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事业单位下一步内部控制工作计划(推荐)
事业单位下一步内部控制工作计划范文
认真开展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专项检查,才能保障内部控制制度得到严格、规范运行,并达到合理保证经济活动合法法规、资金安全和有效使用、财务信息真实完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事业单位下一步内部控制工作计划范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事业单位下一步内部控制工作计划范文一】
根据《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以及《文山州财政局关于上报XX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总结的通知》文件要求,我局高度重视,强化领导,明确职责,对我局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执行及监督等方面进行全面梳理,现就内控制度贯彻实施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内控制度建设
我局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工作,切实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组织领导,切实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工作。自XX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实施以来,在坚持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等原则的前提下,我局对内部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清理,形成了《文山州人力和社会保障局工作守则》,分总则、工作守则、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和工作程序共五章,内容涵盖了党风廉政建设、廉政风险防控、财务管理、会议、差旅、接待、固定资产及车辆管理等58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和办法。通过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切实做到有章可行,有据可依。
二、认真履行职责,强化内控制度执行
我局单位领导高度重视,认真履行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责任,切实开展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党风廉政建设风险防控工作。认真执行“三重一大”制度、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党组会研究通过)及会签制度。重点关注经费预算、资金收支、政府采购、固定资产、建设项目及合同管理等业务层面的经济业务风险。实行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及内部授权审批控制措施,业务经办、审核及审批职责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出纳不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财务专用章由专人管理,个人名章由本人或授权人员保管。按规定项目和标准征收非税收入,按规定开具财政票据,做到收缴分离、票款一致,并及时足额上缴。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建设项目及合同控制等内控措施,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规范有序运行。按《会计法》规定建立会计机构,配备具有相应资格和能力的会计人员,并实行关键岗位工作人员轮岗制度。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及时进行账务处理、编制财务报告,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完整。
三、切实开展检查,强化内控制度监督
认真开展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专项检查,才能保障内部控制制度得到严格、规范运行,并达到合理保证经济活动合法法规、资金安全和有效使用、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近两年来,我局由社保基金监督科(内审)牵头,规划财务科配合,开展对社保、就业和医保等经办机构进行内部审计、内控专项检查及各项资金专项检查;由局机关党委牵头,各科室配合开展廉政风险、岗位风险专项排查,确保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得到有效监督,切实防范内部控制运行风险。
同时,我局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也存在制度更新不及时、执行力不到位和监督乏力等问题。今后,我局将适时关注各项内部控制制度改革动向,根据人社事业发展变化及相关财经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调整、完整我局内部控制工作规则、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确保各项业务工作得到有效控制、相互监督。同时,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增强预算的科学性,使预算管理的约束力得到充分发挥,将内控意识和内控文化纳入人社文化建设中,使贯彻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成为每一位职工的自觉行动。另外,建议财政部门加大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培训力度,定期开展、分批培训,推动内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促进各部门各项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事业单位下一步内部控制工作计划范文二】
科研单位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存在偏差、内部控制的形式重于实质、内部控制的信息化水平较低等内部控制缺陷普遍存在。厘清我国科研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目标定位,分析目前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展开国内国际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改进建议,有助于更加扎实全面地落实《规范》的要求,从而提升科研单位的内部控制质量。
科研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必须立足于其组织特征和业务实情
我国科研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必须立足于其组织特色和业务特征,以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和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为目标。这一点显著区别于美国联邦政府的内部控制,后者立足于从政府审计角度提供合理保证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美国《联邦政府内部控制准则》规定,内部控制是与业务运行融为一体的业务组成部分,它是组织用以实现其目标和任务的计划、方法与程序,并作为组织保护资产、预防和发现错误、舞弊、浪费、滥用权力和管理低效的重要方式。我国的《规范》则明确指出,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应当说我国的《规范》正是基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组织管理特点和业务活动特征做出的准确判断。
科研单位的组织管理和业务活动特点突出,与此适应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应当着重关注控制目标、控制制度、控制措施和控制程序四方面的整合和贯通。科研单位的业务特征主要表现为:首先,科研活动尤其是重大科学研究整体周期比较长,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比较大;其次,科研活动具有较为显著的外部性,科研成果通常具有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等特征;最后,科研活动成果存在软性特征,无法轻易进行量化考核和评估。因此,科研单位的内部控制必须结合单位内部管理实际情况,力求控制目标、控制制度、控制措施和控制程序的相互结合和贯通,具体来说,首先,要对控制标准进行梳理与整合,建立起单位和业务两个层面的内部控制体系;其次,内部控制既要包括静态目标和制度,也要包括动态措施和程序;最后,内部控制既要在流程方面设计防范和管控措施,更要落实到单位的具体经济和业务活动的每个节点。
科研单位当前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内控制度形式重于实质,执行力度不强
科研单位内控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完善的、科学的内控管理制度作为保证,但现状不尽如人意。部分科研单位尚未建立内控管理制度,部分单位虽然建立了内控管理制度,但有的制度不科学不完善,例如内容不够细化、岗位责任不明确、工作流程操作性不强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必然导致内控制度形同虚设,内控职能发挥不到位,内控管理目标无法实现。有些单位以一般财会制度代替内控制度,制度制定侧重于资金开支范围、标准的管理,缺乏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度,权责不清,授权审批制度不规范,未形成有效的岗位牵制,不相容岗位未能合理分离。
内控信息化建设滞后,信息流通不畅
目前在科研单位内控管理中,还没有完全实现信息化管理,没有建立起安全科学的信息化平台。信息与沟通是连接科研单位内部与外部的桥梁,也是连接内部控制其他4 个要素的纽带。目前信息化已融入到各行各业,但在科研单位的内控管理中信息化建设还略显滞后。许多单位尚缺乏信息化管理的宏观架构,缺乏健全的内部信息化制度,缺乏先进的信息化手段,从而造成信息沟通系统建设缺失,这使得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信息交流不畅,无法及时沟通和反馈内部控制节点上的问题。同时,这一信息不对称性会增加沟通成本,由此可能会带来决策失误或者公共的浪费,从而造成配置效率的损失。
内控管理意识薄弱,风险评估不足
科研单位管理决策层缺乏风险管理意识,认为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没有利润等指标压力,因而内控管理意识普遍薄弱。在一些科研单位普遍存在着重预算编制轻预算执行的现象,存在各部门之间职能不清,推诿扯皮的现象;存在着重视科研项目,忽视项目经费与预算执行的现象。内控管理意识淡薄客观上形成了工作效率低下的风险、不重视贪污舞弊的风险。同时,科研单位内部的风险评估机制也不够完善,缺乏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报告等环节对业务活动进行全面防范。另外,单位内部风险评估人员素质整体不高,风险识别能力较弱,不少单位存在着将预算、审计等同于风险评估,用财务管理制度替代风险评估制度的现象,这些都导致了内部控制的低效甚至失效。
科研单位内部控制的改进方向及具体对策
进一步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加强内控监督力度
一方面,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加强内控监督力度是科研单位提高内部控制质量的基础措施。科研单位尚未建立内控管理制度的应当尽快建立,已经建立的应当抓好落实。同时由于环境变化,已有的制度会逐渐显现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科研单位要认真对待,积极修正。另外要强调的是一定要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和问责机制,做到奖罚分明。另一方面,科研单位应当积极探索决策、执行和监督的“三权”分离机制创新,加强内控监督力度。结合《规范》的要求,应当对各部门、岗位按照不相容职位相分离和内部授权审批原则进行组织层面的内部控制架构的设计,并通过业务流程一体化将各部门、各岗位联结在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体系中构建起组织层面的主体空间维度、业务层面的逻辑时间维度和单位全体人员参与的三维协同体系,最后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制度、组织、业务和人员在内部控制体系中的角色固化。
加快内控信息化建设,促进内控信息畅通
科研单位应当在全面分析本单位主要业务流程各环节风险点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安全、系统、科学的信息化平台,利用数据库技术实现信息的筛选、过滤、校验和分析等工作,制定详细的业务流程内部控制措施并形成标准的流程图,并通过信息系统得以项目化、流程化、清单式管理。科研单位应努力将内部控制嵌入信息系统之中,实现内部控制的程序化和常态化,改变目前经济活动分块管理、信息分割的局面,提高单位的管控效能。同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应当尽量实现科研单位的信息公开和信息共享以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
值得指出的是,必须重视科研单位内部控制中预算管理的职能发挥。科研单位的预算管理以优化社会配置为出发点,通过社会分配的3个阶段,即事前计划的科学化分析、事中计划的执行性监督和事后计划的完成性评价,用以提高配置效率。预算管理的相关内容已经在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中形成相应的法律基础,并具有较好的数据基础,科研单位应该把预算管理作为内部控制的核心业务,发挥预算管理在以预算管理为主线、资金管控为核心的内部控制体系中的主导作用。
提高内控管理意识,协调内部工作机制
内控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因此需要科研单位内部各部门各岗位的沟通协调。跨部门的沟通协调和通力合作离不开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只有单位一把手亲自抓,指导、督促、检查内控建设工作的开展,协调、沟通各部门之间的衔接,才能确保内控制度的横向制衡和纵向连接。应成立内部控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全面推进内部控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制定全面推进内部控制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工作原则和工作任务,并结合实际制定内控建设工作的具体实施步骤。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作为内控领导小组的成员,既是本部门内部控制建设的组织者,也是内部控制的实施者,应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扎实做好本部门主管业务的内控流程设计,为全面推进各项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各职能部门应当明确一名熟悉本部门业务的人员,按照内部控制范式,全面梳理本部门业务流程,成为内控节点的业务专家。
第二篇:事业单位下一步内部控制工作计划
事业单位下一步内部控制工作计划
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工作,切实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组织领导,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好的事业单位下一步内部控制工作计划 ,欢迎阅读本文!
【事业单位下一步内部控制工作计划一】
为推进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确保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以下简称《内控规范》)在我市的贯彻实施和有序推进,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统一思想
《内控规范》将内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重点强化机制建设,将制衡机制嵌入到内部管理制度中,是指导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管理的重要规范性文件。实施《内控规范》对提高单位管理水平,规范财经秩序,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施范围
从今年起在市直党群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事业单位(以下统称单位),全面实施《内控规范》工作。
三、总体目标
通过《内控规范》的贯彻实施,夯实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基础工作,保证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有效使用、财务信息真实完整,达到进一步推进财政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管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四、组织领导
为做好《内控规范》的贯彻实施工作,市财政局建立由局长为主任、分管局领导为副主任,局内相关科室、市直各部门(单位)为成员共同参与实施的工作联络机制,对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规范》的组织实施工作负总责。
各部门(单位)要成立工作机构,加强实施工作的组织和领导,采用适当的方式建立实施工作机制,制定贯彻实施《内控规范》的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和时限要求,负责本单位《内控规范》的实施和运行工作。
五、实施步骤
全市《内控规范》实施工作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组织发动(XX年6月)。
召开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动员和培训会,组织各部门(单位)学习财政部通知精神,系统培训《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意义、内容、实质和精髓,为全面实施内控规范营造良好氛围和奠定基础;各部门(单位)按照内控规范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并有效组织实施;做好本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施的宣传发动工作,培育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规范实施氛围;制定本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工作方案,尽早启动。
(二)建设阶段(XX年711月底)。
各部门(单位)以《内控规范》为依据,以单位现有管理体系为基础开展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
1、流程梳理:以各部门(单位)经济活动为基础,按照《内控规范》要求,对现有工作制度和业务内容进行全面梳理,在此基础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监管要求进一步完善本单位的经济业务流程,形成本单位规范的经济业务流程目录;同时,对本单位的各项经济支出进行系统梳理,形成经济支出分类目录。
2、风险评估:在流程梳理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管理现状,开展经济活动的风险评估工作,识别潜在的经济活动风险点,形成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风险清单。
3、内控诊断: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内控规范》,对本单位现有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诊断,查找现有内部控制体系对相关法律法规、监管要求的遵循程度和现有内部控制体系的控制措施对风险的防控能力,诊断出目前内控体系的缺陷,形成诊断报告,编制缺陷清单。
4、管控设计:在内控诊断的基础上,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综合运用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内部授权审批、归口管理、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控制、单据控制、信息内部公开等八类控制方法,设计控制措施。
5、制度建设:根据本单位设计的控制措施,利用文字图表等形式,搭建本单位的单位层面、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制度框架。
单位层面制度建设主要包括:加强内控组织建设、机制建设、制度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为内控工作提供机制保障。
业务层面制度建设包括:建立健全经济活动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预算、收支、采购、资产、项目以及合同的管理和控制。按照《会计法》《预算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建立健全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决算与考评等内部管理制度;按照国家财政政策和财务制度规定,建立健全收入和支出内部管理制度;按照《政府采购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政府采购内部管理制度;按照财政部有关国有资产管理规定和财务管理要求,建立健全资产内部管理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我市投资工作要求,建立健全项目内部管理制度;按照《合同法》有关要求,建立健全经济合同内部管理制度。在内部控制制度框架的指导下,按照不同层面的内控要求,将管控措施、权责、流程融入内部控制制度,并编制本单位的管控手册。
6、组织实施:根据本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全面组织内控制度的实施。
7、信息化落地:根据内部管理需要,逐步构建本单位的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将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固化在信息系统之中,达到内部控制标准对单位各项经济业务约束的机控“自动”生成,实现内部控制在本单位的信息化落地。
(三)总结验收(XX年12月)。
各部门(单位)完成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后,及时编制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总结报告,作为XX年决算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向市财政局报告,经本单位负责人签字后于XX年12月底前报送市财政局法规科备案。总结报告内容包括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组织情况、工作进度以及经验做法、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工作建议及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等。电子版材料可报送光盘或发送电子邮件至。
四、工作要求
(一)各部门(单位)要组织全员学习《内控规范》,采取多种形式,实现单位决策层、执行层、监督层了解掌握《内控规范》、应遵循的原则、基本要求、控制重点、监督程序和方法等。
(二)各业务主管部门,既是本部门内控实施的组织者和执行者,也是本系统内控组织实施的管理者和指导者,要积极带头并组织本系统开展工作,形成内控管理范本,加强对本系统内控实施情况的督导和检查。要建立健全单位“一把手”任组长的内部控制领导小组,要高度重视、全力支持,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确定内控牵头部门和参与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做到牵头部门负责组织落实,相关部门积极协调配合。
(三)各部门(单位)要根据本通知的时间节点和要求,按时推进本单位的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工作,确保我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工作的有序推进。
(四)各部门要加强沟通、相互协调、齐抓共管,单位与单位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要相互交流沟通,形成互动;各部门(单位)要将每个时期主要工作的主要做法和完成情况及遇到的难点和问题,以文档形式报送市财政局法规科,以便组织相关人员到各部门(单位)进行交流指导,保证《内控规范》有效实施。
【事业单位下一步内部控制工作计划二】
根据《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以及《文山州财政局关于上报XX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总结的通知》文件要求,我局高度重视,强化领导,明确职责,对我局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执行及监督等方面进行全面梳理,现就内控制度贯彻实施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内控制度建设
我局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工作,切实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组织领导,切实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工作。自XX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实施以来,在坚持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等原则的前提下,我局对内部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清理,形成了《文山州人力和社会保障局工作守则》,分总则、工作守则、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和工作程序共五章,内容涵盖了党风廉政建设、廉政风险防控、财务管理、会议、差旅、接待、固定资产及车辆管理等58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和办法。通过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切实做到有章可行,有据可依。
二、认真履行职责,强化内控制度执行
我局单位领导高度重视,认真履行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责任,切实开展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党风廉政建设风险防控工作。认真执行“三重一大”制度、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党组会研究通过)及会签制度。重点关注经费预算、资金收支、政府采购、固定资产、建设项目及合同管理等业务层面的经济业务风险。实行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及内部授权审批控制措施,业务经办、审核及审批职责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出纳不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财务专用章由专人管理,个人名章由本人或授权人员保管。按规定项目和标准征收非税收入,按规定开具财政票据,做到收缴分离、票款一致,并及时足额上缴。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建设项目及合同控制等内控措施,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规范有序运行。按《会计法》规定建立会计机构,配备具有相应资格和能力的会计人员,并实行关键岗位工作人员轮岗制度。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及时进行账务处理、编制财务报告,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完整。
三、切实开展检查,强化内控制度监督
认真开展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专项检查,才能保障内部控制制度得到严格、规范运行,并达到合理保证经济活动合法法规、资金安全和有效使用、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近两年来,我局由社保基金监督科(内审)牵头,规划财务科配合,开展对社保、就业和医保等经办机构进行内部审计、内控专项检查及各项资金专项检查;由局机关党委牵头,各科室配合开展廉政风险、岗位风险专项排查,确保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得到有效监督,切实防范内部控制运行风险。
同时,我局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也存在制度更新不及时、执行力不到位和监督乏力等问题。今后,我局将适时关注各项内部控制制度改革动向,根据人社事业发展变化及相关财经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调整、完整我局内部控制工作规则、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确保各项业务工作得到有效控制、相互监督。同时,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增强预算的科学性,使预算管理的约束力得到充分发挥,将内控意识和内控文化纳入人社文化建设中,使贯彻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成为每一位职工的自觉行动。另外,建议财政部门加大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培训力度,定期开展、分批培训,推动内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促进各部门各项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三篇: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计划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计划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主要监督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情况,内部控制岗位设置是否合理科学、是否具有牵制作用、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排查内部控制的风险点,消除风险源,提出完善内部控制的意见和建议,查处各种违规违纪问题,确保事业单位各项事业的正常开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计划,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计划一】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意识不强
首先事业单法人对内部控制意识不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法人对本单位会计事项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但现实生活中,事业单位法人往往认为财务管理工作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放松了对经济事项的监督和管理,把关不严,签字往往流于形式。有些事业单位重大经济事项决策过程中,往往只限于主要领导或者领导班子集体决策,对财务部门和职能部门的意见采纳不足,甚至对内部控制制度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因而造成决策失误的事项屡见不鲜。其次,财务工作人员内部控制意识不强。有些事业单位尽管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往往职能部门的内部控制制度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表现较突出的是一些财务人员不履行监督职能对支出票据见领导签字即付款放行,部分内控岗位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不高,往往从自身前途和利益考虑,有意无意的迎合领导,或者怕得罪人,从而对内控制度不落实,甚至编造虚假的会计资料及统计数据。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不落实
1.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事业单位类型多,规模大小不一,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小的事业单位,由于业务较少,人员较少,没有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和设置内控岗位。突出表现一人多岗,部分岗位没有做到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相互牵制,这些现象都会造成内部控制制度的漏洞,为一些违规问题的出现打下了埋伏,也为腐败问题有了可乘之机。
2.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或不落实
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单位有财务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债权债务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项目资金管理制度以及建设工程管理制度,但这些制度往往成了墙上的摆设,许多经济业务事项没有按照内控制度的流程去做或简化了程序,事业单位之所以在历年的财政财务检查和审计中被发现存在违规和违纪问题都与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不落实有关。
(三)资金管理混乱
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单位大额提取现金,超现金结算起点使用现金结算方式,甚至公款私存。还有些事业单位违规收费,或将收费资金坐支留用,这都是资金管理制度不落实,造成资金管理混乱。
(四)固定资产管理混乱
部分单位购入固定资产做费用支出,不增记固定资产造成资产账实不符,有些单位长期不进行固定资产清理,单位资产家底不清,固定资产管理岗位和财务部门长期不对账,盘盈盘亏资产不及时处理,这些都与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落实有关。
(五)采购管理不规范
部分事业单位对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限额和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服务,没有按照政府采购目录和限额组织实施,私自采购“暗箱”操作,无预算采购,超预算采购,这些现象往往是腐败问题的温床。
(六)项目建设管理不规范
部分事业单位在项目管理上出现截留挪用项目资金,违反项目建设招标规定,项目建设岗位责任不明确、不落实等等造成工程建设质量不达标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项目管理制度不完善或制度不落实。
(七)财务管理不规范
部分事业单位财务工作未做到由财务部门统一管理,而是各职能部门分口管理,这为“小金库”问题的产生提供了土壤
(八)监督不到位
首先,政府职能部门对事业单位监督有待加强,往往事业单位的违规问题重责令整改和处罚,轻移交移送处理,从而降低了违规违纪的成本,违规违纪单位及人员没有得到应有的处理。削弱了警示教育的作用。其次,单位较小的事业单位,往往不设纪检和内审机构。因此这些单位的内部控制监督往往缺失。
二、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措施和途径
(一)提高内部控制意识
事业单位要将内部控制作为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单位领导和职能部门对内部控制的意识,要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内部控制制度培训,使广大内部控制岗位从业人员及管理人员熟悉内部控制的流程,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按照内部控制制度办事,杜绝违规、违纪现象和腐败问题,提升单位的管理水平。
(二)加强财务工作领导
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负总责。单位财务必须统一管理,实行“一支笔”审批,不得按业务分工实行分口管理,重大财务事项须经集体讨论决定。单位的所有收支,要按照“集体决策、公开公平、确保安全、廉洁高效”的原则安排使用。
(三)建立完善内控制度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监督检查、责任追究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等制度,特别是要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岗位责任,落实岗位牵制制度,深入分析风险源、全面排查风险点、准确确定风险等级、科学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实现对财务管理全过程的动态监控,加强对所属单位财务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四)规范财务管理
1.严格银行账户管理。事业单位的所有资金都必须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未经财政部门批准,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擅自开设银行账户。
2.严格国有资产管理。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依法设置资产账簿,新购置资产必须及时入账,严禁账外管理。对固定资产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清查盘点,做到账实相符,保证资产安全和完整。资产对外出租、出借的,必须事先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批准,形成的收益要缴入同级国库或财政专户,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对资产处置,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报批、评估、处置。
3.严禁私设“小金库”。各事业单位所有收支活动必须纳入单位财务机构统一管理,严禁将公款以个人名义私存私放,严禁以各种名义虚报支出、套取现金私设“小金库”。积极推行公务卡结算,控制现金支付范围。
(五)严格支出管理
1.严格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事业单位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管理使用专项资金,不得擅自改变资金用途,严禁将专项资金用于弥补日常办公经费缺口,甚至用于发放职工福利。
2.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事业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的有关规定,严格控制水、电、油、文件、通信、差旅费等一般性支出,坚决反对铺张浪费行为。
3.严格政府采购管理。凡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必须按照“公开透明、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的原则,实行政府采购。政府采购项目必须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按照政府采购目录组织实施。严禁违反政府采购程序,“暗箱”操作、无预算采购、超预算采购等行为。
(六)健全内部监督制度
事业单位要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的特点,进一步加强财会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要按照法律规定设置财务管理职能部门,配备合格的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不符合规定的限期调整。要严格做到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会计、出纳必须分设,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开支手续,每一项经费开支都必须有合法完备的原始凭证,须注明事由,有经手人、验证人、审批人三人以上的签名方可报销入账,要严格执行“日清月结”制度,每月至少要进行一次对账工作,保证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依法建立财务公开制度,定期公开财务收支计划和经费收支情况。
(七)加强工程建设资金管理
事业单位的工程建设,要相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并按规定开展工程建设财务工作,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建设内容做好账务设置和账务管理工作。政府投资的工程建设项目的工程结算和竣工财务决算,须经财政投资评审机构审查或审计部门审计,建设单位按财政评审机构出具的审查结论或审计部门出具的审计结果作为工程结算手续的主要依据。
三、强化监督监察
事业单位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和内审机构的职能作用,每年至少开展一到两次内部控制监督检查工作,主要监督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情况,内部控制岗位设置是否合理科学、是否具有牵制作用、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排查内部控制的风险点,消除风险源,提出完善内部控制的意见和建议,查处各种违规违纪问题,确保事业单位各项事业的正常开展。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计划二】
为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通知》(财会【20XX】21号)、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北京市贯彻的实施意见》(京财会【20XX】125号)文件要求,推动顺义区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能力,加强廉政风险防范,现就顺义区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提出以下方案。
一、重要意义
(一)实施内控规范是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
实施内控规范就是发挥制度笼子的作用,利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限制权力的滥用,减少自由裁量权的空间和余地,有效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推动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二)实施内控规范是促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的长效机制。
解决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检验群众路线活动的实际效果,关键是把握制度建设工作重点。
实施内控规范就是将各相关制度梳理整合,统筹考虑,不断优化、固化、E化(信息化)的过程,强化考核监督,确保制度落实,形成群众路线活动的长效机制。
(三)实施内控规范是推进财政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管理的积极实践。
为满足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和现代国家治理的需要,客观要求财政工作必须深化改革,规范管理。
内控规范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风险的防范和管控,包括: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以及合同管理等主要经济活动的风险控制。
实施内控规范可以有效保障单位业务稳健高效运行,确保财务记录、财务报告信息和其他管理信息的及时、可靠、完整。
实施内控规范必将对提升财政管理的水平、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财政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原则和目标
(一)工作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内控规范应当贯穿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员参与、全业务覆盖、全过程监控,保证控制范围的全面性。
2.重要性原则。
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内控规范应当关注单位重要经济活动的重大风险,针对本单位的重要经济活动、可能存在重大风险的环节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
3.制衡性原则。
内控规范应当在单位内部的部门管理、职责分工、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的有效机制,真正发挥出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作用。
4.适应性原则。
内控规范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的实际情况,并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经济活动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修订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二)工作目标
行政事业单位应通过实施内控规范,梳理流程、健全制度、实施措施、完善程序,基本建立以防范风险管控为核心,以控制手册和评价标准为主体,以单位内部管理为基础,以外部监管部门积极引导、中介机构有效服务为支撑,全员参与、全业务覆盖、全过程监控的内部控制实施体系,切实增强单位的内部管理水平和权力运行机制,推动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目标应与单位总体目标相一致,具体包括五个方面。
1.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规合法,有效规范单位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资产管理、建设项目、合同控制等各类经济活动。
2.合理保证单位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坚持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
3.合理保证单位财务信息真实完整,强化财务信息分析和结果运用,为外部监管和内部管理提供信息支持。
4.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科学运用内部控制的原理和方法,强化内部监督,建立反腐败、反舞弊的长效机制。
5.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三、工作安排
(一)政策制定阶段(20XX年10月)
年10月底前,财政局会计科研究起草《顺义区财政局关于贯彻的实施意见》和《顺义区财政局贯彻实施工作方案(讨论稿)》,经主管副局长审阅、报请局党组批准后,按方案部署落实内控规范工作,并向全区各行政事业单位制发实施意见。
年10月,由区财政局牵头,组织召开顺义区内控规范实施联席领导小组协调会,讨论通过实施意见,明确职责分工,沟通相关情况,部署相关工作。
(二)宣传培训阶段(20XX年11月)
20XX年11月,召开顺义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规范实施动员培训大会,由联席领导小组组长部署全区内控规范贯彻落实工作,并聘请市财政局会计处领导进行内控规范工作指导讲座。
培训范围包括:全区行政事业一级预算单位及乡镇政府的财务工作主管领导、财务科长、内控工作具体负责人员,每单位3人;区财政局各科室科长及1名工作人员;区内控规范联席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
各业务支出科室负责通知本科室管口单位参加培训,培训开始之前30分钟协助会计科对本科室管口单位人员进行签到并发放资料。
会计科将全区内控规范培训人员具体情况统一向会计处申报20XX年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记录。
(三)组织实施阶段(20XX年12月20XX年1月底)
1.根据《北京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贯彻实施工作方案》,结合我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实际,考虑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管理差异以及区属实际等情况,研究确定北京市顺义区文化委员会、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北京市顺义区农委3家单位为我区内控试点工作单位。
2.加强专业技术指导,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规范实施联席领导小组通过调研、座谈、经验交流等多种方式与实施单位沟通有关情况,研讨有关问题,配合实施单位开展内控建设工作。
建立定期工作通报会机制,对我区内控规范贯彻实施工作做出统筹安排和具体部署。
3.全区各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内控规范内容,建立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体系,进一步提升单位管控效能,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一是成立内控领导小组健全实施机构。
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内控规范责任人,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形成内控实施组织框架,结合本部门、本系统的特点和业务性质,确定牵头部门及相关人员,落实职责分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内控规范实施方案并加以严格落实,认真开展内控规范宣传、培训和实施工作。
考虑内部控制管理的专业性和长期性,各单位应提前做好内部控制管理人才储备工作。
二是全面系统分析单位经济活动风险。
首先要针对意见反馈或访谈记录、调查问卷进行汇总分析,归纳内部各项管理要求和风险点;其次要全面梳理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风险,根据单位业务特点查找风险点,并从各个业务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入手,运用多种手段进行风险的定性和定量评估。
对已经识别的风险要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风险排查,确定风险等级,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和整体策略。
三是建立健全单位各项内部控制制度与措施。
根据确定的风险点、风险等级和风险应对策略,组织相关人员修改完善工作流程和经济业务流程,提出风险管控措施,固化信息系统和流程,制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手册》。
四是有效保证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贯彻执行。
明确各个部门、岗位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分工和责任,设立相应部门和岗位对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执行结果进行考核和奖惩,重点强调“一把手”的执行力,形成完善的内部控制执行机制,及时研究执行中的问题,完善应对措施,及时修改《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手册》相关内容。
(四)监督检查阶段(20XX年2月)
1.加强内控制度的监督与评价。
充分利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和外部审计、财政监督检查结果等情况,由单位审计部门或纪检监察部门牵头定期开展本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监督检查和自我评价工作,认真整改,进一步完善《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手册》。
每年至少开展一次自我评价,并提交自我评价报告。
内控领导小组或单位办公会应当专题对自我评价报告进行研究,责成相关部门进行整改。
整改结果应当作为自我评价报告的组成部分。
2.实施单位要及时向区财政局会计科反馈内控规范实施过程中的有关信息,总结工作经验,形成工作结果。
3.区财政局内部控制规范实施联合工作组加强各单位内控规范实施工作日常指导、检查、监督、评价。
4.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规范实施联席领导小组将及时进行总结,查找不足,提出下一步工作意见,确保内控规范20XX年在我区全面顺利实施。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
建立联席工作机制,由区财政局牵头,会同区编办、区监察局、区人保局、区审计局成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施联席领导小组。
区财政局主管局长担任组长,其他成员单位各指定1名主管局长担任副组长,指定1名主管业务科室科长担任领导小组成员,并指定1名工作人员担任联络员。
联席领导小组负责对我区内控规范贯彻实施工作做出统筹安排和具体部署,随时掌握有关情况和存在问题,及时加以协调解决,将内控规范列入廉政风险防控、行政事业单位考核和审计检查范围,提高有效实施的执行力。
(二)统筹协调
根据市财政局对区县财政局相关科室整体联动开展内控规范贯彻实施工作要求,参照市局管理模式,结合我区财政管理工作特点,我局专门成立内控规范实施协调工作小组,由会计科、预算科、农业科、社保科、行政政法科、教科文科、城建科、企业科、监督检查科、监督检查所共同组成。
其中,会计科负责内控规范实施工作机制完善、政策制定、宣传培训、指导答疑等工作;各业务支出科室负责管口内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规范实施情况日常督促管理,并将内控规范实施工作与部门预算管理紧密结合;监督检查科负责对内控规范贯彻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所负责局内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工作。
各科室科长作为联合工作组成员,应指定一名内控工作联络员,负责日常工作。
第四篇:XX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计划
XX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计划
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应当贯穿于单位的各个层级,确保对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各类经济业务活动的全面覆盖,综合反映单位的内部控制基础水平。以下是小编收集的《XX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计划》,仅供大家阅读参考!XX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计划一:
按照《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XX〕24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通知》(鲁财会〔XX〕24号)要求,行政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应于XX年底前完成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工作。为进一步指导和督促各单位落实好财政部和省财政厅要求,加快内部控制建设,决定在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是指单位以量化评价为导向,在开展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对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情况进行的“摸底”评价。通过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及时发现单位现有内部控制基础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和薄弱环节,进一步明确单位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和重点内容,通过“以评促建”方式,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推动各单位于XX年底前如期完成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工作。
二、基本原则
(一)全面性。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应贯穿单位各个层级,对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各类经济业务活动做到全覆盖,综合反映单位的内部控制基础水平。
(二)重要性。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应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重点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特别是涉及内部权力集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着力防范可能产生的重大风险。各单位在选取评价样本时,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优先选取涉及金额较大、发生频次较高的业务。
(三)坚持问题导向。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应针对单位内部管理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特别是已经发生的风险事件及其处理整改情况,明确单位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工作的方向和重点。
(四)适应性。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应立足于单位的实际情况,与单位的业务性质、业务范围、管理架构、经济活动、风险水平及其内外部环境相适应,采用以单位的基本事实作为主要依据的客观性指标进行评价。
三、工作安排
(一)组织动员。各县(市)区、各部门(单位)应于XX年8月底前,全面启动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研究制订实施方案,广泛动员、精心组织所辖各单位,积极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
(二)开展评价。各单位应于XX年9月底前,按照《指导意见》要求,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XX〕21号)为依据,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指标评分表》及其填表说明(见附件1和附件2),组织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
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各单位可根据自身性质及业务特点,在评价过程中增加其他与单位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评价指标,作为补充评价指标纳入评价范围。补充指标的所属类别、名称、评价要点及评价结果等内容,作为特别说明项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报告》(参考格式见附件3)中单独说明。
(三)评价报告及其使用。各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结束后,应形成评价报告(包括评价得分、扣分情况、特别说明项及对策措施等),并及时向单位主要负责人汇报,明确下一步推进内部控制建设的重点和方向。同时,各单位要注重加强横向对比交流,学习借鉴其他单位好的经验做法,发现本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不足和差距,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进一步提高内部控制水平和效果。
各县(市)区要加强对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督促指导,通过对所辖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得分进行比较,督导评价得分较低的单位,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全面推进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
(四)总结经验。各县(市)区应于XX年10月20日前,向市财政局会计处报送本区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总结报告。各市直部门(含下属单位)应于XX年10月20日前,向市财政局会计处报送总结报告及基础性评价报告(参考格式见附件3)。总结报告主要包括本地区(部门)、单位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经验做法、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工作建议及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等。
对于具有较高推广价值和借鉴意义的典型案例,将纳入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案例库,并通过济南市财政公众网进行宣传,供各地区、各单位学习交流。
四、有关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县(市)区、各部门(单位)要切实加强对本地区(部门)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做好前期部署、部门协调、进度跟踪、指导督促、宣传报道、信息报送等工作,确保所辖单位全面高效完成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通过“以评促建”方式推动本地区(部门)单位内部控制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加强监督检查。各单位应按照本通知规定的格式和要求,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确保评价结果真实有效。XX年,财政、审计部门持续开展内控督导检查工作。各县(市)区、各部门应加强对本地区、本部门(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进展情况和评价结果的监督检查。市直单位内控督导工作将于9月-10月进行。对评价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积极协调解决,并及时总结实施工作经验。对工作进度迟缓、改进措施不到位的,督促其调整改进;对在评价过程中弄虚作假、评价结果不真实的,一经查实,应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三)加强宣传推广和经验交流。各县(市)区、各部门要加大对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及其成果的宣传推广力度,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微信等媒体资源,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持续宣传报道。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先进单位,择机召开经验交流会、现场工作会等,推广先进经验与做法,发挥先进单位的示范带头作用。
XX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计划二:
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各民主党派中央,有关人民团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根据《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XX〕24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行政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应当依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XX〕21号,以下简称《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积极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并就单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情况进行报告。为推动单位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试行)》(财会〔XX〕1号,以下简称《管理制度》)编制内部控制报告,掌握单位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更好发挥信息公开对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促进和监督作用,财政部决定开展XX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现就做好有关工作事项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工作目标
开展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旨在进一步加强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工作,更好地发挥内部控制在提升单位内部治理水平、规范内部权力运行、促进依法行政、推进廉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总体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地区、各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各部门)、各单位要提高对单位内部控制报告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协调配合,加大保障力度,加强内部控制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做好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审核、分析和使用等工作。
(二)数据准确,报送及时。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各单位应当在认真学习《指导意见》和《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基础上,按照《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根据本单位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实际情况,并按照本通知及附件要求及时编制和报送内部控制报告。
(三)加强分析,推动整改。各地区、各部门要在做好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对内部控制重点、难点问题的分析及评价结果的应用,并通过指导和监督检查推动所属单位内部控制问题整改,逐步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工作。
三、报送要求
(一)地方财政部门。
各省级财政部门应当于XX年5月20日前完成对下级财政部门上报的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及同级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审核和汇总工作,将本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纸质版和电子版报送财政部(会计司)。
各计划单列市财政部门应当直接向财政部(会计司)报送本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
其他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应当按照上级财政部门的规定按时完成本地区所属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审核、汇总及报送工作。
(二)各部门。
各中央部门应当于XX年4月20日前完成本部门所属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审核和汇总工作,将本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纸质版和电子版报送财政部(会计司)。
其他各级部门应当按照同级财政部门的规定按时完成本部门所属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审核、汇总及报送工作。
(三)行政事业单位。
各单位应当按照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按时完成本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编制及报送工作。
四、其他事项
(一)关于内部控制工作联系点制度。
为深入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请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探索建立本地区(部门)内部控制工作联系点制度,在所属单位中选取内部控制工作开展成效突出的先进单位作为本地区(部门)的内部控制工作联系点。通过对联系点内部控制工作情况的总结、提炼形成经验、做法及典型案例,与其他单位分享经验和成果,充分发挥联系点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本地区(部门)全面实施好《指导意见》和《单位内部控制规范》。
(二)关于内部控制报告监督检查机制。
各地区、各部门应当加强对本地区(部门)所属单位内部控制报告工作的监督检查,每年抽取一定比例的所属单位内部控制报告,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和规范性进行检查。
对报告编制及报送工作中遇到的有关问题,请及时反馈我们。
财政部
XX年1月25日
XX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计划三:
各市(州)、贵安新区财政局,仁怀市、威宁县财政局省,省直各部门:
按照《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XX〕24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行政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应于XX年底前完成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工作。在行政事业单位范围内全面开展内部控制建设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按照中央提出的“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的要求,为进一步指导和促进各单位有效开展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工作,切实落实好《指导意见》,根据财政部《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通知》(财会11号)精神,经研究决定以量化测评为导向,在全省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中全面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是指单位在开展内部控制建设之前,或在内部控制建设的初期阶段,对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情况进行的“摸底”评价。通过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一方面,明确单位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和重点内容,使各单位在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数,围绕重点工作开展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另一方面,旨在发现单位现有内部控制基础的不足之处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通过“以评促建”的方式,推动各单位于XX年底前如期完成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工作。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应当贯穿于单位的各个层级,确保对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各类经济业务活动的全面覆盖,综合反映单位的内部控制基础水平。
(二)坚持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应当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重点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特别是涉及内部权力集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着力防范可能产生的重大风险。各单位在选取评价样本时,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优先选取涉及金额较大、发生频次较高的业务。
(三)坚持问题导向原则。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应当针对单位内部管理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特别是已经发生的风险事件及其处理整改情况,明确单位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工作的方向和重点。
(四)坚持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应立足于单位的实际情况,与单位的业务性质、业务范围、管理架构、经济活动、风险水平及其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相适应,并采用以单位的基本事实作为主要依据的客观性指标进行评价。
三、工作安排
各级财政部门负责组织、指导、监督、总结本地区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省直各部门负责组织、总结本部门(本系统)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
(一)组织动员。各地区、各部门应当于XX年7月中旬,全面启动本地区(部门)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研究制订实施方案,广泛动员、精心组织所辖各单位积极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
(二)开展评价。各单位应当于XX年9月底前,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XX〕21号)为依据,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指标评分表》及其填表说明(见附件1和附件2),组织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
除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指标体系外,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也可根据自身性质及业务特点,在评价过程中增加其他与单位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评价指标,作为补充评价指标纳入评价范围。补充指标的所属类别、名称、评价要点及评价结果等内容作为特别说明项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报告》(参考格式见附件3)中单独说明。
(三)评价报告及其使用。各单位应将包括评价得分、扣分情况、特别说明项及下一步工作安排等内容在内的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报告向单位主要负责人汇报,以明确下一步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重点和改进方向,确保在XX年底前顺利完成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工作。各单位可以将本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得分与同类型其他单位进行横向对比,通过对比发现本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不足和差距,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进一步提高内部控制水平和效果。
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督促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可以对所辖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得分进行比较,全面推进所辖单位开展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工作。
省直各部门应当对本部门(本系统)的内部控制基础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价,形成本部门(本系统)的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报告(参考格式见附件3),作为XX年决算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向财政厅报告。
(四)总结经验。各市(州)财政局、贵安新区财政局,仁怀市、威宁县财政局及及省直各部门应当于XX年11月30日前,向贵州省财政厅(会计处)报送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总结报告。总结报告内容包括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开展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组织情况、工作进度以及经验做法、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工作建议及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等。电子版材料可报送光盘或发送电子邮件至xxxxxxxxx@。
四、有关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市(州)财政局、贵安新区财政局,仁怀市、威宁县财政局及省直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做好前期部署、部门协调、进度跟踪、指导督促、宣传报道、信息报送等工作,确保所辖单位全面完成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通过“以评促建”的方式推动本地区(部门)单位内部控制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加强监督检查。各单位应当按照本通知规定的格式和要求,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确保评价结果真实有效。各地区、各部门应加强对本地区(部门)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进展情况和评价结果的监督检查,对工作进度迟缓、改进措施不到位的单位,应督促其调整改进;对在评价过程中弄虚作假、评价结果不真实的单位,一经查实,应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对评价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应及时协调解决。
(三)加强宣传推广和经验交流。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大对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及其成果的宣传推广力度,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微信等媒体资源,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持续宣传报道。同时,组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先进单位,通过召开经验交流会、现场工作会等形式,推广先进经验与做法,发挥先进单位的示范带头作用。
第五篇: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浅议
去年参加了县财政局举办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培训,培训内容多与企业相关,很少涉及事业单位。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国家政策的直接贯彻和执行者,其收入基本来源于财政资金,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统一纳入到了会计核算中心进行集中核算,这大大提高了对事业单位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前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还相对滞后,内部控制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既制约了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效果,同时也影响了财政“节流”任务的完成和部门预算制度的实施,迫切需要引起重视。在信息管理时代,加强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对于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保证国家财政资金的安全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因此有必要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合事业单位特点和管理模式的内部控制规范框架。
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了合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实践中逐步产生、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它是一种强调以预防为主的制度,目的在于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和程序来防止错误和舞弊的发生,提高管理的效果及效率。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是指通过会计工作和利用会计信息,对事业单位各项活动所进行的指导、调节、约束和促进等活动,以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率。本文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三个方面对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展开论述。
一、目前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现状
一年多来,本人对我县7所中、小学的内部控制工作做了调查,从了解到的情况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确存在诸多问题。长期以来,由于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核算较企业来说相对简单,涉及环节较少,对内部控制制度认识不到位、执行力度不够,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财务收支无法控制,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内部控制规范适用范围虽然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在内,但主要在企业实行,却没有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详细解释,而且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研究也较少。
由此想到我国法律法规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却涉及甚少,长期以来,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核算较企业来说相对简单,涉及环节较少,对内部控制制度认识不到位、执行力度不够,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财务收支无法控制,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是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各项资金的安全运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保障单位管理的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完整,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但审计过程中发现目前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比较薄弱,影响了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及财政资金的安全,亟待改进与完善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要根据自身职能部门的特点,设计出一套符合本单位实际,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以促进自身的管理发展。
周圆;宗新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6年01期 丁爱华;;对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12期 冀玉春;;行政事业单位费用支出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4期赵雪卉;;论行政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问题[J];当代经济;2010年05期袁俊彦;;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J];现代经济信息;2010年13期 徐益军;;浅议行政事业单位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05期 胡晓梅;;浅议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对策[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年03期任江苇;;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思考[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5期周洪凤;;内部控制制度在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加强[J];经营管理者;2008年15期卢士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浅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09期
刘慧;;关于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现状的探讨[J];财政监督;2009年06期李扬;;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之我见[J];经济师;2006年07期 黄伟伶;;健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路径[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7年10期
笔者通过各年审计检查情况和对一地级市7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发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确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既制约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效果,同时也影响了财政“节流”任务的完成和部门预算制度的实施,迫切需要引起重视和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合行政事业单位特点和管理模式的内部控制规范框架。
进入新千年以来,内控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学界和实务界的关注,许多企业花巨额资金设计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但与企业相比,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还相对滞后。迄今为止,还缺乏一套对行政事业单位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指导性规范,目前内部控制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内部控制在管理中所占的重要地位越来越突出,但是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混乱、会计核算不实、监督不力,给单位和国家带来较大经济损失。因此,切实加强和改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规范会计工作行为、堵塞经济业务漏洞,文章通过分析研究,提出了内部会计控制的措施和对策,以期通过执行严格的财经纪律,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