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石垭镇农村信息服务站工作总结2012.3.15
石垭镇农村信息服务站工作总结
2011年,我们石垭镇在县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农村信息服务站始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自身实际,依靠互联网信息平台,以增加农民收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民专业技能,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气象预警防灾为目标,开拓创新,努力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有效的发挥了信息站工作职能,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力保证,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为了搞好信息化建设试点项目工作,一是成立了以镇长蒋清明为组长的石垭镇农村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加强对试点项目的组织领导。专门抽调了6名素质高、能力强的机关干部充实到信息化建设公办室,明确任务,分工合作,具体负责信息化项目的落实。在4月13日召开了由全镇机关干部,村三职干部等100多人参加的信息化建设实施意见动员、学习、讨论大会。通过这次会议,全镇机关干部及村干部,对这次农村信息化建设试点项目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然后要求每个行政村(社区)召开各种形式的动员宣传会议,进一步宣传信息化建设的优越性和便利性,使信息化建设项目“深入人心”。
二、加大投入,加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资金投入,重点加强对农村信息接收终端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手机等现有的基础上,加大电脑互联网接入
能力建设,提高我镇农村通信水平。为全镇35个行政村都配备一台电脑,一根网线,一个信息员,使广大的农民充分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一村一个电视,一根有线电视线路,打造远程教育系统终端。农户一级,考虑到我镇电脑普及程度,把手机作为主要的接受终端。我们以农村信息站为平台,充分利用农户手中的手机资源,把它们纳入信息服务体系,通过这些设备的建设,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已基本达到建设现在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为更好的为三农服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加大农村信息人才队伍的培养
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成立镇信息化办公室,并从各村种植大户、贩销户、大公司、定点果蔬批发市场、各村村干部中挑选事业心强、有经营头脑、掌握一定农业技术、乐于为农民办事者为农村信息员,重点培训他们信息收集、传播方法和农业科技、经营管理知识,网络应用基本知识的能力。通过努力,项目实施以来,共进行了各种培训18期,现在全镇这样的农村信息员队伍已达到85人,农村信息员队伍的快速成长,进一步丰富了我镇信息服务体系。
四、诚信服务,发布涉农信息
结合网站建设,对农民提供了可靠的供求信息,以农村信息网站为主载体,主要索取有关畜产品、蔬菜、粮食及务工等信息。对涉及农牧民切身利益的信息及时进行发布,并通过信息公示栏给各村提供了有效的涉农和农民外出务工信息。
五、认真做好气象信息服务
气象信息服务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保障。
1、按时转发每周天气预报,及时查看气象预报,把气象信息及时呈送给乡镇党委政府领导、工作人员、各村(社区)和各养殖大户;
2、积极做好汛期防汛抗灾气象服务,在汛期到来之际,我们及时将天气情况通报到各村(社区)及养殖大户手中,预防气象灾害的发生;
3、通过公告栏、宣传栏、传单等方式将各种气象信息、农业科技信息、涉农政策等信息及时传达给广大干群,让群众认识到气象减灾的重要性,防患于未然。
第二篇: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站工作总结
元坝镇2011年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站
工
作
总
结
根据市、县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以及苍溪县农业局《关于建设22个镇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站》(苍溪发[2011]17号)的文件精神,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以人为本,明确目标,强化措施,突出重点,创新机制,扎实工作,把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部门转变职能、为农服务的重要抓手来抓,认真调查研究,精心组织实施,制定了详细的实施计划和工作方案,按期完成了项目建设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统筹安排。镇成立农村信息综合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为建好镇村农村信息服务站,镇成立了农村信息综合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农业副镇长任组长,信息中心、办公室、农业产业化服务中心、生态文化服务中心、财政所等单位为成员,协同做好项目建设工作。同时在各村和镇属机关设立信息联络员56个,形成信息网。
2、严格标准,规范建站。为了切实建好我镇农村信息服务站下发了《关于组建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站”的通知》,政府严格按照建设标准,缺什么补什么。在镇办公室和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调节一间办公室专设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站办
公室。设立农村信息综合服务专干,达到了“一块牌子、一套制度、一套上网设备、一部热线电话、一个农业信息发布栏”。
3、认真抓好信息联络员的业务培训。为了提高农村信息联络员的服务能力,通过阳光工程,在职中对农业信息员进行了电脑培训,从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实践、办公软件的使用、互联网操作技术等实用操作技能进行了系统的培训,使他们系统地掌握了电脑操作与使用的基础技术,并且进行采集信息、分析信息、发布农业信息培训,为他们更好地开展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奠定了基础,也提升了我镇农村电脑普及与应用水平,也为加快农产品市场信息传播、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必要条件。
4、广收信息,多渠道发布信息,为农服务。镇农村信息综合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要求,每个信息联络员一年必须向服务站提供农民需求信息至少6条以上,服务站根据全镇收集的情况汇总,做到有针对性发布信息,今年发布常规粮油生产信息12条外,国家政策法规6次,收购信息3次。信息发布主要形式:村村通16次、印发资料10000余份、科技赶场2次、现场培训6次、技术专题培训5次、电视播放6次。涉及农村所有行业。
5、突出重点。根据我镇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发展情况,有针对性收集发布信息。目前,我镇已栽植猕猴桃近5000
亩,初投产3000亩,但管理参差不齐,为了强效益,今年把猕猴桃管理作为重要工作,组成以农业产业化服务中心农技、果技、产业人员为技术骨干队伍,多次邀请县猕猴桃办公室、猕猴桃研究所专家现场指导。在每个关键管理季节,组织种植农户和业主召开专题现场管理会,结合多媒体详细讲解,并印发资料3000余份。实行全园区管理统一化,统一时间、统一技术标准。经过一年时间的管理,大家对猕猴桃的技术有了更深的掌握。同时还调查统计本地具有典型带动作用的农民经纪人、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协会),引导走“公司(协会)+农户”和引进农业业主的路子,有效解决园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等问题。三井园区主要以引进业主为主,如黄林、范伟五个业主流转土地,业主雇用当地群众管理,每年在园区作零工收入可达600万元。今年又引进业主龙世鸿流转玉台土地500亩。为村级信息化建设布点工作做好准备。
二、取得成效
1、粮油产量大幅提升。以前我镇玉米的产量只有400公斤/亩,小麦300公斤/亩,通过高产技术的推广,井坝万亩玉米产量上了622公斤/亩,安全100亩小麦产量达到550公斤.2、特色产业效益明显。通过猕猴桃规范化管理,现长势很好,今年初投产亩可收入3000元,效益最好的是将军
村陈洪秋0.7亩就卖了2.4万元。极大提高种植户的积极性。预计明年产量可上2000吨,后年可上4000吨,人均纯收入可增加1000元以上。
3、经营模式改革效果明显。以前是一家一户的种植,种了怕销售,现在都实行“公司+农户”模式,提早签订订单。今年猕猴桃销路不好,但农户手有订单,销售季节一到,马上按14元/公斤就销售完了。而没有订单的农户只卖4-6元/公斤。
三、存在的问题
1、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站刚刚成立,人员工作经验和水平离要求差距大,还不能满足现在的农村需求。
2、经费不足。村级还没有网络设备,对采集、发布信息还落后,而且传递信息也慢。
第三篇:石垭镇场镇建设管理实施细则
石垭镇场镇建设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石垭场镇建设管理,着力建设文明洁美场镇,推进新型城镇化,结合石垭场镇建设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所指的场镇区域包括:石垭镇石平社区、温家堡社区、三块碑村、油坊沟村、双河口村。
第三条 场镇规划区内的规划、建设、卫生管理、园林绿化、镇容镇貌以及公共设施维护等均在本细则范围之内。
第二章 机构职责
第四条 石垭镇人民政府场镇工作组负责场镇建设管理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
第五条 镇派出所、工商所、税务所等单位,在场镇工作组的统一协调下,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各自的职责,各司其职,协调工作。
第六条 涉及的村(居)民委员会及场镇工作组成员分片负责各自规划区内规划建设的监督、检查和执法管理等日常工作。
第七条 实行干部包街制度。镇区每条街道均由一名场镇工作组成员和一名村(社区)干部包片负责。共同抓好所包街道的门前五包、环境卫生、园林绿化、交通秩序及违规违法建房的监督检查。
第三章 建设管理
第八条 场镇所有建筑设施必须符合石垭镇场镇建设总体规划。
第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在街道两侧和公共场地乱堆杂物,不得搭建建(构)筑物、亭、棚和其他设施。如因建设需要,须临时占用路面,应向镇村镇建设办公室作出书面申请,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十条 场镇建房按照以下程序审批:
1、场镇规划区内村(居)民自建二层(含二层以下)住房,必须按照以下程序审批:
⑴本人书面向政府提出建房申请,签署《石垭镇房屋安全文明施工承诺书》;
⑵社、村(居)必须实地查看,签署初审意见后,建设单位或业主到村建办领取并填写由镇政府统一印制的《石垭镇场镇建房申报表》,并将申请和承诺书交由村建办、国土所存档;
⑶村建、国土等部门对申报建房户进行现场初审并在申报表上签署意见后,呈镇分管领导;
⑷镇长审批并在申报表上签署意见,镇党委书记加盖规划章; ⑸国土、村建、交通管理等相关部门凭镇主要领导签署同意建房的申报表按程序实地规划;
⑹建房户取得县住建局、国土局批文后,由镇政府组织国土、村建、交通管理等部门进行现场放线,方可开工建设。
2、场镇规划区内单位或个人建三层(含三层以上)房屋,必须按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履行报质、报监手续,取得《建筑施工许可证》,由镇政府组织国土、村建等部门进行现场放线,方可开工建设。
3、旧房加层的审批。必须由国家认可的鉴定机构进行现场鉴定,出具《房屋质量安全鉴定书》,并按鉴定意见制定加层设计方案,再按程序审批。
第十一条 场镇建设用地管理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规划区内农(居)民使用集体土地已有一套住房或将在集体土地上修建的住房出售(出租)后,不得再申请和批准使用集体土地建房。
2、场镇规划区本村社农户自建自住房人均用地面积不得超过30㎡,单户用地面积不得超过150㎡。
3、对违反场镇规划或非法转让、倒卖集体土地用于非农建设和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逾期不拆除的,按《中 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土地管理法》规定,由镇政府组织强拆,并按司法程序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十二条 场镇建房收费按照以下程序进行管理:
1、场镇规划区本村社农户自建房,二层(含二层以下)应当按照以下项目和标准缴纳费用:规划费500元/间(由规划单位收取);配套费按建筑面积35元/㎡收取(由镇财政所收取);利用场镇规划区域内土地插漏补缺建房的,土地出让金按建筑面积300元/㎡暂收(准确收费按地价评估报告全额收取)(由国土部门收取);占用场镇公路或街道施工的,镇财政按500元/间收取公路占道费;文明施工保证金按三层以上(含三层)20000元/户、三层以下(不含三层)6000元/户由镇财政收取。
2、报质、报监的房屋,在报批手续过程中,应缴税费按国家规定标准执行。
3、文明施工保证金必须实行由镇政府统一制作的专用票据统一收取,专户储存,房屋建好竣工验收后,凭村建、国土等部门的联合证明并经镇主要领导签批退还(扣除违章处罚相关费用)。
第十三条 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确保建设有序。
1、国土所
⑴协助政府做好土地征收、争取用地指标、协调做好招、拍、挂等工作;
⑵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出让土地,出售、出租集体土地,私自占用土地搭建、修建建筑物、构筑物等违法违规行为;
⑶根据规划条件,出让国有土地,收取土地出让金,协助村建实地放线、动态监管,竣工验收,及时办理土地使用证。
2、村建办
⑴管理辖区内建设行为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施工现场、建筑质量等;
⑵负责辖区内无证建设、违法违章建设行为的停工整改及上报工作,并执行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查处后的落实工作;
⑶协助对辖区内乱搭乱建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整改和拆除。第十四条 城镇规划区内,临街建筑工地必须设置围墙封闭施工,施工现场材料、机具应堆放整齐,渣土及时清运,废弃物及污水不得污染环境。建设单位应在工程竣工10日内清理废弃物,拆除临时工棚,平整场地,申报验收。
第十五条 供水、排水、供电、通讯、建筑等单位不得随意破坏、影响镇容镇貌和交通,需要破坏路面的,要设置警示标志后方可施工,并在施工结束的当日修复路面,不得拖延。
第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规划部门的批准,不得擅自拉接过街电缆、广播线、电话线、有线电视线等,不得随意搭接接地斜拉线。违者按建筑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处罚。
第四章 交通管理
第十七条 仪华路、广高路场镇过境段两侧禁止停放任何车辆,禁止货运车辆抛撒滴漏,保证车道畅通和道路交通安全。从事营运的机动车辆应在指定地点有秩序停放,服从管理。发现乱停乱放的车辆,镇(村)工作人员(该区域隶属的村委(社区)、负责该片区的场镇工作组组员)有权进行教育、劝导、处罚。
第十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镇区道路摆摊设点、堆物作业、搭棚盖房、随地拖拉钢筋。不得以任何方式阻碍交通、损害路面。
第十九条 机动车辆修理点不准占道经营;不得将洗车污水流向路面;及时清除因修车而产生的垃圾、油污,保证路面清洁。违者按交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第五章
园林管理
第二十条 场镇街道规划区内的单位和个人负责其责任区域内的绿化:
(一)机关、学校和企业事业单位绿化地,由所属单位负责;
(二)居民自有房屋地界内,由居民自行负责。新建街道必须按规划设计绿化。
第二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绿化地性质,不得破坏绿化规划用地的地形地貌、水体和植被。
第二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绿化用地。因建设或其它特殊需要临时占用的,须经城管部门批准,用后负责恢复原状。
第二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坏花草、树木和其它绿化设施。
第二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动或者破坏路灯、消防等公用设施。
第六章 镇容管理
第二十五条 在场镇规划区内,未经批准严禁在道路及两侧堆放建筑杂物、柴草、粪堆以及其他生活用品。
第二十六条 规划区内道路两侧的经营业户一律进店经营,以街沿“滴水为界”;流动商贩一律进入农贸市场经营,严格执行“坐商归店、流商归市”政策。
第二十七条 镇区街道两旁经营店铺名称必须文明健康,书写规范,牌匾装饰美观大方,公共设施、户外广告、标牌的设置必须由场镇工作组指定建设、安装,否则一律拆除。
第二十八条 禁止在场镇建筑、公共设施或树木上乱画、乱贴、乱订、乱挂。单位和个人因工作或业务需要张贴、悬挂广告标语的,要向镇村建办书面申请,经镇主要领导审批并缴纳标语拆除押金后方可定点张贴、悬挂。
第二十九条 所有临街单位和个人必须执行“门前五包、门内达标”制度,即: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包整洁、包设施,店内整洁、清洁、美观、无尘。
第七章 卫生管理
第三十条 场镇主要街道环境卫生由环卫工人清扫,其他区域由街道居民自行清扫。
各单位的室内外环境卫生由各单位负责,室内做到窗明桌净、卫生清洁;室外做到整洁有序、阴阳沟畅通。
居民家庭,室内要卫生清洁,公用楼梯过道不得堆放杂物。严禁在场镇范围内散养散放鸡、鸭、鹅、狗、猪等家禽家畜。第三十一条 镇区划定镇机关干部职工、镇辖各单位、温家堡社区、石平社区、双河口村、油坊沟村、三块碑村各自的义务劳动责任区,每月每旬最后一个星期四组织上街开展一次义务清扫劳动,由场镇工作组分派人员负责督查考核,考核结果与干部职工年终绩效目标考核挂钩。
第三十二条 镇区规划街边垃圾箱和垃圾集中处理站设置,沿街各经营业户要随时清扫门前垃圾,将垃圾装于食品袋内,于每晚集中投放在道路两侧,以便与环卫工人次日一早清运。
第三十三条 环卫人员要及时清运垃圾池内垃圾,并保持垃圾池附近卫生。
第三十四条 环卫人员要随时清理道路两侧杂草,时刻保持环境卫生。
第八章 绩效考核
第三十五条 镇党委镇政府负责考核场镇工作组的工作绩效,场镇工作组负责考核工作组成员的工作绩效和石平社区、温家堡社区、三块碑村、油坊沟村、双河口村村干部参与场镇管理的工作绩效。
第三十六条 对考核成绩优秀的村(社区)干部和场镇工作组组员,镇政府给予通报表扬和绩效加分;对考核不合格的村(社区)干部和场镇工作组组员,相应扣减绩效考核奖金。
第九章 附 则
第三十七条 本细则的处罚权限按四川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有关条例执行。
第三十八条 本细则自2014年1月10日起施行,本镇以前的有关规定与本细则不一致的,以本细则为准。
附件:场镇工作组成员名单
石垭镇场镇工作组成员名单
组 长:唐建林
副组长:王大军、梁 勇、黄新民
组 员:李 明、周小凌、雷建彪、汤大洁、曾凤琼、卿 园、任志刚、汤其华、刘拥军、朱小英、郭廷翔、张 鑫、周 陈、张 梅、蒲沁玫、郭 毅、廖家辉、王 敏、唐 琛、李春林 7
第四篇:三阳镇国土资源所驻石垭村工作总结范文
工 作 总 结
袁登峰
京山县“千名干部进百村入万户活动”开展至今已将近三个月,在这三个月左右的时间里,三阳镇国土资源所驻石垭村工作组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开展进村入户工作,现将这三个月的驻村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三月三日,按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三阳镇国土资源所驻石垭村工作组三名工作队员迅速进驻石垭村,在村干部的协助下,我们在三组农户严道华家中住下,转眼之间,三个月的驻村工作已接近尾声,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我们主要完成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广泛开展宣传造势,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进入石垭村的初期,我们将工作重点放在县委要求的“三会三上墙“上面,召开村两委会三次,村民代表会议两次,村民大会一次,参会人数158人,张贴宣传标语8条,悬挂横幅3条,制作宣传专栏3期,散发传达180份,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宣传造势,向群众传达了这次省委组织的“三万”活动的目的和政治意义,群众反映很好,对工作组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二、深入开展走访调查,了解民情民意。通过到每家每户的走访,增进了和农民朋友的感情,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加强了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
在开展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之后,我们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开始到农户家里走访调查。由于我们前期的宣传工作做的充足,我们所到之处,农户都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对我们的调查走访工作都很支持,对我们询问的问题耐心地回答,调查工作结束了还和我们拉起了家常并热情地留我们在家吃饭,所以走访调查工作开展得很顺利,经过一个多月的入户走访,我们按时完成了全覆盖的走访任务,真正做到了将脚印印在每个农户的堂屋里,石垭村总共180户农户,我们共完成了调查表180份,其中有6户常年在外务工,这6户是通过电话和短信走访的。通过对每家每户的走访调查,我们对石垭村的情况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石垭村位于京山县的最北端,翻过一座山头就到了随州,全村总共六个村民小组,180户共668人,其中困难户7户共18人;村域面积532.98公顷,其中可耕作水田593亩,山林面积2800亩,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一亩;集体经济方面,石垭村目前招商引资了两个项目一个是由高翠平承包的养鸡场,一个是由马年刚承包的养猪场,养殖水面共120亩,分别为一组村民杜勇40亩,韩立军20亩,四组村民陈世海20亩,六组杜思杰(村支部书记10亩),杜思奎(村会计)30亩。家庭经济方面,由于耕地面积少,资源短缺,石垭村村民主要靠发展袋料香菇产业来促进家庭经济增收。从调查表反映的情况来看,石垭村95%以上村民都种植有袋料香菇,这是他们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其次就是打工,石垭村每年向外输出的劳力有260人,种田收获的粮食基本只够吃,几乎没有卖的。在入户调查的过程中,群众普遍反映国家现在农村的惠农政策落实的好,每个农户都能按时足额领取到惠农资金,在问及对本村建设有何意见和建议时,村民反映的最多的有五个问题:一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亟待改善。很多水库塘堰由于年久失修,破败不堪,根本无法蓄水,遇到大旱就会导致绝收,庄稼靠天收的现象依然存在,有些家庭甚至连日常生活用水都有困难;二是一组,二组和四组的村民反映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夏季用电高峰,抗旱用电没有保障,就连生活用电也成问题,有些村民笑称夏天由于电力供应不足,电风扇要用手拨,还有就是刮风下雨时经常停电,电力供应极不稳定;三是有部分通组公路没有完善,还是土路,一遇上下雨天就泥泞不堪,给村民的出行带来极大不便。四是村级民主自治建设不完善的问题。很多村民反映村里有事从来不组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只是村里几个党员代表开一下会就做了决定,根本没有什么民主可言。五是山林确权问题。石垭村六组村民杜迎华反映他们家自从移民到石垭村把自己的老祖业山林收回后一直没有给他分配山林,向村支书反映了很多次,也没有得到落实,六组的其他几户农户也反映了同样的问题。
三、力所能及兴办实事,真心实意温暖人心。
一是访贫问苦。通过第二阶段的走访调查,我们了解到村里有三户农户特别困难,他们是一组的困难党员杨华英,是一名退休老干部,家里就一个老人在家,子女都不在身边,一个人生活十分艰难。还有三组困难老党员余从大,也是一个人住在一个土坯房里,生活十分清苦,还有一个是二组困难群众冯定娥。我们把他们的情况反映上去后,领导十分关心,在单位资金不宽裕的情况下给他们每人送去了三百元慰问金。二是积极化解村级矛盾。一组村民杜思明向我们反映他家里有几亩耕地因为村里修建水库把田里的排水沟堵了而无法耕种,找村里帮忙打沟,村里不愿意,他自己把沟打了,村里又不给工钱,几次找到我们,我们通过双方沟通,让村里把他打沟的钱付了。三组村民杜兆顺向我们反映说他家承包村里的十亩山林与邻村金桥村村民杜小强因为这十亩山林的归属不清引发纠纷,通过我们工作组的调查了解和查土地部门的权属界线,我们确定了这十亩山林应该属于石垭村,我们找到石垭村和金桥村的当事人以及双方的村支书,当面将这十亩山林的使用权归属确定下来。三是努力为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出力。一组村民普遍反映道路不通畅给村民出行带来不遍,经过实地查看,我们发现一组中心至鞠关段道路确实破败不堪,于是和村委会商量,请来一台挖机将这段近500米的道路修整了一下。多数村民反映村里用电存在问题,整个村只有一台变压器,每到夏季用电高峰,村里用电就会存在困难,我们通过和村委会协商,积极联系电力部门,想办法给村里的电力增容。通过工作组和村委会的共同努力,三阳电站给石垭村提供了两台五十千伏安的变压器,完成了高压线的整改,大大改善了石垭村村民的用电难问题。六组村民杜迎华反映张家垅水库年久失修,无法蓄水,下面稻田的灌溉用水得不到保障,希望能让村里给修整一下,我们将这个建议反馈给村里后,村里及时组织人员进行了修整。
四、积极参与“一抗三保”。由于今年长期干旱,各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情,而石垭村本来水源条件就不好,再加上长期干旱,更是雪上加霜,不仅生产用水出现问题,就连村民的日常生活用水都有困难,工作组在摸清了村里的旱情后,积极组织人力物力参与抗旱,为村里争取了抗旱资金三千元,用来解决居民的生活生产用水问题,对村里的塘堰进行修整,对渠道进行清淤,铺设抗旱用电线路,想法设法寻找水源,经过工作组、村委会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确保了石垭村民的人畜饮水,确保了春耕生产用水,确保了年初目标,完成了一抗三保任务。
三个月的驻村工作十分短暂,却给我留下了太多难以磨灭的记忆,忘不了第一天进村刘大娘热情迎接我们的笑脸,忘不了村会计半夜骑摩托车送我去走访的身影,忘不了走访时看到一位七十多岁老大爷用他那粗糙的双手还在不停地劳作的样子,忘不了走访结束离开时一位大婶抱着孙子目送我们渐渐远去时依依不舍的表情,忘不了几户农户因为没水插秧找到我们时的期待眼神,忘不了……
这次驻村工作让我受益匪浅,不仅锻炼了我做群众工作的能力,而且拉近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增进了与群众的感情,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这次千名干部进百村入万户活动的社会影响和政治意义,希望以后有机会还能多参加这样的活动。
第五篇:农村信息服务站工作汇报
农村信息服务站工作汇报
近一年来,丽景街八里桥村农村信息服务站严格按照兴庆区信息中心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自治区信息产业办开展的“天天有信息,周周有电影,月月有党课”的“三有”活动,八里桥信息服务站联系自身实际,依靠互联信息平台,以增加农民收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民专业技能,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为目标,开拓创新,努力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有效的发挥了信息站工作职能,现就信息站工作做简要汇报: 一、八里桥村基本情况
八里桥村位于兴庆区北大门,辖区面积平方公里,辖12个生产队,共有2700户,常住人口4898人,其中2、3
队为完整的纯农业生产队,共150户588人。近年来,随着大银川建设的步伐加快,八里桥村近90%的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占总人口的85%以上,农**要以外出打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年人均收入8000左右。
二、增加互联信息发布,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一是加大农业信息采集、发布、公告工作。农村信息站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以互联为平台,将采集来的本村主要农产品购销信息在络上进行发布,减少农产品销售的中间环节,农户不出家门便可进行交易,节约了时间,节省了交易费用。根据调查,八里桥村因土壤及农业技术问题,多年来农民以种植大葱、青萝卜等蔬菜为主,每到收获季节,卖难问题尤为突出,信息服务站一方面通过在各队发展信息联络员,及时汇报本队农产品、病虫害等信息,另一方面在农忙季节,经常下到田间地头,采集第一手信息。对采集来的信息,信息站
先进行分类,再通过“宁夏农村综合信息”“银川市农村综合服务信息”等专业站进行发布,已有农户通过互联交易成功。同时,为了方便农民了解农业生产信息,信息站在村部设立了专门的信息公告栏,用于张贴各种农业信息,在病虫害多发期,还通过广播为农民播放防治知识。二是加大失地农民就业信息的采集、发布、公告工作。针对八里桥村失地农民较多,离城近的特点,信息站一方面通过银川人才市场周末举办的人才交流会采集合适的招聘信息,另一方面,通过“宁夏英才”、“银川晚报”、“新消息报”等正规络、媒体,采集就业信息,及时发布到络,并在村部及各队的告示栏中进行张贴。截止目前,信息站共采集农业信息、就业信息35条,发布20条,张贴各类信息65篇。三是建立八里桥村信息服务站博客,方便农户了解服务站工作。经过调查,八里桥村40%的农户家中拥有电脑,上率达到70%,为加强农户对信息站工作的监督,拓宽农
民获取信息途径,信息服务站在今年5月份建立了博客,并向广大农户、信息联络员公布,通过博客,农户可以了解到信息站的近期工作内容,也可找到相关农业信息,招聘信息,同时针对信息站工作的不足也可提出宝贵意见,促进了信息站与农户间的交流。
三、加大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一是按照自治区信息产业办的下达的各村培训任务安排,八里桥村信息服务站必须在年内完成百名农民计算机培训任务,为较好的完成此项工作,信息服务站在年初制定了培训计划,并积极争取村委会及街道的大力支持,针对农民接受能力不高,文化水平低的特点,信息服务站采取集中培训和个别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方式。首先集中培训村干部,他们作为村级工作的主要力量,培训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取决于村干部对培训工作的认可度与重视度,只有先让村干部从培训中得到实惠,才能吸引
更多的农民参加培训。信息站根据不同层次的需求,制作了硬件、络、办公应用三种不同的教学课件,通过多媒体教学,农民的学习兴趣增强,对络能正确认识,并能进行简单的基本操作。针对程度较差,年龄较大,不能保证上课时间的农民,信息站采取个别培训的方式,利用每天的某一时段,手把手进行培训。同时,为了巩固培训成果,加大实操课程,信息站通过村委会联系丽景街培训中心,为农民免费提供机房,尽力使每个学员都有上机的机会。截止目前,共信息站共培训三期,70人,其中,村队干部一期,妇女一期,党员、预备党员一期,个别培训4人。二是通过文化共享工程、三农呼叫中心、iptv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为了使辖区失地农民掌握一技之长,增强职业竞争力,为再就业铺平道路,八里桥信息站利用文化共享工程站、三农呼叫中心、iptv对失地农民进行技能培训,共举办了电焊、面点、家政服务、保安班四期106人,利用三
农呼叫中心,针对本村种植主产业分别进行了大葱、玉米、水稻等知识培训,并通过请教专家,解决了本村大葱紫斑危害,为十几位农户挽回了经济损失。通过培训,在信息站与村委会、街道的共同努力下,协调安置失地农民就业46人。
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一是成立农民工活动中心。因八里桥村流动人口多,为了丰富农民工的文化生活,稳定一方治安,八里桥成立了农民工活动中心,信息站坚持每周播放一部影片,已播放影片二十余部,受到了失地农民及农民工的欢迎。二是以每月25日的**议政日、党员冬季轮训及党员大会等为契机,利用iptv党员远程教育络开展党员教育活动。上半年共播放电教片十余次,通过观看《小巷总理孙仙梅》、《治沙英雄王有德》等一系列具有时代意义的电教片,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实干精神,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
信念。三是根据街道党工委、村党支部的总体安排,有计划地对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培训,目前共培训三期60余人。四是将本村社火队演出内容及精彩画面制作成幻灯片、碟片,在村各种会议中播放,并适时发布到络,激发了群众的参与热情,增强了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充分利用络、报纸等媒体对本村亮点工作进行报道,先后被《宁夏日报》、《新消息报》、《宁夏农村综合信息》、《宁夏》等区内主要媒体、络进行了五次报道。
通过近一年的努力,信息站工作取得了成绩,得到了村委会及村民的认可,在今后的工作中,信息站会一如既往的为农民服务,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首发公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