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小组合作论文

时间:2019-05-12 23:28: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分层教学小组合作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分层教学小组合作论文》。

第一篇:分层教学小组合作论文

“分层教学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如何使教学适合人的个别差异,这是古今中外教育界共同关注的问题。目前,学生个别差异的研究已经成为新的课程设计、学生分班方式以及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依据之一。因而分层教学作为一项面向全体,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开发利用差异,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改革已愈来愈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推崇。

一、”分层教学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的核心思想

教育的宗旨是“培养人、发展人和提升人”。人是活生生的个体,每一个都具有性格、兴趣、情感、意志和智力等方面的特征,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学生并不单是抽象的学习者,而是由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儿童每天来到学校,并不是以纯粹的学生——致力于学习的人的面貌出现的,他们是以形形色色的个体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而“ 分层教学小组合作”的课堂模式是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促进有差异的发展。其主要体现三点要素:

1、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生归根到底是学生自己内部的活动,课程、教师、教学过程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学生是有差异的,教也应该有差异。学生之间的差异可以表现为层次上的差异,教师的教也可以通过分层来实施,让学生得到“适合于他们的教学”。

2、教师要促进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裂脑研究、左右脑功能的研究、潜意识的研究等都为我们相信“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提供科学证据,国内外关于智力开发的探索也为此提供了大量的事实经验,但发展的过程总是与克服原有的不足和解决原有的矛盾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不能排斥暂时后进的学生,没有缺陷、没有矛盾,就没有发展的动力和方向,同时也不能抑制学有余的学生,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3、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可供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学生的主体性不仅表现为他是学习过程中“学”的主体,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成为“教”的主体。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探究或者讨论的问题都是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后才能进行,通过合作达到互补,使不同水平和有不同特点的学生在合作中相互促进,实现所有的学生都获得充分的发展的目的。

二、“ 分层教学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

1、统分结合。要求打破传统课堂教学“一统”到底的格局,形成既有“面向全体”的“合”环节,又有“提优”、“补差”的“分”环节。保证在一节课内既有统一的讲授、答疑、矫正、小结,也有分组的教学、自学、合作学,还有分层次的练习和个别指导。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的差异以及具体的学习内容的特点,巧妙安排好课堂教学中“分”、“合”的时间和“分”、“合”的次数。将全面群体的教学活动建立在独立、主动、个体的教学活动的基础之上,实现两者优势互补,从而为知识、能力层次不一的学生提供一个适应各自发展特点的教学环境。

2、动静协调。课堂教学是否面向全体,衡量的标准就是看学生个体活动程度。“分”是为学生个体活动创造了机会。怎样“分”?教师可以借鉴复式教学的模式,在一定阶段,将学生由传统的“单车道”运行,按层次分成“两车道”或“三车道”运行。即一部分学生接受教师的直接教学----动;另一部分学生凭藉教师提供的自学提纲或口述的学习要求,进行自读、自思、自问、自答、自练、自查----静;还可以安排一部分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开展互学、互练、互帮、互议、互查、互评活动----静。操作中,教师要在教材难易度和学生差异度的结合点上,围绕一条教学主线,协调好“动”、“静”的对象(谁“动”谁“静”)和“动”、“静”的时间(何时“动”,何时“静”),让每个学生都做到“动”在关键处,“静”在必要时,且相互促进,互不干扰。

3、课堂上要采用“快投入”、“频活动”、“小坡度”、“勤反馈”、“多矫正”等方法为不同层次、不同性格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面和参与量,让每个学生都拥有多种尝试、选择、发现、发展的条件和机会。尤其要为学习困难的学生和性格内向的学生创造学习和发展的空间和机会。让他们多读、多思、多说、多写、多听,实现耳、眼、口、手、脑“全频道接收”,“多功能”协调,“立体式”渗透。改变教师包讲,学生包听,少数学生发言,多数学生“旁观”、“陪听”的状况。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4、各得其所。分层教学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是“培优”与“补差”并举,使不同层次学生各自都得到递进发展。它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中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状况。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始终面向每一个学生,心中装着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进行全方位的运筹设计,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三、“分层教学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与策略。

1、激趣质疑,明确目标。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情绪低落时的思维水平,只有在情绪高涨时的二分之一。因此教学起始,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适时地把握有利时机,在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求知欲之间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引起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处于一种“以求能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促使学生质疑,让教师和每一个学生认定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从而达到以境激趣,以趣导疑,以疑促学的目的。

2、教师启发,学生自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根据目标和要求自己独立思考,通过自己积极探索、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个别的指导和帮助,着眼于学法的引导,旨在充分体现学生自学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自主性,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着力培养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重要能力——自学方法。

3、小组合作,互补互助。课堂教学中,仅靠教师一个人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满足不同的需要是有一定的困难。同时,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也常常不同,各种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因此在个别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利用学生差异资源,开展互补互助性学习是实施差异性教学的又一有效途径。教师可采用“差异组合式”、“自然村式”、“男女搭配式”、“自由搭配式”等多种方法,把班级学生分层若干个小组,采用小组协作、互相交流、讨论分析等多种形式组织进一步的探究学习,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经历、体验知识的探究过程,利用他人的想法激发自己新的灵感,并从中领悟学法、掌握学法、创造学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完全处于一种参与者、引导者、组织者的地位,教师参与小组学习。组织引导学生就某一个典型问题开展讨论,达成共识。旨在促进学生的学习可能性与教学要求和谐地统一起来,变“被动”为“主动”,真正使学习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更好地促进层际之间的沟通、互动,让优等生帮助中等生“拔高”学习和后进生“达标”学习,密切学生之间的关系,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4、分层练习,纠偏补漏。“分层练习”就是在课堂上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选做不同的练习,引导学生立足生活实际,在实践中应用,在练习中拓展、创新,使学生能练、善练,练有趣味,练得有益。特别有留足学生自主的时空,发展学生的个性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可安排三个层次进行递进练习:(1)自练自查:课后的练习,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知识能力状况自由地选练,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同样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练习效果。(2)互动拟练:结合本节课的知识点及探索知识的过程,立足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独立或与他人合作拟题,并在组内、组际、师生间开展互动练习,互相考考,互相帮助,实现共同提高,共同发展。(3)拓展提高:围绕知识重点、难点,巧设发展性、开放性、实践性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中善于思考,乐于创新,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在练习中,教师不但要在知识错误、理解疑点、思维障碍、方法不当处起“点拨”作用,而且要充分发挥监控作用,引导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反馈、相互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自我矫正、相互矫正,促使学生内化新知,实现纠偏补漏功效。

5、知识归类,整合评价。相互配合、相互转换的规律,形成有张有弛而有序在学生各自目标达成后,教师可通过优生概括新知,启发中等生迁移新知,指导后进生强化新知等办法揭示重难点、梳理知识,使所获新知识与原有旧知识重整组合,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师生合作的形式对整个目标实施过程中各层次学生的收获、问题作客观的评价,及时鼓励富有创新精神和学有进步的学生,发挥非智力因素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使评价成为激发每个学生学习的催化剂,推动全体学生在下一个教学目标实施流程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在我们实践中,我们发现" 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参与交流的学习空间,他们相互切磋,共同提高,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生存,为所有学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学习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还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篇:分层教学、小组合作”课题实施方案

小学语文“分层教学、小组合作”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传统的班级授课是目前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在班级授课制中,教师的出发点并不是完全针对和适应每一个具体的学生的,普遍出现“同内容、同进度、同目标要求、同评价标准”等“一刀切”作法,根本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严重防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致使优生“吃不饱”,学困生“难消化”,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因而感到课堂是那么的乏味,进而厌恶课堂。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而常常忽视情感、态度的培养,忽视意志的锤炼,忽视价值观的形成,这对学生的自觉学习、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十分的不利。

那么,课堂教学是不是就钻进了死胡同,无路可走了呢?不是!我们认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班级授课仍将是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而在班级授课中实施“分层教学·小组合作”的方法,把班级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扬其长而避其短,即能最大限度地克服过去班级授课制中的种种弊端,又尽可能地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最充分的发展,使“不同的人学到不同的知识”、“人人都学到必需的知识”。

二、课题界定

所谓分层教学法,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差异程度,综合考虑每个学生的智力、非智力等因素,运用模糊学的方法,把全班学生分为短期性的(即处于发展变化状态而短期内又相对稳定的)A、B、C三个层次,并依据群体学生的差异,区别对待地制定分层教学目标、设计分层教案、采取分层施教、进行分层评价,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指导,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所谓全体发展,就是全班每一个学生个体均能在原有的不同基础上得到相应的最好的提高和发展。

三、理论依据

1、因材施教原则。我们通过大量调查,发现造成学困生的最主要原因不在于智力,而是在于知识迁移过程中日积月累造成的断链与破网。布鲁姆认为“只要提供足够的时间与适当的帮助,95%的学生能够学习一门学科,并达到高水平的掌握。”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能因个别学生之材施教,尽量缩小学习新知识前的“认知前前提能力差异”,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提高个别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性的“情意前提特征”,提高教学质量将会有切实的保证。2“最近发展区”原理。

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让每个学生有一个自己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在他人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跳一跳,摘到桃”。让每个学生,特别是“差”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以“成功”来激励自己,发挥求知的“内驱力”(内驱力是一个人成功的首要因素)。

四、研究目标

1、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促使每个学生在不同基础上得到提高与发展。

2、形成一种便于操作的分层区别教学的模式。

3、通过好、中生的相互协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创新能力。

4、通过对学困生的直接教学和个别辅导,消灭“陪读”现象,更好地补差、防差,实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素质教育要求。

5、通过分组区别教学的教改实验,提高实验教师的业务素质,提高他们驾驭教学的水平,和进行教育科研的能力。

五、研究内容

1、学生分层

根据学生的调研成绩,和对学生的能力素质鉴定为依据,把班内学生分为好、中、“差”三个群体,一般比例为:3:5:2左右。然后以相邻前后4人一组。为消除“标签效应”和“差生”的自卑心理,分组可以是显性的(征得学生及家长同意),也可以是隐性的(只告诉学生本,甚至连其本人也不告诉)。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分组都是相对的,并非一成不变。要通过施教,根据学生实际,有层次间的升降变迁,引入适当的竞争机制。

2、教学2.目标分层

改变以往教学目标要求划一的状况,针对同一班内不同层次,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指向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具体可分为:(1)最低限度的课程标准,教材要求。(2)标准、教材的全部基本要求。(3)对课程标准、教材基本要求的适当提高、加深。鼓励不同层次学生在达成本学习领域共同性目标后,选择高一层次的目标进行学习,用不断递进的分层目标来引导和要求学生,使教学要求和学生可能性的关系,始终处于动态协调之中。

3、教学过程分层

改变传统班级授课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采用“合——分”式教学结构,既有面向全体的“合”,双有兼顾各组的“分”。保证在一节课内既有统一的讲解、答疑、矫正、小结,也有分组的教学、自学、合作学,还有分层次的练习和个别指导。

4、练习作业分层次

不同组别完成不同程度的作业,A组学生完成基本题,B组学生完成基本题加综合题,C组学生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一些有利于思维发展,培养能力的提高题。对同一道题目,也可以有不同的要求。练习中,教师要鼓励并创造条件让低层次学生向高层次突破,体现弹性,激发学生求知欲。在此同时,教师要不断巡视,把握信息,并作个别点拨和矫正。

5、评估测试分层

为了反映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充分发挥考试的评价功能,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帮助各层次的学生,特别是学困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使之以学为乐,不断进取,积小成为大成。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在考查中,学困生做基本达纲题,中等生加试综合题,优等生再加试提高题,让各组学生在考查中充分发挥各自的水平和能力。

六、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9年2月,成立课题组,制定研究方案,收集资料。

(二)实施阶段:2009年2月-2009年9月(1)拟定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和计划。(2)选择实验班、组,全面开展,教学模式研究。(3)做好实施过程的指导,反馈工作。(三)总结阶段:2009年10月-2010年6月(1)汇总所有资料和研究成果。(2)撰写研究报告。(3)巩固研究成果,并做好后继研究工作。

七、研究前准备

1、必须正确对待学生的反复现象,绝不可气馁、灰心或放弃教育,而要理解学生,允许他们反复,然后找出反复原因,因势利导,使他们在反复中得到教训,克服反复,巩固成果。

2、因为分组区别教学牵涉到学生分组,所以,在分组前教师一定要摸清学生的心理,必须要获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保持与家长的经常性联系,通过家庭、学校的合力来提高实验效果。

第三篇:论文小组合作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浅谈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姓 名 程悦

学 号 12033020130 院 系 历史系

专 业 综合文科教育

年 级 2012级 指导教师 焦新顺

2015年 4月 28日

目录

摘 要….................................................................................................1 第一章 绪论…......................................................................................2 第二章 合作学习的概述…....................................................................3第一节 合作学习的内涵…...............................................................3

第二节 合作学习的形式…...............................................................3

一、课前协作式…....................................................................3二、课内讨论式…....................................................................3三、课后研讨式…....................................................................3第三节 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的途径…................................................3

一、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4二、要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和参与讨论的时间….................4

三、通过有效的引导,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5

第四节 合作学习的必要性…...........................................................5一、合作学习是适应时代需求…..............................................5

二、语文学科的特殊性使得开展合作学习成为必要…..............5三、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使得合作学习成为必要….....................6 第三章 中学语文合作学习现状分析…..................................................7

第一节 合作学习现状分析…...........................................................7

第二节 合作学习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8

一、学生合作意识的缺乏…......................................................8

二、合作学习的形式比较单一…...............................................8

三、学生缺乏合作技能…........................................................8

四、教师在准备工作和指导方面的欠缺…...............................8 第四章 中学语文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9

第一节 改进合作学习的措施…......................................................9

一、帮助学生树立团结合作的意识…......................................9

二、运用多种合作学习方法….................................................9

三、培养小组合作技能…........................................................9

四、提升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能力….....................................10

第二节 中学语文合作学习的积极影响….......................................10

一、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10

二、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10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0

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10

五、提高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10 第五章 结论….....................................................................................11 参考文献…..........................................................................................12 致 谢…..............................................................................................13

新乡学院专科毕业论文

摘 要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在语文学习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各类学校的中学语文教师也都在积极尝试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教学,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同时也存在诸多不足。本文旨在对小组合作学习语文教师该如何进行组织与调控这方面开展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合作学习;策略

新乡学院专科毕业论文

第一章 绪论

合作,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必然存在的。人类的社会活动离不开群体,而群体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合作。学习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同样离不开群体成员的合作,正如《学记》所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习过程中若没有同伴的合作交流,学习多半是闭门造车,无甚大的收益。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它试图在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关于知识的互学共享机制,用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发展学生的和谐个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创新能力。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相比它在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将学习过程中自然的、自发的行为模式化,制度化,使之成为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去研究、论证、推广,这反映出教育理念的进步和发展。目前,我国的合作学习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具体表现为:第一,对合作学习的要求、特征阐述多,对其理论基础作系统、深入研究的少;第二,对合作学习的实施形式关注、模仿多,对其结合中国文化背景,教育教学条件进行实践研究少;第三,对合作学习实施过程的共性特征论述多,对其在不同学科教学中进行求异研究的少;第四,对教师组织实施合作学习的外显程序探索多,对学生的合作学习动机、行为、绩效研究的少。

基于以上,本文试图吸收合作学习理论的精华,结合初中语文学科教学特点以及中学生心理特征对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策略进行探讨。

新乡学院专科毕业论文

第二章 合作学习概述

合作学习是学生和老师在完成共同任务时,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帮互助性学习,是现代创新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语文教学质量,而且对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节 合作学习的内涵

在现代教育中,合作学习是一种具有发展性的教学方法,打破了教师垄断课堂的传统教学局面,明确课堂上不但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同时也应该是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的园地。于合作学习的主要著作有山东教育科学研究所王坦的《合作一一原理与策略》,西南大学靳玉乐主编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1]他们都认为,要鼓励合作学习,更广泛地使用合作学习的方法,促进教学相长,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共同发展。合作学习是当今最广泛使用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大量的实验证明,它能使学生获得更高的学习成绩。

第二节 合作学习的形式

根据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要求的不同, 我们可以将合作学习的形式分为课前协作式、课内讨论式、课后研讨式三种。[2]

一、课前协作式

课前协作式是指同学们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前分工协作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合作方式。这种方式一般是把总任务分解为几个子任务,由小组里的成员分别承担一个子任务,通过汇总每个成员的子任务来完成整个小组的学习任务。同一小组的成员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内完成各自的任务。

二、课内讨论式

课内讨论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内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合作方式。在讨论的过程中,小组内的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可以针对问题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以仔细地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时还可以进行辩论。这种方式一般是在课内固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内容。

三、课后研讨式

课后研讨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后进行合作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包括三

新乡学院专科毕业论文

个方面:一是指学生围绕课堂内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可以延伸的问题在课后分小组作进一步的探讨;二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互帮互助,基础差的同学主动请教基础好的同学,基础好的同学热情地帮助基础差的同学,以达到同一小组的同学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指学生为了了解某一问题,需要进行数学实验或调查研究,通过分工与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第三节 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的途径

一、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组合作学习也是一样的,教师得给学生制定一些规则,他们按照规则来进行合作学习,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比如我在上口语交际《元旦晚会怎么组织》这一个内容时,就要求各小组成员先独自思考,然后小组合作讨论,各小组讨论并综合大家的想法,拿出小组最好的方案,由各小组汇报员在班级汇报。这样得出来的方案是人人参与得出来的,既激发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又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的能力。[3]

二、要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和参与讨论的时间

合作学习中存在着这样的问题:由于时间限制,教师没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就要求学生讨论;有时合作未能深入,教师已要求各组派代表汇报,草草收场,大部分学生没有机会发言,从而丧失讨论的积极性。

我认为,教师提出讨论的问题后,不能立即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要给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准备的时间,等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参与讨论,这样,既养成了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又能保证学生在讨论时有话可说。小组讨论前,学生要先进行独立学习,自学质疑,搜集信息„„但每个学生的起点和条件是不一样的,如个人知识的储备量多少,能力的强弱,获取信息的途径等。在各方面都拥有优势的学生毕竟不多,这样学生参与合作学习时,有部分学生就会因种种因素而难以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给每个学生预留一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准备发言内容,必要时要求学生按讨论题目写出发言提纲,这样在小组讨论时,他们就会有话可说了。试想,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怎么能在小组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呢?此外,在讨论和回报成果时,我采用多种方式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发言机会,确保让大多数学生参与讨论,让每一个小组都能将本组讨论的成果向全班同学展示。

新乡学院专科毕业论文

三、通过有效的引导,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生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自始至终都做好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虽然开展的是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但是教师切不可置身事外,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指导小组分工,时刻监督者小组的合作情况,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思考、讨论和交流。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根据课程的安排合理地调整教学的计划,根据课文资源创设一些学习情景,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和平台。此外,教师还需要及时和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合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作用,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保证语文学习的效果。

第四节 合作学习必要性

合作学习目前已经在各个科目中被尝试着应用了,合作学习已经渐渐成为一种趋势。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也是有其必要性的。[4]

一、合作学习是适应时代需求

在我们现在这个社会中,越来越注重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合作,如果你不具有强烈的合作意识和高超的合作技巧,那么你在社会上便难以立足,也很难取得成功。现在,我们的社会是一个高度科技化、高度信息化的社会。科技的发展,使得我们现在无论从事什么事业,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单凭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须借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与人合作,组织协调各种力量调动各方面的智慧,这样才能取得成功。网络的出现使接收的信息量大幅增加,接收信息的渠道也增多,这也使得人类交流的质量和方式发生变化。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学习显得极为重要。未来的教育应该是自己教育自己。[5]终身学习,学到老活到老,要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合作学习正好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现在,合作能力已成为新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符合新世纪提出的人才培养的策略方针。

二、语文学科的特殊性使得开展合作学习成为必要

语文学科具有基础性、人文性、工具性、以及综合性等特征。其工具性决定了语

新乡学院专科毕业论文

文适合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语文教给学生的口语、书面语都是人们进行思考和交流的工具性。它需要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生活中通过训练去掌握。而合作学习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相互主动交流的过程,学生在合作的过程,可以相互学习,相互成长。语文学习的人文性需要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人都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一篇文章必然会有不同的见解,这就需要学生进行合作,互相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对文章有更深层次的理解。[6]

三、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使得合作学习成为必要

研究表明,人是具有社会性需要的。中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一般都不愿意被孤立,喜欢群体生活,不喜欢独处。要想满足这些需要,就必须增强合作的能力,他们必须与外界进行交流。学生的健康成长,使得合作学习越来越迫切。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增加语言储备,提高语言能力,产生思维的碰撞,进而还可以优势互补。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可以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新乡学院专科毕业论文

第三章 中学语文合作学习的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单打独斗的时代早已经过去。有效的合作成为了成功的必备条件。《语文课程标准》[7]也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合作也因此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让学生学习,合作不仅仅是教学标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除此之外,合作还可以让学生们互相帮助,取长补短,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

第一节 合作学习现状分析

“合作学习”对中国中小学教育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当前还处在一个探索、实践阶段。目前,课堂上教师积极尝试构建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大致有三种形式:即同桌合作、前后四人小组合作、自主选择伙伴合作。[8]这样的形式满足了学生对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要,发挥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信息的多向交流,创造了多维互动的思维平台。但是,通过大量的课堂观察与访谈调查,我们发现,广大教师在采用合作学习组织课堂教学时,存在“生搬硬套”,“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尤其是在公开课上,“合作学习”演变成了“灵丹妙药”,逢课必用,成了“课改标签”,开课必贴。教师在操作中存在着许多误区,导致合作学习形式化、表演化。往往是教师故设问题,宣布讨论,于是学生匆忙分组,七嘴八舌,热闹非凡,仔细一看,这热闹背后学生“合作学习”是只“作”不“合”,学生大多“各自为政”,有的搞“一言堂”,多数学生一言不发,故作沉思状;有的你争我抢,谁也不听谁,只顾表达自己意见;更有甚者,不让别人插话,全得按我说的办。老师示意结束时,每小组的代表发言有条不紊,汇报时说的却是:“我想„„”“我认为„„”,而不是“我们小组认为„„” “我们小组的觉得„„不难看出,合作学习的低效性已经成为了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第二节 合作学习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教师在运用合作学习时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认为主要是对合作学习的认识不够全面,随意运用合作学习,以为小组讨论就是合作学习,以为合作学习可以运用到任何课堂、任何时间。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我们进行分类以后,仔细分析原因主要有以

新乡学院专科毕业论文

下几种:[9]

一、学生合作意识的缺乏

目前,合作学习的方式还不能正确的把实践和理论相结合起来,所以在传统教学的方法影响下,一些老师在合作学习上只是走走形式,学生对此学习方式也持有怀疑的态度。老师觉得耽误宝贵的课堂时间,也不会提高学生的成绩,而学生认为耽误他们的学习时间,不愿意与其他学生合作,而有合作意识的学生却不能正确运用合作学习方法。

二、合作学习的形式比较单一

在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却成为唯一的方式,因为它最基础和有效地解决了教师面临的大班授课制与新课程学习方式要求之间的矛盾而造成的困惑。同时教师义务性教学过程中在布置学习任务时也是墨守成规、比较枯燥,没有拓展创新,导致学生缺少积极性和创新性。

三、学生缺乏合作技能

在实践合作学习过程中,发现效果并不理想,同学缺乏合作学习的技能,这种不是与生俱来的学习方式,就需要教师来培养。教师应该在实践中研究教学方法,总结出合作学习的方法,通过合作学习活动,把规范的、有效基本的方法教给学生。

四、教师在准备工作和指导方面的欠缺

中学语文教师在课堂的合作学习中缺乏监控和指导,只是对合作活动的结果比较关注,导致合作学习更多的倾向形式化。教师对知识学习的切入点没有很好地把握,没有从语文教学的特点出发,没有从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考虑,无法正确把握合作学习关键的时机,合作学习时间的安排,都是教师一个人的意愿决定,没有科学合理的合作学习教学计划。还无法科学的掌握对语文教学材料的运用。[10]材料太多会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但是材料太少又不能提供给学生更多知识的学习的平台。

新乡学院专科毕业论文

第四章 中学语文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第一节 改进合作学习的措施

一、帮助学生树立团结合作的意识

①培养合作道德意识。现在家庭大多数都是“一个宝”,使得孩子从小娇生惯养,以自己为中心,缺少合作意识,导致合作学习的不成功,所以在合作学习前,应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老师可以为学生树立榜样,提供合作机会,教授合作的方法,鼓励引导从而让学生体会合作的乐趣和合作的意义。②明确合作学习地位。合作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学习语文,在其他学科乃至以后在未来、在社会中,合作学习有着重要地位和意义。学会并领悟合作学习的方法,有利于成功地完成其他合作学习的科目,更有利于在以后以人脉、人际交往、互相合作的社会上的立足,合作学习一生受用,更会激起学生自主的学习和锻炼。[11]③掌握合作学习环节。有了合作学习意识之后,进一步做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环节,教师专门上一堂合作学习各环节的课,一边受教方法一边实践性讲解学习的各环节,“听”是学生真正掌握合作环节的重要因素。

二、运用多种合作学习方法

合作学习的形式多种多样:问题式合作学习、表演式合作学习、讨论式合作学习、论文式合作学习、学科式合作学习。根据学习任务、学生构成、学科特征等确定合作方式,建立具有操作性质的合作学习机制,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运行。[12]

三、培养小组合作技能

小组合作技能包括成员间的感情和态度的交流、问题上的集思广益、探讨与激发、创新与支持、肯定与否定,教师在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技能时,要通过生活的实际例子让学生亲自体会合作带来的乐趣和意义性,然后引领学生将合作学习技能具体的实践,避免矛盾的存在,让学生更好掌握合作技能,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四、提升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能力

在合作学习中,首要条件就是教师必须掌握合作学习方法,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合作技能,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要为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机会,把课堂交给学生,让每个同学在课堂上都活动起来,教师在合作学习中是学生的引导者、管理者、促进者和顾问,问题讨论中,教师要加以适当引领和提一些建议,出现问题

新乡学院专科毕业论文

矛盾,教师应及时处理。[13]

第二节 中学语文合作学习的积极影晌

一、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布置任务并采取学生自由分组的方法去共同完成此项任务,要想更好更快的完成任务就要对任务进行合理的分工,把责任落实到每个学生的身上,让他们深刻体会到只有将个人的力量融入到团队中才能发挥到最大,长时间的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14]

二、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

在竞争的社会中,人际交往的能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而合作学习有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基本特征,这种教学学习方式就有利于学生提高交往的能力。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老师以语言为中心的交流,并用特定的语言鼓励熏陶学生,形成师生间的相互熟悉理解、接纳的和谐关系,以小组合作的学习,增加了学生的交往机会,同学间在此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学习技巧、相互提高,同时也是沟通情感的过程。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体系,它改变了过去陈旧闭塞的思想模式,支持探究性学习和发散思维,在语文课堂上,学生间、师生间相互讨论、相互启发,任其学生自由的发表个人观点,各种思维的碰撞必将会产生解决问题的新视野,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在语文课堂上学生间、师生间良好的交流,形成了学生与师生间自由民主的关系,为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创造了必要的基础条件。[15]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间、学生间的讨论,就使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中,改变了以前由老师主导灌输的模式,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提高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

合作学习模式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改变了枯燥的教学氛围,合理运用合作学习的应用策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兴趣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达到高效学习的效果。同时,也能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对学生未来的生存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16]

新乡学院专科毕业论文

第五章 结论

在现代教育中,合作学习是一种具有发展性的教学方法,打破了教师垄断课堂的传统教学局面,明确课堂上不但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同时也应该是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的园地。当今社会所需求的是会自主学习的学习型人才,学生学习能力中学会团结合作是很重要的因素。新课程改革提倡的学习方式之一就是合作学习,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在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让同龄的学生对事物的观察有同样的视角,求知的探索上有共同的方式,培养小学生团结合作的集体精神在学习中十分重要。

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教学方式,也是一种教学理念,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好奇心”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方面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它不仅是教学过程,而是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与实现情感融合的方式。合作学习因其优越性,在发展过程中势必不断被深化和丰富,其将成为教学领域内一个充满活力的主题。

新乡学院专科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一一原理与策略[M].北京: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2]靳玉乐.合作学习[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3]王坦.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简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5.1.[4]邢岩.以小组合作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发展[J].课程与教学改革 2011.01.[5]王瑞华.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4(10).[6]王惠珍.关于课堂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03).[7]盛群力.小组互助合作学习革新述评(上)[J].外国教育资料,1992.2.[8]陈丽君.合作学习与动机激发 [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10).[9] 陈秀云.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成功(教育),2010.04).[10]高艳.合作学习的分类、类型与课堂应用研宄初探[J].教育评论,2001.2.[11]伏虹.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12]程乐华,潘燕华.合作学习中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自我监控的表现[J].心理科学,2004.(05).[13]范雪娇.浅谈合作学习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1,(9).[14]陈敏聪.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研究[J] 文教资料,2011.(6).[15]庄玉敏.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6).[16]蒲秀锋.合作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3).新乡学院专科毕业论文

致 谢

时光荏苒,大学生活已经接近尾声。回望过去,仿佛昨日。孜孜不倦的老师,善良可爱的同学,美丽整洁的校园,一直陪伴着我,见证了我的成长。从最初的定题,到资料收集,到写作、修改,到论文定稿,焦老师给了我们耐心的指导和无私的帮助。为了指导我们的毕业论文,焦老师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他的这种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令人钦佩,在此我向焦老师表示我诚挚的谢意。同时,感谢所有任课老师和所有同学在这三年来给自己的指导和帮助,是他们教会了我专业知识,教会了我如何学习,教会了我如何做人。正是由于他们,我才能在各方面取得显著的进步,在此向他们表示我由衷的谢意,并祝所有的老师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桃李满天下!

第四篇:小组合作论文

如何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

王显初中 薛海燕

摘 要: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内涵;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角色定位存在的误区;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中教师的真正角色应该是:指导者、参与者、激发者、评估者等。

关键词:小组合作;

《新课程标准》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构建了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多渠道获取语言知识并综合运用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态度和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及交际策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成了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学习方式。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种种原因,却出现了不少低效现象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组织并积极参与“能够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活动。其核心是要求英语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的统一。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积极探索组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和途径。

新版英语教材主动适应了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兴趣的需要,注重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初中英语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由于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符合新课改的精神,且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已经趋于成熟完善,因而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被广泛应用。

一、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内涵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是指将一个班级按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学习进度、个性等混合分成若干小组,学生通过个体努力以及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互助,完成指派的学习任务,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区别于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是每组都有优等生和后进生,他们的学习活动都是小组学习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组内学生通过同伴教学、游戏竞赛、小组辅导、全班讨论、学生“执教”等多种形式开展互助性学习活动,共同学习、讨论、研究,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英语小组合作教学就是在英语学科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任务,分析完成任务的途径、时间等,然后以组为单位,由小组长负责,在听、说、读、写等各方面进行高效的、形式多样的训练。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自愿学习、积极发言、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使学生在多维互动中取长补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从“教”变“导”,参与

各组学生的讨论,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适时而准确地对学生活动和学习效果予以评估。

二、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存在的误区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我们教师的角色往往存在以下误区:

1.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

课堂上,教师照本宣科,照着事先准备的教案从头讲到尾,师生互动仅停留在一问一答上,很少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教师俨然成了课堂的主宰者,根本不考虑学生的学习状态、接受情况,只是为教而教,完成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就行了。

存在这种误区的原因很复杂,大致可归结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教师的师道尊严思想较严重,认为课堂就是教师的天下,应该教师说了算,于是上课搞“一言堂”,压制学生中与自己不同的意见。另一方面是教师缺乏敬业精神,备课不充分,不能根据学情和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小组合作教学的教学过程,千篇一律。

2.教师是课堂的“放羊人”

新课改要求,学生是英语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应充分发挥课堂的组织、调控作用。但许多教师由于对学情把握不准,要求过高,任务过于笼统,或过度相信学生,过度给予学生自由,导致把小组合作教学搞成了“放羊式”的教学模式。一上课,教师只讲三言两句,就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自己则悠闲地坐在讲台上,根本不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放任自流。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得不到引导,讨论不深入,流于

形式,学习效果自然不会好。

三、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是“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同时又是教学活动的合作者、参与者。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合作、互动的关系。英语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找准自己的角色。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角色应定位为:

1.小组活动的“激发者”

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对一些具有启迪学生思维和教育意义的问题,要善于激发,让学生展开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得到感悟,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体会。此外,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仔细倾听小组学生的讨论,记录出现的典型错误,适时地指出学生在英语语言活动中出现的错误,并及时更正,帮助学生走向成熟。还要对个别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予以关注,及时提醒他们重新参与到小组学习,并向他们提供个别指导。

2.小组合作的“参与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更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小组合作学习应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互动与交往更加积极融洽,有效缓解学生与教师沟通的心理障碍,提高参与小组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同时,要及时引导学生,随时提供必要的提示、指导、示范,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小组的英语交际活动;还要时刻把握小组讨论的方向。如,在小组讨论中,教师不可以用“双方观点都有道理”之类的话来化解纷争,应该引导学生思考而不是做“和事佬”,通过比较、分析、总结,最后达成共识,让小组讨论的问题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4.合作结果的“评估者”

一个科学的学习评价,不仅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要重视学习过程和体验,对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都给予关注,尤其要在学生学习的方法、态度、情感、价值、信心等方面做出激励性评价,使每一个学生都形成持续发展的能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一)有效提高了 英语 教学效率。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初中学生在课下说、练的机会是少之又少。让每个学生都有说、练的机会又是不现实的。但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使得每个学生在小组里都有展现自己的机会,并且小组成员间的互相帮助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这样学生就在有限的时间内有了比平常学习模式下多得多的收获,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实际就是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

(二)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了轻松、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使得原本在课

堂上不敢开口说的后进生,消除了自卑心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变得更加自信。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小组成员对共同学习中发现的 问题,利用教师所提供的感性材料,通过 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等一系列积极的思维活动,总结 出语法规则以达到举一反三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实现认识上的飞跃。小组共同探索和创造有利于集思广益和 发展 求异思维。

教师要对小组成员和小组集体的成果给予评价,及时提供反馈。这是推动小组成员学习英语的强大动力。同时还要组织学生自评以及小组间的互评,这样可以建立一种新的互帮互学式的伙伴激励机制。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改革英语教学、优化小组活动的一种实用而高效的策略。教师必须定位并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修养、教学智慧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与学的互相结合,互相促进。

第五篇:“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小组合作”数学教法初探

“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小组合作”数学教法初探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1)13-0037-02

长期以来,初中数学教学,由于受班级授课制的束缚,教师从备课、授课、作业、辅导、考查到评价,很少顾及好、中、差各类学生的智能差异,均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得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教师讲的多,学生实践少,形成吃力不讨好的教学顽疾。特别是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100%小学生进入了初中,小学减负了,小升初的学生功底可想而知。而在深圳,初中毕业生中大约只有60%能进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40%学生在名校的拼杀中头破血流。从义务教育的性质、任务上全面考虑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为更主动积极地适应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而不应仅仅局限于适应升学的需要,为此,根据多年来的数学教学经验,针对现代初中生的特点,教育环境和教育工作特点,笔者对教学班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小组合作”的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所谓“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就是在备课时要备学生,依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规定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实现课堂中教学、学习、发展同步和协调进行为宗旨。力求各层次学生在适度、紧张、愉快的气氛中实现最佳发展。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具体做法如下:

一、多方位考查,搞好学生分层

考察内容包括学生的智能,技能、心理、数学成绩、在校表现、家庭环境等,并对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分类归档。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成好、中、差层次的学习小组,让师生知道每个学生在某一阶段所处的层次。在实施分层教学时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在班级上公布好、中、差学生的名单,真正使学生在学校里处于主体地位,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使每个学生在学习数学各项知识的同时,找到自己最喜爱的部分,并在这部分知识上可以超出课本的范围,这是符合个性全面发展规律的。同时师生要共同树立好对教学的乐观主义态度和信心,并使学生明确这种分组方式的意义。教师掌握各类学生层次后,学生的座位按优中差搭配的原则编排。这样便于学生互助互学,同时便于组织优良生辅导中差生活动,教师能巡回了解中差生的学习情况及优良学生的表现,使各类学生生活在和谐平等友好的学习气氛之中,共同奋发进取。

二、分层备课,确定分层目标

教师应改变过去“一刀切”的做法,对差生采用低起点,小步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办法,把教材的训练目标分解成有梯度的连贯的几个分目标,允许差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一步或几步逐步达到大纲的要求;对优生则允许他们超大纲、超进度学习。拟订各层次教学要求既不能过高,增加教学难度,加重学生负担,使学生消化不良,丧失信心;也不能太低,降低大纲要求,过分放慢教学进度,完不成学习任务。力求准确地把握各类学生的认知“最近发展区域”,较好地解决“吃不饱”与“吃不了”的矛盾。如要求差生掌握主要知识,学会基本方法,培养基本能力。中等生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灵活运用基本方法。发展理解能力,探究能力等。要求优生深刻理解知识,以及基本知识所反映的基本思想。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创造能力发展个性和特长。

三、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备课从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到实验准备课都坚持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相适应。如针对学生接受能力不同,在课堂容量上有不同的要求;针对学生智能的差异,在课堂提问、例题讲解、巩固练习上有区别,所要求的思维程度不同,强调针对性,既保证“面向全体”,又兼顾“培优”、“补差”。

1.分层质疑、启发思考。将知识分成若干个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学习活动逐步解决问题。教师要注意把握提问的策略,让各类学生均有输出信息的机会。通常在讲授知识时提问中等生,利用他们在认识上的不完善,把问题展开,进行知识的研究;在突破重、难点或概括知识时,发挥优生的作用,启发全体学生深刻理解。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知识,这样能够较好地解决教材的统一性和学生个性差异的矛盾,使学生各有所得。

2.分层作业、巩固提高。学生作业分课内、课外两类。课内作业全班统一标准,统一要求。这是根据大纲、教材的基本要求设计的,面向中等学生,差生经过努力也能完成。课外作业则分层设计。一是拔尖提高题,即是根据优生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设计的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的题目;二是巩固练习题,即是根据中等生设计的,一般指教材后的习题;三是放缓坡度题,也就是根据差生的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将难度较大的课后习题分解成几个小题或给予具体提示。这样,既缓和了差生学数学难的状况,切实减轻了差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增强了他们求知的积极性。

3.分层辅导、培优补差。辅导实行分类型、多形式的辅导。一方面侧重于完成现阶段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类辅导以不增加课时,不搞全班性补课为原则,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辅导。具体地说,对差生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辅导内容从最低点开始,提倡“三超”,即旧知超前铺垫,新知超前预授,差错超前抑制,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思考,完成学习任务,掌握学习方法,逐步形成自学能力;对中等生采用分组讨论、教师提示的方法,促使中等生相互取长补短,逐步提高自学能力;对优生除给予较多的独立思考和个别点拨外,主要通过成立物理兴趣小组,组织参加各种数学竞赛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辅导内容主要是拓宽、加深,以可接受为原则,不受大纲约束。另一方面侧重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激发兴趣、爱好,培养其优良品德和创造才能。对中、差生主要让他们参加动眼、动口、动手活动;而优生主要培养其思维、想象、创造的能力。

4.分层考查、查漏补缺。过关考查是根据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命题,实行分类考查。每份数学试卷都包括基本题、提高题和深化题三大类。基本题是面向全体学生设计的;提高题是供差生选做,中等生和优生必做的;深化题是供中等生选做,优生必做的。三类题的比例是基本题占85%,提高题占10%,深化题占5%。分类考查后,根据数学考查的不同结果,采用不同的矫正措施。对没有过关的学生,除通过补课、个别辅导、建立帮学小组等方法进行帮助外,还组织平行检测,对在平时检测中达标的学生给予肯定、鼓励,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确保各类学生都能达标。

5.分层评价、形式多样。考查之后,要给学生以适当的评价。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考卷、回答问题,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学习有困难、自卑感强的学生,要多给予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逐渐消除自卑;对成绩一般的学生,采用激励评价,既指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不甘落后,积极向上;对成绩好、自信心强的学生,采用竞争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更加努力拼搏。在评价的基础上,每学期集中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分析两到三次,并进行必要的层次调整。对进步明显的学生提高一个层次,对有退步的学生则提醒、鼓励、热情关心,帮助分析原因,树立信心。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调整适应自身发展的教学起点,而且有利于学生看到自身的进步和不足,保持积极进取的学习热情。

在课堂上进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小组合作”可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素质,转化差生,培养优生。还可以发挥班级授课制的优点,摒弃了缺点,最大限度地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内在潜力,较好地处理面向全体与照顾个别的矛盾,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又突出了教师主导,强化了课内外的结合,真正把学生从“满堂灌”、“齐步走”、“题海战”中解放出来,减轻了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他们的全面素质。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班级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

下载分层教学小组合作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分层教学小组合作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分层教学论文

    关注差异,尊重差异 —— 《数学分层测试卡》使用收获浅谈 苏程 【内容摘要】:《数学分层测试卡》唤醒了孩子们学习的热情,点化了数学学习的方法,丰富了孩子们的学习经验,开启了孩......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 记得有个老实写的一篇文章中主要叙述,实行新课改,小组合作起不到相应的效果反而使课堂乱哄哄像个集贸市场,学生学不到东西。针对这一现象我想谈谈我的看法......

    论文:浅谈小组合作学习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 李家深高中 张万强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内容提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新的条件下生成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实施给学生在学习中带来了互动的机会,提高了教学效率,调动......

    小组合作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在信息技术课的实践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落实素质教育为核心, 以学生心理特征为依据,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它把学生独立、自主、高效的学......

    如何让“小组合作分层”走进农村英语教学

    如何让“小组合作分层”走进农村英语教学 农村教育是整个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英语又是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教学论文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 (一)、学生方面 1、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数学思想,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去学会进行数学交流,以增强整体......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论文(5篇范文)

    浅析小组合作学习建安小学 王英荣 交流、合作是人类社会生存至今的重要动力,面对知识经济的到来和高科技的飞速发展,竞争越加激烈的21世纪社会,合作意识更是21世纪人才的重要......

    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初探论文

    2009年,我进行的“合作学习中成员管理研究”课题成功结题,在此基础上,我把该成果迁移到了班级管理中,经过一年半的实践和尝试,探索出了一条比较有效的管理模式——小组合作班级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