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校品生教学联研》听课及学习心得体会
听课学习心得体会
高翠翠
11月18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新桥小学举行的“以活动引领课堂,用生活完善品德”——六校品生教学联研活动,聆听了两位年轻教师扎实细腻的示范课以及郑彬主任所做的报告,收获颇丰,他们对品生课堂有效对话的准确解读,让人茅塞顿开。
在听课活动中,我看到了姚云和候艳菲两位年轻教师朝气蓬勃、充满激情的教学。两位教师分别执教了二年级的《坐立走,有精神》和《我喜欢我自己》两节课,在听课的同时,我回想到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她们的品生教学活动中让我学到了很多。
《品德与生活》学科,通过参加听课、说课、评课和讲座等一系列活动,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传统的课程中,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只有教师讲学生听,没有学生的天地,而如今课程的改革也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这种一个在上,多人端坐的满堂观已不复存在,让学生走进课堂,成为课堂主人,在活动中体验,在动手操作的环境中做到师生交融,生生互动,教学活动应是一种相互交往,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的动态信息。使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得到情感的体验,正好符合新课程中的探究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
课堂中的活动应是教师在指导或参与下的学生的自主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指导其行为,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间,教师真正地成为引导者,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品德与生活》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的教与学,而是体现在课前任务、课堂的活动、课后的延续和知识的连续这样一个完整过程。强调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从班集体中的小事入手,紧抓集体中常见的不良现象。
《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
姚老师和侯老师执教的都是二年级的课,低年级的课程应当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童年是一个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童年生活具有完全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它不仅仅是未来生活的准备或教育的手段,其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
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
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这将有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但有的时候我还在以我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思考,自己的教学思路还不够开阔,没有多渠道收集资料、信息,课堂上贴近学生的生活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加强理论修养,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真正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总而言之,非常感谢学校领导给予的这次学习机会。通过这次学习,我学到了宝贵的经验,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争取努力上好每一节课,让孩子们在娱乐中学到知识,在轻松中感到学习的快乐。使我们每位教师都能从“教书匠”变成“教育家”。
第二篇:品生与品社课堂教学听课心得体会
品生与品社课堂教学听课心得体会
垛庄中心小学 张秋菊
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九月份的品生、品社教研听课活动,陈老师的课对我的触动很大。通过学习,我深切地体会到上好一堂课的不易。要上好一堂课,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情感人,以心换心。现在就自己此次听课活动,谈谈自己对课堂教学的几点感悟。
首先,新课程理念方面,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在“合作、探究”的活动氛围中学习、感悟。绝大多数课题,教师都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像:设置悬念,讲故事,小组合作,设置教学游戏等。
第二,教师的基本功和整体素质高。
本节课教师不仅课件制作的好,而且板书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此外,教师在设计活动上也下了不少功夫,每一个问题,每一个活动都设计的很精细,而且对课堂做了很好的预设。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很精确,同学们都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各抒已见,无拘无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看着同学们那种争先恐后的样子,我们可以切身体会到,师生配合融洽。
第三,运用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形式丰富多彩,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让生活走进课堂,并且能够打造温馨课堂,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陈老师的课件中都穿插了很多音乐,能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学习。课堂上通过多种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与奖励,也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思维处于比较活跃的状态,真正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心与心的交流。
一节课的时间很快过去,课上完了学生都还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让我明白了一堂好课是凝聚了团体的力量,是经过一次次精心修改打磨出来的。
第三篇:品生与品社课堂教学听课心得体会
品生与品社课堂教学听课心得体会
沂水县荣仁完小
前几天我参加了教研室组织的品生听课活动,我的触动很大。通过学习,我深切地体会到上好一堂课的不易。要上好一堂品生课,需要注意的问题太多,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情感人,以心换心。现在就自己此次听课活动,谈谈自己对课堂教学的几点感悟。
首先,新课程理念方面,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在“合作、探究”的活动氛围中学习、感悟。绝大多数课题,教师都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课堂中来。
第二,教师的基本功和整体素质高。
教师不仅课件制作的好,而且板书图文并茂,生动有趣。此外,教师在设计活动上也下了不少功夫,从中设计很多开放性问题,为学生开驰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空间。同学们都能各抒已见,无拘无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看着同学们那种争先恐后的样子,我们可以切身体会到,师生配合融洽。
第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利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师在执教中的每一个教学细节都在向我们诠释着自己对教材的独到见解,然后再把这种见解,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给学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创造的灵感。根据学生实际,科学地创设情景,有利于提升学生道德情感、升华学生的道德行为。
通过听课,让我明白了我们的品德与生活课堂不仅要带领学生走进班级,走近科学,更要带领他们走近生活,走近社会,走近那些洗涤心灵的人和事。在完善我们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在孩子心中播撒下一颗颗希望的种子,使品德教育水到渠成、润物无痕。
第四篇:参加《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华林小学等“协作校”英语课堂教学联研活动》听课心得
参加《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华林小学等“协作校”英语课堂教学联研活动》听课心得
11月20日,我去华林小学参加“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华林小学等协作校英语课堂教学联研活动”。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新教师,任何一次外出听课都是学习的大好机会,通过这五节课学习,让我近距离领略到他们的教学风格和深厚的教学功底,虽然这五个老师的教学特色,风格都各不相同,但每一节课都能给予我借鉴和帮助。听课回来后,我深刻感觉到了自己的不足,更感觉到要提高自身素质,下面我就谈谈个人的一些感受:
一、团队合作至关重要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面对这五节精彩的英语课,我深知她们背后肯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研讨时,当许燕珊老师在评课时表扬实小的林玉霞老师的课上得非常精彩。实小老师也是半开玩笑地说她也是“滚车轮”滚出来的,在教案上她们也是修修改改,最后才确定的。还有从事教学工作这一年多来,这是第二次听华林的王淑宝老师课,在印象中她的课可以用活力四射来形容,这也是我非常欣赏的,她每次做教学反思时,第一句话就是感谢她的团队,听到这句话我相信听到的人都会觉得心里暖暖的。一节成功的课,不仅老师个人素质要高,团队合作同样也是至关重要。
二、教学方式要多样化 1.单词
在研讨时,实小的洪娟娟老师教授单词教学这个环节也给了我门很深的启发,单词教授方法要多样性,可以从单词的音形义这三面着手,如Eg: this.这个单词在th上读音相对小孩子会稍微有困难,可以加上图片的发音嘴型,让孩子一目了然,起到模仿;形式:分组、男女分读、大小声读单词等等。
2.句型
很多新老师在教授句型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孩子不敢或者不懂得运用这个句型,回答声音小,这方面大家在研讨过程中也一起分析了原因:1学生不够自信。2学生不确定自己是否懂得读与运用。针对这两个方面我们总结了解决方法:多给学生自主认读的机会,给予学生适当的语言或动作鼓励。Eg: 要用this is~~句型介绍身边的物件,教师可以先复习一下句型,再让学生自主训练,教师在从中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我相信如果这样做学生表现会更加出色的。总的来说,通过这次听课,它给了我很多的启示,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和方法,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今后,我会多加强自身文化素质,多阅读、多反思、多总结,以期减小差距,提高教学水平。
第五篇:品生与品社课堂教学听课心得体会
品生与品社课堂教学听课心得体会
大池头小学密士伦2012年3月我有幸参加了教研室组织的品生、品社听课活动,我的触动很大。通过学习,我深切地体会到上好一堂课的不易。要上好一堂品德课,需要注意的问题太多,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情感人,以心换心。现在就自己此次听课活动,谈谈自己对课堂教学的几点感悟。
首先,新课程理念方面,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在“合作、探究”的活动氛围中学习、感悟。绝大多数课题,教师都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品德学习中来。像:设置悬念,讲故事,谈话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法,教学游戏,情景资料等等。
第二,教师的基本功和整体素质高。
此次交流活动,教师不仅课件制作的好,而且板书图文并茂,生动有趣。此外,教师在设计活动上也下了不少功夫,从中设计很多开放性问题,为学生开驰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空间。同学们都能各抒已见,无拘无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看着同学们那种争先恐后的样子,我们可以切身体会到,师生配合融洽。
第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利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这些教师在执教中的每一个教学细节都在向我们诠释着自己对教材的独到见解,然后再把这种见解,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给学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创造的灵感。根据学生实际,科学地创设情景,有利于提升学生道德情感、升华学生的道德行为。
第四,运用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形式丰富多彩,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让生活走进课堂,并且能够打造温馨课堂,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剪辑录像、制作幻灯片走进电教室。课堂上通过多种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与奖励,也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思维处于比较活跃的状态,真正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心与心的交流。
一天的听课时间转眼就过去,但留给听课教师及学生的远不止我上面所讲到的。让我明白了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堂不仅要带领学生走进班级,走近科学,更要带领他们走近生活,走近社会,走近那些洗涤心灵的人和事。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是学生的引路人,努力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德和积极美好的人生观、世界观,是我们每一位品德与社会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完善我们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在孩子心中播撒下一颗颗希望的种子,使品德教育水到渠成、润物无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