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低年级识字教学新课标中教材分析
低年级识字教学新课标中的教材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教学提出了“会认”和“学会”两种不同要求。在识字目标中对一、二年级学生明确提出了如下两条要求: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艰巨的识字任务是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我们该如何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做到省时高效呢?怎样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呢?又该如何帮助学生巩固已学过的生字呢?
我认为新课标下的识字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做:
一、依据课标,准确把握识字要求。我们教师在识字教学中,一定要好好把握“会认”和“学会”两类字的不同要求,切不可为了应付考试而把“会认”的字当成“学会”的字去教。人教版新课标教材要求认写分开,多认少写,会认的字就只要求会认,不要随意提高要求。会写的字就一定要会写,不能随意降低目标。如果我们在教学中真正做到认写分开,我想我们识字教学的任务是不难完成的。
二、采用多种途径,让学生“乐”学。采用直观教具,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巧妙导入,激发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时,我们应遵循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把现代信息技术与识字教学进行整合,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媒体的直观性,把艳丽的色彩、生动的形象、动听的声音、优美的画面展现于学生面前,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这样不仅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除此之外,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通过活动、游戏、表演、竞赛等途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喜爱识字,乐意识字。
三、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会”学。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和规律,让学生“会”学。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
归类识字。教学时,我们如果能够帮助学生进行适当的归类,既对学生提高识字效果有很大的帮助,又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扩大识记的范围。比较联系识字。在生字中有许多相近的字,在学习时,不让学生单独去识字,而是把相近的字一并出现,在比较中识字,在联系中区别。借助顺口溜识字。遇到难写、易错的字,可以借助顺口溜进行识字教学。表演动作识字。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肢体动作演示字的形义联系。
此外,猜谜语识字、游戏识字、绘画识字、演示识字、韵文识字等都深受学生喜欢。总之,我们只有灵活多变地选择恰当的识字方法,才能使学生更加热爱语言文字,真正享受到语言文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快乐,才能真正做到快乐识字,轻松识字。总之,识字教学的方法很多,在识字教学中,我们教师如
能以满腔的热情为孩子们铺路搭桥,帮助孩子们寻找隐含在汉字中的童趣,那么识字将不再是他们的负担,而会成为一种乐趣。
低年级的识字部分要在新课标理念与教材的编排是密不可分的,在教学要不断运用理念还对教材的编排进行分析整合。
低年级着眼于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中高年级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编排上避免烦琐,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教材编排努力体现新的课程理念,依据课程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编写低、中、高年级教材,体现阶段性和连续性,在整体推进中促进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低年级 :以识字、写字为重点,兼顾阅读、口语交际等。根据课标提出的“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构想,解决多认字、写好字的主要问题。
一年级上册,从汉语拼音入手,结合汉语拼音的学习安排识字和读儿歌的内容。汉语拼音之后是形式多样的识字课和内容丰富的课文。口语交际和语文园地穿插其中。
从一年级下册开始,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每册教材设8个专题,分为8组。每个专题内涵都比较宽泛,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一年级下册和二年级上册中,每组包括导语、1课“识字”、4-5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意境优美,既便于学生识字,又便于学生积累语言。“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掌握学习方法,低年级主要是发现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口语交际--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所得特别是课外所得的舞台。
教材内容凸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教材中,新编选的课文占全部课文的一半以上。在继承人教版教材一贯的典范性标准的前提下,体现着鲜明的时代气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选文从儿童生活出发,从当代儿童的思想实际出发,充分反映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反映信息社会所要求的现代意识。如《胖乎乎的小手》中,兰兰因为长辈喜欢自己的小手,就想用双手为大家做更多的事情。完全是儿童的语言,儿童的想法,与儿童的心理没有丝毫距离。又如《赞美》,小刺猬和小松鼠互相赞美,互相从对方的赞美中获得自信,体验快乐;《从现在开始》,狮子想另选兽中之王接替自己,动物们最欢迎的是让大家“按照每个人自己喜欢的方式过日子”的小猴。体现了对每一个个体的充分尊重,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情感,富有现代意识,彰显时代特征。
教材中的课文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尊重多元文化,为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认识大千世界、增进相互了解提供了很好的载体。我们觉得孩子喜欢课文,是我们的教材带给语文教学改革的最大财富,也是教材给先进的教学理念所提供的最宽敞的着陆平台。
教材编排简化头绪,加强整合。低年级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避免烦琐,加强整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汉语拼音部分,每一课都安排了意境优美的情境图,把学拼音、识汉字、积累词语、发展语言等诸方面进行整合,使孩子初入学就受到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对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从第三
课开始,拼音教材中出现了汉字,在情境图中或情境图下,安排了词、短语或句子。]这样编排,不但能及时发挥拼音帮助识字的功能,而且对儿童来说,掌握拼音工具的过程,就不再仅仅是拼读能力形成的过程,更是早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获得初学语文的成就感。以第3课bpmf为例,在画面中,“我”和爸爸妈妈正在公园里散步,在相应的位置出现“爸爸、妈妈、我”几个词语,并要求学生自己认读“爸、妈、我”三个生字。这样,把识字与拼音的教学有机融为一体,而不是把汉字学习孤立于拼音之外,从“爸妈我”这几个最简单的口语常用字学起,充分体现自主学习的思想,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从入学之初就做好奠基工作。
从一年级下册开始,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识字课、几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不仅识字与课文,阅读短文、口语交际、实践活动等都是围绕本单元的专题合理安排的。这样安排,便于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以专题组织单元的编排形式,既贴近儿童生活,又蕴含教育价值,且较好地体现了知识、能力、方法、情感之间的联系。
识字写字安排更加科学合理。识字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低年级,识字写字处于更为重要的地位。实验教材突出这一重点,基于学生认字、写字的不同认知规律,本着多认少写、识写分开的原则,低年级要求认字1800个,写字1000个。最常用的、出现频率最高的字要求学生认读。要求写的字也完全依照写字规律编排。从一年级下册开始,要求写的字都是构词率较高的字,每课写的几个字大多在结构上有一定规律。如,《春雨的色彩》一课中,要求写的字,每两个字同偏旁;《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课中要求写的字,都是左窄右宽的字。这样安排,既便于教师分类指导,又便于学生掌握写字规律。
为了引导学生利用汉字规律,感受祖国文字的优美,教材还安排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识字课。一年级上册中有象形字、会意字、事物归类识字等形式,一年级下册以后,采用了更多的韵语形式,如合辙押韵的成语、词组,新三字经,对子歌,猜谜语,谚语,数量词编成的韵语,拍手歌等。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意境优美的识字课,不仅识了汉字,而且积累了优美的语言,丰富了知识储备,并受到文化的熏陶。
另外,教材提倡两条腿走路,课内识字、课外识字双线并行。提供了认牌匾字,认姓氏字,认其他教科书上的字等多种生活中自主识字的途径,激发儿童主动识字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并落实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要求。
教材的呈现方式大胆改革,面貌一新。教材在呈现方式上有很大的创新和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倡导师生平等,使教科书成为真正的学本。
在教材中,单元前的导语,课文后的练习,以及语文园地中的要求,都是以学习伙伴的口吻叙述的,非常亲切、自然,增强了教材的亲和力,使教材真正成为学生的学本。
如一年级下册第二组的导语:“我们都有温暖的家,我们爱自己的家,爱爸爸妈妈,爱家里的每一个人。”文字简明亲切,点明了“家庭生活”这个专题,把学生引入温馨的家庭情境中。在有的课文后,以灵活的形式提出问题或引导实践。如,在《春雨的色彩》一文之后启发提问:“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在《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课后引导学生:“植树节快
到了,我们去植树吧!”这样设计,既灵活又实用,对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启发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投身实践,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2.注重引导发现,鼓励探究学习。教材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一年级下册开始,每个语文园地里都有“我的发现”栏目,不断鼓励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引导他们自主发现学习方法。在低年级,主要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识字方法,发现字、词、句中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如,一年级下册的语文园地四,两个小伙伴正在对话:“我发现目字旁的字和眼睛有关。”“我发现„„”通过这种引导合作学习的方式,启发学生发现偏旁往往与字义有关。3.提供展示舞台,使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教材通过多种方式体现了学生主动学、游戏中学的意图,不断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在练习、复习和语文园地中,大量采用“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认”“我会画”等图标,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另外,教材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一年级上册,鼓励学生认姓氏字,认牌匾字,并安排了交流的机会。从一年级下册开始,在语文园地里设“展示台”,鼓励学生展示课外认识的字,引导学生注意生活中的汉字,不但为巩固课内识字开拓了良好的途径,而且使他们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成为学习语文的有心人。对于语文园地的这种编排,从名称到内容,彰显特色,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综合性、趣味性强。从学生角度出发,激励儿童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如我的发现,能激发学生主动发现语文汉字特点,主动探究规律。展示台引导学生利用各种途径学语文,用语文,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使学生也成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教材体系开放而富有活力。这套实验语文教材的体系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它以各种形式联系到课外,联系到别的学科,直接通向丰富多彩的社会、自然、生活以及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
首先体现在向学生的生活开放。除了上面提到的鼓励学生在生活识字,还鼓励学生学习观察,体验生活。如《静夜思》一课后面,引导孩子观察夜空;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之后,引导学生亲身实践,投身植树活动;学习《看电视》后,提醒孩子关注爸爸妈妈的喜好,及时把课文中获得的语文知识及情感体验运用于生活实践„„引导学生不但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用语文,调动他们主动学习语文、创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
其次,教材向其他学科开放,充分体现学科间的沟通。安排了引导学生唱一唱、画一画、演一演的内容。如,唱春天的歌,唱《歌唱二小放牛郎》,唱《快乐的节日》;画自己喜欢的季节,画自己家乡;等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展现学生多方面的才能,而且能加深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理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生活。
这一套语文实验教材,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实践性,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沟通课堂内外,提供大量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内容,拓宽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和学生的学习空间。为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凭借,引导教师与学生共同开发语文课程资源,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学习活动中,成为乐于学习语文、乐于运用语文、乐于合作、勇于创造的成功的学习者。
第二篇:识字教学教材分析
识字教学教材分析
识字是语文学习中一项很重要的基本功,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形成语文素养的基础,也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1-2学段中要求认识的字有1600—1800个,其中一年级上学期(第一册书)要求中认识的字有400个。面对这么艰巨的识字任务,如何让学生对枯燥的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及本册教材对识字教学的要求。
第一册教材中有关识字的学习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和认识常用汉字400个。
根据低年级孩子的身心特点,本册教材提出“多识字,少写字”的指导思想,实行“识写分开”,提出“认识”和“学会”两种要求。和以往相比,识字量是增加了,但增加认字量的目的是为了提早阅读,要求认识的字只要求认识——在本课认识,放到其他语言环境中也认识,能把所认的汉字用于阅读就可以了,所以既不要求对字形做过细的分析,也不要求书写。这样既可以避免字字要求四会,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又可以防止识字写字相互掣肘,有利于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以便提前进入汉字阅读阶段,给他们打开 一个生活经验世界之外丰富多彩的文本世界。
另外,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还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评价建议中提到了“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
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有关识字内容的分析
本册教材中要求认识的字,分别编排在三个部分:一是结合汉语拼音要求认70个字;二是在识字课中要求认105个字;三是随课文识字,20课共要求认225字。识字一
归类识字 52 数字、象形字、事物名称、体育活动名称
课文1——10 随文识字 110
识字二
归类识字 53 韵语、商品名称、儿歌、会意字
课文11——20 随文识字115
本册教材中的集中识字有8课,认识的字数量较多,共有105个,要注意此类识字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乐于观察、善于发现,总结自己的识字方法,掌握基本的知识,初步了解汉字造字的一些规律记忆字形,并在学习中积累词语,充分利用课文的图画资源、课后实践天地,把观察图画、认识事物 和学习汉字结合起来。
三、识字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学期认识400个汉字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说是个繁重而艰巨的任务,如何顺利地完成这个任务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创设情境,充分运用直观教学手段,激发兴趣,化被动识字为主动识字。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六七岁的孩子,特别活泼好动,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明确指出“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如果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境,总能激发出学生的热情,使他们尽快地、全身心地融人识字教学过程中。
如识字一的《操场上》一课,教师可以利用数码相机或DV拍一段自学生课间在操场上进行体育活动的场景或是用一些学生活动的图片导入新课,让学生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学生一看马上就能调动了已有的生活积累,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对汉字的学习也充满了兴趣。再如识字二的《菜园里》一课,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再现菜园图,创设一种卡车开进菜园的情境,教室的讲台和黑板上摆放着各种蔬菜和相应的词卡,让学生下车摸一摸、看一看这些蔬菜,认一认词卡。这样可以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的状态中,能让识字活动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
2、教给识字方法,逐步培养识字能力。
第斯多惠说:“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 在识字教学中,如果让学生被动、机械地记,学生很快就会厌倦。教师只有在识字过程中让学生逐步掌握识字的方法,形成独立识字的本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主动认字,体会成功的快乐,才能让学生的兴趣持之以恒,让单纯的兴趣变成学生的一种心理满足,形成学习的内驱力。因此在识字教学中,除了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外,还可以适当渗透一些识字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
例如识字一的《口耳目》一课全是象形字。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观察字和图片,在对比中发现规律,这些字和图很相像。学生不仅很容易记住,以后遇到这类字也会用象形的规律来学。《操场上》这一课中有很多形声字,如球、拍、跑、响、课等,可以告诉学生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学生很容易就能记住它们了,而且慢慢地就能根据形旁去推测字义。《日月明》一课中的和3个生字多为会意字,体现了汉字本身的一些构字规律,可以在这一课的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学习字音和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上,然后根据会意字的构字方法自己去认识了解其他的会意字。另外,还可以结合认识汉字去认识最常见的偏旁,结合熟字加或减偏旁来识记新字等。结合课文,教师自然渗透这些方法,学生通过自主的识字逐渐领悟,老师再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举一反三,大胆地用这些方法学习,学生识字的能力在实践中逐步提高,兴趣也会越来越浓,从而感受到识字的快乐。但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把握好尺度,要避免对每一个字进行分析,尤其是要避免对汉字中某些不认识的部件、字形复杂的部分进行分析,以免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2、识用结合,创建浓厚的识字氛围。
识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识字是为了用字,孤立地识字毫无价值。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语文是母语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我们把识字教学置于生活的大背景中,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就会拓宽识字的途径。
在学校里我们可以创设良好的识字氛围:开学时,每个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一个漂亮的卡片上,放在桌子上,大家课间休息时,互相认识,互相介绍自己的名字,会记住不少字;前面的黑板上,老师可以每天根据所学的生字编写一两句儿歌,或是一两句《弟子规》,请学生自由练读;后面的黑板上专门开辟一个专栏 “我会认”的识字墙,学生把自己在课外会认的字(如报纸、包装袋等上面的字)写在或者贴在上面,互相交流。在校外,可以引导学生养成随时随处识字的良好习惯,食品包装袋、广告牌、街标、路标、单位名称牌、电视、卡拉OK等等都能成为学生识字的教材,并将平时在日常生活中认识的字收集起来,剪剪、画画、贴贴,自制识字课本(采蜜本等);结合语文园地开展在生活中识字的比赛,评选“识字大王”;让学生有机会交流课外识字的途径与成果,为学生创设了识字的良好环境。
另外,还可以结合课本内容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例如学习了识字二的第2课《自选商场》和《菜园里》两篇课文后,可以让学生结合收集一些商品的包装,再画一些蔬菜的图片,在班里举行“小小超市售货员”的活动,认读商品的名称。
3、多识巧学,循序渐进,提高识字效率。
汉字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认字也是一个由生到熟、在反复出现中巩固的过程。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有的汉字不一定能一下子就认识,因此教师要做到当堂多见面,特别是在语言环境中要多次出现,反复见面,课后及时复习巩固,学生就一定能很好地完成识字任务。
例如每天上课前可以将以前学过的生字组成一些词组或短语让学生认读,反复见面,加深印象;在学习新课文的时候,让学生自己先读一读文章,看看已经认识的字有哪些,读一读,再找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在一个单元学完之后,可以把学过的汉字综合起来认读。以识字一为例,四课中要求认识的生字里有数字,有事物名称、也有体育活动名称,可以在学完这个单元之后,将本单元所学的汉字和在汉语拼音学习中学过的生字组合,组成一些简单的词组和句子让学生认读。如爸爸看报纸、妈妈打电话、五条小鱼、哥哥打球、弟弟跳高、我爱上课等。这样将抽象的汉字融进具体的语言环境,学生好记,易记。
巧学指的是运用多种方法去学习巩固汉字,教师如果 能根据一年级学生喜欢做游戏喜欢比赛的特点,适时开展一些对教学有帮助的游戏水运,就会将原本枯燥的识字变为学生受学的活动,提高识字效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常见的游戏方式有编儿歌、编故事、送生字宝宝回家、给生字宝宝找朋友、摘苹果、钓鱼等。不过在开展这些游戏活动的时候目的一定要紧紧围绕着语文教学来进行,千万不要喧宾夺主。
总之,识字教学的方法有很多,老师们一线教学的实践也摸索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只要我们把握好课程标准的要求、用好教材、多动脑筋,就一定能在识字教学中开拓出一片新天地的。
第三篇:浅谈新课标下的低年级识字教学
浅谈新课标下的低年级识字教学
卓尼县柳林小学 夏淑珍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因此,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要善于发现挖掘儿童身边“熟识”的语言物质材料,充分结合儿童身心规律培养的识字习惯,采用多种教学措施指导识字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介绍几种识字教学方法: 一.字配“画”识字法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如教学“休”字时,先出示图片,然后告诉同学们,这个人累了,正靠着树干休息。
二.“游戏”中识字
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比较短,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根据这一特征,我们想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孩子们学习汉字的兴趣,不能单一的照本宣科的讲字、写字,这样会让孩子们感觉学习汉字是一种机械运动,是一种动作的重复,兴趣火花也随之熄灭。作为新课程下的教师,我们只是一个兴趣的激发者,是知识的引导者,变换多种多样的学习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自主的去学习、去追求知识。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注意特征,因为他们具有很强的向师性,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一同游戏,只有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才能使学生的创造精神得以充分发挥,使其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师生关系融洽和谐,互相尊重学习,是形成民主平等教学氛围的重要因素,教师的参与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游戏是孩子乐意为之的活动。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与教学内容的有关的游戏结合开展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游戏中学字,游戏中学会思考,学习中学会创新,玩出自己的特点、自己的个性。
三、编歌诀识字法
儿歌琅琅上口,生动有趣,一旦记住便永久难忘。平日教学中注意抓住字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如教学“碧”字,编成“王老头,白老头,同坐一块大石头;如教“坏”字,编 成“地里不长草,坏了”;如教“法、丢”时,我先复习“去”字,再以旧字带新字,编成一句儿歌:“去”字头上戴斜帽,丢、丢、丢;“去”字旁边冒水泡,法、法、法。如此一编,易学易记,妙趣横生。
四、象形会意识字法
课本中的“山、石、田、土、井”这一类字是由古代的象形字演变而成,这些字与实物都有许多相似处,所以让学生观察实物或实物图片后再识记,轻而易举。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抽象思维能力要强得多。所以,识字教学与具体的事物和形象相结合,利于学生识记。如用手遮目“看”,用竹毛制成“笔”;如教学“众”时,就是很多人。通过这样的描述,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直观印象,达到了既认形又明意的效果。
五、小组合作识字
人类都有合作的需要,给小学生划分适合他们的小组成员,让他们在互相讨论中学得知识,学得生字的一些认识途径和方法,孩子们的学习方法往往是幼稚但是有效的。教师少做一点,让学生多活跃一点。在小组活动中,孩子们表现的积极而投入,就好象谁先学会了没有学过的生字知识,就是先得到一块巧克力。他们总是很有热情,从而促进了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他们在互相交流中彼此进步,不仅有助与良好性格的形成,而且培养了交际能力。
六、生活中识字
在社会生活与科技飞速发展的21世纪,只是局限于书本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正值飞速生长的小学生来说,生活是一个大课堂,他们可以通过电视,通过商场购物,可以通过看电视,还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学习许多书本上还没涉及到的东西,这对孩子们的学习需求是非常有帮助的,也是教师所不能教与的知识.所以,即使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购物时多加注意事物标签,在走路或者逛商场时多看看广告牌或者商场名,多看一些有意的少儿节目,这些事情都是小学生乐意去做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让儿童在娱乐中学习生字,在娱乐中成长呢!
总之,新课程,新方法,我们始终要认识到,教师在教学中只是一位“导游”,而不是“游览者”。识字教学的方法有很多,如何从众多的方法中找到适合每个学生个体、个性的方法呢?这还需要我们,乃至于更多的后继者们来不断地探索,还需要为全面、快速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展开更多、更好的尝试。但不管探索和尝试的方法如何不同,只要把握住这个阶段学生的特点和这个时代的特色就会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汉字教学的历史添上精彩而浓重的一笔!
第四篇:浅谈新课标下如何进行低年级识字教学
浅谈新课标下如何进行低年级识字教学
在强化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绝不能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兴趣、教给方法、培养习惯、正确评价、准确纠偏、及时引导等,都离不开教师的引领,要把枯燥的识字变为有趣的活动,使学生对识字产生积极的兴趣,他才能自觉地去学习并掌握汉字的音、形、义。
关键词:识字教学自主学习激发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由于一、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受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的影响,还远没有达到对语文的欣赏水平,看法多有局限,甚至是错误的。因此,在强化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绝不能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中,激发兴趣、教给方法、培养习惯、正确评价、准确纠偏、及时引导等,都离不开教师的引领,因此,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而识字过程又是十分枯燥的。孩子只有知道了掌握汉字的重要性,并对识字产生积极的兴趣,他才能自觉地去学习并掌握汉字的音、形、义。因此,我在教学中对识字教学进行了如下探索:
一、激发兴趣——把学习生字当作交朋友
对于孩子来说,有了兴趣之后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小学生天真活泼,爱交朋友,并富有想象力,喜欢把学习跟动画片里的称呼联系起来。因此,我在教学时,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小朋友”“生字宝宝”或读课文时的“拦路虎”等等,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识字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战对手的过程。这种合乎孩子们心理的称呼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识字就不再是枯燥的记忆,乏味的抄写,而是充满情趣的场景、过程。
二、形式多样——“游戏”中学字
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比较短,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作为新课程下的教师,我们只是一个兴趣的激发者,是知识的引导者,变换多种多样的学习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自主的去学习、去追求知识。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特征,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一同游戏,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使学生的创造精神得以充分发挥,使其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例如:我在教学第三册集中识字单元带有“门”字框的字时,我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教师带“门”的头饰,发给学生能和“门”组成新字的头饰,教师说:“我是门,我在找朋友,谁是我的朋友?”带其它头饰的学生陆续上台,师生共同读出生字的音并组词造句。不光如此,在教学中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还设计了“猜谜语”“字形小魔术”等游戏。在游戏中,师生关系融洽和谐,互相尊重,形成了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教师的参与更激发了孩
子们的兴趣,使学生真正“动”了起来,做到了在游戏中学字,游戏中学会思考,学习中学会创新。玩出自己的特点、自己的个性。
三、教给他们方法——学会做“小老师”。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教学的一个方向,是新课程标准真正进入课堂的一把标尺。我们的课堂只有充满乐趣,才会吸引学生,使其积极主动的学习。心理学家认为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活动,而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低年级教学中 “接受式”学习方式虽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间接经验等以书本为载体的知识,但又捆住了学生的思维,只有在“接受式”中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积极融入“探究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与规律。在识字教学中,我将一些简单的识字任务交给孩子们自己小组内完成,互当小老师,互教互学。教师加以纠正、补充,并且帮助学生找出隐含在汉字中的童趣,例如:“团”字,我们可以用猜谜的形式,“国”字“玉”出门,“才”字进了门;“坐”两人坐在土堆上;“朋”两个月;“胖”半个月……还有很多很多,学生能够用自己的小脑袋想出稀奇古怪的学字方法。这样学生不仅很有兴趣,而且能够掌握一定的属于他们自己独有的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较之教师的教授,他们自己的方法更容易掌握,印象深刻,识字将不再是他们的负担,而会成为一种乐趣。
四、分层引导学生——做他们的领路人
小学生由于自身的一些语言、逻辑、音乐、交际能力、自我认知、观察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他们接受知识速度的差异。我们教育者应该及早发现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教学。分层次是教学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不是给学生划分等级,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教育,才能促进学生在学习能力、基础和性格方面有差异的学生得到普遍发展。对于学有专长的学生可以给他们多一些思考性质的作业,让他们养成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在识字过程中,我经常让这些同学去用自己认识的字写出一些小文章,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不仅使他们有认识更多字的欲望,而且能够让他们从小有自己的独立思维形式,无形中发展了思维,开阔了视野;同时我积极创造条件,激励基础差的同学向基础好的同学学习,让他们自己确立一个追逐的对象,老师替他们保密,不断鼓励他们,以便让这些学习上暂时存在困难的学生重塑信心,在学习中让他们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样各个层次的孩子都可以体验成功的幸福,也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可以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五、联系生活——拓宽孩子们的视野
在社会生活与科技飞速发展的21世纪,仅局限于书本的知识,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对小学生来说,生活是一个大课堂,他们可以通过看电视,通过商场购物,还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学习许多书本上还没涉及到的东西,这对孩子们的学习需求是非常有帮助的,也是教师所不能教与的知识,所以,在课堂上,在生活中,我经常鼓励学生在购物时多注意物品标签,在走路或者逛商场时多看看广告牌或
者商场名,多看一些有益的少儿节目,这些事情都是小学生乐意去做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让儿童在娱乐中学习生字,在娱乐中成长呢?
六、和其他学科相联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新课标指出,要增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学科之间要加强整合,提高教学综合效益。各学科是相辅相成的。如我在教学生字时会时常让学生们在学生字的过程当中可以画一画,用自己的形体语言比一比,做一做等等。在画和做的过程当中学生兴趣高涨,既在娱乐的氛围当中学习了生字,而且发展了他们画的能力和肢体的谐调能力,促进各种能力的协调发展。
总之,新课程,新方法,让我们在新课标引领下,不断探索,不断进步,做好孩子们的引导者。
第五篇:低年级识字教学现状分析
低年级识字教学现状分析
识字教学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树立大语文教育观的今天,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不仅仅因为识字是学生阅读和作文的基础,还因为汉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就基础性而言,只有解决了识字的问题,才能帮助学生更早、更顺利地进行阅读,并逐步学会阅读方法,进行情感体验,丰富积累,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完成《课标》规定的阅读任务。之所以说是难点,是因为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任务是艰巨的。首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的识字量应达到3500个左右,而小学低年级应达到1600至1800个左右(会写800──1200个),由此可见,小学第一段的识字量约占小学识字总量的50%。而这1600至1800个字在阅读材料中的出现频率约占90%。从“50%”“1600-1800”这两个数据我们可以感受到,小学识字教学尤其是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负担还是很重的。其次,当前小学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死记硬背和反复抄写,置学生兴趣和潜在能力于不顾的现象还普遍存在。
一、存在问题 识字方法的优化策略为我们的识字教学注入了活力,摒弃了传统识字教学的弊端,但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还没有完全领悟新课标“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精神,在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指导学生认识要认的字时,总担心学生记不住,自觉不自觉地让学生分析、识记字形,在这方面想了很多办法,花了很多时间,结果呢,教学任务完不成,认字的巩固率也不理想,不能激发学生识字的积极性。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要严格按新课标关于两类字不同的教学要求进行教学,把时间、精力以及教法的改革用在刀刃上。
2、片面强调学生自主识字,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识字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来认识汉字,引导学生自主识字。但是,倡导自主识字,并不是说教师的教可以不讲方法,不讲教学策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学。有些教师想在40分钟内尽可能多地体现课标新精神,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变得缺乏重点,多而杂乱,结果使课失去了亮点,变得“不伦不类”。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教学目标不明确。在生字教学中,哪几个字的字音容易读错,需要重点指导纠正;哪几个字的字形容易混淆,需要重点区分;哪几个字的字义难以理解,需要怎样引导,都要心中有数。二是在教法的选择上是突出随文识字,还是突出字理识字、看图识字、韵语识字,也须清楚。要有目的、有层次、有指导、有示范。拓展延伸要联系教材内容,有目的进行,这才不至于“脚踩西瓜皮”,教学目标的落实才不至于架空。三是对教材的钻研不全面、缺乏深度。
二、针对以上问题,我想了几点策略:
(一)、把握识字规律,创新识字方法 汉字本身的规律就是汉字的音、形、义三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其最大的优点就是形象。,从字面理解、图像识别上来说对开发儿童智力具有深层价值。汉字的横、竖、撇、捺的奇妙组合,使它不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美丽和富有魅力的高强度悟性的结晶:字音是它的名称,字形是它的外表,字义是它的灵魂。每一个汉字都有自己的生命,都在讲述一个故事,我们要让这些生命鲜活起来,焕发出自己独有的魅力。
1、形象思维。汉字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大多十分抽象。在教学时我们把汉字的形通过各种直观手段、形象的语言、生动的故事等,展现在学生面前,启发学生根据已掌握的表象材料,按照字形特征,在头脑中勾画出一幅画面,这就是汉字的“神”。如学习“游”:一个姓方的小孩子,头上戴着一顶帽子,在水里游泳。教“警”字,编成一个故事:有一人违反了交通规则,警察向他敬礼,说以后再也不能这样了,所以“警”是敬加言。学习“渴”与“喝”时字,我们这样分析字形:口渴了,那是需要水,所以“渴”是三点水;喝水需要用口,所以“喝”是口字旁水,尽管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的想象并不合理,甚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它对于巩固生字的记忆却起着很大的作用。学生非常喜欢这种识字方法。学“看”,学生说把手遮在眼睛上方像孙悟空一样才能看得远 学“休”学生说是一人靠在树干上休息。学“睡”,说是困了眼睛垂下来,就是睡了。
2、理解记忆。教学生字时,我们联系已知的内容,把新学的字纳入已学的知识系统之中,成为有机的组成部分。汉字中有80%是形声字,声旁表示这个字的读音,形旁表示这个字的意义。我们采用形声归类的方法,帮助学生识记大部分汉字。①形旁归类。有同一种形旁的字往往在语义上有一定的联系。有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写小动物在夏天到来时的活动。要求学生认识蜻蜓、蝴蝶、蚂蚁、蜘蛛、蚯蚓、蝌蚪这些虫字旁的词语。教学时,让学生读一读这些词语,再仔细观察,说说发现了什么,这些生字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找出规律,凡是虫字旁的字,都是和昆虫有关的,然后拓展,问还知道哪些虫字旁的字,学生通过猜一猜、看图片等形式,认识了蚱蜢、螳螂、蜜蜂等词。②声旁归类。带有同一种声旁的字往往读音相似,字形相近,容易混淆。因而,需要经常进行归类复习。第二册《识字5》是猜谜识字,第三个谜底“青”就是初步让学生了解形声字中声旁相同的字读音相似的特点。“言来互相尊重,心至令人感动,日出万里无云,水到纯净透明。”在学生得出这四个字是“请、情、晴、清”之后,我让学生说一说还有哪些字宝宝里面也带有“青”的字:静、睛、蜻,并帮助他们编顺口溜归类:小草青青,河水清清,今日天晴,说话用请,上课安静,目是眼睛,昆虫蜻蜓。实践证明,针对汉字特点,把握造字规律,不仅能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识字负担,提高识字效率,而且能使学生对生字的记忆深刻,回生率降低。
(二)、拓展识字途径,构建识字平台
1、情景中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识字教学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愿望。”我们在研究实践中,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和语言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结合教学实际,精心创设识字情境,让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识字活动中去体验和感悟,使汉字融入学生的生命活动中,因而获得对学习汉字的持久兴趣。
(1)创设故事情境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故事很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或生动活泼的动画展现故事情节,诱导学生置身于故事情境中,积极主动参与到识字活动中去。在故事情境中,不仅帮助学生体验到识字的趣味性,更让学生体验到汉字就是一个个小精灵,可以组合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我们鼓励学生用所学生字创编成一个个故事,在故事中巩固生字,发展语言。如学“游”字时,学生会联想成一个小孩子(子)戴着一顶游泳帽(人),在方形的水池里游泳。学习“燕子”时,学生联想到“ 廿”是燕子的头,“口”是燕子的嘴巴,“北”是翅膀,“四点底”是尾巴。你瞧,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燕子正飞向天空呢!在比较形近字“拨”和“拔”时,可以比较说:“拨开”的“拨”右边是“头发”的“发”,这表示用手把头发拨开;而“拔河”的“拔”右边是“朋友”的“友”加一点,这表示拔河的时候小朋友们流下一滴汗,难点轻而易举地突破了。
(2)创设多媒体情境 在实践中,我们还注意创设多媒体情境,借助稚趣的动画、鲜艳的色彩、生动的音像,让学生尽快地全身心地融入到识字教学中去,激起他们探索蕴含无穷奥秘和乐趣的汉字世界的欲望。①呈现文本意境 借助多媒体技术形象的画面、逼真的音像效果,烘托场面,呈现文本的意境,使学生在对文本情境充分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加深对生字的印象,创设乐学的情境。如第二册《识字一》是一篇看图学习词语、认识春天大自然美景的课文。但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些词语,不能很好地走进词语所创设的意境,加上生活中春天的特征还不够明显,因此对词语的意义识记有一定的困难。于是教师制作了春季动画图像,柳枝轻摇,花儿开放,黄莺、燕子、蜜蜂、彩蝶在飞舞、小溪在欢唱,并配以活泼的钢琴曲《春之歌》,在相应的景物旁分别打出用红色显示的春雨、嫩芽、布谷、梨花、桃杏等生词,一幅声画并茂的春景图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仿佛把学生带入了诱人的春光中,学生兴趣盎然,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②展现字形演变 多媒体技术可将死板的方块字形演变成一幅幅生动的图画,因此,教师根据儿童掌握字形的认知特点,按照汉字的构成规律,创设字形演变情境,在体验字形演变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机械识记变为意义识字。如教学象形字“鱼”时,教师用FLASH制作出多媒体课件,先出示一条简笔画的鱼,然后出现楷体的“鱼”字,在图画和字之间演示“鱼”字的形体演变,最后鼠标点击鱼头,鱼头变成“ ”,点击鱼身,鱼身变成“田”,点击鱼尾,鱼尾变成“一”。在这种情境体验中,学生对“鱼”的造字过程一目了然,不仅把“鱼”的字型牢记于心,同时对祖国的汉字文化也有了初步的感悟。另外利用动画情境,分析字形结构,进行运笔示范,把比较抽象的起笔、行笔、收笔等过程直接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便于学生学习掌握,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创设比较情境 面对形近字、同音字、音近字、多音字,教师用换偏旁、辨字形、析字意、纠错别字、入语境等比较的方法让学生找出字的异同之处来进行识字,加深印象,提高识字的准确率。例如,学习“原”字时,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比较情境:一片大草原上醒目的写着一个红色的“原”字和一股清泉的画面上写着一个绿色的“泉”字。学生便主动地进行比较,并能很快地记住这两个字,一位学生编了顺口溜:“泉水泉水水丁冬,草原原来并不小。”轻松地分清了“原”和“泉”。
2、生活中识字 从校园生活到家庭生活到社会生活,从电子传媒到日常生活用品,从社区环境到娱乐场所,从名胜古迹到网络世界,汉字几乎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个空间。面对如此强烈的视听冲击,学生从小就耳濡目染。如果说,课堂识字是“有意识字”的话,那么,在课外生活中学生因接触多了而识的字,就是“无意识字”。正是这种“无意识字”所具有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的价值,更容易为孩子接受。我们利用这一特点,让课堂的“有意识字”与学生课外的“无意识字”相沟通,相融合,开拓识字的新天地!(1)校园生活中识字 ①利用学校环境识字 我们六合实验小学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个性化的班级设计,教室里的图书角等都贴上了相应的名称,墙壁、门、黑板报上写上热情洋溢的话语。在校园里,校名、校训、各个功能教室的标志、室内室外走廊上的古诗词和名人名言、提醒学生遵守纪律、注意安全的提示语、操场四周墙壁上配有图画的文字以及道路两旁,花草树木旁边的标语牌,都为学生识字提供了一种和谐自然的学习环境。带领学生走进校园识字,请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巧识汉字,既了解了学校,亲近了校园,又认识了许多与学校生活相关的汉字。②利用姓氏识字 学生的姓氏是一种丰富的识字资源。我们在教室前门的墙上设计了一张班级全家福,学生的每张笑脸上都要写上自己的姓名。每个小朋友在自己桌子的角落上贴上自己的姓名。多次出现学生的姓名,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不断刺激他们的感官,让他们尽快认识同学的名字,满足他们交友的强烈愿望,扩大识字量。对认识同学的名字多的同学老师还奖励他做老师的“小助手”,当一回“班长”收发本子或晨会时按点名册点名等。(2)家庭生活中识字 ①给家庭实物贴标签 我们利用家长会、家校联系册等各种形式,调动起家长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进行家庭识字。先让家长把家里的各种常用的物品名称制成卡片,分别贴到实物上,然后让学生每天到家对照实物,读卡片,这样字与物相结合,潜移默化,学生就渐渐认识了这些汉字。②电视媒体识字 电视媒体基本走进每个家庭。电视节目丰富多彩,如电视广告、儿童故事片、动画片等,画面生动活泼,语言通俗易懂,学生喜闻乐见。我们引导学生在看电视时,注意认读字幕,不会的就问家长。学生耳听标准的发音,眼看屏幕上出现的字,不断地看,听,问,不知不觉陌生的字符变得熟悉,进而记住了这些字。(3)社会生活中识字 ①利用社会环境识字 街道名称,街头标语、招牌、公交车站牌、公园、旅游胜地、社区里的动植物的名称等,也是学生识字的资源。平时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多看多问多记,养成见到汉字,就能自觉地识记的习惯。如我班的赵一飞同学在外地游玩时发现一块石碑上刻着一首诗,于是他就叫妈妈教他读,并及时记录到自己的“一点点本”中。因此她的识字量很大,而且语言的感悟能力在年级中也是遥遥领先。②利用商业资源识字 生活在商业化的社会里的学生,每天都面临各种标语、商标、招牌。我请家长带着孩子上街、进商场购物时,经常问问招牌上写的是什么,那个店叫什么名字,认认商品的名称、商标、外包装上的文字说明等,每次凭着孩子的兴趣,能识几个是几个。时间长了,很多字就潜移默化地被记住了,长此以往,即使家长不问,他们自己也会主动去认识这些汉字,享受识字的快乐。(4)课外阅读中识字 抓住孩子爱听故事的特点,诱发阅读兴趣,使学生在阅读中锻炼识字能力。在课上,我会结合教材内容适时地给学生讲一些优美的童话故事,如《白雪公主》、《海的女儿》、《丑小鸭》等。于是,大多数学生们在听故事中,对阅读书籍文章充满兴趣,跃跃欲试。这时,我再指导他们从读带有拼音的童话故事书开始,进行自主阅读。学生在听、读故事中,不断扩大了识字量。
3、活动中识字 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开展学生最喜欢的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身心处于一种愉快的心态,能收到很好的效果。(1)在实践活动中识字 研究中,我很注重指导学生在课外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激发识字热情,巩固识字效果。①“小小收藏家” 学期初,让学生准备一个本子,取名“一点点本”,鼓励学生去认身边的字,生活中的字,如各种商标、牌匾、广告牌、报纸,并把认识的字写在或剪下来贴在“一点点本”上。并提供学生展示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我的成就和彼此的激励中增加识字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去识字。②“小小啄木鸟” 学生在识字一定阶段后,可以走上社会,像啄木鸟医生给大树治病那样,指出大街上广告、商标、招牌上的错字、白字、不规范的字,如“鸡蛋”写成了“鸡旦”,“盒饭”写成“合饭”。说说自己的“治疗”方案,供大家“治疗”。在活动中,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提高了,社会责任感也增强了。③“小小旅行家” 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走出家门,饱览祖国的风景名胜,并把旅游中收集的门票,拍摄或记录下来的景点文字介绍和风景图片,剪贴成一张张旅行小报,在班级中展出,使学生认识更多的汉字。(2)在游戏中识字 我在识字教学实践中,还会采用多种学生喜闻乐见又行之有效的游戏来帮助学生多识字。①编字谜、故事、顺口溜游戏 在识字教学中,原原本本把字摆出来,学生没有多大的兴趣,而采用猜字谜、编故事、编顺口溜游戏就不一样了。老师可以先给出谜面,让学生尝试写出谜底,也可以和学生一道编字谜、故事、顺口溜,还可以发动学生开动脑筋自编或收集。学生通过猜谜语、编顺口溜记生字,既丰富了语言,又锻炼了思维。②“玩”竞赛性游戏 我们也常常设计 “闯迷宫”、“开火车”、“送信”、“抢夺识字卡”、“击鼓传花”、“找朋友”等竞赛性的游戏,让学生一边玩一边学。在激烈的竞争中,大家情绪高昂,学得生动,记得牢固。③创造性游戏 在识字过程中,学生掌握了一些简单的识字方法,如加偏旁、减偏旁、换偏旁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创编“找妈妈、换衣服、戴帽子、找位置、找家园”等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游戏。如教师出示了部件“亻”和“也、木、本、火、半、主、立”,让学生同桌进行“欢乐对对碰”的游戏:同桌互相拍手,边拍边说“欢乐对对碰,我来碰一碰,‘亻’和‘火’一碰,伙,伙伴读伙。”学生也可以自己进行拓展。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汉字重组,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