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厦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时政热点:给基层公务员一个“够得着的晋升通道[精选]

时间:2019-05-12 21:15: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年厦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时政热点:给基层公务员一个“够得着的晋升通道[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年厦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时政热点:给基层公务员一个“够得着的晋升通道[精选]》。

第一篇:2014年厦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时政热点:给基层公务员一个“够得着的晋升通道[精选]

厦门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4年厦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时政热点 给基层公务员一个“够得着的晋升通道

“除了我和两个主任,我们党政办其他人都在忙着公务员考试。” 6个人的镇政府党政办,有一半的人都在想怎么离开,这曾经让湖北某乡镇的“90后”公务员常月困惑不已。

毕竟,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乡镇政府,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来到基层的这几年,活多、钱少、压力大,成了常月对自己工作的全部评价,“我们根本升不上去,除了考出去,还能有什么办法?”她无奈地反问。

“进了基层,一般就很难出来了”

常月告诉记者,她的同事中,有人在备战国考,有人打算考县纪委,还有的要考县财政所,“总之没几个人真正在干活”。

她的男友江星,是同县另一个乡镇的公务员,这个出生于1989年的湖北男孩有着类似的困惑:“想不到这才来一两年,我已经被‘困’在乡镇了。我都能想象到,自己十几年后的样子。”

通过选调生考试后,江星被分到镇里的计生办,这个大学校园里的学生会主席一度“斗志满满”,每天吃着面糊、苦瓜、酸菜、白菜这些食堂的“老四样”,江星觉得是“基层对自己最好的考验”,他每天早起,第一个到办公室扫地、拖地、打开水,杂活累活抢着干。

深谙“计生办是基层服务的窗口”的他,在下班后,还会抽点时间练习当地方言,每天看到来办事的老百姓也“笑容不断”。

但一个月不到,江星就笑不出来了。

镇政府的“熟人”悄悄问他:“怎么就你去了计生办?一般选调生都去了党政办,离领导近不说,也最容易出成绩。”江星还没反应过来,“熟人”又提醒他,“计生办事务性工作这么多,很容易被困住手脚,在基层最没出路”。

这并非危言耸听。镇政府的宣传委员面对江星的“疑惑”,“意味深长”地告诉他,计生办的人只有3条出路——要么去卫生院,要么留下竞争主任的位子,又或者“通过运作离开计生办”。

话到最后,这个老干部劝江星“赶紧‘活动’一下”。

公职类考试辅导首选品牌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厦门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江星傻了。他猛然意识到,这个计生办除了一名50多岁的办事员,还有一正一副两个40来岁的主任,“都是熬了将近十几年才等到这个位子”。这让他有点沮丧,“主任年纪大了,估计仕途也差不多了,我们年轻人本来就升不上去,要是办事员再内退,所有的活儿都由我做,我还出得去吗?”

“干得好不如分得好”? 按照江星这位“熟人”的说法,在乡镇工作,“能见着一把手和村书记的工作才是好的”。原因很简单,只有多接触镇长和书记,人家心里才有你,晋升的时候才会记起你。“要不然你以为乡镇30~40个公务员,靠什么才能升上去?”

“干得好竟然不如分得好?”江星心下一凉。

他随即想到,自己来计生办这么久,看见书记的机会“用一只手就数得过来”,更别说让书记看到自己的工作能力,“难道我真的要在计生办呆一辈子?”

与江星不同,姚云是“干得好不如分得好”理论的追随者。当初,县里对公务员分配的去向公布时,这个湖南女孩“幸运地”成为唯一一个留在党政办的年轻人。看着同批考来的年轻人投来羡慕的眼神,她打起了小算盘:“努力做,争取30岁之前升到正科级。”

“太天真了。”在贵州某乡镇担任团委书记近5年的曾莹,摇摇头向记者分析,乡镇政府一般30~40个人,“要是上面领导走得快,机会还多点。要是上面领导走不了,我们想都别想,这不碰运气吗?”

她已在成为科级储备干部的队伍里,但组织口、宣传口、党政办的人,都在她前面,“真是太恼火了”。

在基层,年轻公务员升职究竟有多难?河北某地级市机关副局长梁文再清楚不过。去年,他下乡到基层,正巧碰上一个副镇长被调往县里的开发区工作,不过是升半个职级的事情,这个副镇长却在他面前“高兴到语无伦次”。

“基层晋升通道堵塞的情况,太严重了。”正县级干部梁文举了个例子,局长退了,上面很有可能直接调一个来,那么副局长就上不去。副局长上不去,科长也上不去。“你看看县委书记和县长,都很少从本地升上来,这不能说明问题吗?”

江星的爸爸最近“活动失败”了,江星还得留在计生办。这个昔日的“三好学生”跟自己的女友慨叹:“原来进了基层,真的很难再出去啊。”

公职类考试辅导首选品牌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厦门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年轻人看不到未来,走是迟早的事”

常月是女孩,她对“仕途”并不是太在意。让她难过的,是基层让年轻人感到“心寒”的待遇——缺乏晋升通道,也没有足够的福利补贴。

目前,她和江星两人的月工资,都只有1500元左右,有时碰上亲戚朋友办喜事,几百元的随礼多送几次,“剩的工资能吃饱饭就不错了”。常月很无奈,如今的工资和自己的教育投入,完全不成正比。

“这点钱,我俩怎么结婚,怎么买房呢?”常月不时冒出这样的困惑。别看在基层党政办工作,常月自称“压力绝对不小”。上对县里,下对村书记和老百姓,干得最多风险也最大,“一出问题纪委马上过来查我们”。很多个晚上,她和镇政府其他几个年轻公务员聊起来,大家都有着类似的迷惘。“没人知道,我们用这1000多元的工资,什么时候付得起房子的首付?”

江星还想读在职研究生,但很少跟常月聊到这个。两人的深夜通话内容,往往是自己工作中的趣事,就是不聊工资。“钱钱钱,全是钱。不敢说这个,一说就要冷场。”常月说。

作为男生,江星坦言“压力更大”。他决定“主动出击”,他拜托同学给他下载论文、找资料,一逮着空,就开始做当地文化节的方案,反反复复地修改。“假如,我是说假如某一天,县委组织部能看到,我会不会就有晋升的可能了啊?”沉默良久,江星试探性地问。

“年轻人看不到未来,走是迟早的事情。”曾莹说,基层的工作压力非常大,还有严格的排队晋升制度,很容易让年轻人“在等待中消磨了所有的热情”。

曾莹自己也是活生生的例子。这个贵州女孩最忙的时候,被领导塞了团委、人事、档案等9类工作,“想要干出新意太难了,能应付就不错了”。那段时间,领导一来电,她握着电话的手就发抖。

也是那段时间,她下定决心“逃离基层”。她和50多个乡镇公务员报名参加了县里的遴选考试,“基本符合报名条件的都参加了”。

今年,她成功了。同时,她也终于等到一个成为组织委员或宣传干部的机会,这意味着她离党委委员“不远了”。不过,“也只是不远了”。没有犹豫,她干脆利索地拒绝了这个“可能性不大”的机会。

“一个县上千名公务员,绝大多数干十几年也升不到处级”

公职类考试辅导首选品牌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厦门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基层晋升通道是否真的如此狭窄?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周志忍的回答是肯定的。“一个县里,一般有上千名公务员,他们大多在乡镇工作,绝大多数干十几年也升不到处级。而国家机关里的研究生,一个处级单位就三四个人,基本干上六七年就能到处级。基层的晋升机会少,可见一斑。”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汪玉凯的认可。在他看来,这是一种“制度性缺陷”,中国700多万名公务员,大部分在基层工作。基层公务员承担了大量工作,但其晋升通道却十分狭窄。

“有点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公务员晋升的过程,往往会引起很多冲突和矛盾。”他说。

汪玉凯在调研中发现,不少有一定职级的公务员,在晋升失败后,会不到退休年龄就离岗回家,导致大量年富力强的公务员闲置在家。更有甚者,为了职务晋升,在基层大搞“买官卖官”等行为。

类似的事情多了,曾莹发现,乡镇政府里的年轻人“积极性会一点点变低”。久而久之,基层只会剩下两种人:一种是老的,退居二线不干了;还有一种就是准备离开和正在观望的年轻人。

“要真是如此,基层公务员就怕要完全‘断层’了。基层的工作,怎么可能顺利开展?”她说.(本文所有受访公务员均为化名)

来源于厦门中公教育:http://xiamen.offcn.com/?wt.mc_id=bk11312

公职类考试辅导首选品牌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第二篇:2014上海事业单位面试热点:给基层公务员一个“够得着的晋升通道

上海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http://www.xiexiebang.com/shanghai/)制作

2014上海事业单位面试热点:给基层公务员一个“够

得着的晋升通道

“除了我和两个主任,我们党政办其他人都在忙着公务员考试。”

6个人的镇政府党政办,有一半的人都在想怎么离开,这曾经让湖北某乡镇的“90后”公务员常月困惑不已。

毕竟,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乡镇政府,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来到基层的这几年,活多、钱少、压力大,成了常月对自己工作的全部评价,“我们根本升不上去,除了考出去,还能有什么办法?”她无奈地反问。

“进了基层,一般就很难出来了”

常月告诉记者,她的同事中,有人在备战国考,有人打算考县纪委,还有的要考县财政所,“总之没几个人真正在干活”。

她的男友江星,是同县另一个乡镇的公务员,这个出生于1989年的湖北男孩有着类似的困惑:“想不到这才来一两年,我已经被‘困’在乡镇了。我都能想象到,自己十几年后的样子。”

通过选调生考试后,江星被分到镇里的计生办,这个大学校园里的学生会主席一度“斗志满满”,每天吃着面糊、苦瓜、酸菜、白菜这些食堂的“老四样”,江星觉得是“基层对自己最好的考验”,他每天早起,第一个到办公室扫地、拖地、打开水,杂活累活抢着干。

深谙“计生办是基层服务的窗口”的他,在下班后,还会抽点时间练习当地方言,每天看到来办事的老百姓也“笑容不断”。

但一个月不到,江星就笑不出来了。

镇政府的“熟人”悄悄问他:“怎么就你去了计生办?一般选调生都去了党政办,离领导近不说,也最容易出成绩。”江星还没反应过来,“熟人”又提醒他,“计生办事务性工作这么多,很容易被困住手脚,在基层最没出路”。

这并非危言耸听。镇政府的宣传委员面对江星的“疑惑”,“意味深长”地告诉他,计生办的人只有3条出路——要么去卫生院,要么留下竞争主任的位子,又或者“通过运作离开计生办”。

话到最后,这个老干部劝江星“赶紧‘活动’一下”。

江星傻了。他猛然意识到,这个计生办除了一名50多岁的办事员,还有一正一副两个40来岁的主任,“都是熬了将近十几年才等到这个位子”。这让他有点沮丧,“主任年纪

大了,估计仕途也差不多了,我们年轻人本来就升不上去,要是办事员再内退,所有的活儿都由我做,我还出得去吗?”

“干得好不如分得好”?

按照江星这位“熟人”的说法,在乡镇工作,“能见着一把手和村书记的工作才是好的”。原因很简单,只有多接触镇长和书记,人家心里才有你,晋升的时候才会记起你。“要不然你以为乡镇30~40个公务员,靠什么才能升上去?”

“干得好竟然不如分得好?”江星心下一凉。

他随即想到,自己来计生办这么久,看见书记的机会“用一只手就数得过来”,更别说让书记看到自己的工作能力,“难道我真的要在计生办呆一辈子?”

与江星不同,姚云是“干得好不如分得好”理论的追随者。当初,县里对公务员分配的去向公布时,这个湖南女孩“幸运地”成为唯一一个留在党政办的年轻人。看着同批考来的年轻人投来羡慕的眼神,她打起了小算盘:“努力做,争取30岁之前升到正科级。”

“太天真了。”在贵州某乡镇担任团委书记近5年的曾莹,摇摇头向记者分析,乡镇政府一般30~40个人,“要是上面领导走得快,机会还多点。要是上面领导走不了,我们想都别想,这不碰运气吗?”

她已在成为科级储备干部的队伍里,但组织口、宣传口、党政办的人,都在她前面,“真是太恼火了”。

在基层,年轻公务员升职究竟有多难?河北某地级市机关副局长梁文再清楚不过。去年,他下乡到基层,正巧碰上一个副镇长被调往县里的开发区工作,不过是升半个职级的事情,这个副镇长却在他面前“高兴到语无伦次”。

“基层晋升通道堵塞的情况,太严重了。”正县级干部梁文举了个例子,局长退了,上面很有可能直接调一个来,那么副局长就上不去。副局长上不去,科长也上不去。“你看看县委书记和县长,都很少从本地升上来,这不能说明问题吗?”

江星的爸爸最近“活动失败”了,江星还得留在计生办。这个昔日的“三好学生”跟自己的女友慨叹:“原来进了基层,真的很难再出去啊。”

“年轻人看不到未来,走是迟早的事”

常月是女孩,她对“仕途”并不是太在意。让她难过的,是基层让年轻人感到“心寒”的待遇——缺乏晋升通道,也没有足够的福利补贴。

目前,她和江星两人的月工资,都只有1500元左右,有时碰上亲戚朋友办喜事,几百元的随礼多送几次,“剩的工资能吃饱饭就不错了”。常月很无奈,如今的工资和自己的教育投入,完全不成正比。

“这点钱,我俩怎么结婚,怎么买房呢?”常月不时冒出这样的困惑。

别看在基层党政办工作,常月自称“压力绝对不小”。上对县里,下对村书记和老百姓,干得最多风险也最大,“一出问题纪委马上过来查我们”。很多个晚上,她和镇政府其他几个年轻公务员聊起来,大家都有着类似的迷惘。“没人知道,我们用这1000多元的工资,什么时候付得起房子的首付?”

江星还想读在职研究生,但很少跟常月聊到这个。两人的深夜通话内容,往往是自己工作中的趣事,就是不聊工资。“钱钱钱,全是钱。不敢说这个,一说就要冷场。”常月说。

作为男生,江星坦言“压力更大”。他决定“主动出击”,他拜托同学给他下载论文、找资料,一逮着空,就开始做当地文化节的方案,反反复复地修改。“假如,我是说假如某一天,县委组织部能看到,我会不会就有晋升的可能了啊?”沉默良久,江星试探性地问。

“年轻人看不到未来,走是迟早的事情。”曾莹说,基层的工作压力非常大,还有严格的排队晋升制度,很容易让年轻人“在等待中消磨了所有的热情”。

曾莹自己也是活生生的例子。这个贵州女孩最忙的时候,被领导塞了团委、人事、档案等9类工作,“想要干出新意太难了,能应付就不错了”。那段时间,领导一来电,她握着电话的手就发抖。

也是那段时间,她下定决心“逃离基层”。她和50多个乡镇公务员报名参加了县里的遴选考试,“基本符合报名条件的都参加了”。

今年,她成功了。同时,她也终于等到一个成为组织委员或宣传干部的机会,这意味着她离党委委员“不远了”。不过,“也只是不远了”。没有犹豫,她干脆利索地拒绝了这个“可能性不大”的机会。

“一个县上千名公务员,绝大多数干十几年也升不到处级”

基层晋升通道是否真的如此狭窄?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周志忍的回答是肯定的。“一个县里,一般有上千名公务员,他们大多在乡镇工作,绝大多数干十几年也升不到处级。而国家机关里的研究生,一个处级单位就三四个人,基本干上六七年就能到处级。基层的晋升机会少,可见一斑。”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汪玉凯的认可。在他看来,这是一种“制度性缺陷”,中国700多万名公务员,大部分在基层工作。基层公务员承担了大量工作,但其晋升通道却十分狭窄。

“有点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公务员晋升的过程,往往会引起很多冲突和矛盾。”他说。汪玉凯在调研中发现,不少有一定职级的公务员,在晋升失败后,会不到退休年龄就离岗回家,导致大量年富力强的公务员闲置在家。更有甚者,为了职务晋升,在基层大搞“买官卖官”等行为。

类似的事情多了,曾莹发现,乡镇政府里的年轻人“积极性会一点点变低”。久而久之,基层只会剩下两种人:一种是老的,退居二线不干了;还有一种就是准备离开和正在观望的年轻人。

“要真是如此,基层公务员就怕要完全‘断层’了。基层的工作,怎么可能顺利开展?”她说.(本文所有受访公务员均为化名)

第三篇:2015安徽事业单位考试时政热点:基层公务员开辟职级晋升通道 不升职也可加薪

【导读】安徽事业单位招聘网为您提供:2015安徽事业单位考试时政热点:基层公务员开辟职级晋升通道 不升职也可加薪,更多信息请关注安徽人事考试网.昨天,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审议了《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指出,在职务之外开辟职级晋升通道,有利于调动广大基层公务员的积极性。未来实行级别工资以后,可以体现同一职务层次的公务员工作年限、资历和能力的差别,使基层公务员不提升职务也能通过晋升级别提高待遇。

建立这种分析比较制度以后,公务员的工资调整有了客观理论依据,有利于进一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

解读

为何要建双轨制? 基层公务员工资低无晋升空间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昨天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央决定在县以下机关实行双轨制是响应基层公务员需求和顺应现实的选择。在我国中央、省、市、县、乡镇五级行政层级中,全国700多万公务人员其中绝大多数在县和乡镇。但是,县委书记、县长为处级,县发改委主任、县教育局局长等重要职务都是正科级,虽然职务重要任务众多,但是受职级所限,下面的其他成员为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有的为股员。他们是面向广大老百姓提供公共服务的人群,但是按照职务来挂钩工资的话,基层公务员工资非常低,而且绝大多数没有晋升空间。

基层公务员晋升的“天花板”现象,不仅对他们来说不够公平,也不利于提高其积极性,更不能激励其为老百姓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到主任科员就等着退休”也是一部分基层公务员的真实写照。

如何实行双轨制? 工作表现好不升职也能加薪

汪玉凯表示,担任领导职务和工资待遇分开两条线来实行,副书记副县长等领导职务和他的工资待遇挂钩之外,收入还将与职级挂钩,如有多少年的资历、工作表现、百姓评价等等考评标准。“我建议,基层普通公务员如果工作好、工作时间久,拿到的工资不应该比县长低。”汪玉凯表示。

这是否是整个公务员群体加薪的前奏?对此,汪玉凯表示,基层公务员职务和职级的双轨是解决基层公务员根本性待遇的问题,这与整个公务员系统调薪是不一样的,“当然,后者的改革也正在启动。”

更多内容请查看:芜湖人事考试网、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第四篇:2014年厦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时政热点:简历注水

厦门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4年厦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

时政热点:简历注水

夸大其词就是硬伤

有点职场经验的人都知道,现如今求职简历上的夸大其词比比皆是。不管是大学生找实习单位还是有职业经验的人想跳槽,这个问题一直都存在。很多人觉得,把自己的经历写得金光闪闪就能顺利入职,入职之后也不会有人追究简历的措辞,其实这么做都是在给自己挖坑——这个坑今天自己挖,明天就要自己填。

前几年,我想招个新人,招聘启事发出去之后,很快收上来100多份简历。我大概看了一下,几乎每个人都是班长或者学生会干部,看上去,各个大学里的精英都在我手上了。但后来面试的时候我发现,他们当中,有些人是高中时期当的班长,有些人在学生会混过几天,有些人只是在社团里帮帮忙,但是他们都敢给自己安上“干部”的头衔。

其实是不是干部无所谓,我更在意的是应聘者此前都做过什么,有什么能力,以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80%的人都在简历里把自己描绘成重要人物,无论是实习还是社会实践,自己都是能独立完成项目的领导者,甚至还为公司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我仔细一追问,他们当中最好的,也就是在实习之后完成一份报告。我想找个会photoshop软件的人,问过的人都说自己会,但面试中实际操作的时候,有人甚至不知道photoshop的图标是哪一个。

从那之后,我对简历上的文字都会打对折来看待。虽然听起来不太公平,但终归是没办法的事情。

如果说大学生是因为无法准确地给自己定位,才会在简历上夸大其词的话,那么有过几年职场经验的人出现同样的问题就是另有原因了。

一个朋友这几天托我找工作,给我传来一份简历。简历写得很专业很漂亮,乍一看没有任何硬伤,但仔细看,我总觉得有点儿奇怪。我们很相熟,工作年限和经历也都差不多,因此我对他曾经做过的事情都非常了解。我看到,简历中的他比实际中的他高了好几个段位。因为这件事于我无关,我也不好说什么,只是把他的简历提交给招工的同事。半个月之后,我去找同事打听结果时被告知,我公职类考试辅导首选品牌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厦门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这个朋友面试时的表现与简历中所呈现出的有很大差距,很多地方说不清楚,因此没有被录用。

事实上,夸大其词的注水简历,不仅浪费了用人单位的时间,也同样让应聘者的品格大打折扣。有人说,这年头不夸张点儿都是傻子,实诚的根本找不到好工作,只有就着用人单位的要求来写简历,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获得机会。可换个角度想想,如果你是招聘方,拿着一沓这样的简历,又会怎么想呢? 招聘者到底想看些什么

说到底,每个招聘者只是想找到合适的人,能够符合空缺岗位的人,夸大其词的应聘者即便被录用了,对他们自己来说也并不是什么好事。

归纳起来,招聘者从简历中想看到的,无非是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你做过什么。

招聘者首先想要知道的就是,你是否有与招聘岗位相关的工作经验。这个工作经历不一定是多耀眼或者多有难度,但一定要你每个细节都会做。比如要求“能带团队和项目,完成客户的项目”,那么就需要应聘者有过带团队的经验,能够独立带领团队完成客户所下达的项目要求,并能将客户的要求转化为团队战斗力。因此在简历中,你需要突出的是与此相关的经验,并且确保写下来的每一个字都有相关的经验做支撑。

其次,你有什么样的能力。

还是上面的例子,通过相应的工作经验,表现出来的能力应该包括领导力、团队执行能力、客户服务能力、沟通能力等。因此在简历里,在描述完相关经验之后,你需要归纳一下每个项目都体现了你哪方面的能力。如果有客户的表扬信也要一起附上,可以增加说服力。

最后,你是否能适应并接受应聘公司的环境。

经验和能力都有了,剩下的就是软实力。招聘者关心的是,求职者是否能适应公司的企业文化和环境,是否适应公司的人际关系与客户关系? 真实、客观、可感地呈现你的状态

了解了以上三点,我们不难看出,撰写一个恰如其分的简历所需要具备的几点基本要求:

公职类考试辅导首选品牌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厦门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第一,优点一定要大胆写清楚,但不要夸大其词。做过的事情尽可能写到细节,用数字说话更好,否则一旦对方有兴趣多问几句,你很可能露馅儿。即便在面试的时候能够蒙混过去,未来的实际工作也会存在很大的风险,并承担极大的压力。

第二,如果有不擅长的地方,一定要提出来,因为有时候会出现调岗的情况,或者在入职后有其他安排临时调配。比如,你若是个不擅言谈的人,那可能不适合说话多的岗位,比如客服、销售、协调岗位。因此你要清晰明白地告知对方,自己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

第三,技能方面,关于技术的能力水平一定要交代清楚,比如使用设计软件,是可以修一修照片,还是可以做简单的海报,或者能做高级设计。如果你应聘的岗位与技术能力极为相关,务必要写得非常清楚,因为技术能力水平的高低是怎么也混不过去的。

第四,不需要写特别明确的薪资要求,如果是应届毕业生,建议完全不要写。因为一般毕业生都会过高估计自己的身价,比如你想要6000元,但用人单位的起薪就是3000元,那么当用人单位看到你报出的数字,根本不会再往下看、再找你谈了,除非你是特别特殊的人才。如果你有一些工作经验,可以提前了解一下自己应聘的岗位的薪资范围,如果与你的预期差距很大,那就干脆不要申请了;如果范围大体符合,可以在简历上写一个你期待的数字。

第五,简历格式要整洁。虽然这似乎是最不需要提及的一点,但是也必须要说,毕竟,简历的整洁度是你给人的第一印象。

除去基本能力和经验以外,你还可以写一些自己的附加值。招聘说白了也像买卖商品,谁都想要附加值最高的那个。比如你会跳舞、会唱歌、会组织娱乐活动,对娱乐资源有兴趣等,都是非常好的附加资源。公司就是一个小社会,除了基本工作,还会有同事间的沟通与娱乐,也会有工作以外的需求,倘若你有这样那样的资源能为公司和团队作出更好的贡献,那一定是会获得加分的。

简历,从来都是一个职场人的门面。简历好不好,可以影响到一个人的职场生涯。因此,一份优秀的简历,让它能真实、客观、可感地呈现你这个人的状态,是非常重要的。除去书面的整洁利落,表达清晰之外,在遣词造句与行文逻辑上,既要表达出客观真实的自己,也要让招聘方能够感受到你细节化、个性化的表现。公职类考试辅导首选品牌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厦门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一份好的简历,不仅要彰显工作表现,更是人品的体现。踏踏实实写一份真实客观的简历,踏踏实实地交给招聘方,你的每一次面试就都可以底气十足,多少个问题都问不倒,遇到任何的细节都不慌张。

来源于厦门中公教育:http://xiamen.offcn.com/?wt.mc_id=bk11312

公职类考试辅导首选品牌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第五篇:2012年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事业单位改革

2012年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事业单位改革

120多万事业单位,3000多万从业人员,900多万离退休人员……在中国,事业单位,这个仅次于企业的第二大法人组织,正在迎来命运的巨大变化。

《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日前正式发布。这一改革方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对事业单位改革进行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研究所所长朱光明表示,这是继农村改革、国企改革、政府机构改革之后,中央不断完善改革总体布局的又一重大决策,是中国社会又一次重大变革。

中国事业单位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广东省中医院的改革样本

时任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吕玉波忆及多年前的医院改革,不禁感慨万千。“一路走来,仿佛攻克一个个碉堡。”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广东省中医院打破“大锅饭”,按照企业方式进行了分配制度改革。“改革有效地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可很快也出现了一些副作用。有些人开始开大处方,多买药,多赚钱。”老中医禤国维说。

吕玉波意识到医院有自身的特殊性,不能完全照搬企业做法。“我们继续探索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分配制度改革。”

到2000年,广东省中医院将收入高低与工作量和科室的费用控制水平挂钩,分配与医务人员贡献大小和学术水平高低、业务能力强弱挂钩。如此一来,彻底切断工资和业务收入的直接关系,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

但作为公益单位,医务人员的收入并不能无限提高。随着改革不断推进,吕玉波发现,对医务人员来说,能否在事业上有所发展,是他们最为看重的。“要让每一个进入省中医院的医务人员都能看到一个铺设好的成才阶梯。”

于是,广东省中医院加强培训等内部机制的改革,把全国著名的专家请进来培养人才,其中国医大师中就有13人。该院医生张忠德说:“当时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医院要制定这么严格的培养计划?谁不能顺利完成,谁就不能升职称。一些人称其为魔鬼训练,叫苦连天。可坚持过来以后,大家明白了医院的良苦用心。和一起毕业的人相比,我们确实成长得非常快。”

人事制度改革是困扰事业单位的一个难题。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一潭死水,几乎成了通病。广东省中医院实施全员聘用合同制,变“相马”为“赛马”,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形成了“想干有机会,能干给岗位,干好有地位”的良好的竞争氛围。

医院人事处处长陈裕说:“在医院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他们各有擅长。我们提出了,让合适的人流动到合适的岗位的理念。比如有些人原来做科主任,可大家觉得他更适合搞业务,那就选择更适合的人上来做主任,离开主任岗位的人也并不觉得有什么难堪。在医院,上上下下成了常态。” 正是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使广东省中医院服务患者人数位居全国公立医院首位,年门诊人次超过630万。拥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室9个;近5年争取到的科研经费超过1亿元。而且还连续三次荣获“全国文明单位”,成为全国卫生系统的一面旗帜。

近年来,类似广东省中医院的改革试点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行业,纷纷开花。比如,2005年6月,江苏省无锡市分别成立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管理中心,探索事业单位管办分离;2009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开始了转企改制的历程,探索事企分离;由台塑集团与厦门海沧公用事业发展有限公司于2005年5月共同投建的福建省厦门长庚医院,被视为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典型。

20年酝酿 一朝结果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前期行业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的。”中央编办副主任张崇和表示。

最早参与到《指导意见》制定工作的朱光明说:“与此前的政府机构改革和企业改革等相比,这次事业单位改革,从整体制度设计到政策准备,做的都是最好的。”

据介绍,从2005年起,朱光明等人就已经开始准备《指导意见》,到2011年3月制定完成。

在这过程中,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省市启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一些好的经验。“通过试点,对《指导意见》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朱光明说,“事业单位改革的安排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当然,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的经验积累绝不止这六七年。早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就提出,按照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不同特点,逐步建立健全分类管理的人事制度。2000年中央下发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明确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截至2011年底,全国签订聘用合同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已达90%。

事实上,在本月与公众见面前,《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已于去年3月制定完成并下发。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全面启动。

张崇和介绍说,中央建立了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为召集人。2011年6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座谈会,对改革进行系统部署。各地陆续召开了改革工作部署会议,普遍成立了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有序地推动改革。

2011年5月,中央编办印发了《关于开展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如今,清理规范工作已基本完成。

张崇和表示,分类工作平稳推进。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个试点省市分类工作进展较快,两个试点省市基本完成了分类工作,其他试点省市已基本完成模拟分类,创造了不少好的做法经验。其他地方已着手研究分类工作,有的还进行了模拟分类。“中央编办正在会同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细化中央国家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分类目录,指导地方制定区域性分类参考目录等工作。” 改革推进需解5大难点

按计划,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个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地区,应于2010年底结束并向全国推广经验,但由于遇到诸多棘手难题,试点工作仍未结束。

“事业单位的改革非常复杂,面临的任务也很艰难。”朱光明直言,后续的改革推行会遇到较大的困难。

《指导意见》的发布,只是一个开始。

目前而言,第一步的困难是分类。“因为这个关系到将来的利益保障,许多单位都想争取归入利益没有损失的分类。同时,地方上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是和财政结合在一起,政府压力很大。”

“第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是最大的风险。”朱光明说。在广东推进事业改革试点过程中,以高校教职工为代表的公益类事业单位内,掀起了一股提前退休潮,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教学秩序。他们认为,若不申请提前退休,退休金将大大缩水。

第三步的困难是与事业单位改革相伴的人事制度改革。

朱光明说,事业单位里存在编制内、编制外的人员,改革任务之一是把这种差别从事实上消除或基本消除,这种改革阻力较大。

“长期以来,作为事业单位的出版社,其在编人员均为学校在编人员。如何处理好老员工的安置问题成为了改制工作中的一个难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有关负责人说。

经过多方论证,出版社找出的解决方案是:在原属学校事业编制的人员退休之前,出版社与广西师范大学签订人员借用合同,广西师范大学与其签订派遣合同,出版社与其本人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订立劳动合同,退休后回到学校,与其他退休职工享受同等待遇。对于新体制员工,出版社仍继续按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进行管理。

第四个就是事业单位的去行政化。朱光明说,事业单位有很强的官本位意识,并且日益强化。“改革成不成功就看去行政化去得怎么样。”

“第五个难点就在于推进改革的组织协调。”朱光明说,“《指导意见》关键在贯彻落实,还需中央加大支持力度,改变一些部门不愿改、不敢改的局面。”

改革需要“长征”的耐心

德国洪堡大学社会学家茨姆曼尔对中国的改革十分关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说,德国改革事业机构用了几十年,至今仍在摸索。中国的事业单位改革更需要耐心,就像完成一次“长征”。

既然路线图已经画好,时间表已然挂出。接下来,事业单位改革将沿着分类指导、分业推进、分级组织、分步实施的“四分”工作方针有序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公益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公益服务需求。改革不是简单地减人、减机构、甩包袱,更不是把事业单位搞小变弱。”这一基调,在记者采访中,中编办的同志始终强调着。

事业单位改革回顾 1995年·拉开序幕

全国事业单位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会议在河南郑州举行,这次“郑州会议”正式开启全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试点工作。

2001年·分领域推进

国家陆续下发关于调整学校管理体制、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中央国家机关和省区市厅局报刊结构等若干决定,事业单位改革分领域推进。

2006年·收入分配改革

事业单位开始实施收入分配改革,事业单位随即实行了岗位绩效工作制度。

2008年·117个地级市铺开

国办印发《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当年底117个地级市开展相关改革。

2012年·公开招聘全覆盖

人社部表示,2012年,公开招聘制度将在全国各级各类事业单位实现“全覆盖”。

其他国家也在砸“铁饭碗” 德国

与城市交通、水电供应、托儿所、老年护理、垃圾处理等有关的“公共服务行业”都算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大部分都在接受私营化改革。德国公共事业单位的雇员虽不是公务员,却享受类似公务员的待遇。调查显示,80%的德国大学毕业生把当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雇员看成理想职业。

韩国

韩国的事业单位按照资金和人力资源分为三类:公共企业(如韩国电力公司和高速公路集团等)、准政府机构(如韩国国家养老基金和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等)和未分类事业单位(如政府投资的研发中心和国立大学附属医院等)。韩国的事业部门改革的主要措施和中国类似,包括:合并与取消、裁员、私有化、功能调整、变卖给投资公司和薪酬改革等。

越南

2006年,越南政府进行事业单位改革,出台了关于公共事业单位职责任务、机构编制、财务等自主权的规定。越共中央政治局也于2011年提出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加快事业单位改革,将一些公共服务社会化,将以往的财政拨款改革成为购买公共服务。

下载2014年厦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时政热点:给基层公务员一个“够得着的晋升通道[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年厦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时政热点:给基层公务员一个“够得着的晋升通道[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