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物教学反思
生物教学反思
2013年10月6日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162班生物教学,从9月月考情况来看,最高分90分,最低分42分,平均71.5分,优秀人数2人,优秀率5.13%。成绩不算理想。认真回顾这半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在教学中,成绩较差的学生问题出在听课过程中精力不集中,课后作业不及时做,他们没有意识到学习是一个努力、尝试、体会的过程。成绩稍好的同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主动学习的意识差。因此本班学生在成绩上还有上升的空间。
针对这些情况,我准备采取以下措施:
一、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针对基础差的学生,找他们谈话,拉近与他们的关系,找出根源,转变他们对学习的错误认识,消除学习中的消极情绪。找以下一些同学谈话(李斌云、李佳艳、何志成等)。
二、加强课堂管理,提高课堂效率:
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愿意学,乐意学,积极主动学。
三、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平时多看书,多听课。
四、认真备课,备教材,备学生。
五、培养优秀学生,对成绩中上等的学生,提高了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教学反思
长期以来生物教学多数都是以背为主,因此使学生形成了一种机械的的学习方式。遇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时候学生就无从下手。因此,针对此问题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教学中融入一点生活味,把“死知识”变为“兴趣生活”。
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既有经验及社会实践为基础展开,创设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让学生亲自感悟,乃至发现和解决问题。我们的学生多数来自农村,因此对大多生物都有一些接触,所以他们更好去联想。
二、教学中以“教师为辅,学生为主”的自主式学习:
要使学生掌握生物学习基本功,并在学习中不断的实践和应用,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自主性。在生物教学中有时要让学生先学后教,加强当堂训练的力度。
三、课堂教学中要强调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而不仅仅是尖子生,加强培优、推中、辅后工作,同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创造能引导他们的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备课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全体学生,力求满足每一位学生,在讨论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使学生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充满自信心。总之,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及探究性很强的学科,应充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这样学生不仅能主动获得知识,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培养了他们合作的意识,为生活打下一定的基础。
2013年10月26日
第二篇:生物教学反思
生物教学反思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在生物课的教学中,使每节课设计都能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提出全体学生通过努力都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有较大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校的条件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以下结合《循环系统》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反映出来的一些情况具体总结一下新课标教学的体会: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的血液,血管、心脏等知识的深化,又是后面学习呼吸、排泄等章节的前提和关键。这部分内容是《生物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第五部分----生物圈中的人,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需要经过循环系统运送到身体的各种组织、器官,人体所产生的废物也通过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等的协调活动排出体外,因此本章内容起到了联系各部分知识的作用。
一.给学生机会,自己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去探究。血液的循环途径的问题,学生在学习动物学的过程关于动物的知识中已经接触过,而且可以提示学生,人类的血液循环途经和鸟类及哺乳类动物是类似的,通过知识的迁移,学生应该能够自己寻找出物质运输的途径,所以,课前给每位学生制作一张探究活动报告单,通过他们自己讨论,绘出循环的路线,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并且用已有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学生的能力、知识储备有差异,因此允许他们结组讨论,取长补短,避免知识信息的孤立,使全体学生都有参与讨论点的机会,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二.让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通过小组的讨论,每个组都能总结自己的成果,第二步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成果,尽量多的给他们机会,并且在同学展示的过程中,允许其他组的同学提出疑问,提出的问题本组成员可以参与解答,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知识的讨论中,中学生都有自我的表现欲,为了能够参与到讨论中来,他们就会开动脑筋去思考问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做到一节课中每位学生都有展示才华的机会,减少部分学生一统天下的局面,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三.对学生做出客观的评价。不公平的评价会拉开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对教师产生隔阂、冷漠、消极甚至对抗的情绪。有时,还会引起班里的其他同学冷落、孤立被评价的学生,使学生受到精神上的伤害。所以,教师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偏爱优秀学生,不冷落后进生。而且,更应对后进生施以关爱,善于发现、赏识他们的闪光点,充分肯定他们所取得的点滴进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使之获得“我也行”的情感体验。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对每位学生给出一个激励性的评价,同时让去他学生作评价,是学生的评价不局限于老师对她的评价,而且体现同学之间互相认同的意识,让学生感到成就感,使评价是开放性的。另外鼓励学生的自我反思激励方法,可以自己评价自己的成果、作品等,使其他同学能够理解你的创意,争取同学良好的评价,这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适当的时机,邀请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建立同学、老师、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做到评价的人性化和个性化,突出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同时把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现学生的学习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产生成功的体验,激励学生不断追求成功。能帮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另外,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搜集、整理、加工资料的能力,使学生开阔视野,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掌握获取信息的能力,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在新课标的教学中,说先要认真研读新课标,在此基础上充分去实现课标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精神,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正面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学生真正改变学习方式,提高终身学习能力。
第三篇:生物教学反思
生物教学反思
——名师研修与提高
瑞昌一中
杜林森
2014.11
生物教学的目的,就是‘老师学会教’与‘学生要学会学’的有机结合,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学生爱戴尊敬教师的过程”。面对新课程理念需要我们教师积极开展反思性教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第一,好的课堂重在准备,做到有备而教,教而有思,思而有得。反思教学设计要坚持“以学定教”的精神,就要有较强的预见性。一是能预测学生在学习某一教学内容时,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二是能设想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2]这就必须对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深入思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对象分析。学生是重要的教学人员之一,也是教学发展的基本对象。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我反思,才能科学地切合实际地确定教学的起点、深度和广度。②教材分析。首先要通览教材,鸟瞰全局;其次,精读教材,把握两点(重点和难点);再次,泛读教材,多涉猎。这样才能对一些内容进行必要的删减、调换和补充;才能分析教材中呈现的排列顺序能否直接作为教学顺序。在教学重、难点上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有否差异等。如在制定学期教学进度计划时,就把教材中的排列顺序做适当的调整。如“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结合,“减数分裂”再与“遗传的基本规律”结合,选修本的“光合作用”与必修本的“光合作用”结合等。③教学组织,包括提问设计、组织形式,反馈策略。④总体评价。教学特色、教学效果、教学困惑与改进方案。这种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
第二,课中反思是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有较强的调控应变能力,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措施,顺应学生的发展需要,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这是教学反思的重要环节,师生情感产生共鸣,近而产生共振,教学的效果得到优化。
第三,课后反思是最常见而有效的反思,它能使教师有比较充裕的时空,对自己教学的得失进行较深入的思考和总结。教师不仅要对课堂的事件进行客观的描述,对事件的发生进行细致的分析,还要对相关问题提出研究方案。这样才能使教学经验理性化,以指导、改进以后的教学。因此我们教师如果能把每天的教学加以反思,并写成随笔和记录,这是我们老师进步和创造的源泉,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无价之宝。
总之,我们教师就是在反思中成长,在成长中反思。在不断反思中提高教学水平。
第四篇:生物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本课例探究学习形式多样,内容充实,时间比较紧凑。学生活跃,积极参与,如果基础较好,过程顺利。到晓园中学进行异地公开课,由于学生学习进度不同,不能连贯,如能再多点时间关注学生的问题会更好。
教学反思:
1、对于细胞的生长,学生易于理解,但对于细胞如何进行分裂,怎样由一个变成两个,学生的概念还比较模糊,在这方面最好用课件把每个步骤分解,效果更好。让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对于细胞分裂的步骤,我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很容易记忆。
2、对于染色体先复制加倍后再分裂这个概念,如果直接传授,学生虽然接受,但很不理解,对于这一问题我的做法是:给出两种猜测,让学生思考,分裂时人的染色体是不是数目逐次减半,由46条分裂成两个含有23条染色体的细胞,然后分裂成12.5条的染色体?学生对于这个问题进行争论,教师肯定合理的猜测。对于如何分裂后还保持每个细胞46条染色体,学生想到可以先把染色体的数量加倍,再进行分裂,这样分裂后每个细胞的染色体数量就跟原来的一样了。用这个方法启示学生,让他们自己找出方法,这样学生学得快,也记得牢。如果再播放植物细胞分裂过程动画,能直观的体现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先复制加倍后再平均分配的过程,效果会更好。
3、对于这节课的细胞为什么不能无限制地生长,这个问题我没有详细讲,因为细胞不能无限制长大的原因很复杂。我只以正方体为例,进行类比,从细胞吸收营养的角度去分析,学生大都能理解,但也有一部分学生难以理解。
4、在以后本节的教学设计中,我要更充分的分析学情,以学生为主体,努力提高小组合作探究的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第五篇:生物教学反思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教学反思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是《基因工程》专题的第一节内容,下接《基因工程操作程序》、《基因工程的应用》等。这三节内容是本专题的核心。本节课较好的完成了学习目标,但是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现我将其归纳如下。
一、上课缺少激情,没有很好的激起学生的积极性,课堂讨论气氛不够热烈。讲完课后,我又看仔细了一遍教参书。发现在提问时,有些问题启发的不到位。设置问题的跨度较大,没有更好的启发学生。这个问题以后一定注意。
二、没有做到新旧知识的结合。关于基因工程的内容必修2有初步的介绍。选修3只是在此基础上更深入的学习。我在讲课的时候没有做到新旧知识的衔接。如果在上课的时候能先复习必修2学过的知识,调出学生的知识库,效果会更好。
三、关于限制酶所识别的核苷酸序列的特别之处没有给予补充。限制酶的通常识别“回文序列”,限制酶所识别的序列无论是6个碱基还是4个碱基都可以找到一条中心轴线,中轴线两侧的双链DNA上的碱基是反向对称重复排列的。
四、限制酶切割的是两个核苷酸间的磷酸二酯键。在让学生动手模拟限制酶切割核苷酸序列的过程时剪刀剪断纸片的时候,会给学生一种误导。认为限制酶也切割了氢键。所以实验设计得不是很严谨。学生动手剪纸片时,老师应加以说明 “限制酶切割两个核苷酸间的磷酸二酯键后,因为骨架断了。所以氢键会被破坏自动断裂。为了显示限制酶切割后会形成两个片段我们也把纸片的中间剪开。但是限制酶并没有切割氢键。”这样学生会更清晰的理解。
通过这节课我更加认识到深入备课的重要性。老师要备课充分适当的给予学生补充教材没有的知识点,以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另外,老师设计实验的时候也要讲究科学性和指导性。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严格要求自己,掌握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多听课,总结弥补自己的不足。
《植物细胞工程》教学反思 《植物细胞工程》是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二的第一节内容。本节内容主要包含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以及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等问题。我在自己备课时确定了本节的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简述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列举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2.过程与方法目标:尝试描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过程;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本节课基本完成教学目标,但仍存在以下不足。
主要存在于知识的整体性不强,缺少一些内在的联系,比如连贯性和逻辑性。经过我参考了多个教学设计后,思考总结发现。本节课可先介绍了一些重要的概念,让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基础,再让学生通过自学胡萝卜组织培养的实验操作,总结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相关内容,构建知识网络,要求其中包含植物组织培养的操作流程,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该操作中的每一步在生产实际中主要应用于哪些地方。在检查了学生所构建的知识网络以后再有针对性地提出补充讲解。这样的设计不仅将前后知识完全联系起来,构建了清晰的知识网络,而且也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让每一个学生都思考动脑,都主动学习。而教师在讲解时也更加轻松,更加有针对性。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也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解和完善。
通过课后反思,我觉得自己还应该多锻炼,多思考,尽量学着如何去将知识构建成网络,使教学更轻松,学生学习更清楚。讲课主要是以谈话、启发法的方式进行授课,并留给学生时间让学生思考、分析,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不仅仅做学习的主人,还要做创新思考者。
《动物细胞培养》教学反思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其他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础,掌握好这项技术才能为核移植技术、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生产单克隆抗体以及胚胎工程都打好基础。所以本节课在教学中起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在教学中,我紧密围绕三个问题展开:(1)为什么要进行动物细胞的培养?(2)什么是动物细胞培养?(3)怎样进行动物细胞的培养?这三个问题也是本节课的重点。然而在讲课过程也存在多多少少的不足,现将优点和不足总结如下。
首先优点如下:
一、引入新课精彩,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看过余文森教授著的《有效教学十讲》,余教授说过一个比喻,情景于知识,犹如汤之盐,盐需溶于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也需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我觉得应该以演员SELINA演习时皮肤大面积烧伤,治疗通常是取健康皮肤进行自体移植,但对于大面积烧伤病人来讲,健康皮肤很有限,如何来治疗该病人作为问题引起同学们讨论,引出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动物细胞培养。
二、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植物组织培养,因此我先回顾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并提出了一个问题:动物细胞培养能否像植物组织培养那样最终培养成新个体?引导同学们思考两者之间的异同。在讲述培养过程时,学生阅读课本自主总结和借助课件展示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培养的过程及把握注意事项。
同时,本节课也存在不少缺点和不足,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正:
一、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的理念是要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而本节课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仍然是教师为主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主观的想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思考问题,得出结论,而事实上学生回答问题答不到点子上,我就匆匆的把答案公布了,没有真正做好引导工作。
二、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教学的气氛对整堂课的教学质量是至关重要的,纵观整节课,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回答等积极性不高。
三、时间安排不够紧凑。导致最后讲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时时间紧,讲得比较匆忙。当然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是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使课堂的知识容量比较大,对前面学过的内容可以比较快的复习,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教学反思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第二课时)的内容,这一课时我采用“问题——活动”式教学,其操作流程为:PPT展示从受精到胎儿的发育图片引起兴趣,导入新课→出示目标→复习旧知,检测预习效果→活动探究→学生展示展讲→归纳提升→多媒体演示→应用迁移。这个流程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课后我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做了总结和反思。
通过这件课的学习,我认为基本上达到了我的预期设计目标。首先,学生课前预习比较到位,基础题能够完美的说出答案。其次,在讨论探究中,学生表现出了很高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所讲内容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方式,有条不紊的构建出知识框架,并能作进一步的拓展延伸。第三,当堂检测题中,学生能够自主完成检测题,并在展讲过程中对于发生的分歧自主解决,最终达成知识上的统一。第四,小结环节,学生对于本节所学内容再次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加深学习目标的记忆。第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起的是主导作用,及时调整课堂进程,针对学生展示情况适时点拨,提出质疑,加以追问和总结,保证教学顺利进行。最后,本课时我从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认知逻辑出发,借助多媒体和网络将“受精作用的过程、实质及意义”和“胚胎发育”采用动画演示方式,使知识结构更加清晰,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的氛围中,达到知识、能力、情感的三维目标。
本节课还有许多地方存在不足。第一,我在课堂调控中做的不是很到位,显得有些急躁,留给学生讨论,自我展示的时间有些短,可见还是对学生不放心,没能彻底的把课堂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第二,在展讲环节中,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有些不是很紧凑,一些生物学术语用的不是很确切,在专业老师看来,知识讲解有些零碎。今后应该多些这样的课堂,逐步提高学生的生物教学素养,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第三,我觉得生物教学多些动画和视频更直观形象,便于学生理解。今后,还需要提高自己制作课件能力,多用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