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相关准备材料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对当今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素养成为信息社会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传统教学媒体,如粉笔、黑板、挂图等,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促进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空间,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整合,目的是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变革,构建一种网络技术支持下的学科教学模式。因此,通过研究,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方法,因此,我们结合实际提出《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课题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以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建构主义学习观将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教学过程紧密地结合起来,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到各学科的学习中,促进新的变革,提高教学质量,逐步实现课堂教学现代化。
2、建立基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开放式的各学科教与学的学习体系,提高自身的现代化教育意识,运用信息技术教的能力;提高学生网络环境下学习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性学习能力(网上学习,媒体支持下的自主探索型学习,协作学习等)。
3、形成具有创新特色的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模式(网上资源应用与开发,体现学生主体价值原则,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新的教的模式,学的模式,校园信息化管理模式等)
4、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为此我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的学习。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调查法:调查本校各班应用现代技术的现状,适当组织问卷调查。
2、分析法:按实验要点、内容,作好科学分析。如:分析现代技术手段对学生基本能力的影响,可按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等进行。
3、其它:实验中可相机运用观察法、个案法、文献法等。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就像教师使用黑板和粉笔,学生使用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信息技术既应用于教师的教,又能应用于学生的学,要不断开发多种有效的运用形式。
2、多种教学媒体相结合。根据教育技术理论,以系统的观点综合应用传统媒体和信息技术手段,做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3、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积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认知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改善传授式教学和接受式教学,加强指导性教学和体验式、探究式学习。
4、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开发和管理各种教学资源,创建信息化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运用网上教学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
5、研究如何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充分利用网上丰富而优质的资源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学科教学中学习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使信息技术的目的与手段相统一。
我们将在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在学与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掌握获取分析、处理、交流、应用信息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研究的难点是:在学与教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信息资源创造性地学习,培养学生收集、获取新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语言文字表达以及团结协作等能力。学科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五、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2015年4月---2015年5月)
1、认真的研究小学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特点。
2、确定研究子课题,选择实验教师,制订相应的研究方案,选择实验教师,明确方向,申报立项。第二阶段:课题实施初级阶段
(2015年6月---2015年8月)
1、不断更新观念,学习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有关理论。
2、积极参加培训、借助网络进行FrontPage网页课件制作的学习,提高自身课件制作的水平,同时还要提高自身的课件制作思想和课件制作原则。
3、上探索研究课,参加各种课件制作的比赛活动。
4、积极参加培训、借助网络进行FrontPage网页课件制作的学习,提高自身课件制作的水平,同时还要提高自身的课件制作思想和课件制作原则。
5、上探索研究课,参加各种课件制作的比赛活动。
第三阶段:课题研究的深入阶段(2015年9月---2015年12月)
1、形成具有自己信息技术特色的教学模式。
2、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与常规教学手段相互配合,完成教学任务,分阶段收集相应的教学效果统计数据,分析学生科学思维水平的提高、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发展水平,完成资料积累。
第四阶段:课题结题
(2016年1月---2016年6月)1.整理研究资料。2.总结提升。3.撰写研究报告。
4.汇集相关的教学论文及教案。
六、课题研究人员安排 负责人:权虹 课题主持人:权虹 材料整理:邱雪艳
六、课题研究的研究措施
1、由组长常务管理;
2、教科室具体落实课题研究内容,统筹课题进度;
3、信息处负责信息技术的环境营造,提供技术支持;
4、专人负责资料搜集与整理;
5、每学期检查并向课题负责人汇报实验进度与阶段成果。
八、课题研究的参考文献
(1)宋成栋《现代教育技术全书》(中国华侨出版社)
(2)祝智庭《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模式:理论框架与案例研究》(3)米竞《必然抉择: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中国电化教育)(4)李子运《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中国远程教育)
(5)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电化教育研究)
(6)李克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方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
(7)何克抗《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中小学电教)(8)杜作润《课程整合的现实性解说》(现代大学教育)(9)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处是大道》
第二篇: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初探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初探
信息技术指的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和应用的技术,它综合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传感技术,是一门综合技术。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何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呢?就是指在学科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学科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也就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将信息技术既作为观念又作为技术和内容融于学科教学之中。其根本宗旨是培养学习者能够在信息化的环境中利用信息技术完成课程学习的目标,并学会进行终身学习的本领。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通俗地说就是要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之中,也就是根据学科教学需要,充分发挥计算机工具性能,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语文教学改革,培养具有现代素质的学生。
实现“整合”也就是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教学活动。由于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所提供的教学信息的多样化,使得学生与计算机的交互具有更广阔、更自由的空间;它所提供的交互性,使得学生更自主地控制和使用信息资源;它所提供的集成性使得学生对于语文信息的感知更加丰富;它所提供的教学反馈信息的实时性,使得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提供实施个性化的帮助或指导,对于课堂实现高效率、高质量提供了保障。下面就我对“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这一课题方面的研究结合课例谈几点体会:
第一,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丰富了语文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信息容量大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图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等是多样而丰富的。而小学生对具体形象事物感兴趣的心理特点,非常有利于他们知识的获取、存储与建构。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及教学需要,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实物展台、液晶显示仪、网络技术等创设教学的情境,让学生走进情境、体验学习。在优美的情境中去阅读、发现、质疑、思考、探究,领会文章的内容,体会文本的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如教学《鸟的天堂》时,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我先请学生展示交流自己课前搜集到的鸟的天堂的图片及文字资料,激起学生了解鸟的天堂的兴趣,然后和学生一起读文,欣赏鸟的天堂的美。在学习“众鸟纷飞”这部分内容时,我引导学生适时播放了课前编辑的鸟活动时的声像资料。学生阅读的文本语言一下子活起来,动起来,众鸟纷飞的热闹场面自然铭刻在学生脑海里。然后再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语言之精妙,水到渠成。
第二,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学习“媒介”,解决了学生学习困难。
小学生的认知由于受年龄、生活经验等多方面的影响,他们理解、感受语言的能力比较弱,尤其对一些抽象的语言文字——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内容,理解就更加困难。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媒介”,突破学习中的难点,转化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第三,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为语文课堂教学增加学习信息量,丰富了学生课外知识。
语文教学如果依靠教科书、教师、学习的参考资料(书本)等的信息,那么是非常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现代信息技术体现了很强的网络优势,能收集更多的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源,能将教师、学生、图书馆及自建的资料库的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增大教学的信息量,充分地开发了语文资源。在听、读、说、看、操作活动中,大量信息刺激着学习主体,学习的容量增加了,信息量加大了。同时信息和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由于使学生能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这样就可以更好的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也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就应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导他们主动学习,积极参与,从而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及其他综合能力。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更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课程整合,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加以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最终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第三篇: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初探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初探
信息技术指的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和应用的技术,它综合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传感技术,是一门综合技术。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何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呢?就是指在学科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学科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也就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将信息技术既作为观念又作为技术和内容融于学科教学之中。其根本宗旨是培养学习者能够在信息化的环境中利用信息技术完成课程学习的目标,并学会进行终身学习的本领。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通俗地说就是要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之中,也就是根据学科教学需要,充分发挥计算机工具性能,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语文教学改革,培养具有现代素质的学生。
实现“整合”也就是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教学活动。由于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所提供的教学信息的多样化,使得学生与计算机的交互具有更广阔、更自由的空间;它所提供的交互性,使得学生更自主地控制和使用信息资源;它所提供的集成性使得学生对于语文信息的感知更加丰富;它所提供的教学反馈信息的实时性,使得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提供实施个性化的帮助或指导,对于课堂实现高效率、高质量提供了保障。下面就我对“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这一课题方面的研究结合课例谈几点体会:
第一,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丰富了语文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信息容量大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图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等是多样而丰富的。而小学生对具体形象事物感兴趣的心理特点,非常有利于他们知识的获取、存储与建构。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及教学需要,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实物展台、液晶显示仪、网络技术等创设教学的情境,让学生走进情境、体验学习。在优美的情境中去阅读、发现、质疑、思考、探究,领会文章的内容,体会文本的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如教学《鸟的天堂》时,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我先请学生展示交流自己课前搜集到的鸟的天堂的图片及文字资料,激起学生了解鸟的天堂的兴趣,然后和学生一起读文,欣赏鸟的天堂的美。在学习“众鸟纷飞”这部分内容时,我引导学生适时播放了课前编辑的鸟活动时的声像资料。学生阅读的文本语言一下子活起来,动起来,众鸟纷飞的热闹场面自然铭刻在学生脑海里。然后再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语言之精妙,水到渠成。
第二,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学习“媒介”,解决了学生学习困难。
小学生的认知由于受年龄、生活经验等多方面的影响,他们理解、感受语言的能力比较弱,尤其对一些抽象的语言文字——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内容,理解就更加困难。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媒介”,突破学习中的难点,转化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第三,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为语文课堂教学增加学习信息量,丰富了学生课外知识。
语文教学如果依靠教科书、教师、学习的参考资料(书本)等的信息,那么是非常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现代信息技术体现了很强的网络优势,能收集更多的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源,能将教
师、学生、图书馆及自建的资料库的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增大教学的信息量,充分地开发了语文资源。在听、读、说、看、操作活动中,大量信息刺激着学习主体,学习的容量增加了,信息量加大了。同时信息和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由于使学生能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这样就可以更好的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也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就应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导他们主动学习,积极参与,从而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及其他综合能力。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更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课程整合,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加以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最终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第四篇: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浔阳区龙山小学吴沙沙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是把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学与教融为一体,让内容丰富的语文课堂作为信息技术的载体,又把信息技术作为语文课堂的一种崭新的支撑,采用“任务驱动”和“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通过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驱动教学,发挥多媒体及网络交互性强、资源丰富的优势,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有意识的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教学。
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小学语文教学相整合,对于深化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将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点体会。
一、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基本技能。
信息技术丰富了语文教学的信息载体和传输渠道,为语文学习提供了新的资源。通过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自觉地、有效地使用各种基本的信息工具,进行简单的信息加工处理,并能使用这些工具去完成语文学习任务。
(1)通过信息技术课提高学生识字和用字的能力
识字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于汉字音、形脱节、节型多,结构复杂,类似性大,多音多义字不少,学生学习起来有很大的困难。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可以使学生掌握各种媒体手段的使用,尤其是使用计算机多媒体识字教学软件,学生可以通过这些软件观看生字的笔画、笔顺、部首、间架结构、正确读音和汉字编码,同时跟随教学软件进行听、说、读、写、打(打字)的训练,通过人机交互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检查和自我提高。
(2)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当代信息技术导致阅读方式发生如下变革:
1、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
2、刷材料的阅读发展到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的阅读;
3、用图书馆到利用电子资料库的高效率检索式阅读。
时代全新的阅读与检索方式的出现,培养新的阅读能力成为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信息技术课应教会学生使用现代化信息工具进行阅读,提高学生高效率地阅读和检索大量信息资料的能力。比如通过网上浏览进行阅读训练,让学生学会阅读电子读物以及使用计算机进行高效率的检索式阅读。
(3)通过信息技术课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信息技术的冲击之下,写作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革:
1、从手写走向键盘输入、扫描输入、语音输入;
2、图文并茂、声形并茂的多媒体写作方式;
3、超媒体文本结构的构思与写作。在与电子资料库的对话中实现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
技术丰富了人们的理解及表达方式。各种字处理系统软件的出现和日益完善,不仅提高了人们的写作效率,而且也丰富了写作内容和
方式。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使学生掌握字处理软件的基本使用。这样,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无论是打草稿、写文章,还是检查语法,都能较为方便地在计算机上进行。同时,在使用电子媒体工具的写作中,让学生能够使用符号、图像、声音乃至三维动画等各种形式创作出丰富多彩的写作内容。比如在科学、数学的写作中插入专业符号,居艺术与科学的写中配上插图等。在这种模式下写作的学生,比使用传统的写作工具更能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二、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小学息技术课程的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与他人协同作业的合作精神。如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语文信息资料的搜集、加工、处理或者利用计算机进行自主式阅读与写作。同时,还可以通过网上合作学习和小组协同作业来培养中小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学生借助于电子邮件能够进行大规模的协作学习,通过校园网或Internet来实现一个班的学生与另一个班、另一个学校甚至另一个国家的学生交换意见、看法,在交流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学生在使用各种信息手段进行学习的同时,也提高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信息技术课程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学习工具和方法,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随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任务从单一学科知识的学习向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的转变,我们要改变原先那种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课程组织形式,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整合,探索以课程整合为基本理念,以信息技术为认知工具、以优化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为目标的新
型教学模式,以此来培养小学的信息技术素养并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收获与体会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的实践研究,推动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更新,构筑了新型的教学系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探索到了一条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新路子:
1、转变了教学理念。随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探索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有机融合的过程中,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为学生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
2、改变了学习工具。通过整合,把语文学科和信息技术有机地融为一体,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学生使用计算机获取、处理信息就像使用电话、铅笔、橡皮那样自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3、建立了新型模式。在实验中,把计算机作为认知工具,采用“任务驱动”和“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构建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驱动教学,有意识地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教学。每个学生都有主动参与、自我表现的机会,通过互查、互评、互帮、互学等活动,为学生共同寻求答案、解决疑难问题提供了舞台。
4、培养了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创新的前提,也是创新的源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课程整合的目的之一。在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特点,在网络环境下,发挥多媒体及网络交互性强、资源 吧 才
丰富的优势,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通过主动地建构知识,提高了创新能力及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5、训练了实践能力。传统学校教育强调的只是书本知识、对实践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若能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机地整合,完全可以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教育的智能化水平和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只要我们语文教师能够以新的思考和创造性的劳动,去精心搜集、选择适合教材内容,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电教媒体,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能求得最佳的效益,求得最佳的效果。
第五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
发布时间:2009-5-11 9:13:19 点击:578次 网友评论
条
蓬安县利溪镇中心小学校 李劲松 637873
教育部长周济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指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地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入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于此,我试对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提出几点看法:
一、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时需注意的几个基本理念。1.课程整合的含义。
整合的原意是结合、融合,这里指的是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最优化组合,融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为一个有机整体,以取得1+1>2的效益。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在语文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因素,并非做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对象,而是语文教师为了降低学习的难度而借助信息技术平台变抽象为形象、化理性为感性、使复杂为具体、让枯燥为有趣的优势而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从而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学习内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2.整合的关键在于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小学引进信息技术来辅助语文教学,只是教学中一种手段,它有着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能将教学内容变“静”为“动”、变“死”为“活”,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将学生难以理解的东西化成感性的、可感的活动形象加以演绎。因此,在一节语文课中,将信息技术用在关键地方,便能降低学习难度,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主动掌握学习的重点,突破学习的难点,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3.整合的实施提倡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过程中语文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转换自己的角色定位,从传统教学中传授者转化成引领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所有的学生都成为课堂中的“明星”。并且还要以宽容的心作到四个“提倡”:一是提倡学生向老师质疑或提出相反的意见;二是提倡学生回答错了可以随时补充回答;三是提倡学生进行辩论;四是提倡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来完成学习任务。
4.整合效果的评定。
一节语文课是否成功,重点在教学设计、课堂环节地实施以及学习的效果上。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主要是围绕教学设计服务于课堂环节的实施。整合的效果不能着眼于信息技术含量的多少或是信息技术运用中难度的大小,而应看教师能否将学习内容形象化,学生能否围绕学习内容采取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进行大胆的创新、勇敢的尝试,提高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重要意义。1.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不可缺少的首要问题。教师只有充分利用把图画、颜色、声音融为一体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中,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生动有趣,才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提高学习效果。
2.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解决教学难点。
荀子说过:“不闻不若闻之,闻不若见之。”由此可见,闻、见乃是教育的基础,借助计算机能够化抽象为具体,把教学难点生动的展现出来,刺激感官,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想象力,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激活学习的驱动力。
3.利用信息技术,增大语文的教学容量,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语文教学如果只依靠教科书、参考书等资料,那么教学的容量是相当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教学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实际上,语文课程的学习资源除了课本上的学习资源,还应延伸到课外的学习资源。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于此有着极大的优势,利用网络平台可以搜集到更多的学习资源,它一旦和教科书、参考书、教师自建的资料库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便能大幅度地提高语文教学的容量。除此,师生还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学习交流、讨论,实现资源共享。学生在听、说、读、看的操作活动中,新信息和老知识能紧密的联系起来,不但有利于新知识的掌握,而且有利于老知识的保持。
我校的孩子生活的范围是十分狭小的,往往只局限于自己的家乡,接触的事物特别是社会发展的新鲜事物是比较少的。网络技术地引入,在学生面前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千世界,学生不必远离家乡就可以在计算机里遨游世界。例如,在学习游记时,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带领学生游览世界各地的美好风光,从北京的故宫、长城到埃及的金字塔,从内蒙古的草原到非洲的沙漠„„各地的民俗风情、地方特色,无一不是随心所欲可以欣赏到的;在学习人物传记时,古今中外各个名人的专记资料,同样可以一览无余。除此,我们还可以在网络里看到各地最新的新闻报道,欣赏到最美的舞蹈、最动听的音乐„„所以,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整合之后的语文课,又是一门社会百科课。只要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术,便能在极大程度上,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三、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1、讲求实际效果,切忌形式化。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目的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但在整合的过程中,只顾表面上的热热闹闹,并不讲究实际效果的情况还是时有发生。对此,要根据教学的需要,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相应的信息资料,采取适宜的策略,通过适当的途径,运用有效的形式,让学生学得活,学得好,学得多。而为形式而形式,单纯作信息技术表演,将是徒劳无益的。此外,信息技术应用在语文教学中,不是输出的信息量越大越好,因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是看学生能否接受新信息并能正确反馈,而不是看接受过多少信息量。因此,在采集、整理信息的时候,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做到适量、适度。
2、整合整在前合在后。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把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针对不同的情况,加以指导给予帮助,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预期的学习要求。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要让二者逐渐融为一体。在这里,信息技术不是强加的、附带的、可有可无的,它是与语文教学紧密融合在一起的,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可缺的有机要素。“整合”是二者双向互动的过程。如果语文学科还是原来的教学理念,那么和信息技术肯定只能勉强“掺合”在一起;如果使用信息技术时不考虑新语文教学的特点,就会成为累赘,成为勉强加上去的形式。正如“整合”一词的字面形式,必须先有所“整”,才能有二者的紧密融合”。
总之,信息技术地出现为小学的语文教学发展提供一个新的途径,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给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问题,同时又给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拉近与城市地区的差距提供了全新的机遇。整合设计的基础是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我们不能片面追求形式,更不能出现人灌或机灌,而应加强有利于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的积极实践,使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充分整合各种有用的资源,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与时俱进,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全面的发展,为国家培养合格的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