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时间:2019-05-12 22:52: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临清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临清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第一篇:临清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临清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试行)

一、指导思想

1、制定这个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面对一般老师、一般学生、一般学校。使老师都能学得会,用得上。

2、模式的指导思想:立足课改,面对现实,遵循规律,继承发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在参与中生动活泼的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努力实现 “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念。

二、教学的基本程序

阅读教学(精读课文的教学),也就是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应在两课时内完成,具体教学程序如下: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会本课的生字,读准绿线格内生字的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并积累词语;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高年级还要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根据以上教学目标,一般可按以下教学程序进行。

1、揭示课题,引出阅读话题,明确学习目标。

题目是文章的的窗口,通过审题,就可推想文章的主要内容,引发阅读期待,增强阅读兴趣,明确本节课阅读的目标。因此,教师一般应抓住课文的题目,指导学生审题、质疑,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产生阅读期待和阅读课文的需求。、反复朗读,读准字音,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的学科。”在学生有了阅读的积极性之后,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学生充分地读书,引导学生在反复读书中发现并解决问题。通过反复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把课文读正确,同时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3、检查交流,理解词语,读通句子。

对学生提出的不理解的词语,可在学生交流朗读课文时,结合语言环境,帮助学生理解,并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同时能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

4、书写生字,抄写词语,积累词语

(1)书写生字,一般可按读(字音)、看(字形、笔顺)、记(笔顺)、描(描红)、写(临写)的顺序进行,在学生实践的基础上,教师及时反馈、示范、指导,然后再实践。力争使每个学生把生字写正确、写规范、写美观。

(2)根据课后练习“读读,抄抄,再听写”的词语或优美的词语,要指导学生进行读读写写,进行积累。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主要是,深入感悟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表情达意的的精妙。巩固生字、新词,做好语言的积累;适度延伸,如开展相关阅读,进行灵活多样的小练笔。深化学生的认识,开阔学生视野,熟练学生的听说读写各项技能。其教学程序主要有:

1、听写生字或词语

对课文要求学生记住的生字、新词进行听写,并及时订正学生书写中的错误,以巩固积累词语。

检查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包括读的情况和对课文理解情况,找出学生理解中的问题和困惑。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抓住重点,感悟课文内容

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可依据课后练习中有关题目的要求,或者自己根据课文重点设计

一、两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引导学生依据课文中重点部分的语言文字深入地理解课文,把握课文主旨,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高年级还要让学依据表达的思想内容,体会其表达效果,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使学生读有有所感,读有所获,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受。从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读书的乐趣。

3、运用积累

(1)凡要求学生造句的的词语,要指导学生进行造句。造句时可先引导学生读读课文中词语所在的句子,然后再由口头到书面练习造句。使学生在运用中加深理解,巩固积累。

(2)凡要求学生背诵的课文,指导学生进行背诵;凡要求复述的课文,指导学生进行复述,力争在课内完成教学任务,使绝大部分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3、深化拓展

在完成课本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可根据课后练习中有关拓展性题目的要求,或根据课文内容和教材的特点自行设计一些与课文有关的阅读或小练笔,进行拓展性练习,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开阔视野,发展思维,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3、实施教学程序应坚持的原则

(1)“三为主”原则。阅读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以学生读书为主,以学生自主读书为主。教师在读书时间上要给予充分的保证。以学生自主读为主并不是教师撒手不管,让学生一遍一遍的傻读,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深入的有目的、有层次的读,咬文嚼字的理解读,想象画面的感悟读,做一做的体验读,有感情的表达读等。教师要切实好学生读书的组织、引导和激励。让学生在读书中增强读书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2)“先学后教”原则。这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基础的主要手段。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解决问题,如课文让学生先读,解词让学生先理解,写字让学生先写。有了问题,学生能解决的尽量启发学生解决,学生解决不了的,老师再讲,再教。教师只是教学生不会的,讲学生不懂的,解决学生解决不了的。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3)创设情境原则。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就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一定的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形成寻求答案的心向,还能比较容易的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以便促进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独立的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教材的重点、难点和教学的需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触景生情,以情激趣,以趣促学。使语文教学既扎实,又生动有趣。

(4)、兴趣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最好的动力。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读得充分,学得扎实,学有所获,也要使学生学得高兴,读得快乐。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内容,采用一些生动活泼的读书形式,如、学一学、做一做、演一演、比一比、评一评等,以增强学生的读书兴趣,加深学生读书的体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5)、以本为本,适度拓展的原则。要以完成教材要求的学习任务为重点。阅读教学的设计与教学,要坚持以课本为本,以语言训练为经,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维,实行“三维目标”的整合,紧扣课文的语言文字理解感悟教材,把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渗透其中。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在完成教材要求的任务的基础上适度进行与教材有关的阅读和小练笔的拓展,不可脱离教材,漫无边际的进行拓展与延伸。

(6)、学习与创新新原则。此教学程序只是阅读教学一般的教学过程和方法,一般的教师要先学习这种教学方法,并熟练掌握。同时倡导有条件的教师在掌握这种教学方法的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课型,不同的课文,探索新的更简要更有效的教学学模式和方法。

临清市教科研中心小学教研室

2008.7.17

第二篇:临清市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临清市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试行)

一、Warm up 1.Sing some English songs.2.Say the poem and chant.3.Do the actions.4.Greetings.5.Free talk.6.Play some games.(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选择不同的热身活动,热身活动的时间长短,可根据学生的学情及教学内容而定)

二、Lead in 常见的导入方式有:

1、悬念导入:如学习动物名称时,先让学生听动物的叫声,然后教师问:What’s it? It’s a„

2、直接导入:当所学内容比较新,与其他课的内容联系不大时,我们可以采取直接进入教学内容的方式。如: This class we are going to know a new friend„.3、情景导入 :在学习描述过去发生的动作时,教师首先做一个动作,然后问What did I do just now?

4、故事导入:与新课相关的趣味故事,教师先用英语叙述,然后提问问题,再导入引出新课。

5、歌曲导入:如在讲过生日这一课时,先放歌曲Happy Birthday,因为学生对这首歌比较熟悉,导入就比较自然。

6、复习导入:以旧引新,逐步展示知识的层次性,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导入应做到简练、激趣,并能引发学生的思考)

三、Presentation 呈现新知常用的教学方法是情景教学法,教师要尽力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和要求灵活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感知语言与理解语言。教师可借助实物、图画创设情境,可利用表情、动作、音乐、讲故事,模拟情景等途径创设相应的语言情景。

四、Practice 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练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常见的方法有:传声筒、说说做做、说说猜猜、词汇接龙、分角色朗读、小组合作、抢夺红旗等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练习。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避免枯燥无味的无意义的练习。

五、Consolidation 根据所学知识创设恰当的情景或布置相应的任务,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或具体的任务活动中运用语言,掌握语言,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本环节中教师应多引导学生创造性的拓展语言,即根据情景的需要充分利用所学语言,包括过去所学的知识以及新学的知识,进行大量的交际运用,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与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主要形式有:表演课文、改编对话、调查采访、情境表演、话题讨论等。

六、Sum-up 尽量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方法。(最好让学生先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最后教师再作补充。总结环节要起到一个归纳梳理短的作用,不能流于形式。)

七、Homework 除常见的机械性的作业外,教师应多布置一些动手操作、说说做做、调查、特色作业(如单词卡片、英语小报)等形式多样的作业。

【新标准英语第一册】

Module 4 Colours Unit 1 It's red.武训实验小学 温雪霞

一、联系实际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第一册Module 4 Colours Unit 1 It's red.2、教材分析

《新标准英语》是采用“以题材为纲,按照“话题----功能----结构----运用型任务”体系编写而成的,以对话的形式体现语言功能,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本教材的故事性强,情节生动,角色鲜明,其趣味性的教学内容深受学生喜爱。

3、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本模块的第一课----情景对话课,教材通过熊猫盼盼与变色龙之间对话的情景引入新知和建构新知,以语言信息的输入来促进语言输出的教学过程。

4、教学目标 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根据对教学内容的分析,结合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听懂、会说:chameleon,panda和有关颜色的单词: red,blue,black,green,yellow。在交流中运用 It's„描述生活中的颜色。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初步运用语言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自信心,引导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5、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训练重点是让学生在听、说、读、玩、做等各项活动中,真正掌握五种颜色的英语单词,难点在于各种颜色词汇的发音及分辨。

6、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的年龄在九、十岁左右,生性活泼好动,喜欢直观形象思维,对游戏、竞赛、画画特别感兴趣。学生学英语不久,有可能说的不好,有的还不敢说,课堂上要以表扬为主,注重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说、积极做、努力唱!

二、立足发展说教法

新课程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参与、探究、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达到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生活即教育,走近生活,走近课堂,把教育与生活融合,就会创造出更多的精彩,英语课堂应回归生活。本课教学我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兴趣为支点,以交际为目的”的原则,针对本课的教学内容,我将采取以下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力争做到精讲多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其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听、说中感悟英语,在活动中建立团队意识和集体责任感。

三、情景互动说过程 Step1 Warm up

1、Free talk :教师与学生进行对话练习:Hello!Good morning!What's your name?(在和谐气氛中师生之间朋友式的问好,让学生感到亲切,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还复习了以前学过的知识,激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从而让学生快速进入英语学习的氛围之中。)

2、Sing a song :“Please stand up.”(对于低年级初学英语的学生来说,音乐最能吸引其注意力。唱歌可以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共同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致。同学们边唱边做动作,在歌声中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

Step2 Lead in 谈话导入:今年的8月8号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将在北京召开,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屏幕上会出现五环旗)五环是奥运会的标志,那么怎么用英语介绍五环的颜色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颜色的单词。(教师板书课题)

(本环节利用当今中国的热点--奥运为突破口,导入本课的教学内容,将学生置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状态中,使学生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Step3 Presentation

1、学习“My name is„”句型

师:首先,我要为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谁呀? 生:想。

师:请看大屏幕(出示熊猫盼盼的图片)Oh,it's a panda.(屏幕中出现panda这个单词)教师领读单词,请学生开火车读单词。

师:让我们听一听他想对我们说些什么。(播放录音:Hello!My name is Panpan.)第一遍可能有些同学听不大清楚,再放录音,然后请几位学生重复听到的话。(注意适时表扬)最后屏幕上出现:Hello!My name is Panpan.教师领读几遍后,请学生领读。

(根据三年级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体的思维特点,本环节我通过图片这一直观教学手段,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把抽象的词汇学习具体化。)

师:现在我们做个游戏:找朋友。教师示范:带上熊猫的头饰和个别同学 打招呼,练习句型:Good morning.My name is Panpan.What's your name?引导学生用My name is„来回答。然后把头饰传给那位同学,让他继续为盼盼找朋友。

(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勇于表现的特点,教师要努力创设条件,把“寓教于乐”贯穿于英语学习之中,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游戏中学生愉快地学习并自觉地用英语进行交际。)

2、学习颜色的词汇以及句型It's„

师:盼盼是一位了不起的魔术师,大家想看他的表演吗? 生:想。

(师播放课件:盼盼穿着魔术师的衣服,拿着魔术棒,一个小娃娃的衣服颜色发生变化。每变化一种颜色,教师就介绍:It's„)

师:现在我们要进行一场比赛,看哪组学得又快又好,在学完单词后,我会随意挑选同学读单词,读对了就可以为自己的组争得一颗星。

(重放课件,出现一种颜色,教师就领读,如:red,red,It's red.)朗读单词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变换不同的形式,如采用升调与降调的朗读还有从小声到大声,从大声到小声的朗读,还可以请学生领读。)

(本环节通过让学生观看生动形象的课件,把学生吸引到课堂学习中来,在学完一个单词后就随机挑选学生朗读,进行比赛,可以督促学生的学习,扩大课堂的参与度。教师应注意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

3、学习chameleon 低年级学生对游戏非常感兴趣,在这里我设计了变色龙的动画,呈现课文中变色龙一图,让学生猜一猜变色龙会变成什么颜色,要求学生用“chameleon,chameleon,It’s„”来回答。在学生反复猜测的过程中,不但练习了颜色单词,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整个活动中学生牢牢掌握了变色龙一词和“It’s„”的句型,学生带着好奇和激动的心情,在做中学,在乐中学,在玩中学,自然习得了语言,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学习课文

(1)感知课文内容。学生看课本,边看图边听录音,说说课文大意。(本环节是为了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课文内容)(2)听课文录音读课文。再放录音,学生跟读课文。

(录音为学生提供了准确、地道的语言模拟标准,跟录音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模仿纯正的语音、语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形成良好的听读习惯。)

(3)角色表演。先让同桌合作,再请两名同学上台表演课文。此外,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请同学们自由组合扮演变色龙和盼盼进行对话及表演,鼓励学生带动作和丰富的表情,话题可以自编,用学过的知识也可以,但是必须涉及到本课的新句型。

Step4 Practice 任何学习活动都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达到消化融合的目的,为了使练习既达到目的,又不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游戏:(1)看谁反应快。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颜色卡片,教师发出口令,学生举起相应颜色的卡片,比一比谁的反应快。教师示范后,让学生四人一组,进行练习。

(2)幸运猜猜猜。教师手拿颜色卡片藏在背后,其他学生用句型“It's„”猜教师手中拿的卡片是什么颜色的,猜中得分。同桌继续做这个游戏。

(3)我来说一说。学生拿出自己的物品用“It's„”进行介绍。使用日常物品对词句进行操练,把语言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体现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发展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以上几个极富情趣的小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突出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同时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得到了知识的巩固,得到了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锻炼。

Step5 Consolidation

1、My Small Room设计大赛

教师向学生提供画有地板、墙、门、窗帘、床、写字台的空白纸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发挥为它们涂上颜色。着色时要求学生一边填一边念颜色单词,如填红色时,嘴里念念有词:red,red,It’s red.涂完后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介绍自己的小房间,先由作者本人做介绍,如指着地板说:It's yellow.然后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各小组最佳设计师设计的作品,并由他们向全班同学介绍各自的小房间,最后评出班级最佳设计师。课后,教师还可以把学生的作品汇编成册,加上制作精美的封面,取名为“My Small Room”,挂在教室里,既美化了教室,又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此项活动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发挥想象,设计出自己的小房间,并介绍给大家,在语言信息的交流中扩展了知识,达到交际的目的。通过绘画练习,发展了创造力,培养了想象力和审美情趣,其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课堂上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2、看谁眼力好。请学生在教室中找出带有这些颜色的实物,用“It's„”来介绍。(这一开放式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自我表达空间和交流机会。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反应、表达能力,还对学过的单词、句子进行了巩固,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应多鼓励表扬,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激发其兴趣,为以后的活动增强参与意识。)

3、情感教育 为学生呈现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请学生说一说它们的颜色。如国旗、交通灯等,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遵守交通规则的教育,最后教师为学生呈现景色秀丽的风景图,在学生陶醉之时,出现其被污染的景象,从而教育学生要爱护环境。

Step6 Sum-up 评选出本节课的冠军组。然后先由学生总结一下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再做补充。师:(出示五环旗的图片)现在我们知道怎样用英语介绍五环的颜色了,我们一起说一下吧。大屏幕出示韵句: 奥运五环真美丽,五种颜色要牢记,blue,blue,是蓝色,黑色,黑色,black, red,red,是红色,黄色,黄色是yellow,green,green是绿色,我们共同来祝愿,中国奥运数第一!

(琅琅上口、便于记忆的韵句,可以加深学生对本课教学内容的理解,更好地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新语言知识。同时还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

Step7 Homework

1、作一个优秀的小老师:回家教爸爸、妈妈用英语说颜色,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

2、画一幅漂亮的图画,并用“It's„”介绍其中的颜色。

(作业的设计要力争把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延伸到课外,为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教学反思】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基于这一理念,我在课中精心创设尽量真实的语言环境,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合作的过程中来学习语言,感受用英语交流的乐趣和愉悦感,培养学生初步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归纳、总结新课改以来课堂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小学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模式”。为全面实施“小学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特制订本教学模式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落实新课程理念为宗旨,构建和实施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二、改革目标

1、目标多维

课堂教学目标不能只局限于学生认知方面的发展,还应包含学生意志、情感、性格特征的形成,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等。因此,新型课堂教学的目标应包括:(1)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诸如情感、意志、兴趣、需要、价值观、品德、审美情趣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2)掌握学科思想方法与学习方法——过程方法目标;(3)掌握学科知识,培养学科能力——知识与能力目标。

2、多元互动

传统的课堂教更多的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唱主角,学生当听众,缺乏和谐的师生双向交流,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丧失,压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创造力。新型的课堂教学倡导学生自主参与教学全过程,师生实现交流、互动,在共同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

实现教学目标。师生在教学中是合作的伙伴、交心的挚友。在新的课堂教学中,多元互动成为教学的亮点,只有多元互动才能产生教学的共鸣,才能让学生全面发展,才能使课堂教学收到最大的教学益。

3、以学定教

学是教学活动的本源、基础与条件,教必须建立在学的基础上,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完全取决于能否按照学的客观规律而施教,因此,课堂教学必须“因学论教”。其一,课堂教学的内容、方法及结构模式,都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并以最终达到教学目的来筹划。其二,课堂教学要渗透学科学习方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只有以学为本,因学论教,才能产生积极的整体效应。

4、方法优化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风格等就会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我们一方面倡导“合作”、“探究”等,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科学把握好和运用好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演示法”等。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都应该遵循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为核心;实践为主线能力为目标;育人为主旨。

三、基本原则

——主体性原则。充分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其才能,发展其个性;要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色彩,形成充满

激情的课堂教学氛围;要发扬教学民主,还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的权力。

——开放性原则。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教学空间。这种开放性表现在学生心理安全方面,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心态是开放的、自由的、不受压抑的;表现在教学内容上,既不拘泥于教材,又也不局限于教师的知识视野;表现在思维空间上,重视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思维训练,不能轻率地否定学生的探索;表现在教学结果上,不满足于课本、权威、教师的所谓标准答案,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过程性原则。要改变过去把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的简单做法,课堂教学的重心由教学生记忆现成结论为主转到引导学生探求未知上来,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加强思维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挑战性原则。教师要倡导和鼓励学生开展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敢于向教师挑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允许学生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二是敢于向课本挑战,鼓励学生提出与课本不同的看法;三是敢于向权威挑战,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质疑权威的结论等。——差异性原则。学生是具有差异性的个体,这种差异性表现在学生的智慧类型、学习速度、个性特征等方面。通过实施差异性教学,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体差异发展的需要。小学各学科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

1、“精读课文”的教学基本模式:“初读课文,畅谈收获——合作探究,解读文本——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2、“略读课文”的教学基本模式:“自读—交流—积累(拓展)”。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解读:

(一)“精读课文”的教学基本模式解读:

精读课文的教学基本式(常式),即“初读课文,畅谈收获——合作探究,解读文本——巩固梳理,拓展应用”,这是小学精读课文教学的一种常用流程。该流程可以用一课时完成也可以用二、三课时完成,具体讲:篇幅短小语言精练优美的文章可用一课时完成(一课时即能体现出精读课文的教学基本式);篇幅较长又难懂的课文可用二至三课时的时间进行教学,但原则上以两课时为主,在两课时的教学中基本式的后两个流程可以有机地分散到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中,为保持结构的完整性最后一个流程也有可能在第一课时中体现,这要视情况而定。

第一课时的教学流程:激趣导课,揭示课题——初读交流,整体感知——细读理解,品味感悟——拓展升华,归纳总结。

1、激趣导课,揭示课题。

导课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间接导课,二是直接导课。间接导课,即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提出所要学习的课题,并板书课题。间接导入的方式很多,譬如,故事导入法、谜语导入法、预习导入法、歌曲

导入法、画面导入法、游戏导入法、疑问导入法等等。前六种导入法其导入要和教学内容有关,是对教学内容的一种铺垫和衬托;游戏导入法可以和教学内容无关,目的是通过师生之间的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达到快乐学习的境界。直接导课,即开门见山直接明确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提出学习要求,学习新课。

说明:教学中采用哪种导入方式,要结合教学内容而定,切忌生搬硬套。

2、初读交流,整体感知。

该阶段为阅读教学基本式中的“初读课文,畅谈收获”环节,初读的目的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课文的内容能够在学生脑海中留下初步的印象,由初读到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需要经历以下几个环节:(1)读课文,找生字,指导学生识字、写字。(2)读课文,指导学生将课文读正确、流利、通顺。(3)谈收获,提问题,初步把握课文要点及主要内容。

说明:第一,(1)环节中要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找出本课的生字、新词,通过借助拼音、查字典、问同学问老师等方式,正确认读生字新词,了解部分生字新词的意思;还要根据课文篇幅的长短、生字新词的多少适当设计组词造句、记忆字型、指导写字的环节;检查学生识字情况的方式方法要灵活多样。第二,(2)环节要体现出“过程性和指导性”地有机结合,教师在检查学生读书时不能停留在学生读完全文后纠正“字音对错和通顺不通顺”上,应让学生按自然段去读,在学生读地过程中,教师以及学生应注意倾听读者的读书情况,发现问

题随时解决。遇到难读的句子或长句子教师要通过范读指导学生将句子读通顺流利。第三,(3)环节主要是验证学生读书的效果。这一环节重在鼓励学生积极谈收获,敢于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学生的收获,可以是对字词句的理解,可以是对教学内容的感悟等:低年级学生谈收获可以让学生说说认识的生字新词,并且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了解的,对一些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学生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可以让他们交流自己感受和想法;中年级可以交流对词句的理解及方法,交流对课文内容的初步把握;高年级可交流对词句的正确理解,掌握文本的主要内容。教师要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课文的要点及主要内容。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是不懂的词句,可以是对内容的困惑等等。学生的收获如果能触及到课文的主旨教师要及时进行提炼板书;学生的问题如果非常简单可当时解决,如果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则要板书出以待后续解决;如果学生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则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该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收获和问题,以便顺学而导,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铺垫。此外才该环节还要注意年级特点:低年级侧重引导学生有提出问题的兴趣、能够发现问题和敢于提出问题;中、高年级重在引导学生善于提问,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第四,(1)、(2)、(3)三环节还可以进行整体教学,即,读书——识字——感知内容一体化,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随文识字随文感知内容。第五,低年级暂不安排把握课文要点及主要内容;进入中高年级后,对(1)、(2)两项要求主要通过课前预习及课堂反馈予以落实。

3、细读理解,品味感悟。

该阶段为阅读教学基本式中的“合作探究,解读文本”环节,细读理解的目的是在学生初读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文章的重点章节,进一步品读语言文字,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该阶段是教学的重点,包括以下3个环节:

(1)梳理初读情况,根据实际情况,找准“切入点”。(2)师生合作探究,理解重点内容,解决疑难问题。(3)品读语言文字,体验思想情感,积累语言材料。

说明:第一,(1)环节的主要任务是找到导入细读理解阶段的切入点,教学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顺承第二阶段中的第(3)环节,要在第(3)环节的基础上梳理学生读书的收获和不明白的问题;二是根据学生的收获和不明白的问题梳理出导入学习重点章节的切入点。第二,(2)环节是解决重点克服难点的关键环节,该环节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四点:一是要进一步明确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二是要突出重点句段的学习;三是要设计语言文字的训练项目,达到文意兼得;四是要采取多种方法理解重点句段,譬如,可采取读议法、读画法、表演法、以问促读法、理解感悟法、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重点句段,进一步掌握课文的要点、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第三,五是要注重朗读的指导,要指导学生读出感情,在指导的过程中要看到学生由读不好到读好的过程,要看到学生由理解不深到有所理解的过程,要看到学生由不会学到会学的过程;六是在该环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时适度补充教学内容,扩充教学资源。第三,第

(3)环节是对第(2)环节的效果验证,看学生是否能通过朗读,感悟品味到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篇幅较长的文章可以读重点段落,反之可读全文,感情比较浓厚的课文可以配以音乐进行烘托渲染,朗读要达到以情激情的效果。第四,在(2)(3)环节的教学中,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根据文本和年级特点,将默读、小声读、有感情的朗读、分角色读、速读、略读、浏览等读的不同方式分散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让读贯穿教学的始终;二是要根据读书的主体及文本内容,将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起读、师生领读、范读等读的不同形式,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三是(2)环节在低年级教学中不必突出重点段落的学习,也不要安排让学生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要让学生在读好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并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4、拓展升华,归纳总结。

说明:该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归纳总结,教学时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要根据实际情况在第三阶段(3)环节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拓展,低年级可安排一些表演性的活动,中高年级可安排一些阅读拓展活动。第二,要做好归纳总结。一是进一步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重在表扬激励;二是进一步梳理学习内容,提升主题;三是布置作业,明确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复习导入,明确内容——领悟表达,积累运用——归纳总结,课外延伸。

第四篇: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本站推荐)

小学语文“以读为主、自主学习”

教学课堂模式

教 师:倾听——引导——点拨——启发——归纳

学 生:听——说——读——写——思

模式的运用说明

以人为本,以读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阅读的全过程中自读自悟,读出自己的情感体验,读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学环节:

激趣导入创设情境这一环节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他们参与本节课学习的欲望,形成阅读期待,为学好本节课的内容打下情感基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学生读通课文,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是教学的基础。因此,初读时,要让学生直接面对课文,进入课文。即,一开始就要让学生静下心来,充分地读书,自由地读,根据自己的习惯与速度,边读边初步感知语言,在读中咬准字音,在读中感知字形,在读中理解部分词义,一直读到正确、流利。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找出精读课文的切入点。

精读体验品味语言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采用“读”、“悟”的方式,品味课文的语言文字,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学生读的过程 1

要有目的、有层次,默读思考和动笔圈画结合,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思考,读出自己的见解。在精读的基础上,教师加以点拨,引导学生感悟-----感悟课文的人物形象,感悟文本的语言,感悟蕴含的道理。对于重要词语的理解和认识,需要循序渐进,从词语的品味,到课文的理解,到体会作者遣词的妙处,对课文的语言魅力,让学生从读中充分地揣摩。引导读懂课文的内容,品味课文的语言;有时候还要引导学生关注、揣摩文本的表达顺序。

美读成诵掌握学法这一环节目的是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促使学生入情入境,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使学生与文中的情感产生共鸣,并把自己喜欢的句段背诵下来,逐步内化,成为自己的语言,为学生今后语言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领悟、掌握读书的方法。比如: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用笔圈出关键的词语或句子,有感触的地方在旁边写出自己的理解的感受,透过文字的表面意义想象背后的蕴意。

延读创新拓展运用这一环节目的是运用语文,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把语文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真正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延读的内容可以是课文中知识的迁移,也可以是课外阅读。迁移的内容可以是读写方法,也可以是课文的语言材料,形式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还可以是语文实践活动。教师要利用一定的时间组织交流、评议,以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大张卜学校王新毅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式

【引用】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汇总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模式”

一、基本模型

拓展延伸

平等对话

合作探究

自主研读

激疑生疑

深读启思

精读领悟4

初读感知

模型说明:学生对语文课文的学习主要以“读”为基本形式和途径,那么,其“探究”也应以“读”为基点,围绕“读”而展开。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模式,将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按照阅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课文的不同程度,划分为“初读、精读、深读”三个阶段,由“创设情境、激疑生疑、自主研读、合作探究、平等对话、拓展延伸”六个环节构成。一般而言,六个环节是逐步生成的,具有一定的序列性,但三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

二、操作程序

(一)初读——探究中感知课文。

初读阶段,主要通过创设情境等手段,引发学生的探究心理,目的在于让学生带着问题先行自主研读,在迫切的探究心理伴随下,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这一阶段一般可分成创设情境、激疑生疑、自主研读三个步聚。

(二)精读——探究中领悟课文。

精读阶段是学习课文的关键性环节,探究心理、探究性学习方式自始至终伴随着学生,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阅读、感受、理解、品评课文,最终领悟、吸收、内化课文内容。这一阶段主要分成合作探究和平等对话两个步骤,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主要问题,以“读”的方式感悟品评、释疑解惑、内化吸收。当然这两个步骤不是截然分开的,较多的时候是交叉着进行的。

(三)深读——探究中拓展课文。

在“深读”阶段主要是完成“拓展延伸”的任务,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性研读,进一步深化课文的学习,保护和发展学生的探究心理,有条件时将学生的学习引向课外,促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最终养成。

三、模型讨论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模式要求学生用探究的方法去阅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文本,去收集、分析、处理与文本阅读有关的课文信息和生活信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将学生的学习始终置于一种主动探究的状态,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体现了“新课程”的精神。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真正采用好探究模式,我们应注意教会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方法,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自已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重新定位,同时注重开发课程资源,使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源于文本又高于文本,既以教材为主要凭借,又不拘泥于教材本身,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扩展、延伸。

当然,这一教学模式并非适合于所有课文及所有年级、学生在学习中采用。对于一些知识性的说明文章、抒情性的诗歌或相对而言比较浅显的课文,这一模式不一定适用。即便是适合采用这一模式学习的课文,对于年龄较小的中、低年级学生和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也只能逐步培养、逐步展开。同时,在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进行中,我们也应该充分发挥“接受式学习”信息传递快的优势,将没有探究价值的知识和和信息,及时传授给学生,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活动模式”

一、基本模型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活动指导

方案设计

总结评定

拓展延伸

组织评议

活动交流

教师

学生

活动准备

活动实施

活动总结

模型说明:活动教学模式按三个大环节、四个具体步骤设计一篇课文的教学。大的环节包括:活动准备阶段、活动实施阶段、活动总结阶段。具体分为四个操作步骤:从教师角度说,是“创设情境——活动指导——组织评议——总结评定”,贯穿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从学生角度说,是“激发兴趣——方案设计——活动交流——拓展延伸”,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学习策略。教师与学生两条线相得益彰,建构共生,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二、操作程序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的活动离不开具体的情境,都是在相应的情境中展开的。情境对学生的活动具有推动、暗示、移情作用,能使学生活动达到最佳状态。因此,在这一阶段,教师要结合课文,精心设计活动情境,带领学生入情入境,让学生对课文及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兴趣为动力,促进活动的顺利开展,为学生的自主活动奠定基础。

(二)设计方案、活动准备

在学生进入活动情境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潜心会本文”,精读感悟,并以此为根据,在师生互动、合作的基础上设计活动方案。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特设计,作为学生活动的指导者、参与者、促进者,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氛围中完成活动方案设计。

(三)组织评议、活动交流

这是活动教学模式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当好组织者,一方面,组织学生根据各自的活动方案,自主活动(可以个人活动或小组活动),在学生们能较好执行活动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增加体验。另一方面,组织好对学生活动的阶段性评价工作,及时肯定优点,同时指出不足,引导学生加以改进,使活动更趋完善。

(四)总结评定、拓展延伸

在学生活动交流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对前一阶段的学习作出总结和评价。并对活动进一步拓展延伸,比如向课外开放,向其它语文训练方式延伸,从而进一步发挥活动效益,提高教学效果。

三、模式讨论

1.本模式运用范围

近年来,随着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涌现出不少优秀的教学模式。但每一种模式都不是万能的,都有其运用范围。活动教学模式适用范围,一是教材,一般要求故事性、情节性较强的课文。课文精短的,可全文纳入这一教学模式;课文较长的,可选重点段纳入这一教学模式。而一些议论文、散文则不适宜运用这一教学模式。二是对象。一般适用于中高年级学生,因为这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发展各自的个性。

2. 处理好活动教学中的几个关系

(1)手段与目的的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活动仅仅是学习的一种手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我们要处理好手段与目的的关系。不应该单纯地为活动而活动,也不应该把教材文本丢在一边,一味地只是活动,要真正发挥活动的手段作用,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去钻研,去领悟,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2)教与学的关系

在活动教学模式中,教师要切实转变角色,充当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编导者、指导者、促进者。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参与欲望,激发学生活动兴趣,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充分展开自主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合作,使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同时要帮助学生克服参与活动的盲目性,避免在活动中放任自流,保证学生活动规范而有效地进行。

(3)收与放的关系

活动教学模式中,由于教师角色转变了,学生真正动了起来。但同时也极易导致课堂的失控,纪律松散,乱糟糟的,有时甚至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教师没有正确处理好收与放的关系。教师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并不是放纵,并不是让学生牵着鼻子走,无原则地迁就学生,而应该“该出手时就出手”,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既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又要乱中求序,收放自如,力求放得开,收得拢。

(4)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活动教学,以活动为手段,以兴趣为纽带,因此,就“预设”与“生成”两者而言,教师更应注重“生成”。不能缚住学生手脚。活动方案不要预先设计,活动尽量不要预先排练。要让学生结合课文,自主设计活动,以加深理解,提高学习效果。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模式”

一、基本模型

初 读 课 文

自 主 质 疑

归 纳 分 类

定 向 导 疑

定向导疑

读 议 讨 论

多 法 解 疑

合 理 存 疑

鼓 励 探 索

初读、提问、记录

筛选、引疑、集中营

读、议、猜、辩等

延伸、拓展、探究

模型说明:本模型由四个板块组成,第一板块“初读课文,自主质疑”;第二板块“归纳分类,定向导疑”;第三板块“读议讨论,多法解疑”;第四板块“合理存疑,鼓励探索”。四个板块构成一个总体的框架。每个板块又根据其不同的教学任务,设定了相应的教学程序。

二、操作程序

第一步,初读课文,自主质疑。

要求学生轻声朗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初步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记下不懂的问题,并自己尝试解答。无法弄懂的就写上“质疑簿”。

第二步,归纳分类,定向导疑。

这一步的关键是对问题进行“集中”。“集中”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归纳分类”。学生在初读课文时提出的问题可能既多又杂,有的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有的只是一些枝节问题、细节问题,远离课文的主旨,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这就要求教者对这些问题进行整理和归纳,抓住几个主要的问题。二是“定向导疑”,就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某个关键之处,让学生模仿老师的方法,从各个角度提出问题。简而言之,就是以教师的“导”带出学生的“疑”。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当中,“归纳分类”必不可少,“定向导疑”不一定课课用到。如果学生的提问已经涉及到了课文的重点、难点,“定向导疑”就显得重复和多余了。

第三步,读议讨论,多法释疑。

贯穿这一教学过程的主要手段是反复地读书,因为通过“读”这一最基本的途径,可以解决许多疑问。此外,还可以让学生互相“议”,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回答不了的问题,或者观点不一致的问题,再组织全班同学讨论。“辩”也是一种很好的解疑方法,如果在“辩”中出现争持不下的局面时,教师可作适当的点拔引导,以帮助学生归纳筛选,理出头绪,正确地开释疑难。当然,解疑的方法还有很多,如猜、查、画、演等等,实际操作时,运用什么方法,要看具体的情况。

在完成这一教学环节的时候,有两点必须说明:①任何解疑方法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实际运用的时候,应该有所交叉。②无论采用哪种方法解疑,读书都是最基本的要素,只有在学生充分读书的基础上,其它解疑方法才会显得有意义、有价值,否则,所谓的这法那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第四步,合理存疑,鼓励探索

存疑是为了进一步探求知识,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下去,并转移到下阶段的学习中去,它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一种有效手段。

三、模型讨论

1.“问题模式”完全是一种自主性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新课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精神。这是它的优势。但这种模式的局限性也是客观存在的,主要表现在它的适用范围上。内容比较“实”的课文,比如写人记事的,较为适用;内容比较“虚”的课文,比如描景抒性的,就不大好用。就是说,我们要根据课文去选“模式”,而不能用“模式”去套课文。

2.“问题模式”对教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首先是对教学过程要有充分的“预设”,要尽可能多的估计到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如何引导学生去自主解决这些问题。其次,也是最重要的,要关注“生成”资源,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不能总想把学生纳入自己“预设”的轨道。再次,教者要具备较强的调控能力,要善于对问题进行筛选分类,特别是当学生对某些枝节问题纠缠不休时,要巧妙地将他们引到对主要问题的解决上来。

3.“问题模式”在具体操作的时候,不能机械地套用“模型”,可根据实际情况作些变化和微调。如第四步“存疑”的环节,就不宜每次都用,课上能解决的一定要当堂解决,如果每堂课都留个问题的尾巴,对树立教师的形象是不利的。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讨论模式”

一、基本模型

提出问题 组建小组 营造氛围

(教组织交流

指点方法

(程序)个人自主学习全班交流探究

(学生)默读、思考、圈画 流、品味、感悟、朗读

(教师)观察、了解 导、点拨、评价、小结

师)讲清要求

小组合作讨论分工、发言、倾听、集中 交倾听、指点、引导、了解 引

二、操作程序

㈠个人自主学习

1、提出问题

自主学习时应提出一两个有思维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情感和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问题可先由老师提出,而后逐步过渡到让学生自己提出。需要指出的是,提出的问题最好能围绕重点、“牵一发而动全身”,应是有一定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或是有争议的问题,并不是每一个问题都要讨论。

2、指点方法

提出问题后,有时还需指点方法,否则学生还是不知如何做,特别是刚开始时。有了方法,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3、自主学习

此环节主要是学生按要求默读思考,圈画批注,教室里尽可能保持安静,尽可能给足思考的时间。此时老师要注意观察、了解信息。如发现普遍问题可让暂停,进行相应指导。在孙老师的课上,我们看到学生专注地读书、思考,并拿笔画、注。

㈡小组合作商讨

1、组建小组

教师应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2、讲请要求

讨论前需讲请要求,如怎么讨论、具体的方法、先后的顺序等。

3、小组合作讨论

合作商讨时教师作为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要深入参与到小组中,倾听、指点、引导、了解。要引导围绕主题真正讨论起来,制止“万马齐喑”的局面和看似热闹的不切题的讨论。要真正让全体学生参与,要么在发表意见,要么在倾听思考,尽可能不让一人游离于小组之外。要给足时间,划出成块的时间让学生扎扎实实地讨论,而不是图形式、走过场。有的讨论学生刚进入状态,或谈兴正浓,老师却因为时间关系命令停止,这会影响讨论的效果。㈢全班交流探究

小组讨论时有的问题不能解决,或分歧较大,难以形成统一意见。有的问题需全班交流,使思维得到碰撞,相互获得启迪,实现资源共享。这就需小组发言人集中小组的意见参与全班交流,个人亦可补充,充分发表意见,开展探讨研究。

1、营造氛围,组织交流。

交流时可根据讨论的内容营造一定的氛围,通过各种形式,如以比赛的形式、采访的形式、辩论的形式、导游的形式等展开交流。

2、全班交流探究

全班交流探究时要紧扣问题、结合课文重点段落的语言文字品味、感悟,同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教师适时地引导、点拨、评价、小结。

三、模式讨论

1、小组讨论教学是一种发现学习,它所花费的时间有时是传统教学“告诉”式的1.2—1.3倍,因此时间安排尤其要紧凑,无需讨论的不要讨论。要合理分配各阶段时间,避免一二阶段形式化、把主要时间仍集中到第三阶段。

2、为了提高讨论的效果,要教会学生讨论:⑴学会发言,先想后说,组内发言声音要小,不影响其他小组;⑵学会倾听,集中注意,不随便打断别人,努力记住要点;⑶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要求对方作进一步解释;⑷学会总结,用简单的概括性语言总结小组意见;⑸学会反思,意见不一致,熟是孰非,亦或皆可,学会判断;借鉴合理成分,修改完善答案。

3、为调动各组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可引进竞争机制,采取评选最佳小组的办法。加分依据: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效果好,全班检测交流时发言多、质量高、有创意的小组„„小组讨论时,组长的角色伊然是一位小老师,他起组织、管理、指导、协调作用,要选拔、培训好小组长,发挥其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自读模式”

一、基本模型

初读寻疑

(初读、圈画)

再读导学

(合作、交流)

精读思悟

(讨论、释疑)

赏读积累

(欣赏、品味)

熟读运用

(延伸、探究)

模型说明:本模型由五个板块组成,第一个板块“初读寻疑,自主质疑”;第二个板块“再读

导学,归纳总结”;第三个板块“精读思悟,集中释疑;第四个板块“赏读积累,提倡赞赏”;第五个板块“熟读运用,延伸创造”。五个板块构成一个总体的框架,每个板块又根据其不同的教学任务设定了相应的教学程序。

二、操作程序

第一步:初读寻疑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初步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在课文的空白处或相应的地方写上自己的理解、感受,同时对文章含义深刻的,自己不能搞懂的语句,做上标记。第二步:再读导学

学生通过自主初读,对课文有了初步理解,产生了一些疑问,在此基础上,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交流讨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

1.合作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般四人一组)说说在初读中读懂了什么?是怎样读的?可以先让学生讨论,在小组内自主解决,小组内解决不了的,或者观点不一致的问题,再组织全班同学讨论。

2.归纳总结

学生在小组讨论、交流个人所得时,总会出现一些分歧,教师切莫急于解答而应相机诱导。讨论过程中出现解决不了的问题可能既多又杂,有的远离课文主旨,有的没有讨论价值,有的甚至没有实际意义。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进行整理、归纳,抓住文中的主要问题,展开讨论,巧妙点拨,开释疑难。

第三步:精读思悟

贯穿这一教学过程的主要手段是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精读课文,围绕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课本中找到重点段落,抓住重点语句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品一品以解决诸多疑问。第四步,赏读积累

对于文质兼美,图文并茂的课文,我们教者要从语言文字内容中挖掘出丰富的思想内涵,抓住关键处分析、推敲。让学生欣赏、品味、多读多背,体会课文的内容美、形式美。第五步:熟读运用

学生的头脑中已积累了部分精辟的词句后,我们又该如何教给他们将这些运用到语言实践中,形成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呢?

1、在模拟表演中运用。让学生在角色模拟中通过语言的表达,声音的模仿,情感的表露,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迁移练习中运用。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取的语言文字对学生的继续内化起了很重要的迁移作用,教师应趁热打铁,鼓励学生勇于实践,或写联想文,或写模仿文。

3、在延伸实践中运用。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通过观察实验、写调查报告等方式让学生把课内所学运用到生活中,让语言文字进一步得到创造运用。

三、模型讨论

1、“自读模式”完全是一种自主性的学习方式。教学中学生按“初读—再读—精读—赏读—熟读”的顺序阅读课文,把读、思、悟、用贯穿在一起,使课堂统一于“以读为主”的整体教学中,达到了增长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和谐统一。课堂上学生通过“寻疑—释疑—感悟—积累—运用”的学习过程,主动地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创造运用,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了新课标中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

2、教学模式是特定教学情境下的特定产物,与世界上任何事物一样,该模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1“自读模式”强调的是如何将启发式导读贯穿到整个教学,因此在应用该模式教学时,应以读为轴心,把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在学生充分读的基础上来完成教学任务,否

则会事倍功半。2“自读模式”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在教学教程中要有充分的“预设”,要尽可能预料学生将会提出哪些问题,如何引导学生懂得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对于学生提出某些枝节问题时,老师要能巧妙地根据课文归纳总结到中心问题上。3“自读模式”在具体操作时,不能机械地套用“模型”应根据实际情况作些微调。如:第五步“模拟表演”的环节,对于没有表演因素的课文就不宜生搬硬套,否则会弄巧成拙。还有在运用“延伸实践”这一环节时要找到与课文的结合点创设情境,不能游离于课文之外。

小学语文教学的“开放模式”

一、基本模型

激趣导入

学习感悟

迁移体验

运用巩固

链接积累

点击生活

拓展课程

走出课堂

模型说明:针对传统语文教学以“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封闭性弊端,我们提出并构建 “开放的语文教学模式”。该模式以人为本,以“开放”为核心,按“激趣导入——学习感悟——迁移体验——运用巩固”四个主要环节设计流程。根据教学实际,选择“链接积累”、“点击生活”、“拓展课程”、“走出课堂”等不同的方式进行各个环节的教学。

二、操作程序

第一步:激趣导入

1、链接生活积累

学生对自己了解或者知道的东西总是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和兴趣,教学伊始紧扣学生的这一特点,链接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积累,为学生搭建学习的平台,激发其学习兴趣,自然学得积极主动。

2、音乐渲染情境

听觉的刺激,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感官,形成与文本的直接对话,初步体验词作所描绘的意境;而感受的表达和交流,充分调动其学习探究的主动性。

第二步:学习感悟

1、开放学习方式

①范读课文,注意生字及课文的朗读;

②自学课文,要求:

a、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试读课文;

b、自学形式不限:可一人自学,也可小组合作自学;

c、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或者借助各种学习条件和手段,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记下不明白的地方。

课堂上,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独立地理解课文内容,品味语言文字。读中生疑,品中释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同时,更有利于其思维空间的拓展和求异思维的发展。

2、点击学生生活

本阶段的三个环节均指向于生活,课堂教学中,我们把学习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放开学生的手脚,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学习语文,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生活体验,把学生生活的需要、语言文字训练与儿童心理发展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让生活实践与语文学习融为一体。

3、沟通学科联系

语文教学不能囿于语文学科本身,应该与学校其他学科的教学联系起来,相互渗透,形成一个和谐的教学整体。课堂上,学生把自己体会到的文本情景画出来,交流对文本的独特理解,不仅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悟,而且把静态的文字变成学生头脑中优美的图画、自己个性化的语言,完成练习的同时加强学生的亲身体验,促进内化,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古诗词的解读能力。

第三步:迁移体验

课程文本不是语文课程的全部内容,而是一种有待于开发、构建的学习资源,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创造性地对教材内容加以选择、延伸和处理。增强了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培养了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第四步:运用巩固

1、在活动中运用

唱唱:跳跳:教教: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让学生在艺术活动中巩固运用语文:唱唱、跳跳让学生感到学习的轻松;配乐、设计让学生感到新奇;做小老师更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2、在实践中运用

学习语文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运用,课堂教学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活动的终止。因此,让学生走出课堂,运用所学知识,成为本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环节的设计,将个体和群体、合作与探究、学习与运用结合起来,学生在实践运用中加强了对文本知识的巩固,同时促进了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语文学习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充分体现了“大语文观”。

三、“开放模式”的思考

1、注重灵活运用。该模式只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模式,并不代表它是固定不变的,更不是万能。因此,教学中必须根据不同的课文,灵活运用该模式或者将几种不同的教学模式结合起

来综合运用,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2、注重营造良好氛围。该模式的实施,需要教师营造一种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真诚合作,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活跃学生的思维,使之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迸发智慧的火花。

3、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该模式的“开放”并不是无限制,无目的,它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只有大胆地“放”,巧妙地点拨,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信任和尊重;才能激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促使学生创新本能的萌发,生动活泼地发展。

4、注重学生人人参与。本模式注重让学生参与阅读实践,以教师的点拨结合学生个体自读自悟、群体讨论交流,真正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根据个别差异,激励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辐射模式”

一、基本模型

相关文本

(作者)

(主题)课

相关文本

文 相关文本

(题材)

(写法)„„

相关文本

模型说明:所谓辐射式阅读就是以课文为轴心,通过对同一作者或同一主题(题材、写法、对象„„)等相关材料进行辐射拓展阅读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既依据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能从广度和深度上对教材进行再创造,从而超越文本,开发学习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课外自主阅读奠基,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二、操作程序

1、课前预习,自查资料。课前让学生搜集古今中外思乡思亲的诗歌,引导学生建立资料收藏夹,在学习小组内共享交流,从而丰富知识,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实践的能力。

2、精读课文,感知领悟。这一步作为辐射阅读的铺垫必不可少,学生只有深入课文,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同学和老师对话,才能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3、辐射比较,探究积累。精读品悟课文之后,以课文为内核,辐射比较相关材料,探索它们在思想内涵、语言表达等诸方面的异同,之后练习背诵,积累语言,积淀语感。

4、拓展延伸,迁移训练。如果说第3步骤更多体现了教师主体,引导学生进行辐射阅读,这一步则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自主辐射阅读,全班交流搜集的与课文有关的文本,拓展积累,我们称之为“二次辐射”。在此基础上,迁移训练,或进一步阅读相关书籍,或进行读写结合,水到渠成。

三、模式讨论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化和语文能力培养“强化素质”的趋向,语文教学和考试评价中的跨教材文本阅读的成分将有所增加,辐射式阅读教学模式适应了这

种趋势,以课文为轴心辐射阅读,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强调源于文本,超越文本,回归文本,为学生课外大量阅读铺垫,致力于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人生伴侣。其次,它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让学生自查资料,自主阅读,合作交流,探究比较,积累升华,并且获得一种新的思维方法,由一点而辐射拓展比较。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适合进行辐射式阅读,且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能力的关系,一般适合在小学中高年级及其以上使用。当前在课改实践中有一些甩开教材的“怪”现象值得我们警惕,辐射式阅读关键要找准课内和课外的结合点、所教课文向课外阅读的延伸点,它不是无源头的辐射,不是完全脱离文本、游离于课堂的辐射,不是天马行空,盲目拓展,课堂教学和辐射必须紧密结合起来。另外,由于现有课时的限制,辐射阅读时间上的保证、学生阅读素质的检测与评价等也值得我们深思,作更进一步的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体验模式”

一、基本模型

模型说明:“体验模式”大致可分三大板块。第一板块“情境体验,感知文本”。教者通过“情境化”的教学手段,复习前面所学内容,出示新教材,让学生初读感知课文。第二板块“角色体验,探究文本”和“生活体验,感悟文本”。教师运用“表演性”和“生活化”的手段,如角色扮演、链接生活等教授新教材。第三板块“活动体验,创新文本”。教师通过“活动化”的教学手段,力求超载文本。在师生共同参与体验教学的三个基本环节中,学生的心理变化依次为:思启激趣——感受体验——领悟升华。而一堂课就是由这三个基本环节的重复叠加完成的,即由师生共同开发和设计的一系列语文体验活动构成。这儿最关键的就是学生必须借助体验来达到对文本的领悟、升华、创新,师生创设的语文活动都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

二、操作程序

(一)、情境体验,感知文本

课堂教学伊始,创设模拟文本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感受生活、建立鲜明的文本形象,然后带领学生整体回顾课文内容,感知文本,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急切地想走进文本,以获得更强烈的文本体验,营造一种“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教学氛围。

(二)、角色体验,探究文本

教师在借助课文的情境,让小朋友们演一演,当小导演。学生汇报自己找到的认为可以表演的内容。

学生以“小导演”的身份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在小组内研究一下怎么演。小组学习开始前,老师提醒每组的学习小组长要安排好每个小导演发言的次序,注意讨论的时候声音不要太大,以免影响其他小组的活动。小组讨论。(学生认真地自主研读、探究课文,不但要找出可演的内容,而且还要研究怎样演,为什么这样演,使他们体验、理解课文。)

学生汇报各自的研究所得。在汇报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内容,有意识地寓朗读的指导及训练于小导演的“示范”之中,并尽量练到位。在这一过程中,重点是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课文内容,唤起学生的角色体验进行教学,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语文教学理念得到极好的体现。这样的过程,是学生理解、感受文本的过程,更是运用语言的过程,语文能力培养落到了实处。

让学生在小组内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角色,戴上头饰,小组合作演一演。让学生们扮演角色,在身临其境的表演中,使语言文字内化,思想得到升华。

6、请一小组学生到讲台前汇报演出。

7、师生共同评价演出。(教者在这里运用“角色体验”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演一演、评一评、议一议的过程中体会文章情感和思想。)

(三)、生活体验,感悟文本

教师在学生潜心学文基础上,唤醒学生生活体验,引导深入体悟、欣赏课文。

(四)、活动体验,创新文本

教师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见解写出来,既尊重了学生的感受,又将写的训练“挤”进了课堂,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师小结:同一篇课文,不同的小朋友有不同的感觉,老师尊重每一位小朋友的意见。《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句话揭示了学生阅读活动的本质。学生由于各自的生活阅历、知识储备和家庭背景的不同,其看问题的角度、眼光也会有所不同,呈现出不同的个性。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三、模式讨论

体验教学的目标即让学生以认识主体的身份,亲自参与课堂中生动活泼的体验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快乐、痛苦、成功、道德评价等,获得丰富的个体经验,以再创造的形式建构起自己对文本内容、作品意蕴的理解,促进儿童的整体和谐发展。体验教学的试验很有价值,它的价值在于使教学活动无意识化和高效化,对研究教学中无意注意很有意义;同时它尊重了每一位学生的“独特体验”,张扬学生个性,树立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目前,国内外对体验教学模式正大力倡导和实验。

体验教学模式和其它教学模式一样,受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限制,需要和其它教学模式互相交叉使用,互相补充,互相取长补短,融合于整个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之中。从教学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体验教学的课堂才有生命和活力!

下载临清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临清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六字”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六字”教学模式 概念 “六字”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以“导”、“读”、“识”、“研”、“学”、“练”为主要内容的较为稳定的教......

    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汇总资料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模式” 一、基本模型 拓展延伸 平等对话 合作探究 自主研读 激疑生疑 深读启思 精读领悟4 初读感知 模型说明:学生对语文课文的学习主要以......

    语文教学模式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热爱语文教学.语文是一门最具人文性的学科,它可以使我们徜徉一条绵绵流淌的河流,去感受上下五千年的智慧;攀登一座座巍峨挺立的大山,去体味纵横几万里的......

    语文教学模式

    骆驼坳中心小学语文“1342”模式 一、模式提出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明确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新理念,并对语文教育教学的总目标提出了新要求,语文课堂教学从观念、内容和方......

    最新语文教学模式

    也看最新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石井镇中心小学 赵小香 三月初,教研室苏亚丽老师一行在中心学校李民生校长的陪同下到我校听评课。就苏老师所传达的最新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自己感......

    小学语文“设计——研读”教学模式初探

    小学语文“设计——研读”教学模式初探内容摘要:小学语文“设计——研读”教学模式是一种按照教学规律进行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研究探索的方式来自主阅读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

    小学语文自由阅读课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自由阅读课教学模式 一、设计的指导思想(一)理论依据 开设自由阅读课,适应了现实和未来的需要,符合语文教学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其主要论据是: 1.大量阅读是提......

    小学语文习作课教学模式

    自主习作,快乐赏评 一、缘起和阐释 在习作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小学生对习作存有畏惧心理,对其缺乏兴趣,。教师批改作文时感到负担很重,而且实效性并不大。那么,如何才能实现既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