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妇幼保健工作人员培训制度
妇幼保健工作人员培训制度
一、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明确培训重点内容和培训目标。
二、年内至少举办2期县、乡妇幼专干、社区卫生人员培训班。
三、培训通知经卫生局核准后以文件形式下达至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培训前3天先在网络上通知培训的相关事宜。
四、培训实行签到制度。迟到、早退或不参加培训的单位和个人,在年终考核中将扣除相应的分值。
五、培训课程,培训资料、内容要有实用性、先进性。
六、培训内容符合我县妇幼保健工作实际,以妇幼卫生监测、孕产妇和0-6岁儿童保健管理、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筛查、叶酸投服和“两病”筛查为授课主题。
七、培训前要掌握妇幼专干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培训后要对培训内容进行测试,以检验培训效果。
八、健全培训档案。培训结束后要将培训计划、培训通知、培训签到册、培训内容、课程表、试卷及培训小结等装
订存档。
第二篇:妇幼保健工作例会制度
妇幼保健工作例会制度
一、认真贯彻执行《母婴保健法》,积极开展业务及相关法律培训,不断提高工
作人员素质。
二、妇幼保健工作例会每季度举行一次,各市直医疗单位、各乡镇卫生院参与。
三、对全县妇幼保健工作进行考核,平时考查与年终考核相结合。
四、对各医疗单位提出的妇幼保健工作问题进行解答。
第三篇:妇幼保健各种制度汇总
高危孕妇追踪管理制度
一、本村级妇幼人员发现高危孕妇或可疑高危孕妇,填写高危报告于乡镇卫生院,动员孕产妇到乡镇卫生院确诊。
二、根据高危评分结果,实行分级管理。
三、高危孕妇到哪一级医院管理,都要预约定期检查,失约者立即追诊,直到访到为止。
四、村妇保室、乡镇卫生院建立“高危孕妇监测登记表”认真填写每次检查治疗情况。
五、孕晚期确立分娩地点,低中危在乡镇卫生院,高危在有条件中心卫生院或县以上医院分娩。
孕产妇管理制度
一、对本镇怀孕妇女要做到“三早”(早发现、早检查、早确诊),凡确诊的孕妇要建立孕产妇花名册,进行系统管理。
二、对系统管理的孕妇要定期进行产前检查,每人不少于5次。
三、在产检中发现高危孕妇,建立高危孕妇监测卡,进行专案管理,孕晚期仍属高危孕妇,须住院分娩。
四、宣传督促孕妇住院分娩,家庭接生要严格新法接生常规,重点加强五防(防滞产、防感染、防产伤、防出血、防窒息)加强孕妇的产前监护和产程处理。
五、加强对本镇产妇管理,并建立名册宣传和加强新法接生,杜绝旧法接生,降低孕妇死亡率。
六、做好产后访视,产后访视平均大于三次,并及时填好孕产妇登记本。
七、积极参加乡镇卫生院召集,以新法接生员例会、如实汇报“妇保情况”
儿童系统管理制度
一、登记本村7岁以下儿童,分出生、建立花名册
二、积极配合上级医疗单位对上3岁儿童进行检查,要求3:2=1。通过体检访视发现体弱儿进行建卡,重点管理,给予治疗和指导。
三、宣传孕期保健知识,实行新法接生,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出生缺陷发生率
四、加强新生儿访视,注意新生儿护理和母乳喂养,指导喂养知识。
五、加强对儿童的疾病预防,督促“儿童久病”的发生。
六、对7岁以下儿童死亡及死因,要造册登记。
促使母乳喂养成功的十点措施
1、有书面的母乳喂养政策,并常规地传达到所有保健人员。
2、对所有保健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使其能实施这一政策。
3、要把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处理方法告诉所有的孕妇。
4、帮助母亲在产后半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
5、指导母亲如何喂奶,以及在需与其婴儿分开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泌乳。
6、除母乳外,禁止给新生儿吃任何食物或饮料,除非有医学指征。
7、实行母婴同室,让母亲与婴儿一天24小时在一起。
8、鼓励按需哺乳。
9、不要给母乳喂养的婴儿吸人工奶头,或使用奶头作安慰物。
10、促进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的建立,并将出院的母亲转给这些组织。
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十守则
1、禁止对公众进行代乳品、奶瓶或橡皮奶头的广告宣传;
2、禁止向母亲免费提供代乳品样品;
3、禁止在卫生保健机构中使用这些产品;
4、禁止公司向母亲推销这些产品;
5、禁止向卫生保健工作者赠送礼品或样品;
6、禁止以文字或图画等形式宣传人工喂养,包括在产品标签上印婴儿的图片;
7、向卫生保健工作者提供的资料必须具有科学性和真实性;
8、有关人工喂养的所有资料包括产品标签都应该说明母乳喂养的优点及人工喂养的代价与危害;
9、不适当的产品如加糖炼乳,不应推销给婴儿;
10、所有的食品必须是高质量的,同时要考虑使用这些食品的国家的气候条件及储存条件。
体弱儿管理制度
一、乡村医生对发现体弱儿要建立专案管理登记簿,并在儿童系统管理卡上方做出特殊标记,根据每个体弱儿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预约定期进行复查治疗,不要者要及时随访
二、根据患儿发病原因知道喂养及护理,并教给家长防治疾病知识和方法。
三、对两次体检身长、体重不增或下降儿童,有针对性干预一个月无效,或村医不知如何干预时应将小儿转上级医疗单位就诊。如何干预无效,要写清楚经过哪些干预无效,将小儿转到上级医疗单位接受进一步治疗。
四、疾病治愈后及时结案,转为健康儿童管理。
孕妇健康教育制度
一、孕妇健康教育应列入妇幼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妇幼人员必须认真、积极开展此项工作。
二、对全乡的孕妇都应建立孕妇保健卡,孕妇健康教育登记簿。
三、每个孕妇必须接受三次围产期健康教育和母乳喂养知识教育。
四、宣传提高孕妇自我保健意识,掌握基本保健知识,妇幼人员要每年开展二次以上的宣传活动。
《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制度
一、由院长监督妇幼人员专人负责《出生医学证明》出具。
二、根据接生员填写的接生证、出生报告书、准生证或有《领取出生医学证明申请表》以及父母的身份证才能出具。
三、《出生医学证明》要用钢笔填写,不随便涂改、并加盖“出生医学证明专业章”。
四、要填好存根和出生医学证明签发登记表。
五、不得利用《出生医学证明》搭配其它纪念品或其他东西,不得高价收取工本费。
母乳喂养随访制度
一、产妇出院前,主管医生应告之产妇如何与有关支持或随访组织联系,并填好围产保健手册。
二、产妇出院后,围产保健手册交户口所在地或休养地保健组织,由保健人员进行防视或代访,并详细记录母乳喂养情况,指导继续坚持纯母乳喂养4-6个月。
三、产后复查时应了解母乳喂养情况及婴儿生长发育情况,并加以指导。
四、各院应提供母乳喂养支持、咨询服务,如24小时热线电话、咨询,门诊等,医疗保健组织、母乳喂养支持组织应协同做好喂养支持工作。
出生死亡报告制度
一、村级妇幼人员(接生员)常深入各户及村委会,了解该村出生死亡情况,按时填入出生死亡季报表,在每季度例会时上报乡卫生院。
二、发现孕产妇死亡和新生儿破伤风及时上报乡卫生院,并及时调查资料。
报表汇审评估制度
一.填报表前应填好村级四种季报表。即:
1、村级出生季报表,2、接生员接生登记表,3、0-4岁死亡登记表,4、产前检查登记表。二.妇幼人员对接生员所送各种资料进行整理,归档统计。
三.填写报表前应详细看报表下面的项目解释,对各项相关项目有所了解后再着手报表填写,不得涂改。
四.完成报表后应对照报表的逻辑进行检查,不能出现逻辑间的错误。五.每年二、四月两季度,利用接生员例会与接生员共同分析评估本村报表汇审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
接生员例会培训制度
一、每年召开接生员例会四次,逢4月、7月、10月、元月5日,召开时间定为上午8:30,不得缺席、迟到,有事要先请假,屡次缺席者停发接生证明书。
二、每次例会接生员应汇报本季度接生情况,上交村级4种季报表,并把“孕管”卡、“儿管”卡和母乳随访卡填写清楚上交。
三、利用例会机会加强每个接生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培训后进行测试,不合格者再进行复训。
四、每个接生员应积极配合妇幼人员做好“孕管”和“儿管”、母乳喂养随访等工作。长期不配合者给予取消接生执照。
五、积极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默认值完成随访工作。
六、妇幼人员下乡巡回应积极配合,不得无故推辞。
妇幼保健人员巡回辅导制度
一.每中旬,对我乡孕产妇和0—6岁儿童保健的两管工作巡回指导,协助各村妇幼保健人员深入各村各户进行指导并落实。
二.掌握全乡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工作,包括孕产妇数、出生数、围产儿、婴幼儿、孕产妇死亡及出生缺陷等,并及时上报。
三.负责妊娠早、中、晚期高危筛选评定,负责重度高危转诊、追踪报告、产后访视、指导婴儿母乳喂养的随访和护理方法,发现体弱儿立即专案管理。
四.每季度召开村级妇幼保健人员例会,每年不少于4次,并对其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检查孕产妇系统管理,做好记录。
五.负责本乡范围内孕产妇系统保健卡的回收、核实,统计总结。六.开展新生儿保健健康教育及基本知识与技术做好母婴健康检查。
.差错防范制度
一、遵守规章制度,按时交接班,坚守岗位,认真查对。
二、危重病人均应在床头交接班,并有书面的交班记录。
三、处理医嘱严格执行“三查”、“七对”非抢救病不得下口头医嘱。
四、医护人员应熟悉用药及急救药的适应症、禁忌症,使用剂量和有效时间,熟悉各种医疗抢救设备的常规使用。
五、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医嘱,保证药剂量及给药途径、输液速度准备无误,医嘱中若存在疑问,应暂不执行,同时报告医师。
六、工作人员应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执行各项操作的规程,经常巡视病房,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七、护理病员时要注意安全,如洗浴时注意水温,防烫伤,转送婴儿时慎防跌伤,喂奶时防止呛奶,出入院及转送婴儿时均应严格查对床号、胸牌、姓名、性别,防止抱错婴儿。
八、科室主任和护士长应定期检查各项制度的实施情况。
支持母乳喂养制度
产妇住院分娩期间,对自己的婴儿进行母乳喂养的尝试,出院后仍需支持组织进行常规访视及指导。
一、产妇出院时,由主管医生详细写好保健手册,交户口所在地村级保健员。
二、各村保健员进行访视及代访,并详细记录母乳喂养情况,指导继续进行母乳喂养。
三、产后四十二天来院复查,由儿科医生了解母乳喂养情况及婴儿生长发育情况并加以指导。
转诊制度
一、凡非本院设置专业范围的病人,经科主任及转入医院同意,并与病人和家属或单位讲明转院原因即可转院。
二、本院危重病人转院,必须由科主任召集上级医师及主管医师会诊,若估计途中可能加重病情或死亡者,应留院处置,待病情稳定或危险过后再行转院,危重病人转院时应派医护人员护送。
三、住院医师应在病史中写好“转院小结”,让病员随同带往转入医院。
四、对新转入病员,应写好转入记录。
孕产妇死亡报告制度
村妇幼保健人员对本地死亡的孕产妇应在两天内上报乡卫生院,乡卫生院妇幼保健人员应在当天电告县妇幼保健院,县妇幼保健院协同乡妇幼保健人员进行个案调查,明确死因诊断,填写“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和个案调查报告(包括孕期、产时、产后保健情况,死前症状、处理经过及抢救措施)一个月内报省、市妇幼保健院。
第四篇:放射工作人员培训制度
放射科工作人员放射防护培训制度
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和《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1、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应当接受培训、考核合格方可参加相应的工作。培训时间不少于4天。
2、放射工作人员需定期参加市卫生监督部门或市环保局组织的放射防护及有关法律知识培训。两次培训的时间间隔不超过2年。
3、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培训档案。培训档案包括每次培训的课程名称、培训时间、考试或考核成绩等资料。
4、放射工作人员需参加市卫生监督部门的统一培训及考核,并将每次培训的情况及时记录在《放射人员证》中。
第五篇:放射工作人员培训制度
放射工作人员培训制度
1、从事放射源设备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参加放射源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后取得相应资格后方可上岗。
2、相关部门对放射源从业人员,每年至少应该组织一次对放射源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提高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
3、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确保放射源设备操作人员在使用辐射设备前熟悉设备性能,正确合理地使用辐射设备。
4、培训任务主要由经验丰富的放射从业人员担任,使更多的人了解放射源的基本原理和使用原理。
5、根据当地及市级、省级环保部门的要求,定期到环保部门组织的辐射防护培训班进行培训。
6、对新加入放射工作人员,应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