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小学数学新课标网络培训学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新课标教材网络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红星中心学校---石柱
今年暑期,我观看了小学三四年级数学新课标教材培训视频,通过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感受很多。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接受继续教育。通过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获得了教材实验操作上的一些宝贵经验。其中感触最深的是新教材特别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由原来过多地关注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转变为在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我们当教师的就应该理解教材目标,明白把握教材编排的特点,选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有益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情境。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下面就根据自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谈点体会。
一、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
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习者”。教师要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上,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还要学习与提高对人的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使自己不仅会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与风格。现代教师不再比喻为“一桶水”,而应当被比喻为“一条不断流动的河流”,“装满一桶水,享用一辈子”的思想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二、学习模式的多元化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知识传授者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营造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创设师生“对话”的情境,使学生体验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宽容,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平等而又密切合作的关系,以达到共同合作完成知识建构的目的。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数学,感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
三、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教学评价。
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会动脑筋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实践操作能力。我们体会到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要注意做到:既重视科学精神,又充满人文精神教育。也就是基本功要扎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还要关注每一个孩子,尊重学生人格,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要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要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和定化时期,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等都会受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教育专业工作者的要求,我们只有作好充分的准备,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才会在教学中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经历"与人合作,并与同伴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使学生善于倾听他人发言,乐于陈述自己的想法,敢于修正他人的观点,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见。这些都有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有利于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才会使他们感到无限快乐,感到自己精神的、智慧的力量在增长,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的发展。
第二篇: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2012年7月25日和26日,我参加了小学数学新教材、新课标学习培训,这次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感受很多。我从专家老师们透彻的分析教材中更加了解到《数学2011版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上的革。使我对新课标的要求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其中“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和理解数学”,特别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由原来过多地关注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转变为在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我们当教师的就应该理解教学目标,明白把握教材编排的特点,选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益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情境。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那下面就根据自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谈点体会。
一、在教学情境中体验数学的趣味
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使学生把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渴望,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二、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到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数学课程标准》还指出:“提倡让学生在做中学”。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力求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的知识要求,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培养技能、技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数学源于生活。因此我教学时必须紧密联系实际,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
活实际,使学生亲近数学,感到学习数学的快乐,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中学习数学,从而体验学习数学的值。
三、在自主合作中体验数学的探索。
小组合作互动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通过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学到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参与意识,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方法,进而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充分体验合作探索成功的喜悦。学生在合作、交流、碰撞中掌握了探究的方法。不但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了他们的成功欲,从而让学生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数学学科的快乐”且快乐地学数学。
四、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
励性的语言。
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会动脑筋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实践操作能力。我们体会到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要注意做到:既重视科学精神,又充满人文精神教育。也就是基本功要扎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还要关注每一个孩子,尊重学生人格,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要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要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和定化时期,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等都会受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
五、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
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习者”。教师要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上,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还要学习与提高对人的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
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使自己不仅会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与风格。现代教师不再比喻为“一桶水”,而应当被比喻为“一条不断流动的河流”,“装满一桶水,享用一辈子”的思想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教育专业工作者的要求,我们只有作好充分的准备,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才会在教学中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经历"与人合作,并与同伴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使学生善于倾听他人发言,乐于陈述自己的想法,敢于修正他人的观点,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见;这些都有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有利于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才会使他们感到无限快乐,感到自己精神的、智慧的力量在增长,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的发展。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学习
心 得 体 会
谢 秀 英
2012-8
第三篇:小学数学网络培训学习总结
小学数学网络培训学习总结
通过学习小学数学网络培训学习,使我对下册的数学有了更新的认识和了解,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更好的钻研,充分合理的安排课程,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学习成绩,现将个人总结如下:
一、实验教材编写的主要思路
在本册实验教材的研究与编写中,编写者试图将抽象的理念和理想化的设想,变为现实的、可操作的形式和素材。所谓创新,就是教材的编写要以《标准》为依据,尽量体现数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在教学内容、教材结构、呈现方式上努力展现新的面貌。实用则是要考虑我国教育的现实条件,适应我国广大城乡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努力使教材的改革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坚持开放的原则,努力体现开放的教材观、开放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更多空间和时间。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是: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
第 1 页 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加法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第 2 页 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本册实验教材的编写特点
1.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
本册实验教材的内容安排,是以《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同时根据整套教材的知识、能力和情感发展总体结构以及阶段性目标进行设计的。注意扩展知识的范围,注重内容的丰富性和开放性,体现鲜明的时代感。与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材第二册相比较,本册教材增加了“位置”、“图形的拼组”、“认识时间”、“探索规律”、“统计”五个单元的新的教学内容。“位置”和“图形的拼组”是新的关于图形与空间关系的内容;“认识时间”是逐步培养学生时间观念的内容;“探索规律”是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训练,培养探索数学问题兴趣的内容;“统计是“统计与概率”正式教学的开始。这样,本套实验教材就初步呈现出内容丰富,结构宽阔的特点。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第 3 页 数学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也就是说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以学生
有所体验的和容易理解的现实问题为素材,并注意与学生已经了解或学习过的数学知识相联系,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的含义,主动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
3.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数学教学要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理念。《标准》认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数学的教学内容不仅要包括数学概念、定理、法则等现成的知识,还应包括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不仅可以体会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数学结论是怎样得出的,某一数学知识是怎样应用的,等等,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通过在这个充满探索和自主体验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如何用数学去解决问题,并且获得自我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4.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数与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数与计算的知识和技能也是小学数学教育要使学生掌握和形成的第 4 页 最重要的知识和最基本的技能。近年来,有关数与计算教学领域的改革已经形成了几个明显的趋势。如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提倡算法多样化、加强估算、降低笔算难度和熟练要求、提倡使用计算器等等,这些也是《标准》的重要理念。5.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生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触的事物大都与图形和空间有关,良好的空间观念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内涵。学生形成了良好的空间观念,不仅可以从形状上去认识周围事物,把握事物的特征,描述事物间的关系,而且也为进一步发展各种能力奠定了基础。小学数学的几何教学,主要的目在于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因此,在《标准》中,空间与图形是大力加强的内容。
根据这一要求,教材一方面提供了关于图形与空间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安排了“位置”和“图形的拼组”两个单元的教学内容。通过对空间方位概念的体验和理解,对所学图形特征及其图形间关系的的感知,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另一方面教材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各种操作、探索的活动中,观察、感知、猜测、感受空间方位的含义及其相对性,图形之间的关系与变化的奇妙,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另外教材还根据儿童的已有经验和兴趣特点,设计了大量的观察、操
第 5 页 作、游戏等活动,即那些学生能亲自参与又有兴趣的活动,如布置房间,用长方形纸做圆筒,用三角形拼出美丽的图案等,丰富学生对空间方位与图形关系的感性认识,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根据《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不再单独出现“应用题”的教学。并且《标准》对解决问题教学提出了详细的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研究与编写,坚持“在体现新理念的同时注意具体措施的可行性”“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两个基本原则,力求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注意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同时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与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第 6 页
第四篇:“人教版小学数学新课标教材网络培训”学习心得
“人教版小学数学新课标教材网络培训”学习心得
德江县青龙二小 张羽山
2013年1月4日,我校全体数学教师在多媒体教室参加人教版小学数学新课标教材网络培训。这次网络培训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感受很多: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接受继续教育,成为终身学习者。通过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获得了教材实验操作上的一些宝贵经验。
此次网络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为确保培训收到实效,上午8时30分,举行了培训开班仪式,李校长就此次培训作了相关要求,他要求参加培训的教师要以高度的热情、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认真作好培训记录并写好培训心得。
上午9时,培训正式进行。首先由周小川主持了培训开幕式,接下来由刘丽老师进行人教版(2011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介绍,首先介绍总体内容变动及编排特点,接着按单元分别进行介绍。通过学习,使我了解了2011版与2001版的区别及2011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的大致内容。11时由卢江老师介绍教师教学用书配套光盘使用方法,重点介绍了“数字课堂”与“备课资源”两个界面。这套光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有动画、声音,生动有趣。教师可根据需求,个性化教学提供资源。
下午2点,刘加霞老师作“把握数学本质,有效落实新课标”学术报告。其中的“数学本质”指基本数学概念、重要数学思想。使我认识到了2011版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双基”变“四基”;“双能”变“四能”。(即:2001版:“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2011版“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2001版:“双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011版:“四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把“四基”与数学素养的培养进行整合: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继承我国数学教育注重“双基”传统的同时,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出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强调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之上,增加了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课程目标。
我们能感受到现代数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习的灵魂,它是伴随学生知识、思维的发展逐渐被理解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是在学生数学活动中积累的。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可以使学生自觉地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最终通过自身的学习转化为创造能力。这对于学习数学、发展能力、开发智力、培养创新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
我觉得,如何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需要我们数学教师潜心思考与研究的。我们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和数学活动经验积累。
最后,刘加霞老师提出有效落实新课标的两点建议:把握数学概念的内涵与教育价值、重视“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落实。
下午3点半,小学数学编辑室主持,三位专家为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互动答疑。培训结束后,我校数学教研组长周红老师组织全体参培学员进行了集中讨论,大家对这次网上“充电”发表自己的见解。一致认为,此次培训紧扣小数新课标教材编排特点及课程实施进行,浅显易懂,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给一线教师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导航作用;并纷纷表示,将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认真落实好培训精神,让培训内容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通过这次网络培训,使我认识到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习者”。教师要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上,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还要学习与提高对人的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使自己不仅会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与风格。现代教师不再比喻为“一桶水”,而应当被比喻为“一条不断流动的河流”,“装满一桶水,享用一辈子”的思想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更加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旧的不能顺应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不断钻研教材,学习新理念、新方法,更深入地了解学生,钻研教材教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教研水平,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小学数学现代教学的需要。特级教师吴正宪曾说过:数学教师要带着思想走进课堂,给孩子们留出思想的空间,孩子们的思想才更开放,孩子们的思路才更开阔。今天的课堂教学最重要是读懂学生。一个好老师要专业地读懂教材,要用心地读懂学生,要智慧地读懂课堂,这样的课堂一定会充满活力。
第五篇:小学数学新课标教材网络培训体会6
小学数学新课标教材网络培训体会
2013年1月4日在文昌东关小学参加了人教版小学新课标教材网络培训会,领略到了刘丽、卢江、王永春、刘加霞四位专家对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修订的解读。对我来一个多年未教一年级的老师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更是一次教学思想碰撞与砥砺的难得经历。
回顾这短短一天的培训历程,我思绪万千!对新教材修订的整体解读,以及人民教育出版社主编王永春、卢江专家对《义务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的详细介绍——点面结合,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教材内容的变动、编写特点以及科学的教学建议,而且让我感受到了修订教材既高度关注了学生的“学”,又明确了教师的“教”,同时给我留下了更多的是思考。理论与教材培训过后,所带来是我对数学下册各单元教学方法及对学生的培养目标的确立应怎样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尤其是运用多媒体教学必须有充足的时间和经历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合格的优秀学生等等方面任务。
无论是课标还是教材的修订,其最终目的是促使数学课程更加完善,适应社会发展与教育改革的需要,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用的价值。培训中,卢江和王永春两位专家,她们针对教材、学生和教学等实际情况,对本套实验教材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讲解与辅导,的确让我们惊喜地发现此套教材的变化与改进:
1、教材的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教学内容的编排更为科学合理,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例如,统计、100以内的认识、十几减几加几、平面图形及几何图形、人民币的认识这些内容降低了难度又有趣味性使一年级学生易接受,统计与概率领域中,将分类与统计整合进行整体教学等等——这些教材结构上的改变,既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又是新课程实施后作出的积极回应与调整。
2、系统处理了“解决问题”,为实现“解决问题”的课程目标提供教学思路、发展线索和可操作的案例。例如,一年级下册的《解决问题》,教材非常清晰地向教者传达了教学的思路,循序渐进地提供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明确告知教者解决问题应关注的问题和所要达成的目标,为后续学习提供了可靠的解题保障。
3、系统调整“人民币”兑换的教学内容,使所出现的教学内容更符合学生的思维
发展特点、数学学习特点,更有利于学生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
4、各部分具体教学内容的编排,均根据实验教学的经验和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对教学顺序和节奏做了一定的调整,更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
此外,从一年级下册的修订教材来看,足见编者的精心与用心。它不仅非常好地处理了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处理了倡导新理念与具体措施可行性之间的关系,而且在原来实验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到了图文并茂,童趣盎然,时尚清新,可读性强,极佳地关注了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非常贴切地展示给广大师生,这也为落实《课标》,为学生获得“四基”,形成“四能”提供有效而丰富的素材,相信这套教材定会成为教师爱教、学生乐学的好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