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段六步教学法》实验报告
《三段六步教学法》实验报告 课题组 执笔人:金雁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2006年我省进入高中课程改革。初中生进入高中阶段学习后,就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初中、高中的教材内容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脱节,初中生与高中生的学习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新的教材,新的教学要求,在学生面前摆下一道道难关,许多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压力大,很难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要求。因此开展教学改革,实施三段六步教学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高中生的思维能力渐趋成熟,基本上完成了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转化,逻辑思维占了优势地位,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观察能力,有意识记忆能力,有意识想像能力也都在发展。如何让学生的这些能力能够在高中阶段健康的成长,这给我们的全体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的教育教学动态,不断搜集有关教育教学信息,寻找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使我们的教与学真正落到实处,争取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当前我们高中教学是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知、情、意、行协调发展,身心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学习目标,形成知识
能力、个性和特长协调发展的高效能学习系统。把自身的素质和整体性发展与国家需要统一起来,以适应升学和就业双方面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对当代高中生学习特点进行研究,我们必需组织全体参与研究人员,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努力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1、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
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为了在教学中有效的增强学生的多方面能力,让学生能健康的成长,把学生引领到认知知识,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轨道上来,我校适时地开展了“三段六步教学法的改革”。
2、我们的教学目标应建立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的基础之
上,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和主动性,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空间,帮助他们深刻理解“决心会给人予动力,信心会给人予勇气,恒心会给人予成功”的道理,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承受一次次打击,成效不能“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量变到一定的程度就会质变。对待学习要持之以恒,不断探索,注重方法,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高中生不但注意向书本学习,也要注意向社会学习,广泛地多渠道地
搜集多种信息。不但要增加知识总量,而且要意识到掌握基本知识结构的重要性,重视学习知识的系统化和综合化,重视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协调学习过程的多个环节,探索出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形成知识能力个性的和谐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有利于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为充分发挥学生的多种潜能、促进个性化及科学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向科研要质量。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的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同时探索出一条适应本校实际的教育教学模式。具体应重点解决一下几方面:
1、通过课题实验,实现教材、学生生活经验的科学整合。使我们深刻理解课程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而不是孤立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制定出符合课改理念、符合课堂教学规律,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2、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寻求更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
3、转变学生固有的接受学习方式,多渠道多方位的学习心理,学习障碍、学习感受。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解
决问题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形成具有个性化的学习特点、方法,为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一定的基础。
四、课题实验应坚持的原则
根据我们以往的教学探索,觉得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实践性原则: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2、整体性原则:以达到教学内容、结构、方法、模式的整体构建
3、主体性原则: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求知欲望为主体,培养学生
主动发展。
4、探究性原则:注重知识发展的过程,交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
法和步骤。
5、合作性原则:注重独立性、主动性、协调性的融合,培养合作型人
格。
6、协调性原则;注重学生的认知,情感两个领域的相互协调,相互促
进。
五、课题实验对象,起止日期及主要方法
本课题实验对象为高中全体学生,是自然常态下的实验,根据学校现行的教学计划,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阵地为辅来具体实施。
第一阶段:初步实验阶段:
1、成立实验的组织机构,研究制定和完善研究方案
2、组织全体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
3、对参与课题实验的班级及参研人员,进行相关课题研究培训
4、各相关教研组,设计问卷调查表,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学习当前学习状况、心理特征以及学习的内外因素
5、探讨开展课题研究运行机制
6、形成阶段性研究调查报告、阶段性成果小结或论文 第二阶段:深入研究阶段:
1、确立第二阶段研究方案
2、建立更规范的课题研究运行机制
3、全面深入地进行课题实践研究
4、进行阶段评价、总结、实践阶段性小结或论文
5、整理资料,全面总结评价两年的研究成果
6、撰写研究报告,结题报告
7、进行结题鉴定
8、优秀教案、论文汇编
9、优质课件、优质课展示
本课题采用问卷调查法、教学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进行课题实验研究。
六、课题实验研究的实施过程
实验前期,我们对高一学生进行了系统的问卷调查。如对高一83名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上的特点及指导,对教师教法满意度问题上的特点及学习指导设计了8个问题进行问卷调查。
通过对高一学生全方位细致的问卷调查以及调查后的科学分析,对每个学科的学生学习特点,障碍成因,学习习惯、学习信心、学习成果、价值取向等有了详细了解。为我们下阶段开展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1、创设多种渠道,提高学生的学习心理素质
我们通过寓德于教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参加多种挑战激发学习欲望,教学中善于点燃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热情,让学生的学习富有意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实验的变化,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来刻苦学习,发现知识的奥秘和用途,培养对多学科的兴趣。同时还引导他们善于控制不必要的想法和情绪,约束自己的行动,使思想集中到学习上来。
2、针对学生个性,强调学生探索科学的学习方法
听课讲究课前预习,找出问题,听课时有重点的听,抓住精华部分。做到基本概念关键听记老师对概念的解释,注意听老师分析,讲解例题,最后把答案抄下,课后独立完成解题过程。通过作业掌握知识,提高解题速度,通过审题、分析、解决问题,达到巩固检验自己的目的。最后强调复习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必须时常回复到所学的东西而加以复习„„牢固记住所学的东西,这比贪学新东西而又很快忘掉好得多。”复习要在于平时复习,做到
课后回忆、精读教材、整理笔记、补缺补漏,循环复习;每次考试前都将平时作业和以前试卷时易错的问题重新掌握。
3、增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
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实践性,彻底改变传统的简单的传递性教学模式,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创设生动的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要做到这一点,教师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获取:①师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或亲身经历过的;②报刊杂志上所看到的;③广播电视中展现的情景材料;④实地考察获得的相关资料;⑤图书报和网上搜索的有关材料;⑥其他途径获得的资料。
具体操作如下:在日常生活中,在平常的学习中,在看报收听广播看电视过程中,教师有选择地摘录一些自己认为有用的东西,及时进行整理、分类、并加以保存,以备使用时选取。积累资料时,以集备为单位,教师之间进行分工合作,共同积累。积累材料时也让学生参加,培养学生根据自己所需收集材料的习惯,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根据需要把收集的资料运用到课堂中,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本的基本观点和理论,引导学生分析教学情景中的实质,提高他们归纳各方面知识的能力,达到理论联系实际,把知识学深学透,有利于他们启迪智慧,开拓思维。
4、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
接受教师所授的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我们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也必须发生转变,他们将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领导者。
具体实施如下:①培训教育。通过讲座、课堂教学、网络、板报等多种形式,就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进行培训;②选择课题。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提倡课题的综合性、社会性、探究性、开放性、独特性,强调课题的需求性、创造性、科学性、可行性。鼓励课题形式的多样性;③制定计划;④搜索资料。根据计划,各成员承担自己的职责,通过图书查询、网络搜索、问卷调查、实验记录等多种途径和渠道广泛搜索资料;⑤整理总结。对搜索到的多种资料,研究小组进行讨论和分析,然后对资料做出处理,不断充实、整理、分析、验证、提炼等,在老师指导下,形成课题成果。成果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小论文、项目设计、实验报告、科技作品等。
七、课题实验的成效
由于课题组成员的团结协作,努力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记录了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做法。
1、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通过本课题的实验,经过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学生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对待学习的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善,从刚入学时候,相当部分学生厌学到想学到乐学到会学到学好,能较轻松地面对学习,心情舒畅了,当然学习效率就高,成果就能体现出来。
2、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我们针对学科特点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选用不同的学习方法,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如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与分析能力、探究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都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
3、学生的综合成绩显著提高
高一学生在协作校考试和市统一检测中均取得了较好成绩。
4、教师的教育观念有着明显的转变
通过教学改革,促进了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进一步拓展知识面,提高自身业务素养,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从根本上认识到学生是教学全过程中与教师是平等的合作伙伴,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5、教学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得到提高
八、课题实验的思考
本课题经过实验与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观念更新与业务充实
课题实验需要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作为辅助,教师有时还受传统教育理念、思维定势和习惯的影响,不能太快适应课题研究的要求,对新课改、新教材缺乏整体把握,不敢大胆进
行教学改革,不敢放手按照新要求进行教学,老是与传统的知识点进行比较,不敢大胆删除或减低难度,经常补充旧知识,造成课时紧张,抓不住教学要点,不敢用现代科学手段进行知识间的整合,信息化的处理.因此,需要教师进一步关注当前课程改革的最新动向,不断补充新知识。
2、课程资源缺乏,教师负担过重
教材提供的资源有限,现行教材对知识的要求没有深度,面又广,且每个学科的课时量不够,需要有一套较科学的辅助用书来弥补,而当前的教学辅助用书也受传统教材的影响,很难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因此,教师在课外时间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收集资料进行整合,造成负担过重,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关心、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思想。
3、教育评价制度的不合理性
在我国现行的考试制度中,受到升学考试的制约,家长、老师、学生更关注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很难保证进行试验研究所需要的一切,使得课题实验面临很大的阻碍和压力。
总之,课题研究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教育工程,课题研究的开展,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了解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包括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爱好、兴趣等,不断学习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把它用于课题研究中,不断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三段六步教学法实验报告 抚顺第七中学 宋薇
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基础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开辟了道路。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正在成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新的时代需要新的人才,新的人才需要新的基础教育,新的基础教育需要新的课程教材和新的教学方法。本课题在总课题指导下,力图以新课程的理念、观念和观点,探寻普通高中的课型理论创新和新的实践模式,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基础上的新教材已经在全国施行。新课程和新教材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广大第一线教师在使用新教材、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坚持以校为本,广泛开展了教学研究活动,在实践中进行深入的反思,认真学习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不断调整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取得了丰富的经验,这为本课题的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实践基础。
二、本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新的课程改革是实现素质教育,全方位推进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已经为许许多多人所关注。这次课程改革有着与以往课
程改革不同的几大特征:一是表现在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课程改革理念和课程改革目标;二是突破了传统课程与教学所倡导的“双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而特别强调“四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态度);三是表现在由传统的一线教师单纯执行教学大纲改变为教师们理解与创造性贯彻学科课程标准;四是由传统的备课转变为强调教学设计等,还可能出现推进数字化学习的新要求。在新的课程改革过程中,如何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标准,切实地推进新课程改革,已成为第一线教师思考、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近年来就我们在平时的观摩学习、听课研讨的过程中所观察与思考的情况来看,根据我们学科课程标准的学习与理解,认为以以教学法的创新来落实课堂教学的改革,推进新课程的改革,是一个值得思考与鼓励的途径、是一种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与目标的可操作的“抓手”,是课程与教材理念与教学过程之间的中介。
三、本课题研究的现状
随着新课改如火如荼的展开,课型的创新应该是当前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但是在真正的日常教学之中, 课型研究始终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这从很多地方可以看出,如:
1.在大量的高层级的科研课题中,极少有关于教学方法的实用课题。
2.在中学教学研究成果中,极少有教学方法研究的优秀成果。
3.很少见到研究教学方法的立论高远的文章,很难见到关于教学方法研究的学术专论。
4.基本上没有关于教学方法研究的研讨交流活动。
5.即使在大张旗鼓地进行新教材培训的时期,不管是哪一级的培训,都看不到与教学方法有关的指导或辅导活动。
这就导致了教学方法研究滞后于教学改革、滞后于教材改革的后果。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势在必行。
四、课题研究指导思想与任务 1.指导思想:
本课题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认真学习、执行和研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探索研究教材和教学实现课程目标的途径,促进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实现健康发展、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同时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实效。
2.研究主要任务:
本课题重点立足于普通高中的新课程新教材,在新的课程改革过程中,如何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标准,切实地推进新课程改革,因此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构建新的教学方法有助于第一线教师能更好更快地把握新课程理念与标准,我们提出自己对于教学方法概念的新的理解。
五、研究原则、方法与步骤
(一)实验原则:
1.方向性原则: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
2.科学性原则: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教学为突破口,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心身发展规律,价值导向正确,教学内容科学、准确,给学生以正确的政治观点、道德认识和行为指导。
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走理论分析与教学实验相结合的道路,密切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坚持明理和笃行一致,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统一。
4.整体优化的原则:以系统论为指导,坚持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与教育目标和谐统一,促进教育教学的全面完善与进步。
(二)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学习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普通高中的课程标准、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国内外基础教育课型理论研究成果等,了解本课题研究情况,把握研究的主要内容,明确研究的方向与目标。
2.调查研究法:普通高中新课程已全面铺开,经过一线教师的实践,老师们对新课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等形式,了解新课程教学情况及其对课型的认识。
3.经验总结法: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一线教师认真实践,积极探索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教育教学模式,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形式。为此,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研讨观摩的形式,交流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从而推进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三)主要研究人员
本课题以政治组为单位申报立项后,最后确定课题组核心成员为金雁、宋薇、徐莉洁、耿建华等。
(四)研究步骤:
1.课题开题及准备阶段:课题组成员申报、和评审,课题研究理念的讨论 ;召开开题会;制订课题管理办法。
2.课题研究阶段: 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课题研讨工作会议,检查并交流课题进展情况。
3.课题结题阶段:课题组成员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心得;召开结题会、交流课题研究成果、制作教学案例;撰写结题报告,将课题研究成果上报学校教科研室。
六、主要研究成果
通过课题研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探索促进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新课型,形成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主要成果包括课题总结报告、课题研究论文、教学案例和教学设计。
七、研究结论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以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课程观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实施培养目标的蓝图,是组织教育活动最主要的依据,也是新教材编写的指南。新的课程教材在这些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新课程和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广大教师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教学效果也有明显的提升。但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认为传统的基础课型虽然仍是当今课堂教学的主流课型,但是这些课型与新课程改革的主旨思想——转变教师的角色与思想理念,关注学生的生存世界、生活世界、情感世界等有着一定的距离。我们应当努力地在传统的平台上去作进一步的改革,并以创新的态度去构建新的课型,以便把课程改革的目标和理念具体化,成为一线教师可运用的、可操作的教学行为。
我们认为,教学方法就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引下,以一定的标准、一定的内容、一定的方法所精心设计并组织起来的授课的形式。教学方法是依据教学规律与教学原则而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的一种特有的教学活动形式,它既反映着一定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又为达成教学目标与内容服务。它是一定课程标准、一定教学思想转化为第一线教师实际的教学技术和艺术的重要的中介,是帮助教师理解新的课程标准、转换教育理念,把握并落实新的课程改革目标与理念的具体操作方式。我们认为,根据新的课程纲要的精神构建新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为一线教师提供一种可资参考与借鉴的课堂教学构成,使教师缩短从理念到操作的距离,更快地转换教师在新的课程改革中的角色。
八、研究后的思考
1.由于高中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在我省实施不久,加上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对普通高中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理解不深,实施起来的效果还不太理想。我们课题组认为有必要以校本培训为主,进一步深化教师培训,加深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理解,提高执行新课程思想理念的力度,将教学方法创新同新教材与教学模式融合为一体,增强学科教学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2.受考试评价制度瓶颈的制约,新课型与新课程教材“生活化、活动化、实践性”的特点在现实课堂教学中的贯彻还不是很理想,因此我们课题组认为如何推进考试改革,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静止观,树立评价促发展的评价观,引导和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3.受传统的教师地位角色观念的影响,教师的“教书匠”的定位还没有根本改变,教师对教材的关注往往在于如何贯彻和传授,在教学研究中,课型的分析研究还相对滞后,需要进一步改变教师的自我定位,引导教师立足于教育研究者、课程建设者的要求,加强对课型的研究,为课型的发展服务。
4.师资队伍的总体素质与新课程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影响了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提高。今后还有必要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改变教师的教书匠地位,使教师成为研究性、专家型的新型教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5.在新课程实施中,一些教师在观念上关注新课程理念的贯彻,而在实践中缺乏新课程思想理念的能力,不能正确地在传统课型的平台上施展新课型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形式主义明显,追求表面上的“热闹”,存在不少教学误区,有必要加强引导,使新的理念更真切地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来。
第二篇:三段六步教学法
“三段六步教学法”教学模式课改心得体会
米村完小------------高自海
本学期,在各级领导的带领下,我校以四、五、六年级为突破口进行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通过课堂实践的观摩、与老师们的切磋、讨论和自己的教学实验,使我感受颇深。下面就本学期的课改教学情况谈谈自己的一点不成熟的想法: 一.三段六步教学法的含义
三段六步教学法是在新课改思想的指导下,以学科导学案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手段,化学生的传统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构建“分组合作、目标具体、问题引领”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其中,“三段”即预习、互动、反馈;“六步”即预习、讨论、展示、点拨、检测、小结。
二.“三段六步教学法”在课堂教学实践运用中的困惑 1.新旧教学模式更替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角,学生的任务就是听讲、记笔记,跟着教师的思路完成对新知识的理解,做好应试准备。但在课改的今天,新课标赋予了教学全新的理念,突出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我们教师在面临“教学要出新,考试要成绩”的问题时,常常处在矛盾之中,因此,在推行“三段六步教学法”中,教师常常是畏首畏尾,出现了新旧教学模式杂陈的现象。这主要就是因为教师的传统观念作祟,没能更好理解课改实质。
2.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问题。
尽管推行“三段六步教学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许多不如意的地方,如学生的参与性不高,课堂气氛不活跃;个别小组成员混水摸鱼,借讨论之际谈论与问题不相关的话题;小组交流展示时,主动发言的学生较少,甚至全程仅由组长或优等生来完成„„总体来说,这些都是因为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厚。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实施课改所面临的一道难题。
3.课堂时间分配问题。
相对教学任务而言,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于是我们教师在推行“三段六步教学法”中,不敢给学生太多的时间去讨论,致使学生的讨论不充分,难以形成统一共识,整个课堂教学流于一种形式。
4.评价机制问题。
课改无论怎样改,只要仍与高考挂钩,那么学生的成绩仍是高中教育的终极目标,单一的对学生成绩以及教师业务能力的评价,又使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感到手足无措,甚至有人喊出“谁课改,谁下岗”的口号,细细思之,其中也不无道理,因为上级部门对一所学校的评价首先是看教学质量如何,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是看考试成绩怎么样。如此看来,广大教师既要积极参加新课改实践,又要为学生的成绩担忧。
三.关于推行“三段六步教学法”的思考及对策。
实行新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那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推行“三段六步教学法”呢?我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加强自身学习,促进观念的更新。长时间的应试教育,使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常常把个人对文本的惯性解读强加给学生,然而收到的教学效果却是有限的。而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强调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要想更好地推行“三段六步教学法”,首先就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让教师通过加强自身学习,理解课程改革的实质,让教师通过大胆的教学实践,认识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2.营造宽松良好的学习环境,构建民主和谐的互动平台。
要想更好地推行“三段六部教学法”,进行有效的教学,就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只有在这样一个宽松良好的环境中,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只有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师生才能共同探索、共同前进、共同发展。因此,在实行“三段六步教学法”的进程中,始终要求教师语言要亲切,态度要和蔼,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多关心、多鼓励,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中。3.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只考虑自己怎样讲,不关心学生怎样学,就不可能对教学进行有效调控。因此,在推行“三段六步教学法”中,教师应当树立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本的思想,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消除学生的依赖心理,让学生真正承担起学习的责任。同时,我们教师也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因材施教,如在编写导学案时,合理预设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等,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意识到,知识是自己学来的,而不是教师或他人教会的,自己和身边的同学就是最好的老师,自己才是学习者。4.给予学生充分互动交流的时间。
“三段六步教学法”在突出强调学生主动性的同时,也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互动交流。互动交流是学生对自己发现的问题在小组中的自主交流或辩论,它是实现学生成果展示与共享的重要环节。小组成员间的互动交流、相互启发,实现了信息交换,增加了教学的有效性。虽然这在实行过程中势必会耽误许多教学时间,但随着这一教学模式的不断开展,学生的学习效率势必也会明显提高,从而又加快了教学进程。因此,给予学生充足的互动交流时间,也就是给了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上畅快地交流,畅快地讨论,在互动中感受新知
5.注重动态生成和评价激励。
新课改倡导教学的多元对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学环境、教学文本、教师及同学的思维碰撞中产生火花,随机质疑,这样才能教学相长。所以,在推行“三段六步教学法”时,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成资源,为学生搭建知识平台。同时,教师还要遵从过程取向的评价,即主张凡是具有教育价值的结果,不论是否与预定目标符合,都应当受到评价的支持与肯定。充分尊重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总之,新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推行“三段六步教学法”也是一个温暖而又充满挑战的旅程,我们教师只有深入领会课改精神,深刻反思个人的教学行为,借鉴他人成功的课改经验,即时调整教学方式,才能不断超越自我,步入课改新境界。
第三篇:三段六步教学法
温暖而充满挑战的旅程
——对“三段六步教学法”的实践运用与思考
教育部新颁布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我所在的淮滨县第三高级中学率先在全县的教育领域开展了课改工作。经过几年来的课改实践,摸索出了一条适合本校学情的教育改革之路,创建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三段六步教学法。下面就浅谈一下我个人对“三段六步教学法”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与思考。
一.三段六步教学法的含义
三段六步教学法是在新课改思想的指导下,以学科导学案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手段,化学生的传统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构建“分组合作、目标具体、问题引领”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其中,“三段”即预习、互动、反馈;“六步”即预习、讨论、展示、点拨、检测、小结。
二.“三段六步教学法”在课堂教学实践运用中的困惑 1.新旧教学模式更替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角,学生的任务就是听讲、记笔记,跟着教师的思路完成对新知识的理解,做好应试准备。但在课改的今天,新课标赋予了教学全新的理念,突出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而我们教师在面临“教学要出新,考试要成绩”的问题时,常常处在矛盾之中,因此,在推行“三段六步教学法”中,教师常常是畏首畏尾,出现了新旧教学模式杂陈的现象。这主要就是因为教师的传统观念作祟,没能更好理解课改实质。
2.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问题
尽管推行“三段六步教学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许多不如意的地方,如学生的参与性不高,课堂气氛不活跃;个别小组成员混水摸鱼,借讨论之际谈论与问题不相关的话题;小组交流展示时,主动发言的学生较少,甚至全程仅由组长或优等生来完成……总体来说,这些都是因为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厚。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实施课改所面临的一道难题。
3.课堂时间分配问题
相对教学任务而言,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于是我们教师在推行“三段六步教学法”中,不敢给学生太多的时间去讨论,致使学生的讨论不充分,难以形成统一共识,整个课堂教学流于一种形式。
4.评价机制问题
课改无论怎样改,只要仍与高考挂钩,那么学生的成绩仍是高中教育的终极目标,单一的对学生成绩以及教师业务能力的评价,又使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感到手足无措,甚至有人喊出“谁课改,谁下岗”的口号,细细思之,其中也不无道理,因为上级部门对一所学校的评价首先是看教学质量如何,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是看考试成绩怎么样。如此看来,广大教师既要积极参加新课改实践,又要为学生的成绩担
忧。
三.关于推行“三段六步教学法”的思考及对策
实行新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那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推行“三段六步教学法”呢?我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加强自身学习,促进观念的更新
长时间的应试教育,使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常常把个人对文本的惯性解读强加给学生,然而收到的教学效果却是有限的。而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强调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要想更好地推行“三段六步教学法”,首先就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让教师通过加强自身学习,理解课程改革的实质,让教师通过大胆的教学实践,认识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2.营造宽松良好的学习环境,构建民主和谐的互动平台 要想更好地推行“三段六部教学法”,进行有效的教学,就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只有在这样一个宽松良好的环境中,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只有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师生才能共同探索、共同前进、共同发展。因此,在实行“三段六步教学法”的进程中,始终要求教师语言要亲切,态度要和蔼,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多关心、多鼓励,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中。3.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只考虑自己怎样讲,不关心学生怎样学,就不可能对教学进
行有效调控。因此,在推行“三段六步教学法”中,教师应当树立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本的思想,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消除学生的依赖心理,让学生真正承担起学习的责任。同时,我们教师也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因材施教,如在编写导学案时,合理预设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等,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意识到,知识是自己学来的,而不是教师或他人教会的,自己和身边的同学就是最好的老师,自己才是学习者。
4.给予学生充分互动交流的时间
“三段六步教学法”在突出强调学生主动性的同时,也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互动交流。互动交流是学生对自己发现的问题在小组中的自主交流或辩论,它是实现学生成果展示与共享的重要环节。小组成员间的互动交流、相互启发,实现了信息交换,增加了教学的有效性。虽然这在实行过程中势必会耽误许多教学时间,但随着这一教学模式的不断开展,学生的学习效率势必也会明显提高,从而又加快了教学进程。因此,给予学生充足的互动交流时间,也就是给了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上畅快地交流,畅快地讨论,在互动中感受新知。
5.注重动态生成和评价激励
新课改倡导教学的多元对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学环境、教学文本、教师及同学的思维碰撞中产生火花,随机质疑,这样才能教学相长。所以,在推行“三段六步教学法”时,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成资源,为学生搭建知识平台。同时,教师还要遵从过程取向的评价,即主张凡是具有教育价值的结果,不论是否与预定目标符合,都应当受到评价的支持与肯定。充分尊重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总之,新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推行“三段六步教学法”也是一个温暖而又充满挑战的旅程,我们教师只有深入领会课改精神,深刻反思个人的教学行为,借鉴他人成功的课改经验,即时调整教学方式,才能不断超越自我,步入课改新境界。
第四篇:三段六步
“三段六步”问题导学自主课堂教学模式之解读
一、、模式的内涵
1.“三段六步”是指课堂遵循教学过程的递进原则和学生认知规律,确定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以致用的导学方式。2.“导学自主”是本模式的基本特征:(1)“导学”包含教师的教学主导和学生运用“学案”导学。教师的主导方式包括引导、疏导和指导。“学案”导学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通过教师有效的“导”,促进学生积极的“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2)“自主”即教师自主备课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①自主备课是指教师按照“学案”设计的整体思路,在领会“学案”编写意图和模式操作要领的基础上,深挖教材中的知识点、能力点、创新点、考点、亮点和疑点等,然后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设计出符合学生实情、彰显模式理念和操作流程的“学案”,对“学案”内容合理而有效地落实在课堂教学上。②学生的自主学习就是依据“学案”自主学习、自主交流、自主展示、自主测评、自主反馈,突出学生学习主体,贯穿自主学习主线。③合作探究就是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利用“小组或全班质疑释疑、教师点拨”等方法式共同解决,包括组内和组际的生生合作探究的帮扶学习,以及质疑、反馈、评价过程中的师生合作探究等。合作探究,由师生共同预设、共同生成。3.实现目标:
(1)实现学生对课堂生活的体验与感悟、学习个性的解放与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2)实现教师教学观念的真正改变、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导学能力的提升。(3)实现学校课堂教学的多元高效和师生的交互发展。
二、模式的基本特点
本教学模式体现了自主、互动的理念,尊重了“以人为本”的个性发展,遵从了学生个性发展的规律,融合了学生个性化的特点,依据教师个性化的教学思路组织教学活动,给了师生充分的发展空间。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课堂成为了师生个性充分张扬、思维高效互动的生命发展场。
1.充分体现了学生自学、展示和反馈的自主学习策略。自学在先,先学后“导”,实现学习内容前置和问题前置;注重学生相互交流展示,质疑释疑,落实小组捆绑式评价;重视当堂测评、纠错,及时矫正反馈。
2.注重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学生通过独立自学自测生疑、小组对学交流展示质疑、班内群学合作探疑和知识的迁移运用,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用中学习的主体意识。
3.为学生的主体参与提供了时间与空间。教师破除以自我为中心,最大限度地减
少自己讲授的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多讨论、多实践,让学生自己看书、思考、质疑、解决问题。
4.为学生创设了成功的情境。课堂教学,使学生不断体验到自学的成功与进步,逐步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有助于学生的反思与自我调控,自我获得知识与技能是自我价值的满足,师生的正确评价与激励是促进学生成功的主要手段。
5.从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出发给予了学生以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在不断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逐步形成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四、模式的操作策略
第一步:情景激趣,问题导入。
(1)导入新课。教师要新颖快捷地导入新课,把学生尽快引入课堂情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问题导学。学生依据“学案” 或“自学指导”设计的基础性问题,独立学习内容,尝试解决问题,尝试生成新的问题。
第二步:目标引领,自主学习:
1、明确任务。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和“学案” 或“自学指导”。出示方式:①学案;②多媒体课件;③小黑板;④口头展示等。“学案” 或“自学指导”要做到学习内容、方法、要求与时间“四个明确”。
2、针对基础性问题相互提问、回答,相互交流自学成果,尝试解决困惑,记录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具体操作:学生自学时,教师巡查组内展示,质疑问难,归类学生自学自测和展示中存在的问题,为班内展示质疑做好准备。学生开展小组学习,相互交流自学成果,相互提问、相互释疑,记录自学或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学习目标:组内交流展示,生成合作探究的疑难问题,掌握“双基”,发展学生的交流沟通与口语表达能力。
3、自学自测。学生依据“导学案” 或“自学指导”中设计的基础练习题(侧重“识记”层次的内容)进行学习效果的检测,教师作简要的点评。
具体操作:教师组织学生自学,激情导入,出示“学案” 或“自学指导”,明确学习目标与任务,检查自学情况,分配小组展示的内容与方式。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方法与要求,根据“学案” 或“自学指导”要求,紧扣教材内容独立自学、自测,查询各种资料,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圈点勾画,有疑问的地方做好标记,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记下疑惑,生成问题,等待小组“对学”研讨和全班“群学”展示质疑时再解决。
学习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达到能阅读教材,整体感知学习内容,并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找出问题的答案,初步生成疑难问题。第三步:重难突破,合作探究和第四步成果展示,交流互补可融合进行。(1)重难突破,成果展示。对“学案” 或“自学指导”中设计的难点问题或拓展性问题,分组进行全班展示,主要是展示问题的答案。展示的方式有:①板演展示;②口头展示;③练习题(用展台)展示等。
(2)合作探究,交流互补。对“学案” 或“自学指导”中设计的难点问题或拓展性问题,分组展示问题的答案或思路,组与组学生对问题的答案展开质疑、纠错、补充完善。
具体操作:教师组织合作探究,梳理归纳交流展示中反馈出来的问题,重点点拨,释疑解难。及时点评、纠错、规范学生学习行为,善于鼓励与追问,达到疑难问题的呈现与解决。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展示,合作质疑,反馈学习效果,生成新的、有价值的问题,师生共同探究,实现生生、师生合作,解决生成的问题。
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学习内容,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步:深化点拨,反馈导学。
(1)深化理解。根据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生成的疑难问题,结合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考点和易错易混易漏点知识,由教师重点讲解,做到“三讲三不讲”,促使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全面理解,构建知识结构。
(2)导学点拨。教师在学生展示和精讲环节中,要结合学情,发挥好导学点拨作用,适时进行引导、调控和激励。帮助学生解难答疑,总结答题规律,点拨答题方法与思路,既要让课堂富有激情、气氛活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要秩序井然,完成教学任务。
具体操作: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探究中反馈的问题和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点、考点作精讲点拨;善于引导学生感知新知,梳理总结。学生感悟自学、探究、质疑过程中的知识、问题和方法,建构知识结构,总结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
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学懂相关内容,形成知识条理,构建学习方法,总结学习规律。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拓展延伸。这是深化教材知识、检验学习成果、弥补学习缺失的一步。要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学习实际,对教材知识进行适当拓展延伸,设计出“理解”或“应用”层次的新疑的开放性试题或问题,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内在潜力,反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具体操作: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总结学习收获、体会和方法,感受学习过程,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教师在学生发言时给予及时评价,并归纳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方法、规律,总结目标达成情况,布置拓展训练题或课后预习任务。
学习目标:促进学生巩固知识,发展能力,升华情感,达成学习目标。第六步:检测训练,课堂小结
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与认知水平,侧重“理解”、“应用”层次的内容,设计一些体现能力、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开放性题目,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在思考、分析、解决这些问题时,达到迁移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
具体操作:这是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一步。教师精选过关检测题,当堂测试,全面客观地测评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查漏补缺。学生要按时认真完成检测题,组内互评、纠错或全班展示,教师要有针对性的点评,反馈矫正,要让学生在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拓展训练和知识的迁移运用,提高目标达成度。
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学习问题的能力。
五、模式的实现条件
1.以创设学习环境为前提。(1)要十分重视师生关系和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把学生的感情和问题放在教学过程的重要地位。(2)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独立意识和独立行为,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权利,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加强学生学习方法指导,重视学生课堂展示交流的及时评价与激励,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调控。2.以“导学案”为载体。“导学案”是教师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学习的“导案”、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案”和学生课堂练习的“练案”的集合体。本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要以“导学案”为载体导向,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反馈学习过程中有所遵循。“导学案”设计环节要齐,设计内容要具体,编写质量要高,使用要规范,体现学科性、课时性和个性特点。
3.以小组学习为基本形式。学习小组一般以6到9人为宜,便于学习交流。按照学生的学习成绩均匀的划分学习小组,加强学习小组建设,强化培训与管理,组员分工合作,强调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学会倾听和表述,实行分组学习组内捆绑评价激励机制。
4.以必要的教学手段为辅助。教室配有现代演示系统(计算机、多媒体投影仪、电子白板)和多块黑板等教学辅助手段,借助辅助手段来出示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展示学习成果,探讨学习疑难问题,展示课堂练习,归纳知识条理、学习方法等,发挥其方便、快捷等辅助功能。
第五篇:“三段六步”教学法实施意见
灵台二中关于“三段六步”
教学法的实施意见
一﹑背景目标
“三段六步”教学法是我校学习洋思经验﹑杜郎口经验和昌乐二中等名校先进教学经验后,结合我校实际总结提炼出的一种教学模式。主要目的是: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师生共同发展。通过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师角色,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师生负担。
二﹑“三段六步”教学法的内涵
“三段”指学生学习过程的三个阶段,即:“课前﹑课中﹑课后”。教师在备课时,认真分析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将学习内容分配给学生,即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和课后复习巩固。将学生学习过程统一计划,通盘考虑,有效管理,提高学习的指导性。
(一)课前预习
教师提前一﹑两天将课前预习提纲发给学生。老师根据学习内容的多少,可灵活采用多种方式。可以采用科代表在黑板上抄写,可以出示小黑板,可以打印张贴于班级,也可以印发给班级全体学生或小组长手中等。于此同时,各小组进行预习提纲的学习﹑交流﹑探讨。归纳出小组比较集中的疑难点或新发现的问题,便于上课时解决。
(二)课中学习
即课堂学习,是学习过程的主要环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现“六个步骤”来完成学习任务。其具体步骤如下:
1﹑明确目标。(1~2分钟)
上课后,教师向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要求,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方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意目标应符合《课程标准》,不宜拔高或降低,层次应清楚,目标不宜过多。
2﹑自主学习(8~10分钟)
展示自主学习内容。教师应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么自学,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应注意引导学生,防止学生走弯路。
3﹑合作探究(8~10分钟)
针对自学情况,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自学不懂的问题,也可以安排专门的探究内容。
4﹑展示交流(8~10分钟)
主要展示学生自学,合作交流的效果,发现存在的问题,教师对小组学习进行考核评价。
5﹑提升拓展(8~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必要的时候,教师进行点拨归纳,形成正确的答案。也可以讲解学生自学不能解决,需要教师讲授稍难内容或新补充的内容。
6﹑总结检测(3~5分钟)
完成检测题,验收学习的效果。
(三)课后学习
课后学习是指一项学习任务或一节课上完后,对所学内容进行补充学习,复习巩固的过程。教师结合学习内容,给学生布置一定量的复习任务,可由小组共同完成,也可由学生独立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三段六步”教学法的“三个阶段”,每个学习周期或每节课均得使用,“六个步骤”并不拘泥成每节课的固定模式。教者可根据学习内容,统筹安排,如一节课可以是专门的展示课,或拓展提升课。三﹑“三段六步”教学法的保障措施
“三段六步”教学法的实质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其核心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其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其保证是“导学案”“集体备课”、“小组合作学习”。
(一)编制导学案
高质量的导学案是完成学习任务的基本保证。导学案必须按课时、模块的知识能力要求编写,要求重点突出,难易适中,分层设计,达到引领学生自学,讨论、思考、防止简单化、习题化。
1﹑导学案的编制程序:提前一周确定编制人并开始编制,中间应和备课组成员研究。确定重点、难点及课时划分,学习任务分解等,研究。修改好后,将定稿印发给备课组成员。备课组成员接到后,应根据所任班级学生实际,增添删减有关内容,实现二次备课。二次备课修改内容要达到三分之一以上,否则不评A等教案。同时,对需要提前发给学生的内容,由主备人联系文印室,做好提前印制,准备。主备人必须按时完成导学案。
2﹑导学案须有编制人,审核人,包级领导签字,日期等辅助内容。
3﹑导学案要重视单元,模块,章节整体备课。课时导学案内容包括课前学习指导,六步骤,课中及课后学习指导设计等。
4﹑导学案的电子文档要上传给备课组长保存,备课组长与网管联系,分级分学科保存,以实现资源共享。
(二)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分享集体智慧的过程。
1、总体要求:
⑴ 深入钻研新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把握好教学方向。
⑵集体备课坚持的三个原则:坚持备课组成员都发言的原则,坚持导学案必须修改的原则,坚持讨论有价值的原则。
⑶集体备课要做到一结合、两发挥、三定、四统一。即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
相结合,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优势;定时间,定主备人,定内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重难点,统一练习题、作业题,统一单元检测题。遵循个人—集体—个人的备课程序。
2、具体要求:
⑴备课组长安排好备课安排表,督促备课组成员按时认真搞好集体备课。⑵备课组长应提前与主备人确定主备内容,主备人提前准备好集体讨论的案例,供集体备课时交流、讨论。
⑶集体定稿的导学案送交包级领导审阅,签字后印制。
⑷集体备课时间为每周星期一晚自习,各成员不得缺席﹑迟到或早退。⑸集体备课的关键是研究。一是研究一周安排,二是研究教学内容,三是研究“三段六步”教学法在使用中的方法。途径及与本学科结合施行情况等。备课组老师都要积极参与,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想法,不做旁观者。
⑹集体备课记录由包级领导当天审鉴,教研室负责检查考核。
(三)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三段六步”教学的有效载体,也是“三段六步”教学法成功实施的关键。这种学习方式走出了由教师一人推动全班学生学习进程的局面,化整为零,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小组的统一管理下主动学习,主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管理的能力,教会学生自己去学。教学不仅是教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整个学习小组的管理水平。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在一个有效组织,有效管理的小队里学习,时刻有竞争,时刻有管理,时刻有目标,事事有控制,事事有评价,小组成员的学习才能真正有效。1﹑关于学习小组长
学习小组长的作用至关重要,学习小组长要切实为本组的学习负起责任,任劳任怨的为同学们服务,在服务大家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
① 定位:
学习小组长是老师的助手和代言人,是一组之魂。学习小组长的学习能力就是一个班级的学习能力。学习小组长的学习水平就是一个班级的学习水平,更是一个老师的教学水平。
② 挑选标准:
a﹒态度积极,率先垂范。态度决定一切,学习小组长要一身示范,事事争先,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以自己最大的热情带动带动每位同学自主学习﹑高效学习。
b﹒学习习惯好,学习能力强。每位学习小组长首先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自主学习,高效学习,自己站的角度一定要高,成为班级中的学习领袖。
c﹒乐于助人,负责任。担任小组长的同学一定是最热心﹑最有责任心的,能主动帮助组内其他同学搞好学习﹑答疑解惑﹑帮助基础差的同学提高成绩。
d﹒组织管理能力强。学习小组长学习成绩不一定最好,但组织管理能力一定要强,能及时向班主任﹑老师反馈学生意见,向同学传达老师意见,起好桥梁作用。
e﹒集体荣誉感强。小组长要有强烈的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不仅自己要争取优秀小组长﹑高效学习之星,还要率领本组争当优胜学习小组。
③职责:学习小组长要负责维持本组同学的学习纪律,起着管理﹑组织﹑检查作用。学习小组长要团结同学﹑帮助同学﹑组织同学,打造积极向上的小组学习团队,勇敢地担当起学习小组的学习领袖角色。
a﹒组织好每节课的课堂自学﹑讨论﹑展示和评价,及时检查小组成员课堂学习情况和每天学习内容的落实情况,学习内容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b﹒组织小组成员利用好自主学习,分层完成训练学案,并及时收集上交。c﹒监督并落实班规的遵守情况。
d﹒建立起针对每个小组成员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的评价制度,每周总结﹑公布一次,以督促小组成员不断反思,不断进步。
④调整:学习小组长实行动态管理,一个阶段后成绩不理想的小组长要做调整。
2﹑学习小组建设机制
①组建:
a﹒六人一组,分为上﹑中﹑下(从AA/BB/CC)三层,科学划分,学习成绩均衡,便于各小组公平竞争,使每个小组成为班级学习的缩影。
b﹒合理搭配,让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和情趣特长的学生成为小组成员,达到能力互补,性别互补,性格互补。
c﹒每个小组都有自己小组名称﹑小组活动口号﹑组牌。d﹒学习小组长最好坐在中间,讨论时便于把六人召集起来。
② 分工:每个学习小组内应由明确的分工,每位小组成员都要承担一定的角色,负起一定的责任。
a﹒每个小组配有组长﹑副组长﹑学科组长。b﹒组长抓学习,副组长抓常规﹑纪律。
c﹒每科选一名学科组长,让学科成绩优秀的同学担任,这样既能给常务小组长减负,又能调动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学科组长具体负责本学科的各项学习工作,用以调动﹑激发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d﹒在讨论中首先分层次,实行一对一讨论,然后分层解答疑问;在展示中,一般由C层﹑B层学生负责展示,把小组讨论的意见向全班表达出来;由A层学生负责点评﹑拓展。
③ 调整:学习小组的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可适时进行个别调整,避免学生在合作能力上形成思维定势,避免各小组之间的不平衡。
3﹑小组活动要注意任务分配
要重视小组活动立体任务的分配,对每个学生安排不同的任务,包括组长的任务﹑AA/BB/CC三个层次的任务﹑展示同学的任务﹑点评同学的任务﹑非展示点评同学的任务等,小组长﹑老师怎样检查,都要求明确具体。小组长要根据需要掌控小组学习进程及每个同学的任务。老师要参与小组讨论,及时掌握学情。
四、“三段六步”教学法管理流程
“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管理流程为教导处,教研室,年级组,备课组。
(一)教导处
教导处是“三段六步”教学法整体推动的职能部门。1﹑负责制定实施意见,并做好宣传﹑培训﹑启动工作。
2﹑负责做好教学检查,督促教学人员切实实施,落实“三段六步”的全过程。
3﹑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帮助年级组﹑备课组解决。
(二)教研室
教研室是确保实施“三段六步”教学法质量﹑效率提升的职能部门。1﹑负责制定与“三段六步”教学法相适应的课堂评价表等评估办法。2﹑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
3﹑及时组织﹑研讨实施过程中带有普遍性的焦点问题,引领年级组﹑备课组把教学改革推向持续﹑深入。
4﹑制定与“三段六步”教学法相适应的优秀教研组﹑备课组评价办法,以典型开路,整体推动。
5﹑倡导﹑鼓励优秀备课组及时总结实施过程中的有益做法,并形成论文推荐于报刊或《灵台教育》或《评论教育》上发表。
(三)年级组
年级组是实施“三段六步”教学法的助推器。1﹑强力推动。2﹑确定引领典型。
3﹑检查﹑督促,确保均衡推进。
(四)备课组
备课组长是实施“三段六步”教学法的核心引领者。1﹑敢为人先,率先垂范。2﹑公平公正,不计得失。3﹑服务全组,助人成功。4﹑整体提高,任劳任怨。“三段六步”教学法是我校总结多年课堂教学改革的有益做法而提炼出的一种系统的教学模式。学校要求全体教师都要牢固树立与教育形成飞速发展相适应的大教育观念,树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课改理念,树立务必把学生当作自己孩子来教的信念。务必实施推进“三段六步”教学法,切实打造高效课堂,促使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0一一年九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