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校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时间:2019-05-12 22:54: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办校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办校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第一篇:办校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办校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校园文化建设途径很多,办校报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通过校报这个阵地,可以把好的思想、好的观点、好的学习方法传播出去,对学校的工作和学生成长都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校的校报是文学性质的,主要发表或转载文学类作品,探讨文学类问题、动态,向读者介绍文学知识以及写作知识,提高读者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校报是一块肥沃的文艺园地。教师在报上发表作品,既可以展示才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又可以给学生作示范;同学们在校报上发表作品,可以产生成就感,提高写作兴趣。

初中生精力充沛,求知欲旺盛,单调重复的课堂学习会使他们厌烦,空闲时间写一首小诗或写一篇散文小说,投投稿,读读报,既丰富学习生活,开阔了视野,又调整了心情,益处多多。

学校作文教学一般按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作文评讲的模式进行。多年来,尽管教师们作了许多改革,但变来变去,大致还是老调新弹。我们办文学报就是想打破作文教学的沉闷局面,给教师、学生发表作品,进行写作交流搭建一个平台,给作文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喜欢写作的人有了新的希望,师生的好作品可以有更多的人看到,使更多的人受益。

为了办好校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目的,我对这项工作进行了周密的计划。首先,顺应学校成立兴趣小组的形势,成立起写作兴趣小组。我校有三十多个教学班,我和语文教研组负责人商量后决定每个班吸纳三名写作爱好者作为写作兴趣小组成员。在小组成立大会上,我请写作功底较深厚的老师作了《如何成为写作高手》的报告,宣布了成员的义务和权利,要求每个成员定期为报纸投稿。很快,一份份稿件来到投稿邮箱。经过耐心细致的修改、筛选、排版,第一期文学报电子版完成了。为慎重起见,我先后请语文教研组组长,教导主任审阅了报纸内容,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在对电子版报纸进行了完善之后,第一期纸板《湖畔文学报》终于面世了。报纸顺利地在全校发行,受到了领导、教师和广大学生们的好评。考虑到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和我校的教学环境,在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我们每学期出版三到四期文学报。现在,小报已经出版发行三十多期。为了让发表的好文章更广泛地传播,学校组织语文教师精选佳作,装订成《湖畔文学》上下册,让师生和各界朋友传阅,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为了保证报纸的质量,每期出版前我都对稿件进行仔细的审阅、校改,力求不出错误,出精品。审稿时遇到疑难,我向语文组其他同志请教,有时工作繁忙,我也请语文组其他老师帮助审稿,报纸的版面设计往往要数易其稿才能定稿。

编辑工作是繁琐的、费神的。数以百千记的教师和学生来稿,需要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一篇一篇仔细审阅、修改,有时还需要查阅资料,耗费许多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工作。尽管如此,想到自己的光荣使命,还是由衷地感到高兴,感到自豪!因为我们的报纸是要给广大师生提供精品精神食粮,是用来铸造学生心灵的素材。我们的劳动换来了喜人的结果,我校学生争相阅读湖畔文学报,兴趣小组的学生为自己能拥有这样一份报纸感到自豪,学生们以自己的作品能够在湖畔文学报发表感到骄傲!时常会有老师问及自己学生的作品被录用了没有,也有一些学生亲自向编辑老师询问自己作品的情况。八年级五班的一个学生,为了在报上发表作品,三番两次地求语文老师为她修改作文,她向语文老师说:“只要能在报纸上登载自己的作品,付出多少劳动都愿意。”她的真诚深深打动了老师,这位老师对那位学生进行了细心的指导,花功夫修改了学生的作品,那位同学也终于如愿以偿。为了扩大阅读面,有些班的语文老师想了不少办法,诸如在教室后壁张贴报纸,让学生按一定顺序限时阅读等等。

为了保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写作,对于学生来稿,我们慎重以待,尽我们的能力修改、润色,能发表的尽量发表。这样做的结果使绝大部分的投稿者的写作热情得以提高,潜能得以开发。

报纸还成为师生们议论的热点。许多时间和场合都可听到师生们在谈论报纸的有关情况,有表扬也有批评。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因势利导,在报纸上开辟了《读者心声》栏目,在报纸和读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这个栏目主要用来登载读者来信、读者言论,目的就是广开言路,察纳雅言,消除编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改进编辑工作,提高报纸质量。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师学生。

现在,我校师生中间掀起了一股读报读书热,读书写作蔚然成风。许多同学还在网上开了博客,在网上发表自己的作品,和网友交流心得体会。各班兴趣小组的成员成了班里的写作尖子和带头人,他们影响和带动了班里一批语文爱好者。

报纸也一度成为学校工作中的亮点,有的领导在一些重要场合提及湖畔文学报,夸奖报纸办得好,报纸上的文章质量高。开始,领导还对我们编辑小组不放心,期期都要审阅,出了几期之后,领导则鼓励编辑放手去办,不必拘泥于小节。有了领导的理解和关心,我们办湖畔文学报的信心更足了,积极性更高了,办报的质量也逐渐提高,也因此获得了更多师生的理解和支持。报纸对学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有力地促进了语文教学工作。在学校进行的多次考试中,语文成绩明显好于以往。几年来,我们借助报纸这块阵地,培养了一批写作能手,在同学们中间播下了爱好文学的种子,相信这些种子在学生以后的生活中一定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第二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能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能激活学习的主体,使学生处于最活跃的思维状态,最佳地接收教学信息,有效地诱发良好的学习动机。教和学得到了和谐的发展,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就会随之大幅度提高。所以说激发兴趣对语文教学而言、对学生的学习而言都是一个很好的策略。那么到底应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在课堂上有以下的实践:

1、注重课前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本身的人文性较强,一个好的导语,能把学生的思维很快拉到课堂上来,进入角色,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吸引住。比如我在讲《春》这一课中,要求学生在课前寻找自己喜欢的有关春天的诗。上课时我请学生起来充满感情的朗读这些优美的诗句,再加上恰当的课件,文图并茂,于是春景就象一幅幅的画呈现在大家的眼前,通过诗句的意境的引导,学生便很自然地进入了春天的意境中。

我还运用故事、问题、小实验、一支歌、一个成语等导入,从不同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成了共鸣。一但教学中出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就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兴趣自然产生了。

2、用情感渗透,营造良好气氛:

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多面手,不仅语言表达力强,而且言语神态,举手投足都要有吸引力,有感染力;用他那对课文的透彻理解,用他那渗透情感的语言,用他那富于激情的动作,将学生带入到预想的境界,再挖掘出课文的内涵,表现出课文的特色。那么 我走进课堂之前整理好自己的仪容,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必须是精神饱满,情绪振作地走进教室,使学生望之而精神一振。

授课方式征求学生的建议,商量着来,把课堂变的民主些。这样学生感觉到人格受到了重视,主动性发挥出来,课堂就不在枯燥。我利用班主任工作的方便,经常和学生谈心,疏导他们的思想疙瘩,我们师生感情融洽,课堂上他们不那么约束,不由我一人主占课堂,主动性有了,兴趣也就水到渠成。

3、讲究教学设计,激励兴趣:

在把学习的主动性还给学生的同时,教师的主导地位也是十分重要的,我在备课中深挖教材的深度和宽度,力求做到“清”、“透”、“化”。“清”,即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一词一句皆搞得清清楚楚;“透”,指要吃透教材;“化”,是指运用自如,教师的思想感情与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溶于一起,达到“化”的境界。我翻阅资料,精心构思,讲究教学设计。如果让学生只观看老师“表演”,有时固然也会有趣,但时间一长,必然索然寡味。要使学生尽可能多的学习知识,就必须讲究教学设计。学生亲自上“舞台”,练习技艺,激发了学习兴趣,学生的获得必然是巨大而终生受益的。我在教学《最后一次讲演》一文时,安排学生上台,以闻一多先生的身份作一次演讲,学生劲头十足,以主人翁态度全身心投入,研究一般演讲的特点与本文的特色,考虑朗读与情感的表达,学习气氛达到最佳状态。这种教学设计,激励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教《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让学生搜集当时的史料,将学生分成两派,展开针锋相对的辩论,学习氛围相当热烈,结果国民党反动派一派辩败,文章学会了,驳论文的常识、写法学会了,爱国情绪高涨了,起到一石数鸟的效果。

4、重视能力培养,启发兴趣:

学习兴趣从何而来?教师的课前导语、精心设计只是浅层的方法,真正调动学习兴趣的是,让学生充分从学习中感受到成功的体会,有成就感。中学生对周围事物充满新鲜感,好奇感,总以成年人无法比拟的热情观察周围世界。当老师的就要引导学生知识环节不能缺,引导学生热爱学习,要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相对静止的知识、技能去发挥、发展或创造,从而提高他们的洞察力、想象力、创造力。例如《枯叶蝴蝶》一文,找准“真”“假”的突破口,让学生就具体的问题详细的感知课文,《故乡》一文找准“变”的突破口,就故乡、人物是如何变化的,并从文中找出原因,从课堂的根本入手,挖掘出课文的深意,学生学会了学习,能力有了提高,学习成绩有了提高,从课本中找到了成功感,兴趣就会产生。由此可见兴趣的真正产生,是让学生会学习,培养日常的学习习惯,培养能力。

⑴ 培养学生听的能力,从培养学生的语感入手:

从培养学生的语感入手,让学生听出感受来,听出味道来,在听觉感受中学习知识、学习文化、学习写作,在听的过程中真正深切地领悟文学的魅力、语言的美丽,从而收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良好效果。比如:在上《沁园春·雪》这首诗歌时,放配乐诗朗诵两次,让同学们体会这首诗表达出来的雄伟瑰丽的景物描写,诗人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和议论百代评说帝王的气魄。学生们通过听读、欣赏,进入诗人所描绘的意境,可充分地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⑵ 帮助学生养成主动接受、质疑和摒弃的思维习惯,掌握听的科学方法:

在听的过程中,要求学生集中精力于说话人和所述的话题,注意唤起相关的知识,形成有关这个听题说些什么,为什么这样说的认识;对听到的词句及中心问题都要有心理反应以及认知上的反馈;并在听的过程中能够快速地总结、评价所听到的内容,区分主、次,自觉形成整体观念,并牢记需要记忆的内容。比如:开设“听说”训练课。如我在教学《最后一次讲演》一课前,布置导向性阅读任务:选择以解放战争中地下工作者斗争为题材的读物泛读。然后组织听说训练课:让学生谈阅读中印象最深的感受。学生有谈当时背景的,有谈革命人物事迹的,有谈故事的惊险情节的。讲者锻炼了口才,加深了印象,听者拓宽了知识面,更好地了解了那个时代及人物的本质特征,缩短了学习课文的心理距离。又如:在教《说勤》这一课时,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我让大家听全文录音,还没听完一段,学生就发觉课文已被“窜改”了好几处,顿时引起了“警觉”。于是我让学生合上课本,从头听起,凭语感说出一共“窜改”了多少处,并举例说明改动以后的语句为什么不及原文准确严密。录音一听完,学生议论纷纷,互相校对“窜改”的情况。这时我让大家翻开课本,对照分析。此时学生的思维和情绪都非常活跃。这种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设计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教学环节,能刺激学生的认知需求,使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学会听,学会听讲是学生学好习的最基本的工夫。

⑶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如果但是背过了,记住了,久之,也就成了两脚书柜,要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能力还必须要有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实际上是能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把握规律,并运用规律指导思考的迁移能力,它是自学能力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教会学生理解五种表达方式的特点及其作用就等于交给了他们阅读各类文章的钥匙。就描写而言,有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无论是什么样的描写,其作用是有规律可循的:人物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环境描写作用于交待背景,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这样,学生就会明白任何一处描写都要为表现作品的主题服务,否则就没有意义,那么他们在理解作品时就会有章可循,减少盲目性。“精讲”、“精练”是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好办法。“精讲”、“精练”的内容一定是典型的有针对性的。通过“精讲”、“精练”,学生能从中摸出规律,并能运用规律指导学习,便达到了目的。在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多作联想、多作比较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知识只有在头脑中建立了普遍的联系,它才可能转化为能力。

⑷ 语文的知识面太宽泛,仅仅掌握课堂上、教科书上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当鼓励和督促学生主动地进行课外学习,吸收各种有益的课外知识,做到博学精思、融会贯通。只有课外阅读成了学生不可缺少的自觉自愿的行为,才可以说他真正具备了自学的习惯和能力。然而这种习惯和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训练。我采取以下方法:按期规定阅读内容,要求写出读书笔记,并在班级内互相交流。规定每个学生至少要订一份报纸,养成每天看报的习惯,也可定期交流读报体会。培养学生记录生活的习惯,最常见的就是写日记。日记的内容、形式不限,但必须是健康的,真实的。开始可以引导学生对一些生活现象加以思考,三言两语记下感受,长期坚持下去,可以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为了激励学生,可选取好的日记在班级展出,或推荐发表。指导学生通过不同途径去独立解决学习中所遇问题的能力。比如,要求学生查资料,又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鼓励学生多交谈,多参加语文活动,展示自己丰富的课外知识,增强学习信心。语文自学能力包括的内容很多,但我觉得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它应该成为教学的训练重点。

总之,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是一朝一夕的过程,它需要我们关注学生学习知识环节的连贯、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学习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成功的乐趣,学习的兴趣才能落实到实处,我将本着以上的做法持之以恒的做下去,让我的学生热爱学习,体验成功,感受乐趣。

第三篇: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题目:《浅谈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

作者:刘夫珍

单位:江苏赣榆县青口第五中学

地址:赣榆县青口镇黄海路木器厂综合宿舍楼1单元302室

邮编:222100

联系电话:0518-82620297

浅谈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目标激励,二、情感激励,三、质疑激励,四、竞争激励,五,成功激励。

【关键词】培养学习兴趣激励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教师要想教好自己的学科,光靠渊博的知识、威严的外表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对你所教的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只有这样,你才能在教学中得心用手,教有所获,就像托尔斯泰所说的那样“成功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怎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本人近十多年的语文教学摸索出一点门路,在这拿出来以便抛砖引玉,那就是在教学中采取了一系列激励措施。

一、目标激励

学习语文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也就是说要懂得从语文学习中得到什么。我们需要通过语文学习去认识五彩缤纷的社会和人生,需要在语文学习中积累丰富的词汇,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作家赵丽宏在《为你打开一扇门》中说:“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求知和阅世的过程,就是打开这些门的过程。打开这些门,走进去,浏览新鲜的景物,探求未知的天地,这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也是一个乐趣无穷的过程。”在阅读中理解、感悟文章的思想内容,确实“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但是,从语文学习的目标来看,这只是一个方面,除了增长知识,丰富感情,我们还需要语言的积累,还需要增长理解和表达能力。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我们不满足于对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的感知。语文学习不同于的文学鉴赏,它要求我们不满足于对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的感知,还要求通过“语言的艺术”学好语言。如果读了文章只记得故事情节,只知道一个大致内容,在语言学习方面没有在自己头脑中留下什么痕迹,等于闲逛宝山空手而回。读文学作品是这样,读其它文章也是这样。

因此,我在教学生第一堂课时,首先要问学生有什么理想,有什么目标。学生就会情绪高涨,各言其志。然后我就会追问他们“你们知道学习语文对你们将来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有什么帮助吗?” 学生就会从交际的能力、良好的修养、非凡的气质、高雅的谈吐等多方面说出各自的想法。接着再追问他们怎样才

能学好语文,学生就会从多读、多写、多说,还有从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等方面各抒已见。然后我再总结性谈到《语文课程标准》上强调“语文素养是学生学习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这是我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的第一步,为学好语文奠定一个思想基础。

二、情感激励

㈠陶冶学习情操

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娴雅精致,脍炙人口,从方方面面反映不同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往往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学生在阅读作品前本身已存在一种期待,即趣味、预期、目的等,当学生带着期待走进作品空间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丰富的心理体验,而当这种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时,就会达到一种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是一种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心灵愉悦感。对于中学生来说,在这一阅读过程中,往往最能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沈复笔下的那一片童稚之情,《背影》中的浓浓舐犊之情,曹孟德的东临碣石的壮志豪情,“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一腔报国之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一缕悠悠思乡之情„„如何不让学生怦然心动,而终有所悟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能做的就是积极创设情境,做一个忠实的引路人和点拨者,让学生打开心扉,尽情感悟,去做主动探究者,而最终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这样才能陶冶学生情操,产生浓厚的兴趣。

㈡ 优化师生关系

在无数老师的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和老师之间相处得好,关系亲密,学生就喜欢上这位老师的课,就喜欢这门学科。这不禁让我想起一位哲人的话,“亲其师,信其道”。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师在培养学生这种健康的学习情感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会使学生受益匪浅,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而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满腔热情,势必使学生产生共鸣,直接对其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也要求我们时刻保持一颗童心,引领学生一起穿越历史、一起遨游太空:领略异地的风土人情;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惊叹古代劳劝人民的智慧;追溯人类历史的渊源„„这种心灵相通、情感愉悦的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其效果自然会事半功倍,“高兴后的记忆永不忘”这是至理名言。

反之对老师产生厌恶,这种情绪必然殃及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因此,师生感情不仅是师生交往的基础,而且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该学科兴趣的关键。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要注重培养师生间的感情。一方面,教师要做到关爱学生。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摘下“有色眼镜”,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密切和他们的交往,取得他们的信任,才能鼓励他们不断地进取,也才能培养起他们健全的人格。

㈢科学评价学生

新课程理念下的评价,是多元的发展性评价,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是语文学科评价的重要内容之

一。以往甚至现在的语文学科评价,还只是一张考卷,至多加上简单的面试,很少能把语文学习兴趣作为重要评价内容的,很少能把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作为评价目的的。

新课程要求评价要“立足过程”,通过评价发展语文学习兴趣,主要还是靠语文教学中的一些过程性评价。如当学生对写作文感兴趣并写得比较通畅时,老师肯定他的兴趣,表扬他写的文章,这是对写文章的兴趣肯定和成绩的评价;当学生写得不好却很努力去练习时,老师褒扬他的勤奋,这是对其联系过程的评价。通过这样的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必将得到发展。平时,课堂上老师“珍贵”的一句赞扬,一句引导、一个点头、一个微笑、都是一种好的评价,都是学生期待和重视的评价。如果说,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一个小火星,那么这种评价就是助燃的氧气,其作用是相当大的。

考试虽然无法取消,但在考试中,我们应注意不能让试卷抹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初中语文试卷中的阅读文章的题型中,老师们在试卷命题一定要考虑到命题的科学性,多设想一些答案;在批改和评讲时,也要对合理的想法和观点予以充分的肯定,对有创造性的想法甚至要予以高度的表扬。那种让学生灰心丧气的题目出不得。切不可让辛辛苦苦培养起来的语文学习兴趣被一张考卷“毁于一旦”。

三、质疑激励

俗语云“好奇心人皆有之”,利用悬念激人好奇,催人思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还可以通过爱迪生的“我能孵出小鸡来吗?”牛顿的“苹果为什么往地上掉?”莱特史弟的“人为什么不能像鸟儿飞上天呢?”等具体事例,教育学生质疑,调动他们质疑的兴趣。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促进其自主学习习惯 的形式,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不失为使学生获得这种能力的主要方法之一,质疑是打开智慧宝库的金钥匙,质疑是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的舵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一文中,有学生提出“既然‘处处志之’,又为什么‘不复得路’呢”的疑问,讨论解决这一疑问就能让学生明白本文是作者虚构的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在学习《皇帝的新装》一文中,有学生问“皇帝自己没穿衣服怎么会不知道呢,哪有这样的愚蠢皇帝?”而讨论的结果又让学生明白童话的夸张艺术手法,增强讽刺效果。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疑,就要努力创设一种平等、融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课堂是一个多维互动的过程,学生智慧的火花就在这一过程中进发。这一互动过程必须是宽松和谐的。某外国名牌大学人才辈出,校长戏言他们的秘决在于“老师面对着学生抽烟”,师生之间无拘无束,创造的火花才能生成。因此也有调侃:中国人最具创造性的时刻是在酒桌上。和学生一起创造这样宽松的互动氛围,孕育智慧的氛围,这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智慧。这是交流平台的预设。当学生踊跃地发表独立的见解,教师与同学们一起投去赞许的目光,当学生大胆地对名篇提出不同的看法,向老师表达自己意见时,老师与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当学生提出一些有质量的问题时,教师不仅组织讨论,而且张贴示范。这样学生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中学习,就会越学越有兴趣,从而产生学好语文的愿望。

四、竞争激励

流水只有撞击岩石,才能形成壮观的浪花。要想刺激学生努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竞争机制。如:演讲竞赛、说话竞赛、写作竞赛;小组竞赛;男女竞赛等多种形式,这正是“石本无火,相击而发光”。在学习《回忆我的母亲》、《藤野先生》之后,就让学生开展写作“我爱我妈(我爸)”、“我爱我师”这一竞赛活动。在学习《幼时记趣》时,我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童年趣事,看谁说得生动有趣。还有让学生写读书笔记,看谁写的形式美、内容丰富、实用性高。对竞赛的结果,老师还给以评价激励,评出优胜者适当给以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学生在这种竞争激励中提高学习语文兴趣,给他们一个个表现自我的机会和非常的成就感。

五、成功激励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

任何巧妙的措施都无济于事的。”那么怎么进行这方面的激励呢?

首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青少年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他们精力充沛,富有活力,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崇拜名人的心理,教师根据这一特点,向他们讲述一些学习成功的例子,如偏才韩寒。也可以举一些能够激扬文字的伟人的例子,如曹操、毛泽东等一些英雄人物,他们的文韬武略,让多少人为之倾倒。

其次,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欲望,对学生而言,当其在学习上取得成绩,得到老师的肯定、赞许时,他们兴高采烈,心里像喝了蜜一样;反之,他们兴致索然。成功,像一支兴奋剂,让学生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激励他们积极进取,我从不吝啬自己对学生的表扬与激励,而是多方面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尽可能多的尝试成功的机会,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样做,学生从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以上的激励措施,在语文教学中确实行之有效,能够很好地点燃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之火。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机智、幽默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课堂灵动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课堂上学生开小差时,教师哼唱一句“对面的男孩(女孩)看过来”,很体面地拉回学生的注意力。你还可以对一个上课爱照镜子的学生说“不是因为你的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你的可爱而美丽,你不照镜子也是很美的”。有时学生在上课铃响之前,就拿书读背,应付老师上课检查,我一进教室看到这种情形,就会非常高兴地说“真是感动中国!”诸如此类做法还有很多很多。这就需要教师多动脑子,丰富自己 的生活阅历,要有创新精神。

总之,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方面,方法不一,广大同仁,可以献计献策,博众家之长,方能尽善尽美,方能引导学生步入学习语文知识的殿堂,方能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创造力。

附【参考文献】

1.华中师范大学《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2005年1—10期

2.殷显耀等主编的《新教学方法》吉林出版社1995年11月

3.《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

4.《中学语文参与式教师培训教程》首都出版社2003年1月

5.《教育新理念》教育出版社2002年3月

第四篇: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龙门镇中心综合组教师学习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研讨活动方案

从新课程改革实验进行到今天,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越来越受到广大研究者和教者的关注。我们教研组也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研究课题,开展了研究活动,以提高了师生素质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参加学习人员:全体综合组教师

一、学习内容: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探讨

二、时间安排

5月18日:下发学习材料,集中讨论学习。

5月19日——5月24日:自主学习

5月25日:上交感悟或反思,组长做活动总结。

2013.5.16.龙门镇中心小学

第五篇: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情感,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这是至关重要的。正如花儿开放需要温暖的阳光一样,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开发需要教师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形式和情景。可以这么说,适当的情境创设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有机条件。

所谓情境,我认为是能唤起学生心底情感和听课激情的一个意境和环境。如果把学生比做演员的话,它就是一个供演员发挥想象,施展才能的舞台。教师作为导演,就应千方百计地创设好这个“舞台”,因为这个“舞台”的作用实在是举足轻重。

一、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心理活动,只要对某个事物有兴趣,就会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的热情,学习在不致于成为沉重的负担。但兴趣不是天生的,它是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结果。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设计特定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进入这种情景,才能激发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情境的创设引发了学生的无穷想象。

由于音乐的抽象性,学生在欣赏音乐时可以自由展开想象的翅膀,随着音乐旋律的变化起伏,脑海里的情景可以不断变幻。如果在一种刻板、枯燥的环境下,学生对音乐欣赏的想象力、创造力无法充分发挥。这就需要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和画面营造一个与音乐形象相关连的意境,从而引导学生去想象。

三、情境的创设促进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舒曼的钢琴曲《捉迷藏》是六年级上册的欣赏教学内容,仅仅通过一二遍的反复欣赏很难让学生听懂乐曲中表现的意境。我就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营造一个情境,教学一开始我就带领学生做起了捉迷藏的游戏。玩过一阵后,我让学生说说捉迷藏社的心情如何,学生会说很兴奋、很愉快,但当自己快被抓住的时候又很紧张。于是我又让学生在《捉迷藏》的钢琴乐曲下来做这个游戏,并要求学生根据音乐的描绘来做游戏,学生在游戏的实践活动中,通过音响的感知、情感的体验和表情的感受与分析,获得了感知音乐美和表现音乐美的能力。

审美能力的提高需要美好的意境。教师要是能创设适合音乐教育的美的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歌唱、欣赏、表演等艺术实践活动中,学生就能感受和领悟音乐的美妙和音乐的力量。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想象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审美能力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自然、愉悦、美好的学习情境。教师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如运用多媒体的视听、运用语言艺术的描绘、师生实践活动的创设、课堂中的问题情境等等,这种教学改变了以往刻板、机械的教学,只要教师遵循音乐作品的意境,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学生便会饶有趣味地学习音乐。真可谓:以境动情,情境交融,美在其中。

下载办校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办校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东水中心小学杨明娣教师应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小组合作,自学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去自主探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正是在自己探求......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富于魅力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一 创设情景,引发兴趣。 学生都有较强的自我表现欲,都愿意将自己的思维过程的结果反映出来,希......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市中区君山路小学周海燕2012年7月27日 10:27 指导教师 王培培于12-7-27 11:20推荐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老师能利用身边的资源,激发学生......

    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技术论文: 再谈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长沙市宁乡县白马桥滨江学校袁正连 关于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作用早巳毋庸置疑。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其智力......

    如何激发一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如何激发一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我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兴趣是学习的“......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5篇

    题目:《浅谈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作者:刘夫珍单位:江苏赣榆县青口第五中学地址:赣榆县青口镇黄海路木器厂综合宿舍楼1单元302室邮编:222100 联系电话:0518-82620297 浅谈......

    如何激发一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如何激发一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我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兴趣是学......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兴趣(推荐阅读)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乡宁县昌宁镇碾角小学 杨茹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我们对一件事情或一样东西感兴趣,我们就会想尽办法去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