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

时间:2019-05-12 22:28: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

第一篇: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义,以及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优化语文教学,语文教学运用信息技术时需要注意什么等几方面作一些论述。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优化

近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方法受到很大冲击,并促使教育发生了重大变革。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已经感受到了科技的进步带给我们的巨大变化,包括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也深深的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对我们教学所产生的深刻影响,而这些年我的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单一的辅助教学到有机融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对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也是一步步深入。作为语文教师,下面就我自己十余年来的工作经历谈一谈信息技术和优化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感受。

就基础教育而言,语文教育有两条主线:一是语言教育;二是文学教育。语文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文道统一”,即在学科知识教学的同时还兼顾到德育乃至美育。如果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恰当的使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使语文教学内容更具形象性和生动性,增强感染力,使教育信息从多种渠道去刺激学生的大脑,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够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将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充分占有、使用,更有效、快速地实现信息的交流,从而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拓宽学生视野,提高教学的质量。

一、语文教学广泛采用信息技术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代语文教学是为了培养创造性人才,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共同发展。只有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知识的掌握、素养的形成,才能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网络信息技术为传媒的三维目标的落实。在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起着重要作用。

在社会信息量急剧增加的今天,作为信息主要载体的语文,它的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和粉笔加黑板的单一形式,从而适应今天的信息化社会,否则就会失去它在基础教育中的应有地位。所以,语文学科必须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采用信息技术来解决以往语文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优化语文教学,推进课程改革,这是时代发展对语文学科的必然要求。

二、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教学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之所以得到了人们的关注,是因为它可以使学科教学声情并茂、知情并重、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在有限的时间内,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加大课堂信息容量以及提高教育训练水平。同时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认识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习潜力的开发,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课业环境和时空条件。

1.运用信息技术,形象生动,视听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不仅能充分运用历史资料和现实资料,扩大知识容量,还可以通过声音、画面拓展语文教学中的信息通道。视听结合,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感染力强,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激起学习的积极性。

2.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丰富情感。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大都是出自名家之手的经典著作,是用来指导学生鉴赏、训练学生听说能力的极好材料。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提高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浓厚兴趣的驱使下,学生必定能专注于学习,而要维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就必须为学生创设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富有趣味的学习情境。多媒体计算机具有图、文、声三位一体直接输出的功能,他所创设情境的真实性、形象性、趣味性是其他手段无法媲美的。

如小学语文《鸟的天堂》一课,写的是广东省新会县天马公社的一棵大榕树,这对于北方的孩子来说,从未见过,很难想象,而借助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多场景,多角度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和巴金爷爷一同到“鸟的天堂”欣赏美丽的南国风光,随着画面的出现,音乐响起,播音员的配文朗诵,学生的兴致油然而生。他们时而被“鸟的天堂”那幽静的环境所陶醉,时而为船桨那有节奏的划水声而欣喜,时而为榕树的繁茂姿态而惊叹,时而为鸟儿的繁多而称奇。多媒体的使用,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完全把学生带到了那美丽的南国怎能不触发他们学习的欲望?他们又怎能不乐于学习呢

3、运用信息技术,节省时间,拓展空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有事他们陶冶情操、拓展视野、开发思维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对于兼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语文,就应从更广的层面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材料的容量一直是传统语文教学难于解决的问题,因此内容的宽泛性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就成了比较突出的矛盾。而基于信息技术具有丰富性与交互性兼的特点,学生通过网络检索和加工信息,能极大地扩展语文教学空间、时间和信息量的外延,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同时在信息能力方面也得到学习与锻炼。如在教学《荷花》一课时,我以文本为阅读基点,在品味荷叶的美之后,告诉学生荷叶是夏天的一首小诗,一个绿色的音符,它曾让多少诗人诗兴大发,向学生推荐借助网络搜集的文人墨客赞美、吟诵荷叶的诗句。学生在丰厚的、整合性的、视野开阔的情境中自主学习语文,在信息网络中阅读、欣赏、实践与探索,语文教学的魅力和趣味性得到充分展示,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热情,使课内外相互引发,相得益彰。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使教学内容不受时空的限制,这样不仅能加速知识传播的速度,而且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协调活动,从而提高学习的质量。现代学生的学习天地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他们在课外利用广播、电影、电视、计算机等多种媒体,凭借教育软件、校园网、资源库等,可以随时随地、有选择地学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知识。而在传统教学中,学生想广泛阅读、多方涉猎是较难实现的。现代信息技术在这方面有极大优势,它可以极大拓展学生阅读选择的空间,让学生获得较大的选择自由。多种媒体的综合效应,还可以使学生更有效地完成语言信息的加工、汲取,可更好地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吸纳和输出语文信息的质量,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4、运用信息技术,能做到即时检测,巩固新知。

叶圣陶先生指出:“既要知新,又要温故,在学习的过程中,匀出一段时间来温理以前读过的,这是个很好的办法。”学完一篇课文,学生到底掌握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教师只有通过检测才能获得答案。课堂提问这种传统的检测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网络技术具有强大的交互功能,可以提供给学生全新的个性化训练方式,将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反馈给老师,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进度。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对学生进行即时检测,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容量大,还可以因人而异,照顾个别。

5、运用信息技术,能促进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突破。

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多媒体教学手段同样能达到体现重点和突破难点的目的。45分钟的教学过程中,选取恰当的内容、在恰当的时间里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掌握重点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理解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高。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改善师生教与学的环境。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落花生》一课,理解父亲谈花生的两段话的意思是重点,特别是借花生说道理是难点,在教学中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组合来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重点和难点。

利用多媒体课件:右上方是“落花生”图,形象地演映出落花生“矮矮地生长在地里,果实埋在泥土里,一定要挖出来才知道的特点;右上方是“高挂枝头、鲜红嫩绿,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的苹果、石榴”;下面是活动文字片。在教学中,我让学生一边看图,一边听录音,一边品味文字意思,使声形结合、声画并举,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从图画形象上观察感知到同类植物的不同之处,从语言文字中品味出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对比的写出两种事物本质的不同,从图文创设的意境中,从视听创设的感知中,学生自然品味出父亲将花生和苹果等作比较是为了突出花生“藏而不露”的特点,从而反映花生“谦逊朴实,不哗众取宠”的品质。同时让学生读读议议,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发生共鸣,自然的悟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一哲理,文章借物喻理的难点迎刃而解。

6、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朗读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利用信息技术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 至少有两个有效的途径:

一是使用现成的语文教学软件或光盘、磁带等辅助资料。在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资源库中,现行小语的绝大多数课文都有配以动画或视频剪辑的朗读,通过对这些光盘的播放,它不但能使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文,还为非普通话地区老师和学生提供了朗读能力训练中遇到的问题。传统的朗读训练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加上有些老师的普通话也不太准确,学生就更不容易训练了。这些资料的使用,解决了老师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大问题。《海上日出》、《桂林山水》、《鸟的天堂》等优美散文的学习没有读是不能称得上真正的鉴赏的。对这类课文的教学应充分朗读,体悟作者的感情。教学中我运用信息技术提供的朗读素材随意控制,按自己的进度进行跟读、自读、感情朗读,朗读时注意了语速、节奏,尤其是要符合作者的感情。对于配有画面的课文朗读,我通过声道的选择,让学生看画面通过自己的朗读体验作者的情感及作者写作的技巧,从而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例如,我在教《鸟的天堂》一课时,在课文朗读环节中,我首先利用《小学语文多媒体素材库》教学光盘播放课文范读,光盘中标准的发音,极具感情的朗读,深深地打动了学生,将学生完全融入了课文境界当中,学生不由自主地跟读起来,几遍下来,大部分学生有了一定的语感。接下来,我关掉播放器,让学生自己读,同桌之间相互读,渐渐地,学生读的流利了,发音标准了。而且能富有感情的读。二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计算机的“录音”功能将学生自己的 朗读录下,由学生自计己从中去发现问题,矫正读音及情感的处理等。为了达到朗读的最佳效果,我利用算机将学生的朗读录下来,播放给学生听,开始学生感到效果不好,许多学生在首次听到自己的录音后,都十分惊讶地说:“啊!我的声音怎么会是这样的呢?几遍下来,学生朗读地明显好多了,与教学光盘中的范读不差上下。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的方式,提出改进的方案,再反复录音,反复比较,进步的速度往往是我们老师难以想象的。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环境下,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高,有的学生甚至比我还读的好。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能促使学生在朗读中自己发现问题,矫正自己的读音,而且还能很容易地融入朗读的感情,对于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三、语文教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必须更新观念。现在的社会,连农民都懂得通过互联网发布产品信息来推销产品,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师仍然坚持传统观念,坚持一本教科书、一枝粉笔、一块黑板的单一教学方式,必将成为时代的落伍者,被时代的列车所抛弃。信息化时代的语文教师更应积极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以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为荣,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还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深入的开发性研究,使之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在语文学科运用信息技术的实践中,我们要明白:多媒体技术虽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但它终归只是一种提高语文能力的辅助性教学手段,只是为学科课程服务。我们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时不能让它凌驾于语文学科之上,而要看到它的优势与不足,让它与语文学科有机融合,更好地进行教与学。

由上述可见,多媒体技术于语文课堂的运用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的影响都是积极的,重大的。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已是势在必行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必须服务于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应根据课文学习的内容,适当地插入必要的、相应的多媒体课件,使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起到一种锦上添花的作用,否则就是喧宾夺主,语文教学将失去应有的功能。

总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使教师经历“我有信息技术设备和资源”到“我用信息技术”,到最后“我离不开信息技术”这三个层次,才能真正达到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终极目标,实现教育信息化。

参考文献:

李俊:《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教学论视角》,《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

《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等。

第二篇: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之我见

高振会

摘要: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禁锢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不到充分发展,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手段教学特点鲜明,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情境形象生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是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对我们语文教学的要求。现代信息技术与汉语拼音教学、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的整合有效的促进了小学语文教学,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率。但现代信息技术不能取代课本,不能取代语言文字,所以,语文学科既要重视信息技术的优化课堂作用,又不能过分依赖信息技术。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信息技术;整合

回忆10年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一本教科书,一张黑板,一盒粉笔,最多再加上一些生字卡片、手绘挂图,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被激发,想象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手段已广泛走进课堂,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成为学校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正是现代信息社会对我们语文教学的要求。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整合成为教学发展的主要趋势,这是对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挑战,同时也是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的重要机遇。我们应该怎样在语文教学之中运用好现代信息技术,怎样让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呢?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汉语拼音教学的整合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识字、阅读、学好普通话的工具。然而,对于“a、o、e”这样的拼音字母,学生在幼儿园、学前班已经学过,所以在一年级课堂中,孩子们表现出无兴趣,懒洋洋的,不愿参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获取能力的一种动力。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的思维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他们牢牢吸引住。”多媒体具有图文并茂,声像同步,动静兼具的特点,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能吸引低年级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孩子的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积极性。一位老师在新课伊始,出示课件,情境导入,声频、图画(故事、画面):在一条美丽的小河边,一个小姑娘在练嗓子,a a a,多认真啊!大公鸡站在草垛上,000的打鸣,催人们早起;一只鹅在水里快活的游来游去,它的影子倒映在水中,美丽极了。生动的画面、娓娓动听的故事、可爱的事物形象,这一幕幕出现在孩子们的眼前,他们津津有味的听着故事,聚精会神地看着投影幕上的画面,此时学生已经不需要教师过多地去组织教学,只需稍稍点拨,一首有趣的儿歌便脱口而出:张大嘴巴a a a;公鸡打鸣o o o;白鹅白鹅e e e,画面上跳了出来要学的三个韵母。画外音:“你想学会我吗?”、“你想和我做朋友吗?”等鼓励的语言,此时此刻,学生欢呼雀跃,学意盎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运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兴趣,会令我们的拼音教学事半功倍。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识字教学的整合

儿童识字能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儿童能否熟练运用汉语拼音,准确读出字音;能否运用字的各种结构规律,分析、记忆字型;能否具备熟练地查阅一般字典,并从中选择恰当字义的能力;以及是否掌握多音字据词定音的方法等方面。

识字本身是单调而枯燥的,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儿童,尤其是低年级儿童的自制力差,注意力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也较差,学习过程中的无意注意占优势,而有意注意为劣势。而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把一个个没有生命的汉字变得形象、生动了。让学生在学会汉字的同时,感受到汉字的无限魅力。对于不易区别的形近字,还可以设计生动的动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故事中区别字意,记忆字形。

当然,要从根本上改变识字本身的单调、乏味,除了应运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外,还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三、现代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的整合。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由此可见,闻见是教学的基础,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用屏幕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

如一位老师在教学《翠鸟》这篇课文时,先让大家看录像,录像里的翠鸟色彩明艳动人,歌声清脆婉转,动作轻盈敏捷„„同学们通过耳朵听、眼睛看、脑子记,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很快翠鸟在大家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我就让学生说说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有的同学说:“翠鸟很美丽,真可受,我很喜欢它。”有的说:“翠鸟很机灵,我也很喜爱它,真希望也有这么一只翠鸟。”看到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起来了,我又问:“你们喜爱它的哪些方面呢?说说理由。”我用这一问题来促使学生把留在头脑中的翠鸟形象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处理,学生的思维既轻松又活跃,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为录像中翠鸟形象的回味,这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而且还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教学使学生易懂难忘,达到“乐中学知”的目的。

四、现代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的整合

许多学生怕写作文,写作文时常是敲额头、皱眉头、咬笔头,好半天也开不了头,即使写了也是三言两语,没有条理,且病句错字连篇。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收成什么文章。” 学生的生活越丰富,写作的内容也就越充实;离开生活,即使写作方法再多再好,也是写不出内容充实的文章的。因此,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受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的限制,并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通过多媒体课件、电影、影视、幻灯、实地参观、亲身实践等具体形式,使学生获得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结合具体的场景,指导学生仔细观看,并结合必要的讲解,这样学生就会言之有物,写出来的内容就会具体丰富、感人,从而收到传统教学较难或不能达到的效果。

如母亲节前,我让学生给自己的妈妈写一封信,表达对妈妈生育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这篇作文比较好写,但学生容易写空话、套话,或者写一些司空见惯的接送上学、看病这类题材。为此,我让学生看剪辑的影视资料《母亲》、《家有儿女》等,那朴实而真挚感人的画面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感官,妈妈平时对他们关爱的细节也都一一地展现出来。学生的写作欲望被激发,完全进入角色,纷纷拿起笔,将心中对妈妈的爱尽情地写出来。这样按学生习作的心理特点,适时选用录像媒体的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齐上阵,让他们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集中,不断将间接经验内化为直接经验和表象,丰富了写作素材,使“巧妇”常为“有米之炊”。

从以上教学的实践来看,现代信息技术已经从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转变成了一种学习的方式和认知工具,具有了“整合”的特征。它不仅仅是学生无直接经验的客观世界的复现、定格、放大等,更为重要的是它能使学生主动、全面、准确地理解教材的整体内涵,能够寻找到提高学习质量的效率和方法。

但必须注意的是,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要立足于语文课程,重视但不过分依赖现代信息技术。语文是一门关于语言的学科,语文教学最根本的任务,在于“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学习就是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语言文字感受文章的思想情感,也就是说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生动形象的描述激发自身的形象思维--想象,在大脑中呈现出相关的具体图景,语文不是因图像而形象,而是因语言而形象,所以,语文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揣摩、体味、联想、想像,进而对文本信息进行概括、筛选、整理、迁移,这应该是语文学习的主要的方式,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示图形图像不能代替学生对文本的领悟、理解,正如观看电视剧不能取代阅读文学作品原著一样,如果一味地以图像直觉取代语言形象,势必会淡化语言训练,弱化了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因而背离语文教学。所以,语文学科既要重视信息技术的优化课堂作用,又不能过分依赖信息技术。

作者简介:

高振会:小学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

第三篇: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

论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合肥市侯店小学 张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语文教学 优势 策略

摘要:21世纪是以网络为基本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多媒体技术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疑,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语文教学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但在注重素质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新课改时期,如何科学地应用信息技术,用多媒体为语文学科搭建创造平台,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本文结合实践,阐释了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产生的误区等,并对科学使用多媒体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引论】语文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包括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影、电视、语言实验室、电子计算机等。它比传统的语文教育媒体更加生动、形象和直观,更容易从视觉、听觉等方面综合刺激人脑。①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运用图、文、音、像、影并茂的特点,能把教学中抽象、深奥,靠老师讲解、挂图、板书,讲不清道不明的难点、生点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声音,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一、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趋势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将计算机的运用深入到前所未有的广阔领域,这也必然引起教育手段的改革。在我国,政府和教育部门非常重视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应用。教育部在《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指出:努力推进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中小学教学方式的根本性改变。②由此,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必将应用于教育教学,并与课程进行有机整合。作为基础学科之一的语文教育,无疑也要使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那么,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有那些优势呢?

二、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1、可创设情境,增加直观性、形象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获取能力的一种动力。学生有兴趣,才有学习的毅力和意志,才能深切感知、思考、意会,并进而创造。而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设情境,让学生听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产生激动人心的情境效果,从而激发起欣赏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在古诗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创设诗的意境,能将抽象、凝练的语言与具体的形象实物联系起来,将古诗中的“形象”化为可作用于视觉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投影图片,那么教学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诗是抒发诗人情感的,而感情又一定要通过形象,构成一种意境,然后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因此诗歌是十分注重形象描绘的。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这个道理。如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第21课古诗两首《饮湖上初晴后雨》、《望天门山》,这两首诗包含了丰富的信息,描绘了不同地方的美景,体现出不同风格的美。《饮湖上初晴后雨》表现出柔情似水的柔美;《望天门山》气势雄伟,阳刚之气十足。不同的美,给诗人带来不同的想象。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老师只能靠口头讲解来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诗意,但是如此丰富的信息仅凭口头讲解是不易表达完整透彻的,学生在死记硬背的情况下也无法了解诗的丰富意境。有了多媒体教学之后,在学习这两首诗时,根据不同诗意,我在课前准备好不同的风景图片制成幻灯投影片。在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略西湖在晴天和雨天的不同美景,我先出示阳光普照下的西湖全景图,然后淡去画面,呈现古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引导学生背诵,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领会诗意。接着出示烟雨朦胧的西湖,引导学生背“山色空蒙雨亦奇”感受西湖不同的美。这样学生很容易就领会了诗的意境。在学习《望天门山》一诗时,出示两山之间只有狭窄的通道,汹涌的长江水在奔腾,配以雄浑的古琴乐曲,营造出“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的磅礴气势。对理解诗意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目视其文,耳悦其声,心醉其境,古诗的学习自然成了一种美的享受。然后分男、女声朗读,要求读出不同风格的美。整个教学过程文图并举,声情并茂,视听结合,渲染了气氛,创造出了原诗的意境,从比较中明白了两首诗不同风格的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知识,理解了诗意,同时强化了记忆,也增强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能够跨越时空限制将教学内容设计的事物、情境、过程等,全部再现于课堂,化抽象为具体,形象。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有时要花很多时间进行板书。而多媒体教学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将教学内容生动地再现于课堂,还可以导入大量的课外阅读材。这样,学生可以通过事物的形,声色的变化和发展,直接获取知识,认识世界。③例如,过去我在教学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物变化及其丰富的物产,我只得花大量时间进行板书,把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物变化的重点词语都板书在黑板上,有时还需要把一些句子抄在小黑板上,这样一篇课文讲完,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其效果还不明显。有了多媒体教学以后,我就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课件在课堂上分别再现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物特点,然后再把重点词语定格在画面上。这样使学生如临其境,使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这一课的重点也很容易被解决,学生的能力也进一步提高。

3、多媒体技术于网络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开放式学习方式。多媒体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介入,使语文阅读实现了从文本阅读到超文本阅读的发展。这种全新的开放式的学习方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传统教学中无法实现的资源,多媒体技术能很好地实现,满足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学习与理解,体现了信息社会对个体创新能力发展的要求。例如在教学《赵州桥》一课时,考虑到文本内容距离学生的时代较远,如果只靠传统方式,让学生读、老师讲,学生是无法体会到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的。因为现在的学生见到的高科技的大桥太多了,赵州桥相比现代高科技的大桥,实在不足为奇。但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赵州桥的创举,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与赵州桥有关的图片,历史知识,课文朗读,以及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整合到课件中,使学生既可以从课件中领略到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又可以从历史的源源长河中,领略到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使学生在欢快的背景音乐中,深刻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这种开放式学习,将学生从传统的死记硬背中彻底解放出来。

四、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的策略

由上述可见,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也不是万能的,在语文教学要使多媒体技术发挥正确的作用,必须科学合理使用多媒体,才能使语文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为此,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分析实际情况,适当使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既要有利于老师教,更要有利于学生的学。所以,我们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首先要考虑课件的教学价值,即这堂课是否有使用课件的必要。如果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就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没有必要去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制作课件。比如一些叙事性的课文,学生通过阅读就能理解和感悟其思想内容,就没有必要使用多媒体。但是对于一些情境性较强,需要创设情境的课文,使用多媒体就能使学生入情入境,达到良好的效果。我认识一位老师,本来他的课上的很好,课堂上也能应付自如。但有一次公开课,他就是因为使用多媒体而失败。其实他的那一课,完全没有必要使用多媒体,但正是因为用了多媒体,而使他课堂上显得手忙脚乱,一下子忙着点鼠标,一下子忙着瞅大屏幕,由于他操作计算机的技能又不熟,整堂课,他只顾着课件,根本无法关注学生。结果一堂课,草率结束,学生学得一知半解。可见,多媒体使用要恰如其分,可用可不用时,不用;必须用时,慎用。

2、正确处理多媒体与传统教学间的关系。当然传统教学存在很多弊端。比如,教学手段的单一,长期以来,教师总是一本教材、一本教案、几张卡片、一盒粉笔进课堂。课堂教学容量小,课堂效率低等。而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的兴起,则正好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但是多媒体教学方式下,人机交互使得计算机成为隔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道障碍。不利于教师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也不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因此,它们各有各的长处和不足,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首先,要注意控制课堂教学的节奏,重视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其次,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作用,避免“满堂灌”;其三,对于重点的字、词、句,要适当板书。在强化诵读、积累词语时,要让学生看书本。片面强调多媒体的万能性,长期只凭借图像、声音等媒体的介入,大脑的语言中枢就得不到锻炼,就会使语言越来越贫乏,阅读和表达能力就会下降,就达不到我们进行语文教学的目的。因此,只有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才能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注重实效,保证使用的科学性。教师在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遵循课件设计的科学性、高效性、目的性、艺术性的原则,既要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又要兼顾学生的认知规律,不能简单地拼凑各种杂乱无章的素材。要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交互作性,促使学生的能力培养素养训练,不能将传统的课堂讲授变成现代多媒体的灌输。正确地理解多媒体课件的用途,是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搞好语文教学的前提条件。

4、提高教师制作课件的技术水平。要想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还要努力提高任课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水平。现在在实际使用多媒体课件中,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任课教师本人不会制作课件,往往都是由课件制作人员代替制作。这样课件制作人员与课件使用人员对课件缺乏沟通,课件使用人员使用起来,往往不能得心应手。所以任课老师要克服畏难心理,积极参加计算机学习。这种学习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来说,并不需要掌握太多的理论,而应是把重心放在具体操作上,力求掌握几种常见的多媒体软件。课件制作难在无素材,因此平时应注意素材的积累,发现相关的素材应及时分门别类的加以保存,同时还要打破学科的界限,实现资源共享,只要合适,就要为我所用。为制作出既生动精美,又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情况的课件,教师还必须与专业多媒体课件制作人员紧密配合。

综述:综上所述,只有正确地认识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使多媒体技术恰如其分地应用到语文教学中,才能实现以媒传知、以媒生情,才能为学生的认识过程服务,才能发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育教学。

参考文献:

①、《语文教育学引论》 阎立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 ②、《新课程 新理念》陈旭远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2版 ③、《新世纪教师素养》 张行涛、郭东歧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④、《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教学》王志强、蔡平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3月

第四篇:浅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

浅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

望谟县第四中学

蒙华念

【摘要】 教学中用信息技术,逐步实现教学的网络化,不仅是21世纪教育现代化必须完成的任务之一,也是语文学科克服自身弊端、进一步实现科学化所必经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教育现代化,离不开现代教育资源的建设。现代教育资源,包括适应现代教育的教师、教学内容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构的教育体系。把信息技术视为发展教育必须凭借的手段与条件,是现代教育与前此任何时期教育迥乎不同的显著特征。所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紧密结合,无疑是建设与发展现代教育资源所必须完成的任务。充分加大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紧密结合的力度,才能有效推进教育现代化。本人通过十余年的工作体会主要从几个个方面谈了谈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中的一些问题。

【关键字】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教学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已经感受到了科技的进步带给我们的巨大变化,包括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也深深的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对我们教学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下面就我自己十余年来的工作经历谈一谈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的整合中的一些感受。新课标提出“倡导合理灵活地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和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通过多种途径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因此语文教学不再是孤立的单科目的教学,它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互补。实践证明,应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大量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课文学习资源,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渲染课堂气氛,调动各感官情绪。可以说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对有效的语文教学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语文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语文学科必须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要用信息技术来解决以往语文教学中难以解决好的问题,来优化语文教学质量,来推进课程改革。把原来的课堂教学原封不动搬到网上,不仅不能让信息技术“化”掉原有弊端,反会失掉课堂教学某些固有优势;把学生引上因特网去随意浏览,当然更不能与“优化”同日而语。所以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不妨从“计算机辅助语文教学”起步。但仅把计算机、电视、投影仪等个别手段当做教学的补充,或仅在某个知识点上使用一下多媒体课件,并不是根本目的。在信息技术迅速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改变着人们生存、学习、工作条件的今天,我们有必要从学科课程“整合”的高度,对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予再认识。完成这种再认识,要广泛借鉴,包括借鉴他国的实践经验与研究成果,但更要靠我们自己在实践中扎扎实实的探讨教学。信息技术在语文学科的充分应用,是从新视角出发所进行的教学改革。它的目标,是根据时代的发展,根据信息技术新条件、新手段所带来的全部可能,重新审视语文学科并实现其整体优化。它最终解决的是全方位问题,从语文课程标准到教学内容、从教学方法到考试评价,都要在“整合”过程中实现改造。“整合”不是赶时髦,而是着眼未来的改革;也不是盲目否定以往的成果,而是把过去语文学科中许多该做却做不好的事情真正做好,是让过去一切宝贵成果得到更好的继承发展,并真正实现共享。由于视角新、条件新、手段新,所以“整合”一定是力度空前强大的一场教改,必须敢于创造,善于创造。比如说教材的改革,如果我们不是从纸制品的视角出发,而是从信息技术整合语文资源的视角出发,那么新教材就完全可能以全新面貌出现,语文学科的教材改革实验也一定会异彩纷呈。又比如文字、词汇、语音、语法、修辞、文体等静态的知识系统,在基础教育阶段究竟怎样处理更切实用,讨论多年,莫衷一是;如果着眼于未来对语文学习的需要,使之与信息技术在不同层次、不同维度上进行多种方式的整合,以普适型“资源库”的形式提供给大家选择、实验,那么这方面问题的解决一定会出现全新局面。又比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创见,常常是某种情况下的灵光一闪,闪过即逝。这原是语文教学中极可宝贵的资源,但以往限于多种因素,大多湮没;如果凭借信息技术改造师生互动方式,那么这笔宝贵资源一定会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产生难以估量的巨大作用。再比如语文的考试方式和评价方式,如果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也定会创造出灵活得多、合理得多、也有用得多的办法。

首先让我们看一段话“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人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这是前教育部长陈至立同志在2000年全国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录,时至今日每每想起这段话我由衷的钦佩国家领导人的高瞻远瞩,我自1999年参加工作,至今十年有余,在这十年里亲历了我们教学方式的转变尤其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不断成熟,使一届届的学生受益。好的教学方式影响的不仅仅是学生短短几年的成绩而是终生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可以说这些都得益于我们国家对教育工作的正确引导。

而这些年我的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单一的辅助教学到有机融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对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也是一步步深入。作为语文教师我把自己对信息技术与本学科整合的体会归纳如下:

第一,对于应用到教学中的信息技术的理解。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这是词典中对信息技术的解释。而在我们教学中很多老师认为信息技术就是电脑,投影仪,幻灯片等,这实际上很片面的。我认为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当包括所有的电子产品,相应的影像设备以及计算机网络,尤其是不能忽略网络的重要性,网络中海量的知识存储是我们宝贵的教学资源。

第二,为什么要进行信息技术和教学的整合。可以从两个方面解释:首先,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学生每天可以社会上接受大量的信息去充斥他们的大脑,而我们的课堂如果还是一如既往的呆板无趣必然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我们的教学任务也就很难完成。如果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我们的课堂,情况将大不相同,运用教学媒体可以把本来是干巴巴的最难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变换成多彩多姿,生动形象的音响和画面。这些具体可感的形象便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注意,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调动他们的学习情绪,使他们感情的参与下进行理智的活动,能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其次,从语文单科特点进行分析也可以发现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以后的巨大优势。我们知道语文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以下四种能力:1,阅读能力:朗诵与默读,精读与略读,速度与听读等。2,写作能力:审题,立意,选材,谋篇,遣词造句,修改。3,听话能力:辨音,会意,记住要点。4,说话能力:说普通话,语音清晰,语意连贯,文明得体。在进行四种能力培养中如果我们借助信息技术会让我们事半功倍,比如朗诵,我们完全可以从网络上下载一些名家朗诵录音让学生去听,必然效果明显。而写作时学生最头疼就是资料匮乏,此时我们可以毫不费力的为他们搜出充足的资料和例文。可见,将信息技术用于教学后我们必定会如鱼得水。

第三,怎么样做到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的整合。我国教育技术界权威专家李克东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整合的三个基本点是:⑴要在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⑵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⑶利用信息化加工工具让学生进行知识重构。可见,整合绝不是上课时用了一下幻灯片,或放了一段录像这么简单,它必须是将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有机融合转变为崭新的现代教学模式。怎么样做到真正整合呢?信息技术有自身突出的优点,但它并不排斥传统教学媒体和手段;传统教学媒体和手段也有自身的长处,要改变盲目使用信息技术的现象,运用信息技术就要表达其它教学手段难以表达或无法表达的教学内容。比如,在进行《蒹葭》教学时学生往往难以体会到诗中的意境,这是我们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画面选用露浓霜白的苍茫远景,配上同样风格的音乐如《在水一方》小音量渲染气氛,以放飞学生的心灵,驰骋其想像。让学生神游在想像的天宇,感受那凄美的意境,凄清的气氛,恋者思慕伊人不得的悲凉凄苦心绪,此情绵绵永可待的悠悠情思,锲而不舍的上下求索、失意怅惘的情怀,圣洁美好的情思,效果肯定与传统教学大不相同。将传统教学媒体与手段和信息技术有机结合,优势互补,这样才能做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真正整合。

四、要重视语文教学“课件”的研究,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要从一砖一瓦、点滴实验做起。从大面积上看,与语文教师日常工作关系最密切、最直接的实验项目,是信息技术如何进课堂的实验。而在“单机投影仪”条件下,如何使用“课件”上课的实验,似乎更有普遍意义。“课件”是资源类教学软件,是体现一定的教学思想、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加以优化的教学资源。未经优化处理的资源,可称“原始素材”。经过加工处理的语文课件,大多是集成性素材。目前,对语文教学有参考价值的资源(如各种光盘、如网上的各种资料素材)很多,但大多属于“备课”素材,或自学参考素材。直接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且符合“优化”标准的课件,目前还不够丰富。有时侯领导严令做课,语文老师也殚精竭虑赶制课件,但真正令大家心悦诚服——感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真好——的案例,并不多。这与“课件”研制粗糙有很大关系。我们有必要强调“课件”这个环节。要从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出发,切实加强语文教学课件的研发。

“课件”是使用了十几年的概念。在课堂教学中成功使用课件的,首推地理、生物、物理等学科。也许与此有关吧,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语文课件的认识,与对其他学科课件的认识差不多。以为语文课件嘛,也不过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对某些语文资源进行处理而已。这样来制作的语文课件,注重的往往是计算机的单机“演示”功能,较多考虑的是资源怎样展示,一般局限在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层面,而对学生怎么学,对教与学的“交互”则较少考虑。对“多媒体”技术,也主要是考虑它在形象色彩方面的优势。这应当说是对课件的一种狭义理解。

重视教师在课堂上怎样“施教”是对的,但语文能力的养成,绝不能仅靠课上施教,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重视课堂上教学双方的“互动”。语文课件,在考虑语文资源优化的同时,必须考虑教学方式、师生交互方式的优化。不仅要考虑课堂上如何教学,还要考虑如何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研究性学习。课件的设计制作,不仅要让多媒体技术在解决知识性问题方面发挥优势,还要让它能优化语文能力的培养过程。语文教学中重、难点的解决,通常不在于是否把某些知识结论展示出来,而在于得出这些结论的过程是否得到了优化。因此语文课件应当是引导学生高质量地走向认识的“平台”,而不应仅是对某种结论起说明作用的多媒体“板书”。它应当是体现资源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综合优化的软件。有计算机、投影仪、大屏幕,再有这样的软件,就搭起了以信息技术支撑的教学平台。所谓课堂教学中开展“整合”实验,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在这样的平台上开展教学实验。课件制作中的“优化处理”,是具体而微的“整合”。如果在“整合”上无所体现,或体现得很蹩脚,就不可能上出令人满意的“整合实验课”。因此我们不妨把课件的设计当作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实验的一个“细胞”,一个起点;接着是第二步——用课件上课,改进课堂教学。这里说“一个起点”,意思是这并非唯一起点——“一人一机”条件下的网络应用也是重要的起点;怎样利用互连网,有效实施远程教学,同样也是个起点。但只要是利用信息技术来持续开展语文教学,教师就不能没有“课件”。因为课件是使教学充分体现信息技术优势的一个重要凭借。

以上就是我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其中必有不到或值得商榷之处恳求各位同仁提出批评意见,相信在我们共同努力下信息技术必将在我们的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的教学水平必将随之提高而最终得益的是我们千千万万的孩子们!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法》王世堪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方法》李克东

第五篇:浅谈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

谈现代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南溪镇观斗小学

王炼钢

语文教学是我们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是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重要阵地。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他们之间有着相互促进作用。运用现代技术进行语文的“自主探究试”学习,是一种着眼于未来的学习方式,这是一种注重过程的,关注学生的行为方式的学习。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有利于健康的情感体验,由此可以带来学生自主参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营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是唤醒学生主题意识、产生强烈探求欲望的“敲门砖”。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他们对于外来信息的选择、接受还主要取决于兴趣,兴趣是他们学习的一种催化剂。他们学习程度的好坏与兴趣的浓淡有着直接的联系。而我们的语文教材大部分只单调的文字,对学生兴趣的唤起有很大的局限。但是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把语文教材中那些单调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图象、声音、动画等,就能快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草原》一课时,我就先播放一段草原的美丽风光和蒙古人民骑马驰骋的画面,并且配上优美的音乐。使学生仿佛来到了辽阔的大草原,然后通过教师的谈话再引出课题《草原》。这时学生想了解草原的情绪以下子高涨起来,激起了学生学习欲望。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使内容生动形象,促进记忆、理解、感悟

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人脑对外来信息的储存与信息对大脑的刺激程度有密切的联系。我们的语文教材大多是单一的文字,对学生的感官刺激较弱,往往不容易记住。但是我们把文字通过媒体,转化为图象加声音,就会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加强对学生大脑神经的刺激,他们的记忆就会很牢固。由于小学生的思考还主要是形象思维,通过把文字转化为声音、图象、动画,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图文并茂,音响逼真的功能来渲染情景,让学生的情感与教学内容产生共鸣,能增进学生的理解、感悟。例如在教学《开国大典》一文时,学生对文中写人们聚集天安门广场、人民群众的鼓掌欢呼、威武雄壮的人民军队、浩大的游行队伍等场景表现了什么不易理解感悟,我在教学时就通过电脑把开国大典中的这几个场面真实地再现给学生,他们经过对观看画面聆听声音,犹如身临其境,很自然地理解了人民群众那种内心的喜悦、激动、自豪的心情。

三、进一步落实学生的自主、我们以往的语文教学,常常书本是教学的唯一。无论学生喜欢与否,也只得硬着头皮去读、去写。给我们现代教育提倡的教育的民主、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完全相孛,严重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我们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根据学生自我学习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进行学习,给学生一个真正的自主空间。例如在教学作文写一处喜欢的景物的时候,我除了让学生在学校里选择以外,还可以到电脑室上网寻找一处自己喜欢的景物,观察后把他记下来。结果他们上缴的作文中,在网上观察来写的比写自己校园的多,而且这次作文同学们都写得很优美。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就会表现出独立的人格特征,主人翁意识,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自觉学习的态度,自觉地把自己看成教育的对象、学习的主人,积极寻求发展的机会。就会内心迸发出向往和求知的强烈欲望,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使他们觉得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

三、丰富课外阅读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要增大学生的阅读量,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可是我们农村小学的课外书籍很有限,再加上知识的更新换代又快,根本就不能达到课标规定学生课外阅读量的要求。但是我们利用现在学校的电脑网络,让学生通过上网去找自己喜欢和需要的课外资料进行阅读,获得的知识会更多更新,充分满足学生的课外阅读的需求。

现代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只要我们广大教师认真探索,积极创造条件来改进语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适时、准确、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加以辅助,我们的语文教学的质量就一定会有更大的提高。

下载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

    走信息“新路”,创教学“奇迹” ——浅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 【摘要】:如火如荼的网络远程研修的深入学习,成了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的催化剂,教学技术的现代化和信息化,也让我们......

    浅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5篇范文

    浅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我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常常为上好一节课而发愁,身边没有直观形象的图案,真实的色彩,逼真的音响等资源。对于农村孩子查找资料更难,只靠极为有限的课文文......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融合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融合 我很荣幸参加了今年陕西省乡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提升培训。这次培训学习,不但提高了我对新课程的认识,还使自己的信息技术教学能力与技术......

    浅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摘要:本文介绍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空间的整合,仅供参考。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整合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植......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初探(合集)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初探 信息技术指的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和应用的技术,它综合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传感技术,是......

    浅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摘要】本文通过作者十余年的工作体会主要从三个方面谈了谈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中的一些问题。第一,什么是应用到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初探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初探信息技术指的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和应用的技术,它综合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传感技术,是一......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融合

    律动信息教育的脉搏, 走进小语教学的春天——浅谈教育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 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在课堂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在课堂,教师的灵魂在课堂,教师的价值也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