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痹证)的临床研究与探讨

时间:2019-05-12 20:37: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痹证)的临床研究与探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类风湿性关节炎(痹证)的临床研究与探讨》。

第一篇:类风湿性关节炎(痹证)的临床研究与探讨

类风湿性关节炎(痹证)的临床研究与探讨

中国特色医疗学术研究会研究员

彭路嘉博士(湖南郴州市彭路嘉中医诊所

4230000)

【摘要】类风湿性关节炎,在西医归类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叫痛风,目前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办法,只能对症治疗,延缓疾病和减轻痛苦。祖国传统医学则将之归类于痹证,长期以来,多少古今名医为之留下不少治法与方剂,为现代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留下了丰富的理论指导和临床借鉴意义。本文根据痹证的临床特征与类型,辩证分析其病因病机,并结合临床治疗的疗效,总结出了一套施之有效的辩证思路和确切方剂,为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痹证),提供了更新的临床和理论指导。

关键词:类风湿; 痹证; 痛风;理论指导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性慢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以好发于骶髂和手足小关节为特征。

本病多起病缓慢,且多从手,足小关节,尤其是近端指关节开始发生疼痛、肿胀,并形成对称性梭形指,继而向上发展,全身关节均可受累。关节症状在初发时,呈游走性、与风湿性关节炎相似,渐变为慢性固定性。在关节炎症反复发作后,终致发生畸形与强直。少数患者在腕、肘、指部伸侧等处,出现花生米大、质硬、持续日久的皮下小结。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祖国医学痹证范畴,与痛痹-邪郁病久,寒变为热类,尤为近似。痛痹,后世叫做痛风,也称做白虎历节风。

上古时候,人们多患外感,所以《内经》说,三气合而为痹;后世的人多患内伤,气血亏损,湿痰阴火(即肾火),流滞经络,以致气血凝滞,津液稽留,久而怫郁坚牢,营卫之气阻碍难行,正邪相搏,作痛不止,或在四肢,或客膘背。但痰火虽是内因七情六欲,或病后亡津,血热沸腾,亦必略感外邪而后发动;风湿虽是外因涉冷坐湿,当风取凉,体虚肤空,掩护不谨,然亦必血热而后才能凝滞污浊。由此可知,痛痹的最根本原因多属血虚,血虚然后寒热才得侵犯。有些患者筋脉拘滞,伸缩不利,是因续雪血燥所致;有一风雨阴晦而疼痛加剧者,是阴邪侮阳之象;有得暖遇热而痛甚者,是湿热伤阴之火证的表现。阴虚患者,夜间痛重;气虚患者,白天痛剧;而且湿多则肿、热多则痛。所以,疼痛多属痰火为患,肿胀多为风湿的象征。

主要症征:手指挛曲,身体(块瘰),其肿如脱,渐至摧落,其痛如掣,不得屈伸。或肢节肿痛,不可屈伸;或走注刺痛,其痛处或肿或红;或盘脉拘挛,屈伸不得;或骨节痛极,久则手足

挛;或病至晚期成为尻以代踵,脊以代头。

四 关于治则、用药等方面应注意的几点:

如上所述,本病是在血虚、血热的基础上感受外邪而成,所以在治疗原则和用药重点上,也与一般以风寒湿为主的痹证有所不同。

(一)发表不远热:《内经》既指出,“寒气胜者为痛痹”;又指出,“凡伤于寒者皆为热病”。那么,治疗痛痹(主要指类风湿性关节炎),对于热性药物究应如何使用?《金匮》根据“发表不远热”的原则,对于治疗本病使用附子,乌头时,必将它们加入表散药中,与桂枝,麻黄等药合用。这样,附子,乌头便协同桂枝,麻黄等,而起到温散作用。但这种治则,只可在本病初起,关节呈现游走性疼痛,而血虚、血热不甚明显的情况下,可暂使用。

(二)湿胜患者可否使用热燥药物?

对于较轻的湿胜病人,在以燥湿为主要目的时,也可酌用性热而燥之药物。它虽不能养阴,但可以燥轻浅的湿病。因为湿痰得燥则开,热血得热可行,辨证使用,也可取效。但对于病深血虚的患者,此类药物则应禁忌。因愈劫而体愈虚,病也就愈深了。

(三)通阳气、行营卫:痹证之成,不是未感风邪,但因风入阴分,与寒湿互结,扰乱血脉,而致身中之阳不通于阴。所以麻黄,白芷等药,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可不用。因为麻黄能够通阳气,白芷又能行营卫的缘故。使用它们的目的,不是为了发表。因之,常把它们或与四君子汤同用,或与四物汤合用,以冀起到通阳气,行营卫的作用。

(四)血虚内热,不宜辛热:

如系因血虚炽盛而致的内热,就是在病初须用表散药时,也不能用辛热之品,可按治疗温热病的表法来进行施治。

(五)一些禁忌药物及疗法:本病初起,骤用参芪归地,则气血滞而邪郁,不可使用。攻里之药,皆属苦寒,用之则阳愈不通,病更深入。因之,攻里之法,绝少使用。

(六)本病治疗大法:《医学正传》:“此病必行气,流湿,舒风,导滞血,补新血,降阳升阴。治有先后,须分肿与不肿可也。”这种治则,对于本病,似较为宜。

在临床上,对于本病,个人根据血虚、血热为主,湿热风痰为次的病因及补血导滞、行气流湿,佐以舒风,并调阴阳的治则,拟订下方—姑名之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方”用之临床,疗效尚属满意。

处方:

鸡血藤18克~24克

生地18~30克

防风9克

乳香9克

益母草12克~18克

白芍15~18克 秦艽9克 没药9克 威灵仙12克 独活9克 防已12克 梅花骨20克 水煎服

加减:肿胀明显者,减少生地用量,酌加祛痰之品,如胆南星,白芥子等。服药后胃有不适感或恶心者,去没药。月经期、妊娠期酌用。

疗效:连服五至十剂,绝大部分病人关节疼痛症状即可缓解。血沉高者,类风湿性关节炎检查阳性者,继续服用,也能正常。附言:

(一)鸡血藤(鸡血藤胶疗效更好):

赵学敏说:“可治血症,大补气血”,治“气血虚弱,手足麻木,瘫痪”,“治风痛湿痹,性活血舒筋„„治跌打如神,其性捷能走血分”,“最活血„„治风瘫,痹痛有效”。

(二)益母草:贾九如说:“活血行气,而不推荡,使血气流通,以除凝滞,大有阴分”,“用之疏滞气,即所以养真气;用之行瘀血,即所以生新血”。黄宫肃说:“味辛,则于风可散,血可活;味苦,则于瘀可消,节可除;加以气寒,则于热克疗”。李时珍更指出:“其根茎花叶专于行”。病例介绍

张X X,女,36岁。患者以两手指关节游走性疼痛,两手第二、三近端指关节梭形肿大,腰及骶骼疼痛强直,近二、三年来,屡经本市X X医院等检查治疗,均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沉、类风湿因子的血清 等检查,因记录不全,从略)。

2006年冬初诊:腰及骶骼部经常疼痛,日夜无明显差异,并感腰部强直,屈伸不利。因仍坚持工作,故将阿司匹林、保泰松、强的松等药,随身常带。疼痛难忍时,及时加服,但仍不能缓解;偶遇感冒或风雨天阴,则痛立剧。腕部、踝部,有质硬的皮下小结几枚。呈消瘦,贫血病容,口干,大便多干,嗜凉饮,水果。脉沉细弱而较数,苔微淡黄。因思证现血虚而热不太著,暂给益痹汤加减三剂,以观疗效。

复诊:药后病情无所改变,腰骶疼痛如旧。遂据拟订“类风湿性关节炎方”的病因及治则,改予:

生地15克 益母草15克 独活9克 防风9克 威灵仙12克 秦艽9克 白芍15克 鸡血藤18克

川断12克 金毛狗脊12克 梅花骨20克(三剂)三诊:服后痛减,随给“内风湿关节炎方”六剂。

四诊:疼痛大减,腰部亦感灵活,各种止痛药片均已停服。再予原方六剂。五诊:约三周之后又来复诊,高兴的说:“近日虽下了两天雪,又加感冒了几天,但腰骶部始终未痛,想再吃几剂,巩固巩固。”遂又再给原方六剂,并嘱有关预防事项几点,以防复发。后逾两年,闻未复发。

【作者简介】 彭路嘉,男,1968年11月出生,中国民盟盟员,国家级名中医,中国传统医学(中医学)博士,注册执业中医师。曾先后在全国多家三甲医院和科研院所从事医学临床和科研工作,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难治病专家委员会及协作组成员,中国特色医疗学术研究会研究员,香港国际医学研究院特聘教授研究员,卫生部中国医师网执业医师考核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传统医学研究会理事。

彭路嘉博士是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彭氏特色中医第五代传承人,幼承家学,精研医经,首倡“平衡疗法”和“还原疗法”治疗疑难病慢性病,被医学界称为“划时代的新医学理论”。现在湖南郴州市开设个人特色中医诊所,专业从事中医男科、女科、不育不孕的临床治疗,致力于肿瘤、肝病、肾病、糖尿病及顽固性失眠等难治病的临床探索与研究,临床用药讲究原生地道,处方微妙精当,独具匠心,是当今医学界学者型临床专家的典范代表,在国内外各种学术杂志发表重要学术论文30余篇,先后被国家授予中国特色医疗名医、全国百佳名医、国家级临床中医大师等荣誉称号。

地址:湖南郴州市国庆北路北湖市场正门对面彭路嘉诊所

网址:www.xiexiebang.com 电话: *** ***

第二篇: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概述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自身免疫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以关节病变为主并伴有多系统受累的慢性炎性反应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滑膜增生,关节破坏,功能丧失等。RA 在世界范围内的平均患病率约1%,我国的发病率为0.32% ~ 0.36%[1],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RA 病因尚未清楚,很难治愈,应用改善疾病的抗风湿药物,患者几年后常常会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以及逐渐失去临床疗效,结果多数患者的病情不能得到长期有效的控制[2]。女性好发,发病率为男性的2~3倍。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高发年龄为40~60岁。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86.[2] Schiff MH,Whelton A.Renal toxicity associated with disease 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iritis.Semin Arthritis Rheum,2000,30:196.一、病因病机

(一)现代医学认识

目前,对于RA 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方面,但病因学及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总的来说RA 涉及病因众多,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共同作用诱发。一般认为,个体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易感性不同,在微生物及其抗原等诱导下,发生自身免疫反应导致关节等组织损伤。1 遗传因素

基因在很多疾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决定着人体对于疾病的易感程度和疾病发生的严重程度。在类风湿关节炎中,MHCⅡ类基因,尤其是高变区带有QKRAA 氨基酸序列的HLA-DR4,为该病最相关基因,此外还有HLA-DA1、HLA-DAw14Dw16。DR 分子的抗原结合槽决定着向CD4+Th细胞递呈的抗原肽特异性。RA 虽然并非遗传性疾病,但这些等位基因的差异会导致个体对于疾病的易感性或免疫应答能力高低有别,在病原体等诱发因素的作用下患病的概率便有所不同[2]。

[2] Gary S.Firestein,Ralph C.Budd,Edward D.Harris Jr,et al.Textbook of Rheumatology[M].8th.Canada:Elsevier Inc,2009:1037-1086.2 微生物感染

大多数学者认为微生物感染为RA发病的关键因素。这些微生物抗原以分子模拟、直接感染滑膜、超抗原刺激免疫等机制引起自身免疫损伤。进而波及到关节。

(1)细菌 其常见的细菌有链球菌、葡萄球菌等。RA比较常见的其他感染因素有结核菌[7]、幽门螺杆菌[8]、产气荚膜杆菌、类白喉杆菌、淋球菌、肠道菌、奇异变形杆菌、耶尔森菌等。这些细菌均从类风湿患者滑膜、滑液或血液中分离培养得到,或从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相应的高滴度抗体[9]。

[7] 任建,施桂英.核杆菌感染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风湿 病学杂志,1998,2(3):129-131.[8] 温鸿雁,李小峰,李军霞,等.风湿关节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的探 讨[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10,30(4):314.[9] 陈曦,黄红兰.感染与类风湿性关节炎[J].微生物学杂志,2006,26(5): 86-88.(2)病毒 疱疹病毒疱疹病毒已经被证明与类风湿关节炎有关[10]。其他诸如风疹病毒及其疫苗可以导致滑膜炎发生,因此,作为RA 可能的诱发因素已经引起关注,活风疹病毒已从慢性多发性关节炎或寡关节炎患者的滑液中分离得到。

[10] Blaschke S,Schwarz G,Moneke D,et al.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 i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synovial fluid cells,and synovial membranes of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J].The Journal of Rheumatol,2000,27(4):866-873.(3)支原体和衣原体 支原体和衣原体常是引起动物体内急性或慢性关节炎的重要因素,可以导致免疫系统紊乱,因而是否为RA 的致 病病原体被投以关注。3 激素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男女比例为2∶1~3∶1,而怀孕对类风湿的病情具有一定缓解作用。研究表明,雌激素通过调节B淋巴细胞、T 淋巴细胞的凋亡和功能以及促进滑膜成纤维细胞分泌基质蛋白酶等加剧RA 的发病。而妇女在妊娠期间,血中孕酮和妊娠区蛋白明显增多,可促进抗炎因子IL-10 分泌,并降低IL-1 等促炎因子分泌,类风湿因子免疫复合物RF-IC)降低,一定程度上缓解RA。此外,雄性激素具有免疫抑制活性,可以负向调节类风湿。4 其他因素

除上述可能因素外,季节、寒冷、潮湿、外伤、早产、糖尿病患者,长期接触铅、汞、砷,长期吸烟、饮食等均可成为RA 的发病诱因[15]。

[15] Oliver JE,Silman AJ.Risk facto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J].Scand Rheumatol,2006,35(3):169-174.RA 病因众多,发病机制也不十分清楚,多基因和多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其发生。在这些诱因作用下,携带易感基因者启动滑膜自主免疫,产生炎症反应,导致软骨和关节组织破坏,甚至全身性疾病发生。由于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RA 的治疗虽取得一定进展,但至今仍处于控制或缓解症状阶段,并无有效治疗或治愈方法。因此,对于RA 的研究和探索任重道远,以期将来研发出新药和新疗法攻克这一难题

(二)祖国医学认识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祖国医学“ 痹证”、“ 历节病”、“ 馗痹” 的范畴, 《素问.痹论》曰“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金匿

.中风历节篇》曰“ 诸肢节疼痛身体馗赢, 脚肿如脱” ,《金匿.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 “ 寸口脉沉而弱, 沉即主骨, 弱即主筋厂沉即为肾, 弱即为汗, 故曰历节”。而究其病因也各有论说, 《素问.痹论》: “ 所谓痹者, 各以其时, 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提出风寒湿外邪为痹证之病因, 而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变在关节滑膜, 与中医所言“ 筋骨” 类似, 而《内经》曰“肾者, 封藏之本, 精之处也, 其充在骨, 阴中之少阳” “ 肝者, 罢极之本, 其充在筋, 以生血气” , 故可以判断本病与肝肾密不可分, 早在《金匿.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提出: “ 寸口脉沉而弱, 沉即主渭 , 弱即主筋, 沉即为肾, 弱即为汗, 故曰历节” , 并且《金匿》继承发扬了《素问》之学术思想, 说明历节病的病机乃肝肾先虚为病之本, 寒湿外侵为病之标, 虽留注于筋骨, 实与其所合之脏关系甚大, 不可舍本求末, 首次提出了内因一—肝肾、气血不足在历节病中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 本病应为本虚标实之病, 肝肾亏虚、气血不足为本虚, 风寒湿阻、气滞血疲为标实。

二、临床诊断

(一)辨病诊断 1.临床诊断

RA是以慢性关节炎症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进程缓慢。滑膜细胞增生、衬里层增厚、多种炎性细胞浸润、血管翳形成及软骨与骨组织的破坏是RA的基本病变。其诊断要点如下:

(1)晨僵 早晨起床时关节活动不灵活的主观感觉,它是关节炎症的一种非特异表现,其持续时间与炎症的严重程度成正比。

(2)关节受累的表现 ①多关节受累 呈对称性多关节炎(常≥5个关节)。易受累的关节有手、足、腕、踝及颞颌关节等。②关节畸形 手的畸形有梭形肿胀、尺侧偏斜、天鹅颈样畸形、钮孔花样畸形等。足的畸形有跖骨头向下半脱位引起的仰趾畸形、外翻畸形、跖趾关节半脱位、弯曲呈锤状趾及足外翻畸形。

(3)关节外表现 一般表现可有发热、类风湿结节、类风湿血管炎及淋巴结肿大。还可累及心脏、呼吸系统、肾脏、神经系统、消化系统 及眼球,还可导致贫血。

(4)Felty综合征 1%的RA患者可有脾大、中性粒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红细胞计数减少),常有严重的关节病变,属于一种严重型RA。

此外还有缓解性血清阴性、对称性滑膜炎、成人Still病(AOSD)(以高热、关节炎、皮疹等的急性发作与缓解交替出现的一种少见的RA类型)、老年发病的RA等。美国风湿病学会1987年修订的RA分类标准如下,≥4条可以确诊RA。①晨僵至少1小时(≥6周);

②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受累(≥6周); ③手关节(腕、MCP或PIP关节)受累(≥6周); ④对称性关节炎(≥6周); ⑤有类风湿皮下结节; ⑥X线片改变;

⑦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32)。[15] [15]Arnett FC,Edworthy SM,Bloch DA,et al. The American Rheumatism Association 1987 revised criteria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rheumatoid arthritis[J]. Arthritis Rheum,1988,31(3): 315 - 324 2.相关检查

(1)类风湿因子(RF)RF 是临床应用最多的诊断RA 的血清学指标,虽然其检测简便、快速、敏感度高,但特异性相对较低,故临床早期诊断有一定困难,RF 除在RA、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检测时表现一定阳性外,在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阳性率也较高,如干燥综合征、SLE 等结缔组织病,肝炎结核及细菌性心内膜炎等感染性疾病。因此RF 阳性与否不能作为诊断RA 的惟一依据[2] [2]潘丽恩,马骥良,李新民. 隐性类风湿因子的测定和临床意义的初步探讨[J].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4,8(8): 485 - 487(2)抗角蛋白抗体(AKA)AKA是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到的RA 患者血清中一种能与鼠食管角质层反应的抗体,其靶抗原为大鼠食管上皮的A、B、C 蛋白,这些抗原蛋白与人表皮中间丝体相关蛋白关联。IgG 型抗角蛋白抗体与RA 的病情严重程度和疾病的活动度相关,其出现提示预后不良,这对早期RA 的诊断提供一定的临床价值。抗角蛋白抗体可以作为确诊RA 的方法之一,可联合其他自身抗体同时检测(3)抗核周因子 APF、AKA、RF 检测可提高对RA 诊断特异性及诊断率,该3 种抗体检测者中,两种以上抗体阳性的RA 患者,骨破坏更严重;3 种抗体均阳性较抗体均阴性RA 患者,关节外表现更多,炎症反应。

(4)抗RA33抗体 抗RA33抗体被认为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早期出现的一种特异性自身抗体,对RA 诊断具有极高的特异性。抗RA33 抗体可出现在不典型的早期RA 患者中[9]

[9] 程艳杰,王旭,范存琳,等. 抗CCP、RA33 抗体的检测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J]. 医师进修杂志,2005,28(5):22 - 24(5)抗Sa 抗体1994 年,Despres 等报道,可以从人胎盘及脾中提取出Sa 抗原,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抗Sa 抗体对RA 的诊断有高度特异性。抗Sa 抗体在RA 检测中敏感度为44. 8%,特异度为95. 8%,Sa 抗原存在于RA 患者关节滑膜组织中,在RA 发病和疾病进展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Sa 抗原的检测有助于 RA 的诊断。

(6)抗p68 抗体 抗p68 抗体对RA 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7. 8%和91. 3%。阳性预测值为87. 9%,阴性预测值为75. 1%,在RA 的早期诊断中有一定的意 义[12]。[12]孙晓云,穆荣,栗占国. 抗p68 抗体的检测及其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意义[J].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4,8(9): 528 - 530(7)MRI 能显示滑膜的炎症、渗出、增厚、血管翳等现象,可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提供客观的依据。临床上多关节痛患者,MRI 显示有对称性滑膜强化或增厚,高度提示为早期RA,当关节积液、肌腱炎、骨侵蚀、骨髓水肿中有至少1 ~ 2 项并存时,可确诊为RA。(8)超生 超声不但安全无创,无辐射,且在关节积液、滑膜增厚、滑膜血管过度增生等检查中具有优势,有利于小关节滑膜炎病变的检出及RA 的早期诊断。

(二)辩证诊断

中医学上证作为整体诊法和整体思维的认识结果反映的是人体的总体特征,是一种整体的状态。中医学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以正气不足为内因,而风、寒、湿、热为外因,尤以风、寒、湿三者杂至而致病者为多。中医学主要分为以下几型: 1.湿热痹阻证:关节肿痛、发热、畸形,并口渴、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黄且腻,脉滑;

2.寒湿痹阻证:关节遇寒而痛,与湿热反,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而苔白,脉弦紧;

3.肾气虚寒:关节肿痛,肢体温、面白、精神乏力,舌质淡而苔白,脉沉且细弱;

4.肝肾阴虚:关节胀、酸痛,腰膝酸软、头晕目眩、五心烦热,喜咽而干,舌质红且少苔,脉沉且细、弦;

5.瘀血痹阻:关节肿胀刺痛,夜间为甚,皮下或有硬结、局部肤色晦暗、干燥无光,女性经量少,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沉而细涩。

三、鉴别诊断

(一)现代医学鉴别诊断

1.骨关节炎 多见于中、老年人,起病过程大多缓慢。手、膝、髋及脊柱关节易受累,而掌指、腕及其他关节较少受累。病情通常随活动而加重或因休息而减轻。晨僵时间多小于半小时。双手受累时查体可见Heberden和Bouchard结节,膝关节可触及摩擦感。不伴有皮下结节及血管炎等关节外表现。类风湿因子多为阴性,少数老年患者可有低滴度阳性。

2.强直性脊柱炎 本病以青年男性多发,以中轴关节如骶髂及脊柱关节受累为主,虽有外周关节病变,但多表现为下肢大关节,为非对称性的肿胀和疼痛,并常伴有棘突、大转子、跟腱、脊肋关节等肌腱和韧带附着点疼痛。关节外表现多为虹膜睫状体炎、心脏传导阻滞障碍及主动脉闭锁不全等。X线片可见骶髂关节侵袭、破坏或融合,患者类风湿因子阴性,并且多为HLA-B27抗原阳性。本病有更为明显的家族发病倾向。肿瘤骨转移 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常见部位以脊椎骨、颅骨、骨盆及肋骨等躯干骨多见,但也要注意发生广泛性骨转移的患者,这种神经性疼痛持续时间久,程度严重,一般不能被普通药物缓解[5]。

[5] 杨迪生,叶招明. 转移性骨肿瘤综合治疗进展[J]. 实用肿瘤杂志,2006,2l(1): 8-11. 4.系统性红斑狼疮 本病患者在病程早期可出现双手或腕关节的关节炎表现,但患者常伴有发热、疲乏、口腔溃疡、皮疹、血细胞减少、蛋白尿或抗核抗体阳性等狼疮特异性、多系统表现,而关节炎较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程度轻,不出现关节畸形。实验室检查可发现多种自身抗体。

5.银屑病关节炎 银屑病关节炎的多关节炎型和类风湿关节炎很相似。但本病患者有特征性银屑疹或指甲病变,或伴有银屑病家族史。常累及远端指间关节,早期多为非对称性分布,血清类风湿因子等抗体为阴性。

(二)中医学鉴别诊断

四、临床治疗

(一)提高临床疗效的要素

(二)辨病治疗

第三篇: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例模板

1.主诉:反复多处关节疼痛三年,加重一月

2.现病史:患者于三年前起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多处关节疼痛,活动关节时疼痛加剧,主要位于双侧肩关节,腕关节及掌指关节及膝关节,关节肿痛明显,伴有间断发热,体温37.2-38℃,自觉全身不适,乏力,无头痛,无皮疹,无恶心及呕吐,无胸闷及呼吸困难,无腹痛及腹泻,无腰痛及肉眼血尿,三年来患者症状反复,且逐渐加重,掌指关节出现屈曲畸形,多次在当地医院就诊,给予抗炎止痛处理(不祥),症状无明显缓解,一月前起,患者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关节疼痛不能耐受,夜间尤甚,生活不能自理,今来我院就诊,门诊以“类风湿性关节炎”收入院。

病程中患者精神尚好,食欲及睡眠欠安,大小便正常,近期体力下降,体重稍下降。

3.既往史: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否认消化性溃疡及消化道出血史,否认药物过敏史。4.家族史:患者母亲患者“类风湿性关节炎”;

5.体检:Bp 140/90mmHg,心率90次/分,体重 65 kg,身高 165cm.神志清楚,表情痛苦,营养良好,发育正常,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无突眼,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双侧甲状腺未触及肿大,双侧颈动脉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饱满,无压痛及反跳痛,Murphy征阴性,肝脾肋下未触及,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无浮肿,双侧足背动脉可触及,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病理征未引出。双侧肩关节外展及背伸受限,双侧腕关节肿胀,皮温稍高,关节压痛明显,双侧近端指间关节屈曲畸形,关节肿胀,有压痛。双侧膝关节肿胀,压痛,关节屈曲及背伸受限。

6.专科体检:双侧肩关节外展及背伸受限,双侧腕关节肿胀,皮温稍高,关节压痛明显,双侧近端指间关节屈曲畸形,关节肿胀,有压痛。双侧膝关节肿胀,压痛,关节屈曲及背伸受限。7.门诊资料:2014/5/5,我院RF:300IU/ML.8.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

9.诊断依据:1.中年女性患者;

2.主因“反复多处关节疼痛三年,加重一月”入院;,活

动关节时疼痛加剧,主要位于双侧肩关节,腕关节及掌指关节及膝关节,关节肿痛明显,伴有间断发热,体温37.2-38℃,自觉全身不适。3.体检:双侧肩关节外展及背伸受限,双侧腕关节肿胀,皮温稍高,关节压痛明显,双侧近端指间关节屈曲畸形,关节肿胀,有压痛。双侧膝关节肿胀,压痛,关节屈曲及背伸受限。

4.门诊资料:2014/5/5,我院RF:300IU/ML.10.鉴别诊断:1.骨关节炎:为退行性骨关节病,本病多见于50岁以上

者。主要累及膝、脊柱等负重关节。活动时关节痛加重,诊疗计划:可有关节肿、积液。手指骨关节炎常被误诊为RA,尤其在远端指间关节出现赫伯登(Heberden)结节和近端指关节出现布夏尔(Bouchard)结节时易被视为滑膜炎。OA通常无游走性疼痛,大多数患者血沉正常,RF阴性或低滴度阳性。X线示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边缘呈唇样增生或骨疣形成。2.强直性脊柱炎 :主要侵犯脊柱,当周围关节受累,特别是以膝、踝、髋关节为首发症状者,需与RA相鉴别。AS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外周关节受累以非对称性的下肢大关节炎为主,极少累及手关节,骶髂关节炎具典型的X线改变。可有家族史,90%以上患者HLA-B27阳性。血清RF阴性。3.系统性红斑狼疮 :部分患者手指关节肿痛为首发症状,且部分患者RF阳性,而被误诊为RA。然而本病的关节病变较RA为轻,一般为非侵蚀性,且关节外的系统性症状如蝶形红斑、脱发、蛋白尿等较突出。血清ANA、抗双链DNA(dsDNA)抗体等多种自身抗体阳性。该患者无上述典型表现不支持此诊断。

完善相关检查:1.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大小便常规,心 电图,胸部正位片,肝胆胰脾B超,双肾输尿管膀胱及前列腺B超,子宫附件B超,双侧颈动脉彩超,心脏彩超,肝肾功能,血脂一套,电解质,凝血功能,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蛋白测定,ENA全套,甲状腺功能,免疫球蛋白+补体,手指及腕关节正侧位片,必要时行关节CT或MRI 检查;

一般治疗:休息,关节制动,避免受凉,清淡软食;

消炎止痛治疗: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75mg 口服 每日两次; 抗风湿治疗:甲氨蝶呤片 7.5mg 口服 每周一次 ;来氟米特片10 mg 口服 每日一次;泼尼松片30mg 口服 每日一次;

必要时行外科会诊,行手术治疗; 11.1.2.3.4.5.

第四篇: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概述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进行性、反复发作的、全身性的结缔组织疾病,主要侵犯四肢小关节, 早期受累关节疼痛肿胀,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侵蚀性改变及进行性强直(ankylosis)和畸形(deformity),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疾病。

病因及发病机制

本病病因不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自身免疫反应

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 RF)是一种自身免疫性抗体,尤其是RF-IgG可形成自身免疫复合物,可引起关节滑膜(synovial membrane)及附近组织中的炎性细胞浸润,溶酶体酶的释放,从而导致关节软骨(articular cartilage)、肌腱、韧带及滑膜组织的局部破坏。而70%~80%的患者血清RF阳性。2.感染

由于本病有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受累关节肿胀、白细胞增多等炎症性表现,与感染性炎症相似;50%~80%的RA病人是在反复发作的咽炎、慢性扁桃体炎、中耳炎或其它链球菌感染之后,经过2~4周开始发病的;而且应用抗生素治疗及摘除病灶性扁桃体后,对RA的病程和发病率均有良好的影响,故认为感染病灶可能与本病发病有关,可能是引起发病或激发自身免疫反应启动的因素, 也可能是本病的诱因。3.遗传因素

本病病人HLA-DR4抗原检出率明显升高,在某些家族中发病率也较高,故提示发病与遗传有关。

4、内分泌因素:

因为RA多发生于女性,而怀孕期间关节炎症状常减轻,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抑制本病等,故认为内分泌因素和RA似有一定关系。研究发现RA病人存在皮质醇节律率乱,可能与RA的发病有关。

5、发病诱因:

一般说来,各种感染可诱发或加重RA,受凉、潮湿、劳累、精神创伤、营养不良、关节扭伤、跌伤、骨折等,常为本病的诱发因素。

病理

RA呈慢性、进行性、侵袭性经过,其基本病理改变是主要累及关节滑膜(以后可波及到articular cartilage、骨组织、关节韧带和肌腱),其次为浆膜、心、肺及眼等结缔组织(connective tissue)的广泛性炎症性疾病。在急性期,关节滑膜表现为大量渗出和细胞浸润,滑膜下层有小血管扩张,内皮细胞肿胀,细胞间隙增大,间质水肿和中性粒细胞浸润,表现为关节的疼痛、明显肿胀和发热。在慢性期,synovial membrane增生肥厚,synovial membrane下层大量淋巴细胞呈弥散状分布或聚集成结节状,有新生血管和大量被激活的纤维母样细胞及随后形成的纤维组织,形成许多绒毛样突起, 又称血管翳(pannus),可从关节软骨边缘的滑膜,向软骨面伸展,最后可将软骨完全覆盖,遮断了articular cartilage从滑液摄取营养,同时通过金属蛋白酶对articular cartilage的侵袭、裂解作用,使软骨基质及水分丧失,articular cartilage发生溃疡破坏。最后软骨表面的肉芽组织纤维化,使上下关节面互相融合,形成纤维性关节强直(Fibrous ankylosis)(图1,图2),最后可进一步发展为骨性强直。关节附近的骨骼骨质疏松,肌肉和皮肤可萎缩。最后关节本身、ankylosis或deformity或脱位,出现不同程度的残废。

类风湿结节是本病特征性病变,可见于5%~15%的病人,分布很广,好发于关节伸侧受压部位的皮下组织,也可见于肺。结节中心为纤维素样坏死组织,周围有上皮样细胞浸润,排列成环状,外被以肉芽组织。肉芽组织间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在周围神经鞘内和肌肉组织内也可形成小结。

临床表现

我国发病率约0.4%,较白种人的1%稍少。男女比例约为1:3。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多发于20~60岁,45岁左右最常见。

早期关节疼痛、肿胀。RF突出的临床表现为慢性的、反复发作的、逐渐加重的、对称性的、多发性的关节炎,可累及全身任何滑膜关节,常常以手、腕、足等小关节最先受累,以手的近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常见,逐渐发展为手、腕、膝、肘、踝等多关节炎,但极少侵犯远端指、趾间关节。跟腱、踝、肩、腕先发病者亦不罕见,病变也可始终局限于单个关节。本病起病缓慢,多先有几周到几个月的疲倦无力、体重减轻、胃纳不佳、低热和手足麻木刺痛等前驱症状,发作期。以后可出现受累关节酸痛,继而急性发作时可有关节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等局部表现,严重时可有关节肿胀、积液及滑膜肥厚,近端指关节的梭形肿胀是类风湿病人的典型表现。关节疼痛在早晨、夜里和阴天下雨、寒冷、受冻, 感冒时尤易加重。

病人晨起或停止活动一段时间后,受累关节可出现持续半至数小时的僵硬及活动受限,特别是握拳不紧,起床后经活动或温暖后症状可减轻或消失,称为晨僵(morning stiffness),见于95%的病人,是关节的第一个症状,常在关节疼痛前出现。morning stiffness是反映全身炎症严重程度的一个很好指标,morning stiffness持续时间与关节炎严重性呈正比,可作为疾病活动指标之一。

病人病情多呈慢性经过,反复发作,逐渐加重,加重的程度和速度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晚期关节ankylosis或deformity。由于病情进一步发展,晚期受累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进行性ankylosis和deformity,并有骨骼肌萎缩,以伸侧肌肉萎缩为主, 从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关节ankylosis和deformity的程度与是否得到及时正确的医疗指导、是否注意功能锻炼、病情进展的快慢等因素有关。关节功能严重障碍时,病人部分或全部丧失生活自理的能力或卧床不起。手指可呈杵状(近节)改变,继而拇指呈天鹅颈指,掌指关节向尺侧偏斜,甚则呈爪形改变(图2~5);腕关节破坏更为多见,常见强直性功能丧失;肘关节多呈半屈状不能伸直;足趾变形也为多见,踝、膝关节功能受限亦不罕见。

除骨关节受损外,关节附近的肌位、胆鞘、滑囊皆可受侵。类风湿严重的骨质疏松,常引起骨痛、关节活动受限、自发性骨折等。

关节外表现是RA全身表现的一部分,其病理基础是血管炎。10%~30%的患者可出现类风湿性皮下结节,多见于肘、指、腕等关节伸侧,约直径0.2cm~3cm大小,血清RF强阳性者皮下类风湿结节更常见。有时可有其它的结缔组织病损,如心包粘连、血管炎、干燥综合征等。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实验室检查:病人可有轻度贫血及白细胞计数增高,淋巴细胞及血小板增多为活动期的表现。在病变的活动性及疾病加重时血沉加快,C反应蛋白及血清IgG、IgA、IgM增高。70%~80%的患者血清RF阳性,其滴度与本病的活动性和严重性成正比。但RF也可见于其他疾病,应注意鉴别。也有5%的正常人RF低滴度阳性。

X线检查:在疾病早期近关节处骨质疏松,软组织肿胀,骨质有侵蚀现象。晚期关节软骨坏死可使关节间隙变狭窄、消失及纤维化,关节半脱位。关节X线检查分期:I期: 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 关节周围骨质疏松;II期: 关节间隙狭窄;III期: 关节软骨下骨质出现穿凿样破坏性改变,IV期: 关节间隙消失, 纤维性和骨性强直, 关节半脱位。腕及手关节摄片可见RA典型的放射学改变。

诊断

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RA)提出RA的诊断标准,有下述7项中的4项者,可诊断为RA:①晨僵至少持续l小时;②≥3个以上的关节同时肿胀或有积液;③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或腕关节肿胀;④对称性关节肿胀;⑤皮下类风湿结节;⑥血清RF阳性(滴度>1:32);⑦手和腕X线片显示有骨侵蚀狭窄或有明确的骨质疏松。其中第l~4项必需持续存在6周以上。关节镜下滑膜活检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一)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①绝大多数为男性发病。②组织相容性抗原HLA-B27阳性率达90~95%。③血清RF为阴性,类风湿结节少见。④首先侵犯骶髂关节,而后沿脊椎向上发展,然后可累积四肢大关节,以髋、膝关节多见,椎间韧带钙化,脊柱X线照片呈典型的竹节状改变。手、足关节极少受累。

(二)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①多发生于40岁以上患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②多发生于脊柱及下肢负重的大关节如膝、髋关节,受累关节虽疼痛,但无发热等全身症状。关节疼痛在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③血沉正常,RF阴性。④关节X线:可见到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硬化、边缘性骨赘等增生性变化及囊性变等,无侵蚀性病变。

(三)风湿性关节炎:多见于儿童及青年,以急性发热及关节肿痛起病,发病前常有急性扁桃体炎或咽峡炎。主要侵犯四肢大关节,呈游走性关节炎,一处关节炎症消退,另处关节才起病。关节炎症消退后不留永久性损害,很少关节畸形。X线关节摄片骨质无异常,血清RF阴性,血清抗“O”滴度增高,水杨酸制剂有显著疗效。

(四)痛风性关节炎:早期易于RA相混淆。痛风多见于男性,好发部位第一跖趾关节。发作时多急骤起病,数小时内出现红、肿、热、痛、疼痛剧烈时不能触碰。血清尿酸常在357μmol(6mg/dl)以上,关节腔穿刺或结节活检,可见到针状尿酸结晶。尿酸结晶沉积于关节附近或皮下,形成痛性结节。结节逐渐增大,致使局部畸形及骨质破坏。

治疗

RA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本病的目的治疗在于:(1)缓解关节肿痛,(2)控制病情活动、防止关节继续破坏,(3)恢复关节功能, 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关键是要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RA应当个体化治疗,应根据疾病的进展程度和药物长期使用带来的效益与副作用,权衡利弊,选用合适的方案。一般治疗, 首先应当适当休息, 在急性期关节制动、恢复期关节加强功能锻炼。物理疗法可减轻疼痛及肿胀,改善关节功能。急性发作期以休息为主,加强营养,关节制动。炎症静止期积极进行功能锻炼, 以预防关节畸形,防止肌肉萎缩。晚期进行适当的生活指导和训练, 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药物治疗

目前治疗RA的药物种类很多,我国有学者将其分为4类:一线药物、二线药物、三线药物及生物制剂的免疫治疗, 目前强调早期治疗、联合用药。

一线药物: 包括水杨酸类和其他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作用,缓解炎症反应,减少前列腺素和缓激肽水平而缓解疼痛及肿胀症状。NSAIDs并不能阻止RA病情的进展。包括乙酰水杨酸、布洛芬、美洛昔康、萘普生、双氯酚酸等。

二线药物: 包括改变病情药(DMARDs)和细胞毒药物,前者有抗疟药、金制剂、青霉胺、柳氮磺胺吡啶和雷公藤等,后者有甲氨喋呤(MTX)、环磷酰胺、环孢素和硫唑嘌呤等。这类药物从使用至出现临床疗效所需时间较慢,故又称为慢作用药(SAARDs)。一般认为此类药物可影响病人的异常免疫功能,从而改变RA病情的进展,近年来都有早期应用此类药物的趋势。

三线药物: 即类固醇,具有很强的抗炎作用,也具免疫抑制作用。以上药物长期使用应注意其不良反应, 特别是不能滥用类固醇。

第四类为生物制剂的免疫治疗,具有药理作用环节选择性高, 毒副作用小的优点,可以改变RA病情的进展,预期将有较广泛应用前景, 如抗T淋巴细胞治疗, 抗细胞因子治疗, 细胞因子, 基因疗法等。目前已开始试用于临床。外科治疗

急性关节炎严重疼痛,局部有渗液时可抽取渗液,并注入类固醇抗炎药,再进行关节制动。

滑膜切除术属于预防性和阻止关节软骨进一步破坏的手术,对那些经积极内科治疗6个月无效,关节仍然肿胀、疼痛、滑膜肥厚、X线表现关节无骨质破坏或破坏轻微的病人,都应考虑滑膜切除术。滑膜切除术对早期X线片没有骨与关节破坏的病人效果最好, 可减轻症状, 延缓病情发展, 推迟关节软骨的迅速破坏,及时的滑膜切除术,可将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时间向后推移几年或十几年。膝关节镜滑膜切除和关节清理术具有损伤小,不影响关节活动功能及可早期活动等优点,必要时还可重复施行,对早期RA尤为适用。滑膜切除术后,早期持续被动活动(CPM)可减少术后伸膝装置的粘连,同时继续使用二线药物, 有利于病情的控制、软骨修复和关节功能恢复。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晚期RA关节有严重破坏畸形者的一种疗效十分肯定的手术方式,该手术对减轻RA病变关节疼痛、畸形、功能障碍,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有着十分明确的治疗作用,特别是对中晚期患者, 其关节严重破坏, 疼痛、畸形、功能障碍, 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者尤为有效, 其中髋、膝关节是目前临床置换最多的关节。对于某些多关节严重受累的RA病人,有时需要考虑行多关节置换术。

预后:

预后与自然病程有关,与治疗的早晚和合理性有关。一般认为男性比女性转归预后好。

(张立)

第五篇: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总结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总结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关节病变为主的多系统,慢性自身免疫性病变。主要表现为对骨与关节的慢性、对称性、周围性多关节进行性病变。往往从手、足小关节开始,受累关节疼痛.肿胀及功能下降,逐渐波及大关节,身体其他组织也可发生病变。大部分患者反复发作,当炎症破坏软骨和骨质时,出现关节畸形、功能障碍,严重者致残,生活不能自理。

我院内科于2003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3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经综合治疗,康复锻炼,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I一般资料

32例患者女25例,男7例,年龄30~55岁,病程2个月~20年,关节畸形4例。32例均为住院患者,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1.2方法

治疗药物选用非类固醇抗炎药,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雷公藤,青霉胺等。外擦药物为旺草胡蜂醋(由洛阳旺草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

护理方法为患者急性期过后,疼痛缓解即开始康复锻炼,理疗、按摩,由被动向主动渐进。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松弛肌肉,活络关节,防止关节失用。时间每天2次逐渐增加到4次,每次20~30min。

2.结果

32例患者治疗2~6个月后临床治愈8例,占25%。缓解22例,占

68%;总有效率93%。85%的患者病情缓解,生活自理.其中45%的患者仍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生活质量亦有很大提高。

3.护理

3.1减轻疼痛及按摩

急性期常关节疼痛、肿胀,伴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此时应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保护关节功能,避免脏器受损,限止受累关节活动,保持关节功能位。(1)晨僵护理:早晨患者起床后用温水浸泡僵硬关节,然后把胡蜂醋喷涂至关节处,进行按摩,待局部肌肉松弛后逐渐增加力量拉屈肢体,使之伸展之正常位置。按摩关节要持续10rain以上,出现发热感觉效果更好,还可选用电动按摩器进行按摩。患者入睡前将手,足浸泡于温水或舒筋活血的中药洗剂中半小时,夜间睡眠戴弹力手套保暧,可明显减轻晨僵程度。(2)减轻疼痛:为患者创造舒适环境,避免过于吵闹。疼痛加重时合理应用止痛措施,如松弛术、皮肤刺激疗法,冷敷、热敷、加压,震动等,分散注意力。还可根据病情用蜡疗、水疗、磁疗、超短波.红外线等物理方法缓解疼痛。对应用止痛药患者认真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减轻疼痛,增加舒适感。(3)预防关节失用:在症状摹本控制后鼓劝患者及早下床活动,必要时提供辅助上具。开始时由护士指导、协助患者肢体锻炼,以后患者掌握方法后自行锻炼。活动强度以能承受为限,时间20~30min,每日2次。如抚抖,伸、拉活动受累关节,重者可在床上进行,利用短小器械、健身球、木棍、床栏杆等以伸展关节,并督促其经常更换卧姿.防髋关节发生屈性痉挛。病情稳定期锻炼用哑铃、拉、手指活动器、固定自行车、肩关节活动器等逐渐增强肌肉的力量,改善

血循环,防止关节腔、软组织粘连。

3.2心理护理

因病情反复发作,关节疼痛,僵硬,部分患者关节畸形使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常表现出情绪低落,忧虑、孤独,失去对生活的信心。护理此类患者时。态度和蔼,给予心理疏导,解释、安慰,帮助患者正确接受活动受限的事实。重视发挥自身残存的活动能力,并予以鼓励,积极配合医护人员,争取得到好的治疗效果。在工作中经常组织患者参加健康讲座、疾病知识学习,达到相互启发、相互鼓励、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的目的。

3.3健康教育指导

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性质、病程和治疗方案。指导他们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密切观察药物效果及不良反应。指导患者出院后按时按量服药,坚持治疗不可随意停药,减少复发。为每位患者建立了联系卡,定期询问病情、用药情况,定期回院复查。指导患者注意休息与锻炼相结合。养成良好牛活方式和习惯,预防感冒,冬季防寒保暧,痛处加用护套,忌风吹受寒。夏季温度高、湿度大,易出汗,注意勤换洗,衣被干燥,皮肤清洁,擦浴时水温略高,注意保暧。

风湿性疾病据有关研究推测,很可能成为除心腩血管疾病、肿瘤之外,危害人类的第三大类疾病,是一种顽固的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由于缺乏根治方法,经我们综合治疗早期干预、康复护理,绝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关节畸形明显改善、部分关节功能恢复正常,这对他们重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其有重要意义。

下载类风湿性关节炎(痹证)的临床研究与探讨word格式文档
下载类风湿性关节炎(痹证)的临床研究与探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 司双丽 (1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检验药学系09检三1班37090033 宿迁市沂北医院检验科) 摘要:类风湿性关节炎这一病名是1858年由英国医生加罗德首先使用的。......

    老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老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 性关节炎治疗 时间:2010-11-12 08:32:38来源:网友提供 标签:黄芪,鸡血藤,桂枝,熟地,威灵仙,地龙,全蝎,知母,细辛,甘草,赤芍,忍冬,牛膝,南星,......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 为包括药物、理疗、体疗和手术在内的综合治疗方案。 目前常用的药物有非甾体类药物、中药、抗疟疾药、金制剂、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关节内注射药物,如......

    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方法是什么

    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方法是什么 作者:黄运绥 现在市面上各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广告数不甚数,可是你们知道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方法是什么?下面我们不妨听听专家们的介绍,来增......

    《类风湿性关节炎》教学设计

    《类风湿性关节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掌握类风湿关节炎、晨僵的定义;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的临床表现与护理要点。 2、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病理改变及相关辅助检查的临......

    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西合璧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西合璧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目前尚无特异疗法,治疗的目的是保持关节活动和协调功能,在不同的病期采用不同的疗法,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方案。 类风湿性关节炎目前尚......

    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方法

    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方法 作者:黄运绥 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人们关注的就是怎么治疗。因为本病危害大而且非常难治,所以致使很多患者试过多种方法均未取得很好的效果。那么就来了......

    类风湿性关节炎健康教育讲座

    类风湿性关节炎健康教育讲座 时间:2013年10月12日 地点:新渠村卫生室 主讲人:李冠飞 授课内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又称为体育疗法,是用运动或体育锻炼治疗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