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初探论文

时间:2019-05-15 12:02: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初探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初探论文》。

第一篇: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初探论文

2009年,我进行的“合作学习中成员管理研究”课题成功结题,在此基础上,我把该成果迁移到了班级管理中,经过一年半的实践和尝试,探索出了一条比较有效的管理模式——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

一、调查摸底,组建小组。

小组的组建本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小组成员的调配主要采用互补式,将思想素养、文化成绩、行为习惯优秀的同学、中等同学与处于低层次的同学调配在一起。4人组成一个合作小组,小组间各方面量化总分基本相等,如,将调皮、自制力差的同学与稳重、自制力强的同学排在一组,将干部与普通同学排在一起;将性格内向、讷言、胆小的与外向活泼的同学分在一起,这样构成强弱搭配,性格互补。一方面使不同层次的同学相互影响,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小组间平等地展开竞争。

二、确定编号,明确任务。

首先,把小组内的成员根据实际情况编为1—4号,其中1号和4号是同位,2和3号是同位,一个小组为前后位。1号可以更好地帮助4号,2号和3号实力相当,可以互相学习,同时四个人在一起可以互相讨论、互相学习。1号暂定为组长。

其次,确定本组名称及格言,由组长组织全组讨论确定小组名称及本组的自勉格言警句,对此学生兴趣盎然,新意叠出。小组名称诸如“老鹰小组、机器猫小组、孙悟空小组、梦幻组合”等。老鹰小组就希望本组成员能够像苍鹰一样翱翔在学习的天空,能够越飞越高;机器猫小组希望本组成员能够像机器猫那样机智、聪明;孙悟空小组希望本组成员能够像齐天大圣那样具有超群的学习本领,小组格言诸如“我奋斗,我快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志者事竟成”……这些座右铭都是学生自己写出来或者借鉴的,都对学生具有积极的作用,倡导他们用正确的态度面对同学、面对集体、面对学习,将有利于指导学生的生活。

最后,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分配任务,有的负责作业的收交和检查,有的负责卫生,有的负责纪律,有的负责课外学习。真正实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

三、动态管理。

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没有竞争就没有突破,为此我把竞争机制引入班级管理。

1、组内竞争。

在小组内1——4号的次序不是一成不变的,经过一个月的学习,汇总纪律、卫生、学习、养成习惯等各项评价指标,小组成员的序号随时调整,小组长也会随时变化。3号有可能变成1号,4号有可能变成3号,这就大大加强了小组内成员间的竞争意识,一号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会好好表现,四号为了改变自己的位置,也会努力学习。

2、班内竞争。

在全班内,各小组展开竞争,班长根据各小组的表现情况每天进行记录,如作业完成情况、卫生打扫情况、养成习惯(如佩戴红领巾)等,每周一汇总,在周一的班队上进行公布,每月进行一次评比,前三分之一为优秀小组,进行表彰和奖励。每个人都有上进心,每个小组都想成为优秀小组,小组成员为了小组的名誉,会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互相督促,这样在整个班级内就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局面。

3、个人竞争。

在全班内开展优秀个人评选,首先各小组推报一名优秀组员,班长把每位成员的表现情况进行汇总,根据得分,每月评出三位优秀个人,班内给三位同学照像并把照片贴到光荣榜上。

一年半的实践与尝试,收获如下:

1、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更加轻松、有效。

有了小组为单位的竞争和自我管理,班主任所面对的就不再是几十个单独的个体,而是十来个团体,化零为整,只要对每个小组进行管理就可以达到管理班级的效果。

2、小组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在班级管理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学生在小组内的竞争中发展自我,在组与组的竞争中不断进步。

3、加强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监督能力和协调发展能力。

每个成员在组内都不想给本组扣分,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多给小组加分,提高小组的团体总分,这在无形之中就形成了一种相互监督的作用。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肯定还是会出现扣分的情况,比如迟到、缺交作业、作业评分不理想、破坏纪律等行为。那么这些学生首先会因为给小组扣分产生自责而自我纠正错误,达到自我管理的目的。另外,组内其他成员必然会想办法帮助该学生改正错误,比如犯错误时的提醒、学习上的帮助等。这就达到了组内成员之间的相互协调、共同进步的目的。

小组合作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班级管理的小组合作模式,这是一种探索和尝试。小组合作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方面,要探讨的东西还很多。

第二篇: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

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刘永

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是指班主任在多方面对全班同学进行考察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同质组,小组成员一起从事学习、活动、班级管理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发展目标的一种班级管理的方略。

一、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

1、教育理论基础——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我管理则是高水平的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标志。”小组合作班级管理目标就是实现从管理学生到学生自己约束自己,自己管理自己。

2、心理基础——群体效应。心理学认为群体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表现在使个体之间产生归属感,认同感和得到支持的力量。这是因为任何人都有一种归属的需要,总是希望自己能被别人喜欢和接纳,而害怕被群体冷落,正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胜心,个体之间才会有意无意地展开竞赛,在班级小组化管理中不但小组成员之间存在这种群体效应,而且小组与小组之间也存在这种群体心理效应。

3、社会基础——社会竞争与合作。社会竞争与合作理论认为整个社会都充满竞争与合作,任何人都处在竞争与合作之中,这一理论反映到教育的班级管理上必然要求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而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正是适应了这一要求。

4、人本管理理念。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人日益成为真正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必须树立人本管理理念。班级人本管理是指班主任把学生是班级管理主体作为基本出发点及核心,由此围绕调动学生积极性、创造性及个性发展而展开一系列活动,班主任只有用这个理念来指引自己的工作,才能把绝大部分学生培养成为能力突出人格健全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

5、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以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为目的的教育,小组化班级管理正是为了体现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师生合作性,管理民主性。

二、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的操作方法

(一)小组的组建。小组成员的调配主要采用互补式,将思想素养、文化成绩、行为习惯优秀的同学、中等同学与处于低层次的同学调配在一起,全班58人,划分为14个小组,分1~4学生,将调皮、自制力差的同学与稳重、自制力强的同学排在一组,将干部与普通同学排在一起;将性格内向、讷言、胆小的与外向活泼的同学分在一起,这样构成强弱搭配,性格互补,基本情况相近的同质小组,一方面使不同层次的同学相互影响,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小组间平等地展开竞争。

(二)小组内部自我管理。

1、小组组织的建立。

1号同学任组长,组长确定本组名称及本组格言,由组长组织全组讨论确定小组名称及本组的自勉格言警句,对此学生往往兴趣盎然,新意叠出。本班的小组名称有:梦幻水晶、灵犀一瞬、阳光烈焰、追梦等。小组格言诸如“我奋斗,我快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志者事竟成”等。

(2)小组的学习管理

①小组的课堂合作学习。小组建立以后,组长即根据教师课堂合作学习的要求给小组成员分工。如:主持人、汇报员、书记员等以便在课堂上开展自主合作探索学习。

②小组的课后学习。

A、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南北交流”,即学生成绩优秀的同学之间经常在一起切磋学习经验、方法,以文或以题会友,互相命题相互检测,共同提高。所谓“南北交 2 流”即组内成绩优秀的同学定期为本组后进同学辅导,以出题(卷)形式帮助后进同学巩固课堂学习知识,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提高,从而提高本组在班级中学习成绩的竞争力。

B、同写小组周记,沟通思想,提高写作能力。小组共同使用同一本周记本,6人轮流写,每人一天,每周由语文教师命题或小组自主命题,大家同题作文,小组其他成员可阅读修改并在文后“发贴”点评。

C、小组作业互查互督。组长负责检查全组成员背书情况,每次默写或考试以后由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对默写进行批改,对试卷进行质量分析订正。

3、小组卫生管理。

3号同学主管本小组卫生,主动提醒本组同学的卫生习惯。

4、小组纪律管理。

班级每日都有纪律委员记录班级纪律情况,以便在小组间开展评比。因此,小组内同学也经常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每周班会留出时间给每组同学进行表扬和批评,小组内同学表扬同组同学本周优点,批评自已不佳表现,增强纪律意识,提升道德修养。

(三)小组班级管理:

每个小组除了进行自我管理外,还要参与班级的管理。我们称之为“小组轮流治班”。以小组的自然编号为序,每组轮流管理班级。轮到管理班级的小组,组长即是班级本周班长,由他组阁本组成员分别对本班本周学习、纪律、卫生、活动、寄宿生管理等方面进行管理。管理业绩成效由全班同学为他们组打分,每学期评选“优秀治班小组”,由班级给予奖励。

小组参加班级管理,主要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1、负责监督检查本周各组在学习、卫生、纪律、就餐、就寝主面的表现,并做好记录,以使在班会上作出点评。小组成员由组长统一分工,学习组长、纪律组长、卫生组 3 长、生活组长各管一块,每日把所负责方面情况汇报组长作好记录。把本周学生考试成绩以小组为单位统计汇总,交给班长备案,以备期中期末总评。

2、开一次班会。当周值日组长在征求班主任、班委会基础上组织全班同学召开一次主题班会。明确主题,设计方案,明确任务,交给各小组准备。

3、进行一项活动创意。

当周值日组为班级创意一项活动,或促进学习,或娱乐身心,或陶治性情,突出创新特色。

活动是同学们最喜欢的,学生的创造力只要有表现的机会更是精彩频频。上学期学生的创意活动有:

(1)“我为校园献一片绿”。每组同学为学校植一棵树,并在树下埋下自己的理想,相约十年以后再相聚,探访人生足迹,回顾人生历程。

(2)回收有价值垃圾。把以前当作垃圾扔掉的饮料瓶聚集起来,卖给收废品的人,所得钱用作班费,每周下来有十多元收入。

(3)举办班级“超级男生、女生”,模仿电视节目“超级女生”评选本班“超男”“超女”。此外还有诗歌朗诵会、爱心捐助等活动。

(4)出一期黑板报。

值周小组结合学校近期德育工作重点,自主设计,策划一期黑板报。

三、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的成效。

1、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增长知识,提高能力。

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人人都是小组的主人,个个都是班级管理的参与者,在小组内部每个人都要对小组负责,维护小组的荣誉利益,这就促使学生首先自己在每一项活动中既要严格要求自己,又要积极与同伴合作。在合作中,学生既学会了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又从他人那里得到了知识上的互补,增长自己的知识,又培养了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2、增强了竞争意识,培养了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合作小组的建立促进了小组内和小组间的竞争,竞争内容的多样化,使学生一直处于竞争的环境,努力改变自我,尽量超越自我,展示自我,努力为小组争光;在竞争中同组同学也会时常督促帮助本组成员努力完成学习任务或本职工作,在竞争的压力下,小组成员齐心协力,形成合力,在总体上促进了班级管理目标的实现。

3、学会自我教育,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把管理权交给了学生自己,学生可以自主地有建设性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虽然在实践中难免出现一些失误和波折,但学生可以在这种挫折中学会自我调控,自我勉励,自主思考,自力更生地解决问题,为学生终生发展打下基础。

4、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组合作班级管理,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为了实现小组及班级的目标,每一个成员每一个小组必然会尽心尽力,群策群力,通力合作,发挥特长,从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竞争与合作中,每一个个体都得到了锻炼,丰富了知识,增长了才干,身心得以全面发展。

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充分体现了主体的平等性,强化了群体合作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管理的热情,在自主管理中增强自我约束,充分挖掘了人的潜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习合作,学会竞争,学会制造,为学生的和谐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篇:初中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实施方案

初中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理念。教育教学活动中,突出以人为本理念的必经途径,就是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管理主体。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个决策者,而不再是执行者”。所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能“一手包办”,也不能“放任自流”,而应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全员参与;以教师为主导,宏观调控的合作关系的班级管理模式。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过多强调班主任的“管”,但忽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而通过“小组合作班级管理”这种模式,正好可以让学生自己来管理班级。为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提升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培养具有自主、合作、创新素质的人才,特制定此方案。

二、模式定位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理念指导下的新的学习方式的重要特征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表现)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教育教学策略体系。是在教师主导下,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能有效地改善学习环境,扩大参与面,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促进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品质的发展。

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是指班主任在多方面对全班同学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同质组,小组成员一起从事学习、活动、班级管理共同完成任务,实现发展目标的一种班级管理方略。

三、理论基础

1.教育理论基础——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我管理则是高水平的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标志。”小组合作班级管理目标就是实现从管理学生到学生自己约束自己,自己管理自己。

2.心理基础——群体效应。心理学认为群体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表现在使个体之间产生归属感,认同感和得到支持的力量。这是因为任何人都有一种归属的需要,总是希望自己能被别人喜欢和接纳,而害怕被群体冷落,正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胜心,个体之间才会有意无意地展开竞赛,在小组合作班级管理中不但小组成员之间存在这种群体效应,而且小组与小组之间也存在这种群体心理效应。

3.社会基础——社会竞争与合作。社会竞争与合作理论认为整个社会都充满竞争与合作,任何人都处在竞争与合作之中,这一理论反映到教育的班级管理上必然要求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而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正是适应了这一要求。

4.人本管理理念。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人日益成为真正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必须树立人本管理理念。班级人本管理是指班主任把学生是班级管理主体作为基本出发点及核心,由此围绕调动学生积极性、创造性及个性发展而展开一系列活动,班主任只有用这个理念来指引自己的工作,才能把绝大部分学生培养成为能力突出人格健全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

5.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以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为目的的教育,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正是为了体现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师生合作性,管理民主性。

四、目标任务

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充分体现了主体的平等性,强化了群体合作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管理的热情,在自主管理中增强自我约束,充分挖掘了人的潜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习合作,学会竞争,学会制造,为学生的和谐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实施小组合作班级管理的目标主要有:

.学会参与合作,提高合作能力。

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人人都是小组的主人,个个都是班级管理的参与者,在小组内部每个人都要对小组负责,维护小组的荣誉利益,这就促使学生首先自己在每一项活动中既要严格要求自己,又要积极与同伴合作。在合作中,学生既学会了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又从他人那里得到了知识上的互补,增长自己的知识,又培养了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2.学会自我教育,提升管理能力。

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把管理权交给了学生自己,学生可以自主地有建设性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小组合作班级管理目标就是实现从管理学生到学生自己约束自己,自己管理自己。

3.增强竞争意识,培养集体荣誉。

小组合作班级管理,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为了实现小组及班级的目标,每一个成员每一个小组必然会尽心尽力,群策群力,通力合作,发挥特长,从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竞争中同组同学也会时常督促帮助本组成员努力完成学习任务或本职工作,在竞争的压力下,小组成员齐心协力,形成合力,在总体上促进了班级管理目标的实现。

4.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人本管理。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以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为目的的教育,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正是为了体现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师生合作性,管理民主性。在班级小组管理过程中,人人都是小组的主人,个个都是班级管理的参与者,在小组内部每个人都要对小组负责,维护小组的荣誉利益,这就促使学生在每一项活动中都要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与同伴合作,获得共同提高。在合作中,学生既学会了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又从他人那里得到了知识上的互补,增长了才干,在竞争与合作中,每一个个体都得到了锻炼,身心得以全面发展。

五、操作方法

(一)小组的组建

1.小组划分的原则

小组划分应遵循“同质结对,异质编组,组间平行”的基本编组原则,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业成绩、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方面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小组,一般以异质为主,使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个性化。同时保持组与组之间的同质,以便促进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

2.男女比例分配要适中

分配小组只是简单的按成绩分,没有结合班级内学生的性别比例进行合理搭配,这是非常不科学的,要想让小组的效益最大化,还必须注意小组内成员的性别搭配,也就是男女生比例要合理调配好。

3.学生性格搭配要互补。

在分组时,应该注意学生性格的差异,尤其是开放性的课堂,必须把外向的同学平均分配到各个小组织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外向的同学带动内向的同学,让各小组都能抢到展示的机会,从而得到更好的提升。

4.优势学科与弱势学科要结合。

小组互助式教学,有助于同学间的互帮互助,在同一个小组内,应该让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各科都有带头人,应该结合学生的学科成绩,把各小组的同学根据学科优势和劣势进行合理的微调,这样更便于帮扶与交流。

5.座位的安排要合理。

兵练兵、兵教兵、兵强兵是学生合作学习最好的效果,作为班主任应该为同学们创设这样的机会,因此在座位的安排上应该有所规划,从而让学生会在同一小组内,优生可以相互探讨,后进生也可以非常容易的请教优生。一般来说,我们座位的排布是两两相对而坐,优秀生居中,中等生和待转化生分坐两侧。这样优生与优生可以随时交流,优等生与待转化生同学也可以随时进行交流。

6.阶段性随机调整。

小组内成员固定好后,并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评比,也许会因为当初小组初建时无法预设的情况,小组成员之间的配合、小组之间的实力出现一些问题,这时就应该及时的进行调整。该协调的协调,如果协调还不行,就应该考虑对小组进行重新编排。

7.具体分组方法

合作学习小组的人数因班级人数不同而不同,一般每班以5-6个小组为宜,每组6—7人。每个学习小组6人中,按照学生知识基础、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分为A、B、c三类(乐生、善学生、勤学生)。A、B、c类学生既有个性发展的类似性,又有学习程度上的不同。这样分组,提供了A与A、B与B、c与c的交流合作条件,又有利于A帮B、B帮c,充分利用了学生间的差异资源,进一步优化了班内、组内学生学习的最优学习环境,使每个人都能实现“最近发展区”的学习目标,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

(1)自由结伴式组合。

“自由结伴式”是学生自愿的、主动的进行组合。古语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居。以这种方式让学生组合在一起,学生们会觉得因志趣相投、习性相近或是学习情况大体一致,可以使学生的关系容易相处,也有利于教育者在学生处于较为自然的状态下观察、研究学生各方面的内在素质,如学生的自控能力。但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容易形成非正式团体,这就需要班主任的正确引导。

(2)点兵点将式组合

“点兵点将式”就是事先制定“游戏规则”,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形式,民主选举产生组长(也可教师指定),再由选定的组长按照事先约定的先后顺序通过“点兵点将”的方式进行组合。

(3)互补促进式组合

采用“互补促进式”组合,即把在智力发展水平、学习情况、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等方面素质所处层次不同的学生排在一起方式,它有利于班级总体素质的较快提高。它有几种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法:让调皮的、自制力差的学生与稳重的、自制力强的学生在一起;让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在一起;让思想品德修养悬殊的学生在一起;让学习差异较大的学生在一起;让胆小的、讷言的、性格内向的学生与胆大的、善言的、性格外向的学生在一起。当然,每一种分层方法是根据班级在一定阶段内需要整体优化的某个方面来进行的。上述组合有针对班级的纪律、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需要加强而言的;有着眼提高全班学生的道德素养;也有着力于整体提升学生文化成绩的。不管哪种组合,都是小组成员之间的一种互补。

(二)小组的构建

1.正副组长:负责学习小组的管理。在以身作则的基础上,对组员的学习、行为、思想等进行监督、督促和指导。包括随时与班主任及各任课教师联系,在同学和老师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起到上传下达,下达上报的作用。在正副组长带领下,阶段性的对组规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修改。

2.学科组长:负责各学科独学管理,分配学习任务、做好小老师工作;负责导学案、作业的收交、检查、记录,并及时将作业完成情况汇报给各科课代表;负责记录《学习小组考核“课”记录表》学习部分情况。还应组织好小组讨论,并帮助有展示、点评任务的同学高效完成任务。

3.纪律监督员:负责本小组的课堂纪律维护,对于上课出现的说话、嬉笑、打闹、递纸条等现象及时制止。负责本小组《学习小组考核“日”记录表》生活部分的记录和考核量化工作。

4.分工负责:组内成员是一个整体,小组是一个团队,强调集体行动,不搞个人主义,组内对于各种任务要有明确分工,并且要明确落实到人。以上设置,班主任、任课教师可根据本班实际情况选用、整合、增减。

(三)小组的建设

班级管理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是在“人 人”系统中通过班主任和学生的相互作用而进行的,“起点是人,归宿也是人”。传统的班级管理只重管理思想的灌输,学生少有角色体验。小组合作方式的管理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从而达到自我教育,塑造自我的良好形象,最终使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陶冶情操,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健康成长!

.小组文化的形式。

(1)有形文化:记录表册、组牌、组训、小组园地、粉笔等等;

(2)无形文化:指通过长时间培养、认识的提高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如:小组目标、组规、小组集体荣誉感、组内风气、组内人际关系、组长威信等。

(3)两种文化的区别和联系:有形文化是表象,可临时建设,可强制强定;无形文化本质,需长期过程的积累才能形成,可以感化人感染人。有形文化是无形文化的反应,并且促进无形文化的完善,无形文化通过有形文化才能表现出来。

2.小组文化的内容

(1)制度文化。包括:组规、小组公约、一日常规细则等

(2)精神文化。包括:组名、组徽、组训、组歌、口号、誓词、格言、偶像等

(3)目标文化。包括:个人目标——如《我的人生规划》;团队目标——如小组Pk;即时目标——如《我们的约定》等

(4)自主文化。包括:由班委会、各小组组长、各宿舍舍长共同制定班级自主公约;班级内已经形成了自主、自觉、自愿的氛围,凝聚力、荣誉感、执行力达到了比较高的程度等。

(5)学习文化。合作、自主、探究等学习方式。

(6)成长文化。责任、理想、拼搏、感恩等成长要素。

3.文化建设的步骤

(1)科学构建小组。一是民主选出组长。这里强调组长的产生一定是依靠民主的形式,只有民主选出的组长,学生才会服从管理。二是组建管理机构。在班主任指导下组建管理机构(组长、纪律监督员、学科组长等)。给每个组员进行分工,让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2)创设组标口号。由组长带领组员定组名、组号、组徽、组训、组歌、誓词等,在制定时,应围绕学校的主流文化或者理念来引领学生起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响亮的名字,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如“阿甘班”——以班级文化“善良、勇敢、快乐、重情、重义”而定组名为“甘之善”、“甘之勇”、“甘之情”、“甘之乐”、“甘之义”。又如“五行班”以班级目标“身体行、思想行、精神行、态度行、学习行”而取名“闪闪金”、“欣欣木”、“上善水”、“星星火”、“厚厚土”,用天下万物五行相克、五行相生之谐以期“克”缺点、“生”优点。

(3)科学制定组规。由组长带领组员,依据老师指导,制定详细的组规。

(4)开展团队活动。由班主任指导,班级策划,由组长共同组织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如开组会、座谈、游戏等,和谐组员之间的关系,增强小组凝聚力,促进组内同学的相互了解和团结协作,形成团结向上、勤于钻研、积极进取的组风。

(5)展示合作成果。建设小组“学习园地”凝聚小组集体智慧,彰显小组魅力风采,让小组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6)动态管理小组。公平、公正、公开进行捆绑评价,有章可循实施考核奖惩,提高小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团结小组组员一起为实现小组目标而努力!

(四)小组的管理

1.管理原则:

(1)一贯性原则:班级小组管理的机制一旦建构好,就应该严格遵照,实行一贯做法,让学生对小组合作班级管理制度产生信赖,养成良好习惯,确保班级小组管理的良性发展。

(2)公平性原则:凡事公平公正才让人信服。实施班级小组管理,也贵在公平,首先分小组时,各组学生能力应该均匀;其次,每一次评比,都要力求公正。

(3)自主性原则:小组合作班级管理的最为重要的目的在于学生管理能力的挖掘和提高,这就要求班主任能适时放手,激发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创新。

(4)合作性原则:“全体参与,团结合作”是小组合作班级管理的重要特征。因此,任何评价,都应立足在“是否全体参与,是否合作完成”这个基础之上。

(5)激励性原则: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天真烂漫的学生,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因而我们实施小组合作班级管理应坚持激励性原则,做到任何评比与竞赛,都能以激励为主,尊重孩子的付出,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2.讨论要求:

(1)小组讨论的规则是:在独立思考后,仍有疑惑需要解决,先是一帮一,两人间的讨论,如还有困难,再扩展为3人或4人间的讨论。如遇到较难的问题才采用6人的讨论。

(2)小组讨论的形式有:

A.自由发言式:学生可以在小组中自由发言,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各抒己见。

B.轮流发言式:这一方式就是小组成员围绕一个中心问题挨个发言,一人不漏。

c.互帮讨论式:当部分学生在难题面前尽最大努力也不能解决问题的疑惑,而教师又无法加以个别指导的时候就可以采用这种讨论方式。

3.发言要求

要求每个小组必须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才能回答问题,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小组的各个成员可以是对该问题的不同角度发表意见,但不能出现两个完全对立的结论。

4.八项规范

坐正立直、秩序井然;高效自学、积极发言;合作探究、质疑问难;团结互助、共同发展。

5.八种技能

学会倾听、学会记录、学会互学、学会展示、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五)小组的评价(详见《XX初中合作学习小组多元捆绑评价实施方案》)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表现)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教育教学策略体系。小组多元捆绑式评价的特点在于“多元”和“捆绑”,这里的“多元”是指评价的内容是综合性的、多元的,涉及的内容应当包括“学习”和“生活”两大部分,涵盖学生行为习惯、纪律、锻炼、卫生、学习等多个方面。这里的“捆绑”是指评价的方式是团队性的、捆绑式的,是以小组的总体成绩(表现)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的。

.评价的原则

(1)及时性。最好是当堂的评比当堂公布,即“一课一评”,当天的评比一定要当天公布,即“一日一评”。不能让这些评比结果过夜,更不能让组员等待一周排名出来之后才知道自己加了哪些分,扣了哪些分。

(2)客观性。一般情况加扣分的标准有统一规定。对个别重大贡献可以事先通过组规约定额外加分,如发表了、获得了大奖、参加了大型活动等。

(3)公正性。安排值日组长进行值日,组长和所有的组员要加强督查,确保加扣分都按要求进行,确保没有徇私舞弊的情况。如遇加扣分纠纷,一般由组长判决。

(4)激励性。评比对事不对人,客观公正,这是起到激励作用的前提。另一方面,也要求评比有兑现,这对班级管理提出了要求,只有班主任重视、只有这个评比有约束力,才能引起组员的重视,才能有激励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求组长善于利用评比激励个别落后的组员,如对平时不参与的组员有时候双倍加分,予以激励。

(5)团体性。对小组的评价一律采用捆绑式评价,培训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2.评价的内容

对合作学习小组实施多元捆绑评价,这里的“多元”是指评价的内容是综合性的、多元的。涉及的内容包括“学习”和“生活”两大部分,涵盖学生行为习惯、纪律、锻炼、卫生、学习等多个方面。

(1)生活部分。

主要指行为习惯方面。各班依据学校的《日常行为规范》和各类规章制度,制定个性化评价细则《合作学习小组捆绑评价细则》(《班级管理考核条例》即《班规》),依据此细则实施量化考核。

(2)学习部分。

主要指学业成绩和学习表现方面。评价的内容主要是独学、课堂展示、反馈、成绩等。

3.评价的方式

对合作学习小组实施多元捆绑评价,这里的“捆绑”是指评价的方式是团队性的、捆绑式的,是以小组的总体成绩(表现)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的。应坚持课课评、日日评、周周评、月月评、期中期末总结表彰的原则,还应兼顾集体和个人的表现。

各班(班主任、教师)在具体操作时要灵活把握,在兼顾效益与公平的原则下,最大程度地调动每一个学习小组和个体成员的学习积极性是做好小组捆绑评价的关键。具体操作中各班应该根据学校《合作学习小组捆绑评价实施方案(草案)》、《美丽班级、美丽团队、美丽学生评比方案》,结合班级实际,制定一系列《评分细则》和《评选办法》,有效实施合作学习小组捆绑评价。例如:《合作学习小组捆绑(学习与生活)评价细则》、《优胜、勤学小组产生办法》、《各项先进产生办法》、《美丽团队产生办法》、《美丽学生产生办法》等。

(1)教师层面——“一课一评”

任课教师公平、公正、公开评价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情况,对学生课堂纪律和课堂表现及时量化考核,并即时登记《导学案课堂量化考核评分表》,做到一课一评。

(2)小组层面——“一日一评”

(1)学科组长根据任课教师在每日《导学案课堂量化考核评分表》中的量化考核分数,详细记录本学科《学习小组考核“课”评表》情况,并汇总。做到一日一评。

(2)纪律监督员根据《合作学习小组捆绑(学习与生活)评价细则》(《班班级管理考核条例》即《班规》),详细记录《学习小组考核“日”评表》生活部分情况,并汇总。做到一日一评。

(3)班级层面——“一周一评”

A小组长根据《学习小组考核“日”评表》情况,精确统计《学习小组考核“周”评表》。做到一周一评。

B对照班级《周优胜小组、勤学小组产生办法》评选出周“优秀小组”和“勤学小组”。

c设定各种荣誉称号(管理之星、独学之星、勤学之星、点评之星、展示之星、参与之星等),全班每周评选一次,月总结评比一次,设立专栏,贴照片进行公示。

(4)年级层面——“一月一评”

(5)学校层面——“一季一评”

A班级管理员根据《学习小组考核“周”评表》情况,精确统计《学习小组考核“月”评表》.做到一月一评。

B对照班级《优胜小组、勤学小组产生办法》评选出月“优秀小组”和“勤学小组”。做到一月一评,并上报学校

c期中期末对照班级《美丽团队产生办法》、《美丽学生产生办法》,评选出季度“美丽团队”。做到“一季一评”。

D期中期末学校依据《美丽团队产生办法》、分别从“安全责任”、“行政巡查”、“环境卫生”、“文明仪表”、“跑操锻炼”、“奖惩处罚”、“阶段检测”何文明寝室等八个方面对全校各班进行综合评比,评选出4-5个“美丽班级。

(六)小组的激励

在小组合作管理模式下,要保持各小组比学赶超、不断进取的竞争意识,合理的奖励机制是重要而又必要的。小组合作管理模式的激励机制主要是突出小组合作。在小组管理中,对小组集体的激励是一种很强的刺激,这种奖励既是对小组合作效果的肯定,同时又是推进小组合作继续深入进行的动力源。

.奖惩原则

(1)奖惩要以激励和鞭策全体学生共同进步为目的。

(2)奖惩要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要考虑到学生的身心需要,能否从中获益。

(3)奖惩要实事求是。进行奖励前,深入调查被奖惩学生的实际情况,既要尊重有关的规章制度,又要依据学生行为的动机和效果,慎重确定奖惩方式,不能掺入个人的喜怒好恶。

(4)奖惩面前人人平等。奖励不可遗忘“差生”,惩罚不能忽略“优生”,“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的奖励应该是一种鞭策性的奖励,惩罚应该是带有奖励式的惩罚,二者都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5)奖惩要辅以宣传教育。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应该奖励,什么受到惩罚,应以怎样的心态面对奖惩,奖惩对一个人的成长有什么帮助和作用,从而做到奖不骄,惩不馁;在奖励面前学会低头反思,在惩罚面前勇于抬头前看。

2.奖励形式

(1)各班建立“进阶式评价奖励机制”,借助网络游戏的“晋级”规则,创造性的用于学生发展性评价。比如:星星、月亮、太阳;银卡、金卡、钻卡等。

(2)每月学校对各班评选出的“优胜小组”、“勤学小组”和“个人先进”给予表彰奖励。

(3)期中期末学校对各班评选出的“美丽团队”和“美丽学生”给予表彰奖励,组织评选产生的“美丽团队”全体成员外出活动。

(4)期中期末学校对“美丽班级”、“美丽寝室”并给予表彰奖励,发给一定奖金。(“美丽班级”奖金暂定50-100元)

(5)对其中期末检测优生学生进行奖励。(一等奖:10元/人,二等奖:8元/人,三等奖:5元/人,进步奖5元/人,XX片前三名奖励100元/人,XX片前十名奖励50元/人)

XX市XX初级中学

XX年12月20日

第四篇: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高瑞福

大力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新课程方案的实施,也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勿庸置疑,教育创新也包含着班级管理的创新。现代教育越来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学校教育中强调如何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班级管理模式过多强调班主任的“管”,而忽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因此,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本人在借鉴其他班级管理模式基础上就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

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是指班主任在多方面对全班同学进行考察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同质组,小组成员一起从事学习、活动、班级管理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发展目标的一种班级管理的方略。

一、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

1、教育理论基础——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我管理则是高水平的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标志。”小组合作班级管理目标就是实现从管理学生到学生自己约束自己,自己管理自己。

2、心理基础——群体效应。心理学认为群体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表现在使个体之间产生归属感,认同感和得到支持的力量。这是因为任何人都有一种归属的需要,总是希望自己能被别人喜欢和接纳,而害怕被群体冷落,正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胜心,个体之间才会有意无意地展开竞赛,在班级小组化管理中不但小组成员之间存在这种群体效应,而且小组与小组之间也存在这种群体心理效应。

3、社会基础——社会竞争与合作。社会竞争与合作理论认为整个社会都充满竞争与合作,任何人都处在竞争与合作之中,这一理论反映到教育的班级管理上必然要求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而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正是适应了这一要求。

4、人本管理理念。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人日益成为真正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必须树立人本管理理念。班级人本管理是指班主任把学生是班

级管理主体作为基本出发点及核心,由此围绕调动学生积极性、创造性及个性发展而展开一系列活动,班主任只有用这个理念来指引自己的工作,才能把绝大部分学生培养成为能力突出人格健全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

5、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以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为目的的教育,小组化班级管理正是为了体现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师生合作性,管理民主性。

二、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的操作方法

(一)小组的组建。小组成员的调配主要采用互补式,将思想素养、文化成绩、行为习惯优秀的同学、中等同学与处于低层次的同学调配在一起,全班48人,划分为8个小组,调配方法:依据学生成绩将全班学生男女生分别按上、中、下等次排列,每一组中择取男生上、中、下层次各1人,女生类同,6人组成一个合作小组,小组间各方面量化总分基本相等具体安排时再兼顾其他,诸如,将调皮、自制力差的同学与稳重、自制力强的同学排在一组,将干部与普通同学排在一起;将性格内向、讷言、胆小的与外向活泼的同学分在一起,这样构成强弱搭配,性格互补,基本情况相近的同质小组,一方面使不同层次的同学相互影响,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小组间平等地展开竞争。

(二)小组内部自我管理。

1、小组组织的建立。

①竞选组长,小组成员进行自荐演讲,小组成员选举确定组长、副组长。②确定本组名称及本组格言,由组长组织全组讨论确定小组名称及本组的自勉格言警句,对此学生往往兴趣盎然,新意叠出。本班的小组名称有:梦幻水晶、灵犀一瞬、阳光烈焰、追梦等。小组格言诸如“我奋斗,我快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志者事竟成”等。

(2)小组的学习管理

①小组的课堂合作学习。小组建立以后,组长即根据教师课堂合作学习的要求给小组成员分工。如:主持人、汇报员、书记员等以便在课堂上开展自主合作探索学习。

②小组的课后学习。

A、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南北交流”,即学生成绩优秀的同学之间经常

在一起切磋学习经验、方法,以文或以题会友,互相命题相互检测,共同提高。所谓“南北交流”即组内成绩优秀的同学定期为本组后进同学辅导,以出题(卷)形式帮助后进同学巩固课堂学习知识,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提高,从而提高本组在班级中学习成绩的竞争力。

B、同写小组周记,沟通思想,提高写作能力。小组共同使用同一本周记本,6人轮流写,每人一天,每周由语文教师命题或小组自主命题,大家同题作文,小组其他成员可阅读修改并在文后“发贴”点评。

C、共办一份杂志,共同积累生活。模仿《青年文摘》、《读者》等文摘杂志,小组同学每人每天把自己当日阅读到的最佳文章摘录在统一规格的稿纸上,并加上推荐理由交给组长,由组长组织本组同学轮流整理编辑成册,包括内容分类、目录设计,封面设计,装订后放在班级书报架上,供全班交流。学生的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杂志设计精美,文章质量高,杂志名称也独具特色,如:“学林寻梦”、“雨霖霖”、“掬一捧阳光给你”、“慧心文章”、“紫雨蓝天”、“雨露之晨”、“书斋细雨”、“七彩雨”等,在摘录中提高知识积累,在交流中开阔视野。

D、共建一个论坛,评论班级内外时事。各组在教室后墙上辟出一方领地,通过书面形式每组同学每天或每周对班内外、校内外或当前社会热点,发表自己评论看法,感评时事交流思想。

E、小组作业互查互督。组长负责检查全组成员背书情况,每次默写或考试以后由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对默写进行批改,对试卷进行质量分析订正。

3、小组卫生管理。

班级值日实行小组轮流值日,小组内由组长负责,把值日任务分工到人,如:打扫教室有的组分工如下:四人打扫教室,一人擦黑板倒垃圾,一人打扫走廊,各司共职,定时打扫,时时保洁,一学期下来,班级卫生每周学校评比都是满分。

4、小组纪律管理。

班级每日都有纪律委员记录班级纪律情况,以便在小组间开展评比。因此,小组内同学也经常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每周班会留出时间给每组同学进行表扬和批评,小组内同学表扬同组同学本周优点,批评自已不佳表现,增强纪律意识,提升道德修养。

(三)小组班级管理:

每个小组除了进行自我管理外,还要参与班级的管理。我们称之为“小组轮流治班”。以小组的自然编号为序,每组轮流管理班级。轮到管理班级的小组,组长即是班级本周班长,由他组阁本组成员分别对本班本周学习、纪律、卫生、活动、寄宿生管理等方面进行管理。管理业绩成效由全班同学为他们组打分,每学期评选“优秀治班小组”,由班级给予奖励。

小组参加班级管理,主要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1、负责监督检查本周各组在学习、卫生、纪律、就餐、就寝主面的表现,并做好记录,以使在班会上作出点评。小组成员由组长统一分工,学习组长、纪律组长、卫生组长、生活组长各管一块,每日把所负责方面情况汇报组长作好记录。把本周学生考试成绩以小组为单位统计汇总,交给班长备案,以备期中期末总评。

2、开一次班会。当周值日组长在征求班主任、班委会基础上组织全班同学召开一次主题班会。明确主题,设计方案,明确任务,交给各小组准备。

3、进行一项活动创意。

当周值日组为班级创意一项活动,或促进学习,或娱乐身心,或陶治性情,突出创新特色。

活动是同学们最喜欢的,学生的创造力只要有表现的机会更是精彩频频。上学期学生的创意活动有:

(1)“我为校园献一片绿”。每组同学为学校植一棵树,并在树下埋下自己的理想,相约十年以后再相聚,探访人生足迹,回顾人生历程。

(2)回收有价值垃圾。把以前当作垃圾扔掉的饮料瓶聚集起来,卖给收废品的人,所得钱用作班费,每周下来有十多元收入。

(3)举办班级“超级男生、女生”,模仿电视节目“超级女生”评选本班“超男”“超女”。此外还有诗歌朗诵会、爱心捐助等活动。

(4)出一期黑板报。

值周小组结合学校近期德育工作重点,自主设计,策划一期黑板报。

三、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的成效。

1、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增长知识,提高能力。

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人人都是小组的主人,个个都是班级管理的参与者,在小组内部每个人都要对小组负责,维护小组的荣誉利益,这就促使学生首先自己在每一项活动中既要严格要求自己,又要积极与同伴合作。在合作中,学生既学会了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又从他人那里得到了知识上的互补,增长自己的知识,又培养了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2、增强了竞争意识,培养了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合作小组的建立促进了小组内和小组间的竞争,竞争内容的多样化,使学生一直处于竞争的环境,努力改变自我,尽量超越自我,展示自我,努力为小组争光;在竞争中同组同学也会时常督促帮助本组成员努力完成学习任务或本职工作,在竞争的压力下,小组成员齐心协力,形成合力,在总体上促进了班级管理目标的实现。

3、学会自我教育,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把管理权交给了学生自己,学生可以自主地有建设性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虽然在实践中难免出现一些失误和波折,但学生可以在这种挫折中学会自我调控,自我勉励,自主思考,自力更生地解决问题,为学生终生发展打下基础。

4、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组合作班级管理,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为了实现小组及班级的目标,每一个成员每一个小组必然会尽心尽力,群策群力,通力合作,发挥特长,从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竞争与合作中,每一个个体都得到了锻炼,丰富了知识,增长了才干,身心得以全面发展。

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充分体现了主体的平等性,强化了群体合作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管理的热情,在自主管理中增强自我约束,充分挖掘了人的潜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习合作,学会竞争,学会制造,为学生的和谐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五篇:对“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模式”的体会

对“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模式”的体会

沧州市第十五中学

赵娜

班主任的工作是繁琐而劳累的。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班主任不仅辛苦、劳累,甚至受累不讨好。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常常思考,如何使自己的工作事半功倍,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成为真正的主人,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把小组合作的形式引入到班级管理中,积极发挥小组合作的积极作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两年的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模式,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进行探索,小面我简单谈谈对“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模式”的体会。

一、关于小组的组建问题。

如何组建学习小组,我想这个应该是“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工作中首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否解决得好,对今后的班级管理工作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学期的开始阶段,我先根据学生入学的成绩大致进行小组成员的搭配,这里面考虑到了学生的学科成绩、班干部的分配、学生的性别等。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对学生的进一步了解,和科任老师不断沟通、和学生的平日交谈、及时了解学生的单元测试成绩等形式,然后再对各小组的学生进行微调。这样经过近两个多月的时间,我对学生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通过对小组成员的不断的微调,小组的组员基本稳定下来,那么小组的组建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为以后开展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小组确立后,在组长带动下各小组确定小组组名,小组口号及组内管理细则等。这个过程可以说是花时、花精力的,但它是值得的,是小组合作的模式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必须做好的前提工作,它关系到今后班主任利用小组合作的模式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的成败。

二、关于组长的培养问题。

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其最大的特点是发挥各小组组长的管理能力,每个组长就是每个组的领头羊,而且这个组长应该是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来担当。我把全班分8个组,每个组有5个成员,如果许多事情都落在这一个组长的身上,那他们的工作不亚于一个班主任,这样他们会因为小组中的许多琐碎工作而耽误了学习。出于这样的考虑,因此我在每个组又增加了一个副组长。两个组长都是由他们所在的小组成员选举出来的,且在小组中各方面的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而且两个组长的人选必须得到他们所在小组成员的认可方可担当,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班主任必须尊重学生的意见,组长是他们自己推选的,是征得学生的同意才任命的,班主任是绝对不可以自作主张的。当两个组长人员确定以后,就重点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初一的学生毕竟年龄小,所以在对组长的培养工作只能够是粗线条的,一步一步地循序渐进地来,万不可一下子交代了许多,或通过一两次的集中培训就想取得工作的成效,这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我采用集中与分散的培训方式来培养组长。

集中的培训方式,重点解决具有共性的问题,主要指导组长要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工作的分工、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分散的培训方式,主要利用课间、课上的时间进行培训,即主要针对具有小组个性的问题,比如如何鼓励小组中某个上课不爱发言的成员大胆发言,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成员战胜疑难,监督不认真完成作业的成员赶紧完成作业,解决小组中发生的小矛盾等等。集中与分散结合的培训方式,既使得各组长能够处理好大方向性的问题,又能够有所针对地处理好本小组内出现的个性问题。

三、关于后进生的帮扶工作。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对后进学生的帮教主要依靠班主任和科任,而帮教的方式也是很单一的,无外乎就是谈话,或牺牲许多时间去给他们补习功课,且效果并不见得好。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形式能够很好地解决对后进生的帮扶工作,而且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因为通过小组合作的自主管理,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使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形成同奖同罚,荣辱与共的观念。这样,在同一个小组里,每个成员的进步或退步不仅仅只是个人的事,而是与整个学习小组的集体利益密切相连,这样就促使各小组人人自觉学习,互相帮助,互相督促,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在组建小组的时候,班主任就首先要考虑到如何将后进生分配到适合其性格与个性的小组中去,要考虑到后进生所在的小组的同学是否能够宽容与接纳他,是否有信心去帮教好后进的学生,尤其是组长对其的态度。因此,在考虑后进生到什么小组时,我首先问后进的同学你喜欢到哪个组去,先给后进的学生选择的权利,来表示对其的尊重,让后进的学生首先从心理上感受到班主任对他的重视,让他及其他学生感受到 班主任老师没有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同时也让全班的同学认识到班主任对这些后进的学生是充满信心的,更坚定了全班同学帮教好后进生的决心。这样后进的学生具体到哪个组的问题得以解决。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把对后进生的辅导工作郑重地托付给其所在的小组,动员整个小组的成员在两个组长的带领下去帮教后进的学生,而且让小组的其他成员有种使命感与责任感,尽心尽力去帮助后进的学生。在每节课的学习表现和每日的时常行为规范的评价上,也特别关注后进生的表现,这样使得后进生逐渐有了集体荣誉感,他们就会十分努力去改变自己的不足,逐渐向好的方面发展。

利用小组的积极作用去帮教后进的学生,发挥了学生集体的智慧作用,胜过班主任和科任的单薄力量。因为在小组的集体中,充分利用和发挥了集体的舆论作用,集体的力量是无形与强大的,后进生在这种氛围中就会逐渐产生一种对集体的归属感,就会产生与集体密切相关联的荣辱感。对小组中的其他成员而言,学会了彼此尊重,学会了互相帮助,学会了发现自我,学会了认识自我,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他们的主体地位被大大地肯定与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关于小组的评价问题。

为了促进小组合作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那就应该采取相应的评价手段。但是我们作为班主任心中应该非常清醒地明白一个道理,评价只是一种手段,应该发挥评价的积极的导向作用,通过评价真正去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评价是为了促使我们的学生热爱学习,对学习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千万不能为了评价而评价。因为每个班的具体情况不同,所以我们作为班主任的应该结合自己本班学生的特点,有自己的评价方式。但无论怎样,我想有一点是我们必须考虑的,评价要有章可循,要做到评价公平公正。我个人认为评价规则不易太细,如果太细,一方面给小组的组长增加了繁琐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会束缚住学生的手脚,感觉似乎一举手一投足都会与评价挂钩,反而不知道该怎样做才好。如果太粗,孩子们看似比较自由,学风但班级纪律势必受到影响,没有好的纪律作保证,对班风学风的形成是非常不利的。在评价时主要考虑把对小组中个人的评价与小组集体的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每天值日班长进行各组量化分数汇总,并评出每日每周每月学期每学年最佳小组并予以表彰。在量化管理上,我并没有像有的班主任那样,专门设置一个花名册,像账本那样给学生记一笔账,工作可谓是细致到家了。岂不知这样的一笔记账会给那个学生心理上留下怎样的阴影,会给那个小组带去怎样的不良影响。再比如对小组学习上的表现评价,我重点看后进的学生进步的情况,如果整个小组中后进的学生有了明显的进步,即使其他学生略有一点点属于正常的退步,我就会给予该小组客观与公正的评价。小组合作量化的评价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合作的管理中学会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去团结协作,而去互相帮助,学生就会在学习生活中真正去想把学习与行为的事情做好,凸现评价的导向与激励作用,而使学生逐渐淡忘为了所谓的小组加分而去拼搏。如果我们引导学生能够逐渐走到这一步,那我们还用愁学生不爱学习、难以管理吗?我想当我们的工作能够做到这步时,我们作为老师对待自己的工作就是一种享受了。“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模式,的确使我的班主任工作事半功倍,而且与学生之间是那么友好融洽地相处,让我感受到了做班主任的快乐,更可喜的是学生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课堂充满着生机与活力。学生在合作中有了自由的感觉,学习的压力和畏惧的心理消除了,学生尝试到了学习的乐趣,体验到了参与合作的快乐。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有了极大的增强,培养了团队的协作互助精神。学生在合作中逐渐学会了尊重,学会了倾听,也逐渐学会了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做人等等。这些优良品质的形成,为他们适应未来社会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模式要发挥其有效性,还有许多的问题有待我们去思考与摸索,我会把这种模式持之恒地应用到我今后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我相信只要我多一份探索,就多一份收获。

下载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初探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初探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组合作论文

    如何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王显初中 薛海燕 摘 要: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内涵;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角色定位存在的误区;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中教师的真正角色应该是:指导者、参与者、激发......

    论文小组合作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浅谈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姓 名 程悦 学 号 12033020130 院 系 历史系专 业 综合文科教育年 级 2012级 指导教师 焦新顺 2015......

    班级小组合作总结

    班级小组合作总结 黄岛第二实验小学 杨淑梅 按照学校的布置,我班实行了小组合作学习教学,通过几个月的实施,总的来说,这种互助合作的学习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下面......

    班级小组合作规章制度

    初二(4)班第四小组规章制度 1.小组成员共六个,成员的分配主要采用互补式,将思想素养、文化成绩、行为习惯、男女比例均衡搭配。 2.一个优秀的小组就要让每一个组员都发挥他的用处......

    班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班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实施之点滴 李桂容 在六月份参观了山东省昌乐二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之后,我们学校组织了参观老师进行了交流、讨论,对我们这样的学校是否进行小组合作学......

    班级管理小组合作心得

    班级管理小组合作心得分组管理方式有很多好处。比如,在纪律方面,课堂上有个别同学管不住自己,总想跟别人说话,小组长就起到监督、引领的作用;在做作业方面,如果小组内的个别同学出......

    班级小组合作学习实施方案

    2013-2014下学期 班级小组合作学习实施方案 对青一中高中部4月分校本培训 一、“小组合作学习”研究内容的要求 1、合作的形式符合实际学情。 合作学习从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

    小组合作班级管理细则

    班级小组管理细则 喻坪学校六、一班一、学习 1、不提前进教室,不认真学习,违反课堂纪律被老师点名批评两次扣2分。 2、抄别人作业一次扣5分。 3、未完成课堂作业或不交课堂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