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二物理热学知识点
第四章 物态变化
一、温度:
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
2、摄氏温度:
(1)温度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C”表示;
(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
二、温度计
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
2、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
3、温度计的使用:
(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
(2)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
(3)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相平。
三、体温计:
1、用途: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
2、测量范围:35℃~42℃;分度值为0.1℃;
3、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4、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缩口);
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四、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1、物质熔化时要吸热;凝固时要放热;
2、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
3、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1)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
(2)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4、晶体熔化的条件:
(1)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收热量;
5、晶体凝固的条件:(1)温度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
6、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7、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
(1)AB 段物体为固体,吸热温度升高;
(2)B 点为固态,物体温度达到熔点(50℃),开始熔化;
(3)BC 物体股、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4)C点为液态,温度仍为 50℃,物体刚好熔化完毕;
(5)CD 为液态,物体吸热、温度升高;
(6)DE 为液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
(7)E 点位液态,物体温度达到凝固点(50℃),开始凝固;
(8)EF 段为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9)F点为固态,凝固完毕,温度为50℃;
(10)FG 段位固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
注意:
1、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这与具体条件有关;
2、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
五、汽化和液化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2、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
3、汽化可分为沸腾和蒸发;
(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注:蒸发的快慢与(A)液体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晒衣服快干);(B)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打开凉,为了地下有积水快干,要把积水扫开);(C)跟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夏天开风扇降温);
(1)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注:(A)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B)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C)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D)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吸热;
(2)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
(A)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B)沸腾只在沸点时才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C)沸腾在液体内、外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D)沸腾比蒸发剧烈;
(4)蒸发可致冷: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
(5)不同物体蒸发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发的快;
4、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增大压强,提高沸点)如:氢的储存和运输;液化气;
六、升华和凝华
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2、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人工降雨中干冰的物态变化;
3、凝华现象:雪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内表面)
七、云、霜、露、雾、雨、雪、雹、“白气”的形成
1、温度高于0℃时,水蒸汽液化成小水滴成为露;附在尘埃上形成雾;
2、温度低于0℃时,水蒸汽凝华成霜;
3、水蒸汽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相遇液化成小水滴,就形成云,大水滴就是雨;云层中还有大量的小冰晶、雪(水蒸汽凝华而成),小冰晶下落可熔化成雨,小水滴再与0℃冷空气流时,凝固成雹;
4、“白气”是水蒸汽与冷液化而成的
第二篇:初中物理 热学 知识点小结
热与能基础概念 热与能基础概念
1.温度是表示 物体冷热程度 的物理量, 常用单位 摄氏度 , 读作 摄氏度 温度反映了 分 子热运动(分子不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 2.摄氏温标规定 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 的温度为 0 摄氏度 标准大气压下沸水 的温 度为 100 摄氏度 3.测量温度我们通常使用 温度计 它的工作原理是 液体的热胀冷缩 使用时应该先观察 量程 , 最小分度值 ,玻璃泡充分接触(时间,空间)读数时视线与玻璃管内的液面 相平,不能 离开被测物体__ 4.医用温度计称为 体温计 ,它的测量范围是 35 摄氏度---42 摄氏度 ,人体的正常 体温为 37 摄氏度 ,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读数时,可以 离开被测物体 ,第二 次使用时要 甩动体温计,使液体回到玻璃泡内.5.为了衡量在 _热传递___过程中能量转移的多少,物理学引入的物理量是_热量_,单位 __焦耳__,发生热传递的条件 存在温度差 , 温度相同 时,热传递停止.6.(实验)液体必须 种类不同__, 质量相同 酒精灯要放在铝板中央加热是为了 单位 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实验时应该观察: 温度计 记录数据 :液体温度 , 加热时间 7.实验证明了哪些因素与物体吸收热量有关_物体质量___,_物质种类__ ,_升高温度 特别注意,与加热时间无关)(特别注意,与加热时间无关)8.由实验,我们引入了一个新的物理量 比热容 ,它的单位________ 一杯水的比热容为 _____ __ 物理读法____焦耳每千克摄氏度____物理意义_____1 千克的水上升(或下降)1 摄氏度吸收(或放出)4.2x10^3 焦___,倒掉一半水,比热容 不变 9.可以用比热容来鉴别物质的种类,是因为比热容是 物质的一种特性 比热容的公式 10.判断 吸收热量与比热容有关(正确)比热容与吸收热量有关(错误)11.物体吸收热量的公式__Q 吸=cm(t2-t1)___,物体放出热量的公式__Q 放=cm(t1-t2)__ 12.物体内大量分子的_不停地无规则__运动叫做热运动,分子之间存在__引力_,__斥力_ 13.内能是指__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___总和.温度升高, 内能_增加_;内能增加, 温度 不 一定 升高_,这说明内能还与_物体的体积,状态_ 有关 14.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__做功,热传递__,晒被子是通过 热传递 的方式是内能 增加 15.热机是将__内能__转化为__机械能__ 的装置,它可以分为__吸气冲程__ __压缩冲程__ _做功冲程_ _排气冲程_ 四个部分, 其中能量发生转化的是_压缩冲程_ _做功冲程_ 内能变为机械能的是 做功冲程 机械能变为内能是的 压缩冲程 阀门打开,活塞向上的是_排气冲程 阀门关闭,活塞向下的是_做功冲程_ 16.做 5 次功,需要_ 20 个冲程,飞轮转__10_ 圈
第三篇:初中物理热学
初中物理随堂练习-20170116
满分: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11小题)
1.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是()
A.用衣架将湿衣服展开晾晒 B.用热风干器吹湿手
C.用保鲜膜把蔬菜包好放入冰箱 D.喝开水时为了不烫嘴,向水面吹气
2.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让馒头变熟 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
3.将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在阳光下,在冰逐渐熔化的过程中()
A.冰的温度上升,水的温度不变 B.水的温度上升,冰的温度不变 C.冰、水的温度都不变
D.冰、水的温度都上升
4.如图四个用电器中,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
B.
C.
D.
5.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状态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图表示的是压缩冲程
B.该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C.该冲程中气缸内气体分子运动剧烈程度减弱
D.该冲程中主要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气缸内物质的内能
6.火电厂进的是“煤”,出的是“电”,在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A.机械能→内能→化学→能电能 B.化学能→重力势能→动能→电能 C.化学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D.内能→化学能→机械能→电能))7.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同为2 kg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10 min吸收的热量为()
A.5.04×C.2.52×J J
B.4.2×
J
D.条件不足,不能计算
8.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陨石进入大气层后燃烧发光 C.锯木头时锯片发热
B.天冷时人们通常会搓手取暖 D.烈日下自行车轮胎受热膨胀
9.一台柴油机的转速为2400R/min,则在1s内柴油机对外做功的次数()
A.2400次 B.1200次
C.40次
D.20次
10.冰冻的衣服变干属于()
A.升华 B.凝华
C.汽化
D.液化
11.如图所示,下列图象能反映水沸腾过程的是()
A.
B.
C.
D.
二、解答题(共1小题)
12.用燃气灶烧水,燃烧0.5千克的煤气,使50千克的水从20℃升高到70℃,已知水的比 热容为,煤气的热值为
。求:
(1)0.5千克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2)水吸收的热量。(3)燃气灶烧水的效率。
三、实验题(共1小题)
13.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吸热本领大小的实验装置,除烧杯中液体外其他完全相同.
(1)本实验采用的主要实验方法是 法.
(2)为达到实验目的,对水和液体B的要求是初温相同、.
(3)一段时间后,水沸腾了,此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水的沸点是 ℃,大气压强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4)用图(丙)的装置也可以完成本实验.在甲、丙两种装置中,你认为 装置效果更好.
答案部分
1.考点:物态变化 试题解析:A、用衣架将湿衣服展开,增大了湿衣服的表面积,从而加快了蒸发; B、用热风干器吹湿手,升高了水上水分的温度,加快了手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从而加快了蒸发;
C、用保鲜膜把蔬菜包好,减慢了蔬菜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放在冰箱中,降低了蔬菜的温度,从而减慢了蒸发;
D、喝开水向水面吹气,加快了水面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了蒸发,蒸发要吸热,从而降低了开水的温度. 答案:C
2.考点:物态变化
试题解析:水沸腾需要两个必要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妈妈蒸馒头开锅时,达到沸点;为了使馒头蒸熟,需要继续加热,但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答案:C
3.考点:物态变化
试题解析:水的凝固点是0℃,但水要凝固除了温度要达到凝固点外还需要继续放热,如果没有继续放热,水只能保持在0℃而不能凝固.
冰的熔点也是0℃,但冰要熔化除了温度要达到熔点外还需要继续吸热,如果没有继续吸热,冰只能保持在0℃而不能熔化.
故不管是冰还是水,如果温度到达0℃后没有继续吸热或放热,它就不会熔化也不会凝固.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冰是晶体,在它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加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直到熔化过程结束,全部熔化成水,温度才升高,因此只要是冰水混合物,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外部环境,温度都不改变. 答案:C
4.考点:能源
试题解析:
电饭锅、电熨斗和电水壶都是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把电能转化为内能;电风扇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选C.答案:C
5.考点:热机
试题解析:
A、两气门都关闭,活塞上行,汽缸容积变小,是压缩冲程;故A正确; B、压缩冲程中压缩气体做功,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错误; C、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变剧烈,故C错误; C、压缩冲程压缩气体做功,所以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错误; 故选A.
答案:A
6.考点:能源
试题解析:考查能源
煤燃烧,产生的内能来加热水,这个过程是煤的化学能转化为水的内能。然后再由水蒸气推动发电机来发电,这个过程是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发电机的机械能,发电机转动发电,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所以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化学能→内能→机械能→电能,C正确。故选C。答案:C
7.考点:比热容和热值
试题解析:考查比热容和热值
10J/(kg·℃)×2kg×30℃=2.52×10J,甲加热10min时,水10min吸收的热量是Q=c水m△t=4.2×物质10 min吸收的热量和水10min吸收是热量相同,故甲物质10 min吸收的热量为2.52×10J,C正确。故选C。答案:C
535
8.考点:内能
试题解析:A、陨石与大气摩擦,属于做功方式改变内能,故A错误; B、属于做功方式改变内能,故B错误; C、属于做功方式改变内能,故C错误.
D、太阳能经过热传递改变了轮胎里空气的内能,空气受热使轮胎膨胀,故D正确. 故选D. 答案:D
9.考点:热机
试题解析:
柴油机转2转是一个工作循环,做功一次,这台柴油机的转速为40R/s.则1s内柴油机对外做功20次,此题选择D.答案:D
10.考点:物态变化
试题解析:
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固态的水变为气态的水,属于升华,所以A选项正确
答案:A
11.考点:物态变化
试题解析:
沸腾规律:液体在沸腾时,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故D正确。
答案:D
12.考点:比热容和热值
试题解析:考查比热容和热值
10J/kg,煤气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1)煤气的质量m=0.5kg,热值q=4.2×Q放=mq=0.5kg×4.2×10J/kg=2.1×10J。
(2)水升高的温度△t=70℃-20℃=50℃,水的质量m=50kg,根据Q=cm△t得:水所吸收的10J/(kg·℃)×50kg×50℃=1.05×10J。热量Q吸=c水m△t=4.2×(3)煤气灶烧水时的热效率10J(2)1.05×10(3)50% 答案:(1)2.1×7
377
77。
13.考点:热机
试题解析:
(1)对水和液体分别加热,使它们的初温、质量均相同,并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温度计的示数,示数越小说明吸热能力强;所以在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2)根据丙图可知,两个电阻丝的阻值必须相等,则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相同,实验时还要使这两种不同物质的初温和质量都相同;(3)如图,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99℃不变,所以水的沸点是99℃. 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所以此时大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
(4)甲采用酒精灯加热,很难控制火焰一样,而丙中采用相同电阻丝,串联即可保证电流与通电时间相等,因此丙装置效果更好.
故答案为:(1)控制变量;(2)质量相同;(3)99;小于;(4)丙.
答案:(1)控制变量;(2)质量相同;(3)99;小于;(4)丙.
第四篇:初中物理压热学的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压热学的知识点总结
⒈温度t: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一个状态量。】
常用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
温度计与体温计的不同点:①量程,②最小刻度,③玻璃泡、弯曲细管,④使用方法。
⒉热传递条件:有温度差。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是过程量】
热传递的方式:传导(热沿着物体传递)、对流(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实现热传递)和辐射(高温物体直接向外发射出热)三种。
⒊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方式:蒸发和沸腾,汽化要吸热。
影响蒸发快慢因素:①液体温度,②液体表面积,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蒸发有致冷作用。
⒋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单位:焦/(千克℃)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
C水=4.2×103焦/(千克℃)读法:4.2×103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物理含义:表示质量为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为4.2×103焦。
⒌热量计算:Q放=cm⊿t降Q吸=cm⊿t升
Q与c、m、⊿t成正比,c、m、⊿t之间成反比。⊿t=Q/cm
6.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单位:焦耳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7.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即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第五篇: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蒸发
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蒸发
说明1本知识点的重点是蒸发的概念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说明3知道蒸发的概念,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说明4本知识点的预备知识点是汽化和液化。
说明本知识点主要讲述蒸发的概念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它是研究热现象的重要的知识点。
核心知识
规则1:蒸发的概念
洒了水的地面、倒上酒精的碟子会变干,是由于水、酒精蒸发,变成了气体。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规则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同样湿的衣服,晾在阳光下干得快,晾在树荫下干得慢,这表明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得越快。
同样多的水,倒在碟子里干得快,装在瓶子里干得慢。这表明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得越快。
同样湿的衣服挂在有风的地方干得快,挂在没有风的地方干得慢。这表明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得越快,蒸发得越快。
可见,要加快液体的蒸发,可以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和加快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而要减慢蒸发,应该采取相反的措施。
规则3:蒸发吸热
在胳膊上擦一些酒精,随着酒精的蒸发,会感到擦酒精处凉,这是因为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热,夏天在地上洒水感到凉快,是利用水蒸发吸热来降低气温。人们在盛暑天气大汗淋漓,是靠汗的蒸发吸热,保持体温不致升高。而没有汗腺的狗,酷暑时不能靠身体出汗来散热,只得伸长舌头,大口大口喘气,靠加快呼吸,增加蒸发量来散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