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年上半年市场信息科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2010年上半年市场信息科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局市场信息科 2010.7)
今年以来,在上级领导和市局领导的重视关心下,我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全市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目标,立足本职,扎实工作,着力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基地、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监管队伍建设,不断提升生产指导服务能力、品牌创建示范能力、全程综合监管能力以及广大民众的满意率。市场信息、质量安全、政策法规、开放农业和农业统计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创新信息服务方式,提高信息服务水平
一是按照农业信息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和实用性的特点,我科将采集到的农业信息及时编成文字材料,充分发挥“赣州三农网”的窗口作用,及时发布赣州农业最新动态,并免费为全市涉农龙头企业在“赣州三农网”上发布信息,做企业品牌宣传等,既扩大了赣州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又扩大了赣州农业的宣传面。
二是整合涉及农资源,全面完善赣州三农网。增设了“培训课堂、科站动态、三农论坛、赢在三农”等特色栏目;建立完善了农业病虫害防治、农业实用技术、农业质量标准、农业专家咨询、企业基地大户等五大数据库,收集了覆盖全市几乎所有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技术500多条,收集了274个农产品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发布农村科技近1000条,使全市农业从业者在网上能直接查找到各类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种养实用技术以及主销 1 市场农产品质量标准,有针对性的组织生产、加工。开辟了农资推介、商企在线、供求信息发布、在线咨询等栏目。每天坚持更新涉农新闻及市场供求信息60条以上,更新速度和质量在全省市级农业网站中排名第一、市直政府网站中稳居前茅。累计点击数目前突破65万。
三是充分利用农业信息服务媒体。积极与赣州电视台合作,共同发布农业资讯和供求信息;与赣南日报——新农民周刊合作,开辟农技知识、涉农法律以及农副产品市场行情宣传专栏;与广播电台合作,开通三农信息专题等等,通过电视、报纸、电台等多种媒介,及时将三农信息传递到全市千家万户,转化农民从业、就业、创业的技能和财富。
四是利用各类展会,实现农产品产销对接。今年来,为了促进农产品市场流通,切实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在密切产销对接上花气力,在搞活市场流通上下功夫,在拓展市场空间做文章,充分利用在国内举办的交易会、推介会、对接会、博览会等各种农产品现场产销对接活动,积极应对季节性、结构性农产品滞销卖难问题,认真开展了农产品营销促销工作,有效保障了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为我市农业农村经济稳重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是宣传好12316服务热线。今年6月3日,全市12316服务热线开通后,“赣州三农网” 即时设置专栏宣传12316“三农”服务热线,发布农业系统农业专家信息和12316拨打方法,农民朋友对不懂的问题可以通过拨打12316热线电话与各农业专家直接通电话进行咨询。使全市90%以上的农户知道了12316“三农”服务热线的拨打方法。同时,将农民向12316咨询的问题及时在 2 “赣州三农网”上发布,目前,通过网络向专家电话咨询答疑30余次,受到了农民朋友的好评。
二、提高监管水平,保障城乡居民消费安全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进一步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局成立了赣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制定下发了《赣州市2010年“赣鄱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实施方案》《、赣州市201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方案》、《赣州市2010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根据我市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实际,采取分类负责、层层把关的原则,建立了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了具体责任人,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是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通过电视、广播、会议、宣传栏、科技下乡、知识培训、张贴挂图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赣州市电视台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29次;在赣州市人民广播电台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13次;在赣南日报、有关报刊书刊等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18次;在赣州市政府网、赣州三农网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达198次以上。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组织开展了“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月”活动、《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食品安全知识现场咨询活动。今年以来,全市共举办各类培训566场次,培训人员55940人次。
三是突出抓好农资打假,确保农业生产安全。我局组织农业 执法人员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及10次农资市场大检查,在辖区内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12次,建立了214个放心农资经营店;开展了“赣鄱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开展了全市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个体)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自查自纠专项检查。加大了对农资产品的检查和监管力度,重点检查农资经营户是否存在经销甲胺磷等国家禁用的5种高毒高残留农药以及孔雀石绿、苏丹红等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行为。今年以来,全市共出动农业执法人员1650人次,检查农资生产经营企业655家,其中检查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企业145家、复合肥生产经营企业187家,检查农药经营户143家,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生产经营户89家,兽药、渔具、农机等生产经营户91家。为规范我市的农资市场经营秩序、保障全市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是突出抓好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三个环节的监管。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组织编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手册》、《无公害蔬菜生产手册》、《动物防疫检疫法律法规汇编》、《农业标准化生产管理办法》等技术、法规资料发放到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广大种养大户手中,指导农民使用高效、低毒的农(兽、渔)药进行农业生产,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兽、渔)药和未经处理的城市垃圾、工业废渣、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料。开展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和规模生产基地农业投入品专项检查,各基地建立了农业投入品使用记录档案,规范了农业投入品的使用行为。组织开展了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防疫行动,对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实行强制免疫,基本达到了免疫密度、免疫耳标佩戴率、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等四个 100%的目标,为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消费安全奠定了基础。四是加强了对废弃食用油脂的检查。自接到市食品药品安全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查处生产经营使用废弃食用油脂的通知后,我局立即组织全市农业执法人员对生产养殖大户进行逐一排查,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用潲水养殖的情况。加强对农产品加工环节的监管。组织农业行政执法人员深入农产品储存、加工企业,重点检查农业投入品、加工原料产品的使用情况,进一步强化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在定点屠宰场的生猪、肉牛全部进行“瘦肉精”检测,检测合格率达100%,没有发生一起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确保了广大市民的吃肉安全。加强对农产品流通环节的监管。会同市生猪定点办、工商部门对进入市场交易的动物及动物产品进行严格检查,对私屠滥宰和销售注水肉、病害肉等不法行为给予严厉打击;设立了全省水生动物病害检测体系中的甲鱼等水产病害检测点;做好辖区内大型农贸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农(兽、渔)药残留检测。
三、开展农业标准化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
一是加强农产品标准制定,形成了全市的农业质量标准体系。为保证农业生产有标可依、有章可循,我市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标准,制定了兴国灰鹅、兴国红鲤鱼、宁都黄鸡、寻乌蜜桔等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以及《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条件与栽培管理技术》等标准技术规范,全面系统的介绍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认证标准等知识,为进一步提高全市标准化生产水平、搞好产品质量认证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考。目前,在农业 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都建立了相应的标准规范,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已基本建立,为提高农产品质量打下了基础。
二是建立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带动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围绕全市主导产业,我局规划建设一批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并按照标准化基地管理办法,加强了对基地的监督和管理。示范区产业覆盖脐橙、生猪、蔬菜、蘑菇、黄鸡、禽蛋、鳗鱼、甜玉米、辣椒、西甜瓜等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示范工作由点到面,逐步推广,充分发挥示范项目的辐射作用,通过示范项目推动示范地区其他产业的标准化水平的提高,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形成产业优势和规模效应,促进示范地区标准化工作的全面开展。目前,全市已建立了24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10个、76个无公害农产品、46个绿色食品、15个有机食品、6个省名牌农产品和222个生态畜牧小区(其中今年新增11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1个无公害农产品),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基地面积、产量正在迅速扩张。
三是强化硬件建设,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积极向国家农业部争取县级农产品检测站建设项目,今年,已争取瑞金市、章贡区、安远、全南、宁都、寻乌等6县(市、区)列入明年项目实施单位,有望获得每县300万元,共计1800万元的建设经费。市级也已申报。此外,今年我局争取新村办的支持,为18个重点乡镇配备了农药残留速测仪器设备,建起了农产品速测点。在全市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定期对土壤、水质、大气等生产环境,农药、化肥、种子等农业投入品,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药肥残留以及最终产品质量等进行检测监控,把 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都纳入检测监督的范围。上半年共抽检2520个果蔬样品,检测出49个样品农残超标,农残合格率为98.06%,服务全市“两会”、省部级领导来我市检查指导等重大活动10多次,共检测994个果蔬样品,排查15个农药残留超标样品。
(五)突出产业招商,务求“开放促农”实效
一是重视参展会商,提升我市农业品牌质量。依托“香港招商周”等活动,认真搞好项目包装和品牌推介。积极组团参加部、省组织的招商活动和各项农产品展销。精选了14个农业项目,在香港等地推介招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其中,“香港招商周”中成功签约两个主推项目。
二是加大招商力度,前往多地开展招商活动。今年以来,我们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农业招商工作思路。我局先后共接待了台湾、香港和国内等重要投资商来我市考察10多批次,组织招商小分队积极前往武汉、南京等地开展招商洽谈活动,成功引进了雨润集团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到赣州投资兴业,香港亚太控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我市的抗体蛋白质生产项目正在洽谈,投资意向比较明确。上半年,全市新引进农业项目55个,合同引资20.93亿元,完成投资5.44亿元。其中合同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有26个,亿元以上的项目有5个。
三是切实加强农业系统招商引资检查落实工作。我科每月定期对招商引资工作进行跟踪检查,要求各地每月10日前上报一次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及时掌握招商引资的进展情况,目前全市农 业系统招商引资工作已经有序的开展起来。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1、坚持服务为先,继续建好赣州三农网等平台。进一步加强农业病虫害防治、农业实用技术、农业质量标准、农业专家咨询、企业基地大户等五大数据库建设,做好农资推介、商企在线及价格行情等栏目,以便民众及时查询。继续创新信息服务方式,完善县乡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健全信息员服务队伍。
2、继续突出招商引资工作,全面完成招商引资工作目标任务。下半年招商引资工作我们将根据市委要求,做到领导再加强,力度再加大,措施再加码。一是要确保完成市下达给我局的招商引资目标任务;二是跟踪落实香港亚太投资集团抗体蛋白质生产项目建设;三是力争再洽谈1-2个25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项目,贮备后续项目资源,为2010年及今后招商引资工作夯实基础。
3、加强三大展会组织,拓宽市场开拓渠道。中博会、农交会、上海展示展销会已成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交流与合作的峰会,成为展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成为农业对外开放、农产品市场开拓和农业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三大展会工作,是每年开放型农业工作的之一,我们高度重视,详细部署三个展会工作,精心组织和邀请全市名优农业企业参加三大展会活动。
3、坚持关注市场,积极探索农产品供求服务机制。针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农产品供求及价格新情况、新问题,围绕农民工返乡从业就业、创新创业,积极探索农产品价格稳定机制和农产品流 通、销售服务机制。
4、坚持突出重点,强化统计分析预测能力。加强统计队伍建设,增强统计分析预警能力。紧跟民众关注的农业生产物资和农产品市场行情,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和政策动向,分析产业发展趋势和农产品供求形势,理性地引导农民组织种养生产,以求农业平稳和谐发展。
第二篇:县办市场信息科全年工作总结
县办市场信息科全年工作总结
县办市场信息科全年工作总结
2014年,市场信息环保科根据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和局里下达的目标任务,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群众路线”的要求,坚持为基层和农民服务的指导思想,认真抓好农业信息、农村能源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生产等工作,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
一、搞好网络建设,反馈农业信息
搞好农业信息体系建设,抓好农业信息服务工作,引导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是信息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今年来,我科认真落实《XX市农业和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建设规划》和农业部“十五”农村信息服务体系行动计划,具体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完善局域网的建设和管理。XX县农业信息网于2002年6月开通以来,科室站司发展极不平衡,部分直属单位因资金紧缺没有添置电脑等设备,今年初农业局筹集资金8万元,为其购置电脑,开通网络。目前,各科室站司配有电脑32台,实现了网络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为了加强网络管理,各科室均配有专兼职操作员和信息员,制定和完善了《农业信息网管理制度》、《农业信息发布制度》、《信息员稿件采用奖励制度》、《局中心机房管理制度》,为加强网络的有绪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搞好信息传递,宣传XX县农业。在市农业局信息处和市农技站信息科的大力支持下,“XX县农业信息网”与中国农业信息网、XX市农业信息网、中国三峡农业信息网、XX市农业技术推广网相链接,将接收到的信息下载后传递到乡镇农技站和种养大户,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一年来,共收集各类农业和技术信息1065条,在网上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608条,较大范围的宣传了XX县,宣传了农业,特别是渝开锦橙获绿色食品标志后,利用网络大力宣传,使渝开锦橙在国内外声名远播,引来俄罗斯、新加坡和澳门恒河集团客商签订产品购销合同。同时,认真办好《农情反映》简报,按照高质量、高标准要求,宣传XX县农业产业开发和结构调整中的典型事例,全年共上报下发《农情反映》48期,其中改版后的《农业信息》9期,比去年的38期增加10期,其内容和质量都有较大更新和提高。
(四)按照“五个一”标准,建立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按照市农业局下达我县实施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的要求,我县今年重点抓好乡镇信息服务站建设,并按照每个信息服务站有一间房、一套设备、一条电话线、一套管理和服务制度的“五个一”标准,选择有地域代表性,对周围发展有影响的乡镇和村作为首批试点单位进行规范建设。目前,已建成临江、郭家等20个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和汉丰镇三中村、长沙镇一心村等6个村级农业信息服务站。每个站配备电脑一台,打印机一台。建成后的乡、村农业信息服务站通过方便、快捷的传递方式,较好地实现了上情下传、下情上送目标,提高了办事效率,促进了乡镇农业信息的快速发展。
二、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加快农村能源建设 按照XX市能源办的统一安排,我县被确定为全市15个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示XX县之一。县委、县府领导高度重视这项工程,先后两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发展规划。按照重点示范、典型引路、整体推进,确保质量的总体要求,抓好以修建沼气池为主的“一建带五改”工程,明确15个乡镇的20个村为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示范村,其中8个部级示范村,12个县级示范村。今年内建成沼气池5000口,带动完成5000口,共10000口的建池任务。现已完成局下达的目标考核办法下达的沼气村10个、生态家园示范村2个、综合利用示范村3个的建设任务。该项工程启动以来,各示范乡镇、村积极行动,认真实施,在全县范围内迅速掀起沼气池建设热潮。全县共修建沼气池10500口,完成改厨6500户,改厕6000户,改水6500户,改圈5000户,改院坝3500户。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统一思想,认识到位。通过举办有示范乡镇领导和示范村负责人参加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示范村建设启动仪式,反复宣传去年实施农村小型公益设施的成功做法,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民看到了修建沼气池的好处,得到了实惠,思想认识得到较快统一,农民要求修建沼气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二是统一规划、狠抓落实。为了完成全年建池1万口的任务,县农能办在深入调查,摸清情况的基础上,要求部级示范村完成300口,配套完成“五改”300户,县级示范村完成200口,配套完成“五改”200户。目前,全县推广沼液侵种5万亩,沼液、沼渣养鱼1万亩,沼液养猪2万头。在建池过程中,各乡镇按照集中连片、整村实施的原则。选择交通方便、利于示范的村社实施一建带五改工程,较好地发挥了示范作用。
三是统一培训、技术到位。按照“培训一户、建成一户”的原则,把培训课堂放在施工现场和农户家中。每个建池户人人会使用,个个懂维护。同时,为了提高全县沼气技术员的技术业务水平,县农能办聘请专家组织培训。目前,全县修建的沼气池未出现质量问题,合格率达100%。四是统一补助,政策配套。坚持以农民自筹为主、国家扶持为辅的原则落实补助经费。在国家扶持方面,将农村能源建设资金、农村小型公益设备设施建设资金、生态建设资金、农业综合开发、扶贫资金、小额信贷等资金,都配套捆绑起来按政策规定对每建池户给予补助,还在建池用地上出台优惠政策,每个建池户可享受15—20平方米的建池用地,免缴有关土地手续办理费用,激励农户的建池积极性。五是统一管理、健全制度。在建池与管理过程中,我县较好地做到了三个结合,即建池与管理相结合,建池与维修相结合、建池与沼液沼渣综合利用相结合。坚持用制度进行管理,先后制定出《XX县农村能源建设农民技术管理制度》、《XX县沼气技术员质量安全责任书》、《XX县沼气池建设工程质量监督验收制度》等,有效地加强了管理。六是统一验收,确保质量。搞好建池检查验收是确保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农能办聘请有关专家对示范村的沼气池进行竣工验收工作,验收合格后划拨补助款。七是统一纪律,严禁坑农。为了把国家激励农户发展沼气事业的相关政策落到实处,受惠于民,县农能办对示范乡镇和村以及沼气技术员作出了严格的规定。不准借机在项目补助资金申批服务费;不准擅自提高技术员工资标准;不准提高灶具售价;不准克扣国家补助。我县的农村能源建设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三、发展绿色食品,发挥名牌效应
2014年,我县根据国家和XX市发展绿色食品的要求,大力实施标准化生产,确保农产品质量要求,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
一是进一步加快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把选择好、控制好、建设好农产品示范基地作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大事来抓,对九龙山2万亩优质稻,长沙、赵家、镇东300亩优质锦橙基地,临江、汉丰、关坪、岩水4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大进、关坪等乡镇10000亩魔芋生产基地按照标准化生产要求进行生产和管理。
二是在绿色食品基地建立10个警示牌,警示农民按标准化生产无公害农产品。
三是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管理,杜绝在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基地内使用国家禁用的农业生产资料,推荐并指导农民正确使用符合要求的肥料、农药。
四是按照已颁由的相关标准和地方标准,于8月中旬在长沙镇对80名农民进行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培训。并在生产过程贯彻实施相关标准。五是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力度,落实人员分赴江、东、浦等主要场镇赶场天对农民正确使用化肥、农药进行宣传,散发技术资料8000份。
六是认真搞好名牌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申报认证工作。目前,我县除渝开锦橙、顶用银杏茶、龙珠茶、搏击龙须牛肉、九龙山大米已获得名牌农产品外,渝开锦橙今年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九龙山大米申报的绿色食品正进入审批程序,临江、汉丰、关坪、岩水4个蔬菜生产基地申报的无公害蔬菜获得部级认定。帅孝植物油、钱江博击小块分割肉、金开利魔芋精粉和名牌农产品称号。
七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根据XX市农业局的项目安排,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正在筹建之中,即将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工作。
八是加大对农资打假的工作力度,继续整顿和规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的经营秩序。
四、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办理效率
根据本科的工作职责和局里下达的目标任务,本科从促进全局工作的大局出发,加强内部管理,努力提高办理效率。
一是照章办事,严格管理。本科按局里的各项制度,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积极完成局里交办的各项任务,全年未出现违纪违规的人和事。二是围绕目标任务,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在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修建沼气池1万口,沼气村10个,生态家园示范村2个,综合利用示范村3个的建设任务。完成26个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建设,完成2个绿色食品标志申报工作。完成锦橙节布展任务。
三是团结协作,同舟共济。本科全体工作人员以搞好工作,完成任务为前提,注重团结,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工作不推诿,事事有落实。
第三篇:市场信息工作总结
2011年祁阳县市场信息站半年工作总结及
下半年工作计划
(2011年7月5日)
今年以来,祁阳县市场信息站在市、县各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按照年初制定的《祁阳县农业局2011年绩效考核岗位责任制》要求,继续以当好参谋、搞好宣传为宗旨,积极开展市场信息站的各项工作,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一如继往的为上级各部门、农业工作者及农民朋友提供农情信息服务,现将2011年上半年市场信息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农业信息报送工作成绩突出
通过2010年底对信息报送工作的考核与奖励和2011年信息报送工作的考核目标,局属各单位对信息报送逐步重视,不断挖掘“三农”工作中的重点、亮点和特点,信息报送数量逐渐增多,质量不断提高,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县各阶段农业生产和服务农村、农民工作的情况。截止6月30日,信息站共收到各单位以各种形式报送的信息材料222篇,绝大多数单位都做到每月1篇;经信息站筛选、审核在《祁阳农业信息网》发表59篇,向市局、省厅“农业信息网”报送且发表分别有43篇、88篇,被农业部采录的有51篇;另外向省厅、市局报送调研材料两篇。无论数量和质量,较上年的成绩都有明显的提升。
(二)、农情信息调度工作进展良好
作为“农情信息调度基点县”,农情调度基点镇仍然固定在上年的文富市、文明铺和白水三个镇,以保持数据的连续性、可比性。通过前两年的运行,基点镇工作人员都已基本熟悉业务流程,每到报送之前,信息站都会提前发送空白表格和报送提示到基点镇,基点镇信息反馈也基本及时准确,通过与其他部门的工作衔接,到目前各项工作都能按质按量地完成。
市局的农情信息调度密度更紧、任务更重,信息站今年更是做到勤下乡摸情况,掌握田间一线信息,力求更准确反映我县的农业生产情况。上半年主要完成了市局的春耕备耕、春耕春播、夏收夏播及春旱等情况的农情调度工作,报送质量和时效性都保持在全市前列,并受到市局表扬。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序开展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也是信息站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上半年,信息站联合农业执法大队、农检站、农环站和绿办等部门,在春耕备耕期间开展农资执法行动,从源头上控制投入品安全;在3.15消费者权益在友谊广场、王府坪农贸市场、步步高和万联超市等地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宣传工作,营造了社会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良好氛围;在端午和高考前夕,对两大超市、部分高考学校等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活动,为平安过节、平安高考发挥保障作用。上半年以来共开展宣传执法专项活动5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在电视台、省厅网站发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题报道5期。
上半年全国开展了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活动,我站按照省市专项整治要求,积极配合祁阳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在全县范围主要农产品经营点、农资销售点等地开展宣传活动、张贴宣传公告等,并对加强了对农检站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工作的督查,到目前为止,向祁阳食品安全委员会汇报专项简报8期,每周农产品抽样检测合格率都99%以上,至今全县未发生一起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四)积极完成其他各项工作
一是网络运行安全平稳。在对全局的网络管理维护中,及时处理各种网络故障和电脑故障,偶有故障能在半个工作日内解决问题,保障全局工作人员网络正常地运行;另外与网络运营商及时沟通,协调处理各种问题和故障,半年来总体运行平稳,未发生严重影响到工作的网络安全事故。二是网站内容更新及时。上半年及时对《祁阳农业信息网》的祁阳概况、政务公开做到更新,平常保持了对“祁阳咨讯”、“乡镇动态”、“病虫植保”等栏目的及时更新,至6月30日,共更新信息95篇,比去年同期高出12篇。三是及时完成统计调研。加强了同局属相关单位的联系,积极完成全年种植意向、抛荒情况、种植大户以及各时期的受灾等情况的统计,为市局、局领导、县统计局和民政局等单位提供可靠统计数据;按照省厅、市局的要求,上半年完成农业调研材料2篇。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情信息工作经费不足
信息站项目少、工作经费不具体的问题一直存在,目前信息站3名工作人员却只有一台工作电脑,情况比较突出;另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宣传培训工作亦停留在低成本、低标准的活动上,宣传的范围和覆盖面均比较有限。
(二)基层信息报送不够主动
目前对基层农情信息工作是侧重考核、缺乏激励机制,部分单位对于信息报送不够积极主动,信息来源渠道不畅通;有些单位没有深入基层,报送各类信息缺乏主动性、时效性和真实性,影响对信息的有效采集,信息报送只是在完成任务,质量和数量都存在一定不足。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报道不够
按照年初制定计划在《永州日报》上发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题报道材料,目前尚未发表一篇,这对下半年在这块的压力比较大。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通过对上半年的工作的总结,总结做得好的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在下半年的工作当中,继续发扬好的方面,花更大的精力弥补不足,下半年工作中计划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更紧密地与各农技站加强联系,及时、全面地掌握各地的农情信息,更准确、全面地向上级单位和领导汇报我县的农业调度情况。
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报道,力争在《永州日报》上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
三是继续保持文字信息材料报送的良好势头,力争今年的农情信息工作被评为全省先进。
四是积极完成局里交办的各项临时性工作。
第四篇:司法局基层科年终工作总结及下一年工作思路
司法局基层科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区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在区委、区政府和局党组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司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以“平安江北”创建为契机,狠抓基层基础工作,为促进我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化投资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1-11月份,全区一般民间纠纷排查1255起,已调处成功1211起,成功率96.5%,重大疑难纠纷排查38起,成功调处38起,调处成功率100%,社会不安定因素排查30起,成功调处16起,其余的都落实了预防。2005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狠抓司法所规范化建设
今年来,我区在推进基层司法行政事业发展中,狠抓了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并以此为契机,有力的促进了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健康有序的向前发展。
(一)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为进一步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我区司法所行政工作整体水平,充分调动司法所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市司法局[2004]11号文件关于《宁波市新一轮规范化司法所创建标准》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区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制定、下发了《江北区司法所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办法对司法所人员配备,基础设施、内部管理、考核方式等都作了详尽规定。按照抓基层、打基础、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着力提高全区司法所工作人员的素质、管理水平及工作质量,力争用三年时间,使全区司法所全面达到新一轮规范化建设标准的要求。并加强对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地指导力度,就司法所建设,制度上墙等内容多次走访,统一制订司法所管理制度、司法所职责等上墙内容。目前已有4个司法所基本达到《新一轮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的标准。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我们通过继续开展“人民满意的司法所(司法助理员)”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队伍的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建设。并加强业务学习和相互交流,今年,分别组织司法所长,司法所内勤外出考察。先后到宁海,鄞州区进行学习。在组织人民调解干部培训班的同时,要求各司法所工作人员全部参加。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交流,提高了司法所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三)发挥职能、促进和谐发展。今年,指导司法所紧紧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按照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工作的新要求,依法全面正确履行工作职责,生动活泼地开展各项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区司法所积极参与调解疑难复杂民间纠纷,开展法制宣传,为基层政府提司法建议,协助基层政府处理社会矛盾纠纷。开展矛盾纠纷排查,防止群体性上访。在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期间主动参与、指导。基层司法所通过发挥自身职能作用,为基层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加大重大疑难纠纷调处力度。以排查为先导,狠抓重点纠纷的调处。按照市局的要求各司法所都制定了辖区内不安定因素的预警方案。坚持每月一次排查和月报制度,及时掌握预警信息和重大突发性事件的专报工作,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进行认真疏理和调处;慈城镇、庄桥、洪塘街道今年调处了多起赔偿金额达十几万元的重大纠纷。慈城镇司法所对去年遗留的重大疑难纠纷进行了专项调处,成功率达100%。坚持每季度一次的司法所长排调联席会议制度,分析交流情况,研讨复杂疑难问题。一些重大疑难纠纷和不安定因素请区法院民事庭的同志进行了解析和指导。对近期的主要矛盾纠纷进行了分析预防,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基层司法行政工作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实际工作水平。
二、扎实抓好人民调解工作
密切关注我区在城市化、工业化推进,利益格局深入调整和社会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坚持预防和调处并重,认真做好人民调解工作。
(一)因时制宜,狠抓热点问题。针对农村土地征用、城建规划、劳动和社会保障及节前突出的拖欠职工工资等引发的不安定因素等热点、难点问题,制定预案,加强对重大疑难纠纷和社会不安定因素的排查调处力度。首先是组织学习了省、市关于春节和“两会”期间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处工作的通知精神,并召开了全区司法所长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下发了《关于做好春节和“两会”期间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处工作的通知》。同时,发挥基层各司法所人员身处一线的优势,调动其积极性。要求各司法所组织辖区调委会进行矛盾纠纷排查。其次各镇、街道从讲政治的高度,把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当作当前维护稳定的首要工作任务,分别召开村、社区居委会、企事业单位调解主任会议,将排查调处任务落实到基层。由于措施得力,元旦、春节和“两会”国庆期间没有发生影响大的群体性事件,并且民间纠纷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2%(去年春节和“两会”期间排查调处的矛盾为187件)。
(二)注重队伍建设,加强调研。年初,我区城区4个街道25个社区全部配备了专职调解干部。慈城镇新建了7个区域性调解组织和4个农村社区调委会。并对41个行政村调委会进行了整顿。针对我区新聘用专职人民调解员这一新情况,我们及时组织调研,并
撰写了《如何发挥专职调解员的作用》的调研文章,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加强对专职调解员的聘用、培训、管理和监督,对今后在其他街道、镇推广此项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我们还组织开展了关于人民调解员经费落实地专项调研,力争出台一个更为合理,更为公平地报酬支付方式。另外,我们还配合区法院做好了人民陪审员的选任工作。
(三)加强培训、提高技能。今年,我局组织了5批、5个街道和25个社区调委会主任参加旁听典型民事案件的庭审,让调解干部了解审理案件的程序和方法,正确运用法律、法规和政策,调解干部反映较好。由于城区社区与镇村调解干部的文化程度、调解水平存在差距,我们分批组织了城区调解干部和村调解干部培训班,在课程安排和内容深浅上作了精心准备,增强针对性,更好地提高他们的法律政策水平和道德水平、文化水平和调解工作技能。利用培训班也加强了对信访条例的宣传。白沙、文教、中马、孔浦街道、慈城镇也都举办了调解干部业务培训班。同时开展了人民调解协议书质量检查活动,制定了评分标准和表格,在自查地基础上,我们又组织司法所长一同进行抽查,对调解协议书说理不清、表达不充分,制作要件残缺等问题现场指明,提高了调解干部的业务素质,增强了调处矛盾纠纷的技能。
三、扎扎实实做好帮教安置工作
(一)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办法》和宁波市人民政府第127号令《宁波市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实施细则》,切实做好帮教安置工作。及时印发了宁波市人民政府第127号令,向区人大汇报了2003-2004年的帮教安置工作情况。并对127号令的落实开展了调研。统一设计印刷了安置帮教谈话登记本,并与区政法委、公安分局等部门协调统一了台帐。今年区、街道、镇共落实安置帮教经费15万,到05年10月底,全区共建有安置基地8个,今年1-11月份,我区共接收归正人员46名,重新违法犯罪2名。目前,全区共有473名归正人员,已落实帮教473名,安置435名,帮教率达到100%,安置率达到92%。重新犯罪5个,管理犯罪率1%。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此人员地重新违法犯罪,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二)深入开展对归正人员的排查工作。按照底数清、情况明的工作要求,各司法所结合矛盾纠纷和社会不安定因素的排查,在重要节庆及重大政治活动期间开展定期排查工作,在排查的基础上,对归正人员采取多种形式、分类管理。今年4月份对2004年归正人员开展了一次集中排查。对排查出的对象特别是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列为重点帮教对象,进行重点帮教。
(三)针对新情况及时调研。针对2004年,我区部分辖区归正人员重新犯罪率有所提高,我局组织撰写了《积极探索努力做好归正人员帮教工作》的调研文章,在总结过去的经验的基础上,从安置方法、帮教方法、管理方法和综合治理四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做好安置帮教工作,为今后的工作起到指导意义。
(四)组织形式多样的帮教活动。一是开展走访帮教活动。在元旦、春节期间对重点帮教对象和特困归正人员开展走访帮教送温暖活动,局领导带领基层科同志下辖区走访了10户特困归正人员家庭,发给救济金3000元。各街道、慈城镇也组织了相应的走访帮教活动,共走访107户,发放救济金61840元。庄桥街道拨出专项资金3000元,用于走访帮教活动。使归正人员切实感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心和帮助。二是开展“大墙内”帮教活动。组织有关部门组成联合帮教组,赴浙江少管所,对江北籍罪犯开展帮教活动。向服刑人员传达家乡政府和人民的问候,同时提出了要求他们正确把握自己,积极改造,争取早日出狱的希望。促进了服刑人员的改造,并为归正人员安置工作提前做好准备。
明年基层工作思路
基层工作总体思路:紧紧围绕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中心,进一步强化和推进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全面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切实抓好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积极发挥司法所的职能作用,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工作要点:
一、司法所工作
1、加大重大疑难纠纷和社会不安定因素大排查调处力度。坚持每月一次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特别要加强国庆、“两会”等重大节庆期间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要把征地、拆迁、劳资纠纷等作为排查调处的重点。进一步健全预警性信息报送网络建设,确保预警性信息的畅通。继续抓好每季度一次的司法所长例会制度、分析研究和探讨解决辖区内发生的一些疑难纠纷。更好地发挥司法行政机关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妥善处理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职能作用。
2、进一步强化和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依照《宁波市新一轮规范化司法所创建标准》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抓好司法所硬件和软件建设,推进司法所的规范化建设。年内争取司法所全部达标,1-2家达到省“示范司法所”标准。加大考核力度,从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工作机制建设、档案规范管理建设等方面入手,对司法所实行工作目标考核。积极参与“综治中心”建设,更好地履行各项法定职责。利用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在“综治中心”中的独特优势,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促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
二、人民调解工作
1、不断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要认真贯彻中办、国办转发的《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大力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积极发展区域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健全调解
工作网络。指导民营企业建立人民调解组织。发挥街道、镇调委会作用,提高涉法纠纷、群访纠纷和群体纠纷的调解实效。
2、加强调解干部的业务培训。按照司法部《关于加强人民调解员培训工作的意见》的要求,组织调解主任的培训工作。上半年局里举办一期全区调委会主任业务培训,继续组织好调解干部旁听民事案件审理。各司法所组织以会代训、以案析法、现场观摩等方式抓好调解员的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司法所工作人员和调解员的法律知识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
3、认真抓好人民调解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建立健全人民调解委员会、学习、例会、登记、考评、统计、档案管理等各项制度。严格按照市局确定的书面调解协议制作范围、内容和要求,规范制作调解协议,协议书一案一档,按规定备案。年内对街道、镇、村、社区调委会人民调解协议书质量进行一次抽查。建立人民调解工作奖励机制,对人民调解员工作实绩进行考核。
三、安置帮教工作
按照帮教社会化、就业市场化、管理信息化的要求,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努力形成规范的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好归正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
继续抓好“三项”工程的落实。筹集使用好安置帮教专项经费,落实好安置优惠政策,创建安置基地。继续开展对归正人员的排查活动,上半年对归正人员进行一次全面排查。认真做好社区矫正人员管理试点工作,充分发挥社区志愿者队伍的作用,积极开展对归正人员和矫正人员的帮教活动。狠抓安置帮教工作八项制度建设,实行对归正人员的分类管理,扎实抓好对重点归正人员和社区矫正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努力把重新违法犯罪率降低到最低限度。年内帮教率达到95%,安置率90%以上,重新犯罪率控制在4%以内。认真贯彻《浙江省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办法》、《宁波市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实施细则》,充分发挥区安置帮教工作协调小组作用,理顺关系,加强衔接与协调。
第五篇:市场信息监测工作总结专题
市场信息采集工作小结
为准确把握市卷烟市场营销动态,通过信息化手段及时掌握卷烟零售终端库存信息,了解客户库存总体趋势,把握各品牌(规格)动销情况,有效指导卷烟营销工作,更好地服务市场、培育品牌、指导经营。2010年马鞍山市烟草公司按照省局(公司)相关要求制定了《市场信息监测制度》,开展了分旬定点监测、省公司百点监测和22户扫码监测。
(1)、确立固定的200户样本点,采用周期性定时监测模式
2010年卷烟营销中心岗位调整以来,我们参照省公司样本户选择标准结合零售客户的区域特征、零售业态、经营规模、配合程度等信息,对前期的样本库进行重新筛选,在全区范围内确立了200个新的信息采集点(市区110户、县区90户),并以地理位臵为主要划分标准,将市场经理和信息经理与样本客户一一对应,实行分片包干制;同时我们在面对客户多、人手少的情况下不断更新了信息采集模式,一方面我们通过宣传、引导使客户在卷烟陈列上做到整齐有序;另一方面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提醒客户主动进行库存盘点,并在预留的信息采集表中准确填写库存及价格信息,从而将以前客户经理单纯的实地盘库存改变为现在的信息沟通与现场盘点相结合的模式,在进一步维护客情关系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通过将采集的数据信息汇总后,我们每期都制作了“终端库存、价格信息汇总表”及“销售走势图”等。同时在探索中不断改进、学习中不断提高,现已初步建立了一套监测分析模板(包括:样本客户的购销存分
析、存销比分析、重点品牌规格走势分析、分行政区划动销情况分析、零售价格及毛利分析等),为货源引进、投放策略及营销政策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撑。
(2)、“百点监测”工作持续开展,保障省公司信息收集的渠道畅通。
组织架构调整后,市场部从原客户经理手中接下省公司“百点监测”的工作任务,参照线路进行重新划分,结合市公司的200个样本客户建立了信息采集客户的档案。同时按照省公司确定的盘点日期对全市100个样本点开展信息采集工作,并将库存和价格数据输入系统,为省公司把控全省卷烟销售动销节奏、制定营销政策提供详实依据。
3、通过终端信息设备,了解卷烟动销状况
22台终端扫码设备在我市自去年开始至今已运行一年多时间。前期由于样本客户的操作不熟练,网络信号的连接不畅导致终端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难以保障。专业化分工以后,我们组织层层培训,首先是召开内部培训会,使市场部全体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扫码机的安装、调试、首次库存录入、库存校对、信息查询等工作;其次再手把手地指导零售客户使用。通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后,我们将因客户自身素质不高、配合度不好的客户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替换。
在后台操作中,我们设立专人负责,每日查看扫码工作的开展情况,包括网络连接情况、库存对比情况、价格执行情况等。对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对应客户经理或直接电话拜访客户,确保在第一时间内将问题解决。
我们通过后台信息查询、前台库存校对等一系列工作的开展,目前的扫码工作开展比较顺利,数据的准确性也有明显提高。信息化的设备有效地缩短了市场信息收集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每月通过后台数据撰写分析报告上报营销中心,为相关营销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存在问题:
1、信息采集的方法与实际工作之间的矛盾。
市场信息监测都是定点上门监测,监测户分布广,如遇200户监测和省公司百点监测或月底核量相重合将极大增加工作难度。
2、数据分析应用能力不强。
目前所采集的数据只能做简单的对比,通过数据的反应对市场的判断分析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
下一步工作打算:
1、实际盘点与网络传递相结合。
对一些配合比较好家中有电脑的客户定期通过邮件传递库存信息,减少市场部因市场监测工作与其他工作相重合而带来的时间冲突的矛盾。
2、多角度进行数据分析,提升市场分析水平。
从多个方面进行市场分析,包括市场零售价格和社会库存存销比变化情况。从消费需求角度分析,看卷烟消费量如何变化;从零售户角度分析,看进货的频次、数量和当前的库存分析;从商业企业销售结构分析,看销售结构提升或是下滑;从市场零售价格分析,看零售价格是否波动;从社会库存存销比分析,与同比和环比对比分析存销比变化情况等,从而进一步提升市场分析的水平。
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市场信息采集工作的开展,提升对市场信息监
测结果的分析和应用的水平,以有效提高企业在需求预测、货源采供、品牌培育、经营指导等方面的能力,更好地把握和满足市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