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分层教学论文
关注差异,尊重差异
—— 《数学分层测试卡》使用收获浅谈
苏
程
【内容摘要】:《数学分层测试卡》唤醒了孩子们学习的热情,点化了数学学习的方法,丰富了孩子们的学习经验,开启了孩子们的学习智慧,真正做到让孩子在“好吃”中享受“有营养”的数学。也为我们实验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成长的平台。【关键词】:能力提升 理念 分层评价 和谐
2010年12月,我有幸成为本校一名“小学数学能力提升实验项目”的实验教师,与《数学分层测试卡》相伴的两年多的岁月里,我收获着,成长着,快乐着。《数学分层测试卡》唤醒了孩子们学习的热情,点化了数学学习的方法,丰富了孩子们的学习经验,开启了孩子们的学习智慧,真正做到让孩子在“好吃”中享受“有营养”的数学。也为我们实验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成长的平台。
作为教师,我们都明白: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人的天赋潜质也各不相同。因此,正视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尊重个性,因材施教,成为当代教育的基本理念。
究竟该如何有效的使用《数学分层测试卡》呢?我的深刻体会:分层是理念,分层卡是载体,课堂是实践,眼界决定境界,用理念改变我们的教学,以教师的改变影响学生的改变,关注差异,尊重差异使他们乐学,善学。使每一个学生在每一节数学课堂学习中都能有成功的体验。于是,所有的数学活动都紧紧围绕“乐学、善学”这一宗旨服务,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活用《数学分层测试卡》。
以前的数学课我只知道教给学生知识,解题方法,自从接触了《分层测试卡》后,我的观念彻底发生了改变,《分层测试卡》的实施理念让我进一步明白了要做一名教出数学味道的老师,做一名教出数学境界的老师,做一名教出人文精神的老师。同时也让我明白了自己理论知识的匮乏;《数学分层测试卡》的知识编排让我知道了自己的知识基础还有待进一步夯实;《数学分层测试卡》的分层评价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目标——要做一名教出数学味、教出人文精神的教师。为了赶上时代的步伐,跟上实验的脚步,我们实验教师掀起了自我充电的热潮。同伴互助学习,年级组开展集体备课,课例研讨等活动,在交流中学习,在研讨中进步;向专家学习,搜集专家的讲座、视频,学习专家的先进思想、理念,不断的为自己的教育理念注入源头活水;从书籍、网络中学习,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等,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素质,努力使自己实现一个“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数学分层测试卡》不是学习之友更不是多加给我们的练习册,它是我们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工具书,我们想用就用,不想用也不必一定每节课、每一个学生都要用,更不用让所有的学生必需做完,而是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特点等有选择性地使用。
二、巧用《数学分层测试卡》。
作为数学教师在课堂上,我们除了教给学生知识,剩下的是些什么最重要?我一直认为让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最重要,觉得只要在平时教学之中严格要求,自然就“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数学分层测试卡》的使用让我们豁然开朗,它注重训练了学生的“数学思想”和“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例如:体育老师组织同学们站在一个图形的周围,举行投沙包比赛,为了比赛的公平性,应该画成什么图形?用什么办法画这个图形?(《数学分层测试卡》“圆的认识”一课)新课程理念强调数学课上,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必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同时还要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思维方法,让学生不仅能发现问题,还要会思考问题。由此看来,《数学分层测试卡》让学生有机会真正经历“数学化”,获得数学思想和方法,为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同时,《数学分层测试卡》还为教师实施最优化的教学提供了一种手段和载体——分层教学。教学过程要承认个别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分类指导,培优补差,适应各层次的学生要求。对优等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对中下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习。总之,要有效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切实为打造高效课堂教学而努力。
既然是工具书,我们可当在课前预习时之用;可当创设情境之用,可当引入环节中之用;可当复习导入之用,可当巩固练习之用,可当拓展思维之用,可当课堂延伸之用……
三、《数学分层测试卡》的评价方式。
在使用《数学分层测试卡》的过程中一定要进行有效的评价,通过有效的评价充分调动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数学分层测试卡》的自身价值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赏识,正是《数学分层测试卡》让学困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也因此喜欢上了数学老师,喜欢上了数学课。是《数学分层测试卡》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变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在使用《数学分层测试卡》的过程中,教师一个信任的眼神、一次鼓励的微笑、一句亲切的话语,都会让学生如沐春风,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存在的价值,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数学分层测试卡》让我们实验教师的理念得到了提升,素质得到了提高,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让学生喜欢上了数学,获取知识的同时找到了自信,为学生的成长搭建了攀登的阶梯。
除了课堂上的多元评价,我们还有一套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质量的多元评价机制。首先说学习态度方面的评价,我始终认为学习态度比学习质量更重要,学习质量有好、中、差之别,是因为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困生哪怕是只做对一两题我也会用鼓励性的语言来激励他,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量的去赏识他们。孩子们不管是学习态度还是学习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最重要的是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快乐。
在使用的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是: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把教材上的练习与测试卡上的测试题有机整合,做到精讲精练,提高教学有效性。针对我们学生的学情,有些基础题难度大了点。经常需要教师自己补充或修改基础题,如果基础题能再减少些,简单些。可能更好。
总之,自《数学分层测试卡》使用以来,虽遇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总体上是很好的。它使“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有效成长”这一理念真正落到了实处,它使学生更爱学数学了,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测试中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好数学的自信,激发了学习的动力,成绩普遍得以提高。它也使我更加成熟了,让我在评价中充分体验到了赏识、激励对学生的巨大作用,更新了教学观、学生观,认识到教师要珍惜每一位学生心灵深处的渴望,为他们创造学习的机会,使学生感到“我能行”、“我要学”、“我会学”的成功体验。要全方位多角度地观察了解学生,不断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同时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它使师生关系更和谐了,课堂上师生共同探讨,相互赏识,课堂下师生积极交流,共同进步。
第二篇:关于分层教学的论文
农村小学语文的分层教学
如今的社会各行各业的竞争都很激烈,就连一向被视为净土的校园也加入了进来。校园的竞争最主要的是生源的竞争。老师们都喜欢成绩优秀的学生,但是优秀学生却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大都喜欢选择名校。所以像我们这种不入流的农村学校就面临着“优生留不住,差生不停来”的尴尬局面。因为生源质量不好,所以教学成绩不断下滑,校长责怪老师不够尽心,老师埋怨校长不把好转入学生的关,家长们也抱怨学生连个高中都考不起„„如何走出这种困境?笔者以为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是提升目前农村小学教学质量的有效举措之一。
分层教学其实就是在教育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孔子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先驱,他有许多分层教学的实践个案,非常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借鉴。孔子曾评价他的学生“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客言也。”这些语言都反映出孔子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别。后来,因材施教的观点在历历朝各代都有提及,而且国外的许多教育家也指出因材施教能帮助学生不断的进步。比如美国学者卡罗尔提出的“如果提供足够的时间(或是学习机会),再具备合适的学习材料和教学环境,那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可能达到既定的目标”。也就是说其实 没有差生,差生之所以差,是因为他的个体差异,也许是他的接
受能力慢了点,也许是他不适应这种教学方法,如果我们慢下脚步等等他,或者换一种方法,也许就是另一种情况了。
现代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的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可见分层教学的历史和现实价值。为此,我开始在我所带的班级开始分层教学实践。在我们班实施分层教学的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遇到了不少的问题,也学到了不少新知识,现在把我的几点浅薄的看法说出来,与各位同仁切磋。
一、关于分层教学的观念
(一)分层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目的是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分层教学是一种新的理论吗?当然不是。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著名教育家孔子就提出过“因材施教”的理论,孔子要求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施以不同的教育,这可以看作是分层教学的前身。长期以来,这项教学原则得以继承和发扬,已成为中国教育的精华。在中国现代各类版本的《教育学》论著中,教学的九大原则必少不了因材施教这一基本教学原则。现代教育学对因材施教涵义的解释是:在共同的培养目标下,根据受教育者的能力、特长、性格、原有基础等具体情况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的教育。这与分层教学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
在国外,也有许多教育家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美国著名的教育
家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他的理论强调了学生有能力学习和理解任何教学内容,达到掌握水平。只要提供较好的学习条件,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速度和动机方面的个别差异将会消失。大多数学生将获得较好的学习成绩。原苏联的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理论”。维果茨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或“最佳发展区”。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域转化成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地创造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进行分层教学的这段时间里我认识到要进行分层教学,老师首先要在心中消除对学生的固有的、不好印象,很客观、公正、平等地去看他们。换一个角度换一种眼光去看他们,你就会有不同的发现。记得今年教师节,我们班不少学生给我送了花,但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个叫小阔的孩子,他是个典型的‘慢半拍“,因为他慢,没少挨我的批评,我想他心里一定很恨我,谁想教师节那天,别的同学来送花,他也一溜小跑的拿着良多小小的塑料花向我跑来,脸上还带着那种很纯的笑。一刹那,我觉得自己有些惭愧,“教不严,师之惰。”没有把他教好,我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后来,我更加关注他了,我经常把他留下来补习,我发现其实他还是很聪明的,只是接受能力缓慢,另外不爱按时完成作业,导致成绩低下。所以,我就花更多的时间去辅导他,他上课也认真了些,慢慢能跟上大家了。
其次,分层教学不是歧视学生,而是为了让他们获得更好的发展。
分层教学不是去改变学生的个性差异,实际上学生的个性差异也是无法改变的,比如有的孩子善于观察,有的孩子善于背诵,有的反应敏捷,有的反应要稍慢点„„这些现象是改变不了的。作为老师能做的就是像孔子那样了解自己的学生,然后教给他适合他自己的个性的一些方法,让他不断克服缺点,做得更好。我们班的小辉是一个很聪明,但是有些懒惰的孩子,他老是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导致成绩有所下降。我知道他的爸爸是一个比较讲道理的人,也对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所以我通过和家长沟通,和家长达成共识:加入他一个星期都按时完成作业,我就给他家长发短信,家长就适当的给他增加零花钱,反之则扣除一些零花钱。这样坚持了大约两个月后,他彻底改掉了不写作业的坏习惯。
(二)学生的分层应该是一个动态的、隐形的管理。
分层教学中,哪些同学该分在哪个层次,不能就简单的根据一个考试成绩就下定论,也不能曾经是差生就一直是差生。这种分层应该是一个动态的管理,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分组和要求。比如语文作业中的抄写,这是一个简单的任务,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很好的完成,这时候差生就不能有很多,只把少数几个确实书写有困难的学生列出来,让他们酌情少写一点。“听写”在城市学校的学生可能不成问题,但是在农村学校确实一只“拦路虎”。每一次听写只有几个同学全对,其他同学不同层次的错了,甚至还有一部分出现写不起的现象。有的老师会说“你要懂得把家长用起来。”其实,这个我也懂,只是在农村家长们对教育的
重视程度普遍不高,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家长说自己不识字,有三分之一的家长识字的一方在外打工,无法辅导孩子的学习,还有一部分孩子寄宿学校一周回家一次,家长来不及辅导。总之,原因很多,结果只有一个让孩子学习就是老师一个人的。所以,连简单的生字过关都那么难。在“听写”这个问题上,我采取了让学生自己决定自己应该分在哪一层。我告诉他们,听写全对的,当天家庭作业中抄生字那一项就只抄“一字三词”(一个生字抄一遍组三个词),错二至五个词的抄“三字三词”,其他同学抄“六字三词”。一时间,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高涨,尤其是基础较好有可能写全对的都认真的去看书、去记,希望自己能写好。在好词佳句的积累方面,我也是这样做的:能在规定时间内背诵指定的内容的学生,回家后就不用抄写背诵的内容,反之如果当天不能背诵的同学就归为一组,需要把背诵的内容抄写一至二遍。这样的方法,对于那种记忆力好,但是不喜欢写字的学生特别有用。当学生能把生字、积累的内容过关了的时候,我就把他们归为优生组,给他们布置一些稍微有点难度的题。这样一点一点的帮助学生一步一步的进步。
二、分层教学方法设计
(一)精心设计适合自己学生的题。
市场上虽然有五花八门的教辅资料,但是对于农村学校的孩子来说偏难,如果长期做这种题,会让优生丧失希望,中等生和差生差生看不到希望,所有学生都没有了学习兴趣。针对这种现象,我
自己动手设计了一些题,这些题紧扣基础,以字、词、句的训练为主,然后联系学生的水平,把题分为三类“全做”、“选做”、“拓展”。“全做”就是最基础的题,全班同学都要做,一般都是“看拼音,写词语”、“辨字组词”等题;“选做”是稍微难一点的题,由优生和中等生做,“拓展”主要是一些课外知识的积累和应用。把这三类题出在一张纸上,让学生按照老师的安排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部分。老师批改后,会对问题出得多的题或者比较典型、应该掌握的题进行讲评,如果讲到的题,是某个学生不要求完成的,老师评讲的时候一边听一边把答案写下来,这样听一听,也是一种收获。
(二)精心设计适合每个学生个体的评价指标。
分层评价的目的是让学生都有机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功感。平时作业做得又正确又工整的,我就给他们画一朵小红花;虽然有点小毛病,但是有进步或态度认真,我就给他画一个笑脸,规定笑脸或小红花有多少又可以拿来兑换小礼物。一时间同学们的积极性大大提升。不过,注意哦,选购小礼物的时候尽量选点新颖的、受孩子喜爱的东西,另外还要注意安全,别买危险的玩具。检测的时候,只要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一点长进,老师就应该大张旗鼓地表扬,同时,更加关注该学生,不断帮助、鼓励,直到他喜欢上学习。
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这段时间里,我发现师生之间的关系融洽了,学生们更喜欢我了。我们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共同奋斗,学习成绩有了较大的提高,由原来的全年级倒数第一名,变成名副其实 的第一名。这学期半期测试,全年级前二十名,我们班就有九名。
在实施分层教育的这一年多时间里,我懂得了对待学生应该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遇到困难要多思、多想,正所谓“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对待工作应认真、踏实,这样才会有所收获。当然,这些想法、措施可能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我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教。
第三篇:高中数学分层教学论文 -
科研计划
高二数学组
我们组研究课题是分层次教学,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高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普通高中,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又存在能力差异,导致不同学生对知识的领悟与掌握能力的差距很大,这势必对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仍采用“一刀切”,不顾学生水平和能力差异,以为教学就是把学生聚在一起上课,沿用过去同一教材下采用统一要求,同一方法来授课,势必造成“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必然不能面向全体学生,充分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也就不能很好地贯彻“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原则,不利于学生的充分发展,甚至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这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对这些现实情况,在普通高中数学教学中试行“分层次教学”的教改实验,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在同一班级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存在差异,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就需全面地考虑到各类学生,设计的问题应随学生的思维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对思维水平低的学生,问题设计的起点低一些,问题的难度小一点,思维的步骤铺垫得细一些,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对于思维水平能力较高的学生而言,问题设计的起点就可高一些,问题的难度大一点,思维的跨度大一些,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享受到挑战的快乐。
分层教学的原则方法:分层次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学习能力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学习的可能性,按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将学生依次分为相应的三个层次。分层次教学中的层次设计,使学生适应不同的阶段完成适应认识水平的教学任务,进行因材施教,逐步递进,以便“面向全体,兼顾两头”,逐渐缩小学生间的差距,达到提高整体素质的目的,这完全符合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施:过程步骤
1、创造良好的环境。分层次教学中的分法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其指导思想是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成绩差异的分层,而不是人格的分层。为了不给差生增加心理负担,必须做好分层前的思想工作,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讲情道理:学习成绩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分层次教学的目的不是人为地制造等级,而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让不同成绩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以逐步缩小差距,达到班级整体优化。分层次教学的原则是在完成《大纲》任务的前提下,对学生个体要求有所不同,使学生心理平衡,互相帮助,形成一个团结友爱的集体。
2、学生层次化——学生自愿,因能划类,依类分层。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再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按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可将学生依下、中、上按2:5:3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即能在教师和C层同学的帮助下掌握课文内容,完成练
习及部分简单习题;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练习,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习题,积极向C层同学请教;C层是拔尖的优等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习题,完成教师布置的复习参考题及补充题,可主动帮助和解答B层、A层的难点,与A层学生结成学习伙伴。分层次教学的主体是班级教学为主,按层次教学为辅,层次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分层次教学”的成功与否。
3、在各教学环节中施行“分层次教学”。
(1)教学目标层次化。分清学生层次后,要以“面向全体,兼顾两头”为原则,以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将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融为一体,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对于教学目标,可分五个层次:①识记。②领会。③简单应用,④简单综合应用。⑤较复杂综合应用。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要求是不一样的:A组学生达到①-③;B组学生达到①-④;C组学生达到①-⑤。例如,在教“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时,应要求A组学生牢记公式,能直接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三角函数问题,要求B组学生理解公式的推导,能熟练运用公式解决较综合的三角函数问题,要求C组学生会推导公式,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较复杂的三角函数问题。
(2)课前预习层次化。根据己定的教学目标,明确提出各层次的预习目标,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看书预习方法,就会获得满意的预习效果。比如,让高一学生预习时,可要求A层学生主动复习旧知识,基本看懂预习内容,试着完成相应的练习题,不懂时主动求教于别组的学习伙伴,带着疑问听课;B层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会参照定理、公式、例题的推演自行论证,并据此完成练习题,遇阻时,能自觉复习旧知识,能主动求教或帮助别组;C层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定理、公式要主动推导,例题要先行解答,能独立完成相应的习题,力求从理论和方法上消化预习内容,并能自觉帮助别组同学。
(3)课堂教学层次化。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在安排课时的时候,必须以B层学生为基准,同时兼顾A、C两层,要注意调动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比率,不至于受冷落。一些深难的问题,课堂上可以不讲,课后再给C层学生讲。课堂教学要始终遵守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上升的规律,要求不宜过高,层次落差不宜太大。要保证C层在听课时不等待,A层基本听懂,得到及时辅导,即A层“吃得了”,B层“吃得好”,C层“吃得饱”。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过渡尽量做到衔接无缝、自然,层次分明。
(4)布置作业层次化。在教完一个概念、一节内容后,学生要通过做练习来巩固和提高,因此课后布置多层次习题是分层次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A层是基础性作业(课后练习),B层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题目(课后习题),C层是基础性作业和有一定灵活、综合性的题目(课后复习题)各半。布置作业要精心安排,一般学生在20至30分钟内完成,分层次布置作业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并由学生选择适应自己的作业题组,克服了“大一统”的做法,使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处于“跳一跳,够得着”的境地,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A层的学生也没有过大的压力,可以减少抄袭作业的现象,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单元考核层次化。每一单元学完后,均安排一次过关考核,它以课本习
题为主,着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根据A、B、C三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同一份试卷拟定出不同层次的单元测试题,提出不同的要求,供三个层次学生按规定要求自由选择完成,也可直接注明部分题只要求A层学生完成,部分题只要求C层学生完成(可用附加题形式)。
(6)课外辅导层次化。教师要做补缺、提高工作,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因材施教,给没有过关的A层学生补课,给C层学生增加次竞赛讲座。这样可进一步使A层学生“吃得了”,能奋发向上,C层学生“吃得饱”,能充分发展,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
三、“分层次教学”的效果
1、学生分层是通过学生学生自我评估完成的,完全由学生自愿选择适合自己的层次,这样既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切实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保护了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又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感到轻松自如,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分层次教学符合因材施教原则,保证了面向全体学生,并特别重视对后进生的教学力度。由于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知识、技能、智力和能力都有所发展。由于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符合学生的实际,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由于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学生的数学成绩有一定的提高。
第四篇:初中英语分层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英语的分层教学
文/黄一君
摘 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英语实施分层教学显得越来越重要,以此为基础,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途径。
关键词:初中英语;分层教学;方法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不分快慢班。这既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又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但这样一来,班级里学生素质差距很大,使教师教学更富有挑战性。针对这一现象,我试图根据层级理论,实施分层教学,探索一条初中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分层教学就是客观地承认学生存在的差异,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将班级里水平相差不大的学生归为一“层”,定为一“级”,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从而使每位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佳发展,分层教学既可以避免“胡子眉毛一把抓”的一刀切现象,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缩小学生英语学习中的两极分化差距,更是体现了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笔者在近一年的教学实践中,在以下五个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素质摸底,分层定级
在进行分层教学前,教师必须通过必要的手段摸清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摸底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英语的认识、心理准备、态度、习惯、方法和原有水平等。摸底的形式一般有问卷调查、自我定位、谈心、座谈及试卷分析。如,学期初的问卷调查,我设计了:(1)你以前学过英语吗?(2)你喜欢英语吗?为什么?(3)你对学好英语有信心吗?(4)你是否坚持每天早晨至少30分钟读英语,晚上至少30分钟听英语?等10个小题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把学生分成几个层级组,然后将分组结果告诉学生,达成师生心理沟通和相融,为分层教学的实施提供客观依据。
二、教学目标,分层制定
教学目标制定得是否全面、得当,是否适应每一层级的学生,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益的高低。在教学中对全体学生制定同一目标是不切实际的,同一目标定得过高,会令后进生“望目标而生畏”;而目标定得太低,则会埋没一部分拔尖苗子。根据学生素质的不同层级,教师可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对后进生,要有达成性基本目标,让他们达到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对优等生,则要制定较高的教学目标,让他们全面达到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拓宽知识面,加强“四会”训练,力求做到精益求精,出类拔萃。
三、教学内容,分层确定
JEFC是一套适应大多数学生英语水平,符合大多数中等水平学生学习需要的新教材。因此,教材的内容只能适应大多数中等学生需要。在教学中,不同层次的学生,由于学习素质不同,对教材内容的需求也不相同。同样的教学内容(如Three Skills)对于部分后进生只能当听、说(Two Skills)来要求,而对于另外一部分学生则可以用作听说读写“四会”(Four Skills)来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必须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授不同的内容。以教材规定的内容为基础,适当降低要求,适应后进生学习;反之,在教授教材规定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些思考性、创造性的能力题,以适应优等生的需求。这样,班级里既有“满园春色”,又有“红杏出墙”。
四、教学节奏,调整控制
英语课堂教学各环节节奏的快慢,影响到课堂英语语言实践的广度与密度,直接影响到一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教学进度也要适当调整控制。由于学生水平的层级性,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师不能以相同的节奏和速度进行教学。对于重点、难点、新授知识,节奏、速度要放慢,让后进生能听懂;对加深、拓宽、课外练习等,则适当加快,否则,后进生听不懂,没事干,影响课堂秩序,同时,也影响整个教学进度。如,教“现在进行时”,针对学生容易丢掉be(am,is,are)动词,忘记加-ing这两点难点,我尽量放慢节奏速度,让后进生也能听懂。但进行现在进行时与特殊疑问句联用练习时,则稍加快语速让优等生迅速完成,这样不会造成学困生没事干,而影响整个教学秩序。
五、教学检测,分层设计
课堂提问是检查学生课堂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手段。高水平的课堂提问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随教师的提问而积极思考。因此,课堂提问要注意应该有坡度,即层次性。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尽量提一些基础的简单的问题吸引学生,让他们充分表现自己,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以成功的体验去激励他们上进。而对基础好的学生,教师应提一些有思考性、讨论性的问题,让他们在思考讨论中不断培养能力。如,在教“There be”句型时,我用幻灯片出示画有小河、船、房子、树、花、野草等的幻灯片,让学生看图。因为画面较为滑稽,一开始学生的注意力便都集中在画面上。我设计几个简单的题目,如,“Is there a boat in the picture?Is there a boat in the river?”等让学生用“Yes.”或“No.”来回答。后进生对这些问题回答准确率很高,我用“Good!Well done!”来鼓励他们,这时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针对优等生,我问了些较难的题目,如,“Is there a river in the picture?”“Where is it?”等让他们回答,然后以There be句型让学生上台描述画片。通过这种分层提问,可以将全体学生调动起来,积极参加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第五篇:高中数学分层教学论文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之探究
英德中学高二数学组
韦
敏
2015年1月20日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高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普通高中,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又存在能力差异,导致不同学生对知识的领悟与掌握能力的差距很大,这势必对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带来负面影响。此外,教学中还存在教材衔接问题--初中使用华东师大版课改新教材,高中仍使用部编旧教材,初、高中教学内容脱节,而教师在教学中又常常忽视知识的衔接问题,易造成高中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仍采用“一刀切”,不顾学生水平和能力差异,以为教学就是把学生聚在一起上课,沿用过去同一教材下采用统一要求,同一方法来授课,势必造成“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必然不能面向全体学生,充分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也就不能很好地贯彻“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原则,不利于学生的充分发展,甚至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这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对这些现实情况,在普通高中数学教学中试行“分层次教学”的教改实验,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在同一班级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存在差异,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就需全面地考虑到各类学生,设计的问题应随学生的思维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对思维水平低的学生,问题设计的起点低一些,问题的难度小一点,思维的步骤铺垫得细一些,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对于思维水平能力较高的学生而言,问题设计的起点就可高一些,问题的难度大一点,思维的跨度大一些,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享受到挑战的快乐。此外: 分层次教学与以往分快慢班有着本质的区别。以往重点班、普通班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划分的,所以往往可以通过一般性的考试选拔,而分层次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学习能力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学习的可能性,按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将学生依次分为相应的三个层次。分层次教学中的层次设计,使学生适应不同的阶段完成适应认识水平的教学任务,进行因材施教,逐步递进,以便“面向全体,兼顾两头”,逐渐缩小学生间的差距,达到提高整体素质的目的,这完全符合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施
1、创造良好的环境。分层次教学中的分法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其指导思想是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成绩差异的分层,而不是人格的分层。为了不给差生增加心理负担,必须做好分层前的思想工作,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讲情道理:学习成绩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分层次教学的目的不是人为地制造等级,而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让不同成绩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以逐步缩小差距,达到班级整体优化。分层次教学的原则是在完成《大纲》任务的前提下,对学生个体要求有所不同,使学生心理平衡,互相帮助,形成一个团结友爱的集体。
2、学生层次化——学生自愿,因能划类,依类分层。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再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按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可将学生依下、中、上按2:5:3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即能在教师和C层同学的帮助下掌握课文内容,完成练习及部分简单习题;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练习,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习题,积极向C层同学请教;C层是拔尖的优等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习题,完成教师布置的复习参考题及补充题,可主动帮助和解答B层、A层的难点,与A层学生结成学习伙伴。分层次教学的主体是班级教学为主,按层次教学为辅,层次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分层次教学”的成功与否。
3、在各教学环节中施行“分层次教学”。
(1)教学目标层次化。分清学生层次后,要以“面向全体,兼顾两头”为原则,以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将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融为一体,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对于教学目标,可分五个层次:①识记。②领会。③简单应用,④简单综合应用。⑤较复杂综合应用。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要求是不一样的:A组学生达到①-③;B组学生达到①-④;C组学生达到①-⑤。例如,在教“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时,应要求A组学生牢记公式,能直接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要求B组学生理解公式的推导,能熟练运用公式解决较综合的问题,要求C组学生会推导公式,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较复杂的问题。
(2)课前预习层次化。针对高中生阅读理解能力相对提高,学习的目的性、自觉性明显增强的特点,只要教师能深钻教材,领会一“纲”两“说明”之精神,把握其弹性,根据己定的教学目标,明确提出各层次的预习目标,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看书预习方法,就会获得满意的预习效果。比如,让高一学生预习时,可要求A层学生主动复习旧知识,基本看懂预习内容,试着完成相应的练习题,不懂时主动求教于别组的学习伙伴,带着疑问听课;B层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会参照定理、公式、例题的推演自行论证,并据此完成练习题,遇阻时,能自觉复习旧知识,能主动求教或帮助别组;C层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定理、公式要主动推导,例题要先行解答,能独立完成相应的习题,力求从理论和方法上消化预习内容,并能自觉帮助别组同学。
(3)课堂教学层次化。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调动双边活动的积极性是完成分层次教学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在安排课时的时候,必须以B层学生为基准,同时兼顾A、C两层,要注意调动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比率,不至于受冷落。一些深难的问题,课堂上可以不讲,课后再给C层学生讲。课堂教学要始终遵守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上升的规律,要求不宜过高,层次落差不宜太大。要保证C层在听课时不等待,A层基本听懂,得到及时辅导,即A层“吃得了”,B层“吃得好”,C层“吃得饱”。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过渡尽量做到衔接无缝、自然,层次分明。
(4)布置作业层次化。在教完一个概念、一节内容后,学生要通过做练习来巩固和提高,因此课后布置多层次习题是分层次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课后作业一刀切,往往使A组学生吃不消,C组学生吃不饱。为此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A层是基础性作业(课后练习),B层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题目(课后习题),C层是基础性作业和有一定灵活、综合性的题目(课后复习题)各半。布置作业要精心安排,一般学生在20至30分钟内完成,分层次布置作业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并由学生选择适应自己的作业题组,克服了“大一统”的做法,使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处于“跳一跳,够得着”的境地,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A层的学生也没有过大的压力,可以减少抄袭作业的现象,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单元考核层次化。每一单元学完后,均安排一次过关考核,它以课本习题为主,着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根据A、B、C三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同一份试卷拟定出不同层次的单元测试题,提出不同的要求,供三个层次学生按规定要求自由选择完成,也可直接注明部分题只要求A层学生完成,部分题只要求C层学生完成(可用附加题形式)。就是在统考中,也可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如上次考50分的,这次考60分就算达标了。在每次考核后,每层次的人员应作适当的变动,如A、B层中成绩最好的两名学生分别升为B、C层,而B、C层中成绩最差的两名学生分别降为A、B层。这样一来,基础差的学生感到有奔头,基础好的学生不敢有丝毫放松。
(6)课外辅导层次化。教师要做补缺、提高工作,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因材施教,给没有过关的A层学生补课,给C层学生增加次竞赛讲座。这样可进一步使A层学生“吃得了”,能奋发向上,C层学生“吃得饱”,能充分发展,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
三、“分层次教学”的效果
1、学生分层是通过学生学生自我评估完成的,完全由学生自愿选择适合自己的层次,这样既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切实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保护了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又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感到轻松自如,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分层次教学符合因材施教原则,保证了面向全体学生,并特别重视对后进生的教学力度。由于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知识、技能、智力和能力都有所发展。由于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符合学生的实际,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由于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学生的数学成绩有一定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