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语文分层教学心得论文
初中语文分层教学心得论文
初二,我接了八班的语文教学任务,这个班是一个很特别的班级,特别的是很多老师不愿带他们班,学生一点规矩都没有,整个班级还没有形成有序的秩序,很多课基本老师无法正常进行,从初一到现在的初三,班主任更换了三个,英语老师换了三个,政治老师换了三个,历史,物理换了两个。班级总成绩从初一到现在一直是年级倒数第一。初一上语文是我带的,是唯一一门不是倒数第一的科目,期中第一,期末第三。语文初一下,因身体不适换了一个老师接应,语文成绩一下子和其他各门课一样位居倒数第一了。从此,更是稳居不定。初二再接手这个班,我的第一次目标是和全班同学一起制订的:努力倒数第三,后来期中考试居然倒数第四了。期末考试目标是再进两名,结果居然是年级通行班级第三了,我的语文渐渐走上了正轨,孩子们对语文的兴趣和对我的感情比其他门课都好。虽然他们班的总分排名还是倒数第一,但我语文的教学已经可以游刃有余了,并且和他们相处,多了一些轻松和自由。我和他们像朋友一般相处着,在我眼里他们班没有一个不良少年,只是调皮活泼的多了点。带着对他们理解和欣赏的感情我慢慢的明白了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学生都是具体的。”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不同,表现在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上也不尽一致。然而,传统教育所实施的“齐步走”的教育模式,“一刀切”的教学要求,“大一统”的教学进度和“统一标准”的教学评价却无视学生个性差异对教学的不同需要,使得“吃不饱”“吃不了”“吃不好”的现象随处可见。为了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在八班,我努力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
一、建立分层档案,树立施教思想
实验之初,我根据自己班每位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把他们分成不同层次的学习组:学习有困难的后进生组合成为“直接辅导、互助学习组”;学习能力较强,完成常规学习任务的组合成“间接引导,自主学习组”;学习任务完成后还有余力,常感吃不饱的优秀学生组合成“特殊引导,创造学习组”,接着,再实施异步教学,从而在分层教学活动中,对后进生以“乐”激趣,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在进行自主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中,让中等生力争优秀。优等生更加优秀。
二、课堂分层引导,练好基本功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们要教给孩子们的仅仅是知识,那就直接告诉他们好了。(教学论文)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后进生“陪读”,中等生“门前冷落鞍马稀”,优等生“一言堂”的局面。怎样让后进生、中等生也成为活动的主体,也能享受成功的喜悦?优等生要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适时在小组中开展当当“小老师”,让有进步的学生都能当“小老师”,都能体验“小老师”的滋味,都能适时组织小组开展活动,展现自己的才能,得到别人的监督,在自我实践和小组成员的客观评价中找到自我、肯定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就能大大激发他们学习热情和自信心,使他们形成一种自觉、主动、持久的内驱力,不断求知、不断创新。在一段时间的实验之后,我发现,让一部分人频频发言,一部分人“坐冷板凳”的现象彻底消失,大多数的课堂都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得,有所获。
如在上《芦花荡》这篇课文内容理解的提问上,就这样设置了层次,引导学生参与:对后进生要求用讲故事形式复述,中等生要求用自已的话概述主要内容,要求优等生能用简炼准确地语言概括主要内容。在教学《湖心亭看雪》一课时,也注意了在设问上的分层:后进生回答文中写景的句子是哪些?请找出来。中等生回答写出景物什么特点。优等生有感情的朗读并回答写景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由于课前设置了分层目标,使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既有可学性,又有驱动性。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行动,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每个学生都能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主动发展,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合作学习,激发求知欲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因此,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的角色地位发生了强大的变化,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学生间的互动,需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始至终处于自主学习的状态中。在一般情况下,学生在初读课文后都会发现一些问题和提出一些问题。但是,对于这些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难度,这时教师要给学生适当的帮助,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和开展辩论等方式进行学习。
我在教学《背影》一课时,就预先按学生学习的接受程度,给学生分好了学习小组,每组都安排有优中差学生。分组讨论:文中几次提到背影?每个背影的作用是什么?重点写了哪个背影?三个问题有层次,有梯度。在后进生,中等生,优等生逐一解决三个问题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动脑、动口、动手,都进行了独立思考,在讨论中学生逐渐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表述,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由此可见,正是因为有了学生之间的积极对话,才有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等一系列个性化的语文素养才得以提高。
四、分层布置作业,落实梯度训练目标
学生的作业能准确、完整地反映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是教学反馈信息的学主要形式。由于课内时间的客观局限,同样分量,同样难度的作业很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步完成。若老师统一要求,不仅使老师难以调配教学活动,又使“优生吃不饱”“差生受不了”。长期下去,会造成优生感到简单而课内无所事事,纪律涣散,学习兴趣降低;差生则感到负担过重不能按时完成,留下作业的尾巴,逐步导致厌学情绪。
第二篇:浅谈初中语文分层教学论文
摘要:教学中,我们要对学生、目标、练习与评价进行分层,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实现学生富有个性化的成长。
关键词:学生分层;目标分层;练习分层;评价分层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科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理念,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大举措。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来开展分层教学呢?
一、学生分层
学生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宿,整个教学活动是围绕着学生这个中心来展开的,学生资源同样也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出发点。如果脱离学生群体,那么分层教学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失去了存在与发展的根基。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深入了解学生,才能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1。全面了解。教师对于学生的了解不能只是局限于学生的语文基础等智力因素,还要考虑到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因此,教师在新接手一个班级时,就要通过与学生交谈、与科任教师交谈以及各种测试等来了解学生的语文基础、认知规律、学习水平、生活经验以及情感、兴趣、爱好等,做到全面而深入,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当然,所划分的层次也不要仅是局限于好中差三个层次,而是可以进行更为详细的划分,如差生并不是各方面都落后于他人,他们也有着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如有的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差,有的写作能力差。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势与特长,进行详细划分,这样才能使教学更具针对性。2。动态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呈现着曲线变化的趋势,是一个旧差异不断缩小、新差异又不断生成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全程动态化的了解,关注学生之间差异的可变性。这样可以让教师随时来调整教学方案,才能使教学活动围绕着学生这个中心有效展开。否则,忽视差异的可变性,无视学生之间层次的转化,同样无法顺利开展分层教学。最为重要的是不仅要深入了解学生,进行科学分层,同时还要深入探究学生差异的原因,这样在教学时才能有的放矢,以促进学生向高层次转化。
二、目标分层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所处的不同层次来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才能让不同的学生面对同一篇文章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提高。如在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时,对于差生提出基础层次的目标,对于中等生提出理解层次的目标,而对于优秀生则要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向课外延伸,以促进学生阅读水平、写作水平的全面发展。此外,教师要针对各个层次学生提出更为详细的目标,如有的学生朗读能力较差,则要侧重于让学生准确而流利的朗读;有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也认真但成绩却不见大的起步,则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要让他们学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于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来说则要想尽办法来向学生展现语文教学独具魅力的一面,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对于阅读水平较高的优生,则在实现对教材文章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向课外阅读拓展,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同体裁或是同作者的文章,以引导学生展开拓展性阅读与探究性阅读。这样针对不同的学生来制定更为详细的教学目标,更能使教学围绕着学生展开,让每个学生都可以主动而积极地参与其中,都可以从中获得自身最大程度的发展。
三、练习分层
练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着学生知识巩固与能力提高的重要环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要重视练习的设计,不要一刀切,而是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布置不同的练习题目。这样虽然会加重教师的教学负担,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但是却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激起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可以让学生通过完成作业来达到巩固知识、加深理解与提高情感的效果。
四、评价分层
科学得当的评价无疑能够增强学生的荣誉感,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享受成功所带来的喜悦,提升学生学习动机,从而使学生以更大的学习热情参与到后面的教学活动中来,形成对语文学科浓厚而持久的学习兴趣。相反,不当的评价,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与积极性,而使学生对语文学科彻底失去兴趣。得当的评价并不是一味的表扬,而是要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表扬不仅要真实具体,更要体现差异性。也就是说,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点滴进步,这样才能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增强学生的信心,激起更大的探究热情。而针对学生的不足,教师则要给予适时适度的批评,这同样是一种鞭策。否则一味地表扬,只会助长学生的虚荣心,看不到自己的劣势与不足,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我们要认真学习,了解分层教学的内在本质,在实践中加强探索与创新,对学生分层,目标分层,练习分层,评价分层,这样才能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做”个性化学习方案,满足于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心理与情感上的需求,激起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学生的共同参与,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参考文献:
[1]李晓林。关于初中语文分层探究教学的思考。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2(9)。
[2]杜淑仪。普遍初中语文“分层教学—分层指导—分层评价”差异教学实证探究。语文学刊,2015(12)。
第三篇:初中语文分层教学
中学语文分层教学初探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是平行班级,学生基础差异较大,如采取 “一刀切”作法,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将严重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致使优生“吃不饱”,产生学习如同嚼蜡的感觉,学困生“难消化”,在“困进”的怪圈中愈陷愈深,无力自拔,导致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因而感到课堂是那么的乏味,进而厌恶课堂、厌恶学习,导致整个教学活动混乱、课堂效率差的严重后果。《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形成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局面,做语文学习的小主人。
由此看来在平行班中实施分层教学,是教学实际的需要,是贯彻语文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如何在平行班中进行分层教学呢?我的做法是:
1.目标分层。在学生已出现分层的情况下,我们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的要求,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能力,制定多层次的教学目标。各层次的教学目标是各层次学生通过努力能达到的,这才能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此,我们将目标具体化为三个层次的任务:任务一是基础知识的识记,基本能力的培养,所有的学生都要达成;任务二是学会阅读,能理解文本的关键字句,体会文本中作者的情感,这是中等程度的学生可以完成的;任务三是发展思维,拓宽阅读视野,提高写作能力,这是优生可以完成的。
2.教学内容分层。教学目标确定了,课堂的教学内容也应作相应的调整和组合,注意内容的难易度,以适应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在阅读教学中,除了共同探究教本中的课文,我们还适时引入贴近学生生活,文字浅易的课外读本,或学生的优秀作文。不同层次文本的共读,各层次学生各得其所,各有所得。比如教学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由于文字艰深,理解力差的同学很难有什么大的收获。我们在参读中引入了毛志成的《原人》,还有学生写小学生活的优秀作文。课堂教学内容丰富了,优秀的学生经读文本有了新知,一般同学也可借读浅近的内容。加深对教本的理解,程度落后的同学也可在浅近文本的阅读中有着不少的收获。
3.问题解决分层。我们的教学就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因此在课堂上,问题解决先要想到“学困生”,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表扬鼓励,树立他们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再提问中等生,利用回答不足之处,将问题展开,深入下去。重难点突破时,要发挥优生的优势,以带动全体学生的深入理解。比如学习《紫藤萝瀑布》时,字词音义形和作者相关信息,比较容易,这让“学困生”去完成,他们会积极参与。课文内容概括,让中等程度同学谈,他们会有所发现。然后再请优生对重点句子和段落进行品析,他们会有不同的看法。这种在“可能性”的预见下的问题分层设想,也可以灵活变通。就是这一课的主题,有的“学困生”也发表了非一般的见解。
4.训练分层课堂。作业是实现知识迁移,能力形成的重要途径。我们设计多层次的练习供不同层次学生选择,所选定内容由易到难形成阶梯。易题,学困生必做!中优生可选做。较易题,中等生必做,“学困生”和优生可选做。难题,“学困生”可不做,中等生可试做,优生必做。比如学习朱自清《春》一课,我们共设想9大题:1、2、3两题注音辨音、辨形解词、成语抄写,是“学困生”必做的:4、5、6两题为仿句、选择文句意境美、文段背诵,是中等生必做。7、8、9三题为背诵文段,按标题(春色、春声„„)重整文本,按虚实、空间变化改写文本,其中5为全体均做,6、7为优生任选其一。“学困生”可只做分条整理。
5.辅导分层。我们在课堂上应该是尽量以发展“学困生”和中等生的学习能力为主,那些优等生剩余的学力怎样充分利用,让他们也同样尽其所能的发展呢?我们根据多年的经验,每周五设一节语言趣课,20分钟,专门辅导阅读和写作,又专门开办班级文学周刊。同时积极鼓励他们参与作文竞赛、语文基础知识竞猜、校报的编写。实践证明,这确为他们找到用武之地。
以上论述只是我们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点粗浅认识和不成熟做法,还有待于不断尝试,逐渐完善。实施分层教学,除上面总结的一系列环节,还有几点值得注意。
第一、分层的思想性。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探求一种好的教育教学模式,总结出优良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有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踏踏实实地工作,并要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以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
第二,分层的灵活性。课堂教学中既有教师的讲授,又有小组间的自由讨论,只有恰当灵活地组织和指导分层教学活动,才能更好地达到预期效果。
第三、分层的科学性。组建小组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核心原则,有学习骨干做小组长;二是组织原则,小组人员应以自愿结合为主,要关系融洽,有内聚力;三是互补原则,能取长补短,应以好、中、差及男女生相互搭配为好。
第四,教学的长期性。实施语文分层教学,最好从初一下学期开始,长期坚持,必见成效,不可急于求成。
第五、分层的整体性:“分层教学”中“分”是手段,而达到班级的整体提高才是目的,在“分”中要做到两头齐抓共管,切忌顾此失彼。
我们通过实践,构建的分层教学法已初见成效。分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时的某些心理障碍,激发学习欲望,逐步形成学习活动时的最佳心理发展过程,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课堂教学的有效参与度,大面积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第四篇:初中语文分层教学
初中语文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经验总结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发展的教育,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关注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和思维水平的多层次性,鼓励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这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获取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我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尝试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取得了点滴的经验如下:
一、依据学生认知差异和知识水平的悬殊,将学生合理分层、分类
要对学生合理分层、分类,必须首先做到全面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不同的认知潜能分成不同的层面和类别。一开始我就耐心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并做仔细的分析,认为班中的左春莉、王振静、朱婷婷等同学思维敏捷,在接受知识方面,语文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都很强,现有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是班里的优秀生,把他们分为A组。
像程杰、王海燕、吴家林等同学,他们能较好的理解和掌握学习目标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有着较强的语文意识和较大的潜能,把他们分为B组。对于张家运、胡德浩、沈业初等同学学习兴趣较低,认知能力也很差,接受知识感觉困难,压力大,把他们分为C组。
二、课堂中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实施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具体实施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例如我在教授课文时,就针对不同层次的同学采取了不同的提问方式和教学要求。对于A组同学,提出问题,要求独立思考,独立写出问题的答案,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对于B组,要求他们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出最恰当的结果。对于C组学生采取引导提问,多为差生创设问题情境让他们相互交流,巡视指导,帮助差生疏通思维,这给几位成绩好的学生创造了发展的机会,又为差生提供了思维的空间。
2、课堂练习分层教学,分类指导。
练习题目的设计要有针对性,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难易要适度。比如我在布置作业时,对于A组学生不但要求独立完成基础知识题题,还要完成带星号的思维拓展题。对于B组学生在完成带星号的题目有一定的难度时给予一定的指导,提示,让同学之间进行相互交流,进而理解题意。对于C组学生的素质,要求他们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教师引导且鼓励A组、B组学生帮助C组同学,基础题。
三、拓展课外活动,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做好课外活动工作对实施素质教育有重要的意义。根据A组学生的认识能力,兴趣爱好,为他们创造一个发挥潜能的机会,比如鼓励他们做一些课外延伸的题目,结合他们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善于发挥的技能。对于C组学生把他们反馈来的信息及时分析。结合学生实际,给予一定的辅导,同时做好家访工作。
四、在学生评价方面
在评价中我采取了平时和期末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在课堂评价中对于不同层面的学生都采取了多表扬鼓励,少批评的原则,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期末质量检测中我设计了基础知识、知识与技能、思维拓展。不同的试题供不同层面的学生使用,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思维积极性和知识的潜能。
由于我在教学中实施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原来的几个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在我的指导下,成就都有显著提高,在我所教的这个班级及格率由最初的55%上升到80%。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不断的加以完善,探索出更适应现代教育思想的路子,是的全体学生都能在各个方面得到很好的发展。
第五篇:初中语文分层教学初探
初中语文分层教学初探
七年级语文 李任华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基础差异较大,同时《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形成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局面,做语文学习的小主人。
由此看来在平行班中实施分层教学,是教学实际的需要,是贯彻语文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如何在平行班中进行分层教学呢?我在今年接手的初一语文教学中,对分层教学这一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作了大胆的尝试,具体实施如下:
(一)了解学生,对症下药
教师要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切实提高语文课教学质量,首先要全面了解学生,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状况,采用分类方法,对症下药。如果忽视这一环节,那么即使分了层次也往往是无的放矢,瞎碰硬撞,难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本人对新接收的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习惯,学习个性及态度等进行了全面了解并对他们进行了科学分类。全班34位同学刚从小学进入中学,每个学生的语文知识结构都不同,语文知识水平较高的学生,往往他们的求知欲都较强,有一定的学习自觉性,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都有较高水平;有的学生很勤奋,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学习态度认真,但却总是无法提高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还有学生或语文基础差或口头表达能力差或写作水平差或阅读能力差;有的学生主要是厌学情绪浓厚,在语文学习中缺乏兴趣,懒惰,把自己的兴趣指向其它学科上,但却很聪明,也有一定的领悟能力和接受能力;有的学生反应慢,动作迟缓等。根据这一了解,我把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层”(低层)、“拼搏层”(中层)、“奋飞层”(中高层)。
除了对他们存在的差距作了具体了解外,还对他们存在差异的成因作了分析,以便在教学中“对症下药”。当然,学生本人的语文知识水平以及学生之间的差距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之间学习水平差异曲线的变化往往是一个旧的差异不断缩小,而新的差异又不断形成的过程,可见,学生之间不但存在着差异,同时也存在着差异的可变性。教师要时刻关注这种可变性,做到心中有数,要不断调整对每个学生的教学方法。
(二)明确目标,分层实施
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和性格特点,是影响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实施分层教学,必须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基础层主要培养学生同困难作斗争的品质,增强自信,从而形成认真读写听说的习惯,以保障“大面积合格”的设想成为现实。拼搏层主要是培养质疑、讨论的习惯和主动求学的学习品质,向奋飞层转化。奋飞层主要是要求他们形成严谨、踏实的学习品质,要求他们善于自学,敢于质疑,不断拓宽学习思路,努力成为特优生。对每个层次学生的具体要求是:
对学习成绩优秀、学习自觉、习惯好、求知欲强的学生,首先要求其掌握初中课本所有的单词、习语以及语法,并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基本写作外,其次还要求其自学同等程度或程度稍高的课外读物,并摘好笔记,如阅读长篇文学名著,吴承恩的《西游记》,施耐庵的《水浒传》,曹雪芹的《红楼梦》等等。让尖子生走进浩瀚的语文世界,广泛涉取文艺作品中的精华,积极主动去探索它的美和奥秘,提高文艺鉴赏能力,这样有利于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写出高质量的文章,这里所说的“高质量”是指“立意”“取材”“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方面的创新。
对写作水平差的学生主要是想方设法提高写作能力,这些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愁眉苦脸,觉得脑子发空,没东西可写,只得东凑西拼来一个“硬做文章”。我针对这种情况,采取几条措施: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了解生活,有话可说,有了新的认识,就觉得想把心里话讲出来,有了话,又想说,就考虑怎样去说,如何说;其次要求这些学生仿写,当然仿写并不是生搬,更不是抄袭,是从某些文章的立意、章法等方面得到启示,借以写出自己的文章来,如:有位学生喜欢阅读科幻小说,我就指导他写这类文章,提高写作
水平;再次,提倡多练并不断修改,有句成语说得好“熟能生巧”,在不断地练笔中就会潜移默化,达到“下笔若有神”的效果。另外,修改是积极提高文章质量的重要措施。指导学生从主题、材料、结构、语言、标点符号等多方面修改。
学习认真而成绩提不高的学生则启发他们注意学习方法;对粗心大意的学生,要求认真细致完成作业,本人及时认真检查;对反应慢、动作迟缓的学生,给他们一定的信心,多鼓励他们勤于思考,提高作业速度;对口头表达能力差,在课堂上发言往往低着头,声音轻,断断续续的学生,则要求他们回答问题响亮完整;对没有兴趣学习语文的学生,则多角度多方面绞尽脑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设置层层疑问,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抗奋状态,如组织好朗读,从而激发学生感情,引起共鸣。除了提出不同的要求外,还可采用目标激励的方法,用不同目标激励他们勤奋学习,调动学习积极性,激活上进心,使各层次学生都有所提高。
(三)动静交替,分层达标
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最基本的教学活动,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活动。要真正上好课就必须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按照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及不同层次的实际情况,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实行课堂四十五分钟分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安排课堂结构,讲解课文,分析问题,朗读训练,提出问题时,必须满足多层次学生的需要。课堂的动静交替是分层教学的难点。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三个层次实行动静交替,对奋飞层学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启发;对拼搏层和基础层学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引导。这样,使不同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层次上发展前进,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实际操作中,针对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我先用富有感染力的“开讲”诱发基础层、拼搏层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然后在我的指导下展开自学活动,接着就学习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进行讨论。而奋飞层同学早就在教师启导之时自己开始自学新知识,由于他们的基础好,对新知识会有一定的理解,这时对于同学的提问,他们就能根据材料很好地帮助解答。在解决了疑难问题之后,我就适当地布置一些与课题相关的练习,让基础层、拼搏层的学生在课堂内独立完成,一则可以及时了解哪些学生还存在问题,二则又减轻了这些学生的课业负担,避免了抄作业现象的发生。与此同时,我把重心转移到奋飞层学生处,带领他们多角度地把握主题,挖掘内涵,拓宽思路,最后要求他们课外完成一些高质量的作业。当然奋飞层学生还可以进行更高层次的引导,譬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时,我就要求这些学生调查社会上被骗案例,并对这些案例进行逐个剖析,分析行骗者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和受骗者上当时的心态,最后通过多个案例分析总结出防骗措施,提高自己的能力。
(四)难易结合,分层评价
作业、练习、检测是教师了解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更是学生掌握、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分层教学要求教师在作业、练习、检测的选择上体现层次性、多样性、做到有难有易、难易结合,合理安排,使成绩好的学生有刻苦钻研的劲头,差的学生也有认真完成的可能,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我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尽量做到全体学生都有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如课本上的习题要求全部学生掌握,做这类习题时,后两个层次的学生没困难,教师就要求他们独立完成,而基础层同学就必须在老师的个别辅导下做作业,通过努力也能完成。练习时还可以从数量上进行分层要求。不同层次学生完成作业数量有区别,如基础层同学立足于最基本的练习题,做的内容少而精,确保质量,后两层次的同学要以根据自己不同的情况,免做一些基础题。做一些颇有难度的、需要学生自己学习体会的研究性题目。此外,课外语文活动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课外活动不仅能提高所学知识的利用率,而且大大增加了学生所说读写训练的机会,所以教师应重视这一方面,对症下药,各取所需,使成绩好的学生变得更聪明,成绩差的学生也有摆脱学习成绩落后状况的机会。
分层教学活动,针对各层学生不同的基础,因人而异地提出了不同的目标和方向,使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实践,构建的分层教学法已初见成效。分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时的某些心理障碍,激发学习欲望,逐步形成学习活动时的最佳心理发展过程,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课堂教学的有效参与度,大面积提高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