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甘肃省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复审《甘肃省两基督导检查
甘肃省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复审《甘肃省两基督导检查情况登记表》和《甘肃省两基国检基础数据表》的通知
各市(州)两基迎国检办公室,有关市(州)、县教育局:
根据《甘肃省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报送审核甘肃省两基督导检查情况登记表和甘肃省两基国检基础数据表的通知》(甘教明电„2011‟41号)要求,从8月8日起各市(州)报送了《甘肃省两基督导检查情况登记表》(以下简称“国表”)和《甘肃省两基国检基础数据表》(以下简称“基表”),省迎检办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了初审,对各地报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现场指导,各市(州)及所辖县(市、区)组织人员进行修改或重新填报。省迎检办将对修订后的报表进行复审。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复审报表的人员
李春芮(省两基迎检办)、雷专平(省两基迎检办)、温攀玺(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路平(省教育厅师范处)、台衍博(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侯洪雷(省教育厅人事处)、卢苇(省教育厅财务处)、陈名(省教育厅审计处)、黄凯生(省教育装备办公室)、何玉忠(临夏州教育局)、王宏(武威市督导室)、成平(陇南市教育局)、何治文(甘南州督导室)、王炳忠(礼县教育局)、王英国(天祝县教育局)、张克勇(清水县教育局)。
二、报送审核时间地点
各市(州)报送复审“国表”和“基表”的时间为8月15日至18日,报送报表截止时间为18日18:00,逾期未报而贻误省政府向国家上报“国表”者,由所在市(州)“两基”迎检办领导直接向省“两基”迎检办作出解释。19-20日为省级汇总审定时间。报送复审地点设在省自考办招待所。
三、工作要求
各市(州)报送复审“国表”和“基表”的要求与《甘肃省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报送审核甘肃省两基督导检查情况登记表和甘肃省两基国检基础数据表的通知》(甘教明电„2011‟41号)一致。
为便于全省各地更好地填报“国表”和“基表”,随文下发《甘肃省两基报表填报补充说明》。
附件:甘肃省两基报表填报补充说明
甘肃省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代章)
二○一一年八月十五日 附件
甘肃省两基报表填报补充说明
一、“两基”基表的构成
“两基”基表由三种不同性质的表构成:1.与国表对应的统计表(表1—表6),简称对应表。2.为填写(表1—表6)相关内容提供基础数据支撑的表,简称册前表(表8—表14)。3.校验表(表15)。
二、“两基”基表填报要求
(一)对应表(表1—表6)的填报
1.填报年份以表上要求的年份填写,没有标明年份的,如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等只填报验收当年的最新数据。
2.相关数据的引入
计算小学、初中入学率、完成率时各年龄段人口数、学生数均按户籍人口、户籍学生填写计算。计算辍学率、毕业率、升学率、生机比、生均值、生均建筑面积时,在校学生数均指按学籍(学校)统计的在校生数。
3.涉及普及程度的数据如小学、初中入学率、完成率、辍学率和毕业率、升学率数据均按学年统计、计算,涉及扫盲各率、经费投入、教师数、危房率等数据均按自然年进行统计、填报和计算。
(二)册前表的填报 1.表与册的关系 册前表来源于摸底建档产生的各类花名册,所以叫“册前表”,如7-12周岁人口受教育情况统计表,实质就是我们在建档时所造的小学适龄人口花名册所反映情况的统计表,是根据7-12周岁摸底册统计得来的。在校学生情况统计表分两类,第一类:按户籍统计时,来源一是户籍人口文化状况摸底册,二是在校学生花名册,第二类:按学籍统计时,来源只是统计范围内在校学生花名册。
2.册前表与国表对应表的关系
册前表是国表对应表(表1-表6)数据产生的基础和源泉,没有册前表对册子基本信息的统计,国表对应表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册前表的填报 ⑴填报年度要求
①册前表与对应表填报是一一对应关系,所以,对应表(表1-表6)要求填写几学年(或几年),册前表就填写几学年(或几年),其中表
7、表16填报一年。
②按国家验收要求,各县区要建近三年的档案,省上又考虑国家要求验收当年入学率必须达标,所以省上规定,全省各县区建好近四年的档案,也就是从2008-2009学年建起,直至2011-2012学年,但2011-2012学年只反映入学率、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现状,其他在10月份验收时未发生的数据不填。
③鉴于上述原因,册前表的表8-表13要填报4年。⑵册前表填报中表12.1、表12.2、表12.3的特殊性: ①表12.1,表12.2是反映(户籍、学籍)在校生情况的,所以要分两类填写,一类是按户籍填报,其中表12.1不统计班级数;另一类是按学籍填报,其中表12.1要统计班级数。
②表12.3填报时,以学校为单位填写,以县乡为单位汇总。另外表12.3在设计外在内上学学生情况时,未设计外乡、外县到本乡镇学校上学人数,所以需要在表下方分小学、初中加注释。注释①外在内 人,其中外乡 人,外县 人,外市 人,外省 人;②内在外 人,其中在外乡 人,在外县 人,在外市 人,在外省 人。
(3)册前表7的特殊性:表7反映学前儿童受教育情况,国表无要求但各级汇报材料上要有所反映,所以,只需填写最新一年数据即可。
(4)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人数统计,均按统计发生时实际情况在相应年龄人口受教育情况统计表备注栏内汇总数据并说明是否入学,不另外附表。
(5)表
7、表
8、表
9、表
10、表
11、表
13、表16均按户籍人口、户籍学生填报。
(6)乡以上单位填报表14时只填写学年初在校学生数、辍学人数、辍学率的小学、初中合计部分,其余部分不填写,学校按原表填写。
(7)表15是按户籍填报,各年龄段人数是户籍内各年龄段实际人数;各行之间除合计项其余各项均不重复;小学毕结业人数指小学毕结业后未入学人数;初中毕结业人数指初中毕结业后未上学和上高一级学校人数的和。
(三)校验表填报
校验表只作为表与表之间数据逻辑关系校验工具用,所以只要做好2010-2011、2011-2012学年两份就可以,其余年份各县及市州按近两年校验情况,自己理顺表与表间逻辑关系即可,不再填写校验表。
三、基表与国表关系
基表是国表的基础和数据支撑,基表的内容基本涵盖了国表内容。基表填写完成后可依据基表填写国表。
四、“两基”国表中普及程度部分填报要求
1.表Ⅰ中“自然情况”、“经济情况”以2010年底统计公报数为主,“学生数”、“教学班数”及“教职工数”等为最新数据,即为2011-2012学年初数据。
2.“普及程度”的标准、统计、计算等口径均以甘教厅„2009‟171号文件和教督办„2004‟10号文件要求为准。
3.有关规定年限的栏目只填2008—2009学年、2009—2010学年、2010—2011学年、2011—2012学年,并按教育事业年报的统计口径填写,即“入学率”均按户籍填写当年数据,“辍学率”“毕业率”“升学率”等均填上学年按学籍统计的数据,“完成率”填上学年按户籍统计的数据。如2011-2012学年“入学率”填2011-2012学年初按户籍统计的入学学生数,其他“三率”均填2010-2011学年数据;2010-2011学年“入学率”填2010-2011学年初按户籍统计的入学学生数,其他“三率”均填2009-2010学年数据,以此类推。
4.表Ⅰ中“在校学生数”按学籍填写2011-2012学年初最新数据。表Ⅱ中“入学率”全部以户籍统计,其中“初中阶段(小学)在校学生数”与表Ⅰ中“初中(小学)在校学生数”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⑴初中阶段在校学生数=初中在校学生数(表Ⅰ)-外在内借读学生数(基表12.3)+内在外借读学生数(基表12.3)+初中提前毕业的适龄生数(基表15)。
⑵小学适龄儿童中已入学人数=小学在校学生数(表Ⅰ)-外在内借读学生数(基表12.3)+内在外借读学生数(基表12.3)+小学提前毕业的适龄儿童数(基表15)-小学超龄生(基表15)-小学不足龄生(基表15)。
5.填写国表时必须注意同一时段、同一概念的数据在各表(包括基表)中必须一致。在校学生中性别比、适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等都要符合实际。
6.“两基”国表中有关“普及程度”数据,全部来源于基表,因此,在填写国表之前首先要准确填写基表。
各地在填报过程中如有疑问,请向成平(电话***)、何玉忠(电话***)、王英国(电话***)及时咨询。
第二篇:甘肃省两基迎国检实施方案
甘肃省两基迎国检实施方案
为了巩固全省“两基”成果,提高全省义务教育水平,确保我省“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检查验收,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坚持标准,实事求是,强化措施,巩固提高”的原则,努力促进全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全面提高我省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二、工作重点
(一)普及程度。小学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3%以上,净入学率达到95%以上;城市流动人口子女都能按时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80%以上。小学在校学生年辍学率控制在l%以下;初中在校学生年辍学率控制在2%以下。15周岁人口初等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95%以上;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90%以上。
(二)教师队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职工编制管理,实施教师资格准入、教师聘任和绩效工资制度,建立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服务期制度,确保教师数量、结构基本满足教育教学发展需要;全面落实校长公选制度。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学历合格率达到省定标准。按照“有情辞退、合理安置、适当补偿、择优考录”的原则,解决代课人员的问题,并严把入口关,不再产生新的代课人员。
(三)办学条件。按照“四个集中”原则,加快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步伐,实施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等重大项目工程,努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生均建筑面积、图书、实验仪器等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或省级标准。中小学危房比例下降至1%以内,消除D级危房(承重结构承载力已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体出现险情,构成整幢危房)。中小学及校园周边环境无安全隐患。
(四)教育经费。县级财政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确保经费“三个增长”,即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保证按照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年增长,保证教职工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各市州、县市区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2004-―2007年分别达到18.5%,19.5%,20%,20.5%;2008„―2011年达到20.5%以上。加强教育经费管理,建立健全预算、审计和公告制度。确保按时足额发放中小学教师工资,及时发放免费教科书和助学金。确保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和各类教育专项资金按时足额拨付到位,杜绝截留、挤占和挪用。
(五)教育质量。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依法治校,遵循教育规律,规范办学行为,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科学管理体制。认真落实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制度,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健全教育督导机构和制度,全面开展对中/j、学的督导评估。努力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六)学校安全管理。重点检查学校特别是寄宿制学校校舍与设施安全、学校周边环境治理以及师生安全教育、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和应急机制的情况。
(七)扫盲工作。重点检查扫除青壮年文盲情况和脱盲人员的巩固提高情况。15周岁至50周岁人口中的非文盲(丧失学习能力者除外)率要达到以下指标:攻坚县现阶段农村95%以上,企事业单位和城镇98%以上;巩固提高县农村97%以上,城镇99%以上。近3年来,脱盲人员的巩固率达到98%以上。
三、工作步骤
(一)宣传动员阶段(2011年1月一3月)。
1.建立组织领导机构,完善工作制度。省政府已成立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并召开全省“两基”迎国检启动大会,部署迎接国检工作。各市州及县市区政府也要成立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召开迎国检动员会议,制定实施方案,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全面展开迎国检工作。
2,开展宣传工作。各新闻单位广泛宣传“两基”国检的重要意义,宣传全宵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务院扫除文盲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和“两基”国检的内容、要求,全省迎国检工作举措、实绩、发展动态及巩固“两基”成果情况,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的目标任务、意义,以及“两基”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自查整改阶段(2011年3月„5月)。
1.各市州及县市区自查。各县市区要按照国检的主要内容逐项排摸核实,找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查漏补缺。各市州在县市区自查的基础上,对所辖县市区“两基”工作进行跟进式复查,并形成复查报告,于2011年5月底前上报省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省级督查。由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监察厅、省财政厅、省审计厅等部门组成工作组对各县市区达标情况进行督查调研,完成调研报告,分析问题,提出意见,查漏补缺。
3.县级整改。根据省级调研报告和市州复查报告提出的意见,有关县市区认真进行整改。
(三)省级抽检阶段(2011年6月一7月)。
1.省级抽查。在各地自查的基础上,邀请国家督导团的部分专家与省上组织的政府督学和有关专家对各市州及部分县市区“两基”工作进行抽查评估,评估结果及进一步整改意见向省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书面报告。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对各县市区查漏补缺情况进行眼踪督办,及时总结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对工作不力、问题较大的县市区予以通报批评并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
2.开展对。支援和帮扶活动。动员省直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对e帮扶各县市区解决“两基”迎国检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各市州要指导和帮助所辖县市区做好“两基”迎国检工作,并协调省直部门、企事业单位对所辖县市区开展帮扶和支援。
3.做好业务培训。省、市、县三级按照国检要求分别举办“两基”迎国检业务培训班,对迎国检的目标、要求、工作任务、实施方案及档案资料建设工作进行全面培训。
(四)接受国检阶段(2011年8月至国检)。
1.2011年8月,邀请国家教育部和国家教育督导办领导对我省“两基”工作进行指导。
2.2011年8月底,省政府向国家正式报送国检申请报告。
3.抓好各项指标的巩固和提高,做好接受国检的全部准备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各市州及县市区要成立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从事关我省教育发展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两基”迎国检工作的重大意义,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要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全面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
(二)强化机制,落实责任。建立政府一把手负总责、各有关邮门芥抓共管的有效工作机制。全省“两基”迎国检工作实行纵横双线四级责任制,即省、市州、县市区政府与所属有关职能邮门签词责任书,各级政府逐级签订责任书。各级政府要认真分解“两基”迎国检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实相关职能部门工作职责,切实解决“两基”迎国检工作中的突出问题,齐心协力做好各项迎国检工作。
(三)坚持标准,求真务实。在推进“两基”迎国检工作中,要坚持标准,求真务实,确保各项数据和情况真实可靠,严禁弄虚作假,坚决反对形式主义。要以迎国检为契机,全面推进我省义务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四)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大宣传力度,深入宣传国家关于“两基”的政策法规、目标、内容、要求,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多渠道、多形式、多层面宣传我省“两基”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氛围,同时大胆曝光不良现象。
(五)严格问责,靠实责任。建立迎国检责任追究制度。对领导不力、措施不落实、工作不到位造成不良后果的,要按照相关规定。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及有关责任人实行问责。
(六)落实经费,保障工作。各级政府要做好“两基”迎国检的经费保障工作,确保迎国检工作顺利开展。
附件:甘肃铛“两基”迎国检工作主要职责分工
附件:
甘肃省“两基”迎国检工作主要职责分工
一、省编办
会同教育等相关部门按照国家和省编制标准核定教师编制;督促各地认真落实我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及时审批中小学补充录用新教师的计划;协助教育、财政、人社等部门做好中小学教师招聘录用等工作。
二、省发展改革委
按照教育优先发展的要求,把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计划;指导教育部门编制和完善各类专项建设规划;协助教育部门做好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加大全省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会同教育、财政等部门督查中小学危房改造、农村初中校舍改造等工程的实施,促进农村中小学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育收费管理和监督检查,规范教育收费行为。
三、省教育厅
(一)负责全省“两基”迎国检各项准备工作的组织、协调。会同有关部门收集、汇总、审核各项数据、报表和有关资料。承担省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日常工.作。
(二)督促各市:川、县市区采取吊:极措施,确保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等有关任务。
(三)负责中小学校管理工作;会同公安、司法、文化、卫生、工商等部门加强对校园及周边环境的治理,确保中小学校不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会同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规范学校收费行为。
(四)负责督促中小学校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依法规范办学行为,监控教育质量各项指标。调整学校布局,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五)会同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组织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农村初中校舍改造等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提高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在2011年秋季开学前全部消除中小学D级危房。
(六)管好用好教育经费,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理顺义务教育经费管理使用机制。
(七)会同编制、财政等部门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发(2010312号)和全省基础教育发展需求,重新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
四、省民委
帮助民族地区巩固“两基”成果,督促特殊扶持政策的落实,争取国家对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支持。
五、省公安厅
加强户籍管理.协助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做好中小学控辍侏学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整治学校及周边治安环境,在校园周边复杂地区设立治安岗亭,有针对性地开展治安巡逻,加强对校园周边娱乐场所的治安管理;积极配合做好校园安全管理,加强对中小学生自我防护、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和禁毒等方面的教育;选派民警担任中小学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
六、省监察厅
加强对各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教育工作职责落实情况的监察,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督促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各项建设工程质量、项目资金投入、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七、省司法厅
把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受教育权纳入法制宣传教育规划,配合教育部门加强对社会、教师、学生及家长的法制宣传教育;会同有关部门开展青少年维权活动和未成年人保护活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做好有严重不良行为适龄少年的教育工作;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建设,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法治环境。
八、省财政厅
(一)确保省级财政并督促各市州、县市区财政做到教育经费“三个增长”;按规定将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教育资金落实到位;按规定将征收的城市教育费附加全额拨付教育使用。
(二)负责督促各市州、县市区政府落实省政府在《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责任书》中承诺的2004――2007年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比例缺额资金。
<三)督促各地将教职工国标工资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并按时足额统一发放。保障绩效工资的发放。
(四)会同教育部门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按规定比例落实省级财政应负担的新机制经费;核定并执行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督促各地落实好“两免一补”资金;会同发展改革、教育等部门规范中小学收费行为。
(五)会同教育部门加强农村义务教育专项经费管理,会同发展改革、教育等部门落实并管好用好各项教育工程的专项资金。
(六)会同教育部门督促各地做好义务教育债务的清理、剥离及化解工作。
(七)根据实际需要,做好各项保障工作,确保我省“两基”迎国检工作顺利开展。
九、省人社厅
(一)落实和完善教师管理体制,为教育部门依法履行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认定、公开招聘、职务评聘、培养培训、调配交流、档案管理和考核奖惩等职责创造条件。
(二)认真执行国家和省上相关政策,落实教师的工资待遇和政策性津补贴。
(三)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查处非法使用童工的行为,配合教育等相关部门维护适龄少年儿童受教育权利。
(四)依法维护教职工的劳动保障权益,督促检查各地依法落实教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侏待遇的情况。
十、省国土资源厅
在土地利用计划上优先保证审批中小学用地,并采取划拨方式供地,确保中小学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在用地审批程序上为中小学建设项目依法简化手续,做好土地确权登记工作。
十一、省建设厅
把中小学建设纳入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规划,依法落实城镇住房小区配套建设中小学的有关规定;对中小学建设项目优先办理报建手续,并实行优惠政策;加强对中小学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会同教育等部门做好中小学危房的鉴定和改造工作。
十二、省文化厅
加强对校园文化活动的指导和辅导;强化对学校周边文化娱乐市场及网吧的管理,优化、净化校园及周边文化环境。
十三、省卫生厅
督促、检查学校执行有关卫生工作规定的情况,监督、指导学校做好卫生工作;协调承担残疾鉴定的医疗机构,配合教育部门做好对残疾儿童、少年的医学鉴定工作。
十四、省审计厅
组织各级审计机关审计各地教育投入“三个增长”、转移支付情况和教育费附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经费、各种教育专项资金的拨付及管理使用情况。
十五、省地税局
加大征管力度,依法足额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并及时上缴国库;加大宣传力度,确保有关教育的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十六、省工商局
配合人社等部门清理打击非法使用童工的行为;加强对学校周边食品市场的整顿,取缔无照经营食品行为。
十七、省统计局
配合教育、财政等部门做好教育事业发展和教育经费投入的年报统计工作;协助教育部门做好“两基”的数据填报工作,为“两基”迎国检提供经济、社会发展及人口普查等方面的统计资料。
十八、省扶贫办
落实有关扶持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农业科技项目推广和劳务输出人员的培训。
十九、团省委
实施“希望工程”,协助地方政府、配合教育部门和学校做好控辍保学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会同教育等部门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积极发展学生团员;会同有关部门做好青少年学生维权工作。
二十、省妇联
组织实施“春蕾计划”,配合教育部门和学校做好控辍保学和扫除妇女文盲工作;加强家庭教育,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中小学生家长及监护人的劝学工作;拿同有关部门做好女学生及女教师的维权工作。
第三篇:甘肃省 “两基”迎“国检”宣传标语
甘肃省 “两基”迎“国检”宣传标语
为更好地宣传我省“两基”巩固提高工作,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两基”迎国检工作的浓厚氛围,确保我省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优异的工作成绩迎接国家“两基”评估验收。现将“两基”迎国检宣传标语推荐如下:
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人才强省,教育先行。
2.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
3.优先发展教育,努力建成西部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
4.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5.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6.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
7.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8.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高教育发展整体水平。
9.依法实施义务教育是各级政府的职责。
10.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11.不送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是违法行为。
12.积极行动起来,投入“两基”迎“国检”工作。
13.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14.今天的辍学生,就是明天的贫困户。
15.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16.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做工是违法行为。
17.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切实增强“两基”工作的责任感与紧迫感。
18.弘扬甘肃精神,开创“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新局面。
19.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20.经济振兴,重在人才;人才振兴,重在教育。
21.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2.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
23.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是儿童少年最基本的权利。
24.强化政府职能,加大教育投入。
25.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加快甘肃经济发展。
26.实施“两基”,利国利民。
27.土地不种误一春,人不读书误一生。
28.脱贫致富,教育铺路。
29.国家兴旺靠教育,农民致富靠读书。
30.要想致富奔小康,先送子女进学堂。
31.家事国事天下事,办好教育是大事。
32.世界再大也不怕,学好文化走天下。
33.控辍保学,人人有责。
34.农民小康路上走,远程教育是帮手。
35.免除学杂费,受惠千万家。
36.免除学杂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37.举全省之力,排万千之难,全面巩固提高“两基”成果。
38.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
39.贯彻新《义务教育法》,切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40.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
41.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4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3.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44.实施义务教育,依法“控辍保学”。
45.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6.大力实施“两免一补”政策,绝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
47.知识改变命运,学习创造未来。
48.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9.德育为首,全面育人。
50加强未成年人德育工作,确保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51.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52.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53.教育决定发展,知识改变命运。
54.教育改变命运,知识创造财富,学习充实人生。
55.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巩固提高“两基”成果。
56.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57.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58.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59.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60.坚持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
61.实行综合治理,打造平安校园。
62.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
63.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
64.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65.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66.切实保障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努力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
第四篇:甘肃省两基迎国检基本档案资料目录
甘肃省“两基”迎国检基本档案资料目录
一、县级资料目录
(一)综合类资料目录
1.县(区)政府“两基”工作自查报告;
2.“两基”迎“国检”工作相关文件、领导讲话、工作简报等过程性资料;
3.县(区)政府出台的有关教育发展的各类政策、措施等,如学校布局调整、教育投入、教师队伍建设、办学条件改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扫除文盲等,以及有关教育工作的县(区)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及办公会议纪要;
4.政府职能部门落实教育职责的情况; 5.各单位及社会帮扶支教情况; 6.县(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介绍; 7.县(区)地图、县(区)情简介、县志; 8.反映教育发展状况的展板、专题片。
(二)数据类
1.反映“两基”成果的各类统计汇总表(普及程度、师资水平、办学条件、教育经费、扫盲工作等);
2.“两基”迎“国检”各项指标相关表册及原始资料; 3.县(区)最新人口普查年鉴及2005年1%抽样人口年鉴; 4.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年鉴);
5.县(区)近四年教育事业统计报表和教育经费统计报表; 6.县(区)政府财政预决算报告;
7.市、县(区)级审计部门对当年教育经费的审计报告(前三个)。
(三)其它材料 1.扫盲工作材料;
2.县(区)乡镇、学校分布地图。
二、乡镇、学校资料目录
(一)综合材料
1.乡镇自然、社会、经济、教育基本情况简介; 2.“两基”迎“国检”工作情况汇报(乡、校); 3.乡镇“两基”迎“国检”工作方案; 4.乡镇“两基”迎“国检”自查报告; 5.乡镇地图及学校分布图; 6.学校简介及学校平面图; 7.乡镇(学校)教育事业统计报表; 8.教育工作目标责任书(乡、校);
9.上级下发的“两基”工作及学校管理文件。
(二)乡镇、学校“两基”工作材料
1.乡镇(学校)普九建档表册(学校还应有原始印证资料); 2.乡镇控辍保学制度、措施和责任书;
3.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及“两免一补”政策落实情况的相关资料(如享受国家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学生花名册等);
4.乡镇(学校)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5.乡镇(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相关资料;
6.学校教师档案;
7.乡镇(学校)办学条件相关资料; 8.学校教育经费管理使用及相关资料; 9.学校周边环境治理相关情况。
(三)学校管理
1.学校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工作总结;
2.学校反映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教研教改、教育教学质量等状况的相关资料;
3.学校日志; 4.会议记录; 5.各项管理制度;
6.德育工作制度、计划和活动资料; 7.学校安全工作的相关资料。
(四)扫盲巩固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
1.扫盲领导机构和扫盲专兼职人员配备情况,农(牧)民文化技术学校或教学点的建立情况;
2.扫盲工作的各种表册; 3.成人教育报表、档案材料;4.与扫盲工作相关的各种会议记录、活动安排、目标规划、教案、总结、汇报、典型事迹、年报、制度政策、活动图片等。
第五篇:甘肃省下发“两基”迎国检文件集
关于开展全省“两基”迎国检省级督查评估的通知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根据甘肃省两基迎国检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精神,为全面考核评估《甘肃省两基迎国检实施方案》、《甘肃省两基迎国检目标责任书》和省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安排部署的“两基”迎国检目标任务的落实情况,督促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靠实职责,扎实做好“两基”工作,全面完成迎国检各项目标任务,为国家督查验收奠定良好基础,整体提升全省“两基”水平,强力推进全省教育全面、持续、均衡、协调发展,省政府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决定对全省“两基”迎国检工作进行省级督查评估。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督查评估的依据
本次省级督查评估工作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务院扫除文盲工作条例》、《甘肃省两基迎国检实施方案》、《甘肃省两基迎国检目标责任书》和国家、省制订的“两基”国检标准为依据。
二、督查评估的具体内容
(一)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对《实施方案》、《目标责任书》的执行情况和在“两基”迎国检工作中的职能职责落实情况;
(二)“两基”国检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具体指标见附件),特别是核查劝返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情况和当年完成扫除青壮年文盲情况;
(三)“两基”迎国检工作的主要举措、工作实绩和经验;
(四)对今年七月省“两基”迎国检工作督查中提出的问题整改情况及当前还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完善措施;
(五)落实《甘肃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本区域改革、发展教育的规划部署情况;
(六)当年学校工程建设项目进展情况,D级危房排除情况。
三、督查评估范围和程序
(一)范围:全省各市(州)、县(市、区);每县抽查3个乡(镇);每乡抽查4所学校(教学点)(含初中、中心小学、村学、农牧民文化技术学校、教学点),同时抽查县有关职能部门和县直属学校。
(二)程序:督查评估采取听、看、查、问、评等方式,即听取市(州)、县(市、区)政府“两基”工作汇报,质询职能部门和乡镇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的情况;现场查看学校办学条件、设备配置、学校管理和校园及周边环境;查阅“两基”工作各类档案;座谈访问校长、教师、家长、学生、社区及脱盲人员代表;定量定性评估政府、职能部门及学校“两基”及迎国检工作。
四、组织领导和实施
本次省级督查评估工作在省政府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领导下,由省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和专家组成12个“甘肃省两基迎国检工作督查评估工作小组”,工作组下设专家组,督查评估工作小组由各有关成员单位领导带队任组长,专家组组长由省政府督学或督政专家担任,督评人员由各成员单位处级干部或专业干部、省政府督学、省政府督政专家及各有关专家组成。参加督查评估人员由省“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组织督前集中培训,统一组织督查评估。
督查评估的交通工具由成员单位共同负责提供,差旅费由本单位报销。
五、时间安排
本次督查评估时间为2011年9月5日—9月18日。9月5日,督评人员集中培训;
9月6日—17日,各小组分赴市(州)、县(市、区)督查评估; 9月18日,各督评组在兰州集中总结。
六、督查评估工作要求
(一)本次督查评估以省级督评小组为主导,省、市(州)联合实施。
(二)各市(州)、县(市、区)按国家“两基”督查评估的程序、内容、要求准备本次督查评估工作,要全面翔实地总结汇报和展示“两基”迎国检工作实绩、达标水平,客观真实汇报存在的问题。
(三)省督查评估工作组要向省政府负责,认真履行督评职责,按国检的程序、内容、要求开展督查评估。要遵循“坚持标准、严格程序、注重证据、正确指导、公正评估、严守纪律”的原则实施督查评估。
(四)各督查评估工作组要分市(州)撰写督评总结报告,分县量化评估。
(五)省委宣传部负责组织新闻媒体,随组采访报道。
(六)本次督查评估的结果既是国家督查评估的依据,也要作为全省“两基”迎国检工作奖励、问责的重要依据。同时,要作为今后全省教育改革、发展的决策依据。
对市、县督查评估的具体安排和督查评估组培训事宜另行通知。联系人: 梁祖选,电话:0931-8822485
甘肃省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〇一一年八月二十三日
甘肃省“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开展全省“两基”迎国检工作督查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1-7-21
来源:本站
点击:610 省“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市(州)政府“两基”迎国检领导小组办公室,各有关高校,各有关单位:
为了贯彻落实省政府“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精神,推动全省“两基”迎国检 “百日会战”的顺利进行。省政府“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决定组织“两基”工作督查组,对全省“两基”及迎国检工作进行全面督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督查的依据和内容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国务院扫除文盲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
(二)《甘肃省“两基”迎国检实施方案》。
(三)省政府与各市(州)政府签订的“两基”迎国检目标责任书。
(四)甘肃省“两基”国检指标体系。
(五)甘肃省“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纪要。
二、督查时间
(一)2011年7月22日下午,督查组人员在兰州友谊宾馆报到。
(二)2011年7月23日,督查组人员集中培训,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明确督查的程序、标准、任务、职责,熟悉督查工作。
(三)2011年7月24日至7月30日开展督查。
三、督查程序
这次“两基”迎国检督查工作要按照省政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任务明确,责任到人”的要求,开展以下方面的督查工作。
(一)召开“两基”迎国检工作汇报会,由市(州)政府向督查组汇报“两基”迎国检工作进展情况,并就有关问题进行质询。查阅有关账目、数据、指标和档案资料。
(二)随机抽查该市(州)一至两个县“两基”迎国检工作情况。届时被查县需提供全县乡镇及中小学校布局图。
一要听取县政府工作汇报,并现场质询,查阅有关文件资料; 二要每县抽查两个乡镇和6所学校,召开教师、家长座谈会,查阅乡校有关档案资料,每个乡镇至少抽查3所中小学(乡镇初中和中心小学必查,再抽一所村小和教学点)和一所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三)本次督查主要是查找问题,促其整改,推动工作,不做现场反馈。
(四)撰写本小组督查情况书面材料。
四、工作要求
(一)市县要求:
1.省市联动,以县为主。2.市(州)政府要全力配合督查组的督查工作,为督查工作提供便利。
3.市(州)和县(市、区)提供的数据及相关资料,必须由主要领导签字并加盖政府公章。
4.市(州)政府负责督查组的交通、食宿等接待工作(确定一名联络员做好协调工作)。
5.抽查县时,其他县(市、区)可派有关人员观摩学习。
(二)督查组要求:
1.督查组要向省政府负责,全权代表省政府“两基”迎国检领导小组履行督查职责,遵循“坚持标准、严格程序、注重证据、正确指导、严守纪律”的原则进行督查。
2.抽调的督查组成员,由省政府督学、省政府督政专家、省“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处级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请各部门、有关高校、有关单位按甘肃省“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纪要的要求,选派作风正派,精力充沛熟悉业务,善于调研的同志完成督查任务,并填写回执(见附表)于7月21日12时前报省“两基”办。
3.督查组组长负责与各市(州)“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协调,组织开展各项督查工作,督查组成员要积极配合完成各项督查任务。
督查组工作日程另发。联 系 人:梁祖选 联系电话:*** 传 真:0931-8820006
二〇一一年七月二十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两基”迎国检宣传工作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1-5-30
来源:本站
点击:421
甘两基迎检办„2011‟3号
各市(州)“两基”迎国检领导小组:
全省“两基”迎国检工作正式启动以来,各市、州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两基”迎国检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甘肃省“两基”迎国检宣传报道方案》(甘教厅„2011‟40号)要求,开辟阵地,搭建平台,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两基”迎国检宣传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根据省“两基”迎国检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期的督查情况来看,各地“两基”迎国检宣传工作进展不平衡,不能完全适应“两基”迎国检工作需要。为切实加强“两基”迎国检宣传工作,进一步营造舆论氛围,着力形成社会各方面关心支持参与“两基”迎国检的工作格局,确保我省“两基”顺利通过国检,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两基”迎国检宣传工作的组织领导 宣传工作是整个“两基”迎国检工作的重点之一,宣传工作的成败事关迎国检工作全局。各市、州务必高度重视,真正把宣传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地都要成立宣传工作小组,指定有关领导专门负责宣传工作,抽调熟悉“两基”和宣传工作的人员专门做好宣传工作。建立“两基”迎国检宣传工作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人,任务到岗。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两基”迎国检宣传报道方案》,结合本地实际,体现特色,尽快制定完善切实可行的宣传工作方案。要将“两基”迎国检宣传工作要与宣传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相结合,与“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与建党90周年活动相结合,明确宣传重点,丰富宣传内容。要创新手段,强化措施,注重实效,切实提高宣传工作水平。
二、多策并举,全方位做好“两基”迎国检宣传工作
(一)建立“两基”迎国检工作简报报送制度。工作简报是直接反映工作信息的有效载体。各市、州要及时向省“两基”迎国检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反映当地“两基”巩固提高和迎国检工作动态、特色经验和先进事迹、存在问题和工作意见建议的工作简报或信息,以便省上掌握各地工作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报送的工作简报或信息语言要朴实简明,数据要客观准确。
(二)不断加大社会和学校宣传力度。各市、州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要在其办公场所的醒目位臵书写“两基”迎国检的宣传标语;各市、州要在车站、机场、超市、社区等人流量相对集中的地方悬挂“两基”迎国检宣传标语(宣传标语内容见附1);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充分利用学校宣传栏、黑板报、校园广播等阵地开展迎国检工作宣传,要在学校四周围墙书写“两基”迎国检的宣传标语,有条件的学校要在校园网络上面向学生家长宣传“两基”工作及迎国检知识。
(三)切实做好新闻媒体宣传工作。各市、州要在所属媒体上开辟“两基”迎国检工作宣传专栏,切实做好本地媒体对“两基”迎国检工作的宣传报道。同时,迎国检期间,省“两基”迎国检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协调组织中央和省上有关新闻单位深入各市(州)、县(市、区)、乡镇、社区和村委会采访,进行典型宣传和专题报道,届时各市、州要主动配合,提供服务,做好相关工作。
(四)积极开展主题宣传活动。目前,“六一”儿童节和“七一”建党节日益临近。各市、州要积极组织开展好相应的主题活动,要把“两基”迎国检作为“六一”活动的重要内容,予以安排。特别是要在建党90周年庆典期间,以向党献礼为契机,在大力宣传教育改革与发展成就的同时,深刻挖掘、反映各地在实现“两基”过程中以及完成“两基”后教育事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
(五)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两基”迎国检期间,省“两基”迎国检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组织开展“六个一”系列宣传活动。即:编印一本文集(主要内容为征文、新闻报道等)、编辑出版一本书(各地“两基”工作总结)、编辑出版一本画册、拍摄一部专题片、开辟一批媒体栏目、制作一组展板,以多角度、全方面地宣传展示我省“两基”工作成果。各市、州要根据省上的“六个一”活动,结合本地实际,创新思路,突出特色,积极组织开展“两基”迎国检系列宣传活动。
(六)及时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各市、州要及时收集整理报送反映实现“两基”以来的新变化、新面貌的图片、音像等资料,省“两基”迎国检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制作画册和专题片时将择优使用。
三、有关事项和要求
(一)各市、州要将“两基”迎国检宣传工作小组名单(附件2)和宣传方案务于6月3日前报送省“两基”迎国检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人:李昭辉,电话:***,邮箱:gsliangji2011@163.com。
(二)各市、州向省“两基”迎国检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的工作简报或信息每月不得少于4次。省“两基”迎国检宣传工作统计表(附件3)每月月底报送一次。省“两基”迎国检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定期通报各市、州报送情况。联系人同上。
(三)各市、州收集整理的音像资料,在保留磁带的同时制成DVD光盘,不定期报送省“两基”迎国检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人:马生骏,电话***,邮箱:mashengjun0931@qq.com。
附件:1.甘肃省“两基”迎国检宣传标语
2.甘肃省市、州宣传工作小组名单报送表 3.甘肃省“两基”迎国检宣传工作统计表
甘肃省“两基”迎国检领导小组办公室(代章)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五日
附件1:
甘肃省 “两基”迎国检宣传标语
为更好地宣传我省“两基”巩固提高工作,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两基”迎国检工作的浓厚氛围,确保我省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优异的工作成绩迎接国家“两基”评估验收。现将“两基”迎国检宣传标语推荐如下:
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人才强省,教育先行。
2.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
3.优先发展教育,努力建成西部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
4.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5.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6.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
7.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8.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高教育发展整体水平。
9.依法实施义务教育是各级政府的职责。10.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11.不送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是违法行为。12.积极行动起来,投入“两基”迎“国检”工作。13.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14.今天的辍学生,就是明天的贫困户。
15.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6.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做工是违法行为。17.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切实增强“两基”工作的责任感与紧迫感。
18.弘扬甘肃精神,开创“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新局面。19.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20.经济振兴,重在人才;人才振兴,重在教育。21.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2.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23.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是儿童少年最基本的权利。24.强化政府职能,加大教育投入。
25.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加快甘肃经济发展。26.实施“两基”,利国利民。
27.土地不种误一春,人不读书误一生。28.脱贫致富,教育铺路。
29.国家兴旺靠教育,农民致富靠读书。30.要想致富奔小康,先送子女进学堂。31.家事国事天下事,办好教育是大事。32.世界再大也不怕,学好文化走天下。33.控辍保学,人人有责。
34.农民小康路上走,远程教育是帮手。35.免除学杂费,受惠千万家。
36.免除学杂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37.举全省之力,排万千之难,全面巩固提高“两基”成果。
38.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
39.贯彻新《义务教育法》,切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40.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
41.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4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43.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44.实施义务教育,依法“控辍保学”。
45.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6.大力实施“两免一补”政策,绝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
47.知识改变命运,学习创造未来。
48.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49.德育为首,全面育人。
50加强未成年人德育工作,确保少年儿童健康成长。51.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52.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53.教育决定发展,知识改变命运。
54.教育改变命运,知识创造财富,学习充实人生。55.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巩固提高“两基”成果。56.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57.优化教育资源配臵,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58.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59.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60.坚持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61.实行综合治理,打造平安校园。62.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
63.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
64.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共享优质教育资源。65.合理配臵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