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见”到一种诗的境界——《长相思》课堂教学实录
“见”到一种诗的境界——《长相思》课堂教学实录
“见”到一种诗的境界——《长相思》课堂教学实录 杭州市拱宸桥小学
王崧舟
一、借助注释,读懂词意
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注意,仔仔细细读上4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要把词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要注意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明白吗?
生:(齐答)明白。
师:自由朗读《长相思》,开始。
生:(自由读课文《长相思》。)
师:(课件出示《长相思》这首词。)好,谁来读一读《长相思》?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诗当中的一个生字,一个多音字,听他有没有读准了。
生:(朗读)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师:读得字正腔圆,真好!风一更这个“更”是多音字,聒碎乡心的“聒”是个生字,她都念准了。来,我们读一读,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预备起。
生:(齐读)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师:再来一遍,预备起。
生:(齐读)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师:很好!谁再来读一读《长相思》?请你,其他同学注意听,特别注意,他在读词句的中间时是怎么停顿的,是不是读得有板有眼。
生:(朗读)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师:真好,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位同学,在读“身向榆关那畔行”的时候,哪个地方停顿了一下?
生:他在“身向榆关”的后面停顿了。
师:你有没有注意到,他在读“夜深千帐灯”的时候,哪个地方又停顿了一下?
生:他在“夜深”后面停顿了一下。
师:你们听出来了吗?
生:(齐答)听出来了。
师:对,这样读就叫有板有眼。我们读这两句词,“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预备起。
生:(齐读)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师:再来一遍,“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读。
生:(齐读)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师:真好,同学们,读古代的诗词,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比如《长相思》这个题目,我们可以有许多种读法,有的读《长相思》(快速而平淡地)有长的味道吗?有相思的感觉吗?
生:(齐答)没有。
师:比如你这样读,《长相思》(缓慢而深情地),有感觉吗?有味道吗?
生:(齐答)有。
师:读词就要读出这样的味道来。你们试着读一读,争取读出你的味道和感觉来。
生:(自由读《长相思》。)
师:谁来读一读《长相思》?读出你的味道、你的感觉来。注意听,注意听,你听出了什么味道?什么感觉?
生1:(朗读)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师:好一个“故园无此声”,有味道,谁还想读?
生2:(朗读)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师:好一个“聒碎乡心梦不成”,来,我们一起读,读出你自己的味道和感觉来。
生:(齐读)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师:真好!同学们,词读到这儿为止,你的脑海里面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觉,谁来说一说?
生1:我感到纳兰性德非常思念家乡。
师:这是你的感觉。谁还有别的印象和感觉?
生2:我感觉到纳兰性德思念家乡,梦都睡不好了。
师:不是梦都睡不好,是觉都睡不好,根本就没有梦。同学们,梦都作不成,觉都睡不好,带着这种感觉,我们再来读一读《长相思》,把这种感觉读进去,读到词的字里行间去。
生:(齐读)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师:长相思,长相思,作者为什么会如此地长相思呢?请大家默读这首词,读的时候,请大家仔细地看看书上的插图,仔细地看看书上的注解,然后,试着去想想这首词大概在讲什么意思,明白吗?
生:(齐答)明白。
师:好,默读《长相思》。
生:(默读《长相思》,按要求思考词的大意。)
师:现在王老师提两个问题,看看你对这首词大概的意思,掌握了没有。(板书“身”)第一个问题,听清楚了,作者的身,身体的身,身躯的身,作者的身在哪里?身在何方?
生1:作者的身在前往山海关外。
师:请站着,山海关外。继续说,谁还有不同的看法?
生2:作者的身在前往山海关的路上
师:路上,请站着。继续说。
生3:作者的身在山海关。
师:你也站着。谁还有不同的理解?身在何方?
生4:他的身在山海关那边。
师:那边,山海关的那边。好,那么“山一程”呢?身在哪儿?还可能在哪儿?
生5:身可能在山上。
师:可能在怎么样的山上?
生5:非常高的山上。
师:在崇山峻岭上。那么,“水一程”呢?他的身还可能在哪儿?
生6:他的身可能在船上。
师:可能在船上,是的。那么“夜深千帐灯”呢,他的身可能在哪儿?
生7:他的身可能在营帐里面。
师:营帐里面,请站着。孩子们,这里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位同学。作者的身在哪儿?七位同学就是作者的身经过的点,他经过了崇山峻岭,他经过了小河大川,他经过了山海关外,他经过了军营的帐篷,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这就是作者身在何方。一句话,作者身在征途上。(板书:在“身”后面写“在征途”。)
师:请坐。已经读懂了一半,下面我提第二个问题。(板书“心”)纳兰性德的心,心情的心,心愿的心,心在那儿?
生1:他的心在故乡
生2:他的心在家乡。
生3:纳兰性德的心在家乡。
生4:纳兰性德的心在家乡。
生5:纳兰性德的心在家乡。
师:用课文里的一个词,一起说,纳兰性德的心在哪儿?
生:(齐答)纳兰性德的心在故园。
师:好。(板书:在“心”的后面写“系故园”。)孩子们,身在征途,心却在故园。把它们连起来,(板书:在这两句上画了一个圆圈。)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新的体会?
生1:我发现了,他身在征途,却很思念故乡。
师:不错。你说。
生2:我发现纳兰性德既想保家卫国,又很想自己的家人。
师:你理解得更深了一层。
生3:我觉得纳兰性德肯定很久没有回家乡了。
师:你的心思真是细腻啊。
生4:我还觉得纳兰性德不管在什么地方,心里总是有家乡的。
生5:我觉得纳兰性德虽然远离家乡,可是心总是牵挂家乡的。
师:好,一个远离,一个牵挂。同学们,就是这种感受,这种感情,这种心灵的长相思。我们带着这样的感觉,再来读一读《长相思》。先自己读一读,试着把作者身和心分离的那种感受、那种心情读出来。
生:(自由读《长相思》。)
师:好,咱们一起读一读《长相思》
生:(齐读)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点评:引领学生诵读是经典诗词教学之根本,王老师自然深谙此道。第一板块的教学重点定位于读懂“词意”上。上课伊始,教师用凝练而富有诗意的语言概括了王安石《泊船瓜洲》和张籍《秋思》中的乡愁。温故而知新,十分自然地引发学生对纳兰性德《长相思》乡愁的探寻。探寻词人心迹的路径是什么?那便是反复的朗读。首先要求学生仔仔细细读上4遍,由读准生字、多音字开始,再要求读得字正腔圆,读得抑扬顿挫、停顿适当。提升读的要求,从读的实践中要求学生“争取读出你的味道和感觉来”。读出感觉来,又由整体上感悟词人“非常思念家乡”,到从字里行间具体叩问其“身”在哪里、“心”在何处。读的层次分明,一步一个台阶步步递升。此时学生在读中真真切切体悟到词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身心分离的乡愁。
朗读需要指导,指导的技巧在于先读后导,让学生在读中自己去体悟。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同样,教育无痕,这是教学之高境界。诸如“请你(读),其他同学注意听,他在读的时候,是怎么停顿的,是不是读得有板有眼。”“真好,你们注意到没有,这位同学在读‘身向榆关那畔行’的时候,哪个地方停顿了一下?”等等。在教师行云流水般自然的引导中,学生不仅读懂了词意,习得了倾听、感悟等学习方法,并且增长了自主学习的信心,精神世界得以全面提升。反复朗读,多次与文本对话,看似简单,实难做到。这一步为本课读出“词情”“词心”奠定坚实基础。
二、展开想象,读出词情
师:(课件播放一段音乐后,在音乐声中有感情朗读。)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师:一起来,预备起。
生:(齐读)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师:孩子们,请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随着纳兰性德走进他的生活,走进他的世界。随着老师的朗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么样的画面,怎么样的情景?(稍作停顿)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师:孩子们,睁开眼睛,现在你的眼前出现了怎么样的画面和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仿佛处在一个怎么样的世界里?
生1:我看见了士兵们翻山越岭到山海关,外面风雪交加,士兵们躺在帐篷里,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在思念他的故乡。
师:你看到了翻山越岭的画面。
生2:我看见了纳兰性德在那里思念家乡、睡不着觉的情景。
师:你看到了辗转反侧的画面。
生3:我看到了纳兰性德走出营帐,望着天上皎洁的明月,他思乡的情绪更加重了起来。
师:你看到了抬头仰视的画面。
生4:我看到山海关外,声音杂乱,士兵们翻来覆去睡不着,但是在他们的家乡没有这种声音,睡得很宁静。
师:你们都看到了,你们看到跋山涉水的画面,你们看到了辗转反侧的画面,你们看到了抬头仰望的画面,你们看到了孤独沉思的画面。但是,同学们,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么样的画面?怎么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看到的画面写下来。
生:(伴随着乐曲《琵琶语》,想象写话。)
师:(在学生的写话过程中插话。)那可能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在郊外,在空旷的田野上„„那也可能是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围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遍畅谈着„„那也可能是在暖暖的灯光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着茶,拉家常„„那还可能是„„
生:(继续在音乐声中想象写话。)
师:好,孩子们,请停下你手中的笔,让我们一起回到作者的家乡,走进纳兰性德的故园。我们去看一看,在他的家乡有着怎么样的画面和情景。
生1:我看见了纳兰性德的家乡鸟语花香,纳兰性德的家人在庭院中聊天,小孩子在巷口玩耍嬉戏,牧童赶着牛羊去吃草,姑娘们就在门口绣着花,放学归来的孩童们,放下书包,趁着风,放起了风筝,还有的用花编成花环戴在头上。家乡一片生机勃勃。
师:好一幅乡村乐居图啊。这是他看到的,你们看到了哪些?
生2:我看到了晚上,月光皎洁,星星一闪一闪的。他的亲人坐在窗前,望着圆圆的月亮,鸟儿也不再“唧唧喳喳”地叫,只听见外面“呼呼”的风声,花儿合上了花瓣,亲人是多么希望纳兰性德能回到家乡与他们团聚啊。
师:一个多么宁静多么美好的夜晚。你看到了——
生3: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妻子正绣着锦缎,孩子们在门外的草地上玩耍,一会儿捉蝴蝶,一会儿又玩起捉迷藏的游戏。汉子们正挑着水,一家人做好饭后,围在一起,喝酒聊天。
师:故园的生活真是其乐融融啊!但是,但是,此时此刻,这样的画面却都破碎了,这样的情景却都破碎了。(板书:在“身在征途,心系故园”上面写个大大的“碎”。)
师:谁再来读读《长相思》?在这里,没有鸟语花香,没有亲人的絮絮关切,这里只有——
生1:(朗读)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师:在这里,没有皎洁的月光,没有在皎洁月光下和妻子相偎在一起的那一份温暖,那一份的幸福,这里只有——
生2:(朗读)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师:你是在用自己的心读啊!在这里,没有郊外的踏青,没有牧童的短笛,没有跟孩子们在一起的天伦之乐。这里只有——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师:长相思啊,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长相思。孩子们,闭上眼睛,想象画面,进入诗人那个身和心分离的世界,我们再一起读《长相思》。
生:(齐读)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点评:读中想象,读出“词情”是这一板块的重点。却看“词情”如何读出来?先由教师配音范读、学生齐读,一起“走进他的生活,他的世界”,然后学生在教师的朗读声中闭眼想象“眼前出现了怎么样的画面和情景,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仿佛处在一个怎么样的世界里?”《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说,“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神思”即心之思,吟咏中放飞想象。学生身在课堂,却“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看到了三四百年前词人在征途上跋山涉水、辗转反侧、抬头仰望、孤独沉思的情形,在想象中舒展所思所想。然后教师话锋一转,在纳兰性德心里,他的家乡又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转入“心系故园”另一层面的想象,并要求把想象诉诸于文字。学生在《琵琶语》的伴奏声中写话时,教师用舒缓的语调提示学生,想象词人在家乡生活的多种可能性,借以拓展学生的思路。学生的想象是极其丰富的,家乡美丽、温馨,安宁、祥和,体味到“故园”二字所承载的无穷韵味。然而“聒碎乡心梦不成”。教师板书一个大写的令人心碎的“碎”字,军旅途中的帐篷里“没有鸟语花香”“没有亲人的絮絮关切”„„再次朗读课文,令学生荡气回肠唏嘘不已。
设计两次想象,足见教师教学的艺术匠心。它既起到情感对比强烈的艺术效果,又一石多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教学张力。从提升阅读能力说,它使学生从词句中发现想象的空间,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有助于发展形象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从情的感染说,对比更使学生感到征途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倍感家乡的美好,亲人的温暖,使之沉浸于氤氲的情意之中。这情意,是乡情,是亲情,更是诗情!
三、互文印证,读透词心
师:同学们,《长相思》读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非常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那一颗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破碎之心。我想,读到现在为止,读到这个时候,你是不是该问一问纳兰性德了,你的脑子里冒出了什么问题,想问一问纳兰性德?
生1:纳兰性德,既然你这么思念家乡,为什么还要去从军呢?
师:问得好。谁还想问?
生2:纳兰性德,你快点回家吧,纳兰性德,你为什么不回家呢?
师:你为什么不早点回家呢?是吗?好,继续问。
生3:纳兰性德,如果你想回家,你就应该早点用心打仗,为什么不用心打仗,不然的话,如果仗打不好,你还会死在途中。
师:是啊,你既然身在征途,你就应该一心干你的事业,为什么还要对故园牵肠挂肚、辗转反侧呢?
生4:你既然这么想念家乡,那你为什么不把想念家人的话写下来,让一个老乡帮你送过去呢?
师:孩子们,你们都问过了,是吧?你们可曾知道,这些问题,纳兰性德也问过自己。就在征途上,纳兰性德还写过一首词,题目叫《菩萨蛮》,其中有这样两句词,就是纳兰性德问自己的。(课件呈现两句词。)谁来读一读?
生:(朗读)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师:问得好,孩子们,请你再想一想,除了纳兰性德在问自己外,还会有谁要问一问纳兰性德: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还有谁?
生1:还有深深思念他的妻子。
师:对,你就是纳兰性德的妻子,你问一问纳兰性德?
生1:(朗读)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师:妻子问丈夫,那个“君”字改一下,改成——
生1:问“夫”。
师:对!你再来问一问。等一下,我们一起到一个地方去问,好吗?长亭外,杨柳依依,妻子站在送别的路上,问纳兰性德——
生1:(朗读)问夫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师:好一个深情的妻子啊!谁还会问纳兰性德?
生2:纳兰性德的儿子,师:儿子,好,儿子问一问,你现在是纳兰性德的儿子,你来问一问,你把“君”字改成——
生2:父
师:父,好。长亭外,芳草萋萋,儿子拉着父亲的手问——
生2:(朗读)问父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师:毕竟是儿子,感受还不是很深。(笑声)
生3:还有他的父亲。
师:你就是他的父亲了。长亭外,秋风瑟瑟,白发苍苍的老人问纳兰性德——
生3:(朗读)问儿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师:老父来日不多了,不知还能见儿几面啊!还有谁也会问纳兰性德?
生4:还有他的哥哥
师:虽然纳兰性德没有哥哥,但是你可以暂且做他的哥哥。长亭外,雨雪霏霏,兄长递上一杯酒,问道——
生4:(朗读)问弟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师:是啊,孩子们,许许多多的人,他的老父,他的爱妻,他的娇儿,他的兄长,还有他的朋友,都在问纳兰性德。我们再一起问一问纳兰性德吧: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生:(齐读)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师:轻离别?你们居然说我轻离别?(板书“轻”)我,纳兰性德真的轻离别吗?真的对离别无所谓吗?再读《长相思》,默读,你在哪儿体会到,我纳兰性德没有轻离别啊,我不是轻离别啊。
生:(默读《长相思》。)
师:我是纳兰性德,我想先问一问我的老父。老父,你说我是轻离别吗?
生1:不是,我从“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中看出你不是轻离别,而是为了保家为国。
师:好一位深明大义的父亲。我想再问一问我的爱妻,我是轻离别吗?
生2:你不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你是为了保卫祖国,你离别家乡是为了到前线去杀敌,所以我不怪你。(笑声)
师:好一位贤良的妻子啊。是的,我何曾是轻离别啊,我是何等地重离别啊。可是,我身为康熙皇帝的一等侍卫,我重任在肩,我责任如山,我不得不离,不得不别啊!我舍不得离开年迈的老父,舍不得离开温柔的妻子,舍不得离开生我养我的故园啊!这一切的一切都已化在了《长相思》中。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师:这就是为什么我身在征途却心系故园的原因所在,这就是我的那个梦会被破碎、我的那颗心会被破碎的原因所在。建功立业的壮志和理想,思念家乡的孤独和寂寞,就这样交织在一起,化作了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课件出示题目并播放音乐。)
师: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
生:(齐读)长相思
师: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
生:(齐读)长相思
师:爱故园,爱祖国,字字化作——
生:(齐读)长相思(掌声。)
点评:课上到第二板块,学生已被这首词中的词意、词情感染感动得酣畅淋漓的了。教学可以见好就收,再往下教会有“蛇足”之嫌了。然而不!“互文印证,读透词心”,教学又一次提升到一个柳暗花明的新境界。教师一句看似不经意的问话“读到这个时候,你脑子里冒出什么问题想问一问纳兰性德?”这一问勾起了学生对词人心灵的叩问。于是“为什么不回家而要去打仗,为什么去打仗了而又牵肠挂肚思念故园”等等一连串的问题冒了出来。这时,教师拓展诵读内容,呈现了纳兰性德在征途上写的一首题为《菩萨蛮》中的两句话,“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词人这一自问正是学生口欲言而未能言的。让人惊叹的是,教师并不急于让学生用理性思考替词人作出回答(这是通常的教法,诸如戍边是为了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等),而是用一句“请你再想一想,除了纳兰性德在问自己外,还会有谁要问一问纳兰性德”,再次把学生引入“故园”情景的追思中。让学生设想自己是词人的“妻子”“儿子”“父亲”“哥哥”等,展开了一场教师参与其中的既饶有趣味又感情沉郁的情景对话。在情景对话中学生把“问君”改为“问夫”“问父”“问儿”而反复诵读,情真意切又忍俊不禁。然后再读《长相思》,在词中让作者自己作出回答。学生从人物内心两难的矛盾冲突中,体悟到词人“身向榆关那畔行”并非“轻离别”,而是为了保家卫国。寓理于情,情理交融,这是教学的又一高明之举。至此,一颗思乡怀故、感情细腻哀怨而又勇赴疆场、戍边卫国鲜活的心灵展示在面前了。这里,我们得到一种启示:语文呀,不是解释,不是说明,而是一种心灵的润泽,是一次难忘的充沛的情感经历!
本课的教学就这样以诵读为主线,学生读出了意,读出了境,读出了情,读出了韵,缜密细腻而又大气开放,精致和谐而又恢弘奇崛。短短的两句词,竟演绎得如此一波三折波澜起伏!它又像一口井,开掘得那么深,清泉汩汩流淌着„„而学生在洋溢着诗意的艺术氛围中学习着,享受着,如痴如醉。尽管崧舟老师在课堂胜似闲庭信步,浑厚而有磁力的男中音给人以一种幽雅一种从容一种儒将气度,然而,笔者和学生一样,所感受到的绵绵乡思浓浓乡情恰似一座大山沉重地压在心头。这些都充分显示了教师的智慧与真情。在笔者看来,本课已臻出神入化的地步,堪称诗词教学之经典。
第二篇:长相思教学实录
——于飞《长相思》教学实录
教室的地拖了一遍又一遍,桌子摆了又摆,这一切的辛苦,都是为了迎接这只燕子的到来。盼望了好久,小燕终于来到我校,来到我班,给我的学生们,上了一堂吟诵课,我贫乏的语言不能表现小燕魅力之万一,只能用这种记录的方式,表达我深深地谢意。
一、作者简介。
师:今天我们学的吟诵课题是《长相思》(生齐读)
师:齐读课题。纳兰是姓,性德是名,因此读的时候要分开,齐读。(纳兰——性德)
师:纳兰性德是个很完美的男人,他的父亲是康熙朝全相、首府,换句话说就是宰相,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家里既有权,又有钱。第二,纳兰性德这个人从小画画好,书法也写得好,擅长诗啊,词啊,曲啊,才华特别好,还有一点,武功特别高,所以文武全才,你说他是不是个完美的男人?(是!)
师:他年纪轻轻就做了康熙皇帝的一等侍卫,他真的是很了不起。这节课我们就要把自己当成那个完美的男人——纳兰性德。
二、诵
1、找入声字
师:我们班学过吟诵,吟诵的第一步是什么?(诵)
师:对,要把这首词诵好,首先要分清平、仄、入声字,在这首词里入声字有哪些?
师生共同找入声字(一、雪、聒、不)
生齐读。
师:刚才我听到你们读的很短,入声字最主要的是弹出去的,要有弹性。再读,再收紧点。
2、标平仄。
师:找到入声字后,第二步我们要给词标出平仄,谁愿意展示学到的知识。
生标平仄。师生共同纠正。
3、学生练习诵。自由诵、齐诵、单独诵。
三、吟
师:老师现在想让你的嘴巴休息一下,耳朵用起来,仔细听。(听陈琴、徐建顺吟诵)师:有什么发现?
师:几个人吟的?(两个人)吟得是——不同的调子。生:就像深夜一样净。生:第二首词吟的很哀伤。
师:老师要问一句,为什么?同样一首词,他们在吟的时候调子是不一样,给人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为什么?没关系,大胆的猜。
生:对诗的感觉不一样。生:对诗的理解也不一样。生:发自内心的情感不一样。
师:你们说的都对,他们对词的理解不一样,他们吟这首词时心
境不一样,还有他们的经历不一样,所以他们的调子是不一样的。清朝有个人说: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我们要读懂词人的心事,就要走进词里。把我们的理解,把我们的情感,吟出来,就形成了我们自己的调子。后半节课我们一起努力,争取创出自己的调子。
(1)山一程,水一程,师(指着“山”)齐读,什么感觉? 生:高。
师:我要是在吟诵时“山”(放低声音),你觉得这山高吗?怎么办?
生:声音往上提。师:读。
生:山。(声音又高又亮)
师:这就是他的第一个调子。除了高还有什么? 生:大。师:你试着吟吟。生吟。
师:“程”几声?(二声)看我读“程”(手势向上,声音快),我再读得慢一点“程——”(声音长,由低到高),有什么感受?
生谈感受:山路越走越高,游走越远,山路崎岖。
师:走那么远的路,那么难走,累不累(累),把自己的感受放进其中。读(生试吟,声音没有放开,有点低。)
师:我觉得你们一群小纳兰,走在山路上,这个路真难啊!但我没有感受到山的高,我们的调子可以起得高一点。再试。
学生试吟。
师:“山”还没有走完呢,再拖点!
小结:刚才咱们找调子的方法就叫做“依字行腔”(板书),我们看到了这个字的意思,加入对这个字的理解,注意到了这个字的声调,加入对声调的联想,创出来的调子就是你自己的调子,这就叫做“依字行腔”。我们按照这种方法看后一句。
师:刚才山好高高,我这样吟行不行,“水一程”(声音高)(不行),为什么?(水是往下流的),现在我们要“水一程”(学生声音自然低下去)。
学生试吟。(“程”吟得较平)
师:路好不好走(不好),我觉得挺好走,因为你们吟得是“程——”一马平川,怎么办?
生:声音高高低低,声音颤着。师:把自己的感受放入其中。生吟。山﹉﹉一程_↗,水_一程﹋﹋ ..(2)身向榆关那畔行。
师:纳兰要往哪里去?(榆关),要去那里干什么,猜一猜? 生:打仗,执行命令,看风景,送粮食„„
师:老师悄悄地告诉你,康熙二十一年的时候,康熙皇帝平定了云南,他要带领文武百官到他的老家长白山去祭祖。皇帝出行肯定要带很多人,纳兰性德作为护卫要去护驾。这一路上有很多的机会,就
给纳兰提供了很多——(立功、争功、表现的机会)。纳兰27岁,正是建功立业的时候,让皇帝看到我很棒!要是纳兰是这样想的话,你觉得纳兰在吟这句时,会是这样吗?(师示范,声音低)为什么?
生:神气,激动,自豪„„ 试吟
师:虽然说路上千辛万苦,但是我心想着与榆关的心情是一点没有变的,因为我想建功立业,因为我想实现我成一个男人的梦想。再试一遍。(生吟)我不到别的地方去,不到江南,到“那畔”去,再试。(生吟)这和刚才两位大师的调子完全不一样,这是属于咱班自己的调子,掌声给自己。
身—向↓榆↗关↗那↓畔↓行——(3)夜深千帐灯
师:走了那么远累不累(累),怎么办?(休息),看见了什么?(千帐灯),睡觉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安静),我们的声音会怎样?(低一点,静一点)。
学生试吟。
师:真的是一千盏灯火吗?(不是)那是多少盏?(几万盏)不管是一千盏还是几万盏,反正等就是特别的——多。“千”是一个——虚指,表示很多。学生试吟
师:那些灯是在同一时间里点亮的吗?(绝对不是)这会这个帐篷灯点亮了,一会那个帐篷的灯点亮了,那我们的应该怎样的亮?
生:一盏一盏的亮,一会一会的亮。师:你怎么吟出这种感觉? 生:声音渐渐的高。师:为什么?
生:刚开始是一盏灯,后来灯越来越多,就越来越亮。生:一会这亮,一会那亮。
师:我们怎样吟才能表达出这种感觉?(颤)对,把我们的声音颤起来,然后再拖长。
学生试吟。
夜↓深→千ˉˉˉ帐↓灯﹋﹋﹋ 学生吟上阕。
(4)风一更,雪一更。
师:看这句,纳兰去的那个地方真的好奇怪,风刮上一更,雪下上一更,是这样的吗?(应该不是)对,就不是。这是一种特殊的写作手法,叫做“互文见义”(板书)。咱们以前学过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什么意思?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边关,我们还听过白居易的《琵琶行》里的“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是不是说主人下了马,客人就在船里面,一个岸上,一个船上,两人举杯就在那喝酒?(不是)对,而是说主人、客人都下了马,在船上喝酒。有什么发现?这两个要掺和在一块理解,这就叫做“互文见义”。这句话该如何理解?(风雪交加,一更又一更。)
师:风是怎么刮的?(呼——)声音有点小,这么小的风声肯定
吹不来大雪(呜——)一起来试。
学生试吟。
风ˉˉˉ一更——,雪ˉ一更—— ..(5)聒碎乡心梦不成。
师:这风雪里面谁睡不着了?(纳兰)为什么?(风很大,下着雪帐篷里很冷)帐篷里很冷,哪暖和?(家里)这种感情叫做什么情?(思乡情)
试吟。
聒ˉˉ碎↓乡—心———梦↓不成——— .(6)故园无此声
师:为什么?(故园没有这样的声音)什么样的声音?(刮风的声音和下雪的声音)那有什么样的声音?(鸟语、绵绵细雨的声音、家人的笑声、孩子、朋友的笑声)纳兰的家乡真的不刮风、不下雪吗?(不是)下雪了他会和家人干什么?(玩雪、赏雪、吃火锅、喝酒„„)在纳兰的记忆里风雪带给他的都是什么样记忆?(美好)和现在的风雪一样吗?(不一样)同是风学声,我的家乡却没有这儿样凄凉的、孤独的、难听的声音。想到这,你想纳兰的心情会怎样?(悲伤)我们的声音会怎样?(低沉)
学生试吟。
故↓园——无—↗此↓声﹋﹋﹋
小结:今天这节课,我听到了你们自己的调子,也许他不够完美,也许他在有些人的心里他不够好听,但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因为
他属于你,而不是——他。下课后用心的琢磨,找出自己调子,找出你与他人不同。
长相思
纳兰性德
ˉ· —— ︱·—— 山一 程,水一 程,ˉ︱ˉ—— ︱︱—— 身向榆关 那畔 行,︱—— ˉ︱ ——
夜深 千 帐 灯。ˉ· —— ︱·—— 风 一 更,雪一更,·︱ˉ—— ︱·——
聒碎乡心 梦 不 成,︱—— ˉ︱ ——
故园 无 此 声。
第三篇:王崧舟教学实录——《长相思》
王崧舟教学实录——《长相思》
【全国第一届经典诗文读研讨会】
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啊,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继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明白吗?好自由读《长相思》,开始。
(学生在齐读)
师:按自己的速度和节奏读。
(学生放声自由朗读,教师在一旁巡视,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
(师出示课件《长相思》)
师:好,谁来读一读《长相思》。来,孩子。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词当中的一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听他有没有念错。
(学生朗读)
师:读得字正腔圆,真好。“风一更”这个“更”字是个多音字。“聒碎乡心”的“聒”是个生字,他都念准了。来!我们一起读一读”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预备起!
(生跟着读一遍,教师又读一遍,带一点感情,学生跟着又读一遍)
师:真好,谁再来读一读《长相思》。其他同学听,特别注意听词句的中间,她是怎么停顿的,读得是不是有板有眼,听清楚吗?好,开始。
(学生朗读)
师:真好,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位同学在读“身向榆关那畔行”的时候,哪
个地方停顿了一下?
生:她在“身向榆关”的后面停顿了。
师:你还有没有注意到她在读“夜升千帐灯”的时候哪个地方又停顿了一下?
生:她在“夜升”后面停顿了一下。
师:真好,你们都听出来了吗?对!这叫读得有板有眼.我们读这两句词“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升千帐灯”。预备起!
(学生齐读)
师:再来一遍:“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升千帐灯”(有感情地读),读。
师:真好!同学们,读古代的诗词,我们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比如《长相思》这个题目我们可以有许多读法.有的读“长相思”(语调平平)。有“长”的味道吗?有“相思”的感觉吗?比如你这样念“长——相——思”(充满感情)有感觉吗?有味道吗?
生齐答:有味道,有感觉
师:读词争取读出这种感觉和味道,你们自己再试着读一读《长相思》,争取读出你的味道和感觉来,明白吗?好,按自己的节奏读。
(学生自由朗读, 教师在一旁巡视,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
师:谁来读一读《长——相——思》
(一学生站起来)
师:读出你的味道和感觉来。注意听,你听出了什么味道,什么感觉,预备开始。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师:好一个“故园无此声”,有味道。谁还想读?来,孩子。
(另一位学生朗读)
师:好一个“聒碎乡心梦不成”!来,我们一起读,读出你自己的味道和感觉来。“长相思”读!
(学生有感情地齐读)
师:真好,同学们,词读到这儿为止,你的脑海里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觉?谁来说一说?
生:我感觉到了纳兰性德非常思念家乡。
师:好,你感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谁有别的印象和感觉?
生:我感觉到了纳兰性德他思念家乡的梦都睡不好了。
师:不是梦都睡不好了,是觉都睡不好了,根本就没有梦,是吧。这一点的印象留给你特别深。同学们,对家乡的思念,梦都做不成,觉都睡不好,带着这种感觉我们再来读一读《长相思》,把这种感觉读进去,读到词的字里行间去。《长相思》读。
(学生有感情地齐读《长相思》)
师:好!长相思长相思,作者为什么会如此的长相思?请大家默读这首词,读的时候注意仔细地看看书上的插图,仔细地看看书上的注解,然后试着去想一想这首词大概在讲什么意思。明白?默读《长相思》。
(学生默读词并思考词的意思, ,教师在一旁巡视,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
师:好了,王老师提两个问题,看看你对这词大概的意思掌握了多少。
(老师板书:身)
师:第一个问题听清楚:作者的“身”,身体的“身”,身躯的“身”, 作者的身在哪里?身在何方?孩子你说。
生:作者的在前往山海关外。
师:请站着(没让这个学生坐下),山海关外。继续说谁还有不同的继续说?身在哪?来,请你说。
生:作者的在前往山海关外的路上。
师:路上,请请站着。继续说。你说。
生:作者的身在山海关。
师:山海关,你站着。谁还有不同的理解,身在何方?来,你说。
生:他的身在山海关那边。
师:山海关那畔,那么“山一程”身在哪?还可能在哪?孩子你说。
生:他的身可能在山上。
师:那是怎样的山?
生:是非常高。
师:好,非常高的山上。在崇山峻岭上。那么“水一程”呢?他的身还可能在哪?
生:他的身可能在船上。
师:身可能在船上。是的,那么“夜升千帐灯”呢?他的身又可能在哪?
生:他的身可能在营帐里面。
师:营帐里面,请站着。孩子们,这里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位同学。作者的身在哪儿?七位同学就是作者的身经过的七个点,他经过了崇山峻岭,他经过了大河小川,他经过了山海关外,经过了军营的帐篷,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这就是作者的身在何方。一句话:“作者的身在征途上”。
(板书:身在征途)
师:请坐,已经读懂了一半。下面我提第二个问题。
(板书:心)
师:纳兰性德的心(稍做停顿)心在哪儿?
生:他的心在故乡
(教师连着问了第一排的学生,回答都是故乡)
师:用词当中的一个词一起说,纳兰性德的心在哪?
生齐答:故园。
(教师板书:心系故园)
师:好,孩子们,身在征途,心却在故园,把它连起来(把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用一个圆圈圈起来),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新的体会?
(看学生没回答,老师一边做手势,一边说:)
师:身在征途,心却在故园。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新的体会?
生:我发现了他身却在征途,但心很思念故乡。
师:恩,不错。你说。
生:我发现了纳兰性德他既想保家卫国,但又很想念自己的家人。
师:你理解了更深了一层。你说。
生:我觉得纳兰性德他肯定很久没回家乡了。
师:你的心思真细腻啊!
生:我还觉得纳兰性德他不管在什么地方,心里总是有家乡的。
师:好一个“不管在什么地方,心总是在家乡”。你说。
生:纳兰性德虽然远离家乡,可是他仍然思念着家乡。
师:一个远离,一个思念,同学们,就是这种感受,这种感情,这种心灵的回想,我们一起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一读《长相思》。先自各读,试着把作者身和心分离的那种感受,那种心情读出来,自各读。放开声音读,按自己的节奏读,可以轻轻地读。
(学生放声自由朗读)
师:好,谁再来读一读《长相思》?
(指一学生读后,教师放音乐<背景音乐是《怆》>教师范读。)
师:一起读,预备起。
(学生齐读。)
师:孩子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让我们一起随着纳兰性德,走进他的生活,走进他的世界,随着老师的朗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
(教师范读)
师:孩子们,睁开眼睛,现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仿佛处在一个怎样的世界里面?
生:我看见了士兵们翻山越岭到山海关,外面风雪交加,士兵们躺在帐篷里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在思念他的故乡。
师:你走进去了。
生:我看见了纳兰性德在那里思念家乡,睡不着那样的情景。
师:你看到了作者辗转反侧的画面。
生:我看见了纳兰性德走出营帐,望着天上皎洁的明月,他思乡的情绪也更加地重了起来。
师:你看到了纳兰性德抬头仰视的画面。
生:我还看到了山海关外,士兵们都翻来覆去睡不着,但是在他们的家乡
没有这样的声音,睡的很宁静。
师:你们都看到了,是吗?你们看到了跋山涉水的画面,你们看到了辗转反侧的画面,你们看到了抬头仰望的画面,你们看到了孤独沉思的画面。但是,同学们,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在作者的故园看到的画面写下来。
(教师放音乐《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学生写片段。)
师边巡视边说:那可能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在郊外,在空旷的田野上„„那也可能是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围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唱吟着什么„„那也可能是在暖暖的灯光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在„„在故园,在家乡,你将会看到很多很多美好的画面和场景。
(学生继续写片段,教师继续巡视)
师:好,孩子们,请停下你手中的笔,让我们一起回到作者的家乡,走到纳兰性德的故园去看看,在他的家乡有着怎样画面和情景。谁来?
生:我看见了纳兰性德的家乡鸟语花香,纳兰性德的家人在庭院中聊天;小孩子们在巷口玩耍嬉戏;牧童赶着牛羊去吃草;姑娘们坐在家门口绣着花;放学归来的孩童们放下书包,趁着风,放起了风筝;还有的用花朵变成了花环带在了头上,家乡一片生气勃勃。
师:好一个生气勃勃,好一幅乡村乐居图啊!这是她看到的。继续看。
生:我看见了晚上月光皎洁,星星一闪一闪的,他的亲人坐在窗前望着那圆圆的月亮,鸟儿不在唧唧喳喳地叫,外面只听见阵阵呼呼的微风,花儿合上那美丽的花瓣,亲人是多么希望纳兰性德能回到家乡与他们团聚啊!
师:一个多么宁静多么安逸多么美好的夜晚啊!
生:我看到了那个晴朗的天气,妻子正绣着锦缎,孩子们在门外的草地里玩耍,一会儿捉蝴蝶,一会儿逮蚂蚱,汉子们正挑着一桶水回家做饭,做好饭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酒,聊天。
师:天伦之乐,温馨融融,多美好的生活。但是现在,此时此刻,这样的画面全都破碎了,这样的情景全破碎了。
(板书:碎在身在征途,心系故园上写“碎”)
师:谁来读《长相思》?在这里没有鸟语花香,没有亲人的絮絮关切,在这里有的只是——
(指名学生读《长相思》)
师:在这里,没有皎洁的月光,没有在皎洁的月光下和妻子相偎依在一起的那份温暖,那份幸福,在这里有的只是——
(指名学生再读《长相思》)
师:孩子,听得出,你是在用自己的心在读。在这里没有郊外的踏青,没有和孩子在一起的捉迷藏,没有杨柳依依,没有芳草青青,这里有的只是一起读——长相思
(学生齐读)
师:长相思啊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长相思。孩子们,闭上眼睛,想象画面,进入诗人的那个身和心分离的世界,我们再一起读:长——相——思。
(学生齐读)
师:同学们,《长相思》读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非常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
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那一颗破碎的心。我想,读到现在为止,读到这个时候,你是不是应该问一问纳兰性德。你的脑子里冒出了什么问题?想问一问纳兰性德。
生:纳兰性德,既然你这么思念家乡,那你为什么还要去从军呢?
师:问的好!再来问。
生:纳兰性德,你快点回家吧!你为什么不回家呢?
(学生说不出来了)
师:我知道,你想问纳兰性德,你为什么不早点回家呢?是吧。好,继续问。
生:纳兰性德,如果你想回家,就应该早点用心打仗,为什么不用心打仗?不用心打仗,仗打不好,你还会死在途中。
师:是啊!你身在征途,就一门心思去干你的事业,为什么对自己的故园又要牵肠挂肚,辗转反侧呢?问的好!谁还想问一问纳兰性德?
生:你既然这么想念家乡,那你为什么不把你所想念的,对家人想说的话写下来,让一个老乡帮你送过去呢?
师:好!孩子们,你们都问我是吗?你们可曾知道这些问题纳兰性德也在问自己,就在征途上,纳兰性德还写了一首词,题目叫《菩萨蛮》其中有这两句就是纳兰性德问自己的,谁来读一读?
(出示课件“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学生朗读)
师:问的好啊!问自己,孩子,问自己。
(学生朗读。)
师:问的好!孩子们,请你们再想一想,除了纳兰性德在问自己以外,还
有谁要问一问纳兰性德“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生:还有深深思念他的妻子。
师:对!你就是纳兰性德的妻子,你问一问纳兰性德,孩子你问。
生: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师:妻子问丈夫,那个“君”字改成——
(学生说问“夫”)
师:好,来,你再问一问。等一下,我们一起到一个地方去问一问,好吗?长亭外,杨柳依依,妻子在送别的路上问纳兰性德——
生:问夫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师:好一个贤德的妻子。还有谁会问一问纳兰性德?
生:还有纳兰性德的儿子。
师:儿子好。儿子问一问,你现在是纳兰性德的儿子,你问一问,把这个“君”字改成什么?
生:父。
师:“父”好!长亭下,芳草青青,儿子拉着父亲的手问——
生:问父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师:毕竟是儿子,感受还不是很深。
师:谁还会问纳兰性德?
生:还有他的父亲。
师:还有纳兰性德的父亲是吗?你是纳兰性德的父亲。长亭下,秋风瑟瑟,白发苍苍的老人问纳兰性德:
生:问儿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师:年纪的确已经很大了。还有谁也还会问纳兰性德?
生:还有他的哥哥。
师:他的哥哥是吧,你是他的哥哥。虽然纳兰性德没有哥哥,但是你可以暂且做他的哥哥。
生:问弟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师:是啊!孩子们,许许多多的人,他的老父,他的爱妻,他的娇儿,他的长兄,还有他的朋友都在问纳兰性德。我们再一起问问纳兰性德: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生齐问: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师:孩子们,轻离别,你们居然说我轻离别?
(板书:轻?)
师:我纳兰性德真的“轻”离别?再读《长相思》,默读,你从哪儿体会到我纳兰性德没有轻离别呀?我不是轻离别呀!长相思的什么地方让你体会到这一点。
师:我是纳兰性德,我想先问问我的老父:“老父,我是轻离别吗?”
生:不是,我从“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中看出你不是轻离别,而是为了保家为国。
师:好一位开明的父亲!我再想问一问我的爱妻:“我是轻离别吗?”
生:你不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你是为了保卫祖国。你离别家乡,是为了到前线去杀敌。所以我不怪你。
师:请坐。好一位贤德的良妻。是的,我何曾是轻离别呀!我是那样的重离别呀!但是我身为康熙皇帝的一等侍卫,我重任在肩,我责任如山,我不得
不离,不得不别啊!长相思,我的重离别,我的重重的离别,我的一切的一切,都已经化在了《长相思》中了。
(学生有感情朗读《长相思》。)
师:这就是为什么我身在征途却心系故园的原因所在,这就是为什么我的那个梦会被破碎,我的那颗心会被破碎的原因所在。为了我的壮志和理想,思念家乡的孤独和寂寞,就这样化做了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教师出示“长相思”三个字,放音乐《怆》)
师: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生齐说: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生齐说:长相思)。爱故园,爱祖国,字字化做(生齐说:《长相思》)。
师:下课!谢谢同学们!
生:谢谢老师!
第四篇:《木兰诗》课堂教学实录及赏析.docx
开课:生齐读课文。师:读得好听,下面我们就进入课文学习。大家把屏幕上的材料读一读,《木兰诗》,读——
(屏幕显示,全班齐读。)《木兰诗》,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是乐府民歌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
这首诗,写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千百年来,木兰这一巾帼英雄的形象,家喻户晓,深受人们喜爱。全诗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
师:上面这段话在哪里呀? 生:(找答案),(齐声)在课文前面的“导读”中。师:对,拿起笔,把里面的四字短语圈下来。
师引导学生发现并齐说导读中四字短语的奥秘:内容:代父从军;故事的特点:传奇色彩;主人公:巾帼英雄;这首诗,它的典型性,是家喻户晓;木兰诗的风格: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
师:大家看这些语言写得多精致多美好!
评:如此巧妙地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导读部分,既告诉学生应该关注导读,也提醒学生要学会从导读中提炼概括信息。这里的四字词语是美的,余老师的巧妙提醒更美。
师:我们这个课,是诗歌选段品析课。我们还是先从朗读开始。我刚才听到大家的朗读,就一个字没有读准确,“旧时裳”,“裳”就是指古时候穿的衣服下裙叫“裳”,读“cháng”。你们到了初二,还要学到《三峡》,“猿鸣三声泪沾裳”,就是这个音。好,一起来,把这些重要的字词的音节,把它读准确。“机杼”,读!
生:机杼(zhù)可汗(kè)(hán)鞍鞯(ān)(jiān)辔(pèi)头 燕(yān)山胡骑(jì)朔(shuò)气金柝(tuò)策勋(xūn)赏赐(cì)旧时裳(cháng)溅溅(jiān)啾啾(jiū)霍霍(huò)师:我们开始朗读这首诗吧。
朗读,要进入情境。看第一段,明显地表达出是一种焦虑。“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师示范)这样,我们就读出它的味道来,再比如,读“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师示范)表现的是一种气魄,一种战争的氛围。然后,亲情:“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窗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师示范)好,各自体会,不齐读。开始吧——
生:(体会读)
赏析:课进行到这里,每个环节的处理都是简洁而充满美感的,一种余映潮老师语文课独有的简洁美:从开课的直接导入,到导读的巧妙分析,从字词的简单处理,到老师的深情范读,无不营造一种简洁而充满美感的课堂氛围。没有花哨的赘余,却深深地吸引学生不自觉地进入《木兰诗》的美好境界。
师:好的,再来读。这一次的朗读,是要明确每一段的大意,就是,每一段究竟写什么呢?
我发现了这篇课文的一个秘诀:可以用每一节诗里面的句子来概括段意,但是我只告诉你们一半的秘密,另一半的秘密,你们马上可以从我的点拨里感受到。
这样来做:每读一段就停下来,老师插一句话,然后你们继续读。好,“唧唧复唧唧”,读。
生:“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师:这一段的段意是:“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生:(做笔记)
师:好了,第二段开始了,“问女”,读。生:“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师: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是:“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生:(做笔记)师:“东市买骏马”,读。生:“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师:这一段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来概括。征战远行啊!好,下面就该你们说了,你们读一段,然后马上告诉我,一齐说这一段的段意是什么。
生:“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师:说出来!生:“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师:多聪明啊,怎么就知道是这两句呢!生:“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师:更加聪明了,“爷娘闻女来”,读。生:“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师:这一段,可以用这样两句诗来概括—— 生:“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师:“雄兔脚扑朔”,读—— 生:“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师:说起来—— 生:“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师:大家聪明在哪儿呢?就聪明在发现规律了,老师说了三句,你们找了四句,从规律里面能够提炼出,哦,这首诗几乎每一段的最后两句诗,都是可以用来概括段意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全中国的《木兰诗》的教学中,只有你们这个班发现了这个秘诀,(学生笑)。没有任何人发现,是真的,不信,你们去查,所以,谢谢大家!
评:美美的示范,美美的引导,美美的诵读,美美的发现,细节到位,水到渠成。这里体现了余老师研读教材的细致、深入;而且明明是老师发现了规律,却归功于学生,看似不经心,实则是对学生大大的鼓励,这也是课堂美好氛围的一种营造。
师:好,继续,开始我们的选段品析:第一个片段:“万里赴戎机”,读起来!生:“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师:看(大屏幕显示)!这六句诗的层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起说,几个层次?
生:三个。
师:这一节的内容与结构是很简单的,但是我们要把它读得深刻一点,读出它的文学味道,读出这一节诗语言表达的精练之美,然后你们要品析这一段写出哪些内容呢,你们还要品析哪些字用得特别的美呀,特别的精致呀„„先思考一会儿,再说话吧。
生:(思考,作批注)
师:真好!用笔来记录自己的思考。下面,我们可以说话了。
生1:首先,在这一节诗里,我抓到了这几个关键词。第一个词是“万里”,第二词是“飞”,第三个是“百战”,然后是“十年”。找到了一个好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首先,从“万里”这个词体会到的是木兰代父从军,奔赴战场的路途遥远。“关山度若飞”中的“飞”字用得也很好,是写出了木兰去征战的行程之快吧。
师:那样一种英姿!好,继续说。生:“寒光照铁衣”,从中我感受到了,既然是寒光,我觉得它指的是晚上的月光。而“铁衣”,下面的注释中解释说是“古代人穿的铠甲”,也就是说写出了他们征战的艰难,连晚上都得穿着铠甲睡觉。后面那一句中“将军百战死”的“百战”,和后面一句中的“壮士十年归”中“十年”是写战事时间的漫长,并且这里所写的十年,并不是实指的十年,而是指比这十年还要多,指出了木兰代父从军的艰难。
师:百战之苦哇,十年之艰呀!就这样用简短的句子写出来了!生2:我和刚才的同学找的一样,就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关山度若飞”的这个“飞”字是指像飞一样跨过一座座山,那就是说这个战事是非常紧急的。
师:这个“飞”字,不仅仅是表现战事很紧张,形势很紧张,它表现的是一幅极其美好的画面,英姿飒爽,奔腾向前。没有任何危险能难得住她,没有关隘、山头能够难得住她。“关山度若飞”呀,任何险峻的关隘山头都很轻松地过去了,这就写出一种气概。
生3:我找到的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诗。我找到了最喜欢的两个词语,就是“传”和“照”,这两个词语,生动地写出了当时战地的艰难,也突出了木兰这次替父从军打仗的辛苦。
师:对,这两句诗就是特写镜头:“朔气传金柝”写的就是声音;“寒光照铁衣”写的是色彩。“朔气传金柝”写的是动景,“寒光照铁衣”写的是静景。
多优美的表达,而且它的取材,写的是夜间的军营生活,就从这个角度来表现征战的艰苦。继续说,请你来。
生4:我找到的是这一段的最后一节诗。“壮士十年归”,“十年”体现的是木兰打仗的艰苦,而再联系上文,是“将军百战死”这句话表明了战场上随时都有可能丧生。我认为这句话衬托了木兰的勇气。
师:对,“将军百战死”,写的是战争残酷;“壮士十年归”,写的是英雄的凯旋。这句话的意思是,将军们和士兵们有的牺牲了,有的荣归故里。
生5:我想说的是“万里赴戎机”这句话,它的意思就是不远万里奔赴战场。我觉得这句话就说明了木兰去奔赴战场信念的坚毅、坚定。
师:远征,再远征。无所阻拦。“万里赴戎机”,“戎机”指战斗,不远万里去战斗。到哪儿去战斗啊?燕山,胡骑,鸣啾啾,那个地方有侵略者呀。
师:好,我们来系统地梳理一下。三十个字的精炼之美,到底美在哪里? 承上而启下,注意下面的四字短语呀,(屏幕显示)表现了“征途之遥”,“征战之勇”,“军旅之苦”“百战之烈”“十年之艰”,可谓“字字千金”。三十个字写了漫长的军旅生活,战争生活,战斗生活,太美了!太精致了!这就是三十个字,六句诗的魅力。
这六句诗,两两对称,对偶精致。“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等都是对偶的。
“飞”字用得特别精彩,写出了战事紧迫,行军神速,表现了木兰跃马驰骋,勇敢矫健的英雄形象。一个字写出了这样丰富的内容!这就叫做语言的表现力。
师:好,请大家关注下面的学习内容:积累一个“戎”字。“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戎”古代兵器的总称。“戎”就是军队、军事,由于戎的兵器军队的军事含义,就有了“兵戎相见”这个成语,就是打仗,我和你兵戎相见;“投笔从戎”,指的是文人不写文章了,去打仗。你看看抗日战争的时候,有很多抗日的将领是投笔从戎。“一身戎装”,写的是军人穿的军服。“戎马生涯”,就这一辈子就是在打仗里面过来的。“戎马倥偬”,成语,这一辈子就在战斗里面,感觉忽然就过去了。“万里赴戎机”,“戎机”就是战争,就是战斗,就是军事。大家看,“戎”字很古老,但是并没有远离我们。
师:还要积累一项修辞知识———互文,大家要做笔记。上下句或者若干句,它们的意思是互相交错,兼顾、补充的,这样的修辞手法叫“互文”。“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意思就是,将军们有的战死了,壮士们有的回来了。就这样互相地交错补充,或者说是互相渗透。大家翻到课文练习二,这里都是互文句。“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就不是说到东市专门买马,到西市专门买鞍鞯,这几个句子是相互渗透补充,是说往各个方向去买来了参军的用具。“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就是打开我房间的门,这里看一看,那里坐一坐。“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就是当着窗户,对着镜子来理云鬓贴花黄。句子与句子之间,彼此交错,互相补充。明白了一点道理了吧?
好,还有一个积累,四字词语。就是这一段文字,我们用文学的语言来评价它,它的表达特点是什么呀?惜墨如金,墨是什么呀?
生:墨水。
师: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呀? 生:字。
师:对,文字,文字用得极其精练,就像金子一样的宝贵。舍不得用,为什么舍不得用呀?生动的描叙在后面呐。《木兰诗》,如果我们把它看成写女英雄的诗歌,那就错了。女英雄是娇美的女儿呀,还要回到她女儿的生活里面去。她是一个既能战斗、又热爱和平的人物形象。
评:这一块的教学,师生对话精彩;启示我们:教师该何时出场,师生的对话究竟该达到怎样的一种境界。课中积累也是教学中的一大亮点。“戎”字的积累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互文”是一种修辞的积累;“惜墨如金”则巧妙地从本段表达艺术角度进行积累,真可谓丰富
多彩,一举多得。
师:继续我们的学习,你们说,下面是应该品析哪一个片段呢? 生:“爷娘闻女来”。
师:那么聪明呀,是不是呢? 生:是,(大屏幕显示)哇„„
师:我就知道大家会“哇”一下子的。读起来,爷娘闻女来—— 生:“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师:观察,瞬间做出反应。又是三个层次。好,阐释一下。生:我认为在“开我东阁门”之前,“磨刀霍霍向猪羊”之后是第一个层次;第二个是“对镜帖花黄”是一个层次;剩下的另一个层次。
师:分别是家人、木兰和伙伴,你们的眼光很敏锐。继续深思,例说这一节诗语言表达的传神之美。
生:(思考)师:好吧,先表扬一句。你们的聪明表现在哪里呀,第一次,我一说完大家就急着举手,我说“思考吧”才开始思考。第二次就没有举手了,先思考再举手,这就是聪明的学生。好,你来说。
生1:我找的是第一句,“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相扶将”写出她的爸爸妈妈已经很老了,但是还要扶持着出来看木兰,说明他们对木兰很是想念的。
师:多么欣喜的感觉呀,“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扶”着去迎接自己女儿的凯旋。
生2:我找的是“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这句话也写出了她的姐姐对木兰的想念之情,所以她穿上艳丽的衣服也出来迎接木兰。
师:也是一种喜悦,而且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去迎接自己的妹妹。这个细节太漂亮了。
生3:我找到的是第三句“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从“磨刀霍霍向猪羊”,可以看出她的弟弟也十分兴奋他姐姐回来,想要杀猪羊来庆祝姐姐回来。
师:对,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弟弟脸上的笑容,“磨刀霍霍向猪羊”呀,多么快乐呀,姐姐回来了。
生4:我找的是最后一个层次,“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这句话是讲木兰的伙伴根本不知道木兰是个女的,说明她在打仗的时候和男兵一样勇猛,借此赞美木兰打仗的时候非常勇猛。
师:对,伙伴皆惊忙,就是侧面烘托。
生5:我找的是“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因为木兰在征战的时候,她是和男兵一样,没有好好地打扮过自己,这里体现出她回家后的快乐心情。
师:对,通过“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这句诗的描写,让我们可以看见木兰回家的快乐,而且我们还可以看出木兰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当窗理云鬓”,那种秀发像云一样的美丽呀。
生6:我不是找了一个单独的点,我是在前两个层次中找了六个小细节来阐释两个层面的意思。首先,我在第一个层次中找的是前三个同学找过了的“出郭相扶将”“当户理红妆”和“磨刀霍霍向猪羊”。这三句话,完全可以表现出听说了木兰得胜归来之后,这一家人的其乐融融,杀猪宰羊来庆贺的场景。这是第一个层面。
师:你说的是其乐融融,我再给你加四个字,亲情融融啊!
生6:这是第一个传神的层面。第二个传神的层面,是“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这三句,因为我觉得从这几个小小的细节中,可以体现出木兰征战之后回到了自己多年未见的故乡之后的一种喜悦的心情,到处看一看,走一走,坐一坐。并且是换了她自己原来女性的衣裳,这样可以体现出木兰回家时的喜悦和快乐心情。
师:闺中情怀,女儿本色!
生7:我找到的也是“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这一段,还原了木兰本是女儿身柔美的那一面,木兰本是一个很美丽的女子,然而为了父亲要征战沙场,也体现出了木兰的勇敢,和她的那种男儿气概。
师:这一句就像前面“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那样,是一个特写镜头,细腻地写出她的动作,同时表现的还有她的心理。“当窗理云鬓”是多么一种欣喜的感觉。
生8:我找的是“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同行十二年”说明了征战时间非常长,“不知木兰是女郎”,伙伴却仍不知木兰是女子,看出木兰的心思缜密,把自己是女性的一些细节掩盖得非常好,再加上刚才那位男同学说的,她打仗作风特别勇猛,加在一起可以看出木兰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女子。
师:是啊,“惊忙”两个字用起来很传神。不是惊慌,惊慌就不好听了,既惊讶,而且忙起来,“惊忙”一词很传神呀。好,同学们大家品析得太美妙了!这一段话叫做尽情渲染。
师:这里,我们会学到好多好多的四字短语。传神的动作描写把爷娘的“疼爱之心”,阿姊的“喜悦之态”,小弟的“快乐之情”,以及木兰的“闺中情怀”、“女儿本色”,和伙伴们的“惊讶之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创造了热烈欢快的喜庆氛围。这就是84 个字,16 句诗的魅力。
评:不难看出,在余老师不着痕迹的对话引领中,学生渐渐进入了诗歌品析的最佳境界。教师、学生、文本渐渐融为一体了。课堂对话简洁、融洽、切题,充满浓浓的文学色彩和《木兰诗》独有的诗歌意境。
师:继续积累:一个“阁”字。“阁”,一种架空的小楼房,中国传统建筑屋中的一种,就是楼阁。《木兰诗》中的阁,特指女子的卧室。闺阁,女孩子的房间叫闺阁。有的地方,小木头房子也叫阁,楼阁。还有许多美好的词语:“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古诗里面:“亭台楼阁”、“仙山琼阁”,“束之高阁”,还有“空中楼阁”,现在把它用来比喻不切实的想法,或美妙的幻想。
师:还要积累一对成语:“磨刀霍霍”就是一个成语。但现在这个成语情感色彩已经有变化,它的用途也有了变化。现在的成语就把它解释为:多形容敌人在行动前频繁地活动;“扑朔迷离”,现在把它用来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
师:现在,你们要猜猜,老师刚才讲了一个四字短语叫“惜墨如金”。那么现在还会有一个带“墨”字的短语出来,会是什么“墨”呢?
生:“挥墨泼毫”。
师:能够马上想到“泼墨挥毫”,不错啊。其实是“泼墨似水”呀,就是在这里不惜用繁笔来进行描写。多有味道呀,中国的语言文字里面的文化是太漂亮了。
评:又一次课中积累,“阁”字与“戎”字一样,是浓浓的文化积累;“泼墨似水”与“惜墨如金”遥相呼应,巧妙至极。两次课中积累可谓简洁中见丰厚,质朴中见灵动,美妙至极!
师:好,同学们一起来,把这句话读一读(屏幕显示),《木兰诗》,读!生:《木兰诗》有时惜墨如金,极其简练;有时又泼墨似水,尽力铺排。紧扣木兰是女郎来塑造既有英雄气又有儿女之情的木兰形象,传达出美好的意蕴。
师:一身戎装,英姿飒爽,云鬓花环,楚楚动人,这就是木兰;“戎马关山报国志,魂牵梦绕女儿情”,这也是木兰。木兰诗写的就是这样一位可爱的女性形象,在中国文学史的画册上唯一有这样美好形象的文学形象,再也找不到诸如此类的第二个人了。好的,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儿,谢谢大家!老师很高兴!生:谢谢老师!老师辛苦了!总评:这是一节诗歌品析课,这堂课本身何尝不是一首诗呢?这首诗美在精致的教材研读,美在精美的教学设计,美在精彩的师生对话。
一、角度独特的教材研读。读导读,余老师能抓住四字词语,将《木兰诗》的内容、故事特点、主人公形象以及这首诗的典型性及其风格诗意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清新而自然。读诗歌内容,余老师能奇妙地发现这首诗几乎每一段的最后两句诗都是可以用来概括段意的。诗歌用词、用句乃至修辞等手法的研读之精深自不必说。
二、精美而有韵致的教学设计。由导读入手的整体感知,由朗读入手的内容把握,由第四段过渡段入手的选段品析,再到课中的两次积累(看起来是知识的积累,其实更重要的是文化底蕴的积累),无不简约而精美,丰厚而有韵致,整个课堂节奏充溢着诗歌一样的精美与凝练。
三、精彩而有品位的师生对话。整堂课的活动主角是学生,老师看似不经意的插话,却巧妙地将学生的品析推向了更细之处和更高境界,不难看出,在第四段品析之后,学生对木兰还乡那一段的品析更细致、更有深度、更立体、更具品位了。就这样,整堂课,师生的对话洋溢着诗一样的顺畅与自然之美。
总之,这堂课的美正体现着余老师课堂教学的美,余老师为学的精致与细腻,为人的温和与谦逊,做事的简约与干练都在这堂课中体现着、演绎着。
第五篇:王崧舟《长相思》实录课件资料
王崧舟《长相思》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啊,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继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明白吗?好自由读《长相思》,开始。
(学生在齐读)
师:按自己的速度和节奏读。
(学生放声自由朗读,教师在一旁巡视,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
(师出示课件《长相思》)
师:好,谁来读一读《长相思》。来,孩子。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词当中的一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听他有没有念错。
(学生朗读)
师:读得字正腔圆,真好。“风一更”这个“更”字是个多音字。“聒碎乡心”的“聒”是个生字,他都念准了。来!我们一起读一读”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预备起!
(生跟着读一遍,教师又读一遍,带一点感情,学生跟着又读一遍)
师:真好,谁再来读一读《长相思》。其他同学听,特别注意听词句的中间,她是怎么停顿的,读得是不是有板有眼,听清楚吗?好,开始。
(学生朗读)
师:真好,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位同学在读“身向榆关那畔行”的时候,哪个地方停顿了一下?
生:她在“身向榆关”的后面停顿了。
师:你还有没有注意到她在读“夜升千帐灯”的时候哪个地方又停顿了一下?
生:她在“夜升”后面停顿了一下。
师:真好,你们都听出来了吗?对!这叫读得有板有眼.我们读这两句词“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升千帐灯”。预备起!
(学生齐读)
师:再来一遍:“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升千帐灯”(有感情地读),读。
师:真好!同学们,读古代的诗词,我们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比如《长相思》这个题目我们可以有许多读法.有的读“长相思”(语调平平)。有“长”的味道吗?有“相思”的感觉吗?比如你这样念“长——相——思”(充满感情)有感觉吗?有味道吗?
生齐答:有味道,有感觉
师:读词争取读出这种感觉和味道,你们自己再试着读一读《长相思》,争取读出你的味道和感觉来,明白吗?好,按自己的节奏读。
(学生自由朗读, 教师在一旁巡视,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
师:谁来读一读《长——相——思》
(一学生站起来)
师:读出你的味道和感觉来。注意听,你听出了什么味道,什么感觉,预备开始。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师:好一个“故园无此声”,有味道。谁还想读?来,孩子。
(另一位学生朗读)
师:好一个“聒碎乡心梦不成”!来,我们一起读,读出你自己的味道和感觉来。“长相思”读!
(学生有感情地齐读)
师:真好,同学们,词读到这儿为止,你的脑海里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觉?谁来说一说?
生:我感觉到了纳兰性德非常思念家乡。
师:好,你感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谁有别的印象和感觉?
生:我感觉到了纳兰性德他思念家乡的梦都睡不好了。
师:不是梦都睡不好了,是觉都睡不好了,根本就没有梦,是吧。这一点的印象留给你特别深。同学们,对家乡的思念,梦都做不成,觉都睡不好,带着这种感觉我们再来读一读《长相思》,把这种感觉读进去,读到词的字里行间去。《长相思》读。
(学生有感情地齐读《长相思》)
师:好!长相思长相思,作者为什么会如此的长相思?请大家默读这首词,读的时候注意仔细地看看书上的插图,仔细地看看书上的注解,然后试着去想一想这首词大概在讲什么意思。明白?默读《长相思》。
(学生默读词并思考词的意思, ,教师在一旁巡视,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
师:好了,王老师提两个问题,看看你对这词大概的意思掌握了多少。
(老师板书:身)
师:第一个问题听清楚:作者的“身”,身体的“身”,身躯的“身”, 作者的身在哪里?身在何方?孩子你说。
生:作者的在前往山海关外。
师:请站着(没让这个学生坐下),山海关外。继续说谁还有不同的继续说?身在哪?来,请你说。
生:作者的在前往山海关外的路上。
师:路上,请请站着。继续说。你说。
生:作者的身在山海关。
师:山海关,你站着。谁还有不同的理解,身在何方?来,你说。
生:他的身在山海关那边。
师:山海关那畔,那么“山一程”身在哪?还可能在哪?孩子你说。
生:他的身可能在山上。
师:那是怎样的山?
生:是非常高。
师:好,非常高的山上。在崇山峻岭上。那么“水一程”呢?他的身还可能在哪?
生:他的身可能在船上。
师:身可能在船上。是的,那么“夜升千帐灯”呢?他的身又可能在哪?
生:他的身可能在营帐里面。
师:营帐里面,请站着。孩子们,这里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位同学。作者的身在哪儿?七位同学就是作者的身经过的七个点,他经过了崇山峻岭,他经过了大河小川,他经过了山海关外,经过了军营的帐篷,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这就是作者的身在何方。一句话:“作者的身在征途上”。
(板书:身在征途)
师:请坐,已经读懂了一半。下面我提第二个问题。
(板书:心)
师:纳兰性德的心(稍做停顿)心在哪儿?
生:他的心在故乡
(教师连着问了第一排的学生,回答都是故乡)
师:用词当中的一个词一起说,纳兰性德的心在哪?
生齐答:故园。
(教师板书:心系故园)
师:好,孩子们,身在征途,心却在故园,把它连起来(把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用一个圆圈圈起来),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新的体会?
(看学生没回答,老师一边做手势,一边说:)
师:身在征途,心却在故园。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新的体会?
生:我发现了他身却在征途,但心很思念故乡。
师:恩,不错。你说。
生:我发现了纳兰性德他既想保家卫国,但又很想念自己的家人。
师:你理解了更深了一层。你说。
生:我觉得纳兰性德他肯定很久没回家乡了。
师:你的心思真细腻啊!
生:我还觉得纳兰性德他不管在什么地方,心里总是有家乡的。
师:好一个“不管在什么地方,心总是在家乡”。你说。
生:纳兰性德虽然远离家乡,可是他仍然思念着家乡。
师:一个远离,一个思念,同学们,就是这种感受,这种感情,这种心灵的回想,我们一起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一读《长相思》。先自各读,试着把作者身和心分离的那种感受,那种心情读出来,自各读。放开声音读,按自己的节奏读,可以轻轻地读。
(学生放声自由朗读)
师:好,谁再来读一读《长相思》?
(指一学生读后,教师放音乐<背景音乐是《怆》>教师范读。)
师:一起读,预备起。
(学生齐读。)
师:孩子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让我们一起随着纳兰性德,走进他的生活,走进他的世界,随着老师的朗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
(教师范读)
师:孩子们,睁开眼睛,现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仿佛处在一个怎样的世界里面?
生:我看见了士兵们翻山越岭到山海关,外面风雪交加,士兵们躺在帐篷里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在思念他的故乡。
师:你走进去了。
生:我看见了纳兰性德在那里思念家乡,睡不着那样的情景。
师:你看到了作者辗转反侧的画面。
生:我看见了纳兰性德走出营帐,望着天上皎洁的明月,他思乡的情绪也更加地重了起来。
师:你看到了纳兰性德抬头仰视的画面。
生:我还看到了山海关外,士兵们都翻来覆去睡不着,但是在他们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睡的很宁静。
师:你们都看到了,是吗?你们看到了跋山涉水的画面,你们看到了辗转反侧的画面,你们看到了抬头仰望的画面,你们看到了孤独沉思的画面。但是,同学们,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在作者的故园看到的画面写下来。
(教师放音乐《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学生写片段。)
师边巡视边说:那可能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在郊外,在空旷的田野上……那也可能是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围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唱吟着什么……那也可能是在暖暖的灯光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在……在故园,在家乡,你将会看到很多很多美好的画面和场景。
(学生继续写片段,教师继续巡视)
师:好,孩子们,请停下你手中的笔,让我们一起回到作者的家乡,走到纳兰性德的故园去看看,在他的家乡有着怎样画面和情景。谁来?
生:我看见了纳兰性德的家乡鸟语花香,纳兰性德的家人在庭院中聊天;小孩子们在巷口玩耍嬉戏;牧童赶着牛羊去吃草;姑娘们坐在家门口绣着花;放学归来的孩童们放下书包,趁着风,放起了风筝;还有的用花朵变成了花环带在了头上,家乡一片生气勃勃。
师:好一个生气勃勃,好一幅乡村乐居图啊!这是她看到的。继续看。
生:我看见了晚上月光皎洁,星星一闪一闪的,他的亲人坐在窗前望着那圆圆的月亮,鸟儿不在唧唧喳喳地叫,外面只听见阵阵呼呼的微风,花儿合上那美丽的花瓣,亲人是多么希望纳兰性德能回到家乡与他们团聚啊!
师:一个多么宁静多么安逸多么美好的夜晚啊!
生:我看到了那个晴朗的天气,妻子正绣着锦缎,孩子们在门外的草地里玩耍,一会儿捉蝴蝶,一会儿逮蚂蚱,汉子们正挑着一桶水回家做饭,做好饭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酒,聊天。
师:天伦之乐,温馨融融,多美好的生活。但是现在,此时此刻,这样的画面全都破碎了,这样的情景全破碎了。
(板书:碎在身在征途,心系故园上写“碎”)
师:谁来读《长相思》?在这里没有鸟语花香,没有亲人的絮絮关切,在这里有的只是——
(指名学生读《长相思》)
师:在这里,没有皎洁的月光,没有在皎洁的月光下和妻子相偎依在一起的那份温暖,那份幸福,在这里有的只是——
(指名学生再读《长相思》)
师:孩子,听得出,你是在用自己的心在读。在这里没有郊外的踏青,没有和孩子在一起的捉迷藏,没有杨柳依依,没有芳草青青,这里有的只是一起读——长相思
(学生齐读)
师:长相思啊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长相思。孩子们,闭上眼睛,想象画面,进入诗人的那个身和心分离的世界,我们再一起读:长——相——思。
(学生齐读)
师:同学们,《长相思》读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非常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那一颗破碎的心。我想,读到现在为止,读到这个时候,你是不是应该问一问纳兰性德。你的脑子里冒出了什么问题?想问一问纳兰性德。
生:纳兰性德,既然你这么思念家乡,那你为什么还要去从军呢?
师:问的好!再来问。
生:纳兰性德,你快点回家吧!你为什么不回家呢?
(学生说不出来了)
师:我知道,你想问纳兰性德,你为什么不早点回家呢?是吧。好,继续问。
生:纳兰性德,如果你想回家,就应该早点用心打仗,为什么不用心打仗?不用心打仗,仗打不好,你还会死在途中。
师:是啊!你身在征途,就一门心思去干你的事业,为什么对自己的故园又要牵肠挂肚,辗转反侧呢?问的好!谁还想问一问纳兰性德?
生:你既然这么想念家乡,那你为什么不把你所想念的,对家人想说的话写下来,让一个老乡帮你送过去呢?
师:好!孩子们,你们都问我是吗?你们可曾知道这些问题纳兰性德也在问自己,就在征途上,纳兰性德还写了一首词,题目叫《菩萨蛮》其中有这两句就是纳兰性德问自己的,谁来读一读?
(出示课件“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学生朗读)
师:问的好啊!问自己,孩子,问自己。
(学生朗读。)
师:问的好!孩子们,请你们再想一想,除了纳兰性德在问自己以外,还有谁要问一问纳兰性德“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生:还有深深思念他的妻子。
师:对!你就是纳兰性德的妻子,你问一问纳兰性德,孩子你问。
生: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师:妻子问丈夫,那个“君”字改成——
(学生说问“夫”)
师:好,来,你再问一问。等一下,我们一起到一个地方去问一问,好吗?长亭外,杨柳依依,妻子在送别的路上问纳兰性德——
生:问夫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师:好一个贤德的妻子。还有谁会问一问纳兰性德?
生:还有纳兰性德的儿子。
师:儿子好。儿子问一问,你现在是纳兰性德的儿子,你问一问,把这个“君”字改成什么?
生:父。
师:“父”好!长亭下,芳草青青,儿子拉着父亲的手问——
生:问父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师:毕竟是儿子,感受还不是很深。
师:谁还会问纳兰性德?
生:还有他的父亲。
师:还有纳兰性德的父亲是吗?你是纳兰性德的父亲。长亭下,秋风瑟瑟,白发苍苍的老人问纳兰性德:
生:问儿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师:年纪的确已经很大了。还有谁也还会问纳兰性德?
生:还有他的哥哥。
师:他的哥哥是吧,你是他的哥哥。虽然纳兰性德没有哥哥,但是你可以暂且做他的哥哥。
生:问弟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师:是啊!孩子们,许许多多的人,他的老父,他的爱妻,他的娇儿,他的长兄,还有他的朋友都在问纳兰性德。我们再一起问问纳兰性德: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生齐问: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师:孩子们,轻离别,你们居然说我轻离别?
(板书:轻?)
师:我纳兰性德真的“轻”离别?再读《长相思》,默读,你从哪儿体会到我纳兰性德没有轻离别呀?我不是轻离别呀!长相思的什么地方让你体会到这一点。
师:我是纳兰性德,我想先问问我的老父:“老父,我是轻离别吗?”
生:不是,我从“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中看出你不是轻离别,而是为了保家为国。
师:好一位开明的父亲!我再想问一问我的爱妻:“我是轻离别吗?”
生:你不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你是为了保卫祖国。你离别家乡,是为了到前线去杀敌。所以我不怪你。
师:请坐。好一位贤德的良妻。是的,我何曾是轻离别呀!我是那样的重离别呀!但是我身为康熙皇帝的一等侍卫,我重任在肩,我责任如山,我不得不离,不得不别啊!长相思,我的重离别,我的重重的离别,我的一切的一切,都已经化在了《长相思》中了。
(学生有感情朗读《长相思》。)
师:这就是为什么我身在征途却心系故园的原因所在,这就是为什么我的那个梦会被破碎,我的那颗心会被破碎的原因所在。为了我的壮志和理想,思念家乡的孤独和寂寞,就这样化做了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教师出示“长相思”三个字,放音乐《怆》)
师: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生齐说: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生齐说:长相思)。爱故园,爱祖国,字字化做(生齐说:《长相思》)。
师:下课!谢谢同学们!
生:谢谢老师!
读征程想故园问离别
——谈王崧舟《长相思》教学中读、想、问策略
江苏仪征 周正华
一、读——“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
诵读是惟一不可替代的融通语言和精神的言语感知活动。在《长相思》教学中,王老师把“读”始终贯穿整个过程,不仅读的量大、面广、层次分明,而且充分发挥了读的功能,通过品味语言、想象情境、体会人物心情来引导学生读出味道与感觉。正可谓是“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感情读;“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读和悟。
1、读得充分。
感悟语言的主要方式是诵读和背诵。王崧舟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在自主读中感知词句,在默读中理解词意,在朗读中体味情感,在教师的范读中想象与感悟形象。
让我们来看王崧舟的两次范读:在音乐声中有感情朗读,是帮助学生悟情,为学生的感情朗读提供示范;学生通过想象走进纳兰性德的“生活”和“世界”时,王老师再次用范读链接学生的表象,形成生活画面,凸显人物形象。
《长相思》课堂里17次传出朗读的声音,再加上学生的7遍自主读和1次默读,24次文本的感悟与对话,语言和精神在朗读中积淀,情感在朗读中迸发飞扬。
2、读得技巧。
充分地读需要技巧,除了正确运用读的方式外,王崧舟老师注重了朗读的技法指导。他首先要求学生仔仔细细读上4遍,由读准生字、多音字开始,再要求读得字正腔圆,读得抑扬顿挫、停顿适当。提升读的要求,从读的实践中要求学生“争取读出你的味道和感觉来”。读出感觉来,又由整体上感悟词人“非常思念家乡”,到从字里行间具体叩问其“身”在哪里、“心”在何处。读的层次分明,层层深入,直抵形象与情感。
王崧舟老师不但注重读的指导,还给予读积极的评价。诸如“请你(读),其他同学注意听,他在读的时候,是怎么停顿的,是不是读得有板有眼。”“真好,你们注意到没有,这位同学在读‘身向榆关那畔行’的时候,哪个地方停顿了一下?”等等。在教师行云流水般自然的引导中,学生不仅读懂了词意,习得了倾听、感悟等学习方法,并且增长了自主学习的信心,精神世界得以全面提升。
3、读中生情。
学生在自主读中理解词的情感,在默读中感受词人的情怀,在教师的范读中想象体验着情感,在朗读中感悟与生成情感。
《长相思》的教学在读中生情,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感悟。这节课中的“情”,是融合了师生思想、体验、想象、灵性的情,是求真、向善、热爱生活的情。这节课中的读,是饱含深情的读,是全神贯注的读,是多元感悟的读,是融会贯通的读。
在琅琅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词人的心灵直接交流,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颤中领会词人者的人格、思想和情操;在琅琅书声中,学生读出了意,读出了境,读出了情,读出了韵,读出了心灵的诗意。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二、想——“行”在征程,心系“故园”
王崧舟认为,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显像结构本身没有什么可感性,必须借助人的联想和想象,才能让干瘪的符号为鲜活的画面。教学中,只有凭借想象才能“走进他的生活,他的世界”。围绕“征途”与“故园”,教者引领学生在吟咏中放飞想象,感悟“征途”与“故园”的情景与画面,体味“身”“心”分离的情感。
1、用音乐的渲染和言语的诱导展开学生想象的翅膀。
在背景音乐《怆》里,王崧舟用他那磁性、激情而内敛的声音,声情并茂地将学生引进词的境界,走近词人的生活。“孩子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让我们一起随着纳兰性德,走进他的生活,走进他的世界,随着老师的朗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学生们在音乐和语言的感召下,展开想象,通过形象再现,让自己走进纳兰性德的世界,走进他的“征途”。
学生们在“征途”的画面中舒展着所思所想。然而教者话锋一转,“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在作者的故园看到的画面写下来。”学生又在《琵琶语》的伴奏声中展开对“故园”的想象。写话时,教师用舒缓的语调提示词人在家乡的生活有多种可能性,借以拓展学生的思路。
2、在想象中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
想象是以语言为依托的,在朗读中学生们体验着想象,身在课堂,却“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生1:我看见了士兵们翻山越岭到山海关,外面风雪交加,士兵们躺在帐篷里,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在思念他的故乡。
生2:我看见了纳兰性德在那里思念家乡、睡不着觉的情景。
生3:我看到了纳兰性德走出营帐,望着天上皎洁的明月,他思乡的情绪更加重了起来。
生4:我看到山海关外,声音杂乱,士兵们翻来覆去睡不着,但是在他们的家乡没有这种声音,睡得很宁静。
……
在想象中,学生们感悟到词人跋山涉水、辗转反侧、抬头仰望、孤独沉思等等画面。纳兰性德的“聒碎乡心”丰富和激活着学生的精神世界,构成了“长相思”的精神主题——思乡与卫国、壮志与理想。
学生对文本的感悟,通过言语实践,积淀为语言。语感能力的培养,终究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听和读,建立起我们与生活、与文本的联系;说和写,则生成话语。王崧舟在《长相思》教学中通过想象进行了言语实践的两次设计,对“征途”的想象采用“说”来展示,对“故园”的想象则采用诉诸文字“写”的方式——
生1:我看见了纳兰性德的家乡鸟语花香,纳兰性德的家人在庭院中聊天,小孩子在巷口玩耍嬉戏,牧童赶着牛羊去吃草,姑娘们就在门口绣着花,放学归来的孩童们,放下书包,趁着风,放起了风筝,还有的用花编成花环戴在头上。家乡一片生机勃勃。
生2:我看到了晚上,月光皎洁,星星一闪一闪的。他的亲人坐在窗前,望着圆圆的月亮,鸟儿也不再“唧唧喳喳”地叫,只听见外面“呼呼”的风声,花儿合上了花瓣,亲人是多么希望纳兰性德能回到家乡与他们团聚啊。
生3: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妻子正绣着锦缎,孩子们在门外的草地上玩耍,一会儿捉蝴蝶,一会儿又玩起捉迷藏的游戏。汉子们正挑着水,一家人做好饭后,围在一起,喝酒聊天。
……
学生的想象极其丰富,家乡美丽、温馨,安宁、祥和。学生用言语和文字释放着“故园”二字所承载着的无穷韵味。
“但是,此时此刻,这样的画面却都破碎了,这样的情景却都破碎了!”两次想象,让学生读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两次想象的对比更使学生感到征途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倍感家乡的美好,亲人的温暖!
通过想象,“进入诗人那个身和心分离的世界”,语言和精神得以同构。王崧舟老师再次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在想象中朗读,加强形象,升华学生的情感。
三、问——问君何事轻离别?
问是教学的基本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显示剂、催化剂和兴奋剂。王崧舟在《长相思》教学中,既发出了帮助感受理解的导问,又设计了引领感悟的查问,更实施了直面心灵的追问,显示出阅读教学就是心灵的对话。
1、导问引领感受,查问帮助理解,感悟“离别”。
“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王崧舟在导语中让学生感受主题“乡愁”,且这种感受在读和问中一步步地加强理解。“你的脑海里面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地长相思呢?”通过问,让学生阅读,并结合插图、注解进行理解。学生们对整首词理解得如何呢?王老师提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身在哪里?一个是心在哪儿?)进行了检查理解,引领学生感受词人的“身”和“心”,初步感悟“征途”与“故园”。
在导问、查问的引领帮助下,再通过想象的张开,问终于达成了目标——想象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情景与画面,感悟到“身”与“心”的分离。
2、追问叩击心灵——何事轻离别?
词是一种精练而有韵律的语言形式,它形象丰富、感情丰妙,极富特质。王崧舟充分展示构建“诗意语文”的重要手法,进行文本的拓展,对感悟的形象进行巩固和深化,发出了直面心灵的追问,营造具有生命意义的对话。
“读到这个时候,你脑子里冒出什么问题想问一问纳兰性德?”教者一句看似不经意的问话勾起了学生对词人心灵的叩问。于是“为什么不回家而要去打仗,为什么去打仗了而又牵肠挂肚思念故园”等等一连串的问题由学生追问出来。在学生的追问中,王崧舟独具匠心地进行了文本的切换,呈现出词人的自问——“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学生的追问和词人自问再次把学生引入“故园”情景的追思中,并由此生发词人的“妻子”“儿子”“父亲”“哥哥”一次次叩问——“问君何事轻离别”?在叩击心灵的追问中“故园”的感悟步步加深,“乡愁”越来越浓。
3、反问升华情感——何轻离别?
面对众人直及心灵的追问,纳兰性德不得不反问——“轻离别?你们居然说我轻离别?我,纳兰性德真的轻离别吗?真的对离别无所谓吗?”词人反问自己,反问“父亲”,反问“妻子”,在一次次地反问中表述着自己的理想与壮志。我们在词人“不得不离,不得不别”的矛盾中体悟到词人“身向榆关那畔行”并非“轻离别”,而是为了保家卫国。
至此,词人的情感得到了升华,一颗思乡怀故、感情细腻哀怨而又勇赴疆场、戍边卫国的高大鲜活形象生成在我们的语言和精神中。
尽情地美读、心灵的回想和生命的追问,是王崧舟语感训练的三大装备。以语感能力为阅读教学的目标,情感、想象和生命意义造就了王崧舟诗意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