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L教学方法

时间:2019-05-12 22:21: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CBL教学方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CBL教学方法》。

第一篇:CBL教学方法

CBL教学法

① 首先选择典型案例,让学生提前准备知识和早期接触患者的问题,与患者联系,询问病史和临床检查,针对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实践操作要点,难点,教师补充检查,并一一详细,学生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进行思考,为后续小组讨论拟出该病例分析要点和讨论提纲。

②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多个阶段研讨,首先让学生提出病例中的重点、疑点、难点及问题,做到每个学生都发言,针对不同的问题教师进行逐一引导和点评。对于本病例涉及到的重点、疑难点和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辩论,阐明充分的论点、论据,最后由组织学生归纳众多观点和解释,提出初步结论。将学生分组结合病例系统讲解该类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教师则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最终学生对本疾病涉及的知识点达成共识,组内所有同学共享学习成果。

(3)带教教师着重对病例总结归纳并解析,做出正确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讨论中遇到的共性的问题进行详细答疑。带教教师在对教学预期效果评价时一定根据检查结论判断此次病例讨论是否达到预期教学E1标。在CBL教学法中始终贯彻引导学生如何才能发现到问题、探索研究问题并能够找到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技巧。

第二篇:癫痫——CBL(以案例为先导)教学教案

癫痫——CBL(以案例为先导)教学教案

教学过程:

1、老师选择病例,编制导学,模拟临床思路提出讨论提纲,课前下发;

2、学生研究病例,根据导学和讨论提纲预习教科书,上网查资料,然后分组(或以寝室为单位)讨论分享信息和观点,用集体智慧解决问题;

3、课上学生以组(或寝室)为单位回答问题,提出问题,老师点拨启发,围绕病例讲授(部分内容可结合TBL教学法教学),最后总结。

时间安排:课堂讨论约1.5学时,老师讲解1.5学时

案例

病例

1、刘某,男20岁,大一医学生。

第一次就诊情况:3个月前上课时突然双眼向右侧凝视,口角及头颈向右侧偏斜,继而,顺序出现右上肢、右下肢僵直,约十余秒后出现节律性抽动。能说话,但口齿不流利,不倒地。持续约1分钟后突然恢复正常。课后自行走到校医院就诊,体检无异常发现。次日到市医院检查普通脑电图未见异常,头颅CT扫描示左侧额颞叶局灶低密度改变(脑软化),脑室颞角扩大。因属第一次发作,暂未予治疗,瞩随访观察。16岁时曾有一次跌伤史,右侧头部着地,头皮下血肿,当时无意识障碍。

第二次就诊情况:一月前期末连续5天考试复习到深夜,次晨同寝室同学闻邻床有异动和异常呼吸声,即见其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唇发绀,呼之不应,约3分钟后缓解,又过了数分钟呼之才有反应,醒后诉轻度头痛,不能回忆其过程。当日上午就诊,神经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脑电图检查示左侧额颞部少量尖波、棘波发放。医生给与苯妥英钠0.3克/日治疗。刘某见药物说明书剂量可达0.3至0.5克/日,为了早日治愈,乃按每日0.5克服用。一周后,患者出现头晕,行走不稳。

第三次就诊情况:服药10天后病情加重,一天中发作2次。第一次发作初意识清醒,表现为头眼右偏,右上肢抽搐,随即突然意识丧失,倒地,四肢抽搐,历时约3分钟。发作后仅能回忆起右上肢抽搐,对四肢抽搐全然不知。第二次发作被同学全过程目睹,表现为吃饭时突然倒地,双目上翻,双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呼吸停止,全身发紧,十数秒钟后四肢呈一张一弛抽动,呼吸气粗,继而口吐白沫,耳垂、唇色发紫。同学们急忙摆正头位,按压人中,约束四肢抽动。约3-4分钟后抽搐停止,呼吸转平稳,呼之仍无反应,尿裤,7-8分钟后才逐渐转清醒,诉搏动性头痛、全身酸痛,不能回忆其过程。到校医院检查见眼球震颤,双手指鼻试验呈意向性震颤。经医生调整药物剂量后头晕等症状逐渐好转,发作控制,坚持规则服用苯妥英钠0.3/日达1年无发作,每月查药物血浓度维持在10-20mg/L之间。

第四次就诊情况:3天前,刘某药物已服完,因学习忙,准备过几天再去医院。今天上午约9点钟上课时又复发作,这次发作时间较长,约5分钟后仍未终止,送到校医院后肌注10毫克地西袢,不能控制,又肌注10毫克,仍不能控制,于9点35分送达市医院急诊科,期间抽搐曾暂停约数分钟,但呼之无反应,间隙1分钟又复抽搐。9点36分查体:T38度,P110次/分,R34次/分,BP140/88mmHg,颜面及四肢末端紫绀,鼻腔、口腔吐血性泡漠痰,舌尖破损,四肢阵挛性抽搐,双瞳孔散大,对光放射消失,两肺布满痰鸣音。动脉血Ph7.2,氧分压(PO2)45mmHg,二氧化碳分压(PCO2)80mmHg。医生随即下达了病危通知书,立即进行抢救。

2、女,50岁。

第一次发病情况:3周来有2次诉突然闻到室内有布条烧焦的气味,半分钟后突然气味消失。最近常说右侧头痛。

第二次发病情况:昨日中午烧饭过程中突然又说闻到难闻气味,然后发呆,面无表情,在房间里漫无目的走动,口中喃喃自语,不时扯动衣角和做咀嚼动作。家人上前问之,表现茫然,约3分钟后恢复常态,不能回忆室内走动等过程,就说刚才闻到过异味。今天被子女送到医院。体检:双眼底视乳头边界略模糊,余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肝脏触诊肋下3cm,边钝,质地偏硬,表面凹凸不平,有轻度压痛。追问病史,有“乙肝”史十余年。医生考虑癫痫可能,建议住院进一步检查。

导学与思考提纲

一、关于癫痫概念的导学:

癫痫是脑部神经元在各种已知和未知病因(因素)作用下,受刺激引起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表现为发作性的(突发突止)、短暂的(多1-2分钟自行停止)、反复的(具有慢性发作倾向)和刻板的(每次发作表现单一而非多样性)的临床综合征。

生理性脑电活动频率为1-10次/秒,表现出人的正常的神经精神功能活动。异常放电的频率每秒可以成百上千次,当这种异常放电募集形成同步性放电时,就造成放电部位脑的功能失常(属神经系统的刺激性症状),表现为相应脑功能失常的临床发作。由于这种募集形成同步放电时限可长可短(短者数秒十数秒,长者半小时以上,数天,十几天),但都具有“突发突止”的特点,所以,临床表现可短或呈持续状态,但也具有“发作性”的特点。

由于大脑有不同的功能区,如中央前回司随意运动,中央后回司躯体感觉,颞叶边缘叶脑功能与记忆、行为、精神活动有关,枕叶功能为视觉,颞中回皮层是前庭神经中枢,岛叶、边缘叶是自主神经的高级中枢,司内脏感觉与运动、、、。当异常放电位于以上某个局部的区域时,临床上就表现出相应的局部脑功能失常的发作,而意识并不丧失,称之为“部分性发作”;当异常放电先位于某个局部,然后电的传播通过胼胝体或脑干上行投射系统扩展到全脑时,病人表现为开始时部分性发作,然后,意识突然丧失,全身抽搐,称之为“部分性继而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发作后仅能回忆起发作初时的症状(称为先兆);当一开始脑电图就表现为双侧同步异常放电,病人表现无先兆的临床发作(即完全不能回忆其过程),称之为“全面性发作”。因此,癫痫发作可有不同的类型。

当我们描述某种发作类型时,或称呼某一次的发作时,称之为“癫痫发作”,而“癫痫”的名称,必须具有反复癫痫发作的慢性倾向证据时才可应用。

当患者表现为某些特定的发作类型,如无先兆的全身强直-阵挛性抽搐、典型失神发作等类型时,且无病因可循,又无相应的脑结构异常和实验室检查异常,经过临床较长期随访仍无确切病因证据浮现,有或无癫痫家族史,脑电图表现为双侧同步放电(非局灶),符合以上条件,可考虑为“原发性癫痫”;当有确切病因可查证,又有脑结构异常或实验室异常,称为“症状性癫痫”;当既不符合原发性癫痫,又一时没有确切病因可循时,称之为“隐源性癫痫”。当患者某个时候身体内环境发生显著变化,造成脑细胞一时兴奋性过高而偶尔单次的发作,纠正内环境后不再发作,不能称为癫痫,而称之为“状态关联性癫痫发作”。

癫痫的诊断一般遵循以下步骤:

1、判断是否为癫痫发作?依据:详尽的病史最为重要,其神经精神症状具有“突发突止”的特点最引人注意,当排除其他发作性的疾病后,可考虑为癫痫发作的可能。其次为获得脑电图痫性放电的证据。

2、是否为癫痫?依据:癫痫发作具有反复的慢性倾向即可考虑癫痫的诊断。如果一时未取得脑电图证据,而临床发作频率较高,可根据发作类型选用抗痫药物试验治疗印证。

3、寻找病因:依据相关病史、体检、实验室查证,所发现的异常应该是可以解释与癫痫具有相关性才予以确认。

癫痫的治疗包括病因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目前,仍以药物治疗为主。即使可以去除病因,也需足够长的药物疗程控制发作。药物治疗的一般原则可归纳为:按类选药、单药治疗、服药规律、疗程充足、定期随访。

二、思考提纲(14条20问)

(一)怎么认识痫性发作和癫痫

1、围绕2个病例,通过整理,列出其不同的神经精神症状有哪些? 设问目的:认识癫痫的症状

2、分析这些神经精神症状的出现和缓解具有什么共同特征? 设问目的:认识痫性发作“突发突止”的共性

3、临床医生为什么会考虑这2例病人是癫痫?

设问目的:了解在预习导学和教科书基础上,学生对痫性发作和癫痫的概念知晓情况,并有针对性引导理解其基本概念

(二)理解癫痫发作定位、发作类型及临床表现

4、这些神经精神症状分属哪些脑功能的区域? 设问目的:为引导理解定位诊断与痫性发作类型

5、试用总论学习过的“定位诊断”方法(根据神经精神症状与阳性神经体征推导病变部位的分析),分析例1和例2的病变部位。

设问目的:学习神经病学定位诊断方法在癫痫诊断中的应用

6.1例1第一次就诊时的表现,抽搐从一侧身体的某个部位开始,扩展到同侧肢体的其他部位属于何种类型的发作?怎么解释例1这种临床表现?有何临床意义?

设问目的:理解异常放电起源和电传导途径,及神经首发症状对定位诊断的意义

6.2 例1第二次就诊时的表现属于何种类型的发作?有何诱因? 6.3为什么本例右侧肢体抽搐时意识清楚而全身抽搐时意识丧失? 设问目的:理解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和癫痫电传导途径的概念;理解部分性和全面性发作与意识的关系

6.4 例1第三次就诊时的表现,考虑属于何种类型的发作?发作演变的机制?有何诱发因素?

6.5 怎么解释同学全过程目睹到的各种表现? 设问目的:理解部分性向全面性发作的演变和诱发因素,进一步认识癫痫的临床表现

6.6 怎么和癔症性抽搐鉴别?

设问目的:进一步理解大发作的临床表现,明确与假性癫痫发作的鉴别点,以便问诊时能抓住要点

6.7例1第四次就诊时的表现,考虑属于何种发作状态?诊断依据是什么?诱因是什么?它的危害性体现在哪些方面?机制是什么?

设问目的:认识癫痫持续状态

7.1 例2第一次发病的表现从症状学分析属于何种性质的症状?与功能性精神障碍怎么鉴别?如果你认为是癫痫的表现,属于何种发作类型?

7.2例2第二次发病的表现属于何种类型的发作?试从癫痫电的传导途径解释其临床发作。

设问目的:从非痉厥性癫痫发作角度认识癫痫

(三)诊断思路

8.1请你用归纳的语言简述例1 的临床特点 设问目的:训练临床特点归纳的技能

8.2作出例1的完整诊断(列出病因分类诊断、发作分类诊断、病灶定位诊断、病因诊断)

8.3 请你简述例1 的诊断思路?

9.1请你给出例2的初步诊断(病因分类诊断、发作类型诊断、病灶定位诊断、病因诊断)

设问目的:了解对例1的思考后,能否应用到对例2的诊断上来 9.2 列出例2的诊断依据?并作出简要分析

设问目的:训练诊断依据的归纳能力,“归纳”与“罗列”的比较。9.3为明确例2的病变部位与疾病性质,进一步需做哪些辅助检查? 设问目的:了解怎样合理选择辅助检查证实病变部位与疾病性质10、10、研究了例

1、例2两种癫痫发作类型以后,请按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 1981)癫痫发作分类简述其余各型的临床特点。

设问目的:掌握痫性发作分类各型临床表现,并加深理解为什么癫痫有各种临床表现。

(四)怎么处理和治疗癫痫

11、你觉得例1第三次就诊情况中,同学对他的施救方法正确吗?如果是你们在现场应该任何处理?什么情况下要送医院?

设问目的:掌握院前施救知识

12、例1用药的选择是否合适?服药方法是否正确?出现了什么毒副作用? 设问目的:让学生通过病例理解用药原则的重要性

13、请你对2例癫痫患者做一次健康宣教,解释癫痫的药物治疗原则。设问目的:理解导学中提出的20字用药原则,并用于实际健康宣教

14、癫痫持续状态的处理(模拟例1第四次就诊时你如何接诊处理:如何问诊、体检、作出临床判断、拟定处理方案和进行与家属的沟通?)

设问目的:通过课堂模拟癫痫持续状态急诊接诊处理过程,试图让学生对癫痫持续状态的识别与处理有一个较为清晰、影响较深的认识。

第三篇:教学方法

美术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最头疼的是:学生不喜欢上美术课,没有兴趣。为什么没有兴趣?“画不好”长期以来从家长、其他任课教师、学校到---学生都认为:美术课堂教学就是教学生“画画”。学校考核美术教师也是看你培养了几个“画画”好的学生,或看你办一次画展,“画画”大赛获奖多少,形成了一个“定式”,美术的课堂教学就是教学生“画画”,在小学低段学生兴趣很浓,到了高段兴趣减弱,中学就没有几个“喜欢”上美术课,我的同事问我“学生怎么那么喜欢上你的美术课呢?上课的纪律是那么的好,学习兴趣是那么的浓,是不是有什么绝招?”其实哪里谈得上有什么绝招,要是说有什么方法的话,只不过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采用鼓励教学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欣赏的眼光去审视学生,从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认识综合评价学生,用鼓励的方法去欣赏学生的每一幅“作品”,注重培养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力求达到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协调统一,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我在实施鼓励教学方法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一、鼓励审美个性,培养审美认识

鼓励审美个性,即是鼓励学生不仅仅能学会欣赏艺术作品,而且能作出自己的审美认识、鉴赏美的能力。美学家曾经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经历、学识和情感个性,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意味和不同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事先就给某一艺术作品规定一个统一的审美评价标准,而是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审美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觉感受看艺术作品,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对象产生共鸣,审美的想象力自然会得到自由的发展。如:在欣赏梵高的《向日葵》时,先让学生看作品,自己感受一下作品的气氛,并要求学生看作品的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画的是什么?色彩、用笔有什么特色?哪个地方给你感触最深?然后,鼓励每个同学都说出自己的看法:有的看到的是单纯而明快的色彩;有的感受到的是强烈的色彩和扭曲的笔触形成的视觉冲击力;有的领略到的是一种震撼人心的激情;有的则从作品中体会到生命被压抑而发出的纳喊;有的则感到每朵花就象一团火焰,这是对爱的渴望。我对学生的审美认识进行肯定和鼓励,给学生讲述“艺术作品怎样欣赏”,如:表现形式、构图、表现方法、运用材料,但最重要的是通过艺术形式来表达艺术家的情感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即艺术的生命力。介绍了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活状况,使学生认识到客观景物与艺术家生活情感创造了-----艺术作品。学生感触很深,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观察体验生活,鼓励学生的审美个性,可以启发同学们对审美意境理解的多元性、复杂性和深远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鼓励自我体验,激发参与意识

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就看你去不去发现”。鼓励自我体验,即是鼓励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对材料的接触感悟和多次的尝试,从而掌握工具材料的性能及有关的美术技能技巧。特别在美术的工艺制作课里,我从来不要求学生依照范画样本制作,用什么形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样粘贴?不作统一规定,而是让学生自己对材料进行反复触摸、把玩、琢磨、探索,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试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理解:原来,工具材料有这样的性能特性;步骤不但可以是这样的,还可以是那样的;不但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还可以采用那种方法。在绘画、体现水彩画、中国画的工具材料的性能特点时,更要注意鼓励学生亲自动手,从初次作画的失败到反复尝试练习后掌握工具的性能,从润笔、着色、用水、用墨、用笔的体验中去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另外,我还鼓励学生多写生,多观察,多总结,每节写生课都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分析大自然事物的形态特征,在真实的事物面前观察表现、把你对客观景物的主观认识表现出来,不要管你画的“象不象”,学生表现的非常轻松,造型能力,表现力强的学生就画,造型能力,表现力弱的学生可以合作,谈你对客观景物的认识,课后进行学生点评,比对着范画临画要形象生动得多,在图案创作方面,通过录像、图片、标本、实物等让学生自己观察、分析,鼓励学生自己去总结概括它们的造型,色彩特点,结果同学们所创作出来的图案造型,比起教师仅出示图案范画让学生欣赏、参考制作出来的效果要好得多,生动得多。

二、鼓励艺术表现,激发艺术创造

现代美术教育家伊顿说:“教育是一种勇敢者的探险——尤其是艺术教育,因为它涉及到人类的精神创造。”可见,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我十分注意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艺术才华的空间,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在教学中我从来不随意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因为美术不同于某道数学题只能有一个答案,美术作品有它的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否则条条框框太多会限制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的作品显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活力。所以,不管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还是平淡,细腻还是粗犷,热情还是宁静,奔放还是含蓄,它都是有其内在的含义,是学生思维创造性的结晶,是学生心灵的反映。作品点评时,先让学生点评,鼓励每一个学生,我注意多讲优点,多肯定学生创造性的一面,激发学生创造、表现美的欲望,这样做,同学们自然会变得更大胆、更充分、更主动轻松地用自己的绘画语言与外界交流,这样才会给学生的艺术表现提供一个有利的条件。因此,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还要以一份真诚的心与学生交流思想、让同学们的艺术表现热情培养起来,让学生的艺术个性表现出来。例如:引导学生以“我爱家乡风光美”为主题创作一幅作品,课前我先布置同学们回到自己生活的环境里观察体验,写写画画积累素材,看看那一处景象你认为最能代表家乡的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谈谈你的想法,结果由于每一个同学的生活环境、心理个性等都不同,他们对美的认识感受也大不一样。有的认为热闹的大市场能体现家乡的繁荣;有的说宁静的小街美;有的说幽静的小院美;有的认为田野的春光美,秋天硕果累累是丰收的美„„。课堂活起来了,同学们的脑子动起来了,我对同学们细微的观察、深刻的体会都一一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鼓励同学们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并启发学生思考、尝试用怎样的表现形式最能将自己独特的意境构思表现出来。结果,同学们的作品没有雷同,内容与形式都非常丰富,且较充分的体现了家乡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体现。

可见在美术教学中,注意鼓励教学方法的运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认识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四篇:教学方法

少儿英语教学法包括::情境教学法,自然拼音教学法,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肢体反应教学法,重叠螺旋式三循环教学法,歌曲童谣教学法,课堂游戏教学法,简笔画教学法,最大兴趣激发教学法。

一、情境教学法1.什么是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教育学专家们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只是给出了一个这样的概括:情境是教师“人为” 创设的“典型场景”,是在教学和教育过程中创设的“有情之境”,是一种人为优化的典型环境。通俗点说,就是让所学语言在一个人为创设的环境中展现出来。2.情境教学法的功能及意义1)无须翻译,孩子自行理解2)实际应用,避免会说不会用3)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孩子学习兴趣4)情境教学,抓住孩子的心理特点

二、自然拼音教学法是根据26个字母及字母组合本身所代表的音源,不学国际音标,而是训练学生具有建立其单词与发音之间的直觉音感,从而练就出听音能写,看词能读的超强能力。QQ824560647

三、TPR教学法

1.TPR的理论基础

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

发明者:James Asher(詹姆斯.阿士尔)

定义:指全身反映教学法。它是外语教学法流派中很重要的一支,是建立言语和行为协调基础上的一种语言教学方法,主要通过body language让孩子们领悟语言,从而达到运用语言的目的。

要求:老师要有爱心,善于鼓励学生的思维创新。

2.TPR教学的优点增强课堂的生动性,趣味性,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适合儿童心理,因为孩子的好动性。增强记忆,学生根据动作记忆会更牢固。

3.TPR教学法的顺序。

Teacher says and models, students watch and listen

Teacher says and models, students act and say

Teacher says, students act and say

Teacher acts, students say

4.TPR的局限性。该方法只适应于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其动作及言语大多是简单的活动,不能单靠它学习较深的内容,必须同别的方法结合在一起。不是所有的词或教学内容都能用TPR表达。

5.课堂指令Look at me.This is team one, and this is team two.Let’s play a game, OK?Are you ready? Come here.Go back to your seat.Open your book and turn to page 1.Who can try? I can’t hear you.Speak loudly, please.10 Good job.Goodbye.Hello, hello, stand up.Yes, yes, sit down.四、重叠螺旋式三循环教学法每堂课都可以复习,要让学生通过已知走向未知,再从未知走向已知。也就是让学生用已掌握的知识去认知新知识。

五、歌曲童谣教学法它不仅是语言的最好载体,而且还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所以用歌曲的形式表现教学内容,不但让孩子们通过唱歌把所学的内容唱出来,使孩子易学易会,在娱乐中自然吸收,更重要的是可以塑造孩子的性格。如果再配上舞蹈动作,那更是锻炼了孩子的行为感知能力和协调能力。A歌曲童谣在少儿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1童谣是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有韵脚,有意境,有节奏,充满童趣,琅琅上口的一种说唱形式。歌曲则比童谣要更具有音乐性。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念英文童谣,唱英文歌曲是儿童学习英语行之有效的好办法。歌曲童谣简单易学,可以激发孩子的语言学习的兴趣及提升自信。增进孩子捕捉英语语感的能力,在学习歌曲童谣的同时,无形中词汇量,艺术性语言就能有所增加。4 活跃课堂气氛,寓教娱乐。

5帮助学生学习、记忆相关词汇、句型及语法 B教学中歌曲歌谣的教授:

1.运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呈现歌曲与歌谣 2.运用体态演示歌曲与歌谣

3.运用准确的语音材料让学生模仿歌曲与歌谣

4.让学生改编歌曲和歌谣

六、简笔画教学法画画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它可以作为游戏或者是在学生操练中运用到。比如说在warm-up环节中,教师可以一边画一遍边让学生猜是什么;在讲五官的时候,仍可以一边画一边讲,趣味性更强一些。

1、简笔画在教学中的意义: 1.直观教学手段,教师必备之基本功 2.增强直观性,减少母语的干扰 3.增强趣味性,启发学生的思维 4.调动各种感官,促进各种智能全面发展

2、简笔画应用的特点: 1.简练: 2.猜测引导: 3.画的速度要快: 4.画龙点睛:

5.练习:

七、课堂游戏教学法此教学法的应用避免了机械训练的枯燥无味,通过教师设置的游戏可以真正做到玩中有学,学中有玩。A游戏教学的概念界定

游戏教学时指围绕教学目标将游戏形式融于教学之中的教学活动类型。游戏中,孩子通过教师的指导,轻松愉快地达到预测的教学目标。游戏教学的范畴不但包括游戏本身,更多的还包括一些课堂操练中的即时活动。B 游戏教学的现实意义 培养孩子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起学习英语的自信心。2 在英语教学中加入适当的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符合“乐学”原则。3 游戏法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学生共同参与,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4游戏教学这种“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有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化难为易,减轻孩子的负担。C 游戏教学在少儿英语课堂的应用

游戏及课堂活动应用于少儿英语教学的暖场和(单词句型)操练阶段。QQ824560647 D游戏教学的大致分类 1 暖场热身的小游戏 2 词汇教学的游戏活动 3 句型教学的游戏活动 4 字母及自然拼音小游戏 5 分组竞赛游戏和记分方式

八、.最大兴趣激发教学法

歌曲,TPR,游戏,表演等等教学手段都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去激发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歌曲,TPR,游戏,表演等等教学手段都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去激发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第五篇:教学方法集锦

教师常用教法集锦

(一)(一)具体教法简介

一、导入的方法

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首要的一环。很多教师非常重视新课“导入”的改计,注意创设问题的情境,力求使导入自然、合理,符合学生认识结构和心理特征,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处于协调、和谐的状态。导语设计的一般方法如下:

1、悬念导入法。教师精心设计一个紧扣学生心弦的情境或问题,造成学生渴望的心理状态,使学生欲罢不能,顿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然后自然引出所讲内容。

2、抒情导入法。开讲前以饱满的激情,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通过朗读、讲故事等简短形式,先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并将这种情感平稳转移到所讲内容上来。

3、诱思导入法。这种导入一般采取“设问”的方式,提出疑问,促使学生去思考,探求答案,从而引出所讲内容。

4、类比导入法。有的新课与己学课内容上有相似之处,可以通过类比的方式,由此及彼,产生迁移,从而引出所讲内容。

5、励志导入法。讲述古今中外有志之士的成才经历,或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或采用名人轶事、格言、警句等形式导入新课。

6、目标导入法。其特点是开门见山,点明课题,明确本节的教学目标,然后自然进入“达标”教程。

7、音像导入法。有些课文,用录像、影片、图片、录音等导入新课,令学生耳目一新,兴趣大增。

8、实例导入法。以学生熟知的生活与实践中的素材作引子,不仅使学生感知书本知识和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兴趣。

9、提问式导入法。所提问题要紧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要能触发学生的思维,忌搞“是不是”、“对不对”式的简单化提问。

二、提问的方法

l、引趣法。这种提问目的不在于要求学生回答问题,而是要通过提问,激起学生对所讲内容的兴趣。

2,诱发法。通过一个实验,一次演示,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等,阐发一个道理或结论,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3、发散法。即对于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发问,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

4、引申法。设计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按由易到难的原则排列,引导学生步步深入,破疑明理。

5、联系法。即用提问方式启发学生,联系已学过的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联系实践经验,以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6、分解法。即采用化整为零、分解难度的办法,把一个大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给学生“辅台阶”,便于学生回答。

7、破题法。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解读课义的“钥匙”,以课文为突破口,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8、探究法。根据事情的结果,对事情的原因、经过进行探究性设问,以培养学生的推断能力。

三、启发的方法

启发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激疑启发。其要点是在“无疑处生疑”,从而使一堂课沿着“无疑一一有疑一一无疑”这样一条“波浪式”的思维路线前进。激疑启发适用于课题导入和讲课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2、分解启发。每节新课的教学内容都可以把知识分解为学生已知的、半知的和未知的三部分:己知的知识一一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半知的知识一一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索求结论;未知的知识一一由教师深入浅出地讲解清楚。分解启发适于讲授密集知识内容时。

3、设问启发。根据教材的逻辑关系,可以把讲授内容组织成环环相扣、发人深省的“问题链条”,逐一提出,让学生回答,从而不断地诱发学生思考。当学生把这一“问题链条”弄清搞懂了,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知识。根据教学需要,有时这一连串的问题也可由教师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只是为了向学生提供思维线索,指明思维方向。讲授逻辑性强且逐层加深的教材内容时,适于用设问启发。

4、反面启发。对于学生反复出现的错误,教师可针对学生认识上的片面性和肤浅性,有意识地让学生“跳陷阱”,以暴露问题,在学生“碰壁”和“跌跤”后。再用事实使他们恍然大悟,认识到自己原来错了,错在哪里?该怎么纠正?纠正学生常犯的顽固性错误、澄清似是而非的问题,用此法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5、类比启发。是在立足于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把同类知识归纳整理,突出两类具有相同或相似属性的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启发学生认识规律、区别异同、变未知为已知的一种启发方法。

当抽象深奥的知识的性质与某一浅显事物的性质有相似之处时,可用此法使问题直观化和简单化。

6、对比启发。有些知识易于混淆,采取对比的方法容易弄清它们的本质差异,从而启发学生分清异同点。

7、比喻启发。即利用相同或相似的道理,用打比方或举出通俗易懂例子的方式,来讲述抽象难懂的知识。突破教学难点时,此法可以深入浅出地说明其道理。

8、演示启发。即通过实验演示,启发学生获取有关知识。演示启发适用于学生由于缺乏感性认识而妨碍他们对问题的深入理解和细致分析时使用。

9、操作启发。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亲自实践,既启发学生掌握某些科学知识,又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10、情境启发。给学生创设学习某种知识的特定情境,使之身临其境,增加感性认识,进而引发思考。

1l、图示启发。运用图示启发学生思维,无论是讲解概念、法则、定律,还是讲解应用题,都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四、语言表达的方法

教学语言的表达方法复杂多样,最常用的有如下几种:

1、说明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某问题的含义、原因、理由、结果等解释 清楚,或者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叙述出来,通常采用此法。它可分为诠释说明、分类说明、比喻说明、举例说明和图表说明等。

2、论证法。通常在运用论据来证明论断的正确性或不正确性时运用该法。

3、推导法。通常在根据已知的公理、定义、定理、定律等,经过演算和逻辑推理而推求新结论时运用该法。

4、联系法。在使理论与实际、本学科知识与其它学科的知识、未学的知识与已经掌握的知识之间彼此接上关系,从而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时,采用该法。

5、比较法。在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类似的或不同的事物、概念等联系起来辨别其异同时,运用该法。

6、强调法。在授课中,当某一重要的知识或问题,要提醒学生特殊注意时,采用该法。

7、提问法。即使用疑问句式或设问语气,向学生提出问题,以促使注意,启发思考,加深印象。

8、委婉法。在课堂上,有些话不直言,而是通过迂回婉转的方式去说。

9、借助法。为了说明某一问题,借助其它事物、实物、理论、概念、词语等,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10、综合法。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把两种或几种语言表达方式综合使用,这种方法,称之为综合法。

五、结尾的方法

l、归纳式结尾。引导学生以准确简练的语言归纳概括本节所讲内容,以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2、回应式结尾。所谓回应,是指与教学的起始阶段提出的教学目标相呼应。

3、发散式结尾。在学生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另起波澜,发散开去,引发学生广阔的思考,这种结尾方式一定要讲究自然熨贴,运用得好,可以诱发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但不要搞成画蛇添足。

4、迁移性结尾。提供与讲授内容相仿的训练材料,让学生举一反三,在新的训练中巩固新知识,并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

5、推测式结尾。有些课文是言已尽而意无穷,在讲读结束时可引导学生进行推测性想象,有助于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6、延伸式结尾。根据讲授内容,将学习任务适当延伸,既有助于本课的学习,又能将课内学习拓展到课外。

7、悬念式结尾。有意设立悬念,使学生急于得知下面的内容,能起到扣人心弦、发人深思的功效。

8、铺垫式结尾。引导学生对本节所学知识课后进行认真复习,为学习后面的内容做好铺垫。

六、练习题设计的方法

1、迁移型练习。在讲过例题之后,仿照例题的形式,稍作更换,另拟题目,让学生练习,以培养其举一反三的能力。

2、诱导型练习。进行新课前,估计学生会碰到的困难,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些诱导性练习,使学生通过练习得到启示,减少理解新知的难度。

3、发散型练习。针对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探求不同的解法,这种练习,对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很有好处。

4、对比型练习。对一些貌似质异问题,学生在解题时,稍有疏忽便会发生错误。为区别异同,提高学生的分析辨别能力,教师可设计对比型练习。

5、题组型练习。将具有一定联系的知识设计成题组,让学生集中练习,使学生从练习中发现知识间的联系与规律,进而强化所学知识。

6、纠错型练习。建立纠错作业,要求学生抄出做错题,划出出错点,注明出错因,写出正确答案。

7、探究型练习。布置有探究价值的题目,让学生通过课下查资料、搞社会调查、问老师、与同学合作攻关等方式,来培养学生探究性自学能力。

8、综合型练习。在单元或期中、期末复习阶段,注意设计些综合性的题目,尽可能多地覆盖已学知识点,使他们通过综合练习,发现漏洞,及时补救,并通过综合训练,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

七、板书的设计方法

板书讲究内容美、结构美、书写美,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艺术的需要,板书设计要别具匠心:

l、线索式。这种板书是根据课文内容的内在发展流程而设计的,它能清晰地展示作者的思路。

2、阶梯式。这种板书状如拾级而上的阶梯。这能形象地表现教学内容的层次以及层次间的递进或递升关系。

3、总分式。这类板书往往是教学内容的外显形式。呈“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或“总——分——总”结构的教学内容,适于用总分式板书。

4、图表式。把教学的内容要点,科学地填入设计的表格中,能起到简洁明了,一目了然的作用。

5、提纲式。编写所讲内容的结构提纲,以提纲作为板书内容。

6、对比式。通过对比分出异同,有利于认识共性与个性。对比的方式主要有:概念对比、正反对比、交叉对比、纵向对比、横向对比等。

7、图示式。就是在板书中,辅之能代表一定意义的线条、箭头、符号等组成某种方案图形的板书方法。它的特点是形象、美观。

8、标题式。即把所讲内容各部分的标题(包括小标题),作为板书内容。

教师常用教法集锦

(二)(二)基本教法简介

一、讲授法

l、讲授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

2、讲授法的基本形式有五种:①讲述。侧重于生动形象地描绘某种事物、现象,叙述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和概念,并从情绪上受到感染。②讲解。主要是对一些复杂的问题、概念、定理和原理等,进行较系统而严密的解释或论证。③讲读。通过师生双方诵读来讲解教材。④讲演。教师就教材中的某一专题进行有理有据首尾连贯的论说,中间不插入或很少插入其他活动。

3、运用讲授法的要求:①讲授的内容要具有科学性、思想性,观点正确,概念准确,对学生有积极的思想教育作用。②讲授要有系统性,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要注意学生理解问题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在重点、难点、疑点等关键问题上能够得到透彻的理解。③讲授的语言要清晰、鲜明、洗炼、准确、生动,尽量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快慢适度。④讲授要适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二、谈话法

l、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通过回答问题的方式,使学生获得新知、巩固旧知或检查知识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便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谈话法的具体形式有三种:①为传授新知的谈话。一般是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提出一系列前后连贯且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和知识,或根据对眼前事物的直接观察,经过积极思考作出正确的回答,借以获得新知。②为巩固知识或检查知识而进行的谈话。教师根据学生已学过的教材提出问题,要求学生通过回忆旧知识进行回答,借以巩固和检查旧知识。③指导性谈话。指在教学活动开始或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提出要求的谈话。

3、运用谈话法对教师的要求:①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拟好谈话提纲。②提问要适合学生程度,有启发性和连贯性,问题的表述应明确易懂,便于理解。③教师要面对全体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发言,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④谈话结束,要进行及时的激励和公正的评价。

三、演示法

1、演示法是指教师出示各种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它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减少学习中的困难有重要作用。

2、演示的种类,根据演示材料的不同,可分为①图片:图画、挂图、地图、图表的演示;②实物、标本、模型的演示;③实验演示:④幻灯、录音、录像、教学电影、电脑模拟的演示等。

3、运用演示法的要求:①服务于教学的需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有明确目的。②要尽可能地使全体学生用多种感官感知演示对象,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③演示要和教师的讲解和谈话相结合,引导学生注意力集中于对象的主要特征、主要方面或事物的发展过程,使演示的事物与书本知识的学习密切结合起来。

四、欣赏法

1、欣赏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借以陶冶高尚情操,培养道德品质和审美能力的教学方法。

2、欣赏法按其性质可分为三类:①艺术美和自然美的欣赏,如对音乐、美术、文学作品和大自然的欣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②道德行为的欣赏。如对政治、历史、语文等教材中有关名人的格言、事迹的欣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养成高尚的理想和情操。③理想的欣赏,如对科学研究中的追求态度、严密论证和创新精神的欣赏,有助于培养学生浓厚的求知兴趣、科学态度和缜密的思考习惯。

3、运用欣赏法的要求:①引起学生欣赏的兴趣。教师在指导学生欣赏之前,要通过讲述或讲解一些背景知识等方法,联系学生过去的经验和当前情景引起学生欣赏的渴望。②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反应。教师在欣赏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惊讶、赞叹、欣赏、钦佩、景仰等情感反应,以期收到良好的效果。③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当学生对欣赏的对象发生强烈情感的时候,教师应进一步指导他们从事扩展阅读、创作、表演等实践,发展学生的审美情感、道德情感和理智情感。④培养学生的欣赏和鉴别能力。在欣赏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热爱真、善、美,同时要使学生学会鉴别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培养他们的鉴别能力。

五、练习法

1、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觉的控制和矫正,通过对知能的训练,借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教学方法。

2、练习法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步骤:①引起学生练习的兴趣。题目不要偏、难、怪,要符合学生实际,让学生练习后产生成功的体验。此外,还要限时训练,增强学生的效率意识;通过开展游戏性质的练习、举行作业竞赛等方式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②对学生的练习给予必要的指导,如教师示范,给予学生一个正确的榜样,之后学生模仿;模仿之后,教师还要对学生成绩进行评价,纠错扬正。③指导学生注意练习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3、运用练习法的基本要求:①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有目的、有步骤地提高学生的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能力。②精选练习材料,加强双基训练,努力促进学生技能的积识迁移,促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③练习要按步骤进行。首先要提出目的要求,进行必要的示范;然后学生进行练习,先求正确,后求熟练;最后教师在检查的基础上进行讲评总结,指出优缺点及产生原因,再一次为学生做示范并提出改进要求。④练习的分量、次数和时间要适度。⑤每一次练习后要及时反馈,及时表扬,鼓舞信心;对错误及时矫正,并帮助学生分析原因,采取相应对策。

六、讨论法

l、讨论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自讲,以讨论为主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讨论,学生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加深理解,提高认识,同时还可以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对问题的钻研精神和训练语言表达的能力。

2、讨论法的程序:①学生自学。教师指定自学内容,提出自学要求,然后由学生自主学习。②自行讲解。教师把学生也分成相同数目的小组,具体指定主讲人,或由小组自选主讲人进行讲解,小组中其他成员自由补充。③相互讨论。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对主讲人的结果正确与否,有无不同解法,其中哪些解法最为简捷等问题进行讨论。④点评小结。教师针对讨论的结果,指出正确结论。

七、复习法

1、复习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温习已经学过的教材,以强化识记,加深理解,融会贯通,从而达到系统化的教学方法。复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可以防止遗忘,同时可以诊断和弥补学习上的缺陷,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复习法一般分为三类:①再现性复习。指对已学过的知织的复习。形式有几种:一是讲授新内容之后的巩固复习;二是对知识运用的简短复习;三是过渡性复习,即讲新知识同原来学过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使新旧知识自然过渡。②对比性复习。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③系统性复习。把一个阶段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和综合整理,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3、复习法的一般形式:①口头复习——教师为主或在教师启导下学生为主,或师生共同复习;②书面复习一在教师安排下填表复习;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做复习题。

4、在组织复习时,应抓好三个环节,处理好三个关系。三个环节是:①分类整理,加深记忆;②沟通知识,开拓思路;③适当综合,灵活运用。三个关系是:①学生之间好中差的关系:②查漏补缺和系统复习的关系;③讲和练的关系。

5、运用复习法要注意以下问题:①在复习中应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注意突出重点,讲练结合;②教师应该概括地、扼要地揭示有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基本的法则结论:③复习方式要多样化;④复习要及时,使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及时反馈并不断地改进复习方法,提高复习质量。

八、实验法

l、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控制条件的操作过程,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现象的变化中,获取新知识或验证知识的教学方法。在科学等学科的教学中,实验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2、实验法具有三种类型:①引导学生认识尚未认识的新知识;②验证理论,从而巩固知识、加深理解;③根据已经确定的理论来概括同类形象或解决实际问题。

3、运用实验法对教师的要求:①要编制实验计划。内容应包括实验的题目、目的、要求及所需的仪器、材料、工具等。②要做好组织工作,当前我国的教学实验多是分组实验。要分好小组,指定小组负责的学生。③实验前做好各种物质准备,对实验所必需的仪器、设备、材料要做好检查,以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④实验开始时,要向学生说明实验的目标和要求,还要适当说明仪器设备的构造、名称及正确的使用方法。⑤实验进行时,教师要巡视检查学生实验操作情况,指导纠正实验活动中的错误,帮助实验中遇到困难的学生。⑥实验结束后,要进行总结,教师可指定学生报告他们的实验进程和实验结果,并进行讲评,指出优缺点,明确改进方向。

下载CBL教学方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CBL教学方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学方法

    熟悉 20 世纪中叶以来,世界上所出现的各种教学方法的含义 发现学习含义: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到学习结果(布鲁......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一)概念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从教师教的角度看,它是一种传授的方法;从学生学的角度讲,它是......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1.“3P”教学法 简介 "3P(Present, Practice, Production/PPP)"教学法也称“三位一体教学法”,这是在20世纪70年代国外形成的交际语言教学(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

    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始终包括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法 2、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进行的个别才做活动,教学方法是由若干个教学方式构成的,有一种教学方......

    教学方法[范文]

    新型的教学方法: 有“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教学法; 研究教学法 它的基本程序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互相研究——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提高。 学......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导论 第一章 教学方法概述 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以达到教学目的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教学方法的意义:1.教学方法是联系教......

    常用教学方法

    常用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论法、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课堂讨论法、实验法、启发法、实习作业法。 常用教学思想: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方程思想、整......

    关于教学方法浅谈

    关于教学方法浅谈 一、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是一种最古老的教学方法,也是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