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课堂活动在智障儿童课堂教学的实施
经验类
浅谈课堂活动在智障儿童课堂教学的实施
【摘要】抓好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学思想、教学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促进学生在知识、智能、技能、情感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主要渠道。本文就从课堂活动实施有效化的元素,优化课堂活动实施原则,教师实施活动应考虑的因素出发讨论,目的是使学生充分融入到课堂中去,发挥教师的作用。
【关键词】多元素
个性发展
在教学课堂中,活动是很重要的。在智障儿童的课堂中,实施怎样的课堂活动才能更有效的优化课堂,使学生充分融入到课堂中去,发挥教师的作用。有意的活动能给课堂带来活跃的气氛,确保学生的参与和知识的牢记学习。因而培养智力残疾学生学习意识和精神,发掘其潜力,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教师活动的合理实施。
一、课堂活动要体现多元素相结合的方式
1、活动中应和孩子多沟通。
智障儿童是很喜欢和成人沟通的,他们需要别人聆听及能明白自己的想法,特别是生活上有趣的事。与他们建立和谐、亲密的友好关系是令他们配合课堂教学的必先条件。所以,不管何时,包括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应多和儿童沟通,摸索他们的性格,了解他们喜欢和不喜欢的事物,便能令他们合作学习,相反,只顾强迫儿童去完成所有活动,最终只会令他们觉得课堂教学枯燥无味,难以恒久维持积极活动的态度。
2、合适的项目,项目的细化。
智障儿童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差,只有采用小步子、小分量、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才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活动项目的选择上,应针对每个孩子的具体能力而定,难度要适中,不可太易或太难。此外,还应仔细分析每个项目,将复杂的活动项目进行分解,逐步让孩子适应,最终完成活动目标。
3、适当的音乐加入。
音乐对矫正残疾儿童的感知障碍,补偿其身心缺陷,开发智力,辅助语言学习、协调四肢活动功能,提高与人交往的技能等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在课堂活动实施中,尝试将音乐元素加入活动教学中,对学生的启智心灵、提高能力都起到了一定作用。
4、游戏的应用。
小孩子好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是一种巨大的动力,在身心的发展中起很大的作用。由此可见,游戏是儿童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是儿童学习他们自己与世界的方法,也是开始学会许多自然的、社会的、智力的基础和概念的途径。作为儿童成长的途径之一,游戏可以提供一个不可或缺的环境来支援儿童认知、身体、心理情绪及社会能力的发展。其实,每个孩子都需要游戏。对于正常儿童而言,游戏可以是自发产生的,而残疾儿童就需要我们为其创造机会、积极鼓励他们游戏,帮助他们做游戏,在游戏中,让孩子的语言、体能、社交能力都得到提高和发展,这就是我们的目标。所以,我们要注意把课堂活动和游戏融合在一起进行,使活动更有趣,这样就能增加孩子参与的兴趣和主动性。
5、充分运用声音、表情、眼神、动作吸引孩子注意,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
和孩子说话时,不能总是一个调,这样做极易引起听觉疲劳。要注意音调高、低,语速快、慢的搭配,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尤其是对待智障儿童,他们的注意力比较分散,通过教师的行为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当然,除了声音,丰富的面部表情、信任的目光、表示鼓励的动作都可以使他们开心,更主动的投入到活动中去。
6、多表扬、多赞美、多鼓励。
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肯定和赞美,儿童也是,所以我们应该多表扬和鼓励他们。要注意的是,不要等到孩子完成了你设定的目标才去赞美一次,要注意在活动过程中,可以从孩子的态度,专心程度,动作的改善方面去表扬他们。你要让孩子感觉到,我的每一次、每一点进步老师都能够发现,我的努力会让我赢得赞美和鼓励。
7、恰当的运用比赛形式。
儿童之间往往喜欢竞争、比较、合作或支持,恰当地运用比赛或合作的方式,建立小朋友们互相仿效、互相激励的态度,增加“我要做得更好”的动机。智障儿童也有争强好胜的思想,要充分利用这个思想,使活动更加有意义。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两人组比赛时,要有针对性的为其选择伙伴,两个孩子的能力应大致在同一水平线上,这样才不会让孩子因为常赢或常输而引起自满或自卑的不良情绪。
二、课堂活动的选择要有利于智障孩子的发展和教师的实施 从实际出发。
从实际出发是活动的基本出发点。活动应从教学实际出发,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实际。依据学生实际包括学生认知情况、身体状况。结合当前社会实际以保证活动的实用性。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原则,才能设计和实施出优质活动,才能有针对性,才能保证活动效果,才能保证活动有利于学生学习,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优化原则。
活动实施过程中应坚持优化原则。优化原则要求在创意特别是在设计时对活动过程、步骤、形式手段等等进行认真分析,通过恰当取舍、适当扩展,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化繁为简的目的,形式手段最新颖,便于教师组织、学生参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最多,教学效果最佳。对活动优化有利于保证活动效果,保障活动顺利组织和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媒体配合。
在进行活动实施时,必然要对活动形式进行取舍,从而确定活动形式手段。要保证活动质量和活力,就必须坚持多种形式配合原则,即在确定活动形式时,应根据实际需要结合运用多种形式,多种形式可克服形成单调、无力不足,也易于调动和吸引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不同也决定了活动形式应随之转换,从而使活动形式内容配合得更和谐,也使活动更有效。
众所周知,运用多媒体组合教学是当今时代需要,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运用,更使教学走向现代化。同样在进行活动实施时也应对媒体进行综合思考和选择,一般来说在媒体选择上应坚持多媒体配合原则,即应根据活动中不同需要选择运用恰当的媒体参与活动,从而达到运用媒体渲染环境,模拟现实,创设情境等目的,使活动达到最优化。
易操作。
实施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运用于课堂教学。这就必然要求活动易于操作。简便易行必然易于组织开展,繁琐复杂则必然难以组织开展,也必然是不可取的。易操作原则要求在进行设计时充分考虑某个活动组织开展的可能性,充分考虑学校及班级可能提供的条件,应依据具备条件进行设计
易于参与。
组织开展活动,目的就要调动学生全面参与,没有大量学生参与,活动就失去存在意义,故而在进行实施时应将是否易于学生参与、是否能吸引多数人参与作为基本原则。坚持易于参与原则,使每一个同学都能轻松自然地走进活动中来。对参与者有较高要求,或只限于少数人参与的活动设计是不可取的。
教学目标的全面性,指教学目标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设,而且应该包括知识、技能、方法、情感等多维目标。教学情境的激励性,指教学活动的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也就是通过创设各种问题和活动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欲望;鼓励学生将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的知识经验相联系,尊重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得出的结论,使学生获得成功感、满足感。教学结构的有序性,指科学设计教学内容的呈现顺序,合理安排学习和复习。教学活动的民主性,指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给予他们最需要的关怀和帮助,允许并鼓励不同的见解和观点。教学反馈的及时性,指反馈是有效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学前的反馈可以了解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教学中的反馈可以及时检查教学效果,教学后的反馈可以有针对性地补偿矫正,测验后的反馈可以判断教和学的有效性。
三、课堂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使学生个性的张扬,维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态
第一、尊重差异。
一个班有多少个学生,就是多少个有差异的个体。在课堂上学生的差异不但要得到承认,而且应当得到尊重。尊重差异体现为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善意的目光去观察、了解每一个学生,给予学生多方面的评价,并且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获得与其特点相适应的活动。当然,智力障碍学生的差异并不仅体现在学习上,他们的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差异也应当得到充分的关注。尊重差异使得课堂上的每一个学生都能自由发展,都有发展的潜力和空间,这是一种真正调动全体的教学理念。
第二、因材施教。
实施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因材施教”是我国的宝贵教育遗产,几千年前孔老夫子提出的这一教育理论至今仍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并且得到了现代教学论及相关科学理论的支持与验证。因材施教事实上是一种关注个体差异、关注个性的教育形式。现代课堂教学的因材施教体现为了解每一个学生,以此创设的教学活动适合置身其中的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教师能够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活动,保证学生整体的进步,更重要的是使每一个有特点的学生得到相对应的良好发展,特别是对优秀学生、特长学生。
第三、找回自我。
学生在课堂活动上扮演着求知者的角色,在课堂活动过程中往往受到教师约束,从而失去了自我。学生对自己的知识、情感和行为具有认知能力和监控意识,他们有权利也有能力决定自己的正常学习行为,并在学习过程中接受外界的引导和评价,从而不断反思、调整,逐步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在学习中有权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和学习方式,按照自己的认知速度自觉、主动的学习,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自己的主人,其情感、意识、行为受自己的控制,并且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评价和其他同学的监督,而没有抵触情绪。
第四、自主发展。
课堂上学生自主发展的前提是没有时时处处的约束和无休无止的说教,从某种意义上说,个性更容易在开放和平衡的环境中得到体现。自主发展有两层含义,一为自主,在课堂上主要指学生的自主学习,这是相对于“被动学习”、“他主学习”而存在的一个概念,自主学习决不等于自学,它是一种全方位的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学习方式,体现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对学习过程的调节、对学习结果的反思等均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为前提;二为发展,既包含全班学生整体的发展,又包括每个学生的个体发展,生态化的课堂教学以学生得到了怎样的发展为价值评价依据,从而建立起富有个性的自主发展性教学理念。自主发展并非随心所欲、一意孤行,它在课堂上存在的前提是受一定的规范环境的约束,学生受到教师的引导和疏导,受到来自于同学、教材的良好影响,接受评价和监督,从而保证自主发展始终处于正确的轨道。
轻度智力落后儿童教育是我国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目标。因此,如何抓好智障儿童课堂以及课堂活动的实施就成了教育工作者应当认真面对和下大力气研究的重点。其中如何开展智障儿童的课堂教学尤为关键。本文就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活动提出一点见解,毕竟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发现、研究,希望引起更多的人来关注随班就读的课堂教学活动。
第二篇:智障儿童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
《智障儿童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
2008年10月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中、重度智障学生的比例逐渐上升,生源的变化加大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难度,不知不觉改变着培智学校办学的目标,培智学校课堂教学生活化、让智障学生学会生存、适应生活逐渐成为了培智教育研究发展的新趋势。
智障儿童的智力低下,具有学习速度慢,效果差,注意力集中困难,缺乏计划性和学习兴趣、综合与应用能力薄弱等学习特征。这些特征告诉我们,如果教给智障儿童一些分散的、联系不太紧密的、需要分析与综合能力的学科知识,他们一定会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障碍,例如对事物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状态,难以获得完整的图像。智障儿童学习的迁移能力差,学习动机水平低,容易造成学习兴趣减弱。因此,对智障儿童采取普通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是行不通的,需要寻求有效的适合他们学习与易于掌握的课程设置内容和方法。把智障学校的课程内容生活化及课堂教学生活化,是大家要共同努力的目标。
当前,培智学校大部分采用的是以学科课程为主的教学模式。只重视各个学科知识的逻辑系统,而忽视各学科内容之间的联系以及和社会生活的关系,各自孤立成为一独立体系。加之,内容注重于文化知识方面,忽视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对智障儿童来讲,他们所需要的是实用性很强的生活化知识经验及技能,因此对他们进行的教育不应是以文化为主的教育,而是应以生活经验为中心,融入一些读、写、算等学科知识的生活能力训练,是一种实用生存教育。
我们发现目前的培智学校课堂教学还存在如下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学习习惯性差,缺乏学习兴趣,综合能力不高等。究其原因,在于教育只盯在几本教材上,远离上生活的源泉,使教学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本,凝固了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内容。因此,课堂教学决不能局限于教材,课堂,必须和生活紧密相连。由此,我们提出了“智障儿童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这一课题。
二、课题界定与理论依据
中、重度智障生多伴有多重障碍,如:语言缺陷、肢体残疾、行为笨拙等,因而教学训练的难度相当大。对他们要实现有效训练,需要在现代化生活教育思想指导下,结合智障生身心特点,构建生活化课堂。
(一)概念界定:
1.生活化:“生活”是指人的各种日常活动或指人的生存、活着。“化”是指转变为某种性质的活动状态。“生活化”是指转变为人的生命或生存活动状态。
2.生活化课堂即课堂教学必须生活化。具体地讲,训练内容必须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训练形式必须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训练要求必须与实际能力相吻合。促进学生通过学习生活,进而自信自强,热爱生活。
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是指在多元智能理论、生活教育理论及其它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将课堂教学植根于丰富的生活,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这一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探索优化的课堂教学策略,保证其它多无智能的发展机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指出:生活即教育,教育及生活。
(二)国内外相关教育理论
1.生活教育理论
卢梭让爱弥儿从游戏、种植、木工劳动中学习,让生活造就爱弥儿,让自然作爱弥儿的教师。卢梭直截了当地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他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儿童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
杜威认为,教育就是儿童生活本身,儿童的课堂生活就是儿童的生长。儿童具有的交际、探究、制作和艺术的兴趣和本能的自然展现,就是儿童生活,就是儿童的教育生活或课堂生活。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
“为生活而教育”。他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因而教学不能脱离生活。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生活教育”的原则。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即教育”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社会即学校”是指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从学校的小范围扩大到社会的大范围,这一原则要求把教育从鸟笼中解放出来。“教学做合一”要求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真学。不在做上下工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学,因此“教、学、做”合一是教育法亦是生活法。
2.建构主义理论
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指出,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说,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而是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相应地,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生活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
三、研究的内容和假设
对于智障学生来说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要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使学生感到课堂是生动有趣的,我们将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源于生活,创设生活化教学情景,培养智障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中、重度智障生学习能力低下,要进行“读、写、算”等基本学习技能的系统训练,需要很长时间,大部分学生甚至到毕业都很难掌握。针对这一情况,基于“学以致用”的理念,我们强调,教学训练的内容必须来源于智障生生活实际,教学训练的目的必须服务于智障生生活。
在教学中,通过教师对智障学生生活及兴趣的理解,以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重新组织学习材料,使新知识呈现形式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即教学内容生活化。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直观语言、实物演示、游戏活动、多媒体教学、实践活动教学等方法和手段来模拟、再现和创设生活情境,寓生活中的知识技能于教学全过程,沟通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建立一种开放的,与生活相结合的、生动的课堂教学方式,即教学过程生活化。通过设置开放性、实践性等练习形式,使学生及时将学习的知识技能融为平时的日常生活,并将此过程中再次积累的新经验反复验证于课堂与生活之间,即知识技能形式生活化。
2.加强实践,积累生活经验,培养智障学生学习主动性 现代课程观强调“教育即生成,生成在活动”。根据中、重度智障生的身心特点,在课堂上我们需要以实践的方式实施训练。
通过引导学生从日常所处的校园、家庭、社会等周围生活环境中,有目的地发现和收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加以认真观察和详细记录,鼓励学生主动以多种途径去寻求问题的情景,并尝试运用知识从不同角度加以分析、讨论和解释,引导学生用准确、严格、简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得出不同形式的结论。3.面向全体,重视差异,探索生活化课堂教学
基于中、重度智障生个体差异大的特点,我们提倡在生活化课堂中,应重视差异,制定个别化教学训练计划,做到因材施教。需要指出的是:中、重度智障生普遍缺乏独立活动的能力,基本上离不开监护,因而不能将个别化教学简单混同于课后的个别辅导。为此,任课教师必须熟悉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特殊需要所在,并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机实施个别化教学。
(二)研究的基本假设
l.注重叠合性:对于智障学生,课堂不仅是学习知识的所在,更是学习做事、学习做人、学习生活的所在。智障学生注意力极易分散,教师要达成训练目标,需要采取围绕一个主题,整合多种学科(领域)的授课内容及方式。
2.实施渐进性:生活化课堂的渐进性是指相同(相关)主题内容,对不同年级学生(或同一年级不同类型的学生),在训练目标上要有差异,要求逐步提升。3.突出开放性: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教、学、做合一”。我们感到生活化课堂需要突破“课堂”狭义概念,使课内与课外相互开放、拓展、交融。
4.体现人文关怀:生活化课堂应富于情感关怀,重视对智障生自尊的保护,自信的培养。
四、研究的措施与方法
(一)研究的措施
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各学科与生活的联系,使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教学评价贴近学生生活,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做到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喜爱的一种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促进智障学生整体素质的主动发展。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施: 1.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探索优化培智课堂教学策略。
2.发现和开发智障儿童未被发现的智能强项,因材施教,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培养智障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并学会在学习与生活中与人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的能力,努力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的素质,为他们终生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
4.生活化教学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影响,促使学生体验生活,引导MR儿童更好的懂得生活,学会生活,适应生活。
5.课堂教学如何与智障学生的生活联起来,使学习活动变得简单、生动。6.课堂教学如何适应时代发展脚步,变单一智能向多元智能展示。
(二)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研究过程中,通过开展调查研究、课堂教学实践、观察、访谈、案例、文献等收集资料,然后进行系统地梳理与构建。
1.调查问卷法:通过调查,以书面形式将要收集的材料列成明确的问题,然后进行讨论研究。
2.资料文献法: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报刊、杂志、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收集,了解本课题在当前国内外的最新动态
3.观察法:通过观察了解智障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变化情况等等。4.经验总结法:课题实施过程中,根据研究重点适时进行反思、提升。
五、研究步骤:
(一)研究的准备阶段(2007年6月--2007年8月)
成立课题研究指导小组。收集整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调查分析学生情况,制定课题方案和计划,(二)研究的实施阶段(2007年9月--2009年8月)课题研究的实施分三个阶段。1.课题实验的起步、探索。
(1)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转变本组成员意识,提高认识,努力形成“学习―认识-实践”的格局。
(2)根据学生生活实际,搜集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的生活素材。(3)根据研究方案和计划,在实验班级开展研究工作。
(4)适时召开课题指导小组会议,交流汇总实验情况,进行研讨分析,提出下阶段的实验建议。
2.课题实验的提高、完善。
(1)课堂教学作为实施课题的主渠道。
(2)认真备课,组内进行集体讨论,讨论怎样更有效的体现智障学生课堂教学“生活化”。(3)积累经验,写出有关论文和报告,就成功与不足之处写好自评。期间进行阶段性的总结,注意完善研究措施,提高研究成效。3.课题实验的后期深入。
(1)研究活动展示:课堂教学展示。
(2)结合研究活动,讨论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与收获,约请专家针对研究情况进行指导,以答疑难、指问题为主。
(3)收集好研究资料,配合课题做好阶段总结。
(三)研究的总结阶段(2009年9月-2009年11月)根据研究内容,收集、整理、归类材料,综合研究材料,最终以教学经验总结、典型课例、论文表达、课堂实践活动等形式结题。
本课题研究采用分级管理的制度,每月召开一次研讨会,并做好会议记要,以确保课题如期顺利进行。同时,每月月初对课题组成员进行课题研究的培训交流。
六、预期研究成果:
1.提高智障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实践活动。2.使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能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应用,培养智障学生的创新能力。
4.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培养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撰写生活化教学活动特色研究案例等。
七、实验的成果形式
教案设计;教学模式课例;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有关论文;课题实验报告;教案集等。
第三篇:浅谈智障儿童数学课堂教学
浅谈智障儿童数学课堂教学
——姚庆厂
智障儿童是指在发展时期即已产生的一般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同龄儿童的平均水平,同时伴有适应性行为缺陷的儿童。他们的典型特点就是:注意力分散、有意记忆差、思维缺乏目的性和灵活性、数理概率差、数前概念和计算能力更是他们的学习障碍。本人通过这几年对这类特殊儿童的教学,使班上8名智障儿童的数学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能掌握5以内加减运算的有3人,能进行10以内加减运算的有3人,有2人能进行简单的应用题运算,现就智障儿童的数学教学,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注重教育的趣味性,增强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兴趣是孩子学习的驱动力,是有效学习的法宝。特别对于注意力分散、接受能力慢、抽象思维差的智障儿童来说,如何在教学的过程中,让智障儿童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主动地吸收知识、掌握技能、培养能力很重要。例如在向学生教授5的组成(分解、合成)时,首先给学生5只漂亮可爱的小狗玩具,让他们做小狗找朋友的游戏,以提起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然后,启发他们把5只小狗分成两部分有几种分法,让他们在摆弄小狗的过程中学习5的组成知识,最后老师再归纳总结出5有4种分法,可以分成4个数组等等。这样,孩子通过游戏的、直观的、主动的教学,掌握了数理的概念。
二、注重教育的差异性,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虽然智障儿童有共同的身心特点,但他们每个人又都是
不同的独立个体,他们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而且他们的智残程度也不相一致。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把学生硬套进一个模子里,必须从实际出发,做到“对症下药,因材施教”,避免出现有的孩子“嚼不烂”、“吞不下”,而有的孩子却“吃不饱”的现象。例如教学生认识数字时,可通过玩扑克的形式进行,对程度高的学生可玩1—10的倒数及相邻数;对程度低的学生,则只要求玩1—10的倒数及相邻数;对程度低的学生,则只要求玩1—10的数字配对就行了。总之,根据智障儿童的不同情况,设立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激发不同能力和水平的智障儿童学习的兴趣,做到人人有参与,个个有进步,全面提高教学的效果。
三、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增强教育的目的性
智障儿童所学到的知识最终的目的就是让他们能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应用。因此,在智障儿童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训练的内容必须来源于智障儿童的生活实际,教学的目的必须服务于智障儿童的生活,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例如,教学生学习认识人民币,可在课堂上模拟商场里购物的游戏,让孩子分别扮演商场的售货员及顾客等,学习认识商品的价格,认识人民币的币值,进行钱币的找赎等。当学生能在模拟的情景中学会人民币的使用后,老师再带他们到附近的商场或超市进行实地教学,这可以加深学生的对事物的认识和处理方式。
只要我们采取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把不同的教学目标融入到生动有趣的各种游戏中,让他们能适应日常生活的需求,从而达到智障教育共同发展进步的目的。
第四篇:适合智障儿童的活动
适合智障儿童的活动
篇一:启智行动——关爱智障儿童活动策划书
启智行动——关爱智障儿童活动策划书
活动背景:
作为新一代在党的旗帜下成长的热血青年及生物技术学院团委领导的深心栽培下的当代大学生,深深感受到继承和发扬志愿者精神,回报社会和表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性和尊老爱幼、扶弱助残是我们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人伦道德,蕴涵着我们民族的高尚情操和传统美德,是我们先辈传承下来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抓住契机,进一步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生物技术学院举办《启智活动》,旨在通过利用我们的课余时间,增强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培养同学们的爱心,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发扬人道主义精神。
活动目的:
引起社会和大学生关注智障儿童的成长,生活,学习,关爱智障儿童,并为大家在学习之余提供社会实践机会,为大家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感恩社会打下了基石和为同学们展现爱心提供一个平台。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鼓励大学生、青年关爱儿童,关注弱势群体,奉献社会,同时号召更多的人关爱弱智儿童。
一. 活动名称:生物技术技术学院启智行动
二. 活动主题:奉献爱心,关注弱智儿童
三. 活动时间:xx年11月中旬
四. 活动地点:启智学校(大操场)
五. 活动对象:启智学校小朋友与本校志愿者
六.活动内容:
(一)第一个游戏:抢凳子
具体玩法:
1.由主持人向小朋友讲解玩法,并找10个志愿者做示范
2.把30名志愿者和30名小朋友分成6组,每组围着凳子围成一个圈
3.然后播放音乐,音乐一停参加者斗快抢6张凳子其中一张坐,不成功者淘汰
4.淘汰参赛者同时每次减少一张凳子,重复游戏过程,直到剩下2张凳子
5.每组派1~2名工作人员派发奖品,按照出场顺序依次增加奖品(糖果或小饼干)
(二)第二个游戏:斗快拼拼图
拼图用卡纸画上动物或人头再剪碎做成具体玩法:
1. 由主持人向小朋友讲解玩法,并找6个志愿者分成3组做示范
2. 每个志愿者和每个小朋友组成一小组,排成6行,每行5组,主持人统一组织开始拼,首先完成者举手由旁边工作人员裁定快慢奖励奖品
3. 相对行数对着的两组互相交换拼图,再重复一次游戏
(三)第三个游戏:看动作猜词语和听声音辨动物
1.由主持人讲解游戏玩法和规则,并由志愿者协助小朋友实践一下
2.把所有小朋友和志愿者围成一个圈,表演者和主持人在中间,表演者开始模仿一种动作或声音,小朋友们猜并举手回答,答对再继续下一个表演,游戏开始和过程由主持人把握处理,3.志愿者可以稍微提示一下,答对的小朋友可获奖品,由旁边的工作人员派发 篇二:“守望阳光”关爱智障儿童行动策划书 “守望阳光”关爱智障儿童行动策划书
“守望阳光”行动-----关爱智障儿童,拓荒者们在行动
一、活动背景
孩子,是一丛丛向阳的葵花,张扬着他们的笑,如珠落银盘的声音,任何语言,任何色彩都不足以形容他们的朝气他们的缤纷。你看得到他们的成长,听得到他们生命里拔节的声音,想象得到这一株株蓬勃的生命成长为参天大树时的蔚然茁壮。
但,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的眼神黯淡,声音浑浊,行为笨拙,他们永远都如幼童一般的依赖,纵使他们有人实际年龄已经超过20岁,你听不懂他们的咿呀语调,看不懂他们的比划手势,你看不到他们的未来,或者不忍心去想象他们的未来。他们在自己的世界里,迷失了方向。但,他们的笑,仍然明净,是那清晨初升的太阳散下的一缕温热的阳光,让人心疼,让人不忍,让人想要去守望。他们,需要我,需要你,需要我们。
二、活动形式
组织协会新会员前往阳光中心看望智障儿童,深入了解,走近他们的生活。
二、活动目的
1. 为了使新拓荒者们更快的明确自己的责任,激发他们想为社会公益有所作为的心,尽快完成爱心定位,坚定自己关爱并帮助弱势群体的信念,更好的在团队里发光发热,更好的珍惜生活,回报社会。
2. 为了更好的贯彻拓荒者协会“无论您是精神的荒芜还是的匮乏,拓荒者定会坚持?见到荒地就得尽全力让它肥?”的原则。践行拓荒者精神,扩大协会影响力。
3. 希望通过本次活动,为社会做出示范,呼吁社会各界更加关注智障儿童,伸出援手提供帮助,多去看望他们,不要让孩子们的世界空洞。
4. 作为新会员入会的第一次活动,提供一个会员之间交流的平台,加深彼此之间,增强社团凝聚力与向心力。为协会进益步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活动时间
2010年10月24日
四、活动地点
长沙市阳光中心
五、活动参与人员
拓荒者协会负责人,新干事以及会员共20人
六、活动内容
1、前期准备
A、外联部与阳光中心相关负责人联系交流,了解智障儿童具体情况。
B、宣传部对此次活动通过横幅传单等进行宣传与动员,以及活动期间的资料采集。
D、办公室通知所有成员关于此次活动的相关事宜,确认志愿者名单,通知到人,并在出发前一天交代注意事项。
E、印发有关智障儿童的资料,在出发前一晚召开会议讨论,初步了解智障儿童情况。
F、文艺部提前准备好节目,游戏,以及一些小礼物小食品等。
2、活动过程
A、于24号早上八点在学校南门口集合,清点人数,并分为两个小组,统一乘车出发,踏上爱的旅途。
B、9点钟到达阳光中心,在与有关负责人协商后,进入阳光中心,按已分小组与智障儿童进行接触交流
C、进行节目表演,并与智障儿童合作;做一些合适的无危险性的游戏,调动智障儿童的情绪 D、小礼物的赠送和食品的分发
E、与阳光中心的负责人以及照顾孩子的有关人员进行交流,更深入的了解智障儿童的日常起居,病因及各自喜好,加深对他们的认识,激发会员的爱心与责任心
F、在活动结束后集体拍照留念
G、告别,统一乘车返校。返校途中交流心得。
3、活动结束
1、要求参加此次活动的成员写好活动总结与感想,及时上交。
2、办公室负责将本次活动的图片等整理成材料,发布到本协会宣传网页等宣传媒介上。
七、活动期间注意事项
1、准备的节目,游戏,食品等,应适合智障儿童接受,并确保无危险性。
2、在与智障儿童进行接触交流时,要有足够的耐心与细心,并保障自己的安全。
3、活动期间所有成员听从组织统一安排,严禁脱离团体单独行动。
八、经费预算
车费约40元
九、活动总结
有位哲人曾经说过“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这世界上。”
当我们出现在他们的视野里,他们的眼睛发出的那微弱但无比欣喜的光亮,是深秋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我们的心。我们与他们一起歌唱,他们的小手紧紧牵着我们的衣角;我们听他们浑浊的咿呀,微笑着看他们挥动的双臂。那一刻,再没有什么能比得上他们的笑容纯净,再没有什么能够动摇我们想去帮助他们的决心。
你们是阳光,虽然微弱但绝不胆怯;
你们是阳光,虽然残缺但从不绝望。
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这世界上。而我们要说:为了你们,我们愿意守望!篇三:关爱智障儿童策划书
一 背景:
有时候,我们会这样认为:智障小孩也许是最幸福的,因为他们或许可以不理会成长的烦恼,生活的忧愁。直到真正接触他们了,才觉得智障孩子们是最需要关爱的。他们不懂得优美的歌曲,说不出心中那份忧愁,却能感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异样的眼关。虽然社会对智障人群是有所关注的,但他们在现实生活还是会受到很多不平等的待遇,在自己成长的路上还是会碰到许多的挫折。他们和我们有着一样的外表,却没有感受幸福的能力,他们的世界我们不了解是什么样子,但肯定没有我们的世界这么丰富精彩。关爱智障儿童的成长和生活,他们需要我们更多人的尊重和呵护。
二 目的:
一方面,引起更多公益性社团关注智障儿童成长,号召更多的爱心人士关爱智障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另一方面起到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和谐和发展的作用。
三 流程:
(1)活动前:
1.先由策划部把本次活动大概情况策划好,再集中各部成员对次活动展开细节性讨论,最终裁定方案。
2.通过飞信,开例会等方式通知社员有关开展次活动的情况。
3.通过办板报等方式加强宣传力度,一边是更多爱心学子加入到此活动中奉献自己的爱心。
4.确定好参加活动的人数,再由办公室安排好节目。
(2)活动进行:
1.由外联部组织好人员集中出发,确保外出安全。2.文艺部组织活动的进行。
3.每个成员负责和一到两名儿童沟通,以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以便更好的帮助他们。
(3)活动后:
1.办公室负责做好活动总结,以便更好地开展下次活动。
四 地点:
新乡市牧野区智障儿童活动中心
五 时间:
2011年10月29日
第五篇:关爱智障儿童
走进长沙市阳光中心,这个急需关爱的智障儿童福利院,看着孩子们毫无表情的面孔,心里悄然升
起一丝揪心的痛……
我们志愿者兴奋的为孩子们做着饺子和汤圆,想象着他们吃进嘴里的可口情景,心里有了一丝安
慰……
我们来到孩子们的活动室,尽力的逗他们开心,尽情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尽心的欢笑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爱。他们其实很可爱,很快就跟我们打成一片了。他们脸上的笑容虽然傻傻的,但我真切的感受到他们的快乐,心中暖暖的,希望这种快乐能持续的更久一点……
快乐往往是短暂的。我们离开阳光中心,站在铁门外,往这里面的孩子们。一个小男孩静静地坐着,目光呆滞,那眼神里充满了太多的未知:他在想什么,他喜欢什么,他记得什么……感觉他的世界已经与我们的世界脱节,他们的心静静地活在另一个未知的世界,那个世界没有压力,没有竞争,无忧无虑……
然而,那样的世界失去了清醒的头脑,失去了记忆。
志愿者们离开了阳光中心,可心里会永远留下孩子们的痕迹,会记掂着有这么一个地方,有那么一
群人,正等着我们真正的帮助。无语的心酸,愿一切都好起来!
今天是我们生科一班志愿者到长沙市阳光中心看望智障儿童的日子,可惜天公不作美,我们在临行时就下起了蒙蒙细雨,但这雨并没有使我们志愿者的热情降低,活动开展得很顺利,得以圆满结束。
我们这次活动的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给孩子们做饺子和汤圆,另一部分就是陪孩子们玩游戏。由于地方有限,志愿者们只能一起聚集到一个小房间来做饺子和汤圆,但每个志愿者都很配合和积极,于是几百个饺子和一盘子的汤圆一下子就做出来了。但是由于阳光中心自身有严格规定,我们当时不能即场就给孩子们煮饺子和汤圆,只能待他们饭后才能煮,因此做出来的东西就留给中心的护工们来煮了。之后,志愿者们就到孩子们集中的场地跟他们玩游戏。大家刚开始时还有些胆怯,但很快就消除了顾忌,然后就跟孩子们打成一片。志愿者们跟孩子们唱歌、跳舞、聊天、拍照……玩得很开心,临离开时都
显得很依依不舍。
活动虽整体上开展得颇为顺利,但仍存在不足之处。一是由于这次是大部分同学第一次参与这类型活动,而阳光中心的孩子们都存在或这或那的问题。因此在刚开始时大家有些不适应。这就是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充分的结果。因此,下次再搞这类活动时要特别注意这点。第二,由于忽略了阳光中心的规矩问题,我们选择了一个不太适宜的时间给孩子们做东西吃,因此,下次搞活动时应尽量相对方负责人咨询详细的情况才好安排活动时间和活动内容。
总的来说,此次的“阳光一直都在”关爱智障儿童志愿活动算是圆满成功。孩子们得到了快乐,而志愿者们在此次活动中不仅奉献了爱心,也收获了许多,希望日后志愿者们继续努力,使志愿活动开展的越来
越成功!
为了让智障儿童们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得到快乐,也为了增强同学们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让同学们更加了解社会中如智障儿童这些弱势群体,从而学会尊重和关爱他们,1008203班决定在威海市智障儿童康复中心开展关爱智障儿童的活动。
由于本班女生过少,因此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共同开展此活动。此活动为长期活动,分组进行,目前共活动六次,本班累计26人次。这些活动不仅为智障儿童带去了欢乐,奉献了同学们的爱心,更加锻炼了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增加了阅历,总体来说都是非常成功的。
因为想要将此活动长期进行下去,希望能真正教给那些孩子们一些东西,所以活动内容初期定位为教育活动,具体有教唐诗、教英语、教折纸、教唱歌等等。但由于他们对唱歌比较感兴趣,其他活动较难实行,所以在教过折纸飞机后,基本都是教他们唱一些简单的歌曲,如《大海》《两只蝴蝶》《五星红旗》等。记得有一位男生特别喜欢听大海,不停的让我们唱给他听,刚开始大家都非常积极地唱着,因为无论唱的好不好,都能看到他的笑脸。但是,时间长了自然会有些厌倦,很高兴大家都能坚持下来,你累了就我唱几遍,互帮互助的,终于没让他失望,才明白要让智障儿童接受你,就是要用心去跟他交流,你耐心的去教他,真心地对他好,他是能够感受到的,他会对你说悄悄话,还会往你手里面塞糖果。他们的心是那么单纯,他们有爱有恨,会拉着你的手对你说:“老师,教教我吧!”那一刻,我想没有人会拒绝。另外,有些孩子天生吐字不清,正常的交流都有些吃力,也仍然非常努力的跟着我们学唱歌,这一点,让所有的同学都对他们另眼相看,这次活动不仅是教孩子唱歌,孩子们也教会了我们什么叫努力。当然了,他们中间不乏唱得好的人,比如他们班级中的男班长,声音特别饱满和平滑,让同学们十分吃惊,也衷心的为他们鼓掌叫好。
除了这些固定的常规的活动外,我们还根据天气情况带他们到院子里做游戏,女生们喜欢玩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等,男生们则更喜欢投篮游戏。因为游戏场地是开放式的,玩的时候会引起路人都驻足观看,刚开始还会有同学觉得不好意思,但后来,每个人都是全身心的投入,每个人都非常非常开心,我觉得这不仅是在陪着智障儿童们游戏,更是对大家的一种放松,让同学们都释放了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孩子天生就是喜欢玩的,而我们和他们一起,就好像是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时代。
值得一提的是,每次活动结束后,都会有几名同学收到那些孩子写的小纸条,虽然歪歪扭扭,虽然语句不通,但所有人都备受感动,特别是收到纸条的同学,都表示会好好珍藏这些,也会常来看看这些孩子们,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关爱。
快乐往往是短暂的。每当我们离开康复中心,站在铁门外,望着里面的孩子们,每个人都是沉默的。我们不敢说来看看他们对他们有多么深刻的意义,但至少希望能带给他们欢乐。有位同学的日志里曾这样写道:我看到一个小男孩静静地坐着,目光呆滞,那眼神里充满了太多的未知:他在想什么,他喜欢什么,他记得什么„„感觉他的世界已经与我们的世界脱节,他们的心静静地活在另一个未知的世界,那个世界没有压力,没有竞争,无忧无虑„„然而,那样的世界失去了清醒的头脑,失去了记忆。
些活动结束后,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收获,虽然我们离开了康复中心,可心里会永远留下孩子们的痕迹,会惦记着有这么一个地方,有这么一群人,正等着我们真正的帮助。
最后,希望这些孩子们能够天天开心,希望有更多的人去关心他们。
“尊重的前提是了解,这次和心理社团成员去辅读学校参观,所见所闻,的确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之前对智障儿童的看法,他们表情呆板单调,但偶尔的微笑却让人倍感感觉亲切、温暖,他们行为有点笨拙,他们却真诚、努力,他们智力水平较低,但却并非一无是处,无法与人沟通,我们的社会应该关注、关心这个特殊群体,而青少年作为国家未来的主体,改变正应从他们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