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新课标小学3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
… _…__…_…__…__…__…_…__…__…__…名线姓… … … …__…__…_…__…__…__…_…_号…座… 订__…__…_…__…__…__…_…__…_级…班…… … _装_…__…__…__…_…__…__…__…_…校…学………2013~2014学年下期小学三年级数学期中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你知道吗?填一填。(1-3每空0.5分,共28分)
1、地图通常是按上()、下()、左()、右()绘制的。
2、通常所说的八个方向是()、()、()、()、()、()、()、()。
3、傍晚我们面对太阳,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4、416÷4的商是()位数,商的最高位在()位上
5、平年全年有()天,闰年全年有()天。今年(2014年)是()年。
6、()年= 24月 360分=()时 6个星期=()天 49日=()个星期
7、从7月4日开始放假,到9月1日开学共放假()天。
8、用24时计时法或12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上午8时()下午2时()深夜12时()15时()20时()23时()
9、第一节课7时50分上课,40分钟下课,这节课()时()分结束。
10、□÷○=15……5,○最小是()。当○最小时,□是()。
二、公正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6分)1、457÷5的商是三位数。()
2、今天是9月30日,明天就是国庆节。()3、4月份最多有5个星期日。()
4、小明的生日是2月30日。()
5、夜里12时也是第二天的0时。()
6、每年的7月份和8月份的天数一样多。()
三、选择题。(6分)
1、张明今年4月满10岁,她出生在()① 2014年 ② 2004年 ③ 2005年 2、346÷7商的最高位是()。① 百位 ② 十位 ③ 第二位
3、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
①两位数 ②三位数 ③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4、下午5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① 15时 ②17时 ③下午17时
5、同学们6:40开始晨练,练了30分钟,()结束。① 7小时10分 ② 7:10 ③ 6:70
6、被除数中间有0,商的中间()①一定有0 ②没有0 ③可能有0
四、我真棒能计算。(31分)
1、口算。(10分)
120÷4= 30×10= 400÷5= 600÷6= 13×20= 202÷2= 960÷3= 69÷3= 15×40= 0÷5=
2、列竖式计算。(21分)
348÷3= 702÷6= 2040÷6=
504÷5= 45×12= 520÷4=
验算: 验算: 验算:
五.小明从家出发,经过邮局到少年宫,一共用了9分钟。(5分)
(1)小明平均每分走多少米?(3分)
(2)如果照这样的速度直接从家到少年宫,只要7分。小明直接从家去少年宫的路程是多少米?(2分)
六、我能解决问题。(24分)
1、学校买来来354个气球,每5朵扎一束,最多可以扎成多少束?还剩几个气球?(5分)
2、学校买回18箱粉笔,每箱36盒,用去了一半,还剩下多少盒?(5分)
3、张平骑自行车去奶奶家,每小时行15千米,他早上8时出发,10时到达,张平家到奶奶家共多少千米?(5分)
4、统计。六年级四个班同学植树情况如下:六年级(1)班25棵,六年级(2)班20棵,六年级(3)班30棵,六年级(4)班25棵。(9分)
六年级四个班同学植树情况统计图
1、哪个班植树的棵数最少?(2分)
2、平均每个班植多少棵树?(3分)
3、你还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决?(4分)
第二篇:小学3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北师大版)
小学3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北师大版)
考试是对大家这段学习情况的一个检验,虽然它存在着偶然性,但是事前准备也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小编特地为大家编写了这篇小学3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北师大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直接写得数。(5分)502= 357= 244= 156= 3700= 6005= 443= 969= 888= 1204=
二、填一填。(每空1分,第5小题3分共34分)
1、观察物体可以从()、()、()、()、()、()不同的面去观察。2、3千克=()克 9000克=()千克 4千克=()克 2吨=()千克()吨=5000千克 6kg=()克 2t=()kg 8kg=()g
3、在○填或= 5t○5000g 900g○1kg 4kg○4000g 8t○9500kg 1kg ○1000g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克、千克、吨)一块橡皮10()一袋面粉50()一辆卡车的载重量20()自己的体重约25()一节火车皮的载重量60()一个苹果约100()一头大象约3()一本作业本50()
5、把下面的数量按从大打到小的顺序排列。
第 1 页 3010克 3吨 3千克 1千500克 3吨100克 6、2555的积是一个()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如果期中一位数是0,积是()。
三、竖式计算。(8分)75 4 3058 5606 329
四、脱式计算(18分)135(270-262)239-17 958-168(100-80)50 663010 956-755
五、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一个西瓜的质量约10()A、千克 B、克 C、吨 2、0和任何数相乘一定等于()A、0 B、1C、原来的数D、不确定
3、人每分钟约跑400()A、厘米B、分米 C、米D、千米
4、将86+86+86改写成乘法算式是:()A、863 B、868686 C、8686 5、1kg棉花和1kg钢铁比较()A、一样重B、棉花重C、钢铁重D、无法比较
六、画出下面的立体图形从正面、右面、上面看到的形状。(6分)(上面)(正面)(右面)
第 2 页
七、解决问题。(20分)
1、一件上衣64元,买3件衣服多少元?200元够吗?(4分)
2、小刚每分钟打54个字,这篇稿件500个字,8分钟后小刚能打完吗?有剩余吗?(5分)
3、工厂运来6捆小树苗,每捆20棵,每棵7元,这些树苗要多少钱?(5分)
4、一根绳子81米,每8米截一段,可以截几段?(6分)
八、找规律填数。(4分)1、11,22,44,(),()2、9,27,81,(),()3、22,32,42,(),()4、12,16,21,(),()以上就是有关小学3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北师大版)的全部内容,愿大家在考试中突破自己,取得优异的成绩!
第 3 页
第三篇: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班级: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
一、请你细心填一填。(1×25=25分)1、28×19的积是()位数,25×80的积的末尾一共有()个0。
2、一袋大米的重量是20千克,()袋这样的大米重1吨。
3、小明用90元钱买了3个玩具熊,找回15元,每个玩具熊()元。
4、计算48÷8×5,应该先算()法,再算()法,计算结果是()。
5、把45÷9=5,42-5=37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6、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⑴、位于长江下游的苏通大桥大约长8()。⑵、一头大象约重35()。⑶、小军的体重大约是36()。⑷、我们课桌的宽约是40()。
7、在○里填上 “>”、“<”“=”。
2吨○200千克
2小时○180分
22×12○22×3×4 7200米○8千米
50时○2日
(66-45)÷3○66-45÷3
8、一年中共有()个季度,每个季度有()个月,儿童节在第()季度,今年共有()天,是()个星期零()天。
9、用3、4、7、9写出一道得数是24的算式:()。
二、细心思考,认真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共5分)
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
2、一个苹果重约3千克。
()3、36-2×3=36-(2×3)=60
()
4、在一个月里最多有5个星期六。
()5、24时既可以表示夜里12时,也可以表示第二天零时。
()
三、认真观察,仔细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共5分)
1、和42×19得数相等的算式是()。
A、42×20+42
B、42×20-42
C、42×20-1
2、下面各算式中,()的得数大约是4800。
A、61×82
B、79×52
C、69×53 3、1000克的铁和1千克的棉花哪一个更重些?
A、铁
B、棉花
C、一样重
4、动物园里棕熊的体重是480千克,北极熊体重比棕熊重400千克,北极熊重()千克。
A、880
B、80
C、13600
5、下面的年份中,不是闰年的是()。
A、2008年
B、1900年
C、2016年
四、计算下面各题。(共28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40×5=
75÷5=
450÷9=
2+8×70= 80÷5=
71×80=
63+27=
42-36÷3=
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加★的要验算)(2分×4+3分×2=14分)90×18=
46×19=
★88×41=
69×72=
240×3=
★56×63=
3、脱式计算。(2分×3=6分)
42-56÷8
480-(180+60)
(476+136)÷9
五、看图形,列算式。(2分×3=6分)
六、解决下列问题。(4分×4+6分+5分=27分)
1、第20届世界足球赛有32支球队参加,每队24名球员,共有多少名球员参加此赛?
2、有一辆载重5吨的卡车,要装6台850千克的机器,有没有超载?
3、每个茶杯售价4元,买5盒(每盒有6个茶杯)的茶杯一共要多少钱?
4、小华从校园图书室借一本科普书,共有134页,看了5天后还剩54页,平均每天看多少页?如果只能借阅8天,从第6天起,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
5、订一份报纸全年40元,订一份杂志每月15元。⑴、订一份报纸,每季度需要多少元?
⑵、订一份杂志,全年需要多少元?
6、一根300米长的绳子,第一次剪去25米,第二次剪去的米数是第一次的4倍,那么这根绳子一共短了多少米?
七、智力测验。(共10分)
1、□5×40<2400,□里最大填()。
2、要使□6×28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第四篇:最新3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3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chuāndàicūzhuàngjiāowàiyǎngwàngdǎliang
jiāojuǎnkǎochámòfángjiāonènjiǎnchá
二、辨字组词:(8分)
诚蜂胶闲
城峰较闭
测娇坊推
侧骄访准
三、将下列各组词语按一定顺序重新排列:(6分)
1.叔叔弟弟爷爷哥哥伯伯
2.发芽播种生根结果开花
3.宇宙中国地球亚洲北京
四、我会填:(6分)
悄悄地快活地好奇地
美丽的可爱的温柔的跑得跳得飞得
认真地努力用心
五、默写《夜书所见》:(6分)
六、照样子写一写:(6分)
清清楚楚(写三个)
讨论讨论(写三个)
喜洋洋(写三个)
七、根据你积累的知识填空:(10分)
1.独在异乡为异客。(王维)
2.,侧坐莓苔草映身。(胡令能)
3.聪明在于学习。(列宁)
4.,只要肯登攀。(一)
5.任何成就都是。(宋庆龄)
6.天对雨对大陆对山花对对苍穹
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
xiōngpúrènàoyǎngwàngliángshuǎng
jiāojuǎnzhǔnbèijiāonènshìyí
二、照样子,改写下面的句子。(4分)
例:国旗在空中飘扬。国旗像一片鲜艳的红云在空中飘扬。
1、柳枝被风吹起。
2、瀑布挂在山前。
3、一一响,运动员出发了。
4、田野里开遍了花。
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3分)
鲫鱼(jìjǐ)抡起(lūnlún)钥匙(chishi)
绽开(zhàndìng)陨石(yǔnsǔn)砌成(qìqiè)
经过这段时间的复习,大家觉得自己有提高吗?我们就来通过做这篇三年级上学期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检测一下自己的劳动成果吧!
一、我会读拼音,我还会写词语呢!(20分)
cūzhuàngróngmáoxiōngpúchuāndàiyáoyuǎn
jiāonènkūnchónɡsūxǐnɡkǎocháyóupiào
二、我认识了好些多音字,我还会选择正确的读音打√。(3分)
1、奶奶拿着大扇子(shānshàn),扇(shànshān)走了我身边的蚊子。
2、我们互相(xiāngxiàng)手拉着手照了一张相(xiāngxiàng)。
3、爸爸出差去西安了,我每天待(dāidài)在家里,期待(dāidài)着爸爸能早些回家。
三、我会先比一比,再组词。(5分)
耍插瓣倍奋
要播辫陪备
四、我会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8分)
耐心 细心 虚心
1、做算术题特别要,不然容易出错。
2、帮助别人要有,听取别人意见要。
告别道别
1、在烈士追悼会上,举行了仪式。
2、临行前,我特地去向他。
陆续继续连续
1、科学家们已经工作了两天两夜。
2、这些花在二十四小时内开放。
3、在这次比赛中我国女排取得了优异成绩,希望她们能努力。
五、我能把词语补充完整。(8分)
一本引人迷人准确
千万大惊垂头争斗
六、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啦!(17分)
1、《夜书所见》描写的是季的景色。
诗中描写儿童活动的诗句是:。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代诗人在节想念家乡时写的。诗中“、。”一句,常被远离家乡的人所引用。
3、公园里有一棵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色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婉转地,非常惹人喜爱。
4、凌晨四点,牵牛花了紫色的小喇叭;
五点左右,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下午三点,万寿菊;
月光花在七点左右开自己的花瓣;
七、这样的句子,我也会写。(4分)
1、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幸福鸟”的踪影,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2、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四、填上适当的词。(4分)的国旗操场的电脑的玩具
地离开地学习
地照相地飞散
五、给形近字组词(4分)
耍驾辫促
要架辩捉
六、选词填空(5分)
温暖 温和
1、听了他热情的话,我心里感到一阵。
2、李老师说话时态度亲切,语气,大家都喜欢她。
耐心 细心 虚心
1、做算术题特别要,不然容易出错。
2、帮助别人要有,听取别人意见要。
七、补充句子及诗句。(6)
(1)三人行,(2)聪明在于学习,(3),只要肯登攀。
(4),灯下草虫鸣。
(5),江上秋风送客情。
(6)遥知兄弟登高处。
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带给小朋友的是。
(2)这座桥不但,而且。
(3)独在异乡为异客。这两句诗是唐代诗人写的。
3、写出你课外积累的一个关于描写秋天的句子。
九、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5分)
1、“我想,他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想,他们飞得这么低,不能看到遥远的家。”
2、“白天阳光强,气湿高,空气干躁,昙花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这句话中没有错别字。
3、《风筝》作者是法布尔,文章主要写了小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事。
4、“天灰蒙蒙,好像快要下雨了”这句话不是一个比喻句。
5、“五月葫芦大街卖,六月黄瓜弯似弓”这句谚语说得没错。
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3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考试顺利!
很多人都觉得考试靠的是平时的积累,考前突袭只是安慰自己罢了。其实不然,考前的临阵磨枪也是相当重要的!为此,小编针对大多数人的情况整理了这篇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一起来看看吧!
如果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书写就是我们做每一样事的窗户,记得哦,本考卷有2分的书写分呢。
3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chuāndàicūzhuàngjiāowàiyǎngwàngdǎliang
jiāojuǎnkǎochámòfángjiāonènjiǎnchá
二、辨字组词:(8分)
诚蜂胶闲
城峰较闭
测娇坊推
侧骄访准
三、将下列各组词语按一定顺序重新排列:(6分)
1.叔叔弟弟爷爷哥哥伯伯
2.发芽播种生根结果开花
3.宇宙中国地球亚洲北京
四、我会填:(6分)
悄悄地快活地好奇地
美丽的可爱的温柔的跑得跳得飞得
认真地努力用心
五、默写《夜书所见》:(6分)
六、照样子写一写:(6分)
清清楚楚(写三个)
讨论讨论(写三个)
喜洋洋(写三个)
七、根据你积累的知识填空:(10分)
1.独在异乡为异客。(王维)
2.,侧坐莓苔草映身。(胡令能)
3.聪明在于学习。(列宁)
4.,只要肯登攀。(一)
5.任何成就都是。(宋庆龄)
6.天对雨对大陆对山花对对苍穹
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
xiōngpúrènàoyǎngwàngliángshuǎng
jiāojuǎnzhǔnbèijiāonènshìyí
二、照样子,改写下面的句子。(4分)
例:国旗在空中飘扬。国旗像一片鲜艳的红云在空中飘扬。
1、柳枝被风吹起。
2、瀑布挂在山前。
3、一一响,运动员出发了。
4、田野里开遍了花。
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3分)
鲫鱼(jìjǐ)抡起(lūnlún)钥匙(chishi)
绽开(zhàndìng)陨石(yǔnsǔn)砌成(qìqiè)
经过这段时间的复习,大家觉得自己有提高吗?我们就来通过做这篇三年级上学期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检测一下自己的劳动成果吧!
一、我会读拼音,我还会写词语呢!(20分)
cūzhuàngróngmáoxiōngpúchuāndàiyáoyuǎn
jiāonènkūnchónɡsūxǐnɡkǎocháyóupiào
二、我认识了好些多音字,我还会选择正确的读音打√。(3分)
1、奶奶拿着大扇子(shānshàn),扇(shànshān)走了我身边的蚊子。
2、我们互相(xiāngxiàng)手拉着手照了一张相(xiāngxiàng)。
3、爸爸出差去西安了,我每天待(dāidài)在家里,期待(dāidài)着爸爸能早些回家。
三、我会先比一比,再组词。(5分)
耍插瓣倍奋
要播辫陪备
四、我会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8分)
耐心 细心 虚心
1、做算术题特别要,不然容易出错。
2、帮助别人要有,听取别人意见要。
告别道别
1、在烈士追悼会上,举行了仪式。
2、临行前,我特地去向他。
陆续继续连续
1、科学家们已经工作了两天两夜。
2、这些花在二十四小时内开放。
3、在这次比赛中我国女排取得了优异成绩,希望她们能努力。
五、我能把词语补充完整。(8分)
一本引人迷人准确
千万大惊垂头争斗
六、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啦!(17分)
1、《夜书所见》描写的是季的景色。
诗中描写儿童活动的诗句是:。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代诗人在节想念家乡时写的。诗中“、。”一句,常被远离家乡的人所引用。
3、公园里有一棵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色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婉转地,非常惹人喜爱。
4、凌晨四点,牵牛花了紫色的小喇叭;
五点左右,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下午三点,万寿菊;
月光花在七点左右开自己的花瓣;
七、这样的句子,我也会写。(4分)
1、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幸福鸟”的踪影,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2、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四、填上适当的词。(4分)的国旗操场的电脑的玩具
地离开地学习
地照相地飞散
五、给形近字组词(4分)
耍驾辫促
要架辩捉
六、选词填空(5分)
温暖 温和
1、听了他热情的话,我心里感到一阵。
2、李老师说话时态度亲切,语气,大家都喜欢她。
耐心 细心 虚心
1、做算术题特别要,不然容易出错。
2、帮助别人要有,听取别人意见要。
七、补充句子及诗句。(6)
(1)三人行,(2)聪明在于学习,(3),只要肯登攀。
(4),灯下草虫鸣。
(5),江上秋风送客情。
(6)遥知兄弟登高处。
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带给小朋友的是。
(2)这座桥不但,而且。
(3)独在异乡为异客。这两句诗是唐代诗人写的。
3、写出你课外积累的一个关于描写秋天的句子。
九、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5分)
1、“我想,他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想,他们飞得这么低,不能看到遥远的家。”
2、“白天阳光强,气湿高,空气干躁,昙花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这句话中没有错别字。
3、《风筝》作者是法布尔,文章主要写了小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事。
4、“天灰蒙蒙,好像快要下雨了”这句话不是一个比喻句。
5、“五月葫芦大街卖,六月黄瓜弯似弓”这句谚语说得没错。
第五篇:人教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第三单元)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P28/例1(加法交换律)P29/例2(加法结合律)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等等。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
二、新授
练习本上用自己的方法列出综合算式,解答黑板上问题。教师巡视,找出课堂上需要的答案,找学生板演。
学生观察第一组算式,发现特点。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组算式,总结出: 40+56=56+40 试着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
通过这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发现规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板书。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加法交换律吗? 板书:a+b=b+a
学生用多种形式表示。符号表示:△+☆=☆+△
引导学生观察第二组算式,总结出:
(88+104+96)=88+(104+96)学生观察第二组算式,发现特点。
学生继续观察几组算式。
出示:
(69+172)+28 69+(172+28)155+(145+207)(155+145)+207 通过上面的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总结观察到的规律。
教师板书: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叫法结合律。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结合律。符号表示:(△+☆)+○=△+(☆+○)教师板书:
(a+b)+c=a+(b+c)
学生根据这两个运算定律,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
三、巩固练习P28/做一做 P31/
4、1
四、小结
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加法的运算定律。今天这节课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你能把这些运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吗?
五、作业:P31/3 板书设计:
(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40+56=96(千米)56+40=96(千米)88+104+96 104+96+88 =192+96 =200+88 =288 40+56=56+40 ┆(学生举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155+这叫做加法交换律。a+b=b+a(a+b)+c=a+(b+c)课后小结:
加法的运算定律
(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千米)=288(千米)
(88+104)+96=88+(104+96)
(69+172)+28=69+(172+28)
(145+207)=(155+145)+207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P30/例3(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教学目标:
1.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关于加法的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2)加法结合律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二、新授 出示:例5 下面是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第四天 城市A→B 第五天 城市B→C 第六天 城市C→D 第七天 城市D→E A→B 115千米 B→C 132千米 C→D 118千米 D→E 85千米
根据上面的条件,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性地将问题板书。
请你们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解答黑板上的问题。
汇报自己的答案,并说明理由。
重点引导学生对最后一个问题(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进行汇报。学生可能对括号问题有异议
教师可以正确引导,加法中为了更清楚地体现运算顺序,所以要加小括号。
既用到了加法交换律,也用到了加法结合律。这道题我们运用了加法中的什么运算定律?
通常在简便计算中,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是同时使用的。
三、巩固练习P30/做一做
四、小结
学生汇报学习的内容,以及自己的收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P32/5—7 板书设计: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
115+132+118+85 =115+85+132+118 ←加法交换律 =(115+85)+(132+118)←加法结合律 =200+250 =450(千米)课后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加法运算定律应用的练习课 教学目标:
1.能熟练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口答:
(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46+()=75+()()+38=()+59 24+19=()+()a+57=()+()
要求学生说出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数。
(2)根据每组第一个算式直接说出第二个算式的结果。632+85=717 85+632=()304+215=519 215+304=()
(3)下面各式那些符合加法交换律。140+250=260+130 20+70+30=70+30+20 260+450=460+250 a+400=400+a 通过上面的几道题,你们能小结一下我们都复习了什么内容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学生小结。
练习本独立完成:
(1)一列火车从北京过天津开往济南,北京到天津的铁路长137千米,天津到济南的铁路长357千米。北京到济南的铁路场多少千米?
(2)玉门县要修一条公路,已经修了400千米,还有260千米没有修,这条公路有多少千米? 求:
(1)画出线段图。(2)列式计算。
比较两题在应用运算定律方面有什么不同。
在比较重视学生明确,第1题只应用了加法结合律,而第2题先用加法交换律把75和480交换位置,再应用加法结合律把325和75相加才能使计算简便。
师生共同订正。(简单说明线段图应该怎样画,做简要规范。)
(3)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369+258+147=369+(□+147)(23+47)+56=23+(□+□)654+(97+a)=(654+□)+□
(4)下面哪些等式符合加法结合律? a+(20+9)=(a+20)+9 15+(7+b)=(20+2)+b(10+20)+30+40=10+(20+30)+40(5)用简便方法计算: 91+89+11 78+46+154 168+250+32 85+41+15+59
计算:480+325+75 325+480+75
二、小结 学生谈收获。
课后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P34/例1(乘法交换律)例2(乘法结合律)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2)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适当板书。
二、新授
引导学生对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报。(1)4×25=100(人)25×4=100(人)
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
你们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
板书: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 学生汇报字母表示:a×b=b×a
我们在原来的学习中用过乘法交换律吗?在验算乘法时,可以用交换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就是用了乘法交换律。
根据前面的加法结合律的方法,你们能试着自己学习乘法中的另一个规律吗? 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2)(25×5)×2 25×(5×2)=125×2 =10×25 =250(桶)=250(桶)
小组合作学习。
①这组算式发现了什么? ②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③用语言表述规律,并起名字。④字母表示。小组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整理。
三、巩固练习P35/做一做1、2
四、小结
学生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整节课的学习要点。完善板书。
五、作业:P37/2—4 板书设计: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2)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25×4=100(人)4×25=100(人)(25×5)×2 25×(5×2)25×4=4×25 =125×2 =10×25 ┆(学生举例)=250(桶)=250(桶)
(25×5)×2=25×(5×2)┆(学生举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这叫做乘法交换律。a×b=b×a(a课后小结:
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b)×c=a×(b×c)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练习课 教学目标:
1.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1)口算:
50×2=100 50×20=1000 25×4=100 25×8=200 25×12=300 25×40=1000 125×8=1000 125×16=200 125×24=3000 125×80=10000
通过刚才的口算,你们很快就算出结果,你们知道在乘法运算中有三对好朋友,它们分别是谁? 板书:5×2 25×4 125×8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30×6×7=30×(□×□)125×8×40=(□×□)×□(3)计算:
43×25×4 25×43×4 比较两道题,在运用乘法运算定律时有什么不同?
在讨论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总结出:第1题只应用乘法结合律把后两个数相乘,就可以使计算简便;第2题要先用乘法交换律把4放在前面,使25与4相乘,或把25放在43的后面,使25与4相乘,然后再用乘法结合律,使计算简便。
小结: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单独运用乘法结合律使计算简便,一种是两个运算定律结合使用,使计算简便。关键要掌握运算定律的内容,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
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加以区分。
(4)师生比赛,看谁直接说出结果速度快。25×42×4 68×125×8 4×39×25(5)对比练习: 4×25+16×25 4×25×16×25
(25+15)×4(25×15)×4
46×25(40+6)×25
49×49+49×51 49×99+49
(68+32)×5 68+32×5 学生小组分工后独立完成,再进行小组内交流。汇报。
二、小结 学生谈收获。
课后小结: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P36/例3(乘法分配律)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应用。教学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埋伏 思考问题。
在学习乘法的运算定律时,我们观察了一幅主题图,有的同学还提出了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二、新授
小组讨论,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教师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
学生汇报自己的解法。引导学生说明不同算法的理由。
(1)(4+2)×25 =6×25 =150(人)
4+2是每组一共有多少人,在乘25就算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了。(2)4×25+2×25 =100+50 =150(人)
4×25表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个人负责挖坑、种树,2×25表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负责抬水、浇树。再把它们加起来就是一共有多少人了。小组合作:
(1)两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2)两组算式有什么不同点?(3)两组算式有什么联系? 汇报。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汇报,灵活地进行引导,总结出要点。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几组算式吗? 学生举例。
根据学生举例板书。
到底我们举的例子是不是符合这样的规律呢?请学生验证。请学生用语言表述出发现的规律。
板书: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b+a×c 你有什么好方法帮助我们大家记住乘法分配律?
简记为:
和与一个数相乘=积相加
三、巩固练习P36/做一做 P38/5 在练习小结中,帮助学生记忆乘法分配律。
四、小结
学生汇报自己的收获。
教师引导小结,相应完善板书。
板书设计:
=6 =150 课后小结:
乘法分配律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1)(4+2)×25(2)4×25+2×25 ×25 =100+50(人)=150(人)(4+2)×25=4×25+2×25 ┆(学生举例)
(a+b)×c=a×c+b×c a×(b+c)=a×b+a×c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
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出示: 1.口算:
73+27 138×100 100-64 64×1 8×9×125(4+40)×25 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302=300+□
(300+2)×43=300×□+2×□ 2003=2000+□
(2000+3)×14=2000×□+□×□
二、新授
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分配律,今天继续研究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出示102×()
学生任意填上一个两位数。
老师迅速说出它的得数,而不用笔算。出示:
计算102×43
小组讨论完成。学生可能出现:(1)(100+2)×43(2)102×(40+3)
在对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题目的特点,以及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从而使学生明确: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与一个数的和,再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小练:
(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3001×84=□×84+□×84 92×203=92×(200+□)=92×200+92×□(2)计算102×24
出示:9×37+9×63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1)9×37+9×63 =333+567 =900(2)9×37+9×63 =9×(37+63)=9×100 =900 找出不同的方法,进行板演。
引导学生对比两种方法,重点理解、说明第二种方法。
小结:这类题目的结构形式的特点是算式的运算符号一般是×、+、×的形式,也就是两个积的和。在两个乘法算式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也就是两个数的和要乘那个数。另外两个不同的因数,一般是两个能凑成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
小练:(80+8)×25 32×(200+3)35×37+65×37
38×29+38 讨论:这个题目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结构形式吗?你能把它转化成乘法分配律的形式吗?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订正时,说明怎样运用运算定律简算的。
引导学生小结:我们运用乘法分配律间算时,一定要认真审题,观察算式的特点,有的不能直接简算,只要将题型稍加改变,就能进行简算。
三、巩固练习1.师生对出题。
我们运用刚才学过的知识对出题,你出一个乘法算式,我出一个乘法算式,但这两个算式合起来要能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2.根据乘法分配律把相等的算式用“=”连接起来。23×12+23×88(35+45)×12(11×25)×4 25×(4+40)讨论:
2、3题为什么不相等?要使等号两边的算式相等,符合乘法分配律的形式,应该怎么改? 3.P38/5
四、小结 谈收获。
五、作业:P38/6—8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计算102×43 9×37+9×63 9×37+9×63 38×29+38 102×43 =333+567 =9×(37+63)=38×(29+1)=(100+2)×43 =900 =9×100 =38×40 =100×43+2×43 =900 =1520 =4300+86 =4386 课后小结:
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
乘法运算定律的复习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能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知识点的复习
回忆《乘法的运算定律》这一小节的学习内容。教师引导回忆,并相应板书。
二、联系实际复习
1.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有关乘法的运算定律的相应知识。
2.学生汇报课前自己根据乘法运算定律自编的题目或搜集的题目。教师把符合要求的题目贴上黑板。
学生根据前面的知识点的复习,进行题目的独立解答。
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教师巡视,加以必要的指导。
有必要的题目可以让学生练习画线段图。
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
三、小结 学生谈收获
课后小结:
第九课时:
教学内容:
P39/例1(减法性质)P43/例3(除法性质)教学目标:
1.知道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或除以两个数,可以改为减去两个数的和或除以两个数的积。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探索、研究数学的意识与能力。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一个数连续减去或除以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或除以两个数的积。教学难点:
学生自己探索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改为除以两个数的积。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购物:
一个电脑桌497元,一种电脑椅203元,另一种电脑椅235元。带1035元买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还剩多少钱?
学生自己选择条件,独立解答。
汇报:
(1)1035-235-497 1035-497-235(2)1035-(497+235)
(1)1035-497-203 1035-203-497(2)1035-(497+203)
二、新授 板书:
1035-235-497 1035-(497+235)
1035-497-203 1035-(497+203)观察两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你还能举出这样的几组算式吗? 教师板书。
学生发现规律,并相应进行语言描述,初步总结减法性质。
观察这几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板书: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谁能试着用字母表示?板书: a-b-c=a-(b+c)
小练:
(1)一本书一共有234页,我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汇报时对比不同的解法,找出最优解法。
在其他的运算中是否也有这样的规律呢? a+b+c= a+(b-c)a×b×c= a×(b÷c)a÷b÷c=a÷(b×c)究竟哪个是对的呢?请小组合作验证。
小组合作验证;可以采用代入数字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举实例的方法等等。小组选择自己认为可能的规律进行验证。最后验证出第三个是正确的。小练:
(1)填空:
436-236-150=436-(□+□)480-(268+132)=480〇268〇132 1000-159-□=1000〇(□+441)□-(217+443)=895-□-□ 16÷2÷4=16÷(□〇□)
210÷(7×6)=210〇(7〇6)□÷(25×7)=350〇(□〇□)(2)判断:
638-(438+57=638-438+57 901-109-91= 901-(109+91)113-36-64= 133-(36+64)
3456-(481+519)= 3456-481-519 35÷14 = 350÷2÷7 3000÷4÷25= 3000÷(4+25)
三、巩固练习: P39/做一做1、2 简算:(1)1245-(245+673)
(2)1275-(164+36)(3)480-82-18(4)673-84-71-45(5)81÷3÷3(6)210÷(7×6)
四、小结
学生谈收获,以及本节课的重点和做题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五、作业:P41/2—
4、P47/6 板书设计:
连加、连除算式中的简算
(1)1035-235-497(1)1035-497-203 a+b+c= a+(b-c)1035-497-235 1035-203-497 a×b×c= a×(b÷c)(2)1035-(497+235)(2)1035-(497+203)
1035-235-497 =1035-(497+235)1035-497-203 =1035-(497+203)┆(学生举例)
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从一个数里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可以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a-b-c=a-(b+c)a÷b÷c=a÷(b×c)
课后小结:
第十课时:
教学内容:
P40/例2(综合运用加碱计算的实践问题)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
观察主题图,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出示主题图。
二、新授
1.观察图
(一)中的条件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图
(一)小组合作讨论问题
(一)的解决方法,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方法多?
小组讨论。
(教材提示了两种算法。一种是把每三本书的价钱相加。采用这种方法,学生遇到的困难是,四本书取三本共有几种情况?这是一个组合问题,回答这个问题,如果直接从四本书中每次取三本,要做到不重不漏,思考难度较大。如果反过来思考,四本取三本,也就是从四本书中每次去掉一本,就很容易得出共有四种情况。这种反过来思考的间接思路,用于计算三本书总价,就是教材提示的第二种算法。)
全班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整理板书。
2.观察图
(二)的条件问题。
小组讨论。汇报。
三、小结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完善板书。
四、作业:P42/5—7
课后小结:
第十一课时:
教学内容:
P44/例4(两个数相乘的乘法中的简便计算)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把一个数乘两位数,改成连续乘两个一位数的简便算法。2.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增强使用简便算法的择优意识。教学重点:
简便算法的算理。教学难点:
把一个两位数改成两个合适的一位数相乘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口算
12×30 18×20 24×40 15×40 15=()×()24=()×()30=()×()36=()×()
二、新授
出示 例4主题图 什么是“一打”?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一打”表示12个。
观察主题图,独立解决题目中的问题。找三个代表性的解题方法进行板演。板演:
(1)25×12=300(元)(2)25×12 =25×(3×4)=(25×4)×3 =100×3 =300(元)(3)12×25 =12×(100÷4)=12×100÷4 =1200÷4 =300(元)第1种直接计算。
第2种把其中的一个两位数的因数改成了两个一位数相乘的形式。
引导学生观察三个算式及解决方法。
你喜欢哪种方法?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你能应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吗?
第三种把其中的一个因数改成了两个数相除的形式,然后变成乘除混合运算,可以任意交换位置进行简便计算。
根据主题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教师选择性地板书。小组合作分工完成黑板上的题目。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教师要注意学生在简算过程中,是否正确地采用了简便计算的方法。
三、小结
学生谈收获,小结重点及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师完善板书。
四、巩固练习P47/
4、5
板书设计:
12×25=300(元)= =3 =3 =300
课后小结:
乘法中的简便计算
×25 12×25
(3×4)×25 =12×(100÷4)×(4×25)=12×100÷4 ×100 =1200÷4(元)=300(元)12 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
教学班级:
四年级()班
教学时间:2007年 月 日 备课教师:张会君 教学内容:
P45/例5(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练学生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2.能熟练运用简便方法解决实际中的问题。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二、新授
请你们根据图中的条件与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看看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巡视指导。
汇报:
(1)31×2+30×2+26 =(31+30)×2+26 =61×2+26 =122+26 =148(天)(2)7×21+1 =147+1 =148(天)
在按月计算的过程中,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按周计算的思路不难理解,但计数一共有多少周比较容易出错。可以让同桌互相指着月历边点、边数,也可以请能正确计数的同学介绍自己是怎样数的。
根据主题图的数据你们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根据条件问题提问。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板书。
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独立解答。
解答后小组互相交流。说说自己完成的是哪个问题,怎样解决的?有没有用到运算定律,怎样运用的?
三、小结
学生谈收获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谈谈在今天的学习后,你对运算定律的应用又有了什么样的认识和感受。
四、巩固练习
P46—47/1、3、7、8
五、作业:准备实践活动《营养午餐》板书设计: = =61 =122+26 =148课后小结: 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
(1)31×2+30×2+26(2)7×21+1(31+30)×2+26 =147+1 ×2+26 =148(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