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小组合作研修总结
教师小组合作研修总结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在课改的口号中,我们学校实行了小组合作学习。但在这一年的摸索之后中,有时会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普遍存在着小组合作学习只有其“形”而无其“实”等。平时忙着上课,对出现的问题没有深入的思考。因此,这次研修很及时也很必要,给了老师一个很好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通过看视频、混合课例研修、完成作业、参与讨论等多种形式向身边的专家和同事们学到了很多,感觉受益匪浅。
我们一共写了两次作业,第一个是为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设计学生小组合作观察设计表;第二个是结合语文教学思考小组合作的有效和老师的作用。这两次作业是针对学校在实施小组合作中出现的问题,都是最核心的问题。通过作业我发现每个老师都是以非常认真谨慎的态度对待作业,那种一丝不苟的专业态度令我震撼。老师们都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但我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是第二次作业中的问题,这正是我平时上课中的困扰所在。
小组合作学习中老师到底该怎么做?强调学生主体,并不是忽视老师的主导作用,老师始终是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语文老师应该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给学生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引导。具体来说,应该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规范行为。教师要认真观察和了解每个小组的活动情况,注意激活“冷场”,控制“过热场面”,对个别不认真的学生或小组及时地加以引导,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全体小组成员“动”起来,确保合作顺利开展。有很多学生只是听众,不能积极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需先在组内明确分工,让每位同学都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务,并获得成就感。
二、精心选择学习内容、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合作学习的内容确定,要由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背景,学习水平,性格特征等进行精心选择。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选文内容有良好的价值取向,要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
三、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适时点拨引导深化。以阅读教学为例,要以学生对作品阅读、欣赏活动为主,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走进作品,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与作品发生共鸣。引导学生自主钻研,了解学生在钻研中存在的问题,参与学生讨论,激发学生深入思考。
四、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重视评价。学生有强烈的自尊心,渴求被老师肯定、欣赏。只要出自真心,老师的一个赞赏的动作、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信任的眼神,都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学习方式,我们要通过不断的指导,长期的熏陶,积极引导学生吸收、内化。教师之间也应该经常地开展小组合作式的学术探讨,不断反思、改进,使自己逐步走向成熟,适应新课程的教学。
第二篇:《小组合作学习指导策略》研修总结
《小组合作学习指导策略》研修总结
章凤镇弄贯小学
许元开
小组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是按学生不同的能力兴趣编团队或小组,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互助性学习。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校本教材研修实施方案的指引下,我积极主动地参与了学校《小组合作学习指导策略》一书的研修活动。通过这近半年的努力,本人采用个人研修→研读心得→实际应用→集体交流→考核等的学习方式,较为圆满地完成了研修任务。本人不论是实际的教学工作,还是理论上的提升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为更有效地开展好小组合作学习这个新课题,结合自身课堂教学实践,现将《小组合作学习指导策略》一书的个人研读工作做出如下总结:
一、优化组合,准备合作
在实践教学中,我在尊重学生自愿的原则下,尽量使各组的成员在性别、性格、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质性。让他们主动参与、互教互学、合作探讨。学习小组经过合理、优化地重新组合,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不定期的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组间搭配力求做到均衡,无明显差异,便于公平竞争。并要求各小组的成员相互友爱,坦诚相待,民主平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二、明确任务,运用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因为“呈现问题”是合作学习的第一步。然后师生共同梳理、整合问题。这样,既给了学生明确的学习任务,又给了他们自由的内容选择和活动的空间,使学生明白怎样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把握时机,体验合作
开展合作学习,要结合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水平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不能滥用。因为并不是所有性质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合作学习的。例如简单的学习内容,可以让学生独立学习,快速解决问题;而复杂的知识内容,则需要教师的精讲,所以合作内容的确定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慎重考虑。合作性学习可以集中大家的智慧,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三、评价激励,延伸合作
积极的评价,将不断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也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此,合理运用小组成员互评与自评,对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尤为有效。同时,正确的评价与被评也正是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之一评价可以是个人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小组合作中行为表现、积极性、参与度以及学生在活动中情感、态度、能力的变化。奖励,有利于激励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奖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采用口头表扬、鼓掌祝贺、授予小组荣誉称号等。通过奖励使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有价值的,是能得到认可的,激发学生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开发他们的潜能,乐意为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努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技能。
总之,通过培训还懂得了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万能的钥匙,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研究,不断探索有效合作学习的途径和方法,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第三篇:小组合作总结
践行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一年后的思考
江北实验小学
李亚宁
在全国轰轰烈烈开展小组合作的形势影响下,我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的理论经验应该是总结了许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个又一个成功的学校案例也向我们证实了它的可行性。因此我主动采取拿来主义,因为只有把它放在我与学生的真实的课堂教与学中,才能对此有真正的理解,才能知道它真实的价值。
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成功与否,我们一定不能忽视学生的接受度与满意度。我询问过班上各种层次的学生,他们均以非常兴奋的表情表达了自己对这一学习模式的喜爱。我想这就足以说明了很多东西。但在具体的开展过程中,可谓是问题重重,有相当多的环节于我而言还是未知数,但乐观地看这也说明我对小组合作的理解越来越深刻了。下面我不敢求全,姑且就自己比较有感触的方面向大家作一个汇报、交流:
小组成员的确立上我首先选择行政组长。他们是我充分衡量学生的成绩以及交往能力来确定的。成绩中等偏上就可以了,但组织与交往能力就看得比较重了。然后,我对八个行政组长进行了培训,告诉他们选择组员的标准,比如说男女生的比例、学习成绩的高低、性格外向与内向的搭配等。然后由他们依次选择自己的组员,如果有确实不愿意在这一组长领导下的组员也可提出自己的看法。这种双向选择下的小组形成更便于提高小组的凝聚力、增强相互之间的信任感。当然对于个别不很均衡的组,我会加以适当的调整并说明理由。
当然在具体的学习生活中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有的学生是哪个组都不怎么想要的。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想的:首先老师就要先做好准备工作,尽量把他分给包容心强一点的组长。如果这个学生成绩太差,可以一开始就降低这个组的成绩要求,从而减轻小组压力。如果这个学生是纪律不太好的。就让他在具体的生活中去承受来自小组的压力,从而实现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曾经有一次,我们班的王树煊和叶星良两位性格比较活跃的男生所在的组,因为他们违反纪律使本组在当日评比中成了倒数第一名。行政组长是班长王美馨,一位严于律已、品学兼优的女生,在讲台上不停抹泪,弄得小组中另一女生,泼辣型的江晨曦也哭了。江晨曦就不管三七二十一了,当着全班就边哭边骂他们,还直接说再也不愿意和他们一个组了。当时教室里安静极了,几个女生哭得一塌糊涂,犯了错误的男生也站在讲台上一脸写满愧疚却不知所措。我的心也受到了触动,用眼神暗示两位男生前去向小组认错、寻求谅解。我相信小组成员间的一个个矛盾才是真正引领他们明白小组意义、集体荣誉感、个体责任等诸多方面的切入点。有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触及男生心灵这一板块来说:女生的眼泪和责骂比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育的确要有效得多。
从小组组名、组训、组徽的确立上,我看到了一个个艺术家、设计师的影子。我丝毫也不夸张的说,那是我所不能企及的。有“奋斗”小组,组徽是一支强壮有力的手臂,拳头握得紧紧地,仿佛充满了无穷的力量。有“闪光”小组,口号是“小组闪光、魅力无限。”还有书香小组、四叶小组、晨猫小组、锋芒小组等等。组建之初我还让他们各小组成员在展示之前喊一遍口号,他们为了在喊口号的同时编排出各具特色的动作,都花了整整一节课的时间,仅管在后来的学习中,基本上没怎么用上,但那一节课极大地拉近了组员之间心与心的距离。还有一个重要的阵地建设板块,可说的就太多了。大家前后差不多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才基本完成。组际之间的差别也很大,有的已经接近尾声,有的因为各种矛盾还没有着手做。但在这一形成过程中明显可以看出:小组间不知不觉地在相互学习,互相寻找灵感。我印象最深的是杨扬同学那个小组,快一周了几乎没什么进展。我一询问听到的全是组长的抱怨之词,有两个男生也确实在美术方面比较弱。于是针对这一现象我特意在班队会上讲了每个人只要心怀对小组的热爱就总能找到自己适合的、力所能及的方式为小组作贡献。而不是以自己没有能力来推卸责任,这是一种耍赖的应感到羞愧的行为。果然在那以后,她们组很快就行动起来了。后来,组长杨扬在作文中写了这样一段话倾诉了自己的感受:
“老师让我们设计组牌并进行小组阵地建设。可真惨,因为我们那组是男生多、女生少。我和李文杰(女)就成了小组的顶梁柱。我们拼命想该怎样设计花纹、样式。可几个男生却悠闲地玩着。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住了,冲着男生们吼道:“你们为小组考虑过吗?从现在开始,小组的事不需要你们管了!”话已至此,我们两个女生便只有自己弄了。没曾想,我的脑袋里一片空白,乱糟糟的,没有一点儿头绪,弄这个也不是,弄那个也不是。一会儿想着弄组牌,一会儿想着弄阵地建设,想着拿画纸,找双面胶,忙都忙不过来。眼看着别的小组越弄越好,我的心里一天比一天慌张。但自己又想不出什么花样,急得我像热锅上的蚂蚁。看着其它小组齐心协力、忙前忙后的兴奋样,我猛然觉得自己做错了,不应该那么冲动,轻易地说出那句伤人的话。于是,我主动去和毛作政商量,他说他愿意设计组牌。接下来,我们分工合作,邬靓剪一些装饰点缀的物品,唐宇晨负责找画纸等材料,我和李文杰、李淼负责剪花边、粘画作、弄星星。经过一番努力,我们很快完成了小组的阵地建设,效果还挺不错的呢!
团结的力量如此强大!看似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只要团结,就会成功。这就是小组合作学习给我的启示之一。”
我想作为老师只要我们认可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困难与困惑,不动声色地加以引导就行了。实在解决不了的就交给时间,因为有些关系和利害冲突是必须要学生在今后的实际生活中去理解的。他们自然会为自己的自私也好、傲慢也好还是不负责任也罢慢慢地付出代价的。
我以前一直认为最难的要数导学案的设计。上学期我上了《山雨》一课,其导学案是教导处准备的,可谓是几易其稿,环节设置完整、准确。可具体上下来却并非那么回事。关于那次上课的反思,由于之前我已经向大家作过交流就不在这里赘述了。我最近在想:用导学案上语文课,是对我早已习惯了的教学方式的一种颠覆。我总觉得,一会儿汇报答案、一会儿点评学生、一会儿再点点课件、一下子又去评一下分数,真的会让上课者有一种太过茫然的感觉。好像我课前准备的一堂完整的课就这样被割裂成了支离破碎的一个个环节。这一问题直到如今变成了一个更大的问题困扰着我。因此我现在的看法是导学案还可以在网络上找一找,结合自己的理解修改与完善。可拿着一个好的导学案怎样在课堂上清晰地呈现各个环节,也不至于走马观花地讲解,才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我也真诚地希望在今天的交流和今后的相互学习中能让我的思路变得逐渐清晰起来。就上课而言基于自己的收获确实远低于困惑,因此我实在没什么可说的,请大家谅解。
总的来说,一年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我是充分认可的。它的推行确实在培养学生的荣誉感、责任感、奋斗意识、反省意识等方面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要能不折不扣的推行下去,我想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要从心底里接受它。如果我们仍然是满心狐疑,我想这会让我们在出现困惑的时候,不是选择正视困惑,让自己和学生在困惑中完善与成长,而是面对困惑轻易地选择质疑和逃避,以至最终给自己一个心安理得的理由去放弃。
2012年9月17日
第四篇:小组合作,教师引领
小组合作,教师引领
殷都外国语中学
张慧娜 “小智慧靠自己,大智慧靠集体”,可见小组合作在我们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小组合作是孩子们思想的碰撞,孩子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不断的补充与质疑,但往往会出现有的小组不知如何合作学习,只是在机械地对答案,没有真正地互动起来,由此可见教师的引领作用在小组合作中就尤为重要。
首先,教师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合作环境,要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要及时鼓励学生,让每个孩子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合作前教师要鼓励学生,相信学生。例如我说“相信你们一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你可以对小组成员的方法进行补充,同时也可以提出质疑。”这样孩子们在合作时,就都会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地参与其中,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其次,教师要积极参与合作,把自己作为参与者与学生一起讨论、研究,建立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教师要轮流参与各个小组的活动,适当进行引领,积极寻找、创设对话的“话题”与说话的“空间”。在小组讨论、汇报交流时,教师要提醒学生应注意的问题,发现偏差要及时纠正。特别是平时小组合作时效性比较差的,我们更应参与进去,比如说:“你们看如果我这样交流可以吗?”“你能给我讲解一下你为什么这样做?”等等,这样,我们等于把一种合作交流的方法潜移默化地渗透给学生,久而久之,孩子们就“有法可依”了。这样就会提高小组合作质量,实现合作的有效性。
第五篇:小组合作学习总结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
梁玉芝
我校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研讨活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它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学习方式。回首这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在小组合作学习课堂这个领域,想要实现生生互动,智慧生成,全员达标,就需要在以下几个环节上做足功夫:1教师必须有激发学生学习愿望和动力的能力;2指导小组中每个成员明确目标和任务,做好学习的分工与合作;3抓住合作的契机,培养学生善于合作,主动发言的能力;4根据不同的文体,设计出新颖的、符合学生身份和认知能力的可操作性强的合作内容;5注重对合作过程的对个体参与度,小组发言以及课堂的生成给予及时到位地评价。只有做到这些,才能避免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否则,表面上课堂的热闹互动,掩饰不住课堂的内在的底气不足和学生思维发散的混乱无序。因而如何有效的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是很值得研究的。
一、基础知识检测需要合作学习。
学习第四课《紫藤萝瀑布》时,无法实现当堂达标的目标,的学习热情。就把字词部分再班上听写完了以后小组互换批改,两分钟后统计出达标小组和不达标的情况,及时强调易错字形,当堂改正,学生印象深刻,乐意接受。
二、解决难点问题时需要小组合作。
《紫藤萝瀑布学生》在品味句子时,有从句式特点入手的,也有从修辞角度考虑的,起来表述时答案众说纷纭。授课的时候,我都直接肯定了他们不同的答案,并且顺势帮他们梳理出品味句子的几种不同角度。第二个班级授课的时候,这个句子的赏析也出现了争论,这个时候我改变了策略,适时地组织学生进行了小组合作讨论。最后一个小组还联系以前所学课文,补充梳理出品味句子的角度可以从句式,修辞,关键词等方面综合考虑,这个合作的契机是准确的,所以智慧的生成是灵动的。
三、解决开放性习题时最好需要合作学习。
现在有许多练习题是开放性的,这类题目答案多样化,言之成理即可,但学生往往考虑问题单一,想不到多种答案,这时,我们就可以采用合作学习。例如:在《论语十则》中最后一个习题,组织小组合作学习,集中大家的智慧,就会想出多种答案。在这时学生寻求答案的思维是发散的,智慧的火花在合作学习中闪耀。由此,掌握契机,适时进行的合作学习能够激励同学高效学习,建立合理的小组评价及奖励机制也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效进行的重要依据。
合作学习研讨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价,一方面是对小组学习的情况进行总结,让学生把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观点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小组的,把小组讨论拓展为全班交流,允许学生互相质疑,让学生在思考和探讨中,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另一方面,对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分阶段在小组内对每个同学的表现进行评价,主要从参与是否积极、合作是否友好、工作是否认真负责等方面进行,目的是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同时在组与组之间进行评比,看一看哪个小组的活动开展得最好,哪个小组的同学最积极主动、团结友好,尤其要特别关注那些在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他们是否积极参与。例如:学生课堂表现,个人作业、日清、周清,单元过关要及时总结并给奖励,奖励喜报。奖励机制为等级式,晋级奖励。一周一总结,一月一评选。被评为“优秀个人”,“优秀小组长”奖励喜报。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的指导和长期的熏陶,并不断学习和探讨,不断改进、反思、校正。我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随着我们认识的不断提高,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会进一步深入。作为一名教师,我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身心去实践,迎接创新教育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