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仓储精细化预算管理
以全面行为预算促进仓储管理精细化
程兰萍
叶修亮
仲维平
(中央储备粮商丘直属库)
摘要
中央储备粮商丘直属库近年来在推行财务预算管理的基础上,对企业推行全面行为预算管理,有效地促进单位整体工作目标的实现。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全面行为预算不仅实现了领导方式、财务管理方式和理财思路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实现了管理理念的转变,促进了企业各项业务管理向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迈出了一大步。特别是仓储精细化管理中引入全面预算的管理理念。运用现代管理模式,对管理对象实施精细、准确、快捷的规范与控制。把提高管理效能作为管理创新的基本目标,用具体明确的量化标准取代笼统、模糊的管理要求,改变经验式的管理模式,将量化标准渗透到仓储管理的各个环节,以细化仓储业务流程,建立标准化操作规范为基础,以落实管理责任,开展科学考评为手段,以提高仓储管理水平、节约管理成本为目的,通过目标化、数字化、程序化、系统化的现代科学管理手段,对仓储管理工作各个环节进行精准的规范与控制,达到了降低储存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管理层执行力,提高员工队伍素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之目的。
关键词 仓储管理 精细化 全面预算 考核评价
全面行为预算管理是一套系统的、精细的管理方法,是一种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的整合性管理系统,具有全面控制和约束力。它通过责任中心的划分、目标任务的分解、分阶段资金收支和财务状况的预测等手段,合理分配单位的人、财、物等资源,并与相应的绩效管理配合,来协助单位实现既定的工作目标的同时,达到控制费用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目的。
商丘直属库近年来在推行财务预算管理的基础上,对企业推行全面行为预算管理,其目的是通过实施全面预算,落实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和目标,实现财务管理事后监督向事前控制的转变;实现多数人花钱,少数人管钱向全员参与管理的转变,形成互相监督的管理体制。增加决策的效率,促进单位整体工作目标的实现。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全面行为预算不仅实现了领导方式、财务管理方式和理财思路的转变,更重要的是促进了企业各项业务管理向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迈出了一大步。仓储精细化管理中引入全面行为预算的管理理念,取得了可喜的收效。1 开展仓储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中央储备粮垂直体系成立以来,十分高度重视仓储管理工作,始终把仓储工作作为实现“两个确保”促进中储粮事业发展的基础工作。近年来采取了许多卓有成效的 程兰萍,中央储备粮商丘直属库,高级工程师,河南省商丘市归德南路66号信箱。管理措施,逐步实现了仓储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实现了“一符四无”率100%的目标。但是,随着粮食生产形势的变化以及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粮源的争夺日趋激烈,多元化市场竞争主体的格局逐步形成;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市场对粮食品质需求发生变化,正在由侧重数量向关注质量和营养方面转变;为了保护农民利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国家赋予我们更高的宏观调控职能。但是,目前仓储管理工作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还没有彻底摆脱粗放式的管理模式,仓储管理的工作目标还不够精细,执行规章制度还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在科技储粮,成本控制、提高效益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专业化、系统化、数据化、信息化水平还不高,对仓储工作的考核评价体系还没有建立等等。因此,在仓储管理工作规范化的基础上开展精细化管理,意义十分重大。开展仓储精细化管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总公司发展目标的需要;是进一步提升仓储管理水平,实现科学管理和完成“两个确保”的需要;是建设节约型企业,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需要;也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需要。2 开展仓储精细化管理的做法
所谓精细化管理,就是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提高企业效益为目的,运用现代管理模式,对管理对象实施精细、准确、快捷的规范与控制。管理的思路是:摒弃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把提高管理效能作为管理创新的基本目标,用具体、明确的量化标准,取代笼统、模糊的管理要求,改变经验式的管理模式;将量化标准渗透到管理的各个环节,以量化的数据作为提出问题的依据、分析判断的基础、考察评估的尺度,使无形的管理变成有形的管理,利用量化的数据规范管理者的行为,并对管理进程进行引导、调节、控制,从而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矫正管理行为。
根据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和全面预算管理的五项基本功能(资源配置、管理协调、全员参与、战略支持、自我控制),在仓储精细化管理中以储粮安全和品质优良为核心,以细化仓储业务流程,建立标准化操作规范为基础,以落实管理责任、开展科学考评为手段,以提高仓储管理水平、节约管理成本为目的,通过专业化、系统化、数据化、信息化的现代科学管理手段,对仓储管理工作各个环节进行精准的规范与控制,逐步形成“流程细、操作精、指标细、控制精”的仓储精细化管理模式。具体做法如下:
2.1 细化工作目标
仓储管理的总体目标是确保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管理规范。但要实现上述目标,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按照全面行为预算管理的理念,需将总体目标任务分解细化,合理分配仓储科的人、财、物等等情况,并与相应的绩效管理配合,实现既定工作目标的同时,达到控制费用开支、降低储存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
仓储科总体工作目标分解为工作目标和费控目标。2.1.1 工作目标量化为: 中央储备粮安全储存率100%;“一符三专四落实”率100%;库存粮油宜存率100%;入库粮食质量合格率100%;出入库数量准确率100%;设备完好率100%;计量准确率100%;安全生产率100%;环境优美度100%;相互配合满意度95%以上。2.2.2 费用控制目标
费用项目为:业务招待费、修理费、交通车辆费、办公费、差旅费、会议费、邮电费、低值易耗品摊销、质量认证费、化验材料费、化验费、保管费、科研费、水电费等,按照单位财务部门下达的费用总额,按季度制定开支计划,细化到每位保管员、化验员、计量员、直至每栋仓的各项费用,并做到开支前先预算,再申请、审批,签批后购置,入库、领用。2.2 细化岗位职责
仓储科工作岗位分为:保管员、化验员、设备管理员、器材管理员、微机管理员、机电员、计量员、出入库收发员、实物台帐管理员。针对各岗位职业要求,制定各岗位职责和详细的岗位说明,使各岗位职责明确、清晰。2.3 细化工作流程
在细化岗位职责的基础上,配以详细科学的工作流程。以计量员、器材管理员业务流程为例(见图1)。2.4 细化工作程序
科学严谨的工作程序,是实现管理精细化的前提,在实施仓储管理精细化的过程中,要更加细化仓储管理工作中的各项工作程序。包括保管员、计量员、化验员、器材管理员、微机管理员、实物台帐管理员等各岗位工作程序及害虫防治、粮情检查、清洁卫生、机电设备使用、粮食出入库等十五种工作程序,使仓储管理工作实现程序化。
2.5 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是实现仓储管理精细化管理的保证。完善的制度、细化的业务流程和严谨的工作程序,需要配以相应的业绩考核评价体系。为此,在仓储精细化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建立了科学的考核成绩评价体系,其内容包括:日清日结,行为评价。评价方式包括自评、他评、上级评等。日清日结为日评价,行为评价为月评价(内容以保管员、质检员、计量员为例,见表1—6)。单位成立考评组织,月底考核结果报送财务科,与当月工资挂钩,当月兑现。此种措施有力地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了员工的自我管理意识,自我约束意识,自我核算意识,增强了创新意识和自我管理意识。
中储粮商丘直属库计量员业务流程图作业前的准备进入正常工作统计报表检查电源和仪表是否正常、电压是否稳定检查衡器限位间隙是否适中,称体是否灵活开机预热、检测仪表、观看自检是否正常清理称体表面卫生、查看衡器下是否有异物逐一查看传感器是否有异常现象晃动磅板、查看仪表显示数值是否正常发现异常现象及时排除并做好记录超载车辆严禁上磅、上磅车辆停放中间检查被计量车辆是否有违章、违规行为确定无误后迅速采集数据并作好记录规范、详细填写收发粮单据上的所有内容对返还计量的车辆应核对车号和票据核对数据、查看票据填写是否完整确认无误后开出门证、磅秤清零、再次计量整理所有票据、统计票据数量统计当天收发粮数量、件数、车数、杂质量开出力资单据、填报当日报表清理室内卫生、搞好衡器清理保养填写交接表、仔细交代应注意事项切断电源、关闭仪表、整理票据及办公品分发单据、及时对帐,做好交班准备 器材员业务流程器材入库采购入库移交入库器材出库科室领取申请外借日常管理实物管理帐目管理总结上报盘点管理编制报表按购物单验收实物接收人签字清点入库查看移交清单及实物建立移交档案首先查看审批单凭审批单发放物品查看借据及审批签字借物人签字后再借出搞好日常管理和维护分类存放、规范管理及时建立出入流水帐坚持日清日结及时对帐月底按时盘点确保三符损坏报废物品及时上报分科核算出入库物品费用编制报表、建立档案 图1 中储粮商丘直属库计量员、器材管理员业务流程图 开展仓储精细化管理的成效
通过仓储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收到突显的成效。3.1 实现了管理理念的转变
通过全面行为预算管理,促进了仓储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发展,同时加深了对预算管理的理解。预算管理是一种管理机制,其根本点在于通过预算来代替管理,使预算成为一种自动的管理机制,而不是单纯的管理手段。预算管理决不是数据的堆砌,表格的罗列,而是一种与企业治理结构相适应的一套管理系统。企业健全的预算管理制度是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的体现。预算管理是一种战略管理。企业预算管理的目标实际上就是企业的战略目标,通过预算管理使企业的战略意图得以具体贯彻,长期与短期计划得以沟通和衔接,并且引入了仓储经济的管理理念。3.2 实现了管理方式的转变
通过实施全面行为预算管理及仓储精细化管理,实现了由过去的上级对下级的指令性的硬性管理向精细化的自主管理的转变。员工拿到日清日结评价表,明白自己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无需科长指手划脚。3.3 减少了科室之间、环节之间的推委和扯皮现象
仓储精细化管理的评价体系中,体现了上下级评价和科室之间的评价(称为360度评价),有效避免了过去环节之间的不协调现象,提高了凝聚力和团队意识。3.4 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精细化管理以精细操作为基本特征,通过改造员工素质,克服惰性,控制企业滴漏,强化链接协作管理,从而提高企业整体效益。以粮食出入库成本及储存成本为例,看精细化管理的收效。
3.4.1 提高收粮效率50%左右:原来一条收粮线一天收粮300—400t,现在为600—700t;原来一条收粮线占用5—7人,现在占用2人。
3.4.2 降低入粮成本:由于细化业务流程,合理设计入粮方案,提高了设备的有效利用率,使电耗由原来的2kw.h/t粮降低至1kw.h/t粮;修理费用由原来的0.15-0.20元/t粮降至0.10元/t粮;由于员工业务技能的提高,责任心增强,减少停机修理时间,原来停机修理1—2h,现为0.5h,且减少了故障的发生率。
3.4.3 降低了储存成本:99年仓储科专职保管员66人,防治费用0.73元/t粮;2000年仓储科专职保管员54人,防治费用0.28元/t粮;2002年—2004年专职保管员10人,防治费用0.10元/t粮。3.5 提高了管理层的执行力
精细化管理要求利用量化的数据规范管理者的行为,并对管理进程进行了引导、调节、控制,从而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矫正管理行为。通过实施仓储精细化管理,使仓储科管理层的执行力得到了提高,改变了过去多年沿用的经验式的管理模式,学会了将量化标准渗透到仓储管理的各个环节,使无形的管理变为有形的管理。使管理层跳出了过去的事务性的圈子,腾出更多的精力研究仓储发展性战略,探索新的发展途径。
3.6 员工队伍素质得到提高
通过实施仓储精细化管理,不仅降低了管理成本,节约了费用开支,更重要的是使广大员工在实施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学会了自主管理的本领,锻炼了自我约束力和自控能力,规范了自己的行为。提高了自我管理的意识,由过去的被动式的服从转变为主动式的自我管理,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仓储队伍整体素质。开展仓储精细化管理建议
开展仓储精细化管理是全面提升仓储管理水平,实现科学管理和完成“两个确保” 的需要。为把仓储精细化管理向纵深处推进,建议如下:
4.1 各级粮食主管部门出台在更大范围内推行仓储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4.2 研究建立仓储精细化管理的考核评价体系
第二篇:浅谈仓储精细化管理
浅谈仓储精细化管理
2011年精细化管理中涉及到巩固仓储管理成效,做好仓储管理精细化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库容库貌标准化。不可否认我矿的库房远远达不到标准要求。我矿现有的库房大多是多年以前的土房,库房、货架明显陈旧,通风采光效果极差,虽每年修理仍然多处漏雨,严重影响到库存物资的安全存放,导致部分物资因锈蚀而不得不报废,因此对仓库进行必要的更新改造,是实行仓库管理精细化的物质基础。
二、物资采购精细化。所谓物资采购精细化,就是物资采购计划必须合理,在保证矿井安全生产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避免超储积压;物资采购过程中,力求所购物资物美价廉,坚决杜绝质次价高物资的流入,严格按计划采购,防止库存积压;及时组织物资的验收入库,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库存物资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三、仓库内部管理精细化。仓库管理人员必须做到熟习业务知识,全面掌握业务技能,具备必要的应急救灾能力。在认真做好物资发放工作,实行优质服务的同时,努力把好物资入库验收第一关,对采购的物资在入库时,必须认真进行清点盘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回报,确保入库物资质量、数量符合要求;认真做好库房清洁整理工作,保持库房清洁卫生,物资摆放“四定位”(库房号、区域号、货架号、货位号),卡片悬挂“一线化”;及时认真做好账务处理工作,真正做到“日清月结”,每天下班前必须对入库、发放物资进行盘查,随时拨动卡片上库存物资数量,时时保持账、卡、物“三相符”;及时做账、每月报账,做到准确无误,工整洁净;按时按需报送常用物资计划表,严防物资短缺,保证安全生产所需常用物资库存合理化。
四、加强仓库检查,推动仓库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实行定期检查与动态的不定期检查相结合,促使仓库管理始终保持在标准化管理的水平上,真正做到检查时和平时一个样。
五、仓库管理公开化。对仓库物资实行电脑管理,与矿办公网连接或其他模式连接,让大家都能随看到库存物资的情况,以便及时领取物资,及时申报物资采购计划,避免因物资供应不及时而影响安全生产,从而切实做好物资供应工作,为矿安全生产提供更好的物资保障。
企业管理部
2011年3月24日
第三篇:仓储精细化管理实施细1
仓储精细化管理
为了贯彻粮库提出的开展仓储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同时为了
进一步提高仓储管理水平,并有效控制储存成本。结合我库实际
情况,制定如下细则。
一业务流程的管理
1收购入库环节
(1)搞好新粮调查。每年秋粮收购前,我库都要派经营部对辖
区内的粮食生产情况进行调查,填写《新粮自然质量情况调查记
录》,准确掌握收购范围内各乡镇的粮食产量、等级、水分等情
况,为做好粮食收购工作提供依据。
(2)做好粮食接收准备工作。空仓进行清仓消毒,地上衡进行
检测,各种检验设备作好校验和鉴定,输送、清理等设备做好检
修,铺设好通风地笼,布置好粮情检测设备,落实好收购资金,对参与收购的人员做好收购政策的宣传。
(3)做好粮食收购工作。严格执行门检制度,检斤室每台秤要
2人进行操作,一名检斤员,一名复核员,对入库的每一车粮食
进行认真的检斤。保管员要认真坚守收购现场,对每一车粮进行
数量的核对,同时和复检员密切配合,保证入库粮食的质量。
2装仓环节
(1)粮食装仓要做到“五分开”即不同品种、不同性质、不同
等级、不同水分、不同的粮食分开储存。
(2)粮食入仓前,要做好仓房的检查工作,对仓房的质量、气密性、防潮、仓顶隔热层都要做好检查。同时对与仓房配套的通风设备、电子检温设备、照明设备等进行检测,做到一切完好无损。
(3)对入仓的粮食要进行严格的检验。按照中央临储粮的有关政策的要求,确保入库的粮食在中等品以上。
(4)粮食入仓前要进行清杂处理。对入仓的粮食要过筛处理,减少杂质含量,同时在仓内派专人清扫粮堆表面的大型杂质。
(5)保管员要对当天装仓的粮食进行汇总。每天装仓结束后,保管员要根据收购数量或内部移库证的数量进行汇总,形成装仓日结报单,与仓储统计、检斤员核对无误后记载保管帐,并将原始凭证装订成册,存档备查。
(6)粮食装仓结束后,化验室要对入仓的粮食质量情况进行复检,同时做好品质分析。保管员根据检测结果,填写中央储备粮油专卡、中央储备粮实物台帐、粮情检查分析记录等。
(7)粮食装仓结束后,要对粮面表层30公分拌入保粮粉,铺设检温电缆,配备手动检温探子。平整粮面,铺上踏粮板,最后关闭门窗,进入常年保管阶段。
3日常保管环节
1粮食入仓后,保管员每天要对仓库实行电子检温,分析粮温变化规律,绘制储粮三温曲线图,详细记载《临储粮粮情检查分
析记录》,如发现粮温变化异常,要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另外保管员每三天进仓检查一次粮情,进行手动检温,与电子检温相对照,避免出现意外,同时填写《临储备粮检查记录簿》。粮办仓储成员每七天进行一次小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认真填写《小组检查记录》。每十五天进行一次有仓储主任参加的大组检查,认真填写《联合检查记录》。上级领导检查时,认真填写《领导检查工作记录》。如遇风雨天气,要进仓检查门窗是否密闭,仓壁、仓顶是否渗水漏雨,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随着季节的变化,适时做好机械通风。进入11月份后,选择有利天气进行降温通风,通风前化验室要对通风仓库的水分进行测定。通风时必须监控粮温、外温、外湿变化情况,安排专人每隔4小时对粮情检查一次,作好记录,通风结束后,化验室要对仓库的水分进行测定,保管员要根据通风中记录的各种数据填写《中央储备粮机械通风记录》。夏季尤其是进入7月中旬以后,仓内积温普遍较高,这时可利用有利天气打开窗户或开启轴流风机降低仓温,延缓粮食表层粮温变化。如果粮食局部发热或通风时出现死角,可利用多管通风机,进行局部通风降温。
3发现虫粮,及时处理。如发现虫粮,首先要确定害虫的密度、种类、抗药性和在粮堆中的部位,再根据粮食品种、数量、水分、粮堆高度、粮温、气温、仓湿和大气湿度等到情况,制定完整的熏蒸方案进行熏蒸。
4出库环节
1临储粮出库时,必须凭华粮吉林分公司下达的轮换计划或中央储备粮油出库单才能出库。
2临储粮出库前,要做好设备、器材、检验、检斤等各项准备工作,以便临储粮能顺利的出库。
3粮油出库时要认真填写《临储粮内部移库》,做到数量真实。化验室要对出库的粮油进行检验,做到质量良好。粮油出库后,及时进行帐实对照,核算粮食溢余或损耗情况,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统计员、保管员、会计员核对出库无误后,核减库存粮油数量,调整帐卡。
二安全管理
在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方面对危险性较大的设备和场所,如锅炉房、烘干车间、检验室、药品库,要配备2只以上灭火器,配电室要配备4只以上专用灭火器。
储粮仓房周边50米不能有易燃、易爆物品和污染源,储粮区要有消防设施、设备。
储粮区、资材区、仓内不准吸烟。
保管员、检验员及特殊工种的技术人员实行持证上岗。机械通风、谷物冷却、粮食出入库等生产作业现场要设立安全员,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设备出现故障要及时停机,由技术人员排除,严禁机械带病作业。
三、仓储费用定额管理
1、加强预算管理,控制费用
仓储管理的收购、烘干、装仓、日常保管、出仓环节的费用支出进行测算和预算。对各业务环节的每个细节,综合各种因素,制定出科学、先进、合理的指标,在此基础上,编制仓储费用开支计划,纳入本企业财务预算,通过加大仓储费用管理力度,严格控制费用开支。
2、实行定额管理,减少费用
制定科学、合理的分环节的费用指标,要根据作业量、作业时间、强度,量化到用工、耗能、耗材、小修费,制定消耗定额、劳动定额和费用定额,促使仓储作业过程中厉行节约,减少费用。
3、加强核算管理,节约费用
要加强仓储业务环节的费用核算管理,在仓储保管费用形成过程中,依据核定的费用定额,对每一个仓储业务环节都应该分项进行单项、单人、单车核算或定额核算。通过严格的保管费用核算和管理,使每一项费用支出都控制在核定的范围之内。奖勤罚懒,节约费用。
4、加强环节管理,降低费用
收购费用(不包括仪器鉴定费)
收购检验费用。包括检验票证费用(新粮自然情况调查表、水分测定原始记录、原始检验结果单、粮油入库复查检验记录、粮油检验票证、其它用纸)、临时人员工资、耗电
检斤室费用(不包括衡器鉴定费)。包括收购进货凭证、结报单用纸、耗电、收购软件、其它办公费。
收购现场费用。包括收购期间每天卸粮用工工资、场地照明、输送机用电、其它零活用工工资、场地机械修理、零星工具和保管员、统计员办公用品等。
5、在工人作业用工上加强管理
保管员现场监督工人作业,做到活净底清,减少零活日工的用工量。
烘干上料时,尽可能把收购车辆直接卸到烘干塔里,以减少重复作业,减少攉粮入机的费用。
如大量用日工时,仓储部长和工人队长一起对所干工作分时分量进行预估用工量,并和工人直接包干,以防拖工,延工等现象发生。
6、加强和其它部门配合。
粮食水分的情况是储粮变化的必要条件,在同一环境条件下,总是水分高的粮食先发热霉变,而在同一粮堆内,又总是水分高的部位先霉变。因此入库的粮食水分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设想粮食入库水分高,粮食自然发热,仓储必然对发热粮食进行处理,进行攉库,机械通风,势必费工费电。所以仓储必须和化验人员配合把好入库粮食水分关。确保储粮安全。
仓储部2013-11-20
第四篇:医院预算精细化管理培训班学习心得
医院预算精细化管理培训班学习心得
前段时间参加医院预算精细化管理培训班的学习,各个授课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感触良多,受益匪浅。
特别是陈媛梅老师讲解的《医院预算精细化管理》课程,让我深深感觉到加强医院预算管理,完善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在新医改形势下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性。结合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一、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现状问题分析
1、医院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医院领导、各部门普遍认为预算就是钱的问题,财务就是管理钱的,所以医院的预算都是由财务部门负责。每年预算编制时也就是财务人员单打独斗,以部门预算为主编制医院收支业务预算,这种预算质量不高、可行性也不强,并未立足于医院经营管理需要,更未立足于时医院长期战略发展规划。往往编制后束之高阁,编制和执行基本脱节,造成预算与决算对比时相差甚远。
2、预算内容不全面。全面预算管理强调的是一种集系统化、战略化、人本化为一体的现代管理模式。它将医院资源、业务、资金、人才、信息进行整合,通过高度的作业协调、有效的资源配置、战略驱动式的业绩,打造出一种合力,它涉及医院的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全面预算体现的就是一种“集权下的分权制度”,根据医院战略目标,将责任和权利进行划分,层层落实分解。根据各部门各岗位的需求,对医院内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并对执行过程进行监控和信息反馈。业绩评价考核的是每一个部门、每一位员工对医院的贡献大小,以此来决定他们从医院所获得利益的大小。相应的以每一个部门、每一位员工的一定预算考核指标作为基础来衡量。而我们现有的医院大多全面预算不够全面,一般医院仅对收入支出进行业务预算,没有对药品、卫生材料等重要物资进行采购预算,也没有反映固定资产购置、改造、更新进行预算管理,就不能预测预算期内资金是否充足,是否需要筹措资金。没有将医院中各种责任中心划分清楚,各负其责,责、权、利相结合,导致部门间协调不够,员工积极性不高,医院经营效率不高,收益低下。
3、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目前预算编制大多采用增量预算的方法编制,是根据上年实际执行数据结合业务增减变动幅度预计预算收支。随着医院的发展,规模的扩大,应根据实际情况,按预算项目各自的业务特点和规律分别采用不同的预算编制方法进行编制。
4、信息基础薄弱。全面预算所需基础数据分散在财务、ERP、HIS等多个系统中,从这些系统中提取数据耗费大量的工作时间。并且实际情况发生变化后,预测调整的工作量大,效率低。此外,全面预算管理中需要医院内部各部门之间加强协调和沟通,规模越大、组织层级越多的医院预算协调作量就越大。各部门之间没有一个共享的数据平台,以实现各部门的有效参与和数据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的准确性。
二、解决方法
医院应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将医院的战略目标进行分解落实,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使财务监督从事后转变为事前监督,在全面预算工作实施过程中不断分析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存在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推动全面预算工作行之有效的开展,切实提升医院的经济管理水平。
(一)建立适合本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预算编制的组织管理体制,做好预算编制的各项准备工作。明确预算业务的归口管理部门(通常是财务部门),建立内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资产管理、基建管理、人事管理等部门或岗位的沟通协调机制,按照规定进行项目评审,确保预算编制部门及时取得和有效运用与预算编制相关的信息,根据工作计划细化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二)科学运用预算编制方法
根据医院经济活动的现状,考虑可能的医院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运用一定的预测方法进行科学预测,并进行正确决策后,进行计算(包括合理的估算)来确定预算中的各个指标的。总之,医院全面预算涉及的项目较多,不同的预算项目又有各自不同的业务特点和规律,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孤立地来编制每一个预算项目,应根据项目各自的业务特点和规律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编制。
(三)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
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是提供数据接口的工具,具有整合不同业务系统中数据的能力,发挥信息系统在数据共享、存储、传输和统计分析等方面的优势,搭建一个管理平台。它是包含了完整的预算管理体系,形成了一套计划制定、预算编制、预算审批、预算生效发布、预算调整、预算执行控制、预算差异分析、预算考核等完整的闭环系统。
(四)落实医院归口管理
预算归口管理是国家财政部在全面预算管理办法中倡导的重要内容,代表了预算管理的方向。财政部强调,在全面预算管理各个环节,预算管理部门主要起决策、组织、领导、协调、平衡的作用。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的组织结构、业务特点和管理需要,责成各预算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相关预算的编制、执行监控、分析等工作,并配合预算管理部门做好单位总预算的综合平衡、执行监控、分析、考核等工作。
(五)制定和完善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是全院各科室进行预算管理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定和准则的总称,其涵盖了包括组织架构、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考核与奖惩等方面的规范性内容。
(六)加强考核与奖惩
医院预算完成得好对高层管理当局来讲是业绩,对医院的全体员工来讲,就意味着更多的付出。根据市场经济规律,更多的付出应该得到更多的回报。只有这样员工的付出才会长久,员工的这种行为才会得到正面的强化,这样的管理制度才会有效。“考核与奖惩是预算管理的生命线”,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奖罚分明的奖惩,实现预算管理与业绩评价的融合,确保预算管理落到实处。
总之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对提升医院自身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卫生资源使用效率都有重要意义。
第五篇:大数据时代下高校预算精细化管理(范文)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预算精细化管理
摘要:目前,预算管理的精细化已经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核心。伴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大数据、云技术等高科技技术的来袭,代表着我国较为先进的思想理念、科技研发水平发展前沿的高等院校理应有所作为。若能使高校的精细化预算管理与大数据技术完美结合,将会为高科技时代的高校预算管理带来意想不到的成果。本文从大数据技术的概念入手,对高校目前实施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由此提出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高校预算精细化管理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高校预算 精细化
随着国际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人、机、物三者的高度融合,其所带来的结果便是数据信息业的增长,种种迹象表明我们已进入大数据时代。预算精细化管理是指在全体人员培养精细化管理思想的基础上,把精细化思想贯穿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分析、预算管理监督等,实现预算管理各环节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以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有利于加强国内各大高校的日常管理,特别是使高校预算精细化管理的实现成为了可能。因而,作为国内思想理念、技术创新处于前沿的高等院校,应该借此契机,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其预算管理当中,为下一步的国内教育体制改革、为高校提升其自身综合实力打下坚实基础。
一、大数据技术概述
(一)大数据内涵
大数据,是一种数量规很大,在对其获取、存储、管理、分析等过程中,已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数据及信息的集合。大数据具有规模大、类型多、流转快、低价值密度的特点。大数据也可以称为一种产业,其优势在于专业技术人员对其现有的数据信息进行专业化处理后,为相关客户提供一种技术服务,从而获取一定的利润。
(二)大数据特征
①容量大。数据信息数量的大小决定数据的价值和潜在的信息,容量大是大数据最为明显的特征。②种类多。大?稻菁际跸碌氖?据类型具有多样性、综合性的特征,来源渠道多。③速度快。大数据技术下,客户对于大数据的获得速度快、实用性强。④可变性。妨碍了处理和有效管理数据的过程。⑤价值性。合理运用大数据,以低成本创造高价值。
二、高校实施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高等院校在实施预算管理过程中,由于其信息化程度较低,使其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大致出现在预算编制阶段、预算执行分析阶段及预算管理监督评价阶段,只有将上述几个阶段出现的问题予以详尽的分析,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高校预算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编制预算的基础数据库不完善。最新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实施以来,新增了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无形资产按期摊销的核算要求,同时将支出项目细化为“教育事业”、“科研事业”、“行政事业”“后勤保障”以及“离退休支出”等几个方面,上述几个方面的变化对于高校所持有长期资产的保管与使用更加规范化,对于各类支出的划分更加明细化、透明化,核算内容的变化带来的是预算编制中所需数据库信息的相对滞后。
其次,预算编制过程中各部门参与度不高。高校的预算编制过程中,许多部门都觉得预算编制只是财务部门的事,与其自身无关,使得财务部门编制的预算有时脱离实际。岂不知,预算的编制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需要教学科研、学生管理、资产管理、人事管理甚至下属的二级院校共同参与才能完成,最终形成跨部门协同预算计划信息平台,将学校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并形成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具有可行性的预算报告。
(二)预算执行分析过程中的方式较为落后
高校预算执行结果的分析环节,对于其预算管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的大多数高校预算执行分析过程中的方式较为落后。
首先,预算管理信息化程度低。我国许多高校仍采用较为简单的数据汇总,甚至是相对落后的图表形式,对财务信息数据进行分析。这种分析方式效率低,出错率高,信息提供不及时,不能精细反映学校的财务状况,特别是不能真实反映教学、科研、后勤保障等业务内容方面的信息。因此,要提高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精细程度,就必须提高信息系统的数据的利用率,挖掘可以提高环境变化分析能力,通过自动收集信息减少预算编制者的主观判断,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客观性,以及上下级、平级预测的一致性,从而减少预算组织者和参与者之间的冲突,及时反馈预算执行信息。
其次,预算分析思维僵化。由于数据信息技术的原因部分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从单向性、平面性分析,忽视预算管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许多高校不是从管理的多维度、多层次视角对于财务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而是习惯于定性分析,抽象分析,因而所得出的结论很难准确反映单位的真实财务状况,也就难以将同期的实际数据与预算数据进行比对,为下一步预算实施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
最后,预算分析方法缺乏科学性。我国很多高校预算分析仍采用以前期预算的实际执行结果为基础的“增量预算法”。这种预算分析方法虽然操作简便,但往往缺乏针对性、灵活性、系统性,容易导致预算的不准确。
(三)预算管理的监督管理体制较弱
“监督是预算管理的重要一环,没有监督的预算管理或者监督乏力的预算管理是不完善的管理”。在我国高等学校的监督管理方面,既有社会各方面参与的监督,也有具体事项的监督。从监督效果来看,参差不齐。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我国高等院校的预算监督比较注意事后监督,轻视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这种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今高校的管理需求。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既有制度方面的原因,也有技术方面的制约。在制度方面,部分高校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存在一些不科学、不完善、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从而造成校方管理层对于预算数据管理较为模糊。如在科目设计、监督机制、审计机制等方面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在技术方面,我国高校对预算的监督管理大部分是运用ERP软件进行,而该软件的特点是比较注重事后监督,对事前监督、事中监督比较薄弱,甚至无能为力。对于诸如一些学费、住宿费缴纳、欠费情况等,无法直接取得同期历史数据和财务预测数据,而需要财务人员通过手工方式获得,从而使得高校预算资金支出不能得到及时安排,从而影响其有效性和针对性。
三、大数据时代下高校预算精细化管理的策略
2016年国家教育经费投入总额为38,866亿元,其中对于高等教育投入为10,11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22%。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对于高等教育的投入是逐年增加的。然而,与世界上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相比其经费支出差距还是较大的,这就需要高等院校合理的引入大数据技术来提高预算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首先,基于大数据技术建立预算平台。高校应以预算编制为起点,实现预算执行为目标,建立以预算执行控制为重点,以财务核算为支撑,以财务决算及预算分析为反馈重点的预算管理平?_。在平台的建设过程中,要打破现有的财务部门与其他专业管理部门的界限,将大量的数据信息、管理信息置于平台之上,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从而使得预算的编制更加切实可行、具有针对性及可操作性。
其次,设置合理的预算执行评价体系。预算执行的好坏,评价是关键。高校应依据预算项目的性质不同,建立信息化的预算评价体系,从而实现对于每个预算项目的精细化考核。如校实验室项目预算支出,重点学科项目攻关等可用绩效标准来考核。传统的财务系统不具备项目预算执行系统和多维数据分析功能也无法与其他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大量工作需要通过人工完成,费时费力,容易出错,无法满足高校预算管理精细化的需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建设的预算管理平台可以为各级用户提供各种查询数据功能,可以使预算数据分析建立在数据库之上,通过对数据库中的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可以为各级用户提供各种查询数据功能,改变过去相关数据提供滞后的状况,使得预算数据的分析、考核变得更加有的放矢。
最后,利用大数据信息平台,实现预算编制、执行与监督适当分离。高等学校应该设立专门的预算编制机构,行使预算编制职能,预算执行由财务部门具体实施,预算监督由学生、教工、内部监督部门、社会中介机构等行使,要实现对高校预算管理的监督作用就必须实现大数据共享,使得预算的监督可以同步进行,克服预算管理仅能事后监督的不利局面。
四、总结
高等学校的教育经费支出是教学质量高低的有力保障,进一步延伸的话有可能影响高校学生未来对于社会贡献的多少。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面对我国高校经费相对不足的客观现实及大数据时代的今天,高校运用大数据技术来进行预算精细化管理成为使然。高校通过建立大数据平台信息系统及运用大数据技术制定合理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分析、考核评价体系会使得高校的预算管理更加科学、有效,最终为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为国家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联彦超,王兴芬.基于大数据的高校财务决策分析系统的构建[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8):108-110.[2]王艳.基于大数据的高校财务管理思考[J].管理观察,2014,(25):80-82.[3]2016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38866亿元[OL].教育部网站,2017-5-3.[4]李文梅.当前高等院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J].会计之友(下),2010,(5):108.(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