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第六届青年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第六届青年委员会
第一届年会暨第二届中美放射肿瘤研讨会
第二轮通知
中国
杭州
时间:2010年10月13~16日 地点:(杭州)休博园第一世界大酒店
主办: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青年委员会
中美放射肿瘤协会 协办:浙江省医学会
浙江省肿瘤医院
尊敬的各位同道:
近年来,我国放射肿瘤的发展日新月异,为推动肿瘤放射治疗的健康快速发展,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CSTRO)第六届青年委员会第一届年会暨第二届中美放射肿瘤研讨会(SANTRO)将于2010年10月13日-16日在美丽的杭州召开,会议将邀请中美放疗界的专家学者就肿瘤放射治疗的临床、基础等方面的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讲座,并从征文中筛选优秀论文进行大会交流。
本次盛会的主题是:肿瘤临床协作研究的机遇与挑战:疾病特异性方案的标准化,质量控制,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这是中美放疗界相互交流和分享知识的良好平台,也是连接未来国际间合作研究的桥梁。杭州是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的美丽城市,十月的杭州更是美不胜收,且毗邻2010世博之都-上海。我们诚挚的欢迎和期待您的参与。
杭州欢迎您!
于
金
明
Fangfang Yin
征文通知
由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第六届青年委员会联合中美放射肿瘤协会主办,浙江省肿瘤医院和浙江省医学会协办的第六届青年委员会第一届年会暨第二届中美放射肿瘤研讨会将于2010年10月13~16日在浙江杭州召开,现开始征文。本次学术年会的主题是肿瘤基础临床实践与研究的机遇和挑战,本次会议在既往办会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国内外肿瘤放疗现状和国内肿瘤放疗工作者有关肿瘤放疗信息需求,在会议的形式和内容上进行新的尝试,让放疗同行充分地参与会议的交流与讨论,在了解肿瘤放疗现状与标准的同时,了解国内外肿瘤放疗的最新研究动向与成果,以及目前相关部位肿瘤放疗的共识与争议。参会者可获I类继续教育学分8分。
本次会议将邀请数十位美国同行和国内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并从来稿中选择优秀论文进行大会交流,优秀者予以奖励。期望大家踊跃投稿,在中美放疗界中充分展现各自所做的创新性工作,加深两国肿瘤放疗界之间的了解和交流,为未来的国际间协作奠定基础。
征文内容包括肿瘤放疗临床、放射物理、放射生物、放疗技术、放疗护理。来稿一律采用网上投稿,要求1000字以内的中英文摘要,包括目的、材料与方法、结果、结论四部分,附上必要的图表,并注明文稿所属种类。征文截止日期为2010年8月31日。
来稿请寄
巩合义(临床):
gonghy163@163.com
刘同海(物理、技术及其他):lthsdu@yahoo.com.cn
大会组织结构
名誉主席
谷铣之
殷蔚伯
刘泰福
余子豪
杨天恩
万
钧
徐国镇 何少琴
申文江
胡逸民 大会主席
于金明
Fangfang Yin 学术委员会
主
席:于金明
副主席:李晔雄
潘建基
张红志
蒋国梁
郎锦义 夏廷毅 委
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于金明
于
洪
马学真
马
林
马胜林
孔令玲
尤庆山 王小虎
王仁生
王
东
王
平
王建华
王忠敏
王若雨 王俊杰
王晓萍
王绿化
邓小武
冯国生
卢
冰
叶
明 田
野
石
梅
卢泰祥
刘士新
刘光贤
刘
孜
曲雅琴 朱小东
朱
远
邬
蒙
余子豪
吴永忠
吴敬波
宋启斌 张红志
张红雁
张宜勤
张福泉
张瑾熔
折
虹
李
玉 李伟雄
李
光
李宝生
李建彬
李晔雄
李高峰
李德锐 杨胜刚
杨朝群
陆惠忠
陈
凡
陈龙华
陈显钊
周云峰 郁志龙
郎锦义
祝淑钗
胡国清
胡炳强
胡超苏
夏廷毅
席许平
徐向英
徐
博
殷蔚伯
涂青松
钱立庭
曹永珍 麻富卯
傅小龙
傅
深
程玉峰
蒋国梁
韩
春
蔡英全 雒建超
潘建基 组织委员会
主席:马胜林
李宝生
副主席:戴建荣
陈明
吴君心 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丁
喆
于金明
于
洪
马建青
马胜林
尹
勇
王卫东 王佩国
王若峥
王
晖
王雅棣
王
颖
卢
铀
白永瑞 刘
明
朱广迎
朱
远
何
侠
吴式琇
吴君心
张旭红 张红雁
张晓智
张春立
李
坚
李宝生
李建彬
李金高 李晔雄
李
涛
杨坤禹
陈
元
陈
宏
陈
明
陈晓钟 林少民
郑小康
金
风
金
晶
姚春筱
胡洪涛
夏廷毅 赵
充
赵路军
贾晓晶
郭小毛
高力英
高献书
章
真 斯琴高娃
谢丛华
雷宏昌
翟振宇
戴建荣
魏丽春
报到·注册·回执
一、会议时间:2010年10月13日全天报到,14~15日会议,16日撤离
二、报到地点:杭州市休博园第一世界大酒店(浙江杭州萧山区湘湖路92号,电话:086-0571-83866888,传真:0571-83860888)。
三、会务费:会务费 800元/人。
四、食宿由大会统一安排,费用自理,按规定回单位报销。
五、回执请寄:
1、济南市济兖路440号山东省肿瘤医院放疗科 250117 巩合义(临床):gonghy163@163.com 刘同海(物理、技术及其他):lthsdu@yahoo.com.cn
2、杭州市半山桥广济路38号浙江省肿瘤医院放疗科310022
马胜林:mashenglin@medmail.com.cn 朱 远: zhuyuan1963@hotmail.com
八、学分授予:参加会议的代表将获得国家级I类继续教育学分8分。
五、大会联系人:
马胜林:mashenglin@medmail.com.cn,电话:*** 李宝生:baoshli@yahoo.com,电话:*** 朱
远:zhuyuan1963@hotmail.com,电话:*** 尹 勇:yinyongsd@yahoo.com.cn,电话:*** 周 涛:zt1973sd@163.com,电话:***
二
二○一○年四月二十八日
附件1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第六届青年委员会第一届年会
暨第二届中美放射肿瘤研讨会
会议回执
(此表复印有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__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职称_____________ 联系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手机_____________ E-Mai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否住宿_________ 抵达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车次/航班号_______ 返程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车次/航班号_______
------
附件2 提交论文格式(例)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SBRT研究 XXX*,XXX 山东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济南,250117 【摘要】目的: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材料与方法: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结果: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结论: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摘要内容500-1000字)【关键词】非小细胞癌,立体定向放疗
Study on SBRT of early stag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XXX*, XXX Department of Radiation Oncology, Shandong Tumor Hospital, Jinan 2500117,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Materials and Methods: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Results: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Conclusions: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摘要内容500个英文单词)[Key word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SBRT 报告作者地址:XXXXXXXXX 电 话:XXXXXXXXX 电子邮箱:XXXXXXXXX 注:
1、请用“*”号标明参会报告作者。
2、论文标题请用黑体三号字;作者及地址用宋体五号字;摘要及关键词用宋体小四号字,1.5倍行距。
3、作者应对提交论文的观点与内容负责。
第二篇: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名单
1、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
顾问:张振馨、王鲁宁、王荫华、张 昱 组长:贾建平
副组长:陈晓春、李焰生、杜怡峰、章军建
委员:魏翠柏(兼秘书)、高晶、蔡晓杰、彭丹涛、张晓君、田金洲、王新平、孙莉、陈生弟、罗本燕、汪凯、徐江涛、郭起浩、张志珺、贾志荣、王延江、刘之荣、周春奎、沈璐、张金涛、贾建军、张杰文、屈秋民、吕佩源、曹云鹏、佡剑非、吕继辉、陈芹、纪勇、唐牟尼、苗建亭、陈国俊、徐书雯、孙秀莲、张昆南
2、感染性疾病与脑脊液细胞学组 顾问:粟秀初、孔繁元、王维治 组长:赵钢
副组长:何俊瑛、范学文、王佳伟、刘卫彬
委员:关鸿志、彭福华、张家堂、张岳峰、刘铮、刘明、李智文、崔俐、王俊峰、谭利明、王翠兰、陈嬿、丁晶、王文昭、李敬诚、史树贵、刘诗翔、朱海青、李国忠、杜芳(兼秘书)、张齐龙、徐平、洪桢、赵辉、邱峰、李玮、李锐、杨丽、黄文 秘书:卜 晖
3、肌电图及临床神经生理学组 顾问: 汤晓芙、康德瑄、沈定国 组长:崔丽英
副组长:樊东升、王玉平、黄旭升
委员:管宇宙(兼秘书)、贾志荣、刘兴洲、刘南平、卢祖能、王晓明、张通、许虹、张哲成、周晖、周瑞玲、李晓裔、乔凯、邵蓓、潘华、潘晓丽
4、脑电图与癫痫学组
顾问: 吴立文、迟兆富、黄希顺 组长:洪震
副组长:肖波、王学峰、周东
委员:汪昕、邓学军、朱遂强、郎森阳、廖卫平、刘振国、谭兰、陈晓红、王玉平、刘玉玺、丁美萍、孙红斌、任惠、孙伟、赵忠新、王薇薇(兼秘书)、张颖冬、江文、林卫红、刘学伍、赵永波、朱国行(兼秘书)、王为民、李国良、吴原、张庆、伍国锋、邓艳春、周列民、狄晴、王玉、刘献增、黄华品、宋毅军、金丽日、陈阳美
5、脑血管病学组 顾问:饶明俐、吕传真、黄如训、王纪佐、黄家星 名誉组长:张苏明 组长:刘鸣
副组长:王拥军、王文志、吴江、董强、黄一宁
委员:王伟、徐运、曾进胜、许予明、贺茂林、朱榆红、高山、龚涛、张微微、李正仪、徐安定、刘新峰、刘运海、郭毅、彭斌(兼秘书)、陆正齐、宋水江、周盛年、赵性泉、张祥建、张黎明、周华东、徐恩、吴世政、武剑、韩钊、吴钢、胡波、朱遂强、田成林、李新、杨弋、李继梅、秦超
秘书:吴 波、蔡晓杰
6、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
顾问:张振馨、孙相如、蒋雨平、彭国光 组长:陈生弟 副组长:陈彪、孙圣刚
委员:陈海波、程焱、王丽娟、刘振国、唐北沙、王振福、王铭维、肖勤、万新华、刘春风、张宝荣、邵明、徐评议、乐卫东、刘艺鸣、商慧芳、罗晓光、王坚、谢安木、陈先文、冯涛、胡兴越、叶钦勇、刘卫国、叶民、薛峥、陶恩祥、王青、杨新玲 秘书:蔡晓杰、刘 军
7、神经病理学组
顾问:郭玉璞、徐庆中、王鲁宁 组长:卢德宏
副组长:陈琳、袁云、焉传祝
委员:褚晓凡、汪寅、肖波、曹秉振、李存江、李洵桦、桂秋萍、刘群、胡静、徐严明、朴月善(兼秘书)、朱明伟、贾宏阁、张巍、焦劲松、李丹、吕田明、戚晓昆(兼秘书)、高晶、朱光明、赵玉英、宋学琴、郑雪平、洪道俊
8、神经肌肉病学组
顾问:沈定国、康德喧、吴丽娟 组长: 蒲传强
副组长: 陈琳、焉传祝、袁云、卢家红
委员:张成、曹秉振、王剑锋、张俊、赵重波、郭军红、张在强、郝延磊、胡静、卜碧涛、赵晓萍、杨欢、丰宏林、笪宇威、王柠、姚晓黎、姚生、李伟、刘明生、石强(兼秘书)、于雪凡
9、神经康复学组 顾问:朱镛连、梅元武、刘 鸣、刘国荣 组长:张通
副组长: 刘雁、李小刚
委员:王宁华、刘合玉、李存江、胡治平、吴珊、高磊、刘鹏、王亮、崔利华(兼秘书)、瓮长水、刘建国、尹明慧、何小明、肖卫民、展群岭、张洁、张光运、王宏图、贺斌、李红戈、倪俊、吴波、王宝军、王爱民、邵明、沈光莉、李铁山、张丽芳、赵军(兼秘书)、刘丽旭、刘楠、李雪萍、周筠、蔡斌、彭英
10、神经免疫学组
顾问:方树友、侯熙德、许贤豪、王维治 组长:胡学强
副组长: 郭力、李柱一、吴卫平、董会卿
委员:施福东、张星虎(兼秘书)、戚晓昆、张华、张晓君、楚兰、徐雁、廖小平、肖保国、张旭、吴晓牧、李海峰、管阳太、杜彦辉、刘卫彬、邱伟(兼秘书)、卜碧涛、莫雪安、秦新月、李泽宇、安中平、王佳伟、赵玉武、段瑞生、周红雨、高聪、程琦、陈向军、王满侠、周文斌、张美妮、刘广志、王津存、魏东宁、汪鸿浩、王丽华
11、神经生化学组 顾问:薛启冥、蒋雨平、陆雪芬、盛树力、伍期专 组长:谢鹏
副组长:廖卫平、程焱、杨晓苏、何志义
委员:丁健青、丁正同、冯加纯、郭淮莲、贺茂林、彭 英、任惠民、王振海、徐平、何 俐、贾延颉、江 泓、蒋 莉、刘 军、马 欣、孙永馨(兼秘书)、赵世刚、唐洲平、于生元、张莉莉、刘占东、朱沂、刘永红、张拥波、张为西 秘书:朱 丹
12、神经心理学组 顾问:丁素菊、李 漪 组长:陈海波
副组长:汪凯、翁旭初、郎森阳
委员:罗本燕、何金彩、王文敏、王 毅、潘小平、张玉梅、孙永安、袁 强、汤荟冬、闵宝权、宋鲁平、张国平、黄海威、宋 治、王晓平、毛善平、李淑华、李 华、王 健、毕晓莹、常 翼、林 红、林 燕、刘晓加、邵春红 秘书:蔡晓杰
13、神经遗传学组
顾问:刘焯霖、梁秀龄、慕容慎行、丁新生 组长:王柠
副组长:张成、唐北沙、吴志英
委员:樊东升、王学峰、彭蓉、王朝霞、顾卫红(兼秘书)、李晓光、许二赫、张宝荣、王进、陈万金(兼秘书)、江泓、李洵桦、张旻、邓艳春、吴世政、张玉虎、张雄、吴士文、黄旭升、丛树艳、方琪、宋晓南、程楠、李伟、曹立、欧阳嶷、赵哲、郁金泰、赵秀鹤
14、睡眠障碍学组 顾问:李舜伟 组长:赵忠新
副组长: 王玉平、宿长军
委员: 张熙、黄志力、詹淑琴、邓丽影、沈扬、陈贵海、潘集阳、蒋晓江、薛蓉、黄颜、张红菊、王赞、吴中亮、尚伟、龙小艳、马建芳、唐吉友、顾平、乐卫东、吴惠涓(兼秘书)秘书:王涛
第三篇:肿瘤放射治疗学总结概要
肿瘤放射治疗学总结 1.放射源的种类 钴-60源,铱-192源
1、放射源的种类:(1放射性同位素发射出的α、β、γ射线;(2X线治疗机和各类加速器产生的不同能量的X线;(3各类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质子束、中子束、负π介子束以及其它重粒子束等。
吸收剂量D: 吸收剂量的定义为d E/d m的商,d E为电离辐射在质量为d m的介质中沉积的平均能量。SI单位为戈瑞(Gy。百分深度剂量(PDD的定义
一、百分深度剂量(percentage depth dose, PDD
1、定义:水模体中以百分数表示的,射线束中心轴上某一深度处的吸收剂量,与参考深度处的吸收剂量的比值。
2、百分深度剂量分布特点: 剂量建成区:从表面到最大剂量深度区域,此区域内剂量随深度增加而增加;指数衰减区:最大剂量深度以后的区域,此区域内剂量随深度增加而减少。3 影响X(γ射线百分深度剂量的四个因素:深度、能量、射野面积、源皮距 4 组织最大剂量比(TMR的定义
水体模中射线束中心轴某一深度的吸收剂量,与空间同一点模体中射野中心轴上最大剂量深度深度处同一射野的吸收剂量的比值。影响TMR射线百分深度剂量的四个因素:深度、能量、射野面积、源皮距 7 楔形因子的定义和楔形板临床三种应用
①解决上颌窦等偏体位一侧肿瘤用两野交叉照射时剂量不均匀问题;②利用适当角度的楔形板,对人体曲面和缺损组织进行组织补偿;③利用楔形板改善剂量分布,以适应治疗胰腺、肾等靶体积较大、部位较深的肿瘤。
3.精确放疗的实现及含义 精确定位;精确设计;精确照射: 精确定位:采用CT或MRI立体定向、三维重建的定位方法 精确设计:采用三维计算、三维显示、三维适形调强逆向设计的方法 精确照射:采用动态多弧或静态多野非共面聚焦式适形调强照射的方法 4.什么是适形放疗? 适形放疗(3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 3DCRT是一种技术,使得高剂量区剂量分布的形状在三维方向上与病变(靶区形状一致。
5.3DCRT剂量分布特点:(1高剂量区剂量分布的形状在三维方向上与病变(靶区的形状一致;(2靶区内的剂量分布符合预定要求。6.立体定向适形调强放疗技术对设备的要求:
(1基本设备 1.直线加速器 2.模拟定位机 3.CT或MRI 4.模室设备(2专业设备
1.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TPS 2.定位装置 3.治疗摆位装置
4.限束装置(准直筒、MLC等 5.体位固定装置 6.验证装置 小结
1.定义:立体定向、SRS、SRT 什么叫立体定向? 利用立体定向装置、CT、MRI和X线数字减影等先进影像设备及三维重建技术,确定病变和临近重要器官的准确位置和范围,这个过程叫作三维空间定位,也叫立体定向。
立体定向放射手术(SRS 的定义: 利用立体定向放射技术,用多个小野三维集束单次大剂量照射病变。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的定义: 利用立体定向放射技术,用多个小野三维集束多次大剂量照射病变。γ-刀: 使用多个钴-60放射源分布于头顶部半球的不同经纬度上,经准直后聚焦于一点,此点称为焦点。
X-刀: 以加速器为基础的X射线SRT(SRS :一般采用4-12个非共面圆形小野绕等中心旋转,达到γ-刀集束照射同样的剂量分布。
4.SRS(SRT的实现步骤
X(γ射线SRT(SRS治疗一般要经过四个过程: 1.固定头架:将立体定向装置固定在病人身上;2.影像学定位:利用立体定向装置、CT、MRI 等先进影像设备及三维重建技术对病变准确位;3.治疗计划设计: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精确地设计治疗方案;4.照射治疗:按照计划对病变实施、手术、照射。5.临床应用的特点
(一严格掌握X(γ刀治疗的适应症(二严格实施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三严格按照治疗程序实施治疗
7、治疗体位及体位固定技术
1体位固定的目的
保证患者从肿瘤定位到治疗计划设计、模拟、确认及每天重复治疗的整个定位、摆位过程中,患者体位的一致性。即提高摆位时体位的重复性和治疗的准确性。
2体位固定技术
放疗体位的要求,一方面要按上述方法借助体位辅助装置,使患者得到正确的治疗体位,另一方面还要求在照射过程中体位保持不变,或每次摆位能使体位得到重复。因此,在体位辅助装置之上,应加诸如塑料人形面罩等防止患者因下意识运动而使治疗体位发生变化的体位固定器。
小结 1、3DCRT的定义
适形放疗(3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是一种技术,使得高剂量区剂量分布的形状在三维方向上与病变(靶区形状一致。2、3DCRT的不足
3DCRT在以下情况下没有优势: 1.靶体积形状很不规则,并且靠近需要保护的重要器官。2.有关的靶体积紧贴容易损伤的器官,能放宽的范围很小。
3.有一个非常接近的区域己经放疗过,相接的照射野要有非常精确的界线。4.靶区的形状有一部分是内凹的,包围了重要器官。5.照射的靶区内需要给予不同的照射剂量。
3、IMRT的定义
三维适形调强放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intensity modulation radiation therapy, IMRT 是指通过控制照射野形态和治疗机射线束强度使得治疗靶区内部及表面剂量达到预定要求的三维适形放疗技术。
5、实现IMRT的主要方式(重点介绍MLC(1 静态调强(分段式(2 动态调强(滑窗式(3 快速旋转调强(容积
实现调强放疗的主要方式:两维物理补偿器,MLC动态调强MLC 静态调强,断层治疗,束流调制式调强
小结 等剂量曲线的定义和特点
等剂量曲线:将模体中百分深度剂量相同的点连接起来,即成等剂量曲线。特点:(1能量增加,特定等剂量曲线的深度增加;(2低能射线的等剂量曲线弯曲,而高能射线的等剂量曲线平直;(3低能射线的等剂量曲线在边缘是断续的,并向外膨胀,而高能射线的等剂量曲线是连续的;(4钴-60具有较大的物理半影,而高能X射线半影较小。
7.半衰期:放射性核素其原子核数目衰变到原来数目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为半衰期,用T1/2表示。
T ½ = 0.693 / λ
λ为衰变常数
如:钴-60源T ½ =5.27年铱-192源T ½ =74天
2、电离、直接电离、间接电离
电离:原子的核外电子因与外界相互作用获得足够的能量,挣脱原子核对它的束缚,造成原子的电离。
直接电离:由具有足够动能的带电粒子(如电子、质子与原子中的电子的碰撞引起的。
间接电离:不带电粒子(如光子、中子等,本身不能使物质电离,但能借助它们与原子的壳层电子或原子核作用产生的次级粒子,然后再与物质中原子作用,引起原子的电离。
小结
2.钴-60γ线的特点 1.穿透力强;2.保护皮肤;3.骨和软组织有同等的吸收剂量;4.旁向散射小;5.经济、可靠;6.缺点:存在半影、半衰期短以及防护等问题。3.钴-60半影的种类
2、半影的种类:
几何半影:源具有一定尺寸
穿射半影:准直器端面与边缘射束不平行 散射半影:由于组织中的散射线造成 4.电子直线加速器的特点 电子束:①肿瘤后剂量骤然下降 ②调节能量可调节电子束的深度 ③皮肤量介于X 线和钴-60 之间 X射线:深度剂量高,皮肤剂量低
加速器设备复杂,对水、电要求高,维修难,价格高,但在维修和操作时没有射线。5.高LET射线的物理生物特性 物理特点是具有Bragg峰
生物特点是相对生物效应高,氧增强比低。∙ 6.模拟定位机的功能 靶区及重要器官的定位
∙ 确定靶区(或危及器官的运动范围 治疗方案的确认(治疗前模拟 勾画射野和定位、摆位参考标记 拍射野定位片或证实片 检查射野挡块的形状几位置
小结 电子线的射野剂量特点:射程短,剂量下降快,保护肿瘤后面的正常组织,单野治疗表浅及偏位肿瘤。中心轴百分深度剂量曲线特性:四个区段: 剂量建成区、高剂量坪区、剂量跌落区和X射线污染区 3 等剂量分布的特点为: 随深度的增加,低值等剂量线向外侧扩张,高值等剂量线向内侧收缩。本课小结 早反应组织,晚反应组织放射反应的特点 早期和晚期放射反应的发生机制
早反应组织的特点是细胞更新很快,损伤很快便会表现出来。这类组织的 /β比值通常较高,损伤之后是以活跃增殖来维持组织中细胞数量的稳定并进而使组织损伤得到恢复。
晚反应组织的特点,这些组织中细胞群体的更新很慢,增殖层次的细胞在数周甚至一年或更长时间也不进行自我更新,损伤很晚才会表现出来。晚反应组织的 /β比值较低。耐受剂量的概念
耐受剂量:产生临床可接受的综合征的剂量。
临床放射治疗中所能耐受的总剂量取决于照射野的体积。3 正常组织的耐受剂量
标准治疗条件:超高压治疗,1000cGy/周,每天一次,治疗5次,休息2天。4 TD5/5,TD50/5的概念
TD50/5为最大耐受剂量:在标准治疗条件下,治疗后5年,50%的病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剂量。
TD5/5为最小耐受剂量:在标准治疗条件下,治疗后5年内小于或等于5%的病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剂量。
小结
计划设计定义
计划设计定义为确定一个治疗方案的全过程。
传统上,它通常被理解为计算机根据输入的患者治疗部位的解剖材 料及相关组织的密度等,安排合适的射野(如体外照射 或合理布 源(如近距离照射,包括使用楔形滤过板、射野挡块或组织补偿 器等进行剂量计算,得到所需要的剂量分布。从广义上,上述定义应理解为:确定一个治疗方案的量化的过程,包括 CT、RI、SA 等图像的输入及处理;医师对治疗方案包括靶区 剂量及其分布、重要器官及其限量、剂量给定方式等的要求及实现; 计划确认及计划执行中精度的检查和误差分析等。显然按照这种理 解,计划设计过程应是一个对整个治疗过程不断进行量化和优化的 过程。治疗计划系统成为整个治疗过程的有机连结体中的一个重要纽带。临床剂量学原则 一个较好的治疗计划应满足下列四项条件:
1、肿瘤剂量要求准确,照射野应对准所要治疗的肿瘤区即靶区。
2、治疗的肿瘤区域内,剂量分布要均匀,剂量变化梯度不能超过 ±5%,即要达到≥90%的剂量分布。
3、射野设计应尽量提高治疗区域内剂量,降低照射区正常组织受 量范围。
4、保护肿瘤周围重要器官免受照射,至少不能使它们接受超过其 允许耐受量的范围。以上四点,简称临床剂量学四原则。外照射靶区剂量分布的规定
肿瘤区(GTV 指肿瘤的临床灶,为一般的诊断手段(包括 CT 和 MRI 能够诊断 出的可见的具有一定形状和大小的恶性病变的范围,包括转移的淋 巴结和其他转移的病变。临床靶区(CTV 指按一定的时间剂量模式给予一定剂量的肿瘤的临床灶(肿瘤区 亚临床灶以及肿瘤可能侵犯的范围。CTV 包括 GTV 和亚临床灶内靶区(ITV 在患者坐标系中,CTV(GTV的位置是在不断变化的,由于呼吸或 器官运动或照射中 CTV 体积和形状的变化所引起的 CTV 外边界运 动的范围,称为内边界(IM。内边界(IM的范围,定义为内靶区 ITV。计划靶区(PIV PTV 是考虑到治疗过程中器官和病人的移动、射野误差及摆位误差 而提出的一个静态的几何概念。PTV 包括 CTV 和考虑到上述因素 而在 CTV 周围扩大的范围。PTV margin: ①靶区的移动; ②射野和摆位误差。ITV=CTV+ ① PTV=CTV+ ①+ ② 治疗区(TV)对一定的照射技术及射野安排,某一条等剂量线面所包括的范围。
通常选择以 90%等剂量线为代表的靶区最小剂量 Dmin 作为治疗 区范围的下限。一个好的治疗计划,应该使其剂量分布的形状与计 划靶区的形状相一致。但由于目前照射技术的限制,不能达到这一 点,这是定义治疗区的原因之一;另外治疗区的形状和大小与计划 靶区的符合程度,也可提供医师一个很好的评价治疗计划的标准。照射区(IV)对一定的照射技术及射野安排,50%等剂量线面所包括的范围。照 射区的大小,直接反映了治疗方案设计引起的体积积分剂量即正常 组织剂量的大小。危及器官(OAR 指可能卷入射野内的重要组织或器官,它们的放射敏感性(耐受剂 量将显著地影响治疗方案的设计或确定靶区处方剂量的大小。治疗计划设计涉及的设备 治疗计划系统(TPS 模拟定位机 “4Rs”是指:
1、细胞放射损伤的修复(repair of radiation damage
2、周期内细胞的再分布(redistribution within the cell cycle
3、氧效应及乏氧细胞的再氧化(oxygen effect and re-oxygenation
4、再群体化(repopulation。
细胞的放射损伤: DNA 是放射线对细胞作用最关键的靶。主要是 DNA 链的断裂 所致。DNA 链的断裂主要有两种形式,即单链断裂 SSB 和双链断 裂 DSB。一般将细胞的放射损伤概括为三种类型,即亚致死损伤,潜在致死损伤和致死损伤。亚致死损伤是指受照射以后 DNA 的单链断裂。是一种可修复的放 射损伤,但亚致死损伤的修复会增加细胞存活率。潜在致死损伤是指正常状态下应当在照射后死亡的细胞,若在照射 后置于适当条件下由于损伤的修复又可存活的现象。但若得不到适 宜的环境和条件则将转化为不可逆的损伤使细胞最终丧失分裂能 力。致死损伤指受照射后细胞完全丧失了分裂繁殖能力,是一种不可修 复的损伤。
第四篇:中华医学会地方病学分会关于召开第六届青年委员会
关于召开地方病学青年学术交流会议的征稿通知
2008年中华医学会地方病学分会第六届青年委员会成立以来,广大委员们在地方病防治及其相关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为了交流经验,进一步活跃我国青年地方病工作者的学术氛围,兹定于2010年11月召开地方病学青年学术交流会。现将有关征稿事项通知如下:
1征文内容:凡未在正式刊物发表及未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交流的论文均在征文范围内。征文主要内容为克山病、大骨节病、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和地方性砷中毒、寄生虫病、鼠疫、布鲁杆菌病近年科研成果、防治经验、新技术、新进展、防治策略以及预防和控制地方病的重要学术问题。
2征文要求: ①论文必须实事求是,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②对稿件要求:提交完整论文同时,提交包括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3部分的摘要(2000字);③请寄打印稿,同时发电子邮件,并在主题上注明“青年会议征文”字样;④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邮编、电话、Email网址;⑤稿件需附单位介绍信,请自留底稿。3截稿日期: 2010年9月30日
4联系方式: 来稿请寄:哈尔滨市南岗区保健路157号,中国地方病学杂志社收,信封注明“青年会议征文”。
联系人:于光前于钧
地址:哈尔滨南岗区保健路157号
单位:地氟病防治研究所
邮编:150081
E-mail: 6yujun@126.com
电话:0451-875030950451-86675819
中华医学会地方病学分会
2010年6月10日
第五篇: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历届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1986年-1991年)
名誉主任委员 涂通今
名 誉 顾 问 冯传宜
主 任 委 员 王忠诚
副主任委员 史玉泉薛庆澄段国升
常委(按姓名笔划排列)
王维钧陈公白陈炳桓宋家仁李世绰杜子威侯金镐张天锡索敬贤高立达 蒋先惠
秘书(按姓氏笔划排列)
李世绰宋家仁
委员
冯祖荫刘学礼刘景芳刘承基刘泉开朱诚李庆彬李秉权李明洙张成 吴若秋易声禹赵雅度柴万兴韩哲生陶祥洛黄克清梁承钢蒋万书曹美鸿 蔡昭明臧人和翟允昌戴钦舜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1991年-1996年)
主 任 委 员 王忠诚
副主任委员 薛庆澄史玉泉段国升
常委(按姓名笔划排列)
王维钧朱诚刘学礼刘承基张天锡宋家仁赵雅度易声禹高立达曹美鸿戴钦舜
秘书(按姓氏笔划排列)
宋家仁赵雅度
委员
王忠诚王维钧王宪荣方都史玉泉田芳镇朱诚宋家仁刘宗惠刘景芳 刘学礼刘承基刘泉开李明洙吴若秋陈道莅赵雅度杨树源杨国瑞易声禹索敬贤段国升侯金镐冯祖荫张天锡张成高立达黄克清曹美鸿陶祥洛梁承钢薛庆澄蒋先惠裘明德蔡昭明臧人和戴钦舜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
(1996年-2004年)
主 任 委 员 王忠诚
副主任委员 易声禹罗其中赵继宗只达石
常委(按姓名笔划排列)
王忠诚马廉亭只达石刘承基刘宗惠任祖渊李明洙宋家仁张光霁易声禹周定标罗其中赵继宗高立达戴钦舜
秘书(按姓名笔划排列)
宋家仁赵雅度
委员(按姓名笔划排列)
王忠诚王树荚王宪荣马廉亭田芳镇只达石宋家仁刘宗惠刘泉开刘承基 刘运生任祖渊李明洙李桂芝陈道莅陈明振汪业汉赵雅度赵继宗杨树源杨玉山杨国瑞底荣欣冯祖荫易声禹张光霁张庆林周定标周良辅罗其中高立达黄克清郭怀荣徐启武凌锋康笃伦陶祥洛曾敬初戴钦舜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
(2004年-2008年)
名誉主任委员 王忠诚
主 任 委 员 赵继宗
副主任委员周定标周良辅只达石
常委(按姓名笔划排列)
马廉亭王任直(学术秘书)王运杰王茂德毛伯镛只达石卢亦成刘运生 周定标周良辅张庆林张庆俊赵继宗唐文渊鲍圣德
委员(按姓名笔划排列)
马廉亭王大明王任直(学术秘书)王运杰王茂德王硕毛伯镛只达石卢亦成 史克珊冯忠堂刘健刘伟国刘运生刘晓谦孙涛张庆林张庆俊张汉伟张建宁辛骥宋来君肖绍文沈建康汪业汉周定标周良辅武文元杨卫忠杨玉山陈道莅罗毅男赵奇煌赵继宗洪涛凌锋徐如祥康笃伦傅震 蒲智鲍圣德
工作秘书 王硕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
名誉主任委员 王忠诚
主 任 委 员 赵继宗
候任主任委员:周定标
副主任委员周良辅王硕张建宁
常委(按姓名笔划排列)
王任直王运杰卢亦成冯华刘健李新钢沈建康赵文清赵世光
袁贤瑞徐如祥黄峰平章翔傅震游潮鲍圣德
委员(按姓名笔划排列)
于如同王大明王占祥王宇田王茂德兰青朱晓江刘伟国刘建民刘荣耀刘晓谦江基尧许百男孙涛孙晓川李建华杨辉杨卫忠杨玉山杨智勇肖绍文宋来君张汉伟张建生陈谦学武文元庞琦孟庆海赵刚柳琛洪涛姚鑫凌锋黄正松黄光富傅先明富壮蒲智雷霆詹仁雅裴杰漆松涛潘伟生(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