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听同课异构《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整理》有感
听同课异构《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整理》有感
2014年11月13日,我有幸参加了朱顶、小溪和实验小学三校开展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数学组的教学课题是五年级数学的《小数乘法》和四年级的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整理》。我听的两节课同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整理》。听后,收获颇多,主要有以下点:
一、切实体会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上这两节课的分别是实验小学的吴博朦老师和武桥中心小学的武敏老师。两位老师很年轻但课上的很好。从这两节课的教学流程可以看出两位老师对于这节课的教学侧重点是不尽相同的。第一节课是实验小学的吴博朦老师上的。他主要把“列表整理”当作解决数学问题的辅助工具。教学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认识列表整理策略、体会列表整理策略的优点、学会从问题整理条件填表、分析表格中的数量并列式解决问题。整节课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学会了“分析数量关系——从‘问题或条件’列表——列式解决问题”。一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并能够利用列表整理分析数量关系,解决数学问题。第二节课是武桥小学的武敏老师,她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这样的几个步骤:为什么要列表(数据多且混乱)、怎样列表(找所需要的条件,并对应成行,整理成表)、为什么从问题列表。并在练习中让学生尝试去列表,但由于前两个环节操作时间过长,练习的非常少。由此可见,两位老师的设计思路还是区别很大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让听课的老师感受到“同课异构”的魅力。
二、促进了我对这节课的思考
从个人对这节课的理解角度,我更倾向于武敏老师对于这节课的安排。因为我认为《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整理》更重要的是对于“列表策略意识”和“列表能力”的养成。试想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就本节课的例题“小芳家栽了3行桃树、8行杏树和4行梨树。桃树每行7棵,杏树每行6棵,梨树每行5棵。桃树和梨树一共多少棵?”来讲,学生不列表也是能够很容易列式解答的。但为什么要学习用列表整理后再解决呢?因为列表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所谓策略并不是一种普通的方法,它是一种非常直观、简明的好方法。从这一点上讲教师首先得让学生认识到“列表整理”的好处。这正是武老师新课教学安排的第一环节,她让学生体会到列表能够使“混乱的信息更简洁”。其次,列表时注意什么。武老师
在这个环节上利用自己为学生准备的学具(题目中的六信息),采取让学生上黑板摆一摆的的方式,让学生体会相同的量应放在同一行或同一列。最后是怎样列表才能更简洁(从问题入手找所需要的信息,摒弃多余的信息)。整节课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围绕上述的几个步骤层层递进。而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由于操作时间太长(摆信息时操作、新课列表时追问学生怎样列表更简洁,并让学生再次操作„„)影响了后面的练习与小结,使得这节课收尾显得仓促不够完整。于是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就在思考:怎样才能压缩时间完成这节课。我认为一节课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操作活动固然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但过多就会严重影响一节课的效率。在这节课中,新课第一环节的操作是必要的,但对于第二环节,我个人认为是没有必要的,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借助数学教材上的提示,很快地让学生掌握列表的方法,无需再浪费时间,这样既易于养成学生结合数学书学习新知的好习惯,让他们体会数学教材对学习数学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后面的练习,小结等环节留有余地。
三、认识到“怎样才能更好地上好这节课”。
在之后的评议中,各位教师各抒己见。从各位听课老师的评议中,我再次体会不同老师对于这节课侧重点的不同。但有一点大家是认同的就是如果想更好地上好这节课,就必须结合两位老师的教学理念。即把武老师的新课设计放在新课第一环节,而把吴老师的新课设计放在新课第二环节,这样设计既着重培养了学生的策略意识与能力又让学生能够用“列表整理”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学习策略的意义。用其中一位老师的幽默语言所说“这节课犹如电视剧《红高粱》,武老师要演绎前半部‘爱恨情仇’,而吴老师要演绎后半部‘抗日战争’”。因为列表首先是一个策略,策略指的是良计,好方法。武老师的教学设计侧重点是让学生有策略意识,掌握列表的方法。吴老师的教学设计的侧重点是用列表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只有这两个教学设计的合二为一,才能使得这节课做到:着眼于学生长远的学习与发展,让看似普通的“列表整理”策略发挥“无用之用”。
第二篇:同课异构有感
“同课异构”有感
„„„岩脚一中 张伦 本周四我校与六枝七中开展了“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怎样衔接”教研活动,本活动主要以“同课异构”的形式开展。通过该活动,把不同教师处理同一课堂内容的不同方式展示出来,再经过与其他参与活动的教师的交流研讨,以达到优化教学设计,不断积累教学方法,共同学习提高的目的,强化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这就是“同课异构”的教研理念。这种教研形式,可以让我们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同课异构”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有人说幸福最害怕的是计较和比较。但一节好的课最需要的也是比较也是计较,只有不断的与周围比较,与名师比较,不断的计较教学的细节,教学的思想,才能不断的读懂知识的课堂,不断地成长课堂。
第三篇:听同课异构《分数的意义》有感
听同课异构《分数的意义》有感
今天下午听了五年级两位老师讲《分数的意义》一课,下面我想针对这两节课谈一些自己的感受与体会。
首先,两位教师都是以“1/4”这个分数引出新知,讲解分数的意义。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1/4”的理解,举出生活中有关1/4的例子。这时学生举的例子中都是分“一块蛋糕”、“一个苹果”„„仅限制于分一个物体。这时教师通过分8个正方形、12根小棒,让学生分别找出它们的1/4。设计这个环节,我认为一方面是让学生巩固对1/4意义的理解,另一方面是让学生意识到还可以把“8个正方形”、“12根小棒”„„把一些物体平均分。这时教师引出“一些物体,一个物体”都可以称为“一个整体”,也叫单位“1”。
两位老师都能让学生在动手分一分、说一说的过程中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首先,分4个物体,其次,分8个物体,最后,分12个物体,每次都让学生找出1/4,并把每一次的1/4举起来,这样可以使学生感悟到:虽然都是单位“1”的1/4,但是每一份的数量不一样,首先让学生直观感知。然后课件出示3次平均分后结果,让学生从图上整体感知:找出3次平均分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时主要是强调单位“1”不同(数量不同),所以导致每份的数量(1/4的结果不同)不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对单位“1”的深刻理解。在动手操作中,焦素萍老师除了让学生动手分一分,找出1/4,还让学生换一种学习方式,画出12根小棒,涂出1/4,这样变换不同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投入更大的激情去学习,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
为了突破单位“1”可以分成不同的份数,这时杨老师让学生把12根小棒任意分,分出自己想要的分数,老师的设计意图可能是想让学生知道单位“1”可以分成若干份,可以任意取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老师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这时学生出现了平均分成3份、6份、12份,这时老师分别问学生:1份怎么用分数表示?其中的几份怎么用分数表示?或者老师换种思维去问学生:5/6表示这样的几份?11/12表示这样的几份?从多种角度去测试学生掌握的情况,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两位老师在课堂接近尾声阶段,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再次理解单位“1”的不同,导致所分到的1/3的数量不同。直观的让学生感知理解:虽然都是1/3,但是为什么分到的不一样呢?(怎么不公平?)这时学生会反驳道:第一位同学分的是9块糖的1/3,得到3块;第二位同学分的是6块糖的1/3,得到2块糖。这时教师教师追问:“那这位同学拿走几分之几就公平啦?”同学们结合分数的意义马上说出:拿走6块糖的1/2,得到3块。这是剩下3块,其实老师的意图是让学生拿走3块的3/3,这时学生出现了意外,最后老师又把学生引到正题上:“如果这位同学要和前面的同学拿得一样多,拿走几分之几就都拿了?”学生最终解决了老师提出的问题。焦素
萍老师在这个环节是让学生先动手摆一摆,然后再把老师手中的糖去分一分。可见,两位老师的意图一样,但是教法却不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能使学生高效的学会新知,就是好的教学方法。
焦素萍老师最后让学生自己创造一个1/5,在纸上画一画。主要是让学生明白单位“1”的数量可以随意确定,只要满足每一份分得同样多,并且分的总份数是5份,最后应该让学生把1/5指一指或涂出来,每一份都是单位“1”的1/5,可以任意涂出一份,防止学生发生思维定势。
两位老师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在听课中自己也在反思自己的课堂是什么样子的,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
第四篇:《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下面我从教材与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流程、设计理念四个方面将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与目标
(一)教材分析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主要是在学生掌握了简单实际问题、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学会了从条件出发、从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教学两积之和、两积差等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初步学会用列表的策略整理条件和问题感悟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总结和归纳解决问题的一般不骤。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经常看到表格,认识表格,但这种认识还停留在表面,他们有一定的整理信息、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经验。但思维还不够稳定,因此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的无序思维有序化、数学化、规范化。
根据对本节课教材的分析,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新课标的具体要求我将本节课教学目标拟定为: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在现实情境中收集信息的过程,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感受列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2.过程和方法:能理解表格的结构和内容,会用“列表”的方法来整理条件与问题;能根据列表分析问题,寻找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有效方法。
3.情感与态度: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列表并能主动运用表格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会主动运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二、教法与学法
《新课标》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将综合运用(1)启发式教学法、(2)情境教学法(3)尝试教学法(4)活动教学法等。并借助多媒体直观演示辅助教学,学习的主要内容不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的,而是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由学生自己去发现,然后内化为自己知识结构的一部分,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建构,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创造空间。在选择教法的同时我还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本节课我融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为一体,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三、教学流程(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我将本节课设计为以下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三)巩固深化,提升策略
(四)总结反思,深化认识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老师谈话:同学们,去看世博了吗?有学生会说,去了。暑假老师也去了,下面是老师去看世博三天看馆的情况,你看了有什么感觉?学生会说:太乱,看不清等,我启发:你有什么好办法帮老师整理一下吗?估计会有学生想到列日程表,我引入新课:表格真这么有用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它,看它能帮我们解决什么样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
(二)操作体验,感悟策略:
(下面这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探索性学习。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3个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
活动一:认识表格
我谈话:同学们,小芳家有一个果园,里面种植了各种各样的果树,你们想不想到去看看? 课件出示小芳家果园插图。我问:“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能解决什么问题?”
在学生提出“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时,我因势利导:要求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你能把条件和问题都找出来,整理一下让人看的更清楚吗?有的学生可能会选择画一画的方法,有的则会直接把条件与问题摘录下来等等,我对学生的方法给予肯定,这时我说:咱们能用表格试试吗?课件出示空表格。指导学生填表。我接着又问:再看表格你觉得怎么样?和刚才几种方法比较,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好?通过比较优化出用表格整理信息更加简洁、明了,让人一目了然。
提问:你觉得表格中哪些是对解题没有用的?我们来把它去掉。如果只看它你还会列式吗?
为了不让学生对列表用处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简单地感觉“简洁”上,我安排第二个活动:让学生利用表格来分析数量关系,找到解题方法。将学生的探究学习引向深入。
活动二:图表对比,比较策略。
师:这张表格与原来提供的信息相比,有什么特点?要解决问题,你愿意看表格还是原来的信息?为什么?
活动三:利用表格,解决问题
接着我让学生看表回答问题:“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可以想到要先求出桃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
我追问:“怎样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如果学生感到困难我引导再观察表格,学生列式解答。我进行板书算式。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检验,充分让学生说一说。
借助表我又问:刚才我们是根据表格从条件来分析的。如果从问题出发,又可以怎样想呢?该怎样列式?让学生再议一议。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确解决问题时既可以从条件去找问题,也可以从问题去找条件进行分析。我们以后可以用这两种方法分析题目。
让学生用刚才两种方法中的一种来分析解决第二个问题:“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应该怎样算?”
我认为学生有了第一个问题的学习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会很难,因此让学生先列表整理再独立解答,在小组里说一说。请一位同学板演,并请他说说是怎么想的,用哪一种方法分析的?
在这个环节我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采取先扶后放的原则,在这里我会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希望他们通过动脑、动手、动口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突出本课的重点,解决了难点。
(三)、巩固深化,提升策略
1、“想想做做” 第1题。我让学生先列表后解答,并说出:每步求的是什么?你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
2、“想想做做”第2题,这题是归一问题,教材把它放在练习题中,是想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自主探寻解决问题的策略。组织学生列表分析,探究发现数量关系再解答。
(五),总结反思,深化认识:(1)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你还有什么疑问?
(通过总结回顾,向课外拓展延伸,使学生互相补充,加深领悟。激励学生自主发展。)
5、最后欣赏生活中表格,再次让学生感受表格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
四、设计理念:
《新课标》强调:数学的教学,应该充满挑战与探索,创造与成功。在本课教学中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解决一个有一个问题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获得广泛的经验,有利于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自信心。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沿着“旧知识的固定点——新知识的链接点——新知识的生长点”有序展开,不断迸发创新的火花,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品质,追求创新的人格,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用智慧积木搭建“数学乐园”!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恳请各位领导、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第五篇:同课异构有感1
“课内比教学”是比武也是收获
一种结束也是一种开始。“课外访万家,课内比教学”的活动的展开,在一节节课的结束,也意味着另一种开始,思索的开始。
一节课三种上法,每种不同的语文课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听后,我颇有感触。
一、备好课是搭建学生心灵与文本对话的桥梁的基础。
师者传道授业者也。闻道在先。备课不仅对教材要有深入的研究,还要对学生根据年纪特点进行备课,才能让学生走入文本,品味语言。
还记得在张老师的课中。张老师充分抓住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展开了活泼有趣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记得在文中第四段的教学中,学生正应处于兴趣的不敏感期,老师在课堂中设计了分角色的情境朗读。在张老师的夸张的动作中,在张老师充满感染力的语调中。学生走入文字,入情入境!
还记得葛老师的课后,深深感受到葛老师在课前对文本的解读细致到字。老师在备课时敏锐地找出在这三句中句式的改变,“树叶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
教师巧妙的设计了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看到树叶落下来,你就知道了什么啦?
学生异口同声:秋天来了!
教师的适时引导:是呀,看哪,树叶落了,秋天来了,这树叶可不像一枚邮票,这样把秋天邮来了!抓住了“邮”,还记得“邮”字的举重若轻的处理,让学生对文本有了更深的理解。
二、读是搭建学生心灵与文本对话的主要途径
语文的文味在一次次的读中凸现出来。张老师的课堂中读成为一个亮点,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越读越美,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在老师精心准备的头饰下,在师生的一问一答中,小柳树妹妹,松树哥哥,小松鼠弟弟在老师的问答中活生生地从文章中走出来了,使抽象的文字转化为了具体的秋景图。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愿意走入文本。
其次,在读中还要读出层次。记得在第四段分角色读时。老师先让学生先读,对文本有一个自主的理解。老师再设计一个师生对答的场景,让学生根据自读的知识来组织自已的语言,这是一个外来知识内化的过程,训练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复述课文。最后再回归课文美美地读。层次的步步深化,让语言的学习落实到位。
三、语言的运用是搭建学生心灵与文本对话的最终目的
任何一次语言的学习都是为了使用。三位老师的课堂中都注意到了对文有特色的,优美的句子进行仿写。特别葛老师还利用了诗的形式让学生体验语言的多种表达形式值得借鉴。
同时每位老师抓住了年级的教学侧重点,对段落的结构通过词语,找中心句的方式让认识总分的结构,加强学生的段落训练。思索:
在句子仿写这一块我个人有点不成熟的思考。《秋天的雨》是一篇抓住秋天有特点的事物,用优美的语句来赞叹的一篇美文。
在句子的仿写中,老师在引导时将范围更扩大些,引导学生说出能观察到的更多的秋的事物不仅是植物,还可是动物,甚至是别的什么,让学生有意识的去观察生活。
同时在句式上也可以更灵活些,用“你也能说出这么美的句子,或能说出比这更美的句子吗?”让学生尽量想象,更开放式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