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中班艺术教案:好听的打击乐(写写帮推荐)
活动目的1.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敢于尝试、探索的精神。2.幼儿尝试用各种打击乐器并选择合适的节奏型为乐曲伴奏,从中感受乐曲的美感。3.进一步发展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让幼儿为乐曲自编舞蹈动作。活动准备节奏卡若干、磁性黑板、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小铃、响板、铃鼓。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小朋友听着音乐愉快地进教室。
二、基本部分1.第一次尝试,让幼儿知道乐曲的名称、节拍、情绪,理解打击乐器应有节奏地为乐曲伴奏。(1)请幼儿欣赏乐曲,欣赏后让幼儿说出乐曲的名称、节拍及情绪。(2)教师准备若干小铃、响板、铃鼓,让幼儿自由选择乐器,并为乐曲自由伴奏,教师将幼儿伴奏过程进行录音。(3)教师放录音,幼儿听完录音后和老师一起讨论。师:小朋友刚才听了录音,听后觉得怎么样?为什么不好听呢?这首乐曲本来很美、很好听,可是小朋友伴奏不仅没有使乐曲更好听,反而听了不舒服,那我们应该怎么办?(拍整齐的节奏)(4)教师把幼儿分成三组,每组幼儿讨论选择某种节奏,并且听着音乐拍出所选的节奏。2.第二次尝试。通过尝试,让幼儿感知用打击乐器拍同一种节奏为乐曲伴奏很单调,从而启发幼儿试用小铃、响板、铃鼓这三种乐器有层次地进行合奏。(1)幼儿讨论,并用打击乐器拍出已商量好的节奏为乐曲伴奏。(在每组中教师准备若干节奏卡,让幼儿自由选择)(2)每组幼儿把写有节奏型的节奏卡贴在黑板上,并轮流进行表演。伴奏后,教师和小朋友一起讨论。师:刚才大家都听了每组小朋友的演奏,觉得怎么样?(好听,不乱七八糟的)但老师觉得有些单调,怎样才能拍得更好听呢?3.第三次尝试。启发幼儿开动脑筋,用响板、小铃、铃鼓三种乐器模仿音乐中的形象,选择合适的节奏型为乐曲伴奏,并从中体验用打击乐器伴奏注意不要太响,要控制力度,以免破坏乐曲美的意境。(1)教师让幼儿按小铃、铃鼓、响板三种乐器分成三组。(2)幼儿商量选择合适的节奏卡,边听乐曲边用乐器进行演奏。(3)教师请拿小铃的幼儿说说拍得是什么节奏?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节奏?让幼儿把节奏卡贴在黑板上。(i,小铃敲的声音像农民伯伯拍麦子时,麦子在跳舞的样子)教师请拿响板的幼儿说说拍的是什么节奏?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节奏?(ii,响板敲的声音就像农民伯伯拍麦子的声音)教师请拿铃鼓的幼儿说说拍的是什么节奏?为什么要选择这种节奏?(ii敲铃鼓的声音就像农民伯伯拍麦子的声音)教师让敲响板和铃鼓的小朋友分别把选择的节奏卡贴在黑板上。(4)教师请小朋友在合奏时注意强弱,拍打击乐器不要太吵,要控制力度。(5)小朋友听音乐进行合奏,教师录音。(6)教师放第一遍录音和幼儿进行合奏的录音,让幼儿进行比较。
三、结束部分1.小朋友听着音乐自由舞蹈。2.小朋友听着《拍大麦》的音乐走出教室。
第二篇:中班打击乐活动教案(推荐)
黄家堡小学附设幼儿园特色活动教案设计
打击乐活动:《虹彩妹妹》《种瓜》
设计意图:打击乐器演奏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内容之一。打击乐器演奏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幼儿初步掌握乐器演奏的一般知识和技能,发展节奏感,而且能发展幼儿对音色、曲式结构的敏感性,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创造能力、组织纪律性和责任感,还能够锻炼幼儿的表现力。所选曲式轻快活泼,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曲调琅琅上口,节奏容易掌握,在乐器配乐与演奏过程中,在培养幼儿的乐感与锻炼幼儿的演奏能力的同时又能带给幼儿快乐的享受。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旋律,了解乐曲结构,掌握X、XX节奏音型。2.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打击乐配器方案,能根据教师指挥演奏乐器。3.能在集体的打击乐演奏中有意识地注意音色、音量、和表情上与集体相协调一致。活动准备 1.各种打击乐。
2.《虹彩妹妹》《种瓜》节奏谱。活动过程
一、导入
创设情境,引导幼儿进入情境,激发幼儿兴趣。(宝宝们,今天是兔子姐姐的生日,兔子姐姐邀请我们去参加她的生日聚会,但每个参加的小朋友必须准备一个节目,那就把我们好听的打击乐送给兔子姐姐,为她的生日助兴吧!)小朋友们愿意吗?
二、感受音乐
1.播放音乐,让幼儿感受音乐。
2.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小朋友是怎样种瓜的?虹彩妹妹表现怎样?我们要学习他们的什么?)
三、师指导歌曲配乐方法。
1.根据音乐,引导幼儿分析这首乐曲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哪几个部分。2.掌握X、XX节奏音型。
(1)把节奏谱贴在黑板上,提问有没有小朋友能打出这个节奏,进行指正。
(2)让小朋友们跟着老师,用自己的小手把节奏打出来,接着换用其他身体部位在乐曲适当处跟着老师把节奏打出来(跺脚、抖手腕、拍肩等),使乐曲节奏更加生动有趣。
(3)请一位小朋友上台示范,用身体语言。
四、根据幼儿节奏掌握情况配发乐器
五、根据指挥合奏,注意表情、音量。
1.教师指挥,小朋友尝试进行乐器演奏,演奏完毕,教师点评,小朋友演奏的时候由于对乐器的不了解及对乐曲结构掌握的不够,在音量、音色处理上需要提高。
2.教师对乐器进行介绍及在乐曲中该如何配合才好听,并着请小朋友们尝试演奏,看看是否比刚才的好听了。
3.提醒小朋友们要带上微笑,音乐中小姑娘采蘑菇的时候心情是怎么样的啊?
六、去兔子家参加聚会。(器乐合奏)活动延伸
1.让幼儿模仿教师指挥,其余幼儿进行乐器演奏练习。2.幼儿自由分配乐器,进行乐器演奏合作练习。
第三篇:中班打击乐教案:杨柳青
中班打击乐教案:杨柳青
活动名称:打击乐《杨柳青》
活动目标:
1、1、引导幼儿听辩不同的节奏型,并用拍手动作表示。
2、2、培养幼儿看指挥演奏打击乐的能力,并在齐奏或合奏中保持自己的演奏速度。
3、继续组织幼儿按已有规则使用乐器,养成爱护乐器的态度和习惯。
活动准备:
1、1、教师熟悉所要弹奏的乐曲,并按乐谱中的节奏型,配置伴奏的和旋节奏。
2、2、铃鼓、碰铃、圆舞板等乐器。
活动过程:
一
一、听音乐,按节奏拍手。
1、了解乐曲名称《杨柳青》。
2、幼儿边听音乐边按节奏拍手,熟悉曲调。听辩不同的节奏型。
3、引
3、指导幼儿听辩各小节的伴奏节奏型并合着音乐拍出来。
二、练习。
1、放慢速度,教师用拍手动作指挥幼儿齐奏。
2、放慢速度,幼儿边看指挥边合着音乐做自己现有乐器的模仿动作。
3、教师用指挥动作,指挥幼儿进行分声部练习,幼儿根据教师的指挥随音乐做现有乐器的模仿动作。
三、乐器演奏。
1、组织幼儿较快地拿起乐器,保持正确的姿势,准备演奏。
2、放慢速度,指挥幼儿演奏乐器。
3、提醒幼儿注意教师改变指挥方案,并轻声地认真演奏。
幼儿对打击乐器的操作很感兴趣,孩子们个个全身心投入活动中。但由于乐器不够人手一个,而操作也不是很熟练,部分幼儿的节奏掌握的不够好,所以演奏起来显得有些吃力,以后还需加强,如在区域活动中加强练习等。
活动反思:
《杨柳青》这节活动节奏鲜明,幼儿能很容易的找到节奏。我就通过游戏首先让幼儿自己找节奏,然后让幼儿用拍手的方式将节奏拍出来。其次,让幼儿自己去选择乐器来进行演奏。演奏完后,幼儿之间还可以互换乐器进行演奏。幼儿通过游戏充分的将自己的表情、感受都表现了出来,并将打击乐演奏的淋漓尽致。
我是一片树叶(音乐)
目标
1.丰富幼儿有关生活经验,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运用到音乐活动中去。
2.能在音乐的伴奏下,自由地用动作表现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准备
长的硬纸条、钉书器。歌曲《秋叶》的录音带。
过程
1.带幼儿到户外欣赏秋季景象,感受秋风拂面、天高气爽的宜人气候,以及树木花草的变化,培养幼儿热爱秋天的情感。
2.观察秋季树叶的变化
①树叶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②刮风的时候树叶怎么样?刮大风和刮小风树叶有什么不同?
③树叶变黄以后怎么样?
④树叶飘落到什么地方?
3.带幼儿拾落叶,做成头饰(将树叶用针书器钉在长纸条上,再围成圆圈)带在头上。在制作头饰过程中,播放歌曲《秋叶》的录音,使幼儿进一步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理解内容。鼓励幼儿跟唱歌曲。
4.在此基础上,启发幼儿结合观察活动扮成树叶边唱边自由表演。
5.请不同水平的幼儿说说自己表演动作的内容。然后反复进行表演。
建议
1.此活动应结合认识秋季特征进行,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理解歌曲内容、动作与大自然的关系,让幼儿自己获得知识经验,自由地舞蹈。幼儿的任何动作都会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不要强求统一。教师要使不同水平的幼儿都有表现的机会,都要给以肯定。
2.这种活动还可以结合认识春季的柳条发芽,让幼儿获得有关知识经验,选择恰当的歌曲让幼儿自由地进行表现杨柳的舞蹈。
3.4岁的幼儿可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观察、捡落叶,教师帮助幼儿每人做一个头饰。制做头饰时,教师可自唱这首歌曲让幼儿欣赏。第二次学唱歌曲和在歌曲音乐伴奏下,幼儿自由舞蹈。
第四篇:中班打击乐教案:郊游
中班打击乐:郊游
活动目标:
1、复习歌曲,了解歌曲的结构特点,能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节奏。
2、根据音乐的节奏特点,尝试用铃鼓、圆舞板、碰铃演奏歌曲。
3、体验与同伴共同演奏的乐趣。活动准备:
事先会唱歌曲《郊游》,节奏图谱、铃鼓、圆舞板、碰铃若干。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
“小朋友,前段时间老师教了一首《郊游》的歌曲,你们还记得吗?”(伴乐轻唱)
二、感知结构,尝试用身体表现节奏型。
1、“老师用图谱把歌词都记下来了,看看老师用了哪些符号?” “那请你们用好听的声音看着图谱来唱一唱,然后告诉我,这首歌曲里面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伴乐齐唱)“第一段和第几段相同?”“相同的部分我们称为A部分” “中间部分有它们一样吗?”
师小结:像这样开始和结尾的节奏相同,中间不同的结构叫ABA结构。(出示ABA)
2、“如果用我们的身体动作来表现节奏,看到小脚你想到什么动作?看到小手呢?谁来试一试。”(引导幼儿看图谱,集体分部练习)“除了用跺脚、拍手还可以用什么身体动作呢?”(拍腿拍肩,集体尝试)
3、分析B段:“B段我们看到了什么?这儿不是小脚小手,而是白云、阳光、青山绿水,可以用什么动作呢?”(幼儿做,集体练习)
4、集体完整练习,分部练习。“现在我们一起来练习一下。”(看指挥伴乐做动作)
三、讨论配器,并演奏。
1、“小朋友真能干,连小乐器们都忍不住想来玩一玩啦,看一看,都来了谁?” 认识铃鼓,碰铃,圆舞板。
“我们帮它们分一下工,走的部分用什么乐器?为什么?拉手的地方呢?” “B段优美的部分适合用什么来演奏呢?”
2、尝试用乐器演奏一遍。
3、交换乐器。
四、结束。
“今天我们又学了一个新本领,会用乐器来演奏歌曲了,像这样用乐器来演奏的活动叫打击乐。铃鼓、碰铃、圆舞板都是打击乐器,在我们三楼的音乐室里,还有许多的打击乐器呢,等下我们一起去用别的乐器来试着演奏《郊游》好吗?”
第五篇:中班打击乐
中二班打击乐计划
李青美
打击乐是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的一种,同时也是幼儿非常喜爱的活动之一。打击乐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还可以培养幼儿的控制能力、集体意识及多方面的协调能力。但是,组织打击乐活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首先,要选择合适的乐曲。
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塑造形象、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其基本表现手段是旋律和节奏。而打击乐是根据乐曲来打击乐器,通过各种乐器给音乐配伴奏以使乐曲更动听。同时也能使幼儿通过乐器敲击来表达和表现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刚开始练习打击乐时最好选择节奏鲜明的乐曲,因为节奏特点明显的乐曲容易敲击出效果,如进行曲,这样便于幼儿掌握节奏特点。待幼儿有了一定的积累后再选择一些节奏较复杂的乐曲。小班、中班可以2/
4、3/4拍乐曲为主,如《郊游》这首乐曲很适合小班或中班幼儿作为打击乐的乐曲。这是一首2/4的乐曲,节奏特点非常明显,前八小节与后八小节旋律完全相同,中间八小节有所变化。在配器时可以根据乐曲中间八小节是高潮的特点,多选用一些乐器,同时节奏可与前后有所不同。前、后两段可以节奏相同,这样既便于幼儿掌握,同时也会使敲击出的效果悦耳、动听。另外,许多有民族风格的乐曲,如,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乐曲,节奏型都比较明显,易于幼儿理解把握,同时也可以让幼儿感受到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情。
另外还可以结合孩子们所喜爱的乐曲。教师可注意观察和发现孩子们平时爱唱的歌曲,从中选择适合打击配乐的乐曲。因为关注幼儿的兴趣,更能引发幼儿主动学习、主动探索打击乐的积极性。
二、其次,要认真分析音乐作品的特点。
教师在组织打击乐活动之前要熟悉乐曲并分析音乐作品的特点。比如,选取的音乐作品有什么风格特点,是进行曲、抒情曲还是圆舞曲;选取的音乐作品是几拍子的,因为拍子不同节奏特点会有所不同,2/4拍的节奏特点是强、弱,3/4拍的节奏特点是强、弱、弱,4/4拍的节奏特点是强弱、次强、弱;在此基础之上确定音乐作品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教学重点是熟练掌握2/4拍节奏特点,并能够按强弱规律使用打击乐器合拍地演奏。教学难点是学会看指挥,注意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不突出自己,达到能协调地演奏。
三、根据音乐作品的特点合理配器。
不同的乐器有不同的特点,因此适合不同的音乐作品,幼儿教师要了解其特点。打击乐器通常分为三种:金属乐器、木制乐器、散响乐器。金属乐器,如撞钟、三角铁等,属于高音乐器,声音高亢、明亮;木制乐器,如双响筒、蛙鸣板、木鱼、响板、打棍、单响筒等,属于中音乐器,声音清脆;散响乐器,如铃鼓、串铃、手铃、响铃等,特点是音量小,声音散,可持续奏长音。
打击乐器没有固定的配器模式,由于它是听觉艺术,其配器原则以好听为前提,由教师根据音乐本身的性质来确定如何配器。一般来说,节奏欢快的适合使用串铃敲击,抒情的乐曲则适合使用撞钟和三角铁。撞钟适合敲击强拍,三角铁适合敲击弱拍,因为撞钟的延音比较长且声音高亢,三角铁的延音较短且声音较低,这样可以相互呼应,听觉效果会比较好。节奏明显的如十六分音符等适合用双响筒,四分音符或八分音符则适合用响板。
另外要注意的是,所用乐器的多少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及乐曲的需求来确定,而不是越多越好。同时,也不是所有乐器同时敲击一种节奏,要能根据音乐的性质充分发挥出各种乐器的特色才会使打击乐好听。
四、巧妙引导幼儿进行打击乐演奏。
由于打击乐的特殊性,持乐器的方法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打击乐的效果,可是在实际工作中这个问题却容易被教师所忽略。乐器不同,所持的方法也不同。如果持乐器的方法不对,敲击出的声音会很不好听甚至有可能是噪音。因此,教师要特别提醒幼儿用正确的方法持乐器。而且,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即,不是敲击的声音越大越好听。所以,要鼓励幼儿用正确的持乐器方法、正确的敲击方法来表现。
打击乐器使用方法:
双响筒应该是纯五度的关系即1~5由低到高,所以在进行打击乐之前教师最好事先敲击一下,在低音处作上标记,这样幼儿能够统一先敲低音再敲高音,不然有高有低,敲击出来会很混乱,没有乐感。沙锤是需要抖动手腕的,把双手放在胸部靠下或是在身体两侧,这样抖动出来的声音集中。不能使劲甩,越使劲甩声音反而会越小。
三角铁左手提在绳上,不能用手抓握,这样敲击出的声音才会有颤音。铃鼓要用左手拿鼓,右手的手指敲击鼓面,而不是用整个巴掌敲打,这样出来的声音柔和、清脆而且好听。
在组织打击乐中,乐器位置的安排也很重要。一般来讲金属乐器在一起,木制乐器在一起,散响乐器在一起。由于同一种乐器在一起敲击的节奏相同,这样声音也会集中,便于指挥。打击乐的队形是金属乐器在左边,木制乐器在右边,散响乐器在中间,锣、大鼓、镲在后边。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打击乐要循序渐进,首先让幼儿熟悉乐曲,了解乐曲的特点以及节奏型;然后先用手练习拍节奏,再练习用乐器敲击节奏;最后听音乐进行打击乐伴奏。
还要强调一点就是,要让幼儿学会看指挥。打击乐是需要幼儿之间相互合作的,由于每个幼儿持有的乐器不同,不是所有的乐器同时敲击一种节奏,也不一定都要同时敲击,为了达到协调、好听,幼儿要学会看指挥,这也是打击乐独有的特点。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所限,他们往往注重自我表达而忽略集体的合作,特别是在打击乐活动中孩子们会为了突出自己而使劲地敲,所以学会看指挥就显得很重要。
由于打击乐是一项综合的科目,幼儿要根据音乐来敲打手中的乐器。要想让这么多幼儿根据音乐敲击出协调、悦耳、动听的乐曲,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要引导幼儿注意根据乐曲的特点,了解什么时候用哪种乐器敲击才更合适。这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感受、尝试、积累,慢慢达到最佳效果。
打击乐活动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是需要积累的过程,同时是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才能完成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心中装有大目标,不断调整小目标,做到循序渐进。前一个活动为后一个活动做铺垫,后一个活动如何在前一个活动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都值得教师们认真思考,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使打击乐活动真正成为孩子们喜爱的活动,也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打击乐的特色,最终使孩子们得到有效的发展。在打击乐的实际活动中,由于有些教师缺乏经验,不断让幼儿敲击乐器,每次没有新的要求和方法,使得打击乐活动很混乱。如果教师把重点放在围绕乐曲特点使打击乐器与乐曲之间建立相应的联系,这样敲击出的效果会更加有乐感,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打击乐器的特色,使打击
出的乐曲好听。最后,要牢牢把握节奏乐的关键经验。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清楚地了解节奏乐的关键经验、核心目标:喜欢参加节奏乐活动,体验集体演奏的快乐:知道常见的打击乐器(如串铃、响板、撞钟、三角铁、铃鼓、沙锤、木鱼、双响筒、锣、鼓、自制打击乐器等)的名称、演奏方法,发现其音色的不同;演奏的声音和谐、好听,有初步的协调配合的能力,能集中注意看指挥,反应敏捷,愿意尝试当指挥;尝试根据音乐的性质、节拍、节奏的特点进行配器,创编节奏型,参与制定演奏方案: 1.培养正确使用乐器、爱护乐器的良好习惯。
2.音乐领域的教育目标是需要通过这些关键经验落实的。
3.了解这些关键经验并能通过具体的教育活动使幼儿掌握这些关键经验,对促进幼儿的有效学习和发展是很重要的。