊工作者及其家属,如军人及其亲属予以优待、抚恤、安置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在我国,优抚安置的对象主要是烈军属、复员退伍军人、残疾军人及其家属。

【作用】

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第一,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第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第三,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公平的平衡器。

【措施】

可以从以下方面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第一,加快社会保障法制建设,让社会保障有法可依,增强强制力。

第二,完善社会保障运行机制。建立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效机制、参保缴费激励约束机制、社会保障责任分担机制、退休人员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第三,强化政府社会保障责任。社会保障是政府的重要职责,除了加强制度建设外,还体现在资金投入、基金监管、管理服务等方面。

热点四: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

【背景链接】

2010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是我国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文件中提出,到2020年,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当前现状】

2008年底,中央办公厅就转发《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要求各地各部门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中央层面重点实施“千人计划”,从2008年开始,用5到10年,引进并有重点地支持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

截至2010年5月,已有3批662名海外高层次人才进入“千人计划”,其中科技创新人才509名,约占76.9%,科技创业人才153名,约占23.1%。其中,有20多名非华裔外国人。

“千人计划’就是要从海外借脑,从海外借智,尤其是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人才的引进尤为重要。” 【意义理解】

制定实施国家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是落实党的十七大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要求的重大举措,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战略选择,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实施人才规划纲要,是抓住世界新一轮发展战略机遇的迫切需要。我国只有加快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使我国的人才竞争比较优势明显增强、竞争力不断提升,人才素质大幅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规模效益明显提高,才能不断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和世界新一轮大发展中赢得主动。

实施人才规划纲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证。我国必须把发展人才这一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摆在突出位置,加快培养造就创新创业科技人才,大幅提高人才的素质和能力,大力培育发展各类人才,大幅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指导方针】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才发展要以“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为指导方针。

【原因分析】

当前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主要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消除,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等等。

【对策措施】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人才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富裕幸福、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德才兼备的人才观,坚持培养造就与按需引进相结合、立足培养,坚持引进人才与引进智力相结合,着力发挥人才的作用。坚持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人才,用共同发展的理念凝聚人才,用创新的事业培养造就人才。

第一,人才的培养开发,要坚持以国家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发展的指导方针为主线培养发展人才。要克服论资排辈、封闭循环,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等陈旧落后的用人观念。

第二,要重视凝聚造就高层次人才。一流的创新队伍必须拥有一大批德才兼备、视野开阔的领军人物,一大批善于攻坚、勇于登攀的尖子人才。要知人善任,在重大科技创新活动的战略研究、组织实施中充分尊重他们的创新自主权,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要立足创新实践,加快识别、选拔创新能力强、创新潜力大的优秀人才,加大政策支持和激励的力度。

第三,要重视培养造就优秀青年人才。青年智则国智,青年强则国强,青年进步则国进步。青年代表着未来,代表着希望。要把青年人才培养放在人才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把握青年人才成长规律,把握青年人才发展需求,关爱和帮助青年人才的成长,不拘一格地选用青年人才,在创新实践中培养青年人才,为青年人才成长提供创新舞台,创造发展空间,营造良好环境。

热点五:资源能源问题 资源、能源是一个国家长期发展的大问题,掠夺式发展,最终恶果自己尝。本文从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入手,剖析了资源、能源紧张问题存在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资源、能源紧张问题】

一、我国能源问题的表现

1.供需紧张,我国能源工业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

2.能源发展和能源保护的矛盾;

3.能源效率低制约能源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缓解能源紧张局面,搞好节能工作的措施

1.要有节能规划、总体目标和具体的技术指标、节约指标;

2.要制定有关法规,《节能法》、《可再生能源法》等相关法律,要加快制定或进一步修改完善;

3.要依靠技术进步,通过产业升级换代来节能;

4.加强管理与监督检查;

5.推行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6.要大力宣传,倡导节能型社会。

【电力紧缺问题】

一、电力紧缺的原因

1.电源建设滞后

2.“计划电”、“市场煤”无法衔接价格捆绑难解煤电之争

3.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严重滞后

4.经济增长和重化工业拉动用电需求刚性增长 5.高耗能行业盲目扩张

二、缓解电力紧张的措施

我国电力建设,必须实行正确的指导方针。既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加快电力建设,增加电力供应,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又要运用市场、经济和法律手段抑制电力需求的过快增长。为此,必须切实抓好几方面的工作:

1.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特别是着重解决电力领域或市场化改革相对滞后的问题,进一步发挥体制效应。合理确定电力发展规模,切实控制不合理需求,使电力发展速度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2.要调整和优化电源结构,大力开发水电,优化发展煤电,积极推进核电,适度发展天然气发电,鼓励新能源发电。

3.要坚持建设与节约并重,进一步修改完善《节能法》,使节能法制化,把节约用电放在优先位置,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要加强电网建设,推进西电东送、南北互济、全国联网,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

5.要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提高关键设备制造和供应能力。

6.要鼓励清洁发电,加强生态和环境保护。

7.要完善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强化规范管理,严格执法监督。

8.要切实加强电源、电网安全工作,进一步完善安全责任体系和电力保障应急机制,确保电力系统安全。

热点六:蚁族现象 随着我国社会城市化、人口结构转变、劳动力市场转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等结构性因素的变化,大学毕业生中出现的“蚁族”现象已聚集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从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命题特点切入解读了蚁族的由来、出现的原因及相应的措施。

【由来】

“蚁族”,是对“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典型概括,他们年龄集中在22~29岁,接受了高等教育,但平均月收入低于2000元,聚居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等高校云集的大中城市的城乡接合部,拥有高智、弱小、群居等诸多类似蚂蚁的特点。

“蚁族”是继农民、农民工、下岗工人之后出现在中国的又一群体。【出现的原因】

“蚁族”现象涉及到两个要点:一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二是区域发展不均衡,城乡发展差距。具体来说造成“蚁族”现象有以下几点原因:

1.我国当前的就业大环境造成的。在整体就业结构不完善的情况下,高校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无法找到理想的工作,在对口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实现个人价值。

2.我国当前区域发展不均衡,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当面向西部和基层就业激励政策不够完善时,由于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生存条件和发展机遇的优越性,使得受过高等教育、具有一定见识、渴望实现自我价值的大学毕业生宁愿忍受暂时艰苦的生活条件,也不愿意远离城市。

3.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大学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脱节,同时,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去精英化”,大学生由优势群体转为相对弱势群体,而“蚁族”自身就业观念相对落后。

4.政府等相关部门保障措施相对滞后。大城市房价一路飙升,而公租房建设严重滞后,造成大量大学生在城乡结合部滞留。

【减少蚁族,改善蚁族的生存状况的措施】

减少蚁族,改善蚁族的生存状况着力从三方面入手:

1.政府工作:平衡区域发展,解决就业问题。

2.高校教育:合理的专业设置,切实的就业指导。

3.大学生自身:正确的择业观、以就业为出发点的实力提升、克服困难勇于突破的决心。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政府大力促进经济发展,平衡区域经济差距,破除城乡二元化结构。通过“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创业优惠待遇政策等相关措施,提升中西部和农村的竞争力,通过制度保障和财政扶持来缩小“剪刀差”,建立合理的制度结构,赋予农村和城市一样享有公平的机会,提升当前不发达地区的就业吸引力,拓宽大学毕业生的工作地选择。

2.政府要加大扶持作为大学生就业主体的中小和非公企业发展的力度。

3.政府继续加强就业工作,为大学生提供更为充分的就业岗位。

4.高校作为教育的主体,应在教育部门的指导下,规范专业设置,真正从社会需求和就业的角度出发进行专业教育并主动加强对大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应着重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5.大学生也应增强专业选择的理性,注重自身实践能力的提升,面对眼前的困境,不能消极不振,而应以积极的态度和切实的行动,使自身赢得良好的发展。

6.对于“蚁族”聚居区,政府和社区应当在改善其居住环境的同时避免增加生活成本。

7.有关部门可为“蚁族”提供切合实际的就业培训,提高其自身的竞争力,同时提供相应的心理辅导避免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

热点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指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组合和使用的方式,可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增长方式。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物质要素的投入来增加产品数量,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物质要素质量改进和优化配置来提高产量和产品质量,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是要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

【现状】

近十几年来,我国经济出现了高速增长的态势,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由于增长方式、管理方式、法制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同样在短短的20年的时间,我们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集中表现出来,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要高出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要高出10倍以上;与此同时,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能源消耗量大。这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扩张的经济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经济增长的粗放方式,也导致建设规模过大、投资需求膨胀、煤电油运紧张、价格水平上涨、经济结构失衡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带来了十分尖锐的资源环境矛盾。为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项长期任务。

【如何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1.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开发对经济集约化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关键技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区别、有重点地继续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

2.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和重组。立足于现有基础,注重盘活用好存量资产,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把提高企业技术水平与优化现有资源配置结合起来,走出一条集约化发展经济的新路子。鼓励东部地区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对中西部企业重组改造投资参股,促进各种资源在竞争中合理流动。

3.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充分发挥信息对物质、能源的节约和增值作用,降低经济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通过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在政务、商务和国民经济其他领域广泛应用信息化技术。

4.注重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鼓励开发和应用节能降耗的新技术,制定专项规划,明确各行业节能降耗的标准、目标和政策措施,用制度和价格机制来约束企业的资源使用。发展循环经济。倡导节约能源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在全社会形成节约意识和风气,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5.转变出口增长模式,从建立在低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基础上的,以静态比较优势为基础,以量的扩张为特征的粗放式的出口增长模式,向以动态比较优势的挖掘培育为基础,以质的改善及出口产业结构的提升为本质的现代出口增长模式转变。今后出口贸易要更多地兼顾增长效益、更多地兼顾贸易条件及国民福利。

6.转变政府职能,改变政府职能错位、越位、不到位的状态,建设有限政府和有效政府。深化财政改革和价格改革,改革干部政绩考核和提拔任用体制。

7.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尽快扭转高排放、高污染的状况,抓紧解决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污染问题,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对于企业而言,可以从体制、技术、管理、信息、结构、人员素质六个方面采取措施,可供选择的发展战略包括扩大内需战略、自主创新战略、资源节约战略、金融改革战略、技术升级战略、信息化战略。

对于政府而言,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效率,提供公共服务,深化财税改革、价格改革,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完善市场体系和市场秩序,改善对外贸易条件。

热点八:三俗文化 “三俗文化”指:庸俗文化、低俗文化和媚俗文化。中央政治局2010年7月23日就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研究问题进行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会上总书记提出要“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这是近年来中央最高层首次明确强调抵制“三俗”之风。

【背景信息】

2010年6月开始,“反三俗”成了一个社会热点话题。《非诚勿扰》因被指“低俗”而被整改的**刚刚过去不久的7月,当红的相声演员郭德钢又陷入了“被”三俗的窘境,央视在新闻节目中不点名的批评郭德钢庸俗、低俗和媚俗。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与当今最红的相声演员为何要被媒体列为“反三俗”的批评对象呢?据央视的评论,这些电视节目或者当红艺人缺乏社会责任感,没有承担起社会公众人物的责任与义务,在其表演和节目中,体现出了社会不良的风气和低俗的文化内容。

【新道德运动】

2010年8月6日,文化部部长蔡武也表示,近年来,文艺创作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低俗化、娱乐化倾向严重。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对这种不良风气不能视而不见、听之任之。

有评论认为,以抵制“三俗”为标志,中国正在掀起“新道德运动”。

【“反三俗”的现实意义】

将“反三俗”进行到底,不是随便说说,必须付诸行动。而正确方法是以雅反俗,以雅代俗。目前最关键的是树立雅的标准。国家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现阶段核心价值体系,重建道德体系,坚决制止“三俗风”流行,特别是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工作。同时,要制止媒体的三俗化,规范媒体行为。主流媒体必须宣传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勇于、善于批判那些腐朽堕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俗文化的由来】

早在2006年4月在江苏苏州,曲协负责人对媒体表示,某某告诫老郭: 要脱三俗,即庸俗,媚俗,低俗。10月份一群相声界的表演艺术家,也纷纷提出要抵制相声中的庸俗、低俗、媚俗成分……由此可知: 三俗是指“低俗、庸俗、媚俗”,是某次曲协的会议上某些相声大腕提出的创意。

热点九:世界博览会

世界博览会(World Exhibition or Exposition,简称World Expo)又称国际博览会,简称世博会、世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参展者向世界各国展示当代的文化、科技和产业上正面影响各种生活范畴的成果。

【意义】

世界博览会(Universal Expo,Expo 是Exposition的缩写;也称World Fair或World's Fair),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讲坛,它鼓励人类发挥创造性和主动参与性。把科学性和情感结合起来,将有助于人类发展的新概念、新观念、新技术展现在世人面前。其特点是举办时间长、展出规模大、参展国家多、影响深远。因此,世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盛会。【演变与影响】

世博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它已经经历了百余年的历史,最初以美术品和传统工艺品的展示为主,后来逐渐变为荟萃科学技术与产业技术的展览会,成为培育产业人才和一般市民的启蒙教育不可多得的一种场所。世界展览会的会场不单是展示技术和商品,而且伴以异彩纷呈的表演,富有魅力的壮观景色,设置成日常生活中是无法体验的、充满节日气氛的空间,成为一般市民娱乐和消费的理想场所。全球融合就是全球化,这个应该是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低碳世博】

发挥“低碳世博”示范带动效应,加快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1.借鉴世博会低碳理念及实践指导城市未来发展。对世博会汇聚、展示的全球先进环保低碳理念和实践案例进行认真解读,结合上海城市功能布局、能源利用、产业发展,和交通、建筑、废弃物处置利用等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将环保低碳理念融入“十二五”城市发展规划的编制,并逐步付诸实施。

2.组织开展世博低碳技术实效评估及应用推广。在分析评估世博会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及良好产业化前景的低碳技术成果基础上,结合长三角地区低碳发展实践调研,包括低碳技术的开发、制造等产业链发展现状调研,加强世博低碳技术的应用推广及转化,支持自主创新,带动和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着力推进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洁净煤、工业节能、建筑节能、交通节能、智能电网、电动汽车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群建立,为上海切实实现低碳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3.逐步开展重点区域的低碳发展示范。全面总结借鉴低碳世博的有益经验,在崇明生态岛建设生态保护和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基地,在临港产业区建设低碳制造业示范基地,在虹桥商务区建设低碳服务业示范基地,并继续在工业园区、企业、社区等不同层面推动节能减排及循环经济示范,以点带面逐步推进低碳城市、低碳社会建设。

热点十:房价涨降问题

《2006年中国经济和社会蓝皮书》显示,买房贵是新民生三大问题之一,也是近年“两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那么买房贵到底“贵”在哪里?有什么解决措施? 【买房贵原因】

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合理因素,如城镇人口增长较快,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住房需求迅速增加;土地价格上升,建筑材料价格上涨,加之商品房品质提高,配套设施和环境改善,商品房开发建设成本增加。但也有许多不合理因素。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近年来,银行存款利率较低、股市低迷,社会资金缺乏其他投资渠道,纷纷挤向房地产市场。同时也有不少境外资金进入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

第二,一些地区投机炒作现象严重,投资性购房需求迅速扩大。一些居民基于房价上涨预期,也参与购房投资;或者担心房价继续上涨而提前入市。

第三,商品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供应不足,抬高了商品住房的平均价格。

第四,部分城市盲目大拆大建,搞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带来大量被动性需求。在经营城市的理念指导下,抬高了土地和房地产市场的价格。

第五,市场秩序比较混乱。少数开发商及中介机构利用市场信息不对称与不透明,通过囤积土地、囤积房源、虚假交易、虚假宣传等不正当手段哄抬房价,误导市场预期。

【解决措施】

1.坚持遵循经济规律,主要采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同时实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加强市场监管,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力度。

2.调控的总体思路:坚持积极稳妥、把握力度,突出重点、区别对待,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强化法治、加强监管,促进住房价格的基本稳定和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3.调控工作实行供应和需求双向调节、综合治理的办法。

4.调节需求的重点:遏制投机性需求,控制投资性需求,限制被动性需求,引导合理的住房消费。

5.改善供应的重点:鼓励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增加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供应。

同时,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提高认识。稳定住房价格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政府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具体体现。各级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稳定房价工作的统一政策部署,提高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其次,落实责任。国务院明确,省级人民政府要对本地区稳定住房价格工作负总责,同时要落实市县人民政府的责任。各级政府要把这项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负起稳定住房价格的责任。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控制房价过快上涨措施不力,造成当地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影响经济稳定运行和社会发展的地区,要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最后,加强监督检查。国务院有关部门将加强对各地稳定房价工作情况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对措施不落实、工作不力的,将通报批评。各省级政府也应当加强对市(区)县工作的督查和指导,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第二篇:申论热点问题

申论热点问题

一、社会管理

(一)典型社会现象和社会事件

1、道路交通管理

停车和行路难、公路收费、运输超载整治、养路费改燃油税、酒驾 住房难(土地房屋征用、补偿、房价调控对策)警惕“陈化粮”背后的陈化(民工、部分学生吃的多数是陈化粮)、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奶粉、苏丹红事件)食品安全体系要“大修”

城市垃圾处理、公厕设置和管理、殡葬暴利现象、水价改革思考、户籍改革反映的问题 医院收费和看病难(谁是电视医院的医托及反思新兴医院现象)、爱滋病蔓延、婚检、违反药品广告、药品价格虚高(政府招标采购,医药分离)、一次性医疗用品问题

主题:问题的重要性、影响的实质、解决的意义。

对策:制度、落实、监督、加强管理、教育及法律法规对责任人的严惩。议论文:现状及评价、原因、趋势、对策、总结。总结原因、后果影响、目标准则、方案措施、总结。

2、安全生产问题

安全生产和责任追究(生产安全拒绝“带血的GDP”)、职业病防治、问题农药与无公害质量安全体系、水利设施谁来维护、无偿献血和安全、氧气泄露的背后、加大惩罚力度势在必行——由河南重大矿难引起的思考

3、特定群体的犯罪

青少年问题、毒品犯罪问题、流动人口、高科技犯罪(治理网吧既要治吧也要治网,网上扫黄要建立长效机制,向网上“红灯区”亮红灯)

主题:特定群体、特殊意义、政府作用 对策:

(1)加强管理;思想教育:法制意识方面、道德伦理方面。(2)齐抓共管,多重力量协调发挥合力及监督。等等

议论文:意义、现状分析、特定分析及趋势、对策的总结。

4、法律纠纷、违法现象

传销骗局调查、禁赌风暴、噪声扰民、证人作证制度、见义勇为的保护、开发商物业管理和业主纠纷、“恶人治村”的深层原因、毁林事件的背后、土地利用和管理

二、突发公共事件、公共危机处理和防范

1、自然灾害造成:地震、台风、海啸

2、工业技术造成危机:化工原料泄漏事故

3、社会环境引起的危机:非典、禽流感等疾病

4、能源(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危机、能源、资源、污染、异常现象(洪水、暖冬、干旱)、电力供应不足、环境保护、城市小环境污染、环境与产业发展、十年治淮一场空、分类拉圾路有多远、垃圾食品产业链的形成、重大疾病防控与突发卫生事件、资源安全问题与节能减排

主题:问题的重要影响,人为的原因,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对策:

议论文:人类的生存发展基础,影响的重要性,环境恶化的原因分析,对策和加强管理控制。总结

主题:事件的性质

公共危机的影响和破坏性,因此需要加强危机管理。

对策:对策总结,危机具有较大的破坏性和意外性,所以我们要树立时刻防范、时刻警惕的意识;增强防范能力,力争在第一时间内高效的迅速的处理问题。

议论文:判断事件的性质,公共危机的含义和特点、决策程序和原则。

三、科学发展

1、我省相对比较薄弱的产业如何发展

汽车业、邮政通讯业、金融保险业、家电及IT产业 概括主题:从危机、机遇、发展方面入手

对策:

A、资源整合重组,增强自身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B、科技研究开发和人才的培养,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议论文:略

2、传统发展一直比较薄弱的产业:农业、三农问题、农业产业化、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农民增收

概括主题:从比较薄弱(小康社会的基础)发展及现状、地位和作用方面加强。

3、新兴产业发展

物流产业兴起、体育产业(足协与俱乐部关系)的发展、“奥运经济”对我国经济政策的影响、品牌战略、活拔绒事件

4、科技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网络、人类基因组计划、安乐死、农业新技术、转基因食品、信息高速公路、移动通信、新材料、新能源、克隆技术等与人类发展(安全性)、垃圾短信、知识产权保护、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动力

主题:科技的重要作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政府如何发挥科技作用、消除不利影响。对策:基本方针、发展计划、创新体系、人才资源、教育兴国,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加强科技管理。

议论文:科技的作用,发展趋势,我国振兴科技的基本战略、方针、计划、评系,如何克服不利因素。

5、社会的科学发展问题

诚信体系的建立(企业信用警示)、中国公众科学素养、农村医疗救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6、教育问题

教育评估、家庭教育、志愿者教育计划、志愿服务、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助学从理想化到制度化)、学生心理健康(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的问题和信仰问题)、义务教育和学生流失、金融危机下的职业教育、加强农村教育、农村教师

7、可持续发展

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8、建设和谐社会

9、建设节约型社会(提倡节俭)

10、文化发展

洋文化、传统文化、新文化、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产业与经济

11、民营经济再发展

12、民族社会发展

四、社会公平和人的发展问题

1、消除贫困

农业税取消的背后(贫富差距拉大,城乡收入的差距)、社会保障制度

2、弱势群体权益保障

民工欠薪、农民工权益、民工荒(劳动部门警示企业要善待劳工)、民工维权、失地农民出路问题

已经成为全社会都关注的公共问题,政府部门应该对这一问题加以高度的重视,加强对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的保护,有效地稳妥地使问题得到解决,切实地保障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

正视下岗失业现象(农村救助任重道远)反垄断(服务霸王条款、电话座机费)

3、教育公平

高校收费和特困生、就学难、高考公平与教育改革

素质教育,论按“综合素质得分”高低决定座位的全新排座方法、大学生消费、中小学生豪华课本

就业问题 社会保障问题 城乡二元结构问题

五、政府行政和服务质量

1、法律法规执行情况

依法行政即行政行为合法性(暴力拆迁—决不能用损害群众利益的方式搞建设)、政府采购与腐败、行政许可、知识产权保护、统计数据水分有多大、考场不是市场、严禁教育乱收费通知为何不管用、交通法规、见义勇为、打假之难、短视的“家庭养老”法规

主题:问题的意义影响,政府改革的必要性和作用,通过监督将其实现,存在问题(现状)。

对策:监督制约、教育伦理、追究行政责任、管理、沟通、落实法律规章制度

2、行政管理

行政成本、会务(文山会海问题必须解决)、公车货币化改革的难点及对策、招商为何招来“百姓怨”、电子政务、户籍制度改革、行政信息公开

3、政府服务质量和效率

谈服务型政府构建、权力参与市场、行政乱收费

4、政府责任制 引咎辞职

5、反腐败

审计风暴之后的中国决心、国企犯罪重灾区、土地腐败

6、新时期政绩观和行政评价

形象工程问题、致富路缘何成了民怨路、听证会现象 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建设

第三篇:2014年意识形态领域十个热点问题

2014年意识形态领域十个热点问题

2015-04-09 马学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页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OTExMDkzNQ==&mid=203948671&idx=1&sn=119317c9f119406

54d25da8a0d6087bf&scene=5#rd 2014年,国内意识形态领域总体态势积极向上,主旋律响亮,正能量强劲。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涉及重大是非原则且讨论比较集中的热点问题,反映出当前舆论斗争形势尖锐复杂、极具挑战的一面。现选取以下十个热点问题加以评析:(1)关于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2)关于阶级斗争理论,(3)关于香港非法“占中”与颜色革命,(4)关于混合所有制与国企改革,(5)关于市场的决定性作用,(6)关于“辽报事件”与高校意识形态安全,(7)关于学术评价导向和部分学科教育西化,(8)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9)关于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10)关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新特点。

一、关于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正确阐释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在如何处理党和法治的关系这个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上,全会明确提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和根本要求,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总书记在对全会决定的说明中进一步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最关键的是方向正确、政治保证坚强有力,具体讲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其中,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然而,在这一“本质特征”和“核心问题”上,舆论界的认识并不一致,甚至存在激烈交锋。一些宣扬西方宪政思潮的人,打着法治的幌子,渲染西方法治理念和法治模式的“普世性”和“优越性”,将矛头指向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其表现之一是,以西方资产阶级宪法思想和文本样式为圭臬,攻击我国宪法。有人说我国宪法“论证功能优于规范功能”“党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的条款从未获得具体的法律支撑”,因此党的领导成了“凌驾于国家常规权力之上的领导权”;还提出所谓“党章宪法论”,否定我国现行宪法的合法性。其表现之二是,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对立起来,提出所谓“《党章》大还是《宪法》大”“党大还是法大”“党治还是法治”等伪命题。有人公开撰文说:“革命党建立的国家,依照革命党原则进行统治„„这与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法治机制是悖反的”。“在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中,要解决党权独大、其他权力弱化的问题,需要确立党权、国权、政权、法权四边均衡结构。只要存在独大的权力,四中全会强调的依法治国就很难实施下去。”有人说,“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这与其说是法治,不如说是党治”。表 现之三是,以树立宪法权威为由,把“司法独立”作为否定、架空党的领导的突破口。一些人把党的领导歪曲为某一个人的领导,把“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歪曲为西方式的“司法独立”,把“任何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不得违法干预司法活动”歪曲为党不能领导司法。有人说,司法独立的含义是,“整个司法系统对外界是独立的,它不受行政机关、政党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影响”。这实际上是主张司法要脱离党的领导。

近年来,西方不断向我国植入挑战我国政治制度的“思想病毒”,培养和扶持“吃共产党的饭,砸共产党的锅”的各类异己分子,搞乱思想,搞乱人心,比如“爱国不等于爱党”“法大还是党大”“有宪法无宪政”“三权分立”“司法独立”“军队国家化”“普世价值”等等。其本质就是“去中共化”,就是质疑、削弱和推翻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我国宪法以根本法的形式反映了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总书记强调说:“对这一点,要理直气壮讲、大张旗鼓讲。要向干部群众讲清楚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做到正本清源、以正视听”。

二、关于阶级斗争理论

2014年9月23日,《红旗文稿》刊发了《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并不输理》(以下简称《坚持》)的文章,该文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分析了民主与专政的辩证关系,重申了党章和《宪法》关于“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的科学论断,并引用了邓小平“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并不输理”的语句。

应该说,《坚持》一文是一篇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术文章,既没有“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意思,更没有“回到文革”的蕴涵。但是,文章发表后,却受到一些人和媒体近乎疯狂的攻击和围剿。一些人故意歪曲,上纲上线,恶毒攻击作者“为文革复辟”“姚文元重生”“鼓动底层造反”“幽灵”“反动权威”“纳粹”“走资派”,并用耸人听闻的话语威胁作者会“死得很惨”“应该绞刑”“强烈要求中央追究他的政治责任”,等等。在天则经济研究所“双周论坛”上,一位教授在“改革开放与阶级斗争”的主题讲座里,一口咬定作者要“复辟以阶级斗争为纲”。他说,“至少有两种阶级斗争:一个是权贵斗百姓,这是一种阶级斗争。再一个是百姓斗权贵,这是另一种阶级斗争”。他说,断定作者“主张的阶级斗争就是百姓对权贵的斗争,这是幼稚的”。他吹嘘说,他们已经通过写文章把“以阶级斗争为纲”再次搞臭了,以致于“四中全会的公报里面没有提阶级斗争,也没有提专政”,“这是捍卫基本路线的胜利”。天则经济研究所荣誉理事长说,作者的文章之所以还有市场,其根子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那个东西绝对的错误。这个理论不取消的话,这个社会恐怕稳定不下来”。他认为现在“不存在剥削,也没有剥削阶级,更没有阶级斗争”。针对一些人的无端指责和错误观点,不少学者撰文对《坚持》一文表示支持,对一些人在阶级问题上的混乱认识作了澄清。大家认为,在阶级问题上,要像邓小平指出的那样:“社会主义社会中的阶级斗争是一个客观的存在,不应该缩小,也不应该夸大。实践证明,无论缩小或者夸大两者都要犯严重的错误。”因此,既要反对把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观点,又要反对认为阶级斗争已经熄灭的观点。

值得深思的是,为什么这样一篇文章会引起如此轩然大波,会遭到如此肆无忌惮的攻击?为什么一些人一看到“阶级”“阶级斗争”“专政”等字眼,就如此敏感?有网民一针见血地指出:“王伟光之所以被攻击,不是把阶级斗争问题讲得不清楚,相反,正是讲得太清楚了,矛头对的太准了,便把那群主张西化、分化、私有化、资本主义化的群体给惹怒了。”我们知道,阶级观点、阶级斗争理论、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核心理论,是否承认阶级斗争理论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是判断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对一个时期以来出现的诸如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西方宪政论、公民社会论、新闻自由等错误思潮,抛开学术争鸣和认识问题不说,不管它们如何变换花样,不管它们怎样学术包装,只要坚持阶级观点,拿起阶级分析的武器,它们的政治实质就会暴露无遗。这就是为什么《坚持》一文会引起他们如此强烈的反应并拼命围剿的一个重要原因。正如列宁说的那样:“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条指导性的线索,使我们能在这种看来扑朔迷离、一团混乱的状态中发现规律性。这条线索就是阶级斗争的理论。”

关于阶级斗争理论在整个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中的地位,美国驻苏联最后一任大使马特洛克有着极其深刻的洞察。他在《苏联解体亲历记》一书中说:“阶级斗争理论是列宁主义者的国家结构演进观及同西方发生冷战所依据的中心概念,没有它,冷战的理由就不复存在,***的理论基础就随之消失。” “如果苏联领导人真的愿意抛弃阶级斗争观念,那么他们是否继续称他们的指导思想为‘马克思主义’,也就无关紧要了,这已是一个在别样的社会里实行的别样的‘马克思主义’,这个别样的社会则是我们大家都能认可的社会。”可见,抛弃了阶级斗争理论,就从根本上抛弃了科学社会主义、抛弃了马克思主义,从而必然导致向资本主义演变。

三、关于香港非法“占中”与颜色革命

2014年9月香港爆发“占中”以来,国内外围绕“占中”爆发的原因、“占中”活动的性质和实质等问题出现激烈争论。

一些人将“占中”说成是反抗“专政”、争取“民主”的“公民抗命”运动。有人把“占中”的责任推到所谓中央政府这两年“收紧”对意识形态的管理上,说香港的不稳主要来自内地的施政,“内地言路越是紧缩,管控越是严厉,港人的担忧就越是强烈”。有人声称“英国的殖民统治给香港带来了法治,但是内地的法治在倒退,这让珍惜法治环境的香港人对自己的未来捏一把汗,因此他们争取的是法治”。凤凰卫视某主持人说,“既然一个不接受‘西方歪路’的中央政府不容香港民主,那就是干脆把 ‘支联会’多年来‘结束***’的口号化作行动,真正干起支援内地民运的革命大业”。他把“占中”视为公民抗命、一次不计成效的道德运动,庆幸于“占中”“也为港府和北京带来了日后许多年都不可能彻底解决的危机”。有人说,大陆提出的普选方案就是“大陆实行了数十年的‘民主集中制’,香港人连夜上街‘抗命’抗的就是这个‘民主集中制’”。有人还对“爱国爱港”的要求嗤之以鼻,说“人大提出此要求合否基本法,要存疑。爱国爱港标准何在,谁界定?大难!”

实际上,少数人不顾多数港人的反对,迫不及待地推动“占中”的重要原因,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普选问题和2016年立法会产生办法的决定。这个决定给西方多年扶持的反对派势力代言人成功上位夺取最高香港治权设置了难以逾越的门槛。因此,港内外一些势力妄图“绑架”大多数港人,采取“占中”这种极端对抗的方式,不惜破坏香港的经济稳定和社会秩序,欲使中央政府屈服,实现其把香港变成某种独立的政治实体的真实目的。

可见,打着“民主”“自由”旗号的香港“占中”运动,其本质是西方在中国发动的一场“颜色革命”,它具备了“颜色革命”的一切要素,如敌对势力精心组织策划、所设议题和口号蛊惑性强、西方势力提供资金支持和骨干培训、媒体煽风点火聒噪等。难怪自香港“占中”爆发以来,西方不少媒体就将其称作“颜色革命”的香港版,并用“雨伞革命”来命名。比如,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封面就有“雨伞革命”的标题,英国《金融时报》以“雨伞革命让人质疑一国两制”进行报道,《华尔街日报》以“香港民主觉醒”为题进行报道,等等。

然而,国内一些人绝口不提“占中”策划者、组织者以“争取真普选”为借口,实要夺取香港治权、建立亲西方香港政权的目的,也无视西方敌对势力妄图以香港为基地预演“颜色革命”,再通过共振效果将“颜色革命”推向大陆的野心,却公然为“颜色革命”正名,为“占中”背书。国内一位很有名气的教授说,把“占中”说成是“颜色革命”是没有根据的,因为“颜色革命有合理性,不然为什么中国政府会承认那些政权变更的国家?”“有压迫就有反抗,革命是有合理性的,不能说那个东西全部都是外国势力搞的,不能简单地妖魔化颜色革命。”他断言:“中国不存在颜色革命问题,腐败才是问题,‘带枪的腐败’最吓人。”他还说,如果有“颜色革命”的话,那就是共产党内部腐败造成红党变成黑党的“黑色革命”。

显然,这样的观点和言论是极端错误的。我们所说的“颜色革命”,指的是西方一些国家在目标国以所谓“和平和非暴力”的“街头政治”方式进行的政权变更运动。具体到社会主义国家,“颜色革命”就是要颠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而上述为“颜色革命”正名的观点,却混淆概念,掩盖“颜色革命”的实质,具有极大的欺骗性。正如有人分析的那样,它错在“把中国奉行不干涉别国内政原则与‘颜色革命’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混为一谈,把西方颠覆别国政权与中国革命混为一谈,把反腐败与 4 反对‘颜色革命’对立起来”。这里,最大的危险是国内一些人对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中国的战略图谋认识不清、丧失警惕,否认中国存在“颜色革命”的可能性。

四、关于混合所有制与国有企业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后,舆论界围绕混合所有制和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展开激烈争论。争论的焦点是要不要坚持和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混合所有制作为巩固和加强公有制主体地位、成为基本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还是以新自由主义为指导,把混合所有制作为私有化国有企业的工具。

比如,有人错误解读三中全会精神,否定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说三中全会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意味着今后在所有制问题上“不分老大老二了”。一位“著名学者”说:“有些人认为在国有企业主导经济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建一个所谓的市场经济,他没有认识到市场经济的要求跟国有体制基础是有冲突和矛盾的。” “保持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民企无法成长。”一些人还以三中全会《决定》中有“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话,将三中全会决定说成是私有化的宣言书。

更让人忧虑的是,政府一些决策部门的同志和地方干部也误读中央精神。比如,某权威政策研究机构企业研究所的一位同志说,中国占国有企业总数90%以上的13多万家国有中小企业,“应该彻底民营化”“国有企业比重完全可以退到零”;其余8000多家大型和特大型国有企业可以搞混合所有制经济,其中除了“对带有资源租金和垄断资金的企业主要是整体上市,逐步来释放国有股,稀释国有股”外,“其他的企业都可以将国有股降到50%以下、20%以下甚至零”。某省统计局的一位领导说,他对三中全会《决定》最不满意的地方是,仍然“强调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他说:“国有企业是个怪胎,官不像官、企不像企,而且跟私营企业争夺资源。”他认为,现在到了发展民营经济的“黄金期”“民营企业第一个机遇就是对国有企业改造”。

针对上述一些人对“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不当解读,一些学者撰文疾呼,避免混合所有制改革成运动,绝不能让“疯狂卖国企”重演,要全面准确地理解三中全会精神,防止在国企改革问题上犯颠覆性错误。他们说,要彻底批驳“要混合就得卖,不卖不能混合”的歪理,坚决杜绝借改革之机搞国企私有化、化公为私,谋取暴利。如果以改革之名,强制要求国企向外资、私资出卖产权,那就不是为了加强国企,而是为了搞掉国企,必然威胁到基本经济制度和政体的稳定。

其实,中央提出发展混合经济的目的非常明确。总书记在三中全会上对《决定》作的《说明》强调指出:“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强调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这是新形势下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和 必然选择。”可见,发展混合经济是为了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加强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绝不是为了削弱公有制,更不是为了私有化国有企业。

2014年两会期间,总书记再次发表讲话予以强调。3月5日他在参加上海团讨论时说:“深化国企改革是大文章,国有企业不仅不能削弱,而且还要加强„„在深化改革中自我完善,在凤凰涅槃中浴火重生。”3月9日他在参加安徽代表团讨论时说:“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基本政策已明确,关键是细则,成败也在细则。要吸取过去国企改革的经验教训,不能在一片改革声浪中把国有资产变成谋取暴利的机会。”这些讲话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当前,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各地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地方国企改革已经进入加速期,不少省份陆续公布了国企改革指导意见。但是,有迹象表明,一些地方以急功近利的心态和锦标主义的政绩观来对待混合所有制和国企改革,把混合所有制改革简单地变成一场运动。比如据报道,某省刚刚通过的国企改革方案决定,2020年之前所有省属国企百分之百实行混合所有制,并且包括煤炭、钢铁等企业在内的全部竞争性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国企不设持股比例。这意味着该省所有竞争性国企都有可能被彻底私有化。

巩固和壮大公有制主体地位、强化国有经济主导作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要求,是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条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自主发展的重要保障,关系到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党的执政地位,不能不察。因此,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错误解读和私有化言论,我们应该表明态度,不能视而不见。对这样的言论不表明态度,就是默认了他们对三中全会的误读,也会误导实际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要准确理解中央精神,制定政策要有利于保证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实现,杜绝中央精神和实际工作的“两张皮”现象。

五、关于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后,舆论界就如何理解“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如何认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等问题展开讨论,讨论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既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政府的积极作用,还是以西方新自由主义为指导,进一步削弱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一些人认为,市场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提法的变化,是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形成的“半市场经济、半统制经济”的校正,是向所谓现代市场经济的转型,意味着西方新自由主义“大市场小政府”理念的确立,意味着市场的胜利。他们按照新自由主义的“市场原教旨主义”和“市场经济万能论”来解读三中全会精神,认为在经济领域中政府不再具有调节功能了,计划不再起作用了,一切都由市场来决定。更有甚者,一些人认为市场不仅决定经济资源的配置,还应该决定所有资源的配置,包括政治资源、思想资源,如国内一位学者就歪曲三中全会精神,认为提出市场决定性作用后,“中国 下一个十年需要发展“思想市场”。他们认为,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抑制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要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国企就要实行彻底的市场化,全部转变为“公众公司”,且国有股不能再控股。比如有学者就主张,“大型国企的改革最好还是变成公众公司,就是完全上市。国家有股份但是慢慢减少,减少到最后几乎没有。”

从上述这些解读看,一是把市场的作用无限放大,二是把政府的经济调节作用与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完全对立,三是把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与发展公有制经济相冲突。这些解读是值得商榷的。有学者说,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是有一定范围的,不能把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范围不恰当地任意扩大。要区分经济领域与政治思想领域和公益领域,物质生产领域与精神生产领域。让市场起决定作用的只能是经济领域,而且是经济微观领域的资源配置,而不是所有领域都要让市场起决定作用。同时,要清醒把握中央提出这一论断的现实针对性。总书记在关于三中全会《决定》的说明中,列举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比如市场秩序不规范,以不正当手段谋取经济利益的现象广泛存在;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要素闲置和大量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并存;市场规则不统一,部门保护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大量存在;市场竞争不充分,阻碍优胜劣汰和机构调整,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难以形成的。离开所要解决的问题去解读中央的这一决策,是不得要义的。

在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上,不能片面夸大某一方的作用,必须把市场的决定作用同政府的职能结合起来。在这个问题上,总书记特别指出:“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仍然要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的作用,也要发挥政府的作用。”也就是说,我们在强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市场本身也有其不足之处,比如,市场调节具有短期性、滞后性、不确定性,在有些领域,也存在“市场失灵”的情况。正是由于市场调节具有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还必须由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在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与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关系问题上,有学者指出,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必须为巩固和发展基本经济制度服务。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决定的,而不是由经济运行机制决定的。市场经济作为发展生产的方法、调节经济的手段,应该服务于基本经济制度,不能把二者的关系颠倒过来,更不能从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论断中得出私有化的结论来。

总之,我们要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作用,特别要分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决定作用论”与西方新自由主义的“市场决定作用论”的本质区别,在学术研究、理论宣传和实践操作中防止犯颠覆性错误。

六、关于“辽报事件”与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2014年11月14日,《辽宁日报》刊发署名为本报编辑部的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老师的一封公开信《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信中披露了部分高校教师对社会主义中国缺乏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在课堂上随意抹黑现实、丑化历史、“呲必中国”的怪象。信中说,一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每当结合现实问题,常常会表达出一些消极负面的情绪,谈到好的,都是外国的,不好的,都是中国的,中国成了负面典型的案例库。”应该说,信中反映的课堂乱象是客观存在的,虽然并非多数教师如此,但是也绝非个别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该信引起舆论广泛而热烈的共鸣。

然而,该信却遭到一些人的轮番炮轰和围剿。有人指责《辽宁日报》是“把知识人应有的批判精神说成是抹黑中国”。有人将《辽宁日报》揭露课堂乱象的做法说成是“收集罪证,最终治这些教师的罪„„是文化特务和间谍之行„„把教师当敌人”,说这预示着一场“新的反右斗争”的到来,“这回,要抓多少右派呢?”有人质问,“抹黑祖国?祖国多大了?„„《辽宁日报》编辑部稍微有点脑子就不会写这种东西,一个不黑的东西是别人可以抹黑的吗?”有人说,“教室是思想传播的城堡,教师是城堡的国王”。“教师传播思想,无论反对与支持,有理有据便无罪可言。”辽报“通过暗访”“搜罗证据”,“该证据获得程序不当,因此不得采信”。有人称辽报是“预设结论”“主题先行”“专挑负面的例子”,并质疑辽报在被调查者不知情的情况下“暗访”课堂的正当性。有人说辽报所言是“文革陈货”,是“一场新运动的先声”;等等。

同时,也有很多学者和主流媒体对《辽宁日报》公开信给予了高度评价,对自由派“公知”的声讨进行驳斥。兰州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林治波说:“辽宁日报做得对!”“披露不是来得太凶猛,而是出现得太晚了”。“这些年来,在和平演变背景下,许多教师公知化,唯美国马首是瞻,把自己祖国说得一无是处、一团漆黑,严重误导学生。有人诡辩说,批评是爱国的表现,问题是他们的所为不是善意批评,而是恶意抹黑。这是两码事。” 11月16日,人民网刊发《“呲必中国”算哪门子“学术自由”》,文章指出:“呲必中国”与“学术自由”完全不相干,罔顾客观事实、缺乏基本科学精神的内容讲授,根本不是什么“学术自由”“学术研究”,而是缺少职业操守的表现。12月3日,《光明日报》刊发陈先达文章《批评、抹黑及其他》,文章指出,“批评”与“抹黑”,其根本区别在于“价值导向”的对立!12月14日,求是杂志社《红旗文稿》第23期刊发李艳艳文章《维护微博意识形态安全必须纠正的几种倾向》,文章指出,“一些自诩为公共知识分子的微博大V对此文断章取义,以‘言论自由’为托辞炮轰《辽宁日报》,试图把高校讲台变成无需监督的‘自由高地’”。

诚然,课堂上可以有问题意识,可以提批评意见,但是不能恶意抹黑。正如中国人民大学陈先达教授告诫的那样,“教员,尤其是思想政治课教员,面对社会的各种问题,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直面 8 现实的热点、难点问题,发表意见,提出批评和建议。不能以一己之偏见‘骂堂’,以获取一些缺少生活经验和辨别力的学生的掌声。如果这样,是在害人,而不是育人”。

高校是党的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意义。高校课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的重要途径。当前,国际国内意识形态斗争尖锐复杂,西方敌对势力一直把我国高校作为意识形态渗透的重点,极力传播西方价值理念和制度模式,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因此,需要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管理权,切实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大力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以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七、关于学术评价导向和部分学科教育西化

2014年,一篇题为《从某重点高校论文评级看意识形态之争》的网文和中国人民大学邱海平教授发表在《环球时报》的题为《中国经济学教育严重西化》的文章,重新勾起了人们对长期以来国内高校等教学科研单位存在的学术评价导向西化、部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教育西化等问题的议论。

这方面问题的严重程度,可以从2014年国内某大学的一个学院的期刊排名略见一斑。据《从某重点高校论文评级看意识形态之争》的网文披露,这个学院规定,在64本英文刊物上发表一篇论文最低可以奖励15万元,在另外202本英文刊物上发表一篇论文最低可以奖励6万元,在另外44本英文刊物上发表一篇论文最低可以奖励2万元。这300余本刊物几乎囊括了经济管理类的所有英文刊物,成为该学院职称晋升的核心指标。而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学研究》《历史研究》等发表一篇文章只奖励300元。这种不顾常理,严重的“重国外轻国内”的学术导向的做法,在国内绝非个案。

中国人民大学邱海平教授在《中国经济学教育严重西化》一文中介绍,在“国际化”有关政策的导向下,许多大学所制订的职称晋升或科研奖励标准中,都将教师在SSCI(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建立的综合性社科文献数据库)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作为最重要的考核标准和评定依据,在许多高校认定的核心期刊或重点期刊中,SSCI期刊都排在第一位,并且有重奖措施。他说,这种政策导致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无法进行自由的科学研究,而是把更多的甚至主要精力用于撰写符合SSCI标准的学术论文上。

另外,不少高校为了体现所谓“国际化”,在职称晋升中硬性要求申报者必须满足“在国外取得硕士或以上学位”或者“具有连续一年以上国外学习或工作经历”等条件。这类政策的实行将极大冲击马克思主义学科的教学和研究,使大家不能安心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因为国外马克思主义方面的研究很少,能够接收中国马克思主义类访问学者的地方更少,为了得到访问学者的机会,马克思主 义学科的教师不得不改变自己的专业方向,向国外的相关学科靠拢,导致“不务正业”,弱化了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实力。这也必然影响到马克思主义学科博士生的培养问题,部分博士生在选题时不得不考虑今后的职业和职称发展需要,更倾向于选择与西方学术话语相同或相近的题目作研究。这对马克思主义学科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其直接后果是使马克思主义学科进一步被边缘化。

众所周知,学术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向是科研教学人员的指挥棒,直接决定着他们的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因而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的科研领域和科研方向。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不少高校和科研单位在选任干部和职称评审上一味注重有无海外留学背景,一味以在国外刊物上发表文章来评价学者的学术水平,或者有意贬低和边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造成一种严重的错误导向,特别是意识形态强的学科比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政治学、法学、新闻学、史学等学科,很多著述出现去意识形态化倾向,热衷于用西方思想理论的话语来分析中国问题。

早在2005年,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就曾撰文批评过我国经济学教学和科研中存在的严重西化倾向,然而近10年过去了,情况不仅没有好转,甚至还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美籍华裔著名学者黄宗智这样描述新自由主义在我国高校的泛滥状况:“在‘国际接轨’的大潮流下,新自由主义已经在制度上深入教科书、核心刊物等,而由此也在研究生的遴选、教员的聘任与评审中占据霸权地位。一个具体的例子是,我自己这几年所在的国内单位,虽然是在一位认同于‘另类’学术的非常能干的院长的领导之下,并且附带有新左派的倾向,但事实上,在关键性的招生、招聘以及评审方面,实际上几乎完全由占据霸权地位的‘主流’经济学所左右——依据它们的标准而选定必读书目,设计考卷问题,规定要在哪些刊物发表论文等,几乎完全臣服于新自由主义知识体系之下。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学科的未来其实完全被新自由主义所掌控。”

这些问题关系到高校教学和科研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关系到教学和科研“培养什么人”和“为什么人服务”,关系到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构建,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需要高度重视,认真解决。

八、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中央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正式将上述“三个倡导”24个字确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目前,学习、宣传、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在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积极推动核心价值观的入脑入心工作。但是,在实践中,也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如何划清“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普世价值观”的区别与界限,如何阐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如何回应学界和社会对“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的误读和质疑,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等等。其中最大的难点是如何对这24个字的社会主义属性作出解释,真正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之下。

早在十八大之前,在如何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讨论中,就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价值观没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分,不应用“中国特色”拒绝“普世文明”。一些人公开宣扬“普世价值观”,称“普世价值”是对全人类有普遍意义的制度文明元素,反映了“历史前进的方向”,代表了“人类文明的主流”“具有世界意义”。有人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均以富裕、自由、民主、法治、人权、公平、正义、平等、博爱等等作为自己的基本价值取向,在这个意义上,这些基本价值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而是人类共同追求的普世价值观”。有人还说,“改革开放就是实践普世价值”,反对“普世价值”“就是和对外开放、政治改革的方针政策唱反调”;认为改革开放出现的一些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找对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没有找准改革开放的前进方向,就是没有从指导思想上确立普世价值的观念”。十八大后,一些人认为这是“普世价值观”的胜利。有人说,十八大“最大的亮点就是将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等普世价值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志着中共在理念上开始向现代社会靠拢”。中央正式将“三个倡导”确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后,海外有媒体评论说,“民主自由在官方语境中成为合法词汇”,“官方将西方普世价值中的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重要理念都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共传统意识形态的一次大胆突破,展示了中共在意识形态和治国理念上试图‘与时俱进’的意愿”。直到现在,一些人仍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混同于西方“普世价值观”。

实际上,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本质的不同。正如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所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因此,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了这24个字的方向和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的,它的指向是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而“普世价值观”的指向是资本主义、个人主义价值观,其宣扬的所谓民主、自由、平等具有抽象性、虚幻性甚至殖民性、侵略性。

虽然如此,这24个字的表述仍然受到一些学者和民众善意的质疑。一是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必须是社会主义所独有的,必须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发展方向,必须体现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经验,反映社会主义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和社会主义社会必须长期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因此,提炼出来的“核心价值观”应该是社会主义全部价值观的逻辑起点 和指导思想,并能够逻辑推演和解读其它全部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内容。否则,就容易混淆两种不同价值观的根本区别,甚至容易为一些人用资产阶级的“普世价值观”解读社会主义的价值观造成不必要的思想混乱。二是认为这24个字当然可以成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容,但是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必须有“社会主义”的统领。有学者说,这24个字看起来面面俱到,但恰恰缺少“社会主义”的核心,起码从字面上看不出“社会主义”的特征来,把这24个字的定语换作“资本主义”也讲得通。三是认为应当在24个字的基础上精练一个从思想内容到文字表述都能既明确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又为广大人民群众耳熟能详、广泛认同且没有歧义的观念的减缩本。比如,有学者建议,根据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方面,可以将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独立自主作为核心价值观。有人建议把“人民至上、劳动伟大、共同富裕”作为核心价值观的精髓。有的建议将核心价值观表述为“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发展壮大公有经济,始终坚持共同富裕,精心维护民族团结,努力捍卫世界和平”。还有的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为人民服务”。

可见,无论是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批驳错误解读上,还是在塑造民众认同、凝聚社会共识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九、关于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一年多来,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表达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在孔子故乡曲阜参观孔府和孔子研究院,翻看了《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12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2014年2月17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13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4年4月,习近平在欧洲学院演讲时,着重介绍了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提出的很多理念;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与87岁的国学泰斗汤一介交谈,了解《儒藏》编纂情况,在与师生座谈时说,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2014年9月9日,习近平在看望教师时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2014年10月13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18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 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总书记上述一系列讲话,引起了外界的诸多猜想。一些海外媒体歪曲说,习近平表现出了“对儒家文化异乎寻常的浓厚兴趣”“习近平‘尊孔崇儒’具有深远的政治和社会动员意义”;马克思主义不灵了,习近平只能向中国传统“求医问药”;“中国社会‘尊孔崇儒’的时代已经掀开序幕”;习近平是“红色新儒家”;等等。国内也有一些人把习近平看望汤一介说成是“习近平牵手新儒学”,把习近平关于传统文化的系列讲话解读为“去马归儒”,复归中华道统。2014年12月,一些活跃多年的“大陆新儒家”还召开了一个座谈会,以“***尊儒,儒门如何评估应对”为主题,煞有介事地进行评估,商讨对策。有的表示乐观,认为官方对意识形态的调整“使得儒家在领导的视野里面有了一个不同的面貌,这对儒家彰显了一种可能性”;有人说,要对“可能出现的儒家社会治理秩序究竟是什么样子”做到心中有数,提出“儒家不拒绝权力,而要引导和改造权力”“要制君行道,又要以道导君”。有的表示悲观,因为“***”“实际上是法家,是儒表法里的”,“尊儒或者不尊儒都是根据政治需要”,因此“当代儒者对政治应该始终保持一种距离”。有人说,习近平之所以向儒学靠近,“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他特别想对这个意识形态做一个重构”。他说,中共的第一套话语系统是毛泽东建构的“阶级斗争”话语,第二套是邓小平建构的“现代化”话语,“我在课堂面对学员讲,习近平很可能要构建中共的第三套话语系统”。

其实,上述这些解读完全是一些人的一厢情愿,与总书记讲话精神南辕北辙,背道而驰。通观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的讲话,他始终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始终强调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对有益的东西、好的东西予以继承和发扬,对负面的、不好的东西加以抵御和克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能采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他说,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当前,要全面准确地理解和宣传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的系列讲话精神,警惕一些人故意曲解,打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旗号,宣扬文化复古主义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争夺阵地,欲图实现其“儒化共产党”“儒化中国”“儒化社会”的政治主张。

十、关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新特点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出现的一种政治思潮。这种思潮否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形成的全部历史认识体系,否定中国人民的进步史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史,其突出表现是:主张“告别革命”,否定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革命;美化中国近代统治阶级,为近代中国统治阶级翻案;借中国共产党的错误而否定其全部历史;借毛泽东晚年的错误而否定毛泽东的一生;借国 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错误和苏联模式的缺陷,全盘否定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和苏联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等等。

在这股思潮泛滥的这些年里,虽然思潮的宣扬者们多表现为对我们党已有明确定论的一个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结论进行颠覆性评价,但却很少聚焦于“历史虚无主义”这个概念,很少对“历史虚无主义”这个反映这股思潮实质和性质的总概括进行理论梳理和系统言说。然而,这股思潮在2014年出现了一种新的动向。

《炎黄春秋》杂志2014年第5期刊发了一组“历史虚无主义”笔谈,笔谈的三篇文章分别是:《历史虚无主义的来龙去脉》《要警惕什么样的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的实与虚》。笔谈从理论上“重新解释”了历史虚无主义的内涵,“系统梳理”了历史虚无主义的来龙去脉和表现。其核心观点是:把马克思主义称为历史虚无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认识体系称为教条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把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者称之为最大的历史虚无主义者。笔谈的一位作者说:“马克思的历史图式与基督教历史图式十分相似。他虽然肯定了资本主义的成就,但他最终还是以一个设想中的未来社会阶段把资本主义的历史否定了。资本主义无论取得了怎样的成就也是异化的,它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组织与道德观念等等都将要被彻底抛弃。这显然脱离了启蒙的思想路线,陷入历史虚无主义。”“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它把一个不存在的、仅仅是想象中的共产主义作为评判事物的唯一标准,不仅否定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这个漫长的人类历史,也否定了现实世界中的文明榜样。”接着,他以苏共垮台、苏联解体为例分析了马克思主义这种“教条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在实践中“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他说,教条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在一开始就与政治行动结合在一起,一开始就是一种政治意识形态,而不是简单的学术倾向或认识偏差。由于这个原因,它的社会影响和后果也是任何其他的历史虚无主义所不能比拟的”,“它严重地扭曲了社会历史观,使人们不能对历史和现实作出恰当的理解和判断,从而构成改革开放和社会进步的巨大思想阻力”。另一位作者还说,在我国,那些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人具有某种“强力意志”,“但这种强力并非来自批判者本身,而是来自只允许一种声音存在的举国宣传体制的支撑”等等。

上述笔谈的这种“重新解释”,“颠覆”了人们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明确界定,他们“超越”了对具体历史事实的选择性虚无,直接将马克思主义及其指导下的历史认识体系扣上“历史虚无主义”的帽子,欲图从“理论制高点上”夺取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旗帜和话语权,以彻底挣脱加在他们身上的这个“魔咒”。然而,事与愿违,这样做的结果使得这股思潮的政治实质更加显露。《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年第9期发表的《谁是真正的历史虚无主义者》一文,将笔谈作者的假面具撕得粉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宣扬者主动接过“历史虚无主义”的概念,将其反过来扣向他们的批评者的做法,是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一个新特点。它意味着我们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理论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

第四篇:申论的热点问题

申论的热点问题

一、大政方针:1和谐社会2 科学发展观 3社会主义新农村 4节约型社会 5棵叫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科教文卫:1自主创新2教育问题(教育公平、教育乱收费、学生学业负担过重)3文化问题(如电视广播、节目媚俗、庸俗、格调低下,博物馆如何服务社会)4医疗问题(医药费、检查费居高不下,好像是说政府投资医疗太少,医院为了创收向医生下指标)

三、社会问题:1弱势群体(城、乡生活困难群众;“特殊群体”如弱智、艾滋病患者、肢体残疾者)2社会文明风尚

四、行政执政:1依法治国2政府公开(包括乡村村务公开)3腐败问题4上访问题5官员问责制6服务型政府

五、经济法律: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3全民炒股与基金热4奥运经济与旅游经济5物权法

第五篇:申论热点问题201210

耕地保护问题

“耕地保护问题”背景:

我国是人口多、耕地少的国家,在相当长的时期,人口增加,耕地减少的基本趋势难以改变。加强土地管理,坚守耕地红线,事关我国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事关我国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国家制定了18亿亩耕地红线的高压线,尽管如此,我们也发现一些市、县政府默许、纵容乃至在背后操纵违法违规用地,未批先用、“以租代征”,擅自设立和扩大开发区,擅自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违规侵占基本农田,侵害农民土地权益。坚守耕地红线的任务十分艰巨。

耕地保护面临的问题:

一、人口增长导致耕地紧缺。随着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每年粮食消费要增加50亿公斤左右,但由于耕地资源不增反降,使我国由于人口迅速增长而日益突出的人地矛盾更是雪上加霜。一方面,全国人口每年以上千万的速度增长。另一方面,全国耕地资源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人口与耕地一增一 减,使我国人地矛盾更加严峻。

二、滥占耕地资源现象严重。现阶段,我国经济快速增长靠的是占用大量耕地为代价取得的。全国上下的开发区热,是耕地流失的一大缺口。全国乱设开发区,多则占地上百公顷以上,甚至几十平方千米,少则也有几公顷左右,大部分分布在沿江、沿海、沿湖、城郊和农村水陆交通便捷的地区。由于城镇化加快、生 态退耕以及部分地方违法违规乱占滥用耕地等原因,导致土地违法案件数量和涉及的违法用地面积出现反弹。城市无限制地外延扩展,盲目开发建设,占有了大量耕 地。部分单位和企业宽打宽用,征而不用,浪费土地。耕地侵占具有行政行为特征。作为耕地直接管理者的地方政府,更是没能承担起保护耕地的责任,相反,违法 占用耕地带有浓厚的地方政府行为色彩,当地政府的行政行为是耕地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不少地方政府为求发展,大搞规划,随意圈地,建立各种名目的开发园 区,在有些城镇,动则圈地几十平方公里,但经济实力又远远没有达到,形成“开而不发”成片晒太阳的开发区。

三、地方政府耕地保护意识不强。目前有不少政府领导干部存在着城市越大越好的观念,把扩大面积作为城镇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有些领导干部则把出 让土地当成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错误理解和片面强调“以地生财”;还有一些领导干部片面追求所谓的个人“政绩”,不惜以浪费和破坏土地资源来换取 在任期内经济的“高速增长”。他们对于耕地保护在实现我国农业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口头上讲得多,行动上落实少,甚至非法干预对土地 的执法工作,给耕地保护执法制造了障碍。

“耕地保护问题”的重要意义:

一、保持18亿亩耕地,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我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重要的大事。综合考虑提高粮食单产和耕地复种指数及粮经比等因素,要实现我国粮食基本自给的目标,必须保有18亿亩耕地,这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是一个不能再少的数字。

二、保持18亿亩耕地,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土地不仅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还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我们必须严格土地监管,维护农民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保持18亿亩耕地,关系到长远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就是要保持当代人的需要和子孙后代生活前景之间的平衡。耕地资源是历代人开发保留下来的,也应该世代传承下去,不能吃了祖宗饭、断了子孙路。18亿亩耕地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

“耕地保护问题”的对策:

一、增强保护耕地的紧迫感和历史责任感。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耕地是保障粮食生产能力的根本。加强对耕地资源的保护,不仅关系到农 业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耕地保护问题上,要立足于全民族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立足于国家的稳定发展 和社会的长治久安,耕地保护的目标绝不能动摇。

二、要落实坚守红线、严格监管的责任。发展是硬道理,保护耕地也是硬道理。要落实中央关于土地调控的宏观政策,维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 的严肃性,坚决查处各类违法违规占用土地的行为。要科学编制一个既保护耕地又保障发展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防止借规划修编减少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面 积的倾向。

三、坚持节流与开源并举。我国城镇和农村建设用地的潜力很大,保障发展的国土空间潜力也很大。建设用地当中闲置土地、空闲土地、批而未供土地大 约有400万亩,我们国家还有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废弃地2亿亩,未利用地39亿亩。各项建设尽量不要去占耕地,必须占的就要少占,能用“劣地”的不要去用 “好地”,占用的土地要高效利用好。

四、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一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产业布局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浪费土地资源。二是要科学安排城镇建设 和相关行业规划的用地规模及标准。应按照节约集约的原则,优化用地结构,压缩占地规模,控制城市盲目扩张,合理安排基础设施建设。

五、拓展城乡建设用地新空间。鼓励通过整理、复垦和开发补充耕地,提高现有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优先开发利用城市建设用地中空闲、闲置和批而未供 的土地。在尊重农民意愿和民风民俗的前提下,按规划逐步实施迁村并点,治理“空心村”。三是合理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规划布局,城镇发展尽可能使用 未利用地和山坡地,尽量少占耕地。

环境安全【背景链接】

2011年4月通过专家论证的《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指出,将加强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防控,维护环境安全,实现安全发展。将核与辐射、重金属、危险废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危险化学品等作为防范环境风险的重点领域。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和关东首都圈发生里氏9级强震,并引发海啸,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造成环境污染,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

2010年 7月3日下午,福建省紫金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铜矿湿法厂发生铜酸水渗漏事故。9100立方米的污水顺着排洪涵洞流入汀江,导致汀江部分河段污染及大量网箱养鱼死亡。

【标准表述】 [面临压力]

进入“十二五”时期,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着4个方面的压力,即:治污减排的压力继续加大;环境质量改善的压力继续加大;防范环境风险的压力继续加大;西方对中国的环境压力继续加大。

压力继续加大的根源,在于经济发展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在于一些地方政府尚未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在于发展和环境的深层次矛盾尚未得到有效解 决,在于国际环境与发展形势日益复杂和尖锐。今后几年,我国以二产为主轴的经济总量增长势头将持续强劲,产能释放将依旧明显,污染物产生量更会增加,减排 在消化增量的同时还要削减存量,空间变小,难度却大大增加。

[原因]

由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的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既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损害,也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导致这类环境污染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环境安全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现行的涉及环境安全的法律要求也未得到全面有效落实。截至目前,我国还没有成套的关于预防、处置和评价突发环境事 件的相关法律法规,对环境安全的-全过程监管也没有具体的规章。2007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是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指导性法规,对突 发环境事件未做出具体、详细的规定。在环境安全方面,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只是对预警、响应、信息报送、指挥协调和应急 监测做出说明,对事件的具体处置和后评价没有详细规定;预案中提出的预警体系、指挥协调系统等体制和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和健全。

二是环境安全事件的处置绝不仅仅是环保部门的职责,需要政府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各司其责。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面职责不清,联络 工作机制不健全;排查安全隐患时,对可能衍生的事故隐患不过问、不通报;出现问题时,第一反应是要搞清楚自己有没有责任;在处置过程中,则是能躲就躲,能 推就推。以至于在突发环境事件处置现场常常见到的情形是:只有消防部门和环保部门的同志在战斗;常常出现的结果是:由安全生产事故引发的环境污染事件,受 到责任追究的是环保工作人员。

三是有的地方环保部门对环境安全监管工作未给予足够重视,未提升工作高度,未制定相应切实可行的工作管理制度并加以落实。大部分环境应急工作由环境监察和监测部门承担,工作重心放在事后处理上,其他环境管理部门基本不介入、不参与,从而很难做到环境安全全过程监管。

四是作为安全工作责任主体,很多企业漠视环境安全,生产管理措施不健全,应急预案形同虚设,缺少安全设施投入和应急物资储备,职工培训与安全应急演 练缺失等现象比比皆是。无论是固定源还是流动源,一旦出事,就乱作一团,无法形成有效的救援体系,也就谈不上将灾害程度控制在最小范围,将事故损失减少到 最低水平。

[措施]

要避免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保障环境安全,要完善以下几方面法律法规:

首先,由国家制定并颁布关于环境安全全过程监管的条例,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补充法规。细化政府各相关部门的职责,为环保部门科 学制定环境安全监管工作制度奠定法律基础;确保实现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环境安全问题进行全过程监管,对突发环境事件能够及时预警、有效处置,对污染事 件造成的损失和灾害影响进行科学的后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方案。

其次,应完善相关的环境法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引入关于加强区域规划环评和项目风险环评的章节,通过项目审批环节,从项目建设 选址之初就开始将环境风险降至最低。明确对没有环境安全设施的企业,应强制其建设相关设施;加强在建项目的环境安全设施建设;强化对运营企业的环境安全设 施监管;除因不可抗力引发的环境污染事件外,要对责任企业给予高额处罚。

再次,由环保部门根据新颁布和修订的法律法规,制定或健全相应的环境安全监管制度。确定企业环境安全风险分级办法,对高风险等级的企业强制其修订合乎实际、切实可行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按时开展应急处置演习,并准备好充足的应急物资。

最后,在目前一些地方政府设立突发事件专项处置准备金的基础上,加速建立突发环境事件社会保险机制。确保有足够的资金处置环境污染灾害,同时,尝试按照企业环境安全风险等级收取环境风险抵押金,作为环境污染灾害治理资金和赔偿金,以提高企业安全意识,确保环境安全。菜价太贵因社会资源分配不合理

尽管流通成本被抬高的原因各有不同,其实最重要的原因只有两个:路权无保障,市内交通路权,基本都让位于轿车,配送车辆的进城资格太有限;房价高企带动商家的摊位费太高,菜贩如果靠租房、租摊位来经营,加在菜价上的成本就只能一路走高。

最近菜价暴跌,一些品种的蔬菜在田间地头的收购价才几分钱,但菜市场和超市的价格依然维持几块钱的高价。什么原因导致了一方面菜贱伤农,而另一 方面市民却又抱怨菜价居高不下?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物流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约18%左右,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正是过高的物流成本导致我们的 不少商品价格畸高,这其中就包括菜价。(5月9日中央电视台报道)

高昂的流通成本,成为菜价上涨的“最后一公里”。值得思考的是,流通费用到底高在哪里?高得是否合情合理?能否降下来?用什么的思路降下来?

从田间地头到百姓的消费餐桌,蔬菜的批发环节无论有多少层,总体流通成本都不是很大,而从批发到零售,一个环节就能使一斤西红柿从1元变成3 元。尽管流通成本被抬高的原因各有不同,其实最重要的原因只有两个:路权无保障,市内交通路权,基本都让位于轿车,配送车辆的进城资格太有限;房价高企带 动商家的摊位费太高,菜贩如果靠租房、租摊位来经营,加在菜价上的成本就只能一路走高。

无论是路权分配,还是场地费用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一个社会资源的分配格局问题。从道理上说,政府应当以民众的基础需求确定公共投入的顺序,优先解决基本的民生问题。因此,公共投入应当优先为社会成员提供“一般性”的公共消费物品,而不应当是“奢华”的公共消费品。

反观现实,公共投入的优先顺序常常呈现出一种颠倒的状况。就路权而言,小汽车的使用人群最少,却是占用交通资源最多的,更不用说公车占了多大的 比例;而为百姓生活服务的配送路权,却被挤到了没法再小的地步。为了服从于土地升值,卖菜的被逐渐挤到城市外围,市内有限的菜场,租金也总在上调,由此带 来的物价高企,却始终没人重视。

有社会学家认为,一个社会的平等状况, 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成员利益结构改善的空间余地。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种菜的、卖菜的,还是开办市场、出租摊位的,确实都是自由的,可他们在权利上是平等的吗?

让食品安全成为高压线

每当看到塑化剂在台湾引起的灾难性后果,每当听到超级毒菌在欧洲引发的蔬菜疫情,每当想到三聚氰胺牛奶、瘦肉精猪肉、有毒馒头进入国内超市引起的心 理恐慌,许多消费者至今仍有一种寝食难安的危机感。在最近开展的全国首个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中,“人人关心食品安全,家家享受健康生活”的主题引起社会强 烈共鸣。面对食品安全这个世界性难题,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一定要严把食品安全关,让食品安全成为谁也不敢不作为、谁也不敢乱作为的“高压线”。

食品安全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需求,是各级政府当前面临的最突出的民生问题。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在天津视察时指出,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 全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一件大事,相关部门要以对人民群

众高度负责的精神,严把食品安全关。面对接二连三被媒体曝光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我们在反思道德滑坡、制度缺失的同时,发现每一件食品安全事件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食品安全监管不到位。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一项调查显 示,95.4%的人认为当前食品安全监管领域中的 “被动执法”现象普遍存在,97.4%的人认为监管部门应该对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负责,89.5%的人建议实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一票否决制”,让食品安全成为“高压线”。这是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让食品安全成为“高压线”,关键是要把食品安全纳入政绩考核,提高“第一责任人”的责任风险。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采用的是分段监管加综合协调 的模式,容易形成监管边界不清或监管责任不明确所造成的监管缝隙或监管盲区,特别需要强化地方政府领导作为综合协调“第一责任人”的领导责任,特别需要强 化相关部门领导作为分段把关“第一责任人”的把关责任,特别需要强化食品企业“一把手”作为食品安全主体“第一责任人”的直接责任,进一步从体制机制上加 强食品安全的网络化监管、链条化防控。最近,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地明确要求把食品安全工作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实行食品安全整治区(县)长负责 制,进一步明确了食品安全 “第一责任人”。这是取信于民的新举措,值得借鉴。

让食品安全成为“高压线”,关键是要建立完善从“田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质量标准和监管法规,提高食品行业的“准入门槛”。我国食品行业准 入门槛较低,很多生产经营企业“小”而“散”,普遍缺乏维护质量安全的先进技术和法治观念。在这种情况下,保障食品安全的根本途径还得从加强法治入手,坚 持用最严格的质量标准和最完善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千差万别的企业行为,维护食品安全的市场秩序。尽管我国已经颁布实施《食品安全法》,但在配套法规体系建设 方面仍然任重道远,特别是在部门职责细化、行业准入标准、诚信体系建设、违法责任追究等方面,缺乏更具有操作性的配套法规,为食品安全监管留下了不少“盲 区”。因此,必须抓紧制定与《食品安全法》配套的食品安全标准和地方性法规,真正形成疏而不漏的“天网”。

让食品安全成为“高压线”,关键是要坚持重典治“乱”,提高食品安全的“违法成本”。反思近年来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犯罪成本过低是不法分 子见利忘义、铤而走险的重要原因。保障食品安全必须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持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要以铁的决心、铁的 手段、铁的法律,从重从快惩罚食品安全违法犯罪分子。最近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对食品安全领域的违法犯罪加大了打击力度,由过去主要是按照后果定罪 修改为有犯罪行为即可定罪。这是顺应民心的“重典”,各级各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把食品安全的“高压线”牢牢扎根在法治基础上。

保安业乱象之保安犯罪

一、背景链接

我国的保安业起步于1984年12月,当时缘于服务外企的需要,广东省深圳市蛇口工业区成立了国内第一家保安服务公司。27年来,保安业不断发 展壮大,从业人数已达350万人,市场产值数百亿元。保安服务体制在推进改革开放、维护经济发展、缓解警力不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保安人员 犯罪呈一定的上升趋势。保安犯罪不仅扰乱了正规的保安市场,严重损害了保安业的信誉,不利于保安业的有序发展,也给业主和顾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隐 患,更加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保安犯罪的成因

一是缺少专门的法律规制,无法对其强制管理;二是保安公司内部混乱,疏于对保安人员管理;三是单位直接招聘保安,更加容易诱发犯罪;四是没有统 一自律组织,不能有效自律管理;五是保安人员自身素质较低,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六是保安工作环境复杂,容易发生失控;七是保安行业地位低下,社会认同度较 弱。

三、保安犯罪的对策

第一,提高保安行业的监督力度和服务标准。市公安局保安监管部门负责对市保安公司和全市武装押运的监管,对全市保安监管工作的业务指导、协调、检查和保安服务公司、保安培训机构设立的初审、呈报,组织全市保安从业人员考试、发证和建立保安员信息系统、档案管理等工作。市公安局保安监管部门应组织 专家、业内人士制定行业规则和技术标准、保安服务质量标准,这些标准作为行业规范,以规范和约束保安行为,提高保安服务水准,促进保安业的良性发展。

第二,建立和完善单位保安管理和聘用制度。首先要杜绝用人单位直接招聘保安的现象,使保安的聘用正规化。这样既能从源头上提高保安人员的素质,也便于公安机关对保安进行管理。其次,要规范保安公司的人员录用制度,加强对保安人员前科等行为的审查,可以通过向拟聘用人员所在的公安机关、基层组织调 查,掌握其一贯表现,从而决定是否录用。

第三,整顿和规范保安培训机构和培训内容。建立全国保安培训机构,按照国务院出台的《保安服务管理条例》的规定,需要“经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 安机关考试、审查合格并留存指纹等人体生物信息”后,方可发放保安员证。同时要按照现代教育和培训理念,对保安人员的培训应当从业务培训和法制培训两个方 面展开。在业务培训方面,保安公司可以制定一些保安工作的程序和规范用语,帮助保安在履行职责时有章可循;在法制培训方面,应当通过各种形式加强保安法制 教育,提高保安法律意识,以防止其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第四,加大保安教育力度并强化社会认同度。政府和社会要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保安方面的法制教育,如相关审判案例的讲解,用以案说法的形式来提高 保安人员的法律意识。另外,保安人员的综合水平也需要不断提高,不仅需要提高从业技能,还要提高社会责任感,使其充分认识到保安行业的社会意义,才能让他 们爱岗敬业,杜绝违法犯罪行为;作为保安公司,应加强对员工的监督、管理及业务培训,规范行业规则,逐步提高保安待遇;社会大众也应该充分认识保安工作的 价值,尊重保安行业,提高保安工作的社会认同度,降低保安犯罪率,真正发挥保安保一方平安的社会职责。

草原生态

2010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一揽子重大政策,促进牧民增收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前几日又召开常务 会议,会议确定,到2020年全面实现草畜平衡,使草原生态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4月27日,《草原生态保护》科教片首映式暨座谈会在京召开,该影片是我 国首部全方位反映草原保护建设的高清科教片。

草原,是指在中纬度地带大陆性半湿润和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由多年生耐旱、耐低温、以禾草占优势的植物所构成的一种群落,具有防风、固沙、保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和涵养水源等重大生态功能。

我国是一个草原大国,拥有各类天然草原近4亿公顷,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2/5,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也是干旱、高寒等自然环境严酷、生态环境脆弱区域的主体生态系统。

“十二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按照中央关于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新要求,我国将加大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促进草原生态形势的好转。

确立生态优先的草原发展战略,强化草原的生态功能,将尽快遏制草原生态整体恶化局面、促进草原生态修复作为今后一个时期草原工作的中心任务。

给予草原牧区特殊政策扶持,继续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集中出台有利于草原生态改善、畜牧业生产发展、牧民生活提高的强牧惠牧政策。

切实落实好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建立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对禁牧草原给予补助,对实现草畜平衡草原给予奖励,对牧民给予生产性补贴,基本建立我国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

做强做大草原生态工程,进一步扩大退牧还草工程实施范围,大力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逐步减轻天然草原人口压力和牲畜放牧压力,尽快启动草业良 种、草原防灾减灾、草原自然保护区建设、农区草地开发利用、牧区水利等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全面实施《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总体规划》。

完善草原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进一步推进和完善草原家庭承包制,规范草原承包经营权流转,明确使用权,落实承包权,保障收益权,强化草原承包经营管理。

大力加强草原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加强草原行政管理、执法监督、技术推广机构的建设,主要草原牧区要强化和充实草原行政管理机构队伍,积极推进草原监理体系建设,健全完善草原监理机构,提高执法队伍素质,改善执法装备条件,增强执法监管能力。

不断强化草原执法监督能力,主动联合公检法和纪检监察部门,坚决查处重大典型违法案件,强化草原信访案件的查办和督办,配合做好相关草原法律法 规的立法工作,大力推进各省(区)草原植被恢复费征收标准和管理使用办法的制定出台,确保草原植被恢复费征收政策全面落实,创新草原执法监督方式。

地下水超采

地下水,是贮存于包气带以下地层空隙,包括岩石孔隙、裂隙和溶洞之中的水。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水量稳定、水质好,是农业灌溉、工矿和城市的重要水源之一。但在一定条件下,地下水的变化也会引起沼泽化、盐渍化、滑坡、地面沉降等不利自然现象。

一、地下水超采的危害

第一,地下水超采会造成地面沉降;

第二,造成局部地区水资源衰减并伴随地下水污染;

第三,对于沿海地区,造成海水入侵,地下淡水盐碱化。

二、防治地下水超采的方法

遏制地下水过度开采的主要途径是明确科学评价地下水含水系统的可开采量及其承载能力,并合理确定开采井和开采量的时空分布,通过法律、行政及经济等手段,对地下水的开发利用进行科学管理,以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一,根据地下水超采造成危害程度的预测评估,综合考虑地下水资源的恢复、补给能力,将地下水开采管理划分为禁采区、限采区和控采区或不同的保护区,进行分区开采;

第二,进一步完善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络和地面沉降的检测,改进监测手段,如采用GPS技术,实现CPS监测与分层监测标组监测自动化,提高监测成果的时效性和服务水平;

第三,加大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投入,研究制定优惠政策,多方筹集资金,用于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

第四,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地下水资源管理的方针、政策及法规,制定符合地方实际情况的地下水管理条例,加强地下水资源环境保护与节约用水的宣传教育;

第五,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加强水循环利用等方法,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改善水文地质环境;

第六,建立统一的地下水资源管理机构,实行规划开发,统一合理调度,如在市区内逐步停止自采井,统一调度使用城市供水;

第七,培养一批地下水资源监测、科研队伍,建立完备的应急预案、水质监测、预警监控体系和严格的监管制度,为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地下水环境是地下水及其赋存空间环境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和人为活动作用影响下所形成的状态及其变化的总称,是地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保护地下水环境,关系子孙后代、关系国计民生,因此,改善和保护地下水这一有限的战略资源已刻不容缓。

国家形象

【背景链接】

2010年11月中旬正式推出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启动国家形象系列宣传片的拍摄工作,此片塑造和提升中国繁荣发展、民主进步、文明开放、和平和谐的国家形象而设立的重点项目,是在新时期探索对外传播新形式的一次有益尝试。

【标准表述】

[权威警句]

公共外交不是涂脂抹粉,而是坦诚地自我介绍,把中国的真实情况和看法说清楚就好。——前中国驻英国大使 傅莹

[原因]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在中国正在成为一个世界性大国的进程中,“国家形象”已经并仍将成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每一个中国人必然遭遇的现实问题。

国家形象,既包含特定国家在国内的形象也包括其国际形象,在全球信息和市场流通的前提下,国家的国际形象和国内形象之间往往互相参照、相互影 响、相互作用,不仅深刻地影响到本民族每个个体对于国家共同体的认知、认同,从而影响到民族凝聚力和归属感,而且也复杂地影响到其他国家和民族对于中国政 府、民众以及所有中国的精神信息和物质产品的接受和评价,从而影响并决定着中国和中国人在世界上的地位。

[措施]

当前,我们要在安全、政治、经济、文化、环保等各方面,努力塑造中国的和平、民主、发展、开放、和谐的形象。

一是塑造爱好和平、维护和平的安全形象。

国际关系的主题是战争与和平问题。当前,中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看来,新兴大国的崛起总是意味着国际权力的转移和现有国际权力格局的调整。因此,塑造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首先是树立中国的和平形象,使之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

二是塑造科学发展、共同发展的经济形象。

经济实力是综合国力的基础,也是国家形象最显著最突出的本原要素。

三是塑造民主、法制、平等、负责任的政治形象。

社会政治制度是国家的政治身份,是国家形象的政治本原。

四是塑造开放、繁荣、多样、包容的文化形象。

这需要我们大力弘扬中华文明,充分挖掘和吸取“和为贵”、“和而不同”、“兼爱交利”、“包容兼蓄”等传统文化精华,实现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民族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结合。

五是塑造人与自然和谐、公平合理的环境形象。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共同家园。当前,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努力加以解决。

水利建设

【背景链接】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是新世纪以来中央关注“三农”的第8个“一号文件”,也是新中国成立62 年来中央文件首次对水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强调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制定出台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强调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水利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水进行控制、调节、治导、开发、管理和保护,以防治水旱灾害,并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各项事业和活动。目前,我国水资源形势深刻变化,水安全状况日趋严峻,水利对全局影响更为重大,地位更加凸显。

【标准表述】

[权威观点]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是我国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制约。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是水利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是提高我国农业生产能力的根本之策。搞好农田水利建设,要特别重视大中型灌区建设、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发展节水灌溉。

——温家宝

[战略地位]

第一,水利是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屏障。防洪保安历来是治国安邦之要。经济越发展,财富越丰裕,社会越进步,越需要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始终绷紧防洪保安的弦。

第二,水利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水是支撑经济活动的基础性资源。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迅猛增长,水资源短缺日益加剧,成为许多地方发展的瓶颈制约。

第三,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兴,五谷丰。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关键是农田水利设施薄弱;改变靠天吃饭局面,根本是兴修水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绝不能单靠风调雨顺,根本出路在于大兴水利强基础,提高抵御自然风险、旱涝保收的能力。

第四,水是生态安全的源头保障。水是生命之源,水秀才能山青。生态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水的问题,有的是少雨缺水带来的,有的是水土流失造成的,有的是水质污染引发的。保护和改善生态,治水改水是重要措施之一。

第五,水利是民生改善的紧迫要务。保障人民群众有水喝、喝上干净水,是维系生命健康的头等大事,是与群众利益最直接、最紧密的民生工程,是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当务之急。

[目标]

总的目标:即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

[措施]

当前,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必须扎实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水资源支撑。

面临人多水少、水资源分布时空不均匀的基本水情,我国水资源管理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 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实现水资源管理这一战略目标,必须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首先,要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

对城乡供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环境治理和防洪排涝等实行统筹规划、协调实施,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完善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事权清晰、分工明确、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协调机制。

其次,要积极推进水价改革,通过经济杠杆促进水资源节约使用和高效使用。

要充分发挥水价的调节作用,兼顾效率和公平,大力促进节约用水和结构调整。工业和服务业用水要逐步实行超额累进加价制度,拉开高耗水行业与其他 行业的水价差价。合理调整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稳步推行阶梯式水价制度。按照促进节约用水、降低农民水费支出、保障灌溉工程良性运行原则,推进农业水价 综合改革,农业灌溉工程运行管理费用由财政适当补助,探索实行农民定额内用水享受优惠水价、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的办法。

最后,推进水利改革与发展,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

要把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更好地结合起来,把保障发展与改善民生更好地结合起来,把构建现代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与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更好地 结合起来。要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奋力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新跨越。

保障性住房

每年3月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先后召开全体会议一次。“两会”召开的意义在于:将“两会”代表从人民中得来的信息和要 求进行收集及整理,传达给党中央,“两会”代表是代表着广大选民的一种利益的,代表着选民在召开两会期间,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选民们自己的意见和要求。不 难看出,两会的热点往往是对人民生活产生较大影响,引起广泛关注的社会事件,因此,也备受申论考试青睐。

两会召开前夕,在新华网举办的有关调查中,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让百姓居者有其屋,受到网友普遍关注。这也成为正在召开的中国地方“两会”关注的重点。

一、什么是保障性住房

保障性住房,是与商品性住房(简称商品房)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 房,由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政策性租赁住房构成。与商品房相比,保障性住房制度还很不完善,为此,我国已经提出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 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温家宝总理2011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内指出:今年要再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 共1000万套,改造农村危房150万户。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中央财政预算拟安排补助资金1030亿元,比上年增加265亿元。各级政府要多渠道筹集 资金,大幅度增加投入。抓紧建立保障性住房使用、运营、退出等管理制度,提高透明度,加强社会监督,保证符合条件的家庭受益。

二、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措施

首先,强化各级政府责任,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基本解决保障性住房供应不足的问题。其次,多渠道筹集廉租房房源,完善租赁补贴制度。重 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逐步使其成为保障性住房的主体。加快各类棚户区改造,规范发展经济适用住房。第三,建立稳定投入机制,加大财政资金、住房公积金贷 款、银行贷款的支持力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运营。第四,加强保障性住房管理,制定公平合理、公开透明的保障性住房配租政策和监管程序,严格 规范准入、退出管理和租费标准。

湿地生态保护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和“物种的基因库”。然而,从正在进行的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普查结果 看,已完成调查的6个省份中,北京、吉林和广东的湿地面积在进一步减少,黑龙江、江苏和天津湿地效益和功能还在下降。湿地资源数量的减少,效益的下降,不 只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而且已经严重影响到一些珍贵动物的栖息、生存和繁殖,严重影响到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一、湿地危机表现

第一,湿地面积依然在大幅度地减少;第二,天然湿地转化为人工湿地的速度很快;第三,湿地过度利用带来的污染已经越来越严重。

二、湿地破坏的原因

湿地破坏的主要直接原因是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垦、引水、富营养化、污染、过度捕捞、过度利用以及外来物种的引入,主要间接原因是人口增长和经 济发展加快。而这并非问题的全部,更为根本性的原因当是,湿地保护缺乏立法和制度上的保障。在有限的国土开发空间格局中,湿地在土地利用方式的竞争中始终 处于劣势的地位。

三、前进中的一缕曙光

江西是我国湿地资源大省,湿地资源丰富。在湿地生态建设方面,江西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以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龙头,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新路子。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特色是生态,核心是发展,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目标是探索和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江西省委书记苏荣表示。

总结反思江西湿地生态建设的经验,启示如下:

(一)加强政府职能,提高领导认识。要把湿地工作列入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把湿地生态的保护、开发和建设作为一项基本建设来抓,把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充分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完善健全机构,明确各自责任。湿地工作牵涉农业、水利、林业、环保、国土等多个政府部门,应由各级林业局牵头成立监测体系和具体实施体系,各个部门做好相应工作,联合共同严格执法。

(三)开展湿地普查、调研,做好统一规划工作。详尽的普查是高起点规划的基础,应按广义和狭义湿地分别进行普查,有利于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把湿地保护、湿地地产、污水处理和开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四)全民动员,普及学习湿地知识。领导应带头学习,消灭“湿地知识盲”。集中一段时间,采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以及办展览、实地参观等方式全面普及湿地保护、开发和建设知识,做到人人都有保护湿地的自觉意识。

四、重要论述

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修复为主,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增强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构建以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和南方丘陵山地带以及大江 大河重要水系为骨架,以其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要支撑,以点状分布的国家禁止开发区域为重要组成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强化生态保护与治理,继续实施天 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巩固和扩大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成果,推进荒漠化、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保护好林草植被和河湖、湿地。

就业腐败

【背景链接】

就业腐 败是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办理人员的录用等公务活动中,违规操作,安置直系血亲或亲属人员,又称“父子兵”、“夫妻店”。

广东省东源县法院院长徐周定主持法院党组会议,同意不经考试就招录自己的儿子为工勤人员。这个岗位虽不是公务员,但有人事部门的正式编制、由财政统发工资、签无固定期限合同,是名副其实的“铁饭碗”。在此之前,徐周定已把儿媳录用为法院打字员。

【类似事件链接】

● 浙江平阳县电大校长“父亲招聘儿子”

● 陕西一省直事业单位招聘“父亲考儿子”

● 江西武宁县事业单位招聘“限招科级干部子女”

【标准表述】

[原因]

权力插手“财政供养人员”的招聘,其原因:

一是在公务员招录难以暗箱操作下不得已“退而求其次”。

二是目前对此类人员的招录还缺乏明确的全国性规则治理,有空子可钻。

三是此类岗位提供了一条进入正式公务员队伍的捷径,具有重大的利益倒腾价值。

[措施]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明确规定,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 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回避暂行规定》明确要求,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办理人员的录用等公务活动 中,凡涉及到直系血亲等亲属关系的,应自行申请回避,不得参加有关调查、讨论、审核、决定,也不得以任何形式施加影响。一把手主持会议招收自己的儿子儿媳 妇并“一致通过”,显然违反了这些规定。

要想消除机关事业单位“就业腐 败”现象,首当其冲要改一改“有关规定”。

第一,要消除所谓的“财政供养人员编制”。如果“有关规定”不给出这些财政后勤人员指标,院长也不会把儿子安排进来“吃皇粮”。然而,“有关规 定”给出了这么多事业单位人事编制,这就变相允许了“就业腐 败”。因此,消除“就业腐 败”,增加机会公平,改变“有关规定”势在必行。

第二,要消除“党组成员一致通过”的旧规,严格遵守《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回避暂行规定》。如今的许多机关单位还在延续传统的“有关规定”,认 为只要集体研究通过,事情就定下来了,少数人常常藐视法律法规,借集体研究之名,行个人利益之实。众所周知,由于一把手主持会议,其他党组成员自然就会 “一致通过”。

第三,必须以立法的方式确认“财政供养人员”的编制员额,建立与正式公务员一样严格的编制规范。

第四,杜绝更多的“就业腐 败”发生在事业单位、机关工勤岗位,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只要有就业机会的地方,就要有相应的制度规范。二是要细化行政管理规章,明确避亲制度的操作规程。

第五,事业单位招聘制度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用公开透明的程序机制确保财政供养人员招聘的公平公正,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堵住权力规避法治的腐 败滋生。

提升城市民众幸福感

【背景链接】

2010年12月26日,由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等主办的“201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颁奖典礼”在长沙举行,20座城市获得了“幸福”殊荣。201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地级及以上)为:杭州、成都、长沙、昆明、南京、长春、重庆、广州、通化、无锡。

“CCTV2010经济生活大调查”显示,在8万余份有效问卷中,44.7%的人感到生活幸福及很幸福,而感到自己不幸福和很不幸福的达到 11.1%。近45%的民众对当前自己的生活状态感到满意、有或强或弱的幸福感,但这个数据是否准确,是否真的能够反映现实情形,成为引发争议的焦点。

【标准表述】

[权威观点]

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并不简单取决于人均GDP或人均收入。一个城市在人均GDP和GDP总量较低的情况下,也可能有更高的居民幸福指数。城市居 民的幸福指数不仅取决于经济总量和人均经济量,还取决于这个地方的自然环境、居住条件、安全状况、人际关系,以及市民气质、精神状态、主人翁感觉等,甚至 一些很具体的指标,比如塞车不塞车,树种的好坏,都可能有所影响。——***

[深度分析]

城市的幸福感,来自于品质化的生活,更来自环绕在每位市民身边的安全感。对于社会主流民意而言,幸福感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事实判断,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它表现为在生活满意度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

在中国,出现了越是经济发达地区,市民幸福指数反而越低的现象。今年以来的物价飞涨,也让百姓体会到通胀预期时代生活的艰难。

市民的尊严,来自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来自于各个层面的平等和保障,来自于整个社会赋予每一个人享有法律所给予的自由和权利。而拥有这些保障、权利的市民,才有尊严,才能体会到城市生活的幸福。

[措施]

国家的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不断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提升民众幸福感的必要前提是让民众有尊严的生活。

有尊严的生活,积攒一定数量的物质财富和积累精神财富,自然重要,但民众的尊严更来自于法律的有力保护,来自于平等、公平的社会环境,可以自由 而全面地发展。建立在有尊严生活的基础上,民众的幸福感必会逐渐提升。同时,社会财富分配的命题、地方治理的改善、公权力的约束,以及司法有时会被权力绑 架的现象等,都需要逐步推动解决。

第二,提升民众幸福感政府责无旁贷。

一个能够给民众带来较强幸福感的社会,唯有在一个政治清明、法治进步、经济科学发展、社区文明和谐的社会中,民众的幸福感才能达到相当的高度。无论是从理论研究还是从经验感受出发,民众的幸福程度与政府的治理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每一个人都渴望过幸福的生活,渴望体验真实的幸福感,由此,政府的 治理与努力,都应该朝着以人为本,眷顾个体发展的方向去努力。

第三,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解决好衣食住行等民生问题。

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最为关键,因为经济收入水平是衡量幸福感的一个基本指标。这就要把扩大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千方百计增加 就业岗位,优化创业环境,让人民群众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和生活保障。同时加快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分好“蛋糕”,努力缩小不同人群的收 入差距。发挥好社会保障作为“收入分配调节器”和“社会发展稳定器”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保障体系,扩大保障覆盖面,切实提高保障水平。安其居方能乐其业,要把解决好人民群众住房问题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让人民群众住有所居,让社会更加安定和谐。

看待"神医"现象

一、背景链接

在一个科技发达、文明现代的社会,“神医”一度炙手热,从张悟本到李一,再到现在的刘逢军,从悟本堂到绍龙观再到大道堂,“神医”、“大师”层 出不穷,一个个养生神话相继破灭,为什么还有很多人相信绿豆能治百病、十几天不吃饭就包好、凭照片就能看病的荒诞说法?“神医”为何能忽悠世人?“神药” 不仅能根治,反而越治越重,很多的例子告诉我们人们相信“神医”不仅使他们有经济损失,还会带来生命危险。国家质检总局的网站明确规定胶囊、片剂、冲剂等 产品不同于一般意义的食品。并没有纳入食品许可证的发放范围。但是现在许多企业生产的产品既不是保健食品、连合法的食品都算不上,却被销售人员说成神药等 情况屡禁不止,从“神医”现象我们能看出什么社会问题?

二、“神医”现象产生的原因

1、“神医”一度炙手可热,首先是人民群众自身缺乏医学知识、存在盲从心理。据相关部门调查,许多受骗群众大多是中老年受教育程度不高的阶层,那么他们对科学的医学知识了解甚少,再加上很多病无法根治,只能从药物上进行控制,从而导致了人们的盲从、急于痊愈的心理。

2、我国法律制度不健全。层出不穷的“神医门”与法律制度存在缺失有关,目前我国法律虽然对无证行医做了禁止性规定,但是对这种毫无职业道德、大吹牛皮的“神医”如何禁止和处罚,并没有专门规定。法律的缺陷让一些人钻了空子,一些“神医”就在法律空间里寻找灰色地带以规避监管,不仅要患者登记个 人信息,还要签协议,其中无非说他们不是医疗机构,他们的产品属于食品,不是药品。一旦追究责任起来,即使被处罚,力度也有限。违法收益大而成本小,处罚 不严或无法可依是导致各种“神医”屡屡出现的重要原因。

3、媒体等受利益驱动。每一个“神医”,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往往都有一帮人、一些媒体在为其抬轿子、四处吆喝。尤其是现代传媒如此发达,包装 手段如此丰富,一个医学界昨天还默默无闻的人,上了几次节目,搞了几次访谈就会一夜之间火了、红了。作为媒体只要有利益驱动,就会炒作忽悠,这些“推手” 联手炮制的,又岂止是“神医”们?

4、监管不到位。假神医为什么能以合法的面目迷惑世人?群众一直举报不断,为什么要等到“墙倒众人推”时才有所动作?左一个张悟本,右一个刘逢军,那个监管部门的相关人员受到了追究?好像与他们毫不相干,看来监管不力不是小问题。

5、真专家缺乏社会责任感。我国不乏有真才实学、妙手回春的医学专家、养生专家、心里专家,为什么在百姓疑惑、迷惑的时候,没有负责人站出来,或者懂行的人站出来,揭穿“神医”画皮?这么好的科普时机,就此白白丧失,实在可惜。

三、解决“神医”现象的对策

1、加强科普。有关部门应切实履责,建立防假打假机制,科学家们平时做好科普工作,关键安时刻敢于出来说话,公众需要提高科学素质。总之,治理“神医”需要形成合力,大家都努力,“神医”滋生发展的空间就会越来越小。

2、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要治理“神医”现象,迫切的需要完善法律法规,扎进法律制度的“篱笆”,切实加大打击力度,不给以谋取暴利为目的各种养生机构和“神医”可乘之机。

3、加强监管。国家监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医药的监管,包括对要加强对医生的医德教育,还有对媒体监管,加强对媒体从业人员的从业道德教育,提高从业素质,对于违规违法的医生及医疗机构要处以严惩。

学前教育的社区化

一、政策背景

2010年7月29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普及学前教育”,指出到2020年,全面普及学 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同时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求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 并举的办园体制;家境经济困难的幼儿,入园甚至可以得到财政补助;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入园等等。

就学前教育的国际经验看,近年来,幼儿园社会功能的多样化,办园形式的小型化和家庭化,学前教育服务的社区化等,都是普遍的发展趋势,并且已经 在促进儿童发展、有效利用幼教资源等方面显示出显著的成效。实施良好的学前教育能够焕发这些儿童巨大的学习潜能,能极大地提高我市教育水平和人口整体素 质,对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主要问题

问题一:政府办园比例偏低,优质幼儿园少,远远不能满足家长及儿童的需求,导致“入园难”,“入好园更难”。

问题二:政府对于企事业单位及部门办园缺少政策扶持,导致企事业单位办园积极性不高,并且办园条件和质量问题较多。

问题三:幼师水平不高,学前教育专业化指导与师资配套空白,学前教育的总体水平不高与家长对高质量学前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

问题四:忽略了弱势群体的子女学前教育,残障儿童的服务率及入园率偏低,以及外来人口子女学前教育问题突出。

三、具体对策

第一,加速机构的建立,为学前教育供给场所。一是鼓励、扶植多种形式的社区学前教育服务机构的生成与发展,建立以社区为依托的家庭教育交流中 心,以开办家长学校、家长俱乐部、亲子乐园、玩具图书馆等方式,保证每一个

家庭都能及时了解到学前教育的最新动态和信息,最大限度地开发家长教育资源和儿 童相互学习的资源。二是建立、健全家庭教育指导网络,提高父母及看护者科学培育儿童的能力,使每一个家庭都能得到专业人员的定期上门指导,让儿童享有最高 标准的健康咨询、教育指导等各项服务。

第二,加快政策的制定,为学前教育创造制度环境。一是形成对政府督促检查和考核奖惩机制,把学前教育问题作为检验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工作实绩的一项重要考核指 标,对于那些举措不实、力度不够、效果不好的地区,要加强指导和问责;同时要鼓励社会力量办好园,办优园,对违法及办学条件不成熟的要严惩,对符合标准的 要奖励。二是出台托幼机构收费管理办法,收费的总体水平特别要考虑到中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三是建立起学前教育保障制度,对本市弱势群体、外来人口及低 收入家庭提供助学金,根据生活困难程度分成不同档次,制定分层补助标准。

第三,加大物力的投入,为学前教育提供物质基础。一是市政府要对本市托幼机构进行摸底调查,根据社区居民人口确定托幼机构数量和办园规模,做好 新建小区托幼机构配套设施的规划与落实,保证社区儿童就近入托。二是要提供资金,重点扶植薄弱园,改善他们的办园条件,包括房屋维修、基本设施更换或改 善、玩教具的投入等,以缩小我市托幼机构在办园条件方面存在的差距。

第四,加大师资的培训,为学前教育打造人力后盾。一是市政府要将幼儿教师的培训纳入当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加大职后培训力度,切实提升教 师的专业水平,同时加大师资经费的投入并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所有托幼机构的教师在地位上有所提升,在收入上有所增长。二是建立培训特教专业人员基地,加强 专业人员职后培训,宣传推广“全纳教育”的新理念,将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由隔离化转为一体化,保证残疾儿童依法进人普通学前教育机构或其它特殊教育机构,使他们早期受到治疗、教育、训练,尽早融入主流社会。

多元城乡发展

【背景链接】

2010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过去的一年中的成果及展望,大力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城乡区域协调。强农惠农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各级财政 投入“三农”资金762亿元,增长21.7%。大力培育十大农业主导产业,扎实推进粮食功能区建设,开展1500万亩标准农田质量普查工作,启动50万亩 标准农田质量提升试点,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和单产实现“三增”。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快向农村延伸覆盖。等级公路通村率达到99%,农村公路养护体 系基本建立,城镇集中供水覆盖的农村人口新增144万,解决231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完成3185个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任务。积极支持欠发达地区和海 岛地区发展,省财政转移支付252亿元,增长14.5%,扶贫开发和新一轮“山海协作”工程取得新成效,对景宁县和重点民族乡镇的支持力度加大,山区、海 岛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

【标准表述】

城市带乡村是世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共同规律。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都经历过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大量农村居民变成城市居民,城 乡发展差距变小的发展阶段。我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城市先发优势越来越明显,发展能量越来越大,城市有义务也有能力加大对农村带动的力度,城市带 农村完全能带出“双赢”的结果。

[措施]

一是城市和工商企业要吸纳更多农民就业。农民进城务工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因此必须落实“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善待农民工,为农民进城务工创造有利条件,做好服务和管理工作,让城市尽可能多地吸纳农村劳动力。

二是要大力提高城镇化水平,让更多农村居民变市民。城镇化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大量富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是“三农”问题的重要原因,必须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把转移农村人口作为当前城镇化的首要目标来考虑。要重视发展小城镇,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三是财政投入要向农村倾斜,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关键足要增加投入。要加 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加对农业科技推广、农业职业教育和农民技术培训的投入;扩大退耕还林规模,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大扶贫 开发力度;加强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事业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结合农村税费改革,探索对农业和农民实行补贴的各种有效办法,逐步建立对种粮农民 生产直接补贴的机制。

城乡统筹,是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新的希望,真正落实要靠长期努力。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我们确立的战略目标就能逐步实现。

职业教育问题

问题背景: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主要是通过大力兴办和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来实现的,中等职业学校在人力资源开发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 作用。但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速度放缓。1997年以来,就业前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数徘徊不前,而所占比例则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从1996年的56.8%下降至2003年的36.9%,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1993年后,我国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基本形成了以中等 职业教育为主体,中、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与普通教育相沟通的职业教育体系框架。高等职业教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但目前发展比较迅速的高 等职业教育主要还是2-3年制的专科教育,且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层次与培养模式上均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一些大学的专业设置没有以市场需求 为导向进行规划。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年大专院校增长最快的10个专业,其毕业生的就业率全面下降,其中艺术设计专业下降21.6个百分点,就业率仅为 59.7%。尽管目前各类职业学校已达2万多所,但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只有200多所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这些院校存在经费不足、毕业生待 遇未得到很好解决等问题,难以在短期内迅速培养出大批高技能人才。我国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难以满足现代化建设对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需 求。

问题的主要表现为:

一是高技能人才数量短缺,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技师和高级技师占全部技术工人的比例不到4%,而企业需求的比例是14%以上,供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二是各技术等级的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技师和高级技师严重短缺。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比已经大于对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比。

三是在制造业发达的地区,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技能人才的短缺状况更加严重。

四是我国对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呈现出日益强劲的势头。据测算,到“十五”末,我国技能劳动者需求总量将增长20%-25%,其中,高级以上技能劳动者所占比例预计增长15-20个百分点,特别是技师、高级技师的需求将翻一番。

关于该社会问题的解决对策,结合国内的主流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服务体系,推动职业院校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

(2)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建立弹性学习制度,逐步推行学分制和选修制。

(3)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4)建立和完善遍布城乡、灵活开放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在社区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服务,同时在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培训制度。

(5)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制定和完善职业教育兼职教师聘用政策,支持职业院校面向社会聘用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

(6)推动职业学校办学体制改革与创新。要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和境外资金,推动公办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形成校企合一的办学实体。

(7)建立能够吸引人才、稳定人才、合理流动的制度。深化内部收入分配改革,将教职工收入与学校发展、所聘岗位及个人贡献挂钩,调动教职工积极性。

(8)扩大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借鉴国外有益经验,积极引进优质资源,推进职业教育领域中外合作办学,努力开拓职业院校毕业生国(境)外就业市场。

(9)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开展本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制订教育培训规划,组织和指导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参与制订本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 格标准、职业技能鉴定和证书颁发工作;参与制订培训机构资质标准和从业人员资格标准;参与国家对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评估和相关管理工作。

(10)全面推进和规范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强对职业技能鉴定、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评价、职业资格证书颁发工作的指导与管理。建立能够反映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要的职业资格标准体系。

(11)各级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对通过政府部 门或非赢利组织向职业教育的资助和捐赠,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要合理确定职业院校的学费标准,确保学费收入全额用于学校发展。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经费的 使用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12)建立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金融机构要为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提供助学贷款,通过助学金、奖学金、贷学金等多种形式,对贫困家庭学生和选学农业及地矿等艰苦行业职业教育的学生实行学费减、免和生活费补贴。

(13)逐步提高生产服务一线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实行优秀技能人才特殊奖励政策和激励办法。定期开展全国性的职 业技能竞赛活动,对优胜者给予表彰奖励。大力表彰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与先进个人。广泛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传优秀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贡献,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小城镇建设

【背景链接】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在实施福建省新一轮创业的过程中,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大力扶持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建设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

2010年2月22日,福建省政府日前出台《关于加强综合改革试点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意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经省政府同意,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实施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意见。

【标准表述】

[意义]

一是带动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激活农村经济。小城镇的发展可以在原有乡镇企业发展基础上,培育出大量上下游产业,不断吸引周边相关配套产业的集聚,还可以利用各种优势,吸纳外部资本进入,形成一大批具有小城镇特色的产业品牌。

二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迁移到小城镇,可以缓解过去的“过密化”为特征的人多地少矛盾,实现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

三是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村医疗、养老、教育等社会保障能力,促进农村市场的消费。

[措施]

(一)总体措施

一是推进农民向中心镇、中心村集中居住,带动新农村建设。

二是促进农村造福工程从边远乡村向中心集镇转移。

三是加大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资金资源投入。在建设中心村镇的过程中,对修路、通电、通水、通信、建学校及医院等的资金和资源投入,可以一次投资,资源共享。

四是促进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建议城镇化要转变发展方式,走集约化发展路子。

五是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当地实际和发展优势,打破原有建制村区划界限,通过旧村改造、合村并点,推动居民及相关基础设施 向小城镇聚集,促进小城镇发展。如,可建设小城镇中心学校、中心卫生院、中心电影院、中心俱乐部、中心文化站、中心集贸市场、中心养老院等,让村民共享,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六是促进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特别是要方便农村儿童就学。

七是提高农村农民文明程度和农民素质,促进农民转为居民,变成工人或市民,享受城镇居民待遇。

八是促进乡村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民居住环境,这不仅是从瓦房、土坯房变成套房、商品房,更重要的是要让社会治安稳定、生活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等。

九是节约农村土地,保护农村环境,合理规划、开发土地资源,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十是促进农村农民就地转移、就地就业,自主创业,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具体措施

第一,加快推进建设。

加快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统筹城乡、以城带乡的要求,推动城市、县城基础设施向周边试点小城镇延伸、从试点小城镇向周边乡村延伸,实现衔接互补、联网共享、辐射带动

第二,提高建设质量和水平。

大力培育发展房地产业和建筑业,推进综合开发、配套建设。规划区内一律停止办理个人零星建房审批、零星供地。

第三,强化建设管理。

一是加大规划管理力度。二是严格建设工程管理。三是加强镇容镇貌和环境卫生管理。四是重视人才引进和人才培训。

第三,加强指导监督。一方面,强化服务指导。另一方面,强化督促考核。

第四,推动农村土地整治的主要措施有鼓励措施和倒逼机制。一方面,鼓励措施。另一方面,倒逼机制。

下载2011年申论十个最新热点问题[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年申论十个最新热点问题[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反腐倡廉十个热点问题》读后感(合集5篇)

    《反腐倡廉10个热点问题》读后感近期,我支部认真阅读了中央纪委宣传教育室编写的《反腐倡廉10个热点问题》这本书,对如何加强对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如何......

    读《反腐倡廉十个热点问题》心得体会

    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深入推进反腐倡廉 ———司法局*****近一段时间阅读了纪检委教育室推荐的廉政书籍——《反腐倡廉10个热点问题》,书中的每一个热点问题都是我们工作和......

    申论热点问题一(推荐阅读)

    协议班学员内部资料 申论热点问题一 三农问题 ——夯实农业基础 发展农村经济 在我国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占住半壁江山的国度,农村的稳定是国家安定团结的基础。解决农民增收、......

    申论热点问题解析九

    二五让市场因素调控价格 只有在行业中注入更多市场竞争因素,价格才会因企业竞争自动被维系在合理区间。 月头刚刚被罚、月尾就再度涨价,联合利华“执着”的价格策略备受关注。......

    2012年山东政府工作报告及申论热点问题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提出意见。一、2011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和繁重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

    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十大申论热点问题

    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十大申论热点问题 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十大申论热点问题 2011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一:暴雨背后暴露的潜在问题 【社会问题的背景】2010年5月5日以来,一波接着......

    2012年申论热点问题用工荒

    2012年申论热点问题 按往年的规律,元宵节过后是务工人员来温寻工的高峰。而今年新春以来,一个不同寻常的现象却不得不引人深思: 贵阳开往温州每天一趟的K942次火车,往往到丽水站......

    公务员考试申论考点热点问题

    2006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考点热点问题 一、两岸关系:1、《反国家分裂法》2、连战大陆之行3、和平之路 二、政府:1、谈服务型政府,文山会海问题必须解决,2、政绩观, “恶人治村”的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