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热学能量浅析
初中热学能量浅析
摘要:初中阶段温度、内能、热能和热量是相互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物理量,学生往往对这些概念混淆不清,本文通过相互比较,讨论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在文章中,着重对温度与热量、热能与内能、温度与热能、温度与内能、热量与内能(热能)四组量之间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温度、内能、热能、热量
Abstract :Temperature、inner energy、heat energy and quantity of heat are physics measure ,there are not only relation but also differences among them ,The students often confuse these concepts ,so through this text , We can compare these physics measures , discuss the relations and distinguish.In the text, we emphasis on four groups they are temperature and heat energy;heat energy and inner energy;temperature and the quality of heat.Key words:temperature、inner energy、heat energy、quantity of heat
温度、内能和热量是三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物理量。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从分子运动论的观点来看,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大,因此可以说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一个标志。内能是一种形式的能,它是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它跟温度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但又有密切的联系,如果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就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就减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的多少叫做热量。在热传递的过程中,热量从高温物体或部分传向低温物体或部分,高温物体或部分放出了多少焦耳的热量,它的内能就减少多少焦耳;而低温物体或部分吸收了多少焦耳的热量,它们内能就增加了多少焦耳。
热学是中学物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往往对温度、内能、热能和热量等概念混淆不清。温度、内能、热能和热量是相互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物理量,为了把这些概念区别开来,下面通过相互比较,探讨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一.温度与热量
温度和热量是两个实质不同的物理量,它们之间是有一定的联系的。在不发生物态变化时,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物体放出了热量,它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从定义看,温度是指一个物体在某一时刻的冷热程度,它是一个表示热运动状态的物理量;热量是指几个物体(或物体的几部分之间)在某一段时间内进行的热传递过程中,每个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它是一个反映热运动过程的物理量。由此可以看出温度与热量有以下三方面的区别:①相关物体是一个还是几个;②相关时间是某一时刻还是某一段时间;③反映一个状态还是一个过程。
这两个概念的联系有两个方面:第一,不同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只有存在温度差,才能发生热量的传递,即存在温度差是传递热量前提条件,没有温度差就谈不上热量。第二,就一个物体而言,由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cm(t-t0)、Q放=cm(t0-t)可知,当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时,温度一般升高或降低;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时,温度一般升高或降低。这里用“一般”二字,是考虑到以下情况:①当发生物态变化(如熔化和凝固)时,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但温度不变。②当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时,也可能没有吸热或放热。例如绝热膨胀时,系统对外做功,温度降低,虽温度发生了变化,但并没有热量放出。再如摩擦生热,物体温度升高,但并未从其他物体吸收热量。所有的做功情况,包括对物体做功和物体对外做功,虽然发生了温度的变化,但并没有热量的变化。可见,热传递与温度的变化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这也说明了温度与热量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
二.热能与内能
在工程技术上和某些物理书中,或者是我们平时的初中阶段讲课过程中曾把内能和热能看成一回事,说物体的内能就是热能。这种观点其实是不恰当的。从分子运动论观点看,热能的本质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之和,而内能除包括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之外,还包括分子间势能的总和,以及组成分子的原子内部的能量、原子核内部的能量、物体内部空间的电磁辐射能等。所以,热能、化学能、原子能、电磁辐射能等都属于内能的范畴。但在一般热现象中,不涉及分子结构和原子核的变化,并且无电磁场相互作用,化学能、原子能以及电磁辐射能都为常数。因为人们通常研究的是能量之差,所以,这几种内能通常不考虑。因此,内能通常是指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与分子间势能的总和。可见,热能只是内能中的一部分,把热能与内能等同起来其实是错误的。
三.温度与热能
如前所述,热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之和,而温度的微观实质乃是物体内部大量无规则运动分子的集体表现,它标志着物体内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可见,温度与热能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物体的温度越高,它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越大,因而物体的热能就越大。
根据气体分子运动论,分子的平均动能为:
ε=3KT/2
式中K为玻尔兹曼常数,T为热力学温度。这一关系式揭示了宏观量热力学温度T与微观分子平均动能的平均值ε之间的联系,它表明温度是大量分子平均动能的量度。必须指出,唯一可确定物体温度的是其内部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而不是平均动能。分子的平均动能等于分子各种运动(平动、转动、振动)动能之和的平均值,其值为:
ε=iKT/2
式中i为各种运动自由度数,包括分子的平动自由度t、转动自由度r、振动自由度s,即
i=t+r+s 对于单原子、双原子分子,平动自由度都等于3,但转动自由度和振动自由度随分子的不同而不同。
总之,尽管物体热能的变化与温度的变化是联系在一起的,但热能本身跟温度之间并没有一个精确的对应关系。
四.温度与内能
在历史上,焦耳曾通过实验证明,理想气体的内能只是温度的函数。根据分子运动论,对于理想气体,由于不考虑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故其内能就是构成气体的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包括分子内原子的振动动能)之和。可以证明,质量为M的理想气体的内能为
U=M(t+r+2s)RT/2μ 式中M为气体的摩尔质量,R为普适气体常数。此式说明一定量理想气体的内能只是温度的函数。对于实际气体,由于分子间具有相互作用力,在一定温度下,这种相互作用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当气体体积变化时,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发生变化,从而使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势能变化。可见,实际气体的内能是气体温度和体积的函数。所以,一般说来,内能不只取决于物体的温度,而且依赖于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情况,即还与体积有关。尤其是在变化时,分子势能的影响更为显著。例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但其内能增加,这种变化正是分子间势能增加的结果。
这也就是说:①物体温度的变化一定会引起内能的变化。②物体温度不变,其内能可能改变(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小,不一定引起温度变化)。
五.热量与内能(或热能)
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相互接触,由于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碰撞,使能量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转移到低温部分,这样的过程叫做热传递。热传递的结果,高温物体的内能(或热能)减少,低温物体的内能(或热能)增多。这样单纯由于热传递所引起的内能(或热能)的变化,可以用热量来量度。因此,热量是物体在状态变化过程中所转移的能量,用以衡量在该过程中物体内能或热能的变化。但是热量并不就是系统的内能(或热能)。因为内能或热能是系统状态的单值函数,如果系统的状态不发生变化,它只具有一定的内能(或热能),根本谈不上传递热量。只有在状态变化过程中热量才有意义,所以热量是过程量,而不是态函数。也就是说,就某一状态的物体而言,我们可以说它含有多少内能或热能,而不能说它含有多少热量,说它含有多少热量是没有意义的。虽然热量和内能(或热能)的含义不同,但是它们之间密切相关。例如,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的温度降低,放出热量,内能(或热能)减少,低温物体的温度升高,吸收热量,内能(或热能)增加。当然,这只有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不发生物态变化的前提下才是正确的。
对于初中热学,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我所提到得内容,虽然教材对这些内容虽没有过多的描述,但做为初中教师适当的了解还是非常必要的。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收获。
参考文献:
①张三慧、沈慧君《大学物理学·热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2月
②张德启《中学物理教学法补充教材》石油出版社,1994年6月
③汪志诚《热力学·统计物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1月
第二篇:初中物理热学
初中物理随堂练习-20170116
满分: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11小题)
1.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是()
A.用衣架将湿衣服展开晾晒 B.用热风干器吹湿手
C.用保鲜膜把蔬菜包好放入冰箱 D.喝开水时为了不烫嘴,向水面吹气
2.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让馒头变熟 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
3.将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在阳光下,在冰逐渐熔化的过程中()
A.冰的温度上升,水的温度不变 B.水的温度上升,冰的温度不变 C.冰、水的温度都不变
D.冰、水的温度都上升
4.如图四个用电器中,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
B.
C.
D.
5.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状态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图表示的是压缩冲程
B.该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C.该冲程中气缸内气体分子运动剧烈程度减弱
D.该冲程中主要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气缸内物质的内能
6.火电厂进的是“煤”,出的是“电”,在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A.机械能→内能→化学→能电能 B.化学能→重力势能→动能→电能 C.化学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D.内能→化学能→机械能→电能))7.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同为2 kg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10 min吸收的热量为()
A.5.04×C.2.52×J J
B.4.2×
J
D.条件不足,不能计算
8.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陨石进入大气层后燃烧发光 C.锯木头时锯片发热
B.天冷时人们通常会搓手取暖 D.烈日下自行车轮胎受热膨胀
9.一台柴油机的转速为2400R/min,则在1s内柴油机对外做功的次数()
A.2400次 B.1200次
C.40次
D.20次
10.冰冻的衣服变干属于()
A.升华 B.凝华
C.汽化
D.液化
11.如图所示,下列图象能反映水沸腾过程的是()
A.
B.
C.
D.
二、解答题(共1小题)
12.用燃气灶烧水,燃烧0.5千克的煤气,使50千克的水从20℃升高到70℃,已知水的比 热容为,煤气的热值为
。求:
(1)0.5千克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2)水吸收的热量。(3)燃气灶烧水的效率。
三、实验题(共1小题)
13.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吸热本领大小的实验装置,除烧杯中液体外其他完全相同.
(1)本实验采用的主要实验方法是 法.
(2)为达到实验目的,对水和液体B的要求是初温相同、.
(3)一段时间后,水沸腾了,此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水的沸点是 ℃,大气压强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4)用图(丙)的装置也可以完成本实验.在甲、丙两种装置中,你认为 装置效果更好.
答案部分
1.考点:物态变化 试题解析:A、用衣架将湿衣服展开,增大了湿衣服的表面积,从而加快了蒸发; B、用热风干器吹湿手,升高了水上水分的温度,加快了手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从而加快了蒸发;
C、用保鲜膜把蔬菜包好,减慢了蔬菜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放在冰箱中,降低了蔬菜的温度,从而减慢了蒸发;
D、喝开水向水面吹气,加快了水面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了蒸发,蒸发要吸热,从而降低了开水的温度. 答案:C
2.考点:物态变化
试题解析:水沸腾需要两个必要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妈妈蒸馒头开锅时,达到沸点;为了使馒头蒸熟,需要继续加热,但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答案:C
3.考点:物态变化
试题解析:水的凝固点是0℃,但水要凝固除了温度要达到凝固点外还需要继续放热,如果没有继续放热,水只能保持在0℃而不能凝固.
冰的熔点也是0℃,但冰要熔化除了温度要达到熔点外还需要继续吸热,如果没有继续吸热,冰只能保持在0℃而不能熔化.
故不管是冰还是水,如果温度到达0℃后没有继续吸热或放热,它就不会熔化也不会凝固.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冰是晶体,在它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加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直到熔化过程结束,全部熔化成水,温度才升高,因此只要是冰水混合物,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外部环境,温度都不改变. 答案:C
4.考点:能源
试题解析:
电饭锅、电熨斗和电水壶都是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把电能转化为内能;电风扇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选C.答案:C
5.考点:热机
试题解析:
A、两气门都关闭,活塞上行,汽缸容积变小,是压缩冲程;故A正确; B、压缩冲程中压缩气体做功,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错误; C、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变剧烈,故C错误; C、压缩冲程压缩气体做功,所以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错误; 故选A.
答案:A
6.考点:能源
试题解析:考查能源
煤燃烧,产生的内能来加热水,这个过程是煤的化学能转化为水的内能。然后再由水蒸气推动发电机来发电,这个过程是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发电机的机械能,发电机转动发电,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所以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化学能→内能→机械能→电能,C正确。故选C。答案:C
7.考点:比热容和热值
试题解析:考查比热容和热值
10J/(kg·℃)×2kg×30℃=2.52×10J,甲加热10min时,水10min吸收的热量是Q=c水m△t=4.2×物质10 min吸收的热量和水10min吸收是热量相同,故甲物质10 min吸收的热量为2.52×10J,C正确。故选C。答案:C
535
8.考点:内能
试题解析:A、陨石与大气摩擦,属于做功方式改变内能,故A错误; B、属于做功方式改变内能,故B错误; C、属于做功方式改变内能,故C错误.
D、太阳能经过热传递改变了轮胎里空气的内能,空气受热使轮胎膨胀,故D正确. 故选D. 答案:D
9.考点:热机
试题解析:
柴油机转2转是一个工作循环,做功一次,这台柴油机的转速为40R/s.则1s内柴油机对外做功20次,此题选择D.答案:D
10.考点:物态变化
试题解析:
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固态的水变为气态的水,属于升华,所以A选项正确
答案:A
11.考点:物态变化
试题解析:
沸腾规律:液体在沸腾时,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故D正确。
答案:D
12.考点:比热容和热值
试题解析:考查比热容和热值
10J/kg,煤气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1)煤气的质量m=0.5kg,热值q=4.2×Q放=mq=0.5kg×4.2×10J/kg=2.1×10J。
(2)水升高的温度△t=70℃-20℃=50℃,水的质量m=50kg,根据Q=cm△t得:水所吸收的10J/(kg·℃)×50kg×50℃=1.05×10J。热量Q吸=c水m△t=4.2×(3)煤气灶烧水时的热效率10J(2)1.05×10(3)50% 答案:(1)2.1×7
377
77。
13.考点:热机
试题解析:
(1)对水和液体分别加热,使它们的初温、质量均相同,并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温度计的示数,示数越小说明吸热能力强;所以在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2)根据丙图可知,两个电阻丝的阻值必须相等,则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相同,实验时还要使这两种不同物质的初温和质量都相同;(3)如图,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99℃不变,所以水的沸点是99℃. 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所以此时大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
(4)甲采用酒精灯加热,很难控制火焰一样,而丙中采用相同电阻丝,串联即可保证电流与通电时间相等,因此丙装置效果更好.
故答案为:(1)控制变量;(2)质量相同;(3)99;小于;(4)丙.
答案:(1)控制变量;(2)质量相同;(3)99;小于;(4)丙.
第三篇:初中物理公式(热学)(定稿)
1.物体吸热:
公式:Q吸=cm(t—t0)
Q吸——吸收的热量——J c——比热容——J/(kg·℃)m——质量——kg t0——初始温度(初温)——℃ t——结束温度(末温)——℃
(t—t0)——温度变化量——℃ 2.物体放热:
公式:Q放=cm(t0—t)
Q放——放出的热量——J c——比热容——J/(kg·℃)m——质量——kg t0——初始温度(初温)——℃ t——结束温度(末温)——℃
(t0—t)——温度变化量——℃ 3.固体(液体)燃料燃烧放热:
公式:Q放=mq
Q放——燃料放出的热量——J m——质量——kg q——热值——J/kg 4.气体燃料燃烧放热:
公式:Q放=Vq
Q放——燃料放出的热量——J 3 V——体积——m q——热值——J/m 5.热机效率
公式:η= W有/ Q放
η——热机效率——% W有——有用功——J
Q放——燃料放出的热量——J 6.炉子效率(烧水煮饭等)
公式:η= Q吸/ Q放
η——热机效率——% Q吸——吸收的热量——J Q放——燃料放出的热量——J
第四篇:初中物理热学复习
一、选择题
1、交警在查“酒驾”时,先请司机打开车窗,若闻到酒精气味,则要求司机必须接受酒精含量的测试。交警能闻到酒精气味是因为酒精()A.分子间有空隙 B.分子很小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可分
2、下列现象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刚从蒸笼里拿出的馒头,放一阵子变凉了 B.冬天天冷,通过搓手发热取暖
C.用锤子敲打石头时,锤子发热 D.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打气筒壁变热了 1.(2010,江西南昌)下列有关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温度计都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B.水往低处流,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用水作汽车冷却液,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 2.(2010,福州)厨房中的一些现象和做法都含有物理知识,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B.用高压锅煮饭——利用降低气压,提高水的沸点 C.打开锅盖看到“白气”——汽化现象 D.用煤气灶烧开水——利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4.(2010,黑龙江鸡西)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实例,你认为说法正确的是()A.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B.燃料燃烧 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C.汽油机的做功冲程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给蓄电池充电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6.(2010,莱芜)下图表示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各冲程的示意图,它们正确的排列顺序为()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
C.甲、丙、乙、丁 D.甲、丁、乙、丙
8.(2010,云南楚雄)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0的冰块也有内能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D.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 10.(2010,兰州)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 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热量一定增加 14.(2010,泰州)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的分子热运动_ _温度升高,这是通 的方式改变铁丝的内能. 15.(2010,常州)截至目前,中国第一大地热发电站西藏羊八井地热电站已累计发电超过24亿千瓦时,从地下井→汽轮机→发电机,其能量转化过程是:内能→ → . 16.(2010,江苏宿迁)2010年5月,冰岛火山爆发是由于炽热的岩浆在极大的压力下,突破地壳,喷涌而出.说明流出的岩浆具有动能,它是由 能转化来的.炽热的岩浆向四周流动,越过山坡,淹没村庄.岩浆冲上山坡,把动能转化为 能. 17.(2010,常州)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是由 个冲程组成,其中对外做功 次.在压缩冲程中,气体的温度升高,这是通过 的方式增加内能.为了不让汽油机在工作时温度升得太高,在设计制造时,汽缸外有一个水套,让汽缸被水包围着,这是通过 的方式减少汽缸内能.用水来冷却汽缸是因为水的 较大.
19.(2010,湖北荆门)我市城区的天鹅湖水上公园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走在湖边,常能闻到阵阵花香,这是由于分子做 运动的结果;阳光下湖面波光粼粼,这是光的 现象;夏天可明显感觉到湖边比马路上凉爽,这是因为水的 较大,且在蒸发时会(选填“吸热”或“放热”)。
23、一杯水,温度由30ºC加热到50ºC时吸收的热量为Q1,再由50ºC加热到70ºC时吸收的热量为Q2,Q1_______Q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4.6kg木炭完全燃烧可放出__________的热量。若炉中的木炭只剩下0.1kg,它的热值是_______________。30、夏天中午海边的沙子热,海水却很凉;傍晚的沙子凉,海水却比较暖和。有同学认为:可能中午海水蒸发吸热,所以低温;而沙子不蒸发,所以温度高。你认为该同学说法正确吗?并说明理由。(3)
第五篇:初中物理热学简答
热学简答
1.(09一模)在吉林出现的一种“雾凇”(俗称“树挂”)很松散,轻轻一碰就纷纷脱落,这种“雾凇”是怎样形成的? 2.(09二模)用瓶塞塞紧的广口瓶中有一些水,水的上方有较多的水蒸气,瓶塞与打气筒相连,如图10所示。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过一会儿瓶塞从瓶口中弹出来,同时看到瓶内出现“白雾”,请说明白雾产生的原因。
3.(09中考)图10是电冰箱制冷系统的简化示意图,请说明电冰箱制冷的工作过程。
4.(10二模)冰箱冷冻室里的冻肉块,其表面通常会有一层霜。请解释这层霜是怎样产生的。
5.(10中考)小明的妈妈用食用油炸油条时,油的温度约为200℃。她不小心把几滴水溅到了油锅里,出现了“油花四溅”的现象。请解释这个现象。6.(11一模)夏天,小明在海水中游泳,上岸后没有及时擦干身上的水,过一会儿,觉得“发冷”。请对这个现象进行解释。7.(11中考)在春天或秋天的清晨,有时会看到河面上方向上冒“白气”。请分析说明“白气”是如何产生的。8.(12中考)从冰箱冷冻室拿出的冻鱼,放在一盆冷水中,过一段时间将鱼从水中拿出,发现鱼的表面出现了一层较厚的冰。剥开这层冰,发现鱼已经完全“解冻”。请分析说明鱼表面这层较厚的冰是如何形成的。(“解冻”过程中,鱼的温度始终低于0℃)9.(13一模)用水壶烧水,当水开时,看到壶嘴上方有大量的“白气上升”。请解释这个现象。
答案:
1.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很大(1分),温度骤降到零下二十几度时(1分),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树枝上凝华形成小冰晶(1分)。
2.瓶塞从瓶口弹出来时,瓶内气体膨胀对外做功(1分),气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1分),瓶内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1分)。
3.液态制冷剂进入冷冻室后汽化、吸热,使冰箱内的温度降低(1分)。生成的蒸气被压缩机抽出,并压入冷凝器(1分)。蒸气在冷凝器中液化、放热(1分)。
4.冷冻室里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通常在零下十几度的冻肉块,发生凝华现象,在冻肉块表面形成小冰晶。(评分点:1.冷冻室里空气中的水蒸气;2.零下温度的冻肉块;3.凝华、产生小冰晶)
5.溅入油里的水滴,到达油面时有一定的速度,要继续向下运动。由于油的温度远高于水的沸点,水滴向下运动过程中快速汽化,产生高压气泡,气泡迅速膨胀破裂把油溅起来。6.皮肤上的水由于蒸发,温度降低;(1分)水的温度低于皮肤的温度,水从皮肤中吸收热量;(1分)皮肤放出热量,温度降低。(1分)
7.河水温度高于空气温度,且温差较大;
(1分)
河水蒸发产生大量水蒸气;
(1分)
水蒸气遇到低温空气,液化成小水珠。
(1分)8.从冰箱冷冻室拿出的冻鱼温度低于0℃,放到水中后水放热降温,鱼吸热升温;(1分)与鱼接触的水的温度降到0℃时,鱼的温度仍低于0℃,水放热凝固。
(1分)鱼继续吸热升温(或“解冻”),与鱼接触的冰放热降温,与冰接触的水放热凝固,直至鱼全部“解冻”,冰达到最厚。
(1分)
9.从壶嘴冒出大量的高温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成小水珠;
(1分)从壶嘴冒出的水蒸气具有向上的速度,所以水蒸气边上升边液化;
(1分)向上运动的水蒸气对已液化的小水珠施加向上的力,该力大于小水珠的重力,小水珠向上运动。(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