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让思政理论课真正地“动”起来(写写帮整理)

时间:2019-05-12 22:40: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华中科技大学:让思政理论课真正地“动”起来(写写帮整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华中科技大学:让思政理论课真正地“动”起来(写写帮整理)》。

第一篇:华中科技大学:让思政理论课真正地“动”起来(写写帮整理)

华中科技大学:让思政理论课真正地“动”起来

你印象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什么样的?还是一个老师带着一张嘴或是一个多媒体课件从头翻到尾吗?你知道可以用图画来解释哲学原理吗?你在课堂观看过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历史剧吗?你见过下课了还会跟任课老师“不依不饶”激辩的学生吗?而这些情景当前在华中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上频频上演。

多形式全方位的“形动”

“对于思政课的互动教学,长期以来我们一直都在做。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教学观念的转变,现在我们更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关系和谐平衡的课堂”,华中科技大学思政课老师栗志刚如是说。

据了解,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根本上改革思政课教学方法,华中科技大学将教师主讲的授课模式改变为多形式、全方位的互动教学方式——教师间互动、学生间互动、师生间互动、课堂内互动、课堂内外互动。

每学期开学前、学期中和学期末,华中科技大学都组织思政课教师以课题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负责此项工作的杜志章老师说:“这种教师间的互动,给任课老师们搭建了教学方法借鉴、案例和视频等资料共享的平台,有助于提高备课效率和授课水平。”该校党委书记路钢、常务副校长林萍华、副书记欧阳康等校领导多次参加集体备课。

使课堂从“一个人的课堂”变成“一百多人的课堂”,甚至“几百人的课堂”,从而建构起师生共同的课堂,是对师生间互动的最好诠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任课老师郭小安就经常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引玉之“砖”,将课堂变成了“大家讲堂”。对此,能源学院2010级学生王明秀说,这种教学法兼具理性和感性,让他很容易接受。

丰富的课堂互动重在将课堂“主场”让给学生,学生主讲,教师点评。在董慧老师主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课上,她让学生结合专业特色,讲出他们心中的哲学原理。建规学院的学生就将一个个深奥的哲学问题转换成了一幅幅类似“小丑”、“海螺”、“月亮变化”的图片在讲台上生动阐述;新闻、人文等文科生就把课堂改成了“董慧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讲坛”。构建理论体系的“行动”

该校对当前思政课教学面临的现实困境和当代主流教学论进行了深入研究,构建起了思政课互动教学理论体系。

该体系包含以下内容,一是认为应通过教学互动促进学生意识中知、情、意的交互作用,促使价值认同的形成。二是认为互动教学应坚持师生间的平等、真诚原则以及知情统一的原则。三是提出了一系列互动教学方法。四是认为高校思政课互动教学体系应基于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理论,以特定价值传导为中心,贯穿教学全过程。

“在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我在课堂上采用了经典阅读与感悟、提问与追问等方法,还是很有效的。”承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任务的杨金华老师说,“很多学生反映,在互动教学法的引导下,通过参与课堂,他们明白了„无用之用是大用‟的道理。”

据了解,目前华中科技大学已在3个层面提出了24种思政课互动教学方法。在理性互动层面有案例分析与讨论、学生主讲与点评、实验模拟与发现等8种,在情感互动层面有从角色互换到决策推演、从道德小品到体察感悟、从环境关注到热爱自然等8种,在实践互动层面有调研考察、网络互动、义工行动等8种。

走入学生心灵的“神动”

“我们正在进行的互动教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动,而是„形动‟与„神动‟的辩证统一,要求在调动学生嘴巴说与肢体动等外在显性“形动”的基础上,更要注重师生间的心灵交流、情感互通和思想碰撞这些更高层次的隐性„神动‟”。华中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林萍华对互动教学改革如是说。

这一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有所实现。在对该校本科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是“认识国家、社会的重要课程”的肯定率达到74.8%,对教师教学方法的肯定率达83%。

该校法学院2010级学生沈建铭说:“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彻底颠覆了我以往对这类课程的看法。课程并不像我想象中的那样枯燥和无聊,反而给了我很多灵感和思维上的启发。”

第二篇: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生生互动”,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摘要]:素质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个教育,是追求人的发展.随着现代社会对创造型人才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显得越来越重要.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呢?

[关键字]:主体、个性差异、关怀。

一、搞好角色转换,突出学生个体

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形式总是教师站在高高的讲台上,面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把课堂教学活动简化为灌输知识,教师往往是课堂的独奏者,学生是听众,是观众。这种形式的教学最大的弊端是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也抑制了学生间学习潜能的充分发掘。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哟啊转化角色,变教师为主的独奏,为以学生为主的伴奏,为乐学教育插上双翅。

要真正打破教师“满堂灌”学生“满堂听”的教学习惯,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使学习养成了自我思考问题,自我分析问题的习惯。这将有利于学生们的个性发展,形式上可以将学生改为多种组合的小组形式,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有差异的个体实际,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或巡视学生的学习,发现并总结好的学习方法,或发现学生普遍感到不能理解的问题。教师处于学生中间,便于多向交流,教师掌握情况能及时,了解问题更深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问题交给学生,教师或略作指导,或故意不作任何指导,而让学生独立地提问题、分析问题,以自己的思考方式去解决。这样就会唤起学生的内部动机,充分发挥学生潜在的个性和创造性。这样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教师成了学生可亲,可依学习伙伴。

传统教学在教师的脑海中留下了许多根深蒂固的东西,形成了一定的习惯和定势,其中有很多是与新课程相抵触的,因而教师要对自己的角色重新审视定位,尽快从传道授业感惑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教育教学平等的参与者,学生学习活动有力的促进者。要用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行为,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让学生学会学习。

二、改进教学方法,披露个性色彩

传统教学方法明显的不足是对学生信任不够,对学生的学习潜力估计不足。因此,教师包办代替的多,讲的多,占用了大量的宝贵的自学尝试实践的机会和

时间,即使让学生自学,也大半是“半扶”或“半放”。改革教法,就是让学生去大胆尝试,勇于实践,善于探究,学生能做到的,教师决不干预。出现问题了,那正是教师可以进行组织教学的切入点和出发点,自学过程中教师的监控则作为学生活动的反馈和服务,避免以教师的理解代替学生的感悟。这个实践的过程,决定其组织形式可以是松散的个体学习,各自为中心,不相互联系。也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同学间的谈论,围绕一个主题来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变“教师一言堂”为“学生群言堂”可以说,小组学习是很重要的形式。

以前,由于教师对学生实际缺乏正确把握,更谈不上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此,教师的备课要在吃透两头的基础上设计成双轨教学方案:备教学目标,更备学习目标;备教法,更备学法;备教路,更备学路;备教师的活动,更备学生的活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民主、自由、平等的氛围,或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争论或师生间共同探讨,教师启发学生畅所欲言,学生才敢互相交流、争论,才敢于披露其带有个性色彩的思想观点。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应设法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并因人施教,鼓励大胆发言,不要怕说错。同时教师应尊重学生,对学生提出的一些带有个性色彩的意见,即使言语有些偏激,不全面甚至不完善,但只要学生能自圆其说,就不要断然地简单地给予否定,而应当在思想上给予指导,在精神上给予鼓励。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敢于质疑争论,勇于发现自我,敢于发表与权威不同的见解,敢于超过教师、名家。因此,教师千万不要让学生富于幻想和充满好奇的天性消磨殆尽,尤其在课堂教学中应肯定学生的“奇谈怪论”,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他们的个性才会得到最自由、最大限度的发挥。

无论是哪个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一定的认识能力,这是能够先放后扶的前提,只有“放”,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容的学,有课堂思考的余地,有凭自己的才能独立解决问题的实践,只有“放”,才能有效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而教师的“扶”,要扶在方法上,扶在重点上难点上。“扶”只在对少数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上,只有在缩短少数后进生与一般学生的差距后进行的集体教学才是最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

三、重视正确导向,呼唤人文关怀

语文教材与数理化教材相比,莫过于它丰富的思想性,再加上师生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每一次解读,必会碰撞出五光十色的思想火花。教师必须辨证地把握

教材的思想内容,跳出“非错即对”的思维定势,不可用认识的怪圈来束缚学生丰富的思想,不可用简单的否定或肯定去熄灭学生多彩的思想火花。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地讲究“师道尊严”,教师注重的是学生如何尊重教师,如何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尤其是差生,更是漠不关心,单纯以考试分数为唯一标准,讽刺和挖苦,造成了教师与学生心理上严重地出现了隔阂,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怎会主动参与呢?因此说教师的课堂评价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今天,学生已成为学习的主题,这也意味着他们将有更多自主参与学习的机会,因此教育学生,鼓励为先。其一,多一些肯定,少一些否定。当学生敢于大胆质疑,富有个性地提出有悖于传统理论的观点和见解时,教师不应该一棒子打死,而应对这种富于探索性的求知态度予以肯定。其

二、多一份信任,少一份疑虑,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每一位学生内在潜能。为此,教师应放手让主动权给学生,用发现美的眼光去打量,用装满智慧与爱心的语言去点化,让学生每一次都能获得赞赏与鼓励,这样充分相信每一位学生的创造能力,在不断实践中体味到成功的快乐,师生在尊重、关心、鼓励、支持中展开心灵对话,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虽然考试已不是课堂教学的附属,但新课程下的考试理应成为学生成长的履历,要使评价由只重视静态的学习结果而变为更注重学习动态的发展过程,在现行的考试中要更多地注入人文关怀。考核时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给予恰当的等第,要符合学生实际。关注他们的不同感受,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让他们分析失败原因,找到成功秘诀,指明前进方向,这样有利于成功感,求知欲、好奇心的形成,让他们各得其所、乐在其中,优等生和后进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

教师还要善于把批评的机会留给学生自己,让小伙伴们激烈地“争吵”,热烈地讨论、真诚地赞美,在小组的交流中能让学生进一步在与同伴学习的比较中认识自我,而且也学会评价他人的学习而总结经验教训,因而说学会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前提。

总之,大千世界,学生之间存在着千差万别,将个体差异视为一种资源,但

利用差异并非为了消除这种差异,而要对其提供机会和指导,扬长避短,使每个个体在自己可达性目标上可得到最优化发展,发掘个性,发挥个性,成为有个性的出色的一个。

参考文献:

新课程与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改革(2002年3月北京大兴讲座辅导材料)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89.让每个学生都有好感觉[N].中国教育报,2002-06-02(03).

第三篇:让语文实践活动课真正“动”起来

让语文实践活动课真正“动”起来

。霞浦县沙江中心小学 汤宝强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探索,这对语文教师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它为教师创造性劳动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前景。语文实践活动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翼。精心设计丰富多彩、别开生面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在充满情趣的活动中,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积淀丰厚的语文素养,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既丰富学生生活,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加深学生语言体验,塑造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语文活动课的组织实施中,应始终把学生的自主性摆在第一位,让学习自主地、积极地参与,动口动脑,培养内在的动机,激发智慧的潜力,发展个性特长,推进个体的主动、和谐、全面的发展。“动”是活动课最大的特点,应该将“动”贯穿于活动课组织实施的全过程。

一、精选内容,使学生“乐动”

活动课比起学科课程有较好的灵活性,在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可以很好地体现“可动性”。

1、实践性内容。实践性是语文活动课的主要特性,它改变了学科教学中教给学生结论性知识的方式,让学生在参与观察、动脑、动口、动手能实践活动中拓展知识,发展能力。一次语文活动课,我组织学生到后首村市场调查采访,然后写一封建议书。很多同学对市场的一些问题作了如实记述并提出可行性建议。-这次活动课,同学们表现活跃,不但学会了调查,练习了写作,还懂得了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2、需要性内容。根据学生当前的需要或学生正关心的话题来选内容,可以激起学生的热情。教师要以新的知识,新的学习方法并伴以有趣的形式,来满足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使学生愿意学。如六年级时,很多同学们都互写留言。这时开展一个《星语心愿》活动课,让学生收集和撰写一些富有人生意义、积极向上的格言妙语。结果,这节活动课学生热情高涨,交流创作活跃,不但可赏析格言妙语的深刻含义、结构、修辞,还可以让学生受到激励和教育,提高了学生写留言的品位。

二、放手指导,让学生“主动”。

要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从活动的设计、准备到实施、总结都要放手让学生参与,使学生感到这是自己的“活动”,从而真正动起来。

1、放手让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开始时,教师可就活动的设计和内容征求同学的意见。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可将一部分内容交给学生搜集准备,这一过程其实也是学生的活动过程。如《成语故事会》就可叫学生推荐一些好故事给老师。一些活动内容熟悉以后,则放手让学生设计,教师主要是引导完善。学生参与出题活动准备时,强调通过思考,从不同的渠道收集故事内容。比赛时学生可自由选择表演形式,服装道具全部自行解决。经过尝试,效果良好。学生的思考和实践能力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发挥,更多的学生在这里找到了自信,口头表达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放手让学生在活动中一展身手。活动课重在过程,只要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动脑、动手、动口,那么即使学生在活动的某项内容没有充分完成,这节课也是成功的。如活动课《拜访春天手抄报展》,我让学生自行设计版面、标题,自行采编、构图。结果,一些手抄报的精美实在令人赞叹不已特别是“绿韵”、“心芽”为主题的两张作品,更是让人赏心悦目。当学生看到满教室展评的作品时,都深感自豪。在活动课《演好课本剧》中为学生提供人人都有“动”的机会,有的参与精彩的表演,如表演《陶罐与铁罐》、《负荆请罪》等经典故事;有的做评委,对表演作出书面及口头评论及打分。力求让参与面达到最大。人人都从活动中得到收获。

3、放手让学生参与活动评价总结。这能使学生在总结经验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先认识讨论,再全班交流评价,最后由老师归纳升华。如“创办班级图书角”活动结束时,我让学生交流读书的快乐、感受和收获。并以互相采访的形式来体现。”这就是引导学生以活动作总结的一种方式。每次活动后,我引导学生以活动为题材写篇日记,使学生的总结产生更大效益。

三、创设情境,使学生“灵动”。

新课程启示我们,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语文实践活动尤其需要广阔、自由的活动空间。让孩子们能像蜜蜂一样博采众“花”,像鸟儿一样穿越时空。

我们做教师的,头脑中想的、手里边做的,都应为我们的服务对象学生着想。一方面,要做好活动场地的布置,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另一方面,在活动开始和活动过程中可利用情境渲染、实物演示和动手操作等方法,以激起学生想看看、说说、做做的强烈愿望;其次,充分利用活动课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的特点,带学生到社会、大自然的情境中,营造一个学生“灵动”的氛围。如在活动课《对对子》中,当谈到对联“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时,我引导学生观察这副对联的特点,再让学生联想自然界中具有同样特点的景物。几分钟后,从一生口中蹦出一句“叶长枝头枝长叶”全班响起热烈的掌声。这一下一发不可收拾。接着就出现了“云追月儿月追云”、“水戏鱼儿鱼戏水”等佳句,不禁感叹:孺子可教也,有生如此,夫复何求。之后,搜集、编写对联就成了学生的一大乐事。

以上是我在小学语文实践活动研究中的一些探索,孩子们在活动中个性得到了张扬,创新精神和能力得到了挖掘和培养。我坚信,在与新课程的亲密接触中,我们语文实践活动的天地越来越广阔的。

第四篇:如何让思政课堂“活”起来?

如何让思政课堂“活”起来?

《 光明日报 》(2014年01月21日 15 版)

编者按

专业课认真听,选修课随便听,思政课无心听„„如何调动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探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规律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课题。北京物资学院思政部结合实际,努力探索整体改革,摸索出“一二三四”教学新模式,使思政课变成一门大学生喜欢的课,乐于花时间的课,值得关注和探讨。

“一二三四”,让学生动起来

“一二三四”教学新模式是:一个转变,即由“以教为主”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因校施教、因课施教、因师施教、因生施教”,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专业特点、个人特点和课程特点紧密结合,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两个衔接,即高中与大学课程的衔接,思政课课程之间的衔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存在与高中文综知识的重合,也存在各课程之间重合的内容,鉴于此,北京物资学院思政部召开高中文综课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研讨会,厘清高中与大学课程的重合点,大胆取舍。各课程之间重合内容通过教研室研讨,划清讲授界限,避免重复。

三位一体,即专题化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专题化教学,每门课程选择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基本理论点,形成相互关联的专题,构成教学内容的基本框架;深化教材重点、难点等内容,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吸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和学科研究最新成果,深入回答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网络教学,建成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和网页,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同时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密切关注网上动态,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加强同大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回答和解决大学生提出的问题。实践教学,分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社会实践。课内实践教学根据课程内容采用体验式、访谈式、参观访问、辩论等形式进行,课外实践教学主要采用社会调查研究等形式进行,并整合学校已有社会实践基地,开拓新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四个环节,即课前学生准备、课上教师精讲、课后实践中运用、期末学习成果化,做到精心设置、翻转课堂。课前学生准备,每位教师在授课前提供授课提纲、学习资料、讨论问题等,大学生查阅资料、精心准备,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有效参与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上教师精讲,每位教师每次课讲授一个专题,做到“精讲”“管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课后实践中运用,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了解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及中国化成果,分析社会问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结合学校物流特色,指导学生钻研井冈山时期和延安时期物资流通补给,做高水平、特色性论文。《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指导学生制作电子报,调研北京郊区居民选举、就业、社保等情况,掌握第一手数据,撰写调研报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开展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阅读、研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举行道德法律小品大赛,实现内化于心、外践于行。期末学习成果化,把大学生读书笔记、调研报告、特色论文等成果进行展演、展示,择其优秀出版发行。(李邢西、郭继武、高书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由“演员”转变为“导演”

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探究相关学科的知识原理并以所学的知识原理为工具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它要求学生在向老师“拿来”的过程中自己要有所“生成”。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中,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把时间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摸索总结出一些卓有成效的方法。

问题设置法。“思起于疑”,疑问是学生思维的触发点,没有问题就没有思考,没有问题,也就没有创造。以探索问题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精选什么样的材料,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是关键。作为教学起点的问题,必须具有“导学”功能。例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我们借助问题“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看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入手学习。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学内容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发表各自对问题的看法,课堂气氛活跃,呈现出师生互动的热烈局面。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投入到学习的殿堂中来。

参与式教学。对于近代现代历史中发生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学生其实都有一定了解。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挑选出一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介绍研究,采取让学生课前在分组讨论学习的基础上,选派代表在课堂进行PPT交流展示(记入小组组员平时学习成绩),然后,由教师做分析评论的方法,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方法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参与到制定学习计划,发现提出问题,查找整理资料,质疑析疑解疑的过程中来。

此外,我们还运用了诸如“指导学生以情景剧的方式还原历史事件”,要求学生“从自己的家乡去寻找影响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人和事”“开展近现代历史知识竞赛”等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举措,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刘建宁、田湘红、崔志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阅读经典文献是精神上的享受 如何从抽象的理论还原到生动的现实?如何从生动的现实提炼出人生的智慧,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读书,无疑是一条道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材内容丰富,课内教学学时又非常有限,因此就需要学生在课外花时间进行阅读,撰写读书报告的方法加以补充强化。实践证明,以师生共同参与为舞台,以大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切入点,以改进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目的的阅读原著教学方式效果良好。

一般在开学之初,我们就列出参考阅读书目,精选部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印发给学生,从文章的历史背景,内容概述,重点和难点解读,历史影响和当代意义等几个方面辅导学生研读。要求学生从中选取一篇进行精读,写一篇学习原著的读书报告。教师进行读书报告写作提示及指导,并进行读书报告点评。然后教师随机抽取学生,让学生把自己选取精读的文章基本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做成PPT介绍给其他的同学,其他同学可就某个问题进行提问,大家共同讨论。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讲课情况和讨论情况进行点评和总结。这样既理解原理,又训练独立学习研究以及写作的能力,读书报告也可以让学生交流各自切身的读书与学习感受。比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通过阅读原著与教师的引导讨论,学生们找到了当今“以人为本”理念的理论渊源。

“一开始上这门课的时候,我不禁窃喜:什么物质与意识、认识与实践、世界观等,这不都是中学学过的吗?现在学这门课不就是一个小儿科吗?可在后来的学习中,我渐渐发现,要学好、弄懂这门课,或者说要理解马克思主义并非易事。”一位学生这样说。

通过原著导读的学习,学生们普遍认为,在阅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时,犹如亲耳聆听几位伟人对于世人的谆谆教导,他们就像在昨天刚刚与我们交谈过自己的思想和心得,让我们对于社会现象能够看得更通透。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其思想博大精深,文字奔放有力,时而诙谐风趣,时而辛辣讽刺,引经据典,论证缜密,思想深邃,反映了几位伟人对他们所研究问题从来不是浅尝辄止,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刘景燕、宋洪云、李兰芳)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RSD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

RSD立体化教学模式是概论课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R(Revolution)是指在教学内容上的“革命”。针对思政课内容相对枯燥,体例单一的弊端,概论课教师以“一元三线”为核心,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一元”是指就课程的“理论主线”而言,围绕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条主线,历史地再现中国共产党艰难探索的历程以及取得的丰硕成果。所谓“三线”,是就课程的“内容主线”而言。其操作规约是:在充分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当今中国与世界的新形势和新特点,将课程内容分解为三个相对独立的单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当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面临的挑战与创新的路径”,这三大单元之间,即彼此衔接又彼此影响,是一个互动的有机整体。通过历史与现实两个维度的整合,教学内容的整合做到即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真正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

S(Specialization)主要反映在教学过程的“专题化”运作上,根据《概论课》“亦旧亦新”“亦同亦异”“亦易亦难”的特点,采取专题化的教学模式,不拘泥于教材的一章一节,而是以宏观与微观交织,历史与逻辑、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原则,针对现实生活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作专题讲座。

D(Diversification)是指呈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形式。结合90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心理特点,遵循求知与求职结合的原则,开展多种教学方法的探索,如“问卷式调研法”“时代感较强的案例教学法”“情景教育法”等。并把各种教学方法作为方法链分散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发挥教学手段的群集优势,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和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RSD教学模式强调针对性、实效性、有用性,强调学生的学以致用、学用统一。首先,在课堂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增加很多项目,如课前十分钟的信息发布环节,针对热点问题的课堂辩论,“一答到底”的知识竞赛,制作以“身边的感动于道德的缺失”为主题的电子报,对校园环境和周边环境进行相关的调研活动等,这些课堂实践活动的实施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方式灵活多样,实现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有效结合,很好地让学生动了起来。(张震环、冯凡彦、高亚春、陈丽莉、樊秋霞)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用戏剧将中国梦理想“化”为学生内在信念 随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3版的发行,作为马克思主义成果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重要标志——十八大精神正式进入教材。如何完成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成为了本课程教学需要完成的首要问题,也是如何使十八大精神从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梦想为主旨的思想成果与实践指南,尽快转化为其内在信念与行为所面临的基本问题。

教研室根据新版教材,将“十八大精神”融会贯通到不同章节,对于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价值体系的践行与培育,如何加深对爱国与民族复兴关系的理解,如何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等方面,都进行了必要的充实。

在实践教学环节,首先精选有效模式,紧贴时代教材。自2005年以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历经六次修订,每次修订,都是为了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也是推进其成果大众化的过程。为了适应这一特殊性质,多年来,我们尝试采取多达20多种实践教学方式,组成横向和纵向的自助菜单,以期达到更大教学实效。为了适应新时代要求,教研室以实现中国复兴伟大梦想、坚定中国梦理想信念为导向,结合本校艺术资源,与多次获得国内外艺术大奖的团委合作,精选戏剧展演方式,构建了多方合作实践平台,以大一年级每个班为实践单位,凝练十八大精神,推出“中国梦青春梦”戏剧大赛,并将其中精品,以课程章节为线索顺序展开,从“我的大学”适应大学新生活,到“桑格花般的生命”对理想的赞美;从“爱国青年”的理性爱国,到“井警镜”对人生观的反省;从“法制进行时”强调法律观念,到“钱包、女人与树坑”和“父亲”对于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塑造,这是本课程的基本结构,也是贯穿展演始终的主线,在体现情德法关系的“王子与公主”剧目中得到统一。所有这些戏剧作品在12月为纪念“12·9”运动进行展演。这样,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成果,在对其中国化道路的历史回顾与缅怀中,完成了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又一次推进。

实践课堂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将理论转化为内心的信念,并落实于行动中。人生观、世界观等的形成,是有其科学规律的,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角度来说,就是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接受检验的过程。而戏剧展演的方式,通过将实际生活中的事迹总结凝练,提升到艺术的高度再现。这一过程,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观察与思考能力,扩大了学生的视野,而且有助于学生在艺术模拟的过程中,将复兴中国的伟大梦想内化为内在的信念。

这样,台上台下,剧内剧外,围绕着怎样理解中国梦与自己、与青春梦的关系,构建出一个育人育己多维互动的实践平台,为学生成长为民族复兴中坚力量,提供了较为扎实的人生体验与思考空间,从而将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所需要具备的社会核心价值观,深刻地烙印在最广泛、也最具未来成长可能的学生脑海之中,并在其成长的过程中,成为驱动他们努力实现中国梦的内在信念。(陶琳、李淑文、张怡)

第五篇:京师范大学多措并举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立体课堂:让思政课“火”起来

京师范大学多措并举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

立体课堂:让思政课“火”起来

北师大学生登上思政课讲台。师宣 摄

思政课教学团队所有教师在学生评课中的满意率均超过全校平均水平;在近几年“最受学生欢迎十佳教师”评选中,思政课教师屡屡入选。

“形势与政策小组”是北师大小有名气的时事类学生社团,让大学生为大学生讲课,不仅丰富了授课主体,也大大增强了思政课的实效性。

■通讯员 周雪梅

枯燥重复,脱离现实,耽于说教„„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许多人心目中的老印象。

鲜活新颖,紧接地气,专业前沿„„如今北京师范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人气最高的课程之一,同学们由衷地为思政课教师们“点赞”——思政课教学团队所有教师在学生评课中的满意率均超过全校平均水平;在近几年“最受学生欢迎十佳教师”评选中,思政课教师屡屡入选,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

多元的授课主体、多样的教学手段、多维的学习方式、多方的专家团队——这是学生们切实感受到的思政课的创新与变化。近年来,北京师范大学多措并举,悉心营造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课堂”,实现了学生从“被听课”到“要听课”的转变。

立体讲台:专任教师+大学生+辅导员

“克里米亚到底属于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上,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本科生孙晨迪正通过PPT做“新闻播报”——“沉重的克里米亚”。孙晨迪“一路狂奔”,用流利快读的语言,深度分析了克里米亚问题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动向。“„„他开放式的结尾给了我们无限想象的空间,国际政治舞台风云变幻,势必会对经济产生深刻影响。”简单点评后,授课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熊晓琳话锋一转,水到渠成地切入了当天的授课主题。

课前“新闻播报”环节的设计,熊晓琳已经坚持了多年。每节课前,她会要求学生利用5-10分钟时间,播报近一周内的新闻事件。“在构建报告的过程中,我们不知不觉成为了事件的亲历者。”孙晨迪说,新闻报告不仅让自己接触到那些“原本离我们很远的生活”,还锻炼了实践能力。在熊晓琳看来,“把话筒交给学生”改变了教师“独霸讲台”的平面格局,让学生思政课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都有了很大提高,“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多了”。

学生走上思政课讲台,在北师大并不鲜见。事实上,学生早就不再是只能坐在座位上被动听课的一方,他们是思政课这个“立体讲台”的常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面对200多名本科新生,来自“形势与政策小组”的两位同学王帅捷和郑子薇,正生动讲述“欧洲大学的道德教育”。“有一种和老朋友聊天的感觉,没有压力、没有隔膜”,听课学生赵阳杰认为,同辈间的交流更有说服力,“师兄师姐们的话,总是能说到我们的心坎里”。

“形势与政策小组”是北师大小有名气的时事类学生社团,邀请他们登上讲坛的,正是这门课的主讲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润枝。“让大学生为大学生讲课,这种大胆吸收学生参与授课的尝试,不仅丰富了课堂的授课主体,而且也大大增强了思政课的实效性。”

自2007年成立以来,“形势与政策小组”的同学们已连续8年,先后33次走上思政课讲台,为全校本科生集体授课。

如今活跃在北师大思政课“立体讲台”上的,还有一支由近30位年轻人组成的辅导员队伍。平日里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辅导员是距离学生最近的教师群体。他们讲授的心理健康、经济社会、生涯规划、创业指导等课程受到学生们的“热捧”。

立体教学:案例课+研讨课+社会实践

“1956年2月24日,苏共二十大会议的正式议程已经结束,有人已经开始收拾返程的行囊,然而就在这一天,与会的苏联党代表突然接到一个参加全体会议的通知,需要特别的请柬入场„„一场注定要震撼世界的事件上演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上,纪录片《正道沧桑》牢牢吸引住了学生的目光。案例视频播放后,授课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赵朝峰讲起了毛泽东同志对苏共二十大“喜忧参半”的评价,以及中国共产党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探讨。

坐在最前排的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生王建雄是名“理科男”,他说赵老师案例课件中涉及的很多内容,自己以前都没听过,“老师将书本上的理论用大量历史事实来呈现,非常吸引人”。“每讲述一个重大理论,都会有鲜活的案例支撑,我对这门课很感兴趣”,政府管理学院本科生张黎雪也颇有同感。

不空谈理论,不空讲概念,将内容要点寓于一个个真实的历史案例之中。赵朝峰说:“这样的案例教学有助于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通过读懂理论背后的故事,了解理论产生的必然性,进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着北师大思政课教学的主体任务。院长王树荫教授表示,通过综合运用精讲式、专题式、启发式、互动式、研讨式、情境式等多种教学手段组织教学,学校彻底改变了过去单向式的灌输形态。“要让教师成为良好互动环节和氛围的创造者,让学生成为与教师平等互动的主体。”

多元团队:院内师资+校内学者+校外专家

“量变积累历史,质变改变历史;漫漫人生路,关键就几步”,台上侃侃而谈的,是“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负责人、著名党史专家、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炳林。

“王老师的课真的很精彩,妙语连珠!丰富的事例背后是理论逻辑的深刻揭示。”文学院博士生李巍一直是王炳林的忠实听众之一。

而在这门课上,学生们能领略到的不只一位专家的风采,让他们“惊艳”的还有更多:既有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知名教授朱志敏、杨世文,也有北师大校内的知名经济学者李翀、历史学者杨共乐,还有校外的著名专家,如中央党校教授张喜德、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张静等,甚至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新时这样的“顶级专家”也在授课教师之列。2010年,北京师范大学成为教育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试点院校,经过几年的试点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立起了本院、本校、校外三个专家库,形成了一个多学科、高水平、善于专题讲授的多元立体专家团队。

“每次上课都有一种期待感”,历史学院博士生王晓燕说,专家团队的讲解启发了自己对当前许多社会问题的深层次思考和对问题的多角度分析,“对国家政策的理解从没有像现在这样透彻。”

在北师大对思政课教学效果进行的问卷调查中,93.33%的学生对课程讲授方式表示喜欢,对课程教学效果的满意率则高达96.5%。学生们用自己的态度,为思政课投上了庄严的支持票。

下载华中科技大学:让思政理论课真正地“动”起来(写写帮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华中科技大学:让思政理论课真正地“动”起来(写写帮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