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不断深入,任务驱动法俨然成为当前各专业教学的方法。所谓任务驱动法是是指从表到里、逐层递进的教学思路,并让学生从中学习到专业知识理论。信息技术课是互联网迅速发展而衍生的专业教学课程,将任务驱动法应用到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锻炼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因此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育中可以应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从而培养小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一、任务驱动法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
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对于现代人们日常办公与生活交流愈来愈重要,许多学校都相继开展了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与计算机能力。1.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由于小学生自身条件与学习基础有所不同,因此学生在学习知识和知识领悟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异。而传统固定教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极大的限制了学生个性化与创新性的发展,这与新时期社会发展需求以及教育教学创新改革理念不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展开教学,结合学生个性化差异需求来制定教学任务,并能够充分发挥出小学生的潜在能力。例如,在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制定一个任务主题,引导学生对任务主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当对办公软件word字体如何设置课程进行教学时,可以给学生布置有关办公软件word字体设置和变化的主题任务,比如当你参加校园演讲比赛时认为在自我介绍阶段word字体设置为怎样的颜色更好。这样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并提出自身的看法,有的学生可能认为宋体字样相对较好,有的学生可能人认为黑体字更好,满足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2.坚持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
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但是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取得的成就与任务主题设置有着直接的关联。因此教学在开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之前应当要对教学课程内容进行充分研读,并掌握课程的中心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与个性化发展需求来预设教学任务。进行课堂任务设计时应当要对学生特点和学习需求进行充分考虑,明确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标,并引导学生完成课堂主题任务,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
二、对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
教学课堂能够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不仅要让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还需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合实际教育结果来不断改善教学方法。
1.设置情景教学,提高学习热情
在设置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任务时应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结合学生的心理状况与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现象来展开教学活动,譬如,当教师在教学Outlook Express的邮件发送操作的课程时,可以让学生给其他学生发送携带附件的电子邮件,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来执行针对性的方案,一是让学生学会电子邮箱申请流程,并拥有独立的电子邮箱;二是让学生增强对Outlook Express各项操作的了解与掌握;三是学生能够发送携带附件的电子邮件。通过不同形式的情景设置来增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点的了解,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热情。2.注重教学任务的布置思路
根据小学目前的教育教学形式所取得的成就来看,活动表演法相对于其他教学形式更容易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活动表演法的主要特点是直观性与新颖性,符合学生对事物认知的思维。绝大多数的小学生在阅读与写作上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生动的形象进行了解,因此教师如何给予小学生建立起生动的形象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语数学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要注重“形象”教学,指引学生将凝固的文字转换为生动的“形象”,这样不仅能够达到学科的教学需求,还能满足小学生的认知思维。在进行略读课文教学时也可以采用活动表演法展开教学。比如在对《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课文进行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外采访爱读书的人,并制作整个访谈的记录,例如在进行诗歌类型的课文教学时也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展开教学,《最后一分钟》课文可以通过朗诵法的方式展开教学,对于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着很大帮助。再如对课文《打电话》进行教学时可以使用表演再现法,通过情景模拟教学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对于感悟文章作者思想情感有着重大帮助。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教学方法是相互的。比如在对课文《秦兵马俑》进行教学时,课文内容详细介绍了兵马俑的各种类型与独特的个性,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使用精读课文“长城”与“颐和园”中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方法来对秦兵马俑文章进行了解,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一种类型的兵马俑进行谈论,并表述自身的感受和看法。例如小学课文“观潮”和“雅鲁布臧布江大峡谷”以及“济南的冬天”,这几篇课文都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只是景物所描写的对象有所差异,作者观察感受也有着很大不同。通过对比阅读的模式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辨别能力。
4.评价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
当学生完成课堂中所布置的各项任务后,教师应当要对学生的答案以及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总结,然后分析任务主题的优劣,以不断优化任务主题。在学生自主学习与任务主题讨论后,可以对任务主题中所涉及的专业知识进行讲述和分析。例如,某同学通过幻灯片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可以结合多媒体或者展会等方式来介绍作品内容,并让其他学生和教师针对作品提出意见和建议。完成作品评价后可以让小学生对任务主题展开二次分析,并重新构造新型的知识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
三、结语
任务驱动法是将任务作为教学主线,教师充当任务指导者,学生作为任务实践主体的新型教学方法。不仅转换传统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对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有着重大的帮助。
第二篇:“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内容摘要]本文论述了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任务驱动教学方式在中小学信息课中的应用。
[关键词] 建构主义,任务驱动,驱动任务设计
现代教育引入了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出了以“计算机多媒体”方式组织教学信息,配合传统教学,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容易,更深刻,更牢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是一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学科,本人就几年来的教学经验,谈谈个人体会。现在本人就《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教学方法,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特别是是以“任务驱动法”组织教学过程的思想。
一、看。通过“看”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自学能力。如看计算机中的一些硬件设备或图片等,增强形象记忆;看课本:通过看书自学,教师适时点拨,培养他们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看网络:教会他们查找、收集、加工、存储信息,培养他们运用信息技术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玩。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把玩游戏与学习电脑知识结合起来,寓教于乐,开发智力。尤其是各种益智游戏,应有尽有。如扫雷、纸牌、拼图、“射击”游戏等。
三、实践。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学科,我主张让学生先学习操作,再学习理论知识,甚至只要会操作,可以不学理论。充分利用这个主动探索的学习工具和自主学习的资源环境,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能力。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能者为师”,让学生走上讲台,当小老师,或互相帮助,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
四、展示。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成果的机会。如通过网络向全班、全校同学乃至在互联网上展示他们的绘画作品、网页、小报制作等;参加各种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比赛,进一步提高自己运用计算机能力,增强自信;在网上交朋友,互相介绍学习体会,互相促进;积极投稿,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培养他们从小积极参与的竞争意识、成就感,从而更好地适应激烈竞争社会。
五、任务驱动法。同时还可以采取任务驱动法,要想玩游戏,必须完成某些学习任务之后方可进行。下面本人就以“任务驱动法”来谈谈如何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一、什么是“任务驱动”。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构建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在信息技术课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目前,“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二、如何设计有效的驱动任务。
任务在“驱动”教学中要尽力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传统教学模式的主体是教师,教学时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这非常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构建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师生改变传统的观念和角色。学生在学习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起组织、引导、控制、督促、咨询的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学习材料来实现。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用不同的方法完成活动“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思维、技能和情感得到锻炼和熏陶。因此,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提高和激励学生前进。
1、设计任务时,必须考虑到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
设计任务时,必须考虑到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因而在设计“任务”时,必须考虑到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容易让学生调动原有的智力背景来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其认知目标一般可以采用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的学习水平。了解主要指学生能够记住或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和操作方法;理解指学生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及操作方法,能用自己的语言或动作进行表述、判断和直接运用;掌握指学生能用所学过的知识和操作方法去解决新情况下的简单问题。操作目标一般可以采用初步学会、学会、熟练三个层次的学习水平。初步学会指学生能进行基本的上机操作;学会指学生能进行连续的、差错较少的上机操作;比较熟练指学生能进行效率较高的、习惯性的、有错误能立即自我纠正的操作。例如,“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学会开机与关机”“掌握保存文件的基本方法”等章节中的教学中就包含了不同层次学习水平的要求。
2、“任务”设计时要注意学生特点、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
“任务”设计时要注意学生特点、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甚至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对于新内容或一些有难度的“任务”,教师最好能事先演示或给出清晰、详尽的操作步骤,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在完成一个与他们的实际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而且比较有趣的“任务”时,他们会非常专心致志,乐此不疲。例如:在学习“输入文章”的内容时,可以先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输入一篇自己的短文并保存起来”,这个任务包含“输入”和“保存”两步操作,并强调“自己的短文”,体现了与学生的关系和文章的“短”,主要考虑不要让学生把大量的上课时间花在输入文字上。
3、“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然后由学生来完成。
“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教师要在学习总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例如:因特网的教学可以分为这样几个大任务:在因特网上浏览信息、在因特网上查找信息、从因特网上下载信息、在因特网上收发电子邮件、阅读网络新闻、参加BBS、在因特网上进行实时交流等等。对于“在因特网上收发电子邮件”这个大任务又可以分为:写信与发信、收信与读信、回信与转信、信件的分类和整理等子任务;针对“写信与发信”这个子任务,又可以划分为:写信、发信、在信中夹一张照片、发送一个或多个文件、发送一段录音、发送一个影像等子任务。
三、如何来构建高效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有很多种,在实际教学中需按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
1、创设情境
提出任务。
在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景,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直观性和形象化,因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因此在“情境”的媒介作用下,那些生动直观的形象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到的新知识。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的“任务”设计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具有综合处理图形、图像、动画、视频以及声音、文字和语言、符号等多种信息的功能,从声音、色彩、形象、情节、过程等方面,设计出具有某种“情境”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探索实践,激发学生联想、判断,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任务是课堂教学的“导火索”,是问题提出的表现。通过创设的问题情境,把所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主题中,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因此在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时,教师应首先向学生布置本课程、本阶段、本单元、本课程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带着要完成的任务或带着要解决的问题去学习。以探索问题来引起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2、分析任务。提出任务之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而要让学生讨论、分析任务,提出完成任务需要做哪些事情,即提出问题。这个时候应该是课堂气氛最活跃的时候。提出的问题中,一些是以前已经学习过的,这些问题学生自己就会给出解决方案;另一些是没有学习过的,即隐含在任务中的新知识点,这也正是这个任务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最好都是由学生提出。在学生最初还没有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时,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提示。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问题时,要采用先粗后细,逐步求精的方法。对于某些任务,在这一步不可能把所有的问题一次都提出来。对于一些任务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只有亲自做到那一步才有可能提出问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再去提出并解决相应的问题。
3、探索研究。
问题提出后,就需要学生通过上机实践完成任务。学生可以先通过自主探索或者互助协作开展探究活动。学生围绕主题展开学习,查阅信息资料,进行尝试探索,完成对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
俗话说,十个手指头伸出来不一般齐。任何时候,学生之间都存在着差异。因此,尽管我们已经把问题讨论清楚,但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一些学生还会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时教师要随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完成任务。
4、评价检查。
根据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应关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以及获取知识的经验与教训,使其真正得到提高。不应过多地看重学生所获得知识的对与错。课堂评价是对学生能力的客观评价,应该既符合社会的要求,又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要特别注意,不仅要指出学生的优点,也要看到学生的弱点,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我的做法是,每个学生每完成一个任务,都必须交流展示,大家讨论评点,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反馈。评价的内容包括:是否完成了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熟练应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学间相互协作的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妨采取更为活泼的形式,如:让他们玩一会益智游戏等。
四、总结
总之,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统筹兼顾,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操作性“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真正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训练他们的各种创造性思维,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第三篇:“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成为现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最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围绕既定“任务”进行探究,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操作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信息 任务驱动 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4B-0087-01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构主义理论。教师从“任务”入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然后通过讨论、讲解、操作等程序,顺利完成任务;并根据相关操作实现成果检验。“任务驱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在具体操作中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
一、设置任务,体现信息教学多元性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成功应用,教师需要把握几个关键词:系统性、兴趣化、差异性和可操作性。
任务设置要达成一定的目标,这些目标集合应该构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师设置任务时需要考虑任务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特别是单元任务的设计更要围绕整体任务展开。如《感受数据管理技术的应用》中,教师提出几个问题:什么是数据?什么是数据管理?什么是数据管理技术?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解读这三个概念。这三个问题有很强的内在联系,只有弄清这些概念,才能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
任务设置还要凸显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生也是如此,对于感兴趣的学习任务就会投入更多精力研究。如果不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性,就很难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如《了解数据管理技术的变迁》学习时,教师可结合“阿波罗登月”的故事让学生说说感受。这样设计,可使问题感性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从故事中总结道理,也为后面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信息技术呈现“爆棚式”发展,可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存在差异。学生接触计算机时间不同,对信息技术基本知识掌握程度不同,造成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起点不一致。教师设置任务时需要考虑这种差异。如“从网上搜集数据库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这个任务虽然不是很难,但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搜集到的数据信息量多寡不一。
任务设置还需要考虑学生的操作接受特点,无论什么样的学习任务,都需要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在设置任务时,要注意可操作性,引导学生顺利完成操作训练。
二、执行任务,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
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引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要注意身份转型,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要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对于课堂出现的教学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引导解决。教师要做好课堂教学的服务者、辅助者,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思维历练机会,实现知识构建和能力培养。在“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操作,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教师还要跟进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的问题。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合作探究学习也是新课改大力提倡的。教师要注意组织学生有效活动,通过小组成员合作学习完成任务,并在合作中进行学习交流,这对同学之间探索新方法有重要帮助。如学习《数据的排序和筛选》时,教师给出的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对教师提供的全班学生体质健康情况表、运动消耗热量表、食物营养表进行数据的排序和筛选处理,给体质存在短板、健康不能达标的学生做一份建议书。学生在小组长统一指挥下,先对相关数据进行排序,再对健康指标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对照学生相关情况,制定任务完成汇总表。
三、检验任务,注重学习评价鼓励性
学生完成“任务”有快慢好坏之分,教师要给予适当的评价。学生回答问题、操作技能会呈现多元性,教师要注意从学生具体表现中找到共性问题,并能制定对策。这是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现代课堂教学要多从正面给学生以积极评价,期望给学生带来正能量。教师要多运用评价手段激励学生学习。学生个体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教师在进行学习评价时要注意掌握学生个体进步差异性,在具体操作时,不只是看学生完成任务情况,还要正确评估学生的创造力,对学生的个性思维给予肯定和鼓励。
在学习《数据的查询》时,教师引导学生浏览教材给定的学习资料,查找所有作品的作者、所在学校和联系电话号码。学生在进行独立操作时,大多能够按照教师要求进行。个别学生存在操作困难,教师给予鼓励,并帮助这些学生完成了相关“任务”。如表间的关系删除问题,很容易会造成查询结果的错误。教师给予纠正和引导,问题很快得以解决。“任务”完成情况如何并不是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唯一标准,教师要看问题难度系数大小,还要看学生学力高低。这样给出的评价才会有积极意义。
“任务驱动”是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引导帮助下,围绕既定“任务”展开学习活动。教师要用系列问题给学生以启发引导,促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对教学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并激发学生学习潜力,在顺利完成“任务”的同时,形成过硬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
参考文献:
[1]侯广军.浅谈任务驱动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4,(18).[2]古丽孜拉?加依热别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2012,(8).
第四篇: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内容摘要:【摘要】
本文论述了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任务驱动教学方式在初中信息课中的应用。【关键词】建构主义,任务驱动,自主探索,协作学习。
本文论述了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任务驱动教学方式在初中信息课中的应用。【关键词】建构主义,任务驱动,自主探索,协作学习。【正文】
信息技术是当今的一门新兴学科,也是在所有学科中 发展 最快、变化最大的学科之一。但信息技术在中小学阶段还不是一个专业,也不是一种理论,而是一种工具,一种技能。而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所以,信息技术课要彻底摆脱传统教学方法,对单调的讲授方式必须加以改造。在以 计算 机作为认知、辅助教学双重工具的前提下,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与其它学科想比,应有更鲜明的特色。另外,现代 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给教师和学生的观念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从教师的角度讲,现代信息技术不单纯是辅助教学的工具,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是教师教学不可缺少的工具和得力的助手;对学生而言,信息技术不再是单纯的观察演示,而是进行主动探索的学习工具和自主学习的资源环境。教师由传统教学中的中心地位、知识权威变成学生学习的设计者、指导者、合作伙伴;学生由原来的知识容器变为学习主体,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知识的建构者,而惟有如此,才真正能让学生“动”起来,进而乐于学习、主动学习、创造性地学习。因此,信息技术课应根据学生和教材实际,设计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符合学科特点的教学与管理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所学的课题进行探索、分析、研究,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 科学 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并学会解决生活中与信息技术学习有关的实际问题。使我们的教学能让学生在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中进行知识的探究与意义建构。因此,信息技术课为我们提供了更有利于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思想的空间和舞台。本文根据笔者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与管理中经验,谈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和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问题。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其他(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任务驱动”就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主要结构是:呈现任务—明确任务—完成任务—任务评价。在信息技术教与学的各个环节,要把握时代特征,明确培养目标,立足课程教学,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来突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和策略。
一、围绕素质 教育 重视教学“任务”设计。
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目标,也是衡量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志。中学信息技术课具有实践性、创造性强等特点,通过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有机整合,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能产生良好作用。
信息技术的教学是否要以教材为“蓝本”,虽然信息技术是以计算机作为处理信息的便捷工具,但各地的计算机发展水平很不平衡,所以许多教材编写的原则是以普及为主,兼顾了不同层次的教学需要,使教与学有一定的冗余度。信息技术课程的要根据自己学校计算机的配置、学生的操作能力、认知能力等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要把教材当作例子,而不是“蓝本”来遵循。信息技术课的每一节课都有其教学目标与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备好每节课,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把学生将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预先设计的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与同伴的合作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将教学目标与要求作为一项“任务”提出,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操作练习都围绕这项任务逐步展开。
二、信息技术课堂中以“任务”教学为主导,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条件
信息技术具有内容浩瀚、广博,瞬息万变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只能引导、帮助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让学生用其技于学习、生活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绝大多数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只有兴趣不等于就能学好信息技术课。如果不加以引导,有些学生仍然不会重视,上课玩玩电脑了事,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教学的方法,将学生初始的兴趣逐步转移到课程的教学上来,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入手,准备适量的范例与练习,组织好教学。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调动并维持学生的兴趣,力求上好每一节信息技术课,引导学生去完成教学任务。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知识的获得创设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意义建构获得知识,让学生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中进行创造。因此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应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找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地位的接合点。
(一)、提出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兴趣,实现“任务驱动”法教学
1、兴趣是学习之母,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课的前提是“兴趣”。兴趣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自觉控制注意力的重要因素。作为个性心理特征之一的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特殊倾向。孔子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激发,不断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以便学生达到善学、好学、乐学的目的。
2、掌握教材,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有了好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学过程安排不合理,教学仍然很难成功。现行教材还在试行阶段,有些地方还不完善,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不必太受教材限制,要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教师首先要明确整个教材的重点与难点,然后明确每节课的任务,设置范例,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介绍有关知识和方法时,提出一些与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的任务,在引导学生应用计算机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适时、适量地带出相应的内容。任务是课堂教学的“导引索”,是问题提出的表现。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将所要讲授的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当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在此过程中要注意任务的细化,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去探索和学习。
(二)、明确目标,提供资料
(三)、任务完成阶段
任务驱动让学生进入学习情景,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已明确了学习的目标,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在任务完成阶段,教师只是一个帮助者和指导者,只是起着画龙点睛的主导作用。因此,要注意观察学生,发现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多给学生以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自由地、大胆地去完成任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被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在此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按以下两种方式来完成任务:
1、自主探究
2、协作学习
(四)反馈纠错,问题点拨
在任务的完成阶段,教师只是一个帮助者和指导者,要主动去观察学生,发现学生中容易出错的问题,特别是共性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同时在学生完成任务之后也要对此类问题进行强调、讲解、分析,并由教师或学生直接示范,进行点拨,从而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第五篇:任务驱动法,分组教学法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法、分组教学法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
高忠义 安徽省宿城一中
摘要
本文主要是谈一下任务驱动法、分组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不讨论了如何根据不同的分组设计不同的任务,使学生能动性地学习课本上的相关知识,并有所拓展,并且能相互学习,从而完成任务。关键字
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法、分组教学法、任务目的、分组策略
前言
绝大部分的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都会设计不同的任务、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不同的分组。事实上分组教学在中国是有历史传统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指的就是这方面。在19世纪末,西方教育家就将尖子生、特殊能力学生进行校内分组教学;在班内将不同水平的学生分成几个组别,对后进生加强辅导。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分组以及根据不同分组设计不同的任务却不好操作。电脑课程教师在讲授信息技术课程时也是就电脑讲电脑,为学习信息技术而讲授信息技术,往往锢于专业领域的限制不能将信息技术的应用与社会实践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紧密结合,讲授信息技术课程及其相关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均不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要求。由于旧的教育体制、习惯思维、授课模式的束缚,学生在授课中的被动接受地位丝毫没有改变,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课程所具有的协作性、交互性、探索性等固有的特色,无法以实践运用为目标设置信息技术学习的“任务驱动”,不能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得现阶段信息技术的课程显得枯燥乏味,苍白无力。一些学生产生了学习信息技术这样的高考用不上的东西是浪费时间的消极想法,另一些学生则把信息技术课当作“游戏课”、“网络聊天课”等。显然,这与我国大力推进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是相悖的。因此,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要得到长足的发展,我们必须大力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创新模式的研究,特别是要着重研究和大胆实践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创新。
如今,信息技术课已经成为基础教育中的必修课,我们要在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效上下功夫,由此我们不能不考察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特点:
1、信息技术教师所带的班级多、课时多,这“二多”不利于师生交互,不利于教学管理,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2、学生起点不一样,计算机的普及情况不均匀,地区有别、城乡有别、家庭有别。学生接受能力也有很大不同,而课时是一定的。
这就需要在教学目标上分出三个层次:一是启蒙教育;二是深化教育;三是特长教育。基于此,我们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提出分组教学法。
一、分组教学的由来
十七世纪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并被人们沿用至今,其优点是无庸置疑的,然而班级授课制的最大局限就是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如何照顾个别差异,使整体要求与个性发展和谐结合是课堂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19世纪末,西方教育家就将尖子生、特殊能力学生进行校内分组教学;在班内将不同水平的学生分成几个组别,对后进生加强辅导。西方教育家认为:只要该班的学生人数达20人以上,只要认为因材施教是必要的,那么分组教学就势在必行。
在我国,最早研究分组教学的是上海市育才中学。七十年代末,这年学校在采用“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有领导的、茶馆式的教学形式中,就让前后两桌的四位学生组成“读议小组”,引导学生探索、评论,达到了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又减轻学生负担的目的。
二、分组教学的特点
1、个人的表现不但关系到自己,还会影响到整个小组的表现,所以每人都需要努力,共同提高整个小组的成绩。
2、小组中的每个人都必须学会运用适当的技巧与小组其他成员进行沟通,解决在合作过程中产生的意见与冲突。小组成员彼此之间是和谐地运作,积极地互动,并分享彼此学习的心得,进而达成有效的学习。
3、小组成员必须面对面地共同思考,讨论所收集的资料及学习的内容,互相支持与鼓励。
在活动结束后,经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分析其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找出有益的学习活动,从而得到成长与进步。
三、分组教学的益处
小组成员在小组中彼此相互合作,互相激励,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不仅达成个人绩效,提高学习效果,也完成整个小组的共同目标。其间学生可以不依赖教师,依据学习目标,独立寻找相关资料,自己阅读与分析后,通过小组之间的互动、分析讨论,从而引申出不同的思考方向,进而建构出个人对于学习内容的系统知识。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好学生自愿主动地帮助差生,也让原本不自信的学生找回了自信,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积极努力地进取,同时,提高了课堂效率,使教师布置的课堂任务得以顺利地完成。不仅如此,小组的分工合作体现了平等原则,每个学生,不分优劣,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此外,小组成果评比演示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小组活动的过程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创造精神和探究精神。
四、分组教学的实施
1、分组策略成员之间彼此相互需要,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整个小组之间的关系是积极正向,互蒙其利的。
2、以自愿为主,兼顾均衡,学生参加哪个小组,应尽量尊重学生自己的意愿,在基本自愿的基础上再作适当调整。国内外研究证实,一个学习小组的人数以三到七人为宜,因为小组的规模大些,组内可能汇集起来的知识、经验和其他信息的量也就相当大些。但并非越大越好,人数过多,就会使有些学生丧失在组内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因而这种量应当是有限度的。但是由于微机室布局的限制,我们采取每组四人。每组还必须选出一个小组长,学习小组长应具备的基本条件,首先他们应当是本学科的学习骨干和积极分子,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其次,具有初步的组织能力。再次,愿意对学习差的同学提供帮助。小组长是一个小组的核心,小组学习的成败,往往与组长有很大关系。
3、在小组学习当中,包括分配角色以及依教学目标进行学习与讨论。角色分配主要分为支持工作角色与学习工作角色二项,支持工作角色宜平均且轮流分担,学习工作角色则应是每位成员在每次的讨论中都必须参与。同时,小组必须向教师及其他小组汇报小组活动成果,并且可以针对学习情形及活动结果,讨论在小组合作的历程中所遭遇的问题,心得体会,以及如何改进和提高。
通过上面简单的讨论我们出步了解了分组教学法,那么如何让分组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呢?这个问题就是我们下面要讨论的内容。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其原则就是:学生的学习活动性质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内容,并通过此任务来举一反三,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这种教学方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信息技术这门实践性非常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学科来说,这种方法是非常实用而有效的。
“任务驱动”教学法提出了一种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的实用性,因此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引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就可以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种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另外在此过程中,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学习、互相探讨,从而学习到更多的技巧与方法,获得更大的益处。“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特征就是:“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任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任务的设计、编排就成为关键,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认为,在教学中,任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任务的设计、编排就尤为关键。第一、“任务”的目标要明确;学什么、掌握什么,要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第二、“任务”的可操作性要好。信息技术的实践性很强,俗话说“百看不如一练”,“纸上谈兵”在学习计算机上是行不通的,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践比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稀里糊涂强得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对知识讲解、演示后,关键的是要让学生动手实践,这样学生才能在实践中掌握方法。所以,在设计“任务”时一定要注意“任务”的可操作性。第三、“任务”要符合学生的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各种原因,知识接受能力会有所不同,因此要照顾到大多数学生,同时教师要“让学生动起来”,也就是要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第四、“任务”要注重渗透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能力。通过“任务驱动”教学,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能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的能力,因为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用多种方法,并不一定完全按教师、书本上讲的方法,可以进行创新,这就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综上所述,通过对课程设计的不断创新,引入任务驱动、分组教学的思路和手段,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对信息技术不断高涨的学习热情,使信息技术教学的效果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