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科学教学心得(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小学科学教学心得(精选多篇)
第一篇:小学科学教学心得
《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在整个的探究活动,学生经历了猜想-设计-探究-验证这个完整的探究式学习过程,教师注意自始至终都以一种启发者、引导者、帮助者、欣赏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选择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与交流,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生的汇报虽然有的不完整,但注意了能对学生的回答适时补充,并善于及时捕捉学生随时闪现的智慧火花,给他们以肯定,给他们以激励。通过层层深入的探究活动,学生能自己分析和研究生活中的事例,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自主设计实验计划、选择实验材料、开展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论。在探究活动中,注意了小----------------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组内的相互合作和观察研究。在实验的现象分析和总结中,知道用三棱镜、水棱镜分解太阳光形成彩虹,牛顿盘能把多种颜色光混合成白光。知道了人工制造彩虹的方法,知道了彩虹多形成于夏天雨后的原因……。
《科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学习,这也是《新课标》所要求的。“你们真棒!”。“你们真像一个小科学家!我都要向大家学习了,希望同学们能在今后的学习中发现更多的问题,提出更多的问题,用自己的方法解决更多的自然科学问题”……这些语言的肯定与鼓励,体现了教学活动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在课上时,我经常说:“你们真棒!……”,这不仅使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更进一步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既做到关注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思维的方式,又关注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活动,并在研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在教----------------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学环节的设计上基于学生的已有认知基础,让学生互相享受各自研究的成果,达成共识,形成结论。对于学生的评价既关注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和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能主动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评价以师生评、生生评、自评等多种形式进行,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操作能力的评价。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但是我相信作为科学课教师的我们,一定会以契而不舍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对科学课教学工作的探究之中,不断地充实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为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学科。科学实验常常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步入奇妙的科学殿堂,能激起----------------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学生的创新潜能。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都具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
实验材料的选择是重要的环节
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材料,因地质宜笔者在教学“油菜花开了”时选择了黄瓜花,原因是学生了解和熟悉这花而且容易收集。
选择具有趣味性的实验材料笔者在教学“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时选择木头、纸、塑料等几种玩具型的材料,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材料代表性的材料不仅决定了学生实验的有效性,而且可以提高教师教学的目的性。如笔者在教学“种子的萌发”时选择玉米种子作为研究对象。
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要充分体验
在教学“蜗牛”“蚯蚓”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充分观察这两种动物。为了达到“充分”的目的,笔者准备了挨饿的蜗牛、----------------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菜叶、苹果片、火柴、放大镜、蚯蚓、潜水碟子、树叶、记录纸等。学生在3个课时的充分活动中,了解了蜗牛不吃有蜡质的树叶,会游泳,怕烟火,运动时腹足如波浪般前进;蚯蚓不能生活在水中,运动时身体伸缩前进。
充分利用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科学兴趣。第二篇:《小学科学》教学心得
关于小学科学教学的思考
“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正在和必将成为这个学科教学的一个基本方法;教学必需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经验、贴近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很多新的理念正在向我们旧有的东西挑战。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以下谈谈使用《科学》教材以来的几点思考。
一、科学课教学要以探究为核心
科学是一门生机勃勃的学问,《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让学生敢于探究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的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问题的提出是科学探究的开始,也是学生探究兴趣的所在。因此老师应在这两方面多下功夫:一是要积极地鼓励学生大胆地提问题。二是要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景,开展多样化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问题环境,让学生乐于提问题。对他们所提的问题,老师要本着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出发,容许出错,切不可加以嘲笑、挖苦、讽刺。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大都能根据某一自然现象或自然事物提出相应的较恰当的问题,并对问题的结论进行大胆的猜想。
2、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使学生乐于探究
----------------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
每一位科学老师都应有这个认识:科学课的学习内容已不仅仅是教科书,而是学生生活周围广阔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因此科学
课教学要充分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教育资源,将学生的探究活动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
3、正确引导和训练,使学生善于探究
对学生而言,探究的方法是最重要的。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生会各种不同的探究方法。比如:在观察中探究、在实验中探究、在思考中探究、在合作中探究等等。此外,探究是学生的一种学习行为,要教育学生持之以恒。学生在探究中会遇到一些问题与困难,这时,教师应进行适时的引导,主动倾听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学生遇难而退。
二、科学课教学要强化实验教学----------------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
科学课程必须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在这一点上,由于实验在科学教学中的地位和实验本身的特点,它要求我们必须强化实验教学。这主要是因为:
1、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实验最感兴趣,这种兴趣,往往成为他们学习的直接动力,成为爱好和志趣,以致发展为惊人的勤奋和百折不挠的毅力。兴趣爱好和求知欲是儿童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的前提,也是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的结果。在观察与实验中,可以充分发挥儿童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的作用,靠眼看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远近;靠耳听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高低、强弱、音色;靠鼻闻物体的香、臭等气味等,让孩子亲自去探究其中的奥秘,感知其中的神
奇,来满足他们的兴趣。学生天生就好奇、好动,这些实践对他们最有吸引力和凝聚力,所以实验是激发学生学----------------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
2、实验能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学习科学,必须有一定的实验能力。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记录、整理记录资料等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是不可能仅靠教师的讲解来获得,而必须在相应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发展,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通过设计实验,分析结果等能锻炼和培养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在研究原因、结果、形成概念的过程中,要进行概括、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归纳能力、分析能力;在实际操作中,还能培养组织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因此,只有通过实验,才能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3、实验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
我们知道:实验具有重复性,它能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多次的反复,供学生反复观察;能使学生迅速掌握前人已----------------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认识到的真理,以最有效的方式去掌握自然基础知识。因此,让学生进入实验环境,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实践,主动去探索新知识,获取新知识,无疑是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
三、科学教学要加强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
以多媒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技术,正在对传统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资源,产生深刻的影响
和变革。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事例成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必然趋势。作为《科学》这门学科,再不能在“粉笔+黑板”的这种老模式里大讲“科学”了。
1、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开展因材施教,体现教育的公平、民主和全体发展的思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
2、现代教育技术本身就是技术创新的产物,信息技术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时时更新的各类知识,它给学生的参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任学生自由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为他们的想像力插上翅膀,从而培养想像、激发想像、鼓励参与、启发创造、指导实践。
3、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可以为新型教学模式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计算机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等多种媒体手段于一体,它能把静态、枯燥的材料融入到思维空间,产生极其活跃的动态画面,使其内容更充实,形象更生动,能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与听觉感官,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比如: 一位教师在教学《眼睛的科学》一课,用计算机动画来演示晶状体的调节过程,让学生直观清楚地看到了人的眼睛,看不同距离物体时肌肉、晶状体的变化过程,有效地弥补了----------------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实验不足。这样,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枯燥知识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收到极好的教学效果。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应当着眼于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提高。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许多新观念,新方法正冲击着我们传统的观念,作为一个一线的科学课教师,让我们在切实转变观念的同时,结合科学课自身的特点,在实践中加强反思,努力学习,真正担负起培养下一代“基本科学素养”的重要任务。
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建构能力,来自各方面的不同的知识和信息往往集中在一起;学生需要通过对这些知识和信息的整合,发现和获得其中的价值和意义,并进行新的意义建构。如何更好地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相整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问题。科学课的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要求科学课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如果教师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那么他的教学就富有了创新的活力,就能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主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对于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更新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方法,注意培养学生自行探究、求知的创新精神,为我国社会发展培养优秀的人才。
第三篇:小学科学教学的心得体会
小学科学教学的心得体会 《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在整个的探究活动,学生经历了猜想-设计-探究-验证这个完整的探究式学习过程,教师注意自始至终都以一种启发者、引导者、帮助者、欣赏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选择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与交流,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生的汇报虽然有的不完整,但注意了----------------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能对学生的回答适时补充,并善于及时捕捉学生随时闪现的智慧火花,给他们以肯定,给他们以激励。通过层层深入的探究活动,学生能自己分析和研究生活中的事例,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自主设计实验计划、选择实验材料、开展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论。在探究活动中,注意了小组内的相互合作和观察研究。
《科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学习,这也是《新课标》所要求的。“你们真棒!”。“你们真像一个小科学家!我都要向大家学习了,希望同学们能在今后的学习中发现更多的问题,提出更多的问题,用自己的方法解决更多的自然科学问题”??这些语言的肯定与鼓励,体现了教学活动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既做到关注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思维的方式,又关注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活动,并在研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在教----------------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学环节的设计上基于学生的已有认知基础,让学生互相享受各自研究的成果,达成共识,形成结论。对于学生的评价既关注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和科学探
究的过程体验,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能主动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评价以师生评、生生评、自评等多种形式进行,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操作能力的评价。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但是我相信作为科学课教师的我们,一定会以契而不舍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对科学课教学工作的探究之中,不断地充实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为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张建华
于2014年9月25日
第四篇:小学科学教学的心得体会
----------------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小学科学教学的心得体会
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必然要借助一定的探究材料,这是实现儿童科学探究过程的必要条件。小学科学课的探究材料包括可供观察、探究的所有信息材料和实物材料。如课本、图册、课外读物、媒体信息、儿童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熟悉的物品、周围的环境、实验仪器、电教媒体材料等等。提供学生科学的实验仪器有的时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实验室的仪器容易使学生一定的陌生感,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课后继续进行科学探究。
在教学中,我尽量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材料,学生生活中的牛奶盒、可乐瓶、生日蛋糕的泡沫盒等等都是教师们进行科学探究实验的好材料。比如教学科学教材《声音的产生》的时候,不是用专门的实验器材——音叉,而是提供给学生生活中一些材料,比如学生的塑料直尺,纸张等常见的材料,要求学生想各种办法使它们发出声音来。学----------------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来,使直尺等物体发出声音来,忙得不亦乐乎。
又如,在教学科学教材《温度计的秘密》实验的时候,我提供给学生的实验材料是小药瓶和学生喝牛奶用的透明塑料管,而不是实验室的烧瓶和玻璃管,实验的效果同样很理想。教学中如果一味使用专门的实验器材会制约了学生课外的科学探究活动。提供学生随处可见的生活化的实验材料,有兴趣的学生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作进一步的科学探究了。
如在教学科学教材《有趣的浮沉现象》一课时,我就为学生提供了一组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让学生猜测哪些物体是沉,哪些物体是浮,并把你认为是沉的物体放一堆,浮的物体放一堆。学生探究得兴致勃勃。第五篇:小学科学教学心得
1小学科学教学心得
小学科学是一门容纳各个学科基----------------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础阶段的课程。它兼容了自然常识,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等多方面的知识。现在一些专职的教师反映,自己的知识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而兼职的教师更是感到不知怎么讲。我以前是教数学的,说实话,上数学课,没感觉有什么知识点能把自己难住了,上课也比较顺手。自从改教科学后,发现自己缺少的东西太多了。只好边教边学。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全面开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科学课教学的重点也从传授自然科学知识转移到科学的探究方法和能力上,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如:科学实验需要材料,而有些材料比较不好找,如果只是老师做演示实验或由老师提供材料,我觉得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兴趣会大降低,于是我就尽量让学生用随处可见的生活化的实验材料。比如在教学科学教材《有趣的浮沉现象》一课时,我就为学生提供了一组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让学生猜测哪些物体是沉,哪----------------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些物体是浮,并把你认为是沉的物体放一堆,浮的物体放一堆。学生探究得兴致勃勃。
《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在整个的探究活动,学生经历了猜想-设计-探究-验证这个完整的探究式学习过程,教师注意自始至终都以一种启发者、引导者、帮助者、欣赏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既做到关注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思维的方式,又关注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活动,并在研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基于学生的已有认知基础,让学生互相享受各自研究的成果,达成共识,形成结论。对于学生的评价既关注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和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能主动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评价以师生评、生生评、自评等多----------------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种形式进行,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操作能力的评价。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但是我相信作为科学课教师的我们,一定会以契而不舍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对科学课教学工作的探究之中,不断地充实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为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范文共有6839个字,可免费下载或阅读。本站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复制或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助你顺利写稿。下载该篇范文:
下载该doc格式WORD文档全文
----------------精选公文范文----------------
第二篇:小学科学教学心得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1
11月1日—2日临沂市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研讨会暨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评选在罗庄隆重召开,本人有幸在我县教研室钟英老师带领下参加了学习。通过学习我受到了很大启发,自我感觉收获颇丰,不虚此行,现将主要收获汇报如下。
首先我们依次观摩了邢丽梅执教的《地震》,周晓静执教的《我们的呼吸》,颜世萍执教的《四季更替》,吴士珂执教的《弯弯的月亮》这四节属于“解暗箱”课型的课。总的来说这四位老师的课上的非常精彩,教师把握教材,组织教学,调控课堂的能力都很强,知识底蕴十分丰厚,科学态度十分严谨。无伦是在教学材料的准备上还是在教学中所涉及到的实验探究活动,都能灵活恰当地运用解暗箱的教学方法。他们能够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对外部的可感知到的事物和现象的.研究,去想象、猜想、推断出不能直接感知的道理或规律,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得到提高,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课后四位老师还进行了说课和反思。然后由听课的各县区老师针对这四节课进行研讨交流。大家通过激烈的研讨把看课时产生的困惑、疑问通通拿出来进行交流。
最后,王玉强主任对“解暗箱”课型教学提出了七点要求:
1、注重猜想的合理性,
2、注重问题的针对性,
3、注重设计方案的实用性,
4、注重动手操作的可行性,
5、注重小组讨论的实效性,
6、注重汇报交流的深刻性,
7、注重感知材料的丰富性、典型性。
徐文达主任作了大会总结,并要求我们运用“解暗箱”教学法上课时要首先感知哪儿是“暗箱”,“解暗箱”后学生知道了什么,“解暗箱”突破口在哪儿,“暗箱”打开的时机,什么时候打开。这样我们对“解暗箱”课型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会议休息期间,我们到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展室进行了参观。我们发现很多作品集科学性、艺术性、创新性、节约性为一体,呈现出“小处着手,大处寓意”的特点,作品新颖、科学、实用、小巧,富有启发性、创造性等特征,实用价值高。通过参观学习,我们认识到今后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营造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氛围,调动学生从小就学科学、爱科学的积极性和探究兴趣,加强指导,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加了这样的培训活动,我感觉很有实效性。对于“解暗箱”课型教学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于今后如何有效的上好科学课更有信心了。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2
《国家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实验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实验活动中去,亲自感知实验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和变化,通过认真观察、认真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多年的科学课教学中笔者作了如下几点心得:
一、设计新颖的实验,培养科学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实验培养学习科学的兴趣,正是学生主动的进行探索活动的基础。如果在科学实验教学中,能利用和保护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加以引导,就能引起学生对科学课和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热爱,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索大自然的秘密。
二、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培养学生探究潜能。
教学中有些内容不便于直观讲解,特别是一些抽象的知识,就需要老师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演示实验,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教师运用直观教具,演示给全体学生的'实验,使学生的受到教育,提高科学教学的实效性,潜移默化中培养了探究的潜在能力。
三、创造条件开展分组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学生课堂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重要环节。通过学生实验,学生能更细致地观察和研究一些自然现象,验证一些规律,熟悉一些简单仪器的使用和性能。为此,在指导学生分组时实验时,我都提出明确的要求,讲清楚实验的目的和研究的问题,交代仪器的名称以及使用方法,并提供材料超市供学生自由选材,为学生分组实验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多种渠道开展实验,培养学生探究习惯。
学生要开展除课堂实验以外的多种形式是的科学实验,实验内容一般是指那些简单易做的,取材容易的,没有危险的,或是长期坚持的,用一些简单的器材可以独立完成的实验,课外实验和学生生活关系更为密切,更能培养学生的独立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继而将其培养成习惯。科学课实验教学可以使我们的学生成为新课程理念的受益者,有较强的好奇心,而且能保持较长的时间;他们在面对一个科学研究任务前,会提出问题,会制定一个周到的计划,会付诸研究活动;他们在面对一个科学甚至社会问题的时候,会用质疑的眼光去审视。这些起步教育对于学生、老师,乃至我们整个社会的影响都是深远的。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3
在市教研室、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有幸参加了今年于5月13日14日在市中区鑫昌路小学举行的我市第三界小学科学教学年会。来自全市的优秀小学科学教师代表峄城区底阁镇甘沟小学参加这一盛会。会议共安排了三项内容:
1.进行小学科学优良课展现,研讨课堂教学。
2.进行优秀课堂评课。
3.科学优秀教案经验交换。科学,一个崇高的词语,经常敲击着我们的心灵。神七的问天更是我国科技气力的最好见证,这是让每个中华儿女非常自豪的盛事。科学教育,一个沉重的话题时时敦促着我们的脚步。回看我们的教学现状常令我们叹息,只重结果、轻进程的教学方式还经常存在,枯燥无味的接受式学习,取代了自主式探究。学生的科学爱好何来?这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题目,急待改变的.现状。所以,怎样用好新教材,更好的使三维目标在每节课上得到落实,切实进步课堂教学中学生探究活动的实效性,增进学生科学素养的不断提升,成为此次研究活动的主题。作为从事科学教学的我来讲,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进步的机会。我倍加珍惜,认真听取了每堂课,并做了详实的记录,感受深入,收获很大。这势必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起侧重要的指导意义,增进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综合两天来的听课和学习情况,现总结以下:
一、教学进程精致。
从每位教师的教学进程来看,教师都做了精心的预备。从导入到拓展,每句话都很精炼,每个题目的设置都恰到好处。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知识的深度、难度的掌控上处理的好,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二、重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科学教学的核心。科学探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自主解决题目,从而培养学生的善于独立思考的思惟习惯和思惟能力。在所展现的课堂教学中都遵守了这一理念,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平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在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研究。教师课前也做了充足的预备,为学生提供了所需的实验材料,可见对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视。
三、重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薛城区临山小学的陈文老师执教的《地球上有甚么》为例:他的教学设计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探究基本方法为支持,采用生活情形提出题目实验探究解释题目的教学模式。透过与生活息息相干的教学情形,驱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在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和生活的经验的反思中发现题目,培养学生解决题目的思路、方法和能力。最后再利用所取得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类似的生活题目。在这一进程中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思惟品质。其他的科学学习的方法,如:整理处理资料的方法、讨论与交换的方法等在课堂教学中都有所体现。
四、进程扎实有效。
这是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在如此重大的课堂比赛中能做到扎扎实实,不走过场,足见教师的课堂教学素质和教学意识在进步。看到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认真细致、反复地观察、分析、记录信息数据,将探究活动进行到底,真是难能可市北关小学张英老师执教的《斜面》。课开始放映怎样搬运物体。再比如山亭区北庄中心校的陈静老师执教的《苹果为甚么回落地》,在上课开始时播放了一段关于牛顿思考苹果落地的视频,让生调动各种感官初步知道地球引力的发现情形,引发起探究苹果落地是怎样回事的欲望。现在多媒体已成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倍受师生的青睐。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4
我校数学教研组在县教研室和学校教导处的带动以及在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教研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全组教师坚持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和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新的课程标准,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提高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积极参加各类培训与组织理论学习
首先,每有外出参加培训学习的机会,我校总能最大限度的组织人员前往参加学习。几年来,我校数学组成员几乎每人都参加过多次外出培训学习。不仅有县教研室、市教研室组织的青年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数学小课题研究、全国远程教育培训等,还有部分教师参加了在我省济南、青岛等地及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各类数学培训。培训学习返回之后,学校要求每位外出学习的教师都要认真书写培训心得,并尽快组织二次培训。
其次,学期开始,教导处都将学习《新课程标准》作为第一次教研活动,而每次学习交流中都会有更进一步的教学理论升华。这学期,学校教导处统一下发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由教研组组织各组员进行了研读,边读边划边书写研读后的思考、体会。
再次,教导处带领教研组充分利用《__教育》组织理论学习,做好“一刊三用”。“一刊”指《__教育》,“三用”是用这本书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学生管理经验、学习教学实践。每一期的学习共分三步:一是浏览感受,刊物到手后,教师首先要浏览一遍,对整刊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感受;二是精读剪辑,对自己有兴趣、感触深、帮助大的、与自己任教学科有关的内容进行精读,剪辑整理在“学习剪报”上,并对有些文章进行批注;三是品读感悟,对优秀的.文章进行品读,读出其中的味道,品出蕴涵的哲理,写出读书收获。其他业务书籍有选择的阅读,大力提倡网上阅读。“一刊三用”从理论上武装了教师的大脑,在实践中提高了教师的素质,提升了教师执行新课程教学的自觉性。
二、教研活动方式
我校数学教研组组织教研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主题式: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研讨。我校数学教研组在教导处组织领导下,定于周二下午办公时间在教导处进行主题式教研活动。(除有几次因客观情况修改了时间或未能组织外)交流在这之前所确定的主题,如:如何打造高效课堂;作业的布置与检查等等。活动中既有认可也有争论,但总会有颇多的收获。活动结束再共同确定下次交流主题,以便各位数学教师能够充分的思考准备。
(2)对比式:师徒、学科年级同课异构。我校数学教研组确定有数学教学骨干教师___老师带领两位新参加工作的数学教师参与数学教研,组织了多次听课、评课活动。数学教研组在教导处组织下进行了低年级组数学教师和高年级数学教师的同课异构数学教研活动,活动分年级组确定同一课题——《三角形的分类》进行备课及分析,并确定XX老师进行了试讲。
(3)评比式:组织赛课,展示课堂教学成果。数学教研组在教导处的指导下,组织了以青年教师为主赛课活动。有时集中于中心小学进行,讲课结束后及时组织评课交流活动;有时则由教导处_主任带领教研组成员到村小组织听课评课活动。
(4)案例分析式:组织听课后进行针对性评课。每学期至少组织两次全镇课堂教学展示课。全镇教研活动和每次赛课及课堂教学展示后,教研组都会在学校多功能教室组织全体参与教师进行案例分析交流活动。
(5)网络式:建立自己的教学博客,进行交流。数学教研组的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博客。在博客中,阐述观点、交流经验,撰写教学心得体会、教学案例、教学反思、作业设置、数学小课题研究等等。
三、数学教研组各组员成绩
近几年,数学教研组在组织教研活动方面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经验,教研活动有所完善和发展。而且,各成员在教研教学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不仅教学成绩在全镇名列前茅,而且在校、县、市等各级各类教育部门组织的教研教学活动中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我校数学教研组成员中,___等老师在县教研室组织的优质课比赛中获奖;___等老师在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的讲课比赛中获奖;还有很多老师在其它数学教研教学比赛及教学论文评选活动中获奖。当然,新参加工作的几位数学教师还很少有机会参加县级以上的'公开课、优质课等活动。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培养青年教师、新教师,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参加上级组织的教研教学培训学习活动;骨干教师要心贴心、手把手的帮助新教师树立数学课堂教学理念、确定教学方法,将新老师推向教研教学一线,展示自我,完善自我。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5
20xx年3月30日,我很荣幸的参加了20xx年小学科学新教科版教材教法培训,使我收获很多,获益匪浅。回首培训的足迹,发现自己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洗礼,教育科学理论学习得到了升华,课堂教学艺术研究获得了新感悟,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角度,许多疑问得到了启发解决……
新的科学课程改革使课堂充满了活力,充分调动了各个层面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教师层面上看,科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具有开放性和生成性,这就对任课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科学知识,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特别是科学教师,更应当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如多元智能理论、网络互动学习方式等),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从学生层面看,小学生对科学充满好奇,是学生喜欢的学科之一。因为各种各样的活动材料,都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他们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必然要开口说,动手做,产生参与活动的`冲动,在缺乏自制力的前提下,使课堂出现难控制的局面。但仔细分析这很正常,那怎样把握好课堂的调空艺术,让学生既动起来,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就显的很重要。
随着小学科学课堂改革的推进,科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通过培训我感觉实施科学的教学策略有以下几点:
1、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职有望,教育学生“从科学的角度提出问题”。
2、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在猜想过程中注意学生的思维训练。
3、探究学习应重视教师的指导,把握好探究的时间和材料。
4、培养学生大胆发言和善于倾听的良好习惯。
5、多媒体的运用要恰到好处、雪中送炭、画龙点睛。
总之,科学课堂困难重重。只有作好科学教学的充分准备,进行精心的预设,才会在教学中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才会使他们感到无限快乐。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6
这次国培我有幸看到老师们绘声绘色的精彩课堂,使我受益匪浅,课堂教学中,体现了以下几个优点:
一、教学目标明确
语文教学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情操。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总目标的一部分。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训练的过程,包括字、词、句、段、篇和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训练。落实“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是新课程标准对一节语文课的基本要求。
上一堂课,教师首先要做到教学目标明确,语文基本功训练的目标明确,传授那些知识,进行那些语文基本功训练,每一项知识、训练达到什么程度,都应十分明确、具体。读、围绕目标,展开教学活动,落实读写训练。
二、新课程概念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1、重视了学生的朗读教学,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还有范读、指导读等,在读中悟,悟中读,解决一些浅显的问题,找出自己疑惑得地方??利用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了阅读质量,也加强了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2、老师注重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语感能力和思维能力。谭雪梅老师在《只有一个地球》一文结尾中抑扬顿挫的朗读和激情昂扬的总结,到现在让人记忆犹新,人物形象
活灵活现的展现在眼前。每位教师都在学生读完课文后,留给学生自由发言的时间,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学生不明白的问题都创设思考的空间和气氛,给学生思考的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注重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积累语言的能力,语言训练严格扎实。
三、教学过程,要能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1、删繁就重,从容指导。
以前我存在这样一些教学误区:总感觉一堂课给我的.时间不够,时间到了却还有好多的内容没有传达给学生,其实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并不是给你的时间不够,而是你没有充分利用好和把握好时间。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并不在于老师讲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在你这堂课上他掌握了多少、吸收了多少?而我们很多老师常犯一些认识性错误。
所以我认为应删去很多多余的知识,做到敢于有所放弃。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种追求“简洁”的心理,同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确定教学目标时,即应充分体现“简洁”的原则,选取较小的切入点,使自己的讲课有章有法,“以小见大”,突出重点。
2、使用多媒体,以“趣”带“动”
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带动学生“主动”学习。爱
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我个人认为我的教学总目标就是一个“趣”字,而不是灌输式或填压式的教学模式。一堂成功的语文课还在于学生是否有兴趣学。“趣”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师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呈现课文内容,学的人是否乐“趣”,就要看你的教学策略问题,然而其终极目标就是达到读、说、写的能力。如果你的教学方法一成不变,千篇1律,那么这时学生对你,对这门课的兴趣就会减弱感到语文学习的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就会反感。这时就需要老师不断的转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过程中,还注重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读”“练”环节中,培养创新精神。“读”“练”的就是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对问题敢于求异创新,提出自己的独生简介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课堂中,鼓励性语言的使用和积极评价的效果。
五、教学艺术。
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尤其是多媒体设计教学的效果既创设了教学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课堂结构环环相扣。总之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了,在以后的学习中,就需要我重新塑造自己,提升自己,努力探索,完善自己,让自己能拥有足够的知识和
能力去胜任小学语文的教学。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7
9月26日,我有幸与同事赴长沙参加“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活动中有名师精湛的课堂展示,专家精彩的讲座点评,真的是感受颇深、受益匪浅。几位名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对孩子亲切和蔼的评价、活跃的课堂气氛,让我充分领略到了数学课堂教学的精彩与魅力。
9月27日第一节课是由江苏省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蔡宏圣老师执教的《认识百分数》,蔡老师语言简洁,思路清晰,注重让学生动脑想,动手做,动嘴说,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培养,课堂教学效果很好,学生在课堂表现活跃,新知识接受快,掌握牢固。
第二节课是由北京市著名特级教师田立莉老师执教的《周长》,田老师注重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以运动的形式,让学生在运动中发现数学中的知识,课堂学生表现活跃,让学生既学习了新知识又锻炼了身体。
第三节课是有北京市著名特级教师钱守旺老师带来的《乘法的初步认识》,钱老师一步一步让学生掉入陷阱的方式,使课堂充满了乐趣,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师生
互动构成了有效课堂。
9月28日第一节课是由北京市著名特级教师柏继明老师执教的《逆序推理》,柏老师注重数学课堂的反思,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课堂以方位判断为引,让学生理解“相逆”,又以算式让学生利用“逆
推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第二节课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徐长青老师执教的《烙饼问题》,徐老师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在课堂上轻松学习。课堂以“节约”二字开始,学生懂得在生活中应提倡节约。在突破重难点上,又以快乐的游戏进行,老师幽默的语言,生动的肢体动作,学生积极的参与配合。课堂显得轻松而又紧凑,学生的个性得以彰显。
授课完毕,就是聆听专家的精彩讲座。我有如下几点感受:
首先是从蔡宏圣老师的课堂与讲座活动中,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进一步理解“数学味”这个词,要注重课堂的数学性,学生的思考性,以及教师授课的过程性,在传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要合理利用时间,也要舍得花费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实践,更要尊重学生的.每一个答案,有句话“错是好的反衬”更让我印象深刻。
其次是田立莉老师精炼的讲座,田老师联系自己真实的教学事例,让我体会了教师的伟大。一个伟大的教师应该是
无私的,特别是对于学困生,能够给予学生足够的关爱与呵护,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作为当代教育工作者,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应尽的义务,也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我作为一名四年级的数学科任教师,班级里的学困生真是让我伤透了脑筋,听了田老师的讲座后,突然让我觉得他们也是有希望的,我将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更加尽心做好学困生工作,关注他们的学习习惯与学习兴趣,教给他们更合适的学习方法。
最后,徐长青老师的讲座:让教师做高度自觉的反思实践者,进一
步加深我们对课标的认识,促进我们教师自身教学能力及反思能力的提高。
听了专家的讲座,对照自己的课堂教学,我觉得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之处,并需要去改进与提升:
1、要不断加强自己的基本功训练,特别是课堂语言组织的能力,既能做到简洁明了,又能起到正确引导的作用。
2、要对每节课认真做好课前准备,这次听课活动中,教师都能采取不同的方式创设情景教学,既贴近生活又有创意,一是调节好课堂气氛,二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集中的注意力才是学生学习的最佳状态。
3、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既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更关注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让学生
在探索、思考中学习,并对学生的汇报及时评价,尊重学生的答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多鼓励,多关注每一位学生,使学生课堂活动参与面大,争取让每一节课都充满活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此次的学习让我对自己平时的教学工作有了更深刻的反省,也定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多学习,多反思,逐步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10月8日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8
实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脑思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做出科学表述总结的能力。从教小学科学课程的第一天起,实验培养的目的就时时记心里。便开始从教科学(以前叫自然)的我,或者领悟能力太差,或者教学技巧不足,直到最近两年才真正领悟了实验教学的魅力,才明白实验的课堂同样是以学生为主体。
自从教以来,对待工作绝对是勤奋负责,我所教的科学可以说年年在镇里名列前茅。可是我知道,那是自己付出了太多心血,太多时间的结晶。同时我心里也明白,无怨无悔的付出与学生的表现并不成正比,问题出在哪里呢?
认真审视自己,我发现,自己完全把自己当成了“保姆”,孩子们已经不小了,他们完全有能力研究完成实验操作,而我却一直做着越俎代庖的“傻事”。
我想,许多年轻的`老师一定和我一样犯过同样的错误:生怕学生想不到,生怕学生做不好,生怕学生不会观察和分析,课堂上一遍又一遍的讲,一遍又一遍的强调。累得嗓子都哑了,还是执迷不悟!事实上你所操作的只是你的想法,孩子们未必和你想的一样。而你所强调的,仅仅是你看中的,孩子也未必就接受。于是,你会发现,尽管操作中你强调了好多次,可孩子们操作时仍然会出错。因为,你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
就拿这节《怎样使杠杆尺平衡》的实验教学来说吧。学生操作前,我把实验步骤讲解,重点部分强调,之后边演示边强调。学生开始试验了,我却发现有好多同学还是把螺钉方向装反了,(我没有批评而是静静在一旁观看)不过学生发现这样杠杆尺转动不灵活后自己又调了过来。还有我演示的时候只在左右边的一个挂钩上挂钩码,而学生则给我展示了左右多个挂钩上挂钩码杠杆尺平衡的情况。从而将实验进一步深入,经过反复试验,学生总结出杠杆平衡的规律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乘以钩码数=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乘以钩码数;另一种是支点到一个阻力点的距离乘以钩码数+支点到另一个阻力点的距离乘以钩码数…=支点到一个动力点的距离乘以钩码数+支点到另一个动力点的距离乘以钩码数…这节实验过后,好多同学都爱追着问我老师哪天还上实验课啊?
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谨记你强调的操作,然后就能熟练地对实验进行操作。但是,这并不重要,要紧的是他知道怎么做。这节课他才是主人公,他应该有能力对错的操作进行判断与改正,应该有能力对实验操作进行自主研究,应该有能力对实验的现象发表自己的见解。
实验课,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力争做个优秀的引导者,让绝大多数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实验的研究中,相信他们也会感受到实验操作中研究问题的吸引力。铭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样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强了,对于有科学研究价值的实验课堂,大多数孩子都会发自内心地喜欢上。对于教师来说,课也会上得轻松,所谓“一举两得”啊。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9
本学期,学期已经过去近半,我们科学小组开始了教研组活动。每一次的活动对新教师而言都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活动之后受益匪浅,写下了自己的感受,勉励自己。
第一,研讨了一节课,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空气的热胀冷缩》,科学小组进行了三轮磨课:盲备、共备、上课。活动中,每个人都积极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及见解,通过自己备课再共同整合每个人的思想到最后付诸于实践。索然过程比较漫长而繁琐,但是从课堂的反响来说还是显而易见的。一堂好的科学课,有的时候需要反反复复的备课,试教,并且需要集合多数人的力量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自己去探究发下科学的奥秘。
第二,正确认识科学课程、注重学习。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我刚开始教科学,对科学这门课程知之甚少,从这学期刚开始我就亦步亦趋的跟着师傅学习教科学。通过这次教研活动之后,我学习的目标更加明确。要想教好科学,首先要学好课标。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习科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及内容标准。在学好课标的基础上再学习教材,研究教材,专研教法,才能目标明确,不偏离正确航道。在学好这些的基础上,再象董老师指导的那样继续深入学习。当然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不但要注重吸收式学习,还要积极参加各级论文、案例等评比活动。更重要的要积极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以研促学。
第三,科学学科与其他学科整合是科学教学的关键。
要想达到课标提出的教学目标,科学学科与其他学科必须整合,没有其他学科整合、其他学科的教学没有做到有机渗透,学生的科学素养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只有与其他学科整合,特别是与青少年科技活动整合使学生积极参与青少年科技各类活动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另外学校还可以积极开展科学课外实践活动,主要目的就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增长学生的科学知识。我们学校两个科学老师开了两个第二课堂,科学实验课堂和探究试验课堂。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展学生的科学知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上是我的一些见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作为年轻的老师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继续努力吧。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10
小学科学是一门容纳各个学科基础阶段的课程。它兼容了自然常识,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等多方面的知识。现在一些专职的教师反映,自己的知识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而兼职的教师更是感到不知怎么讲。我以前是教数学的,说实话,上数学课,没感觉有什么知识点能把自己难住了,上课也比较顺手。自从改教科学后,发现自己缺少的东西太多了。只好边教边学。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全面开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科学课教学的重点也从传授自然科学知识转移到科学的探究方法和能力上,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如:科学实验需要材料,而有些材料比较不好找,如果只是老师做演示实验或由老师提供材料,我觉得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兴趣会大降低,于是我就尽量让学生用随处可见的生活化的实验材料。比如在教学科学教材《有趣的浮沉现象》一课时,我就为学生提供了一组生活中常见的物体(马铃薯、泡沫块、橡皮、回形针、小木块、小铁块等等),让学生猜测哪些物体是沉,哪些物体是浮,并把你认为是沉的物体放一堆,浮的物体放一堆。学生探究得兴致勃勃。
《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在整个的探究活动,学生经历了猜想-设计-探究-验证这个完整的探究式学习过程,教师注意自始至终都以一种启发者、引导者、帮助者、欣赏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既做到关注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思维的方式,又关注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活动,并在研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即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基于学生的已有认知基础,让学生互相享受各自研究的成果,达成共识,形成结论。对于学生的评价既关注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和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能主动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评价以师生评、生生评、自评等多种形式进行,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操作能力的评价。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但是我相信作为科学课教师的我们,一定会以契而不舍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对科学课教学工作的探究之中,不断地充实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为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11
一、课前准备是关键,教师在充分的准备中教学。
教师的课前准备包括:备课、教具准备、实验器材、相关课件等。备课时要深挖教材,找准知识点、重点、难点。教学思路清,有艺术性吸引学生,使学生乐学好学。丰富的网络资源,信息容量非常大。网络技术的崛起,不但给现代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也给现代教育注入了新的生命,使其产生了一次重大飞跃。很多困惑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问题都可以在网络资源下得到解决。
二、引导观察,让学生在丰富的情感体验科学
观察是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最有效的途径。科学教学应通过观察实验制作活动进行探究,要通过使学生对身边的自然事物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要指导好学生观察活动,应该注意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准备:
1.观察活动前,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标要求,使每一位观察对象都带着问题去观察,知道自己在观察活动中应该观察什么,不应该观察什么,重点观察什么,通过观察活动应达到什么目的,以防止观察过程中的盲目性。
2.从实际出发,选准正确的观察方法。最基本的观察方法有三:
一、观察动态变化的事物,要按时间顺序进行观察;
二、观察静态事物或比较分散的事物,可按空间顺序由上至下或由远至近进行观察;
三、对复杂的单体事物进行观察。教学过程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观察类型选准科学正确的.观察方法。
3.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教学过程中可结合讲解中外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例子教育学生观察时要有“毅力”,“毅力”是养成良好观察习惯的必要条件;观察要“手勤”,要善于及时记录,积累资料;观察要“多思”,五官并用,手脑协调,要好求甚解,善于质疑。
三、激活思维,让学生在大胆提出问题中学科学问题是引发思维的动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洞察力敏锐的一种表现,也是具有创新意识的表现,因此,教学中应十分重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激活思维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应积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创设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都踊跃发言,大胆提出自己要研究的问题和理论假设,并造成学生在认识上的冲突,引发其强烈的问题意识,这样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是自己带着问题去学习和探究,因此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指导实验,让学生在真正动手动脑中学科学
1.学生实验前,教师要为学生准备好有典型和有结构性的材料,让孩子们带着疑问,按自己的想法去选择材料做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和假设是否正确,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同时又使他们体验到科学课学习的乐趣。
2.学生实验时,教师应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材料的名称及在动手操作时应注意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引导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并精选出最佳的设计方案,进行学习研究。同时,学生在实验活动中教师还要做好巡回指导,当学生实验成功时,教师应给予积极表扬,和他们一起分享实验成功带给的喜悦,当发现学生实验失败时,教师还要给予学生适时的引导与鼓励,同他们共同分析查找实验失败的原因,使所有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科学中来。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12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学科。科学实验常常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步入奇妙的科学殿堂,能激起学生的创新潜能。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都具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
实验材料的选择是重要的环节
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材料,因地质宜笔者在教学“油菜花开了”时选择了黄瓜花,原因是学生了解和熟悉这花而且容易收集。
选择具有趣味性的实验材料笔者在教学“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时选择木头、纸、塑料等几种玩具型的材料,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材料代表性的材料不仅决定了学生实验的有效性,而且可以提高教师教学的目的性。如笔者在教学“种子的萌发”时选择玉米种子作为研究对象。
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要充分体验
在教学“蜗牛”“蚯蚓”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充分观察这两种动物。为了达到“充分”的目的,笔者准备了挨饿的蜗牛、菜叶、苹果片、火柴、放大镜、蚯蚓、潜水碟子、树叶、记录纸等。学生在3个课时的充分活动中,了解了蜗牛不吃有蜡质的树叶,会游泳,怕烟火,运动时腹足如波浪般前进;蚯蚓不能生活在水中,运动时身体伸缩前进。
充分利用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科学兴趣。
“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正在和必将成为这个学科教学的一个基本方法;教学必需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经验、贴近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很多新的理念正在向我们旧有的东西挑战。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以下谈谈使用《科学》教材以来的几点思考。
一、科学课教学要以探究为核心
科学是一门生机勃勃的学问,《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让学生敢于探究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的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问题的提出是科学探究的开始,也是学生探究兴趣的所在。因此老师应在这两方面多下功夫:一是要积极地鼓励学生大胆地提问题。二是要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景,开展多样化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问题环境,让学生乐于提问题。对他们所提的问题,老师要本着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出发,容许出错,切不可加以嘲笑、挖苦、讽刺。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大都能根据某一自然现象或自然事物提出相应的较恰当的问题,并对问题的结论进行大胆的猜想。
2、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使学生乐于探究
每一位科学老师都应有这个认识:科学课的学习内容已不仅仅是教科书,而是学生生活周围广阔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因此科学
课教学要充分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教育资源,将学生的探究活动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
3、正确引导和训练,使学生善于探究
对学生而言,探究的方法是最重要的。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生会各种不同的探究方法。比如:在观察中探究、在实验中探究、在思考中探究、在合作中探究等等。此外,探究是学生的一种学习行为,要教育学生持之以恒。学生在探究中会遇到一些问题与困难,这时,教师应进行适时的引导,主动倾听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学生遇难而退。
二、科学课教学要强化实验教学
科学课程必须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在这一点上,由于实验在科学教学中的地位和实验本身的特点,它要求我们必须强化实验教学。这主要是因为:
1、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实验最感兴趣,这种兴趣,往往成为他们学习的直接动力,成为爱好和志趣,以致发展为惊人的勤奋和百折不挠的毅力。兴趣爱好和求知欲是儿童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的前提,也是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的结果。在观察与实验中,可以充分发挥儿童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的作用,靠眼看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远近;靠耳听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高低、强弱、音色;靠鼻闻物体的香、臭等气味等,让孩子亲自去探究其中的奥秘,感知其中的神奇,来满足他们的兴趣。学生天生就好奇、好动,这些实践对他们最有吸引力和凝聚力,所以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
2、实验能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学习科学,必须有一定的实验能力。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记录、整理记录资料等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是不可能仅靠教师的讲解来获得,而必须在相应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发展,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通过设计实验,分析结果等能锻炼和培养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在研究原因、结果、形成概念的过程中,要进行概括、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归纳能力、分析能力;在实际操作中,还能培养组织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因此,只有通过实验,才能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3、实验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
我们知道:实验具有重复性,它能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多次的反复,供学生反复观察;能使学生迅速掌握前人已认识到的真理,以最有效的方式去掌握自然基础知识。因此,让学生进入实验环境,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实践,主动去探索新知识,获取新知识,无疑是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
三、科学教学要加强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
以多媒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技术,正在对传统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资源,产生深刻的影响
和变革。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事例成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必然趋势。作为《科学》这门学科,再不能在“粉笔+黑板”的这种老模式里大讲“科学”了。
1、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开展因材施教,体现教育的公平、民主和全体发展的思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2、现代教育技术本身就是技术创新的产物,信息技术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时时更新的各类知识,它给学生的参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任学生自由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为他们的想像力插上翅膀,从而培养想像、激发想像、鼓励参与、启发创造、指导实践。
3、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可以为新型教学模式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计算机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等多种媒体手段于一体,它能把静态、枯燥的材料融入到思维空间,产生极其活跃的动态画面,使其内容更充实,形象更生动,能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与听觉感官,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眼睛的科学》一课,用计算机动画来演示晶状体的调节过程,让学生直观清楚地看到了人的.眼睛,看不同距离物体时肌肉、晶状体的变化过程,有效地弥补了实验不足。这样,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枯燥知识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收到极好的教学效果。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应当着眼于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提高。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许多新观念,新方法正冲击着我们传统的观念,
作为一个一线的科学课教师,让我们在切实转变观念的同时,结合科学课自身的特点,在实践中加强反思,努力学习,真正担负起培养下一代“基本科学素养”的重要任务。
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建构能力,来自各方面的不同的知识和信息往往集中在一起;学生需要通过对这些知识和信息的整合,发现和获得其中的价值和意义,并进行新的意义建构。如何更好地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相整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问题。科学课的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要求科学课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如果教师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那么他的教学就富有了创新的活力,就能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主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对于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更新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方法,注意培养学生自行探究、求知的创新精神,为我国社会发展培养优秀的人才。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13
2月11日,在实验小学进行了今年的小学科学教材分析暨期末试卷分析,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培训。这次培训,分为两个阶段,先由实验小学的五位教师解说五六年级的科学,然后是教研室的许老师解说,我认真倾听并记录了每位教师的说课指导、演示过程,这次培训,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受益匪浅。
一、这次培训,我真正体会到科学就是要有严谨的态度,只有教师的态度严谨了,才会影响到学生,学生才会有严谨的态度。
二、一节好的科学课,新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后续。一节好的科学课,要做到两个关注:一是: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是一节成功课堂的必要基础。二是:关注科学,抓住科学的本质进行教学,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验证的过程中有机会经历科学化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科学,乐学、爱学科学。
三、教师在新课程中最大的是角色的变化,将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通过学习我让学生变传统的接受学习为探究学习,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策略和发展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里,思维处于积极状态把紧张的学习过程转变为愉快的学习活动。科学课堂教学的成功的重要表现是,面向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就要认真设计和安排活动形式。要安排好实验活动的内容和次序,尤其要巧设疑点,激发学生灵感,促使人人思考,各个踊跃发言。
四、在学习中,我既为那些一线的'科学教学“专家们”对教材的理解、教学的研究感到深深地折服,同样是兼职科学教师,自己花在教学、教研上的时间要少得可怜,在教学、教研上的努力显得是那么渺小,也让我对同行们的丰富的知识感叹。很多老师是从常识、语文、数学、美术甚至是英语专业转到小学科学行业中,有些甚至和我一样兼顾着其他的课程教学,但是他们能真正与学生一起研究科学、学习科学,这让我颇为感动。今后一定要好好研读教材,做好课程资源的研究,真正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会探究的乐趣,与学生共成长。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我学到了很多,也看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使我深深体会到要上好科学课,课前教师必须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教师的演示、示范,一定要规范,来源于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上课时的细节问题一定要注意,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14
小学科学课要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做“导演”,学生做“演员”。担任科学课的教学以来,每次上课,我都会有一些新的收获,以下是本人对科学课教学的几点心得:
一、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角色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知识的传授为重点”,教师在课堂上将知识和技能加以分解,一部分一部分地教给学生,最后将各部分知识组成整体,学生只需听、练、背,记住教材中的知识即可。教师的角色是教学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材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的评判者。多年来,我们已习惯了这种角色,总是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那么,当代教师的角色是什么呢?《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教师应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从这个观点来看,小学科学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让孩子们自己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在他们的摸索过程中给予帮助和引导,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系统知识。教师充当的角色应是学生科学探究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
在科学的探究过程中,教师应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在问题面前教师应和孩子们一起寻找答案,在探究科学的道路上成为学生的伙伴和知心朋友。因此,在科学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以来的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变化,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成“学生科学探究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⑴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认真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到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⑵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适当的方式,给学生精神上的安慰与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的热情更加高涨。⑶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同学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⑷教师应全程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动脑,而非代替学生探究,代替学生思考,教师应陪伴学生共同成长,做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启蒙者。
二、课堂教学要从问题入手
科学课最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强调课堂教学要从问题入手,教师得用课改的新思想、新理念指导着自己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从问题入手,使学生带着渴望知识的愿望去学习,教会孩子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从提出问题,经过一系列的研究过程,运用一系列的科学方法,最后把问题解决了,才是科学教育的全过程。在经历过程和运用方法的研究过程中,学生必然会获得相关的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发展一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都是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实现、要达到的目标。
如果学生有了这种寻找知识的办法,将来在工作、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就知道到哪儿去寻找知识,就能知道在众多的知识中,知道怎样挑选对自己有用的知识,知道用这些知识可以干什么,知道怎么去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培养学生、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希望能听到这样的声音:
⑴希望同学们在课堂上能够大胆地提出问题,认真地思考问题,积极地回答问题,充分地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让我们共同度过这愉快而又有意义的四十分钟。
⑵同学们开始实验,在动手之前要先动脑,小组中先研究一下实验的步骤和方法,讨论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共同制定一份实验计划,然后再进行实验。
⑶实验后你能给大家讲讲你的想法吗?
⑷同学们,关于电磁铁,你想研究哪些问题?
⑸谁能就这个问题,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的这些带有鼓励性、启发性的语言,能使学生增强学习的信心。
三、课堂教学要以科学探究为主
科学探究活动在科学学习中,学生们通过“做科学”来“学科学”,可以把科学知识与观察、推理和思维的技能结合起来,从而可以能动地获得对科学的理解。在科学探究的活动中,在参与解决问题、参与做计划、参与决策、参与小组讨论、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们将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同他们从多种渠道获得的科学知识联系起来,并把所学的科学内容应用到新的问题中去。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们对科学探究的手段、使用证据的规则、形成问题的方式、提出解释的方法等一系列问题有了亲身的体验,而不仅仅是听到或记住有关的知识和结论;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以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的性质等一系列问题,有了切身的认识和体验,而不仅仅是获得了关于这些问题的标准答案。
科学探究的核心是“动手做”,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计划。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这样教学,学生的思维才能活跃,参与度高,课堂研究的兴趣才浓厚,这样做,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将科学的教育理念真正地融入到自然教学中,教师真正成了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和指导者,教学活动中的参与者和合作者。而我们教师本人,也要与新课程共同成长,不断学习,成为新课程的实践者、研究者和开发者。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15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科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单元的内容。本单元主要由“掌握食物链”与“认识食物网”两个主要部分构成。它是为让学生了解有关生态群落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重要内容。作为这单元的关键知识点,该如何把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牵系到整个单元的知识生成,以及后续学习的巩固,特别是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的良好品质。
在授课完毕之后,我有以下几点感想:
1、上课时,可利用课件辅助教学,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简单的游戏中激发情趣。为了让同学亲身感受热带草原的生活场景,可以让同学扮演动植物,“小草,小白兔,狐狸,狼,狮子”,模仿动植物的`静态和动态生活。让学生感知动物的生存需要食物,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初步形成食物链的概念,以及得到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启示。让学生在轻松娱乐的环境中,获取知识。
2、可让学生们观察记录的文字信息,发现它的复杂性和繁琐性,无意识的想到简化记录方法的念头。引导学生运用:“食物链”当中的“箭头”;统计表格;柱状图;网状图等图形符号开展科学记录和学习记忆。
3、通过分析资料,可让孩子们知道自然界中的生物有着非常密切联系,他们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此消彼长,交替生长,这样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引导学生联想到身边的事物都会彼此联系,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第三篇:《小学科学》教学心得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1
2月11日,在实验小学进行了今年的小学科学教材分析暨期末试卷分析,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培训。这次培训,分为两个阶段,先由实验小学的五位教师解说五六年级的科学,然后是教研室的许老师解说,我认真倾听并记录了每位教师的说课指导、演示过程,这次培训,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受益匪浅。
一、这次培训,我真正体会到科学就是要有严谨的态度,只有教师的态度严谨了,才会影响到学生,学生才会有严谨的态度。
二、一节好的科学课,新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后续。一节好的科学课,要做到两个关注:一是: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是一节成功课堂的必要基础。二是:关注科学,抓住科学的本质进行教学,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验证的过程中有机会经历科学化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科学,乐学、爱学科学。
三、教师在新课程中最大的是角色的变化,将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通过学习我让学生变传统的接受学习为探究学习,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策略和发展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里,思维处于积极状态把紧张的学习过程转变为愉快的学习活动。科学课堂教学的成功的重要表现是,面向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就要认真设计和安排活动形式。要安排好实验活动的内容和次序,尤其要巧设疑点,激发学生灵感,促使人人思考,各个踊跃发言。
四、在学习中,我既为那些一线的科学教学“专家们”对教材的理解、教学的研究感到深深地折服,同样是兼职科学教师,自己花在教学、教研上的时间要少得可怜,在教学、教研上的努力显得是那么渺小,也让我对同行们的丰富的知识感叹。很多老师是从常识、语文、数学、美术甚至是英语专业转到小学科学行业中,有些甚至和我一样兼顾着其他的课程教学,但是他们能真正与学生一起研究科学、学习科学,这让我颇为感动。今后一定要好好研读教材,做好课程资源的研究,真正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会探究的乐趣,与学生共成长。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我学到了很多,也看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使我深深体会到要上好科学课,课前教师必须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教师的演示、示范,一定要规范,来源于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上课时的细节问题一定要注意,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2
9月26日,我有幸与同事赴长沙参加“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活动中有名师精湛的课堂展示,专家精彩的讲座点评,真的是感受颇深、受益匪浅。几位名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对孩子亲切和蔼的评价、活跃的课堂气氛,让我充分领略到了数学课堂教学的精彩与魅力。
9月27日第一节课是由江苏省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蔡宏圣老师执教的《认识百分数》,蔡老师语言简洁,思路清晰,注重让学生动脑想,动手做,动嘴说,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培养,课堂教学效果很好,学生在课堂表现活跃,新知识接受快,掌握牢固。
第二节课是由北京市著名特级教师田立莉老师执教的《周长》,田老师注重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以运动的形式,让学生在运动中发现数学中的知识,课堂学生表现活跃,让学生既学习了新知识又锻炼了身体。
第三节课是有北京市著名特级教师钱守旺老师带来的《乘法的初步认识》,钱老师一步一步让学生掉入陷阱的方式,使课堂充满了乐趣,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师生
互动构成了有效课堂。
9月28日第一节课是由北京市著名特级教师柏继明老师执教的《逆序推理》,柏老师注重数学课堂的反思,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课堂以方位判断为引,让学生理解“相逆”,又以算式让学生利用“逆
推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第二节课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徐长青老师执教的《烙饼问题》,徐老师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在课堂上轻松学习。课堂以“节约”二字开始,学生懂得在生活中应提倡节约。在突破重难点上,又以快乐的游戏进行,老师幽默的语言,生动的肢体动作,学生积极的参与配合。课堂显得轻松而又紧凑,学生的个性得以彰显。
授课完毕,就是聆听专家的精彩讲座。我有如下几点感受:
首先是从蔡宏圣老师的课堂与讲座活动中,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进一步理解“数学味”这个词,要注重课堂的数学性,学生的思考性,以及教师授课的过程性,在传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要合理利用时间,也要舍得花费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实践,更要尊重学生的每一个答案,有句话“错是好的反衬”更让我印象深刻。
其次是田立莉老师精炼的讲座,田老师联系自己真实的教学事例,让我体会了教师的伟大。一个伟大的教师应该是
无私的,特别是对于学困生,能够给予学生足够的关爱与呵护,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作为当代教育工作者,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应尽的义务,也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我作为一名四年级的数学科任教师,班级里的学困生真是让我伤透了脑筋,听了田老师的讲座后,突然让我觉得他们也是有希望的,我将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更加尽心做好学困生工作,关注他们的.学习习惯与学习兴趣,教给他们更合适的学习方法。
最后,徐长青老师的讲座:让教师做高度自觉的反思实践者,进一
步加深我们对课标的认识,促进我们教师自身教学能力及反思能力的提高。
听了专家的讲座,对照自己的课堂教学,我觉得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之处,并需要去改进与提升:
1、要不断加强自己的基本功训练,特别是课堂语言组织的能力,既能做到简洁明了,又能起到正确引导的作用。
2、要对每节课认真做好课前准备,这次听课活动中,教师都能采取不同的方式创设情景教学,既贴近生活又有创意,一是调节好课堂气氛,二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集中的注意力才是学生学习的最佳状态。
3、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既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更关注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让学生
在探索、思考中学习,并对学生的汇报及时评价,尊重学生的答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多鼓励,多关注每一位学生,使学生课堂活动参与面大,争取让每一节课都充满活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此次的学习让我对自己平时的教学工作有了更深刻的反省,也定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多学习,多反思,逐步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10月8日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3
这学期我担任小学3至6年级的科学教学工作和微机教学,根据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情况,我校具体情况和本人的教学经验,谈谈我我这学期的体会。
由于中高年段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对科学上课时的要求较苛刻,咱们学校没有实验室,也实验器材,但为了充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我让学生自己带器材,虽然简陋了些,但学生兴趣浓厚,积极响应。同时平时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尤其高空抛蛋活动,全员学生参加,最大限度的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想象能力。
二、科学课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培养科学课的课堂常规,如有条不紊的开展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时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长期坚持观察记录,能倾听别人的.发言,能提出自己的见解等。发挥本校优势资源,去操场参加实践活动。
三、科学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科学课的内容繁多,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对教师的知识要求很高,因此我要及时补充知识储备,同时要学会科学探究的技能,具备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这样科学教学质量会更高。
教师应从教学的准备、教学的实施、教学的评价三方面入手,自始至终地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关注教学效益,关注教学中的可测性。同时教师还应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掌握相关的教学策略,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做出相应的决策,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益。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地工作和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做好小学生的科学启蒙教育。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4
小学科学课程是要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的,适应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新教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它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因此在科学教学工作过程中,我坚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现在就把本学期的教学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明确课程理念、目标、任务,充分掌握教材的特点,从而做出与教材相符,与学生年龄特点相符的教学设计。例如三年级科学教材的内容主要是生命科学方面的内容,是适应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的,我从学生最熟悉的事物——米饭出发,引发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这些都是贴近生活的内容。因此,教学设计便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将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之上。比如第一单元中“大树的观察”,就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初步了解科学观察的意义的内容。因此,设计教案时,就尽可能地以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为重点,以引导学生掌握科学观察的方法为难点,同时重视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热爱生命、保护环境等意识的培养。
2、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活动。
学生对周围的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较强烈,因此,在教学中都尽量放手他们主动参与科学的学习探究。例如,三年级上册的教材非常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注重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结合,提供他们能直接参
与的各种问题,让他们更容易地进行科学的各种实际观察和操作。这样也比教师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促进学生的科学能力的提高。比如,让学生自己设计观察方案,并通过户外的观察记录自己的发现,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他们分享观察和实验的快乐,也提高彼此观察、实验的能力。同时,教师在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这样的开放的课堂环境下,学生对科学便会产生浓厚的兴趣,经过多次的实际观察和实验活动后,自然也就提高了学生的科学能力。
3、设计好学生实验与课堂演示实验,要求学生掌握相关实验的方法。科学知识的'掌握,很大部分都来自实际实验中所得到的启示和验证。同时,实验也是探究式教学与探究式学习的最主要的载体之一,依靠实验,一些客观的科学现实能够转变了学习探究的科学规律,从而使学习在科学的实验操作过程中体会着科学规律有存在,体验着科学知识的形成。所以,每一次的实验都必须严格设计,同时,也教给学生进行准确的科学实验方法。
二、还有待进一步改进的方面
1、虽有挖掘教材资料,但在拓展课外相关知识方面深度还不够。为了结合探究性学习方式的要求,转变评价方式与知识的形成的方式,我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同时也尽量引导学生通过教材资源的学习去发现更多的课外知识,使知识更加全面,充实。比如,在探究水与液体的区别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交流水,海水,油,饮料,浴液……凡是学生能够举出的事物都可以放手让他们去讨论。但是在有些知识的拓展方面给予学生的自主探究就不够,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在把握好教材资料的同时,引导学生挖掘课外的相关知识,让学生的知识更全面,这样才能让学生对科学和生活有更深更广的了解。
2、未能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去完成科学实验。
科学离不开实验。材料的准备要更完善。如电磁铁的电池由于长时间使用及使用不当使电池电量流失,在实验,用这一环节时,有2个小组使用2节电池还不如1节电池吸起的大头针多,每个小组都采用串联来接通电源,因此实验完成情况不太好。在材料准备时,教师如能在这一环节使用新电池及备有两根较长的导线,引领学生运用以前所学知识,用并联的方法来连接电池使电量增加,会使学生在实验中体验到动手、动脑的乐趣。因此,科学教学很重要的一环节就是要引导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实验。虽然在教学中,我都会设计一些观察和实验方案让学生分小组去探究,但由于涉及到安全的问题,有些实验未能让学生亲身去体验。比如,淀粉加热的实验,由于要用火,就没能放心让学生亲自去操作。因此,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应该让学生明确知道安全实验的重要性,并严格遵守实验的步骤,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安全的科学实验。当然,能有另外的教师协助更好。毕竟,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是比较弱的。所以,如果涉及危险性大的实验还是由教师来示范比较妥当。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5
我有幸参加了罗庄举行的全市小学科学“解暗箱”课堂教学研讨会,经过一天的学习,我受益匪浅。
一、对“解暗箱”课堂教学的认识
在前几年,县教育局曾经组织一次课堂教学中,在执教《不倒翁的秘密》时,提到过“解暗箱”教学法,我知道有“解暗箱”教学法,但不知道“解暗箱”教学法的具体策略。通过本次研讨会的学习,我终于有了一定得了解,但这只是粗浅的认识,我应继续深入的学习它、认识它。
“解暗箱”源于上世纪提出控制论,一种方法论,一种逻辑思维方法。“解暗箱”教学法是小学科学课上常见的教学方法。小学自然教材中有些课文内容是不能直接感知的',但根据一定的可感知的外部情况,可以间接推断出来。这一类内容在教材中常以“解暗箱”的形式出现。此种课型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想像力很有价值。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引导开展丰富的想像,是解开暗箱的钥匙。其操作程序如下:展示暗箱—解开暗箱—升华。
二、“解暗箱”教学法在课堂中的运用
通过听课,四位教师给我们奉献四堂精彩的解暗箱课,表现出高超的课堂教学能力,很值得我去学习。
1、科学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的把握教材、恰当的运用教材,为解暗箱教学提拱了清晰的思路
2、运用准确、多样的视频、图片、语言文字等资料。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自己教学设计的实际需要,选择了大量的多样的有利于学生感知资料,服务于教学,例如邢丽梅老师在讲《地震》时,列举了本地的地震断裂带,作为感知资料。这些资料的运用为解暗箱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推理理论依据。
3、教师有着深厚的教学基本功。为“解暗箱”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提高了教学效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了恰当的视频资料,对教材内容作出语言难以表达的效果,形象直观,学生看了很容易理解。例如颜世萍老师在讲授《四季更替》时,用一组“植物秀”,演示了植物一年四季的变化,引出课题。对四季更替成因总结时,用天文演示视频资料进行演示,一目了然。充分显示了现代教学手段对教学效率的提高。
通过这一次的学习,我学到了以前不理解的知识,感到高兴,真不虚此行。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6
本学期,学期已经过去近半,我们科学小组开始了教研组活动。每一次的活动对新教师而言都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活动之后受益匪浅,写下了自己的感受,勉励自己。
第一,研讨了一节课,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空气的热胀冷缩》,科学小组进行了三轮磨课:盲备、共备、上课。活动中,每个人都积极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及见解,通过自己备课再共同整合每个人的思想到最后付诸于实践。索然过程比较漫长而繁琐,但是从课堂的反响来说还是显而易见的。一堂好的科学课,有的时候需要反反复复的备课,试教,并且需要集合多数人的力量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自己去探究发下科学的奥秘。
第二,正确认识科学课程、注重学习。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我刚开始教科学,对科学这门课程知之甚少,从这学期刚开始我就亦步亦趋的.跟着师傅学习教科学。通过这次教研活动之后,我学习的目标更加明确。要想教好科学,首先要学好课标。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习科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及内容标准。在学好课标的基础上再学习教材,研究教材,专研教法,才能目标明确,不偏离正确航道。在学好这些的基础上,再象董老师指导的那样继续深入学习。当然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不但要注重吸收式学习,还要积极参加各级论文、案例等评比活动。更重要的要积极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以研促学。
第三,科学学科与其他学科整合是科学教学的关键。
要想达到课标提出的教学目标,科学学科与其他学科必须整合,没有其他学科整合、其他学科的教学没有做到有机渗透,学生的科学素养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只有与其他学科整合,特别是与青少年科技活动整合使学生积极参与青少年科技各类活动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另外学校还可以积极开展科学课外实践活动,主要目的就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增长学生的科学知识。我们学校两个科学老师开了两个第二课堂,科学实验课堂和探究试验课堂。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展学生的科学知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上是我的一些见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作为年轻的老师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继续努力吧。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7
这次国培我有幸看到老师们绘声绘色的精彩课堂,使我受益匪浅,课堂教学中,体现了以下几个优点:
一、教学目标明确
语文教学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情操。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总目标的一部分。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训练的过程,包括字、词、句、段、篇和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训练。落实“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是新课程标准对一节语文课的基本要求。
上一堂课,教师首先要做到教学目标明确,语文基本功训练的目标明确,传授那些知识,进行那些语文基本功训练,每一项知识、训练达到什么程度,都应十分明确、具体。读、围绕目标,展开教学活动,落实读写训练。
二、新课程概念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1、重视了学生的朗读教学,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还有范读、指导读等,在读中悟,悟中读,解决一些浅显的问题,找出自己疑惑得地方??利用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了阅读质量,也加强了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2、老师注重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语感能力和思维能力。谭雪梅老师在《只有一个地球》一文结尾中抑扬顿挫的朗读和激情昂扬的总结,到现在让人记忆犹新,人物形象
活灵活现的展现在眼前。每位教师都在学生读完课文后,留给学生自由发言的时间,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学生不明白的问题都创设思考的空间和气氛,给学生思考的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注重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积累语言的能力,语言训练严格扎实。
三、教学过程,要能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1、删繁就重,从容指导。
以前我存在这样一些教学误区:总感觉一堂课给我的时间不够,时间到了却还有好多的内容没有传达给学生,其实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并不是给你的时间不够,而是你没有充分利用好和把握好时间。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并不在于老师讲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在你这堂课上他掌握了多少、吸收了多少?而我们很多老师常犯一些认识性错误。
所以我认为应删去很多多余的知识,做到敢于有所放弃。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种追求“简洁”的心理,同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确定教学目标时,即应充分体现“简洁”的原则,选取较小的切入点,使自己的讲课有章有法,“以小见大”,突出重点。
2、使用多媒体,以“趣”带“动”
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带动学生“主动”学习。爱
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我个人认为我的教学总目标就是一个“趣”字,而不是灌输式或填压式的教学模式。一堂成功的语文课还在于学生是否有兴趣学。“趣”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师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呈现课文内容,学的人是否乐“趣”,就要看你的教学策略问题,然而其终极目标就是达到读、说、写的`能力。如果你的教学方法一成不变,千篇1律,那么这时学生对你,对这门课的兴趣就会减弱感到语文学习的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就会反感。这时就需要老师不断的转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过程中,还注重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读”“练”环节中,培养创新精神。“读”“练”的就是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对问题敢于求异创新,提出自己的独生简介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课堂中,鼓励性语言的使用和积极评价的效果。
五、教学艺术。
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尤其是多媒体设计教学的效果既创设了教学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课堂结构环环相扣。总之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了,在以后的学习中,就需要我重新塑造自己,提升自己,努力探索,完善自己,让自己能拥有足够的知识和
能力去胜任小学语文的教学。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8
———思考。学生答出来有的营养吸收了,有的不用的东西成了大便排除体外去了;这时,教师又问,食物在体内旅行,经过了哪些地方呢?出示人体简图,让学生自己画出自己的认识。画完后小组交流,形成小组统一认识。然后在班内,利用实物展台,分组汇报各组的认识。六个小组,六种认识。教师问:正确的只能有一种。你们有六种。怎么办呀?学生回答:查资料、百度、问家长、问老师、问医生、有一个同学甚至说出了解剖一个人,等等。这时,教师采取了放映视频,同学们观看视频,思考问题:食物经过了哪些地方?这些地方的作用?看完后,每组再修改各组的图片,再选一组汇报修改后的图片,其他小组补充。最后对食物在人体内的旅程有了基本正确的认识。教师总结消化器官的重要作用后,问:怎样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最后小结,教师让学生说,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从中午的午饭开始,你想养成什么良好的饮食习惯?
科学读物。学生阅读科学图书的过程,也就是科学启蒙的过程。包括科学美文、科学童话、科学故事、科学漫画以及科学数码、动漫等电子类资料都是科学读物。徐杰老师还提出了科学阅读的方法。
1、比较性阅读;
2、求解性阅读;
3、质疑性阅读;
4、创造性阅读。他还提出了科学阅读的教学策略:
1、阅读材料为情境,设疑激思,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以阅读材料为切入点,引导分析,深刻体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3、以阅读材料为依托,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材料为连接点,多向链接,拓展学生的视野。他还解释了指导孩子科学阅读的重要性和怎样指导孩子的科学阅读等。
张元喜老师展示的是:《比较水的的多少》,在这节课中,张老师注重的是通过比较水的多少,理解水占据空间的意义,理解体积单位毫升的'意义。他的讲座题目是:《浅说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辑思考,学会什么是食物链,食物链的意义,画食物链;通过ppt在生物链中的传递,认识保护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曾老师讲座题目是《思考的力量—从“超越实证”到“超越逻辑”》,有他自己深刻的思考和深度。
对照这些特级教师,自己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今后,我一定要加强学习,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学习。
1、加强科学学习。针对自己的知识薄弱环节,多学习科学理论,认真阅读科学史,科学原著,提高自己的科学知识。
2、向优秀教师学习。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多听听优秀教师的课和讲座。学习优秀教师的优秀品质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3、加强科学教学理论学习。认真学习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学理论,认真阅读《科学课》等科学杂志,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9
教学是一门艺术,要想做好,就要学习、反思、和总结。要想在教学上能进步,就要不停学习本专业的理论知识,用专业理论知识来的教学。因此我参加学习了《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现将这次新课程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1)我体会到新的课程标准是时代的需要。
对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教学新的要求:比如,要求学生会略读和浏览,搜集和信息的能力;将听说能力整合为口语交际能力,了口头交流和沟通的要求。了写作和生活实践紧密的要求。阅读、书写与写作的速度要求,并有量化指标。更的是注重了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并将其作学习。
(2)我真立科学教育的新理念。
克服以往在科学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应倡导、学生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科学能力。并将的认识教研活动传递给全镇的科学教师,提升全体科学教师的修养。
(3)教学中,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学生学习的者。
教师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语言交流,也可以表情、动作来交流。
(4)在教学进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科学课程标准》首次对义务教育阶段了综合性学习的。即要求科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科学课程与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强调在综合性学习中合作精神,培养策划、组织、和实施的能力。自主性地要注重和的过程。除此之外,对阅读、写作和学习方法三也有很的表述。提倡独立阅读、自主阅读、探究性阅读、性阅读。鼓励自主写作、自由表达,有创意的表达。在学习方法上,鼓励有独到的见解,鼓励用适合的方法和策略学习。
新课标提倡的自主、互助在我的教学中也逐渐体现并在课堂上实践着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涉及了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实践能力几个。看完新课程标准,阅读和写作的体会颇有感触。新的课程理念非常注重阅读教学,阅读是着重培养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而的一系列科学训练。它符合语言文字学习的特点,读是培养学生综合性科学能力的客观要求和最的途径。读或读位学生语感的培养和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10
二零xx年五月十八日至二十一日,我和县里其他学校的五位老师,去泰安参加了《山东省教学研究室十二五研究课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规律地研究”》课题实验开题会议,历时四天。十八日报到,十九日在泰安师范附属小学听课七节,二十日上午听课,下午听了北京的专家应飞教授的《怎样上好科学课》的专题报告,听了山东省教研室科学教研员韩绪金老师的课题开题报告。
会上,韩绪金老师对课题的相关工作做了部署,对怎样上好科学课,谈了他的看法和体会,概括起来有两点:一是,一节好科学课,必须首先是一节好课,即必须符合一般教学规律的好课;二是,一节好的`科学课,必须突出科学课课堂教学的特点。从课堂结构上讲,课堂教学,环节要大一点,少一点,深一点。从师生关系上说,教师要少说少讲,学生要多做多交流。
应飞教授的《怎样上好科学课》,讲了有两个多小时,讲的形象生动,深入浅出,理论深刻,课例生动。特别是结合刚听的课做实例,让老师们印象深刻,受益匪浅。应飞教授主要从五个方面讲述了怎样上好一节科学课。一是把握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发挥好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应教授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体方面,学生是客体方面;二是研究好教材掌握好学科教学知识;三是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四是做好课堂教学组织;五是训练学生良好的学习常规。
优秀课堂展示方面,我一共听了十一节课,全身各地的都有。收到了教育,开阔了眼界。特别是一些优秀的课,使自己受到了震动,使自己对科学课及怎样上好科学课,多了些思考。现把这次学习的心得好体会,总结如次:
一、深入研究教材,掌握科学教学知识。科学教学涉及的知识比较多,天文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等无所不有。教师一般在某个或几个方面,比较掌握,别的方面就可能不太精通了。所有,科学教师要加强学习,增加自己的科学知识。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最少一桶水,现在网络时代,最好有长流水,不断补充知识才行。
二、深入研究学生,掌握学生情况。俗语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们只有了解了学生的情况,知道每个学生的学习层次和状态,我们才能有的放矢,根据班级学生的情况,设计使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三、精心进行课堂设计。要想上好每一节科学课,我们都要进行精心的课堂设计。怎样导入,怎样提出问题,怎样引导学生探究,怎样设计实验,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都需要我们课前进行设计,考虑好。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11
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式之一,反思活动应当从哪里入手?这无疑是决定反思活动成效的重要问题。在此,笔者希望借助下面的案例来谈谈反思活动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切入点──教学活动中的问题,而许多时候,这些问题又是通过学生的学习效果暴露出来的。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而且还要深刻分析影响师生课堂行为的内在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够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加以改进。那么,随着反思活动的不断进行,自身的专业素养就会不断得以提升,同时自我反思能力也将不断得以提高,良好的反思习惯也将逐步养成。
下面是在教学《白天与黑夜》一课时的几个教学片段:
片段一:在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大屏幕向学生出示了白天和黑夜交替出现的录像资料,让学生进行观察。在接下来进行班级交流活动时,有学生回答说:“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在西方落下。”
片段二:在探究新知环节,授课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猜测白天与黑夜的形成的原因,结果同学们在自转还是公转的问题上各执一词,议论纷纷。
为此,授课教师让两位同学分别代表太阳和地球,来模拟演示地球围绕太阳运动时的情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指导作为“地球”的学生要按照自西向东的公转与自转方向“运动”,而没有对运动方向进行必要的解释说明。当然,通过模拟演示活动同学们一致认为是地球自转的原因最终导致了地球上白天与黑夜现象的交替出现。就是说,演示活动在达到了短期目标的同时,也为以后学生错误的出现埋下了引线。
片段三:在探究新知环节,授课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模拟实验时,仍然没有对地球的运动方向作出必要的解释说明,只是强调一点:手电筒要尽可能做到与地球仪处于同一高度,并做到照亮半个“地球”。也就是说,学生对于地球运动方向的操作完全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这无疑又使得学生在错误的道路上滑行得更远。
片段四: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活动,一致认为地球上白天与黑夜交替变化的原因是地球自转的结果。接下来,授课教师开始着手解决地球运动方向的问题,尽管通过种种努力告诉学生,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然而,当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要求在地球仪上用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时,有许多同学都出现了错误。
学生不能按照要求在地球仪上正确地用箭头表示出地球的自转方向,这便是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也是我们进行教学反思的切入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呢?回顾案例中提及的几个教学片段,那么学生在地球仪上标明方向时出现错误的原因,也就显而易见了──对于地球自转方向的教学活动安排为时过晚。或者说,在教师正式讲解这一知识点之前,学生已经接触到了,甚至还以错误的方式保存到自己的头脑当中。
就是说,应该在学生刚刚接触到地球自转这一问题的时候,或是稍微提前一段时间,比如在导入新课环节,当学生回答出太阳的东升西落之后,教师就应当采用适当的方式让他们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那么,学生在后来猜测白天与黑夜成因时的模拟演示活动,以及后来的自主探究的模拟实验过程中,自然也都能够按照“地球”正确的运动方向──自西向东来进行相关的演示与操作活动。那么,最后让学生在地球仪上用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时,也就是一件水到渠成、轻而易举的事情了。
学生之所以出现了错误,或者是因为他们对于地球的`自转方向没有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或者是因为他们在先前的模拟演示或是模拟实验活动中已经进行了错误的操作,由此而形成的错误经验对他们后续的学习活动产生了误导。
不仅如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模拟演示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时,也应当采用适当的方式告诉他们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的。否则,学生的演示活动就有可能出现错误,或者即使是演示的同学动作正确,但并不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而且还会使其他那些观看的学生对于地球运动方向的理解产生错误。这样,也就必然增加了他们以后学习活动的困难。
这一案例带给我们的启示至少有以下两点:
第一,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作为教师,既应当关注学科教学内容本身所具有的知识体系,又应当关注学生的知识经验、思维特点和认识规律,并做到能够根据学生各方面的具体情况及时恰当地调整教学内容,以保证课堂学习活动的有效进行。
第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包括听课老师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表现,特别是学生的思维出现了断层,或是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我们便应当探究出现这一问题的潜在原因是什么,弄清了其中的原因,那么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也就能够做到有效避免,自然就会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了。从这个角度来看,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应当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这也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意义所在。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12
这个学期,我们学校开展了学习新课标活动,通过这段的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知道了新课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科学课程的基本特点。
首先,科学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科学课程的基本特点。由此可见,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科学素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并能够做到师生互动。面对新的课程改革,我们要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打破陈旧的教学观。努力用新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上好每节课,尽量选用一些比较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
其次关于课程目标与内容。在识字与写字方面,新课标规定,小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九年里,要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一至二年级的学生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在老课标中,一至二年级学生会写汉字的要求是800到1000字。三至四年级学生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新课标”对写字的质量要求提高了。一至二年级要求,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写字规范、端正、整洁。三至四年级就要求学生能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字,并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到了五六年级,则要求硬笔书写楷书整齐美观,并有一定速度,同时能用毛笔写正楷字。为了能让各个学段的学生达到书写的要求,科学“新课标”还在第三部分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求,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小学1—6年级,要在每天的科学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提高书写效果。在写作方面,课程标准将一二年级写作定位为“写话”,三年级开始是“习作”,在写作中,注意引导鼓励学生观察、思考、表达能力,写真话、实话、心里话,不写假话、空话、套话。
最后要正确认识新的学习方式,主要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就是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人,而不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相互性学习。它强调学习的交往性、互动性、分享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习的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机,批判的思维品质和思考问题的习惯。自主、合作、探究性等学习方式,能够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力提倡这样的新的学习方式,是现实的要求和未来的需要。
总之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我们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们要注意吸收新知识,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积极合理利用资源,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教学质量。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13
在市教研室、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有幸参加了今年于5月13日14日在市中区鑫昌路小学举行的我市第三界小学科学教学年会。来自全市的优秀小学科学教师代表峄城区底阁镇甘沟小学参加这一盛会。会议共安排了三项内容:
1.进行小学科学优良课展现,研讨课堂教学。
2.进行优秀课堂评课。
3.科学优秀教案经验交换。科学,一个崇高的词语,经常敲击着我们的心灵。神七的问天更是我国科技气力的最好见证,这是让每个中华儿女非常自豪的盛事。科学教育,一个沉重的话题时时敦促着我们的脚步。回看我们的教学现状常令我们叹息,只重结果、轻进程的教学方式还经常存在,枯燥无味的接受式学习,取代了自主式探究。学生的科学爱好何来?这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题目,急待改变的现状。所以,怎样用好新教材,更好的使三维目标在每节课上得到落实,切实进步课堂教学中学生探究活动的实效性,增进学生科学素养的不断提升,成为此次研究活动的主题。作为从事科学教学的我来讲,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进步的机会。我倍加珍惜,认真听取了每堂课,并做了详实的记录,感受深入,收获很大。这势必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起侧重要的指导意义,增进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综合两天来的听课和学习情况,现总结以下:
一、教学进程精致。
从每位教师的教学进程来看,教师都做了精心的预备。从导入到拓展,每句话都很精炼,每个题目的设置都恰到好处。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知识的深度、难度的掌控上处理的好,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二、重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科学教学的核心。科学探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自主解决题目,从而培养学生的善于独立思考的思惟习惯和思惟能力。在所展现的课堂教学中都遵守了这一理念,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平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在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研究。教师课前也做了充足的预备,为学生提供了所需的实验材料,可见对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视。
三、重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薛城区临山小学的陈文老师执教的《地球上有甚么》为例:他的教学设计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探究基本方法为支持,采用生活情形提出题目实验探究解释题目的教学模式。透过与生活息息相干的教学情形,驱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在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和生活的经验的'反思中发现题目,培养学生解决题目的思路、方法和能力。最后再利用所取得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类似的生活题目。在这一进程中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思惟品质。其他的科学学习的方法,如:整理处理资料的方法、讨论与交换的方法等在课堂教学中都有所体现。
四、进程扎实有效。
这是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在如此重大的课堂比赛中能做到扎扎实实,不走过场,足见教师的课堂教学素质和教学意识在进步。看到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认真细致、反复地观察、分析、记录信息数据,将探究活动进行到底,真是难能可市北关小学张英老师执教的《斜面》。课开始放映怎样搬运物体。再比如山亭区北庄中心校的陈静老师执教的《苹果为甚么回落地》,在上课开始时播放了一段关于牛顿思考苹果落地的视频,让生调动各种感官初步知道地球引力的发现情形,引发起探究苹果落地是怎样回事的欲望。现在多媒体已成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倍受师生的青睐。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14
同学们在学习《太阳和影子》一课时,每个人都表现得非常出色,与之前制作不倒翁失败时的难堪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甚至有些让人难以置信。
在探究影子产生的条件时,也许是有些同学提前看过课本,不少人都知道要有“光和不透明的物体”这两个条件,也就是说,透明的物体不能产生影子。道理似乎很简单,然而,究竟什么样的物体才可以算作是透明的物体呢?在此之前,我曾经用幻灯片,用玻璃,甚至用水作为透明的物体来探究它们能否产生影子,结果发现尽管这些物体在我们多数人看来是透明的,但是仍然能够产生影子,也就是说在关于影子的问题上,上述那些物体不能算作是透明的物体。因此,我必须要让学生弄明白这一点,否则学生便可能形成“透明的物体能够产生影子”这样错误的认识。为了尽量避免出现这样的后果,我启发同学们联系他们的生活经历来回答这个问题。还好,他们很快听明白了我的意思,马上有许多同学举起了手。考虑到于明哲同学从上课一开始就没有端端正正地坐在座位上,我便将这个机会给了他,
“空气。”于明哲同学一语中的。
“听清楚了没有?于明哲同学由‘透明的物体’想到了‘空气’,你们觉得空气是不是透明的?”我的兴奋早已溢于言表。
同学们也都一致赞同于明哲同学的回答,没有想到一个在我看来难度较大的问题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于明哲同学回答得非常正确!”我郑重地提出表扬。
但是还有几只小手仍然在高高地举着,我应该给予他们一个展示的机会。
李朝同学回答说风是透明的物体,我只能解释说空气动起来就成了风了。张鸿恺同学则认为大地没有影子,当我解释说月食就是地球挡住了反射到月亮上的太阳光,是地球的影子投到了月亮上面造成的之后,他眨了眨眼睛,又回答说细菌没有影子,同学们马上又反驳说细菌只是小得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它应该是有影子的。不过从张鸿恺同学的回答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出他那敏捷的思维,看出他积极回答问题这一优秀的学习品质,因此我对他的表现也表示出极大的.肯定,同时提醒他要尽量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另外,积极回答问题而且声音响亮的还有张惠乔同学和于秋雨同学。
由于这一节课需要同学们探究的问题较多,因此需要他们在实验记录单“我们的发现”栏目中书写的内容就很多。每一次书写,翁丽真同学都能够做到第一个完成,而且写完后马上端端正正地坐好,又开始自觉地背诵刚刚书写的内容,对此我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后来,在我的感召下,又有张子涵、唐堉森、伯蕊、王铭心、王子豪、房佳男、高扬、毕文亮、鞠佳桐、隋昊、张舒扬、宋央金、刘新宁等同学表现得像翁丽真同学一样优秀,并使得整个课堂呈现出一派积极向上、你追我赶的热烈气氛。
要求学生将书写的内容背诵下来,在组织他们同位相互检查背诵情况时,我发现尽管宋美佳同学没有同桌,但是她仍然能够做到按照我的要求来背诵,然后对照课本检查自己的背诵情况,表现出高度的自觉。
课堂上,每一位学生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赢得老师的赏识,我也尽自己最大努力去满足他们的愿望。
后来,我觉得他们身上的优秀之处不仅需要我去发现,去欣赏,更应该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欣赏,并进一步去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来学会正确地看待自己。
叩问心灵
临近下课时,我认为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行为做出适当的评价,应该远远比我给予他们一个评价效果要好得多。实际上,在此之前我已经组织学生进行过类似的评价,与其说是评价,不如说是引导学生自觉进行反思更恰当一些。
一次,当25名同学将自己制作的量筒带到课堂时,也让我想起在制作不倒翁时全班只有11名学生完成了作品,当然,对越来越多的同学参与到作品制作的大军中来,我向所有同学表示出自己的兴奋。随后,我便让这36名同学闭上眼睛对自己真诚地说上一声:“我真棒!”这样做,目的是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不仅是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从这项活动中获得一次美好的情感体验。
还有一次,当我让翁丽真同学说一下她对自己的表现是否满意时,她说“不满意”,而实际上她的表现已经非常出色了,因此,我给予的评价是“看来,你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
而在今天这节课上,有很多同学都表现得特别优秀,遗憾的是没有受到我的表扬。因此作为老师,我有责任让每一位表现优秀的同学都能够体验到成长的快乐,并努力将这种积极的生命状态延续下去!
“这学期从第一节课开始,我就注意进行自我反思,并将自己在每一堂课上的闪光点记录下来,来鞭策自己做得更好;当然,我也记录那些自己做得不够好的地方。比如在学习《认识太阳》一课之前,我没有组织大家去搜集资料,再比如在组织大家制作一个不倒翁时,我没有按时上课,上课时又没有考虑到同学们的兴趣与需要……”
接下来,在对课堂上那些表现优秀的同学提出表扬之后,我坦言“当然,我们班上还有许多同学也都表现得特别优秀,只是老师没有发现,但是在老师的目光扫过你的脸庞时,却能够感觉到。实际上,对自己最具有评价权的是你自己,真的,一个人可以对别人说谎,但是绝对不能对自己说谎;一个人做的任何事情可以逃过别人的眼睛,但是绝对逃不过自己的视线。下面请你们闭上眼睛,想一想在这节课上,自己哪个地方做得很好,请你告诉自己一声;再想一想,哪个地方自己做得还不够好,只要自己稍加努力或者是采用其他的方法还可以做得更好,也请你对自己说上一句‘某某处我可以做得更好’。”
“我们不仅在科学课上要经常对自己这样说,而且在其他课上也要对自己这样说;一天下来,在晚上临睡前还要对自己这样说。也就是说,你要常常留给自己一个思考的空间,慢慢地,你会发现这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同学们都按照我的要求做了,样子十分虔诚。
下课的铃声终于响起,看着同学们一张张稚嫩可爱的脸庞,我从心里感到充实。
难忘瞬间
我告诉同学们我会在课后将每节课的反思都及时整理出来,并且这学期有5篇反思已发表在人教网小学科学栏目上,那些反思里面还提到许多同学的名字,有于明哲、宋美佳、岳鑫……这样说着,便有许多同学都睁大了眼睛,希望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文章里面。
在同学们离开实验室的时候,都纷纷向我道别,我也赶忙挥手向他们回应。亲爱的读者,你说,当一位老师处于这样一种情形之中,又怎能不感到幸福呢?
激动之余,急就一首小诗──《理想的课堂》,来抒发自己那一时刻内心的感受,内容如下:
每一朵花儿都鲜艳,
每一张笑脸都灿烂。
每一个动作都含情,
每一句话语都用心。
每一束目光都明亮,
每一声问候都温暖。
每一节课堂都充实,
每一位师生都幸福。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15
20xx年3月30日,我很荣幸的参加了20xx年小学科学新教科版教材教法培训,使我收获很多,获益匪浅。回首培训的足迹,发现自己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洗礼,教育科学理论学习得到了升华,课堂教学艺术研究获得了新感悟,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角度,许多疑问得到了启发解决……
新的科学课程改革使课堂充满了活力,充分调动了各个层面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教师层面上看,科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具有开放性和生成性,这就对任课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科学知识,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特别是科学教师,更应当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如多元智能理论、网络互动学习方式等),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从学生层面看,小学生对科学充满好奇,是学生喜欢的学科之一。因为各种各样的活动材料,都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他们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必然要开口说,动手做,产生参与活动的冲动,在缺乏自制力的.前提下,使课堂出现难控制的局面。但仔细分析这很正常,那怎样把握好课堂的调空艺术,让学生既动起来,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就显的很重要。
随着小学科学课堂改革的推进,科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通过培训我感觉实施科学的教学策略有以下几点:
1、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职有望,教育学生“从科学的角度提出问题”。
2、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在猜想过程中注意学生的思维训练。
3、探究学习应重视教师的指导,把握好探究的时间和材料。
4、培养学生大胆发言和善于倾听的良好习惯。
5、多媒体的运用要恰到好处、雪中送炭、画龙点睛。
总之,科学课堂困难重重。只有作好科学教学的充分准备,进行精心的预设,才会在教学中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才会使他们感到无限快乐。
第四篇:《小学科学》教学心得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1
———思考。学生答出来有的营养吸收了,有的不用的东西成了大便排除体外去了;这时,教师又问,食物在体内旅行,经过了哪些地方呢?出示人体简图,让学生自己画出自己的认识。画完后小组交流,形成小组统一认识。然后在班内,利用实物展台,分组汇报各组的认识。六个小组,六种认识。教师问:正确的只能有一种。你们有六种。怎么办呀?学生回答:查资料、百度、问家长、问老师、问医生、有一个同学甚至说出了解剖一个人,等等。这时,教师采取了放映视频,同学们观看视频,思考问题:食物经过了哪些地方?这些地方的作用?看完后,每组再修改各组的图片,再选一组汇报修改后的图片,其他小组补充。最后对食物在人体内的旅程有了基本正确的认识。教师总结消化器官的重要作用后,问:怎样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最后小结,教师让学生说,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从中午的午饭开始,你想养成什么良好的饮食习惯?
科学读物。学生阅读科学图书的过程,也就是科学启蒙的过程。包括科学美文、科学童话、科学故事、科学漫画以及科学数码、动漫等电子类资料都是科学读物。徐杰老师还提出了科学阅读的方法。
1、比较性阅读;
2、求解性阅读;
3、质疑性阅读;
4、创造性阅读。他还提出了科学阅读的教学策略:
1、阅读材料为情境,设疑激思,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以阅读材料为切入点,引导分析,深刻体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3、以阅读材料为依托,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材料为连接点,多向链接,拓展学生的视野。他还解释了指导孩子科学阅读的重要性和怎样指导孩子的科学阅读等。
张元喜老师展示的是:《比较水的的多少》,在这节课中,张老师注重的是通过比较水的多少,理解水占据空间的`意义,理解体积单位毫升的意义。他的讲座题目是:《浅说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辑思考,学会什么是食物链,食物链的意义,画食物链;通过ppt在生物链中的传递,认识保护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曾老师讲座题目是《思考的力量—从“超越实证”到“超越逻辑”》,有他自己深刻的思考和深度。
对照这些特级教师,自己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今后,我一定要加强学习,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学习。
1、加强科学学习。针对自己的知识薄弱环节,多学习科学理论,认真阅读科学史,科学原著,提高自己的科学知识。
2、向优秀教师学习。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多听听优秀教师的课和讲座。学习优秀教师的优秀品质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3、加强科学教学理论学习。认真学习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学理论,认真阅读《科学课》等科学杂志,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2
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式之一,反思活动应当从哪里入手?这无疑是决定反思活动成效的重要问题。在此,笔者希望借助下面的案例来谈谈反思活动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切入点──教学活动中的问题,而许多时候,这些问题又是通过学生的学习效果暴露出来的。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而且还要深刻分析影响师生课堂行为的内在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够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加以改进。那么,随着反思活动的不断进行,自身的专业素养就会不断得以提升,同时自我反思能力也将不断得以提高,良好的反思习惯也将逐步养成。
下面是在教学《白天与黑夜》一课时的几个教学片段:
片段一:在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大屏幕向学生出示了白天和黑夜交替出现的录像资料,让学生进行观察。在接下来进行班级交流活动时,有学生回答说:“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在西方落下。”
片段二:在探究新知环节,授课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猜测白天与黑夜的形成的原因,结果同学们在自转还是公转的问题上各执一词,议论纷纷。
为此,授课教师让两位同学分别代表太阳和地球,来模拟演示地球围绕太阳运动时的情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指导作为“地球”的学生要按照自西向东的公转与自转方向“运动”,而没有对运动方向进行必要的解释说明。当然,通过模拟演示活动同学们一致认为是地球自转的原因最终导致了地球上白天与黑夜现象的交替出现。就是说,演示活动在达到了短期目标的同时,也为以后学生错误的出现埋下了引线。
片段三:在探究新知环节,授课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模拟实验时,仍然没有对地球的运动方向作出必要的解释说明,只是强调一点:手电筒要尽可能做到与地球仪处于同一高度,并做到照亮半个“地球”。也就是说,学生对于地球运动方向的操作完全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这无疑又使得学生在错误的道路上滑行得更远。
片段四: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活动,一致认为地球上白天与黑夜交替变化的原因是地球自转的结果。接下来,授课教师开始着手解决地球运动方向的问题,尽管通过种种努力告诉学生,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然而,当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要求在地球仪上用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时,有许多同学都出现了错误。
学生不能按照要求在地球仪上正确地用箭头表示出地球的自转方向,这便是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也是我们进行教学反思的切入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呢?回顾案例中提及的几个教学片段,那么学生在地球仪上标明方向时出现错误的原因,也就显而易见了──对于地球自转方向的教学活动安排为时过晚。或者说,在教师正式讲解这一知识点之前,学生已经接触到了,甚至还以错误的方式保存到自己的头脑当中。
就是说,应该在学生刚刚接触到地球自转这一问题的时候,或是稍微提前一段时间,比如在导入新课环节,当学生回答出太阳的东升西落之后,教师就应当采用适当的方式让他们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那么,学生在后来猜测白天与黑夜成因时的模拟演示活动,以及后来的自主探究的模拟实验过程中,自然也都能够按照“地球”正确的运动方向──自西向东来进行相关的演示与操作活动。那么,最后让学生在地球仪上用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时,也就是一件水到渠成、轻而易举的事情了。
学生之所以出现了错误,或者是因为他们对于地球的自转方向没有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或者是因为他们在先前的模拟演示或是模拟实验活动中已经进行了错误的操作,由此而形成的错误经验对他们后续的学习活动产生了误导。
不仅如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模拟演示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时,也应当采用适当的方式告诉他们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的。否则,学生的演示活动就有可能出现错误,或者即使是演示的同学动作正确,但并不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而且还会使其他那些观看的学生对于地球运动方向的理解产生错误。这样,也就必然增加了他们以后学习活动的困难。
这一案例带给我们的启示至少有以下两点:
第一,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作为教师,既应当关注学科教学内容本身所具有的知识体系,又应当关注学生的知识经验、思维特点和认识规律,并做到能够根据学生各方面的具体情况及时恰当地调整教学内容,以保证课堂学习活动的有效进行。
第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包括听课老师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表现,特别是学生的思维出现了断层,或是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我们便应当探究出现这一问题的潜在原因是什么,弄清了其中的原因,那么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也就能够做到有效避免,自然就会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了。从这个角度来看,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应当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这也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意义所在。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3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科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单元的内容。本单元主要由“掌握食物链”与“认识食物网”两个主要部分构成。它是为让学生了解有关生态群落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重要内容。作为这单元的关键知识点,该如何把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牵系到整个单元的知识生成,以及后续学习的巩固,特别是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的良好品质。
在授课完毕之后,我有以下几点感想:
1、上课时,可利用课件辅助教学,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简单的游戏中激发情趣。为了让同学亲身感受热带草原的生活场景,可以让同学扮演动植物,“小草,小白兔,狐狸,狼,狮子”,模仿动植物的静态和动态生活。让学生感知动物的生存需要食物,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初步形成食物链的概念,以及得到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启示。让学生在轻松娱乐的'环境中,获取知识。
2、可让学生们观察记录的文字信息,发现它的复杂性和繁琐性,无意识的想到简化记录方法的念头。引导学生运用:“食物链”当中的“箭头”;统计表格;柱状图;网状图等图形符号开展科学记录和学习记忆。
3、通过分析资料,可让孩子们知道自然界中的生物有着非常密切联系,他们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此消彼长,交替生长,这样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引导学生联想到身边的事物都会彼此联系,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4
学习《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使我对新课标的要求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
一、在教学情境中体验科学的趣味
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在科学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如运用做游戏、讲故事、直观演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学习科学知识。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使学生把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渴望,积极参与科学活动。
二、在生活实践中体验科学的价值
在科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无处不在,使学生对科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到生活中寻找科学知识。科学源于生活。因此我教学时注意紧密联系实际,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入手。培养学生用科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事物,用科学的概念与语言去反映和描述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科学。从而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中。
三、在自主合作中体验科学的探索。
实践证明,小组合作互动学习更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通过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学到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参与意识,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方法,进而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充分体验合作探索成功的喜悦。学生在合作、交流、碰撞中掌握了探究的方法。不但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了他们的成功欲,从而让学生享受学习科学的快乐。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科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科学、理解科学和发展科学,让学生享受“科学学科的快乐”且快乐地学科学。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5
通过学习《新课标》我再一次更清晰的认识到小学科学,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次,小学科学姓“小”,是儿童的科学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我们的科学课应上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体现“科学味”
所谓的科学味即是科学的文学蕴味,包括科学、文学、形象、构思、意境、哲学、情趣等蕴味,也即是科学美。所以,科学课就要应有浓厚的科学味。而科学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
首先,科学教学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对科学作品反复涵咏体味。给学生创造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大量阅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中反复涵咏体味,让学生领会语言文字之美,从而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
其次,要围绕“科学本体”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甚至是有创意地去理解、欣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语言美、形象美、构思美、意境美、哲理美和情趣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创作欲,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二、体现儿童味
小学的科学是儿童的科学。科学教师的任务,主要不是教导学生和控制学生,而是通过文本向学生提供一个更活跃、更开阔的科学实践平台。在“还”的过程中,科学教师应该自起至终、自觉自愿地成为学生实践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帮助者。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和激情;洞察学生在科学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诱发学生作为一名读者的发展和创见;带领学生经由科学课走向一片新的科学天地。要在科学课体现“儿童味”,更重要的是凸现儿童的主体地位,把儿童的精神融入科学课,让童声、童心、童趣在老师的唤醒、激励和鼓舞中真实体现。在教学中儿童自有儿童的感动,儿童自有儿童的诠释,儿童自有儿童的情怀,儿童自有儿童的梦想。科学的主人是儿童,我们要尊重儿童的原始表达,要体会语言的真意,要让儿童真情流露,科学课就要尊重儿童的科学世界,上出儿童味来。
三、体现个人味
科学课的科学味,一般是说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教师的仪表风度等诸种因素,凝聚之后显示出来的审美风貌,审美风貌表现为真(真实可信)、诚(诚挚深沉)、新(新颖独特)。这种审美风貌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并为学生所品评体验,或深或浅或长或短地吸引着学生。古人云:文如其人。今人说:上课如作文。可见“课如其人”的说法也合乎逻辑,正如大自然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个性绝对相同的教师,因为即使他们的年龄、学历相同,但每个人的性格、气质、感情、特长等总是千差万别的。那如何使科学课富有个人味呢?第一、教学时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也就是教材要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在研究教材时也要研究学生,熟悉学生。第二、突现优势,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即突出“人无我有”,在科学课上显出与众不同的个性。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6
牛亮亮,曾获泽州县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等荣誉。从事教育工作以来,“用心对待教育,用爱温暖学生”是他不懈的追求与目标。
——让学生爱上科学
刚带上小学科学课时,我以为小学科学课就是引领学生自己随便谈一谈,说一说,做一做。可是一段时间的教学下来,我发现自己的感觉是错误的!因为科学课有很多实验、许多知识点,还需要老师绞尽脑汁地去设计每一堂课去激发学生的探求热情。这就要求老师要很好地组织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动手实验、自己去发现问题,然后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在闲暇时间,我还经常在阅读一些教育文章,明白了一节完整的课其实是建立在师生之间的信任中的,学生信任老师,他们相信老师会引领他们走入探索的殿堂,老师也信任学生,他相信每个学生都是精彩的。可是达到这样的境界,我还需要长久的经验积累,因为真正的课堂享受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达到的。许许多多的名师也都经历过一些困惑,然后经过不断自我总结和积淀,抱着不断前进的心态才有了后来的成功。虽然现在遇到了一些困惑,但是我能急着一步到位吗?显然一时半会是不能达成与学生之间的信任,我想我应该不断总结,不断享受走过的每一步。
记得我在讲授《声音的产生》这一课时,在设计教学时准备选择用尺子振动发声,声带振动发声,音叉发出声音在水中产生波纹等实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一结论。上课后第一个实验刚刚结束同学们正兴致勃勃地讨论时,只听到林某某的同桌大叫,“老师,林某某把水洒到抽屉里了!”我赶紧走过去,可是这时他早已吓得藏起了“作案工具”,怯怯地趴在桌子上。我轻轻地询问原因,张某某一看我没有批评他,这时他的胆子大了起来,说:“老师,我不是故意洒水的,我在做实验呢。”听他这么一说我大概明白了,心想正好这个实验我没有设计不如让他来讲一讲,于是微笑着对他说:“那你上台给同学们展示一下你的实验,我们来当学生。”
他走到讲桌前,给我们师生当起了临时的小老师。他一边讲解,一边操作,说:“其实刚开始我也没有想做实验,我只是口渴了。”林某某说着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接着说:“可是我发现把水倒到杯子里时也会有声音,于是我就多实验了几次,发现每次倒水时都会发声而且水也会产生波纹,所以我想倒水声也是水振动产生的。”说完,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随机鼓励他,“你的一次倒水,让我们每个同学,包括老师都明白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我们还得向你学习这种精神呢!你知道吗?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就是敢于突破常人的思维,你很有科学家的天分呀!”
在今后的教学路上,我依然要保持这份热情,与孩子们快乐的学习、探索,共同进步。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7
一、课前准备是关键,教师在充分的准备中教学。
教师的课前准备包括:备课、教具准备、实验器材、相关课件等。备课时要深挖教材,找准知识点、重点、难点。教学思路清,有艺术性吸引学生,使学生乐学好学。丰富的网络资源,信息容量非常大。网络技术的崛起,不但给现代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也给现代教育注入了新的生命,使其产生了一次重大飞跃。很多困惑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问题都可以在网络资源下得到解决。
二、引导观察,让学生在丰富的情感体验科学
观察是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最有效的途径。科学教学应通过观察实验制作活动进行探究,要通过使学生对身边的自然事物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要指导好学生观察活动,应该注意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准备:
1.观察活动前,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标要求,使每一位观察对象都带着问题去观察,知道自己在观察活动中应该观察什么,不应该观察什么,重点观察什么,通过观察活动应达到什么目的,以防止观察过程中的盲目性。
2.从实际出发,选准正确的观察方法。最基本的观察方法有三:
一、观察动态变化的事物,要按时间顺序进行观察;
二、观察静态事物或比较分散的事物,可按空间顺序由上至下或由远至近进行观察;
三、对复杂的单体事物进行观察。教学过程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观察类型选准科学正确的.观察方法。
3.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教学过程中可结合讲解中外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例子教育学生观察时要有“毅力”,“毅力”是养成良好观察习惯的必要条件;观察要“手勤”,要善于及时记录,积累资料;观察要“多思”,五官并用,手脑协调,要好求甚解,善于质疑。
三、激活思维,让学生在大胆提出问题中学科学问题是引发思维的动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洞察力敏锐的一种表现,也是具有创新意识的表现,因此,教学中应十分重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激活思维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应积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创设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都踊跃发言,大胆提出自己要研究的问题和理论假设,并造成学生在认识上的冲突,引发其强烈的问题意识,这样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是自己带着问题去学习和探究,因此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指导实验,让学生在真正动手动脑中学科学
1.学生实验前,教师要为学生准备好有典型和有结构性的材料,让孩子们带着疑问,按自己的想法去选择材料做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和假设是否正确,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同时又使他们体验到科学课学习的乐趣。
2.学生实验时,教师应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材料的名称及在动手操作时应注意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引导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并精选出最佳的设计方案,进行学习研究。同时,学生在实验活动中教师还要做好巡回指导,当学生实验成功时,教师应给予积极表扬,和他们一起分享实验成功带给的喜悦,当发现学生实验失败时,教师还要给予学生适时的引导与鼓励,同他们共同分析查找实验失败的原因,使所有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科学中来。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8
俗话说得好: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的这条道路上,我们每位教师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得力的教法。今天,我把我平时是怎样教以及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的一点做法写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引出其他优秀老师们的优秀的做法。只是我的一点心得体会,谈不上经验,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下面我就从学生习惯、课堂教学及师生关系三个方面谈谈我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给大家参考:
一、学生习惯:
我认为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成功的第一部,也是关键的一部。一个人的习惯好与坏会影响自己的一生,所以在开学的第一节科学课上,我首先跟学生强调说明这个学期科学课怎么上,要求是什么,一五一十的告诉学生,让学生清楚的.知道上科学课有这样的要求:
1、课前准备:上课前必须把科学书、练习册、实验材料、笔准备好,整齐放在桌面右上角,不能等到老师叫起立时才急急忙忙去书包里找书。
2、课堂上要保存安静:课堂不能随便讲话,有问题请举手,只有这样要求下去,教师在上课讲解时,学生才能听得清清楚楚,不然的话,老师你讲你的,学生讲学生的,这样的课堂。即使老师讲得多么精彩,最后一点效果都没有。
3、作业要认真完成:科学课对应的知识能力训练必须每上完一节课完成一课的内容,做到“今日事,今日毕”。
二、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主阵地”,如果让学生课后去探究有关科学方面的知识,我相信很多学生都不会那么自觉的去完成,那么我认为主要还是从课堂那40分钟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加重要,我是从下面几个方面做的:
1、备课: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是备好课,这是公认的事实。我备课不仅将课文内容,教学大纲有机结合,还要确立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而课本知识点的内容很少,学生所学到的知识面不广,所以备课时根据课文内容搜索各种资料和典型习题来补充课堂教学,也可以从网上下载一些课件自己加以修改,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资源的利用,又可以节省自己制作课件花的时间。
2、上课:我认为课堂教学应该是严格要求与放任自由相结合的。如果一节课从头到尾很严肃,学生就会感到很压抑,久而久之就会对你的课堂失去兴趣,学生没有兴趣,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那就谈不上学习效果。严格要求:我是让学生在老师讲解实验步骤、实验过程、仪器的使用等注意事项时必须要求学生认真专心听讲,同时强调:假如你们都有认真听讲,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不小心把仪器损坏了,老师负责。如果不认真听讲,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不小心把仪器损坏了,自己负责。通过严格要求,学生才会专心听你讲,在做实验操作时才会认真按要求进行。除了严格要求外,还要让学生放任自由,科学课注重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只有在学生实验中让学生放任自由的进行探究操作,更加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前提是这种放任自由带有目的性质的。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乐其道,才能积极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提高学习兴趣。教师要尊重、信任每一位学生,在小学生心里,喜欢某一科的直接原因就是喜欢教这个学科的老师,所以老师要多点与学生交流、关心学生,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是非常有效的。在课堂上我会有意让一些平时不敢发言的学生回答问题,我不管他答对与否,都给予鼓励支持,只要能大胆站起来说就是成功的,这样长时间的下去,很多学生都会积极的加入到回答问题的队伍中来。
在教学这条道路上我要做的功课还有很多,我会一如既往地去探究、去努力、去思考。以上是我的一点教学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大家!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9
这学期我担任小学3至6年级的科学教学工作和微机教学,根据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情况,我校具体情况和本人的教学经验,谈谈我我这学期的体会。
由于中高年段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对科学上课时的要求较苛刻,咱们学校没有实验室,也实验器材,但为了充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我让学生自己带器材,虽然简陋了些,但学生兴趣浓厚,积极响应。同时平时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尤其高空抛蛋活动,全员学生参加,最大限度的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想象能力。
二、科学课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培养科学课的课堂常规,如有条不紊的开展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时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长期坚持观察记录,能倾听别人的发言,能提出自己的见解等。发挥本校优势资源,去操场参加实践活动。
三、科学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科学课的内容繁多,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对教师的知识要求很高,因此我要及时补充知识储备,同时要学会科学探究的技能,具备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这样科学教学质量会更高。
教师应从教学的准备、教学的实施、教学的评价三方面入手,自始至终地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关注教学效益,关注教学中的可测性。同时教师还应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掌握相关的教学策略,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做出相应的决策,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益。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地工作和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做好小学生的科学启蒙教育。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10
近段时间,我们集中参加了学习,其中关于《科学课程标准》的学习让我有了很深的感触。
通过学习我明确了《科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上进行了一次系统而大胆地变革。它吸收了现代课程论的最新成果,对科学课程的性质、特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新的理念对于富有胆识、敢于创新的人来实践它。它在呼唤着能够对课程标准的理念进行准确诠释,以新型的教学方式完美实施课程标准的新一代教师。
当代,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学生,他们渴望着有着独特个性和人格魅力的教师给他们一个全新的解读,渴望阐释自己的独特体验,渴望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在观点的碰撞交流中去共同完成对那一个个文本的理解。顺应这一潮流,《科学课程标准》倡导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个性必须靠个性来培养。这必然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具有鲜明的个性,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我们的科学教育才能冲破传统的羁绊,走向自由的天地,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和独特的魅力。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人的自尊和自豪,我们教师也定能成为学生崇拜的大师。
让“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科学实践能力。《科学课程标准》强调“拓宽科学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这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能够对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还要能够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以往科学教师的教学行为和习惯。
教育教学的变革意味着重组。同样,在新的《课程标准》面前,对每个教师来说,既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机会,也为我们在事业上的`追求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只要不懈努力、勤于追求、敢于创新,我们都可成为驰骋课堂的骁将、驾驭教材的高手、学生崇拜的偶像、受人尊敬的名师。
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还是一项事业,更是我们生命旅程中的一段重要经历。为师的过程应是我们不断学习、不断充实的过程,应是我们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过程。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仅是我们自身的需要,也是科学教育对我们的期盼。
《科学课程标准》倡导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课程观,要求教师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求教师“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了解国内外重要事件,通过考察、访问挖掘本地蕴藏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科学课程资源”,它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要想让科学教学对学生的精神领域产生深广的影响,我们科学教师首先应该善于钻幽探微,透彻理解文本的深刻内涵,把教科书中直接呈现的(即显性的)价值取向和隐含于其字里行间(即隐性的)价值取向,都能呈现给学生,在师生共同探究的过程中和学生一起体验科学的美。
现代社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已不再仅仅限于课堂。因此,我们教师要重新认识自己,向学生学习,要真正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我们的科学教学,和学生一起成长。
总之,《新科学课程标准》给农村小学科学教学带来了生机,当然也带来了挑战。作为小学科学教师,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学方法多元化了,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化了。
我认为以前单纯传授知识逐步向目标整合转变,弘扬人文精神。科学教学内容上坚持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智力开发的整体教育;科学教学方法上坚持读、写、听、说的综合训练。新课程标准仍然非常注重科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新课程标准对科学基础知识不但有具体的要求和规定,还有量化的标准。
《新课程标准》的出现――学习――运用,正如旭日东升,阳光下一片蓬勃之景,新成果、新经验、新思路、新方法那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新课标”的实施确实给当今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在一次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在一次次的合作探究交流中,我们的学生学习兴趣越来越浓,越发变的活泼、可爱了,更多表现在对生活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同时也感受着知识的滋养。
在教育教学规律的推动之下, “新课标”的指导之下,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逐步远离偏、繁、难、向着理解、探究、分析、综合、运用等方面发展。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11
今天,我去了“浙江省自然博物馆”,里面的东西可多了,非常有趣!
一进门,进入眼帘的是许多的自然标本,最大的是鲸鲨和灰鲸龙。我喜欢的棕熊等别的动物当然就是小标本了。再往里面走就是“恐龙大展厅”了,里面放着许多龙的骨架,我最喜欢的沱江龙,长6米,用四条腿走路,我摆出了很多pose和它合影。我和小朋友还在一只蜀龙的化石下合影,这是属龙脖子长长的,有12米呢,它也是用四只足行驶的。
通过一条长长地电梯,我们来到了二楼,二楼讲述的是“地球生命的故事”。一个电子地球仪,不停的'转动,把地球每部位都展现给看。过了一条长长的遂道,在遂道里我们看见了:银河、金星、木星、睡醒……好多好多,我们就沉醉在这神秘的太空中。
到了矿物厅,里面有很多的小水晶,好多珍贵的石头。我最喜欢的是紫水晶。这一一块巨大的水晶石,中间是空的,周围的颜色呈浅紫色,越到中心颜色越深,我真想把这些深深浅浅的紫水晶摘下来,做成水晶项链,水晶手链,水晶耳环,我带着这些水晶,就成了漂亮的“水晶公主”了。
沿着一条长长的隧道拾级而上,到了三楼的原始森林,好多好多的树,一片绿色。我们还体验了一次当恐龙,我发现恐龙的两只眼睛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妈妈告诉我这是因为恐龙的两只眼睛长在头的两侧,不在同一个平面,所以看到的不一样。
今天,我真开心,学到这么多知识。可惜,时间有限,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自然博物馆。下次我还要来,仔仔细细地观察个够。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12
小学六年级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我们要经过科学教育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所以,不能把上下课的铃声当作科学课教学的起点和终点,而要在实验室的建设上多作工作,让实验室处处充满科学创新的活力,成为科学的殿堂,开放的场所,创造的乐园。
一,多一点人文气息
依据新课程标准,科学课的重点不在科学知识的学习上,而是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应当是关心生活,热爱科学,并善于把科学应用到生活中去的.一代新人。
1。让学生感受科学家的创造历程
可在实验室侧面的窄墙上贴一些科学家的画像和名言,并利用每节课课前3分钟的时间轮流让学生讲科学家的故事,开展我学科学家,我讲科学家故事等活动。学生自查资料,介绍科学家事迹,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科学家敢于探索,崇尚真理的精神会引起学生心灵的触动和感悟,促进他们科学情感及科学素养的构成。
2。让学生感受科学的应用价值
在实验室的后墙角设立科普书报城,介绍科学在人类社会中广泛而重要的应用价值。此外,能够利用科普影院播放科普知识和科技动态影片,如:《我们的地球》专题片,《登月之旅》实况纪录片等,细雨无声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教育,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到科学的神奇力量。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提倡和鼓励学生有选择,有改善,有创造,让科学教育充满人本思想和人文精神。
二,多一点创新氛围
培养学生的创新本事也是科学教育的根本目标,所以有必要让实验室自我说话,让学生时时刻刻看到创新,读到创新,想到创新,做到创新。
在实验室的四面宽墙上设计创新专栏。每个创新专栏上方的标题都是与创新有关的格言妙语,使学生体会到创新就在身边,就在科学学习的活动之中。引导学生不管是在课上的学习活动中,还是在课下的自主探究中,都能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训练创新本事。
每个创新专栏方框里面的科普资料都是教师精选最前沿的科技知识,最贴近学生生活的科普文学,以及学生获奖的科技小论文和适合学生动手操作的科学实验等,并且定期更换。这些创新专栏整体看上去图文并茂,和谐美观,每一处都显示着设计者的巧妙用心,孩子们在这些设计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了创新兴趣。学生对环保,对高科技,对生活科学,对科学实验,也有了新的认识。
三,多一点个性空间
科学课要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学生个性。实验室要尽可能为学生供给展示个性的空间,以更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取性和主动性。
1。设立学生自制标本展橱
在实验室后面的墙上用玻璃制成一个透明的橱窗,将学生制作的各种动植物标本摆放进去,让学生利用课前课后时间尽情观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橱窗下头及实验室门前陈列饲养槽,饲养笼,饲养一些小动物如:鸡,鸽子,兔子,金鱼等。饲养小动物是学生们很喜欢做的事情,它为学生供给了观察思考的机会,能锻炼他们的动手本事,培养持之以恒的精神。(能够让学生在家里进行训练)
2。设立科技作品展橱
在实验室的前面墙角放一个展橱,分成多层,使其能放的物品,把学生在课上课下及科技活动中制作的小发明,小创造等科技作品陈列出来,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现,对培养创新精神来说具有异常重要的意义。
3。设置科学工具箱
设置一个科学工具箱,放置实验和研究过程中必须使用的工具,材料,活动纪录卡等。科学工具箱里的材料,如易拉罐,各种金属条,塑料瓶,海绵,泡沫,木块,木炭,橡皮,硬纸板,皮筋,气球,乒乓球,断锯条,各种弹簧,玻璃片,石头等都由学生自主筹备。教师应发动学生不断为它添砖加瓦,使它应有尽有,为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器材实施开放式探究供给便利。
四,多一点活动时间
我听说了,就忘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句名言突出了做的重要性,深刻地揭示了探求的意义在于经历。我们做了各种努力让实验室成为学生开展各种探究活动的阵地,成为展示他们探究活动成果的舞台,成为学生搞发明创造的乐园。但如果没有为学生供给充足的活动时间作为保证,一切都是空谈。
所以要花时间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课外观察,实验,栽培,饲养,小制作,小发明,小课题研究,科学知识竞赛,科普知识讲座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自我独立思考,去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去经历探索研究的过程,发挥他们的创造潜能。
总而言之,实验室是学生科学活动的主阵地。我们努力做到的就是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让每一面墙都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科学创新活力。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13
小学科学教学的心得体会《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在整个的探究活动,学生经历了猜想-设计-探究-验证这个完整的探究式学习过程,教师注意自始至终都以一种启发者、引导者、帮助者、欣赏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选择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与交流,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生的汇报虽然有的不完整,但注意了能对学生的回答适时补充,并善于及时捕捉学生随时闪现的智慧火花,给他们以肯定,给他们以激励。通过层层深入的探究活动,学生能自己分析和研究生活中的事例,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自主设计实验计划、选择实验材料、开展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论。在探究活动中,注意了小组内的相互合作和观察研究。
《科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学习,这也是《新课标》所要求的`。“你们真棒!”。“你们真像一个小科学家!
我都要向大家学习了,希望同学们能在今后的学习中发现更多的问题,提出更多的问题,用自己的方法解决更多的自然科学问题”这些语言的肯定与鼓励,体现了教学活动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既做到关注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思维的方式,又关注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活动,并在研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即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基于学生的已有认知基础,让学生互相享受各自研究的成果,达成共识,形成结论。对于学生的评价既关注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和科学探
究的过程体验,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能主动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评价以师生评、生生评、自评等多种形式进行,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操作能力的评价。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但是我相信作为科学课教师的我们,一定会以契而不舍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对科学课教学工作的探究之中,不断地充实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为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14
二零xx年五月十八日至二十一日,我和县里其他学校的五位老师,去泰安参加了《山东省教学研究室十二五研究课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规律地研究”》课题实验开题会议,历时四天。十八日报到,十九日在泰安师范附属小学听课七节,二十日上午听课,下午听了北京的专家应飞教授的《怎样上好科学课》的专题报告,听了山东省教研室科学教研员韩绪金老师的课题开题报告。
会上,韩绪金老师对课题的相关工作做了部署,对怎样上好科学课,谈了他的看法和体会,概括起来有两点:一是,一节好科学课,必须首先是一节好课,即必须符合一般教学规律的好课;二是,一节好的科学课,必须突出科学课课堂教学的特点。从课堂结构上讲,课堂教学,环节要大一点,少一点,深一点。从师生关系上说,教师要少说少讲,学生要多做多交流。
应飞教授的《怎样上好科学课》,讲了有两个多小时,讲的形象生动,深入浅出,理论深刻,课例生动。特别是结合刚听的课做实例,让老师们印象深刻,受益匪浅。应飞教授主要从五个方面讲述了怎样上好一节科学课。一是把握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发挥好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应教授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体方面,学生是客体方面;二是研究好教材掌握好学科教学知识;三是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四是做好课堂教学组织;五是训练学生良好的学习常规。
优秀课堂展示方面,我一共听了十一节课,全身各地的都有。收到了教育,开阔了眼界。特别是一些优秀的`课,使自己受到了震动,使自己对科学课及怎样上好科学课,多了些思考。现把这次学习的心得好体会,总结如次:
一、深入研究教材,掌握科学教学知识。科学教学涉及的知识比较多,天文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等无所不有。教师一般在某个或几个方面,比较掌握,别的方面就可能不太精通了。所有,科学教师要加强学习,增加自己的科学知识。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最少一桶水,现在网络时代,最好有长流水,不断补充知识才行。
二、深入研究学生,掌握学生情况。俗语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们只有了解了学生的情况,知道每个学生的学习层次和状态,我们才能有的放矢,根据班级学生的情况,设计使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三、精心进行课堂设计。要想上好每一节科学课,我们都要进行精心的课堂设计。怎样导入,怎样提出问题,怎样引导学生探究,怎样设计实验,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都需要我们课前进行设计,考虑好。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15
20xx年3月30日,我很荣幸的参加了20xx年小学科学新教科版教材教法培训,使我收获很多,获益匪浅。回首培训的足迹,发现自己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洗礼,教育科学理论学习得到了升华,课堂教学艺术研究获得了新感悟,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角度,许多疑问得到了启发解决……
新的科学课程改革使课堂充满了活力,充分调动了各个层面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教师层面上看,科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具有开放性和生成性,这就对任课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科学知识,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特别是科学教师,更应当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如多元智能理论、网络互动学习方式等),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从学生层面看,小学生对科学充满好奇,是学生喜欢的学科之一。因为各种各样的活动材料,都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他们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必然要开口说,动手做,产生参与活动的冲动,在缺乏自制力的前提下,使课堂出现难控制的.局面。但仔细分析这很正常,那怎样把握好课堂的调空艺术,让学生既动起来,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就显的很重要。
随着小学科学课堂改革的推进,科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通过培训我感觉实施科学的教学策略有以下几点:
1、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职有望,教育学生“从科学的角度提出问题”。
2、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在猜想过程中注意学生的思维训练。
3、探究学习应重视教师的指导,把握好探究的时间和材料。
4、培养学生大胆发言和善于倾听的良好习惯。
5、多媒体的运用要恰到好处、雪中送炭、画龙点睛。
总之,科学课堂困难重重。只有作好科学教学的充分准备,进行精心的预设,才会在教学中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才会使他们感到无限快乐。
第五篇:小学科学教学心得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15篇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1
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式之一,反思活动应当从哪里入手?这无疑是决定反思活动成效的重要问题。在此,笔者希望借助下面的案例来谈谈反思活动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切入点──教学活动中的问题,而许多时候,这些问题又是通过学生的学习效果暴露出来的。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而且还要深刻分析影响师生课堂行为的内在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够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加以改进。那么,随着反思活动的不断进行,自身的专业素养就会不断得以提升,同时自我反思能力也将不断得以提高,良好的反思习惯也将逐步养成。
下面是在教学《白天与黑夜》一课时的几个教学片段:
片段一:在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大屏幕向学生出示了白天和黑夜交替出现的录像资料,让学生进行观察。在接下来进行班级交流活动时,有学生回答说:“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在西方落下。”
片段二:在探究新知环节,授课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猜测白天与黑夜的形成的原因,结果同学们在自转还是公转的问题上各执一词,议论纷纷。
为此,授课教师让两位同学分别代表太阳和地球,来模拟演示地球围绕太阳运动时的情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指导作为“地球”的学生要按照自西向东的公转与自转方向“运动”,而没有对运动方向进行必要的解释说明。当然,通过模拟演示活动同学们一致认为是地球自转的原因最终导致了地球上白天与黑夜现象的交替出现。就是说,演示活动在达到了短期目标的同时,也为以后学生错误的出现埋下了引线。
片段三:在探究新知环节,授课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模拟实验时,仍然没有对地球的运动方向作出必要的解释说明,只是强调一点:手电筒要尽可能做到与地球仪处于同一高度,并做到照亮半个“地球”。也就是说,学生对于地球运动方向的操作完全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这无疑又使得学生在错误的道路上滑行得更远。
片段四: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活动,一致认为地球上白天与黑夜交替变化的原因是地球自转的结果。接下来,授课教师开始着手解决地球运动方向的问题,尽管通过种种努力告诉学生,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然而,当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要求在地球仪上用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时,有许多同学都出现了错误。
学生不能按照要求在地球仪上正确地用箭头表示出地球的自转方向,这便是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也是我们进行教学反思的切入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呢?回顾案例中提及的几个教学片段,那么学生在地球仪上标明方向时出现错误的原因,也就显而易见了──对于地球自转方向的教学活动安排为时过晚。或者说,在教师正式讲解这一知识点之前,学生已经接触到了,甚至还以错误的方式保存到自己的头脑当中。
就是说,应该在学生刚刚接触到地球自转这一问题的时候,或是稍微提前一段时间,比如在导入新课环节,当学生回答出太阳的东升西落之后,教师就应当采用适当的方式让他们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那么,学生在后来猜测白天与黑夜成因时的模拟演示活动,以及后来的自主探究的模拟实验过程中,自然也都能够按照“地球”正确的运动方向──自西向东来进行相关的演示与操作活动。那么,最后让学生在地球仪上用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时,也就是一件水到渠成、轻而易举的事情了。
学生之所以出现了错误,或者是因为他们对于地球的自转方向没有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或者是因为他们在先前的模拟演示或是模拟实验活动中已经进行了错误的操作,由此而形成的错误经验对他们后续的学习活动产生了误导。
不仅如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模拟演示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时,也应当采用适当的方式告诉他们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的。否则,学生的演示活动就有可能出现错误,或者即使是演示的同学动作正确,但并不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而且还会使其他那些观看的学生对于地球运动方向的理解产生错误。这样,也就必然增加了他们以后学习活动的困难。
这一案例带给我们的启示至少有以下两点:
第一,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作为教师,既应当关注学科教学内容本身所具有的知识体系,又应当关注学生的知识经验、思维特点和认识规律,并做到能够根据学生各方面的具体情况及时恰当地调整教学内容,以保证课堂学习活动的有效进行。
第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包括听课老师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表现,特别是学生的思维出现了断层,或是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我们便应当探究出现这一问题的潜在原因是什么,弄清了其中的原因,那么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也就能够做到有效避免,自然就会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了。从这个角度来看,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应当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这也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意义所在。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2
实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脑思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做出科学表述总结的能力。从教小学科学课程的第一天起,实验培养的目的就时时记心里。便开始从教科学(以前叫自然)的我,或者领悟能力太差,或者教学技巧不足,直到最近两年才真正领悟了实验教学的魅力,才明白实验的课堂同样是以学生为主体。
自从教以来,对待工作绝对是勤奋负责,我所教的科学可以说年年在镇里名列前茅。可是我知道,那是自己付出了太多心血,太多时间的结晶。同时我心里也明白,无怨无悔的付出与学生的表现并不成正比,问题出在哪里呢?
认真审视自己,我发现,自己完全把自己当成了“保姆”,孩子们已经不小了,他们完全有能力研究完成实验操作,而我却一直做着越俎代庖的“傻事”。
我想,许多年轻的老师一定和我一样犯过同样的错误:生怕学生想不到,生怕学生做不好,生怕学生不会观察和分析,课堂上一遍又一遍的讲,一遍又一遍的强调。累得嗓子都哑了,还是执迷不悟!事实上你所操作的只是你的想法,孩子们未必和你想的一样。而你所强调的,仅仅是你看中的,孩子也未必就接受。于是,你会发现,尽管操作中你强调了好多次,可孩子们操作时仍然会出错。因为,你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
就拿这节《怎样使杠杆尺平衡》的实验教学来说吧。学生操作前,我把实验步骤讲解,重点部分强调,之后边演示边强调。学生开始试验了,我却发现有好多同学还是把螺钉方向装反了,(我没有批评而是静静在一旁观看)不过学生发现这样杠杆尺转动不灵活后自己又调了过来。还有我演示的时候只在左右边的一个挂钩上挂钩码,而学生则给我展示了左右多个挂钩上挂钩码杠杆尺平衡的情况。从而将实验进一步深入,经过反复试验,学生总结出杠杆平衡的规律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乘以钩码数=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乘以钩码数;另一种是支点到一个阻力点的距离乘以钩码数+支点到另一个阻力点的距离乘以钩码数…=支点到一个动力点的距离乘以钩码数+支点到另一个动力点的距离乘以钩码数…这节实验过后,好多同学都爱追着问我老师哪天还上实验课啊?
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谨记你强调的操作,然后就能熟练地对实验进行操作。但是,这并不重要,要紧的是他知道怎么做。这节课他才是主人公,他应该有能力对错的操作进行判断与改正,应该有能力对实验操作进行自主研究,应该有能力对实验的现象发表自己的见解。
实验课,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力争做个优秀的引导者,让绝大多数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实验的研究中,相信他们也会感受到实验操作中研究问题的吸引力。铭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样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强了,对于有科学研究价值的实验课堂,大多数孩子都会发自内心地喜欢上。对于教师来说,课也会上得轻松,所谓“一举两得”啊。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3
科学学科有其本身的特殊性,转变育人观念,进一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加强学科质量意识,认真执行教学常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科学老师任教的课程内容包含物理学科、化学学科、生物学科、地理学科等知识,如果不在课堂上下功夫,那么课后根本就没有时间去补救,唯独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真办法。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一、做好课前准备,备好课,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教。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二、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小学阶段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四、积极参与听课、评课等教研组活动,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补己之短,提高教学水平。
五、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向学生介绍一些好书,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自己,学习新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业务水平,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4
前言
小学科学是关于自然规律的学科。在科学实验的教学中,要转变旧的传统教学观念,尊重、信任学生;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创新;要走出课堂,鼓励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给学生展示自我和体验成功的机会,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追求者,也让课堂绽放生命活力。
小学教育是人的基础教育,在小学的各课程中,科学这一课程学习的知识不同于其他课程,它是关于自然规律的学科。“儿童的思维来自于对世界的好奇与惊诧”,而科学实验课恰恰就是引导学生探究自然奥秘的场所。因此,在科学实验课教学中不仅要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还需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以及农村小学目前基础条件相对薄弱的特点。基于小学生怎样才能更好的开展小学科学实验课,本文从小学生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为开展农村小学科学实践活动课。下面我就自己的几点做法和体会进行论述。
一、实验内容要充满趣味性
传统的科学课程教学往往是教师演示,学生观看;教师讲结论,学生背结论。这种违背教学规律的教学,学生没有兴趣,效果也不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一种易于自主探究的环境,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主动探究、去发现。例如,在学习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时,教师在课堂上提出:到了夏天自行车车胎打足气,停放在阳光下,时间长了就会爆胎,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知道在孩子的内心深处,每个人都想证明自己是一个实践者和发现者。于是学生在教师提供的材料面前积极动手操作,有的学生做了用热水把瘪乒乓球给鼓起来的实验;有的学生做了钢球通过小孔的实验,这些证明了气体、固体也同样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二、实验方式要注重探究性
小学科学实验课是“假设验证认识再实践检验”的过程。也就是先进行猜想假设,然后自己去动手验证,在验证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和经验去发现问题、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在老师的引导下客观的得出结论和规律,然而规律是必须要能回到实践中进行检验和运用的,这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指导学生再次进行“规律迁移”和“规律改造”。例如,在《磁铁》实验中,当学生看到电磁铁能把铁质的东西吸起来,他们根据自己的阅历知道电磁铁的这种特性叫做磁性。这是我就将所需材料提供给学生并提出两个问题:①电磁铁的磁性是否有强弱之分?②请证明你对第一个问题的猜想。③恭喜你进入到第三个问题,那么磁性的强弱会与什么因素有关呢?猜想并证明你的猜想。④生活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对磁铁的应用。通过类似的方法让学生做知识的追求者和发现者,这样不仅能上好科学实验课,更能极大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也为以后更好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科学教材中实验部分大多为探究性实验,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探究性实验是指人们在结果、现象未知的情况下通过实验设计去探索,进而获得结论,而在探究中往往有新发现,因而指向性不强。在实验中应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坚持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当学生得到不同的实验现象与结果时,我们就帮助学生,一起分析导致差异的影响因素,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同时又培养他们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如教授《简单的电路》时,我先让学生猜想假设,尝试用一个灯泡、一个小灯座、2根导线、1个电池盒和1节电池要怎样连接起来才能使灯泡亮起来。学生开始分组合作进行实验步骤的设计、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实验过程的记录、实验结果的心得汇报。通过展现各组实验的差异性,我进行引导性提问,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解释产生差异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最后,我把影响实验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写在黑板上,作为实验的操作规程或注意事项准则,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以避免下次实验的失败。
三、实验材料要追求多样化
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去探究科学的规律,如果一趟科学课只是光靠一张嘴巴讲、几根粉笔是远远不够的,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感官与思维去观察、用学生自己的双手去体验、用自己的思维去研究、通过实验观察的现象去心得。学生的脑海里存在各种各样的想法,教师应该为学生验证自己的想法提供多种多样的材料,材料的收集可以充分利用实验室已有的器材,也可以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去寻找材料验证自己感兴趣的猜想。
1、合理利用小学科学实验室器材,因为它是与教材配套,而且非常适合分组实验。
2、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和力量,在每上一个单元前,教师应该开出一张科学实验课所需的清单,让学生提前去准备和收集实验课上所需要的材料。
3、在前两种方法学生无法准备的材料时应该由教师负责为学生收集。通过这三种途径准备的材料全部汇集起来,更能体现科学实验的多样性。随着学习的深入,实验室的实验器材也会越来越丰富,对学生的探究学习会起到更大的帮助。
四、实验形式保证开放性
实验方法的开放性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的资源开展一些生动有趣的科学实
验。如在《小孔成像的原理》、《制作小杆秤》、《搭建不倒的“高塔”》、《制作正方体结构》、《拓印树皮》、《制作“桥”》等这些学生具有一定认识的课题中,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让他们自主的运用已有的材料去制作,并发现和解决问题。学生实践的过程、途径、方法各不同,这些独具个性的经历和体验远比教材中现成的结论更重要、更深刻。
实验空间的开放性小学科学实验课的场所并不仅仅局限于学校的实验室,
科学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周边的实际情况,将学生探索活动的空间搬到大自然中。因为学生要认识探索的就是大自然的秘密,所以要大力提倡科学课回归大自然,做到室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如在教授《观察各种生物》一课的时候,就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园内外进行观察实验。学生通过自己选材、捕捉、观察和记录,就会对相关生物有个更加深入和直观的认识,从而“摘”得科学的果实。
五、实验实施要提倡小组合作化
科学实验教学倡导合作性式的学习方式,由于学生彼此间存在知识、习惯、心理、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因此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合理搭配,使实验能力强的学生得到更大进步,同时也使实验能力相对较弱的同学,得到及时的辅导和帮助,如果再能开展小组比赛,就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结语
小学科学实验课是一种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共同累积,既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也需要学生们的积极参与;既需要教师的“放手”,也需要学生的“紧随”。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始终把突破实验教学重难点、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三者牢牢相结合。这样,科学实验课就会发挥其瞩目的成效。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5
20xx年xx月xx日——xx日,我有幸参加了“临沂市小学科学研讨会暨小学生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评比活动”。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却让我学习到了很多之前未曾接触过的知识。我的思想又一次更新,教育观念又一次得到了转变,这次主要培训了科学教学中“解暗箱”这一课型。通过学习,我明确了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拘泥于课本,而应跃出课本,鼓励学生亲历、体验,以促进学科教学有质的飞跃。现将我的心得小结如下:
作为一名初次接触科学的老师,我感到很迷茫。在科学课上,我究竟该教什么?怎样教?这些问题时时刻刻萦绕心头,一直得不到顺利的解决。通过这两天的培训,使我对科学的课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对教学策略有了更深入的体会。在这次学习中,我很幸运的聆听了四位优秀老师的研究课。邢丽梅老师的落落大方、周晓静老师的温文尔雅、颜世萍老师的淡定从容、吴士珂老师的幽默诙谐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均立足于生活实际,关注课堂的生成点,使学生在有趣、有序、有目的的科学学习活动中不知不觉的度过一堂课。课上,授课老师对课堂的掌控,对细节的处理,无不表露出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对三维目标的处理也是恰到好处,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同时也对科学知识加以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及时纠正了学生的模糊意识,指导学生通过不断的实验,分析问题,继而解决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些都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所欠缺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学以致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
听课的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每位老师都很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这是我们很多农村小学普遍容易忽视的问题。“好习惯可以使人终身受益”,培养习惯关键在小学时期。四位老师在这方面做的非常到位,这也让我进一步反思了我的教学,需要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还很大!
大会总结时,王玉强老师对科学这一科目提出的“七个注重”使我受益匪浅。“七个注重”即注重猜想的合理性、注重问题的针对性、注重设计方案的实用性、注重动手操作的科学性、注重小组讨论的实效性、注重汇报交流的深刻性、注重感知材料的丰富性和典型性。很有价值的总结,也给我的科学教学很好的导航。我将认真反思,争取早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我在紧张工作之余,时刻觉得自己有一种被淘汰的紧迫感受,要为自己充充电,特别是作为一名小学的科学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似乎懂得要更多一些,然而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对科学学科教学经验不足,总觉得自己在各个方面的知识还欠缺,教学上时常遇到一些知识上的难点。所以平时我要抓紧时间给自己“充电”,以防“掉队”。
这次培训是充实、忙碌、有序交织在一起的,通过培训我认识到,为了我们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也为了我们自己,时时处处都要注重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高,有目的地总结教育经验,反思教学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实担负起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为农村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6
在一些科学网站上早在两年前就浏览过喻伯军老师发表的《浙江省小学科学教学建议30条》,当时看到如此详尽完善的建议之后,我的心情很复杂。现在再次细读,心情依然复杂,也不知道如何来描述这种复杂的心情,兴许有欣喜,有感叹,有沉重;或许还有其他。
我来自诸暨市实验小学,从事小学科学教育已10多年,经历了《常识》到《科学》教材的变革,新课程理念的洗礼。应该说现在看到这样一份针对我们小学科学教师的《建议》的出台,第一反应心中感到无比欣喜!
说欣喜
欣喜一:《建议》的出台更加坚定了小学科学终将缓步走出边缘学科的信心,它就像一位含羞的小姑娘,以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妩媚之美逐渐展现他的刚阳底蕴,成为小学阶段的核心学科。这是一个原因,为小学科学角色的转换内心感到无比的欣喜。
欣喜二:《建议》的出台即将更加规范小学科学教学课堂,更加规范小学科学老师的教学行为,给我们科学老师制定了一把清晰明朗的标尺来衡量自己的行为。
欣喜三:让我们看到了小学科学教育的希望,看到了小学科学教育的前景无限广阔。
说感叹
感叹一: 师资力量的普遍缺乏,科学老师数量不能保证,导致很多科学老师都以兼职老师的身份出现,科学课的质量难以保证。
以我们学校为例,听有关人士调查我们诸暨市实验小学是全市拥有专职科学老师数量最多的一所学校。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7
———思考。学生答出来有的营养吸收了,有的不用的东西成了大便排除体外去了;这时,教师又问,食物在体内旅行,经过了哪些地方呢?出示人体简图,让学生自己画出自己的认识。画完后小组交流,形成小组统一认识。然后在班内,利用实物展台,分组汇报各组的认识。六个小组,六种认识。教师问:正确的只能有一种。你们有六种。怎么办呀?学生回答:查资料、百度、问家长、问老师、问医生、有一个同学甚至说出了解剖一个人,等等。这时,教师采取了放映视频,同学们观看视频,思考问题:食物经过了哪些地方?这些地方的作用?看完后,每组再修改各组的图片,再选一组汇报修改后的图片,其他小组补充。最后对食物在人体内的'旅程有了基本正确的认识。教师总结消化器官的重要作用后,问:怎样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最后小结,教师让学生说,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从中午的午饭开始,你想养成什么良好的饮食习惯?
科学读物。学生阅读科学图书的过程,也就是科学启蒙的过程。包括科学美文、科学童话、科学故事、科学漫画以及科学数码、动漫等电子类资料都是科学读物。徐杰老师还提出了科学阅读的方法。
1、比较性阅读;
2、求解性阅读;
3、质疑性阅读;
4、创造性阅读。他还提出了科学阅读的教学策略:
1、阅读材料为情境,设疑激思,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以阅读材料为切入点,引导分析,深刻体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3、以阅读材料为依托,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材料为连接点,多向链接,拓展学生的视野。他还解释了指导孩子科学阅读的重要性和怎样指导孩子的科学阅读等。
张元喜老师展示的是:《比较水的的多少》,在这节课中,张老师注重的是通过比较水的多少,理解水占据空间的意义,理解体积单位毫升的意义。他的讲座题目是:《浅说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辑思考,学会什么是食物链,食物链的意义,画食物链;通过ppt在生物链中的传递,认识保护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曾老师讲座题目是《思考的力量—从“超越实证”到“超越逻辑”》,有他自己深刻的思考和深度。
对照这些特级教师,自己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今后,我一定要加强学习,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学习。
1、加强科学学习。针对自己的知识薄弱环节,多学习科学理论,认真阅读科学史,科学原著,提高自己的科学知识。
2、向优秀教师学习。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多听听优秀教师的课和讲座。学习优秀教师的优秀品质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3、加强科学教学理论学习。认真学习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学理论,认真阅读《科学课》等科学杂志,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8
经过了这次培训活动,我在各个方面收获甚大,体会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蠡县教研室提出:让学生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这是新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的要求。开展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掌握探究的基本方法,用科学思维方式获取知识,这是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通过液体,空气的特点对比,同学们逐步的发现空气的流动和液体的流动式不同的。这样就得到气体的概念,对于同学们理解困难。但是做课老师给与我们一个很好的体会。让在座的科学教师观察、体验空气的特点。由此可见科学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习的能力基础上,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创新性学习是一种对未来的预期与前瞻的意识。
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多从身边的事物寻找。在学生验证空气占据的空间实验中,学生都较好的进行了实验操作。
三、科学课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培养科学课的课堂常规,如有条不紊的开展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时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长期坚持观察记录,能倾听别人的发言,能提出自己的见解等。
四、科学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科学课的内容繁多,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对教师的知识要求很高,因此教师要及同时要学会科学探究的技能,具备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这样科学教学质量会更高。
经历了这次培训,我深刻体会到有太多的知识需要我去学习,有太多的问题值得我去探究。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地工作和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做好小学生的科学启蒙教育。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9
同学们在学习《太阳和影子》一课时,每个人都表现得非常出色,与之前制作不倒翁失败时的难堪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甚至有些让人难以置信。
在探究影子产生的条件时,也许是有些同学提前看过课本,不少人都知道要有“光和不透明的物体”这两个条件,也就是说,透明的物体不能产生影子。道理似乎很简单,然而,究竟什么样的物体才可以算作是透明的物体呢?在此之前,我曾经用幻灯片,用玻璃,甚至用水作为透明的物体来探究它们能否产生影子,结果发现尽管这些物体在我们多数人看来是透明的,但是仍然能够产生影子,也就是说在关于影子的问题上,上述那些物体不能算作是透明的物体。因此,我必须要让学生弄明白这一点,否则学生便可能形成“透明的物体能够产生影子”这样错误的认识。为了尽量避免出现这样的后果,我启发同学们联系他们的生活经历来回答这个问题。还好,他们很快听明白了我的意思,马上有许多同学举起了手。考虑到于明哲同学从上课一开始就没有端端正正地坐在座位上,我便将这个机会给了他,
“空气。”于明哲同学一语中的。
“听清楚了没有?于明哲同学由‘透明的物体’想到了‘空气’,你们觉得空气是不是透明的?”我的兴奋早已溢于言表。
同学们也都一致赞同于明哲同学的回答,没有想到一个在我看来难度较大的问题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于明哲同学回答得非常正确!”我郑重地提出表扬。
但是还有几只小手仍然在高高地举着,我应该给予他们一个展示的机会。
李朝同学回答说风是透明的物体,我只能解释说空气动起来就成了风了。张鸿恺同学则认为大地没有影子,当我解释说月食就是地球挡住了反射到月亮上的太阳光,是地球的影子投到了月亮上面造成的之后,他眨了眨眼睛,又回答说细菌没有影子,同学们马上又反驳说细菌只是小得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它应该是有影子的。不过从张鸿恺同学的回答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出他那敏捷的思维,看出他积极回答问题这一优秀的学习品质,因此我对他的表现也表示出极大的肯定,同时提醒他要尽量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另外,积极回答问题而且声音响亮的还有张惠乔同学和于秋雨同学。
由于这一节课需要同学们探究的问题较多,因此需要他们在实验记录单“我们的发现”栏目中书写的内容就很多。每一次书写,翁丽真同学都能够做到第一个完成,而且写完后马上端端正正地坐好,又开始自觉地背诵刚刚书写的内容,对此我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后来,在我的感召下,又有张子涵、唐堉森、伯蕊、王铭心、王子豪、房佳男、高扬、毕文亮、鞠佳桐、隋昊、张舒扬、宋央金、刘新宁等同学表现得像翁丽真同学一样优秀,并使得整个课堂呈现出一派积极向上、你追我赶的热烈气氛。
要求学生将书写的内容背诵下来,在组织他们同位相互检查背诵情况时,我发现尽管宋美佳同学没有同桌,但是她仍然能够做到按照我的要求来背诵,然后对照课本检查自己的背诵情况,表现出高度的自觉。
课堂上,每一位学生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赢得老师的赏识,我也尽自己最大努力去满足他们的愿望。
后来,我觉得他们身上的优秀之处不仅需要我去发现,去欣赏,更应该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欣赏,并进一步去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来学会正确地看待自己。
叩问心灵
临近下课时,我认为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行为做出适当的评价,应该远远比我给予他们一个评价效果要好得多。实际上,在此之前我已经组织学生进行过类似的评价,与其说是评价,不如说是引导学生自觉进行反思更恰当一些。
一次,当25名同学将自己制作的量筒带到课堂时,也让我想起在制作不倒翁时全班只有11名学生完成了作品,当然,对越来越多的同学参与到作品制作的大军中来,我向所有同学表示出自己的兴奋。随后,我便让这36名同学闭上眼睛对自己真诚地说上一声:“我真棒!”这样做,目的是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不仅是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从这项活动中获得一次美好的情感体验。
还有一次,当我让翁丽真同学说一下她对自己的表现是否满意时,她说“不满意”,而实际上她的表现已经非常出色了,因此,我给予的评价是“看来,你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
而在今天这节课上,有很多同学都表现得特别优秀,遗憾的是没有受到我的表扬。因此作为老师,我有责任让每一位表现优秀的同学都能够体验到成长的快乐,并努力将这种积极的生命状态延续下去!
“这学期从第一节课开始,我就注意进行自我反思,并将自己在每一堂课上的闪光点记录下来,来鞭策自己做得更好;当然,我也记录那些自己做得不够好的地方。比如在学习《认识太阳》一课之前,我没有组织大家去搜集资料,再比如在组织大家制作一个不倒翁时,我没有按时上课,上课时又没有考虑到同学们的兴趣与需要……”
接下来,在对课堂上那些表现优秀的同学提出表扬之后,我坦言“当然,我们班上还有许多同学也都表现得特别优秀,只是老师没有发现,但是在老师的目光扫过你的脸庞时,却能够感觉到。实际上,对自己最具有评价权的是你自己,真的,一个人可以对别人说谎,但是绝对不能对自己说谎;一个人做的任何事情可以逃过别人的眼睛,但是绝对逃不过自己的视线。下面请你们闭上眼睛,想一想在这节课上,自己哪个地方做得很好,请你告诉自己一声;再想一想,哪个地方自己做得还不够好,只要自己稍加努力或者是采用其他的方法还可以做得更好,也请你对自己说上一句‘某某处我可以做得更好’。”
“我们不仅在科学课上要经常对自己这样说,而且在其他课上也要对自己这样说;一天下来,在晚上临睡前还要对自己这样说。也就是说,你要常常留给自己一个思考的空间,慢慢地,你会发现这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同学们都按照我的要求做了,样子十分虔诚。
下课的铃声终于响起,看着同学们一张张稚嫩可爱的脸庞,我从心里感到充实。
难忘瞬间
我告诉同学们我会在课后将每节课的反思都及时整理出来,并且这学期有5篇反思已发表在人教网小学科学栏目上,那些反思里面还提到许多同学的名字,有于明哲、宋美佳、岳鑫……这样说着,便有许多同学都睁大了眼睛,希望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文章里面。
在同学们离开实验室的时候,都纷纷向我道别,我也赶忙挥手向他们回应。亲爱的读者,你说,当一位老师处于这样一种情形之中,又怎能不感到幸福呢?
激动之余,急就一首小诗──《理想的课堂》,来抒发自己那一时刻内心的感受,内容如下:
每一朵花儿都鲜艳,
每一张笑脸都灿烂。
每一个动作都含情,
每一句话语都用心。
每一束目光都明亮,
每一声问候都温暖。
每一节课堂都充实,
每一位师生都幸福。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10
本学期,我参加了乡饮教办组织的的科学教研活动,观摩了多位科学前辈的示范课,接着又听了多位老师的反思和多位老师的评课。对我来说,这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活动之后受益匪浅,写下了自己的感受,勉励自己。
第一,正确认识科学课程、注重学习。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我刚开始教科学,对科学这门课程知之甚少,从这学期刚开始我就亦步亦趋的跟着刘静老师学习教科学。通过这次教研活动之后,我学习的目标更加明确。要想教好科学,首先要学好课标。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习科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及内容标准。在学好课标的基础上再学习教材,研究教材,专研教法,才能目标明确,不偏离正确航道。在学好这些的基础上,再象董老师指导的那样继续深入学习。当然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不但要注重吸收式学习,还要积极参加各级论文、案例等评比活动。更重要的要积极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以研促学。
第二,观摩了一节课例。
林霞老师的三年级课例。我感触良多,因为我也是教三年级的科学课,而且我在上周也在三年级上了这节课。整一节课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语言点拨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课堂学生学习评价、探究活动等方面都是值得我好好学习的。本节课让我感受到:(1)提高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是尤为重要。林霞老师先用课件展示了几幅图片并创设疑问引发学生探究兴趣。有了对科学课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接下来的活动中都表现得激情洋溢。(2)在学生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林霞老师注重了实验探究的层次性。他先让学生观察,让学生发现问题,感觉出其中的不便,比如怎么可以自由的。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可以用开关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林霞老师就因势利导得让学生们开始了更高层次的实验——利用生活中的现象更复杂的。这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分层次实验,更有利于培养和保持学生探究的兴趣,更有利于他们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和创造思维的开发。(3)本节课还有一大亮点,在实验完毕展示汇报的时候,老师不但让实验成功的小组上台展示成功的方法,而且让没成功的小组展示他们的连接方法以发现问题,在这一点上老师注重了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张丽老师的课非常精致,无论各方面都值得我去学习。老师的导课非常新颖,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她的整节课都充分贯穿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一理念。在这节课中,我认为尤其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在材料的准备和组织上,就像她说得那样她为学生提供了有结构的材料:观察材料——实验材料——拓展材料。
第三,科学学科与其他学科整合是科学教学的关键。
要想达到课标提出的教学目标,科学学科与其他学科必须整合,没有其他学科整合、其他学科的教学没有做到有机渗透,学生的科学素养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只有与其他学科整合,特别是与青少年科技活动整合使学生积极参与青少年科技各类活动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另外学校还可以积极开展科学课外实践活动,主要目的就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增长学生的科学知识。我们学校两个科学老师开了两个第二课堂,科学实验课堂和探究试验课堂。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展学生的科学知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小小的见解,现在我对科学这门课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后我会在科学学习的道路上继续学习,努力耕耘,在张丽老师和各位前辈的指导下不断进步。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11
9月26日,我有幸与同事赴长沙参加“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活动中有名师精湛的课堂展示,专家精彩的讲座点评,真的是感受颇深、受益匪浅。几位名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对孩子亲切和蔼的评价、活跃的课堂气氛,让我充分领略到了数学课堂教学的精彩与魅力。
9月27日第一节课是由江苏省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蔡宏圣老师执教的《认识百分数》,蔡老师语言简洁,思路清晰,注重让学生动脑想,动手做,动嘴说,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培养,课堂教学效果很好,学生在课堂表现活跃,新知识接受快,掌握牢固。
第二节课是由北京市著名特级教师田立莉老师执教的《周长》,田老师注重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以运动的形式,让学生在运动中发现数学中的知识,课堂学生表现活跃,让学生既学习了新知识又锻炼了身体。
第三节课是有北京市著名特级教师钱守旺老师带来的《乘法的初步认识》,钱老师一步一步让学生掉入陷阱的方式,使课堂充满了乐趣,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师生
互动构成了有效课堂。
9月28日第一节课是由北京市著名特级教师柏继明老师执教的《逆序推理》,柏老师注重数学课堂的反思,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课堂以方位判断为引,让学生理解“相逆”,又以算式让学生利用“逆
推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第二节课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徐长青老师执教的《烙饼问题》,徐老师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在课堂上轻松学习。课堂以“节约”二字开始,学生懂得在生活中应提倡节约。在突破重难点上,又以快乐的游戏进行,老师幽默的语言,生动的肢体动作,学生积极的参与配合。课堂显得轻松而又紧凑,学生的个性得以彰显。
授课完毕,就是聆听专家的精彩讲座。我有如下几点感受:
首先是从蔡宏圣老师的课堂与讲座活动中,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进一步理解“数学味”这个词,要注重课堂的数学性,学生的思考性,以及教师授课的过程性,在传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要合理利用时间,也要舍得花费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实践,更要尊重学生的每一个答案,有句话“错是好的反衬”更让我印象深刻。
其次是田立莉老师精炼的讲座,田老师联系自己真实的教学事例,让我体会了教师的伟大。一个伟大的教师应该是
无私的,特别是对于学困生,能够给予学生足够的关爱与呵护,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作为当代教育工作者,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应尽的义务,也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我作为一名四年级的数学科任教师,班级里的学困生真是让我伤透了脑筋,听了田老师的讲座后,突然让我觉得他们也是有希望的,我将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更加尽心做好学困生工作,关注他们的学习习惯与学习兴趣,教给他们更合适的学习方法。
最后,徐长青老师的讲座:让教师做高度自觉的反思实践者,进一
步加深我们对课标的认识,促进我们教师自身教学能力及反思能力的提高。
听了专家的讲座,对照自己的课堂教学,我觉得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之处,并需要去改进与提升:
1、要不断加强自己的基本功训练,特别是课堂语言组织的能力,既能做到简洁明了,又能起到正确引导的作用。
2、要对每节课认真做好课前准备,这次听课活动中,教师都能采取不同的方式创设情景教学,既贴近生活又有创意,一是调节好课堂气氛,二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集中的注意力才是学生学习的最佳状态。
3、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既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更关注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让学生
在探索、思考中学习,并对学生的汇报及时评价,尊重学生的答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多鼓励,多关注每一位学生,使学生课堂活动参与面大,争取让每一节课都充满活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此次的学习让我对自己平时的教学工作有了更深刻的反省,也定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多学习,多反思,逐步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10月8日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12
一、课前准备是关键,教师在充分的准备中教学。
教师的课前准备包括:备课、教具准备、实验器材、相关课件等。备课时要深挖教材,找准知识点、重点、难点。教学思路清,有艺术性吸引学生,使学生乐学好学。丰富的网络资源,信息容量非常大。网络技术的崛起,不但给现代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也给现代教育注入了新的生命,使其产生了一次重大飞跃。很多困惑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问题都可以在网络资源下得到解决。
二、引导观察,让学生在丰富的情感体验科学
观察是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最有效的途径。科学教学应通过观察实验制作活动进行探究,要通过使学生对身边的自然事物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要指导好学生观察活动,应该注意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准备:
1.观察活动前,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标要求,使每一位观察对象都带着问题去观察,知道自己在观察活动中应该观察什么,不应该观察什么,重点观察什么,通过观察活动应达到什么目的,以防止观察过程中的盲目性。
2.从实际出发,选准正确的观察方法。最基本的观察方法有三:
一、观察动态变化的事物,要按时间顺序进行观察;
二、观察静态事物或比较分散的事物,可按空间顺序由上至下或由远至近进行观察;
三、对复杂的单体事物进行观察。教学过程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观察类型选准科学正确的观察方法。
3.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教学过程中可结合讲解中外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例子教育学生观察时要有“毅力”,“毅力”是养成良好观察习惯的必要条件;观察要“手勤”,要善于及时记录,积累资料;观察要“多思”,五官并用,手脑协调,要好求甚解,善于质疑。
三、激活思维,让学生在大胆提出问题中学科学问题是引发思维的动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洞察力敏锐的一种表现,也是具有创新意识的表现,因此,教学中应十分重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激活思维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应积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创设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都踊跃发言,大胆提出自己要研究的问题和理论假设,并造成学生在认识上的冲突,引发其强烈的问题意识,这样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是自己带着问题去学习和探究,因此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指导实验,让学生在真正动手动脑中学科学
1.学生实验前,教师要为学生准备好有典型和有结构性的材料,让孩子们带着疑问,按自己的想法去选择材料做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和假设是否正确,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同时又使他们体验到科学课学习的乐趣。
2.学生实验时,教师应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材料的名称及在动手操作时应注意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引导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并精选出最佳的设计方案,进行学习研究。同时,学生在实验活动中教师还要做好巡回指导,当学生实验成功时,教师应给予积极表扬,和他们一起分享实验成功带给的喜悦,当发现学生实验失败时,教师还要给予学生适时的引导与鼓励,同他们共同分析查找实验失败的原因,使所有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科学中来。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13
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新一轮课程改革带来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也迫使我们要不断提高充实自己,用新的观念来武装自己,把新课程弄懂、吃透,改变已有的教学模式,打破已有的陈旧的、传统的观念,使学生在科学课中真的能学到东西,真能亲身感感受实验给自己带来的喜悦,无论成功与否,真能弄懂哪怕是一个问题,我觉得这也是很大的收获,我教科学课仅仅一个学期,刚开始真的很茫然,只知道科学是新课程,与自然课有着很大联系,但是其它的却是一无所知,由于一年都没上班,对一些新方法,新要求更是知之甚少,但是通过几次备课,参加了几次研讨会后,使我心理开朗了许多,了解了一些新的方法、新思路和新理念,使我真正懂得,想教好这门课,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通过这半年的教学实践,我有点点体会。现在做以小结。
第一点体会就是我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变化
虽然说我也曾教过自然课,但是科学和它有着很大不同,过去只是教师讲,学生听,照着教材讲;而现在呢?是教师用教材教,真正让学生去想、去做、自己去探究,教师只是引领者和辅助者而已,使我知道素质教育不是口号,而是确实要培养学生能力,要着重在这点上下功夫,教师的要求也就更高了。
第二个体会是我逐渐有了明确的方向
通过参加教研员国老师带领我们的几次备课和几位优秀教师的上课后,使我逐渐认识到自己上课的方向,不是一味追求课堂要完成任务,达到什么目的,理解多少东西等等,而是落到实处,通过亲自观察现象、探究活动等具体活动来逐步提高学生科学索养,而情感目标也都做了具体化的小目标。而且还给我们提供了教学中具体方法并附加了案例,这样使我这个新手也能在它指导下顺利完成教学了。
我的第三体会就是学生兴趣更高了
教材中选择了学生常见的事物,像吹泡泡、玩陀螺这些学生常玩的东西,像热水变凉,哪种材料传热快这些问题;我们穿什么这些学生每天接触的东西。这样学生感觉像平时玩游戏一样,上课极易兴奋,学生兴趣极高,另外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大发挥空间,像有些内容我可以把它合并一起讲,有些学过的可以一带而过,不必在浪费时间了,这就真正体现了“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我的第四个体会是科学课的知识强调了系统化
它的每一个单元中的内容都是相互联系的,这样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使他们感到自己是在做科学研究,另外新教材处处体现以学生为主,我觉得,每一节课基本都是以探究为主,教师只是给予协助,推动他们顺利完成探究活动,我感觉通过这半年教学,对我的能力要求更高了,我也存在许多差距,我想这对我是一个推动。
最后一点,我觉得我对学生的估评低了
刚开始上课时,每个实验我说一步,他们做一步,总不敢放手,怕他们做不好。但是后来我发现,学生完全有能力做好,而且有时超出我的想象,他们收集资料和知道的东西,有时连我都不知道,使我很吃惊,出呼我的意料,这时,我觉得给学生一个正确估计很重要。
以上是我通过这半年教学总结出的一点体会,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是我有信心把这项工作做好。我相信我们的未来会逐渐变好,科学教育也会越来越好!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14
有幸参加贵州省第五届小学优质课评选交流活动,聆听了来至全省21位优秀教师各具特色的科学课和专家评委的精典评析。这聚集全省众多专家、名师结晶的课堂,给在场的各位来宾受益匪浅,不杧此行,同时也带给现场的各位教师的无限思考。结合自己在一线从事十年之余的科学教学实践,个人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作手,我们的科学教学会轻松地达到有效,乃至高效。
一、充分理解教材,合理处理教学内容。
常常听到来自专家这样的声音“教师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可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少教师尚未如此去做,导致唠哨不断,常叹现在的教材太抽象、太脱离学生的生活,无法组织。其实,这在很大程度是教师未做到用教材教的结果。如果科学科教师要想让科学课堂教学更如意,教师一定要充分理解教材,弄明白教材编写的主要意图,在教学中要达到的目标,可以通过哪些环节、哪些途径达到,哪些内容是学生已经掌握的,不点据课堂中的时间,哪些内容是校内资源目前解决不了的,这些内容也不用急于去解决;那些需要完成且可以努力去完成的,还要思考用哪种方式,是查阅资料汇报交流间接获取,还是实验体验亲自感受。科学教师只要对教材作如些分析与研究,我们就能做到胸有成竹去面对课堂,实现课堂教学内容再现、再生。
二、注重课程资源的适度开发与应用。
小学科学课标指出,小学科学的课程性质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是对学生科学思想必要的科学知识、科学的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这要求教师在设计科学课堂时,对课程资源的开发要适度,严防无止境地过度使用,导致学与教的困难。如优质课上,一位教师在教学《太阳系大家族》时,把教学止标之一定为“地球上四季形成的成因”,于是收集了许多关于四季形成的视频资料,还做了不少课件,模拟四季的材料等,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按步就搬地完成了整个活动,可是最终,连在场听课的许多教师都未明白这个问题,其主要原因就是教师超了启蒙教育这一层,欲想达到一个较高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设计课时,一定要围绕启蒙教育这一定位来制定目标,相应的准备等。
三、充分了解学生,制定确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不少老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非常草帅,直接从一些参考资料中搬来,在教学中花了大量的心血,尚未得到满意的结果。其中一个较大的货根是目标不确实际,过高或过低。那么,该如何制定教学目标呢?充分理解教材,充公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前念,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了解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技巧等,进而制定学生需要努力就可以达到的目标。例如,在优质课上,有几位教师教学《各种各样的岩石》时,他们大部分制定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学习,掌握各种各样岩石的特征”,其实我只要仔细一想,短短的40分钟能否做这么多事,面对的是小学生又不是研究生,对岩石的认识用不了要求这么高;而其中一位教师的教学目标就定得较具体、适度、定位准确,教学中方向准任务明,他是这样定的“通过认识几种常见岩石的特征,掌握认识岩石特征的一般方法”。
四、根据探究内容,有效组织探究活动。
课标指出,小学科学教学以探究活动为主要的学习方式,通过探究式学习,再现科学家获取知识的过程,培养探究的能力,坚强的品质。其中探究活动要处理好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三个环节,才能让探究活动落到实处,不是一种走过场,表面的热闹,实质没有什么意义。活动前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活动目,如何开展活动,用哪种研究方法,活动中需要注意些什么,首次接触的活动器材使用方法的介绍等,制定确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如:在优质课上,教师们用课件展示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注意事项,研究记录表等,为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础。
活动中,教师要作好活动的指导,指导学生如全合作,怎样规范操作,如何正确观察、记录等。为学生在活动中排忧解难,确保研究活动顺利进行。
活动后,引导学生分析活动中的现象,讨论交流得出结论,促进研究问题的再次生成,把探究活动推更高层次。
五、注重教学语言的准确性,严防误导。科学教学要体现科学思想,科学地培养学生。
正确使用激励机制,做到为突破教学服务,避免以愉悦为中心。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15
对学生思维创造能力培养的好坏,是检验一位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当前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具体体现。因此,把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放在教学的位置是至关重要的。本人在教学当中,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虽谈不上颇有感悟,但也多少领略到它的重要,尤其是在科学课的教学中,其重要性显得更为突出。现将我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一些粗浅尝试略谈一二。
在小学高年级的科学教学中,当讲到光的传播知识时,我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在生活中,都看到哪些物体能发光?”学生们凭借自己的生活阅历,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电灯”,有的说“太阳”,有的说“蜡烛”,还有的说是“萤火虫”(这些都是在以前课本里学过的)。随后,我又追问:“除此之外,还有什么物体可以发光?”这时又有学生补充说:“还有手电筒、闪电、月亮……”我接着问:“刚才这个同学举的例子中,有不是发光的物体吗?”有些学生一听有些愕然。我又点拨道:“就是说不是自己本身发的光,而是……”话还没说完,早有一位学生举起手:“老师,我知道了,我认为月亮就不是发光的物体。”我抓住时机,把话题引向纵深:“为什么?把你的道理讲给同学们听。”他说:“月亮上虽然有光,但不是它自己发的光,而是反射太阳上的光。”“能举例说明吗?”“比如灯光照在镜子上,镜子就把光反射出去。”我肯定了这个学生的发言。随后,根据教材中的定义“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澄清了学生的认识。
为了讲解光的性质,我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刚才同学们认识了什么叫做光源,那么在所有的光源中,光的性质都一样吗?”学生们沉吟片刻,有的举起了手:“老师,我认为不一样。”“怎么不一样?”“比如说太阳光和手电筒发的光就不一样,太阳发的光是炽热的,而手电筒发的光却是凉的。”我又启发学生:“说得对。谁还能再举出几个类似的例子?”马上又有许多学生举手:“蜡烛、日光灯泡发的光都是热的;萤火虫、验钞机发出的光都是凉的。”最后我进一步启发学生:“光源有几种不同的光?”几乎是异口同声回答:“有两种:一种是热光,一种是凉光。”我补充一句:“记住,凉光又叫冷光。”在学习关于眼睛的科学这一知识时,曾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既然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那么外界景物通过晶状体会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的像,可是我们看到的景物为什么却是正立的像呢?”这一问题的提出,确实是我始料未及的,但这也正好说明学生的思维是敏捷的,是富有创造性的。幸好,这个问题并未难住我――曾记得在一本书上见过――于是我对他(其实也是对全体学生)说:“你提的这个问题很好,说明你是动了脑筋的。”我首先肯定了这个学生提的问题好,接着又向他解释:“曾经有位科学家,他也知道视网膜的像是倒立的。为了探究其中的奥秘,他做了一个这样的实验:他佩戴了一副凸透镜,结果出人意料,他眼前的景物都成为倒立的了!停了两天后,他看到的景物又慢慢变成正立的图像了。后来,他把凸透镜干脆摘下来,看到的景物又成倒立的了。可是时间不久,眼前的景物又恢复了正常。同学们,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学生们听了,感到很新奇。片刻,有学生说:“老师,那是不是和人的大脑作怪有关系?”我说:“你说得很对。视网膜上的图像确实是倒立的,可是我们的大脑认为物体都是正立的,于是硬是把视网膜上的图像给颠倒过来了。不是吗?科学家的实验不正好证明了这一点?”
还有一名学生,在学习关于凸透镜这一知识时,发现一个新问题。他说:“老师,我把凸透镜对着书上的字看,可以把字扩大;我再把凸透镜远离书的字时,这些字却成了倒立的了。这是怎么回事?”这个问题当然还有深一层的意思,但是对于学生只能用另一种方法解释。我对他讲:“书中讲凸透镜有几方面的作用?”“有三方面的作用:扩大、聚光和成像。”“你怎么看待你发现的问题?”“啊,老师我知道了。”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闸门一旦被打开,就像激流一样迸发出来。有的同学除了在课堂上发问,在课外也会提出许多教材所未涉及的问题。比如有学生问:“凸透镜能扩大,为什么不能扩大一个角的度数呢?”还有的问:“老师,两只凸透镜叠到一块会发生什么现象呢?”诸如此类的理解,作为教师,只要自己会,只要学生能够理解,或者说通过自己的分析判断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学会新的知识,教师没有理由拒绝他们对知识渴求的愿望。不过,对于他们提出的问题,能让他们自己弄明白的,应尽量让他们自己去实践、去探索,教师决不能也决不要去包办。
通过以上几个例子,我内心深有感触:只要教师善于启发诱导,学生经过创造性思维,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的思维结果一旦得到老师或同学的认可,便会产生巨大的动力,新的知识也可在短时间内得以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