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结合实际,谈一谈你对《教师法》中规定的教师享有的各项权利的理解和认识。
结合实际,谈一谈你对《教师法》中规定的教师享有的各项权利的理解和认识。答:教师的权利是指教师依法享有的某种权能和利益,表现为教师作为权利享有者能够作出或不作出一定的行为,或要求他人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的资格。《教师法》中对我国教师现阶段的权利作了具体规定。
1.教师享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教育教学权是教师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而必须具备的基本权利。主要内容包括:(1)教师依据其所在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工作量、本学科特点等自主地组织课堂教学;(2)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其教学内容和进度;(3)针对不同的教育教学对象,在教育教学形式、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实验和完善。对于教师的此项权益,任何个人或部门都无权干涉。
2.教师享有“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发表意见”的权利。
科学研究权是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应当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主要内容包括:(1)教师在完成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有权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论文撰写、发表自己的观点等创造性活动;(2)教师有权参加有关的学术团体和学术交流活动。
3.教师享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习成绩”的权利。
管理学生权体现了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主要内容包括:(1)教师有权对学生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特长、就业升学等方面的发展给予指导;(2)教师有权对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给予及时客观公正的评价;(3)教师有权运用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使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4.教师享有“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有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的权利。
获取报酬权是教师应当享有的一项维持自身和家庭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的物质权益,也是有关教师待遇的法律规定。主要内容包括:(1)教师有权要求所在学校及其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法律及教师聘用合同的规定,按时足额地支付工资报酬;(2)教师有权享受国家规定的医疗、住房、退休等各种福利待遇和优惠,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权利。5.教师享有“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的权利。
民主管理权是教师法律地位的人格体现。主要内容包括:(1)教师享有对学校及其他教育行政部门工作的批评权和建议权。教师有权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等组织形式及其他适当方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讨论学校发展与改革等方面的重大问题;(2)教师有权引导学生培养民主与法制意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等权利。
6.教师享有“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的权利
教育培训权是教师不断接受教育,获得自我充实和提高的基本权利和必要手段。主要内容包括:(1)教师有权参加进修和接受其他多种形式的培训,以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从而保障教育教学的质量;(2)教师有权参加达到法定学历标准和达到高一级学历水平的进修或以拓宽知识为主的继续教育培训等权利。
第二篇:浅谈对《教师法》中规定的教师享有的各项权利的认识
浅谈对《教师法》中规定的教师享有的各项权利的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对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断深化,今天教育已被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历史发展到今天,竞争已成为时代的特征,各类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因而作为培养人才的教师队伍,决定着跨世纪人才的质量,只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教师法》保证了教师应该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
教师的权利是指教师依法享有的某种权能和利益,表现为教师作为权利享 有者能够作出或不作出一定的行为,或要求他人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的资格。
《教师法》中对我国教师现阶段的权利作了具体规定。1.教师享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教育教学权是教师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而必须具备的基本权利。主要内容包括:(1)教师依据其所在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工作量、本学科特点等自主地组 织课堂教学;(2)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其教学内容和进度;(3)针对不同的教育教学对象,在教育教学形式、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实验和完善。对于教师的此项权益,任何个人或部门都无权干涉。
2.教师享有“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发表意见”的权利。科学研究权是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应当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主要内容包括:(1)教师在完成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有权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论文撰写、发表自己的观点等创造性活动;(2)教师有权参加有关的学术团体和学术交流活动。
3.教师享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习成绩”的权利。管理学生权体现了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主要内容包括:(1)教师有权对学生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特长、就业升学等方面的发展给予指导;(2)教师有权对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给予及时客观公正的评价;(3)教师有权运用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使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4.教师享有“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有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的权利。获取报酬权是教师应当享有的一项维持自身和家庭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的物质权益,也是有关教师待遇的法律规定。主要内容包括:(1)教师有权要求所在学校及其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法律及教师聘用合同的规定,按时足额地支付工资报酬;(2)教师有权享受国家规定的医疗、住房、退休等各种福利待遇和优惠,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权利。
5.教师享有“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的权利。民主管理权是教师法律地位的人格体现。主要内容包括:(1)教师享有对学校及其他教育行政部门工作的批评权和建议权。教师有权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等组织形式及其他适当方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讨论学校发展与改革 等方面的重大问题;(2)教师有权引导学生培养民主与法制意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等权利。
6.教师享有“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的权利。教育培训权是教师不断接受教育,获得自我充实和提高的基本权利和必要手 段。主要内容包括:(1)教师有权参加进修和接受其他多种形式的培训,以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从而保障教育教学的质量;(2)教师有权参加达到法定学历标准和达到高一级学历水平的进修或以拓宽知识为主的继续教育培训等权利。
然而,由于我国教育立法起步晚、起点低,教育法律法规还很不成熟,加上我国教育特殊的国情和诸多原因,教师合法权益保护仍不尽人意,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合法权益被侵犯屡见不鲜,对教师权益的保护任重而道远。
从最近有关媒体的报道和笔者所作的相关调查可知,目前对教师合法权益侵害有很多。比如,任意剥夺教师工作权,侵犯教师的获酬权,拖欠、克扣教师工资,非法侵害教师的休息、休假权,参加继续教育得不到切实保障,教师的批评建议权、民主管理权得不到实现,非法给教师设定义务等。
可见,目前我国教师权益受侵害的涉及范围广、影响大,甚至有些性质还相当恶劣。因此,对教师合法权利的保护应该引起社会足够的重视。这些都可能因为教师自身权利意识淡薄,或者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本身存在着弊端等等。那如何加强教师权利的保护呢?一是加强法制宣传,增强教师权利意识,权利意识的觉醒是对侵权行为最有力的抵制。二是积极建构校长权力有效约束机制,让学校管理成为民主的,每个教师都有义务把学校搞好。三是实行聘用合同制,明确教师和学校的权利、义务。四是建立科学的教育人事争议仲裁机构。五是要加强教育立法研究,不断完善教育立法,使其更具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与教师的辛勤劳动分不开,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也就是教育的竞争。只有教师的合法权利受到法律保护,才能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从而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三篇:请结合实际,谈一谈你对“四个伟大”的认识(二)
请结合实际,谈一谈你对“四个伟大”的认识
党的十九大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就是把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的阐述,如何正确认识这“四个伟大”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党的十九大未对“四个伟大”作出明确定位,但就其宏阔的格局、高远的目标、非凡的意义而言,这是指引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根本遵循,其地位和作用必将是伟大而深远的。
“四个伟大”是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党的十九大报告在第二部分论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时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并鲜明提出,要实现这个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显然,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词典里还有另外一个更大的逻辑体系,一个用“四个伟大”支撑的民族复兴的大逻辑。这个逻辑已经从触手可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中跳出来,向着曾经长期属于中华民族的方位展望了,因为复兴是先进制度的必然要求,是优秀文化的必然归宿,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期盼,进入新时代我们已经具备了梦想成真的坚实基础。然而,民族复兴的难度将会远高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虽然“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又“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因为民族复兴将面临更大的风险、更大的困难、更大的挑战。大使命要有大战略,“四个伟大”便是这个当之无愧的大战略,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四个方面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构成了党实现民族复兴的战略路径。其中:实现伟大梦想,既指明了清晰的战略目标,又是激励全体共产党人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进行伟大斗争,既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基本手段,又对全党在新时代以怎样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建设伟大工程,既是确保战略目标实现的根本政治保障,又是对执政党自身建设提出更高要求;推进伟大事业,既是实现战略目标必须始终坚持的正确前进方向,也是坚定“四个自信”政治定力的充分彰显。
“四个伟大”战略布局中把“推进伟大事业”作为战略手段,是在更大目标、更大范畴、更大格局、更宏观层面上的战略体系,这个战略体系的推进,尤其是“伟大斗争”的深入进行,必然对“四个全面”这个子战略体系创造良好环境、提供强劲推动。
党的建设贯穿两个战略布局,是最根本的战略手段。两个战略布局虽然处在不同层面,但两者却有一个相同的战略手段,就是党的自身建设。尽管在两个体系中有着不同的表述方式,无论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还是“全面从严治党”,但其本质无疑是一致的。
“四个伟大”从战略高度标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前进目标和方位,要求我们时刻牢记我们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唯有永不懈怠、永不满足,奋力奔跑、逐梦前行,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才能完成这个神圣使命。
“四个伟大”从战略高度揭示了我们前进道路上面临的挑战、风险、阻力和矛盾,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底线思维,不畏浮云遮望眼,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挑战。
“四个伟大”既从历史使命的高度宣示了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坚定意志和决心,又从高屋建瓴的格局上提出了实现这个目标的伟大的战略构想,我们只要保持定力、校准航向,坚定不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就一定能到达光辉彼岸。
第四篇:请结合实际,谈一谈你对“四个伟大”的认识(一)
请结合实际,谈一谈你对“四个伟大”的认识。
答: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把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作为一个统一整体提出来,是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体现了奋斗目标、实现路径、前进动力的高度统一,体现了历史传承、现实任务、未来方向的高度统一,体现了党的前途命运、国家的前途命运、民族的前途命运的高度统一,使我们党对肩负的历史使命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要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就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防止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就必须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就必须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就必须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创新时代潮流,坚决破除一切顽瘴痼疾;就必须更加自觉地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就必须更加自觉地防范各种风险,坚决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的必然要求,是确保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必然要求。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全觉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已经大踏步地赶上时代潮流,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壮丽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我们要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让承载着13亿多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中华巨轮继续劈波斩浪、扬帆远航,胜利驶向充满希望的明天!
第五篇:「2019秋期」试题:请结合实际,谈一谈你对“四个伟大”的认识?(一)
[2019秋期]试题:请结合实际,谈一谈你对“四个伟大”的认识?(一)
说明:试题及答案适用于国开电大专本科所有专业学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的基于网络终结性考试之大作业。
答:党的十九大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就是把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的阐述,如何正确认识这“四个伟大”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党的十九大未对“四个伟大”作出明确定位,但就其宏阔的格局、高远的目标、非凡的意义而言,这是指引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根本遵循,其地位和作用必将是伟大而深远的。
“四个伟大”是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党的十九大报告在第二部分论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时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并鲜明提出,要实现这个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显然,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词典里还有另外一个更大的逻辑体系,一个用“四个伟大”支撑的民族复兴的大逻辑。这个逻辑已经从触手可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中跳出来,向着曾经长期属于中华民族的方位展望了,因为复兴是先进制度的必然要求,是优秀文化的必然归宿,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期盼,进入新时代我们已经具备了梦想成真的坚实基础。然而,民族复兴的难度将会远高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虽然“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又“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因为民族复兴将面临更大的风险、更大的困难、更大的挑战。大使命要有大战略,“四个伟大”便是这个当之无愧的大战略,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四个方面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构成了党实现民族复兴的战略路径。其中:实现伟大梦想,既指明了清晰的战略目标,又是激励全体共产党人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进行伟大斗争,既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基本手段,又对全党在新时代以怎样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建设伟大工程,既是确保战略目标实现的根本政治保障,又是对执政党自身建设提出更高要求;推进伟大事业,既是实现战略目标必须始终坚持的正确前进方向,也是坚定“四个自信”政治定力的充分彰显。
“四个伟大”战略布局中把“推进伟大事业”作为战略手段,是在更大目标、更大范畴、更大格局、更宏观层面上的战略体系,这个战略体系的推进,尤其是“伟大斗争”的深入进行,必然对“四个全面”这个子战略体系创造良好环境、提供强劲推动。
党的建设贯穿两个战略布局,是最根本的战略手段。两个战略布局虽然处在不同层面,但两者却有一个相同的战略手段,就是党的自身建设。尽管在两个体系中有着不同的表述方式,无论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还是“全面从严治党”,但其本质无疑是一致的。
“四个伟大”从战略高度标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前进目标和方位,要求我们时刻牢记我们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唯有永不懈怠、永不满足,奋力奔跑、逐梦前行,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才能完成这个神圣使命。
“四个伟大”从战略高度揭示了我们前进道路上面临的挑战、风险、阻力和矛盾,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底线思维,不畏浮云遮望眼,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挑战。
“四个伟大”既从历史使命的高度宣示了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坚定意志和决心,又从高屋建瓴的格局上提出了实现这个目标的伟大的战略构想,我们只要保持定力、校准航向,坚定不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就一定能到达光辉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