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鲁迅作品教学注意三点
鲁迅作品教学注意三点
平度市大泽山镇大泽山中学 付聚刚
鲁迅作品教学注意三点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这些文学常识不仅我们老师能熟读成诵,许多学生也是津津乐道,一方面与鲁迅的文学地位有关,现代文学史上与郭沫若排在第一梯队,另一方面我们初中选的教材较多,可谓熟读成诵,像以后学的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孔乙己》《祝福》《狂人日记》等,篇篇是精品。不过,鲁迅的作品就像冰山上的雪莲花,高处不胜寒,阅读和教学有难度,有的文章,我们教师读起来都得认真细读,揣摩,思考再三,一个字:难。上好了,是精品,上不好,费时费力,老师和学生的劳动生产效率太低。结合读鲁迅的认识,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不当之处,请指正。
一、结合时代背景,找到原型,知世论人,找好定位,这是把握好教材的第一步。
一部作品,一篇文章的产生都有时代背景,就像一个文物,不仅有历史价值,还有审美价值,历史价值值得研究,审美价值值得欣赏。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等是晚年回忆的作品,格调较深沉。像孔乙己这个人物,我们虽然“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且通过语言、动作、外貌描写,能对这个人物有个大概的了解。丁举人与孔乙己都是知识分子,命运却大相径庭,为什么?孔乙己也曾经有美好的理想,“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难道那时候的人只有考科举这一条路子吗?考不上就没出路了吗?为什么没出路?封建文化的教育对人们的思想进行了麻痹,狭隘化,造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境地。那个时 侯学而优则仕,不优就没大有前途了,一个人的命运,一个人的成功,与社会背景也有很大的关系,乱世出英雄,不过乱世能有成就的人也有限。孔乙己的失败在于他看不到希望,看不到自己的价值,可谓失败生灰心,会心生动摇,动摇生失败。孔乙己是一个受封建思想毒害,最后成为一卑贱者,成为一个被嘲笑者。他不是没有特长,只是没有了支撑他奋斗的理念。这样不管指导阅读,还是教学这是基调,在知识拓展上和能力培养上方向感会更好一些。我们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就像《西游记》有些妖魔鬼怪有绝招,甚是难办,只好找到它的本体,蜈蚣精就用紫云观的大公鸡来消灭,这叫做追本溯源,对于一些难事,我们也可采取这个方法,就像事物的特征,内因才是决定事物特征的关键性因素。
二、知道为什么经典,知道成功的原因,处于共同体验,来自真情实感,典型人物的代表性。
什么叫经典,什么叫代表作,就是他们展现了某一时代的人文情貌,表现了某一时代的风起云涌。鲁迅的文章,散文的成功表达了真情实感,真情体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要童年时的情趣,人皆有之,不管童年生活幸不幸福都自觉不自觉的向往和回忆。《社戏》虽是一篇小说,塑造了农村家乡质朴深情的农村人。《闰土》写了少年闰土、中年闰土的变化,批判了苛捐杂税的罪恶,真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就像柳宗元的《捕蛇者说》“苛政猛于虎”,杂税,不仅消耗了百姓的体力,更好飞了他们的耐心和斗志,努力,奋斗,失败,在奋斗,就像老舍《骆驼祥子》,人会被改变的,变得我们不认识了,变得陌生了。
三、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反复朗读,情境导入,图文并茂,引发想象。
鲁迅的文章比较起来比较难读,就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半部分的书塾生活也较宽泛,一定要多朗读,朗读是学习的基础的基础,不管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还是半文言文,都应加强阅读,这样在提问、思考、欣赏时才会思考。我们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知道,学生要是读的少了,也会成了无米之炊了,要多读,积累感悟审美欣赏,达到热爱语言文字热爱祖国文化,吸取精华的目。
注意情境导入。正因为鲁迅的课难,所以我们更要细心,匠心独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配乐朗诵,多诵读优美的段落,可以结合课文让学生画几幅简单画。《社戏》可以分角色朗读,调动学生的同去体验。《孔乙己》可以创设情景,娓娓道来,既要找到语文的共性,又要找到每一课的个性,结合自己的性格,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
总之,教有法,教无定法。鲁迅的文章,虽然难懂,但因难懂而可贵,与当时的文化,个人的风格有关,阳春白雪是文学,下里巴人是文学,我们应该广学博识,深入浅出,寓教于乐,达到最好的效果。正如鲁迅的笔名一样,干什么事,虽然慢,但驰而不息。也应该鲁迅所说: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推着不满足的人类继续前进。鲁迅还有许多文章,像《鲁迅全集》一些感言,是相较于孩子和对生活的感想,现在都有很大的影响。像《怎样做父亲》我们要多看他的文章,不能“管中窥豹,略见一斑”呀。
第二篇:鲁迅作品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宋凤英
摘要 鲁迅的文学创作有明确的目的,文学活动只是他为改良社会所采用的一种手段。因此,鲁迅的多数创作选择了辛亥革命这个大背景。其作品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除了强烈的反封建这个总主题以外,鲁迅作品的另一个内容是改造国民性,而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则是中西合璧的,相比较而言,西洋技巧在其作品中用得更多也更娴熟。这些问题正是理解和把握鲁迅作品的关键。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鲁迅作品 整体把握
中学鲁迅作品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然而由于时代背景的复杂性、思想内容的深刻性和表现手法的多样性,也给鲁迅作品的教学和理解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从而也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
前些年,在中学生当中曾流行过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这虽不一定具有普遍性,却也代表了一部分中学生的真实思想。
作为语文教材的重要内容,鲁迅作品在课本中所占比重随着时代的变化也几经演变。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初,鲁迅开始文学创作不久,他的作品就开始在国文或国语类课本中出现。到全国解放的1949年,中学语文课本所选的鲁迅作品有16篇。它们是;散文《秋夜》、《雪》、《风筝》、《好的故事》、《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藤野先生》;小说《孔乙己》、《一件小事》、《**》、《故乡》《兔和猫》、《鸭的喜剧》;杂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呐喊〉自序》、《论雷峰塔的倒掉》、《最先和最后》等等。
从1949到文化大革命前夕,鲁迅作品大大增加。有:散文《好的故事》、《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记念刘和珍君》、《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了 忘却的记念》;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药》、《一件小事》、《故乡》《阿Q正传》、《社戏》、《鸭的喜剧》、《祝福》、《铸剑》、《理水》;杂文《〈呐喊〉自序》、《灯下漫笔》、《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文学和出汗》、《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我们不再受骗了》、《“友邦惊诧”论》、《答北斗杂志社问》、《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人生识字胡涂始》;诗歌《自题小像》、《自嘲》。共计30篇。是历年来最多的。
上世纪中后期到现在,各种版本的中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鲁迅作品更趋于合理和精练,大致是:散文《雪》、《风筝》、《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小说《孔乙己》、《药》、《故乡》、《阿Q正传》、《社戏》、《祝福》;杂文《灯下漫笔》、《拿来主义》、《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呐喊自序》等等。在2000年编的语文教材中又增加了《鲁迅自传》、《流产与断种》等篇目,《阿Q正传》由节选改为全文,并附加了《〈阿Q正传〉成因》一文。
凡此种种都说明鲁迅作品在中学教材中具有他人无法替代的权威性。这就客观上使鲁迅作品教学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在当前,中学的鲁迅作品教学遇到了很多实际的问题,很多中学语文教师感到鲁迅作品很难教甚至无法教,很多中学生感到鲁迅作品很难懂甚至无法懂。
任何文学作品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必然和时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象鲁迅这样的思想家的作品更是如此。在全部中学教材的选文中,鲁迅的小说历来被认为是最难于把握的部分。不过,在这些作品的教学中如果对以下问题做一些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或许会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鲁迅作品的精神实质。
首先,鲁迅的文学创作有明确的目的,文学活动只是他为改良社会选择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单纯的为文学而文学。鲁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中是首先用白话文写小说的,1933年他在回顾那一段历史时曾说:“在中 国,小说不算文学,做小说的也决不能称为文学家,所以并没有人想在这一条道路上出世。我也并没有要将小说抬进‘文苑’里的意思,不过想利用他的力量,来改造社会。”①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鲁迅写小说的目的很有明确,他不是为了艺术,为塑造典型人物,也就是说,他不是为了文学本身,而是为了思想启蒙,为了改造社会,所以在日本时才会有弃医从文的事件发生。这是我们理解鲁迅作品的关键。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尽管鲁迅宣布过他写小说不是为艺术,而事实上,作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仍然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其次,鲁迅的多数作品(回忆性的散文除外)尤其是小说都有一个大的时代背景就是辛亥革命。其作品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而《药》、《**》、《阿Q正传》则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药》是鲁迅第一篇直接描写辛亥革命的作品,夏瑜是个革命者,他英勇,清醒,有反抗意识,即使关在牢里,他还鼓动牢头造反,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高喊着“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的口号,但他致命的弱点是脱离群众,所以当鼓动牢头造反时,别人以为他疯了,这也正是辛亥革命脱离群众的特点。
华老栓是一个穷苦的群众,他除了开茶馆外,别的事全不管,他只知道为治儿子的病要买人血馒头,至于这血是谁的,为什么而流血与他无关,这是怎样的麻木与无知呀!夏瑜正是为了象华老栓这类的群众的解放而流血牺牲的,但群众不但不理解他,甚至不知道他为什么被杀,华老栓夫妇不但对夏瑜的死没有丝毫的同情,反而用烈士的鲜血为儿子治病,这样的麻木实在是太可悲了。
夏瑜献出了自已的生命,在社会上连一点微波也没有引起,甚至连烈士的母亲也不知道儿子在干什么为什么被杀,所以脸上现出些愧色,显然她觉得儿子被杀是件不光彩的事,这个悲剧太深刻了。这样的描写深刻总结了辛亥革命脱离群众的教训。《药》中夏瑜的牺牲和群众的麻木两者之间有紧密的 联系。以夏瑜为代表的革命者脱离群众导致群众的不觉悟,群众的不觉悟又使夏瑜白白献出了生命。由此指出了唤起民众,改造国民灵魂的重要性。
《**》取材于辛亥革命以后的张勋复辟,小说通过鲁镇船夫七斤家里的一场小小的**写出了中国农村的封闭状态。七斤由于撑船常到城里,辛亥革命以后被剪掉了辫子1917年张勋复辟,要恢复皇帝,这时,没有辫子的人立刻慌了起来。
小说表明,虽然经过了革命,可农村没什么变化,农民照样受地主的剥削,作品中的赵七爷平时躲在家中,可对农民仍有支配权,张勋事件一发生,他立刻就活跃了起来,革命开始时敢骂赵七爷并且又剪了辫子的人一看赵七爷出来了,立即意识到大祸临头了。赵七爷走到了七斤家里,严厉地说:“没有辫子,该当何罪”,这时,七斤一家就象被宣判了死刑一样,再也说不出一句话。小说极有讽刺性的向我们展示:农民所理解的辛亥革命不过是剪了一条辫子,这是多么可悲呀。
毛泽东说过: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非常明确地指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在《阿Q正传》中更是直接写了辛亥革命,作品写举人老爷惊慌,假洋鬼子加入“柿油党”阿Q想革命,假洋鬼子不许他革命等等,再比如《祝福》中,鲁四老爷在鲁镇应该是地位最高的,可是祥林嫂的婆婆居然敢先斩后奏,这说明辛亥革命以后鲁四老爷的地位其实已不如从前了,而《药》中的杀革命党,更直接表现了辛亥革命这个大的背景。理解了这个大背景,鲁迅作品中的许多情节就不难懂了。
第三、除了强烈的反封建这个总主题以外,鲁迅作品的另一个内容是改造国民性。
简单说,国民性也可以称为民族性,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特征,这是鲁迅改良社会,唤醒民众的一个重要内容。他的许多作品都列举了中国社会的种种劣根性,如阿Q的精神胜利法、闰土的麻木、华老栓的愚昧无知、孔乙己的死要面子等等。都是大多数中国民众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素质。在鲁迅的许多杂文和散文中对这种国民的弱点都有列举,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一些表现:
1、不敢正视现实,瞒和骗,讳疾忌医;阿Q是最典型的例子。如他常夸耀自己“先前比别人阔得多了”,再比如他头上有几处癞疮疤,便不许人们说“癞”和一切和“癞相近的音,后来又推而广之,连“光”、“亮”、“灯”、“烛”这些字眼也不许说了。
2、麻木、冷漠,缺乏同情心,与自己无关的事决不过问,甚至巴不得别人倒霉,自己在一旁幸灾乐祸。
3、爱看热闹,或称之为“看客”。这是鲁迅最痛恨的国民弱点,他曾经说过:“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②)“看客”成为鲁迅笔下经典的群体艺术形象。在《伪自由书•观斗》中提到:“中国人爱看别的东西斗争,也爱自己斗争。最普遍的是斗鸡、斗蟋蟀,南方有斗黄头鸟、斗画眉鸟,北方有斗鹌鹑,一群闲人们呆着看……,自己不与斗,只是看。”在《祝福》中鲁镇的女人们在街头听祥林嫂讲她的悲惨的故事。开始是同情,后来就变成了揭别人的疮疤了。《阿Q正传》中阿Q看杀革命党时说:“咳,好看,杀革命党。唉,好看好看,……”;在写阿Q临刑前游街示众,周围是“张着嘴的看客”、“而那些喝彩的人们“多半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并且他们还直埋怨: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一趟了。这个结尾很滑稽,死亡本是一出悲剧,而人们却要喝彩,还以自己对行刑方式的嗜好来开死亡的玩笑,在别人走向坟墓时寻乐,这种悖于伦理、良知、恶之又恶的怪癖实在让人无言以对、哭笑不得。《娜拉走后怎样》中写几个人张着嘴愉快地在洋肉铺前看剥羊;《论睁了眼看》中一群人呆着看一辆坏了的车。另外,在《药》中描写围观的民众“颈项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押住了,向上提着”《示众》里“有一个瘦子竟至于连嘴都张得很大,像一条死鲈鱼”;在《一思而行》中鲁迅更是单刀直入地对看客予以抨击:“假使有一个人,在路旁吐一口唾沫,自己蹲下去,看着,不久准可以围满一堆人;又假使又有一个人,无端大叫一声,拔步便跑,同时准可以大家都逃 散。”这些爱看热闹的看客,男女老少俯拾即是,不论是看疯子、看斗殴、看杀革命党、看剥羊、还是看坏车等等,都是在赏玩苦难,这既是自身的悲哀,也是革命者乃至整个社会的悲哀,这种游戏人生的民族劣习证实:不去进行彻底地革命,中国就没有出路。它呼唤着一个启蒙时期的到来。
4、喜欢做戏,爱说假话;他曾举例说:在中国连小孩子照相都是一副小大人的模样,失去了儿童应有的天真和顽皮。
5、欺软怕硬,势力眼,为私不惜损公,鲁迅举过一个例子:对于图书馆的书,如果是内行就把它偷了,如果是外行就把它毁了。这样的事在当今的图书馆和书店仍屡见不鲜。
5、自我安慰、自我陶醉。如“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心理,“好死不如赖活着”的生死观。凡此种种,在鲁迅的作品中还有许多。鲁迅对这些国民的劣根性是深恶痛绝的,所以要以文艺作为武器来唤醒民众,争取思想的解放,这是鲁迅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
第四、鲁迅的作品尤其是小说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是中西合璧的,相比较而言。西洋技巧在其作品中用得更多也更娴熟。表现在:
1、鲁迅是现代小说民族新形式的创造者,他打破了中国旧小说的章回体格式,借鉴了西方小说的结构。
鲁迅小说的结构一般比较单纯,不以故事情节的发展来安排结构而是为了表现典型人物,抓住能展示他们性格的生活片断和具体场景来组织结构,如《故乡》以第一人称“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通过几个生活场面的变化来安排结构,并没有写闺土一生的经历,而是用现实和回忆两幅生活场景做对照写出了闺土在精神上的变化。《孔乙己》只写了孔乙已在咸享洒店的两次露面,就概括了他一生的遭遇和他的性格。《药》打破了从头写到尾的传统结构,从事件的中途开始写——华老栓提着灯笼出门买人血馒头到了第二节茶馆开门,才从喝茶的人口中知道华老栓为什么要去买人血馒头,这样,故事基本上巳完成,最后的第四节只是交待一下结局,这种结构是典型的西方小说形式,从最重要的事写起,这种结构既经济又灵便。《阿Q正传》和《祝福》中的故事性相对完整,但也不是象传统小说那样从头到尾的叙述,仍然用日常生活中的场景,断片来连接,这在《祝福》里更明显,作品通过祥林嫂到鲁四老爷家的两段生活及卫老婆子的一段叙述来完成祥林嫂一生的悲剧的。
总之,鲁迅的小说创造了新的形式,在结构上多变,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2、在刻画人物的时候鲁迅往往不是精雕细刻而是采用白描手法。鲁迅写小说,塑造人物贯用“白描”的手法。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画眼睛和勾灵魂。鲁迅塑造形象时,总是精心选择那些最富有特点的动作、神态、最具有表现力的情节、场面和细节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读者对某一人物和情节产生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如阿Q,其形貌只用了极少的几笔,“阿Q赤着膊,懒洋洋的瘦伶仃的”,“在他头皮上,颇有几处不知起于何时的癞疮疤”,还有常常被人揪住的“黄辫子”,就是这么寥寥几笔,阿Q的基本轮廓就鲜明地凸现了出来,再如孔乙己 “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胡子。”而最能表现那个时代落魄读书人特征的是他的衣着和语言:“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用语不多,但一个迂腐无能、贫困潦倒而又好吃懒做的旧时代读书人的形象活脱脱表现出来,字字入目,句句传神。再看《故乡》和《祝福》。少年润土“紫红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项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作者由脸而帽、由帽而项,勾勒出一个健康活泼聪明伶俐的乡村少年的形象。可再次见到闰土时,则是“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鲁迅尤其刻画了他那双手,再不是当年那样的“红活圆实”,却变得“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作者并没有写他二十年来所受的苦,而是通过这些外部的变化写出了中国农民的深重灾难。《祝福》中祥林嫂的肖像更是用白描手法来塑造的。第一次出场的她“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个安分耐劳的人。”这里作者用极省俭的几笔就把一个青春守寡、贫苦善良而又吃苦耐劳的妇女形象刻画了出来。当祥林嫂二进鲁镇时,作者集中描绘了那“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活画出主人公再嫁后又亡夫丧子,内心无限悲苦的形象。而在叙述阿毛被吃的经过时,眼睛变得“没有神采了”,遭到村人奚落时,她“直着眼睛看着他们”。眼睛的变化,反映出封建礼教对祥林嫂除了肉体上的蹂躏外,更主要的是精神上的折磨。最后,待到被鲁四老爷逐出家门,那“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已经全白,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至此,一个身体和精神都倍受封建礼教摧残迫害的劳动妇女的形象栩栩如生展现在人们眼前。
3、鲁迅作品的细节非常真实和生动,极富表现力。鲁迅的作品在人物的动作,心理,衣着描写方面都很真实。如《药》中写华老栓家油赋的灯,带补丁的被子,小栓早上起来吃泡饭等,准确地写出了华家的经济状况,使读者看到了他的社会地位。再比如,华老栓早上起来去买人血馒头时,两次用“抖抖的手”摸摸身上“硬硬的钱”还在不在,表现了人物的心理,为救小栓的命凑这点钱不容易。而康大叔接过华老栓的银元时,只是捏了捏就走了,并不数,这一捏把康大叔的地位和威风写了出来,这些细小的动作表现了人物的身份。有的作品中选择的类似戏剧中的道具的物品也很能表现生活的真实,如祥林嫂沦为乞丐后,手里挽着个破篮子,里边放了一只碗,这表明她是个乞丐,另一只手拄着一根竹竿,鲁迅特别描写了这个竹竿的下端巳经开裂,说明她流浪街头巳经不是一天两天了。由于鲁迅的小说中注意了细节的真实性,使人们可以从中看到江南的风土人情,有较高的认识价值,从鲁迅小说中看到的许多东西场景,在绍兴都可以找到,如咸亨酒店、乌篷船,社戏里场景等。当然鲁迅作品中也借鉴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学的某些技法如注意 环境气氛的渲染,素描式的景物描写,精练简洁的语言特色等等。只是西洋文学的技巧用得更得心应手。
总之,鲁迅作品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整体,在教学中,要着眼于系统整体的要求,分析具体作品时,不能从某个部分出发、而应从系统整体出发,与其他部分联系起来。尽管小说、杂文、散文的体裁、结构、表达内容的方式不同,但在同一时期,某些思想内容总要在不同作品中反复得到表现,因此,我们分析他的作品时应注意其大的时代背景和具体的小环境,关注他作品的总的思想倾向和表现手法。这样许多在单篇课文中难以解释清楚的问题很容易就弄清楚了。许多认识肤浅的问题也就抓住了要害。
参考文献
①鲁迅《南腔北调集.我怎样做起小来》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973.81页。②鲁迅《坟.娜拉走后怎样》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973.96页。
作者简介:
宋凤英
女
1955年生
河北籍
昆明学院中文系
副教授
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
通讯地址:昆明市昆师路2号昆明学院中文系
邮编
650031 电话
0871——6674286
第三篇:鲁迅作品
鲁迅先生作品集
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
作品有:
①小说集《呐喊》(1923年),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药》、《故乡》、《社戏》、《一件小事》、《**》等14篇作品;
②小说集《彷徨》(1926年),包括《伤逝》、《祝福》等11篇作品;
③小说集《故事新编》(1936年),包括《补天》、《奔月》、《理水》等8篇作品。
④散文集《朝花夕拾》(1927年),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10篇作品。
⑤散文诗集《野草》(1927年),包括《秋夜》、《过客》等24篇作品。
⑥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等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制度进行猛烈,地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
1918-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反动当局所通辑,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1月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事变以后,愤而辞去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其间,目睹青年中也有不革命和反革命者,受到深刻影响,彻底放弃了进化论幻想。1927年10月到达上海。
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第四篇:员工关系注意三点
我认为从事员工关系管理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起来几个大的管理体系,建立起来以后严格执行,不断优化就可以了,说说我的看法吧:
首先要建立起来是劳动合同管理,因为这个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很严格,并且关系企业与员工的双方切身利益。包括建立员工劳动合同台账、定期审视劳动合同到期情况、提前一个月签订劳动合同等等。这个版块一定要按照国家劳动法以及劳动合同法执行;
其次是考勤管理体系,包括上下班相关规定,迟到早退相关规定以及奖惩措施等等,这个一定要严格执行;
第三应该是员工满意度、敬业度管理。建议一年做一到两次敬业度调查,然后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并进行相应的管理改进,以提高员工满意度与敬业度;
其他可能还包括员工发展、职业生涯规划、劳动纠纷处理等等。如果我真的要说,可能可以写几篇论文了。
祝成功。
第五篇:鲁迅作品教学 文献综述
“鲁迅作品与语文教材”的文献综述 聊城大学文学院2013级教育硕士 王伟
新课程改革之后,在一个《课程标准》的前提下,语文教材开始多元化,各地编写的语文教材在选文上的自主性加大,鲁迅的“进”与“出”就成了一个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一些人很偏激地认为应该把鲁迅“请出”语文教材,这是因为他们自身肤浅地误读了鲁迅。一些人很坚决地主张鲁迅作品在语文教材中的“霸主”地位,这是因为他们对鲁迅精神的深刻理解与膜拜。我觉得应该理性地去看待这个问题。在超星发现和中国知网上学习了2001年至2013年的有关“鲁迅作品与语文教材”方面的论文,按照“篇名”“核心期刊”“精确”的标准检索,分别检索到实际相关的论文970篇和23篇,下载了87篇,选取了我个人认为有代表性的论文12篇,作者包括专家学者教授、教育部门领导、一线教师,目的是既能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论研究的前沿,又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包括可取之处、需要整改之处、有待商讨之处,以做到把有关语文课程标准理论与实践放在一起来进行学习,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通过学习,我从三个方面为2001年至2013年有关“鲁迅作品与语文教材”做一下文献综述。敬请老师的批评指正!老师,您的一个字也许就是开启我封闭落后心灵的一把钥匙,也许就是照亮我前行的一盏灯烛。所以,我更愿意接受您的批评„„
一、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的变迁
代表性文章有王平.邓越的《鲁迅作品在中语文课本中的变迁》,尹奇岭的《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存续”与“删减”之争》,温儒敏的《语文课并没有“鲁迅大撤退”》。
(一)《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变迁》
开篇对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做了高度的评价和概括。全文共分为两大部分对问题进行阐释。
1.选文变迁是教育思想和价值观。这一部分剖析了鲁迅语文教材作品在每一个时期的变化,详尽有序。即民国:推广白话文的先锋——建国初:民族新文化的风向标——“文革”:被神圣化的政治工具——改革开放:“人间鲁迅”形象的还原——新世纪:多元化语境的回归。一语中的,恰切到位,把鲁迅作品在语文教科书中的作用、地位完整地展现于此。这一过程也就是“神化的鲁迅”到“本色的鲁迅”的过渡,从过度关注人的社会性到关注个体生命本身的存在。这个过程注定是曲折的,尽管是曲折的,毕竟我们认识到了。2.文章重点解读的是第五个时期,即新世纪:多元化语境的回归。文章引用了人教版新课程高中语文教材执行主编温儒敏教授发表文章中的话作了说明:“总课量少了,课文总篇数也相应要减少。就是说,鲁迅篇目在必修课中的减少,是由于课程结构变化与整个课时减少决定的。”从编者的角度再次阐述鲁迅作品经受了历史的考验,依然屹立于语文教材之中,先生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已深深扎根于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心中,成为经典。在这里,文章严肃地指出了鲁迅作品不能被语文教材删除的根本原因:“鲁迅所思考过、焦虑过的问题,也正如一个个幽灵,依然徘徊在新世纪的天空。虽然‘匡正时弊,重铸民魂’的传统不同程度被一些人漠视淡忘,但鲁迅精神不会过时也不会撤退,它早已融进了我们这个饱经沧桑的民族血脉,它所具有的意义生长点,使其历久弥新,随着时代的发展,真正成为中国人的脊梁。”
(二)尹奇岭的《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存续”与“删减”之争》
文章开篇列举了对于鲁迅作品在语文教材中的删减问题所引发的两种争议:一是鲁迅作品不能从中学语文中删减,甚至还应该增。二是还原一个真实的鲁迅。作者认为,“存续”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体现了鲁迅作品作为民族精神象征的价值已经深入人心,具有情感性的色彩;“删减”则包含了更多的质疑探究学术性的态度。这争议的背后的原因是“鲁迅的是被赋魅与祛魅”。文章从三方面阐释了这个问题:
1.鲁迅与中学语文
这一部分详细介绍了鲁迅作品选编的历史变迁,分析了篇目增减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文章认为,“民国时期入选的鲁迅作品,多是一些优美的散文,在编选的理念上显然是以艺术性为标准。这与1950 年后鲁迅作品入选中学课本的政治思想性导向有很大区别。”由此,“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普遍存在教条化的问题。中学鲁迅作品的教学实践有‘神化’鲁迅的倾向。”于是就造成中学语文课上成了思想政治课,语文课最为基础的工具性和文学性一面被功利教化的一面冲淡,语文课寡淡无味。所以“替换传统篇目、补充新鲜的篇目”。进而分析深层次的原因:“鲁迅文章作为传统篇目中最大的构成部分,寓含了大量政治思想教化的因素,其传统的解读惯性偏离文学审美方面已积重难返,带有写作时代特点的思想观念以及长期左倾思潮支配下形成的分析模式具有极大保守性,与时代精神发生偏差的地方有不少。”
2.鲁迅的“赋魅”与“祛魅”
还原一个真实的鲁迅是近年来鲁迅研究最有成果的部分。叙述了鲁迅被“赋魅”的历史过程,和鲁迅及其作品因政治因素的弱化而成为正常的学术问题,引发了鲁迅“祛魅”的学术潮流。文章认为“学术界对鲁迅研究的深入发展,有力扭转了长期以来政治化鲁迅的倾向,形成鲁迅研究的多元局面。学术界在论争中形成的一些共识,在舆论机制的作用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中学语文的教改方面,中学语文中鲁迅作品的增删与解读的变化是与学界的风向息息相关的。”
3.结语
今天,鲁迅作品大幅度从中学课本中退出,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认为鲁迅作品在语文教材中删减的做法看得过分严重是不必要的。当今社会鲁迅及其作品仍然有着积极的力量,“鲁迅作品仍然是通过中学语文课本而加以经典化和传统化的经典文本。”
(三)温儒敏的《语文课并没有“鲁迅大撤退”》
现在教材编写已经打破过去一本定天下的做法,实行“一纲多本”,二、鲁迅作品与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选编
代表性文章:薄景昕的《鲁迅作品接受与阐释的新视角》,刘桂娥的《对语文新教材鲁 迅作品选编的思考》,倪燕萍的《对初中课本中选录鲁迅作品的几点建议》,冯光廉的《中学鲁迅作品选编及编排问题之切磋》
(一)薄景昕的《鲁迅作品接受与阐释的新视角》,文章认为对中学鲁迅作品接受与阐释,进入历史才能走进本质。
1.民国的学制与中学鲁迅作品的选编
鲁迅作品是作为首批现代白话文学作品而进入中学语文教材的。大量的重复选编证明了鲁迅作品的经典性。这与当时的学制改革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对1923年至40年代中后
期年鲁迅作品入选语文教材做详解。
2.知识阶级: 中学鲁迅作品阐释的文化空间
文章认为最初语文教材的选编是编者“杂乱地”选, 没有完整的单元型教学, 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编者个人的喜好。入选的标准与目的是“为某种文体或某种技巧示例”, 并不注重其思想意义。文章一一列举了与鲁迅同时代的知名作家对鲁迅作品阐释的多样性,认为1933 年4 月, 著名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让鲁迅罩上了“ 红色光环”, 代表了中国无产阶级和我们整个民族在当时对鲁迅认识的最高水平,在鲁迅的接受与阐释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且中学对鲁迅杂文的解读是以此为出发点的, 特别是在建国后。
3.中学鲁迅作品的“古典化”与“想象”建设民族国家
民国时期的中学鲁迅作品的选编是有条件限制的。即“合于党国之体制及政策者;含有振起民族精神, 改进社会现状之意味者”。作为现代文学经典的鲁迅作品被选入中学教材也应该具有文学启蒙的性质。联系民国的实际解读鲁迅的一部分经典作品。列举了一些与鲁迅同时代知名人士对鲁迅的评价。鲁迅“一个精神界战士, 对专制文化给予猛烈而持久的战斗, 对愚弱的国民劣根性透辟而全面的剖析, 对社会最底层的民众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同时也深情地拥抱和吸纳了传统文化中的精髓, 也便有了伟大的思想启蒙家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巨人的身份认同。”
4.毛泽东对鲁迅的历史定位及其阐释的影响
毛泽东对鲁迅的评价是从政治视角评价鲁迅及其作品,而我们不能误解了这种评价,却受到这种评价的影响。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 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 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 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 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 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 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从中国无产阶级认识和理解鲁迅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 毛泽东对鲁迅的评价都是最为深刻和权威的。长期以来一直成为革命人民认识和研究鲁迅的光辉指针, 这也是建国前后鲁迅接受的全部意义所在。毛泽东作品的《论鲁迅》,毛泽东对《阿Q 正传》是一篇好小说的着意指出, 尤其是1942 年毛泽东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以后很长时期内成为共产党基本的文艺政策。
最后得出:“毛泽东之所以能够对鲁迅作出远远超越前人的最高评价, 就在于他当时是站在意识形态的理论思维的高峰上, 代表中共和先进的革命力量从历史进程的宏观角度审视鲁迅的。”
(二)刘桂娥的《对语文新教材鲁迅作品选编的思考》
鲁迅作品在历来的中学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新教材与过去大家熟悉的传统教材相比,在鲁迅作品选编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呈现出新的特点和问题。
1.总体特点:从数量上看,初中多于高中,总量有所减少;从作品的体裁上看,几乎涉及鲁迅创作的所有方面,但初、高中各有侧重;从作品的内容风格上看,关注了学生的特点;从新旧篇目比较看,传统经典作品仍受重视,但新入选作品涉及更多。
文章指出“由此可以看出,新教材在对待鲁迅作品选编的问题上,同中有异。都关注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的特点,由鲁迅作品中充满趣味、易于接受的作品入手,让学生走近鲁迅、亲近鲁迅;然后再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鲁迅创作,展现他作品中战斗性的
一面,使学生对他肃然起敬。这既体现了语文教育的阶段性,又体现了连续性的特点。”“尤其是高中教材,这一特点极为突出,体现了新课程开放性的特点。”
2.存在问题:⑴高中教材中鲁迅作品偏少;其原因:a.上世纪("年代末开始的关于语文教学的大讨论的影响;引用了北大教授钱理群就认为鲁迅选文过于偏重论战性文章,并且所占份量太重但笔者认为,对于鲁迅作品,关键不在于选文多少,也不在作品是否有极强的战斗性,而在于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和教师对作品的认识。b.对鲁迅的意识形态化,造成了学生对鲁迅的隔膜。c.程式化的解读方法使师生对鲁迅作品产生厌倦
⑵一些经典名篇当选而未选;但新高中语文教材却没有一个版本选择《狂人日记》,只有50﹪的版本选择了《阿Q正传》。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教材选文求新。其二是教材选文容量减小,造成难于取舍。
3.在教材选编和课程设置方面提出建议:
⑴适当减少初中教材中鲁迅作品的数量,增加高中教材鲁迅作品的容量;⑵选入一些写鲁迅的作品,让学生先从别人的笔下了解鲁迅,走近鲁迅;⑶结合研究性学习和综合性学习接触更多的鲁迅作品;⑷开设相应的选修课程
(三)冯光廉的《中学鲁迅作品选编及编排问题之切磋》鲁迅研究月刊2010年第10期;64-73 关于中学鲁迅作品选篇的基本原则, 学术界和语文教育界的认识是大体一致的, 即必须实行经典性和可感性(也许改为“可接受性”更好一些)相统一的原则。(钱理群:关于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语文教育门外谈.第145-150页, 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 年版;王富仁《最是鲁迅应该读——关于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中国教育报》2001年10 月25 日;胡奇良《要求经典性与可感性的统一——浅谈高中语文新课程鲁迅作品的选篇》《鲁迅作品在课堂——中学鲁迅作品教学新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年版第224-229页)
1.关于中学鲁迅作品经典性的理解和篇目的选择 其一, 有突出疑问的篇目是否应该选入? 其二, 选篇的类型可否再多样一些? 其三, 高中语文课本是否应适当增选更富思想深度和理解难度的鲁迅作品? 其四, 在选取鲁迅作品时应否对趣味性有更加明确、更加突出的要求? 2.关于中学鲁迅作品可感性的认识和把握
钱理群先生说: “这里我想强调的是, 我们不能低估中学生, 特别是高中学生对社会、对人生、文学问题的关注、思考与理解的欲望与潜能。”(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第148页, 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年版。)
我们应该对中学生能够接受鲁迅及其作品怀有坚定的信心。同时, 我们还应该坚信, 鲁迅的经典性文学著作是充满巨大的思想和艺术的魅力的, 是能够吸引广大中学生的。此外, 也应该坚信, 中学语文教师通过自己的刻苦钻研和不懈努力, 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水平是会不断提高的, 对于中学生的吸引力会不断增大的。我认为, 这三个/坚信0应该成为改革中学鲁迅作品教学不可动摇的重要原则, 也是我们当前研究解决中学鲁迅作品教学问题必须切实遵循的指导思想。否则, 便容易步入教学的迷途和歧路。
我认为造成鲁迅作品难懂难学的主要原因, 归纳起来大约有以下几点。其一, 创作背景的隔膜。
其二, 语言的变异。
其三, 作品的思想内容过于深邃复杂, 表现手法过于隐晦曲折。其四, 学术界的争论。
其五, 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不恰当。
现在的问题不应一般地提出和强调要降低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要求, 降低选入的鲁迅作品的难度, 而是要调整教学要求的重点, 改进教学方法, 突出教学的整体审美功能, 强化鲁迅作品的思想渗透力和艺术感染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深入理解教材上狠下功夫, 在改进教学方法上狠下功夫。任何的浮躁情绪和马虎应付态度, 都是无济于问题的解决的
3.关于中学鲁迅作品编排的原则和方法 其一, 初中与高中选篇的比例应该如何掌握? 其二, 如何编排各类文体的结构系统? 4.关于新增鲁迅作品的编排方案和简要说明
初中六篇, 高中九篇, 初中和高中选篇的比例比较合理了。就文体看, 散文三篇, 散文诗二篇, 小说五篇, 戏剧一篇, 杂文四篇, 文体的比例也趋向合理了。短一些的小说集中安排在初中阶段, 杂文集中安排在高中阶段。哲理性强的散文诗、长一些的小说和戏剧, 集中安排在高中阶段, 呈现出由易到难的结构系统, 和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知识结构紧相一致。另外, 存留人教社语文课本选入的九篇鲁迅作品, 保持了教材的总体稳定性;新增加的几篇鲁迅作品, 则是为了适当提高入选作品的经典性和难度的层次, 更好地体现鲁迅的核心思想和艺术成就,体现作品类型的丰富性。
(四)如何看待语文课本中的鲁迅作品
——王富仁教授访谈录
1.鲁迅作品不适合中学生和中学语文教学, 应该少选。怎么看?
这和语文观有关。学生学习的语言形式应该是什么样的? 哪一类语言对学生的审美成长更有益? 这个问题解决后, 鲁迅作品的问题就好解决了
2.鲁迅作品为什么好懂吗? 因为鲁迅的作品里, 充满着人性的语言, 是与人的最内在的感受结合在一起的。这样的内在感受与儿童感受事物的方式, 与普通人感受事物的方式最接近。
3.鲁迅的作品太沉重, 有压抑感, 不适合学生。
我们的语文教学却喜欢依照这个世界是“黄金世界”给学生一个幻想。
鲁迅, 他没有给你制造陷阱。他让你感受真实的人生, 让你自己思考该如何改变这样的现实。思考了就不会有痛苦, 就会努力。文化幻象终究会破灭。为什么要制造文化幻象呢? 实际上恰恰是建立在对世界的恐惧之上。
4.中学语文教学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思想启蒙, 您能谈谈这方面的想法吗? 鲁迅强调的是“直面”、“正视”, 不是理论上的教导。
所谓好读的文章教学生应当怎样, 其实这是最不好懂的。一个人只有从感性感受出发, 去体悟自己做人的准则,当他高尚时不感到自己的高尚, 才是真高尚, 才是自然状态, 才是自然人性。
一个青少年不能指望人情关系保护他一辈子。甚至母爱, 母爱当然很好, 但也不能保护你一生。要做独立的人, 不停地开辟自己的道路。鲁迅作品的启蒙意义就在这里。因此
我们的中学语文课本不能减少鲁迅作品。
(五)新世纪中学语文教材鲁迅作品编选反思
鲁迅作品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鲁迅作品一直以来被作为典范安排在中学语文教材之中,其深邃的思想内涵、独特的艺术风格以及随之散发出来的作者的人格魅力,对于中学生提升思想认识水平,培养言语能力和形成健全人格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鲁迅的作品是语文中的经典,学生读过一遍,往往铭记终生。毋庸置疑,鲁迅作品已经
根深蒂固成为年轻一代精神成长的“底子”。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50年间,鲁迅作品进入中学语文教材的篇目不断增加。
人教版高中必修课教科书“鲁迅大撤退”更反映出一个不争的事实:鲁迅作品已逐步淡出中学语文课本了。
与人教版“弱鲁”的同时,自高中新课程实施以来,各地方教材“弱鲁”的趋向也很明显。究其原因,其一是教材选文求新。其二是教材选文容量减小,造成难于取舍。其三是迫于经济原因,减少教材的印张,节约成本,把长文删去。
教材编写中的割“鲁”,割裂了代表鲁迅核心作品系列的完整性,删改了象征鲁迅作品代表作的实质内核。教材编写中的割“鲁”、弱“鲁”,不仅削弱了鲁迅先生“立人”思想、“唤醒国民觉悟”的观念以及对现实的批判精神等思想对青少年人格成长的影响,而且对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当代中国国民的思想理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对国民觉悟的启迪,客观上也有隐性的影响。教材编选中的此种作为,造成教材中少了一些深刻和批判,多了一些肤浅和浮华,如此,对社会公众思想价值取向以及批评意识的导向不当是显然存在的。笔者认为,新世纪的中学生应该从三个方面去学习鲁迅作品:一是鲁迅的“立人”思想,包括爱国思想、唤醒国民的觉悟、改造国民的劣根性等;二是鲁迅作品对学生的文学上的熏陶和影响;三是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譬如他的独立精神、批判精神等。现在教材编选的状况是,因为担心,甚至过度焦虑学生的怕“鲁”情结,教材编写者就大刀阔斧地删减鲁迅经典作品,人为剥夺了学生对鲁迅作品的基本阅读权,这样,客观上只会造成中国的新生代中越来越多的“鲁”盲诞生,教材如此远离鲁迅作品,必将使学生怕“鲁”情结愈烈愈纠结。
鲁迅的精神文化遗产,对于中国人的人文素养的提高、现代性观念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其次,鲁迅的许多作品,在很高层次上达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特征。鲁迅作品的语言准确、精练、生动,篇章结构严谨而又灵活,写作手法多样、新颖;鲁迅作品的思想情感博大、深刻、丰富、意味深长,这些都明显地在各家作品之上。中学教材中必须有一定数量的鲁迅作品,选入一定数量鲁迅的作品,完全是语文学科和语文教学的需要。也就是说,不是鲁迅需要中学语文做宣传,而是中学语文需要鲁迅支撑。
三、鲁迅作品的教学
以《白真真 让民族之魂真正走进中学生的心灵语文教学与研究》为例作说明。要让民族之魂走进中学生心灵里,教材,教师和学生是缺一不可的关键因素。只有这三个因素共同作用,才能达到博弈的效果。当前,三个因素中,中学语文教师的因素最重要,他们不仅能一定程度上影响鲁迅作品的选文和编排的逻辑顺序,也对鲁迅及其作品在学生中确立什么样的形象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为此,中学语文教师要着力做到五点,第一、中学语文教师要把鲁迅形象从“可敬可畏”转变成为“可亲可敬,可亲可学”。让我们的中学生尽量缩短与鲁迅的情感距离、消除与鲁迅形象的心灵隔膜,让他们愿意走近鲁迅、接受鲁迅,将来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对民族之魂的还原和领悟。立足平凡生活,重视接受者的情感态度,把鲁迅作为活生生的“人”来讲解,让血肉丰满、情感丰富的鲁
迅和我们青春飞扬、热情似火的中学生,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在课堂上产生情感共鸣、心灵共振,我们对鲁迅教材形象的当代建构才是成功的,我们对民族之魂与语文范本的未来才是充满信心的。
第二、中学语文教师应重视自身对鲁迅的学习和接受,教师对鲁迅的接纳和理解关系着鲁迅教学的成败。
第三、中学语文教师要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第四、中学语文教师要显示语文课的人文性和审美特征。
第五、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寻找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导入教学。
在课堂教学上,中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用一张图片,一段电影剪辑,一节故事,一篇文章从多个角度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对于社会和网络等媒体对中学生的不良影响,教师不能低估,要在坚定自己的鲁迅观的同时坚持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
不仅仅是鲁迅形象的建构需要我们的一线教师转变观念,吸收学术界的新成果,改变教学态度,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这应该是教师在目前的教育现状中努力的一个方向,也是新课改能否顺利进行下去的关键所在。
但愿学术界和中语界能够越来越重视对教师的学术指导,加大对中学语文教师的继续教育培养力度;也期待着越来越多的中学一线教师能够意识到自己肩负的教育重任,主动改变自己的教育思想、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平邓越.鲁迅作品在中语文课本中的变迁 [J]2012.11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2]尹奇岭.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存续”与“删减”之争 中国教育学刊[J]2011.07安徽阜阳师范文学院
[3]温儒敏.语文课并没有“鲁迅大撤退”社会科学报 [C]2010.09.23 第005:学科探讨
[4] 薄景昕.鲁迅作品接受与阐释的新视角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7.1 [5] 刘桂娥.对语文新教材鲁迅作品选编的思考 教学与管理2007.2[J] 河北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
[6] 倪燕萍.对初中课本中选录鲁迅作品的几点建议[J]文学教育2012.9 苏州大学文学院 [7] 冯光廉.中学鲁迅作品选编及编排问题之切磋 鲁迅研究月刊[J]2010.10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8] 何更生.中美鲁迅作品教学的差异及启示 全球教育展望2011.7[J]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9] 李节.鲁迅作品如何教——钱理群教授访谈 语文建设[J] [10] 白真真 让民族之魂真正走进中学生的心灵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13.5:124-125)[11] [J] 作者:王富仁,金立群.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2 第9期 P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